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正弦与余弦教学设计

正弦与余弦教学设计

正弦与余弦教学设计
正弦与余弦教学设计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正弦与余弦(第2课时)》

教学设计说明

砚山县蚌峨中学韦贵宏

1、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在前一节课学习了有关正切的知识,学会了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关系来描述梯子的倾斜度(即倾斜角的正切)

2、学生想知道的: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关系呢?是否也能用来刻画梯子的倾斜度呢?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探索出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是随锐角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是让学生在理解了正切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探究发现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与斜边之间存在的关系.同时发现,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在导学探究过程中,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理解锐角的正弦与余弦和梯子倾斜程度的关系.

2、能够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与斜边的比,能够用正弦、余弦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类比、猜想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学有用的数学.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交流分享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正弦、余弦的数学定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体会正弦、余弦的数学意义,并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探求新知;第三环节:及时检测;第四环节:归类提升;第五环节:总结延伸;第六环节:随堂小测;

第一环节 复习引入

1、如图,Rt △ABC 中,tanA = ,tanB= .

2、在Rt △ABC 中,∠C =90°,tanA =4

3

,AC =10,求BC,AB 的长.

3、若梯子与水平面相交的锐角(倾斜角)为∠A ,∠A 越大,梯子越 ;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 .

4、当Rt △ABC 中的一个锐角A 确定时,其它边之间的比值也确定吗? 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表示梯子的倾斜程度吗?

设计意图:以练代讲,让学生在练习中回顾正切的含义,避免死记硬背带来的负面作用(大脑负担重,而不会实际运用),第4题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环节 探求新知

探究活动1:如图,请思考:

(1)Rt △AB 1C 1和Rt △AB 2C 2的关系是 ; (2)

的关系是和2

2

2111AB C B AB C B ; B 1

B 2

A

C 1

C 2

(3)如果改变B

2在斜边上的位置,则的关系是

2

2

2

1

1

1

AB

C

B

AB

C

B

思考:从上面的问题可以看出: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已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__________,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呢?

设计意图:1、在相似三角形的情景中,让学生探究发现: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大小确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随之确定了.类比学习,可以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大小确定时,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不变的.2、在探究活动中发现的规律,学生能记忆得更加深刻,这比老师帮助总结,学生被动接受和记忆要有用得多.

归纳概念:

1、正弦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BC

与斜边AB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________.

2、余弦的定义:

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邻边AC与

斜边AB的比叫做∠A的余弦,记作cosA,即cosA=_ _____.

3、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和余切都叫做∠A的三角函数.

温馨提示:

(1)sinA,cosA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是一个锐角;

(2)sinA,cosA中常省去角的符号“∠”.但∠BAC的正弦和余弦表示为: sin∠BAC,cos∠BAC.∠1的正弦和余弦表示为: sin∠1,cos∠1;

(3)sinA,cosA没有单位,它表示一个比值;

(4)sinA,cos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不表示“sin”,“cos”乘以“A”;

(5)sinA,cosA的大小只与∠A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没有必然的关系.

设计意图:1、类比正切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正弦和余弦的含义;2、让学生了解:求一个角的三角函数,是指求这个角的正切、正弦和余弦,不是单指某一个值;3、正

弦和余弦容易出现一些不规范的表示方法,在这里先进行明确,可以减少日后不必要的错误.

探究活动2:我们知道,梯子的倾斜程度与tanA 有关系,tanA 越大,梯子越陡,那么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 和cosA 有关系吗?是怎样的关系?

设计意图:在探究中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正弦和余弦的含义,体会正弦和余弦的生活意义,避免数学知识的枯燥无味,通过利用正弦和余弦来描述梯子的倾斜程度拓展了学生思维,感受到从不同角度去解释一件事物的合理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探索发现:梯子的倾斜程度与sinA,cosA 的关系: sinA 越大,梯子 ; cosA 越 ,梯子越陡.

探究活动3:如图,在Rt △ABC 中,∠C=90°,AB=20,sinA=0.6,求BC 和cosB.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sinA 与cosB 有什么关系呢? sinB 与cosA 呢?在其它直角三角形中是不是也一样呢?请举例说明.

小结规律: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正弦等于另一个锐角的 .

