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 常亮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 常亮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 常亮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 常亮

学校编码:10384 分类号______密级______ 学号:28020051302722UDC_______

硕士学位论文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以厦门大学为例

Research on Sharing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of

the Higher School

——Taking Xiamen University for Instance

常亮

指导教师姓名: 邬 大 光 教 授

专 业 名 称:高 等 教 育 学

论文提交日期:2008 年 5 月

论文答辩时间:2008 年 6 月

学位授予日期:2008 年 月

答辩委员会主席: _________

评 阅 人: _________

2008 年 5月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年月日

厦门大学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厦门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厦门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和电子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本学位论文属于

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括号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摘 要

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连续数年的规模扩张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资源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当前,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课程资源短缺、生师比偏高、无法满足规模庞大的在校生需求等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课程资源优化共享,已成为各高校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必然选择。

本论文以实证研究方法为基础,通过对厦门大学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入手,深入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制约因素,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统计、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从教学管理层面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使高校在面对资源短缺的现实下,能够使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和学生需求三者之间达到一种相对协调和良性互动的状态。

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介绍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目的、方法、基本思路以及相关概念辨析等,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

第二部分:以问卷访谈为基础,对厦门大学本科课程和部分研究生课程资源共享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现有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部分:从课程资源因素、专业教育模式、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的思想观念以及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制约课程资源共享的具体因素进行归纳分析。

第四部分:从现实的角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课程资源有效共享的对策以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1、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基础,分析高校内部课程资源共享的问题与对策。

2、以厦门大学为个案,以点带面,从微观的研究层面调查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分析其背后的制约因素,并站在教学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可操作性的对策。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厦门大学

Abstract

With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extending continuously for several years in China,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limite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the unlimited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becomes urgent. Currently, most universities are annoyed by these problems in varying degrees,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and teachers, the unreasonable distribution and structure of resources, the difficulty in meeting students’ study need. It is necessary for the higher school to rais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esources and implement the sharing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On the base of empirical study, taking Xiamen university for instance and investigating the state of curriculum resource’ sharing,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analyzes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 then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ngle of view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which could reach the goal of an interactiv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teachers and students’need .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thesis is comprised with four parts:

Part One: Preface. This chapter points out the question, and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s, purposes, methods and some key concepts. Then an overview of associated documents are provided.

Part Tow: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the author makes detailed investigations to realize the state of sharing of curriculun resources of Xiamen university. On this basis, this chapter analyzes exsiting problems and sums up experiences initially.

Part Three: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factors which restrict the sharing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of Xiamen university from several dimensionalities. These restricting factors include resources, mind and opinion, specialty mode and management system.

Part Four: From the angle of reality, this chapter brings forward the tactics and suggestions about the problems and points out the direc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The originality of this dissertation:

1.Methods. It analyzes the problem on the base of empirical study.

2.Angles of view. It takes Xiamen university for instance to reflect the general

picture of the share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of all higher schools.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microcosmic view to analysis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and put forward with resolve tactics which aim at the maneuverability.

Key words: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resources; Xiamen University

目 录

第一章导论 (1)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

二、概念与研究目标的界定 (5)

三、相关研究述评 (7)

四、研究方法和思路 (12)

第二章厦门大学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 (15)

第一节本科课程资源共享现状分析 (15)

第二节研究生课程与本科课程资源共享现状分析 (35)

第三节基本结论和存在的问题 (48)

第三章厦门大学课程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分析 (51)

第一节资源因素 (51)

第二节专业模式因素 (54)

第三节思想观念因素 (58)

第四节管理体制因素 (61)

结语 (63)

第四章促进高校课程资源有效共享的对策和建议 (65)

第一节对策和建议 (65)

第二节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73)

附录 (76)

参考文献 (81)

后记 (84)

Contents

ChapterⅠ Introduction (1)

Ⅰ. Bringing up the problem (1)

Ⅱ. 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s and target (5)

Ⅲ. An overview for the research (7)

Ⅳ.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the logic frame (12)

ChapterⅡ The state of curriculum resource sharing of Xiamen University (15)

Ⅰ. Analysis on the state of share of undergraduate course resources (15)

Ⅱ. Analysis on the state of share course resources between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35)

Ⅲ. Conclusions and existing problems (48)

ChapterⅢ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ing the curriculum resource sharing of Xiamen University (51)

Ⅰ. The factor of resource (51)

Ⅱ. The factor of specialty mode (54)

Ⅲ. The factor of mind and opinion (58)

Ⅳ. The factor of management system (61)

Conclusions (63)

ChapterⅣ Th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for higher school about the share of curriculum resource (65)

Ⅰ. The resolve tactics and suggestion (65)

Ⅱ. The direc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73)

Appendix (76)

References (81)

Postscript (84)

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 导 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

2007年5月2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由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人们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高等教育发展的众多热点问题上:贷款、扩招、就业、质量……无疑,我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连续9年的规模扩张后,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资源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越发突出。

当前,大部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众多“瓶颈”问题,而具有共性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资源短缺是我国高校必须长期面对的严峻事实

自1993年政府正式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并提出“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直至今日,媒体对“4%”这个小小的数字是这样解释的:“在发达国家,它早已是个过往的里程碑,在发展中国家,它也已是个平均值,但在中国,它还是一个理想,一个十年前就提出却尚未达到过的目标。”①另有数据表明,我们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际上是以世界教育总支出的 1.04%,担负着全球正规教育在校学生中的17.9%。这种所谓的“教育不能承受之重”是否已经让喊了多年的“穷国办大教育”的口号演绎成“大国办穷教育”的现实。

尽管众多学者为教育投入不足和资源短缺严重的事实做了种种分析和归因,尽管自1997年以来,国家财政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连年扩招引发的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加之近年来国家对义务教育免费问题的重视,而相对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我国大部分高校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的局面仍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这一严峻的现实也将成为当今高等教育某些问题产生的潜在诱因。

①GDP4%,教育投入何时兑现 [J]. 教育与职业,2007,(4):20.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2、教育资源利用率低下、配置不合理的现状在高校中仍广泛存在

正像GDP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唯一标准一样,教育的产出指标也不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发展层次的绝对标准。高校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追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才是时代的主题。

靳希斌教授认为,所谓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①高校的资源主要包括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扩招以来,许多高校盲目追求大而全,以期通过规模的扩张或层次的升级来争夺更多的教育资源,却忽视了高校内部已有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正如北京大学前党委书记任彦申同志在《从清华园到未名湖》一书中写道:“我国大学的财政困难,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但大学自身管理不善、市场观念薄弱、经营能力不足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大学中到处都能看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却是资源闲置和浪费。许多社会和市场急需的资源如人才、科技、知识、信息等,被旧观念、旧体制束缚着,不能充分释放出来,以至于‘抱着金饭碗讨饭吃’。因此,我们不但要善于建设大学,而且必须善于管理大学、经营大学,提高大学的综合效益。”②有相关研究者使用DEA方法,选取2001年和2004年我国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样本,对我国高校的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作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绝大部分高校2001年和2004年的超效率值③均小于1,这充分说明了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资源配置效率还十分低下。这一方面长期受我国政府财政投入的计划配置方式影响,另一方面高校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内部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却并没有进行配套的改革和调整,使原本稀缺的教育资源无法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3、在校生规模持续扩大和高校生师比居高不下的矛盾日益激化

