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评估检测卷(九)

2020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评估检测卷(九)

2020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评估检测卷(九)
2020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评估检测卷(九)

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测控导航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B.一般不可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外来入侵生物种群增长曲线一直呈“J”型

D.可以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析: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单子叶植物一般是蔓生,不容易区分株数等,一般不可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外来入侵生物种群增长曲线最终也趋于平衡,不会一直呈“J”型;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2.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C )

A.某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B.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

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

D.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

解析:A中描述的是种群的迁入率。B中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C 中描述的是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中描述的是种群的性别比例。

3.某同学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用若干黄粒玉米种子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用50粒白玉米种子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则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是( B )

A.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B.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C.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混合均匀→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D.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混合均匀→统计白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模拟标志重捕法实际操作时,因为“50粒白种子”表示初捕的个体数,因此应将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这样保证代

表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不变。重捕前将玉米粒混匀,再随机抓取,将表示重捕的白种子进行计数统计,由此计算出黄粒种子的总数,再求平均值,这样的操作符合标志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操作流程。

4.下表为对北方某地不同植被带植物多样性的调查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各植被带人工林的各种群密度均大于天然林

B.各植被带的天然林抵抗力稳定性均高于人工林

C.人工林的物种数和种群密度变化与人为干扰有关

D.人工林与天然林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解析: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表中的数值只反映出被调查区域内植物的物种数和所有植物种群的个体数,没有反映出每种植物的个体数,据此无法判断种群密度的大小;各植被带的天然林的物种数均高于人工林,说明各植被带的天然林的自我调节能力均大于人工林,所以各植被带的天然林的抵抗力稳定性均高于人工林;人工林是人为建立的,其物种数和种群密度变化与人为干扰有关;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果,因此人工林与天然林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演替过程中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影响

B.群落演替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

C.连续降雨使某低洼地形成池塘,该地将会发生初生演替

D.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在于经历的时间长短不同

解析: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种群代替另一个种群的过程,不是取而代之;连续降雨使某低洼地形成池塘,该地将会发生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在于起始条件不同。

6.某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后,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D )

A.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都符合“J”型增长模型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恢复力稳定性逐渐提高

C.若将上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的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0.727倍

D.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跳蝻等害虫的种群密度,在对其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

解析:演替过程中物种的丰富度提高,种群数量增长一般都符合“S”型增长模型;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抵抗力稳定性逐渐提高,恢复力稳定性逐渐降低;设当食物由A∶B为1∶1时,C的能

量为x,需要的A为x÷10%+x÷10%÷10%=55x。设当食物由A∶B为2∶1时,C的能量为y,需要的A为y÷10%+y÷10%÷10%=40y。由于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55x=40y,则y=1.375x,则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约是原来的1.375倍;蚜虫、跳蝻属于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所以草地中调查蚜虫、跳蝻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在对蚜虫和跳蝻进行生物防治的过程中存在着蚜虫、跳蝻与其天敌之间的信息传递。

7.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群落的空间结构可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B.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

C.同种生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依据同一地区某些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可推测种间关系

解析: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不同的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8.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但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

B.引起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布的最终决定性因素都是光照

C.1∶1的性别比例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

D.火山喷发后的演替一般属于初生演替

解析:不同的种群中性别比例是不同的,由于长期的进化自然选择,有些种群的性别比例不是1∶1,如生殖季节的象海豹,雌性多于雄性,所以,1∶1的性别比例不一定最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9.研究人员调查了A、B、C三个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结果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A.三个群落具有相同的物种组成

B.A群落的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

C.调查植物物种丰富度时可采用样方法

D.三个群落的植物都存在明显的分层现象

解析:三个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

10.某生态园的面积为40 hm2,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仓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20只作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00只,其中发现6只带有标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

A.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为4 000只/hm2

B.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导致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

C.此种方法可以调查该地的物种丰富度

D.生态园防治鼠害可以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传递效率

解析:该农场仓鼠的种群密度约为4 000÷40=100只/hm2;仓鼠在捕捉一次后更难捕捉,根据公式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密度大;此种方

法可以调查该地的仓鼠的种群密度;生态园防治鼠害可以提高生产者到其他生物的能量利用率,而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不变。

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水平结构特征

B.稳定型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一定将保持稳定

C.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标志重捕法

D.人为地一次性捕捉并杀死部分家鼠后,其环境容纳量并未改变

解析:受灾的水稻呈斑块性的稀疏分布属于种群的结构特征;稳定型

年龄结构预示着种群数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环境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将保持稳定;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人为地

一次性捕捉并杀死部分家鼠后,由于环境条件并没有改变,所以其环

境容纳量不改变。

12.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解析:刚进入一个新环境中的物种,最初种群密度会显著增加,同时由于该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竞(斗)争也在加剧;甲的引进改变了该河

流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即改变了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

