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佛教中所指的四、五蕴和十二因缘

佛教中所指的四、五蕴和十二因缘

佛教中所指的四、五蕴和十二因缘
佛教中所指的四、五蕴和十二因缘

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据俱舍论卷八载,即:(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以上四生,以化生之众生为最多。

四谛: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

四向: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向是正向其果位迈进的意思。

四摄:(名数)四摄法,又四摄菩萨也。即(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

四世:诸经论中每将教法住世之变迁,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期,称为正像末三时;若再加释尊在世时之‘圣世’,则称四世

四印:即大印、三摩耶印、法印、羯磨印等四种印

四有:有情众生之轮回转生,一般可分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

四机:指人天、二乘、菩萨、佛等四类机缘、根机。

四尘:又作四微。指色尘、香尘、味尘、触尘

四众: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四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四佛:指贤劫之初所出现之四佛,即:俱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波佛、释迦牟尼佛

四苦:生、老、病、死。

四果:指小乘声闻修行所得之四种证果。其阶段依次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四轮:指成立器世间之金轮、水轮、风轮、空轮。轮,持载之义。

四施: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也。出于菩萨戒经。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四智:或开佛智为四种: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

四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四障:惑障、业障、报障、见障。惑障就是贪嗔痴慢疑等之思惑;业障就是身口意三业所造成之恶业;报障就是三恶趣所受之苦报;见障就是各种颠倒执着与邪见。

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色受想行识。

十二因缘”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行缘无明、识缘行、名色缘识、六入缘名色、触缘六入、受缘触、爱缘受、取缘爱、有缘取、生缘有、老死缘生。

佛教文化旅游对区域经济的影响.pdf

在“关于促进全国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为了加快旅游供给方的结构改革,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转变。在“旅游+”背景下,各地区要加强产业融合,促进旅游新功能的发展,达到构建全域旅游的旅游新格局。佛教文化旅游对促进旅游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经济效益上来看,通过旅游产业发展引领其他产业发展会给区域经济建设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和产业支撑。不断提高佛教文化旅游经验水平,深化区域旅游合作,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延边州佛教文化旅游 延边州佛教文化旅游作为延边州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游客的关注。目前延边州的佛教寺院共有43处(如图1),其中,敦化市的佛教寺庙最多,共有10处,六鼎山文化旅游区是延边地区唯一的佛教文化旅游目的地,它影响了延边地区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因此,本文以敦化市六鼎山佛教文化旅游区为例,阐述了延边地区佛教文化的发展现状。敦化市六鼎山佛教文化旅游区作为延边地区主要的佛教文化旅游区,融合了渤海文化、佛教文化和清代祖传文化。正在开启以旅游为平台的“1+1>2”模式。以一核两廊四板块的空间结构,实现敦化旅游产品全域覆盖,协同发展,打造“大德敦化旅游+”。目前,主要以朝拜祈福、佛教文化体验、禅修养生为核心。区内有金鼎大佛、正觉寺、清始祖祠等优质佛教旅游资源,是敦化市唯一的国家级AAAAA景区。六鼎山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与壮观的自然环境,不同于省内其他单独的寺庙,它具有佛教旅游的优势,因此,敦化市的佛教文化已成为延边州佛教文化旅游的核心。 二、延边地区佛教文化旅游对旅游效应影响 (一)周边服务设施的影响。在敦化市开发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的同时,也促进了周边经济的发展。根据“乘数效应”,周边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游客提供便利的同时,带来几倍投资额的经济效益。以宾馆为例,对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周边的基础设施经过实际调查发现,据旅游区直线距离5km内共有208家宾馆,包括酒店、宾馆、民俗、公寓和招待所。据表1统计,随着距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直线距离的增加,宾馆的数量逐渐减少。目前,旅游区内有一家五星级酒店,两家四星级酒店和一家禅修主题酒店。旅游区5km内价格从几十元一晚的青年旅舍到上百元一晚的国际酒店,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在旅游季节,游客可通过手机预订房间,以确保顺利旅行。同时宾馆数量影响着本地居民的就业情况,近几年来,旅游区周边的宾馆数量逐渐增多,就业需求增多,带动着本地经济发展。随着一系列精品自驾游旅游线路的推出,自驾车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自驾车游客数量和私家车数量逐步增加。在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内建立了4个停车场 ,位于旅游区的南北两侧。其中,入口服务区修建了45600km2的生态停车场,满足了旅客需求的同时,打造生态绿色的旅游区文化,提高旅客的旅游满意度,自驾游增多。由于六鼎山佛教文化旅游区处于长吉图交通要地、旅游中转地,对外交通优势巨大,而从长春、吉林到敦化的高铁每天多达20多列。在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交通收入将增加,从而促进延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旅游厕所改革的大政策下,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社表示,旅游厕所是游客不可或缺的生活设施。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也反映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因此,敦化市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对旅游厕所进行了完善,并且六鼎山文化旅游区还配套了第三卫生间,现基本能满足高峰期游客的需要。(二)对客流量和旅游收入的影响。旅游收入受到旅游区门票价格的影响。六鼎山文化旅游区于2012年被评为4A级景区,并于2015年升格为5A级景区。与此同时,门票的价格也发生了改变。敦化六鼎山文化旅游景区管理部门为吸引更多的游客,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门票惠民政策。门票价格已由原来的120元/人降至90元/人,也为各类不同人群提出相应的优惠政策,包括军人、老人、学生以及当地居民。不仅如此,还针对不同人群提出门票优惠政策,大大提升了对各个人群的旅游吸引力,提高延边州的旅游收入,促进延边州的区域经济发展。旅客交通量影响旅游收入水平,反映了该地区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与旅游业的经济影响呈正相关关系。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旅游业在促进旅游收入方面可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反映旅游业的重要指标之一。据表2可知,敦化市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随着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的发展而逐渐增长,证明六鼎山文化旅游区的发展促进着敦化市经济的发展。作为延边州佛教文化旅游的主导产业,六鼎山文化旅游区对延边州的区域经济有一定影响。三、结论与建议本文对延边州的佛教文化旅游与区域经济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旅游+”背景下的产业融合,以佛教文化为核心,加强佛教文化体验产品的优化。在“旅游+”背景下,延边地区的佛教文化旅游应不断投入关注度,以期获得长足发展,基于以上分析与结论,提出以下几条发展建议。第一,“旅游+”背景下的协调统筹。由于全域旅游发展涉及到各部门、各行业,需要进行全面协调、统筹发展。第二,发展佛教文化更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增加游客的体验度对延边州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三,加强长吉图地区旅游业佛教文化旅游合作。由于延边州正大力发展长吉图地区的区域联动,通过区域间的合作更有利于佛教文化的宣传,使得受众面更广,拉动延边州区域经济的发展。第四,增加佛教文化旅游的社会旅游景点,形成更加完整的佛教文化旅游区。 作者:杜钥 王雪梅 吕弼顺 王亚楠 单位: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

