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1989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1989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1989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1989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1989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卫文

本年度的历史地理研究,无论在学科有关理论的探讨,抑或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方面,都取得了一批颇具特色的成果。今仅就笔者所见,概略介绍如下。

一学科有关理论的探讨

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问题,近年来似乎又成了学者们议论的“热点”。冯天瑜以《中华文化“隔绝机制”的地理基础》为题(《学术月刊》第1期),运用比较手法,论述了东亚大陆与欧洲大陆的地理环境差异。认为古称“右高原、左大海”的中国是“大陆——海岸型”国度。因此,中国人显示了一种“大陆——海岸民族”的“特有风格”。而生活在呈现“陆——海交错”地理格局中的欧洲人则为“海洋民族”。与欧洲人大相径庭的是,海洋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并没有占据战略性地位”。历史上中华民族的拓边精神虽然雄健、恢弘,“但也主要指向亚洲大陆腹地”。甚至连城市地址的选择,“也显示了大陆民族的特征”。他认为“山地型”、“丘陵型”、“平原型”城市“中国古已有之,春秋战国已经齐备,唯独海岸型城市,唐宋以后才出现。而且直至近代方产生全国性滨海都会,如上海、天津、青岛、大连等。”同时,重陆轻海、先河后海的倾向“很早就熔铸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文化心态,在文学、艺术、哲学中,都有所表现。”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半封闭的“大陆——海岸型”地理环境,为中华文化系统提供了相当完备的“隔绝机制”;这种“隔绝机制”又在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等人文条件的支持下大大被强化。在这种“隔绝机制”下,中华文化“较完整地保留固有的民族传统,获得前后递邅、陈陈相因的延续性”;并“逐渐染上夜郎自大,以我为中心的痼疾”。

其实,“四面屏障”的中华地理环境,不但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而且对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的方方面面都产生重要影响。这点,张艳国在《东方地理环境与中国历史发展》(《社会科学辑刊》第4期)一文中有虽简略但颇为全面的论述。无论对那一方面的论述,张文都贯穿这样一个观点:地理环境“不是独立地、起决定作用地在历史形态中表现出来,而始终与社会的生产力运动、阶级矛盾的演变等因素密切联系,交相产生历史的作用。”

与此同时,数十年前被某些学者判为“地理环境决定论者”的梁启超,也被人“重新认识”。王记录在《梁启超论地理环境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中向世人大声疾呼:应该给梁启超的“思想遗产”以“公允的评价”。他认为梁启超关于地理环境论述的观点有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不同地理环境影响到各地生产方式和风俗习惯的不同”。第二,“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有其多样性的特点。地理环境的优劣对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第三,“地理环境并不是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最后决定的力量。”这三个方面都说明了,梁启超关于地理环境的观点“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因素,在史学理论上是一种进步,梁启超并非地理环境决定论者。”他的地理环境论“体现了中国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在学术理论上的革命精神与进取精神。”

二历史自然地理研究

历史时期河流的变迁,是历史地理研究的传统课题之一。特别是河流下游的变化更是学者们着力研究的重点。与黄河、长江关系密切的所谓“九河”、“三江”之说,长期争论不休。但囿于自然地理知识的贫乏,特别是缺乏实地考察的感性知识,不少著名学者只是停留在繁琐考据的文字游戏之上。正如杨向奎先生在《读程瑶田的〈禹贡三江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辑)一文所说的那样,是一种“纸上谈兵”,虽有各家之说,但多为“误会的结晶”。只是近数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多年以来,自然地理知识、注重实地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人心后,对历史时期河流变迁的研究才更趋向科学性。张淑萍、张修桂合力撰写的《〈禹贡〉九河分流地域范围新证——兼论古白洋淀的消亡过程》(《地理学报》第1期)在谭其骧、邹逸麟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九河”分流问题作出了新的论证,张文认为:先秦时期黄河下游在接纳洛河之后,从今河南荥阳的广武山北麓东北流至今浚县西南大伾山西的古宿胥口,即分为东北、北两支大分流,而且各在其上游段形成九河分流系统,即“兖州九河”与“冀州九河”。作者以为,《尔雅》所释“九河”实属兖州九河,即《汉书·地理志》、《汉书·沟洫志》所载黄河下游东北支分流水系。其流域在今高唐、黄骅、利津之间。而在《尚书·禹贡》中所载的黄河下游北支分流所播冀州九河,其流域在今深县、黄骅、天津、容城