设计意图:在探究中进一巩固正弦和余弦的定义,同时发现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

第三环节 及时检测

1、如图,在Rt △ABC 中,锐角A 的对边和邻边同时扩大100倍,sinA 的值( ) A 、扩大100倍 B 、缩小100倍

B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2、已知∠A ,∠B 为锐角 (1)若∠A=∠B ,则sinA sinB ; (2)若sinA=sinB ,则∠A ∠B.

3、如图, ∠C=90°,CD ⊥AB ,sinB=( )=( )=( )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体会在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中,(如“双垂直模型”),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为日后的知识应用打下基础.

第四环节 归类提升

类型一: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长,求锐角三角函数值

例1、如图,在Rt △ABC 中,∠C=90°, AC=3,AB=6,求∠B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类型二:利用三角函数值求线段的长度

例2、如图,在Rt △ABC 中,∠C=90°,BC=3,sinA= ,求AC 和AB.

类型三:利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其它三角函数值

例3、在Rt △ABC 中,∠C=90°,BC=6,sinA= ,求cosA 、tanB 的值.

类型四:求非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例4、如图,在等腰△ABC 中,AB=AC=5,BC=6,求sinB,cosB,tanB.

13

5

5

3

设计意图:分类型进行演练,有利于学生掌握思路和方法,由特殊(直角三角形)到一般(非直角三角形),让学生懂得寻找或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决三角函数问题的一般思路.

第五环节总结延伸

1、锐角三角函数定义:sinA= ,cosA= ,tanA= ;

2、温馨提示:

(1)sinA,cosA,tanA,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

(2)sinA,cosA,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表示∠A的正切,习惯省去“∠”号;

(3)sinA,cosA,tanA都是一个比值,注意区别,且sinA,cosA,tanA均大于0,无单位;

(4)sinA,cosA,tanA的大小只与∠A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没有必然关系;

(5)角相等,则其三角函数值相等;两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则这两个锐角相等.

3、在用三角函数解决一般三角形或四边形的实际问题中,应注意构造直角三角形.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检查学生掌握情况,同时能对知识进行及时梳理,有利于学生归纳和消化,特别对于重要的方法提示和要注意的细节,能再次呈现,使学生印象深刻.

第六环节随堂小测

1、如图,分别求∠α,∠β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2、在等腰△ABC中, AB=AC=13,BC=10,求sinB,cosB.

3、在△ABC中,AB=5,BC=13,AD是BC边上的高,AD=4.求:CD和sinC.

4、在Rt△ABC中,∠BCA=90°,CD是中线,BC=8,CD=5.求sin∠ACD,cos∠ACD

C

E

A

D

F

B

和tan ∠ACD.

5、在梯形ABCD 中,AD//BC ,AB=DC=13,AD=8,BC=18,求sinB,cosB,tanB.

6、如图,在△ABC 中,点D 是AB 的中点,DC ⊥AC ,且tan ∠BCD=1/3.求∠A 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设计意图:设计各种题型,可以检验学生的方法掌握情况,同时巩固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若时间不允许该部分也可作为课后作业完成.

四、教学反思

好的方面:由于上节课学生学习了三角函数中的正切,所以本节课结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了类比法教学法,唤起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体会和了解,很容易就掌握正弦和余弦的概念和意义.同时,探究活动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 本课时贯彻“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基本认识规

律,运用了这些直观教学,能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积极的愉快的和富有想象的过程,使学习数学的过程不再是令人生畏的过程.

不足之处:一方面,学生一下子学习了三种三角函数,容易混淆这些定义,写错对应边的比例关系;另一方面,学生对于三角函数是建立在“直角三角形中“这个前提条件理解不深,在解答过程中容易忽略;再一方面,由于经验的缺乏,对于一般的图形中的三角函数问题,学生对于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没有很明确的方向和策略,这是需要后面进一步加强的内容.

1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能初步运用正弦定理解斜三角形;技能目标:理解用向量方法推导正弦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向量知识,体现向量的工具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 在方程思想指导下处理解三角形问题的运算能力; /难点教学重点2. 重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及其基本应用。难点: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 断解的个数。教学用具 3. 多媒体标签 4. 正弦定理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在初中,我们已学过如何解直角三角形,下面就首先来探讨直角三角形中,角 根据锐BC=a,AC=b,AB=c, ABC.与边的等式关系。如图11-2,在Rt中,设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有 . ,又,则,中,ABC从而在直角三角 形.

