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一物理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高一物理上册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单元复习练习(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所示,一固定的细直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15°,一个质量忽略不计的小轻环C套在直杆上,一根轻质细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直杆上的A、B两点,细线依次穿过小环甲、小轻环C和小环乙,且小环甲和小环乙分居在小轻环C的两侧.调节A、B间细线的长度,当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时β=45°.不计一切摩擦.设小环甲的质量为m1,小环乙的质量为m2,则m1∶m2等于( )

A.tan 15°B.tan 30°C.tan 60°D.tan 7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小球C为轻环,重力不计,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C环与乙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C环与甲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A点与甲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0,

乙环与B点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0,根据平衡条件,对甲环:

,对乙环有:,得,故选C.

【名师点睛】小球C为轻环,受两边细线的拉力的合力与杆垂直,可以根据平衡条件得到A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然后分别对甲环和乙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并结合力的合成和分解列式求解.

考点: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弹力.

2.如图所示,轻杆的一端固定一光滑球体,杆以另一端O为自由转动轴,而球又搁置在光滑斜面上,若杆与竖直墙面的夹角为β,斜面倾角为θ,开始时β<θ,且β+θ<90°,则为使斜面能在光滑水平面上缓慢向右运动,在球体离开斜面之前,作用于斜面上的水平外力F的大小、轻杆受力T和地面对斜面的支持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逐渐增大,T逐渐减小,N逐渐减小

B.F逐渐减小,T逐渐减小,N逐渐增大

C.F逐渐增大,T先减小后增大,N逐渐增大

D.F逐渐减小,T先减小后增大,N逐渐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对小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 、支持力N 和杆的支持力T ,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sin sin sin()

N T mg

βααβ==+ 解得

sin sin()sin cot cos mg N mg βαβββα=

=+?+,

sin sin()

T mg α

αβ=+ 对斜面体受力分析,受到推力F 、重力Mg 、支持力F N 和压力N ,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N sin α=F Mg +N cos α=F N

解得

sin sin sin cot cos cot cot mg mg

F N mg αααβαβα

?==

=?++

N cos tan cot 1

mg

F Mg N Mg ααβ=+=+

?+

故随着β的增大,T 减小,F 增大,F N 增大;故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3.将一弹性绳对折,相当于将此弹性绳剪成相同长度的两段绳,每段绳在相同的外力作用

下,其伸长量为原来的一半。现有一根原长20cm 的弹性细绳,其外力F 与伸长量x 的关系如图所示,将此细绳对折,其两端点固定于天花板同一位置,并在对折点处竖直悬系一物体,然后再缓慢放手,平衡后发现物体下降了2cm ,则该物体所受重力约为( )

A .0.8N

B .1.6N

C .3.2N

D .6.4N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意将一弹性绳对折,相当于将此弹性绳剪成相同长度的两段绳,每段绳在相同的外力作用下,伸长量变为原来的一半,根据胡克定律F kx =可知劲度系数变为原来的两倍。根据图像可知弹性细绳的劲度系数

4

N/cm 0.4N/cm 10

F k x ?=

==? 则对折后,劲度系数变为

20.8N/cm k =

所以物体的重力为

220.82N 0.82N 3.2N G kx kx =+=?+?=

ABD 错误,C 正确。 故选C 。

4.如图所示,固定有光滑竖直杆的三角形斜劈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于斜劈上的光滑小球与套在竖直杆上的小滑块用轻绳连接,开始时轻绳与斜劈平行。现给小滑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使小滑块沿杆缓慢上升,整个过程中小球始终未脱离斜劈,则( )

A .小球对斜劈的压力逐渐减小

B .斜劈对地面压力保持不变

C .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D .轻绳对滑块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A

【分析】 【详解】

AD .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和细线的拉力,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可知,细线的拉力T 增加,故轻绳对滑块的拉力增大,小球受到的斜劈的支持力N 逐渐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也减小,故A 正确,D 错误; BC .对球和滑块整体分析,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N ,杆的支持力N ′,拉力F ,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有水平方向

sin N N θ'=

竖直方向

cos F N G θ+=

由于N 减小,故N ′减小,F 增加; 对小球、滑块和斜劈整体分析,在竖直方向

F N

G +=地总

N G F =-地总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斜劈对地面压力减小。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力,故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始终为零,故BC 错误。 故选A 。

5.如图,光滑球A 与粗糙半球B 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C 上,C 放在水平地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若A 与B 的半径相等,A 的质量为2m ,B 的质量为m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A .C 对A 的支持力大小为3mg

B .