之间。他们认为,古白洋淀消亡的关键因素是《禹贡》河泥沙的长期堆积,其消亡过程即为《禹贡》河的发育过程。

有“小黄河”之称的滹沱河变迁史引起了朱玲玲的兴趣。她以《明清时期滹沱河的变迁》为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论述了滹沱河的变迁。她认为,明清时期滹沱河下游“大致分成北、中、南三路。其中南路又可分为二线:一线入宁晋泊,一线入滏阳河。中路由藁城经束鹿县东流入武强县南入滏阳河。北路由藁城、深泽、安平、饶阳入古洋河。”接着,她运用方志材料,对每一路的流向变化作了细致的探索,并介绍了每一路流向变化所出现的后果。

沙漠化问题是地学工作者急待解决的、影响生态环境的全球性大问题。对于土地资源贫乏的我国,关于此问题的研究更有重要意义。因为在我国甘、新、内蒙等地区,沙漠面积广大,并以迅猛之势日益扩大和蔓延。不少准沙漠地区和本非沙漠地区,由于生态平衡遭受人为的破坏,沙化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三北”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沙化问题正直接影响“四化”建设。为此,侯仁之、史念海先生率先建立了“沙漠历史地理”这一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做了大量工作。其后,对我国沙漠化问题,愈来愈多的学者投入了研究。本年度景爱等十余人,通力合作,以考古学的手段,在科尔沁沙地的哲里木盟和赤峰市的十几个旗县进行考察,取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们认为:科尔沁沙地在二千多年前曾经有水草肥美的森林、草原牧场,沙漠分布范围面积很小,在整个草原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厚达十厘米的腐殖土层。但在公元十世纪初,即辽代建立前后,契丹贵族有计划地将中原汉民迁至科尔沁草原,由于开荒种地,建筑村落城镇,破坏了草原植被,破坏了黑土层,致使地下粉沙飞起,埋没了周围的草场,形成了沙丘。这种沙化现象,“是从辽代中后期开始的。从清代末年以后,随着关内更多的流民的迁移,进一步加速了科尔沁草原的沙化过程。”由于“草原沙化完全是人类盲目开荒、滥垦乱牧的结果”。由此,治理沙化“必须从控制人类自身的活动作起。否则,下世纪有些地方将出现耕者无其田、牧者无草地的可怕局面。”景爱等人的观点,与《中国自然地理》的《历史自然地理》分册中的观点有所不同。后者推断科尔沁草原系金代后期开始沙化的,比景爱等人断定的时间后延了一百年(详见《中国科学报》9月22日及《中国文物报》9月22报道)。

三历史人文地理研究

根据国务院“对行政区划这个大问题要从战略上去考虑”的指示精神,国家民政部提出了开展“行政区划战略研究”的设想,并希望地学工作者就我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市镇设置、边界勘定、行政区划管理体制等重大课题进行研究,为我国行政区划改革提出科学依据。为适应国家的需要,不少史地工作者积极投身到政区沿革研究之中,使古老的沿革地理又一次勃兴。谭其骧教授率先投身此项工作,发表意见。他认为“行政区划要从战略上、全局上去考虑问题”。关于省的问题,国民党时期曾提出过缩小省区,想搞小省制。但省这么大,不能中间搞一个层次,国民党搞了行政督察专员,假如一个省搞五十多个县,省直接管县,也许行得通。过去的行政区划,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社会主义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变动。他说,元朝逐渐把区划搞乱了,现在很多行政区划是元、明以来形成的。如江苏、安徽,在长江以南以北都有,而长江南北风土人情、经济状况完全不一样,这是沿用明朝的形式,朱元璋搞的,不合理;再如陕西,中间夹了一个秦岭,秦岭是中国南北分水岭的天然界线,秦岭以北为北方,秦岭以南为南方。元朝以后,为了控制南方,陕西管辖秦岭南北,宋朝时,陕西这一块属于四川,所以,陕西现在包括南北两方也不合理。从战略上、全局上考虑问题,“行政区划必须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发展,把经济因素、政治因素较好地统一起来。”谭先生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搞了经济区,因为行政区划太不合乎人文、经济条件了。但现在的经济区成四不象,都想包进来,问题很多(见《专家教授谈行政区划问题》,载《社会保障报》11月17日)。