根据《中国教育年鉴》,2000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大学生为556万人,2005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562万人,2006年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1739万人,

①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② 任彦申.从清华园到未名湖[M].江苏: 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③1978年由著名的运筹学家A·Charnes,W·W·Cooper和E·Rhodes首先提出了一个被称为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简称DEA)的方法,以评价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后来Andersen和Petersen(1993)将DEA方法运用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研究中,提出了一种“超效率”模型,以便比较不同单元之间的效率高低,即根据模型得出的效率值大于或小于1来区分决策单元配置效率是否有效。

第一章导论

6年间扩招了1182万大学生。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普通本专科将达到2000万人,高校在校生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表1.1 1999-2006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和专任教师人数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年鉴》1999-2006

从上表可以看出,从1999年开始扩招,高校内部专任教师人数虽然稳步增长,但相比在校生人数猛增的需求仍有很大的缺口。此外还受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高校扩招不仅是招生人数的增加,也有专业结构的变化,已有教师对新增专业和新课程无法及时适应;部分高校的教授、博导很少给本科生上课等,个别院校和个别专业的专职教师缺口比数据上显示的更为明显,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扩招后生师比的急剧扩大。

据统计,我国高校生师比已达18:1,世界发达国家生师比最高也就是14:1,如果按14:1计算,我国高校还缺近10万专任教师。① 以厦门大学为例,《2006年度本科教学评估总结报告》表明:全校总体生师比已经超过16:1,比2005年相比有一定幅度的升高,个别学院如法学院、公共事务学院和经济学院已经超过30:1,管理学院和软件学院甚至超过了60:1。这必然会出现这样一种困境:一边学生对课程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据统计厦门大学选修课学分占所有课程学分的比例仅为24.4%,远远低于国外大学60%-70%的指标;而另一边教师普遍反映已不堪重负,无法保证高水平和高质量的教学工作。

(二)问题的提出

教育资源短缺与重复低效配置的矛盾并存,生师比偏高与无法满足规模庞①李瑞英.大学扩张潜伏财务危机[N].光明日报,2005-12-26(7).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大的在校生需求的矛盾并存。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管理者更应该将注意力从能够拥有多少资源转向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上。

首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在高等教育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资源中,课程资源是高校的核心资源之一。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不够重视,部分高校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也缺乏意识和主动性,造成了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被闲置和浪费。其次,从高校管理者的角度看,越是综合性、规模大的大学,越是研究型的大学,由于各种培养类型和教学系统并存,学生对课程资源的需求也就更大更多样化,在课程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寻求各种途径,构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因此,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必将显现出来,一所高校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的程度将直接决定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水平,课程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任何一所追求长久发展的高校都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从当前各高校的普遍情况来看,面向全校开设的公共课程,比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及一些公共政治课等已经基本实现在共享的基础上分级分类教学,部分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系统之间也在寻求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受教学条件和专业、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实际共享的深度和广度还比较有限,而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意义,并且也开始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实践。

厦门大学是我国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正在积极探索课程资源如何在不同层次的平台上实现有效共享。那么,在假设现有专业设置、培养规模和教学计划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各种培养类型的课程资源是否实现了合理配置和有效共享?如果要实现有效共享,目前校内教师资源应该如何配置?学生对课程资源共享的需求和评价如何?制约课程资源共享的因素有哪些?该如何配置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要想回答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首先对厦门大学目前课程共享的现状有一个系统和深入的了解。

为此,本研究将定位于小范围的实证研究,从调查2005-2006学年厦门大学七个本科学院以及一部分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共享的现状入手,深入了解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背后的制约因素,运用访谈,问卷调查,统计、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试图从教学管理层面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使高校在面对资源短缺的

第一章导论

现实下,能够使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和学生需求三者之间达到一种相对协调和良性互动的状态。

二、概念与研究目标界定

(-)概念

1、课程

课程,作为使用最普遍最基本的教育术语,对它的定义也总是争鸣不断。在近几十年来,由于课程理论的发展,人们对“课程”含义的认识也日益多样化,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有学者从“教”的角度将课程定义为“一定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进程”;①而另有学者从“学”的角度将课程定义为“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下获得的全部经验”。②

此外,高等学校的课程与普通初等、中等学校的课程也有一定的区别,王伟廉教授在著作《高等教育学》中将“课程”界定为“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③更加突出了高校课程的学科性、系统性和功能性。

2、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的概念

与“课程”相比,“课程资源”这个概念进入中国教育研究者视野相对较晚,什么是课程资源呢?范兆雄副教授在《课程资源概论》一书中指出:“课程资源(Curriculum Resource)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一切。它包括构成课程目标、内容的来源和保障课程活动进行的设备和材料。”“即课程资源不是指向课程活动本身,而是指向构成课程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素材和条件”。④

华东师范大学的吴刚平教授提出:“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在此基础上,他对课程资源作了分类:首先,“按照

①施良方.课程理论一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② 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③ 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134

④ 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4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两大类。”;其次,“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它们都可以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①此外,“由于划分角度不同,课程资源也可以划分为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与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纸质资源与电子音像资源,时间资源与空间资源等。”②

(2) 几个相近概念辨析

那么课程资源与教育资源、教学资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教育资源一般是指教育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有形资源和经验、信息等无形资源的总和;教学资源则是从教师和教学过程的立场出发形成的概念,强调的是“教”的资源,如师资、教室、教学资料、实验实习基地等;而课程资源既包含了“教”的资源,也包含了“学”的资源,外延较之教学资源更为综合。可见,课程资源和教学资源都从属于教育资源的范畴,教学资源是课程资源中直接为教学活动服务的那部分资源,因此教学资源从属于课程资源。

3、课程资源共享

所谓“共享”,即共同分享。具体到高校的课程资源共享,实际上是教学资源共享的集中体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首先从共享的层次上看,宏观上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一所高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共享;二是国内校际之间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三是国内外校际之间的课程资源共享。微观上具体到一所高校还可以分为全校公共课程资源的共享,不同院系之间课程资源共享,以及同一学院内不同系所和专业的课程资源共享等。

其次从共享的内容上看,一所高校内部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教学计划(内容)、教师、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和场地)等基本要素。相应的共享的内容也主要围绕这几个基本要素,即教学内容的共享、教学环境的共享和师资的共享。

最后从共享的意义上看,资源共享是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课程资源共享可以大大丰富高校可供利用的课程,降低教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但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人们不禁会质疑:高等教育的质量和高校教学效益的提高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呢?是否实现了资源共享就意味着高等教育的质

①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59.

② 吴刚平.解析课程资源[J].计算机教与学,2006,Z1:10.

