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 朝 夕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 朝 夕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 朝 夕
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课 朝 夕

第一课朝

课时第一课时

总节数节

教学目标知识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

重点通过学习歌曲,了解并熟悉G大调。

难点一节课学会唱准4段歌词的歌曲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学期的歌曲

三、聆听《晨景》

四、表演《清晨》

五、小结:师弹琴

讲新学期要求

教师伴奏

1.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2.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初听的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表示吗?”复听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

4.欣赏全曲(时间不够可省略)。

5.小结:(1)

1.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教师伴奏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使用口风琴、竖笛等吹奏乐器,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

4.教师指导

5.教师弹琴伴奏下,

6. 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7.

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唱师生问好歌

学生分组选出自己喜欢并熟悉的歌曲来比一比

聆听并回答问题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

聆听并回答问题

初听

复听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回答问题

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学生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

打击乐伴奏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设境

复习巩固上学期学过的歌曲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认真听再分析

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1.2

第一课课时

第二课时

总节数

教学目标知识 1.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2.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情感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

重点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清晨》

三、聆听《渔舟唱晚》

四、表演《晚风》

五、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师弹琴

讲新学习要求

教师伴奏

1.导语:“上节听了外国的…《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4.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6.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

1.“本课主题是朝夕…景色美不美?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晚风》的拍号是6/8拍,

它的含义是什么?

3.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5.学唱歌曲(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2)

(3)

6.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1.

2.唱师生问好歌

学生可分组分段演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3.

欣赏并回答问题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聆听范唱。”

复习

思考

回答问题

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

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先听再想一想?

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设境

复习巩固

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2.1

课题

第一课课时

第三课时

总节数

教学目标知识 1.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2.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情感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

重点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清晨》

三、聆听《渔舟唱晚》

四、表演《晚风》

五、听辨活动:4/4拍还是6/8师弹琴

讲新学习要求

教师伴奏

1.导语:“上节听了外国的…《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4.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5.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

1.“本课主题是朝夕…景色美不美?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拍号,《晚风》的拍号是6/8拍,

它的含义是什么?

3.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曲调基本是相同的?

4.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起拍,节奏要唱准)。

5.学唱歌曲(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2)

(3)

6.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出其晚景。1.

2.唱师生问好歌

学生可分组分段演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欣赏并回答问题

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聆听范唱。”

复习

思考

回答问题

再听范唱《晚风》,并边听边划6/8拍的指挥图式,

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乐句(4小节)。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1.先听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设境

复习巩固

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第二课

课时第一课时

总节数

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歌曲的学习继续掌握二声部合唱的技巧情感通过反映农家生活的两首中外作品,使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

重点通过反映农家生活的两首中外作品,使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

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难点通过歌曲的学习继续掌握二声部合唱的技巧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欣赏曲曲谱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晚风》

三、表演《苹果丰收》

四、聆听《快乐的农夫》

五、小结:师弹琴

师放伴奏

1.

2.教师放慢速度范唱

3.歌谱与歌词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逐步加快)。

4.学习第一乐段,。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的积极性。

5.

6.

7.

8.

1.

2.设问:这首钢琴独奏给你什么感受(快乐?雄壮?悲伤?)

3.学唱主题4小节。

4.

为这主题4

(1)全班分二部分,分别按书上节奏用拍手与拍腿为主题曲调伴奏 (2)一半学生唱主题,一半学生分二声部用拍手与拍腿伴奏(交换一次)

简介乐曲背景,也可作为农家一乐(虽然作品与农夫无关)唱师生问好歌

聆听

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放慢速度学习歌谱与歌词。先慢是为了后快。

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时间2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一个声部。

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

9.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10.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

初听

5.

(高声部)、拍腿(低声部),一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皮革类——低声部,木质类——高声部)

设境

激趣

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

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定难度。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3.1

第二课农家乐

第二课时

总节数

教学目标

知识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情感通过反映农家生活的两首中外作品,使学生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

重点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难点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欣赏曲曲谱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苹果丰收》

三、表演《赶圩归来啊哩哩》

四、聆听《丰收锣鼓》

五、小结:师弹琴

师放伴奏

1.解题:“赶圩”就是…导入播放范唱

3.为了降低难度,分为二段学唱,先学唱4小节,待熟练后再学唱后4小节。注意唱准前十

4.歌曲表演时可采取前4小节女领众和,即在“啊哩哩”处众和,后4小节齐唱。还可以边唱边跳。

5.

1.

2.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唱师生问好

2.聆听范唱。感受彝族民族音调的风格及姑娘们边唱边跳的欢乐情绪。

学习曲调时要提醒学生用4/4的指挥图式划拍,并做到匀速。采用小组与集体交替唱,个人

6.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发挥其特长,合作和谐,表演好《赶圩归来啊哩哩》,表现彝族同胞的农家乐

聆听并回答问题

聆听并回答问题

4.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3)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音乐中去

设境

激趣

由于该曲采用大量的十六分音符节奏,所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学曲调时宜放慢速度,当熟练流畅后逐渐达到歌曲应有的速度。

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

第三课

教学目标:知识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情感让学生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重点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难点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教具: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红梅赞》

三、表演《雨花石》

四、聆听《红星歌》

五、小结:师弹琴

1. 组织学生把准备的故事讲一讲

2.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3.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1.