构;要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就要投入与甲有竞争或捕食关系的生物,而土著食草鱼类不食甲,只食当地水草,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控制甲的蔓延;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底泥、水、空气、阳光等共同组成一个生态系统。

13.如图是近年在某县实验成功并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有关此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螺主要以植物为食)( C )

A.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

B.鸭和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

C.该生态系统中鸭所同化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图中微生物不都是分解者

解析:鸭食物来源有野草和饲料,所同化的能量主要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

14.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该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

B.丁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乙同化得到的能量多

C.若湖泊受到DDT的污染,则体内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丁

D.此食物网中占有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是丁

解析:据图分析,该食物网包括3条食物链,分别是甲→丁,甲→乙→丁,甲→乙→丙→丁;图中乙处于第二营养级,丁处于第二、三、四三个营养级,同时图中没有说明能量流动的比例,不能说明丁同化得到的能量一定比乙同化得到的能量多;营养级越高富含的污染物越多,此湖泊中含有DDT浓度最高的生物是丁。

15.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C )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生产者同化量往往小于消费者的同化量

B.图中④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

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

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

解析: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消费者的同化量往往大于生产者的同化量;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则④应包含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其他营养级生物通过捕食获得能量,且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没有能量进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用相关营养级的同化量计算,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

16.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能量金字塔,其中a~d代表能量值。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中所示的各种生物成分组成一条食物链

B.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二、第三营养级

C.能量c可代表生产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D.在生态系统中,b的值不可能超过d的10倍

解析:在不同的生物成分中不止一种生物,因此各种生物成分可组成多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分别属于第三营养级、第四营养级;能量c可代表生产者呼吸释放的热能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b的值可能会超过d的10倍,即传递效率小于10%。17.生态系统中M、N、P、Q四个种群组成食物链M→N→P→Q(M是生产者),某时间测得四个种群的有机物总量分别是m、n、p、q。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种群P同化量大于种群N同化量的0.2倍时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生产者M从无机环境获得的能量一定大于有机物总量m含有的能量

C.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等于(n÷m)×100%

D.生态系统中,M、N、P、Q的相互影响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部分原因解析:储存在种群的有机物总量只是同化量的一部分,不包括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部分,因此无法计算第一、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1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

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依存

解析:物质循环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进行。

1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D )

A.丙和乙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

B.若缺少甲和丁该生态系统将会崩溃

C.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D.照射在甲上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解析:析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丙为消费者,丁为分解者。丙和乙都以甲为食,且丙捕食乙;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不可缺少的成分;碳循环是在每个生态系统独特的营养结构基础上实现的,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仅是接收到的太阳能很小的一部分。

20.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

B.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②③④造成的

C.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④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

解析:图中缺少A→CO2的呼吸过程,该过程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温室效应主要由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会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这样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微生物的异化类型包括好氧型、厌氧型及兼性厌氧型,因此④表示微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1.如图为现代版“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D )

A.“桑”不能代表能量流动

B.模式图中不应有“池塘”的箭头

C.鱼是次级消费者

D.该生态农业促进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解析:“桑”代表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该池塘水体中还有其他的生产者,模式图中应有“池塘”的箭头;图中显示鱼以蚕粪为食,是初级消费者;该生态农业促进了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22.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中,未利用的能量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D.信息传递可以发生在生态系统各种成分之间,而且都是双向的

解析:未利用的能量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无关,生态系统之所以保持

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23.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在生态系统中,N、P等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往返

B.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可逆的

C.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大小都是呈负相关的

D.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演替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

解析:能量只能单向流动,只能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大小一般是呈负相关的,但是也有两者都很低的情况,比如沙漠和北极冻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群落

的演替过程中,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对演替方向的影响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24.对板栗园内的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数量进行连续多年的监测,结果见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栗瘿蜂在与长尾小蜂的种间竞争中占优势

B.利用性信息素来防止果园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C.调查栗瘿蜂和长尾小蜂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

D.栗树同化的能量部分储存于有机物中,其余以热能散失

解析:板栗园内的栗瘿蜂数目增多,引起长尾小蜂的数量增多;长尾小蜂的数量增多后,又导致栗瘿蜂数目减少,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利用性信息素来防止果园害虫属于生物防治;栗瘿蜂和长尾小蜂属于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调查其种群密度应该用标志重捕法;栗树同化的能量包括其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与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

2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引进外来物种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C.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得以恢复

D.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解析: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若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后,超过生态系统自身的自我调节能力,则难以恢复。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某小组为了研究某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选择了若干样地进行调查,其中A、B、C三种乔木的调查结果如表。

回答下列问题:

(1)据表可知: 种群属于增长型种群, 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 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

(2)该小组采用的种群密度调查方法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

若要调查群落中松鼠种群的密度,则应采用法,理由是。

(3)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该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