思考: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由学生讨论、分析)可分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 ,根上的高是CDABC1(证法一)如图.1-3,当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 CD=据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则. . 同理可得,从而

是钝角三角形时,以上关系式仍然成立。(由学生课后ABC类似可推出,当自己推导)从上面的研探过程,可得以下定理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 理解定理[)正弦定理说明同一三角形中,边与其对角的正弦成正比,且比例系 数为同1 ( ;使一正数,即存在正数k,,

等价于2(),,。从而知正弦定理的基本作用为: ;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角及其一边可以求其他边,如②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求其他角的正弦值,如 . 一般地,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叫作解三角形。. 评述:应注意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能有两解的情形。 2(1)题。)、(页练习第第随堂练习[]51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是在研究了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具有“两角和差”关系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在这些公式的推导中,教科书都把对照、比较有关的三角函数式,认清其区别,寻找其联系和联系的途径作为思维的起点,如比较cos(α-β)与cos(α+β),它们都是角的余弦只是角形式不同,但不同角的形式从运算或换元的角度看都有内在联系,即α+β=α-(-β)的关系,从而由公式C(α-β)推得公式C(α+β),又如比较sin(α-β)与cos(α-β),它们包含的角相同但函数名称不同,这就要求进行函数名的互化,利用诱导公式(5)(6)即可推得公式S(α-β)、S(α+β)等. 2.通过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推导,揭示了两角和、差的三角函数与这两角的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律,还使学生加深了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方法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也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本节的几个公式是相互联系的,其推导过程也充分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深刻领会它们的这种联系,从而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本节几个例子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引导,例如在面对问题时,要注意先认真分析条件,明确要求,再思考应该联系什么公式,使用公式时要具备什么条件等.另外,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表述,不能只看最后结果而不顾过程表述的正确性、简捷性等,这些都是培养学生三角恒等变换能力所不能忽视的.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习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探索、发现并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强化题目的训练,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的运用,会进行简单的求值、化简、恒等证明,使学生深刻体会联系变化的观点,自觉地利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正弦和余弦 教学设计

正弦和余弦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二、知识教学点1: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2: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3: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 2.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 2.导入新课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

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 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学生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解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3.教师板书: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sinA=cos(90°-A),cosA=sin(90°-A). 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还不熟练,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数,使学生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已知∠A 和∠B都是锐角,(1)把cos(90°-A)写成∠A的正弦.(2)把sin(90°-A)写成∠A的余弦.这一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用.为了运用定理,教材安排了例3.(2)已知sin35°=0.5736,求cos55°;(3)已

九年级数学上册:4.1.3《正弦和余弦》教案

4.1.3正弦和余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正弦和余弦; 2.正弦和余弦的综合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交流,能够根据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情感态度】 经过探索,引导、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 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的综合应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1.正弦和余弦的定义是什么? 2.正弦和余弦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学说明】复习有关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作准备.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2.5 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且两边的摆动角度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结果精确到0.01 m) 分析:引导学生自己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解:根据题意(如图) 可知,∠BOD=60°, OB=OA=OD=2.5 m, ∠AOD=1/2×60°=30°, ∴OC=OD·cos30° =2.5≈2.165(m).

∴AC=2.5-2.165≈0.34(m). 所以,最高位置与最低位置的高度约为0.34 m. 【教学说明】通过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正弦、余弦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求下列式子的值. 2.在Rt△ABC中,∠C=90°,BC=6,sinA=3/5,求cosA. 3.如图,在Rt△ABC中,∠C=90°,cosA=12/13,AC=10,AB等于多少?sinB呢? 4.已知:如图,CD是Rt△ABC的斜边AB上的高,求证:BC2=AB·BD.(用正弦、余弦函数的定义证明)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解:在Rt△ABC中, sinA=BC/AB, 在Rt△BCD中, cosB=BD/BC 根据上题中的结论,可知: 在Rt△ABC中,sinA=cosB, BC/AB=BD/BC 即:BC2=AB·BD. 【教学说明】使学生掌握正弦、余弦的综合应用.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案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主备人 课题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课型新课 备课时间2012-4-13 二次备课时间2012-4-14 授课时间2012-4-17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强化题目的训练,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探索、发现并推导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自觉地利 用联系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寻找数学规律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观 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教学重点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及其推导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所学公式进行求值、化简、证明.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式教学法 教学资源教材、教辅与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教学内容呈现,适当标出活动)设计意图及用时

