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功能特征关联分析_以天水市为例_郑凤娟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功能特征关联分析_以天水市为例_郑凤娟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功能特征关联分析_以天水市为例_郑凤娟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功能特征关联分析_以天水市为例_郑凤娟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完整版

地理空间分布特征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征描述专题 一、点状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1.(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6分) 2.下图表示2009年我国八大经济区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空间格局。 简述我国各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特征(6分) 3.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4分) 答: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描述

(单条线描述)下图是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图(单位:℃) 4.描述4500 ℃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6分 (多条线描述)5.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概括图中降水量线分布特点。 (6分) 三、面状地理事物分布特征描述 6.(2009浙江卷)读下图中国部分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示区域中,水土流失地区分布规律是什么? 7.据图2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6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福建省年降水量分布图 (1)描述福建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10分) (1)年降水量线的分布与海岸线大体平行;(2分)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起伏式递增;(2分)山地多于平原。(2分)形成原因:福建降水主要由东南季风带

来湿润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2分)两大山带中一些海拔较高的山峰,降水量多;(2分)闽东南沿海地区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对气流的抬升作用弱,降水少。 答案 1.【参考答案】 分布不均衡(2分);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2分);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2分);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2分) 2.地级市工业竞争力的空间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2)东部地带地级市的共轭竞争力 较强,中西部地带地级市的工业竞争力较弱;(2)大部分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工业竞争力强。(2分) 3. 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于西南地区;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4. 4500 ℃等积温线大体沿秦岭-淮河分布;(2分) 东段(110°E以东):大致为东西走向;(2分) 西段(110°E以西):大致为西南-东北走向。(2分) 5. 大体呈东北-西南方向延伸(与海岸平行);

空间关联—修改

绪论 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但目前流通产业处于增长与发展的瓶颈。从2009年开始,流通产业较第三产业来说,其增长速度呈持续下降态势,且渐渐落后于后者。至2016年,流通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整体增速分别为8.2%和11.0%。与此同时,流通产业单位投入资本的回报率也在逐年下降,从2003年到2016年其单位投入资本的增加值已自2.91元下降至1.51元,下降的幅度高达48%。更加紧要的是,流通业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具有传统劳动密集型的特征,而我国人口红利的时代正随着愈来愈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等问题逐渐消失。因此,从传统意义上来说,资本和劳动这两种可有效推动流通产业发展的要素,都正在面临着新经济环境下的巨大考验,流通产业为了维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和优良的发展质量,须尽快转型,寻找新的发展方式。 通过研究罗伯特·索洛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可知,除了可以投入增加要素的方法促进经济增长之外,还可以通过运用科学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著名经济学家蔡昉曾指出,在新常态下全要素生产率可以为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因此,以当下流通产业的状况来说,提高其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技术创新和组织制度革新等手段来推动流通产业的不断增长,是必然的选择。由于我国流通产业在各区域的发展状况不平衡,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严重的空间分异性,所以,为了针对性地制定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流通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策略,必须着力研究其空间关联性、影响其提升的重要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 一、相关文献回顾 国外的学者在研究流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时精力和内容大多放在零售业。2003年Ratchford发现了美国的零售食品商店有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即其劳动生产率指数一直在下降,最终通过运用估计生产率的方法找到了这一问题的原因。Barros&Alves通过将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成效率改善及技术进步,估算出葡萄牙零售连锁超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并提出促进零售连锁超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还应注重管理。之后,Jorge-moreno et al.选取了五个西方零售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估计分析了其在1998年至2006年生产率的增长情况。同时还有部分国外学者研究分析了对零售业生产率产生影响的因素。例如,Shin&Eksioglu 通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进行回归分析发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收入弹性,那是由于使用了RFID技术的零售商劳动生产率更高;Maican&Orth 采用了动态结构模型对瑞典当地市场的进入条例进行了评估,通过分析其影响零售业生产力方式,研究发现未来零售业的生产力随着自由进入条例的增多呈增高趋势,同时还发现相较于大型商店或市场的生产力而言,小型的提升更多。 在国内以往的研究文献中可以看出,学者更多的专注于流通产业效率的研究,而现有相关研究文献中很少见到关于其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例如,刘振娥探究了影响我国流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动力,以及其产生空间差异的原因,并分析了TFP跨期生产率的动态变化趋势;李晓慧运用Malmquist指数的方法计算了我国1993年至2008年流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得出其平均增长率为0.6%,并提出当前全要素生产率需进一步提高其对流通产业的作用;王良举、王永培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我国农村的流通产业进行了的随机前沿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农村的流通产业具有明显的技术非效率问题,但这一问题并无持续现象,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呈现降低趋势,且其效率空间差异也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而后,刁凯、赵洁琼、孙畅以及吴立力通过进一步研究我国山东省、河北省和长江经济带等地区流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发现,其空间差异性是普遍存在于全域内的,与区域划分标准无关,而其提高则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经过研究这些文献发现,其均未对影响流通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综合能耗、人力投入进行深入研究。 尽管上述文献通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或者随机前沿模型(SFA)的方法等对