C 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1

2mg C .B 对A 的支持力大小为

23

mg D .地面对C 的摩擦力大小为3

6

mg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由几何关系可知,C 对A 的支持力、B 对A 的支持力与A 的重力的反向延长线的夹角都是30°,由平衡条件可知

232cos303

A BA CA G mg

F F ==

=

? 故C 正确,B 错误;

B .以AB 整个为对象,沿斜面方向静摩擦力与重力的分力平衡,所以

C 对B 的摩擦力大小为

f 3()sin 302

A B mg

F G G =+?=

故B 错误;

D .以ABC 整体为对象,水平方向不受力,所以地面对C 的摩擦力大小为0,故D 错误; 故选C 。

6.如图所示,物体B 的上表面水平,当A 、B 相对静止沿斜面匀速下滑时,斜面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不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A 受3个力作用

B .物体B 受4个力作用

C .物体C 受水平面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水平向右

D .水平面对物体C 的支持力小于A 、B 和C 三物体的重力大小之和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A 、

B 相对静止沿斜面匀速下滑,所以物体A 受重力和支持力2个力作用,选项A 错误;

B .对B 分析,B 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A 的压力及B 受

C 的摩擦力,所以物体B 受4个力作用,选项B 正确;

C .对整体分析,由于整体保持静止,故整体在水平方向没有摩擦力,即物体C 不受水平面的摩擦力作用,选项C 错误;

D .对整体分析,由于整体保持静止,所以水平面对物体C 的支持力等于A 、B 和C 三物体的重力大小之和,选项D 错误。 故选B 。

7.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为保持以往船行习惯,在航道处建造了单面索(所有钢索均处在同一竖直面内)斜拉桥,其索塔与钢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加钢索的数量可减小索塔受到的向下的压力

B .为了减小钢索承受的拉力,可以适当降低索塔的高度

C .索塔两侧钢索对称且拉力大小相同时,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

D .为了使索塔受到钢索的合力竖直向下,索塔两侧的钢索必须对称分布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以桥身为研究对象,钢索对桥身的拉力的合力与桥身的重力等大反向,则钢索对索塔的向下的压力数值上等于桥身的重力,增加钢索的数量钢索对索塔的向下的压力数值不变,故A 错误;

B 、由图甲可知2cos T Mg α=,当索塔高度降低后,α变大,cos α 变小,故T 变大,故B 错误

C 、由B 的分析可知,当钢索对称分布时,2cos T Mg α=,钢索对索塔的合力竖直向下,故C 正确

D 、受力分析如图乙,由正弦定理可知,只要

sin sin AC AB

F F αβ

= ,钢索AC 、AB 的拉力F AC 、F AB

进行合成,合力竖直向下,钢索不一定要对称分布,故D 错误;综上分析:答案为C

8.如图所示,半圆形框架竖直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光滑的小球P 在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P 和半圆圆心O 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为g 。现将力F 在竖直面内沿顺时针方向缓慢地转过90°,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框架对小球的支持力先减小后增大

B .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C .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D .拉力F 的值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D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受力示意力图,如图所示

框架与小球始终保持静止,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当F 顺时针转动至竖直向上之前,支持力逐渐减小,F 先减小后增大,故A 错误,D 正确;

BC .以框架与小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到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地面的摩擦力以及力F 的作用;设F 在顺时针转动的过程中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小球质量为m ,框架

质量为M ,根据平衡有

cos f N α=

()sin N F M m g α'+=+

当F 转动过程中α增大,故可知地面对框架的摩擦力始终在减小,地面对框架的支持力始终在减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框架对地面的压力始终减小,故B 错误,C 错误。 故选D 。

9.如图所示,两个截面半径均为r ,质量均为m 的半圆柱体A 、B 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 、B 截面圆心间的距离为l ,在A 、B 上放一个截面半径为r ,质量为2m 的光滑圆柱体C ,A 、B 、C 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

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3mg B .地面对A 的作用力沿A 、

C 圆心连线方向 C .l 越小,A 、C 间的弹力越小

D .l 越小,地面对A 、B 的摩擦力越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以三个物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到总重力和地面对A 和

B 支持力,两个支持力大小相等,则由平衡条件得知地面对B 的支持力为2mg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也为2mg ,故A 错误;

B .地面对A 有支持力和摩擦力两个力作用,地面对A 的作用力是它们的合力;A 受到重力mg 、地面的支持力1N 、摩擦力f 、

C 球的压力2N ,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知地面的支持力1N 和摩擦力f 的合力与力mg 和压力2N 的合力等值、反向,C 球对A 的压力2N 方向沿AC 方向,则力mg 和压2N 的合力一定不沿AC 方向,故地面对A 的作用力不沿AC 方向,故B 错误;

C .以C 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由平衡条件有

2

2cos 2N mg θ'= 得

2

cos mg

N θ

'= l 越小,θ越小,cos θ越大,则得A 对C 间的弹力2

N '越小,故C 正确; D .以A 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地面对A 的摩擦力

2sin f N α=

而C 对A 的压力

22

N N '= 则得l 越小,α越小,f 越小,故D 错误。 故选C 。

10.如图,半圆柱体半径为4R ,固定在水平面上。竖直挡板紧靠柱体低端,使半径为R 的光滑小球停在柱体与挡板之间,球与柱体接触点为M 。现将挡板保持竖直,缓慢的向右移动距离R 后保持静止,球与柱体接触点为N (未画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挡板移动过程中,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变小

B .挡板移动过程中,柱体对小球的弹力变大

C .小球在M 、N 两点所受挡板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

D .小球在M 、N 两点所受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3∶4 【答案】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设小球的质量为m ,先对小球受力分析,受重力、半圆柱体对小球的支持力N 1和挡板对小球的支持力N 2,如图:

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1cos N mg θ=

2tan N mg θ=

当挡板向右移动时,θ增大,挡板对小球得支持力增大,柱体对小球的弹力变大。选项A 错误,B 正确;