佛教四大经典爱情故事

佛教四大经典爱情故事 (一)前世是谁埋了你 从前有个书生, 和未婚妻约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结婚。到那一天, 未婚妻却嫁 给了别人。 书生受此打击, 一病不起。家人用尽各种办法都无能为力,眼看奄奄一息。这时, 路过一游方僧人,得知情况,决定点化一下他。僧人到他床前, 从怀 里摸出一面镜子叫书生看。 书生看到茫茫大海,一名遇害的女子一丝不挂地躺在海滩上。路过一人, 看一眼, 摇摇头, 走了……又路过一人, 将衣服脱下,给女尸盖上, 走了……再路过一人, 过去, 挖个坑, 小心翼翼把尸体掩埋了……… 疑惑间, 画面切换. 书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 洞房花烛,被她丈夫掀起盖头的瞬 间…… 书生不明所以。僧人解释道:看到那具海滩上的女尸吗?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 你是第2个路过的人,曾给过他一件衣服。她今生和你相恋,只为还你一个情。 但是她最终要报答一生一世的人,是最后那个把她掩埋的人,那人就是他现在的 丈夫。书生大悟,唰地从床上做起,病愈。 二)蛛儿与芝草 从前,有一座圆音寺,每天都有许多人上香拜佛,香火很旺。在圆音寺庙前的横梁上有个蜘蛛结了张网,由于每天都受到香火和虔诚的祭拜的熏托,蛛蛛便有了佛性。经过了一千多年 的修炼,蛛蛛佛性增加了不少。 忽然有一天,佛主光临了圆音寺,看见这里香火甚旺,十分高兴。离开寺庙的时候,不轻易间地抬头,看见了横梁上的蜘蛛。佛主停下来,问这只蜘蛛:“你我相见总算是有缘,我来问你个问题,看你修炼了这一千多年来,有什么真知灼见。 “怎么样?”蜘蛛遇见佛主很是高兴,连忙答应了。佛主问到:“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了想,回答到:“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点了点头,离开了。 就这样又过了一千年的光景,蜘蛛依旧在圆音寺的横梁上修炼,它的佛性大增。一日,佛主又来到寺前,对蜘蛛说道:“你可还好,一千年前的那个问题,你可有什么更深的认识吗?”蜘蛛说:“我觉得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你再好好想想,我会再来 找你的。” 又过了一千年,有一天,刮起了大风,风将一滴甘露吹到了蜘蛛网上。蜘蛛望着甘露,见它晶莹透亮,很漂亮,顿生喜爱之意。蜘蛛每天看着甘露很开心,它觉得这是三千年来最开心的几天。突然,有刮起了一阵大风,将甘露吹走了。蜘蛛一下子觉得失去了什么,感到很寂寞和难过。这时佛主又来了,问蜘蛛:“蜘蛛这一千年,你可好好想过这个问题:世间什么才是最珍贵的?”蜘蛛想到了甘露,对佛主说:“世间最珍贵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佛主说:“好,既然你有这样的认识,我让你到人间走一朝吧。” 就这样,蜘蛛投胎到了一个官宦家庭,成了一个富家小姐,父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蛛儿。一晃,蛛儿到了十六岁了,已经成了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长的十分漂亮,楚楚动人。 这一日,新科状元郎甘鹿中士,皇帝决定在后花园为他举行庆功宴席。来了许多妙龄少女,包括蛛儿,还有皇帝的小公主长风公主。状元郎在席间表演诗词歌赋,大献才艺,在场的少女无一不被他折倒。但蛛儿一点也不紧张和吃醋,因为她知道,这是佛主赐予她的姻缘。过了些日子,说来很巧,蛛儿陪同母亲上香拜佛的时候,正好甘鹿也陪同母亲而来。上完香拜过佛,二位长者在一边说上了话。蛛儿和甘鹿便来到走廊上聊天,蛛儿很开心,终于可以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了,但是甘鹿并没有表现出对她的喜爱。 蛛儿对甘鹿说:“你难道不曾记得十六年前,圆音寺的蜘蛛网上的事情了吗?”甘鹿很诧异,说:“蛛儿姑娘,你漂亮,也很讨人喜欢,但你想象力未免丰富了一点吧。”说罢,和母亲离