(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C树种中的老年树、成年树所占比例较小,而幼年树所占比例较大,属于增长型。A树种全部为老年树,应为衰退型。B树种的各年龄期所占比例差别不大,属于稳定型。

(2)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其目的是保证调查结论可靠。调查种群密度松鼠种群密度时,之所以采用标志重捕法,是由于松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3)演替不是取而代之,而是优势取代,即可能因为后一群落中的物种处于优势地位,或者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C A B

(2)保证调查结论可靠(2分) 标志重捕(2分) 松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

(3)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分)

27.(7分)如图是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以及在a点之后的三条变化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于呈“J”型增长的种群而言,其λ值(当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的大小与种群密度(填“有关”或“无关”)。

(2)a点之后,Ⅰ、Ⅱ和Ⅲ三条曲线对应环境的优越程度的大小关系是,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3)图中AB段,不考虑迁入、迁出,种群的出生率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死亡率。

(4)捕捞经济性鱼类时,剩余量应在K/2左右,理由是

。解析:(1)对“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而言,其λ值不变,但种群密度在不断增大,所以二者没有直接关系。

(2)若环境条件改变得比原来更优越,则K值会增大,如图中曲线Ⅰ,Ⅱ曲线是环境条件变得更差所致,曲线Ⅲ是环境受到破坏使种群无法适应而逐渐遭到淘汰,由此推断三条曲线所对应的环境条件的优越程度是依次减小,其判断的关键依据在于K值的变化。

(3)种群数量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若不考虑迁入率和迁出率,当种群处于图中AB段时,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小,说明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4)捕捞经济性鱼类时,为了持续获得高产,则希望经济鱼类的增长速率始终维持在最大,即剩余量应在K/2左右,捕捞后的鱼类恢复速度最快。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无关

(2)Ⅰ>Ⅱ>ⅢK值越大,说明环境就越优越(2分)

(3)小于

(4)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恢复最快(2分)

28.(8分)下表为物种、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若D5为草原上的野驴种群,调查其种群密度最佳的方法是

(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分布最广的物种是;群落物种丰富度相对最高的是。

(3)若Ⅲ为林木群落,该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现象,

其意义在于。

(4)若B3为某种鸟的种群,科学家对B3进行密度调查时,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记录其鸣唱,并对个体的鸣唱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获得了若

干信息。与传统的标志重捕法相比,该方法的突出优点是。

解析:(1)野驴种群个体较大,分布范围较小,因此可采取逐个计数法。

(2)物种A在群落Ⅰ、Ⅱ、Ⅲ、Ⅴ均有分布,而B物种在Ⅱ、Ⅲ、Ⅳ有分布,C物种在Ⅰ、Ⅲ、Ⅳ有分布,D物种在Ⅰ、Ⅲ、Ⅴ有分布,由此可知分布最广的物种是A。群落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Ⅰ中有3个物种,Ⅱ中有2个物种,Ⅲ中有4个物种,Ⅳ中有2个物种,Ⅴ中有2个物种,则群落Ⅲ中物种丰富度相对最高。

(3)林木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这种分层与林木植物对光能的利用有关,即提高了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

(4)传统的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需对其进行抓捕且进行标记,有时标记物过于醒目,易被天敌捕食等,给测量结果带来误差,对调查鸟群可能有损伤等,而用专业的数字录音机则可避免上述弊端等。

答案:(除标注外,每空1分)

(1)逐个计数法

(2)A Ⅲ

(3)分层提高了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利用率(2分)

(4)无损伤、低干扰(2分,答案合理即得分)

29.(8分)稻田土壤中营养元素计量比(C∶N∶P)对生物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C、N、P等都能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中循环,该生态系统指的是。

(2)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①表示过程;若①~⑤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可用数学表达式

来解释“温室效应”的成因。

(3)稻田土壤是很多小动物的家园,为调查其丰富度,通常用

法。

(4)研究表明,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施用磷肥会使反硝化细菌数量增加,进而导致氮损失。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上述稻田氮损失是否由反硝化细菌数量增加引起的(仅写设计思路)。

解析:(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根据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可知,①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温室效应”主要是大气中CO2过多造成的,即图中②+④+

⑤>①。

(3)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4)根据实验的目的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施用磷肥,因变量是