C .连接半圆柱体的圆心O 1和小球的圆心O 2,则

1245O O R R R =+=

过O 2做竖直线与地面交于P 点,则

143O P R R R =-=

所以

()()22

2121 4O P O O O P R -==

所以

212124cos 0.853tan 0.75

4O P R

O O R

O P R

O P R

θθ=

=====

所以

1 1.25mg cos 0.8mg mg

N θ=

== 当将挡板保持竖直,缓慢地向右移动距离R 后保持静止后,由几何关系可得 cos 0.6θ=

所以

153

N mg '=

所以小球在M 、N 两点所受柱体的作用力大小之比为

11 1.253543

N mg N mg '==

选项C 错误,D 正确。 故选BD 。

11.如图,柔软轻绳ON 的一端O 固定,其中间某点M 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初始时,OM 竖直且MN 被拉直,OM 与MN 之间的夹角为α(2

π

α>

).现将重物向

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 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 )

A .MN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B .MN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C .OM 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 .OM 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D 【解析】 【分析】

【详解】

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 ,OM 绳上拉力F 2,MN 上拉力F 1,由题意知,三个力合力始终为零,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

在F 2转至水平的过程中,MN 上的张力F 1逐渐增大,OM 上的张力F 2先增大后减小,所以A 、D 正确;B 、C 错误.

12.如图所示,倾角为30°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轻绳一端连着斜面上一质量为m 的物体A ,轻绳与斜面平行,另一端通过两个滑轮相连于天花板上的P 点。动滑轮上悬挂物体B ,开始时悬挂动滑轮的两绳均竖直.现将P 点缓慢向右移动,直到动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120°时,物体A 刚好要滑动。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物体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整个过程斜面体始终静止,不计滑轮的质量及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

B 的质量为1.25m

B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再增大

C .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直水平向左并逐渐增大

D .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增大 【答案】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随着P 点缓慢向右移动,拉物体

B 的两边绳子拉力越来越大,当夹角为120o 时绳子拉力恰好等于B 物体的重力,此时物体A 恰好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将向上滑动,则

o o B sin 30cos30mg mg m g μ+=

解得

B 1.25m m =

A 正确;

B .初始时刻,拉物体B 的两边绳子竖直时,绳子拉力

o B 1

0.625sin 302

T m g m mg =

=> 此时A 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因此当P 缓慢移动过程中,绳子拉力逐渐增大,A 受斜面的摩擦力一直增大,B 错误;

C .将物体A 与斜面体做为一个整体,设拉物体B 的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 ,则斜面体受地面的摩擦力

cos f T θ=

随P 点缓慢移动,绳子拉力T 越来越大,绳子与水平夹角θ越来越小,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越来越大,C 正确;

D .将物体A 、B 及斜面体做为一个整体,在P 向右缓慢移动的过程中,绳子拉力的竖直分量为

B 1

sin 2

T m g θ=

保持不变,因此地面的支持力保持不变,D 错误。 故选AC 。

13.如图所示,重力为G 的圆柱体A 被平板B 夹在板与墙壁之间,平板B 与底座C 右端的铰链相连,左端由液压器调节高度,以改变平板B 与水平底座C 间的夹角θ,B 、C 及D 总重力也为G ,底座C 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μ<1),平板B 的上表面及墙壁是光滑的。底座C 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总等于2μG 不变

B .θ角增大时,地面对

C 的摩擦力可能先增大后不变 C .要保持底座C 静止不动,应满足tan θ≥2μ

D .若保持θ=45°不变,圆柱体重力增大ΔG ,仍要保持底座C 静止,则ΔG 的最大值ΔG m =

21

1G μμ

-- 【答案】BD 【解析】 【分析】

用整体法和隔离体法对圆柱体和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再根据力的正交分解可求得各力。 【详解】

AB .对A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1cos N G θ= 12sin N N θ=

对B 、C 、D 做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根据平衡条件,则地面摩擦力为

2f N =

联立得

tan f G θ=

可知,随θ角增大,地面对C 的摩擦力增大,当摩擦力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后,变为滑动摩擦力,此时2f G μ=滑,保持不变,故A 错误,B 正确; C .最大静摩擦力

m 2f G μ=

因此,要保持底座C 静止不动,应满足

m f f ≤

整理可得

tan 2θμ≤

故C 错误;

D .若保持θ=45°不变,圆柱体重力增大ΔG ,仍要保持底座C 静止,则

m tan 2f G G f G G θμ=+?≤=+?()()

代入数据,整理得

ΔG 21

1G μμ

-≤

- D 正确。

故选BD 。

14.A 、B 两三角形物块叠放在地面C 上且均保持静止,如图甲所示。在物块A 上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为F 的力而让系统保持静止,当所加竖直向下的力按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 )

A .0~t 2时间内物块A 可能下滑

B .物块A 受到的摩擦力在0~t 1时间内减小,t 2时刻恢复原来的大小

C .地面C 受到物块B 的摩擦力为零

D .物块B 受到地面C 的支持力不变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设斜面的倾角为θ,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 的重力为G ,以A 为研究对象,未加F 时物块静止在斜劈上,则有

sin cos G G θμθ≤

即有

sin cos θμθ≤

当用竖直向下的力F 作用于物块上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

()sin G F θ+

最大静摩擦力为

()cos m f G F μθ=+

由于

sin cos θμθ≤

则有

()sin m G F f θ+≤

故当F 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此关系式仍然满足,故A 所受合力为零,一直处于静止状

