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大学物理 学习指南

大学物理 学习指南

大学物理  学习指南
大学物理  学习指南

学习指南

1、物理实验课的教学目的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目的与中学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基础课程,它不是“大学物理学”的分支或组成部分。虽然物理实验必须以物理学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物理学的原理进行实验或研究,但是“大学物理实验”又独立于“大学物理学”,它不是以验证物理定律、加强理解物理规律为主要目的的,分散的力、热、电、磁、光实验的堆切,而是以物理实验的基本技术或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为主线,再贯穿以现代误差理论,现代物理实验仪器设备、器件的原理、使用方法,构建成一个完整的,但又不断发展的课程体系框架。其教学目的如下:

(1)掌握基本物理量的各种测量方法,学会分析测量的误差,学会基本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能正确的表达测量结果,并对测量结果进行正确的评价(测量不确定度)。

(2)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常用实验仪器设备、器件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并能正确运用物理学理论指导实验。

(3)培养、提高基本实验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基本实验能力是指能顺利完成某种实验活动(科研实验或教学实验)的各种相关能力的总和,主要包括:

观察思维能力──在实验中通过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正确规

律的能力。

使用仪器能力──能借助教材或仪器使用说明书掌握仪器的调整和使用方法的能力。

故障分析能力──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能正确找出原因并排除故障的能力。

数据处理能力──能正确记录、处理实验数据,正确分析实验误差的能力。

报告写作能力──能撰写规范、合格的实验报告的能力。

初步实验设计能力──能根据课题要求,确定实验方案和条件,合理选择实验仪器的能力。

(4)培养从事科学实验的素质。包括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吃苦耐劳、勇于创新的精神;遵守操作规程,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德;以及团结协作、共同探索的精神。

2、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基本程序

实验课与理论课不同,它的特点是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独立完成实验任务,通常每个实验的学习都要经历三个阶段。

(1)实验的准备

实验前必须认真阅读讲义,做好必要的预习,才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实验。同时,预习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学习环节。预习时要写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a.实验目的:说明本实验的目的。

b.原理摘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简短的文字扼要地阐述实验原理,切忌整篇照抄。力求做到图文并茂,图系指原理图、电路图或者光路图。写出实验所用的主要公式,说明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以及公式的适用条件(或实验的必要条件)。

c.列出原始数据表格,以便实验进行中记录数据使用。

d.写出实验注意事项。

(2)实验的进行

内容包括仪器的安装与调整,观察实验现象与选择测试条件,读数与数据记录,简单计算与分析实验结果,以及简单的误差估算等,这样有利于检验实验的成败。

进入实验室,要注意遵守《大学物理实验室学生守则》(见附录一)。实验过程中,对观察到的现象和测得的数据要及时进行判断,判断它们是否正常与合理。

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故障,要学会自己分析故障原因,学会排除故障的本领,万般无奈之下再求助于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完毕,先让老师检查实验数据,再将仪器设备整理清楚。

(3)书写实验报告

撰写实验报告是为了训练学生具有以书面形式汇报实验工作成果的能力。具体要求参见《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写作规范》(见附录二)。实

验报告要求同学努力做到书写清晰,字迹端正,文理通顺,内容简明扼要,数据记录整洁,图表合格,结果表达正确,并对实验结果做正确的分析与讨论。实验报告一律用专用的物理实验报告纸书写,并要及时交实验报告。

综上所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系统性的“工程”,既需要教师的指导,又需要学生们的努力与勤奋,完全符合教育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3、物理实验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实验过程中应时时注意人身与仪器的安全。仪器的安装与使用必须符合技术规范。在操作前,应该了解所用仪器各旋钮、按键的作用,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未弄懂时严禁胡扭乱动。

(1)实验常用到220V交流电,也用到几千伏的直流电(如激光电源),为了保证实验者的人身安全和仪器设备安全,以免触电、击穿、起爆、起火,实验者必须做到:

a.进入实验室后,在任课老师未同意之前,不准随意打开电源,触摸、调节实验仪器。

b.接、拆线路时,必须在断电状态下或消除静电后进行。

c.操作时,人体不能触摸高压带电部位。

(2)在改变电表量程或改接电路中任何一部分时,必须断开电源,以免发生危险或损坏仪器,改接电路完毕应再请教师检查。

(3)做完实验后,先断电后拆线,若电路中有多种电源,先断易损电源(如标准电池)、再断其他电源,将仪器按要求放置整齐,将导线捆束整齐。

(4)在需要加热的场合,防止明火、避免烫伤和被蒸汽灼伤,尤其是在热力学实验中。

(5)在使用强光或激光的场合,尤其注意眼睛的防护,不使其过分疲劳,特别是对激光光源,更应注意,绝对不允许用眼睛直接观看激光束,以免灼伤眼球。

[附录一]:

大学物理实验室学生守则

一、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目的、要求和实验原理、步骤及操作规程,做好实验准备。

二、要保持实验室的安静、整齐、清洁。不得穿背心、拖鞋进入实验室。严禁在实验室抽烟、吃零食,也不能在实验期间谈论与实验学习无关的话题,或玩笑打闹。

三、进入实验室后先检查所分配的仪器、工具、材料等是否齐全,如有缺少或损坏的实验器材要及时报告实验指导教师。对于不同种类实验有不同的操作要求与规范,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要严格遵守各个实验室的实验要求与实验操作规范,未经实验指导教师许可,不得擅自动用实验器材。

四、实验时,要听从教师指导,注意安全,严格按规定的实验步骤和要求进行操作,遇到问题应及时请教。

五、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实记录实验资料,不准抄袭。经教师认可后方可终止实验,并及时写出实验报告。

六、实验完毕,使用过的仪器、工具、材料等必须放回原处,打扫卫生、关好电源、水龙头和门窗,经教师检查允许后方可离开实验室。[附录二]: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写作规范

为了使同学们能养成认真、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特制定本规范,望学生严格按本规范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一、实验目的

写明本实验的目的及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

二、实验仪器

列出本实验所用的仪器用具(应包含规格、数量、型号和编号)及消耗品、被测物。

三、实验原理

扼要说明本实验所依据的原理,该部分应包括:本实验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公式、方法、图(电路、光路、原理图等)及主要仪器描述。

四、实验步骤

按实验过程的先后顺序列出主要步骤。

五、原始资料

以表格的方式列出所测的资料(即未经任何加工的“原始资料”),包括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测量次数,记录时应注意有效资料的位数。

六、数据处理

包括从原理资料中推算出必要的有用资料及用数字处理或公式算出被测量。所有的计算都必须按有效资料的运算规则进行,并报导最终结果。

七、误差分析

有根据地分析出本实验中所存在的主要误差,以及它们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八、实验结论

写出本实验所得到的主要结果或结论。

九、问题讨论

根据实验过程中自己的体会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或提出改进意见。

十、思考练习

完成老师布置的思考练习题。

一份完整的实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上十项基本内容,报告应独立完成并在下一次实验时交给指导老师。对实验资料的处理应实事求是,绝对不允许出现拼凑资料、抄袭等弄虚作假行为,否则将视情况作出严肃