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二、讲授新课(合做探究) 1.引导同学一起回顾两角差的余弦公式的内在联系,-β)与cos(α+ β)、sin(α2.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cos(α-β)进行由旧知推出新知的 转化过程,从而引出C、S、S。(α+β)(α(α+β)-β)。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公 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1、两角和余弦公式的推导cos(α-β)=cosαcos β+sinαsinββ-换成角-β中β中,角在公式Cβ是任意角,请学生 思考角αβ)(α-cos(α+β)β)与是否可以?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引导学生 比较cos(α-中角的内在联系,学生有的会发现α-β中的角β可以变为 角-β,所以α-(-β)=α+β〔也有的会根据加减运算关系直接把和角 α+β化成差角α-(-β)的形式〕.这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转移到公式C 上来,这β)(α-样就很自然地得到cos(α+β)=cos[α-(-β)]=cosαcos(- β)+sinαsin(-β) =cosαcosβ-sinαsinβ. 所以有如下公式: 温故知新3分 引导学生探究、发现新 知18---22 名师精编优秀教案 我们称以上等式为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记作2、思考:tan(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怎样 sinαsinβ-cos(α+β)=cos αcosβ . C(α+β) sin(α+β)=?sin(α-β)=? . α)-β]-β)-. 、SSβ)-(α(α+β),后、S、Sβ)(α+β)(α- 出导么样来推sin cos.

《正弦和余弦》教案

4.1 正弦和余弦(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过程与方法: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3、态度、情感、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 )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教具:课件、多媒体展台、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点拨与讨论结合 学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复习引入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可以测算出旗杆的大致高度;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象小明那样通过测量一些角的度数和一些线段的长度,来测算出旗杆的高度。 这就是我们本章即将探讨和学习的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来测算物体长度 或高度的方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341米 10米 ?

(二)实践探索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o,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分析: 问题转化为,在Rt△ABC中,∠C=90o,∠A=30o,BC=35m,求AB 根据“再直角三角形中,30o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可得AB=2BC=70m.即需要准备70m长的水管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如图,任意画一个Rt△ABC,使∠C=90o,∠A=45o,计算∠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能得到什么结论? 分析: 在Rt△ABC 中,∠C=90o,由于∠A=45o,所以Rt△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 , 故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45o,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一般地,当∠A取其他一定度数的锐角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是否也是一个固定值? 如图:Rt△ABC与Rt△A`B`C`,∠C=∠C` =90o,∠A=∠A`=α,那么与有什么关系 分析:由于∠C=∠C` =90o,∠A=∠A`=α,所以 Rt△ABC∽Rt△A`B`C`, ,即

北师大版初三数学下册正弦和余弦教学设计

正弦和余弦》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部分 (一)教材分析 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是现实世界中应用广泛的关系之一,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着极为重要作用。而研究图形之间各个元素间的关系,并且将这种关系用数量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下册,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中, 1“从梯子的倾斜度谈起”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正切”函数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两个锐角三角函数,是锐角三角函数意义的完善、深化和延伸,是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及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探索,揭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节内容,学生迫切了解揭示这种边角关系,还有没有存在其他的途径和方法。虽然这节课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会有一定的困难,但主要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融入课堂,积极观察、探索就能学好知识,感受知识的魅力和乐趣。 (三)教学目标1-、经历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探索过程,理解锐角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和余弦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 2、能够运用sinA,cosA 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3、通过合作交流,能够根据直角形中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4、经过探索,引导、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运用正弦、余弦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的两边比。难点是:裂解正弦、余弦的概念,用函数观点理解正弦和余弦。 (五)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教师创设情景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探索、思考、讨论,概括知识的规律,交流学习成果。 2、设计思想:新课标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何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国教育学会实验研究会重点课题“‘两先两后' 中小学开放性教学研究” 总课题的主持人谢仲卿主任指出:“以学定教,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激发为主旨” ,实现高效课堂。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探究一步一步走向深入,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价值,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六)教学用具投影仪、幻灯片、其他画图工具。 、课堂教学过程