态,不可能下滑,故A错误;

B.由A项分析,可知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合力为零,此时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sin

f G Fθ

=+

由乙图可知,F在先减小后增大到原来的大小过程中,静摩擦力也是先减小后增大到原来的大小,故B正确;

CD.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受重力、向下的力F、地面给B向上的支持力,因F是在竖直方向先减小后增大,而水平方向上没有分量,所以B不会运动也没有运动趋势,所以B不会受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作用,即地面C受到物块B的摩擦力为零;而在竖直方向上整体的重力不变,但向下的F先减小后增大,所以地面对B向上的支持力也是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5.如图所示,小车的质量为M,人的质量为m,人用恒力F拉绳,若人与车保持相对静止,且地面为光滑的,又不计滑轮与绳的质量,则车对人的摩擦力可能是()

A.(M m

m M

-

+

)F ,方向向左B.(

m M

m M

-

+

)F,方向向右

C.(m M

m M

-

+

)F,方向向左D.(

M m

m M

-

+

)F,方向向右

【答案】CD

【解析】

【分析】

【详解】

取人和小车为一整体,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M+m)a

设车对人的摩擦力大小为F f,方向水平向右,则对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F f=ma,解得:F f=M m M m

-

+

F

如果M>m,F f=M m

M m

-

+

F,方向向右,D正确.

如果M

M m

-

+

F,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左,C正确,B错误

高中物理摩擦力公开课教案设计人教必修1

3.3 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知道滑动摩擦力概念及产生条件,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知道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3、知道静摩擦力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判决静摩擦力的方向,知道最大静降擦力的概念。 4、了解滚动摩擦力和流体阻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利用物理语言分析,思考,描述摩擦力概念和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3、让学生学会在实验中如何控制变量和实验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践——认识(规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教学重点 1、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并会用F摩=μFn解决具体问题; 2、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规律,正确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静摩擦力有无、大小的判定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用具: 长方体木块(每组3块),弹簧秤、毛巾;玻璃板,毛刷(两个学生一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实验,提问学生复习摩擦力概念。 学生活动:将手放在桌面上,由静止开始向前移动,体会手受到的阻力。建立摩擦力概念。点评:通过实验建立静摩擦力概念。 (二)进行新课 1、对“静摩擦力”的学习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弹簧秤有读数?得出静摩擦力概念 提出问题:什么情况下产生静摩擦力?让学生思考讨论。 让学生重复刚才实验,注意观察弹簧秤读数,发现问题,得出最大静摩擦力概念和静摩擦力范围。(0<F≤Fmax= 学生活动: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细线连接木块和弹簧秤,用力水平拉弹簧秤,不要使木块移动,并读数。回答问题:桌面对木块有阻力作用。 思考讨论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弹性形变,相对运动趋势。 重复实验,慢慢拉动木块,注意观察弹簧秤读数(木块刚开始移动时读数最大)。

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练习题完整版

高一物理必修一摩擦力 练习题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摩擦力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B.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C.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不变,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D.动摩擦因数不变,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2、置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仍处于静止,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 A.与压力成正比 B.等于水平拉力 C.小于滑动摩擦力 D.在物体上叠放另一物体,该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 3、关于动摩擦因数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产生说明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 B.增大两物体的接触面积,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C.增大两物体间的正压力,则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增大 D.两物体的材料一定,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仅决定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可能没有弹力 C.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必互相垂直 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一段时间 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m与M之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错误的是:( ) A.m受到向右的摩擦力 B.M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 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右 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 二、填空题 6、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 ______,方向向______. (2)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动摩擦因数μ=______. (3)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当木块离开弹簧秤继续滑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

高中物理《力的相互作用》讲义教案

力的相互作用 一、基础知识 1.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的,这一对力的性质相同。 (2)力是矢量,其作用效果由大小、方向及作用点三个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产生形变或位移。 2.力的图示和示意图 科学上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的各个要素,这种表示方法叫做叫力的图示。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关心力的方向,而不太关心力的大小和作用点。这时只需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3. 重力,重心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作用于物体的重心。 (2)测量重力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需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 弹力,胡克定律 (1)弹力的产生:物体直接接触,有弹性形变。 (2)常见弹力的方向: (3)弹力的大小——胡可定律: 内容:弹簧发生形变时,弹力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成正比。 表达式:F=kx,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5. 静摩擦力 定义: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趋势(仍保持相对静止)。