处理。

[附录3]:大学物理实验A(下)实验要求

实验PASCO: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

(参阅课本P184)

[实验目的]

1、掌握PASCO动力学系统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方法。

2、掌握PASCO动力学系统及“datastudio”数据处理软件的使用。

[实验仪器]

PASCO动力学系统、细线、电子天平。

[实验内容和数据处理要求]

1、轨道水平调节:使用三角尺测量,调节导轨支脚螺钉使导轨的四个支脚等高,动力学小车在轨道上不会自行滑动。

2、校准力传感器:把力传感器连接到PASCO750型接口平台上,打开datastudio 软件点击传感器校准,校准两个点:0N(未挂砝码)与1.96N(挂上200克砝码)。注意:校准前应按下力传感器上的复位按钮。

3、使用PASCO750型接口平台及datastudio软件测量小车运动的v-t、s-t、F-t、a-t 曲线。

4、对s-t 曲线作曲线拟合(二次方拟合),拟合后斜率A的二倍即为加速度a。对v-t曲线作直线拟合拟合后的斜率A即为加速度a。

5、求出F-t、a-t 曲线中F、a 的算术平均值。

6、测出小车质量、力传感器、质量块的总质量m。求出a的理论值。

7、比较F、a 的实验值与理论值,并进行分析。

气垫实验:碰撞中的动量和动能

(参阅课本P196)

[实验目的]

1、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2、了解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性。

[实验仪器]

气垫导轨、数字毫秒计。

[实验内容及要求]

一.实验前的准备:

导轨通气后,用酒精棉擦拭导轨和滑块,检查光电计时系统,使之能正常工作,然后调节导轨水平。

二.非完全弹性碰撞

1.在导轨的安装滑轮端装上弹射架,两光电门分别置于导轨上;

两个滑块上分别安装上1cm 的挡光片,在滑块m 1两端各安装弹射器。用天平分别称出两个滑块的质量m 1和m 2;

2.计时器功能选择在“col ”档。如图5-2-2将两个滑块放在导轨两端处附近作为运动起始点。用手同时推动两个滑块使其相向运动,让它们分别通过两个光电门后发生碰撞,继而各自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再次分别通过两个光电门,此时按停止键依次显示出4个时间t 1、t 1′、t 2、t 2′;再次按停止键依次显示出4个

速度1υ、1υ'、2υ、2υ'。(详见附录:J0201-CC 或CHJ 数字计时器 “col ”档使

用方法)。将上述测定的速度和滑块的质量代入(5-2-1)式计算,在误差范围

内,若有m 11υ+m 22υ=m 11

υ'+m 22υ'式成立,即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4.计算恢复系数e 和碰撞前后动能的比值R ,研究非完全弹性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三.完全非弹性碰撞

1.如图5-2-3将光电门G 1和G 2分别置于导轨上,两个滑行器上都安装上1cm 的挡光片并给接触端装上搭扣。用天平分别称出两个滑行器的质量m 1和m 2。

2.将计时器功能选择在“S 2”档,滑块m 2静止放在两光电门中间,另一滑块m 1放在导轨的进气口端。用手推动滑块m 1向滑块m 2方向运动。通过其一光电门后,自动测出时间1t 。与滑块m 2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两个滑块粘在一起向同一方向继续运动通过另一光电门后,自动测出时间2t (立即用手轻轻制止滑块运动)。

3.计时器按停止键显示出1t 、2t ,再按停止键显示出相应的1υ和1

υ',若在误差范围内有11υm =(1m +2m )1

υ'成立,即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4.计算恢复系数e 和碰撞前后动能的比值R ,研究完全非弹性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

实验重点:速度的选择 ,通过大量实验确定初速度。

附录:J0201-CC 或CHJ 数字计时器 “col ”档使用方法

“Col ”挡适用于两物体分别通过两个光电门相向碰撞,且碰撞后分别反向通过两

个光电门的弹性碰撞实验,配合J2125型系列气垫导轨作弹性碰撞实验,使用两个挡光框和两个光电门作实验。两个挡光框完成弹性碰撞实验之后自动进入循环显示4个时间数据和4个速度数据分别为:

t1: 碰撞前挡光框通过1号光电门的时间;

t2: 碰撞后挡光框通过1号光电门的时间;

t3: 碰撞前挡光框通过2号光电门的时间;

t4: 碰撞后挡光框通过2号光电门的时间;

υ 1.0: 碰撞前挡光框通过1号光电门的速度;

υ 1.1: 碰撞后挡光框通过1号光电门的速度;

υ 2.0: 碰撞前挡光框通过2号光电门的速度;

υ 2.1: 碰撞后挡光框通过2号光电门的速度;

并如此反复循环。

实验空气中声速测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位相比较法测量空气中声速的原理和方法;

2.通过实验加深对波的位相、波的干涉及振动合成等理论的理解。

二、实验仪器:

超声测速仪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用位相比较法测量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要求:

1.调节信号发生器频率与超声换能器固有频率一致,在示波器上观察实验现象。

2.改变超声换能器间距,连续每隔一个λ或1/2λ记录相应的位置。

3.用逐差法处理数据,并与空气中声速的理论值比较。

实验 PN结正向压降温度特性研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PN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基本关系式。

2.在恒定正向电流条件下,测绘PN 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曲线,并由此确

定其灵敏度。

3.学习用PN 结测温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PN 结正向压降温度特性实验仪

三、实验内容

1.测定T V -?曲线

2.求被测PN 结正向压降随温度变化的灵敏度S

四、注意事项

1.仪器连接线的芯线较细,所以要注意使用,不可用力过猛。

2.除加热线没有极性区别,其余连接线都有极性区别,连接时注意不要接反。

3.加热装置温升不应超过120o C,长期过热使用,将造成接线老化,甚至脱焊,

造成一起故障。、

实验 霍尔效应及磁场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霍尔效应的基本原理,掌握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方法;

2.学习用对称测量法消除霍尔元件的副效应。

3.学会根据霍尔电压的正负及霍尔控制电流I H 的方向判定磁场的方向.

二、实验仪器:

霍尔效应实验装置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测量磁场与霍尔电压的B —V H 关系曲线。要求:

2.测量电磁铁间隙磁场沿水平方向的分布,画出分布曲线(B-X )

四、注意事项:

1.注意不同仪器型号,电流I M 、I H 的参数不同;

2.励磁电流I M与霍尔控制电流I H的输入端不可接错;

3.霍尔控制电流I H不得大于10 mA,以免烧坏霍尔元件。

实验磁电阻效应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磁阻效应的基本原理及测量磁阻效应的方法

2.测量锑化铟传感器的电阻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

DH4510磁阻效应实验仪。

三、实验内容

1.在锑化铟磁阻传感器工作电流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测量锑化铟磁阻传感器的电阻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作ΔR/ R(0)与B的关系曲线,并进行曲线拟合。(实验步骤由学生自己拟定,实验时注意GaAs和InSb传感器工作电流应调至1mA)。

2.用磁阻传感器测量一个未知的磁场强度,与毫特计测得的磁场强度相比较,估算测量误差。

四、数据处理

自行设计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并掌握调节和使用方法。

2.掌握测定棱镜角的调整技巧与方法。

二实验仪器

三棱镜钠灯

分光计(附变压器、平面镜、手持照明放大镜)

三实验内容

1.分光计调整:

(1)调节望远镜(调目镜、调焦);

(2)调望远镜的光轴与旋转主轴垂直;

(3)调平行光管,并使其光轴垂直于旋转主轴。

2.用自准直法测等边三棱镜的顶角1—3次。

四实验思考

1.能否用三棱镜代替平面镜进行分光计的调节?为什么?能否调节到棱镜的三个折射面均垂直于望远镜光轴?