古今中外名人学者对佛教的看法

古今中外名人学者对佛教的看法 为了扫荡迷信、确立正信、消除误解、矫正俗见,兹将古今中外,名人学者对佛教的看法,佛教是东方人的宗教,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是东方智慧的结晶,确是东方文化宝库中稀有难得之瑰宝。佛教自释迦牟尼创始以来,历经两千五百多年,一直影响着东方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几乎涉及了哲学、科学、文学、艺术(建筑、雕刻、音乐、美术)、美学、教育学、心理学以及伦理道德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许多与佛教有关的大学问家、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等,如唐代高僧玄奘,大诗人谢灵运、王维、白居易、苏轼,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理学家朱熹、王阳明,以及李贽、袁宏道、黄宗羲、龚自珍、魏源、曹雪芹、林则徐,还有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革命家孙中山等等,至于历代高僧大德更是灿若繁星,不胜枚举。而现代,随着计算机科学、模糊科学、生命科学(如自然疗法、克隆技术)、精神分析学(及各门类的心理学)、量子物理学、毫微技术、全息理论、航空航天科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当前面临的各种困境(人口、环境、气候异常、金融危机、高犯罪率等),都在不断证实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向人类提出的善意劝告,和佛对宇宙宏观微观的认识,对生命本身的认识,是无懈可击的。佛陀的教诲是如此直截了当,一针见血,如此真实不虚,讲求实效,再加上佛陀严密无误的思想体系,佛陀的慈悲精神和积极务实的作风,正使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所瞩目,于是更有东学西渐,佛光普被欧美之势,诚为东西文化交流之新潮。这正应了一句话:真理,是跨越国界、跨越种族、超越时空的,真理是没有专利权的。 兹将古今中外,名人学者对佛教的看法,编成语录,辑录于后,以饷读者。 一、卡尔·马克思(德国) 辩证法在佛教徒那里已达到比较精致的程度。 弗里德利希·科本送我两卷他的著作-《佛陀的宗教》,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 恩格斯(德国) 辩证的思想只有对于人才是可能的,并且只对于相对高级发展阶段的人(佛教徒和希腊人)才是可能的。 弗里德利希·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 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实证的宗教。它视善良和慈悲为促进健康,不可以仇止仇。 伯特兰·罗素(英国著名哲学家) 多种宗教中,我所赞成的是佛教。 历史上所有宗教中,我对佛教最具好感,尤其是它初级的形式,含有

佛教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1、分析佛教对唐朝社会的影响 中国的宗教很多,土生土长的只有道教,其它都是外来宗教。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外来宗教中,没有一个像佛教那样为民众所广泛接受,无论是高层的统治者还是下层的穷苦百姓都虔诚的皈依佛门;并且能够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一、政治方面 唐代是佛教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对唐代社会不同阶层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唐代前期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上层受佛教的影响很大,他们的崇佛行为非常普遍,他们崇佛的原因不是单纯的,是很复杂的。他们最看重佛教在政治上不可替代的作用,积极地利用佛教来稳定封建社会秩序,巩固封建统治,教化民众,甚至改朝换代的有利思想武器;他们也利用佛教进行敛财,追求权势等等;当然,他们对佛教也有着纯粹的精神需求,为自己修功德、为亲人祈福、为亡者表达哀思等等,通过佛教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唐玄宗限制佛教,而在唐朝后期,唐肃宗、唐代宗又再次推崇佛教,导致了相当势力的寺院经济出现,同时又有僧侣干预政事;其后唐宣宗唐懿宗崇佛。加之唐时禁忌少,科学文化政策开明,总体上看,唐朝统治者大多崇尚佛教,这才是佛教在唐能兴盛的根本历史原因,因为宗教与政治息息相关,宗教必须在统治阶级的支持之下才能得到兴盛。 二.经济方面 唐朝佛教的进步和发展对经济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得唐朝经济更加全面、稳定地发展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佛教作为佛教本身作为一种经济实体,尤其是寺院经济的发展,对封建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大量的农田都是在佛教寺院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开垦出来的,寺院农业的发展,改变了中国传统农业分散、孤立的小农经营格局,这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对社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②佛教特殊的消费形式和消费手段也刺激了商品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因为唐朝的佛教活动需要用到各种特定的物品,即宗教商品,承载了佛教的发展,也推动了相关商品的消费;而且唐朝宗教生活较为自由,许多人笃信佛教,并不吝钱财投入到施舍建寺、修经造像等佛教信仰消费当中。③佛教观念和佛教道德,如业报轮回说,佛性平等及农禅思想等也都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和意识而对人们的经济行为产生影响,最终促进并加快了唐朝经济的发展。 三.文化方面 佛教文化对唐代艺术的发展及影响:佛教的本土化渐趋成熟,各宗派及佛学理论发展成熟,各宗派及佛学理论发展成熟,佛寺、石窟、塔等佛家建筑的大规模兴建,佛教绘画、造像、壁画等特点显异,雕刻制作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雕刻艺术家们侧重于表现人物造型丰满圆润的肌体,优美健硕的身姿,具有浓厚的写实意味。 在佛教禅理的影响下,使唐诗达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充满佛理的诗歌主要是对佛教和佛教徒的咏颂,或是对佛教禅理的直接传达。唐诗中除了表现寺庙建筑、佛教壁画、佛教音乐和梵宇静境等诗作外,受盛行的佛教影响,还出现了许多文士与诗僧交往的唱和之作,《全唐诗》中共收录此类诗篇2273首。 唐代的天文学与数学亦受天竺学术之影响。不少此类书籍皆随著佛教而输入中国,唐代曾屡次更定历法,如开元时僧大行作大衍历,最称精密。医学也随著

佛教中所指的四、五蕴和十二因缘

四生:指三界六道有情产生之四种类别。据俱舍论卷八载,即:(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以上四生,以化生之众生为最多。 四谛:四谛即苦、集、灭、道四谛,谛谓真实不虚,如来亲证。 四向:须陀洹向、斯陀含向、阿那含向、阿罗汉向。向是正向其果位迈进的意思。 四摄:(名数)四摄法,又四摄菩萨也。即(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 四世:诸经论中每将教法住世之变迁,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期,称为正像末三时;若再加释尊在世时之‘圣世’,则称四世 四印:即大印、三摩耶印、法印、羯磨印等四种印 四有:有情众生之轮回转生,一般可分为中有、生有、本有、死有四期 四机:指人天、二乘、菩萨、佛等四类机缘、根机。 四尘:又作四微。指色尘、香尘、味尘、触尘 四众:指构成佛教教团之四种弟子众。又称四辈、四部众、四部弟子。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仅指出家四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四劫:成劫、住劫、坏劫、空劫 四佛:指贤劫之初所出现之四佛,即:俱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波佛、释迦牟尼佛 四苦:生、老、病、死。 四果:指小乘声闻修行所得之四种证果。其阶段依次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 四轮:指成立器世间之金轮、水轮、风轮、空轮。轮,持载之义。 四施:笔施,墨施,经施,说法施也。出于菩萨戒经。 四恩:父母恩(家庭)、众生恩(社会)、国土恩(国家)、三宝恩(宗教)。 四智:或开佛智为四种: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 四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四障:惑障、业障、报障、见障。惑障就是贪嗔痴慢疑等之思惑;业障就是身口意三业所造成之恶业;报障就是三恶趣所受之苦报;见障就是各种颠倒执着与邪见。 四魔: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烦恼魔指贪嗔痴等习气能恼害身心;五阴魔指色受想行识等五蕴能生一切之苦;死魔指死亡能断人之生存命根;天魔指能坏人善事的天魔外道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五蕴既是五种聚合。所谓:色受想行识。 十二因缘”把整个人生过程划分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十二个前后相续、周流不停的部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行缘无明、识缘行、名色缘识、六入缘名色、触缘六入、受缘触、爱缘受、取缘爱、有缘取、生缘有、老死缘生。