2.播放范唱

分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5.播放伴奏带

1. 组织学生讲故事

2.播放歌曲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

3.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4.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加革命斗争的足迹。唱师生问好歌,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聆听回答问题

5.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请有准备的同学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欣赏全歌。

回答问题

再听歌曲

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曲调节奏较复杂,不宜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

培养学生创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赏能力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4.1

第三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 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情感 让学生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重点 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难点 歌曲的二声部合唱部分 教具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 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雨花石》 三、表演《我怎样长大》 四、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弹琴

教师伴奏

1. 播放范唱

2.齐读歌词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畅性及二声

5.教师深情地领唱 6

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

4.

5.

6、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1.根据歌曲《红星歌》、《红梅赞》、《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用线连一连。 唱师生问好歌 有感情地演唱

指导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含义。

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全体同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聆听故事

回答问题

带着问题来欣赏

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

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设境

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王二小、鬼子),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4.2

课题第三课

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情感让学生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重点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难点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聆听《红梅赞》

三、表演《雨花石》

四、聆听《红星歌》

五、小结:师弹琴

1. 组织学生把准备的故事讲一讲

2.

设问:歌名《红梅赞》的含义是什么?

3.

设问:你从歌曲的情感与风格中领悟到什么?

4.小结:这是反映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先辈留下的“足迹”。

1.

2.播放范唱

分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

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作用:装饰性)

5.

组织学生讲故事

1.播放歌曲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

2.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时请举手示意。3.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唱师生问好歌

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这一故事。

聆听

回答问题

聆听

回答问题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的崇高品质。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型为歌曲做背景,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请有准备的同学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欣赏全歌。

回答问题

再听歌曲

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设境

课前请个别学生准备歌剧《江姐》的剧情故事。

(提示:书上插图是江姐的形象

曲调力节奏较复杂,不宜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

培养学生创设能力

培养学生的听赏能

第四课

第一课时

总节数

教学目标知识歌曲教学中不断变换的节奏类型

情感通过这几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

重点在歌曲的处理上,力度的变化上,体现出歌曲的高潮

难点《天黑黑》的歌词听起来较难懂,欣赏之前需向学生讲解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欣赏曲曲谱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四、聆听《天黑黑》

五、小结:师弹琴

《我怎样长大》

教师伴奏

1.播放范唱带

2. 类似等节奏不用讲解,

3.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

4.

(1)注意调性是1=G,注意第七级音“7”的位置是#F

5.

1.欣赏《天黑黑》。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

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4.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

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唱师生问好歌

生分声部演唱

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2)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聆听

说一说

讨论

回答问题

聆听并做习题设境

激趣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5.2

第二课时

总节数两节

教学目标知识通过歌曲的学习练习并掌握弱起小节,及三拍子歌曲的强弱力度变化。

情感通过这几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各具不同特点的音乐的风格、题材、

重点通过这几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各具不同特点的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让学生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家”的可爱,“家”的乐趣。

难点歌曲中几处弱起小节的歌词安排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欣赏曲小歌片、课件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表演《牧场上的家》

播放乐曲《回家》的风光片

师弹琴

《外婆的澎湖湾》

1.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播放范唱

2.

3.学唱曲调

(1)教师范唱

(2)教师指导

唱师生问好歌

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完整地聆听

看谱听歌曲

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

学唱第一乐句8小节,及第三乐句的8小节,并划3/4拍指挥图式唱谱。

(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8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设境

激趣

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听唱教学法

五、汇报表演

1.

2.范唱《可爱的家》,

3.

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

4.

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

组织各组学生汇报表演上节留的作业短。注意弱拍节奏。(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让学生哼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复听并回答问题

5.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以组为单位推荐代表表演 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

表演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6.1

课时第三课时

总节数

教学目标知识歌曲教学中不断变换的节奏类型情感通过这几首中外反映“家”为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均各有特点,让学生从中感受音乐

重点在歌曲的处理上,力度的变化上,体现出歌曲的高潮

难点《天黑黑》的歌词听起来较难懂,欣赏之前需向学生讲解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欣赏曲曲谱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四、聆听《天黑黑》

五、小结:师弹琴

《我怎样长大》

教师伴奏

1.播放范唱带

2. 类似等节奏不用讲解,

3.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

4.

(1)注意调性是1=G,注意第七级音“7”的位置是#F

5.

1.

2.你听懂了吗?如果还听不清楚,再听一遍。

3.你能说一下这个小故事吗?

4.

设问: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说说你自己的看法?