广西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以生态环境优先

[标签:标题] 篇一:2015年广西公需科目广西生态文明试卷答(2015-9-20) 2015广西公需科目《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试题和答案(最新) 一.单选题.(各2分) 1广西湿地主要保护形式有(D)、湿地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以及其它保护形式的保护。 A.湿地保护区 B.基本农田保护区 C.自然保护区 D.生态保护区 2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A)。 A.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 B.流域或区域的工业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 C.流域或区域居民生活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 D.流域或区域的农业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 3广西的制糖业做到了把甘蔗从头到尾“吃干榨尽”,实现了(D)。 A.固体废弃物少排放 B.固体废弃物多排放 C.固体废弃物较多排放 D.固体废弃物零排放 4广西严格控制污染物新增量,把(B)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新建、技改、扩建的“两高”项目坚持“等量置换”。 A.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B.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项 C.淘汰落后产能 D.开发布局调整 5《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对(C)的功能定位为,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集中分布地、有特殊价值的自然遗迹所在地和文化遗址等。 A.优先开发区 B.限制开发区 C.禁止开发区 D.重点开发区 6到2015年,力争广西1/3以上地级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废弃物分类收运和资源化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C)。 A.10万吨/年 B.25万吨/年 C.20万吨/年 D.15万吨/年 7广西主要领导亲自参与对外旅游交流和合作,积极宣传推介广西旅游,旅游对外开放合作进一步深化,广西(A)获批边境异地办证业务。 A.四市六口岸 B.三市六口岸 C.三市四口岸 D.四市三口岸 8(A)是指柳州、来宾、河池市区域一体化发展。 A.柳来河区域一体化发展 B.北部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C.桂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D.梧玉贵一体化发展 9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被列为国家(A)。 A.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 B.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C.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D.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10山口红树林国际重要湿地“三最”指的是地表温度最高、降雨量最少、(D)。 A.地表空气湿度最低 B.海水盐度最小 C.地表空气湿度最高 D.海水盐度最大 11《“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2013-2020)》提出要按照清洁乡村、(B)乡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 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总分结构描述(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2)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利用Geoda实现面数据空间综合分析(BNU)

Lattice Data Analysis ——以浙江省为例

目录 1、研究目的 (3) 2、数据源及研究区概况 (3) 2.1空间数据 (3) 2.2属性数据 (4) 2.3 研究区概况 (4) 3、研究方法 (6) 3.1建立权重矩阵 (6) 3.2各属性变量的基本分布 (8) 3.3全局的空间关联性分析 (12) 3.4局部的空间关联性分析(LISA) (17) 3.5江苏省的面数据空间分析 (22) 4、相关结论 (23) 5、参考文献: (23)

1、研究目的 本文试图通过对浙江省各地区的城镇与农村人口数量、三类GDP的增量变化进行一定的空间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探讨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农村人口在各类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希望相关分析的结果对经济模式的改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浙江省与江苏省是沿海的两大GDP较高的省份,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在此选址,同样也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两个省地理位置接近,分别在上海的南面和北面。通过将这两个省份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2、数据源及研究区概况 2.1空间数据 本文选择浙江省各县市数据。本文研究的具体区域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数据所在的区域

