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感觉统合与其游戏

浅谈感觉统合与其游戏

浅谈感觉统合与其游戏
浅谈感觉统合与其游戏

浅谈感觉统合与其游戏

感觉统合在近年来,如雨后春笋般陈列在大家的面前,在坊间可看到许多体能中心标榜,感觉统合真的如此神奇?可增加智商吗?它是一种教学法,还是只是一些硬设备的总称呢?答案是──都不是。

它只是生理发展过程而已。有一位美国职能治疗师A. Jean Ayres,她发现有些不是很严重的障碍小孩,为什么他们的肌力会如此弱,协调能力也不好,在学习穿衣服、或学校课业都有问题,甚至是专心处理一件事都有困难。于是经过观察与研究后,认为是大脑在处理外界讯息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于是发展出「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及感觉统合治疗。

在这儿,笔者想澄清一点,特殊儿童有许多种类型,其个别差异分常大,且各有其适合的治疗及教育方式,感觉统合治疗只是一种策略,不可能适合全部有障碍的儿童,更不可能增加小孩的智商,但却可因感觉统合的改善,使学习能力增加。以另一个角度来看,如蒙特梭利教学法,只是幼教界中众多教学法的其中一种,并没有硬性规定每个幼教老师必须使用这一套教学法,且是否所有小孩在这种教学法中都一定比在其它教学法效果较好呢?相同地,感觉统合治疗也只是职能治疗师的众多治疗策略之一,职能治疗师会根据专业知识及小孩的个别差异性,根据不同的理论架构及处理

策略,做最适当的处置。

既然大家对感觉统合如此有兴趣,不妨来浅谈一下,到底感觉统合是什么,它的发展情形及其有关的游戏。

一个人是透过感觉系统来搜集外界的讯息,再经过脑部的组织整合,形成有意义且适当的行为。这一整个流程就是所谓的感觉统合。对于刚刚落地的婴儿,他们的感觉系统已发展好,所以他们能看见、听见、感觉自己身体各个部位,此时大脑对这些讯息的处理能力还未发展,所以这些感觉均是无意义,但当小孩亲身经验这些感觉时,脑部也开始组织这些讯息并找出它们的意义所在(感觉统合的过程),故「亲身经验」是小孩学习为人的第一步。

接着,让我们看看脑部在每一时期,所发展的感觉重点为何?

一、胎儿期:

有人强调胎教得重要性,就以感觉统合理论而言,在胚胎时期给予适当的感觉刺激的确很重要,感觉系统在胚胎(*)周时已发展成熟。如同上述所说的,有亲身经验才能提供脑部讯息的机会,所以啰!当感觉系统发展时,就是学习的开始。怀孕的妈妈,可千万别忘记,坐久了起来走走,做做简单的运动:散散步、听音乐、透过肚皮摸摸他(她),对小孩有帮助,妈妈也有益呢!

二、婴儿期:

此时小孩的移动能力是有限的,可能需由照顾者来设计情境及机会,使小孩亲身经验,那父母,老师应如何设计这些经验呢?其实很简单,小孩的主要工作是「游戏」,也唯有「玩」才能吸引他(她)的注意,所以照顾者可依小孩游戏的发展程序,提供适当的玩具及空间。其实一般幼儿发展书籍,都有提供发展的年龄及顺序,但个别差异,有些人会发展得比较快,反之,有些人则较缓慢。

此外,有一点值得大家省思的,仿间出现许多新颖的玩具,应是现代小孩的福气(还有标榜感觉统合室里色彩鲜艳的设施)。可是大家回想一下,这些亮眼的设备,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在公园里的秋千、沙坑、滑梯....而常常流连忘返;反观现在的小孩,都被过度的保护,父母常常害怕小孩受伤,而禁止小孩从事许多事,或者父母太忙了,为了照顾方便,将其放置于一小空间(如游戏床),或无法与小孩一同「玩」,随便丢个玩具给他,于是剥夺小孩许多亲身经验的机会,也阻碍学习为人的第一步,另外除了需要了解外界环境给予的讯息外,「人」也是很重要的刺激来源,人的触摸感觉正是情感满足的起源,也有安定情绪的功能,也是小孩学习如何与人互动的开始。

而什么是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on Dysfunction)?

就像消化道消化不良一样,并不是器官失去功能,而

是无法有效的运作。而感觉统合失调就是大脑无法以正常、有效率的来处理外界给予的讯息,导致表现或行为并不是那么恰当。为了使我们更清楚了解感觉统合失调,先来看看感觉讯息与行为表现之间有何关系。最左边是一般儿童所需不同类型感觉讯息。听觉、前庭、重力与动作、本体觉、肌肉与关节、触觉、视觉;往右接下来是将这些感觉讯息整合过程的四个层次,也就是说括号前的讯息整合好才有括号后好的功能出现。我们可看到前庭(重力与动作)与本体感/肌肉与关节结合形成眼球活动、姿势、平衡、肌肉张力、重力安全感。

