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德育研究)德育理论内涵和实施探究

(德育研究)德育理论内涵和实施探究

(德育研究)德育理论内涵和实施探究
(德育研究)德育理论内涵和实施探究

德育理论内涵和实施探究

德育研究

一、实践德育的理论内涵

实践德育的提出是在反思传统知性德育和灌输式德育模式的基础上,为提高当前德育实效的一种有益探索,从其产生到走向成熟必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实践德育思想的历史寻思

从古今中外相关德育理论的研究论述来看,生活德育、劳动德育、活动德育以及社会参与德育是实践德育形成的重要理论渊源。西方传统文化对人的情感设计自古以来有理性主义与感性主义两种进路。而西方人现世生活中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与冲突,造成在现代西方德育思想中,“认知主义流派偏重于培养道德认知能力而轻视培养道德情感,非理性主义流派放纵感性欲望而贬低理性思维。”同时,就西方道德教育而言,西方文化重视理智德性,强调知性德育,如苏格拉底就明确主张:“美德即知识。”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知性德育一直是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但是在我们仔细研读西方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论着时,也会发现,西方人在个体的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时也未完全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作用,特别是进入近现代以来,相关的论述越来越丰富。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认为学校的社会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道德教育不能只是直接传授道德知识,学校不必专门开设道德教育课程,而主要通过学校生活来进行。他认为道德观念是在参

与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因此主张通过学校一切媒介、手段、材料对学生的个体发生影响,组织儿童直接参加社会生活。

以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Kohlberg)等人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教育原则中除了包括要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外,更重要的是要设法引起儿童真正的道德冲突,认为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藉此向儿童揭示道德思维方式,促进其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出现。”与西方伦理道德文化和西方道德教育大相径庭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实践伦理,强调践行德性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中强烈的入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德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儒家思想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深化人的德性体悟,发展人的德行能力。孔子认为,仁即“立人达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身体力行,“力行近乎仁”。在儒家看来,贯彻孝道根本做法是“行孝”,而不是口头说孝。因此,儒家在论述德育的时候多强调践履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践履道德并不是要人特意去做某些行为,而只是要人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处理好即可。”朱熹曾明确主张个体践履道德要在其“日用之间”进行。由此可见,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蕴含着“生活即德育”、“美德在践履”的思想,成为当前中国德育研究可以借鉴吸收的优秀精华。陶行知先生是当代“实践德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着名的“生活即教育”论断,“主张让学生通过自治生活培养自我解决困难和问题的能力,提高评价道德行为和判断道德是非的能力,负担起自我解决问题的责任;让学生通过集体生活培养集体精神,在合理、进步、丰富的集体生活中使学生的品德和精神受到真正的陶冶锻炼,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成为真善美的人”。

(二)实践德育内涵的现代解读

与前文对实践德育的种种论述相对应,笔者认为:在当前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特别是今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本文所述的实践德育是指德育工作者通过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政治参与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的德育过程;这一活动过程主张把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和过程特征。具体来讲,实践德育的内涵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实践德育主张将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和过程特征,是一种主体性德育;这是其区别于知性德育和灌输式德育最显着的特征。二是实践德育主张将社会实践作为德育的重要途径,

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道德培训资料 一、职业道德的内涵 1、道德的含义: 古代典籍中,道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规则;德是人们对道认识的所得。 所谓道德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段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职业道德就是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和规范,它也就是从道义要求人们以一定的思想、态度、作风和行为去待人、带物、完成本职工作。 职业道德是员工基本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守职业道德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保证。 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做人、做事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件事。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做人最重要的就是以德为先,做有德之人。 职业道德的定义: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密切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即时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 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 1、文明礼貌 仪表—端庄举止—得体语言—规范表情—待人热