5.再复听一遍,请按书本上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形容词。

这样家庭既诙谐又亲切可爱。唱师生问好歌

生分声部演唱

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部分要有变化。

(2)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聆听

说一说

讨论

回答问题

聆听并做习题设境

激趣

(家庭里发生的琐碎小事不必下结论,可以各说各的

第五课故乡

教学目标知识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情感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

重点通过聆听表演、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难点歌曲的两个声部的配合及衬词的演唱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故乡的小路》

三、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四、聆听《思乡曲》

五、表演《如今家乡山连山》

六、活动与练习

七、小结师弹琴

师放伴奏

2.把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6.演唱歌曲。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4.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播放范唱

2.歌曲学习(1)第一、二句的曲调学习(2)二声部合唱4小节,

(3)最后二句的曲调采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手段学唱。

(4)当曲调熟练后,先用衬字“啦”唱(在合唱时仍用“哈”)。在“啦”唱得天真欢快的基础上再唱歌词,并唱好语气的起伏。

(5)在对歌曲曲调唱得较有乐趣、熟练的基础上,(教师到学生中去分层指导)。(7)小结:纯朴、可爱、天真的故乡情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唱师生问好歌

生表演唱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简单向大家作

介绍。

师生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题)。

聆听并回答问题

聆听

跟琴学唱

作为发声训练。顿音要唱得有弹性,表达一种开怀大笑的情绪

分组自编表演唱

(6)各组展示。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设境

激趣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听辨相同与不同小节进行识谱学唱。

歌曲演唱时要把欢乐的情绪、天真可爱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谁不》—赞美;《思》—思(怀)念;《乡路》—欢乐、乐观

第六课欢乐的少年

第一课时

总节数节

教学目标知识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情感通过本课中外两首作品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音乐表现。让学生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重点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难点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聆听《可喜的一天》

四、表演《叮铃铃》

五、创作活动

六、小结

师弹琴

《如今家乡山连山》

师放伴奏

1.以史地知识导入: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2.播放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4.再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7.小结: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1.以聆听前奏导入设问:

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

2.聆听范唱。

“歌曲表现了什么----”

3.学习歌曲曲调。

(1) 学唱歌曲的前4小节

(2)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

(3)二声部10个小节,。

4.学唱歌曲时,衬词“啰”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5.在较熟练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

完成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唱一唱,奏一奏。

唱师生问好歌

生表演唱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

3.朗读一遍歌词,

6.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

聆听并回答问题

跟琴模唱加视唱,唱好这开始4小节。

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分声部让学生自学。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生基本能视谱唱出

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为歌曲伴奏。

1.最后2小节要有结束感。

2.从曲调的发展来看谱例1应该是“do”结尾,谱例2应该是“la”结束。设境

激趣

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从音乐的技术上讲就是调式感的问题,但与学生不讲调式问题,仅仅是感性上要求有结束即

可。但必需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获得,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9.2

第六课欢乐的少年

第二课时

总节数节

教学目标知识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情感通过本课中外两首作品了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音乐表现。让学生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重点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难点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三、聆听《可喜的一天》

四、表演《叮铃铃》

五、创作活动

六、小结

师弹琴

《如今家乡山连山》

师放伴奏

1.以史地知识导入:设问: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2.播放歌曲,并介绍歌曲的时代背景与内容。。

4.再欣赏一遍歌曲。

5.师生议论从歌曲中获得的感受。

7.小结:苏联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理想。

1.以聆听前奏导入设问:

这两小节你能听出是什么声音?——铃声——哪里来的铃声。请听

2.聆听范唱。

“歌曲表现了什么----”

3.学习歌曲曲调。

(1) 学唱歌曲的前4小节

(2)从第5小节到第12小节

(3)二声部10个小节,。

4.学唱歌曲时,衬词“啰”等要处理好,另外在顿音、渐强、渐弱处要唱出这一群少年活泼欢乐的性格。

5.在较熟练地唱好歌曲的基础上,

完成曲调最后2小节的创作,唱一唱,奏一奏。

唱师生问好歌

生表演唱

谈话: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由苏联军队攻克柏林与英、美、法盟军会师,取得决定的胜利。