另一组感觉讯息──触觉可帮助婴幼儿吸吮和饮食、及帮助亲子关系的建立。

接下来第二阶段由最基本的三个感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组织成身体知觉、身体两侧协调、动作计划、注意力、活动量及情绪稳定。在这个阶段,视觉及听觉并没有重要的贡献,并不是表示这两者不重要,而是他(她)的神经系统依赖更基层的感觉。

而接下来的第三阶段听觉及视觉进入这个过程,由前庭感、本体感及触觉组合起来的功能与视觉组织起来,行成手眼协调、视知觉及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等能力;另一组由听觉与前庭感结合做为婴幼儿说话的基础。最后将所有功能结合起来成为最终产物(最后阶段)。其发展的是专注的能力、

组织能力、自尊、自我控制及自信心、学业学习能力、抽象思考及推理能力,还有身体及大脑特殊分代现象。由以上可知,要有最后产物良好表现,需要有良好的基本感觉做基础。

对于感觉统合失调的现像,简单地说,大致有以下情况:动作笨拙、协调差、活动量过大或不及、知觉辨识差、感觉接受反应不正常、学业表现差、自我形象差等。详细的描述如下:

A.运动方面(motor)方面:

过动(hyperactivity)──动作变化多,活动量大,不能相当地持久静坐,上课东张希望。

粗动作及精细动作协调不好(poor fine or gross motor coordination)──书写、绘画等精细动作困难、体态笨拙、动作统整作用欠佳,如:跑、跳、走...皆感生疏迟缓,常撞到东西或平衡能力较差,常常摔跤。

动作笨拙(general clumsiness or awkardness) ──因有关动于动作计划(motor planning)的问题,故导致动作行为笨拙;不喜欢参与体能活动。发展不良或迟缓(poor or slow achievement of motor milestone)

B.知觉(perception)方面:

●辨识方面──

听觉(auditory)──不易分辨声调,对于声音的高低,

缓急,纯音与杂音之分辨等困难即是可能的征兆。

视觉(visual)──形像-背景(figure-ground)混淆,几何图形之模糊不清,字体比划或偏旁之错置等皆为其迹象。

运动感觉及前庭感觉(kinesthetic & vestibular)──协调作用,方向感,空间概念,平衡作用等之缺陷上,有行动不稳,左右难分,高低莫辨,轻重不明等。

●触觉(tactile)辨别不良。

C.接受反应方面:

听觉或视觉──易被惊吓或主动寻求此方面的刺激。

前庭感觉及重力安全感──喜旋转,对前庭刺激可无限量接受。当脚离开地面时会显得不安,但可能在信任得人帮助下合作;不喜欢把头上下颠倒,如翻滚;对游乐场的设施或会移动的玩具没兴趣;对上车,上下坡活稍颠簸的路面显得缓慢或不安;不怕高,不具危险意识。

触觉──避免他人碰其脸,或不喜欢被剪头发及指甲;避免与他人影身体上的接触,如:排队时会保持距离;不喜欢人潮拥挤之处,甚至没有身体接触也会显得不安;但偶尔喜赖在他人身上。

D.认知(cognition)方面:

注意力(attention)──

→容易焕散(easily distracted)──引起反应的刺激,都将会成为他注意的目标,如:上课时,很容易被格壁同学的动静而分心,为窗外的汽车声所吸引,甚致白日梦所干扰。

→过度注意(excessive attention)──会过度注意不重要细节,如注视插图的某一角,而忽略文字说明。

记忆力(memory)──不好。

定向能力(orientation)──对于人、时、地、的定位有困扰。

大小、颜色、形状的概念(concepts of size color shape)有困难。

E.心理社会(psychosocial)方面:

此问题大都出现在学龄期的儿童、因其发现自己的学习或成效比一般同年龄的差、故易产生低自我概念及低自尊,也引发许多情绪上的问题。

如:不安〈anxiety)、忧郁 (depression)、甚至自杀(suicide)、挫折忍受力低、适应心环境有困难、处理事情缺乏计划而显得杂乱无章。

以上所描述的现象是感觉统合失调的小孩可能会发生的特征,且小孩的个别差异大,并不是所有感觉统合失调的小孩症状会相同;相反的,同样地症状其造成的因素也有很

多种,换句话说当某一小孩,有上述所列的几项特征,则可寻求职能治疗师,再做进一步评估,来确定此小孩是否为感觉统何失调,还是由其它因素造成。

感觉统合治疗的治疗效果与小孩的个别差异,是否伴随其它障碍及小孩与大人的配合度的影响。它的特色则是把治疗游戏化,透过目标的活动,来促进神经系统自动化处理感觉讯息,表现出适当的反应,而不是教导小孩特定的运动技巧。当小孩经过进一步评估确定有感觉统合失调者,除了接受每周一至二次的治疗外,家长、老师可配合治疗师的治疗目标做加强。以下提供几项游戏及原则做参考:

眼球运动(eye movement)──

在眼球的肌肉协调,视力(包括配带眼镜〉无问题时,我们较强调眼球的追视能力,通眼球运动会融入手眼协调活动中,但如果小孩的能力连追视能力都没有时,就从单纯训练追视能力着手。

《浅谈感觉统合与其游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