情 2、爱岗敬业 A、爱岗就是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就是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 B、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树立职业理想、强化职业责任、提高职业技能。 3、诚实守信 A、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从业之要 B、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 忠诚所属企业—诚实劳动、关心企业发展、遵守合同和契约。 维护企业信誉—树立产品质量意识,重视服务质量,树立服务意识; 保守企业秘密 4、办事公道 办事公道是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准则 A、办事公道的涵义:就是指我们在办事情、处理事情时,要 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当事双方公平合理、不偏不倚,不论 以谁都是按照一个标准办事。 B、办事公道的具体要求: 坚持真理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光明磊落 5、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指的是每个从业人员都要遵守纪律和法律,尤其要遵守职业纪律和职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限 2 页,不能加页) (一)理论价值 ( 1)自译活动是一个特殊而显著的翻译现象。由于学术体制与政策的原因,中外翻译史的研 究通常只关注单语作家和译他译者,而且自译本身的相关概念很难做出科学界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自译没有引起翻译理论界应有的重视。通过对自译理论基础、本质特性、运作机制、标准 策略等分析研究,有利于人们认识和关注自译活动,确立自译研究的学术地位,从而推进自译理论 与实践研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 (2)研究文学自译现状,探究文学自译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廓清自译的概念和内涵。借助 对自译作家及其作品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梳理自译理论,旨在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以及发现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启示,并希望能指导翻译实践,揭示文学自译在翻译研究 中的实际价值和理论意义。 (3)译者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决定着翻译的过程。自译作家的创作与翻译思想在其自译作品中 有着明显体现。自译作家的创作在语汇、句式、节奏等语言形式上对翻译有促进。其创作为翻译提 供了丰富的语汇,特别是在翻译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以前的创作可以为其带来灵感。 (4)自译者的翻译与创作相互影响,相互调和。主要表现为译中有作、亦译亦作和作中有译 等三种情况。由于翻译与创作存有互动,所以译作与创作之间存在巨大相似性。 (二)实际应用价值 (1)研究自译者的自译行为及其自译作品,目的在于分析出自译这种翻译方式存在的特殊性 并揭示其本质属性,不仅能丰富翻译研究内涵,还能揭示自译在翻译理论中的价值和意义。 (2)本项目以文学自译研究为主题,并选取我国著名自译作家林语堂、白先勇、张爱玲、萧 乾等四位自译作家为例,通过考察其个人创作观与翻译观,对比分析其自译作品是如何在各自创作观 与翻译观的引导下得以实现的,试图解释翻译过程即译者是如何进行自译的?自译和译他究竟有何不同? 进而试图揭示同为“环境性转换语者”的自译家们的自译活动有何“共性”与“个性”。 这对推动文学自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对翻译理论建设有一定的意义。 (3)在国内翻译领域中,对自译研究较少。通过本项目研究,可以启发更多学者从理论上对 自译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述评 在国外,自译活动历史悠久,国外学者主要在三方面进行了研究: (1)关于自译定义。对自译下过定义的主要有 Grutman( 2004)、Popovic( 1976)、Whyte( 2002)等学者。其中 Grutman 的定义不仅“准确” ,还超出关于自译是否是真正翻译的讨论,深入到自译 更为广泛的层面。他不仅认为自译是“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者是这样一种行为的结果” ,指出了自译可指翻译过程也可是翻译结果,并暗示自译常常用于文学翻译,还将自译分为即时自译和延时自译两种状态,并强调自译文本的内部互文关系。更具参考价值。 ( 2)双语写作视域的自译理论。西方自译研究一个显著特点是立足双语写作视角,如Fitch (1988)、 Beaujour ( 1995)、 Beatson ( 1999)、 Scheiner ( 2000 )、 Liberman ( 2005)、 Trzeciak ( 2005)、 Hokenson & Munson ( 2007)等。最值一提,Hokenson & Munson ( 2007)将自译文本和 自译者同时并置于西方中世纪以来的社会和学术发展史中,从自译实践活动描述和自译理论分析两 个角度,详述了西方翻译史上自译现象:①首次清晰梳理了西方自译史并科学划分为中世纪与文艺 复兴时期( 1100-1600 )、近代时期(1600-1800 )和现当代时期(1800-2000 )等三个发展阶段。 ②对自译与双语写作进行平行研究,认为自译文本的关系可以视作在一个转化性语者的共同带中,以 文化间代表的方式展现了两个文本间的策略性关系。如果把自然双语者称为自然性双语习得者,那么 自译者则可称作策略性双语习得者。这一视角为双语和自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③从“作者中

试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试论学校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1)德育的概念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等,以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 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体的品德心理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受教育者身上培养所期望的道德素质,使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观念、丰富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热切的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实践能力,不断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的教育过程。它是与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律教育相对而言的。 其中所谓思想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政治教育即引导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形成爱憎分明的态度和立场。 道德教育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法律教育即传递法律知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能力,使学生执法、守法,并能正确地运用法律。 (2)德育的意义 第一,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相辅相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德育是社会道德建设的 主渠道和主阵地,德育工作的效果直接影响社会的道德状况。 第二,德育工作是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需要。 对于青少年来说,道德需要与理智需要、审美需要一样,是他们的人生基本需要。道德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及满足的方式和类型,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们成年后的道德素质和道德素养,决定了他们的社会性发展程度和社会性接纳程度,决定了他们发展空间的大小和发展方向的正确与否。良好的德育工作能够满足、引导和提升他们的道德需要,为他们的道德发展以及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他们拥有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有尊严 的和幸福的人生。 第三,德育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育与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德育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并为其他各育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方向,它们共同服务于教育目的,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和丰富个性的形成。