有关。 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6.滑动摩擦力 定义:两个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间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大小:(1)滑动摩擦力:F=μF N;(2)动摩擦因数μ取决于接触面材料及粗糙程度,F N为正压力。 方向:沿接触面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7. 力的合成和分解 力的合成: (1)遵循规律:力的合成遵循矢量运算法则,即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力的合成: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大小均不变,它们之间的夹角为θ,其合力大小为F合,当夹角θ变化时,合力的取值范围是丨F1-F2丨≤F合≤ F1+F2。 力的分解: (1)遵循规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同样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分解原则:分解某个力时,一般要根据这个力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正交分解: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的方法。 (4)分解步骤:①选取合适的方向建立坐标系,②将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沿坐标轴方向分解,③分别算出x轴和y轴方向上所受的合力,合力等于在该方向上所有力的代数和,④求出合力的大小,⑤求出合力与x轴方向夹角。 8. 共点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共点力平衡: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即使F合=0。 (3)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 (4)三力平衡: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三个力的有向线段通过平移可构成封闭三角形。 (5)多力平衡:如果物体在多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与其余力的合力大

高一上学期物理练习题

高一物理(上)巩固卷 第一卷 一、选择题 1.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相互接触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C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成正比 D .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 2.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落地时速度大小为v ,经过 1 2 H 高度处的速度大小为 ( ) A 2v B . 2 v C 2 D . 2 v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在细杆AB 的一端,小车静止在水平面上,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 ) A .小球受细杆的作用力大小为cos mg θ,方向沿A B 杆向上 B .细杆A 端受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cos mg θ,方向沿AB 杆向下 C .小球受细杆的作用力大小为mg ,方向竖直向上 D .小车有滑动趋势 4.下面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四个物体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其中反映物体受力不可能...平衡的是 5.如图所示,斜劈ABC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在斜劈上放一重为G 的物块,物块静止 在斜劈上,现用一竖直向下的力F 作用于物块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斜劈对物块的弹力增大 B .物块所受的合力不变 C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D .当力F 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物块会运动 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并排有A 、B 两个物体,其质量分别为m 1与m 2。A 静止, B 以0v 的速度作匀速运动,当同时对A 、B 施加大小相同,方向均与0v 相同的作用力 时,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m 1 >m 2时,A 、 B 可能在某一时刻速度相同; B .若m 1< m 2时,A 、B 可能在某一时刻速度相同: C .若m 1= m 2时,A 、B 可能在某一时刻速度相同; D .若m 1= m 2时,A 、B 之间距离将不发生变化。 s O A At v O B At a O D At v O C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相互作用专题 一、重力弹力摩擦力

10.如图所示,一重为8N的球固定在AB杆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水平拉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AB杆对球作用力的大小为()5 如图所示,一重为8N的球固定在AB杆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水平拉 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AB杆对球作用力 的大小为() A.6N B.8N C.10N D.12N 1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性限度内,悬挂15N重物时, 弹簧长度为0.16m;悬挂20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0.18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 分别为多少?请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12. 请在图中画出杆或球所受的弹力 (e) 13如上图e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三角硬杆,杆的端点处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车有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且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时,杆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变化(用F1至F4变化表示)可能是下图中的(OO’沿杆方向) A B C D 14. 一辆汽车停在水平地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也发生了形变C汽车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力;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 如图为皮带传动装置,正常运转时的方向如图所示, 当机器正常运转时,关于主动轮上的A 点、与主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B 点、与从动轮接触的皮带上的C 点及从动轮上的D 点,这四点的摩擦力的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B. B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顺时针方向 C. C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D. D 点受到的摩擦力沿逆时针方向 5.如图4所示,把重为20N 的物体放在倾角的粗糙斜面上,并静止,物体右端与固定在斜面上的轻弹簧相连接,若物体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2N ,则弹簧的弹力:(弹簧与斜面平行) A .可以为22N ,方向沿斜面向上; B .可以为2N ,方向沿斜面向上; C .可以为2N ,方向沿斜面向下; D .弹力可能为零。 6.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定滑轮到P 和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 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P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4μmg B .3μmg C .2μmg D .μmg 7.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上放一重量为G 的物体,物体能保持静止。现在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F=G/2推物体,物体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多少? 解:如左图所示;在斜面上,物体在推力、重力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分力Gsin300和滑动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下,沿斜面斜下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三个力的合外力为零。如右图所示。 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 A D B C 主动轮 从动轮 v F Q P G G f μμ2 330cos 0==G f 2 2= 3 6=μ

高中物理必修1摩擦力 教案

3-3.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磨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磨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到摩擦因数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f=μN。 2.难点是学生有初中的知识,往往误认为压力N的大小总是跟滑动物体所受的重力相 等,因此必须指出只有当两物体的接触面垂直,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时,压力N的大小才跟物体所受的重力相等。 3.在教学中要强调摩擦力有阻碍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的性质。 三、教具 1.演示教具 带有定滑轮的平板一块、带线绳的大木块、小木块、玻璃、毛巾、测力计、砝码。 2学生实验材料 每两位学生一组:物块一块、测力计一只。 3.投影仪、投影片。 四、主要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力学中常见的三种力是重力、弹力、摩擦力。对于每一种力我们都要掌握它产生的条件,会计算力的大小,能判断力的方向。在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两种力:重力和弹力。今天我们学习第三种力——摩擦力。在这三种力中摩擦力较难掌握。 (二)教学过程设计 1.静摩擦力 演示实验: 当定滑轮的绳子下端是挂509破妈时,物块 保持静止状态。 提出问题:物块静止,它受板的静摩擦力多 大?方向如何?你是根据什么原理判断的? 当悬挂的破码增加到1009时,物块仍保持静

高一物理练习题(一)

