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四川大学XX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四川大学XXXX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010年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 O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一、四川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1)

(一)学校基本情况 (1)

(二)教育理念 (2)

(三)人才培养目标 (3)

(四)人才培养模式 (3)

(五)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4)

二、“323+X”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4)

(一)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5)

1.综合创新人才培养 (6)

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14)

3.“双特生”培养 (16)

(二)“两阶段”人才培养过程 (17)

(三)三大类课程体系建设 (18)

(四)若干(“X”)个支撑项目 (20)

三、四川大学本科教育条件建设及成效 (20)

(一)引进、培养、激励相结合,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20)

1.营造良好环境,实施高端人才引进与培育计划 (20)

2.实行新进教师双轨制,开展课堂教学授课资格认证 (21)

3. 建立“青年教师联系制”,推进教师队伍国际化工程 (21)

(二)加大投入,保障本科教学需求 (22)

1.关爱每一位学生,构筑和完善学业激励、帮扶体系 (22)

2. 多渠道筹措资金,保持教学经费逐年持续增长 (22)

3. 教学-科研资源共享,努力改善本科实验条件 (23)

4. 深化产学研结合,推进实习基地建设 (23)

5. 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升文献服务水平 (24)

(三)学生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各项竞赛成绩优异 (24)

(四)教师敬业,学生满意,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 (25)

一、四川大学本科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一)学校基本情况

四川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组建而成。目前,学校有30个学科型学院,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等12个门类,有37个国家重点学科、3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74个博士点、361个硕士点、136个本科专业和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杰出教授”6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0人。四川大学目前已成为我国学科覆盖面最广、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之一。

长期以来,四川大学始终坚持把本科人才培养作为主导学校发展的中心工作,注重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始终坚持把一流的人才培养放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我们认为,四川大学就“应该是一所提供精英教育的大学,应该是一所能培养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潜质与能力的学校,应该是一所能提供每个人真正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教育的学校。”

近年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学校以“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为办学理念,确立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提出了“分类指导、个性培养、注重创新、面向世界”的人才培养原则,进行了系列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改革与探索,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带有学校烙印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特色。

(二)教育理念

川大的教育是精英教育。精英教育不是贵族教育,不是仅仅培养尖子生,而是真正让川大的每个学生都享受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高水平的课程体系,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公平、公正地享受川大优质的课堂条件、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构建一个全过程精英教育的体系。

川大的教育是坚持“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实现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四川大学教育的不懈追求。“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要不仅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心灵,激发每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引导和发展每个学生的潜力特长,让学生身心健康、勤奋阳光,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教育。

川大的教育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教育。川大的教育以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主线并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使学生能够多一些人文知识,多一份人文精神,多一些人文素质,多一份人文境界;学会关心自己,更要关心别人,学会关注自我,更要关注社会。

川大的教育坚持“四个观”的理念,即:具有川大特色的教育质量观、教育公平观、教育多样观和全面发展教育观。川大的教育质量观就是: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岗位,坚持精英教育,通过构建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川大的教育公平观就是:公平不是平均,公平是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创造条件,让全体学生公平地享有各种优质教育资源、接受高水平的全面教育;川大的教育多样观就是:要允许学生有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为每个学生提供符合自身实际、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潜质和特长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川大的全面发展教育观就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身心健康、勤奋阳光,使学生具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不仅要关心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整个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

(三)人才培养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四川大学确立了“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专业知识、强烈的创新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修养、能力和视野——修养即人文底蕴和人文境界,能力即创新创业就业能力,视野即国际视野,真正使川大的学生有知识更要有文化,有智慧更要有责任。

(四)人才培养模式

“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让学生个性化、多样化成长、成才。在大学前两年或两年半,即通识教育阶段,主要进行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育;在大学最后一年半或两年,即个性化培养阶段,主要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就业能力教育。

“人性化管理,个性化教育,国际化培养”的教育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即以人为本,强调教师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教育、管理;个性化教育就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国际化培养就是把国际的跨文化观念和教育资源融合到教学中,培养面向世界的人才。

人才培养的“四个途径”。充分发挥四川大学作为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的优势,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以科学研究强势带动人才培养,以国际化教育途径提升人才培养。

(五)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三进、三结合”的教育教学机制。“三进”,即鼓励学生从大三开始进课题组、进实验室、进科研团队,使学生尽早感受科研氛围,培养科学感悟和创新能力。“三结合”,即鼓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课程与课题相结合、研究团队和教学团队相结合,促进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