2.用自准原理调节望远镜时,如何判断叉丝及其反射象与物镜的焦平面是否严格地共面?如何判断叉丝是位于物镜焦平面的外侧还是

内侧?

3.弄清分光计要设置两个圆游标读数的原由。

实验棱镜折射率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折射率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分光计(附:变压器、平面镜、手持照明放大镜)

三棱镜1块钠灯(附毛玻璃片)

三实验内容

1.进一步熟悉分光计的调整方法。

2.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出等边三棱镜的折射率(最小偏向角测3—5次)。

四实验思考

1.本实验所用光源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2.计算折射率误差,并说明减少误差的可能途径。

实验应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

[实验目的]

1.应用拉伸法测量金属丝的杨氏弹性模量E;

2.培养应用‘光杠杆—尺读望远镜’装置(望远镜尺组)的实验操作技能;

3.分别用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实验仪器]

杨氏弹性模量测定仪、光杠杆- 尺读望远镜、台灯、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钢卷尺等各1个 , 钩码(0.5kg、1kg各若干个)

[实验内容]

1.调整杨氏弹性模量仪的支架底角螺旋,使支架铅直,然后加重一个钩码(不记入作用力F内)将钢丝拉直,测量钢丝长度L。

2.在不同位置对钢丝直径d测10次,并测量标尺到镜面的距离D及光杠杆后支点到前两个支点的垂直距离b

3.调节光杠杆装置。(1)粗调:将镜面中心、标尺零点、望远镜调节等高,望远镜上的缺口、准星对准平面镜中心,并能在望远镜外看到尺子的像;(2)细调:调节物镜焦距能看到尺子清晰的像,调节目镜焦距能清晰的看到叉丝。3.开始时

望远镜中标尺的读数0n ,记下每增加500g 砝码记录一次标尺读数,则标尺读数依次为 1n 、2n ~8n ,直到增加了8个钩码为止。

4.依次减少钩码,每次减500g ,分别记录各次所对应的标尺读数 '8n 、'7n ~'

1n 。 [数据处理]

本实验采取二种方法进行数据处理

1.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杨氏模量值,估算测量的不确定度,正确表示结果。

2.用最小二乘法和作图法求杨氏模量值。

[作业]

1.本实验需测量的物理量较多,哪几个量应先测,哪些量应后测?各个物理量如何才能准确测量?

2.材料相同、粗细不同或长度不同的两根钢丝,其杨氏弹性模量值是否一样?

3.在使用光杠杆系统进行测量时,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清晰的光杠杆,但是却看不到竖尺像,如何解决?

实验 3#204弦音计实验研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固定均匀弦振动的传输规律,加深对振动、波与干涉概念的理解;

2.观察固定均匀弦振动传播形成的驻波的波形,加深对干涉的特殊形式-驻波的

认识;

3.测量均匀弦线上横波的传输速度及均匀弦线的线密度;

二、实验仪器

ZXCS-A 型吉他型弦音实验仪

三、实验内容

1.分析本实验的可能主要误差,确定实验操作步骤及减少误差的措施;

2.将弦线由上(频率显示)到下分别为a 1, a 2, b 1, b 2。测量弦线线密度p和弦

线上横波的传播速度v 。

3.数据记录及处理:砝码钩的质量m=0.0035kg;重力加速度g=9.8m/s 2;张力T;驻

波个数n;弦线长度L.

a.频率f 一定,测量弦线b 1的线密度p和弦线上横波传播速度v .

实验重力加速度的测量(落球法)3#205室

一、实验目的

1.用光电计时法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且测重力加速度g值。

2.学会使用数字测时计(电子毫秒计),掌握光电测时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仪(含光电门、重垂线、吸球、电磁铁及其电源),数字测时计等。

三、实验内容

1.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仪的安装和调整,并正确联接光电门与数字测时计之间的电路。

2.按照[实验方式3],选择表(二)不同的1B Z 、2B Z 组合测量相应的1t 、

2t 值,并求出重力加速度g 与测量不确定度。

四、作业:

1.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仪有一个附件,就是重垂线。试问这个重垂线

2.在本实验中具有什么物理意义?如何安装这一附件?

3.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仪应如何调整,才能保证落球下落时都是从二个

光电门的正中央通过?

五、重点要求(教师讲授、指导,学生必须掌握)

1.铅直的调节。

实验 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单摆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方法。

2、理解单摆摆长、摆角对测量单摆周期的影响。

3、了解实验的系统误差。

二、实验仪器 :单摆,卷尺,游标卡尺,毫秒计时器。

三、实验原理提示

单摆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它由理想化的摆球和摆线组成。如图1所示,在细线的一端拴上一个金属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上,如果线的伸缩和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球的直径比线长短得多,这样的装置叫单摆。

在单摆摆动过程中,若忽略空气浮力、摩擦阻力以及线的伸长等因素,再假设摆角较小(不超过50),单摆的周期满足以下近似关系: g

l T π

2= (1) 则有: 22

4l g π=. (2)

这表示T 2和l 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2

4g π为其斜率,如果就各种摆长测出各对应周期,则也可从T 2—l 图线的斜率求出g 值。

当摆角叫大时,单摆的周期公式(1),写成:

.....)2

sin 6492sin 411(242+++=θθπg l T 四、实验内容

1.测量不同摆长单摆的周期,研究不同摆长对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要求: A 、在摆角(不超过50)固定的情况下,摆长值分别取:20cm 、40cm 、60cm 、80cm 、100、cm 、120cm 。

B 、测量10个周期的时间。

C 、数据处理:作T 2—l 图线的斜率求出g 值。

2. 测量不同摆角单摆的周期,研究不同摆角对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要求:A、在摆长(100cm)固定的情况下,摆角值分别取20、40、50、60、

80、100。

B、测量10个周期的时间。

C、数据处理:计算重力加速度,与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公认值比较百分误差。

五、注意事项

1.实验时,单摆的摆动尽量在同一平面,不要出现锥摆的情况。2.测量单摆周期时,要等摆稳定时再测量,不要一开始就直接测量,否则误差较大。

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2006级用汇总

矿压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学号: 班级: 姓名: 安徽理工大学 能源与安全学院采矿工程实验室

