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板配筋要点

板配筋要点

板配筋要点
板配筋要点

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

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

再者就是板的一些细部构造问题了。需说明的有如下几点:

1、跨度小于2m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

2、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

3、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

4、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板应加厚并双层双向配筋。

5、支承在砖混结构外墙上的板的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砖墙产生过大的附加弯矩。一般:板厚>150mm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

6、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

7、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层双向配筋。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钢筋,防止踩弯,挑板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矩,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

8、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边锚入La即可。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矩,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

9、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注。未浇注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

10、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上所开大洞,周边不宜加梁,应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板的内力和配筋。板适当加厚,洞边加暗梁。

板配筋拉通的情况

通常如下:

情况一:厚板,一般超过160厚的板。

情况二:温度变化较敏感的外露板,例如屋面板、阳台、露台、过街桥。

情况三:对于防水要求比较高地板,如厨房、卫生间、蓄水池。

情况四:受力复杂的板,例如放置或者悬挂重型设备的板。

情况五:悬挑板……这负筋就是受力筋。

如果是住宅的话,除了以上情况外,由于特别强调抗裂要求,各地都有自己地方规定(一般称为”住宅设计导则“或者类似的名称),要求普遍都更加严苛。我比较熟悉华东地区的规定,大致上如下:

跨度超过3.9米,

厚度超过120,

位于平面边部或阳角部,

位于较大洞口或者错层部位边,

露台、阳台等外露板,

卫生间等多开孔的板,

形状不规则的板(非矩形)

……

以上只要满足一条都要求双层双向配筋,即负筋拉通。所以你会发现住宅里大部分板都是负筋拉通的

楼面板配筋图1

LB-3矩形板计算 项目名称________楼面板配筋图(7200*4000) 设计者_____________校对者_____________ 一、构件编号: LB-3 二、示意图 三、依据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四、计算信息 1.几何参数 计算跨度: Lx = 4000 mm; Ly = 7200 mm 板厚: h = 100 mm 2.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级: C30 fc=14.3N/mm2ft=1.43N/mm2ftk=2.01N/mm2Ec=3.00×104N/mm2 钢筋种类: HPB300 fy = 270 N/mm2 Es = 2.1×105 N/mm2 最小配筋率: ρ= 0.300%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20mm 保护层厚度: c = 10mm 3.荷载信息(均布荷载)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G = 1.200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Q = 1.400 准永久值系数: ψq = 1.000 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 3.300kN/m2 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 2.000kN/m2 4.计算方法:弹性板 5.边界条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固定/固定/固定/固定 6.设计参数

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 = 1.00 泊松比:μ = 0.200 五、计算参数: 1.计算板的跨度: Lo = 4000 mm 2.计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00-20=80 mm 六、配筋计算(lx/ly=4000/7200=0.556<1.900 所以按双向板计算): 1.X向底板钢筋 1) 确定X向板底弯矩 Mx = 表中系数(γG*qgk+γQ*qqk)*Lo2 = (0.0383+0.0058*0.200)*(1.200*3.300+1.400*2.000)*42 = 4.268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x/(α1*fc*b*h o*ho) = 1.00*4.268×106/(1.00*14.3*1000*80*80) = 0.047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47) = 0.048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4.3*1000*80*0.048/270 = 202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202/(1000*100) = 0.202% ρ<ρmin = 0.3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300%*1000*100 = 300 mm2 10@200, 实配面积392 mm2 2.Y向底板钢筋 1) 确定Y向板底弯矩 My = 表中系数(γG*qgk+γQ*qqk)*Lo2 = (0.0058+0.0383*0.200)*(1.200*3.300+1.400*2.000)*42 = 1.458 kN*m 2) 确定计算系数 αs = γo*My/(α1*fc*b*ho*ho) = 1.00*1.458×106/(1.00*14.3*1000*80*80) = 0.016 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16) = 0.016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As = α1*fc*b*ho*ξ/fy = 1.000*14.3*1000*80*0.016/270 = 68mm2 5) 验算最小配筋率 ρ = As/(b*h) = 68/(1000*100) = 0.068% ρ<ρmin = 0.300% 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 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0.300%*1000*100 = 300 mm2 10@200, 实配面积392 mm2

