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城市旅游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第一节项目基本情况 (1)

第二节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3)

第三节编制依据及原则 (4)

第四节结论及建议 (6)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7)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7)

第二节建设必要性 (9)

第三节结论 (12)

第三章区域概况及建设条件 (13)

第一节项目区域概况 (13)

第二节建设选址 (15)

第三节自然地理条件 (15)

第四节工程地质条件 (19)

第四章建设内容及规模 (20)

第一节、建设内容 (20)

第二节、建设规模 (20)

第五章建设方案 (22)

第一节总体设计 (22)

第二节路线设计 (29)

第三节路基及路面工程 (31)

第四节涵洞工程 (41)

第五节综合管网工程 (43)

第六章节能 (53)

第一节相关规范 (53)

第二节项目能耗 (53)

第三节主要节能措施 (53)

第七章环境保护及安全 (57)

第一节环境保护 (57)

第二节环保措施 (58)

第三节安全设施 (59)

第八章劳动保护与防震措施 (64)

第一节劳动保护 (64)

第二节防震措施 (65)

第九章工程实施计划 (67)

第一节工程建设阶段划分 (67)

第二节进度计划安排设想 (67)

第三节施工期间交通组织 (68)

第十章招投标 (69)

第一节编制依据 (69)

第二节招标工作原则 (69)

第三节组织形式 (70)

第四节招标基本情况 (71)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2)

第一节投资估算 (72)

第二节估算结果 (72)

第三节资金筹措 (72)

第十二章效益分析及风险分析 (73)

第一节效益分析 (73)

第二节风险分析 (74)

第十三章结论与建议 (76)

第一节结论 (76)

第二节建议 (76)

附图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xx县xx大道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xx县交通局

3、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xx乡,路线起于xx线 K20+500 处,经规划的养生养老度假区、xx水库以东,终于与规划的xx风情旅游区停车场地系东北端。

4、项目建设期限

12个月

5、项目路线走向

项目起于xx线,终于xx风情旅游区停车场,是xx县xx风情旅游区的唯一道路,路线全长2.274公里。

6、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与规模

本项目路线总长2.274公里,二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60km/h;路基宽度24米(24米=2.5m(绿道)+2.0m(绿化带)+0.25m(路缘带)+2*3.5m (行车道)+0.5m(双黄线)+2*3.5m(行车道)+0.25m(路缘带)+2.0m(绿化带)+2.5m(绿道))。路基土石方49.352万m3,沥青路面面积6.87万平方米,涵洞10道,平面交叉1处;双篦雨口131个,dn300雨水口

连接管1309m,雨水管3021m,雨水检查井121个,雨水排口5座,挖基及回填3.55万m3;dn400污水管2944.30m,直壁式HDPE检查井126个,污水临时排水2座,挖基及回填2.53万m3;共同沟2410m;阀门井12个,排气阀门2个,室外消火栓23m,给水管2470m,镀锌钢管180m;双臂路灯153套,路灯箱变3座。

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6718.95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5045.3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1175.88万元,预备费497.70万元。

资金来源:由项目单位自筹解决。

第二节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近几年,我国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国向世界旅游大国的跨越。众所周知,旅游产业是以人为对象的服务产业,为游客搞好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环节服务,满足各类游客消费需求。

发展旅游,保住青山绿水,有序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最快、效益最高的产业之一。

“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发展”是xx县的发展战略要求,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优秀生态旅游城市这一目标,调整产业布局,加大建设力度,优化旅游环境,打造旅游精品,创新营销手段,使景区的可入性、可视性、可观性得到明显提高,到xx来旅游的人不断增多,旅游收入逐年增长。xx旅游业初步驶入稳定、健康有序发展的快车道。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xx县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之一。xx风情旅游区是以xx 观光景区为主体,集文化博览、文化演艺、水上游憩、山地运动、森林休闲、SPA 水疗、高端酒店、财富论坛、湖滨山地养生养老度假于一体的风情旅游发展区,目前的景区尚无道路,因此迫切需要完善景区道路建设。

景区道路的建设,可以进一步优化景区整体规划,改善整个景区景观及景区的交通情况,为游客提供快捷便利的观光路线,提高游客整体旅游观光质量。

第三节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项目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号);