实验一常用矿山压力仪器原理及使用方法 第一部分观测岩层移动的部分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 一、结构简介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计是监测巷道在掘进和受采动影响的整个服务期间,围岩内部变形随时间变化情况的一种仪器。 深基点钻孔多点位移包括孔内固定装置、孔中连接钢丝绳、孔口测读装置组成。每套位移计内有5~6个测点。其结构及其安装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两帮及顶板各钻出φ32的钻孔。 2.将带有连接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由远及近分别用安装圆管将其推至所要求的深度。(每个钻孔布置5~6个测点,分别为;6m、5m、4m、3m、2m、lm或12m、10m、8m、6m、4m、2m)。 3.将孔口测读装置,用水泥药圈或木条固定在孔口。 4。拉紧每个测点的钢丝绳,将孔口测读装置上的测尺推至l00mm左右的位置后,由螺丝将钢丝绳与测尺固定在一起。 三、测试方法 安装后先读出每个测点的初读数,以后每次读得的数值与初读数之差,即为测点的位移值。当读数将到零刻度时,松开螺丝,使测尺再回到l00mm左右的位置,重新读出初读数。 ☆顶板离层指示仪 一、结构简介: 顶板离层指示仪是监测顶板锚杆范围内及锚固范围外离层值大小的一种监测仪器,在顶板钻孔中布置两个测点,一个在围岩深部稳定处,一个在锚杆端部围岩中。离层值就是围岩中两测点之间以及锚杆端部围岩与巷道顶板表面间的相对位移值。顶板离层指示仪由孔内固定装置、测量钢丝绳及孔口显示装置组成如图1所示。

二、安装方法: 1.在巷道顶板钻出φ32的钻孔,孔深由要求而定。 2.将带有长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用安装杆推到所要求的位置;抽出安装杆后再将带有短钢丝绳的孔内固定装置推到所要求的位置。 3.将孔口显示装置用木条固定在孔口(在显示装置与钻孔间要留有钢丝绳运动的间隙)。 4.将钢丝绳拉紧后,用螺丝将其分别与孔口显示装置中的圆管相连接,且使其显示读数超过零刻度线。 三、测读方法: 孔口测读装置上所显示的颜色,反映出顶板离层的范围及所处状态,显示数值表示顶板的离层量。☆DY—82型顶板动态仪 一、用途 DY-82型顶板动态仪是一种机械式高灵敏位移计。用于监测顶底板移近量、移近速度,进行采场“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的预报,探测超前支撑压力高 峰位置,监测顶板活动及其它相对位移的测量。 二、技术特征 (1)灵敏度(mm) 0.01 (2)精度(%) 粗读±1,微读±2.5 (3)量程(mm) 0~200 (4)使用高度(mm) 1000~3000 三、原理、结构 其结构和安装见图。仪器的核心部件是齿条6、指针8 以及与指针相连的齿轮、微读数刻线盘9、齿条下端带有读 数横刻线的游标和粗读数刻度管11。 当动态仪安装在顶底板之间时,依靠压力弹簧7产生的 弹力而站立。安好后记下读数(初读数)并由手表读出时间。 粗读数由游标10的横刻线在刻度管11上的位置读出,每小 格2毫米,每大格(标有“1”、“22'’等)为10毫米,微读数 由指针8在刻线盘9的位置读出,每小格为0.01毫米(共200 小格,对应2毫米)。粗读数加微读数即为此时刻的读数。当 顶底板移近时,通过压杆3压缩压力弹簧7,推动齿条6下 移,带动齿轮,齿轮带动指针8顺时针方向旋转,顶底板每 移近0.01毫米,指针转过1小格;同时齿条下端游标随齿条 下移,读数增大。后次读数减去前次读数,即为这段时间内的顶底板移近量。除以经过的时间,即得

大学物理学上下册公式(整合版)

大学物理公式集1 1概念(定义和相关公式) 1.位置矢量:r ,其在直角坐标系中:k z j y i x r ++=;222z y x r ++=角位置:θ 2.速度:dt r d V = 平均速度:t r V ??= 速率:dt ds V = (τ V V =)角速度: dt d θω= 角速度与速度的关系:V=rω 3.加速度:dt V d a =或 2 2dt r d a = 平均加速度:t V a ??= 角加速度:dt d ωβ= 在自然坐标系中n a a a n +=ττ其中dt dV a = τ(=rβ),r V n a 2 = (=r 2 ω) 4.力:F =ma (或F = dt p d ) 力矩:F r M ?=(大小:M=rFcos θ方向:右手螺旋 法则) 5.动量:V m p =,角动量:V m r L ?=(大小:L=rmvsin θ方向:右手螺旋法则) 6.冲量:? = dt F I (=F Δt);功:? ?= r d F A (气体对外做功:A=∫PdV ) 7.动能:mV 2/2 8.势能:A 保= – ΔE p 不同相互作用力势 能形式不同且零点选择不同其形式 不同,在默认势能零点的情况下: 机械能:E=E K +E P 9.热量:CRT M Q μ =其中:摩尔热容 量C 与过程有关,等容热容量C v 与等压热容量C p 之间的关系为:C p = C v +R 10. 压强:ωn tS I S F P 3 2= ?== 11. 分子平均平动能:kT 23=ω;理想气体内能:RT s r t M E )2(2 ++=μ 1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NdV dN V f =)((意义:在V 附近单位速度间隔内的分子 数所占比率) 13. 平均速率:πμ RT N dN dV V Vf V V 80 )(= = ? ?∞ mg(重力) → mgh -kx (弹性力) → kx 2/2 F= r r Mm G ?2 - (万有引力) →r Mm G - =E p r r Qq ?420πε(静电力) →r Qq 04πε

混凝土结构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学生用)

土木工程学院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实验指导书 及实验报告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周淼 编 班级::学 号: 理工大学 2018 年9 月

实验一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适筋梁的受力过程和破坏特征; 2.验证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理论和计算公式; 3.掌握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实验方法及荷载、应变、挠度、裂缝宽度等数据的测试技术 和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 4.培养学生对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初步实验分析能力。 二、基本原理当梁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适中时,梁正截面受弯破坏过程表现为典型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弹性阶段(I阶段):当荷载较小时,混凝土梁如同两种弹性材料组成的组合梁,梁截面的应力呈线性分布,卸载后几乎无残余变形。当梁受拉区混凝土的最大拉应力达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且最大的混凝土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受拉应变时,在纯弯段某一薄弱截面出现首条垂直裂缝。梁开裂标志着第一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cr称为开裂弯矩。第二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II阶段):梁开裂后,裂缝处混凝土退出工作,钢筋应力急增,且通过粘结力向未开裂的混凝土传递拉应力,使得梁中继续出现拉裂缝。压区混凝土中压应力也由线性分布转化为非线性分布。当受拉钢筋屈服时标志着第二阶段的结束。此时梁纯弯段截面承担的弯矩M y称为屈服弯矩。第三阶段——破坏阶段(III阶段):钢筋屈服后,在很小的荷载增量下,梁会产生很大的变形。裂缝的高度和宽度进一步发展,中和轴不断上移,压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曲线渐趋丰满。当受压区混凝土的最大压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时,压区混凝土压碎,梁正截面受弯破坏。此时,梁承担的弯矩M u 称为极限弯矩。适筋梁的破坏始于纵筋屈服,终于混凝土压碎。整个过程要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破坏前有明显的预兆。这种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属于延性破坏。 三、试验装置

大学物理练习题1(运动学)