板配筋详解

板配筋详解 一、楼板构造 1、单向板高跨比1/30;双向板1/40;悬挑板1/10;有柱帽无梁楼盖1/35;无柱帽无梁楼盖 1/35; 2、楼板计算主要包括强度计算和裂缝、挠度计算(受弯);单向板,双向板; 3、楼板厚度一般不小于100mm;顶板120mm;普通地下室顶板160mm;嵌固端板厚180mm; 江苏省住宅质量通病控制标准要求:住宅的现浇板厚度除阳台、厨房、卫生间外不宜小于120mm; 4、无梁楼盖一般仅用于地下车库等不考虑水平作用的结构; 5、考虑支座嵌固的强弱,边界条件,与PKPM的错误 6、大小跨度板及楼板变厚度时的处理方式;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 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7、楼板中加斜撑 8、为了施工方便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 二、楼板钢筋 1、上部受力钢筋

2、下部受力钢筋 3、构造钢筋详《砼规》9.1.6条;构造钢筋的作用 4、分布钢筋详《砼规》9.1.7条;分布钢筋的作用:承受和分布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内力,在浇筑混凝土时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抵抗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沿分布钢筋方向的 拉应力;

5、阳角放射钢筋需注明长度和根数,注意以下错误 6、角部加强筋及八边形构造做法

1、双向板:楼板上下层;两向受力钢筋

2、单向板:可不表达分布钢筋(长向板底钢筋) 3、需要双层双向贯通布置钢筋的区域 四、PKPM计算在PMCAD中 五、楼板及其钢筋对抗震的作用。刚性楼板的误区。 六、弹性板: 从理论上弄清楚两种弹性板假定: 弹性板6假定是采用壳单元真实地计算楼板的面内刚度和面外刚度, 弹性板3假定是假定楼板平面内无限刚而平面外刚度是真实计算的。 从理论上说,弹性板6假定是最符合楼板的实际情况,可应用于任何工程。但是实际上,采用弹性板6假定时,部分竖向楼面荷载将通过楼板的面外刚度直接传递给竖向构件,从而导致梁的弯距减小,相应的配筋也比刚性楼板假定减少。而过去所有关于梁的工程经验都是与刚性楼板假定前提下配筋安全储备相对应的。所以,我们建议不要轻易采用弹性楼板6假定。弹性板6假定是针对板柱结构和板柱-剪力墙结构提出的,因为对于这类结构,采用弹性楼板6假定既可以较真实地模拟楼板的刚度和变形,又不存在梁配筋安全储备减小的问题。 弹性楼板3假定主要是针对厚板转换层结构的转换厚板提出的。因为这类结构面内刚度都很大,其面外刚度是这类结构传力的关键。通过厚板的面外刚度,改变传力路径,将厚板以上部分结构承受的荷载安全地传递下去。当板柱结构的板的面外刚度足够大时,也可采用弹性楼板3来计算。在工程应用中,需要了解工程结构的特点,采用相应的假定。须要好好体会,理解应用,不要断章取义的拘泥于一两句话。

第九章-板配筋讲解

第9章 板配筋计算 §9.1 板的配筋 §9.1.1设计资料 结构布置如图9.1所示,板厚选用100mm ,20mm 厚水泥混凝土面层,15mm 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楼面活荷载标准值25.625/q KN m =, 走廊活荷载:23.75/q KN m =,混凝土为C25 , 211.9/c f N mm =。 §9.1.2荷载计算 楼面: 恒载:221.2 3.83/ 4.596/g KN m KN m =?= 活载:221.3 1.3/ 2.6/q KN m KN m =?= ―――――――――――――――――――――――――――― 合计: 2224.596/ 2.6/7.196/P g q KN m KN m KN m =+=+= 走廊: 恒载:221.2 2.67/ 3.204/g KN m KN m =?= 活载:221.3 2.5/ 3.25/q KN m KN m =?= ―――――――――――――――――――――――――――― 合计: 2223.024/ 3.25/ 6.454/P g q KN m KN m KN m =+=+= 屋面: 恒载:221.2 6.09/7.308/g KN m KN m =?= 活载:221.3 2.0/ 2.6/q KN m KN m =?= ―――――――――――――――――――――――――――― 合计: 2227.308/ 2.6/9.908/P g q KN m KN m KN m =+=+= §9.1.3板的计算 由计算简图可知,将楼板划分了A 板,B 板两种板块,均按照双向板计算,按塑性理论计算。 主梁的h =600mm ,宽度b=为300 ,次梁的高度h =400mm ,宽度b=为250 , 走道梁h =450mm ,宽度b=为250,

板配筋注意事项

板配筋注意事项 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值得注意的是,按弹性计算的双向板钢筋是板某几处的最大值,按此配筋是偏于保守的,不必再人为放大。支承在外圈框架梁上的板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梁产生过大的附加扭距。一般:板厚>150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PMCAD 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