3、关于《xx县进一步鼓励投资的奖励扶持办法(暂行)》的通知;

4、《中国xxxx风情旅游区总体规划》;

5、《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交通部2010年4月;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8、《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9、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

二、项目编制原则

1、生态性原则

根据景区生态学基本理论,强调多样性和稳定性原则,开辟景区绿色廊道,与景区景观共同构建完善的生态交通网络体系。

2、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为游客提供便捷快速的交通通道,提高游客整体的观光效率。

3、整体系统性原则

全方位建立完善的交通系统,使景区与外在交通道路有机结合,和加强各个景观建筑之间相互联系,形成连贯的交通网络线路。

4、可操作性原则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结合景区景观、自然条件和现实要求,兼顾长远和近期利益,使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指导性。

第四节结论及建议

1、结论

本项目建成之后将对完善xx风情旅游区总体规划,全方位建立的交通系统,可以使景区与景区外在交通道路有机结合,加强景区与景区外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连贯的交通网络线路。

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符合xx风情旅游区总体规划及园林道路系统专项规划,符合xx县政府“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发展”的战略方针,符合景区发展建设的要求,工程技术合理,建设方案切实可行,建设条件具备,建议尽快落实。

2、建议

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建议注意以下几点: (1)积极争取县政府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使本项目发展有较好的外部条件。

(2)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好管理养护措施,加强文明施工,树立良好的形象。

(3)相关前期工作应尽早进行,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

1. 城市基本概况

xx县位于xx省中部偏东,xx市东部,介于北纬 27°28′-27°55′、东经 116°46′-117°17′之间,是xx东大门,地处赣闽交界的武夷山脉西麓,与xx省光泽县、本省南城县、黎川县、金溪县、贵溪市相邻,国土总面积1251平方公里,xx是中国面包之乡,也是全国生态旅游大县,全国生态示范区。

——地形气候。属山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3.1%,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6.5%,最高峰为海拔1364米的鹤东峰;境内无大江大河,但小河山涧遍布,东部河流以泸溪为主,属信江水系,西部河流以欧溪为主,属抚河水系。气候属亚热带潮湿季风天气,年均匀气温16.9℃,年均匀降水量1929.9毫米,年均匀日照1595.7小时,年均匀相对湿度83%,年均匀无霜期270天,年均匀雾日88天。

——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7.2%,居全省前茅,主要景点景区森林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特别是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达到98%以上;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公布,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数列中部585个县区第一位,全国第七位,被誉为“华夏翡翠、人类绿舟”。据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监测,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达36万、平均达3万个单位,是名副其实的“天然大氧吧”。

——自然资源。境内拥有总面积21万亩的马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5万亩的清凉山国家森林公园。林木丰富:全县山地面积164万亩,活立木和毛竹蓄积量分别为716万立方米和7000万根。物种丰富:有种子植物1666种,脊椎动物206种,被确定为华南虎野化放归先锋保留地。水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水能约4万千瓦,“统一企业(中国)”进驻xx生产加工饮用天然矿泉水,天师法水温泉功效神奇,所养罗非鱼被誉为“现代贡鱼”。矿产丰富,蕴藏铁、锌、瓷土、花岗岩等20多种金属和非金属矿。

——道路交通。是由赣入闽的重要通道之一,316国道横贯东西、鹰厦铁路纵贯南北,境内还有两条主要省道,全县100%的通乡镇公路和90%的通村公路已实现了硬化,交通十分便利。特别是2010年10月济广高速(鹰瑞高速)建成通车,彻底摆脱了xx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还有连接xx和xx两省的邵光资高速,xx段已经开工建设,xx段也将于2012年底开工建设,建成通车后,交通优势将更加明显。规划中的吉武铁路(吉资铁路)将在2020年左右建成通车后,这将是一条黄金旅游线路,将给xx的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商机。

——人文历史。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属楚,秦朝时属秦,三国时属吴,晋朝以后归属多变,建县于明朝万历六年,时名泸溪县,1914年改泸溪县为xx县,是北宋思想家、哲学家李觏的故里。也是革命老区,曾留下周恩来、彭德怀、聂荣臻、毛泽民、邵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战斗的足迹,特别是1950年2月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反动暴乱事件,由此引