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研究

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研究 【摘要】校园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校园体育活动内涵的介绍,分析了校园体育活动的主要功能,重点研究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德育功能。 【关键词】校园;体育活动;德育;功能 校园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其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学生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具有强烈的表现欲和竞争欲,他们对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特别热爱。校园体育活动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有效途径。 1 校园体育活动内涵 校园体育活动具有教育的实践性,在学校这一特定环境内,以学生为行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各种体育活动为主要活动形式,由学校内部有形的体育物质环境和无形的学校体育社会环境共同形成的,具有校园特色的、健康的生活氛围,是体育文化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1.1 校园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 校园体育活动的意识形态集中表现为师生的体育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形成的校园体育文化,它决定了校园体育文化的目标、体育健康观,代表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1.2 校园体育活动的实践性 校园体育活动是以学生运动练习活动为基本方式,具有突出的实践性强的特征,这为高校德育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场所,学生一切理性的精神的东西,都必须鲜明地见之于具体可见的身体练习的物质活动过程中,是学生具体实在的练习行为。 1.3 校园体育活动的教育性 校园首先是教育场所和教育环境,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为了拿名次,提高学校的声誉,更是为了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强壮他们的体魄,健全他们的身心,达到普遍范围内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校园体育活动更能体现人文精神和个性解放,体育对身体行为放纵的同时激发了情感,解放了思想,对中国主流文化教育的影响意义重大。

浅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情感内涵

浅论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情感内涵 摘要: 大学生情感性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真正人性化、人格化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全、人格完善和素质全面的人。从四个方面来谈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思想情感内涵:以情动人,构建和谐师生情感;以理唤情,激起学生内在求知欲;以境激情,唤起学生成功自信;以诚动情,做学生知心人。 关键词:大学生;情感内涵;道德教育 情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情感体现着他们对当今社会现实的适应程度,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情感性教育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情感性道德教育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感受及外在感性化的情绪体验,具有很强的敏感性和多重性的心理感应。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情感现状,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当代大学生情感性道德教育的 基本內涵。 一、以情动人,构建和谐师生情感 日常的人际关系最能展示出一个人情感的正常挥洒。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所面临的人际关系,主要有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与班级的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关系等。从目前来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并不和谐,常常表现出冷漠的倾向。尤其是师生之间,缺少真心的沟通和交流,表现出敷衍与世俗的行为态度。调查表明:大学生师生关系冲突性较强,而在亲密 性、支持性和满意度上较差。[1] (P.11-13)人际的冷漠化,是大学生情感异化的 外在表现之一。这种异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的情感处于十分压抑的状态,无法充分的展示出自身的主体性和优越性,不利于他们情感教育的健康发展, 也使得他们的情感世界或多或少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障碍。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黄金发展时期,具有丰富的情感,但其情感也相对脆弱,比较不稳定,情绪容易波动。大学生如果控制不好自己的情感,则容易犯错误,甚至迷失自我,葬送自身前程。大学生情感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了使大学生了解自我情绪,学会管理自我情绪和激励自我情绪,并学会自尊、自重、自信,从中培养控制自己情感的能力,具有坚定的意志,并形成一定的情感品质和 抗击挫折的素养。也可以说,大学生情感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情感自控的教育。

德育原理作业习题

德育原理作业习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作业习题 第一章德育范畴 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 2、学校德育的历史形态和特点各有哪些 3、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 4、德育理论的主要议题有哪些 5、结合你所耳闻目睹的学校德育问题,思考对德育概念理解的误区所产生的危害性。 6、阅读鲁洁等《德育新论》、胡守棼《德育原理》、戚万学《生活道德论》以及国外柯尔伯格、杜威、涂尔干、赫尔巴特等的德育论原着,体会德育理论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1、如何理解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本质 2、如何理解德育的功能对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有什么意义 3、如何理解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 4、怎样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 5、如何理解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6、阅读鲁洁教授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两篇文章“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和“论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结合本章所讲内容,仔细领会。 第三章德育对象 1、“德性可教”如何理解 2、“新性善论”的内涵、解释与教育意义何在 3、三大主要的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和缺陷何在 4、如何理解反“年龄歧视论”的积极意义