板配筋总结

板配筋要点 受力钢筋 1、受力筋最小配筋率要求,《混规》8.5.1,受弯构件一侧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max(0.20%,45f t/f y%;三级钢筋,混凝土等级>=C40取后者)。 《混规》8.5.2,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受拉钢筋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不应小于0.15%。 2、受力钢筋的最大间距要求,《混规》9.1.3,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当板厚不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大于150mm时不宜大于板厚的1.5倍,且不宜大于250mm。《混构造手册》表2.2.1 3、板底受力钢筋伸入支座要求,《混规》9.1.4,简支板或连续板下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且宜伸过支座中心线。 注:(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10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0~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混构造手册》表2.2.2;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板底一般不小于70mm;板面一般不小于100mm。 4、《高规》3.6.3顶层楼板宜双层双向配筋;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的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楼板厚度不宜小于180mm,应采用双层双向配筋,且每个方向的配筋率不宜小于0.25%。同《抗规》6.1.14条第1款。 分布钢筋 1、分布钢筋最小配筋要求,《混规》9.1.7,当按单向板设计时,应在垂直于受力方向(包括板底受力筋和板面支座负筋)布置分布钢筋,单位宽度上的配筋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的15%,且配筋率不宜小于0.15%;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250;集中荷载不宜大于200mm。 最小配筋率为0.15%时,分布筋最大间距。(绿色替换为<=250) 注:本条针对单向板,条文说明指出此处分布应力主要考虑现浇板中存在温度-收缩应力,根据工程经验提出了板应在垂直于受力方向布置分布钢筋要求;对于双向板,板底已配双向受力筋,11G101-1(94页)在板面支座负筋处也给出了分布钢筋,因此,双向在板面支座负筋处也应该参考单向板布置分布筋。 构造钢筋 1、《混规》9.1.6,按简支边或非受力边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板,当与混凝土梁、墙整浇或嵌固在砌体墙内时,应设置板面构造钢筋: (1)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配筋面积不宜小于跨中该方向板底配筋1/3;单向板非受力方向(指板面非受力方向)配筋面积不宜小于跨中板底受力方向钢筋面积的1/3;(通过该条可以发现,无论是双向板还是单向板,板面四边支座配筋不小于O8@200,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板的配筋率规范规定、各类构件配筋率表格、板的构造详图 构造钢筋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按照构造需要设置的钢筋,相对于受力钢筋而言。 构造钢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维护、拉结,分布作用。 构造钢筋的类型有:分布筋,箍筋,拉筋,构造腰筋,架立筋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表9.5.1 第9.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9.5.1规定的数值。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表9.5.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 第9.5.2条对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板中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小于0.1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9.5.2 第9.5.3条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要求: M u≥Mcr(9.5.3) 式中

Mu--构件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设计值,按本规范公式(7.2.1-1)、(7.2.2-2)或公式(7.2.5)计算,但应取等号,并将M以Mu代替; Mcr--构件的正截面开裂弯矩值,按本规范公式(8.2.3-6)计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6 第10.1.6条当现浇板的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应沿梁长度方向配置间距不大于200mm且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且单位长度内的总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中单位宽度内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梁边算起每边不宜小于板计算跨度l0的四分之一(图10.1.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0.1.7 第10.1.7条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浇楼盖周边与混凝土梁或混凝土墙整体浇筑的单向板或双向板,应在板边上部设置垂直于板边的构造钢筋,其截面面积不宜小于板跨中相应方向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三分之一;该钢筋自梁边或墙边伸入板内的长度,在单向板中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计算跨度的五分之一;在双向板中不宜小于板短跨方向计算跨度的四分之一;在板角处该钢筋应沿两个垂直方向布置或按放射状布置;当柱角或墙的阳角突出到板内且尺寸较大时,亦应沿柱边或墙阳角边布置构造钢筋,该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应从柱边或墙边算起。上述上部构造钢筋应按受拉钢筋锚固在梁内、墙内或柱内; 2嵌固在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其上部与板边垂直的构造钢筋伸入板内的长度,从墙边算起不宜小于板短边跨度的七分之一;在两边嵌固于墙内的板角部分,应配置双向上部构造钢筋,