高一物理练习题(一) 曲线运动 1.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B.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2.关于曲线运动的性质,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D.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一定是变化的 3.关于曲线运动的条件,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合力的方向与物体速度方向不相同,也不相反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D.作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力的方向一定是变化的 4.如图1所示,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曲线由A运动到B,这时突然使它所受的力反向而大小不变 (即由F变为-F),在此力作用下,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是() A.物体可能沿Ba运动 B.物体可能沿Bb运动 C.物体可能沿Bc运动 D.物体可能沿原曲线由B返回A 5.如图2所示,抛出的石子作曲线运动,试在图中画出石子沿这条曲线运动时在A、B、C、D各点 的速度方向和所受力的图示。 6.某人骑自行车以恒定速率通过一段水平弯路,试分析是什么力使自行车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一、选择题(4分×6) 1.关于曲线运动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B.物体位移的大小一定变化 C.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变化 D.物体不一定有加速度 2.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恒为作用下不可能作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不可能做直线运动 C.物体在变力作用下可能作曲线运动 D.物体在受力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有可能做直线运动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方向不是物体的运动方向 B.曲线运动物体在某点的速度方向即为该点的切线方向 C.曲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可以不变,但速度方向一定改变 D.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可以不变,但速度大小一定改变 4.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如突然撤掉其中的一个力,它可能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加速直线运动 C.匀减速直线运动 D.曲线运动 5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力F1和F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运动中保持二力方向不变,但F1突然增大到F1+ΔF,则质点此后() A.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2018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2018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查字典物理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物理摩擦力知识 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学习。更多内容请关注查字典物理网。 (1)滑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相当于另一 个物体滑动的时候,要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说明:①摩擦力的产生是由于物体表面不光滑造成的。 ②摩擦力具有相互性。 ⅰ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个物体相互接触;B.两物体 发生形变;C.两物体发生了相对滑动;D.接触面不光滑。 ⅱ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①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ⅲ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FN 说明:①FN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应具体分析。 ②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ⅴ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小得多。 (2)静摩擦力:两相对静止的相接触的物体间,由于存在相对运动的趋势而产生的摩擦力。 说明:静摩擦力的作用具有相互性。 ⅰ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A.两物体相接触;B.相接触面不光

滑;C.两物体有形变;D.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 ⅱ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总跟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说明:①运动的物体可以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②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可以相反,还可以成任一夹角。 ③静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ⅲ静摩擦力的大小:两物体间的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0 说明:①静摩擦力是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相平衡,在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所以与正压力无关。 ②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决定于正压力与最大静摩擦因数(选学)Fm=sFN。 ⅳ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的趋势。

高一物理上学期计算题专项训练汇总

高一物理计算题专项训练(仅平行班) 1.以10m/s的速度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竖直上抛,若忽略空气阻力,g=10m/s2,求 ⑴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 ⑵上升过程中何处重力势能和动能相等 2、某人在距离地面2.6m的高处,将质量为的小球以v0=12m/s的速度斜向上抛出,小球的初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300,,g=10m/s2,求: ⑴人抛球时对小球做的功 ⑵若不计空气阻力,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⑶若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1=13m/S,小球在空气中运动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 3、右图是简化后的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整个雪道由倾斜的光滑助滑雪道AB和着陆雪道DE,以及水平的起跳平台CD组成,AB与CD圆滑连接.运动员从助滑雪道AB上由静止开始,在重力作用下,滑到D点水平飞出,不计飞行中的空气阻力,经2 s在水平方向飞行了60 m,落在着陆雪道DE上.已知从B点到D点运动员的速度大小不变.(g取10 m/s2)求: (1)运动员在AB段下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 (2)若不计阻力,运动员在AB段下滑过程中下降的高度.

经1×103 s后达到最大行驶速度72 km/h.此时司机关闭发动机,列车继续滑行4 km停下来.求: (1)关闭发动机后列车加速度的大小; (2)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 (3)列车的额定功率; (4)列车在加速过程中通过的距离. 5、一质量M=0.5kg的物体,以v0=4m/s的初速度沿水平桌面上滑过S=0.7m的路程后落到地面,已知桌面高h=0.8m,着地点距桌沿的水平距离S1=,求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是多少(g取10m/s2) 6、用汽车从井下提重物,重物质量为m,定滑轮高为H,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由A点静止开始运动至B 点时的速度为v,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这一过程中轻绳的拉力做功多大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总结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 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 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高中物理摩擦力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摩擦力 知识点归纳 1、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受到的阻碍相对运动(或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可分为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2、摩擦力产生条件:①接触面粗糙;②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弹力;③接触面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说明: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特别要注意“相对”的理解。 3、摩擦力的方向: ①静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②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跟接触面相切,并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说明:(1)“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能等同于“与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同,可能与运动方向相反,可能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2)滑动摩擦力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4、摩擦力的大小: (1)静摩擦力的大小: ①与相对运动趋势的强弱有关,趋势越强,静摩擦力越大,但不能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即0≤f≤fm 但跟接触面相互挤压力FN无直接关系。具体大小可由物体的运动状态结合动力学规律求解。 ②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中学阶段讨论问题时,如无特殊说明,可认为它们数值相等。 ③效果: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也就是跟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 公式:F=μFN (F表示滑动摩擦力大小,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μ叫动摩擦因数)。 说明:①FN表示两物体表面间的压力,性质上属于弹力,不是重力,更多的情况需结合运动情况与平衡条件加以确定。 ②μ与接触面的材料、接触面的情况有关,无单位。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 5、摩擦力的效果: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但并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 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大小、物体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无关,只由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两个因素决定,而动摩擦因数由两接触面材料的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巩固练习 1.关于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推出的μ=F F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动摩擦因数μ与摩擦力F成正比,F越大,μ越大 B.动摩擦因数μ与正压力F N成反比,F N越大,μ越小