大学物理练习题1:“力学—运动学”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情况不可以把研究对象看作质点( A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绕太阳公转; C 、平动的物体; D 、物体的形状和线度对研究问题的性质影响很小。 2、下面对质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①质点是忽略其大小和形状,具有空间位置和整个物体质量的点;②质点可近视认为成微观粒子;③大物体可看作是由大量质点组成;④地球不能当作一个质点来处理,只能认为是有大量质点的组合;⑤在自然界中,可以找到实际的质点。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3、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为左下图所示,下列右下图位移图线中,哪一幅正确地表示了该质点的运动规律?( D ) 4、质点沿x 轴运动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求出质点的( B )。 A 、第6秒末的速度; B 、前6秒内的速度增量; C 、第6秒末的位置; D 、前6秒内的位移。 5、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t kV dt dV 2-=(式中k 为常数)。当0=t 时,初速率为0V ,则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 C )。 A 、022 1V kt V += ; B 、0221V kt V +-=; C 、021211V kt V +=; D 、021211V kt V +-=θ。

6、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t 至)(t t ?+时间内的位移为r ?,路程为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r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D )。 A 、r s r ?=?=? ; B 、r s r ?≠?≠? ,当0→?t 时有dr ds r d == ; C 、r s r ?≠?≠? ,当0→?t 时有ds dr r d ≠= ; D 、r s r ?≠?≠? ,当0→?t 时有dr ds r d ≠= 。 7、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ν ,瞬时速率为ν,平均速度为ν ,平均速率为ν,它们之间必有如下关系( D )。 A 、νννν== , ; B 、νννν=≠ , ; C 、νννν≠≠ , ; D 、νννν≠= , 。 8、下面对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 、物体走过的路程越长,它的位移也越大; B 、质点在时刻t 和t t ?+的速度分别为1v 和2v ,则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为2 21v v +; C 、若物体的加速度为恒量(即其大小和方向都不变),则它一定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D 、在质点的曲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不一致的。 9、下面正确的表述是( B )。 A 、质点作圆周运动,加速度一定与速度垂直; B 、物体作直线运动,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C 、轨道最弯处,法向加速度最大; D 、某时刻的速率为零,切向加速度必为零。 10、下列几种运动形式,哪一种运动是加速度矢量a 保持不变的运动?( C )。 A 、单摆运动; B 、匀速度圆周运动; C 、抛体运动; D 、以上三种运动都是a 保持不变的运动。 11、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有( B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安全人机工程学 验指导湖南工学院20XX年3月 实验六深度知觉测定实验八记忆广度测量实验 实验九动作速度测定实验 实验七手指灵活性、手腕动觉方位能力测定实验六深度知觉测定实验目的 深度知觉测试是测试人的视觉在深度上的视锐程度,通 过测试可以了解双眼对距离或深度的视觉误差,也可以比较双眼和单眼在辨别深度中的差异。 实验仪器简介 采用EP503A深度知觉测试仪。主要技术指标: 1比较刺激移动速度分快慢二档: 快档50mm/s慢档25mm/s 2比较刺激移动方向可逆。±200mm 3比较刺激移动范围:400mm 4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的横向距离为55mm 5工作电压

220V 50HE 工作原理: 1 EP503A深度知觉测试仪结构如图2所示: 图 2 EP503A深度知 觉测试仪结构移动比较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三点成一直线,在 实验 过程中,可测出被试者视觉在深度上的差异性。 2遥控键如图3所示: 图3 EP503A深度知觉测试遥控器面板示意 3面板布置如图4所示: 图4 EP503A深度知觉测试面板示意三实 验步骤 1、被试在仪器前,视线与观察窗保持水平,固定头部, 能看到仪器内两根立柱中部。2、以仪器内其中根立柱为 标准刺激,距离被试2米,位置固定。另一根可移动的立柱为变异刺激,被试可以操纵电键前后移动。 3、正式实验时,先主试将变异刺激调至任意位置,然 后要求被试仔细观察仪器内两根立柱,自调整,直至被试认为两根立柱在同一水平线上,离眼睛的距离相等为止。被试 调整后,主试记录两根立柱的实际误差值,填入下表中 4、正式实验时,先进行双眼观察20次,其中:有10吃是变异刺激在前,近到远调整; 有10次是变异刺激在后,远到近调整。顺序和距离随 机安排。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大学物理-质点运动学(答案)

第一章 力和运动 (质点运动学) 一. 选择题: [ B ]1、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 t 曲线如图所示,如t =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 = s 时, 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 (A) 5m . (B) 2m . (C) 0. (D) 2 m . (E) 5 m. (1 2.5)22(21)122()x m =+?÷-+?÷=提示: [ C ]2、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 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0v 收绳,绳不伸长、湖水静止,则小船的运动是 (A) 匀加速运动. (B) 匀减速运动. (C) 变加速运动. (D) 变减速运动. (E) 匀速直线运动. 提示:如图建坐标系,设船离岸边 x 米, 222l h x =+ 22dl dx l x dt dt = 22 dx l dl x h dl dt x dt x dt +== 0dl v dt =- 220dx h x v i v i dt x +==-r r r 2203v h dv dv dx a i dt dx dt x ==?=-r r r r [ D ]3、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 的端点处, 其速度大小为 1 4.5432.52-112 t (s) v (m/s) v ? x o

(A) t r d d (B) t r d d ? (C) t r d d ? (D) 2 2 d d d d ?? ? ??+??? ??t y t x 提示:22 , dx dy dx dy v i j v dt dt dt dt ??????=+ ∴=+ ? ? ???????r r v [ B ]4、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 2R /T , 2R/T . (B) 0 , 2R /T (C) 0 , 0. (D) 2R /T , 0. 提示:平均速度大小:0r v t ?==?v r 平均速率:2s R v t T ?= =?π [ B ]5、在相对地面静止的坐标系内,A 、B 二船都以2 m/s 速率匀速行驶,A 船沿x 轴正向,B 船沿y 轴正向.今在A 船上设置与静止坐标系方向相同的坐标系(x 、y 方向单位矢用i ?、j ? 表示),那么在A 船上的坐标系中,B 船的速度(以m/s 为单位)为 (A) 2i ?+2j ?. (B) 2i ?+2j ?. (C) -2i ?-2j ?. (D) 2i ?-2j ? . 提示:2(2)B A B A v v v j i →→→=+=+-r r r r r 地地 [ D ]6、某人骑自行车以速率v 向西行驶,今有风以相同速率从北偏东30o 方向 吹来,人感到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A)北偏东30 (B)北偏西60 (C) 北偏东60 (D) 北偏西30 提示:根据v r 风对人=v r 风对地+v r 地对人,三者的关系如图所示:这是个等边三角形,∴人感到风从北偏西300方向吹来。 二. 填空题 v r 风对人 v r 地对人 v r 风对地