5、个性与德性关系如何 6、从个性角度出发怎样在学校德育中做到因材施教 7、阅读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有关着作,思考人性论的问题,并写出自己对人性论的见解。 8、阅读西方道德哲学(如陆有铨、戚万学的着作),了解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第四章德育目的 1、什么是德育目的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如何 2、德育目的的特性与功能有哪些 3、德育目标分类有何意义你认为应当注意些什么 4、尝试做一个年级的德育目标的分类工作。 5、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 6、阅读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解德育目标的分类。 7、思考我国德育目的存在的问题,思考我国德育目标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思考德育目的与德育效果的关系问题。 8、阅读东西方道德哲学思考,道德哲学和人性假设德育目的的影响。 第五章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特点有哪些 2、如何理解现代与传统德育过程模式的不同和综合化模式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4、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和基本原则有哪些 5、查阅有代表性的德育过程理论资料,思考传统与现代德育过程模式的不同,及其对当今学校德育的借鉴意义。 6、结合耳闻目睹的德育现实和自身经历,谈谈德育过程最关键的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体育课中道德教育的内涵

体育课中道德教育的内涵 教师:孙锦辉 时间:2013年4月

体育课中道德教育的内涵 当今时代,人们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得越来越清楚,但对诸如“什么是道德”“什么是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旨在达到何种目的”等更为本源性的问题却很少做进一步的追问。如果我们不能从理性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反思,那么我以为,一种缺失了思想根基的道德教育实践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道德教育的内涵应该就是“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那么体育教学中的德性培养有哪些呢? 最为鲜明的是它的教育性。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只能在人类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中,通过引导、教育逐渐培养与完善起来。体育是一种行动的教育,通过体育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有利于培养组织性、纪律性、集体主义等道德品质。在体育活动中,常常要求克服困难,勇敢顽强,这有利于培养勇敢、坚毅、果断、机智等意志。这些道德品质和意志,在体育的实际活动中,比在教室里的学习中更容易表现出来,教师针对学生的种种表现及时向学生进行教育,其效果比其他课程更实际。 1、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任何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都要经过—个复杂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和进行积极的思维。在练习中会产生很多的生理性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等,因而引起一系列的心理情感,如怕苦、怕累、怕疼、怕伤等思想。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学生有坚强的意志,不畏艰难,不怕困苦,百折不挠的道德品质。 2、体育教学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发展,因而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要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措施,要求学生按计划完成规定的量和强度,以保证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任何一种体育项目都有其自身的规则和要求,在体育活动中每一位参加者都必须严格地执行规则、服从裁判,必须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以服从整体的需要。队列训练、广播体操等项目则要求学生按统一的口令完成动作,统一步骤、统一行动,学生长期参加规范、严格、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就会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形成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习惯。 3、学校体育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要求,都具有强烈的集体性。在体育活动中,每一个学生经常不仅是代表自己,还代表自己所在的班级或学校,个人行为的成败会直接影响到集体的荣誉。随着集体主义荣誉感的多次重复体验,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会得到升华,并将开始与祖国和社会联系起来,进而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民族精神,增强了社会责任感,这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无疑是十分有益的。集体主义又包含了相互尊重,互教互学,相互配合,团结协作,抛弃个人私心杂念,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等集体主义精神。 4、体育运动最富有竞争性。体育教学常以对抗性练习和教学比赛等形式来

从德智体美看德育的本质

德育的本质 从德智体美看德育的本质 小组成员 戚雅君(05) 吴炜(24) 朱亚红(32) 吕航行(04) 摘要 “德育”一词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 我们要明确德育组成部分的外延,有助于我们从德育的全部活动中研究得意的内涵,揭示其本质属性之所在; 在教育内容,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比较中来较为定性地探讨德育的本质; 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关键字 德育的本质;德智体美;比较;教育 “德育”一词是近代以来出现的新概念和新名词,但究竟是谁最早正式提出来的,至今是个谜。这个新名词,现在学术界对它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说法,莫衷一是。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多半是作为道德教育的简称和同义语。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德育内容的不断丰富,人们逐渐感到,作为道德教育简称的德育只能是狭义的,迫切需要扩展德育的含义,才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人生观世界观教育、法治教育等都收进德育这一概念中来。于是便出现了广义的德育概念。而且在改革开放和德育活动不断扩展的新时期,如果对德育这一最基本概念缺乏最科学的界定,仍停留在任意各自表述的状况,