板配筋要点

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 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 再者就是板的一些细部构造问题了。需说明的有如下几点: 1、跨度小于2m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 2、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 3、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 4、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板应加厚并双层双向配筋。 5、支承在砖混结构外墙上的板的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砖墙产生过大的附加弯矩。一般:板厚>150mm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 6、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 7、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层双向配筋。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钢筋,防止踩弯,挑板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矩,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 8、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边锚入La即可。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矩,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 9、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注。未浇注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 10、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上所开大洞,周边不宜加梁,应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板的内力和配筋。板适当加厚,洞边加暗梁。 板配筋拉通的情况 通常如下: 情况一:厚板,一般超过160厚的板。 情况二:温度变化较敏感的外露板,例如屋面板、阳台、露台、过街桥。 情况三:对于防水要求比较高地板,如厨房、卫生间、蓄水池。 情况四:受力复杂的板,例如放置或者悬挂重型设备的板。 情况五:悬挑板……这负筋就是受力筋。 如果是住宅的话,除了以上情况外,由于特别强调抗裂要求,各地都有自己地方规定(一般称为”住宅设计导则“或者类似的名称),要求普遍都更加严苛。我比较熟悉华东地区的规定,大致上如下: 跨度超过3.9米, 厚度超过120, 位于平面边部或阳角部, 位于较大洞口或者错层部位边, 露台、阳台等外露板,

配筋要求

配筋要求.txt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绝不允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如楼板、楼梯等,写此文的用意是帮助设计者在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参见本文可减少漏项、减少差错等,与上篇内容相同的读者可略过。 具体内容如下: 1. 结构设计说明 主要是设计依据,抗震等级,人防等级,地基情况及承载力,防潮抗渗做法,活荷载值,材料等级,施工中的注意事项,选用详图,通用详图或节点,以及在施工图中未画出而通过说明来表达的信息。如混凝土的含碱量不得超过3kg/m3等等。 2. 各层的结构布置图,包括: (1).预制板的布置(板的选用、板缝尺寸及配筋)。标注预制板的块数和类型时, 不要采用对角线的形式。因为此种方法易造成线的交叉, 宜采用水平线或垂直线的方法, 相同类型的房间直接标房间类型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可减少设计工作量,也方便施工人员看图。板缝尽量为40, 此种板缝可不配筋或加一根筋。布板时从房间里面往外布板, 尽量采用宽板, 现浇板带留在靠窗处, 现浇板带宽最好≥200(考虑水暖的立管穿板)。如果构造上要求有整浇层时, 板缝应大于60。整浇层厚50, 配双向φ6@250, 混凝土C20。纯框架结构一般不需要加整浇层。构造柱处不得布预制板。地下车库由于防火要求不可用预制板。框架结构不宜使用长向板,否则长向板与框架梁平行相接处易出现裂缝。建议使用PMCAD的人工布板功能布预制板,自动布板可能不能满足用户的施工图要求,仅能满足定义荷载传递路线的要求。对楼层净高很敏感、跨度超过6.9米或不符合模数时可采用SP板,SP板120厚可做到7.2米跨。 (2).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板厚一般取120、140、160、180四种尺寸或120、150、180三种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钢筋也可不画,仅说明钢筋为双向双排φ8@200。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板配筋相同时,仅标出板号即可。一般可将板的下部筋相同和部分上部筋相同的板编为一个板号,将不相同的上部筋画在图上。当板的形状不同但配筋相同时也可编为一个板号。应全楼统一编号。当考虑穿电线管时,板厚≥120,不采用薄板加垫层的做法。电的管井电线引出处的板,因电线管过多有可能要加大板厚至180(考虑四层32的钢管叠加)。宜尽量用大跨度板,不在房间内(尤其是住宅)加次梁。说明分布筋为φ6@250,温度影响较大处可为φ8@200。板顶标高不同时,板的上筋应分开或倾斜通过。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宜加斜筋。顶层应建议甲方采用现浇楼板,以利防水,并加强结构的整体性及方便装饰性挑沿的稳定。外露的挑沿、雨罩、挑廊应每隔10~15米设一10mm的缝,钢筋不断。尽量采用现浇板,不采用予制板加整浇层方案。卫生间做法可为70厚+10高差(取消垫层)。8米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附近的板应现浇并加厚,双向双排配筋,并附加45度的4根16的抗拉筋。现浇板的配筋建议采用PMCAD软件自动生成,一可加快速度,二来尽量减小笔误。自动生成楼板配筋时建议不对钢筋编号,因工程较大时可能编出上百个钢筋号,查找困难,如果要编号,编号不应出房间。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板配筋规定

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 主要用来承受拉力。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 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 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

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 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 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