反硝化细菌数量和土壤含氮量,实验设计思路是取一块稻田隔离成两

高考生物总复习单元训练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A卷

第九单元(A)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应采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降低 C.相对湿度、年降水量等气候因素可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D.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性因素 2.某种群的数量达到K值后,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B.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种群密度会处于波动中 D.种内斗争最激烈 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可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B.任何种群都是由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的,年龄金字塔可体现种群中各年龄组的个体数量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C.种群的存活曲线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以时间为横坐标、以存活个体数为纵坐标绘制的 D.种群分布型是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在种群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种群的分布型可能相同 4.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 B.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同步的 C.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是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指数增长 5.环保工作者对某草原野兔的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年的种群数量/(t-1)年的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B.第4年中期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在增长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值 6.某生物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乙表示生物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形式增长 B.a~b段,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不再发生变化 C.若该生物种群为农业害虫种群,则在a点时对其进行捕杀效果最好 D.若b点时环境发生变化,则形成丙曲线的环境更适合该生物种群生存 7.田鼠是主要生活在农田中的植食性鼠类,当田鼠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C.田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之下波动 D.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 8.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在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研究时,常用记名计算法或目测估计法进行调查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不存在群落的空间结构 C.采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放入试管中 D.诱虫器中土壤和花盆壁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是为了防止小动物逃走 1

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章 生物的变异进化

范文 2020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生物的 1/ 9

变异进化 五章、生物的变异与进化考纲要求基因重组及意义Ⅱ 基因突变的特点及原因基因突变的实例Ⅱ 基因突变的原因和特点Ⅱ 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Ⅰ 染色体数目变异Ⅱ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杂交育种Ⅱ 诱变育种Ⅱ 人类遗传病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 人类遗传病的监控和预防Ⅰ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Ⅰ 基因工程原理Ⅱ 基因工程应用Ⅰ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Ⅰ 生物的进化进化理论的由来Ⅰ 说明

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教学过程:不可遗传的变异一、变异的种类注意:基因突变可育≠可遗传可遗传的变异:三种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核心:遗传物质改变不可遗传的变异表现型(变化)= 基因型 + 环境条件(变化)基因突变可遗传的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及时训练 3/ 9

1、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籽番茄。 用四倍体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株,培育出无籽西瓜。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上述无籽番茄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上述无籽番茄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C.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所结果实中有种子 D.上述无籽西瓜进行无性繁殖,长成的植株子房壁细胞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二、三种可遗传变异的比较一)、基因突变 1、图解基因突变判断 1、基因内部结构变化∨ 2、基因数目变化 x 3、基因位置变化 x 4、显微镜可观察 x 5、产生新基因∨ 思考镰刀型贫血病的根本原因是――――――― 镰刀型贫血病的直接原因是――――――― 2、原因:

第九单元 第32讲生物与环境

第32讲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考纲要求]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2.群落的演替(B )。 一、群落的概念与物种组成 1. 群落 (1)概念要点:①同一时间;②一定区域;③各种生物种群。 (2)特征:物种的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等。 2. 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2)丰富度 ①概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②常用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判一判] 1. 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 × ) 提示 群落包括该环境中的全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不只是全部鱼,还包括其他动物。 2. 物种丰富度从两极到赤道逐渐增大,而山上则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 √ ) 二、种间关系 [连一连] [解惑] (1)大鱼吃小鱼? ?? ?????? ?同种鱼——种内斗争不同种鱼——捕食均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繁衍。 (2)寄生和共生都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主要区别是看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有害(寄生)还是对双方都有利(共生)。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现象 分层现象 镶嵌分布 决定 因素 植物分层:光照 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 地形变化、光照强度、土壤湿度、盐碱度的差异、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

[辨析]山上植被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温度;东西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水分。 四、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过程 (1)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 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2.演替的类型(连一连) [判一判] 1.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提示森林形成必须有适宜的气候条件。 2.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提示光影响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3.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最终能演替成森林(×) 4.冰川泥上和弃耕农田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提示冰川泥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5.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考点一明析生物之间的关系

高三生物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

高三生物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 【一】 1、抗生素: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或杀灭其他种类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2、抗生素的作用机制:通过干扰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抑制和杀灭的目的。 (1)抗生素多是一些带有环状碳链的化学物质。不同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给药途径,主要途径有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 (2)抗生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很快就到达身体的各种器官组织,但是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抗生素一部分以游离的形式存在,一部分与血清蛋白结合。其中只有游离形式的抗生素才能发挥其药效;结合形式的抗生素可作为储备力量,当血清中游离抗生素浓度下降时再逐渐释放。 (3)孕妇血清中的抗生素可以顺利地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中,为防止抗生素对胎儿的不良影响,抗生素产品说明书中都有“孕妇慎用”的提示。 3、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中有好转现象时停止用药,减少抗生素的用量;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清洁用品;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尽量控制抗生素的使用。对症下药不盲目;适时用药抓战机;集中药量打歼灭;切勿滥用抗生素。 4、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耐药菌株的增多,使得抗生素效果下降,不宜用抗生素做预防性使用;对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如果使用抗生素,会掩盖临床表现,延误对疾病的诊治;不要只看广告吃药,服用抗生素药要遵照医嘱。切勿滥用。 5、怎样使用抗生素才能治病,又能尽量避免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避免破坏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平衡呢?首先,生病时应经医生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其次,在日常的生活中必须控制使用抗生素的清洁用品。同时,瓜果蔬菜食用前应充分洗涤,以出去残留的耐药性细菌和抗生素。第三,在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中应尽量控制使用抗生素,并加强农畜产品中抗生素含量的检测。 【二】 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①分布: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中。 ②特性: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③切割结果:产生两个带有黏牲末端或平末端的DNA片段。 ④作用:基因工程中重要的切割工具,通常能将外来的DNA切断,对自己的DNA无损害。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①催化对象:两个具有相同末端的DNA片段。 ②催化位置:脱氧核糖与磷酸之间的切口。 ③催化结果:形成重组DNA。 (3)常用的载体——质粒 【三】 (一)人体器官移植的含义和分类$lesson$ 1.含义。器官移植指的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摘取一个身体中有活力的器官,并把它置于自身或者通常是另一个个体体内的某一位置,去替代那些因为损伤、病变而失去功能、也无法医治的脏器,以达到拯救生命的一种现代治疗方法。 其中,捐出器官的一方称为供体;接受器官的一方成为受体。 2.分类。依据供体和受体之间的关系分为