“名不正则言不顺”,不仅会影响德育的国内国际交流,而且也会由于缺乏共同语言而影响德育改革的深化。 德育的外延 首先,我们要明确德育组成部分的外延,有助于我们从德育的全部活动中研究德育的内涵,揭示其本质属性之所在。以当代国内外对德育任务、目标、内容的涵盖面的看法,即可以看出对德育的外延大致有这样几种理解: -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简称;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品德教育; -德育即思想政治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 -德育即理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 -德育即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总称; -德育即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或社会主义方向的教育; -德育即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德育即做人的教育; -德育即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 有人还不满足,不断提议再补上民主与法制教育、无神论教育、青春期教育、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和生活指导教育、市场经济意识教育等。 近年来,还有些人把西方的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生命生态教育、宗教教育等一律翻译成道德教育或德育的内容。 由上述内容不难看出,人们对德育外延的界定,因文化语言背景、习惯、经验和需要、视角和视野、逻辑方法和分类标准不同,差异性很大。其涵盖面小自“洒扫应对”的日常行为规范,大到政治理想和自然观宇宙观;近从家庭、邻里、朋辈,远到国家、国际和航天的规范;起自“基因自私”“人性善”“娃娃听话”,终在“保持晚节”、追求“永生”或“痛苦人生”“长眠幸福”。尽管所用语言、分类标准和概括水平不一,都有一定的存在时空与合理成分,但是作为科学范畴和国家的教育决策中的德育,,还是应该使德育的外延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认识,以免歧义障碍导致德育外延泛化和德育行为的混乱。 总之,根据中国的国情,我国的德育(广义的德育)包括五个方面:政治教育(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等);思想教育(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德育研究的意义

宁波光华学校德育个案研究之 德育研究的意义 曹秋生德育学就是研究德育教学规律的科学。德育科学是由于德育实践的需要而产生,随着德育实践的深入发展而发展的。德育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每一位德育教师不仅可以运用德育科学知识指导自己的德育实践,而且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和原理,结合自己学生的现实情况进行德育研究,探索德育规律。 通过德育研究,可以促进中小学教师对相关知识、原理的系统学习和把握,进一步加深对德育及其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进而掌握科学的德育规律,自觉的运用德育理论去规范自己的教育活动,提高工作效率,发挥出德育工作应有的巨大作用;通过德育研究,可以总结教师们以往的德育经验,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德育理论研究,把自己的不自觉经验升华为自觉的理论,并进一步系统化,成为自己学校德育的特色,并最终应用到德育实践中去。好多老师谈“德育研究色变”其实,德育研究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困难,只是好多老师还有做好德育研究的心里准备和知识准备。其实,德育研究也很简单,只需要教师多注意观察总结,对身边学生的真实案例及时进行分析探讨,结合德育理论形成经验性概括,进而形成理论性升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的工作就是塑造孩子们的心灵。面对形形色色,各具特点的教育对象,教师是必须从事德育研究的,尤其在当今这种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教师不但要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备理论研究的素养。教师要想让自己的工作境界有个大的提升,就必须有专研理论的决心,就必须攀登理论这座高峰,让自己站在理论的峰顶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到时真的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发现教学的客观规律,并将客观规律用于教学实践。德育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德育现象的本质,探求德育活动的客观规律。我们提倡的德育科学化,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发现德育规律,并自觉地遵循德育规律,从而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 德育个案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德育个案研究的任务不是把别人的研究成果搬来学习模仿,甚至照搬照抄。而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参照相关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学校的现实特点,分析自己学生的真实个案,进行细致的探索和专研,形成自己的德育研究成果。在日新月异的大发展的新时代,要实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学校德育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情况,新的任务,新的课题。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回答这些问题,探索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规律,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战斗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理应成为德育研究队伍的主要力量。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师职业道德

一、素质教育观的定义和内涵 素质教育观是与应试教育观相对的一种教育观.是把教育活动目的指向“素质”——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观。素质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应当指向人的整体的、全面的素质发展,使人的整体品质、全面素质得到提升。即先天的生理素质及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二、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三、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深化教育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六项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1.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德育问题:德育的概念