板配筋构造要求

板 板配筋规定:钢筋混凝土板是受弯构件,按其作用分为:底部受力筋、上部负筋、分布筋几种。 一、受力筋 主要用来承受拉力。悬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构件的受力钢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当板为两端支承的简支板时,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跨度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大于2时,板为单向受力,叫单向板,其底部受力钢筋平行短边方向布置;当板为四周支承并且其长短边之比值小于或等于2时,板为双向受力,叫双向板,其底部纵横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 1、板中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板厚h<100mm时为6~8mmm;h=100~150mm时为8~12mm; h>150mm时为12~16mm;采用现浇板时受力钢筋不应小于6mm,预制板时不应小于4mm。 2、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h>150mm时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钢筋一般距墙边或梁边50mm开始配置。 3、单向板和双向板可采用分离式配筋或弯起式配筋。分离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当多跨单向板、多跨双向板采用分离式配筋时,跨中下部钢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负筋向跨内的延伸长度a应覆盖负弯矩图并满足钢筋锚固的要求。 4、简支板或连续板跨中下部纵向钢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线且锚固长度不应小于5d(d为下部钢筋直径)。当连续板内温度收缩应力较大时,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宜适当增加。 对与边梁整浇的板,支座负弯矩钢筋的锚固长度应为La,见图2-21右侧支座负筋 5、在双向板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钢筋。承受弯矩较大方向的受力钢筋,布置在受力较小钢筋的外层。 二、分布钢筋 它主要用来使作用在板面荷载能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抵抗四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产生的拉应力;同时还与受力钢筋绑扎在一起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钢筋在混凝土浇捣时的位移。 1、单向板中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径不宜小于6mm。 对集中荷载较大的情况,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应适当增加,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 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 三、构造钢筋 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现裂缝,通常是在这些部们上部配置受拉钢筋,这种钢筋称为负筋。 板的配筋原则: 1、对与支承结构整体浇筑或嵌固在承重砌体墙内的现浇混凝土板,应沿支承周边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其直径不宜小于8mm,痩距不宜大于200m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该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沿受力方向配置时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时可根据实践经验适当减少。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讲解

钢筋混凝土梁板的配筋构造 3.1 受弯构件的构造要求 (1)梁的一般构造 钢筋混凝土梁的常用截面有矩形、T形、工形和花篮形等形式,如图 图3.25梁的截面形式 受弯构件在外荷载作用下,截面上将同时承受弯矩M和剪力y的作用。在弯矩较大的区段可能发生沿横截面的(称为正截面)受弯破坏,在剪力较大的区段可能发生沿斜截面的受剪破坏,当受力钢筋过早切断、弯起或锚固不满足要求时,还可能发生沿斜截面的受弯破坏。 一、梁和板的一般构造规定 (一)梁的配筋构造 1)梁的截面尺寸 梁的截面高度h与梁的跨度l及所受荷载大小有关。一般情况下,独立简支梁,其截面高度h与其跨度l的比值(称为高跨比) h/l=1/12—1/8 ;独立的悬臂梁h/l为1/6左右;多跨连续梁h/l=1/18—1/12 。 梁的截面宽度b与截面高度h的比值b/h,对于矩形截面一般为1/2.5~1/2;对于T形截面一般为1/3~1/2.5 。 为了统一模板尺寸便于施工,梁的常用宽度一般为180mm、200mm、220mm、250mm,250mm以上以50mm为模数;而梁的高度h一般为250mm、300 mm、…、1000mm等尺寸,当h≤800mm时以50mm为模数,当h>800mm时以1OOmm为模数。 2)梁的配筋 梁中一般配置下列几种钢筋(图3.26): ①纵向受力筋。如①号筋,它是用来承受弯矩的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的常用直径为10-28mm,根数不得少于2根。梁内受力纵筋的直径应尽可能相同;当采用不同的直径时,它们之间相差至少应为2mm以上,便于施工中容易用肉眼识别,但相差也不宜超过6mm。 ②弯起钢筋。如②、③号钢筋,它是由纵向受力钢筋弯起而成。它的作用是:中间段同纵向受力钢筋一样,可以承受跨中正弯矩;弯起段可以承受剪力;弯起后的水平段有时还可以用来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 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般是:当梁高h ≤800mm时为45°;当梁高h>800mm 时为60°