周振鹤也相继发表了《关于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几点思想》(上海《社会科学》第8期)。周文认为,政区作为一种政治现象,由国家立法所创置和变更,因此“有其可变性的一面”;但“又有承继性这一重要特征。”政区一经划定,往往能长期稳定下去,“甚至旧的国家机器被打碎了,旧的政区被保留下来。”这种长期延续性又在人们心理中形成强烈的地域观念,使之成为一种“改革不易的社会文化现象”。同时,承继性的特征使今天政区从历史上“遗传了许多不合理的因素”。因此,目前我国行政区划必须重点改革的就有:政区层次的简化、省区的划小和省界的合理调整、地域型和城市型政区的合理并存等几方面。除了对行政区划改革问题发表各种意见外,不少人还对各级地方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研究,以资改革的借鉴。季士家在《东南文化》第2期撰写了《江苏建省

考实》一文,对“至今尚无人撰写专文面世,而史籍记载又属含糊不清,或纷纭不一”的关于江苏建省的历史事件进行研究,得出如此结论:“江苏建省的经过,应该包括顺治建立江南省、康熙藩使定名及二藩政区的划定和乾隆实现分省这三个阶段。江苏建省的确切时间,应该是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已亥(1760年10月6日)。”他认为江苏建省意义重大。第一,清代所建的江苏省,为今日的江苏省定型。首先是省名定型,其二是省域定型。第二,清代江苏省域的划定,体现了正确的政区划分原则。“它所体现的精神,亦是今日所奉行的以肥补瘦,贫富相济的原则。”另一高明之处是水域、江河的处置,省域的划定“能保持完整一段的长江、淮河、运河水域,对于防止为抗旱、排涝而发生纷争的事件和统一组织水利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第三,清代江苏独立建省,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不久,季士家又发表了《安徽建省考》一文(《安徽史学》第3期),认定安徽建省“大抵经过了四步而实现。”1清顺治二年“江南省的确立为安徽建省奠定基础。”2康熙二年间“左、右布政使划片分理为江南分省铸成雏型。”3康熙年间“上、下江辖区的调整和驻扎地名改两布政使称谓为皖、苏两省划定了格局。”4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已亥(1760年10月6日)“安徽布政使司迁安庆是安徽独立建省的完成。”

冯永谦、冯季昌的《东北地区行政建置起源考辨》(《东北地方史研究》第3期),首先对关于“东北建置起源于夏商周的九州之制”的观点提出商榷。冯文认为,“古代传说中的‘州’,并不是一种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建置形式,而是和人们因洪水泛滥而选择的居住地有关。”作为一种行政建置的产生,是需要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夏商周时期的社会还没有发展到相应的历史阶段,其统治地域、管理手段及社会组织等等诸多条件还不可能具备,若产生州一级的地方官制也不可能”,甚至春秋战国时期条件也不具备。因此,夏商周时期的所谓“州”制,“只能是一种空泛的,并且是夸大失真了的地域概念,根本不是什么行政区划。”大量的历史文献都证实了所谓“九州”只能是“一种遐想”。其所含地理区域,大大超过了夏商周时期的疆域范围。战国时尚无州制,更何况三代了。“迄今为止,大量考古发掘材料,在东北地区还没有真正地找到夏文化的遗存”,也就是说当时的东北地区“尚未跨入文明的门槛”,自然不会有什么行政建置。作者认为“作为行政建置的实际形式,在我国有文献可考的最早应是郡

县制。”并认为“虽然无明文记载,但我国的郡县制发端于春秋晚期,正式出现于战国时代是较为合理的。”而战国七雄的“燕在东北首先创置郡县,当是不容怀疑的。”