第一章导论

量就一定会提高呢?笔者认为高校的资源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对有限的资源有效地运用了多少。共享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教育质量的提高有赖于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无疑为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鉴于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本文所指的课程资源为狭义的课程资源,即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既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如教材、经验、教学方式等,也包括条件性课程资源,如教学场地、设备、师资、教学制度等。本文所指的共享为微观层面的共享,即一所高校内部的课程资源共享。

(二)研究目标的界定

在明确相关概念之后,需要对本课题研究的范围和目标作准确的界定:本课题主要以厦门大学为个案,选取一定学年段的本科及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实践为研究资料来源,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厦门大学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的深入调查和分析,试图展现当前高校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及问题,深入分析制约课程资源共享的因素,提出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合理建议,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以期能够以点带面,供更多的高校借鉴和参考。

三、相关研究述评

资源的稀缺和配置问题本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学领域对于如何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也逐渐增多。从可得的资料来看,直接以高校课程资源共享为主题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见,尚无专著;而关于这个问题更泛化的研究集中出现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高校合并、扩招后高校资源重组的背景下,对于出现的大学城和多校区高校的教学资源,课程资源要不要整合,如何共享及其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有学者从微观和宏观等方面做了相应研究;此外,还包括近年来有学者对高校精品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的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

受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所限,以下主要回顾直接以高校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共享为主题的研究现状。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一)已有研究的特征分析

1、相关研究的时间和数量特征分布

已发表的学术专著、报告及论文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学者对相关问题的

的观点和看法,但在一定程度上,各类学术期刊在一段时期内对于一个问题的

探讨情况,可以大致反映出研究者们对于该问题的关注程度及其研究的价值。

以“高校”、“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共享”等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

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上按照相关度检索,得到直接以高校

课程资源共享为研究主题的硕士学位论文2篇,学术论文16篇,其发表时间分

布如下:

表1.2 直接以课程(教学)资源共享为题的研究成果发表状况

年份(年)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总计 发表文章(篇) 3 2 2 3 3 2 1 16 发表学位论文(篇) 0 0 0 0 1 1 0 2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搜索的研究成果数量统计而得)

由统计数据来看,较之教育资源配置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意义来说,对高

校资源共享这个问题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还比较薄弱。近几年来并

未发表相关的学位论文,仅2002和2003年发表了2篇硕士学位论文;从发表

在学术期刊上的文章数量来看,平均每年只有2篇左右的相关文章发表,可以

看出,尽管资源共享是高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但现有研究成果非常少。由

于资源共享问题并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对各所高校来说,实现资源共享涉及

到教学管理实践的各个复杂的方面,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对于

该问题的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也是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比较少的原因之一。

2、研究群体的身份特征分布

从相关研究者的所在单位来看,绝大多数是处于高校教学管理第一线的行

政部门,如教务处(教学科)、学校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等,其比例占研究者总

第一章导论

体的87.5%,其中在教务处工作的有11位,占到总体的68.75%,而所在单位是

学术机构的研究者仅有2位,仅占总体的12.5%。

表1.3 相关研究者的所在单位分布状况

所在单位(部门)教务处 学校办公室 校长/院长办公室 学术机构 总计 频次 11 1 2 2 16 百分比% 68.75 6.25 12.50 12.50 100.00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期刊网搜索文章作者所在单位统计而得)

从相关研究者的职务特征看,其中担任高校教务处长和副处长职务的研究

者人数达9人次,担任校长办公室或学校办公室主任或副主任职务的研究者人

数为2人次,一般学术机构研究人员为2人次。

可见,对于高校课程(教学)资源共享问题关注较多的主要是高校的教学

管理机构或部门。就职务而言,往往是一所大学的第一线的教学管理者关注很

多,比如教务处长,而一般的教师和学者论述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教学管理

部门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在此部门的研究者能更深切地认识到高校资源共享的重

要意义,对此问题的探讨怀有一定的使命感;另一方面也因为职务带来的便利,

能够获取大量具体的数据和资料,使得对该问题的研究也比较深入。

(二)已有研究的逻辑分析

高校的课程资源共享问题是与教学管理实践密不可分的。正因为如此,对

这个问题的已有研究也是与研究者自身的教学管理实践有着紧密关系的,大部

分研究者都是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从不同的层面或角度对高校的资源共享问

题展开论述。

首先,从研究的层面看,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微观

层面的研究较少。

一部分研究者,主要从宏观的层面,对高校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共享的理念、目标、层次和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这些研究者认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有效实现资源共享是高校发展的必然要求;打破高校之间教学资源的严格界限,实现教学资源的互补和共享,对于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破除人才培养的资源瓶颈,是极其必要的(李海平,2003)。有学者认为没有共享的理念,就没有共享的实践,因而提出了“开放教育”、“合作共赢” 和“以生为本” 的理念(郑文,李文玲,2006);有学者提出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的目标主要有二:降低课程成本,提高教育经济效率是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的直接目的;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的终极追求(徐丹,2002)。在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行分析后,他们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即增强资源共享的意识,建立资源共享的机制,实行灵活开放的管理等。

另有部分研究者,主要从中观的层面,有的探讨区域高校间的资源共享问题,有的探讨大学城或是多校区高校的资源共享实践问题。由于这部分研究者更多的是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因而较之宏观层面的研究更加生动和具体。比如有学者在对沈阳市北片6所高校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实践的考察基础上,提出共享的途径与内容,认为高校间可以开展跨校选课、跨校辅修、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学习等区域合作,实行实验室、图书馆、教师等资源的共享等措施(张贵敏等,2004);也有学者在研究中以多校区大学或是大学城为举证对象,收集大量的实践资料,从现实的角度,指出我国多校区大学和大学城教学资源整合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重点论述了资源整合的策略。

而较之宏观和中观层面的研究来说,微观层面的研究还十分少见。已有研究中虽然对一些高校的课程资源共享实践有所提及,但多没有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具体针对一所高校或几所高校的具体共享实践的研究几乎没有,具体数据资料也相当缺乏。

其次,从研究的方法看,所检索到的文献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类以思辨的研究方法为主,偏重于整体的理论探讨。较典型的就是徐丹的“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研究”,论文从对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思考入手,围绕关于课程资源共享有效性的假设,运用教育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展开理论推衍,并提出了发展高等学校的共享文化等建议。

第一章导论

另一类则以实证的研究方法为主。在现有的研究成果中,真正以实证为基础的研究并不多见,大多散见于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一些研究中,其目的也多是为研究者所得结论提供数据支持。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张贵敏,于树祥,马艳红的“对沈阳市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探讨”,研究以提高高校教学资源共享效率为目的,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法和特尔斐法等研究方法,对沈阳市北片6所高校的教学资源共享实践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归纳出有建设性意义的经验及建议。

(三)小结

从以上呈现的研究成果来看,已有研究仍存在着如下一些局限:

1、多为理论层面上的经验探讨,而缺乏典型的个案研究。从搜索到的文献来看,绝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以期刊论文的形式发表,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存在欠缺。此外,在对研究结论的表述上,多为推断性的、概括性的经验总结,理论性较强,而缺乏具体的数据和论据支撑。在16篇期刊论文和2篇学位论文中,仅有1篇论文中涉及到有关个案的研究,可见关于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表面上,要做到点面结合还缺乏更多的以实证研究方法为基础的个案研究。

