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现代农业生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现代农业生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现代农业生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现代农业生产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现代农业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方案

序言

农业既是人类社会的“母亲产业”,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只能加强。湖南是农业大省,湘潭是农业强市。湘潭生物机电学校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守中等农业教育阵地,是全省现存唯一的农业类普通中专。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紧密对接本地农业,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为“母本专业”引领农业类专业发展,学校成为省级示范性中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现代农艺专业成为国家重点支持专业,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及其所属的农业专业群为依托、以校园和校办农场为载体的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已初具规模。

为把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化和示范性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更好地服务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对接产业(行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促进职业教育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南省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建设方案><湖南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湘教发〔2014〕176号)等文件精神,参照本省、本市“十二五”规划,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实际

情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背景与基础

(一)建设背景

1.产业背景

中国是农业大国,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提出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湖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水稻、茶叶、油菜和柑橘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湖南农业充分发挥传统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着力培育优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显著提升,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与此同时,新农村建设已由点的示范进入面的推广的关键阶段。

湘潭市粮食、生猪、竹木、湘莲和油茶等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年粮食总产突破150万吨,蔬菜总产量135.04万吨,水果4.92万吨,是全国第三个粮食亩产过吨的地市、全国生猪养殖大市、国家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水稻复种指数和单产居全省首位。《湘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实施粮食增产工程、湘米提质工程、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和生态养殖工程”,建设5大现代农业园区和2大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建设100万亩优质稻、60万亩双低油菜、40万亩优质高产油茶、20万亩蔬菜、10万亩花卉苗木、10万亩湘莲、4万亩葡萄和2万亩中药材等八大农产品生产基地,辐射示范带动和提升湘潭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和“无公害、绿色、有机等农产品产值占农业总产值55%”。目前,湘潭市正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2.人才需求

农业产业调整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据测算,“十二五”期间,全省需培养农业技术技能人才25万名,培训农民65万人次,其中湘潭市需培养农业类技术技能人才2万名,培训农民4.5万人次。随着农业产业化的飞速发展,已经并将继续出现大批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一条龙企业以及农业专业化服务合作社。“十二五”期间,长株潭三市农业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用工需求120万人,其中大米、棉麻、油料、果蔬、茶叶、湘莲和竹木加工达40万人。《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核心是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重点是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

在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和新生代农民工对土地的“陌生”,农村有效劳动力呈现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谁来种地”、“怎样种地”以及由此引发的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等问题引人关注和忧思。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2011年教育部等九部门专门发布《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2012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提出“振兴发展农业教育”、“加快培养农业科技人才”、“大力培训农村实用人才”,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力量源泉。2013年,教育部制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应运而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任重道远。

(二)建设基础

1.学校建设基础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是由湘潭市人民政府举办、由原湘潭农业学校(曾更名为湘潭生物科技学校)和湘潭农机学校(曾更名为湘潭机械电力学校)合并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原湘潭农业学校创办于1956年,2004年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原湘潭农机学校创办于1973年。半个多世纪来,两校一直是湘中地区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核心基地,先后输送了4万多名各类实用人才,近3年毕业生4742名,培训学员16080人次。湘潭市80%的乡镇干部、农技人员、农村创业带头人和科技示范骨干曾是本校学生,400多人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数以千计的毕业生创业致富。世纪之交,当全省原有的农业学校和农机学校纷纷合并升办高职时,两校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坚守中等职业教育阵地,在市政府支持下,于2007年合并,成为全省唯一由两所普通中专合并后继续办中职的学校、全省现存唯一的农业类普通中专。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3.02万㎡,建筑面积7.598万㎡,固定资产1.02亿元,实训设备总值2280万元;现有在校学生3012名,其中农业类专业2484 名;现有专任教师154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96.58%,中高级职称79.9%,专业教师69.5%,“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82%,省级专业带头人7名,由全国劳模、省级技能大师领衔的兼职教师队伍汇集了38名能工巧匠。学校已成为省市两级最重要的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基地、涉农培训基地和农业技术服务基地,2004年被评为国家星火计划农民培训学校,2008年被评为湖南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先后被湖南省教育厅、农业厅、原劳动人事厅评为各种涉农培训基地。学校担任湖南省中职农林牧渔专业教学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并牵头组建了湘潭市现代农业产学联盟。

2.专业建设基础

学校以农林牧渔和加工制造为重点建设专业大类,现设专业12个。涉农专业为学校传统优势特色专业,其中,畜牧兽医专业为省级精品专业、示范性特色专业;园林技术专业为省级精品专业、特色专业;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和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为市级示范专业。前四个专业均为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重点支持专业。目前,涉农专业学生2484 名,占在校生总数的2/3。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是由农学、农艺、园艺、种植、植保等专业整合发展而来,创办于1956年,一直是学校的主体专业,已输送毕业生 6483名,举办培训班数百期,现有在校学生332名,专任教师13名,兼职教师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名,湘潭市科技特派员6名、优秀科技骨干2名。近年来,探索实践了“按季换岗、能力渐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了产教合作、校企联动专业建设机制,基本形成了任务引领、项目载体的课程体系,实践了行动导向、工学整合的教学策略,形成了“双师”为主、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了系统配套、功能互补的实习实训环境,开发了“三层五库”、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毕业生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稳步上升,近三年,学生参加种子质量检测和手工制茶技能比赛获国家级三等奖4个、省级二、三等奖各2个,毕业生“双证”率99.12%,当年就业率96.5%,对口就业率87.6%;专业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村创业人才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三年共计5000多人次,常年开展的送教下乡、送科技下乡活动促进了农民创业致富。2011年被评为市级示范专业,2012年进入国家示范学校建设项目重点支持专业。

3.基地建设基础

学校现有实训楼3栋,实训室70间,教学工厂3个,农场、养殖场、园林基地及农机作业训练场各1个,创办了湘潭市腾飞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腾飞公司),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实训基地各1个。共计实训场地面积5.8万㎡,建筑面积2.73万㎡,设备价值2280万元。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建有化学、植物生理、土壤肥料、作物栽培、植物保护、作物遗传育种和农产品贮藏加工等实验实训室7个,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仪器设备 712 台套件,设备价值215.16万元。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一个以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及其所属的现代农业专业群为依托,以校园和校办农场为载体的农业类实训基地。校办农场地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规划中的花园三益现代农业园区、“隆平论坛”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与校园相距350m,占地23976