佛教与心理学

佛教与心理学 星云 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其源头包括医学、哲学、科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后来也被应用于各种学科、事业之中。今日社会中,举凡教育、工业、商业、医学、军事、法律、政治、社会、科学、艺术、运动等,无一不与心理学有关,因此心理学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 心理学是观察意识形态的心理作用及行为模式,西方心理学家能研究人格的发展过程以及行为的潜在因素,但却无法做到人格的改造,因为它有一定的范围限度。佛教能对人类心理有充分的了解,并提供对治方法。如《华严经》云:“了达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缘亦复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灭者生死尽。” 佛教对“心”的诠释,有诸多层次的分析说明,更用许多的譬喻来阐释我们的心,进而教导我们如何找心、安心、净心,足见佛教心理学凌驾于西方心理学之上。 一.佛教对心的看法 “心理学”一词,西文原意为“阐释心灵的学问”,后来引申为“研究人类自身问题的行为科学”。这种发展演变符合佛教对宇宙人生的阐释,所谓“心能生万法”,佛教从心的角度概括世界万物的一切,并对人的行为问题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因此,佛教早已构建一套成熟的心理学知识体系。佛教的教义几乎都在谈心,在诸多经论中随处可见,其中以“唯识学”对人类精神的分析,最

具现代心理学色彩。唯识学是佛教心理学的教科书,将人的心识分为八种: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称为“心法”。 佛教讲心含八识,表示心并非单一元素,而是各种因的聚集,这些因来自眼、耳、鼻、舌、身、意人体六根的作为,又以末那识紧持“我”的意识,须臾不断,因此收集各种心识种子的阿赖耶识,便伴随着众生生死轮回不已。所以佛教说此刻的“我”是从过去累积至今而成的,而“我”未来的发展,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在我们的心里不过是八识所变现的假相而已。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分别、执着外在环境的色、声、香、味、触、法,依个人的判断力差别,而有真假认识,并逐渐建构出自我理解的宇宙人生。其实,万物成、住、坏、空不断异动,心念生、住、异、灭刹那生死,那有常住不变的宇宙人生呢?世界都在我们的心里呀!这个聚集我们多生累劫善恶种子的阿赖耶识,如同大仓库,收藏今生已不复记忆的爱恨恩怨种种,不时左右我们现世一切行为的抉择,佛教称之为“无明烦恼”。由于无明烦恼的业力因缘,我们投胎转世;当过去所种的恶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烦意乱,六神无主,更造恶业,又成恶因种子;当过去所种的善因种子现行时,我们心明智朗,良心不昧,多做善业,善因种子回熏阿赖耶识。这是佛教唯识学理论的“种子起现行,现行熏种子”,藉以阐释人类一切行为的心理动机。 由于过去无明烦恼的影响,造成我们情绪与判断力的偏差,更因为贪、瞋念头的兴起,使我们生出妄识妄心,错看世间的一切。如同植物种子的生长,没有阳光、雨水的因缘,也不会开花结果。因此,人类心灵深处虽然存在着各种爱恨

佛教文化概论论文

“佛教文化概论”心得感悟 今天,我想向大家说说我最喜欢的,最有感触的一门课——佛教文化概论。我当初选这个课,并不是因为喜欢,因为我对它一点都不了解,只是当时只有几个不多的选择了,这个最合我眼缘。当时我觉得佛教对人是一种信仰,而我是学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这个对我应该挺有用的。所以说,我跟这门课真不是一般的因缘。 第一节课时,我怀着好奇的忐忑的心情来到教室,担心接触的是一堂无趣的,难以理解的课程。一开始时,老师说:“我们从今天开始,要接受的是佛教文化。我们将要接受一种教育,这个教育的名称叫做‘佛陀教育’。”我当时听到‘佛陀’二字,就想:难道是要我们清心寡欲,一切为善。之后老师解释了它,佛陀就是圆满觉悟的意思,圆满的觉悟,或者说圆满觉悟的人,而佛教是一种教育,它不是一种仪式,它是一种教育。我想:要是我的一生真的达到圆满,思想透彻觉悟那这一生真的美满的啊。自此,我决定好好学习这门课,深入的领悟它,修身养性。 经过学习这门课,我知道了许多之前不知道的知识。例如,九法界、诸法实相、三法印、了义说、涅槃寂静、八正道等。 首先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三法印”。第一是“诸行无常”,就是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变化当中,它没有片刻的停留,辩证法的思想它也是这样认为。第二叫“诸法无我”。诸法就是指万事万物。无我就是它没有自性。“诸法无我”,就是万事万物没有自性。最后是“涅槃寂静”,涅槃就是我们的心彻底的清净,断除了一切的烦恼,这就叫涅槃。寂静就是指的身心安稳,就是一切自在,自在到了不能再自在。 “三法印”就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什么,我们的苦是苦在什么地方。我们的苦呢,实际上就是苦在我们对真相不了解,所以妄念就很多,苦是苦在这里。为什么我们会有生苦呢?也是因为这个。 接着,我想说说佛法的另一重要内容——八正道。首先知见要正,见解不正,知见不正,什么都谈不上。有了正见,还要有正思维。有了正见、正思维,