2、研究所得结论过于空泛,缺乏针对性和适切性。正如前面分析提到,由于资源共享问题并不是单纯的理论问题,对各所高校来说,实现资源共享涉及到教学管理实践的各个复杂的方面,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而已有研究大多围绕资源共享中的共性的那一面展开论述,对个性的一面少有涉及。所得结论虽然在解决高校所共有的一些问题上有借鉴和推广意义,但对指导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资源共享实践仍缺乏针对性和适切性。

综上所述,相关的研究者对于实现高校资源有效共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并对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作出了积极地探索,其研究成果无论是在研究视角上还是研究方法上,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的有益的借鉴和进一步探索的空间,同时也使本课题的研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一)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实证研究方法为基础,具体运用了文献法、调查法(包括访谈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统计法、个案法等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下简要说明几点:

1、访谈法

笔者深入教学管理的第一线,对厦门大学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处,研究生院等部门以及个别学院进行相关情况的调研,主要访谈对象有负责教学工作的相关管理者、个别院系的教学秘书等工作人员,也包括在问卷调查过程中对部分学生、老师的随机访谈。通过深入的访谈,以了解现行体制下,学校课程资源配置的实际状况及相关问题,为本课题下一步的研究明确了重点。

2、问卷调查法

(1)调查目的

本调查旨在了解厦门大学课程资源共享的现状,以及学生对课程共享的需求和评价如何,通过调查所反映出的实际情况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的参考。

(2)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厦门大学七个本科学院的2004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选定的七个本科学院分别是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海洋与环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和医学院,这主要考虑到厦门大学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所选定的本科学院一方面在学科门类分布上具有代表性,此外从学院整体实力上看也能反映出厦门大学的实际情况。

在对本科学生的抽样调查中,本研究没有在本科阶段的各个年级抽取样本,而是将其限定在2004级的本科生,也就是开学即将升入大四的学生,这是因为大一、大二的学生所学课程中公共课程和通识课程所占的比例较大,对于整个本科阶段的课程体系还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大四的学生多已毕业工作,数据收集有一定困难。因此,2004级的学生即将升入大四,面临着保研、考研或工作的选择,对大学前三年的本科课程学习感触较深,评价也相对全面和客观,有利于本研究获得最真实有效的数据。

数字化阅读资源共享系统技术方案

数字化阅读资源共享系统技术方案 借助于网络化、电子化和数字化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网络方式访问的共享资源,这些用户更倾向于通过一个统一的服务入口去无缝地访问数字化阅读资源共享系统所有的信息资源和服务。目前,广佛肇经济圈进程加快,教育的合作也签定了协议,内容包括了教育信息化的合作与交流,致力推进教育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此,建立数字化阅读资源共享系统,建设以数字化阅读内容资源,整合统筹三个地区信息资源,已成为三地教育信息化合作的重要内容。 一、区域数字化阅读资源共享系统特性 区域数字是一种阅读资源共享系统资源与服务集成的应用框架,是一个地区内各个阅读资源系统面向读者的统一服务窗口,能有效集成阅读资源共享系统内外的各类资源和应用,通过内容聚合和统一认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内容和阅读资源共享系统服务。 统一界面:允许不同类型的资源、服务和应用以组合方式显示在统一的页面上; 统一检索:支持多个异构资源的跨库检索(cross-search,metasearch,federated search); 这些资源包括OPAC、书目数据库、外部异构的商用资源和免费web资源等。检索协议包括HTTP、Z39.50、Zing、CALIS-ODL等。支持的元数据包括DC、Marc、EAD等; 资源链接:提供即资源调度功能,使阅读资源共享系统实现电子资源之间的无缝链接; 资源导航:对用户提供多种资源的多种分类导航浏览方式(如学科导航、其他分类导航等),便于用户快速找定位所需资源和服务; 内容聚合:将其他资源、数据库中的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通过收割(OAI、METS)、复制、导入等技术聚合起来,建立联合资源仓储(Union Catalog/Database)。这些内容可包括导航数据、元数据、全文数据、多媒体数据等。提供对联合仓储中多种类型元数据的联合检索 统一认证:即支持统一检索能够同时检索多个需要IP认证或帐号密码认证的商用资源,而无需用户自己登录这些资源 流量报表:记录用户对区域数字化阅读资源共享系统和资源的使用情况、分析日志系统,用户行为挖掘。 二、区域数字阅读资源共享系统方案概述 2.1、方案简述 通过区域数字化阅读资源共享系统,将一个地区内各个阅读资源共享系统电子资源的导航与检索、馆藏书刊目录查询、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虚拟参考咨询、参考文献引用以及网络搜索引擎等扩展服务有机

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

关于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为了共同分享区内学校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携手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中小学信息化教学水平,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推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目的,搭建了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现制定本校实施方案,请遵照执行。 一、工作目标 通过互动性的网上课堂教学、教育研究平台,进一步优化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条件,有效聚合我校教育教学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功能、交互式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我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化。 二、主要措施 (一)平台建设 建立“琴溪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视频直播(点播)平台”。主要栏目是:视频直播(点播)、相关新闻、最新直播课程预告等。 (二)体系建设及活动开展 以我校相关学校为依托,通过共享平台在全县中小学

校开展课堂直播、班队活动、教研活动、远程听课评课等形式为主的活动。 1. 课堂直播 向所有学校开放学科课堂教学常态课,进行现场直播或通过点播录像课等形式,实现师生间远程听课观摩交流。每天不少于4节课,其中 小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 中学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 2. 班队活动 向所有学校开放以德育教育为主的班队活动,进行现场直播或通过点播录像课等形式,实现师生间远程听课观摩交流。 3. 教研活动 开展全县网络协作教研活动。一是通过链头学校带动其他学校直接参与优质教学研究活动,二是从教师教学实践共同问题出发,开展主题化网络研修活动。4. 远程听课评课 通过本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直接参与远程听课和评课活动。 三、保障机制