3.朗读一遍歌词,

6.完成课本上的练习:歌曲分几部分?用图形表现歌曲的不同部分。

聆听并回答问题

跟琴模唱加视唱,唱好这开始4小节。

让学生自学视唱歌谱。然后流畅地唱好齐唱部分曲调。

分声部让学生自学。这两个声部节奏与旋律,学生基本能视谱唱出

按教材上的伴奏要求,为歌曲伴奏。

1.最后2小节要有结束感。

2.从曲调的发展来看谱例1应该是“do”结尾,谱例2应该是“la”结束。设境

激趣

本歌就是前苏联影片《攻克柏林》的插曲。

旨在进一步体验歌曲内容。

(4)这曲调要唱好的关键是要唱出湖南民歌的风格。这里包括装饰音、滑音、“#5”等技术上的处理。

从音乐的技术上讲就是调式感的问题,但与学生不讲调式问题,仅仅是感性上要求有结束即

苏少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快乐嚓嚓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快乐的嚓嚓嚓》 教学目标:通过教唱《快乐的嚓嚓嚓》,使学生学会用轻巧的声音表达歌曲内容,掌握多次出现的跳音。 教学重点:学会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唱准变化音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发声练习。 二、学习新课 1、听歌曲。认拍号 2、认识二拍子指挥图示。 (1)教师板书二拍子图示,学生跟着竖空画图示。(2)再次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划拍子 3、再次听音乐,教师在蓝色块处击掌,学生仔细听教师拍的是什 么节奏。 1、节奏练习。 2/4 X X | X X | 2/4 0 X X | 0 X X | 2/4 X X X | X X X | 2、分析三种节奏不同的地方,拍击这三种节奏。并让学生说说哪种节奏放在蓝色块处比较恰当。(第一种节奏给人比较平稳的感觉,后两种节奏很跳跃,因此下面两种节奏比较适合这首歌曲)(教师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3、再次放音乐,学生在色块处击出节奏 4、学生跟琴唱一唱前四乐句。 5、认识# 教师讲解#,并且在琴上指认出#各音,并让学生唱一唱有关#的音 6、学生跟教师学唱后半段旋律。 7、完整演唱歌曲。 8、再次完整听一边音乐,感受一遍音乐,听听是否还有没学唱好的旋律。教师指导纠正。 9、再次根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10、个别演唱。 三、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演唱歌曲。 四、总结,下课

教学内容:1、复习歌曲。 2、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教学目标:学习用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教学重点: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难点:唱准变化音 教学方法:听唱法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复习歌曲《快乐的嚓嚓嚓》,师生评议。 2、听范唱,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3、指导学生用纯净、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请个别同学进行表演唱。 二、学唱新歌《校园的早晨》 1、播放录音 2、复习四和二拍子指挥图示。 3、再次播放音乐,跟着音乐划拍子。说说打拍子时有什么不一样,指出歌曲中拍号的 变化。变化拍号的地方反复练习几遍。 4、再次播放音乐,重新跟着音乐划拍。 5、音乐知识,认识反复、结束、省略记号教师提问:歌曲中出现了怎样的新符号。说说新的反复、省略记号各自的含义 学生根据含义念一念正确演唱顺序的歌词。 6、再次播放音乐,通过再次欣赏音乐感受着几种记号。 7、学生跟琴演唱,同时指出演唱时不足之处。教师纠正指导。 8、学生再次跟琴完整演唱。 9、指名演唱。 五、总结、下课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试讲稿

人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试讲稿 教案 任课教师: 第一课《朝夕》 第二课《足迹》 第三课《农家乐》 第四课《可爱的家》 第五课《故乡》 第六课《快乐的少年》 第七课《冬雪》 第一课《朝夕》 《清晨》 教学重难点:音准:“4 4 1|6 6 4|3. 1|5”中的大跳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老师首先想请同学为大家表演一小段情景剧,情景剧的内容可以是关于清晨我们起床之后的故事,或者说一说,清晨起床之后打开窗户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表演 师:同学表演的真不错,有清晨太阳升起,同学们起床后出门来到了学校。很好,表演得真不错,通过刚才的表演,同学们对接下来要学习的歌曲一定感到很好奇,今天的音乐课,老师就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描写清晨美丽景色的歌曲。 (二)教授 1、听情绪 师:先请同学们听一遍歌曲,一边听一边思考,这首歌曲它的情绪是什么?

聆听第一遍歌曲 师:听完这首歌曲,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我,这首歌曲你听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生回答 师:这位同学听出来是欢快的,有公鸡的叫声,还有鸟叫的声音,听的很仔细。 2听歌词(描写场景) 师:那么,请同学们再听一听这首歌曲,思考它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 播放音乐 师:有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这首歌曲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 生回答 师:这位同学听到,歌曲描写了鸟语花香,春天的草原上艳阳高照,听的也很仔细。 3、学唱第一部分旋律 师:我们已经对这首歌曲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就来学唱一下这首歌曲第一部分旋律。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老师唱一句旋律,同学们跟唱旋律。 4、解决难点 师:同学们在唱到4 4 1|6 6 4|3. 1|5的时候要注意大跳之间的音准。我们先用“lu”来模唱一下。 5、完整演唱第一部分旋律 师:下面我们完整的唱一遍第一部分旋律,跟着老师的钢琴伴奏。 6、演唱第一部分歌词 师:将歌词加进去演唱。 3、学唱第二部分旋律 师: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伴奏学唱歌曲第二部分齐唱的旋律。老师唱一句,学生们跟唱一句。

人教版五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全册教学目标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普通公民教育,它有别于专业 音乐教育。因此,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 的价值观,本册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进入三声部合唱练习。 2、巩固小学期间学到的全部歌唱知识。 3、注意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全册总课时:32课时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1.1 节第一课 朝夕 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及自然”的人文 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师弹琴 讲新学期要求 教师伴奏 1.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听《晨景》主题。 2.再播放音乐主题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初听的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表示吗?”复听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 4.欣赏全曲(时间不够可省略)。 5.小结:(1)简介格里格生平。 1.播放范唱设境 复习巩固上学期学过的歌曲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认真听再分析 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教师伴奏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使用口风琴、竖笛等吹奏乐器,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教师指导 5.教师弹琴伴奏下, 6.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7.教师播放伴奏带 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指导的重点是音准: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五年级第九册音乐教案1.2 第一 课朝夕