高三生物一轮知识点

1.病毒不能用一般培养基培养,其原因是病毒只能营活细胞寄生生活。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 胞核,而原核细胞没有。 3.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和核糖体,都含有遗传物质DNA。 4.细胞学说建立的突出意义是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 统一性。 1.生物体内元素的存在形式: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细胞中产生水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和细胞核等。 3.休眠或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正在萌发的种 子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则上升。 4.哺乳动物的血钙过多,会出现肌无力症状,由此说明无机盐对于维 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5.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可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被苏丹Ⅲ(或苏丹Ⅳ) 染液染成橘黄色(或红色),而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紫色。 1.写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共同特点是: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3.脱水缩合是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 4.氨基酸分子以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肽键,由肽键连接氨基酸分子形成肽链,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5.蛋白质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6.蛋白质的功能是: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具有催化、运输、免疫、信息传递等功能。 1.核酸的功能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有重要作用。 2.DNA和RNA在化学组成上的区别为五碳糖和含N碱基(T和U)的不同。 3.一个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 4.糖类的主要功能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大致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三类。 5.脂肪的主要功能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A卷 教师版

好教育单元训练金卷·高三·生物卷(A ) 第九单元 生物与环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某养牛场的牛群中各个年龄段个体数量接近相等,大部分人认为该牛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稳定,但有人认为该牛群还可发展,其根据是( ) A .死亡率降低 B .出生率高 C .牛群基数大 D .雌牛比例大 【答案】D 【解析】看一个种群的发展趋势,主要看年龄结构,但性别比例失调也会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D 正确。 2.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种群的“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 值前,种群密度对其数量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答案】D 【解析】种群的“S ”型增长条件是资源和环境等条件有限,因此种群的“S ”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A 正确;老鼠的繁殖力强,但是也受到空间大小的限制,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个体之间的斗争加剧,因此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B 正确;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密度大的,种内竞争较大,增长量相对较小,密度小的,种内竞争相对较小,增长量相对较大,导致两种密度下产量最终可能相同,C 正确;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 值前,种群密度逐渐升高,个体之间斗争增强,种群密度对其数量增长的制约也越强,D 错误。 3.环保工作者对某草原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数量增长变化(λ)曲线,λ=t 年的种群数/(t -1)年的种群数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1年至第3年该种群的出生率相同 B .第4年初至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 C .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 .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6年末达到K 值 【答案】B 【解析】由于第1年至第3年λ基本上等于1,种群增长率为0,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基本稳定,并非这期间的出生率相同,A 错误;第4到第5年增长率λ大于1,种群数量增加,且第5年初至第5年中期,λ下降,但仍大于1,故种群数量呈“S ”型增长,B 正确;在第3年末种群数量小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因为增长率大于1,C 错误;野兔的种群数量应该在第5年中期达到K 值,D 错误。 4.下列有关池塘群落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池塘群落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 .“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C .池塘群落中物种组成是区别其他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D .人类的活动会影响该池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答案】B 【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 正确;“池塘中优势种群是哪种生物?”属于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B 错误;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首要特征,C 正确;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 正确。 5.下图表示狼袭击麝牛群时的成功率与麝牛种群大小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最能反映图中所表示的含义的是( ) A .狼与麝牛间构成捕食和竞争关系 B .狼与麝牛间进行相互选择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练习 一、选择题 1、德化戴云山上,枫叶林分布在海域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分布在海域较高的地方.影响这一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 2、“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是草本植物)是烟台乡村保持多年的习俗,从谚语中可知影响这两种植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阳光B.温度C.水分D.空气 3、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绿色植物,其原因是海沟深处() A.没有二氧化碳B.没有阳光 C.没有营养物质D.水温太低 4、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依赖环境 5、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现象 C.生物永远适应环境 D.生物适应环境则生存,否则死亡 6、成语是汉语中人们熟识并广泛使用很久的词组或短句,其中蕴含丰富的趣味生物学知识.下列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成语是() A.风声鹤唳,草木皆兵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7、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与此相似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温带的野兔随季节换毛 D.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 二填空 1、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着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回答问题.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个诗句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2)在沙漠地区植物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3)莲“中通外直”,其地下茎(莲藕)和荷叶叶柄中都有贯通的气腔,适于在环境中生活;沙棘的地下根长度是地上部分高度的十多倍,适于在环境中生活;鱼类适于在水中呼吸的结构是;家兔必须通过四肢来和运动以适应陆地环境.上述事例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2、阅读下列材料,请你回答问题. 资料一:下图中两个狐(A、B),一个是生活在北极的极地狐,另一个是生活在非洲沙漠中的沙漠狐.