德育问题:德育的概念 德育概念的综述 摘要:“德育”这个名词自出现至今,对于其概念的界定一直就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在教育界对其概念的界定,主要分为两个区域,国外的教育家认定“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另一区域则是以中国的中国特色的德育为概念界定依据,而其中又分为两派:一方教育家与西方德育概念的界定相同,而另一方则认为“德育”包含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等广义的教育。从根本上说,即是被泛化的“德育”. 而笔者认为就从其实施的效度、概念泛化的弊端而言,德育即道德教育更为合理。 关键词:德育概念泛化 自17世纪70~80年代,康德提出“德育”这一名词,虽然康德所言的“德育”仅仅是指道德教育,即把遵从道德法则,培养自由人的教育成为道德教育。但是,究其根本而言,康德首次把“德育”这个词纳入了人们的视野。1860年英国学者斯宾塞在其《教育论》一书中, 把教育明确划分智育、德育、体育。从此,德育逐步被纳入教育的领域并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一)国内对“德育”概念的界定 在中国,由于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以及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影响,国内的教育家们都试图使“德育”的概念逐步完善并期待获得最终确立。

1、在这里,且当作狭义的“德育”即指的是道德教育。而国内有名望的教育家持此观点的不乏其人。就时间顺序而言,钟启泉与黄志诚认为“德育是培育人的德性的教育, 亦即通过培养道德情感、道德判断力、道德实践动机与态度, 提高道德实践的能力与素质的教育, 谓之德育,一般与道德教育同义。”而班华理解的“德育”即育德, 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 或者说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至于檀传宝则把“德育”定义为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 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2、教育界的其他教育家则不能完全认同所谓“德育即道德教育”的狭义论断,并以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赵翰章认为“德育的实质归根结底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和态度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与此相似,胡守棻提出“德育即是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刘惊铎和权利霞认为“德育就是一定社会的教育者运用该社会的品德规范,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自觉系统地培养受教育者的品德的教育。分析地看, 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一切专门培养人的品德的教育。”鲁洁和王逢贤认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 遵循品德形成规律, 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 通过内化和外化, 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而王汉澜和王道俊则主张“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

德育及其意义

一、“德育”概念界定 一般说来,德育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德育仅指道德品质教育;广义的德育则泛指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柜。广义的德育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正组织教育的代名词。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习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待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德育过程的结构式指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它有一定数量的要素(或成分、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有质的区别;他们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各不相同,彼此以一定方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有组织的系统。通常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教育者是德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是一定社会德育要求和思想道德的体现者,在德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间接的个体教育者和群体教育者。 受教育者包括受教育者个体和群体,他们都是德育的对象。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既是德育的客体,又是德育的主体。当他作为德

育对象时,他是德育的客体,当他接受德育影响进行自我品德教育和对其他德育对象产生影响时,他成为德育主体。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学校德育基本内容是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和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确定的,它具有一定范围和层次。 德育方法是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凭借一定的手段进行。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 德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通过教育者施教传道和受教育者受教实践的活动而发生一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在这种矛盾运动中推动教育者的品德发生预期变化。由于这一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才不断将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未受教育者个体的品德,从而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这是一定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过程和受教育者在思想道德方面社会化或再社会化过程,是社会思想品德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学校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大学校园文化中仪式的德育功能研究

大学校园文化中仪式的德育功能研究 摘要:在大学校园文化表现形式中,仪式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仪式所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大学生的品行将深刻、持久的熏陶。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仪式具有承扬大学精神、内化民族认同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因此,应以人本主义原则发挥仪式育人目的,以重视情感体验唤起大学生共鸣,并合理整合校园文化仪式的活动资源,最终形成对大学生品行的熏陶。 关键词:校园文化仪式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25 1 大学校园文化与仪式 在大学的发展历程中,校园文化与之相伴而生。而在大学校园文化中,仪式所蕴含的独特的教育价值,使大学校园文化与仪式紧密相连。 1.1 仪式及其教育价值 特纳(Victor Turner)执着于宗教行为范畴,力图从象征本质和戏剧论来理解仪式,他把仪式看作是社会通过对自身的反省来建构秩序的一种手段。格尔茨(Clifford Geertz)则把仪式称作是一种“文化表演”。由此可以看出,仪式这一概念具有极为不确定的边界

和范围。但是综合这些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仪式是在特定群体或文化中具有沟通、过渡、强化社会秩序作用且具有表演性的一种特殊行为。 仪式作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行为,其存在的意义绝非日常的实用性意义,而是表达某种精神价值。就这一点而言,仪式与校园文化的基本功能是相符合的。 2 仪式之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仪式与其它社会活动一样,也是一个渗透了文化传统的文化事件。它通过在特定的时间,以特定的形式传递文化和思想内容,让大学校园文化更具有精神感召,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心灵塑造。 2.1 承扬大学精神 弗莱克斯纳曾指出:“总的来说,在保证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大学精神渗透在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大学生普遍认同的良心与气质,大学精神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一旦被大学生所认同,其便转化为大学生努力和奋斗的动力源泉。仪式,正是这一转化的桥梁。 2.2 内化民族认同 仪式有特殊的形式性,因此仪式也被看作是一种社会秩序的展演。只有具备这样的形式性,仪式才能创设出相应的情境,以情境教化、凝聚、升华和固化对象的相关情感。仪式特有的形式性可以迅速而又直观让参与者体察仪式所希望传达的信息。它通过个体的观察、模仿与身临其境,通过在场其他人的言行举止,通过现场营造的气氛

