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废品管理流程图

废品管理流程图

废品管理流程图
废品管理流程图

Revising Dept. 制订部门

知识管理流程范本

知识管理流程

知识管理流程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l)知识的获取流程。 这个流程主要指现代服务业组织从外部获取有关知识,该流程主要是知识外部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了获得(Marquardt,niBell战Nevis,Nsssen,ete)或产生(Despres&Chauvel,VarunGrover&ThomasH.Davenport)或构建(Holzner翻arx)和确认流程(0’Dell,Beekman),这些获得的知识能够是新创新出来的,也能够是早已存在,但不为组织所得的,因而从组织角度,获得的这些知识都意味着新知识,因而知识获取流程也是知识从外部输入组织的第一个流程,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组织的知识来源的功能。 知识获取流程是组织进行知识管理、从外部输入知识的第一个流程,它起着提供组织知识来源的功能。知识管理的获取流程主要

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既增进己有知识的使用而且能更有效率地取得新的知识。知识获取包括组织从外界取得的知识以及在组织内部产生的知识。外界取得的知识能够是新创造出来的,也能够是早已存在的,但不为组织所得,只要对组织而言是新的就能够了,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获得的这些知识都意味着新知识。因此,本研究对于知识获取能力定义为在组织内不同层次,个人之间以及组织与其商业伙伴之间获取知识及搜寻知识的能力,体现为知识获取的途径、对知识管理战略的资源的投入等几个方面的指标。 (1.5)知识的存储?→转化? Or 转化→存储? 编码化知识管理是指组织将其显性知识储存在其信息系统内,像内部网、专家系统、知识库等,以利于员工或顾客能方便快捷地使用。编码化知识管理倾向于收集、编码和发散信息,适用于解决一再重复发生的问题和障碍,它需要在信息技术上有大投入。编码方法的好处之一是便利快捷的知识再利用。编码的目的是把组织知识放入一个需要它的人能够进入的表格。它真实地把知识

(整理)产品研发流程中的知识管理

产品研发流程中的知识管理 研发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经常会遇到以往的知识需要重复利用等情况。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工程师设计的图纸牵涉到各个环节,而等到实施的时候发现问题他却出国深造去了,其他工程师对图纸又有不同的理解,整个研发完全被打乱了…… 以上举的例子并不少见,看来知识管理对于研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而且整个研发过程中都必不可少,因为有些知识的重用和更新是无法事先预知的。那么,在知识管理的驱动模式下,依据机制主义的精神,发展出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 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 在机制主义的观念下,以虚拟社群实现企业知识策略的方法,改从流程的角度切入,藉由建立项目管理机制来解决企业流程管理的问题,并以知识管理的机制实践第一层及第二层的知识管理目标,最后才依据企业的特性及需求,以及虚拟社群的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 机制主义认为,企业想推动知识管理必须以一套有效率的管理机制为基础,才能成功,而此机制是由标准化的作业流程、项目管理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以及系统功能等四个部分组成。 就知识管理第一个层级的实践而言,必须先厘清知识工作者的工作项目,以及彼此间必须交换之数据项,才能建立资料电子化的规则,并透过电子化方式传递工作所需之资料;此部分必须藉由流程分析的技术,厘清整个作业流程,建立知识工作者间的互动模式,然后确立资料产生与收集的时点和管道;如此再藉由项目管理机制来监督人员执行知识作业的情形,达到知识管理的效果。 就知识管理第二个层级的实践而言,必须找出流程中关键的知识活动与作业,以及作业中必须累积的工作经验或成果,然后再藉用第一个层级建立的机制,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资产予以收集、整理、并分享。此部份也要借重流程分析的技术与系统功能,再视情况配合建立知识管理的组织(例如知识长或知识管理部门)。 而在知识管理第三个层级的实践才会运用到学习型组织及虚拟社群的观念与方法。

新生产工艺管理流程图与文字说明

生产工艺管理流程 生产技术部接到产品开发需求后,进行产品开发策划并起草设计开发任务书,经公司领导审批后,业务部门根据产品设计开发任务书准备纸、油墨、印版、烫金等生产材料及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工作,材料、设备准备完成后,安排在印刷车间进行上机打样;打样过程中,由生产技术部组织业务、品质、车间等部门对打样结果进行评审,打样评审通过后,由生产技术部进行送样、签样工作(送中烟技术中心材料部),若签样不合格,需重新进行打样准备;签样完成后,生产技术部根据打样情况形成临时技术标准,品质部形成检验标准,印刷车间根据临时技术标准进生试机生产,生产产品由生产技术部送烟厂进行上机包装测试(若包装测试不通过,生产技术部需重新调整临时技术标准重新试机生产),包装测试通过后,生产技术部根据试机生产时情况形成技术标准。当月生产需求时,生产技术部按生产组织程序进行组织生产,并同时下达技术标准,印刷车间根据生产技术标准,进行工艺首检,确认各项工艺指标正确无误,进行材料及设备的准备工作,各项工作准备完成后按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工艺控制,生产技术部对整个生产运行过程进行监督,当工艺运行不符合要求时,通知生产技术部进行工艺调整。生产结束后,进入剥盒、选盒工序,经过挑选的烟标合格的按成品入库程序进行入库,不合格的产品按不合格程序进行处理。