新课标理念下的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策略

新课标理念下的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策略 摘要: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网络优质资源建设将再一次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简要概述网络教育资源的内涵,主要针对兰州市重点高中网络教育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思考新课标理念下网络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新要求与新期望,并提出几点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网络教育资源;优质;建设与共享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研究已经取得很大成就,普通高中新课程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但关于高中新课标理念下的网络教育资源构建与共享研究,仍然需要有系统的研究。紧随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成为新课程实施的条件,因此,在当前的形式下,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特别是新课标理念下优质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的研究成为必然。[1]甘肃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将给该省的高中教育现状带来质的变革与突破。 二、网络优质教育资源概述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和信息化课程资源的主要形式,网络教育资源的内涵及特征也随着新课改下课程资源观的定位需要而有所发展。随着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不断推进,网络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对于基础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系统的实用性、经济性的意义日益凸显。由于从事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及应用的实体过于繁多,导致网络资源低水平自治与共享现象普遍存在,这严重阻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2]目前所呈现的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现状,势必要得到合理规范、科学标准的有效整合。 网络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 网络教育资源观还包括教育人力资源、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环境资源三个重要的组成因素,[3]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体系则是由这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组成的动态平衡体系。教育人力资源是指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应用过程中各种人员的集合,如资源的开发者、建设者、管理者和应用者,其来源主要是教师(学科专家)、学生、社会人士(家长、学科爱好者、社区会员等)。教育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式在网路特别是互联网上传送的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各类信息。教育环境资源是提供资源建设和应用过程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和各类软件工具及应用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高校课程资源共享问题研究 摘要: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用。课程资源的利用、管理直接影响着高校课程的数量和质量。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在校人数激增,高校课程资源日益紧张,许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课程资源短缺、生师比偏高、无法满足规模庞大的在校生需求等问题。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实现课程资源优化共享,已成为各高校在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当前中国高校课程资源的共享现状,查阅相关资料,从资源共享现状,值得肯定的做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做了研究。 一.资源共享的意义和主要形式 高校课程资源的共享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可谓意义重大:优质资源的有效共享,可以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利用率,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同时也可以使课程种类大幅增加,方便高校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从而有效地提高高等教育整体质量和教学效率。 这里值得一提的就是哈弗大学的公开课,哈弗大学向全世界公开教学视频,像哲学,物理等课程,既可以让世界上的在校大学生享受到哈弗的教学成果,学到知识,感受世界一流讲师的魅力,另一方面,哈弗也能通过这种手段提高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于己于人都是有益无害。

高校课程资源的共享形式主要包括物力资源的共享和人力资源的共享,而物力资源资源的共享又包括教学设施的开放,如教室,实验室,机房等;图书馆资源的开放,现在好多高校之间可以互办借书证,免费到其他学校借书,如北大;网络资源的共享,中国目前正在办精品课程,好多学校有自己特色专业,办的这些精品课程通过网络可以惠及许多人。 人力课程资源的共享主要包括教师的交流与互聘,名家资源共享,校际选课和学分共认教师的交流与互聘教师互聘主要采用聘用客座 教授,邀请名师和著名学者举办讲座或报告会种形式,但还有临时聘任、短期聘或双聘任其他高校的教师的形式,除此之外还会通过人才借用和人才租赁等一些方式和途径来引进吸收外校优秀师资力量;名家资源共享专家资源的共享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校内专家资源跨专业的共享,一是高校校际间专家资源的共享,我们学校有星期四人文讲座,请了各校的名师来我校讲学,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接触人文气息的机会;校际选课和学分共认,这种形式在中国最为普遍,如南京的仙林大学城,开办了120多门的选修课,还有北京的学院路,高校之间可以共选选修课。跨校选修课程可以说是实现资源共享、发挥各自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的良好形式,特别是跨校选修课程能够使学生学到外校的优秀课程,聆听到外校优秀教师的教诲,这样各高校的名师资源就能够在本地区范围内发挥更多的作用。 二.高校课程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 1.教育资源共享内动力不足

重庆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简介

重庆大学城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简介 目的:一是实现大学城内各高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整合和高度共享,减少各高校的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二是为大学城实现“五个一体化”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强化服务师生功能,促进教育公平和和谐发展;四是统筹各高校教育信息快速流动,避免信息孤岛和数字鸿沟;五是扩展校园功能,拓展校园时空纬度,促进各高校协调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率。 功能:一是师生身份的统一论证;二是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三是图书文献资源网上检索、阅览、下载、预约、传递;四是科研资源的查询、科研需求和科研成果的发布、科研互助、专家库、科研信息上报与管理;五是学生、企业就业信息和服务的共享;六是网上商城的商品买卖、生活服务信息的查询;七是学生网上学习、交流,学校间信息发布、交流、宣传等。 网址:http:// https://www.sodocs.net/doc/2b87786.html,,学生可进入此网站先登陆(要先注册),然后选择大学城其它高校对外开设了的课程,按课程信息到相关学校听课学习,最后考试合格者取得相应学分。 学生注册流程 学生输入https://www.sodocs.net/doc/2b87786.html,/登录大学城首页,如下图: 图1 大学城首页 在大学城首页选择登录,进入登录页面,如下图:

图2 登录页面 学生在登录界面中点击‘用户注册’进入用户注册页面(用户类型选择“学生用户”),如下图:

图3 学生注册页面 【注】:*号是必填信息,学生必须正确录入自己的真实信息(如姓名、学号、所在学校、院系)才能注册成功。 填写学号时,请各高校同学按照以下参考位数填写。 学校学号位数 重庆大学8位 第三军医大10位 重庆医科大学8-10位

重庆师范大学11位 四川美术学院10位 重庆科技学院10位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 10位 学校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 10位 学院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 10位 学院 重庆警官职业学院8位 学生选课操作流程1、学生选课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教师教学中查看更多范文。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是怎样的,以下是xx精心整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方案为落实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圳市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办法》以及《宝安区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实施方案》,解决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提高我校教育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效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信息化助推学校软实力均衡发展”为战略目标,进一步优化我校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建立资源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调动教师运用信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建设适合新课改需求的丰富的教学资源体系,并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让共享优

质教育信息资源,实现网络资源交流共享与面对面师资培训的优势互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以及教育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二、工作目标及主要措施 (一)加大我校教育教学资源网的应用培训力度,提高本土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要把教师信息资源应用能力的培训和提高纳入校本培训的内容,加强教育信息资源开发队伍的 培养。首先对全校一线教师开展“宝安教育教学资源库”使用的全员培训,使100%的教师熟练利用“宝安教育教学资源库”,100%的教师在“宝安教育教学资源库”中注册有自己的帐号,平均每天至少有1小时参与共建共享。其次,加强教育学校行政对教育信息化的认同度,提高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意识以及基本操作技能。组织学校行政参加区教育信息化专题讲座以及网络信息资源搜索与利用的专项培训。要求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校长、教学处每天登陆“宝安教育教学资源网”检查督促本校教师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二)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宝安特色教学资源库”与“宝安优质视频教学资源库”等本土资源以及专题网站资源的建设。 1.组织信息科组给一线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培训。 2.发动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宝安特色教学资源库”以及“宝安优质视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传原创的课件、素材、课堂教学录像等多媒体教学资源不少于1件。 3.要求教学处每学期至少要录制5节学校优秀课例,主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校领导严格把关,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进行认真审核,尊重

毕业设计---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 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2007年 3 月 15 日

摘要 通过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完成了对于操作系统课程的远程化授课。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对于这门课程进行学习。建立起了基于B/C的网络化教学系统。本网站采用当前最流行的JSP网络编程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动态、交互访问,具有强大的Server/Client交互能力。本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介绍Win2000 +JSP(J2DK+TOMCAT)系统并且嵌入 JAVABEAN的一般原理;阐述整个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概要设计,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中的特殊性、难点和重点;详细设计实现学院介绍、教学资源、课程表、课堂教学、在线答疑、其他课程、课件下载、留言反馈、站内搜索、公告专栏、友情链接、校园风景、新闻中心、栏目导航等程序模块;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且分析并解决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建立完整的实验网站,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关键字: JAVABEAN JSP 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 JAVASCRIPT JDBC