㎡,建筑面积5637㎡。基地共有指导教师35名,其中“双师型”教师31名,高级职称8名,省、市专业带头人各4名;除学校充足的公共生活设施外,独有培训楼一栋,床位260个;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鉴定范围包括农业类工种10个。为扩大基地规模、提升基地品位、增强服务能力,学校已与湘潭市花园种业中心(以下简称花园种业)、湘潭市三益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益葡萄)、湘潭市原种场蔬菜种苗中心(以下简称湘潭市原种场)签订合作共建协议,约定今后三年,学校投资100万元,花园种业、三益葡萄和湘潭市原种场共计投资150万元,共同建设基地。

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组成与现状见表1-2-1、表1-2-2。

(一)建设思路

对接现代农业,依托农艺技术专业及其所属的现代农业专业群,以学校及校办企业腾飞公司为主体,联合毗邻学校及校办农场、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花园种业、三益葡萄、湘潭市原种场三家现代农业品牌企业,以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为突破口,创新校企双主体建设模式以及专业(群)、基地、企业三位一体建设模式。以校办农场为载体,建设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核心区;将校园内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场地设施纳入本项目;充分利用学校与基地位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规划中花园三益现代农业园区、“隆平论坛”农业科技研发示范基地,并与合作企业零距离接合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拓展基地面积500亩,运用线性布局方式,串联实训基地各功能区及景观节

点,打造一个规模较大、设施一流、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以校企共育、互兼互聘为途径,建设全员双师、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团队。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工学整合为关键,以工作项目为载体,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三个平台为依托,以分库建设为基础,全面充实实践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开放共享为原则,以接纳湘潭市职业院校同类专业学生生产性实训重点,面向社会开放,全面提升教学培训、生产经营、科研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

图2-1 现代农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思路示意图

(二)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适应湘潭市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以现代农艺技术及其所属的现代农业专业群为依托,以学校及校办企业腾飞公司为主体,联合花园种业、三益葡萄两家现代农业品牌企业,以校办农场和校园内基地为基础,拓展面积500亩,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的要求,共同打造一个规模较大、设施一流,融教学培训、生产经营、科研开发、示范推广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提高现代农业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质量。2.具体目标

(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目标。依托湘潭市现代农业产学联盟,校企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基地,共同构建“合作育人、协作生产、共同研发”的实习实训运行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实现专业(群)、基地、企业一体化。

(2)硬件环境建设目标。以校办农场为核心,将校园内相关场地设施纳入本项目,向零距离接合的合作企业拓展面积500亩,统筹规划生产经营与实践教学功能,运用线性布局方式,串联实训基地各功能区及景观节点,适度超前完善各项

设施设备,打造一个规模较大、工位充足、设施一流、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景观宜人的现代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3)指导教师团队建设目标。进一步完善校企互培互聘制度,以保证指导教师的企业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为重点,全面提高指导教师整体素质,不断优化指导教师团队结构,全部成为“双师型”教师,与企业业务骨干换岗互聘比例常年达到教师总数的1/3。

(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目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重新进行职业分析,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要求,进一步密切实践教学体系与工作世界的联系;根据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规律以及学生职业成长规律,重新构建实习实训与培训体系;以实践教学为中心,精心设计实践教学模块和实习实训项目,合理编制教学计划与实习实训方案,科学划分实习实训阶段,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凭借“前校后场”的建设格局,以工学交替为主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信息化校园建设为契机,以三个平台建设为依托,整合并系统开发数字化实践教学资源。毕业生获得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企业认证证书比例达100%。(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目标。提高教学培训能力,年接纳校内学生500名、校外学生500人次进行生产性实训或顶岗实习,年职业培训规模5000人日以上;提高生产经营能力,生产性经营收入提高到每年300万元以上,10%的生产经营利润用于实习实训或培训;提高应用技术研究推广能力,支持优秀教师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为企业提供产品开发、工艺革新、技术推广服务或经营策划服务,年技术研发、应用推广、立项课题10项以上。

3.预期效益

(1)育人效益。前校后场的建设格局以及基地的企业化职业环境、现代化设施设备、生产化实践教学,将使实践教学时间更足、层次更高、水平更优,学生将更多体验真实的职业情境、经历真实的职业活动,促进职业成长,提高培养质量,毕业生将全部获得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企业认证证书,提高就业质量。

(2)社会效益。①基地面向社会开放,接纳同类专业学生前来进行生产性实习实训的比例市内可达80%以上,长株潭地区可达50%以上;②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年培训规模可达5000人日以上;③开展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认证,校内学生、校外来校实习实训学生可全部获得相应证书,面向社会鉴定认证可达300人次/年;④本基地和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的良好发展,将带动现代农业专业群建设,进而带动学校专业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确保国家示范学校建设项目中4

个涉农重点支持专业建设得更好,促进学校建成中职农业教育排头兵;⑤通过为本地区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项目建设与管理提供指导和服务,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经验,必将推动全省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高;⑥提高现代农艺技术专业以及整个涉农专业的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结构调整,缓解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⑦项目建成后,可为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应用推广提供良好的服务平台,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和生产示范,促进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⑧通过培养高素质现代农业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将促进农业发展,推动本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经济效益。年生产经营收入可达300万元以上,利润中20%用于基地建设、10%用于实习实训或培训,不但可以实现基地“自养”,还可改善学校财务状况,促进校企互惠双赢、共同发展。

三、重点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建设目标

依托湘潭市现代农业产学联盟,校企共同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基地,共同构建“合作育人、协作生产、共同研发”的实习实训运行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实现专业(群)、基地、企业一体化。

2.建设内容

(1)拓宽服务对象,加强现代农业专业群建设。立足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服务对象拓展到整个现代农业专业群,综合现代农业技术、园林技术、畜牧兽医、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农村经济综合管理等专业的要求,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全面建设专业群通用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提高使用效益。