如何正确认识梵呗与佛教音乐

法藏法师讲《如何正确认识梵呗与佛教音乐》 2013年01月18日 文/法藏法师 梵呗对于中国的出家人而言,虽然不是一门被刻意强调的出家知能,然而却几乎是所有中国僧伽于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能力。凡是初级佛学院,几乎无有例外的,一律开有梵呗的课程。寺院道场,每天朝、暮五堂功课固不必说,举凡开讲经大座、打七、节日法会、信徒应酬等等,无一不用到梵呗。乃至住茅蓬、公寓的,遇着信施檀越有事,佛法不坏人情,佛事酬唱亦在所难免。再如个人修忏用功、半月诵戒等等,在佛教的传统中,梵呗的运用几乎是无处不在的。 然而出家这几年来,看到出家人对于梵呗的认知,率多一知半解,甚至认识偏差,因地不正的,亦不在少数。有些人不喜梵呗,坚持“梵呗无用论”或“非佛本制论”,视一切佛门传统唱诵或仪式等,皆为异端而排斥之。完全无视于经、律之中,佛有开许的明文,以及如法从事梵呗,所产生的功德利益之事实。另有一些人,为了某些原因,却“特别”喜爱梵呗,因此不免扩大施用。法会、人情、酬对、自行,不但传统梵唱无缺,甚至另作新编,配以乐器……。大肆与声尘相染,奇声怪唱,吟弄无已,美其名曰:音声佛事。却又无视于佛制不得歌舞观听,乃至箫、笛、吹呗等戒。更有一类藉此而虚应众生,稗贩佛法者,则更是等而下之,不足论矣。 另一方面,由梵呗所异化出来的所谓“佛教音乐”,近几年来,正随着佛教的兴盛、与社会消费大众的喜爱,而逐渐地风行了起来。在此潮流下,不少出家人,也投入了消费,甚至创作、演唱的行列当中,他(她)们的理由不外是:佛教音乐嘛!利益众生嘛!听听又无妨……。然而,美音乃坏乱禅定之毒箭,佛陀早有明训,是不是“佛教”音乐就不会有坏乱禅思的危险呢?而且,利益众生的方法很多,是不是所有的方法出家人都适宜投入?听音乐固然不是什么“大戒”,可是心神荡漾久了,道心、道行会不会腐蚀?…… 数日前南部的友人送来几卷“佛教音乐”带,抽空听些,不禁感触良多。又逢去夏以来,集注《法华忏仪》,内中提及须用梵唱,亦曾为“是不是一定要梵呗而唱诵?”与道友讨论过,同时也为此而请教过几位老法师。当然,在集注的过程中,自己亦亲自以梵呗之唱诵方式而修习之,这当中也的确累积了不少感触与想法。此外,在历代的《高僧传》当中,率皆立有“诵经”或“呗唱”一科。可见,梵呗其实在中国不但流传久远,而且在修行、利他与住持佛法上,亦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在。这种事实不但见于中国、日、韩、西藏、南洋、泰国等地,甚至中世纪时的西域诸国,亦有类似的法门存在。凡此种种,再加上其它平日的所见所闻,因此决定就能力所及,援引经、论的说明,希望就梵呗的产生、利

汉传佛教的反思

汉传佛教的反思 ——戒幢佛学论丛总序 济群法师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有先秦的诸子百家,但汉魏以来活跃于社会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其中,唯佛教属外来文化。但它在中国流传的两千多年中,和传统文化水乳交织,并以其丰厚的思想义理深深影响着国人,与源自本土的儒、道二教呈鼎立之势,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佛教,不仅能帮助我们认识生命真相、解决烦恼痛苦,也能使我们对中 国传统文化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佛教在西汉哀帝时传入中国,历经南北朝的弘传,至隋唐而达鼎盛。佛教在中国传播的初期,主要从事两方面工作:一是佛经翻译,一是义学研究。对佛经的翻译,使汉传佛教较为完整地继承了印度早期和中期的佛教思想;而对义学的研究,则使佛教在中国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体系,即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唯识宗、律宗、密宗八大宗派。 宗派的形成,并非中国特有的新生事物。不论在早期印度,还是南传、藏传地区,都曾出现过不同的教派。之所以会有宗派之分,主要是因为佛教博大精深,任何人都难以完整掌握。祖师们为了佛法弘扬的需要,同时也为了便于人们修学,便根据某部经论或内容相似 的的经论,建立起各自的修学体系,进而演变为不同宗派。 汉传佛教的各大宗派多创立于隋唐,但其历史却可追溯至南北朝甚至更早。如净土宗初祖为东晋慧远,而实际创立者乃唐代善导。天台宗初祖为北齐慧文,因读《大智度论》领悟“三智一心中得”,又从《中论》悟到“一心三观”。慧思继承此说,结合《法华经》要义,传至智者形成“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正式创立了天台宗。由此可见,任何思想体系并非一蹴而就,而须经过几百年的积累、几代人的总结方能形成。其后,还有赖

佛教的积极意义

佛教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高姗姗佛教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壮大的。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佛教教义所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高度发展,人类精神领域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佛教此时正好充分发挥其心理辅导和治疗方面的功能,帮助人们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运用佛教理论化解现代人的心理疾病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这一触目惊心的数字,又会留给他们那些活着的亲人数倍的痛苦。而这些自杀的人都是或多或少地存有心理问题和认知上面的障碍。心理疾病一方面会给病人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伤痛,严重的还可导致自杀轻生的后果,另一方面也会给亲友和家人带来很多负面因素,造成伤害和打击。 佛教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因此主张开发人们心中无量的宝藏,将恶心改为善心,教导众生如何用心、安心、找心。佛陀说法四十九年,无论是讲四谛、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种种法门,都离开不了心。因为心主宰人的一切行为,一个内心清净的人,所行所言所思必定是清净的;若心杂染,所见所闻必然是污秽的。所以经上说:“心杂染故,有情杂染;心清净故,有情清净。”可以说世间上种种的痛苦烦恼,皆由心造,我们的心在五趣六道里流浪,多生多劫以来不听从指挥,贪求五花八门的外境,对名利、金钱、权势、爱情,汲汲营营追求、计较、分别。其实我们的心原本也与佛陀一般,能够包容一切;如太阳、月亮,可以照破黑暗;如田地,可