人机工程学实验

实验一:双手调节器 1.实验目的 2.实验介绍和实验思路:双手调节器是一种典型的动作技能操作仪器。它是通过双手的操 作合作完成设定的曲线轨迹的运动,即是右手完成目标的上下移动,左手完成目标的左右移动。以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偏离轨迹的次数,作为衡量其多次练习后的进步水平。 3.实验过程:分两项实验 第一种:自变量:同一个人的被实验次数即练习遍数。(每人四次,左右单程各两次)因变量:走完单程过程中个出错次数和时间 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中的被试者完成实验的时间及错误次数数据统计分析如下: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练习曲线如下,用练习遍数作横坐标,用完成任务所用时间及出错次数为纵坐标,做出示意图为: 4.实验结论: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每遍练习中的错误次数随着练习遍数的增加总体趋势 偶尔也会错误次数和时间略有增加。 实验二:瞬时记忆 1.实验目的:证实瞬时记忆的现象及其性质。 2.实验(方案一)思路:恒定变量设为1,自变量为设定秒数,因变量为报对码数目。 方案一数据:

根据图表可知,在设定时间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学生答对的图码数目不断减少。 (方案二)实验思路:恒定变量为时间(0.4秒),自变量为图码行数不同,因变量为记忆图码正确数量。 方案二数据:

根据图表可知,当被测试者接收一行图码信息时,思路清晰,记忆较快,当被测试者接收两行图码信息时,记忆速度不如一行图码快。 3.实验总结:1. 在设定时间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学生答对的图码数目不断减少。 2. 瞬间记忆在0.4秒情况下,记忆的合理码数在 3.2—3.5之间。 实验三:记忆广度 1.实验目的:学习测定光简单反应时的程序,比较光简单反应时的个体差异,通过测定闪光融合领率.学习使用阶梯法测定感觉阈限 2. 实验介绍和实验思路: 影响短时记忆广度的因素很多,组块的大小,熟悉性,复杂性等都会影响短时记忆的容量设自变量为计位数,因变量为正确个数,测试正确率: 3.根据数据分析结果: 随着计位数的不断增加,实验者按对的个数不断减少,正确率越来越低, 这说明人的记忆广度有限,所以在适当的记忆时间内,应设计相应的可记忆的内容,严防记忆过载。从另一方面讲了解短时记忆的特点,选择正确的方法加以训练,有助于个人记忆的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赵近芳)下册

习题八 8-1 电量都是q 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 解: 如题8-1图示 (1) 以A 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 '为负电荷 2 220)3 3(π4130cos π412a q q a q '=?εε 解得 q q 3 3- =' (2)与三角形边长无关. 题8-1图 题8-2图 8-2 两小球的质量都是m ,都用长为l 的细绳挂在同一点,它们带有相同电量,静止时两线夹角为2θ ,如题8-2 图所示.设小球的半径和线的质量都可 解: 如题8-2图示 ?? ? ?? ===220)sin 2(π41 sin cos θεθθl q F T mg T e 解得 θπεθtan 4sin 20mg l q = 8-3 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2 04r q E πε= ,当被考察的场点距源点电荷很近(r →0)时,则场强→∞,这是没有物理意义的,对此应如何理解 ?

解: 02 0π4r r q E ε= 仅对点电荷成立,当0→r 时,带电体不能再视为点电 荷,再用上式求场强是错误的,实际带电体有一定形状大小,考虑电荷在带电体上的分布求出的场强不会是无限大. 8-4 在真空中有A ,B 两平行板,相对距离为d ,板面积为S ,其带电量分别为+q 和-q .则这两板之间有相互作用力f ,有人说f = 2 024d q πε,又有人 说,因为f =qE ,S q E 0ε=,所以f =S q 02 ε.试问这两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f 到底应等于多少 ? 解: 题中的两种说法均不对.第一种说法中把两带电板视为点电荷是不对的,第二种说法把合场强S q E 0ε= 看成是一个带电板在另一带电板处的场强也是不对的.正确解答应为一个板的电场为S q E 02ε= ,另一板受它的作用 力S q S q q f 02 022εε= =,这是两板间相互作用的电场力. 8-5 一电偶极子的电矩为l q p =,场点到偶极子中心O 点的距离为r ,矢量r 与l 的夹角为θ,(见题8-5图),且l r >>.试证P 点的场强E 在r 方向上的分量r E 和垂直于r 的分量θE 分别为 r E = 302cos r p πεθ, θ E =3 04sin r p πεθ 证: 如题8-5所示,将p 分解为与r 平行的分量θsin p 和垂直于r 的分量 θsin p . ∵ l r >>

CAD上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报告撰写格式与要求 (试行) 一、实验报告格式要求 1、有实验教学手册,按手册要求填写,若无则采用统一实验报告封面。 2、报告一律用钢笔书写或打印,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3、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 4、实验报告中的实验原始记录,须经实验指导教师签字或登记。 二、实习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求 1、采用统一的封面。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手写或打印,手写一律用钢笔书写,统一采用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单位与符号,要求文字书写工整,不得潦草;作图规范,不得随手勾画。打印要求用A4纸;页边距要求如下:页边距上下各为2.5厘米,左右边距各为2.5厘米;行间距取固定值(设置值为20磅);字符间距为默认值(缩放100%,间距:标准)。 三、报告内容要求 1、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操作过程、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心得等方面内容。 2、实习报告内容包括:实习题目、实习任务与要求、实习具体实施情况(附上图表、原始数据等)、实习个人总结等内容。 3、课程设计报告或说明书内容包括:课程设计任务与要求、总体方案、方案设计与分析、所需仪器设备与元器件、设计实现与调试、收获体会、参考资料等方面内容。 北京邮电大学世纪学院 教务处 2009-8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绘图(CAD) 实验项目AutoCAD二维绘图实验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实验成绩 2016年11月日

1大学物理.运动学单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 1、质点作曲线运动, 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路程,a t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 表达式中 dv dr ds dv (1) = a ;(2) = v ;(3) = v ;(4) = a 。 [ D ] dt dt dt dt t 2、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 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答:(B ) 3、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 t 秒转一圈,在 2t 时间间隔中,其 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 B (A) 2R , 2R ; (B) 0 , 2R ; (C) 0 , 0 ; (D) 2R 4、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r (x , y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质点做匀速率圆周运动时,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情况为 ) A )只有(1),( 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B )只有(2),( 4)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0. t tt dr (A) dt dr (B) dt (C) d d r t (dx )2+(d d y t )2 (D) ( dt 5、根据瞬时速度矢量v v 的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下,其大小| v v |可表示为 ( dr (A) d d r t . (B) dx + dy +dz dt dt dt (C) | dx i v |+|dy v j |+| dz k v |. dt dt dt 答: D ) 6、 ( 答: 以下五种运动形 ) (A) 单摆的运动. (C) 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 ) 中 , a 保 持 不 变 的 运 动 (B) 匀速率圆周运动. (D) 抛体运动. 7、 ( (A )速度不变,加速度在变化 (D)

棒框仪实验报告

棒框仪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人机工程学 报告书 姓名:董思洋 班级:工业设计10-3班学号: 二零一二年