2.2属性数据 最终数据中仅保留ADDFSTGDP(GDP第一产业增量)、ADDSCNDGDP(GDP第二产业增量)、ADDTHRDGDP(GDP第三产业增量)、TOWNPOP(城镇人口)和RURALPOP (农村人口)五种属性,其具体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研究数据所包括的属性 2.3 研究区概况 (1)浙江省的地理位置与地理、气候特点: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浙江省位于东海之滨,地势西南部高,东北部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呈梯级下降。西南部为平均海拨800米的山区,1500米以上的山峰也大都集中在此,龙泉县境内的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本省最高峰。中部以丘陵为主,大小盆地错落分布于丘陵山地之间,东北部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河网密布。各山脉一直延伸到东海,露出水面的山峰构成半岛和岛屿。浙江沿海有2000多个岛屿,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广阔的海域构成浙江的海洋渔场。 全省主要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自北而南分成三支。北支自浙赣交界的怀玉山,向东构成浙江的天目山脉、里岗山脉;中支从浙闽交界的仙霞岭,向东北延展成天台山、四明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技术指南 试行

湖南省市县空间规划实施评估 技术指南 (试行)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 二O一九年四月

目录 1 总则 (1) 1.1评估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1.3评估时点与基数 (1) 1.4评估原则 (2) 1.5评估依据 (2) 1.5.1法律法规 (2) 1.5.2相关规划及社会经济资料 (2) 1.6评估组织 (3) 2 工作流程 (3) 2.1工作准备 (3) 2.2现状调查与分析 (3) 2.3成果编制 (4) 2.4成果论证与公示 (4) 2.5成果报批 (4) 3 评估主要内容 (4) 3.1现状概况 (5) 3.2现行各类空间规划回顾 (5) 3.3战略目标评估 (5) 3.4城镇建设发展格局评估 (6)

3.4.1市(县)域发展格局评估 (6) 3.4.2中心城区规划评估 (7) 3.4.3产业园区规划布局评估 (7) 3.4.4重点区域规划布局评估 (7) 3.5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评估 (7) 3.6空间管控评估 (8) 3.7要素配置评估 (8) 3.8现行各类空间规划方案合理性评估 (8) 3.9区域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分析 (9) 3.9.1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9) 3.9.2地方发展诉求分析 (9) 3.10其他专项类规划评估 (9) 3.11评估结论与建议 (11) 3.11.1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 (11) 3.11.2规划实施主要成效 (11) 3.11.3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3.11.4主要建议 (12) 4 技术要点 (12) 4.1基础资料收集 (12) 4.2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底图编制 (12) 4.3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优化建议 (13) 5 成果要求 (13)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2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 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 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 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 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 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 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 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 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 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 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 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 ℃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

福建龙岩市区域竞争力的定量研究

福建龙岩市区域竞争力的定量研究 储梁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在国家经济空间格局中地位的提升,城市-区域关系发生重构,城市发展愈发需要站在区域整体尺度上、通过协同合作及优势塑造来提高自身竞争力。本文借助SPSS和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分析工具,采用一套多维度、综合性的指标体系,内置7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识别龙岩市在海西经济区内的竞争力现状;揭示其区域竞争力不足突出表现为人口-就业、土地-空间、产业-经济三方面问题。其中,人口-就业方面是人口吸引力不足、就业空间分布不均、县城就业岗位匮乏、中心城外就业结构能级偏低;土地-空间方面是适宜建设的土地总量较少、有限的建设用地中城市用地相对粗放、农村建设用地大多分散低效;产业-经济方面是支柱产业单一且初级、科技创新动力缺乏、人才培育和吸引力不足。为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区域,制定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策略提供依据。 关键词:区域竞争力,竞争力评价,龙岩市 1.绪论 1.1 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内涵 区域竞争力是研究区域资源的稀缺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包括短期、长期经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政策等方面,主要研究的是看不见的手,即市场的资源配置问题,其核心是创造竞争优势。故而,区域竞争力的本质是如何优化配置及资源,是区域在从属大区域中的资源配置能力,是竞争力资产与竞争过程的统一,取决于变革因素、变革过程、环境条件、企业自信心和工业序位结构等要素。通过对区域若干经济指标的比较研究,探索各在宏观区域竞争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SWOT),为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提供依据。 1.2 区域竞争力的已有研究 对区域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对城市竞争力影响要素的研究和城市竞争优势理论研究。段治国(2004)、周群艳、田澎(2005)、王立成(2006)等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影响要素、优化策略和路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陈德宁(2003)、鲁继通(2008)、税伟(2010)、线实、陈振光(2014)等学者对区域竞争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跨学科的剖析和解读,认为区域竞争力具有从国家到地方不同区域的多维的地理层次,并且有生产率、企业和产业竞争力、区域财富和提高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资源吸引、配置和转