产品工艺管理流程图 业务部生产技术部印刷车间品质部输出记录 接到设计 更改需求 段 阶 } 改 更 计 设 { 发 开 吕 产 不通过 不通过 通过 接到设计 开发需求 产品开发策划 打样准备 送样、签样 通过 不通过 形成技术标 准(临时) 审批不通过 上机打样 形成检验标准 设计开发项目组成立 通知 产品开发任务书 段 阶 制 控 艺 工 产 生 送客户包装测试■试生产 ■ 形成技术标准 <接到生 产需求 组织生产 下达工艺标准工艺首检 材料准备设备准备 工艺监督过程质量监督 工艺改进不通过运行判定 成品质量监督 是合格 成品入库 结束 不合格 控制程序 过程检验记录 工艺检查记录表, 匚工艺记录表 工艺运行控制 剥盒、选盒 烟用材料试验评价 报告 印刷作业指导书 生产工作单 换版通知单 生产操作记录表 工艺更改通知单 成品检验记录

产品研发流程中的知识管理

产品研发流程中的知识管理 1 产品研发流程中的知识管理 研发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经常会遇到以往的知识需要重复利用等情况。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工程师设计的图纸牵涉到各个环节,而等到实施的时候发现问题他却出国深造去了,其他工程师对图纸又有不同的理解,整个研发完全被打乱了…… 以上举的例子并不少见,看来知识管理对于研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而且整个研发过程中都必不可少,因为有些知识的重用和更新是无法事先预知的。那么,在知识管理的驱动模式下,依据机制主义的精神,发展出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 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 在机制主义的观念下,以虚拟社群实现企业知识策略的方法,改从流程的角度切入,藉由建立项目管理机制来解决企业流程管理的问题,并以知识管理的机制实践第一层及第二层的知识管理目标,最后才依据企业的特性及需求,以及虚拟社群的方式建立学习型组织。 机制主义认为,企业想推动知识管理必须以一套有效率的管理机制为基础,才能成功,而此机制是由标准化的作业流程、项目管理机制、知识管理机制、以及系统功能等四个部分组成。 就知识管理第一个层级的实践而言,必须先厘清知识工作者的工作项目,以及彼此间必须交换之数据项,才能建立资料电子化的规则,并透过电子化方式传递工作所需之资料;此部分必须藉由流程分析的技术,厘清整个作业流程,建立知识工作者间的互动模式,然后确立资料产生与收集的时点和管道;如此再藉由项目管理

机制来监督人员执行知识作业的情形,达到知识管理的效果。 就知识管理第二个层级的实践而言,必须找出流程中关键的知识活动与作业,以及作业中必须累积的工作经验或成果,然后再藉用第一个层级建立的机制,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资产予以收集、整理、并分享。此部份也要借重流程分析的技术与系统功能,再视情况配合建立知识管理的组织(例如知识长或知识管理部门)。 而在知识管理第三个层级的实践才会运用到学习型组织及虚拟社群的观念与方法。 传统的观念认为,企业要导入知识管理系统,必须改变企业文化,并将员工转型成知识工作者,这不论是对公司管理阶层或一般员工而言,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办得到,也是造成一般企业推动知识管理失败最大的因素。 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藉由将知识活动与日常作业流程深度结合,透过项目管理机制来驱动,再以系统功能来提高作业效率,减轻公司管理阶层及知识工作者的负担。只要每个人都贡献一点力量,机制与系统自然会协助高阶主管落实推动知识管理的意志。而且目前已发展出比较固定的导入范围及方式,无须花太多时间在形成公司的知识管理策略上,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推动知识管理的失败风险。 流程导向知识管理方法论发展路径 从知识管理系统应用的范围来看,应该先从研发部门着手,再依序扩散到业务等其它部门。以研发及业务部门为优先,主要是考量到这两种部门人员工作的特性。在Arthur Andersen 的方法论中,透过虚拟社群推动知识管理,知识工作者必须具备以下四项特质: ?不怕麻烦 ?立即行动

组织知识管理的流程

组织知识管理的流程 组织知识管理的流程 1、组织知识的外部获取 组织知识的外部获取指的是组织通过外部市场的采购、策略联盟的合作或与相关团体间非正式的交流等,来获取外部有价值的知识。 2、组织知识的内部创造 组织知识的内部创造指的是除通过外部获取知识外,在组织内部还可以通过组织成员各种形式的沟通,来强化原有知识或者发掘有价值的新知识。 组织知识内部创造可分为内隐知识的内部传递、外显知识的内部传递、内隐知识外显化、外显知识内隐化几种形式,通过这几种方式的知识传递,使知识有效地流动起来,利于知识的良好创新与利用。 3、组织知识的分享与转移 组织知识的分享是指通过各种沟通方式,组织内部员工或者外部团队在组织内或跨组织来对知识进行商讨、交换,旨在通过进行交流,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以产生对知识的更好利用效果。在组织内部进行知识分享过程中,要注重员工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要使员工对知识分享的益处有良好的认知,使员工乐于主动的分享知识。