(2)依托湘潭市现代农业产学联盟,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依托由学校牵头组建的湘潭市现代农业产学联盟,学校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共同构建理事会、办公室、项目部或工作室三级组织机构,健全日常运行、对话协商、项目合作、激励约束四大机制。

(3)创新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建设模式。以学校及校办企业腾飞公司为主体,主动联合与学校及校办农场零距离接合的花园种业、三益葡萄和湘潭市原种场三家现代农业名优企业,协商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明确资源配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财产管理、师生实训等方面的责权利。学校投资100万元,主要用于基地核心区设施建设和拓展区教学培训功能建设;花园种业、三益葡萄和市原种场共计投资150万元,主要用于基地核心区设备添置和拓展区设施建设。基地原有场地所有制产权不变,建设成果共享。

(4)构建“共同管理、共同研发、合作育人、协作生产”的运行机制。①共同管理:校企双方按照投资与产权比例共同组建管理机构,共同制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管理制度;②设备共享:基地的生产性设备在自主生产产品、经营业务、研发技术的同时为企业所用,企业的生产设备在完成自身生产任务的同时为生产性实训所用;③项目共构:企业参与实训项目开发,提供真实的生产项目或经营案例,基地的教学案例、实训项目来自企业真实的生产经营项目的比例达到80%以上;④资源共享:企业的生产、技术、标准、设备向学校无偿开放;⑤人员共通:每年安排1/3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与企业人员换岗交流,每次3个月以上。(5)实行统一的企业化管理和独立的市场化运作。学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现代农业专业群、实训基地和校办农场;基地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有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总经理由学校与企业协商后选派;推行企业化管理,按照市场化原则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教学培训等活动;全面推行项目化实训,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实际工作流程组织实训教学,学生(学员)按照选修方向全部参加相应项目组,在教师和专业人员指导下参与、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改革考核评价模式,基地按照企业标准管理学生(学员),按照项目完成情况结合过程管理考核评价学生(学员)。

3.建设进度

1.建设目标

以校办农场为核心区,将校园内设基地纳入本项目,并向零距离接合的合作企业拓展场地500亩,统筹规划生产经营与实践教学功能,运用线性布局方式,串联实训基地各功能区及景观节点,适度超前完善各项设施设备,打造一个规模较大、工位充足、设施一流、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景观宜人的现代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

2.建设内容

(1)核心区建设。①建设超级稻生产示范区:在原有设施农田、菜园基础上改造,面积21亩,将原有的杂交水稻育种、油菜生产、特菜生产外迁至拓展区;

②改建生态养殖厂:在原有场地上,按照现代化标准进行改造,占地面积8亩,建筑面积4000㎡,年产沙子岭土猪1000头;③新建生态养鸡场:将校园内原有养鸡场迁入,年产土鸡5000只,土鸡蛋50万个;④扩建水产养殖区:在原有水塘基础上,面积扩大至5亩,生产品种以鱼类为主,龙虾为辅,兼顾灌溉供水功能;⑤升级改造自动化温室:建筑面积500㎡,更新由计算机控制的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保温系统、升温系统、湿窗帘/风扇降温系统、喷滴灌系统或滴灌系统、移动苗床等自动化设施,主要为基地(含拓展区)生产秧苗、菜苗。

(2)校园区建设。①扩建植物苗木生产区:面积增至10亩,工位100个;②扩建花卉生产区:面积增至4亩,工位80个;③优化园林风景区:面积增至6亩,工位60个;④改建农机作业服务站:在原有农机运用训练场的基础上,面积增至2500㎡,工位增至60个,增置农用汽车、拖拉机、犁田机、播种机、收割机等装备,对外经营;⑤新建农机维修站:按照农机装备性质和专业方向设计布局、设备和功能,建设水田机械、旱田和经济作物机械、产后机械、畜牧业机械等4个维修点,工位120个,添置完整设备,对外经营;⑥完善智能温室:为校园内已建成的1000㎡智能温室配置信号采集系统、中心计算机、控制系统,投入生产。

(3)拓展区建设。①杂交水稻生产区:与花园种业共同建设,面积300亩;②杂交水稻育种区:与花园种业共同建设,面积50亩;③特菜生产区:与花园种业共同建设,面积50亩;④水果生产区:与三益葡萄共同建设,面积100亩,主要生产优质葡萄、柑橘、水蜜桃、奈李。

(4)升级改造专业实训室。①综合实验室:更新、充实仪器设备,主要用于作物识别、作物环境调控、作物病虫害防治、种苗培育、农产品采后处理等课程相关内容的实验。②组培实验室:更新、充实仪器设备,主要用于种苗培育、植物病虫害防治等课程中相关组织培养、微生物培养、微型扦插等内容的实验。③检测实验室:更新、充实仪器设备,主要用于植物环境调控、种苗培育、园艺产品检测等课程。④园林景观应用实训室:更新、充实仪器设备,主要用于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环境调控,盆景与花艺制作,园林植物配置,绿地施工与养护等课程相关内容的实训。

(5)修缮、优化配套生活设施。重新装修培训楼,床位增至300个,专供异地异校学生和社会培训学员使用;完善食堂设施,就餐满意率达到90%。

(6)完善农业类职业资格鉴定站。加强与省人社厅的联系,在原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基础上鉴定工种增至15个;分工种制作技能鉴定试题训练库,构建菜单式、模块化的培训项目,形成可供用户选择的模块,为不同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面向社会常年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1.建设目标

完善校企互培互聘制度,以保证企业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为重点,全面提高指导教师整体素质,不断优化指导教师团队结构,全部成为“双师型”教师,与企业业务骨干互培互聘的比例常年达到教师总数的1/3。

2.建设内容

(1)完善制度建设。按照学校统一规划,制定“一个方案”(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健全“两个制度”(指导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指导教师队伍动态管理制度),完善“三个机制”(指导教师培养遴选机制、指导教师成长激励机制、兼职教师聘用机制),搭建“四个平台”(指导教师学习平台、实践平台、教科研平台、应用研究推广平台),实施“五个工程”(名师培养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工程)。