自从海南省始建前后,大家对海南岛的历史沿革相应注意较多。谭其骧先生早在1988年就撰写《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冼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一文,对海南宝岛的早期政区沿革和民族关系等状况,作了考证与论述。文中认为,自从西汉初元三年珠崖罢郡以后至萧梁建置崖州以前大约六百年的历史时期,“大陆王朝未在岛上设治,全岛不在王朝版图之内”,此岛一直属于“化外之地”,而“大陆王朝重新在岛上设置郡县,实始于梁”,尽管梁置崖州还只是羁縻性质的政区。杨武泉随即在《西汉晚期至萧齐海南岛不在大陆王朝版图之外——与谭其骧先生商榷》(《历史研究》第6期)一文中,对谭先生上述观点洋洋洒洒提出了许多质难。本着实事求是的史家品德,谭其骧先生接而《再论海南岛建置沿革——答杨武泉同志驳难》(《历史研究》第6期),以雄辩的史实和科学的论证,对杨武泉的“商榷”意见进行了反驳。最后语重心长地谈到了在研究讨论王朝疆域问题时,应持的原则问题。先生说:“长期以来,我国史学界对待这方面的论述往往感情用事较多,实事求是不够。喜欢讲一些王朝极盛时的版图所属,不愿意讲这些大版图能够维持多久,喜欢讲各边区何时加入王朝疆域,不愿意提到这些地区曾经有过一个或几个时期王朝管不到的化外之地,或转移为另一政权的疆域。总之,凡是今天中国的国土,都要尽可能说成是很古以来就为中原王朝所有,并为历代所有,有了就不再分出去。这种论述与历史实际情况不符。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原王朝与边区政权的疆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会伸,有时会缩;有时会合,有时会分。历史工作者只应该尽可能实事求是地搞清楚各时期各地区的具体变化,而不能感情用事,按自己的心意去处理史料,凭臆解释。”

对于怎样看待和确定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的民族问题,周伟洲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在《历史上的中国及其疆域、民族问题》(《云南社会科学》第2期)中提出了三点意见:1“历史上的中国”不是指地域、文化的概念,而是指今天的中国在历史上作为一个国家的情况,是“历史上的祖国”的意思。2历史上的中国应指历史上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当其处于统一的时期,历史上的中国就

是当时的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当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处于分裂时期,则由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管辖的民族和地区出现的政权,都应当是当时中国的一部分。3确定某一地区或民族是否属于历史上的中国,只能以行政管辖作为标准,即只有历史上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管辖到的地方和民族,才是历史上中国的地方和民族。

历史城市地理的研究。本年度颇为活跃,高松凡的《历史上北京城市场变迁及其区位研究》(《地理学报》第2期)是一篇较为新颖的文章。首先,他论述了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北京市场的发展变迁,并运用地理学计量学派的创始人、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 Christaller)提出的中地论,分析了历代北京城市场空间分布的中心地结构的形成演变与影响市场区位的主要因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也分别刊登了宋平安的《明清时期汉口城市经济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与段超的《试论清代宜昌城市的发展》两篇以论述城市经济为主的文章。宋平安的文章从市场、商业组织、贸易及其机制、交通诸方面对明清汉口商业经济体系进行了勾勒。作者认为,汉口,这座倚水背江的转口贸易型城市,自明后期开始即走向了商业贸易的“黄金时代”。但是,在农业经济制约下的汉口商业,单靠转口贸易无法使城市经济走真正自立之路,因此,自清中后期开始,汉口商业中虚假的繁盛因素日见增长。段超认为,宜昌是长江口岸的重要城市,其真正发展是在清代。通过考察宜昌城市在清代各个阶段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宜昌“是一个转口性极强的贸易城市。”他还附带阐述了转口贸易城市的发展和国内经济状况、社会环境、运输状况及地理位置的关系。

李绍连则对中国古代都城性质的演变提出了见解。他说:中国古代都城从单纯的政治、军事堡垒,发展成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都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夏商时期,国都“单纯是君王的政治军事堡垒”,手工业和集市贸易均在城外,“它们不具有商业经济的职能,故不能视为市。”在周代,一些都城内有手工业作坊的设置和集市场所,但往往置于外郭城,未能作为城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商业经济职能仅仅处于萌芽状态或过渡阶段”。秦汉时期,在都城内正式规划设置于手工业作坊和物品交换的“市”,是“都城与‘市’正式结合”,此时的都城已开始具有城市的性质,“始可称为‘都市’。”唐宋时期,都城的商业发展起来,“市”、“坊”制使都市具有一般城市的格局。特别是北宋中叶,打破“市”、“坊”严格分隔的机制,商店货摊和手工业坊随

处可设,商业贸易非常活跃,“此时的都城完全变成了一个商业城市,是古代都市的发达时期”,至此“都城方变成一个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一个以商业为主体的多功能的城市”(详见《试论中国古代都城性质的演变》,载《史学月刊》第3期)。