最全国土空间规划知识点梳理

国土空间规划知识点梳理 一、政策时间轴线 2014.08国家发改委等四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 知”》 2019.05.23《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2019.06.02《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通知》 2019.06.04《自然资源部2019年立法工作计划》 2019.12.31《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资质有关问题的函》 2020.01.17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指南》(试 行)的通知 二、主要工作内容及要求 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若干意见》要求,主动履职尽责,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按照自上而下、上下联动、压茬推进的原则,抓紧启动编制全国、省级、市县和乡镇国土空间规划(规划期至2035年,展望至2050年),尽快形成规划成果。部将印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相关技术标准,明确规划编制的工作要求、主要内容和完成时限。 (一)编制时限要求 2020 目标 基本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2025 目标 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2035 目标 基本形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 (二)编制要求 各地不再新编和报批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已批准的规划期至2020年后的省级国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以及原省级空间规划试点和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等,要按照新的规划编制要求,将既有规划成果融入新编制的同级国土空间规划中。 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实施中存在矛盾的图斑,要结合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的建设,按照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要求,作一致性处理,作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础。一致性处理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2020年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有量等约束性指标,不得突破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确定的禁止建设区和强制性内容,不得与新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要求矛盾冲突。今后工作中,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统称为“国土空间规划”。 按照“管什么就批什么”的原则,对省级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侧重控制性审查,重点审查目标定位、底线约束、控制性指标、相邻关系等,并对规划程序和报批成果形式做合规性审查。 三、成果内容要求 本次规划编制统一采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作为规划现状底数和底图基础,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 I 引言 . (1)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1) 1.1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1) 1.2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1) 1.2.1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1) 1.2.2景观异质性指数 (2) 1.2.3景观指数的实例应用 (3) 1.3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4) 2不同类型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及案例 (4) 2.1基于GIS 的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 (4) 2.1.1研究区域概况 (4) 2.1.2研究数据与处理 (5) 2.1.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 2.1.4研究方法——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法 (5) 2.1.5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变化结果分析 (6) 2.2基于GIS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 (7) 2.2.1研究区域概况 (7) 2.2.2研究数据与处理 (7) 2.2.3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8) 2.2.4城市景观格局总体变化特征结果分析 (9) 2.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 (10) 2.3.1研究区域概况 (11) 2.3.2研究数据与处理 (11) 2.3.3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数分析研究方法 (11) 2.3.4结果与分析 (12) 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空间分析

空间分析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空间分析:空间分析是基于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态特征的空间数据分析技术,其目的在于提取和传输空间信息。 2、网络结构模型:在网络模型中,地物被抽象为链、节点等对象,同时要关注其间连通关系。 3、空间数据模型: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它为描述空间数据的组织和设计空间数据库模式提供着基本方法。 4、叠置分析:将不同层的地物要素相重叠,使得一些要素或属性相叠加,从而获取新信息的方法。包括合成叠置分析和统计叠置分析。同义词:地图覆盖分析。 5、网络分析:是运筹学模型中的一个基本模型,它的根本目的是研究、策划一项网络工程如何安排,并使其运行效果最好,如一定资源的最佳分配,从一地到另一地的运输费用最低等。 6、栅格数据的聚类分析:栅格数据的聚类是根据设定的聚类条件对原有数据系统进行有选择的信息提取而建立新的栅格数据系统的方法。 7、数据高程模型:数字地形模型中地形属性为高程时称为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形模型是地形表面形态属性信息的数字表达,是带有空间位置特征和地形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 8、坡度:坡度是地面高程的变化率的求解,因此,坡度变率表征了地表面高程相对于水平面变化的二阶导数。 9、坡向:实际应用中,由于所建立的DEM数据常常是按从南到北获取的,所