发了由毛泽东亲自部署、持续3年的全国大规模剿匪行动。全县人口构成独特,有1/3浙江移民、1/3全国其他地区人、1/3本地人,多元文化的交织融合逐渐形成开明开放、兼收并蓄的独特品性。

2. 建设背景

xx是中国生态旅游大县,是最具有特色旅游的名县,曾获得过“国家十佳最具原生态旅游县城”“国家十佳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大县”“国家级森林公园”等美誉。

根据规划,xx风情旅游区位于xx县xx乡,以xx观光景区为主体,集文化博览、文化演艺、水上游憩、山地运动、森林休闲、SPA 水疗、高端酒店、财富论坛、湖滨山地养生养老度假于一体的风情旅游发展区。现该景区还没有建设交通道路,根据xx县政府关于《xx县进一步鼓励投资的奖励扶持办法(暂行)》的通知的战略要求,重点鼓励投资符合“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发展”战略要求和县情的各类旅游项目(旅游配套、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养老、休闲观光农业等)。本项目为通往xx风情旅游区的唯一道路,道路的建成将以xx观光景区发展助力xx 旅游,促进xx县大旅游经济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xx形象及环境品质,提升xx旅游在赣闽粤地区的地位,提升、扩散xx省旅游品牌。

第二节建设必要性

一、是开发和利用xx观光景区资源,完善道路交通设施的需要

为积极开发xx风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强化xx乡作为xx县的一

个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的功能,同时改善xx乡内的交通、市政设施、生态环境等条件,xx乡政府对xx风情旅游区进行了整体规划,依托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观资源,并与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历史传统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其打造成以旅游服务和开发为产业导向,集文化博览、文化演艺、水上游憩、山地运动、森林休闲、SPA 水疗、高端酒店、财富论坛、湖滨山地养生养老度假于一体的风情旅游发展区。

xx县xx大道是通往xx风情旅游区的唯一道路,全长2.274公里,它的建成将以xx观光景区发展助力xx旅游,促进xx县大旅游经济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xx形象及环境品质,提升xx旅游在赣闽粤地区的地位,提升、扩散xx省旅游品牌。

二、是解决下岗再就业的需求

旅游业是综合性消费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不仅自身发展迅速,也很好的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旅游业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综合性消费,与国民经济大部分行业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来说,旅游业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相关行业将增加5个就业人员。可以说旅游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尤其是旅游业就业层次多、就业方式灵活,适合不同年龄、学历、性别、专业的人员就业。特别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尤其是对安臵返乡农民工和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有特殊意义。

xx风情旅游区所处区域是xx市xx县xx乡城乡结合部,城镇人均

可支配收入较低。本项目的建设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助于进一步扩大社会就业,缓解区域内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为某某市社会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经测算项目建设完成后能给社会提供直接就业岗位150个,间接带动750人就业,可以有效的缓解xx市xx县xx乡的社会就业压力。

三、项目建设有利于xx乡旅游业发展

第三产业是衡量现代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于全乡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增强xx县xx乡综合服务功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有强大的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各相关产业的发展,据统计,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的贡献率超过80%,对景区(点)的贡献率接近80%,对公路客运的贡献率超过60%,对文化娱乐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或接近40%。这种连带功能和效应,能够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某某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

四、是提升xx风情旅游区窗口形象、增强景区竞争力的需求

xx乡常住人口13200人,特色经济结构主要是种植和养殖业,近几年,由于旅游业的繁荣和蓬勃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新兴主导产业,而xx 风情旅游区的旅游开发过去几年还处于起步阶段,其道路等旅游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本项目为通往xx风情旅游区的唯一道路,其建设是景

区开发必备条件。所以说本项目的建设对提升景区窗口形象,增强景区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结论

xx县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利用xx县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不仅可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为信息交流、商品流通、产品开发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为该地区富民升位、繁荣市场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旅游业的发展还将有力地促进安定团结与社会进步,提高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和科学素质;景区的开发还能有效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优化生态环境。

本项目建设为xx风情旅游区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可促进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项目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其建设合理可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