继1988年发表《六至十世纪中国都城东渐的经济考察》之后,林立平又在本年《暨南学报》第2期发表了《试论唐宋之际城市分布重心的南移》一文。他认为城市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上有“同步关系”。唐宋之际南方经济的迅速崛起,特别是江淮一带逐渐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说明这时的区域经济已经发生重大变化,“这就决定了城市分布结构也必然来一次变革”。中国都城在这个时期已由长安而洛阳而开封地向东迁徙,中国城市分布重心也“从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下游的江淮及太湖区域”。所以,城市分布重心南移,是唐宋之际城市分布结构发生变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意义“已经不仅仅限于城市自身的分布变迁,它同时还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也已移到长江下游地区。从此以后,我国的经济流通基本呈现着南北交往态势,江淮城市网络也就成为市场机制最突出的商品集散地。”

历史交通地理研究。自从三十多年前,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鄂君启金节》在安徽寿县出土后,学者们对金节路线多有研究。有人提出《舟节》路线有三条:1汉水流域线;2庐江流域线;3湖湘区域线。张中一撰文《〈鄂君启金节〉路线新探》(《求索》第3期)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舟节》和《车节》”路线均为“南上湖湘线”。当时鄂君舟队与车队的经商活动区域“均在江南湖湘之境”。舟队分两路行动,一路为“南上入湖西航线”,一路为“南上入湘西北航线”。车队伴随舟队“南上入湖西航线”行动,互相依赖,共同经营,最后在澧水之滨“鄵”地会合,“庚郢”经销货物后再回鄂。

陈伟明在《宋代岭南交通路线变化考略》(《学术研究》第3期)中指出,“至宋代,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岭南交通基本格局除沿袭唐代之外,又有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交通道的增辟;二是交通路线的整治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如果说,在唐代岭南交通路线主要表现为“政治型”、“军事型”两种功能的话,那么到了宋代,“岭南交通的重要功能开始向经济型转变。”正因为这

种既有量又有质的改变,使宋代岭南交通路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动脉,对当时的社会经济特别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不无影响。”

古代中西交通主要经西域丝道之时,人们多取道塔里木盆地南北二道。而走塔里木盆地二道,必经帕米尔高原。虽然自公元2世纪始,至公元15世纪止,帕米尔丝道存在了1700余年,但“往者讨论甚少”。陈良伟的《帕米尔丝道初探》(《新疆大学学报》第4期),认为帕米尔丝道大致可分为东、西两部分丝道。其中,帕米尔西区丝道共有三条,帕米尔东区丝道共有六条。帕米尔地区在历史上曾建有九个小国,九国居民曾为丝道畅通作出过巨大贡献。

以往人们认为,只有到了秦惠王将要伐蜀,开通了石牛道,“秦蜀之间才开始交通”。杨伟立在《褒斜道是蜀人走向关中、中原的通道》(《成都大学学报》第1期)一文中否定了这种观点。指出,早在夏时,褒人便从褒出发,翻过秦岭,进入关中,再去中原。“褒人所走的路线基本上就是汉代人所说的褒斜道。所以,褒斜道的开通,远在三代之世。”其后“武丁征蜀,就是走的这条路。”甚至“从秦文公至汉武帝六百年间,褒斜道一直是一条关中、巴蜀通商大道。”

历史经济地理研究。本年度对区域经济的历史状况及地区农田水利的开发史研究较多。《江海学刊》第2期刊登了许辉的《六世纪前长江上游经济的开发和发展》一文,指出,“在历史长河中,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长江上游经济得到开发和发展的两个重要时期。”在秦汉时期,中央政权对这一地区的开发主要表现为“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发展交通,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开疆拓土,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郡县”等三个方面。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备在长江上游地区建立的蜀汉政权,在发展经济方面有如下特点:1推行“务农殖谷”的经济政策,努力发展农业生产。2着意发展当地资源,促使蜀国经济繁荣。3把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广到南中地区。而成汉时期,经济也有相当发展。正是由于上游的经济开发和发展,使到六世纪前“长江流域的上、中、下游无论从政治、经济上都开始形成为一个整体。”

田尚《清代西域的农田水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4辑)一文,对清王朝开发西域(新疆)农田水利的状况作了具体考察。指出“清代西域农田水利能够得到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因,是清朝政府边疆政策的需要,即实行屯田的必然结果。”因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清代西域屯田中,除6%的旱地外,94%完