德育原理作业习题

作业习题 第一章德育范畴 1、如何看待德育的内涵? 2、学校德育的历史形态和特点各有哪些? 3、如何区别德育理论的几种形态? 4、德育理论的主要议题有哪些? 5、结合你所耳闻目睹的学校德育问题,思考对德育概念理解的误区所产生的危害性。 6、阅读鲁洁等《德育新论》、胡守棼《德育原理》、戚万学《生活道德论》以及国外柯尔伯格、杜威、涂尔干、赫尔巴特等的德育论原著,体会德育理论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德育的本质与功能 1、如何理解道德生活与道德教育的本质? 2、如何理解德育的功能?对德育功能的正确理解有什么意义? 3、如何理解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和教育性功能? 4、怎样理解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 5、如何理解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6、阅读鲁洁教授发表在《教育研究》上的两篇文章“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和“论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结合本章所讲内容,仔细领会。 第三章德育对象 1、“德性可教”如何理解? 2、“新性善论”的内涵、解释与教育意义何在? 3、三大主要的道德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和缺陷何在? 4、如何理解反“年龄歧视论”的积极意义? 5、个性与德性关系如何?

6、从个性角度出发怎样在学校德育中做到因材施教? 7、阅读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的有关著作,思考人性论的问题,并写出自己对人性论的见解。 8、阅读西方道德哲学(如陆有铨、戚万学的著作),了解几种关于道德发展的理论。 第四章德育目的 1、什么是德育?目的德育目的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如何? 2、德育目的的特性与功能有哪些? 3、德育目标分类有何意义?你认为应当注意些什么? 4、尝试做一个年级的德育目标的分类工作。 5、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现行的德育目的? 6、阅读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理解德育目标的分类。 7、思考我国德育目的存在的问题,思考我国德育目标与现实的关系问题,思考德育目的与德育效果的关系问题。 8、阅读东西方道德哲学思考,道德哲学和人性假设德育目的的影响。 第五章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特点有哪些? 2、如何理解现代与传统德育过程模式的不同和综合化模式? 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4、德育过程组织的基本环节和基本原则有哪些? 5、查阅有代表性的德育过程理论资料,思考传统与现代德育过程模式的不同,及其对当今学校德育的借鉴意义。 6、结合耳闻目睹的德育现实和自身经历,谈谈德育过程最关键的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7、思考活动与交往在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果你是班主任,如何组织有教育意义的德育活动,尝试设计一两次。

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研究

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研究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实施德育教育是非常关键的时期,因为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较强,所以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作为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内容繁多,其中德育功能是必须要具备的重要方面。初中班主任应用和实践德育功能意义重大,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严密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应用研究 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时期,能够对于将来的成长以及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以及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前提下,实施综合素质培养已经具备更加重要的地位。其中,德育工作能够有助于学生构建起健全的人格以及正确人生观。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主体负责人,在德育工作实施中,是重要的领导者。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重要体现 首先,重视引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中班主任重要的任务即为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初中生中加强三观教育是被社会各界所高度重视的方面。初中阶段,学生是在一种敏感期的状态中,对于新鲜事物保持着新鲜感、好奇感,其思想

的改变以及价值的取向,能够对于当下时代观念变化情况进行充分的体现。初中生可以在人们的交谈中、网络等途径,了解多样化的事物,受到程度不同的感染以及影响。因此,面对社会上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初中班主任必须要良好的把关,加强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三观。 其次,人格的培养。人格属于个体的外在体现,人的气质、能力以及性格等等方面,均可以对于人格具有良好的体现。所以,作为班级的领导人员,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均可以影响到学生,其人格特征更是可以潜移默化的熏陶着学生,甚至能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班主任需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同学生的每一次接触以及交谈、见面,均是一种良好的德育机会。学生是否具备诚信以及公正、健康的人格,班主任所发挥出的作用不言而喻。 最后,情感的熏陶。情感属于人们对于客观事物能否良好的满足自身实际需求所形成的一种具体态度。初中班主任进行学生德育工作期间,显性的教育因素就是进行传授理论以及知识,另外阴性教育因素即指对学生产生的情感影响。在德育工作中如果初中班主任把情感教育合理的纳入,是能够获得到非常突出的成效的。例如,进行爱国教育期间,如果班主任能够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态度,那么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将爱国的热情充分激发出,获得最佳的教育成效。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应用情况 1.改变德育目标 通常情况下,德育目标具有理想化的特征,也有部分目标存在神