以求出的坡向角度是与正北方向的夹角。 10、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解决邻近度问题的空间分析工具之一。邻近度描述了地理空间中两个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其确实是空间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所谓缓冲区就是地理空间目标的一种影响范围或服务范围。 11、最佳路径分析: 12、空间插值:常用于将离散点的测量数据转换为连续的数据曲面,以便于其它空间现象的分布模式进行比较,它包括了空间内插和外推两种算法。 13、虚拟现实:由计算机生成的可与用户在视觉、听觉、触觉上实施交互,使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的人造环境。它在测绘与地学领域中的应用可以看作地图认知功能在计算机信息时代的新扩展。 14、拓扑分析: 15、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简称空间数据库或地理数据库)是某一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 16、再分类:地理信息系统存储的数据则具有原始数据的性质,所以不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数据再进行分类和提取。由于这种分类是对原始数据进行的再次分类组织,因此称为再分类。 17、空间变换:为了满足特定空间分析的需要,需对原始图层及其属性进行一系列的逻辑或代数运算,以产生新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理图层及其属性,这个过程称为空间变换。 18、路径分析:1)静态求最佳路径:在给定每条链上的属性后,求最佳路径。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同名8466)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同名8466)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 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国内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分析_史春云

旅游线路空间模式是典型的地理现象[1]。尽管很久以来人们就认识到旅游线路问题的重要性,但在旅游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关注[2]。Lue 、Crompton 和Fesenmaier 首次系统总结了五种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简称LCF 模型):单目的地模式、往返模式、营区基地模式、区域环游模式和旅行链模式[3],为游客空间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多目的地旅行模型开始成为旅游学重要的研究领域[4]。Oppermann 在LCF 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出七种模式[2]: 包括两种单目的地和五种多目的地旅行模式。以后模型被成功应用于美国国内旅行[5]以及到访香港、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的国际游客旅行空间模式的研究中[6-8]。国内陆林、宣国富、马晓龙等人分别对黄山、三亚、西安的旅游者的节点与线路空间模式进行了案例分析[9-11];卢天玲识别了青海省塔尔寺游客的四种旅行模式[12];刘法建、章锦河等分析了屯溪旅游线路模式中各主要节点的角色和作用[13];朱明等初步建立国内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约束条件,归纳出六种主要的旅游线路模式[14]。总体来看,迄今专门对旅游线路空间模式的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都非常有限[1],尤其缺少对国内旅游线路模式和目的地节点空间格局与特征的定量分析。 中国国土面积广袤、自然文化景观多样,客源市场遍布近、中、远各程,每个省都相当于欧洲的一个国家[15],研究我国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有助于认清我国区域旅游整体发展现状与问题,识别目的地在区域旅游线路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目的地区域联动与空间组织模式, 为目的地联合营销、联动发展,促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1数据来源 由于游客旅游线路和目的地选择的多样化,使得旅游线路的数据很难获得与分析[5]。李山以旅行社的公开旅游线路报价单为基础资料,研究中国国内观光旅游线路设计中的游时随客源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呈对数增长[16];朱竑提出通过分析境外5家大型旅游经营商所涉及的中国旅游线路来重新审视中国国际级旅游目的地问题[17];叶红利用国内两大著名旅行社的线路和数据,研究区域旅游线路节点选择对目的地的影响[18];卢天玲[12]、刘法建[13]、朱明[14]等以旅游线路作为研究旅行模式的数据来源,以上文献为旅游线路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途径。线路报价单不仅包含了旅行社团队包价旅游的主要 收稿时间:2011-04-13;修回时间:2011-08-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011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09YJC790226)和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项目(编号:10QLG006)联合资助。 作者简介:史春云(1971—),女,江苏常州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E-mail:shichunyun@https://www.sodocs.net/doc/2d1433140.html, 。 文章编号:1000-8462(2011)11-1918-05 国内旅游线路模式的空间格局与特征分析 史春云1,张宏磊2,朱明3 (1.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江苏徐州 221116;2.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中国江苏南京 210093; 3.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旅游管理系,中国云南丽江 674100) 摘要:旅游线路空间模式是典型的地理现象,也是旅游学重要的研究领域。由于旅游线路的多样化与数据资料的较难获得,使得旅游线路空间模式实证研究与理论探讨都非常有限。以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旅行社网 站公布的中远程旅游线路报价单为数据来源,比较分析我国旅行线路空间模式、格局和特征。研究发现:游客中远程线路倾向于选择知名度大的多目的地旅行模式,目的地具有全国和区域不同层次的影响力,区域性目的地的发展可以满足近程客源市场的游客需求,大大缓解我国热点旅游区域的压力;旅游线路模式的类型主 要取决于目的地区域资源禀赋、 地理特征与对外交通联系水平,交通可达性的改善为游客带来旅行费用与时间上节约的同时,也将有利于旅游区域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不同客源地游客出行存在偏好上的差异,旅游目的地在具体细分市场宣传与营销、旅行线路组织与设计时应区别对待。关键词:旅游线路模式;空间格局;目的地;客源地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 第31卷第11期经济地理Vol.31,No.112011年11月ECONOM IC GEOGRAPHY Nov.,2011