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及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师弹琴讲新学习要求 教师伴奏 1.导语:“上节听了外国的…《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4.播放《渔舟唱晚》第二部分。唱师生问好歌 学生可分组分段演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欣赏并回答问

新人民音乐出版社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临沭县实验小学备课专用 个人备课 第一课朝夕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 一题材为主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 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 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演唱表演能力。 教学方法:音乐自由教学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唱《清晨》,听《晨景》、编创活动:《早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 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 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 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寓教于乐: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个人备课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风琴伴奏为学 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 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 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创造表现: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 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 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 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四、完美结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渔舟唱晚》、表演《晚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 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 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寓教于乐: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现在唱“晚”。《晚 风》是一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2.复习 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全册

五年级音乐教案 (年度第一学期) 教师: 教学进度表

本学期教学目标、任务: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在气息控制下,力求做到声音位置的统一。 2、在扩展音域中,谨慎地扩展低声区音域。 3、在二声部合唱中,力求做到咬字、吐字的连贯、流畅,音色的丰 满、圆润,声部的和谐、统一。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 1、读谱知识: 认识升记号,降记号。 认识波音记号、倚音、滑音记号,学习其唱(奏)法。 2、视唱部分: 复习所学过的音阶及音程练习。 独立或半独立视唱单声部歌曲。 视唱二声部歌曲片段及有临时变音记号的单声部歌曲。 3、练耳部分: 听记二拍子或三拍子的4~8小节单旋律。 听记2~4小节节奏;听记和声音程。 听辨和声音程在协和与不协和程度上的差异。 听辨歌(乐)曲的力度和速度并作标记。 三、欣赏部分: 要求学生对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包括和声、调式、调性)在音乐作品中的表现作用有进一步的体会或认识。能感觉和声、调式、调性 在音乐中表现情绪、气氛和感情的效果。能对作品中的旋律、节奏等 特点作简单的分析。 教学分析:

五年级的教材中已经有一些要求复习的内容了,但是这个阶段又要学习不少的内容,所以,学习任务是繁重的。要处理好新旧知识的学习、复习、掌握。本学期要学习歌曲7首,每首都有一定的意义。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另外,有的学生开始变声,要注意对嗓子的保护。 学生情况分析: 由于学生现在处于过渡期,年龄也大了,不再是小孩子,已经是大孩子。要尽量避免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的爱学愿学。对音乐知识的讲解尽量避免枯燥乏味,要用多种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课题: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总课时数:第1节 教学内容: 1、新学期要求。 2、综合训练:发声练习。 3、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 教学目标: 巩固一个升号的调的识谱;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音色和力度,表现歌曲中不同角色是性格和形象。 教学重点: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 教学难点:歌曲:《太阳公公和月亮婆婆》学唱。 教学过程:

新人教音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教案

新人教音版小学音乐五 年级上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一课朝夕 记录形式的知识。 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 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师弹琴 讲新学期要求 教师伴奏 1.歌曲《清晨》用声乐形式歌唱早晨,器乐又如何表现早晨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听《晨景》主题。 2.再播放音乐主题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初听设境 复习巩固上学期学过的歌曲 展开丰富的想象力 认真听再分析 2

四、表演《清晨》的要求:“边听 边对照教材中的 三幅图,你认为 这三幅图…表示 吗?”复听要求: “如果还可以的 话,请在…” 4.欣赏全曲(时间 不够可省略)。 5.小结:(1)简介 格里格生平。 1.播放范唱 设问:(1)歌曲表 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 几个部分? 3.教师伴奏 提示:形式不 拘,可以视唱; 可以使用口风 琴、竖笛等吹奏 乐器,可以个人 自学;可以合作 自学。 4.教师指导 初听 复听 (2)器乐曲表现早晨 的一例。 2.聆听范唱,对歌 曲整体有所了解。 回答问题 学生自学第一乐段 16小节曲调。 学唱第二乐段曲 调。 学生欢乐地唱好全 曲曲调 这是一首校 园歌曲,在 演唱风格上 要通俗朴 素,像说话 似的歌唱。 指导的重点 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 跳音程要唱 准,第一个 3

5.教师弹琴伴奏下, 6. 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7.教师播放伴奏带 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4

课 题第一课朝夕 课 时 第二课时总节数节 教学目标知识 1.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2.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情感通过本课这一题材主题的两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重点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具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光盘、 学具节奏卡片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主体活动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清晨》 三、聆听《渔舟唱晚》师弹琴 讲新学习要求 教师伴奏 1.导语:“上节听 了外国的…《渔舟 唱晚》第一部 分。” 2.设问:从音乐声 中你能想像这是 怎样的景色? 4.播放《渔舟唱 晚》第二部分。 唱师生问好歌 学生可分组分段演 唱 聆听并回答问题 3.哼唱一下这一段 音乐的主题曲调, 画出图形谱。 欣赏并回答问题 5.哼唱这段音乐中 的主题曲调,并把 每小节的第一个音 设境 复习巩固 5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这个阶段我会注重作好以前和今后知识的衔接工作。我会采取多种方式策略,帮助学生自己熟练的应用所学过的知识。并要注意避免学生厌烦枯燥的乐理知识的学习,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边玩边学。 二、教学分析: 1、唱歌是学习一些适合小学生延演唱的中外优秀歌曲。注重学生用力度、速度的变化手段表现歌曲情感,能够独立、自信地唱歌。 2、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受、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外优秀音乐作品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文化素养,丰富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3、识谱教学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必要环节。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要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 4、综合训练为本课本的重要特色之一,旨在通过某一种形式(如歌唱发声、节奏、律动、乐器演奏、音高听辨、节奏与旋律的排列和音乐创作等)的练习、达到多种技能训练或知识运用的要求,依照各课教