正弦和余弦教学设计

《正弦和余弦》教学设计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都固定这一事实. (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这一事实. 2.难点:学生很难想到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事实,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如图6-1,长5米的梯子架在高为3米的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米? 2.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CAB为30°靠在墙上,则A、B间的距离为多少? 3.若长5米的梯子以倾斜角40°架在墙上,则A、B间距离为多少? 4.若长5米的梯子靠在墙上,使A、B间距为2米,则倾斜角∠CAB为多少度? 前两个问题学生很容易回答.这两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回忆,并使学生意识到,本章要用到这些知识.但后两个问题的设计却使学生感到疑惑,这对初三年级这些好奇、好胜的学生来说,起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作用.同时使学生对本章所要学习的内容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些问题单靠勾股定理或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不能解决的,解决这类问题,关键在于找到一种新方法,求出一条边或一个未知锐角,只要做到这一点,有关直角三角形的其他未知边角就可用学过的知识全部求出来. 通过四个例子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请每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分别测量并计算30°、45°、6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学生很快便会回答结果:无论三角尺大小如何,其比值是一个固定的值.程度较好的学生还会想到,以后在这些特殊直角三角形中,只要知道其中一边长,就可求出其他未知边的长. 2.请同学画一个含40°角的直角三角形,并测量、计算40°角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学生又高兴地发现,不论三角形大小如何,所求的比值是固定的.大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当锐角取其他固定值时,其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也是固定的吗? 这样做,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有了整体感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大胆地探索新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会猜想到“无论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何值,它的对边、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总是固定不变的”.但是怎样证明这个命题呢?学生这时的思维很活跃.对于这个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解决它.因此教师此时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独立完成. 2.学生经过研究,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若不能解决,教师可适当引导:若一组直角三角形有一个锐角相等,可以把其顶点A1,A2,A3重合在一起,记作A,并使直角边AC1,AC2,AC3……落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斜边AB1,AB2,AB3……落在另一条直线上.这样同学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引导学生独立证明:易知,B1C1∥B2C2∥B3C3……,∴△AB1C1∽△AB2C2∽△AB3C3∽……,∴形中,∠A的对边、邻边

正弦与余弦教学设计

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正弦与余弦(第2课时)》 教学设计说明 砚山县蚌峨中学韦贵宏 1、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在前一节课学习了有关正切的知识,学会了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关系来描述梯子的倾斜度(即倾斜角的正切) 2、学生想知道的:直角三角形中边与角之间是否还存在着其他的关系呢?是否也能用来刻画梯子的倾斜度呢? 3、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探索出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是随锐角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是让学生在理解了正切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探究发现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与斜边之间存在的关系.同时发现,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刻画梯子的倾斜程度,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在导学探究过程中,不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间的差异,不要急于否定学生的答案,而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知识与技能 1、能利用相似的直角三角形,探索并认识锐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理解锐角的正弦与余弦和梯子倾斜程度的关系. 2、能够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与斜边的比,能够用正弦、余弦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经历类比、猜想等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2、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学有用的数学. 2、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交流分享的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正弦、余弦的数学定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体会正弦、余弦的数学意义,并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探求新知;第三环节:及时检测;第四环节:归类提升;第五环节:总结延伸;第六环节:随堂小测; 第一环节 复习引入 1、如图,Rt △ABC 中,tanA = ,tanB= . 2、在Rt △ABC 中,∠C =90°,tanA =4 3 ,AC =10,求BC,AB 的长. 3、若梯子与水平面相交的锐角(倾斜角)为∠A ,∠A 越大,梯子越 ;tanA 的值越大,梯子越 . 4、当Rt △ABC 中的一个锐角A 确定时,其它边之间的比值也确定吗? 可以用其它的方式来表示梯子的倾斜程度吗? 设计意图:以练代讲,让学生在练习中回顾正切的含义,避免死记硬背带来的负面作用(大脑负担重,而不会实际运用),第4题的问题引发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环节 探求新知 探究活动1:如图,请思考: (1)Rt △AB 1C 1和Rt △AB 2C 2的关系是 ; (2) 的关系是和2 2 2111AB C B AB C B ; B 1 B 2 A C 1 C 2