(2)优化指导教师团队结构。统筹兼顾专业群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引进优秀指导教师8名,使基地指导教师总数达到43名,其中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达到11名;新进指导教师必须具有2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基地每年安排12~15名指导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换岗实践或到其他企业跟班锻炼,其中现代农艺技术专业每年安排3~4名,专任指导教师全部获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全部成为“双师型”教师;建立兼职教师信息库,基地直接从企业聘请的技术人员10~15名,其中现代农艺技术专业3名以上,外聘技术人员必须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3)提升指导教师团队整体素质。通过高校或科研院所进修、出国考察、企业锻炼、校本培训、行动研究等措施,不断提高指导教师团队整体素质,基地指导教师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人数分别达到10名和20名以上,其中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分别达到3名和5名以上;基地省、市专业带头人由8名增至10名以上,其中现代农艺技术专业由2名增至3名以上;通过健全“下基地、进乡村、到田间、入农户”的制度措施,重点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以及基于真实工作任务的教学过程设计能力和实践教学组织能力,使全体指导教师具备“双教”能力(既能教动脑,又能教动手,既能解决企业行业技术难题,又能有效进行教学组织);营造“承德精业、敬事笃行”的文化氛围,弘扬“一腔热血,一身绝技,一片爱心”的职业精神。

3.建设进度

(完整版)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DOC)

河南工信学院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前言 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具有实践性强、发展速度快的特点,仅仅凭理论教学很难对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活动进行有效地指导,必须结合实际,通过补充相关的实践教学来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构建一套完善的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完善电子商务教学的有效手段和必要方式。随着商业应用的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电子商务的商业运作,把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融入到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现实接轨,是完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重要途径。 作为河南省工信厅直属院校的河南工信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是我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本实训基地建设的目的是将现今电子商务领域的各个环节合理的融入到高校实践教学,指导学生充分实践,从而达到理论教学不能涉及到的领域,并大幅提高我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要求 电子商务实训室建设采取企业业务部门布局结合多个研发中心(机房)布局。建设并形成校内运营实训中心、研发实训中心;依托电子商务运营的真实任务,校企合作共建拓展学生职业能力的、校企互动、互惠互利的校内实训环境。实训室设计打破单项技能训练格局,完全模拟电子商务项目商业运作环境,引进真实的电子商务项目,营造实际工作氛围,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创业能力和各项职业能力训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改进实践教学条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运营实训中心按照实际商业办公环境布局,包括:客服部、技术部、市场运营部。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电子商务实训平台和电子商务项目运营平台。让同学们在校期间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做到“工学合一”,在强化专业技能的同时,积累一顶的工作经验,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结合《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充分发挥学院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区域内行业企业、产业、教育、科研院所等电子商务力量,有效整合区域资源,构建区域电子商务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同时,促进和完善我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内教学实训条件,参照企业对电子商务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强化电子商务实践技能培训,帮助学校建立一支理论水平高且实践教学技能强的实验教学团队,培养能承担电子商务各岗位任务、胜任电子商务各岗位的人才,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辐射能力等方面显著增强,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第一、统筹电子商务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以层级化的电子商务岗位实践为导向,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计划。 第二、构建理论课程体系与实验课程体系相结合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 第三、从企业的角度帮助学院优化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培养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电子商务人才。 第四、通过学院电子商务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帮助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提高实验、实训教学能力。 第五、完善学校电子商务实验、实训条件,为提高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师生实践能力提供支持。 第六、培养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急需的各类电子商务实践及创新人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增强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验实训部 2005年2月

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 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具有规范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 1.基地建设的特点、功能与作用:努力建设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使之具备以下功能、特点与作用: (1).使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应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

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具备实践性强和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 (2).使基地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 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研的要求,投入必要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并根据科技发展和技术工艺的更新,适时添置和更新仪器设备,注重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同时发挥学院科研人员和先进实验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科研,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基地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3).使基地成为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及时体现出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基地高新设备的功能,开拓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考核、材料检验检测、劳务培训、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 (4).使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基地。

旅游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旅游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校以来,一直以“立足陕西、服务于陕西、服务于西部、面向全国”为学院服务面向定位。明确围绕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设置新专业的指导思想,学院的专业设置紧密围绕着服务于城市建设这个主题和特色。目前学院设置交通旅游类服务型专业有旅游管理、导游和旅游管理(高铁乘务方向)、空中乘务、航空服务、及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共6个专业;这些专业体现了服务于城镇化建设,服务于陕西和西部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推进,陕西和西部的发展,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西安、陕西和西部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对旅游服务和管理人员的需求大幅度的增加。我院旅游管理、导游和旅游管理(高铁乘务方向)专业具有非常好的基础,具有较好的办学条件。我院旅游管理、导游专业等专业是我院开办最早的专业,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同时,旅游业是极富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是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被誉为无烟产业!旅游业的发展,给旅游类专业带来了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我院旅游类专业发展形势非常好,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受到考生的欢迎,在校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我院旅游类专业与天津、上海、西安等很多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旅游类专业的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形势,住在城市里的人们,更加渴望在工作之余告别都市的喧闹,在大自然中彻底地放松,可以消除一切烦恼。旅游就成为人们实现这种愿望得主要途径!促进了旅游业的不断的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技能型的旅游管理和服务就显得非常重要和非常急需。 我院非常重视专业建设,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特别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彰显专业特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院自筹资金建设的校内旅游专业实训室,建有多功能旅游实训室(多功能厅)。学院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来进一步提高我院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特提出申请,建设“旅游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在原有的“多功能旅游实训室(多功能厅)”的基础

XX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方案

XX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方案 2017年9月

为深入落实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信委、省教育厅等7部门《关于深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若干意见》(湘政办发〔2012〕45号)精神,大力推进我省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对接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基地,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重点对接湖南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四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发展需求,以职业院校主体或特色专业为依托,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础,按照“基地建设企业化、实践教学生产化”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高效益、有特色、成规模”,融产学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推动全省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更好地服务“四化两型”和“四个湖南”建设。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根据我省优势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结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陵山片区国家扶贫攻坚示范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等四大区域板块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全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2、校企共建。探索实施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资金、设备、技术并全程参与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实现学校与企业信息互通、文化互融、人员互聘、资源共享。 3、协同推进。以实训基地设备、技术不断更新为重点,校企协同开展实训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统筹基地功能发挥,不断提高实训基地建设水