钢筋混凝土粱、板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讲解

钢筋混凝土粱、板的受力特点及配筋要求 (一)钢筋混凝土板的受力特点 钢筋混凝土梁、板是房屋建筑中典型的受弯构件。按板的受弯情况,可分 为单向板与双向板;梁(板)按支承情况分,可分为简支梁(板)与多跨连续梁(板)。 1.单向板与双向板的受力特点 两对边支承的板是单向板,一个方向受弯,而双向板为四边支承,双向受弯。若板两边均布支承,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小于或等于2时,应按双向板计算;当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但小于3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筋;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3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2.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 现浇肋形楼盖中的板、次梁和主梁,一般均为多跨连续梁(板)。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是主要内容,配筋计算与简支梁相同。 连续梁、板的受力特点是,跨中有正弯矩,支座有负弯矩。因此,跨中按 最大正弯矩计算正筋,支座按最大负弯矩计算负筋。钢筋的截断位置按规范要 求截断。 (二)钢筋混凝土板的配筋要求 板的厚度与计算跨度有关,应满足强度和刚度的要求,同时考虑经济和施 工上的方便。屋面板一般不小于60mm,楼板一般不小于80mm。板中通常配制两种钢筋:受力主筋和分布钢筋。 1.一般配筋要求 (1)受力钢筋 受力钢筋沿板的跨度方向设置,位于受拉区,承受由弯矩作用产生的拉 力,其数量由计算确定,并满足构造要求。如:单跨板跨中产生正弯矩,受力 钢筋应布置在板的下部;悬臂板在支座处产生负弯矩,受力钢筋应布置在板的 上部。 受力钢筋常采用HPB235钢筋,也可采用HRB335钢筋,直径常采用6mm、 8mm、10m、12mm。在同一块板中钢筋直径相差应不小于2mm,钢筋直径种类不 宜多于2~3种,以免引起施工时互相混淆。当采用绑扎钢筋作配筋时,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不小于7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200mm;当板厚h>150mm时,不宜大于1.5h,且不宜大于250mm。 (2)分布钢筋 分布钢筋是与受力钢筋垂直均匀布置的构造钢筋,位于受力钢筋内侧及受 力钢筋的所有转折处,并与受力钢筋用细钢丝绑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钢筋骨架。其作用是:将板面上的集中荷载更均匀地传递给受力钢筋;在施工过程中 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抵抗因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在垂直受力钢筋方向产生 的拉力。 分布钢筋采用HPB235钢筋,直径不宜小于6mm,单位长度上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15%,且不宜小于该方向板截 面面积的0.15%;分布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

板配筋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配筋一般问题,建议尽量按建设部推荐采用三级钢,钢筋间距尽量用 200mm(一般跨度小于6.6m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其次是计算问题。8m以下的板均可以采用非预应力板。一般可按塑性计算,尤其是基础底板和人防结构。但结构自防水、不允许出现裂缝和对防水要求严格的建筑,如坡、平屋顶、厨厕、配电间等应采用弹性计算。配筋计算时可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将板上筋乘以0.8~0.9的折减系数,将板下筋乘以1.1~1.2的放大系数。我们也可采用PMCAD 软件自动生成,但PMCAD生成的板配筋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单向板是按塑性计算的,而双向板按弹性计算,宜改成一种计算方法。 2.当厚板与薄板相接时,薄板支座按固定端考虑是适当的,但厚板就不合适,宜减小厚板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3.非矩形板宜减小支座配筋,增大跨中配筋。 4.房间边数过多或凹形板应采用有限元程序验算其配筋。 再者就是板的一些细部构造问题了。需说明的有如下几点: 1、跨度小于2m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 2、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 3、现浇挑板阳角加辐射状附加筋(包括内墙上的阳角),现浇挑板阴角的板下应加斜筋。 4、L、T或十字形建筑平面的阴角处板应加厚并双层双向配筋。

5、支承在砖混结构外墙上的板的负筋不宜过大,否则将对砖墙产生过大的附加弯矩。一般:板厚>150mm时采用φ10@200,否则用φ8@200。 6、室内轻隔墙下一般不应加粗钢筋,一是轻隔墙有可能移位,二是板整体受力,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 7、坡屋顶板为偏拉构件,应双层双向配筋。挑板配筋应有余地,并应采用大直径钢筋,防止踩弯,挑板內跨板跨度较小,跨中可能出现负弯矩,应将挑板支座的负筋伸过全跨。 8、板上开洞(厨、厕、电气及设备)洞口尺寸及其附加筋,附加筋不必一定锚入板支座,从洞边锚入La即可。板上开洞的附加筋,如果洞口处板仅有正弯矩,可只在板下加筋;否则应在板上下均加附加筋。 9、留筋后浇的板宜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并注明用提高一级的膨胀混凝土浇注。未浇注前应采取有效支承措施。 10、住宅跃层楼梯在楼板上所开大洞,周边不宜加梁,应采用有限元程序计算板的内力和配筋。板适当加厚,洞边加暗梁。 最后需注意的就是楼梯梯段板的设计了。楼梯梯段板计算方法:当休息平台板厚为80~100mm,梯段板厚100~130mm,梯段板跨度小于4m 时,应采用1/10的计算系数,并上下配筋;当休息平台板厚为 80~100mm,梯段板厚160~200mm,梯段板跨度约6m左右时,应采用1/8的计算系数,板上配筋可取跨中的1/3~1/4,并不得过大。此两种计算方法是偏于保守的。任何时候休息平台与梯段板平行方向的上