高考第一轮复习生物

第八单元第28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知能达标训练 真题演练 1.(2011·高考江苏卷)下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内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 B.切断d、刺激b,不会引起效应器收缩 C.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率相同 D.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解析反射弧中神经细胞之间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只能是单向的,A项正确;图中d为传入神经,切断d,刺激b,兴奋可直接经传出神经至效应器,仍能引起效应器收缩,B项错误;结构b为神经纤维,结构c为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比在突触上的传导速度要快,C项错误;Ⅱ处为突触后膜,其上发生的信号变化为化学信号→电信号,D项错误。 答案 A 2.(2011·上海单科)如图①~④表示麻醉剂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可 能位置。如果病人有感觉,但手不能动,那么阻断的位置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病人有感觉,说明传入神经、神经中枢正常,但手不能动,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传至效应器,故阻断的位置是③——传出神经。 答案 C 3.(2011·高考安徽卷)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b段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解析a~b段为去极化过程,Na+顺浓度梯度内流,方式为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A项错误;b~c段Na+继续内流,B项错误;c~d段为复极化过程,K+外流即由高浓度流向低浓度,该过程不消耗能量,C项正确;d~e段K+继续外流,D项错误。 答案 C 4.(2011·高考广东卷)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解析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反射,所以该反射为条件反射,A项错误;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躯体运动中枢,而不是听觉中枢,B项错误;该过程是经过声音刺激到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最后到肌肉的一系列过程,所以会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C项正确;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大脑皮层兴奋的程度,D项错误。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必备知识点一

1.多肽与肽链: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经脱水缩合形成的含有多个肽键(—CO—NH —)的化合物叫多肽,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作肽链。 2.原生质体与原生质层 ①原生质体: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剩下的结构,只在细胞工程中使用此概念。 ②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用在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中。 3.生物膜与生物膜系统 ①生物膜: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膜等,这些膜的化学组成相似,基本结构大致相同,统称为生物膜。 ②生物膜系统: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由膜围成的细胞器,在结构、功能上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它们形成的结构体系叫生物膜系统。 4.与染色体有关的一组概念 ①染色体和染色质: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 组成,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②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是由一个着丝点连着的并行的两条染色单体,是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由同一条染色体经复制后形成的,其大小、形态、结构及来源完全相同,DNA分子的结构相同,所包含的遗传信息也一样,其分离发生在有

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③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体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切不能将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认为是同源染色体。 ④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作一个染色体组。染色体组组数可以根据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基因型进行判断。 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反映了细胞增殖速度。测定细胞周期的方法有很多,有同位素标记法、细胞计数法等。 6.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原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是相同的,细胞分化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 7.癌细胞: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不能正常地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1-有答案

配餐作业(三十一)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A组·全员必做题 1.(2016·山东潍坊统考)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沙丘和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D.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分群落的重要依据 解析种群密度不能准确地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A错误;沙丘、冰川泥上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错误;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该环境所能容纳的种群最大数量,C错误;不同群落中物种组成有差异,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分群落的重要依据,D 正确。 答案 D 2.(2016·山东潍坊统考)下列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样方法 B.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显微计数法 C.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 D.探究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抽样检测法 解析蚯蚓的活动能力弱,因此可采用样方法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A正确;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B错误;鲫鱼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湖泊中鲫鱼的种群密度,C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微生物,使用抽样检测法调查培养液中大肠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D 正确。 答案 B 3.(2016·安徽合肥质检)为解决合肥市民饮用水源而建设的大房郢水库已经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下列关于大房郢水库的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库中所有的鲫鱼是一个种群,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C.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有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D.不同水层分布的动物不同,与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造成多样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有关 解析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种生物的总和称为种群,故生活在水库的全部鲫鱼为一个种群,由于鲫鱼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以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正确;水库中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B错误;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水库浅水区域和深水区域生物分布不同,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C正确;动物的垂直分层由植物的分层决定,因为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D正确。 答案 B 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知识讲解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