4、组织知识的利用 组织知识的利用是指组织成员将采纳、吸收来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进程中,对这些知识的利用程度,是衡量知识发挥价值的重要指标。在知识利用进程中,要鼓励员工勇于挑战和创新知识,对知识存在的纰漏要及时予以修订。 5、组织知识的储存 组织知识的储存是指,将加工、提炼过的知识以适当的结构,存储在适当的媒介中,并且设计多元化的索引目录,方便员工对知识的提取和利用。对于存储起来的知识,也要定时或者不定时的更新,以维持知识库的时效性。 如何进行组织知识管理 (一)采用多种方式获取所需的知识,适时识别、获取、分享与产品和服务符合性有关的各类知识。包括充分掌握并汇集组织人员的知识,进而将之转化成为组织知识。 (二)将知识创新作为组织创新的一部分,与时代保持同步发展,尤其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知识的更新瞬息万变,组织应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创新知识结构,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三)采用各种必要工具方法,将获取的知识应用到流程的各环节,包括更新原有的作业流程和标准。从知识的生成、编码和转移三个阶段导入具体的知识管理工具、方法。 1、生成阶段,通过搜集外部知识和从组织内部有价值的数据(信息)中获取隐含的、有意义、高价值的知识,利用工具或整理手段将不同的内容联系起来以供使用,确保能够及时使用相关业务周围的关联知识。

知识管理核心流程工作模式及其策略

知识管理核心流程工作模式及其策略 在知识管理工具的运用中,企业管理者需要把重点放在企业成功的核心流程和活动上。要想对其有更好的把握,经理人需要对核心流程所涉及到的每个工作进行细致的评估与分类。 对于员工从事的工作,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评估:其一是“依赖性”,指个人和组织需要与其他单位互相合作及互动的程度:另一个是“工作的复杂性”,指员工需要运用其判断力和需要对多元化信息做诠释的程度。 由这两个角度,可以将核心流程分为四个“工作模式”: 1、交易工作模式: 此工作模式的依赖性与复杂性都较低,大多属于例行性的工作,工作特色一般具有既定的工作规则、步骤与训练。从事此工作型态的人员,大都无须运用个人的判断能力。其工作重心为制定标准化的工作知识,以确保工作绩效的统一,所以经理人需要将知识纳入特定系统的“自动化模式”或“例行化模式”,将知识纳入特定的政策或步骤,对员工进行一定的教育训练,以实现工作行为的标准化。 2、整合工作模式: 此类模式的依赖性较高,属于一种有系统的重复性动作,依赖于一定的流程、方法与标准,需要相关部门功能的紧密整合。其主要目标是促成组织各单位间的协调沟通,策略为使用具有整合各功能使之标准化的流程或方法;或采用较柔性的做法来达成目标,如成立跨功能团队、建立回馈系统或达成各单位充分了解其它单位的工作目标等。 3、专家工作模式: 此类模式依赖性较低,工作性质复杂性高,尤其依赖个人经常运用其判断力,需要具备专业判断力的员工,通常情况下多由组织内部明星级员工来负责。由于个别知识工作者是知识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所以大多公司采取的策略是用高薪在同行业内挖角或在企业内长远培养专业人才。 4、合作工作模式:

某制造公司各部门业务流程图汇总

××××××××制造有限公司 流程图 2013年11月

目录 封面 (1) 目录 (2) 业务总流程图 (4) 1、企管部业务流程图 1.1、员工招聘流程 (5) 1.2、员工离职流程图 (6) 1.3、员工转岗流程图 (6) 1.4、工资核算发放流程图 (7) 1.5、文件管理流程图 (8) 1.6、员工社保办理流程图 (8) 1.7、员工请假流程图 (9) 1.8、员工年休假流程图 (9) 1.9、办公用品申领流程图 (9) 1.10、食堂结算流程图 (10) 1.11、试用期转正(定岗)流程图 (10) 2、生产计划部业务流程图 2.1、生产流程....................................... .11 2.2、材料申购流程 .. (12) 2.3、材料采购流程 (13) 2.4、材料领用流程 (14) 3、设备部业务流程图 3.1、设备检修流程图................................. .15 3.2、设备采购流程图.. (16)

3.3、设备报废流程图 (17) 3.4、备品备件流程图 (18) 3.5设备工具管理流程图 (19) 4、储运部业务流程图 4.1、主材、辅料入库流程图 (20) 4.2、原材料出库流程图 (20) 4.3、成品入库流程图 (21) 4.4、成品发货流程图 (22) 4.5、备品、备件及消耗品入库流程图 (23) 4.6、备品、备件及消耗品出库流程图 (23) 4.7、工具领用管理程序 (24) 4.8、垃圾清理流程图 (24) 4.9、废料清理流程图 (25) 5、防腐保温事业部生产作业流程图 (26) 6、质检部工作流程图 (27)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知识管理案例 ——对流程的知识管理一、公司简介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蝶)始创于1993年8月,主要为顾客提供企业管理软件产品(金蝶EAS、金蝶K/3、金蝶KIS)及相关服务。金蝶拥有38家以营销与服务为主的分支机构和2000余家咨询、技术、实施服务、分销等渠道伙伴;营销、服务及伙伴网络分为南方、北方、华东、西部四大区域,遍及200多个城市和地区。 金蝶是中国软件产业领导厂商、亚太地区企业管理软件龙头企业、全球软件市场中成长最快的独立软件厂商之一。金蝶是中国软件产业众多“第一”的缔造者:第一个WINDOWS版财务软件及小企业管理软件--金蝶KIS的缔造者;第一个BOS平台的缔造者;第一个基于互联网平台的三层结构的ERP系统--金蝶K/3的缔造者。 金蝶以引领管理模式进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帮助顾客成功为使命,为全球范围内超过50万家企业和政府组织成功提供了管理咨询和信息化服务。金蝶连续四年被IDC评为中国中小企业ERP市场占有率第一名、连续两年被《福布斯亚洲》评为亚洲最佳中小企业、2007年被Gartner评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有能力提供下一代SOA服务的十九家主要厂商之一。2007年,IBM与雷曼兄弟入股金蝶国际,成为集团战略性股东,金蝶与IBM组成全球战略联盟,共同在SOA、市场销售、咨询与应用服务、Sass多个方面进行合作。同时金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公司愿景:成为全球企业管理软件及电子商务服务市场的领导者。 公司的使命:引领管理模式进步,推动电子商务发展,帮助顾客成功。 核心价值观:客户第一、持续创新、诚信负责。