棒框仪实验指导书 陈亚明编 艺术与设计学院 二0一二年二月

棒框仪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仪器可测量一个倾斜的框对判断一根棒的垂直性影响的程度。被试的判断受倾斜的框的影响,相当于周围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所以此 本仪器可以通过被试的认知方式来测量人格特性。 二、实验方法 两人一组,正确使用棒框仪进行测量: 1、一个放在平台上的观察筒被试观察面为圆白背景面板上有一个黑色正方形框和黑色棒。棒的倾斜度可由被试通过旋钮调节。 2、主试面有一个半圆形的刻度,圆弧内指针指示框的倾斜度,中央指针指示棒的倾斜度。主试调节面板上旋钮改变框与棒的倾斜度。 3、在平台上有一个水平仪,可通过旋转平台下面的螺丝将平台调整到水平的位置。此棒框仪的优点在于没有电源的条件下可以使用。 三、测量器具 人体形体测量尺350×165×215mm的棒框仪 四、实验内容 (1)将平台调到水平位置。 (2)根据实验的要求,主试将框和棒调到在一定的倾斜度。 (3)要求被试通过观察筒进行观察,并根据自己感觉将棒调整得与地面垂直。(4)从刻度上读出的棒的倾斜度,即记录下误差的度数和方向。 (5)主试调节不同的方框的倾斜度,即不同的场条件下,重复实验。由被试调整出的棒倾斜度总结出框对棒的影响,从而研究被试的场依存性。 五、实验要求 1.每位同学都要参与测量、被测量过程; 2.记录数据以度为单位 3.测量数据要准确,测量精确;

大学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期末)

大学物理下册 学院: 姓名: 班级: 第一部分: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 一、气体的状态参量:用来描述气体状态特征的物理量。 气体的宏观描述,状态参量: (1)压强p:从力学角度来描写状态。 垂直作用于容器器壁上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由分子与器壁碰撞产生的。单位 Pa (2)体积V:从几何角度来描写状态。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所能达到的空间。单位m 3 (3)温度T:从热学的角度来描写状态。 表征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单位K。 二、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2 12 PV PV PV C T T T =→=; m PV RT M ' =;P nkT = 8.31J R k mol =;23 1.3810J k k - =?;231 6.02210 A N mol- =?; A R N k = 四、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2 3kt p nε =2 1 2 kt mv ε=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五、理想气体温度公式: 2 13 22 kt mv kT ε== 六、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七、刚性气体分子自由度表 八、能均分原理: 1.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2.运动自由度: 确定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称为该物体的自由度 (1)质点的自由度: 在空间中:3个独立坐标在平面上:2 在直线上:1 (2)直线的自由度: 中心位置:3(平动自由度)直线方位:2(转动自由度)共5个 3.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如氦、氖分子)3 i=;刚性双原子分子5 i=;刚性多原子分子6 i= 4.能均分原理:在温度为T的平衡状态下,气体分子每一自由度上具有的平均动都相等,其值为 1 2 kT 推广:平衡态时,任何一种运动或能量都不比另一种运动或能量更占优势,在各个自由度上,运动的机会均等,且能量均分。 5.一个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2 k i kT ε=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上机)指导书及实验报告格式

《流体力学》课程实验指导书袁守利编 汽车工程学院 2005年9月

前言 1.实验总体目标、任务与要求 1)学生在学习了《流体力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伯努利方程实验、动量方程实 验,实现对基本理论的验证。 2)通过实验,使学生对水柱(水银柱)、U型压差计、毕托管、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等流体力学常用的测压、测流量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有基本认识。 2.适用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3.先修课程 《流体力学》相关章节。 4.实验项目与学时分配 5. 实验改革与特色 根据实验内容和现有实验条件,在实验过程中,采取学生自己动手和教师演示相结合的方法,力求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一伯努利方程实验 1.观察流体流经实验管段时的能量转化关系,了解特定截面上的总水头、测压管水头、压强水头、速度水头和位置水头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和认识。 2.掌握各种水头的测试方法和压强的测试方法。 3.掌握流量、流速的测量方法,了解毕托管测速的原理。 二、实验条件 伯努利方程实验仪 三、实验原理 1.实验装置: 图一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 细管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3.量杯14回水管15.实验桌 2.工作原理 定压水箱7靠溢流来维持其恒定的水位,在水箱下部装接水平放置的实验细管8,水经实验细管以恒定流流出,并通过调节阀11调节其出水流量。通过布置在实验管四个截面上的四组测压孔及测压管,可以测量到相应截面上的各种水头的大小,从而可以分析管路中恒定流动的各种能量形式、大小及相互转化关系。各个测量截面上的一组测压管都相当于一组毕托管,所以也可以用来测管中某点的流速。 电测流量装置由回水箱、计量水箱和电测流量装置(由浮子、光栅计量尺和光电子

(完整word版)安全人机工程学综合实验指导书20131

《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指导书 杨轶芙编 实验学时:6学时

目录 实验一手指灵活性测试 ................................................................... - 1 -实验二动觉方位辨别能力的测定 ..................................................... - 3 -实验三暗适应测试实验 ..................................................................... - 5 -实验四明度适应测试 ......................................................................... - 8 -实验五选择、简单反应时测定实验............................................... - 10 -实验六听觉实验 ............................................................................... - 15 -实验七动作稳定性测试 ................................................................... - 22 -

实验一手指灵活性测试 『实验目的』 测定手指、手、手腕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 『实验仪器』 采用EP707A型手指灵活性测试仪。 该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手指灵活性测试100孔 2、指尖灵活性测试M6、M5、M4、 M3螺栓各25个 3、计时范围0~9999.99秒 4、电源电压220V 50HZ 5、消耗功率10W 6、外形尺寸505×310×48 7、重量3.5千克(净重) 『实验内容』 (一)手指灵活性测试(插孔插板) 1、使用者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此时计时器即全部显示为0000. 00。然后插上手指灵活性插板(有100个φ 1.6mm 孔),按复位按键被试即可进行测试。 2、被试用优势手拿住镊子钳住φ1.5针,插入开始位,计时器开始计时 3、依次用镊子(从左至右,从上至下)钳住φ1.5针插满100个孔,最后插终止位,计时会自动结束,记录下插入100个棒所需要的时间; 4、每次重新开始需按“复位”键清零。 (二)指尖灵活性测试 1、使用者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此时计时器即全部显示为0000. 00。然后插上指尖灵活性插板(M6、M5、M4、M3螺栓各25个),按复位按键被试即可进行测试。 2、当被试用优势手放入起始点第一个M6垫圈起,计时器开始计时,然后

大学物理学下册第15章

第15章 量子物理 一 选择题 15-1 下列物体中属于绝对黑体的是[ ] (A) 不辐射可见光的物体 (B) 不辐射任何光线的物体 (C) 不能反射可见光的物体 (D) 不能反射任何光线的物体 解:选(D)。绝对黑体能够100%吸收任何入射光线,因而不能反射任何光线。 15-2 用频率为υ的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k E ;若改用频率为2υ的单色光照射此金属,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 (A) k 2E (B) k 2h E υ- (C) k h E υ- (D) k h E υ+ 解:选(D)。由k E h W υ=-,'2k E h W υ=-,得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k ()k E hv hv W hv E =+-=+。 15-3 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红限波长为0λ,今以波长为λ(0λλ<)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金属释放出的电子(质量为e m )的动量大小为[ ] (A) /h λ (B) 0/h λ (C) (D) 解:选(C)。由2e m 012 hv m v hv =+,2e m 012hc hc m v λλ= +,得m v = , 因此e m p m v == 。 15-4 根据玻尔氢原子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在第一和第三轨道上运动速率之比13/v v 是[ ] (A) 1/3 (B) 1/9 (C) 3 (D) 9