Abstract Through th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website construction, completed long-distance has taught regard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curriculum, was allowed to cause the student without the time space limit, and carried on the study through the network regarding this curriculum.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B/C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This website uses the current most popular JSP network programming technology, may realize the data to be highly effective, dynamically, alternately visits, and has the formidable Server/Client interactive ability. In this article does main work: Introduced Win2000 +JSP (J2DK+TOMCAT) the system and to insert JA V ABEAN the general principle; Elaborates the entir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website outline design,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Has analyzed in the system realization particularity, the difficulty and key; The detailed design realization institute introduced, in the teaching resources, the class schedule,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on-line Q/A, other curricula, class downloading, the message feedback, the station search, program module and so on announcement column, friendship link, campus scenery, news center, column navigation; Each module concrete realization, also in analysis and solution realization certain technical questions; The establishment integrity experimental website, carries on the test and the analysis result. Key words: JA V ABEAN JSP Network teaching JA V ASCRIPT JDBC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版)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 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及Internet的迅猛发展,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经历着极大的变革和挑战,多媒体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一种新模式,其特征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兼容多种教学形式,优化和有机组合不同媒体。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资源的应用为学科知识的拓宽和加深、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教学过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和创新学习,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学逐步由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其次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开放了教学时空,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及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改的核心,而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关键是相应教学资源的配套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校开展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成败,是提高现代化教学的“瓶颈”。建设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成为当务之急,意义重大: (1)建设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人才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可见,在信息社会里不仅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更特别注重人才所具有的创造性以及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人们通过各种通信设施和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眼界,进行创造性劳动。只有具备自学能力的人,才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搜索、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探讨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探讨 高校教育资源共享机制要实现有效稳定的运行除了要以先进的技术体系作为基础,以合理的共享方式作为依托,以完善合理的组织管理结构作为协调,以公平的分配原则和相应的激励政策为动力,还要有行政干预机制和配套的法律保护制度为保障。 标签:高等学校;教育资源;共享;对策 doi:10.19311/https://www.sodocs.net/doc/2b87786.html,ki.16723198.2016.21.098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各阶层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面临着如下两大问题:一方面教育资源的投入有限,造成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重复建设问题严重,导致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如何使优质而稀缺的高校教育资源尽可能地实现共享,已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 2高校教育资源共享面临的主要问题 2.1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意识淡薄所造成的资源共享内在拉动力不足 受传统高校办学观念的影响以及本位主义、自我封闭、传统陈旧思想的束缚,我国大部分高校只关注自身利益,在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意识与规划。这种各自为政会造成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此外,传统高校固守重学历、轻能力;重专业、轻人文;重理论、轻实践等观念也禁锢了教育资源共享活动的顺利开展。 2.2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和行政化干预过多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实现 目前,虽然我国省级政府承担着占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职责,但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核心仍为中央,由中央采取行政手段遥控各级各类高校,地方政府的这种权利失位严重影响了资源共享决策的制定,制约了资源共享的实现。另外,当前我国高校的“行政化”管理特征明显,内部资源的分配也需要层层审批,且行政过程繁琐复杂,在很大程度上也打消了高校师生对资源共享的积极性。此外,高校内部也是各自为战,相互之间一直缺乏交流与沟通,长期以来都形成了各自的管理模式,因此,在整体上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系统内很难达成协调与合作,导致高校内部资源难以合理利用,资源共享模式难以实现。 2.3共享资源平台的搭建、相关的技术支持以及制度配套已成为高校资源共享问题难以实现的主要障碍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案例

---------------------------------------------------------------最新资料推荐------------------------------------------------------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案例 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江陵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 摘要: 优质教育资源对于教育犹如石油对于工业。 近几年我国中小学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瓶颈凸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筛选、更新、整合、共享迫在眉睫!关键词: 教育资源网络开发共享案例一、背景随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正在从数量向质量转变,人们不仅要求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更要求有受更好教育的机会,高质量教育匮乏成为现阶段教育发展的突出矛盾。 高质量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优质教育,现在还是一种稀缺资源。 如何开发、扩展优质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小学需求,是教育界正在着力研究解决的现实课题。 二、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 1. 优质教育资源的理解教育资源是人类社会资源之一。 教育资源包括自有教育活动和教育历史以来,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史籍、教育设施、教育市场、师资、生源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 优质教育资源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 1 / 11

(1) 创新性: 新体系、新内容、新手段、新思路。 课程无论是内容体系、编写的教材、研制的软件和建立的网络课程等等,都有很高的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和理念创新的含量。 (2) 先进性: 既保留学科体系,又有实质性的改革和发展,顺应并符合新世纪教学发展的规律,代表并引领了课程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3) 示范性: 无论是课程体系、教材、软件等,具有一定的辐射性和示范性。 2. 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四步走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目前各个学校都在大力推动样本教材和校园网资源库存的建设。 一些学校中出现了不少优秀的课程案例,但由于这些优秀课程案例大多停留在当时的真实环境,很难网络再现,从而在推广和共享上出现了瓶颈。 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广大教师在具体的优质积件的创作过程中力不从心。 比如,高中数学中的球的体积公式得来的演算推理过程,一般要求用 flash 或 3Dmax 等动画软件实现,但目前我国高中数学教师领域中能熟练掌握这样技术的较少。 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本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和策略探索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和策略探索 摘要:高校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高校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基础。随着高校校园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不断深入,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使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本文研究如何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以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教学资源;资源共享;课程资源;策略 一、高校教学资源的现状 1、教学资源形式单一、更新缓慢。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深入,目前很多高校都建设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基本可以实现校园内师生共享的教学资源库系统。但很多高校教学资源库内容单一,建立完成后内容更新缓慢,有些课程的教学资源是在刚刚建立时添加的,之后对资源的管理和更新很少。 2、重复开发,缺少整合。教学资源的开发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人力,有些重点课程的教学资源开发要花上一年或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善,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更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财力。然而,在资源开发过程中,有些课程资源出现重复开发,有的教学资源开发没有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师生对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局限于查看课件,缺少对各学科、各系总教学资源的合理整合。 3、缺少必要的搜索机制。合理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创建好的教学资源缺少必要的搜索机制,有些课程的教学资源内容很多,形式也很多,这就要建立必要的搜索机制,才能方便师生的学习和使用。 二、高校教学资源共享的可行性 1、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来临,以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和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标志的教育技术革命向传统的教育教学手段、形式和内容提出了自教育事业诞生以来最具有冲击力的挑战,也给教学资源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交互性和开放性,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成为可能。同时,作为教师熟练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造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教学资源,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11章 多操作系统的资源共享