生产部管理制度与流程图

生产部管理制度与考核办法 (一)、职权 1.生产部经理,行使对生产的组织指挥权。 2.主持生产部日常工作。对生产部管理人员有工作分配、指挥调度、绩效考核、奖惩建议的权力;对车间主任的行政指挥有监督、否决的权力;有向车间主任下达人员调整、生产任务调整、作息时间调整、设备设施调整指令的权力;有对生产部员工奖惩建议的权力;有召集生产调度会(包括生产准备会议)的权力与义务。 (二)、职责 1.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包括生产计划、生产准备计划),并组织实施。 2.根据销售订单,组织落实各项生产准备工作,审批下达生产作业排产计划,并监控生产运行过程,保证按质按量按期交货。 3.直接管理班长以上生产管理骨干,关心他们的生活,指导教练他们的工作,培养一支认同公司理念、道德品质优良、生产技术过硬、会管人管事的生产管理队伍。 4.采用各种形式推行公司文化,提高员工综合素质,调动员工生产积极性,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和安全文明生产意识,提高操作技术水平,使绝大多数员工跟上公司发展步伐,与公司同步成长。 5.组织做好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工作。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员质量管理。 6.主持制(修)订劳动定额计件工资单价标准报批稿。 7.准时参加每月一次的生产总结大会和每周一次的生产调度会。 8.审核每月生产统计报表并督促按时报送。 9.协助人事部做好员工绩效考核、教育培训、年终总结评比工作;协助销售部做好订单评审工作;协助技术质保部做好各种技术试验、产品检验和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三)、工作考核评分标准 1.制定计划 ⑴、要求对照本部门工作职责、公司有关管理规定,根据公司发展计划和经营实际,就生产计划、生产准备、员工管理、员工教育、现场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活动等各方面的工作都已做了安排,没有大的遗漏。每有一项应安排工作没有安排视重要程度分五档(2、4、6、8、10)扣分。 ⑵、要求计划的工作目标合适,责任人、完成时间明确,方法步骤和所需资源得当,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有足够的估计和克服解决方案。分五档(1、2、3、4、5)扣分。 2.完成月工作计划(包括例会研究决定事项和总经理交办工作) ⑴生产任务 按要求完成销售部下达的订单,每月交期达成率为90%,超出1单不能按时交货,每推迟1天扣2分。 ⑵产品质量 要求车间交检产品质量合格率(包装班成品检验员和技术品保部检验员抽检结果为准)达到公司质量目标:1-3月份产品合格率为:90% 4-6月份产品合格率为:92% 7-9月份产品合格率为:94% 10-12月份产品合格率为:95% 低于公司质量目标1%扣2分。 ⑶安全生产 每有一起1000元以上设备损失责任事故或工伤住院1个星期以上人身安全责任事故扣5分;

知识管理实施的五个步骤

知识管理实施的五个步骤第一步:认知认知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第一步,主要任务是统一企业对知识管理的认知,梳理知识管理对企业管理的意义,评估企业的知识管理现状。帮助企业认识是否需要知识管理,并确定知识管理实施的正确方向。主要工作包括: 全面完整的认识知识管理,对企业中高层进行知识管理认知培训,特别是让企业 高层认识知识管理;利用知识管理成熟度模型等评价工具多方位评估企业知识管理现状及通过调研分 析企业管理的主要问题;评估知识管理为企业带来的长、短期效果;从而为是否推进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决 策支持;制定知识管理战略和推进方向等。该阶段是企业接触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因此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对知识管理采用何种实施方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特 别注意不要忽略企业文化和管理现状;知识管理的推广需要企业流程、组织、绩效等管理机制的配合,同时也需要深入 企业业务层,必须得到高层重视,并将知识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才能保证知识管理在企业中顺利推进;再者,由于知识管理需要长期的推进,需要对知识管理的效益进行准确量化评估,才能转化为长期发展的动力。第二步:规划知识管理的推进是一套系统工程,在充分认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详细规划也是确保知识管理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类型的详细分析,并结合业务流程等多角度,进行知识管理规划。在规划中,切记知识管理只是过程,而不能为了知识管理而进行知识管理,把知识管理充分溶入企业管理