九年级数学上册 4.1 正弦和余弦教案1 湘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 4.1 正弦和余弦教案1 湘教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2、过程与方法: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3、态度、情感、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认识正弦(sinA )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教具:课件、多媒体展台、小黑板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点拨与讨论结合 学具: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设计: (一)复习引入 操场里有一个旗杆,老师让小明去测量旗杆高度。(演示学校操场上的国旗图片) 小明站在离旗杆底部10米远处,目测旗杆的顶部,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34度,并已知目高为1米.然后他很快就算出旗杆的高度了。 你想知道小明怎样算出的吗?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可以测 算出旗杆的大致高度;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象小明那样通过测量一些角的度数和一些线 段的长度,来测算出旗杆的高度。 这就是我们本章即将探讨和学习的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来测算物 体长度或高度的方法。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锐角三角函数中的第一种:锐角的正弦 (二)实践探索 为了绿化荒山,某地打算从位于山脚下的机井房沿着山坡铺设水管,在山坡上修建一座扬水站,对坡面的绿地进行灌溉。现测得斜坡与水平面所成角的度数是30o,为使出水口的高度为35m ,那么需要准备多长的水管? 分析: 问题转化为,在Rt△ABC 中,∠C=90o ,∠A=30o ,BC=35m,求AB 根据“再直角三角形中,30o 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 可得AB=2BC=70m.即需要准备70m 长的水管 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o ,那么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这个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等于 如图,任意画一个Rt △ABC ,使∠C=90o ,∠A=45o ,计算∠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能得到什么结论? 341米 10米 ?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教学设计》

初中九年级数学《正弦和余弦》 教学设计 潇湘中学教师:王强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训练点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 (二)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 (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 (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 (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 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 2、导入新课 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 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本章,这两个关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岀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 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教案

1.4.1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的图像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作出R x x y ∈=,sin 的图象,明确图象的形状; (2)根据关系)2 sin(cos π+=x x ,作出R x x y ∈=,cos 的图象; (3)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并利用图象解决一些有关问题; 二、课时 1课时 三、教学重点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 四、教学难点 将单位圆中的正弦线通过平移转化为正弦函数图象上的点;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五、教具 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思路1.(复习导入)遇到一个新的函数,非常自然的是画出它的图象,观察图象的形状,看看有什么特殊点,并借助图象研究它的性质,如: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最大值与最小值等.我们也很自然的想知道y=sinx 与y=cosx 的图象是怎样的呢?回忆我们在必修1中学过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是如何画出它们图象的(列表描点法:列表、描点、连线)?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取值,画出当x ∈[0,2π]时,y=sinx 的图象. 思路2.(情境导入)请学生动手做一做章头图表示的“简谐运动”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将塑料瓶底部扎一个小孔做成一个漏斗,再挂在架子上,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单摆.在漏斗下方放一块纸板,板的中间画一条直线作为坐标系的横轴.把漏斗灌上沙并拉离平衡位置,放手使它摆动,同时匀速拉动纸板,这样就可在纸板上得到一条曲线,它就是简谐运动的图象.物理中把简谐运动的图象叫做“正弦曲线”或“余弦曲线”.它表示了漏斗对平衡位置的位移s(纵坐标)随时间t(横坐标)变化的情况. 有了上述实验,你对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是否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画函数的图象,最基本的方法是我们以前熟知的列表描点法,但不够精确.下面我们利用正弦线画出比较精确的正弦函数图象.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问题①:作正弦函数图象的各点的纵坐标都是查三角函数表得到的数值,由于对一般角的三角函数值都是近似值,不易描出对应点的精确位置.我们如何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并用线段长(或用有向线段数值)表示x 角的三角函数值?怎样得到函数图象上点的两个坐标的准确数据呢?简单地说,就是如何得到y=sinx,x ∈[0,2π]的精确图象呢? 问题②:如何得到y=sinx,x ∈R 时的图象? 活动: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对于程度较弱的学生,教师指导他们查阅课本上的正弦线.此处的难点在于为什么要用正弦线来作正弦函数的图象,怎样在x 轴上标横坐标?为什么将单位圆分成12份?学生思考探索仍不得要领时,教师可进行适时的点拨.只要解决了y=sinx,x ∈[0,2π]的图象,就很容易得到y=sinx,x ∈R 时的图象了. 对问题①,第一步,可以想象把单位圆圆周剪开并12等分,再把x 轴上从0到2π这一段分