全面发展、全员育人、全方位服务的“三个全”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全面发展”即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视野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的品德、责任、法律意识教育,使学生具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同时,更关注整个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全员育人”即将教书育人的贡献和投入等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的重要指标,全面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倡导建立“四位一体”(辅导员、学生导师、兼职班主任、全职教导员)学生管理服务体系,专门在江安校区的每个学生宿舍围合设置全职教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上遇到的任何问题,并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同时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实施门诊式心理咨询。“全方位服务”的育人管理体系,即不断推进民主办学,强化各级教代会和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在育人方面的作用,为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二、“323+X”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四川大学坚持实施“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公平、公正地享受川大优质教育资源,真正构建一个全过程精英教育的体系”的核心方向,并把它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0年,四川大学围绕教育纲要的落实多次召开会议,进一步完善

本科生培养的机制体制,探索通识教育新模式;加大经费投入,加强政策引导,全面调动“教和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营造重视本科教学的风气,鼓励教师集中精力于本科教育教学,真正落实本科教育作为四川大学的首要任务。

在全面总结115年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四川大学创造性地构建了体现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的本科“323+X”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川大的本科教育包括: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定位,分成两个阶段、建设三大类课程体系和若干个支撑项目,全方位开展精英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四川大学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综合创新人才

“3” “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拔尖创新人才

“双特生”

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阶段“2” “两阶段”培养过程

个性化教育阶段

学术研究型课程体系

“3” “三大类课程体系”

创新探索型课程体系

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

“X” 若干个支撑项目

(一)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国家建设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每个学生在天赋、潜质和特长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大学就应该提供适合每个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发掘每个学生潜质与特长的教育体系。2010年,我校构建了按“综合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双特生”三大类创新人才培养的平台和空间,让每个川大学子都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

1.综合创新人才培养

综合创新人才约占我校学生总数的90%。学校从2004年开始,通过实施“412” 质量工程,着力开展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在总结多年本科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明确了“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宗旨。2010年,我校坚持“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本科人才培养指导思想,通过发挥深厚的人文底蕴、多学科综合优势、科学研究强势和国际化教育四条途径提高综合创新人才素质。

(1)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强化人才培养

为了使川大培养的学生既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更有修养、有胸怀、有视野,学校充分发挥深厚的人文底蕴优势,积极开展通识及人文素养教育,把培养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贯穿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第一,开设300余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2010年,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更加突出人文教育,进一步完善了校级人文公共平台课,面向全校开设了300余门文化素质教育选修课程。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设了《中外低碳经济实践(英语)》、《志愿服务,关爱聋人》;为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验选修课,开设了《综合设计与创新物理实验》;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学院教授涂铭旌先生开设了《创造发明学导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第二,打造《中华文化》等川大特色人文教育系列课程。学校充分发挥百年川大人文学科的优势,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了《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四川大学校史文化》、《四川大学人文大讲堂》、《国际文化与教育-归国学者看海外》等人文教育课程。这些课程始终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培养和以尊重生命、热爱人生、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为目的的教育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突出地位和高度加以强

调和实施,成为具有四川大学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

《四川大学人文大讲堂》是学校2010年在江安校区新开设的专题人文讲座。讲座以“润身立德,人己兼全”为主旨,邀请了我校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科的专家、学者莅临授课,以高质量的投入构建陶冶人文精神的桥梁,深受学生喜爱。

第三,实行人文素质课程激励机制。对人文素质课程实施政策倾斜,对有特色、质量高的优质课程实行课时酬金和课程建设经费资助制度,并给选课量大的人文素质课配备助教,确保授课质量。

第四,增开心理教育类课程,加强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学校开设了《实用心理学》等13门心理学类公选课;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讲座、择业与求职心理讲座、社交与情感系列讲座等;在全校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咨询,建立心理档案;充分发挥心理危机监测“五级网络”的作用,对重点关注对象特别关爱,确保每个学生都得到及时关心、科学帮扶;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倡导关注自身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养成阳光积极心态;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尤其是抗挫折、抗打击的心理素质。

学校还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正处级职能部门独立创建,聘请了长江学者、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负责中心工作,并在学生宿舍区开设了心理咨询专家门诊,为同学们提供预约门诊式心理咨询。

第五,人文教育由课堂向校园延伸,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2010年,我校面向学生开放“四馆一廊”即校史展览馆、人文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美术馆和历史文化长廊,为每个学生发放《川大历史与川大精神》读本,构建和完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将学术讲座制度化,加强艺术教育教学、暑期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营造了浓郁的素质教育氛围。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校组建了130余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校级学生艺术团——管乐团、民乐团、舞蹈队、美术社、合唱团和钢琴队等队员400余人;美术作品展、摄影展、涂鸦展等参与人数超过2000人;“四川大学杰出校友论坛”、“川大讲坛”等系列讲座覆