主题三生物与环境 考点梳理: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①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②生物因素:(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 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共生关系等) 2、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3、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4、非生物部分:阳光、温度、水、空气 生态系统生产者——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动物和人 分解者——真菌、细菌 5、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草蝗虫食虫鸟蛇 6、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7、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多种多样----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之前,其叶子和花盘在白天会追随太阳从东转向西.这个现象表明了环境中 的哪一种因素对生物有密切的影响() A.空气 B.温度 C.阳光 D.水丹 2.一场大雨过后,柔柔发现好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请你帮助她分析此时影响蚯蚓生活最主要的因素是( ) A.雨水 B.温度 C.空气 D.土凄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中反映的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是 () A.水分 B.温度 C.土壤 D.空气 4.下列哪些现象能反映出水这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重要影响() A.葵花朵朵向太阳 B.干旱使作物减产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春江水暖鸭先知 5.在一块农田里,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是 ( ) A.田鼠和杂草 B.蚜虫和水分 C.温度和土壤 D.空气和杂草 6.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一句咏雪的千古名句,但它却道出了环境因素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句诗中能反映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是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题

2019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题 2019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B.乳酸菌无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 C.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 D.醋酸杆菌不含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D 解析: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项正确;乳酸菌虽然没有核膜、核仁,但有DNA和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即能进行转录和翻译,B项正确;硝化细菌能利用氨氧化分解时释放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所以属于自养生物,C项正确;醋酸杆菌不含线粒体,但细胞内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D项错误。 2.巴西官方宣布发现一种新“超级细菌”——抗药性细菌“KPC”,这与南亚发现的“超级细菌”不同,该菌抗药性极强,几乎能够抵抗所有抗生素,并有致人死亡的病例报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的DNA主要分布于拟核中的染色体上 B.细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C.细菌抗药性增强是其发生突变和重组后,自然选择的结果 D.该细菌感染机体后致人死亡,表明其可抵抗溶酶体的消化降解 答案:D 解析:细菌是原核生物,无染色体和线粒体;细菌的变异类型只有基因突变,自然状态下不发生基因重组,故A、B、C三项都错误;细菌侵入机体后会引起免疫反应,溶酶体消化降解入侵细菌,若溶酶体不能分解入侵细菌,则入侵细菌会大量繁殖,使人致病,并可能导致死亡。 3.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A.细胞和病毒的化学成分被破坏 B.细胞和病毒的结构特点一致 C.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 D.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 答案:D 解析:细胞被搅碎,细胞会因失去其完整性而死亡;病毒虽无细胞结构,但也需完整的结构,病毒被搅碎,也会因失去其结构的完整性而死亡。故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D项正确。 4.下列图片中不是借助显微镜观察到的是()

2020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评估检测卷(九)

单元评估检测(九) 生物与环境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测控导航表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种群没有空间特征 B.一般不可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C.外来入侵生物种群增长曲线一直呈“J”型 D.可以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析: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单子叶植物一般是蔓生,不容易区分株数等,一般不可用样方法调查单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外来入侵生物种群增长曲线最终也趋于平衡,不会一直呈“J”型;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2.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C ) A.某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B.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 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 D.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 解析:A中描述的是种群的迁入率。B中描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C 中描述的是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中描述的是种群的性别比例。 3.某同学为了模拟标志重捕法,用若干黄粒玉米种子代表一定区域内某动物种群个体总数,用50粒白玉米种子代表被标记的个体,则最接近自然条件下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操作的模拟步骤是( B ) A.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B.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混合均匀→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C.取全部黄粒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统计白粒与黄粒数→混合均匀→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D.取出50粒黄种子→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加入50粒白种子→随机抓取→混合均匀→统计白粒数→计算烧杯中黄粒总数→重复3~5次→计算每次总数的平均值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模拟标志重捕法实际操作时,因为“50粒白种子”表示初捕的个体数,因此应将剩余黄粒种子倒入烧杯,这样保证代

教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教案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教案 一、教材分析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一节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物学观点,也是理解“人与生物圈应该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础。所以该节在本书中乃至在本学科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分1课时来进行教学。主要内容有: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等概念;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第一章学习,学生对什么是生物有一定了解,还没有把生物放到环境中去定位。本节课主要讲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其知识内容不深,自然界中的实例较多,通过演示实例后再进行归纳就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出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举例说出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4)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思考、分析问题等能力。学会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尝试学习“提出问题”“设计简单的对照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和得出结论”等实验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与相互影响的观点。 (2)培养学生关爱生物,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对资料及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的能力等。 五、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相关图片,如:沙漠、草原和森林分布图和小麦田示意图,打斗的北极熊,竹节虫的拟态等图片。 六、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生活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诱导、多媒体、提问法,开展师生互动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2019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和攻略