学目的、既抓住训练重点,又要有所兼顾,充分发挥每一条练习中所包含的训练作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四、进度计划:

花城版小学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1课学唱歌曲《歌声与微笑》 教学LJ标 1、能自主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并设计歌曲的演唱情绪,力度等;合唱时声部和谐、声音优美。 2、能注意歌曲中段落的划分,并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2、学唱歌曲 (1)听一遍范唱录音。 (2)讨论歌曲的歌词表现的是什么内容?(师生共同讨论)第一部分实际上只有两句歌词:“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歌声与微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第二部分是引申,描绘了“友谊花开遍地香”的情景。这首歌虽然短小,意义却不小。 (3)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笫一部的歌谱,随后全体学生共同学唱歌唱部分的笫二声部歌谱,应特别注意应“3-#5”处#5的音准。 (4)学唱笫一乐段的歌词,教学的重点在对声音的要求上,注意低音不要压着唱,四拍的长音要唱够时值。 (5)学唱第二乐段的歌词,重点放在第二声部(特别是最后两小节)。 (6)二声部合唱,最好是男女声各有一半唱第一声部,另一半唱第二声部。 3、小结 4、课后作业:按照教科书的要求,要背唱《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最好也能背唱第二声部),请同学们在课外多加练习,同时考虑为这首歌曲创编集体舞的动作。 《在卡吉德洛森林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三拍子的波兰民歌,表现了用煤的童话意 境。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体会外国民歌的优美意境。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材分析:《在卡吉德洛森林里》是一首优美的波兰民歌,歌曲为三拍子,歌词十分的优美,旋律十分的动听,表现了一种近乎于童话的美感。歌曲的节奏型比较简单,主要是三拍子的不停重复,好像是在给听歌的人婉婉道来优美的童话故事。 教具:多媒体、录音机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1、播放课件。 2、提问:刚才看到的图画美吗?它描绘的就是波兰歌曲《在卡吉德洛森林里》的优美意境,大家想不想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呢? 3、在此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聆听。 二、学习歌曲: 1、出示歌曲谱例 2、朗读歌词,体会歌曲的意境 3、视唱歌曲的旋律,感受三拍子的节奏感。 4、填词视唱,纠正错误的地方。 5、完整演唱。 笫二课时 一、复习试唱 二、拓展延伸 1、再次播放歌曲录音 2、学生聆听体会歌曲的意境 3、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演唱歌曲:如齐唱、对唱、轮唱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第1课时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2017年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第1课时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

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教学反思: 第2课时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内容: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学目标: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设计教案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小学阶段要求了解、掌握的五线谱知识已掌握一大半,并能进行简单的二部合唱,视唱听音能力逐步提高。 A、声乐方面:能用缓呼缓吸的呼吸方法,有气息支持的唱歌。合唱的歌曲声音协和、节奏准确、并带一定的感情,部分学生声音嘹亮、悦耳。 B、器乐方面:能辨清中国民族乐器的名称、种类、外形特点、演奏姿势、音色。个别学生在演奏方面较突出。 C、欣赏方面:能说出演奏乐器的乐器名称、构造、音色特点;节奏上、力度上、速度上的变化发展;能讲出曲调的结构、情绪等。 D、表演方面:能精心设计编排一组动作,表演时认真持久,效果较好 E、视唱、节奏练习方面:能按一定的步骤,准备视唱或节奏练习的内容,有些同学稍作准备,便能准确的表达出来,部分学生还借用指挥来进行练习。 二、教学目标 (一)总的目标 1、在唱好二部合唱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能背唱4~6首歌曲 3、学习音乐知识及视唱听音练习? (二)具体目标

读谱知识:保持音记号、上滑音、下滑音记号、切分音节奏、弱起小节、6/8拍子的含义及基本的强弱规律。 技能目标: a、培养主音感 b、听辩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和声音程 c、视唱2/4、3/4、4/4、3/8、6/8拍和包括已学过知识在内的四小节旋律 d学习二、三拍子的指挥图式,有感情地背唱歌曲6——8首 b、继续学习简易乐器的演出法,能演奏简单乐曲2——4首 三、教材重点难点 唱好二声部合唱、听记能力的培养 四、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在此基础上按课时,并按教导处统一备课格式,认真写好教学详案。 2、充分作好课前准备。。 3、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4、提优补差的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2)、通过课外艺术活动。