盖学生近13万人次;“凤凰展翅”文化艺术节、“春之声”综合音乐专场晚会、纪念肖邦诞辰200周年钢琴专场音乐会等系列高雅艺术活动参与学生数达到8万人次。

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服务工作,帮助学生树立感恩、服务、奉献的人生理念,培养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截止2010年底,学校共有各级各类志愿服务队331支,共计24137人次参与社会服务工作。如,2010年,受四川博览事务局委托,我校全权负责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志愿者工作,共计330名志愿者参加,提供了14132小时的志愿服务。我校438名志愿者参加四川省帐篷新生活志愿服务,共提供了3504小时的志愿服务。此外,在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中,组建重点团队、专项团队133支,全校3000余名师生奔赴全国20多个省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95名优秀学生骨干深入成都市锦江区、武侯区各部门挂职锻炼。

(2)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

四川大学拥有文、理、工、医等12个学科门类,近几年,学校一直在探索和尝试如何把多学科的潜力和优势发挥并体现在本科教学中,如何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2010年,学校在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进人才培养方面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第一,继续利用优势学科带动本科专业建设

2010年,学校继续利用优势学科带动本科专业发展的一贯传统推动各专业建设。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带动了汉语言文学、历史学、考古学、对外汉语等本科专业的发展,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两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工作更加出色。理论经济学学科、南亚研究所、南亚与中国藏区研究基地等带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国民经济管理、财政学、金融学等相关本科专业群的发展。数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带动了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等本科专业的发展;植物学和遗传学、原子与分子物理

和核技术及应用、有机化学等国家重点学科带动了生物科学、物理学、微电子学、化学、应用化学等本科专业的发展。蜚声海内外的口腔医学更加有力地推动着我校口腔医学专业建设,并使我校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保持全国排名第一。

第二,以多学科综合优势推动交叉专业建设

2010年,学校开设了“数学-经济学创新人才实验班”,培养具有坚实数学基础、扎实经济学理论功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整合电气信息学院和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学科资源建设的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获准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学校首次从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轻纺与食品学院、计算机学院等5个学院2008级学生中选拔了16名有医学志向的优秀学生转入医学八年制培养。

第三,依托多学科资源实施跨学科、跨专业选课

学校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提高综合素质。2010年,学生跨专业选课合计90497人次。文科学生跨专业选课18503人次,理科学生跨专业选课18739人次,工科学生跨专业选课35201人次,医科学生跨专业选课18054人次。

第四,开展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和特色专业建设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2010年,我校新增“新能源材料与工程、物联网、微电子材料与器件”三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新增各级特色专业共计19个。

四川大学各级“特色专业”立项情况

2010年新增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现有特色专业总数建设项目级别个数

国家级 4 28

省级7 60

校级8 65

第五,提高转专业比例,鼓励学生参加二专业辅修学习

为充分满足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校在大

一和大二学生中开展转专业工作,2010年共有近千名本科生转入自己喜

爱的专业学习。

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学校积极鼓励学生采用辅

修的方式选修本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2010年,1376名学生参加

了金融学等8个二专业的辅修,705人获得二专业学位。

(3)以科学研究强势带动人才培养

2010年,学校大力推进教学与科研结合,教学支持科研、科研促进

教学,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第一,科研项目多,经费足,设施好,促进教学条件的改善。2010年,全年到校科研经费15亿元,比2009年增加24%,获得的科研项目

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7项;“973”及重大研究计划首席项目2项;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4项,经费全国高校排名第10。在2010年公布的2009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中,四川大学被SCI收录的论文总数2061篇,全国高校排名第5位;2010年,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总

量1513部/篇(含CSSCI来源期刊及以上论文403篇)。

学校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

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科

研平台的人才和设备资源以及科研项目积极支持本科教学。如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0年为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项目27个,参与学生达1000余人次;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疾病研

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考古示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向本科生开放创新训练项目104个,并将部分仪器设备提供给本科实践教学使用,使用仪器的开放机时数超过1000机时/年;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声速多普勒流速仪(ADV),在《现代水动力学实验技术》课程中开出了学生实验。

第二,科研教学良性互动,促进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2010年,学校在科研工作中涌现出的一批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和引进人才,如“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都承担了本科教学工作,教研相长,有力推进了本科教学工作。