市县国土总体空间规划编制指南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编制指南 国土空间规划局 2019.06.12

目录 前言 (1) 1 适用范围 (1) 2 术语与定义 (1) 2.1 国土空间 (1) 2.2 国土空间规划 (1) 2.3 生态保护红线 (2) 2.4 永久基本农田 (2) 2.5 城镇开发边界 (2) 2.6 中心城区 (2) 2.7 城镇功能控制区 (2) 3 总则 (3) 3.1 规划定位 (3) 3.2 编制原则 (3) 3.3 规划任务 (4) 3.4 规划范围 (5) 3.5 规划期限 (5) 3.6 编制主体 (5) 3.7 编制程序 (5) 3.8 技术约定 (6) 3.9 其他要求 (6) 4 准备工作 (6) 4.1 组织准备 (6) 4.2 技术准备 (7) 5 基础研究 (8) 5.1 一般规定 (8) 5.2 形成基期用地底数底图 (8) 5.3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 (8) 5.4 规划分析与评估 (9) 5.5 重大问题研究 (9)

6 方案编制 (10) 6.1 明确规划层级 (10) 6.2 战略目标 (10) 6.2.1 总体定位 (10) 6.2.2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目标 (10) 6.2.3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战略 (10) 6.2.4 城市性质 (10) 6.2.5 指标体系 (10) 6.3 区域协同发展 (11) 6.4 国土空间格局优化 (11) 6.4.1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的总体格局 (11) 6.4.2 规划分区和控制线 (11) 6.4.3 绿色空间网络与山水格局 (12) 6.4.4 城乡居民点格局 (12) 6.4.5 陆海一体化格局 (12) 6.5 城镇功能结构优化 (12) 6.5.1 优化策略 (12) 6.5.2 高质量产业体系布局 (13) 6.5.3 高品质居住空间与公共服务 (13) 6.5.4 高水准公共空间与游憩体系 (14) 6.6 乡村振兴发展 (14) 6.6.1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14) 6.6.2 耕地保护与现代农业 (15) 6.6.3 美丽乡村建设 (15) 6.7 土地利用控制(国土空间用途管制) (15) 6.7.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 (15) 6.7.2 山水林田湖草矿保护利用 (16) 6.7.3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18) 6.7.4 城市地下空间复合利用 (19) 6.7.5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19) 6.8绿色高效综合交通体系 (20)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特点) 一、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试题通常以某一区域图为背景图来呈现点状事物的分布状况,在读图时要注意从点的大小、疏密、组成的形状来观察点状事物代表的含义。 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具体描述:①总体分布特征(疏密状况,是否均衡;如果不均,哪多,哪少);②极值区位置名称(最多、最少、最集中的地带在哪,沿什么线分布,或者说出最稠密或最稀薄区的地区名称等。)③点组成的形状——反应什么规律。其他——大小,代表的含义(如城市等级),点的动态变化等。当然,描述时要看图说话,突出重点,因题而宜(不一定要面面俱到)。 【例1】(2013四川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城市分布较密集(2分);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2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2分)。提示:本题没有考查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该区域东西城市分布的差异,说出西部地区城市的分布特点。侧重考查图示信息的获取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注意从疏密和城市等级两角度解答。 【例2】(2011课标卷)下图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答案】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二、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的大小(或标上数值)。具体可分为两类: (1)描述一条线(通常为等值线)的分布情况 这类试题只要求描述某一特定线条的地理事物,如年等降水量线、等温线等,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读图时注意观察曲线“拐点”的位置,以便分段描述。这类题目大部分都需要分段描述;如“我国一月0℃等温线”分布,可描述为:东段大致东西走向,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西段大致东北——西南走向、近似于与青藏高原东缘山麓平行。 【例3】(03全国卷)描述图中10℃等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0℃等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的影响;该等温线西半段呈东北-西南走向,受东北-西南走向的太行山(黄土高原东缘)影响。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