之中,才能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实施效果。主要工作包括: 从战略、业务流程及岗位来进行知识管理规划;企业管理现状与知识管理发展的 真实性分析;制订知识管理相关战略目标和实施策略,并对流程进行合理化改造;知识管理落 地的需求分析及规划;在企业全面建立知识管理的理论基础。 规划阶段的难点主要包括: 知识管理和企业战略目标与流程的结合;知识管理与其他管理制度如人力资源管 理的结合及管理思想的转变;以知识管理思想为基础的业务流程的改造; 知识管理的文化氛围的建立;知识管理规划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建立适合企业 自身特点的实践形式。第三步:试点此阶段是第二阶段的延续和实践,按照规划选取适当的部门和流程依照规划基础进行知识管理实践。并从短期效果来评估知识管理规划,同时结合试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 主要工作内容: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业务体系,包括:生产、研发、销售等,各不同业务体系的任务特性均不相同,其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亦有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业务体系的任务特性和知识应用特点,拟订最合适、成本最低的知识管理方法,这称为知识管理模式分析KMPA。另外,考虑到一种业务体系下有多方面的知识,如何识别关键知识,并判断关键知识的现状,进而在KM模式的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提升行为,这可以称为知识管理策略规划KSP。所以,此阶段的重点是结合企业业务模式进行知识体系梳理,并对知识梳理结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知识管理具体策略和提升行为。本阶段是知识管理从

生产部管理流程图

生产部管理流程图

1.目的:为使本公司生产之制品得以正确并及时运交工地及客户。 2.范围:凡本公司生产之构件生产流程均适用之。 3.权责:拆图、审图:生产部主任 检验资料、检验流程:品管课 材料请购、用料控制:生产课 生产计划编制、执行:生产课 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生产课 生产进度之掌控与生产管理:生产课 施工进度编制、执行与控制:工程课 成品发运、工地现场材料管理:工程课 4.作业内容: 4.1生产课作业程序: 4.1.1生产课管理流程图(附件一)。 4.1.2生产课依生产指令、合约、制造图纸、材料表在生产部主 任的指导下拆图、审图。编制材料请购计划、生产进度计划、作业指导书、准备生产。 4.1.3生产进度计划的排定,应考虑工厂现有工作任务,并依照 公司之生产能力及现有负荷状况执行。 4.2生产计划之调整: 4.2.1生产课遇下列情形应调整生产计划: 4.2.1.1工程进度有重大变更调整时。 4.2.1.2客户临时追加或取消构件时。 4.2.1.3材料供应无法配合需求时。 4.2.1.4其他不可预知事项导致计划须变动时。 4.3生产之准备 4.3.1生产课依生产计划之预定进度,参照设计部分发之制作图 进行材料搭配与材料明细提出,填写“材料需求计划表”,呈交主管审核,再填写请购单交与采购,进行采购备料动作。

4.3.2生产课人员于上线生产前: 应向仓管确认需求材料完备与否,如不足时,主管应进行生产计划调整或要求采购人员紧急采购。 4.3.3生产课应依照计划表与规划顺序开出“生产命令单”、“构 件管制表”、“制作图纸”,注明完成期限,领班开出“领料单”,由仓管人员发料,即可生产。 4.4生产管理 4.4.1各生产工序人员须依照相关必要的(操作指导书)进行生 产加工及自检并记录于相关的生产日报表中。 4.4.2对相关焊接等特殊工序之作业人员须按(特定人员资审查 程序)进行认可后方能上岗作业。 4.5生产进度之管理 4.5.1各机台应于每日早上开出前一日生产日报表(包含厂内外包 加工)认真填写加工完成数量,由领班(主管)审查后交于生产课。 4.5.2生产课依据日报表编制汇总表,并将生产日报汇总表报生产 部主管审核,后将生产日报表归档案备查,以掌握生产进度状态。 每月月末上报生产月报表,呈部门主管审核后,分发各部门,并归档案备查,作为制作进度之检讨控制依据。 4.5.3外包加工部分:进度由生产课依生产日报表进行进度跟踪与 控制,保证生产按时完成。 4.5.4生产课根据已排定之生产计划及(构件管制表),于每周制 定出(制作周进度表)作为制作进度之检讨控制依据。每周上报本周工作(以书面形式)。 4.5.5如遇进度将延误时,生产课应以书面形式上报并知会业务部 联络客户处理,并适时调整计划,必要时可考虑“加班、倒班等方式”进行。 4.5.6统计员根据生产日报表及委外加工月报,汇整为(生产月报 表)呈部门主管审查后,分发各部门,并归档案备查,作为制作

2015版ISO9001知识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确定并管理公司拥有的知识,有效避免知识的流失,达成公司知识传承、应用共享、创新增值的效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管理体系过程运行及提供合格产品和服务有关的知识的确定、获取、保持、共享、应用和创新等知识管理过程的控制。 3.权责 3.1管理体系档案科(简称档案科):主导公司知识管理工作,包括 1)知识管理的专兼职队伍建设; 2)建立知识管理运行、考核和激励制度; 3)知识管理规划编制; 4)定期组织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并策划知识更新和改进措施; 5)负责知识管理方法和工具(如标杆学习、导师制和教练制、头脑风暴法等)的选择、创建和在公司内的推广和应用。 6)归口管理公司获取的知识,建立受控知识清单。 3.2人力资源中心: 1)构建公司培训体系,组织公司各类领域专业人员参与各类课程开发、知识与经验传授,将隐性知识转化成培训课件和教材; 2)公司行政管理制度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获取、保持与管理; 3)负责政府、权威机构等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3.3企划科:负责媒体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3.4信息科:公共网盘、ERP系统等知识管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和维护管理。 3.5产品技术中心: 1)产品标准、技术与研发成果等知识的创造、获取、保持与管理; 2)技术与研发方面新知识的推广与应用; 3)公司知识产权的申报与维护。 3.6生产技术运营各部门: 1)生产制造过程有关知识的获取、保持、改进与创新; 2)生产制造过程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形成知识,根据需要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流和共享。 3)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方面知识的获取、保持与应用。