湘教版(2012)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 4.1.1 正弦和余弦 教案

《正弦和余弦》教学设计 一、课前准备部分 (一)教材分析 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是现实世界中应用广泛的关系之一,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现实问题中有着极为重要作用。而研究图形之间各个元素间的关系,并且将这种关系用数量的方式呈现出来,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本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中,1“从梯子的倾斜度谈起”的第二课时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正切”函数基础上继续学习的两个锐角三角函数,是锐角三角函数意义的完善、深化和延伸,是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数形结合的方法。 (二)学生分析 经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及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探索,揭示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对本节内容,学生迫切了解揭示这种边角关系,还有没有存在其他的途径和方法。虽然这节课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会有一定的困难,但主要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融入课堂,积极观察、探索就能学好知识,感受知识的魅力和乐趣。 (三)教学目标 1-、经历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探索过程,理解锐角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和余弦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

2、能够运用sinA,cosA表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 3、通过合作交流,能够根据直角形中边角关系,进行简单的计算。 4、经过探索,引导、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发现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并运用正弦、余弦表示直角三角形中的两边比。难点是:裂解正弦、余弦的概念,用函数观点理解正弦和余弦。 (五)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教师创设情景启发,引导学生观察、探索、思考、讨论,概括知识的规律,交流学习成果。 2、设计思想:新课标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何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国教育学会实验研究会重点课题“‘两先两后’中小学开放性教学研究”总课题的主持人谢仲卿主任指出:“以学定教,打造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激发为主旨”,实现高效课堂。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观察、探索,加上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探究一步一步走向深入,并从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知识的魅力,应用价值,开拓学生视野,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六)教学用具 投影仪、幻灯片、其他画图工具。 二、课堂教学过程

《正弦和余弦》 教学设计

《正弦和余弦》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四章锐角三角函数的第一节课,是前面学习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本章重点通过边角之间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边和角,本节课主要讲正弦和余弦,本节课要求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因此本节课重点是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转化,建模。【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根据正弦概念正确进行计算,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都固定(即正弦值不变)这一事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认识正弦(sinA)概念,通过探究使学生知道当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并得出:对任意锐角,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的事实。 一、导入新课 一艘帆船从西向东航行到B处时,灯塔A在船的正北方向,帆船从B处继续向正东方向航行2019m到达C处,此时灯塔A在船的北偏西65o的方向。试问:C处和灯塔A的距离约等于多少米?(精确到1m) 二、新课学习 分析 由题意,△ABC是直角三角形,其中∠B =90o,∠A= 65o,∠A所对的边BC=2019m,求斜边AC=? 上述问题就是: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为65o的锐角和这个锐角的对边长度,想求斜边长度,