2019年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计划和攻略一。指导思想:以教材、生物课程标准、全国《考试大纲》和 《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 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复习目标: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 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 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顽 强拚搏的斗志,达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自我超越,为提高成绩打 下坚实的基础。 三。时间安排:高三第一学期至寒假前结束。 四。复习策略: “夯实基础,不留死角,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是一轮复习的基 本策略,忌一轮做二轮的事,二轮做一轮的事,一轮、二轮不分,一 轮复习是基础、是根本,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不能本末倒置,混 乱不堪。 1.加强研究,把握方向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 明》、近几年上海、广东、江苏生物高考试题、全国理综卷4份及评 价报告。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只 有吃透它,才能把握教学的方向。《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命 题的依据,只有吃透《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近几年高考试 题,才能抓住一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瞄准高考的方向。教学的 对象是学生,了解学生、掌握学情,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 能真正落实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

2.夯实基础,降低难度 (1)夯实基础: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中,没有基础就没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基础知识教学在高考中有重要地位:一方面高考试题的考试内容都包括知识和能力两部分,试题中直接考查基础知识的题目仍占有较大比例;另一方面基础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或者学生不能把知识系统化,学生的认知就会出现偏差,从而造成思维的不畅通,致使能力的培养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把准确、深刻、系统、熟练、灵活作为目标。即深刻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外延和形成过程;准确把握有关反应式、定律、原理、生理过程的条件、功能和适用范围;熟练掌握有关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应用模式;系统掌握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降低难度:一轮复习必须立足课本、教参,以大多学生己有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做到:低起点、小台阶、快步走。复习内容要细而全,根据大纲的要求,实行地毯式、拉网式清理,复盖所有知识点,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先通读课本,在读的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用笔画下来。然后是精读: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精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科学前沿、实验等。 3.提高能力,突破方法 考查能力是高考的基点和永恒的主题,《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中提出了对能力的具体要求是:

(整理)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题

第一讲走进细胞 1.下列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该组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各细胞中都有两种核酸 B.具有核膜、核仁的细胞是①、② C.生物①、②、③一定是异养生物 D.②的摄食行为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下列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和蓝藻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DNA等 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属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属异养型。这也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 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 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 3.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H和N分别指的是病毒表面的两大类蛋白质——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病毒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甲型H1N1流感病毒仅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病毒表面的两类蛋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D.甲型H1N1流感病毒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4.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新细胞是通过细胞增殖产生的

B.生物膜系统是对细胞内膜结构的统称,其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细胞内DNA转录和翻译过程均有特定运输工具搬运原料到指定位置 D.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与核仁有关 6.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 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④酵母菌⑤霉菌 ⑥HIV⑦水绵⑧SARS病原体⑨细菌 (2)大肠杆菌的细胞结构(左下图)和洋葱表皮细胞结构(右下图)在光学显微镜下比较,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这说明细胞的__________性。 7.俄罗斯科学院研制用于加工乳酸食品的新型酵母菌,由于用其加工出来的乳酸食品中含有双歧杆菌和乳酸菌,适合俄罗斯人的体质,俄罗斯媒体称这种新型酵母菌为“爱国细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媒体称新型酵母菌为“爱国细菌”存在知识性错误,原因 是酵母菌和细菌不是一类生物,它们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2)乳酸菌和双歧杆菌都有细胞壁,请探究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否含有糖类和蛋白质。(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实验步骤: ①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②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③____________。 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24 含答案

配餐作业(二十四)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A组·全员必做题 1.下列各项说法中,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符的是( ) ①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使庞大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②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③环境改变可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④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⑤突变和基因重组可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⑥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⑦一个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 A.①②④B.②④⑤ C.④⑤⑥D.③⑤⑦ 解析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要特别注意: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可遗传的变异只是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并不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产生了生殖隔离,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另外要注意,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无遗传物质的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由于不同物种间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进行基因交流,所以,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答案 D 2.(2016·泉州质检)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解析长舌蝠是长筒花的唯一传粉者,长筒花不可能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B 项错。由于长舌蝠具有长舌而得到花蜜可有效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长筒花的各种性状

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与长舌蝠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答案 B 3.(2017·苏北四校联考)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进化的原材料只能由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 C.二倍体草莓与四倍体草莓存在生殖隔离 D.若种群中显隐性个体的数量保持不变,则没有发生进化 解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为种群,而一个池塘内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群落,A错误;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的来源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错误;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交配后产生的三倍体草莓不可育,因此二倍体草莓和四倍体草莓不属于同一物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发生进化的标志是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跟显隐性个体的数量没有必然关系,D错误。 答案 C 4.(2017·河南洛阳统考)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 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D.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 解析题图中从Q点开始A的基因频率增加,说明环境变化后A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A正确。曲线交点处A与a的基因频率相等,均为50%,B正确。自然选择会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正确。图中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低,说明纯合子AA的基因型频率越来越高,杂合子所占比例越来越低,D错误。 答案 D 5.(2016·湖南株洲检测)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