绿色软件?绿色软件通常指

11.1.2 资源共享的操作系统范围 可能一些初学者要问,共享资源既然好处多多,那么都可以适用于哪些操作系统呢?其实这需要看共享资源的适用范围。例如我们在某网站下载某款软件时,可以看到在该软件的说明中有“For Windows 9X/NT/2000/XP/2003”的软件适用系统字样,这就大致决定了共享的操作系统范围。 但是对于一些系统本身或一些较特殊的软件来说,共享适用的范围往往可以被Windows 、Linux 等多种操作系统所允许。对于一些资料类的共享,以Linux 共享Windows 系统下的资料为例,在Linux 中我们只需要简单地进行设置即可共享到Windows 系统下的资料了。 11.2 多操作系统的资源共享 Windows 有许多系统文件夹,比如收藏夹、IE 缓存文件夹、我的文档、页面文件等。这些文件夹往往因为安装了多操作系统而导致磁盘空间被重复占用,每个操作系统下的相应文件夹无法进行同步更新,这些都给我们使用多操作系统带来麻烦。例如在Windows 98下的IE 收藏夹中收藏了大量的网站,但是在Windows XP 中却无法进行直接调用。 其实这些头疼的问题只须我们简单地进行一些设置就可以彻底解决了。这里假设Windows 98安装在C 盘,而Windows XP 安装在D 盘,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已经得到验证的资源共享方法吧。 11.2.1 共享我的文档 如果要让Windows XP 使用Windows 98中的“我的文档”文件夹,可以在Windows XP 桌面中使用鼠标右键单击“我的文档”,然后选择“属性”命令,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单击“目标文件夹”选项卡,修改“目标文件夹框”的路径为Windows 98对应文件夹位置“C:\My Documents ”。 如果要让Windows 98使用Windows XP 的“我的文档”文件夹,方法类似,只是将目标改为“D:\Documents and Settings\User Name\My Documents ”(此处User Name 是指你的登录用户账户)。 不同Windows 资源共享可

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研究

2012.No222 学校教育资源是在长期的文明进化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积累的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教育资产、教育费用、教育制度、教育品牌、教育人格、教育理念、教育设施以及教育领域内外人际关系的总和。 1 我国高校资源共享基本情况 我国是人口大国,教育资源特别是高等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尤其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至2009 年,我国有高校1908 所,其中本科院校740 所、高职高专1168 所,每所学校在发展核心和定位上有所侧重,各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期以来,教育资源常被视为专有资产,校际间共享教育资源共识缺乏,导致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价值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广泛开展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效益,是高等教育管理和改革探索及研究的重要课题。 1.1 高等教育资源共享背景 1.1.1 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短缺要求资源共享 资源匮乏是我国长期以来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在高等教育扩张以后,高校仅以其自有的资源很难满足专业人才培养及教育工作的需要,资源匮乏对需求扩张的矛盾显 我国高校教育资源共享现状研究 张 谦1 潘婷立2 张亚红3 陈俊意1 杨治国1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1. 临床医学系;2. 科技产业部;3. 药学系 重庆 400030) 得特别突出。 1.1.2 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要求资源共享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国家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机制形成了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城乡二元结构,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资源单位所有制,小而全的设备投入模式,加上高校间条块分割严重,教育资源缺乏应有的流动,很多高校的重要教育资源使用效率低下和严重浪费,形成了劣势学校教育资源严重短缺与优势学校资源严重闲置的鲜明对比。1.2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共享主要模式1.2.1 区域内高校教育资源共享 在高校扩容过程中,不少省市出现了政府主导型大学城。大学城作为一种创新,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进程中以集约化来解决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一种可行途径,也是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主要实践模式。据统计,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到2010年,全国27个省市已建成94个大学城。 南京仙林大学城9所高校依据“以生为本、开放建设、创新机制、合作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强化辐射”的原则共建教学联合体,联合体在共建协议的框架下,建立了有利于 城市的实际状况,规划中不仅要重视保护人类居住环境,还要重视自然系统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在优化建成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重视城区与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 (4)动态规划原则。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生态城市规划必须要实现城市发展动态和静态的结合,规划既要在现有的发展状态基础上为将来发展提供一个继续前进的空间,同时又要在已经成型的城市规模范围内完善城市功能、调控城市结构、彰显城市特色、延续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并针对万州城市发展的动态性和阶段性特征,特定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目标与方案。 (5)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有关领域进行统筹考虑,使规划目标与制定方案既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又要能为万州当地的社会、财力所接受。而措施又应具有可操作性,通过努力可以实现,最终使规划目标从制约型向适应性、合理性、超前性发展。 (6)协调统一原则。制定的规划要与万州总体规划、万州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万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相协调,与市政建设、水利、环保、国土、林业等各部门的规划相协调,与大三峡地区区域相关规划保持统一。 6 万州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基本理念 规划坚持“安全、健康、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以安全保障健康,以健康促进和谐互为一体,互相支撑,促进与推动万州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构成四位一体的规划理念模式。建立城区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的平衡,达成城区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从而形成一个“生态城市-生态城区-生态小区”多层次网络体系,并以交通干线为基础开发轴构成网络结构。按照空间要素和尺度,由“点、线、面”组成的一个完备生态城市系统。 所谓“点”,主要指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和历史文化遗产等,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历史价值,因此需要作为一个“敏感点”整体重点保护;所谓“线”,是指绿化带、道路和水域等,作点与面间联系的纽带,应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建设成为具有一定美学价值、适于人类居住、符合生态学原理的生态廊道;所谓“面”,主要指集中建立的功能区域,应用生态导向设计指导“面”的建设,把每个面看作一个子生态系统,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全面分析系统内部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用整体观点研究和解决内部生态环境问题,尽量将污染物在自身内部进行分解和循环利用。一般采用无污染的能源系统或者采用循环经济模式、清洁生产技术等,以建设成为生态居住区、生态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为契机,最终建设成为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城市生态与城市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2]《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 (上接第4页)

浅谈高校师资共享(一)

浅谈高校师资共享(一) 论文关键词:资源共享机制 论文摘要:高校教师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中坚力量,是人力资源中的一种稀缺资源。如何将一种稀缺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不仅是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角度来谈在经济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必要性以及高校教师实现资源共享的形式,并提出了建立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新机制。 伴随高校扩招,高校教师资源严重不足初见端倪。为了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师资不足的挑战,各高校之间应实现师资共享。通过师资共享,打破原有师资管理中的自我封闭状态,改变教师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人员不流动、余缺不互补的现状;各院校在互惠互利原则的基础上,以学科建设为依托,逐步实现教师资源的融通和共享,建立相互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教师资源开发机制,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以此来推动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高校教师资源共享的必要性 (一)高校教师资源共享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提出的需要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的提出,伴随着高校扩招,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各院校发展的瓶颈。从全国状况看,高等教育的办学条件是教师数量不足,全国按学生和教师比14:1的标准计算,教师缺口l6万人。高校师资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其一,伴随学科结构调整,新兴学科专任教师不足,结构性缺乏尤为突出,特别是近年新增专业所需专任教师缺乏。其二,由于高校分布的地理位置、区域环境及其办学条件的影响,导致部分高校不具备吸引一流人才的物质条件,且优秀教师外流情况严重。在大众化教育需求的拉动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高校积极拓展外延,不断拓宽自己的发展空间,不仅自身得到了发展,而且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与此同时,各高校的发展却越来越受教育资源不足的限制,尤其是高校教师资源存在不足。为此,努力实现高校的资源共享,已经成为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高校教师的资源共享将是解决高校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资源共享缓解人才浪费 在传统的体制下,人才分配到单位,即被认为是此单位所独有,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高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理所当然地被当作该单位的内部事务,形成了人才的单位所有制。没有过多地考虑是否“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这种人才的单位所有制状况下,造成了高校教师这种稀缺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一方面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造成有的单位不需要许多优秀人才但却人才济济,其才能得不到充分发挥;而有的单位需要许多优秀人才但却又人才奇缺,严重影响了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甚至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健康、有序地发展。”这种与其“锦上添花”,而不“雪中送炭”的人才资源的配置方式,不仅造成了人才的极大浪费,而且还极大地限制了人才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三)资源共享促进高校间的合作 通过学科间的合作,可以增强科学研究的实力,完成一些重大的科技项目。现实中个别大学往往因人力资源的不足和学科缺陷,重大课题不能做大做强;如果通过院校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二者或多者的组合就可以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教师资源的共享,通过名师、名教的交流,有利于各校在相互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资源共享,还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共同开发教学软件,避免目前孤军奋战,力不从心的局面的发生。 (四)高校师资共享可以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在师资共享过程中,不仅被共享的教师所必备的奉献精神会得到检验和升华,而且共享的高校中的教师会因外校教师来授课或合作科研而受益匪浅,对该校的师资素质与水平是一个有