1.4.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1(教学设计)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理解周期函数,周期函数的周期和最小正周期的定义; 能力目标:掌握正、余弦函数的周期和最小正周期,并能求出正、余弦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德育目标:让学生自己根据函数图像而导出周期性,领会从特殊推广到一般的数学思 想,体会三角函数图像所蕴涵的和谐美,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余弦函数的周期性 教学难点:正、余弦函数周期性的理解与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模式:启发、诱导发现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现实生活中的“周而复始”现象: (1)今天是星期二,则过了七天是星期几?过了十四天呢?…… (2)现在下午2点30,那么每过24小时候是几点? (3)路口的红绿灯(贯穿法律意识) 2.数学中是否存在“周而复始”现象,观察正(余)弦函数的图象总结规律 正弦函数()sin f x x =性质如下: (观察图象) 1?正弦函数的图象是有规律不断重复出现的; 2?规律是:每隔2π重复出现一次(或者说每隔2k π,k ∈Z 重复出现) 3?这个规律由诱导公式sin(2k π+x)=sinx 可以说明 结论:象这样一种函数叫做周期函数。 文字语言:正弦函数值按照一定的规律不断重复地取得; 符号语言:当x 增加2k π(k Z ∈)时,总有(2)sin(2)sin ()f x k x k x f x ππ+=+==. 也即:(1)当自变量x 增加2k π时,正弦函数的值又重复出现; (2)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 ,sin(2)sin x k x π+=恒成立。 – –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余弦函数也具有同样的性质,这种性质我们就称之为周期性。 二、师生互动,新课讲解: 1.周期函数定义:对于函数f (x ),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 ,使得当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 (x +T)=f (x )那么函数f (x )就叫做周期函数,非零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问题: (1)正弦函数sin y x =,x R ∈是不是周期函数,如果是,周期是多少?(2k π,k Z ∈且0k ≠)余弦函数呢? (2)观察等式 4sin )24sin(πππ=+是否成立?如果成立,能不能说2 π 是y=sinx 的周期? (3)若函数()f x 的周期为T ,则kT ,*k Z ∈也是()f x 的周期吗?为什么? (是,其原因为:()()(2)()f x f x T f x T f x kT =+=+==+) 2.最小正周期:T 往往是多值的(如y=sinx 2π,4π,…,-2π,-4π,…都是周期)周期T 中最小的正数叫做f (x )的最小正周期(有些周期函数没有最小正周期) y=sinx, y=cosx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 (一般称为周期)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sin y x =,x R ∈;cos y x =,x R ∈的最小正周期为2π; 3、例题讲解 例1(课本P35例2) 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周期: ①x y cos 3= ②x y 2sin =(3)12sin()26y x π =-,x R ∈. 解:(1)∵3cos(2)3cos x x π+=, ∴自变量x 只要并且至少要增加到2x π+,函数3cos y x =,x R ∈的值才能重复出现, 所以,函数3cos y x =,x R ∈的周期是2π. (2)∵sin(22)sin 2()sin 2x x x ππ+=+=, ∴自变量x 只要并且至少要增加到x π+,函数sin 2y x =,x R ∈的值才能重复出现, 所以,函数sin 2y x =,x R ∈的周期是π. (3)∵),6 21sin(]6)4(21sin[2]2)621sin[(2πππππ-=-+=+-x x x , ∴自变量x 只要并且至少要增加到π4+x ,函数sin 2y x =,x R ∈的值才能重复出现, 所以,函数)621sin(2π -=x y ,x R ∈的周期是π4. 变式训练1:求下列三角函数的周期: (1)y=sin3x (2)y=cos 3x (3)y=3sin 4x

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教案

3.1.2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民族中学 王克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为基础,推导两角和、差正弦和正切公式的方法, 体会三角恒等变换特点的过程,理解推导过程,掌握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已知入手,研究对象的性质,再联系所学知识,推导 出相应公式。”这一研究过程,培养他们观察、分析、联想、归纳、推理的 能力。通过阶梯性的强化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两角和与差的三角恒等变换特点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 勇于发现的求索精神;使学生逐步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及时总结的 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两角和、差正弦和正切公式的推导过程及运用; 教学难点:两角和与差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想一想:cos15?=o 由上一节所学的两角差的余弦公式: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同学们很容易想到: 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公式: 二.、讲授新课 探索新知一 两角和的余弦公式 思考:由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 αβ-=+,如何求cos()?αβ-= cos15cos(4530)cos 45cos 30sin 45sin 304+=-=+=o o o o o o o cos75=o cos(3045)? +=o o cos75?=o

分析:由于加法与减法互为逆运算,()αβαβ+=--,结合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及诱导公式,将上式中以-β代β得 cos[()]cos cos()sin sin cos()cos cos sin sin ()ααβαβαααββββ=--=-+--=+ 1、 上述公式就是两角和的余弦公式,记作()c αβ+。 由两角和的余弦公式:()c αβ+,我们现在完成课前的想一想: 探索新知二 思考:前面我们学习了两角和与差的余弦,请同学们猜想一下:会不会有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呢?如果有,又该如何推导呢? 在第一章中,我们学习了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如何实现由余弦到正弦的转化呢? cos()sin 2 παα-= 结合()c αβ+与()c αβ-,我们可以得到 cos[()]cos[()]cos()cos sin()sin 22sin )2(2ππππαβαβααβββα=-++=--=-+- sin cos sin cos αββα=+ 2、 上述公式就是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记作()s αβ+。 那sin()?αβ-= 将上式sin()αβ-sin cos sin cos αββα=+中以-β代β得 sin[()]sin cos()sin()cos sin cos sin cos αβαββααββα+-=-+-=-sin )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30cos45sin30sin 45=-o o o o cos75=o cos(3045)+o o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