人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姓名: 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 A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 .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 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 .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 .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 C .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 .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 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C .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4.一个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 A .位移是5m B .路程是5m C .位移大小是3m D .以上均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 .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 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出发后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 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9.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 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 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 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 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 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 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完整)高一物理摩擦力典型习题

摩擦力大全 1 .如图所示,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 ,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 相连,从滑轮到P 和 到Q 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 与P 之间以及P 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 ,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 拉Q 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 的大小为 ( ) A .mg μ B .mg μ2 C .mg μ3 D .mg μ4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的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上滑行,长 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1μ,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2μ,若长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则长木板受地面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 ) A .mg 2μ B .g m m )(211+μ C .mg 1μ D .mg mg 12μμ+ 3 .如图1-B-8所示,质量为m 的工件置于水平放置的钢板C 上,二者间动摩擦因数为μ,由 于光滑导槽 ( ) A .B 的控制,工件只能沿水平导槽运动,现在使钢板以速度ν1向右运动,同时用力F 拉动工件(F 方向与导槽平行)使其以速度ν2沿导槽运动,则F 的大小为 A 等于μmg B .大于μmg C 小于μmg D .不能确定 4 .用一个水平推力F=Kt (K 为恒量,t 为时间)把一重为G 的 物体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如图1-B-5所示,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 随时间t 变化关系是中的哪一个? 图1-B-6 P Q F 图1-B-8

5 .一皮带传动装置,轮A .B 均沿同方向转动,设皮带不打滑,A .B 为两边缘上的点,某时刻a 、 b 、o 、o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如图1-B-3所示.设该时刻a 、b 所受摩擦力分别为f a 、f b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B-3 ( ) A .f a 、f b 都是动力、而且方向相同 D .f a 、f b 都是阻力,而且方向相反 C .f a 若是动力,则f b 一定是阻力,两力方向相反 D .f a 若是阻力,则f b 一定是动力,两方向相同 6 .如图所示,A 是主动轮,B 是从动轮,它们通过不打滑的皮带转动,轮的转动方向如图所 示,B 轮上带有负载,P 、Q 分别是两轮边缘上的点,则关于P 、Q 所受摩擦力的判断正确的是 A P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下 B P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上 C Q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方向向上 D Q 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向下 7 .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木块1和2,中间用一原长为l 、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一水平力向右拉木块2,当两木块一起匀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 ) A .g m K l 1μ + B . g m m K l )(21++ μ C .g m K l 2μ + D .g m m m m K l )(2 121++μ 8 .如图所示,重物A .B 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质量分别为m 1、m 2、m 3的物体分别通过细线跨过 定滑轮水平系在重物A .B 上,已知m 1>m 2+m 3,A .B 保持静止.现将m 3解下放在物体A 的上方,发现A .B 仍处于静止.关于A .B 间的摩擦力f 1和B 与桌面间的摩擦力f 2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f 1变大,f 2不变 B .f 1变大,f 2变大 C .f 1变小,f 2不变 D .f 1变小,f 2变大 9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长木板,质量为m 的小物块放在长木板的左端,现 用水平恒力F 向右拉小物块使它在木板上向右滑动,木板仍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1mg B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g C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2(M +m )g A B m 1 m 2 m 3

人教版高一物理上册 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三章 相互作用——力易错题培优(难) 1.如图,A 、B 是两根竖直立在地上的木杆,轻绳的两端分别系在两杆上不等高的P 、Q 两点,C 为一质量不计的光滑滑轮,滑轮下挂一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Q 点缓慢上移,细绳中的弹力不变 B .将P 点缓慢上移,细绳中的弹力变小 C .减小两木杆之间的距离,细绳中的弹力变大 D .增大两木杆之间的距离,细绳中的弹力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滑轮所受绳子拉力为T ,到左边木杆距离为x 1,到右边木杆距离为x 2,左侧细绳长度为L 1,右侧细绳长度为L 2,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物体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可知 sin sin T T αθ= cos cos T T mg αθ+= 解得 αθ=,2cos mg T α = 设两木杆之间的距离为d ,绳的总长为L ,由几何关系有 11sin L x α= 22sin L x θ= 由于αθ=,两式相加可得 1212()sin L L x x α+=+ 可解得

sin d L α= AB .上下移动P 或者Q ,因为两杆的宽度d 不变,绳子的长度L 也不变,故有α角度不变,由上面的分析 2cos mg T α = 可知细绳中的弹力不变,故A 正确,B 错误; C .减小两木杆之间的距离,即d 变小,由sin d L α=可知,两侧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α减小,由2cos mg T α = 可知,α减小,cos α增大,则细绳中弹力减小,故C 错误; D .同理,增大两木杆之间的距离,即d 变大,α增大,cos α减小,则细绳中弹力增 大,故D 错误。 故选A 。 2.如图所示,在粗糙地面上放有一装有定滑轮的粗糙斜面体,将两相同的A 、B 两物体通过细绳连接处于静止状态,用水平力F 作用于物体B 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斜面体与物体A 仍然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A .水平力F 变小 B .物体A 所受合力变大 C .物体A 所受摩擦力不变 D .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变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先对物体B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出绳的拉力,再对A 进行受力分析,同样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出各个力的情况,对斜面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可以用整体法进行分析。 【详解】 A .对 B 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高一上物理练习题含答案