校园网资源共享系统分析与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b87786.html, 校园网资源共享系统分析与设计 作者:郁丽萍王念念周旭东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6年第07期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革命的到来,校园网已成为各大高校校园基础而 重要的设施。文章应用网络编程语言PHP作为开发语言,基于Apache服务器使用Mysql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实现校园网资源共享系统。它不仅可以获取同校共享的资源,还能得到社团活动通知和各个院系考试通知等信息。 关键词:校园网;资源共享;数据库 伴随高等教育的发展,各大院校面临扩大办学规模、资源信息化等难题,将资源有效的共享是问题解决的关键。而网络得到普及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众多的便利。本文将资源共享与校园网紧密结合,校园网不仅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也能促进教学方法变革,进而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1 系统介绍 本文提出的校园网资源共享系统可以实现查看资源、上传资源和个人信息的管理等服务功能。为便于该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将用户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普通用户,该类型用户有资源管理和个人信息管理的权利,可以上传资源,下载对本人有用的资源和删除本账户的无用资源;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补充或者删除多余信息。第二类是超级用户,也就是说,拥有管理该校园网共享系统权利的人员。该类型用户不仅具有普通用户的查看或者删除资源的权利,而且能够对使用该系统的用户进行管理。可以查询用户使用情况和浏览使用该系统的人数,当有非法使用人员危及本校园网资源共享系统时,超级用户可以删除该用户,以维持系统的安全。 该系统有极大的便利性和灵活性。校园网资源共享系统以Apache服务器为基础,利用Mysql数据库作为后台数据库,用网络编程语言PHP作为开发语言来制作访问页面。 2 系统概述 校园网资源共享系统通过客户端进行操作;使用SQL SERVER 2008数据库,采用多种设计模式,应用组件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去开发设计。 3 功能模块的设计 3.1 系统整体功能模块的划分 该系统的普通用户的功能模块由两个模块组成:对个人资源管理的资源管理模块;对个人信息管理的个人信息管理模块。超级用户的模块都是与管理者相关的,可以查看资源模块,删

中外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经验与启示

中外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经验与启示 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定义 高等教育资源是满足高等教育事业正常运行的各类资源的总称,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又称有形资源,包括实践基地、实验室、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软件资源也叫无形资源,包括课程、技术、科研成果、师资等。教育资源共享是指不同院校通过合作实现彼此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共用,以期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人力、财力、物力、信息资源的作用,提高办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中外高等教育资源共享的现状 (一)软件资源的共享 1. 互聘教师 互聘教师是现有各高校间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常见形式。教师聘任的形式十分多样灵活,较为通行的方式是按照教学任务量实行互聘、联聘、多聘的形式;同时聘期一般富有弹性。比如,上海松江校际间的教师资源共享模式比较具有创新性。各所高校在课程设置时都预先保留20%左右的名额向全体高校学生开放;同时,各校顶尖专家要轮流教授公开课,课程面向全体高校同学开放。 2. 互认学分 学分制是高等学校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国际上比较成功的学分互认模式是“欧洲学分互认体系”和“美国国内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学分互认体系”。 欧洲学分互认体系简称ECTS,是欧洲国家普遍采取的高等教育学分互认体系,目前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等45个欧洲国家参与其中。各高等院校根据欧洲学分互认体系的要求提供学科清单以及学科项下全部课程的课程描述、教学目标、现有学术成就、最新科研成果等内容。对于学生来讲,联盟内学校的毕业生在获得学位证的同时,还将获得关于学业证书的说明性文字。该文字性内容将作为学生在联盟内院校间实现学分互认的重要依据。 美国及北美自由贸易区学分互认体系实行北美学分自由转换。这不仅体现在高校之间,甚至可以从社区学院将相关课程的学分转入综合性大学。如美国的“克莱蒙特大学联盟”和“常青藤盟校”,每个学校是独立的但又通过校际协调机构实现融合,学校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实现学分互认。 (二)硬件资源的共享 1. 图书馆资料共享

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

摘要 通过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建设,完成了对于操作系统课程的远程化授课。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对于这门课程进行学习。建立起了基于B/C的网络化教学系统。本网站采用当前最流行的JSP网络编程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动态、交互访问,具有强大的Server/Client交互能力。本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介绍Win2000 +JSP(J2DK+TOMCAT)系统并且嵌入 JAVABEAN的一般原理;阐述整个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的概要设计,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中的特殊性、难点和重点;详细设计实现学院介绍、教学资源、课程表、课堂教学、在线答疑、其他课程、课件下载、留言反馈、站内搜索、公告专栏、友情链接、校园风景、新闻中心、栏目导航等程序模块;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且分析并解决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建立完整的实验网站,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关键字: JAVABEAN JSP 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系统 JAVASCRIPT JDBC

Abstract Through th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website construction, completed long-distance has taught regard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curriculum, was allowed to cause the student without the time space limit, and carried on the study through the network regarding this curriculum.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B/C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This website uses the current most popular JSP network programming technology, may realize the data to be highly effective, dynamically, alternately visits, and has the formidable Server/Client interactive ability. In this article does main work: Introduced Win2000 +JSP (J2DK+TOMCAT) the system and to insert JA V ABEAN the general principle; Elaborates the entir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website outline design,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Has analyzed in the system realization particularity, the difficulty and key; The detailed design realization institute introduced, in the teaching resources, the class schedule,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on-line Q/A, other curricula, class downloading, the message feedback, the station search, program module and so on announcement column, friendship link, campus scenery, news center, column navigation; Each module concrete realization, also in analysis and solution realization certain technical questions; The establishment integrity experimental website, carries on the test and the analysis result. Key words: JA V ABEAN JSP Network teaching JA V ASCRIPT JDB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