3.7商务运营部门: 1)销售渠道、客户服务、竞争对手信息等知识的获取、保持与管理; 2)客户意见和满意度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3)主导知识管理工作(见3.1)。 3.8品质保障中心:产品质量检验、质量改进方面知识的获取、保持与管理。 3.9实验工程中心:测试标准、测试方法方面知识的获取、保持与管理。 3.10体系管理中心:体系管理方面知识的获取、保持与管理。 3.11成本控制中心:外部供应商信息的获取、保持与管理。 3.12各部门: 1)本部门人员岗位和技能的培训; 2)与本部门工作有关的体系文件、规章制度及岗位技能等知识的定期梳理、更新和应用。 4.术语和定义 知识: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知、判断或技能,组织的知识正逐渐成为组织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 5.程序内容 5.1流程图:见附件1《知识管理控制流程图》 5.2知识管理现状调查:档案科每年根据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结合客户和外部相关方需求分析、组织环境分析、产品和服务的知识需求分析、业务流程分析,确定与需求相关的组织现有知识状态,编写【知识管理现状分析报告】(内容包括知识管理现状、知识管理发展对策,格式不固定),报管理者代表批准,以此作为知识管理的输入。 5.3确定组织结构: 5.3.1档案科为知识管理的主导部门,该部门根据需要设立专职或兼职知识主管岗位。 5.3.2档案科负责本程序文件制定,必要时可增加制定《知识管理激励制度》等支持性 文件。 5.4培训认知准备:人力资源中心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时,将知识管理相关内容纳入计划并组织实施。 5.5知识管理规划:档案科根据公司知识管理现状,从战略、业务流程及岗位等多层级进行知识梳理,明确知识管理的使命、愿景和战略目标,制定【知识管理规划】(内容包括知识管理组织结构、知识分类、权限管理等,格式不固定),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 5.6企业文化支持: 5.6.1企划科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努力营造不同业务领域、不同知识所有者之间可以

知识管理流程图

知识管理流程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l)知识的获取流程。 这个流程主要指现代服务业组织从外部获取有关知识,该流程主要是知识外部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了获得(Marquardt,niBell战Nevis,Nsssen,ete)或产生(Despres&Chauvel,VarunGrover&ThomasH.Davenport)或构建(Holzner翻arx)和确认流程(0’Dell,Beekman),这些获得的知识可以是新创新出来的,也可以是早已存在,但不为组织所得的,因而从组织角度,获得的这些知识都意味着新知识,因而知识获取流程也是知识从外部输入组织的第一个流程,实现了现代服务业组织的知识来源的功能。 知识获取流程是组织进行知识管理、从外部输入知识的第一个流程,它起着提供组织知识来源的功能。知识管理的获取流程主要是以获取知识为目的,既增进己有知识的使用并且能更有效率地取得新的知识。知识获取包括组织从外界取得的知识以及在组织部产生的知识。外界取得的知识可以是新创造出来的,也可以是早已存在的,但不为组织所得,只要对组织而言是新的就可以了,因而从这个角度来说,获得的这些知识都意味着新知识。所以,本研究对于知识获取能力定义为在组织不同层次,个人之间以及组织与其商业伙伴之间获取知识及搜寻知识的能力,体现为知识获取的途径、对知识管理战略的资源的投入等几个方面的指标。

(1.5)知识的存储?→转化?Or 转化→存储? 编码化知识管理是指组织将其显性知识储存在其信息系统,像部网、专家系统、知识库等,以利于员工或顾客能方便快捷地使用。编码化知识管理倾向于收集、编码和发散信息,适用于解决一再重复发生的问题和障碍,它需要在信息技术上有大投入。编码方法的好处之一是便利快捷的知识再利用。编码的目的是把组织知识放入一个需要它的人可以进入的表格。它真实地把知识转变为编码(不一定是计算机编码),让它尽可能成为被组织的、显现的、便携的和易于理解的。 (2)知识的转化流程。 该流程是指,现代服务业组织获得的知识从初始的知识形式按照组织需要,依据要求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整理,包括知识结构、记录形式等方面,转化为能够适应组织知识体系要求的知识,为组织的进一步扩散和应用提供条件,其过程主要是结合化过程。该流程包括了编码(oavenport&Prusak,varuGrover&ThomasH.Davenport)、组织(Nissen,GartnerGroup,Alnalgamated,ete)或筛选(Beekman)以及存储(Marquart,Beckman,Davenport&Prusak,Alavi&Leidner,etc)等流程。 知识转移是组织或组织间跨越边界的知识共享,即知识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组织或个体之间的转移或传播,用转移而不是用扩散这个词,目的是强调转移不仅是知识的扩散,而且是跨组织或个体边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分享[23]。 Vitoalbion 等人(1999)归纳出包括四部分的知识转移分析框架:转移主体、转移意境、转移容、转移媒介。他们认为知识转移依赖于转移主体、意境、容和媒介。Jeffrey 和bing-sheng teng(2003)提出知识转移包括四个方面的因素,即知识源(Source)、知识受体(Recipient)、转移的知识(Knowledge)及转移情境(Context)(图2.3)。 很多学者认为知识的特性会影响知识转移的成功与否。Zander(1991)的研究表明被转移知识的特性——隐性和可表达性——对转移难易度的影响很大。Simonin(1999)则系统的研究了知识模糊性以及导致知识模糊性的因素,以及导致知识模糊性的因素等对技术知识转移的影响。国学者也对知识转移有很多的