上学期高一第一次物理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 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诗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分 别是() A. 竹排,流水 B. 流水,青山 C. 青山,河岸 D. 河岸,竹排【答案】D 【解析】解:小小竹排江中游,描述竹排的运动的参考系是河岸.巍巍青山两岸走描述青山运动的参考系是竹排.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时,必须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再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改变则是运动的,不变则是静止的. 本题考查对参考系的理解能力.描述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考系,当物体相对参考系的位置发生变化时,物体就发生了运动. 2.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B. 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C. 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 D.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 可把它看作质点 【答案】D 【解析】解:A、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也不一定能看成是质点,比如 在研究分子的运动的时候,分子虽然很小,但是不能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 B、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 质点,与物体的运动的状态无关,所以B错误; C、质点是只有质量没有大小的点,时间生活中并不存在,是理想模型,所 以C错误; D、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现象中起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 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所以D正确; 故选:D. 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高一物理:摩擦力教学设计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摩擦力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Fric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摩擦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的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最大静摩擦力;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摩擦力,掌握判定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以及摩擦力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情感目标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体所受摩擦力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或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 3、两个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成正比. 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 5、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6、静摩擦力存在最大值——最大静摩擦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两部分.重点是摩擦力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 2、难点是在理解滑动摩擦力计算公式时,尤其是理解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时,学生往往直接将重力大小认为是压力大小,而没有分析具体情况. 教法建议 一、讲解摩擦力有关概念的教法建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练习题组(含答案)

练习一 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 2.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D )A.0,0 B.4R向西,2πR向东 C.4πR向东,4R D.4R向东,2πR 3、下列物体可看作质点的是( BCD ) A、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 B、远洋航行中的巨轮 C、运行中的人造卫星 D、转动着的砂轮 4、关于加速度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D ) A、速度为零时,加速度可能不为零 B、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则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也增大 D、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反而增大 5.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BC )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h是瞬时速度 6、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它先以速度V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以20km/h的速度驶完余下的1/3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km/h,则V是( B ) A、24km/h B、35km/h C、36km/h D、48km/h 练习二 1、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S/2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2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ABC ) 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经典练习 题

高一物理平抛运动经典练习题 1、如图所示,在第一象限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 匀强磁场,一对正、负电子分别以相同速度沿与x轴 成30°角从原点射入磁场,则正、负电子在磁场中运 动时间之比为。 2、如图所示为实验用磁流体发电机原理图,两板间距d=20cm,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5T,若接入额定功率P=100W的灯,正好正常发光,且

灯泡正常发光时电阻R=100,不计发电机内阻,求: (1)等离子体的流速是多大? (2)若等离子体均为一价离子,每秒钟有多少个 什么性质的离子打在下极板上? 3、如图所示为质谱仪的示意图。速度选择器部分的匀强电场场强 E=1.2×105V/m,匀强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1=0.6T。偏转分离器的磁感强度为B2=0.8T。求:

(1)能通过速度选择器的粒子速度多大? (2)质子和氘核进入偏转分离器后打在照相底片上的条纹之间的距离d 为多少? 4、用一根长L=0.8m的轻绳,吊一质量为m=1.0g的带电小球,放在磁感应强度B=0.1T,方向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把小球拉到悬点的右端,轻绳刚好水平拉直,将小球由静止释放,小球便在垂直于磁场的竖直平面内摆动,当小球第一次摆到低点时,悬线的拉力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试问:

(1)小球带何种电荷?电量为多少? (2)当小球第二次经过最低点时,悬线对小球拉力多大? 58、M、N两极板相距为d,板长均为5d,两板未带电,板间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一大群电子沿平行于板的方向从各处位置以速度v射入板间,为了使电子都不从板间穿出,求磁感应强度B的范围。

6、如图所示,在y<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并指向纸面外,磁感应强度为B。一带正电的粒子以速度v0从O点射入磁场,入射方向在xOy平面内,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若粒子射出磁场的位置与O点的距离为l,求该粒子的电荷量和质量之比。 x y O θ ·· ·· ·· ·· ·· ·· ·· ·· ·· ·· ·· ·· ·· ·· ·· ·· ·· ·· B 7.如图所示,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电场,场强沿y轴负方向;在y<0的空间中,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xy平面(纸面)向外.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运动粒子,经过y轴上y=h处的点P1时速率 为v0,方向沿x轴正方向;然后经过x轴上x=2h处的P2点进入磁场,并经过y轴上y=-2h处的P3点.不计重力,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