一批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十一五”期间,我校公开出版了93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第三,教师充分利用科研平台,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研活动和毕业论文(设计)。学校大力推进大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鼓励、支持本科生尽早进科研课题组、进实验室。2010年,参与科研训练的本科生达9508人,全校为本科生提供了1500余项科研训练项目,其中绝大部分属于在研的科研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本科生发表的论文累计468篇,其中被SCI、EI收录近100篇。

各学院十分重视将本科生的毕业实践环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相结合,许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很好地保障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实践条件,极大地支持了本科人才培养工作。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制革清洁技术

国家工程实验室、视觉合成图形图象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2010年指导了1347名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2010届化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结合教师科研项目的比例达94%,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选题全部来自教师科研课题。

第四,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突出能力培养。2010年,为鼓励学生异想天开,自主设计题目,开展科学探索试验,学校共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501项,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515项。截止到2010年底,教育部、学校、学院共向“两大计划”投入资助资金近1000万元,近15000人次参与到4208个项目的研究中。

“两大计划”立项汇总表

2010年,各学院通过组队实习和分散实习等方式,组织9000余名学生奔赴北京、重庆、云南、四川、安徽、湖北等地,在四川长虹、湖北东风汽车、昆明机床厂、中软(重庆)公司、中科院等企业、单位进行参观、实习,在地震灾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山区等考察访问,组织医科类学生深入居民社区等进行医疗援助、医疗实习。学校对2010年实习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表彰,评选出先进实习队31个,优秀实

习指导教师50名,优秀实习生22名。

第五、实施毕业论文(设计)高质量、多样化改革2010年,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实施毕业论文(设计)多样化改革。除传统形式的毕业论文(设计)外,只要能反映学生的真才实学和创新能力,凡与专业相关的作品、设计、调研报告、竞赛取得的成绩、参加科研训练和“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取得的成果、在报刊杂志发表的优秀文章等,经过专家委员会的认定,均可作为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试点单位文新学院的3位毕业生凭借在媒体刊发的颇有影响的新闻作品和媒体实践调研报告,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并顺利毕业,标志着我校毕业论文(设计)“高质量、多样化”改革试点工作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4)以国际化教育途径提升人才培养

第一,强化英语应用能力教学。为强化培养学生的外语听、说与表达能力,提升学生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力, 2010年,学校聘请英语国家的英语教师承担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步实现了英语口语课由教学经验丰富和教学效果优秀的外教担任,并由外籍教师为本科生开设外语运用与表达系列讲座,搭建外语表达与沟通学习的平台。

第二,创设多学科国际合作科研平台。我校先后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美国加州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日本日立公司等建立了多学科国际合作科研平台。

第三,参与国际交流学习的本科学生大幅增加。2010年,共有1540名境外高校学生到我校学习;我校共有1000余名学生被派到境外40余所高校学习交流,派出人数比上年增长了29.4%;此外,2010年,学校组织开展、参加了“中英杯”大学生英文演讲比赛等10余项国际及港澳台地区交流活动,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

第四,启动全英语授课专业建设。为适应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求,2010年,我校全面开始了全英语授课专业建设。首批选择土木工程、能源与环境、软件工程、中国经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国旅游文化与管理等7个专业开展全英语教学专业建设试点。“十二五”期间,我校共将建设50个全英语授课专业,全英语授课课程门数将达到全校本科课程的20%左右。

第五,不断推进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为改变大班教学不利于开展启发式授课、批判式讨论的弊端,2010年,我校明确提出实行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力争使小班化课程门数达到全校课程总数的60%。

2010年,全校共开设课程9366门次。遴选了部分课程控制授课班级的学生数;改造了部分教室,购置了一批教学设施,创建了有利于小班化探究式讨论的教学环境。实施考核方式改革,强化过程考核,提倡非标准答案考试,且考试方式灵活多样。小班教学比例占总教学班的1/3。

2.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是指在某些方面有一定天赋、悟性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约占我校学生总数的10%。为促进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我校配备一流的师资,创新培养方式,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在挖掘潜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上下工夫,力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

2010年,学校成立“教育创新改革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我校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和新起点。

四川大学2010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统计表 类型

学生人数备注 文科、理工科创新班 吴玉章学院 638 四川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联合培养班数学试验班 物理学试验班 化学试验班 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

学生培养试验计划”

119 生物学试验班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407 轻化工程专业 数学基地班 生物学基地班 化学基地班 物理学基地班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

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672 基础医学基地班 汉语言文学基地班 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 485 历史学基地班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341

生命科学与技术专业 吴玉章学院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对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2010年,为学生开设了《领导能力及团队精神》、《管理科学与艺术》、《学术专题讲座》、《科研训练》、《Seminar 研讨课程》等40余门荣誉课