平和运行效益。 4、开放共享。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面向职业院校和社会开放,接受行业企业指导,开展交流合作,承接职业院校师生实习实训、行业企业生产经营和员工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任务,充分发挥基地使用效益。 三、建设目标 从2014年起,三年内全省共立项建设60个左右“产业契合度高、校企合作紧密、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水平高、教学资源丰富、社会服务能力强”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带动全省职业院校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建设内容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建设模式。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要以职业院校为主体,以与规模以上企业(指工科类)深度合作为基础,以一个主体、特色专业及所属专业群为依托,通过“引企入校”,校企共建“校中厂”模式的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必须签署协议,明确资源配置、成本核算、收益分配、财产管理、师生实训等方面的责权利,并共同制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形成以“契约”为保障的利益共享机制;基地参与合作的企业应具有一定的生产或经营规模,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符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三年内企业对基地建设资金或设施设备的投入应占到基地设备设施总投入的60%以上,且企业规划对基地的总投入文科类基地不低于100万元,工科类基地不低于200万元,中职学校可适当降低;基地具有较强的实体化运作能力,能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或拥有自办产业或开展行业企业员工培训;基地所有制产权明晰、以学校为主体,建设周期一般为3年。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打造校外实习基地是学校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校外实习基地是充分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软硬件资源,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 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自己, 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校外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是开展实习教学工作的基础和质量的保障,保持校外实习基地长期稳定发展, 对发挥校外实习基地应有的作用, 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目标 1.打造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学生的课程实训和专业实习需求。 2.拓展校外实训基地的功能,既要数量,更要质量,着实提高校企合作办学的水平。 3.加强校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师资队伍结构。 4.在师资队伍培养、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建设、项目研发、技能竞赛等多领域开展合作。 5.建立和完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体系及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 6.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弥补校内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储备,促进企业经济增值,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多赢效果。 二、建设原则 1.互惠互利原则 学校和企业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其社会责任、功能定位互不相同。学生在实习基地实习,虽然给企业解决了一些人力资源的问题。但直接利用实习基地的场地、设备以及接受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这必然给企业带来许多负担。为了建立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实现长效发展,在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同时,学校也要为企业创造利益。例如利用院校师资力量,为企业员工提供职业岗位培训。利用学校智力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人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甚至与企业联合做课题,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共同研究和攻克难题,为企业排忧解难,创造效益。 2.专业对口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学校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能满足相关专业培养的要求,实现较高的专业对口率,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契合程度。在开发校外实习基地时,除考虑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外,重点识别企业是否能为学生实习提供相应设备、实习环境以及相应的专业实习内容。避免出现专业不对口,学生在企业充当低技术含量的“廉价”劳动力的现象。 3.互补共享性原则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要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专业科系的技术、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加强与基地单位在人才培养、信息技术开发、课题开发、技术革新及成果转化、文化建设、管理改革等方面的合作,通过优势资源的共享,促进学校和实习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4.动态发展性原则

模拟导游实训室建设方案

****商贸系模拟导游实训室建设方案 一、实训室建设概况 1、导游模拟实训室 导游模拟实训室可在学院的学术报告厅的基础上加以改建,需配备超大屏显示系统(超大屏显示系统由超大投影屏幕、两台投影机、图形管理中心等设备构成)。购买模拟导游实训软件一套,本系统按用户权限分为管理员端、教师端、学生端等三个端口。管理员:实现教师管理、公共数据管理等功能操作;教师:实现景区虚拟演示及体验式教学、实现三维实景模拟教学、教师个人数据资料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作业批改及在线考试(选配)改等几大功能;学生:实现景区模拟导游自我训练、各类导游资料观摩学习、作业提交、在线考试(选配)等几大功能。该软件软件平台由若干个功能模块组成,细分为景区搜索、景区模拟导游、信息中心、教学管理、公共影音文件库、教师影音文件库、公共导游基础知识库、教师导游基础知识库、趣味讲解资料库、教师公共课件库、教师个人课件库、学生作业库、考试题库(选配)等。能承担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技能学习和训练, 2、旅游微格实训室 旅游微格实训室可在系部机房的基础上改建,需在原来基础上配备有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录音录像和还原播放设备。其功能由演播、演练、导游模拟训练和分散控制等多种功能组成,适合于1-6人的小组训练或个体训练,学生可以录下自己的视频音频,反复播放、反复观看,查错纠错、反复改进,导游模拟训练微格实训室是旅游专业学生理想的模拟导游实训场所。

旅游微格实训室是旅游专业的重要实训室之一,另一方面该实训室还可以承担其他专业方向的实验教学任务,例如会展专业《会议组织》课程的会议主持人训练、《前厅与客房》的前厅接待小组训练、《演讲与口才》小组或个体训练。总之,只要学校提倡开放实训室,充分发挥该室实验设备利用率,对提高教学质量是有极大地作用的。 3、饭店管理实训室 要求具备标准饭店的基本结构,前厅服务台、标准客房、客房操作间、模拟餐厅等按现行饭店标准设计。主要用于《前厅与客房》、《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等课程实习及酒店管理与服务技能的培训。 二、实训室建设的目标 模拟导游实训室承担着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是实验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它的建设与发展对全教研室整体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加大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保证实验开出率100%。引进和培养理论与实践兼修的高素质人才,建成一支优秀的实验管理人员队伍和技术精湛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三、实训室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 1、建设好实训室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实训室是高职院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验教学已不仅仅是验证知识和探索新技术的一种方法,还是培养学生多种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主要手段,建设好实训室,将有力地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抓好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资料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建设方案 经济管理学院 2013月9月24日 目录 一、全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现 状 . (3) 二、经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 案 (5) 1、培养目 标 . ....................................................................................................................................... 5 2、培养规 格 . ....................................................................................................................................... 5 3、专业招生对象与学 制 .................................................................................................................... 6 4、专业核心课程及简介 .. (6) 5、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进程 表: ................................................................................................ 7 6、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8) 三、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目 标 (10)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 析 . (10)