PKPM板配筋问题

1.用PKPM生成的图哪有上百种钢筋啊?用生成的图也不用逐个房间点啊!房间编号, 归并一下,就可以直接在样板的楼板上画配筋了! 我们都是用PKPM直接做的板配筋图啊! 有一些过大或过小的钢筋,就在参数定义里,有一个配筋参数,把它删除就可以了1 2.大哥们没有你们说的这么麻烦啊板钢筋计算完后下面有一个房间归并项---重花钢 筋----点否就自动生成了.说PKPM板钢筋种类多,其实就是负筋长度种类多.下部钢筋用什么软件结构都一样.可以在(楼板钢筋项里--负筋归并)中把数值适当挑整就好了 .一般挑到100.挑太大有时候负筋就出建筑边线了.不管什么软件都要手动调整的.我就不信调整的工作量能比全手花的大!!!!!!!!个人QQ595777311.希望大家加我. 3.新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在结构可靠度、设计计算、配筋构造方面均有重大更新和补充,特别是对抗震 及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作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结构设计不可能一次完成。如何正确运用设计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计算,以满足新规范的要求,是每个设计人员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以SATWE软件为例,进行结构设计计算步骤的讨论,对一个典型工程而言,使用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计算分四步较为科学。 1.完成整体参数的正确设定计算开始以前,设计人员首先要根据新规范的具体规定和软件手册对参数意义的描述,以及工程的实际情况,对软件初始参数和特殊构件进行正确设置。但有几个参数是关系到整体计算结果的,必须首先确定其合理取值,才能保证后续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这些参数包括振型组合数、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和结构基本周期等,在计算前很难估计,需要经过试算才能得到。 (1)振型组合数是软件在做抗震计算时考虑振型的数量。该值取值太小不能正确反映模型应当考虑的振 型数量,使计算结果失真;取值太大,不仅浪费时间,还可能使计算结果发生畸变。《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5.1.13-2条规定,抗震计算时,宜考虑平扭藕联计算结构的扭转效应,振型数不宜小于15,对多塔结构的振型数不应小于塔楼的9倍,且计算振型数应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一般而言,振型数的多少于结构层数及结构自由度有关,当结构层数较多或结构层刚度突变较大时,振型数应当取得多些,如有弹性节点、多塔楼、转换层等结构形式。振型组合数是否取值合理,可以看软件计算书中的x,y向的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具体操作是,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设计经验预设一个振型数计算后考察有效质量系数是否大于0.9,若小于0.9,可逐步加大振型个数,直到x,y两个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都大于0.9为止。必须指出的是,结构的振型组合数并不是越大越好,其最大值不能超过结构得总自由度数。例如对采用刚性板假定得单塔结构,考虑扭转藕联作用时,其振型不得超过结构层数的3倍。如果选取的振型组合数已经增加到结构层数的3倍,其有效质量系数仍不能满足要求,也不能再增加振型数,而应认真分析原因,考虑结构方案是否合理。 (2)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是指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映的大小也各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各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值最大的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设计软件可以自动计算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并在计算书中输出,设计人员如发祥该角度绝对值大于15度,应将该数值回填到软件的“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选项里并重新计算,以体现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的影响。 (3)结构基本周期是计算风荷载的重要指标。设计人员如果不能事先知道其准确值,可以保留软件的缺省值,待计算后从计算书中读取其值,填入软件的“结构基本周期”选项,重新计算即可。