程,从文化修养、科研素质、社会实践等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型科研训练项目,学生参与项目多,受益面大,成果丰硕。2010年吴玉章学院学生发表的论文被SCI 收录9篇,EI15篇,核心期刊22篇;获各类学科竞赛奖29项。

2010年,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学校设立了数学、化学、生物学和物理学4个试验班,选拔出两批共119名学生进入“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班”。学校为试验班学生组建了以院士、长江学者为主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实行了双指导教师制,改革了实验教学和实践环节。如:化学学院、生命学院专门为试验班设计了科研项目、科学实验;生命学院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开展暑期互动,由高水平专家团队带队,在福建武夷山、浙江天目山等地开展野外考察活动,并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学生开设学术讲座;试验班学生可直接进入我校“985”创新平台、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导师的实验室,尽早接受科研和创新思维训练;优先参加“大学生海外交流计划”等。

作为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高校之一,2010年,学校完成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和轻化工程三个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遴选工作;利用多种平台向全校师生、企业界全面介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扩大了该计划的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与兰州石化分公司等50余个产学研联合培养工程师基地的合作,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与相关企业联合申报了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3.“双特生”培养

为充分发挥和挖掘具有特殊兴趣和特殊专长学生(简称“双特生”)的潜能,开发和激活“双特生”的个性特长,大胆尝试多样化的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我校对那些在某一学科领域有特殊兴趣、爱好和特殊专长、潜质的“奇才”、“偏才”和“怪才”采取了特殊培养方式,指定专业导师,对他们实行个性化培养。

在2009年“双特生”培养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2010年,经过严格选拔,学校从全国95位申请者中,录取了3名学生进行培养。到2010年,我校“双特生”总数为7名,包括了历史学、化学、物理学、

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科学等专业。

学校建立完善了“双特生”培养体系。一是实行三阶段培养制。第一阶段,特长领域的基础课程学习;第二阶段,特长领域的重点培养;第三阶段,特长领域的特殊培养。二是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学校根据每一位“双特生”的具体情况,选聘知名专家进行指导。三是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2010年,所有“双特生”顺利完成既定培养计划。其中,2007级张聪同学对日本社会史、日本文学和文化进行了较全面的学习;撰写了长达约5万字的大三学年论文《日式企业制度对日本战后社会的影响》;获得日本北海道大学的校长奖学金,赴日本进行为期两年的研究生学习。

(二)“两阶段”人才培养过程

实施两阶段培养是川大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一大特色,即让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前两年到两年半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素质;从大三开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由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规划选择不同的课程体系学习。

为配合“两阶段”的人才培养过程的开展,2010年,我校从课程设置、教学运行管理、学业预警、质量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

课程合理前置。2010年,我校基本实现了课程合理前置,毕业学年主要用于创新、创业和就业教育,教学活动调整为:(1)完成教学计划要求的实践教学任务:如各专业教学实习;社会实践活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等。(2)参加科研项目、竞赛等活动:如参加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参加学科型竞赛;与学校科研机构合作,参与课题研究。(3)开展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活动:如开展就业讲座;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创业大赛;组织就业创业实习等。

严格管理过程。为激励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加强校风学风

建设,我校对大一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对大二学生进行规范管理,对大三学生进行激励管理,对大四学生进行成才管理。

实施学业预警制。2010年,我校出台《四川大学本科生学业预警制及实施办法》,定期开展学业预警工作,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学籍处理,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

完善质量评价。修改完善了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和《四川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办法》,引导老师更加注重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

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2010年,我校对综合教务系统软硬件平台升级改造,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方便、快捷的教学信息服务。在江安校区建成了“辅助教学及教学质量督导网络平台”,在教学评价与督导、教学秩序检查、教室设备安防及管理、考风考纪建设等方面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三大类课程体系建设

为了落实“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适应多样化教育的要求,我校为学生提供了“三大类课程体系”供他们自由选择学习,使学术型、创新型、实践型的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使每个学生在川大都能得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教育。

第一,加强三大类课程体系内涵建设。2010年,围绕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校多次召开会议宣讲“323+X”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和重要性,让全校师生准确理解并认真落实三大类课程体系建设任务。

学术研究型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术与创新素质,为硕士研究生教育奠定基础。开设经典文献研究类课程或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培养学术思维;让学生进入硕博士导师课题组或研究团队,使学生尽早接触科学研究,感受学术氛围、锻炼科研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各种学术团体,开展各类讲座、竞赛和科技活动,如科技讲座、学术报告、参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