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

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 陈培阳,朱喜钢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93) 摘要:以人均GDP 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通过计算其变异系数、泰尔指数以及泰尔指数的组内组间分解对福建省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总体差异、沿海内陆差异以及地市间差异进行动态时间序列的分析,发现总体差异和地市间差异呈现缩小而沿海内陆差异呈现扩大的趋势;并通过县市人均GD P 数据与图形数据相结合,分析了1990 2006年间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提出其经济发展空间结构已经形成 核心-边缘 的嵌套结构,即形成由5个亚 核心-边缘 结构组成的大 核心-边缘 结构的格局。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127.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 2363(2009)01 0053 05 收稿日期:2007-11-12;修回日期:2008-12-05 作者简介:陈培阳(1983-),男,福建泉州人,在读博士,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E m a il)cpy1983@yahoo .co https://www.sodocs.net/doc/2d1433140.html, 。 1!引言 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1] 。研究区域 经济差异对于促进区域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福建作为中国沿海开放省份以及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省份之一,其区域经济差异一直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内众多学者通过选取不同的历史时段,采取不同的差异测度方法与研究基础单元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其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张辉鑫(2000)采用人均GDP 数据,对1978 2000年福建省9个地级市 的经济发展进行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变动分析,并采用泰尔指数的分解方法对区域总体差异进行分解,得出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呈逐年扩大的变动趋势,其组间差异主要表现为沿海地区与内陆区之间的差异[2] ;黄茂兴、黄晓芬(2005)运用库兹涅茨不平衡系数和经济区位商分析了1989 2003年福建省67个县市单元的人均GDP 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并通过分形理论中的R /S 分析法预测了未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发展趋势[3];黄晓峰,黄跃东(2006)通过空间马尔可夫链的分析方法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同性进行分析,认为1992 2004年福建省区域趋同存在着 俱乐部趋同 现象,但1992 1998年间的 俱乐部趋同 现象比1998 2004年间更为显著 [4] 。 该文以县级行政单元作为区域经济差异分析的空间尺度,通过对泰尔指数的空间分解将福建省区域总体 差异分解成沿海、内陆间差异和城乡间差异,并通过县域单元的经济发展数据与图形数据相结合以分析区域 差异的空间格局演化过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研究中研究地理单元过大、忽略区域差异的空间特征与缺乏对区域差异进行分解的缺点。 2!研究区域、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文章以福建省67个市县作为区域经济差异及其空间格局演化分析的基本研究单元,其中县指县域(包括县级市),市指地级市市区,并根据自然、人文地理条件将整个省域划分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两个区域单元,由于宁德市的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上较为迟缓,且在经济发展水平上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故将其划入内陆地区,即沿海地区包括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5个地级市(含30个县市),内陆地区包括宁德、南平、龙岩、三明4个地级市(含37个县市),研究的时间序列为1990 2006年。选取县市历年人均GDP 作为分析区域经济差异的变量指标,数据资料取自?福建统计年鉴#(1991 2007)。 2.2 分析方法 在统计学方法上,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系数有变异系数(c oefficie nt of variation)、基尼系数(G i ni coeffi cie nt)、泰尔指数(Theil i ndex)、艾肯森指数(A tki nson i n de x)等 [5] ,该文采用变异系数C v 与泰尔指数(公式(1), (2))作为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两个综合指标,差异系数值越小,区域经济差异程度越大。其中,泰尔指数具有将区域总体差异分解成组内差异和组间差异的优点,从而可以考察和揭示区域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各自的变动方向和变动幅度,以及各自在区域总体差异中的重要 !第28卷!第1期!2009年!2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 L RESEARC H AND DEV ELO P M ENT V o.l 28!N o .1 Feb .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