以滋长善根,种植福德;如明镜,可以洞察万物,映现一切;如大海,蕴藏无限能源宝藏。 心理上有了毛病,要用什么心药来医治呢?佛陀说了八万四千种法门,就是为了对治我们八万四千种顽强的心病,譬如贪病若不持戒律以去除,心必定随着贪欲四处纷飞奔逐;瞋病若不修禅定以根治,心则生活在焚烈的火焰之中,很难做到“如如不动”的境界;痴病也唯有智慧才能治疗,因为智慧能够照破痴暗的无明,让我们的心恢复光风霁月的本来面目。 佛陀以简便的法门告诉大众:佛法就是心法。在佛教的教理教义中,还有很多方面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佛教常说“心生则种种法生”、“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在佛教唯识学中,涉及到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更多。佛教认为,我们所有的种种烦恼痛苦,都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引起的,所以,根除众生的苦恼,唯有从心入手。 通过学习佛法,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我们的心是怎样运作的,我们的快乐和痛苦是怎样地被我们制造出来的,当我们能够了解和体会我们的心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我们就不太容易被我们的心“欺骗”了,我们就可能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做个自在快乐的人了。 二、运用佛教知识改善人际关系 佛陀指示人际的关系,亲到母子夫妻、亲戚朋友,乃至怨家对头,都是由宿生之缘缔结而来的!没有缘就不会在一起:过去没有缘的人,即使相逢了,彼此间也不起反应的。人际关系就是四种缘会:在感情

寺院经济的发展

寺院经济的发展 研究现状:我国寺院经济的研究开始于1934年何兹全先生的《中国时代之中国佛教寺院》,这篇文章开启了寺院研究的先河,给当时的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当时学者的关注,随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全汉昇先生的《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叶受祺先生的《唐代寺院经济之管窥》,何兹全先生的《中国大族寺院领户研究》,以及食货派代表人物陶希圣的《唐代寺院经济概说》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此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持续,寺院经济的研究一度处于空白状态,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寺院经济研究才再次进入学者的视野,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法国著名学者谢和奈先生的《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和何兹全先生的《五十年来汉唐佛教寺院经济研究》。直到今天寺院经济的研究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背景:佛教是在西汉末年由西土印度传入中国的。永平十年,奉命西行求法的蔡偣等人在大月氏国遇到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2人并邀请来到中国,同时有佛像、经卷用白马托归洛阳。明帝在洛阳门外建立精美房舍供给僧尼居住,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用来翻译经书,弘扬佛法,使佛教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然而,佛教作为一个外来的殖入者,要想在中国立地生根还是有着重重困难需要突破。首先印度文化向来敬信沙门,他们相信通过布施可以得到善报,但中国自古是以农立国,重视农耕,对于那些游荡者,反而更容易招致不满。其次,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文化)的排挤,不管是与儒家还是道家都有着严重的冲突。孔子在《论语》中说“食、色、性也。”认为人的本能需要是正常的。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多子多福,更有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佛家则要求信徒看破红尘,四大皆空,离开家庭,过苦行生活,心中唯有佛教。这与当时中国人们的思想观念显得格格不入。那时候别说是弘扬佛法在中国开花结果,就连继续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困难。佛教要想继续在中国扎根下去就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来支持。 形成与发展:早期佛教的传播主要是以译经为主的学术活动,影响仅限于社会上层。但魏晋南北朝以来,天下大乱,战争频繁,人民流离失所,及其困苦。时逢魏晋玄学思潮兴盛,社会动乱,佛教与汉地文化开始契合亲近并在汉地社会各阶层扩大发展的机会,于是逐渐演变成“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宏伟局面佛教所宣扬的因果报应,来世等观念可以暂时缓减人们精神上的痛苦。大量的劳动人民开始信仰佛教。于是佛教的影响由上层走向全社会。佛教的这种社会功能,对于缓和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矛盾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统治者也乐于支持佛教的发展。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佛教渐渐在中国大地开始扎下根,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形成与发展:佛教寺院经济基本上可以分为寺属土地、寺属人口、寺属财务三个方面。下面们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分别论述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一)土地的获得 最早的寺院地产由是僧人自行开垦的。史籍记载北方寺僧垦田,始见于公元四世纪初。北魏平阳郡(今山西临汾)武阳人法显,三岁时入寺做沙弥,“尝与同学数十人,于田中刘稻”。,他们种的是汾河谷中的水田,晋僧释道恒说沙门“垦殖田圃,与农夫齐流”,”可见当时寺僧垦田自耕,已是常见的现象,但僧人自垦毕竟不是当时寺院地产的主要途径,寺属土地的获得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国家的赐与 帝王崇佛是寺院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家赐田给寺院,南方最初开始于刘宋,北方始见于北魏,都稍晚于寺僧自耕。宋元嘉二年,文帝赐田瑾县阿育王寺,田在寺东五十里处。《梁书》载梁武帝造大爱敬寺,赐田八十顷。为了营造佛寺,梁武帝甚至不惜皇帝尊严而巧取豪夺。他在钟山西侧为其夫建造大敬爱寺,强迫世家大组中书令王骞(qian)出卖其曾祖