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劳动观念、练就实践能力、实现角色转换、培养综合职业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场所。建设校外实习基地是职业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规范基地管理,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类型 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能满足教学实习要求的各家企业,建立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其类型可分为: (一)专业教学需要的开发岗位实习基地; (二)专业教学需要的实施维护实习基地; 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基本条件 (一)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应有利于促进学校与基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二)校外实习基地的领导应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实习基地具备实习条件和管理环境;能帮助解决实习学生所需的食宿、劳动保护和卫生等条件。 (三)校外实习基地能够选派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职务的指导教师(或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有效地参与实践活动,顺利完成教学实习计划。(四)校外实习基地要求相对稳定,每学期或每学年有固定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 三、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原则

(一)、满足教学需要的原则。实习基地建设要从满足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设置及课程教学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基地建设规划。 (二)、坚持互惠互利,双方受益原则。学校在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基地的条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提前感受准职业人的素质要求,基地可以从实习生中优先选拔优秀人才,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动态合作发展的原则。由于行(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产业结构在不断调整,行(企)业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因此,对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将实行动态的合作与发展。对于一些条件好、发展稳定并具有积极合作意向的行(企)业可以建立相对固定的基地,有的实习基地则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实习基地使用效果。 四、校外实习基地组织管理 (一)、成立实习基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双方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教师组成,由实习基地方任组长,学校方任副组长,定期研究基地建设事宜。(二)、成立由校主管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组成的学校校外生产实习领导小组,负责对校外生产实习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有关实习方面的重要事项。(三)、学校委派实训处和实习班主任具体负责学生校外生产实习的管理工作。实训处主要负责与实习基地的联系、沟通、协调及生产实习过程的检查、督促。实习班主任是实习的第一责任人,直接负责管理该班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一切事务。 (四)、学生到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后,由实习基地领导,实习指导教师和技术指导教师等组成实习指导小组,帮助实习生制定实习计划,指导学生实习,组织管理实习过程,负责学生实习成绩的鉴定。 五、学校与实习基地职责

旅游专业建设与方案

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定位 (一)背景分析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出入境和国内旅行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旅行大国。随着市场影响力的扩大,旅游业产业规模将会急剧增大,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 我县地处皖南山区,与著名旅游圣地黄山一脉相连,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祥云、碧云、马家溪,马岭、鹊岭、仙人谷重峦叠翠,山水相间;江村、朱旺、肇修堂;文庙、文昌、锁翠桥文化古迹,源远流长。吕辉、大梁、谭梓生,仕川、洋川、红色地英烈辈出,缅怀激励;大饼、青蔗、真香茶,灵芝、葛根、小花生土特生态,美味悠闲。。。多元多彩,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各界人士的关注重视,当前在政府的领导下,更是大力开发创新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以江村古建筑群、吕碧城故居、肇修堂、朱旺古村落、旌德文庙等历史文化古迹的文化之旅;以旌歙古道、祥云、马家溪、仙人谷、兴隆梅园等优美的自然生态的生态之旅;以仕川农民暴动旧址、梅大梁故居、谭梓生故居、吕辉烈士牺牲地等红色旅游资源的红色之旅;以江村、玉屏村、朱旺村、路西村、建强村等秀美村庄的美好乡村之旅;以灵芝生产加工基地、灵芝产业园、自驾车营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等康体养生资源的养生之旅。五条特色旅游线路以及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农家乐、渔家乐景点初步形成。

以高铁新区为主的旅游板块正迅速推进。“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宣砚之乡”“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等金质名片已闪亮呈现,一个实质性的“养生天堂”正清晰眼前。 随着颜值最高的京福高铁的全线开通,旌德已成为距旅游胜地黄山最近的站点,同时扬绩高速鸿门互通立交项目建设以及芜黄高速公路谋划建设,旌德正进入高速时代,旅游产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本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我校开办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既是本质所在又是时代召唤。 (二)专业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立足本地,为旅行社、旅游景区及相关旅游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扎实的业务能力,掌握旅行社前台销售、导游技能、计调技能、外联技能以及旅游景区和旅游餐饮客房等相关业务岗位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 (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认真执行我校专业发展规划,结合旅游服务业发展现状,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特色办学理念,搞好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二)专业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学校实训室7S 管理实施方案

学校实训室7S 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做好日常实训场地 7S 活动,对实训场地实施标准化、制度化管理,规范各类物品的摆放位置,使实训场地整洁、美观、有序,改善实训场地的环境,提高实训场地提高全体人员的综合素养,提高实训效率,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的实训环境,从而实现 3Q (好教师、好学校、好学生的目标。 一、实训室(基地) 7S 管理实施标准 (一)整理:区分需要的和不需要的事或物,对实训场地不必要的物品整理、进行清除,同时清除不正确的思想意识。 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与垃圾、废料、余料等加以区分。 2.料架正确使用,并定期清理。 3.现场摆放的物品定时清理。 4.工作桌面、置物架、抽屉等定时清理。 (二)整顿:将需要物品配置齐全,并明确地对其予以标识,按规定对物品进行科学的定位、定量、整齐摆放,达到标准化放置要求,物品用后及时复位。 1.统一区域的私人用品需定位放置,或同一方向放置。 2.消耗用品 ,如手套、抹布、扫把、拖把等定位放置。 3.加工材料、待检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堆放整齐,并进行明显标识。 4.零件、零件箱等定位放置,且摆放整齐。 5.通道(走道)保持通畅,且不得摆放任何物品(暂存区除外)。