双向板配筋讲解

1. 荷载设计值 活荷载标准值为2KN/m2,取γQ=1.4。q=1.4x2=2.8KN/m。 2 恒荷载标准值为3.76KN/m2,设计值为g=3.76×1.2=4.51KN/m。 2 合计 p=g+q=7.31KN/m 2. 按弹性理论计算 在求各区格板跨内正弯矩时,按恒荷载均布及活荷载棋盘式布置计算,取荷载’2 g=g+q/2=5.91KN/m ’2 q=q/2=1.4KN/m ‘’在g作用下,各内支座可视作固定,某些区格板跨内最大正弯矩不在板的中心点处,在q作用下,各区格板四边均可视作简支,跨内最大弯矩则在中心点处。计算弯矩时,考虑混凝土的泊松比u=0.2(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第4.1.5条),在求各中间支座最大弯矩(绝对值)时,按恒载及活载均布各区格板计算,取荷载 2 P=g+q=7.3KN/m 3. A区格板计算 (1)计算跨度 中间跨:l0x=1.1ln=1.1x(3.95-0.275)=4.04m>lc=3.95m l0y=1.1ln=1.1x(4.00-0.25)=4.13m>lc=4.0m l0x/l0y=3.95/4=0.99 (2)跨中弯矩 A区格板是中间部位区格板,在g+q/2作用下,按四边固定板计算;在q/2作用下按四边简支计算。A区格弯矩系数查《混凝土结构设计》附表8,结果如下表所示: 2 UUUMX=MX1+MX2 =(mx1+0.2my1)(g+q/2)l0x+(mx2+0.2my2)(q/2)l0x22 =(0.0180+0.2?0.0175)?5.91?3.952+(0.0376+0.2?0.0367)?1.4?3.952 =2.96KN.m/m My=My1+My2UUU =(my1+0.2mx1)(g+q/2)l0x+(my2+0.2mx2)(q/2)l0x22 =(0.0175+0.2?0.0180)?5.91?3.952+(0.0367+0.2?0.0376)?1.4?3.952 =2.91KN.m/m

关于板配筋的建议

关于板设计的建议 一.几个概念 单向板:长短边之比>=3;其他为双向板(均为四边支承) ●板受力钢筋:按照受力计算配置的纵向受力钢筋; ●板构造钢筋: a.板简支边上部的构造负筋; b.单向板的板底受力钢筋与梁平行时,沿梁方向布置的与梁垂直的上部构造负筋; c.控制板温度、收缩裂缝的构造钢筋; ●板分布钢筋: a.单向板的板底与受力钢筋垂直的分布钢筋; b.垂直于板支座上部受力负筋的分布钢筋; ●结构在风荷载及水平地震作用下,竖向抗侧力构件间协调工作主要靠楼板; 二.规范的配筋要求 1)构造钢筋 ●构造负筋应满足砼规范的要求P126,不小于Φ8@200,配筋面积不小于相应方向受力钢 筋面积的1/3;同时建议不小于0.15%的配筋要求(审图也会提按0.2%的要求,由于是构造,是不必满足受力筋的要求的,但按0.2%的要求配置也是无可厚非的,概念必须清楚)。 ●构造钢筋用于控制温度、收缩裂缝时,其配筋率要求为纵横两个方向不宜小于板截面面 积的0.1%。 2)分布钢筋 ●单位长度的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单位宽度上受力钢筋的15%,且不小于该方向 板截面面积的0.15%。 ●直径不宜小于Φ6,间距不宜大于250mm. 三.构造及配筋的地方要求 1)上海住宅,按沪建建【2001】第0907号文《控制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的技术导则》的要求配筋,其中主要要点为: ●现浇楼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10(厨房、浴厕、阳台不得小于90),单向板应>=L/30; ●房屋层面阳角处和跨度>=3900的楼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阳角处楼板钢筋间距不 宜大于100,跨度>=3900的楼板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外墙转角处尚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配筋范围应大于板跨的1/3,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2)江苏住宅,按江苏地方标准DGJ 32/J16-2005<<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中的要求配筋,其中主要要点为: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设计厚度不宜小于120 mm,厨房、浴厕、阳台板不应小于90mm; ●建筑物两端开间及变形缝两侧的现浇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直径不应小于Φ8, 间距不应大于100mm,其他开间宜设置双层双向钢筋。其他外墙阳角处应设置放射形钢筋,钢筋数量不应小于7Φ10,长度应大于板跨的1/3,且不应小于2000. ●在现浇板的板宽急剧变化、大开洞削弱等易引起应力集中处的整个楼板,钢筋直径不应 小于Φ8,间距不应大于100mm。 3)另外如合肥、马鞍山、平湖等地都有防止楼板开裂的具体文件,设计时必须遵守,对于外地项目应充分准备,收集当地做法。 4)对于悬挑阳台>=1.2 (江苏为1.5)米时,宜采用梁板结构。 5)对于非住宅项目,一般情况采用分离配筋,需加强的部位或超长设计除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