(完整版)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任何职业教育应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教师也应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所谓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教师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必须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那么,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呢?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献身教育,忠于职守。只有真正献身教育、忠于职守的教师,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而要真正履行教育的职责,必须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既是教师职业的特点,也是教师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决不能为金钱所动,为名利所惑,为地位所诱,决不能“跳槽”、“下海”。应该象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安贫乐教,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默默奉献。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精神,才能赢得全社会的尊重,也才更值得社会尊重。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热爱学生。是否热爱学生是衡量一名教师称职与否的重要标志。教师具有热爱学生的情感,是搞好教育的出发点。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这就没有好的教育。热爱学生,就要做到教书育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写道:“你们不仅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和道德教员。”因此,教书育人,管教管

导,二者决不可偏废。对学生要满怀深厚的感情,教育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健康成长。同时必须注意热爱的方式、方法,既要热爱、又不溺爱、迁就和放纵;既严格要求,又不惩罚、体罚和变相体罚。不采取挖苦、讥笑、讽刺的方式,不偏爱优生,不歧视差生,一视同仁,热爱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自己首先不去做。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身教重于言教,严以责己,才能为学生所信赖、所尊重,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人民教师应有的品德和劳动态度。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积极上进,互相帮助,勤奋学习,不断钻研业务,力求精益求精,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教师应有的又一种美德。人类的科学技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上的发明创造日新月异,任何一个教师把自己仅仅局限于本学科之内已经远远不够了。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即使是担任基础教育的中小学教师,都必须象海绵一样从各方面汲取知识,注意科学研究的新成就,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使自己能够主动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还必须注意自己的仪表美。衣着打扮必须整齐干净,朴素端庄。适合教师身份;言谈举止必须和蔼可亲,文雅礼貌,使人愿意接受;待人接物必须热情大方,讲求方法,乐于帮助别人;甚至上课的姿势、表情,以致每一个手势,都要讲求分寸,适合得体。一个人民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提倡仪表美。每一个教师不但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不要把它看成是生活小节而不

德育的概念

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 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 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是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2、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大学》——我国最早的德育专著 《论道德教育》涂尔干——标志着教育学的诞生 《品格概念与品德教育》凯兴斯泰纳——最早研究品格的专著 《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柯——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形成 3、德育的功能(简):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政治、经济、文化) (1)、德育的政治功能 a、德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意识的人,维护与巩固政治 b、德育通过学校这一阵地,传播思想制造舆论 c、德育直接培养政治人才 (2)、德育的经济功能(生产——流通——消费) a、生产领域:提高劳动者素质 b、流通领域:诚信体系 c、消费领域:树立健康积极的消费观 (3)、德育的文化功能 a、保存传递文化; b、选择文化; c、融合创新文化; d、引领文化 2、德育的个性化功能 (1)、德育的个体发展性功能:为个体发展提供动力和方向,对个 体的品的结构(政治、道德、思想品质)的发展起作用 (2)、德育的个体享用性功能:满足人超越的需要,满足精神追求 的需要,使人从中获得精神的快乐、愉悦 4、德育的地位的认识(结合实际谈) 德育首位论、五育并列论、完全寓它论、以智代德伦、德育唯一论 5、德育目的的概念:德育目的就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结果和德育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 是德育活动所要生成或培养的品格规格。 6、德育目的的功能:导向、激励、评价,是整个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7、确定德育目的的依据(简) (1)、客观依据 a、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特点 b、不同时期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 c、各级各类学校不同阶段的特点 (2)、理论依据 a、德育目的的直接来源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该理论既确定了人的全 面发展观又展现了人的未来发展方向) b、各种流派围绕的根本问题就是教育目的、教育取向的不同 个体本位论:主要考虑人的发展、人的需要来确定德育目的(代表人物:杜威、 卢梭) 社会本位论:在遭人与造公民之间选择造公民(代表人物:涂尔干) 科学主义:社会瞬息万变,教育要顺应社会的需要,强调教育的功利性、适应性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要按人性化的需要来设计 8、我国小学德育目标(1993年《小学德育大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