如何讲解佛教因果

导游应该如何讲解佛教"因果"学说! 朋友们,也许大家听过佛经当中的这一句话:“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未报,时候未到”等等。这些都是因果报应真假的最好说明。这些就是佛教的因果了。那么我们来谈谈什么叫因果。 佛教的因果通常指的是“原因与结果”。佛教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由因生果,因果必然。十界迷悟,不外是因果关系。其实就是指的“因缘果报”佛教的困果是指三世的因果。佛教的困果,是把困果放在相当时间段来加以认识的,就是指过去,现在,未来的困果。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起因和结果,不会是无缘无故的。 因缘果报其中的“因”有一个“大”字,说明在因缘果里因是最大的,是大哥,而缘是弟弟,而因同缘结合起来就是“果”了。这就是说,因是绝对的东西,是不可能改变的,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比如我导游的出生就确定了,比如我的身体有多高,我长成什么样子,出生在什么样的家等等,如果我出生在富豪家,我可能就不会出来这么苦的带团了,如果出生在平凡的家里,我就必须出来努力挣钱。因为这个“命”不是我选的,是上天决定的。这就是“因”这就是绝对的,也就是“种子”就如“种瓜得瓜”一样,你种出瓜,永远不可能得出豆。所以因是“缘”“果”“业”“报”的种子。 “缘”字左边是“纟”字部,就好象是丝一样牵缠不清,这就叫做“缘”,缘同因比较起来是“疏而弱力”的,和我们比较远,力量也比较小,所以是“相对”的,而因是“绝对”的,就比如我们导游接到一个团。团里的客人是固定的,人数是多少,从什么地方来,你是没办法选择的,那么这个团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种是团非常好,碰到一个导游好好的真诚的对客人,讲解好,服务好,征服了客人,那么这个团结果就很好。第二种情况呢,就是这个团来到这里,没有碰到好的时间,好的导游,对导游防备心理很重,导游受了打击,就不想好好对待他们。那么结果就是烂团。所以我们说,一个团的客人是确定的,不可改变的,但在这个团的操作过程中是有很多变化的,这个变化就是“缘”。其实通过缘,因和缘就结合起来,产生了果。我们可以顺着缘走,让团努力达到最好,也可以不闻不问不管客人,让其自然发展。变成烂团,所以善的缘可以加大,而恶的缘可以减少,这就是缘的功能。 因和缘结合起来就变成“果“,果字上面是一个田字,下面是一个木,一个田里自然就长出一棵树,叫做果,为什么很自然长出一棵树,因为因缘都具备了,所以果就很自然的生成了。在因缘果当中有两个重要的的东西,一个叫“业力”,业力分为善业,恶业,不记业(什么叫不记业呢,就如我现在在喝茶,就是不记,没有善,没有恶,只是喝茶,若你杀死一个东西就是恶,若你帮助别人就是善,会记录在因里,你喝茶,就不记了)。这三种业不能改变我们的因,但可以改变我们的结果。通过缘的改变,可以使因变成好或不好。第二种叫“愿力”,就是我的愿望,佛教把心叫心王,因为心的作用很大,心的愿力可以改变果实,通过因缘的改变而改变果实,就比如一个苹果的种子本身不好,不是最好的品种,但种下去后,我发愿要把他种得很好,通过不断的改良,不断的灌溉,而使种子长得特别好,这就是我的愿力,就如导游带团一样,如果我有这个心愿把团带好,不管好团,坏团,我都一样对待,有可能坏团也被你带成好团。这就是“愿力”。 说到这里,讲讲释珈有一个伟大的教化,他说了,四种东西不能轻视他。第一个,不能因为火小而轻视它,因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主席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文章,其实也是借鉴佛教的东西来说的,所以说主席对佛教的因果也有很深的认识。第二个不能因为蛇小而轻视它。因为小蛇可能比大蛇还毒。第三个,不能因为出家人小而轻视他。第四个。不能因为王子小而轻视他,因为王子长大以后会成为国王,将来可能做出很大的事业。所以他讲了四种东西不能轻视,那么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能因为愿望小而轻视他。一般人的愿望都是善的愿望。如果我们常发好的愿望。按这种想法去做,有可能能改变命运。 佛教是相信因果定律的正确性,正像大家相信吃饭可以使生命延续那样的正确。一般人怀疑因果律的可*性,

佛家智慧

近年大学生的心理失衡已为社会广泛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报告已经连篇累牍。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培育健康心理、提升人生境界是大学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能够完成这个任务?挖掘传统的智慧宝藏,破解心理建设的难题,应当是一条积极可行的思路,但也是一条有待开拓的路径。佛家智慧对大学生心理建设的意义,本文试作一些探讨。 一、佛教哲学与现代心理学之关系 佛教哲学在人类历史上的最大贡献就是心理学。从根本上来说佛学是关于心灵的学问,佛教哲学是专门研究解决人的精神问题的。佛教基本经典《金刚经》开篇即提出:“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之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段文字是说有一个叫须菩提的长老恭敬地请教释加牟尼:那些善男善女如果想修成至高无上的平等觉悟之心,要怎样才能守住心念,又怎样控制好自己的心灵以免受邪念的干扰呢?整部《金刚经》都在逐层深入地回答这个问题。影响最广的禅宗经典《坛经》反复讲人的本心、自性、自性自度、无念、无住、迷悟、正见、明心、顿悟,就是一套心理学的语言。同时《坛经》有一套完整的修心方法,《坛经·忏悔品第六》中有一段文字,记录慧能为信徒传“五香”,即一戒香、二定香、三慧香、四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事实上就是一套有效的调适心理的方法。 佛教对于心理学的贡献和作为心理健康的保健方法,历来学者们有着非常一致的看法。梁启超晚年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1922年他在清华大学讲课时曾指出:“佛家所说的叫做‘法’,倘若有人问我法是什么,我便一点不迟疑地答道:‘就是心理学’。”[1]葛兆光在他的宏篇巨著《中国思想史》中也有同样的表述,他说,从八世纪中叶以后,士人越来越倾向于相信“以戒律严格护持自己的身心不受污染,然后以禅定去体验自己的心灵本原,或者以禅定体验到自己原本清静的心灵境界,然后用戒律小心呵护这种境界不至于失坠,这种针对心灵的实践性宗教信仰才是佛教的正途”。[2] 佛家认为人类的问题、烦恼,根本源头在于“心”,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佛家理论从心的角度研究宇宙万物以及芸芸众生,并对人的行为进行根本性的探讨与阐释,已经构建了一套成熟的心理学思想体系。佛家基本理论就是围绕人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人的心理困惑而展开。例如,佛家认为,人生是痛苦的,人生痛苦的原因来源于人无止境的欲望,人们总是由于迷茫、贪求和执著而生出种种痛苦。人生皆苦的意义在于促使人们克服人间的狂放之态,以低调的人生态度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勤修苦修、辛勤劳作取得心态的平静和行为的自适。又如,佛家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大千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永无常态。人生也是一样,天天在活动,“我”在时刻变化,没有稳定的相状,佛教认为所谓的“真我”是不存在的,一切都虚妄不实,转瞬即逝。佛家强调世界的变化,让人们看到事物不断转化的发展过程,从而不自缚于一时一地的人事纠缠,从狭隘的自我中走出来。 佛教反复强调的因缘,是谓万物变化乃因果链条,人生的变化也是如此,人从生到死是十二因缘的聚合,“佛以为一个人的生命,并非由天所赋予,亦非无因而突然发生,都是由自己的意志力创造出来的”[3]。人生的命运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其中决定的因素是人自身在其生命过程中所造的“业”,即个人的所作所为,也就是每个人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今天的我是过去造就的,而我未来的命运,就决定于此刻的所作所为了,所以每个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一理论给予人们行为以极强的外在约束力,它要求人们不断内省自己的言行,从而去恶从善。 在人生皆苦、无相、因缘等等理论的基础上,佛教大力宣传人的自我心性修养,要求人们进行智慧的修养、意志的修养和情感的修养。智慧的修养就是要从哲理上通达宇宙与人生的真相;意志的修养就是要锻造意志力,向无我的境界攀登; 情感的修养就是要树立同情心,佛家不仅强调渡已,更强调普济众生。佛家虽然把幸福寄托在来世,但佛家努力让人们树立正确、坚定的信仰,体验现实生命的充实与永恒。 历代知名人士把佛学当作修心养心的工具不胜枚举,唐代的杜甫、李白、高适、王维、孟浩然,宋代的周敦颐、朱熹、苏东坡,近代的魏源、谭嗣同、章太炎、熊十力、梁漱溟等,与佛学的缘分都有可靠的史料记载。王维《叹白发》诗云:“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由此可见,佛学与心理学有着不解之缘,两者完全可以通融、借鉴。美国心理学教授依莲娜.罗许说:“我个人最感兴趣的,在于西方心理学如何向佛教取法,以便使心理学能够处理真正的人心,而非假想的图画”[4]。中国是佛学理论研究最深入、佛教典籍最多、佛学影响最为广泛的国家,挖掘佛学资源,解决现实中人们的精神问题,拓宽心理教育的途径,应该是积极可行的。