企业生产管理流程图

企业生产计划管理流程图 导读: 生产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点,也是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在中小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各类异常,小的异常如果处理不及时,就可能演变成更多更大的异常。为了能够让生产计划准时完成,一套完整的企业生产管理流程图必不可少,它是企业产品生产计划执行和管理的有效保证。

为什么企业要制定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的编制和发出,会直接影响到生产资源调度、采购安排以及成品出库等一系列动作。生产计划编制前应收集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等各类信息,综合起来才能有效判断一个新的生产任务/新订单该如何安排。因此,生产计划的安排效果和信息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各部门间的协作。 而流程图提供了一种快速了解业务运作的视图。通过流程图,员工对生产管理的内容、步骤、程序一目了然,当员工遇到不熟悉的工作流程时,不用费力去请教别人,直接打开流程图看一看,就知道工作如何开展,能够最大限度的节约时间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既然知道了流程图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那么接下来我们要怎么绘制呢?别急,在绘图之前,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这些常用的流程图符号及代表意义。因为不同形状的图形代表的符号也各不一样,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图形符号。

了解的差不多了,现在就可以开始绘制了。关于绘图软件,小编认为选对了工具就成功了一半,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个好的绘图软件,不仅可以提高你的作图效率,也能节约很多人力时间成本,所以小编推荐可以用亿图图示绘图软件来画这张生产管理流程图。 为什么要选择亿图图示? 1、操作简单,上手容易。 亿图采用的是最简单最直接的作图方式,只要从符号库里拖曳图形,放入绘图页面,就能作出漂亮的图形,简单至极。 2、模板丰富,矢量符号。 亿图软件内置丰富精美的模板和大量原创矢量符号,能够帮助你轻松创建出各种专业图表。

数据完整性持续改进及知识管理

数据完整性持续改进及知识管理 Letter of the law versus the spirit of the law(法律条文与法律精神)的说法由来已久,当关注点在遵守法律条文而不是法律精神时,反映在行为上就只是遵从字面解释,而不在乎法律意图。相反,当关注点是法律精神而不是条文,由此产生的行为所反映的正是法律所意指,尽管不一定固守字面意思。 最近接连参加了两个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 国内最近考虑使用“数据可靠性”的提法)的会议,恰巧分别对应了法律条文与精神。前一个会议主要是从合规层面介绍如何满足监管机构在现场检查时对数据完整性的要求。后一个会议不单从应对合规检查上讨论,而是侧重于如何将数据完整性作为一种手段或工具对企业现状做诊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本周ISPE/FDA/PQRI在美国马里兰州Bethesda召开会议,我们带回了国外产业和监管机构几点观察和思考: 如何基于数据完整性评估质量管理体系 如何走在监管部门之前,主动行动建立纠正预防计划 如何界定审计追踪的权责和程度 如何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考虑数据完整性问题 基于数据完整性风险的质量体系评估 礼来公司Michael Rutherford博士指出,组织架构、规程和技术控制必须作为总体数据管理系统的一部分加以考虑: 质量管理体系中是否充分满足数据完整性要求?(具有足够的程序预防、监测、报告和解决数据完整性问题;正确地产生和审查数据的明确程序;对数据生命周期的正确控制) 企业和质量文化要求得到充分满足?(追踪和趋势;操作问责;所有层级的管理问责) 所有系统是否得到正确的确认/验证以确保数据完整性?(系统能够保证数据完整性;正确规定系统权限和安保;正确运用设计跟踪;实施恰当的数据生命周期管理过程) 职责划分是否恰当?(利益冲突;管理权限;分享账号;正确定义用户组) 程序是否能够被正确地执行以确保数据完整性? 自查、内审、第三方审计过程能否识别数据完整性风险?(是否存在监管机构检查员识别出的数据完整性风险而在评估和审计中没有发现?是否存在与数据完整性相关的系统性问题?是否存在企业或质量文化问题?在其它厂区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 Rutherford博士特别指出,“应对手动调整和“刚好通过”的结果增加审查力度。”另外,工作量和资源应根据有书面记录的风险评估和重要性进行分配。 结合系统和风险的主动行动计划 Lachman公司的James Davidson博士认为,“很多GMP问题看上去似乎与数据完整性问相关,但在充分调查后,常常并不是。”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都会犯错,并不是数据造假。他鼓励企业主动出击,制定主动行动计划: 从监管重点中的潜在高风险区域着手 发现问题彻底调查、评估并保持透明 在开始时尽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以建立对主动行动的信任和兴趣 对每个系统生成数据流程图,在流程的每个阶段评估ALCOA风险和对产品的影响 识别可能影响数据完整性的GMP缺陷,确定需要降低的数据完整性风险 应用质量风险管理原则(ICH Q9, Q10&Q11)制定CAPA(纠正预防措施)行动计划Davidson博士给出了一个行动计划草案表的模板: 系统