最新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单元目标: 1、体验热爱生活的情趣,享受祖国母亲怀抱里幸福童年的快乐。 2、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校园的早晨》,欣赏歌曲《赤足走在田埂上》、《OK星期天》,领略校园歌曲的生活气息和艺术魅力。 3、结合身体动作跟手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还原记号”和“从头反复记号”等音乐符号;学习二拍子指挥图式;感受无伴奏合唱的表现力。通过欣赏《祝你快乐》,感受各种铜管乐器的音色。 4、以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尝试音乐情境小品的设计和表演。通过唱好校歌等活动分享身边的课程资源。 二、单元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课时《微笑波尔卡》《快乐的嚓嚓嚓》《露一手》(1);人: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 第二课时《赤足走在田埂上》《校园的早晨》认识“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记号”《露一手》(2)了解台湾校园歌曲、唱唱学校的校歌 第三课时《春之歌》《把心儿种在春天里》采集与分享:我们的校歌;认:还原记号;《露一手》(3) 第四课时《OK星期天》《快乐的小队》《露一手》(4) 第五课时《祝你快乐》机动复习我的创造《露一手》(5)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听《微笑波尔卡》 2、唱《快乐的嚓嚓嚓》 3、认:升记号;二拍子指挥图式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波尔卡乐曲的特点,感受波

尔卡的节拍和情绪。 2、结合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结合歌曲演唱认识“升记号”;学会二拍子指挥图式。 三、教学难点: 唱准半音的音高 四、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一)欣赏《微笑波尔卡》 1、师播放《微笑波尔卡》手风琴曲 师:刚才我们听了手风琴版的《微笑波尔卡》,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管弦乐版的《微笑波尔卡》 (请学生讨论一下两种版本的波尔卡的不同风格) 2、师介绍波尔卡的有关知识 师:这是一种轻快活泼的舞蹈,舞者面对面站立,男伴的右手抱着女伴的腰部,左手向旁伸开握住女伴的右手,按这种姿势,成对的沿着舞厅周围逆时针方向旋转行进。是19世纪欧洲流行的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唱《清晨》,听《晨景》、编创活动:《早晨》。 录音机、磁带、电脑、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风琴伴奏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4段较长,建议唱第1、3、4段歌词,第2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郑州市中原区向阳小学 刘学飞 2010、9

第一课朝夕 教学内容 1 通过钢琴和伴奏带教唱学生《清晨》和《晚风》两首歌曲。 2 对比歌曲欣赏描绘早晨的《晨景》和描绘夜幕的中国筝曲《渔舟唱晚》. 3 创造性地表演及编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管弦乐《晨景》感受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的音乐。 2通过欣赏外国的晨景,学唱描绘中国晨景的歌曲《清晨》。学唱俄罗斯歌曲《晚风》,感受中国器乐描绘夜幕的音乐风格。 3 对比国内、国外描绘早晨和夜幕的不同音乐风格。 4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合唱表现能力 5体验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 《清晨》因四段歌词太长,所以选择1、3、4段唱,第2段由学生课后自己学唱。

2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唱《清晨》第二乐段的曲调,重点是音准:“4 4 1|6 6 4|3. 1|5”中的大跳要唱准。 3 《晚风》第一小节的弱起部分,低声部合唱部分的演唱,以及全曲6/8拍的强弱对比。 4 歌唱为主,欣赏为辅。 教材分析: 1.管弦乐《晨景》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于1888年为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五幕评剧《培尔·金特》写了二十三段配乐。后选择其中八段改编为两个组曲。本曲就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这原是诗剧第四幕中主人翁培尔·金特流浪到摩洛哥时,描写日出和清晨景色的音乐。乐曲的主题仅在五声音阶范围内活动,极为纯朴,具有牧歌风格。 2.筝曲《渔舟唱晚》 这是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表现了夕阳西照、湖面歌声四起,满怀丰收喜悦的渔民,驾着片片白帆,纷纷而归的动人画面。标题取自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句。

最新人音版五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周8.28 ——9.3 教学内容: 欣赏《晨景》《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1、能够安静的聆听音乐,体会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意境,感受祖国古典 音乐的美感。 2、在聊聆听、模唱中体会音乐的情绪,模仿不同乐器的姿势,体会主题变化。 3、认识长笛、双簧管的外形,哼唱音乐主题旋律,并听辨音色。 教学重点: 1、能够充分地体验音乐的情绪,理解音乐意境。 2、体验我国民族乐器古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 准确听辨长笛、双簧管,古筝的音色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学期寄语。 1、本学期学习任务及内容。 2、提出本学期音乐上课要求。 二、聆听作品 1.导入:同学们都知道太阳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从而形成一天。我们把一天呢又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就是白天和黑夜。那么白天还可以划分出什么时段? 下面就请同学们听一听这四首作品各表现了什么内容?属于哪个时间段? 2.聆听歌曲《清晨》 (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设问: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 3.聆听乐曲《晨景》 (1)初听,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对照教材上的三幅图分段,或自己画图表示。 (2)简介乐曲出处及格里格生平:《晨景》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1843-1907 )《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 (3)复听,谈谈你对乐曲的理解。乐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段的情