6.文件、资料及档案应及时分类,并整理归档。 (三)清扫:各责任人将实训场地打扫干净,使场地保持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无异味、干净整洁,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并防止其污染的发生。 1.机器设备、工作台、工作桌、办公桌以及窗户等清理、擦拭。 2.下课(下班)前应打扫作业场所、收拾物品。 3.废料、余料、呆滞料随时清理。 4.抹布、包装材料等定期清理。 5.垃圾、纸屑等及时清理。 (四)清洁:维护整理、整顿、清扫的工作成果,并对其实施的做法予以标准化、制度化、持久化,使 7S 活动形成惯例和制度。 1.排定轮值打扫作业场所值日表。 2.定期擦拭窗户、门板、玻璃等。 3.工作环境保持整洁、干净。 4.设备、机台、工作桌、工作台以及办公桌等保持干净,无杂物,不得任意放置物品。 5.长期放置(一周以上)的材料和设备等须加盖防尘设施。 (五)素养:以“人性”为出发点,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永远保持妥当的行为,进而促进各成员素养的全面提升。 1.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出勤。 2.实训、工作状况良好(无聊天说笑、呆坐、看小说、打瞌睡或吃东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机电一体化)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学校占地83,319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25,044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232人(其中专任教师198人)。学校现设职高部、电大部和培训部三个教学单位,实现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长班与短训并举的局面。现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2256名,年培训学员1500名。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特别是在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5人;17人已取得中级工证书,3人有高级工证书。现有20个教学班,1031名学生。2001年以来学历教育毕业生477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建校以来,该专业已累计培养2000余名毕业生,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建设和服务地域经济的实际,特制定《抚宁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一、实训基地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的需要,是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发展方向,真正做大做强骨干特色专业的需要,是有效地培养“宽基础、复合型、多技能、创新型”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需要,是切实为“三农”服务,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县域经济发展多做贡献的需要。 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将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做大做强骨干特色专业,并以

骨干特色专业带动其它专业的稳步发展,真正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办学。 在办学规模上,实现:长班年招生1100人,短班(岗前、岗中、岗后)年培训200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年培训1500人以上,初中职业技术年培训1200人。 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主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实用型、技能型、职业型、创新型”的初、中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双证”达100%,实现毕业生就业率100%,外输(本市外)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训基地得到有效建设后,专业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办学功能进一步提高,必将促进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并将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建设后可容纳机电一体化专业1600-1800人的实习实训,真正将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做大、做实、做强。 第二,确保每年为社会输送具有“双证”的合格毕业生1100人,创经济效益1500万元。 第三,针对县内各级各类企业年培训可达2000人以上,促进企业年增经济效益1500万元以上。 第四,有效地开展初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年培训在1200人以上,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 第五、可实现教学实习向教学与生产实习的顺利转移,每年可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 综合上述分析,经过必要的项目建设后,学校每年可增创经济收入400万元以上,为县域经济创造效益4500万元以上。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亿元,其中国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亿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实训基地和实训场所建设计划

2017年实训基地和实训场所建设计划 一、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项目实践教学为主线”,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更新完善了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和建筑装饰等专业实训设施。 二、实训基地建设的条件 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成立于1986年,隶属于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中等专业示范学校,是山西建筑职业教育集团核心成员单位。学校占地111.81亩,开设有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工程测量、建筑装饰、园林技术等10个专业。实训基地是学校教学的保障和支撑,学校拥有3000平米综合实训车间,设备总值1437.72万元。学校在省教育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求,先后建设有建筑技术、建筑设备安装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和有工程造价、园林技术、楼宇智能化设备安装与运行、工程测量4个省级实训基地,目前正在建设的有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造价和建筑装饰3个山西省省级实训基地,实训实习工位数有2860个,建设完善了35个“教、学、做、评”为一体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本保证了学生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开展实训教学项目。 三、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

四、实训基地建设预期效益 适度增加校内外实训基地个数与面积,满足学生学习实习需求,以“共建双赢”为发展方向,充分利用我校的人才、文化、信息、设备等资源优势,建立适合我校专业发展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以满足我校学生深入社会、顶岗实习等需求。基地建成后,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效益:第一、扩大社会服务功能。第二、提升学校各专业的实习实训应用能力。 五、实训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1.人力保障 学校将调配专业技术较强的教师成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小组,并在学校领导组统一协调下,全力配合实施小组工作。 2.制度保证 建设项目确定以后,按照《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严格遵照执行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在其指导下,按项目建设的各阶段的建设任务、建设进度和建设目标等认真实施,以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和质量,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标。 3. 资金监管 按照《山西省城乡建设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项目资金的使用在学校统一管理下,根据项目内容、进度、计划、开支额度以及使用范围等,由使用者提出申请,逐级审批,经项目办公室同意后方可使用,尤其在资金开支额度和用途方面严格按照项目办公室的规定执行,并接受学校有关部门项目办公室的监察审计。

实习基地建设方案

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实训基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学校事业发展和实现办学目标的需要,也是学校与社会、企业互动的需要。随着我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已成为当前我校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根据我校专业发展规划,建成一批相对稳定的能满足我校各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训基地。 二、建设思路 (一)根据我校专业发展规模,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校友优势、师生优势,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工作。 (二)根据我校办学需要和社会教育资源状况,我校实训基地主要分为三个类型开展建设: 1.以模拟实训为主,建立校内实训基地; 2.立足县市,建立省内实训基地; 3.面向国内经济发达地区,建立省外实训基地。 (三)实训基地建设要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我校的科技、人才、文化、信息等资源优势,在完成我校实践教

学任务的同时,帮助基地单位培养人才和进行科技咨询与开发、文化建设等,促进我校和实训基地单位共同发展。 (四)建立实训基地工作程序: 1.根据我校专业建设需要,向教务处提出拟建实训基地的申请。 2. 经学校审核同意,方可签订协议书(一式三份,教务处、学院、实训单位各一份)。 3. 经过建设和学校评估,条件成熟的实训基地,授予“陇东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挂牌)。 (五)实训基地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热爱和关心我国的教育事业,设有相应的接待部门和专门的兼职负责人; 2.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的教学指导与管理经验,能为实训师生的工作和生活提供适当条件,满足我校专业教学实训的需要。 三、建设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建设规划。为适应实训基地建设需要,我校将建立和健全各项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规定,使之科学化、制度化,确保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要根据专业发展规划和专业特点及我校的优势,制定我校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明确实训基地建设的目标、内容、进程,确定实训基地建设负责人,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开展工作。

旅游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书.