流程管理和改进工具

流程管理和改进工具 工具一:两个小组 流程改进作为一个专项项目,在流程着手优化或改造之前就应成立专门的流程领导小组和流程推行小组。流程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总经理担任,小组成员包括公司其他高层领导,主要负责流程改进思想的推动、流程改进中度的把握。这个小组的关键是通过组长的现身说法、身体力行来发起流程实施思想的转变,通过流程领导小组的统一呼声来推动流程实施思想的转变。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如果高层领导口径不统一,流程还能成功实施。 流程推行小组组长由一名公司高层领导担任,小组成员包括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主要负责前期流程制定的配合、后期流程实施的推动。这个小组的成员了解流程操作细节,同时具备一定的权威性,是参与流程制定、推动流程实施的最佳人选。这些人员在前期流程制定过程中参与最多、理解最深,随着参与和理解的逐步深入,潜移默化中使他们本身成为流程最忠实的执行者,从而保证他们有能力也有资格能够成为流程实施的推行者。当然,流程推行小组的操作也离不开流程领导小组的坚强支持。 工具二:流程改进动员会 这个工具说起来很简单,就是一个简单的全员参与的会议,这个会议包括领导动员和明确流程制定各部门、人员需要配合事项两个部分。在流程开始制定前由流程领导小组组长做动员,说明流程制定的目的、范围,表明态度,可能的话可以由领导小组成员都发言表明立场。需要重点提出的是,后面配合事项的部分往往是这个会议容易忽视的部分,导致后面流程制定过程中流程设计人员数据信息不全面,进而出现流程轻则返工重则因为流程设计不合理导致流产的现象。后面的部分可以由流程推行小组组长进行说明,流程领导小组进行肯定的方式进行。 工具三:流程研讨会 流程研讨会是确保流程设计取得最大合理性的关键,虽然我们常说设计完美的流程在实施过程中也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在前期我们需要尽量减少后期执行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问题的多少会影响流程执行人员的信心,同时也给流程抵制者以借口。即流程研讨会的认真对待与否直接决定了后面实施的难度甚至成功与否,笔者认为每一个流程设计出来后都应经过两轮以上的研讨,即研讨—修改—确认。在这一环节最容易出现的是参与研讨范围和态度问题。 流程研讨的范围至少应包括流程主要执行部门的所有相关人员,但不包括高层管理人员。一个流程往往涉及到诸多部门,由涉及到的部门都来参与研讨可能不经济,可由设计人员将辅助部门参与的工作事项重点圈出后发送该部门征求意见。高层管理人员在场的研讨可能使得基层人员不能畅所欲言,某些不太理解的地方不敢轻易发问,为后续实施埋下隐患。 参与流程研讨的态度问题应该说该环节难点所在,可能因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所致,也可能因为无所谓的态度所致。前者主要以“抚慰”方式应付,后者可以“限额加激励”的方式应

知识库管理制度

目录 1文档介绍 (1) 2术语定义 (2) 3管理流程 (2) 4知识库使用权限审批流程 (5)

知识库管理制度 1 文档介绍 1.1编写目的 为规范公司IT知识库管理,鼓励知识创造与传播,提高知识库使用效率,确保知识库内容的统一性、规范性、权威性,提升相关知识共享水平,规范知识库管理流程、明确运维人员在知识库流程中的职责,制定本制度。 1.2知识管理的目标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知识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IT运维服务企业的发展,就是知识资本转化成为经济的过程,知识含量的高低是决定IT运维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知识库管理则是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知识管理实现的目标就是: 1)将原有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将具体知识进行规范化,按照管理流程发布到知识库管理系统。 2)进行知识内容的分类,形成知识库体系结构,构建起知识库管理平台。 3)构建知识管理权限体系,将运维工程师、管理人员、审核人员组织起来,形成知识共享且安全的 知识添加、审核、发布、浏览、应用等体系。 4)实现知识日常积累,建立知识日常积累机制,划分并确定企业知识管理流程,实现知识的日积月 累,保证知识库常用常新。 5)克服知识管理混乱、知识资产流失严重、知识利用不足、个人知识无法转换成企业知识等困难和 问题。 6)把支持公司各方面工作的信息、知识管理起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降低工作成本。 将最恰当的知识在最恰当的时间传递给最恰当的人;使公司全体员工掌握好公司知识,建立和强化公司的核心利润源,谋取公司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 7)通过知识管理,建立起公司的知识管理体系;整理出公司在运维过程中产生的知识、常用的知识、 基础知识、员工的工作经验和总结等知识内容;确定这些知识内容的管理方式;通过知识库管理平台、组织和制度逐步使知识管理走向正规化。 1.3职责 1)运维人员均有义务提交知识内容。 2)运维人员在提交知识内容前,需在运维平台知识库内进行搜索,在确认无重复知识内容的情况下, 填写、提交知识库内容。 3)运维人员所在组的组长负责知识条目的初审和正式提交。 4)知识库管理员负责知识库内容的复审和发布。 1.4知识库内容提交评审条件 1)拟提交的知识库内容具体内容需经实际操作验证。 2)如存在多个解决方案的情况,则需先说明具体方案的特点和描述。 3)知识库内容的分类按照公司服务目录的类别进行分类。 1.5知识库的作用 1)实现知识共享 运维人员常常重复解决用户的相同问题;如果多数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都可以从知识库中简单、方便获取,从而将IT运维人员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着手解决其他新的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工作效率,降低运维成本的目的。 2)实现知识转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