景? (4)重点聆听第一部分,对照教材中的图形谱及五线谱,边听边哼唱这段曲调。 (5)再次完整地复听,在三幅图的下面,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 4.聆听《晚风》 (1)初听歌曲录音,感受其情绪。 (2)复听,歌曲表达怎样的内容?描述的是哪个时间段的情景? 5.《渔舟唱晚》 (1)初听乐曲,感受情绪及速度。 (2)简介作品创作时代背景:《渔舟唱晚》是我国近代古筝家娄树华在20 世纪30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加工改编而成的一首传统筝曲。 (3)聆听第一部分 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相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4)哼唱第一部分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5)聆听第二部分,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6)哼唱这段音乐的主题曲调 (7)把每一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3 2 1 6 5 3 (8)完整地聆听全曲,并根据音乐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三、小结: 周而复始的朝夕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四首作品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拓展:至丽上搜集我国的民族乐曲,听一听,辩一辩,它们的音乐风格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聆听:晨景《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第一首 渔舟唱晚(古筝)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周9.4——9.10 教学内容: 歌曲《清晨》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晚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指导学生以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的第一声部。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北京喜讯到边寨》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1.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2.能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 3.初步了解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为乐曲命名 阶段目标:通过为乐曲命名,感受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师:音乐主要是通过情绪使我们联想到一些场景的,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乐曲好像在表现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为这首乐曲起个名字,并说一说为什么? 教师播放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 学生聆听音乐。为音乐命名(可能出现的答案如《欢腾的节日》《欢腾的苗寨》《狂欢之夜》《欢乐的边疆等》。 二、分辨乐曲的音乐特点 阶段目标:能初步分辨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 师:从同学们为乐曲起的名字来看,大家对音乐的情绪感受都很正确,这是一首热烈欢快的乐曲。音乐除了表现一定的情绪外,还有着各自

不同的风格,现在你们再听一听这首乐曲的几个主题,分辨一下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教师播放乐曲第三主题和第四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 师: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在西南地区居住着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这首乐曲表现的就是西南边寨的人民听到从北京传来的喜讯的情景。这首乐曲的音乐具有苗族、彝族的音乐风格,他们的音乐多以do、mi、sol三个音为主,在第四主题中有一个降mi的音,这是苗族音乐的典型特点。下面请你们再听一遍,当听到降mi的音时请你们举手。 教师播放第四主题。 学生聆听音乐,在听到降mi时举手。 三、分辨乐曲的结构 阶段目标:能分辨乐曲的音乐结构。> 师:这是一首多乐段的乐曲,由三部分构成,下面我们逐段欣赏。1.引子与第一部分。 师:你们听引子部分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好像表现了什么情景? 教师播放引子部分。 学生聆听音乐并回答(领奏的乐器是圆号,模仿了号角的声音,一声强一声弱,好像是森林山谷中的回音)。 师:引子过后,乐曲进入第一部分,热烈、欢快的旋律一下子把我们

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课程教案(人音版)

五年级上学期音乐教案 第五周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题,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教学重点: 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并提高表演能力。 教学准备: 磁带、书本、录音机 教学过程: 常规: 1.上课歌 2.音阶练习: 1 2 3 4 丨5 6 7 i丨i 7 6 5 丨4 3 2 1 丨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景?你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微露”、“初显阳光”、“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16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fa(4)音要唱准。 5.在教师的伴奏下,唱好全曲曲调 三、小结 第六周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歌曲旋律 2.学会歌曲歌谱 3.掌握歌曲欢快的情感 教学难点: 学习歌曲简谱,并一定程度掌握歌曲简谱 教学准备: 磁带、书本、录音机 教学过程: 常规: 1.上课歌 2.音阶练习: 1 2 3 4 丨5 6 7 i丨i 7 6 5 丨4 3 2 1 丨 一、复习 1.老师带领学生复习歌曲第一段和第三段歌词旋律 2.学生齐唱第1、3段歌词,第2、4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2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第1课时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3、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课时:共3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2)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歌曲。 (3)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学习新歌 (1)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的个别字词。 B、请学生谈这首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最好是教师范唱,也可听独唱录音)。 D、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可用举手统计方法,也在可课前进行)。 (2)随琴视唱歌曲歌词(为了体验歌曲的情感,也为了实际检验一下学生对歌曲的熟悉程度)。 A、指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节奏特点。 B、学生读节奏(可用“哒”或其他读法)。提示读节奏时要注意节奏的乐句。 C、在教师弹奏歌曲曲调的“伴奏”下,再读一遍节奏。 (3)学习歌曲的曲调。 A、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只唱一遍,以便确定下面的练习方式)。 B、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旋律线”(可用手势来表示,注意一个乐句用一个动作)。然后一边作“用手势表现旋律线”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4)学习歌曲的歌词。 A、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唱好连音。 (5)用乐器演奏整首歌曲的曲调或其中的几个乐句。 3、小结 (1)再听一遍歌曲录音,请学生对比一下,自己的演唱还有哪些不足。 (2)了解一下用乐器演奏这首歌曲的情况。 (3)指出下一节课的任务或课下的乐器练习任务。 教学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