旅游实习实训基地合作协议书 甲方:河套大学人文学部 乙方:巴运旅行社 为加强学生实践能力训练,培养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共同建设旅游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事宜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遵守。 一、实训方式 1、旅游旺季顶岗实训:5月份到10月份的旅游黄金周,每个实训期为3周左右。乙方提供若干个岗位,主要是熟悉导游服务程序、学习带团的技能和技巧,锻炼应变能力。 2、课程实训:根据教学课程进行相应实训,内容包括基本服务技能、基本操作示范、企业运营、工作制度和相关的工作纪律。乙方提供10个工作岗位,主要工种为导游。 3、双休日实训:带团导游。 二、双方共同制定学生实习实训方案,具体确定实习实训时间、实习实训岗位、实习实训操作规程、实习实训考核办法和要求等。 三、双方责任 (一)甲方: 1、负责组织和管理学生。按照乙方提供的岗位安排学生实习实训,灵活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乙方的实习实训时间要求。 2、负责参照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实训生管理制度,保证学生在实 习实训期间遵守乙方的规章制度及工作纪律。 3、配合乙方对实习实训生进行教育和操作指导。 4、制定相应的实习实训成绩评定办法,协助乙方对实习实训生进行成绩评定。(二)乙方: 1、负责提供工作岗位,明确岗位名称、职责及要求。 2、负责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交通费用和相关津贴。如实习实训生带团补助,承担或独立完成一定的赢利业务及实操技能时的岗位津贴。 3、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提供相应岗位的实习实训指导老师,负责实操技能及岗位职责的培训与指导。 4、学生在实习实训期结束后,负责对学生做出实习实训成绩评定。 四、负责学生在实习实训期间的劳动安全,由于个人原因违反规章制度及工作纪律或给企业造成损失,其处理方式由甲乙双方共同商定。 五、未尽事宜双方共同商议解决。 六、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自盖章签字日起开始生效。 甲方签字(盖章)乙方签字(盖章)年月日年月日

实训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实验实训基地 建设案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实验实训部 2005年2月

一、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 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应围绕着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使之主要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其建设的指导思想为:根据专业教学要求,使专业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稳定性,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具有先进性,教育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示性,管理模式和运作式具有规性,与理论教学和技术发展同步的结合具有紧密性。 1.基地建设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努力建设好校实践教学基地,使之具备以下功能、特点与作用: (1).使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教学基地。 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岗位能力训练,校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成为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场所,还应加强现场模拟教学的组织与设计,提供一个与实际职业岗位相贴近的技能训练空间,让学生在有目标的实践训练前提下,通过一些设计性、探索性、开发性、工艺性和综合性等的模拟训练,使学生到达就业岗位后,不会对所处的环境,所遇到的工艺、技术、设备、生产组织管理等问题感到陌生,从而缩短了岗位适应期。同时培养并逐步使学生形成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发现、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法能力,良好的工作品质和职业道德的个人能力以及与人协作、交往的社会能力,使之具备实践性强和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 (2).使基地成为科研项目开发的基地。 依据专业教学要求和专业发展的需要,以及科研的要求,投入必要的教学仪器与设备,并根据科技发展和技术工艺的更新,适时添置和更新仪器设备,注重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现代科技含量;同时发挥学院科研人员和先进实验设备优势,鼓励教师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推动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另一面通过科研,教师也让学生早接触先进的仪器设备,早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基地全天开放,教师积极参与与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形成教学科研的有机结合,使之具备技术含量高新的特点。(3).使基地成为行业技术、信息资源和培训的中心。 加强与企业的联合与协作,及时把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反馈到实践基地,使实践教育能及时体现出经济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同时充分发挥基地高新设备的功能,开拓为社会提供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考核、材料检验检测、劳务培训、课题研究、产品开发等多面的社会服务功能,使之具备开放性特点。 (4).使基地成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基地。 充分发挥人、财、物优势,通过面向社会开放、与企业合作、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新产品的开发与检测、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等途径,使基地逐步形成在建设类行业中具有教学、科研、项目开发与产品生产的条件,使之具备产、学、研为一体的特点。 2、基地的实践教学、科研及生产的相互促进与开发 职业教育突出职业性特点,高等职业教育突出培养高技术应用性人才特点,而作为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如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高新设备、科技优势和专业技术优势,把应用科技推向市场,把项目、产品的开发来引导市场。使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互促进,是每一高职院校在实践性教学基地的建设中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2017年)

实训基地建设申报方案 XXXX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组 2017年4月22日

目录 序言 (1) 一、学校建设基础 (2) (一)学校基本信息 (2) (二)学校简介 (2) (三)学校实训设施设备基础 (3) 二、工艺美术大类专业建设基础 (3) 专业一室内艺术设计与制作 (4) (一)实训基地建设需求论证 (4) (二)专业建设现有基础 (5) (三)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 (5) (四)实训基地(室)现有基础 (7) 专业二广告装璜设计与制作专业 (10) (一)实训基地建设需求论证 (10) (二)专业建设现有基础 (11) (三)实训基地现有基础 (12) 专业三动漫设计制作专业 (15) (一)实训基地建设需求论证 (15) (二)专业建设现有基础 (15) 三、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5) (一)总体思路: (15) (二)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16) 四、建设原则 (17)

五、实训基地建设目标 (18) (一)总体目标 (18) (二)具体目标 (18) 六、实训基地建设内容 (21) 专业一:室内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 (21) (一)实训基地建设依据 (21) (二)建设项目 (27) (三)项目建设清单及资金预算表 (30) (四)实训基地建设意向图 (44) 专业二广告装璜设计专业 (48) (一)实训基地建设依据 (48) (二)建设项目 (51) (三)项目建设清单及资金预算表 (52) (四)实训基地建设示意图 (57) 专业三动漫设计制作专业 (58) (一)实训基地建设依据 (58) (二)建设项目 (63) (三)项目建设清单及资金预算表 (64) 工艺美术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经费预算统计总表 (71) 七、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 (72) 八、实训基地建设保障措施 (73) 附表 (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