解:选(C)。由213.6n E n =-,n 分别代入1和3,得22 1122331329112mv E E mv ===,因 此 1 3 3v v =。 15-5 将处于第一激发态的氢原子电离,需要的最小能量为[ ] (A) 13.6eV (B) 3.4eV (C) 1.5eV (D) 0eV 解:选(B)。由2 13.6 n E n =- ,第一激发态2n =,得2 3.4eV E =-,设氢原子电离需要的能量为2'E ,当2'20E E +>时,氢原子发生电离,得2' 3.4eV E >,因此最小能量为3.4eV 。 15-6 关于不确定关系x x p h ??≥有以下几种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1) 粒子的动量不可能确定 (2) 粒子的坐标不可能确定 (3) 粒子的动量和坐标不可能同时确定 (4) 不确定关系不仅适用于电子和光子,也适用于其他粒子 (A) (1), (2) (B) (2), (4) (C) (3), (4) (D) (4), (1) 解:选(C)。根据h p x x ≥???可知,(1)、(2)错误,(3)正确;不确定关系适用于微观粒子,包括电子、光子和其他粒子,(4)正确。 二 填空题 15-7 已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W ,用频率为1υ的光照射该金属能产生光电效应,则该金属的红限频率0υ=________,截止电势差c U =________。 解:由0W hv =,得h W v = 0;由21e m 12hv m v W =+,而2 e m c 12m v eU =,所以 1c hv eU W =+,得1c h W U e υ-= 。

电磁场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题目利用Matlab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姓名xxxx 学号xxxxxxxxxx 班级电气xxxx班 任课老师xxxx 实验日期2010-10

电磁场理论 实验一 ——利用Matlab 模拟点电荷电场的分布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单个点电荷及一对点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2.学会使用Matlab 进行数值计算,并绘出相应的图形; 二.实验原理: 根据库伦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与这两个电荷的电量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两个电荷的连线上,两电荷同号为斥力,异号为吸力,它们之间的力F 满足: R R Q Q k F ? 212 = (式1) 由电场强度E 的定义可知: R R kQ E ? 2 = (式2) 对于点电荷,根据场论基础中的定义,有势场E 的势函数为 R kQ U = (式3) 而 U E -?= (式4) 在Matlab 中,由以上公式算出各点的电势U ,电场强度E 后,可以用Matlab 自带的库函数绘出相应电荷的电场分布情况。 三.实验内容: 1. 单个点电荷 点电荷的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 真空中点电荷的场强大小是E=kq /r^2 ,其中k 为静电力恒量, q 为电量, r 为点电荷到场点P(x,y)的距离。电场呈球对称分布, 取电量q> 0, 电力线是以电荷为起点的射线簇。以无穷远处为零势点, 点电荷的电势为U=kq /r,当U 取

常数时, 此式就是等势面方程.等势面是以电荷为中心以r 为半径的球面。 平面电力线的画法 在平面上, 电力线是等角分布的射线簇, 用MATLAB 画射线簇很简单。取射线的半径为( 都取国际制单位) r0=, 不同的角度用向量表示( 单位为弧度) th=linspace(0,2*pi,13)。射线簇的终点的直角坐标为: [x,y]=pol2cart(th,r0)。插入x 的起始坐标x=[x; *x].同样插入y 的起始坐标, y=[y; *y], x 和y 都是二维数组, 每一列是一条射线的起始和终止坐标。用二维画线命令plot(x,y)就画出所有电力线。 平面等势线的画法 在过电荷的截面上, 等势线就是以电荷为中心的圆簇, 用MATLAB 画等势 线更加简单。静电力常量为k=9e9, 电量可取为q=1e- 9; 最大的等势线的半径应该比射线的半径小一点 r0=。其电势为u0=k8q /r0。如果从外到里取7 条等势线, 最里面的等势线的电势是最外面的3 倍, 那么各条线的电势用向量表示为: u=linspace(1,3,7)*u0。从- r0 到r0 取偶数个点, 例如100 个点, 使最中心点的坐标绕过0, 各点的坐标可用向量表示: x=linspace(- r0,r0,100), 在直角坐标系中可形成网格坐标: [X,Y]=meshgrid(x)。各点到原点的距离为: r=sqrt(X.^2+Y.^2), 在乘方时, 乘方号前面要加点, 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乘方计算。各点的电势为U=k8q. /r, 在进行除法运算时, 除号前面也要加点, 同样表示对变量中的元素进行除法运算。用等高线命令即可画出等势线 contour(X,Y,U,u), 在画等势线后一般会把电力线擦除, 在画等势线之前插入如下命令hold on 就行了。平面电力线和等势线如图1, 其中插入了标题等等。越靠近点电荷的中心, 电势越高, 电场强度越大, 电力线和等势线也越密。

视野测定实验指导书

安全人机工程实验指导书 ——视野范围测试实验 一、实验简介 视野是指当人的头部和眼球不动时,人眼能观察到的空间范围通常以角度表示。人的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115°,扩大的视野范围为150°;在水平面内,最大固定视野为180°,扩大的视野为190°。 人眼最佳视区上下,左右视野均为只有1.5°左右;良好视野范围,位于在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下30°和水平面内零线左﹑右两侧各15°的范围内;有效视野范围,位于垂直面内水平视线以上25°,以下35°,在水平面内零线左右各35°的视野范围。 在垂直面内,实际上人的自然视线低于水平视线,直立时低15°,放松站立时低30°,放松坐姿时低40°,因此,视野范围在垂直面内的下界限也应随放松坐姿,放松立姿而改变。 色觉视野,不同颜色对人眼的刺激不同,所以视野也不同。白色视野最大,黄﹑蓝﹑红﹑绿的视野依次减小。 仪器名称:BD-Ⅱ-108型彩色分辨视野计。 本仪器用于测定各种彩色和白色的视野范围。 组成与技术规格: 1﹑一个可以转动的黑色半圆弧。直径480mm,弧长+90°—–90°。弧的背面有以中点为0°,左、右分别有10、20、…、90°刻度,表示视点位置。 2、视点:位于在弧上能滑动的装置中。可分别呈现不同大小和颜色。试点直径:10、6、5、 3、1.5mm,颜色:红、黄、绿、蓝及白色。 3、在弧的中心有一黄色注视点。 4、固定头部的下巴支架。被试的左或右眼固定于中心位置。 5、一个与弧同轴的圆盘位于视野计的背面,圆盘上有放视野图纸的装置。并附有记录用的标尺。 6、视野图纸有以中点为0°,左、右分别标有10、20、…、90°的同心圆,并有标有0-360°位置的放射线。随机附视野图纸10张。 二、实验程序 1、把视野图纸安放在视野计背面圆盘上,学习在图纸上做记录的方法。(记录时与被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