关于佛教文化被经济利用的思考

关于佛教文化被经济利用的思考 I四}II省社会科学院佛学文化研究中心梁胜兴 摘要:以商业眼光来看,日益增长的佛教信众,则是—个巨大的消费群体,具有经济利用的价值。在佛教本务与经济利益博弈中,佛教如何契理契机,值得思考。我们认为,利用佛教实现经济价值,客观E也帮助了佛教从恢复走向重兴,而佛教在这—过程中,应坚守主体性和独立性,变“利用”,为”共谋”:转“被动”,成“刚顷”。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类各种价值的统—性,在新的历史机遇中,佛教完全可以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共赢,并JI国{J直目前国家文化政策的公益导向,让佛教在正知正见的指引下,顺俗发展。 关键词:佛教,文化,经济,利用 佛教亟临新局亟:一方面,思想解放,信仰得到尊重,香烟梵歌再起:另—方面,以商业眼光来看,日益增长的信众,则形成—个巨大的消费群,投资利用佛教,回报可观。在此局面中,志于道者,弘法利生:逐于利者,借佛敛财,成为对待佛教的两极:—极坚守纯粹,不同俗流:一极应变市场,紧抓商机。在这两极之间,是文化和经济的博弈,是泛市场化观念之下人,I>的迷失,是”谁搭台,谁唱戏”的纠结。 —般而言,经济务实以养身命,文化务虚剀I彤队心,是保障社会太平的根本。古人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1祀,本指祭祀,在当今语境下,可简单理解为文化;戎,本指军事,而现代战争却更多表现为经济竞争,以巨额财富消耗为特征,当武器进步足以毁灭地球时,克制用兵成为共识。所以,可以说,现代社会,国之大事,在文化与经济。 佛教,既有悲悯众生的宏大II>量,超越国界,着眼人类,具有世界性;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鼎足,具有维护社会道德,提高文化自信,表达文化”软实力”的功用,具有国家性。当前,国家政策强调传统文化,决定”建设优秀传 1.《左传?成公十三年》

佛教大智慧

佛教大智慧 佛教大智慧一、拈花一笑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拈花一笑,佛教语,禅宗以心传心的第一宗典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对禅理有了透彻的理解,二是指彼此默契、心神领会、心意想通、心心相印。 佛祖所传的其实是一种至为详和、宁静、安闲、美妙的心境,这种心境纯净无染、淡然豁达、无欲无贪、无拘无束、坦然自得、不着形迹、超脱一切、不可动摇、与世长存,是一种“无相”、“涅盘”的最高的境界,只能感悟和领会,不能用言语表达。而迦叶的微微一笑,正是因为他领悟到了这种境界,所以佛祖把衣钵传给了他。 实相无相: 相:事物的外形和状态。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一定因缘条件下形成的,都是空幻无实的;空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虽然体现于具体的万物,然而它本身却是没有形象、没有聚散生灭、超越于一切万有之上的,难以用文字来表达。 实相:佛教语,指世间事物本来的面貌或状态。佛教认

为,实相也就是无相、空相。 无相: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是指摆脱对一切事物的 有相认识后感悟真知的最高境界,即“于一切相,离一切相,即是无相”。 有相:佛教语,指具有外形、能区别于其它事物、会生灭变化的事物。因为佛教认为万有皆空、心体本寂,所以“有相”就是“造作之相”或“虚假之相”,本质其实还是“无相”。 二、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他来到人间的第一句话就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里要注意的是:‘唯我独尊’的‘我’字,并不是单指的释迦牟尼本身,而是指的全体人类的每一个人。这句话的正确解释应该是:人人平等,众生平等,每人都有自己的因果,不为别物所弄。每一个众生觉悟后, 就摆脱了各种物欲、迷惑和假象的束缚,不再受天地之束缚,即唯“我”独尊。 释迦牟尼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释迦牟尼认为,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成败荣辱,决定于自己的行为之善恶与努力与否。没有一个人可以提拔我上天堂,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把我推入地狱。赞美与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