全依靠灌溉水,才能获得收成。所以,西域屯田的成败,关键在于水利建设。”因此,“至嘉庆年间,西域的农田水利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渠道、坎儿井等水利工程,遍布天山南北各地。”到道光时期农田水利继续发展,但由于阿古柏的入侵,伊犁九城被沙俄占领,农田水利事业遇到巨大破坏。后来由于左宗棠在收复失地及建省以后,“始终以复兴农田水利为新疆‘最为切要之务’。”光绪时期新疆农田水利又得到复兴。“不仅使旧的水利设施得到整治,而且增加了不少新的水利工程,新疆逐渐形成为我国最大的内陆河灌区。”

历史文化地理研究。本课题由于近年来始学者们重新注意着力研究,起步较晚,因此成果相对较少。而赵丰的《中国古代染色文化区域体系初探》(《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颇有新意。他“以中国古代(以东周秦汉魏晋时期为限)的染色文化为现象,力图从染料应用、染色工艺等角度来讨论中国古代染色文化的区域体系。”他参考有关文化区域和生态区域划分,根据染色文化的特性,把中国古代染色文化区域体系划分为三大独立区和三大交界区共六大区域。那就是华北、岭南、西域三大独立区和陕甘边区交界区、长江中下游交界区、巴蜀滇交界区三大交界区。接着他从染料的分布、染色工艺的分布具体剖识了各个文化区的特点。

陈克伦在《吴越风俗考》(《复旦学报》第1期)中认为,吴越地区在春秋时崛起,该地区有图腾崇拜、断发、文身与裸体的习俗,而且“习于水,使于舟”并有善制青铜兵器和好勇尚武之风,同时烧造和使用几何形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人们喜食异物,有独特的葬法——土墩墓和石室墓。通过上面的考察,作者认为建立吴、越两国的主体民族“很可能属于同一支越族,即‘于越’。”表明吴越文化渊源“与正统的中原文化有区别,它们应是由两种不同基础的文化分别演化而来的。”

历史军事地理研究。春秋时期城濮之战的地点,按传统说法应在今山东鄄城县西南的临濮集。而陈可畏在《城濮之战地理考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辑)中,运用《左传》等史籍记载,考证出因为战争在古有莘氏城与濮水之间,故名城濮之战。晋文公视师的“有莘之虚”,传统说法在今曹县西北,这是不对的。若如此,则晋文公不是从曹都陶丘向西北退避三舍(90里),而是向南前进

二舍了。“城濮应在今东明县东部,‘有莘之虚’当在东明县东南。”此外,本文还对缗、五鹿、敛盂、衡雍、践土的地点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看法。

余同元在《明代九边述论》(《安徽师大学报》第2期)中对迄今“尚无专门论述”的明代“九边”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明代“九边”是“以辽东、蓟镇、宣府、大同、山西、延绥(榆林)、固原、宁夏、甘肃九大军镇为中心的九大防区,分领于九个主要镇守总兵官。”九边形成过程是明王朝在北部边地都司、行都司基础上“军事化统治进一步加强的过程,也是明代北部边防由积极防御到消极抵抗、由强到弱的演变过程。”同时,由于边费的空前增长而加深了财政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

四对古代地图的研究

自从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一号秦墓出土了绘在木版上的地图后,由于该图时间为战国末年,比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绘在帛上的地图早数十年甚至百年,加上内容丰富,制图水平出色,倍受史地学者的注意。《文物》第2期刊登了何双全的《天水放马滩秦墓出土地图初探》一文,对地图的整理过程和图幅内容作了综述,并对全图的编缀情况作了介绍。同时,还对地图的编绘技术作了研究。按图的用途所规定的内容,把放马滩秦图“分别称为《政区图》、《地形图》和《经济图》”,最后对放马滩秦图的“地理与地望”(地名,山、溪谷与水系)以及犬丘、西垂、邽县的地理位置进行了逐一考证。值得指出的是,何文认为,依照裴秀的“制图六体”绘图原则看,“放马滩秦墓出土的地图除没有明确的分离(比例尺)外,其他诸项俱备。”除此,“地图中还有许多技术性处理”是“制图六体”总原则“所没有概括的。”曹婉如继而对《有关天水放马滩墓出土地图的几个问题》发表了见解(详见《文物》第12期),首先,作者“通过李学勤先生的帮助”,对各图注记(古文字)进行“释文”。随后,对各图的关系、地图所绘的地区、图幅的制作技术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她认为地图“是按一定方位绘制的”,并“考虑到距离原则”,若以裴秀“制图六体”来衡量,“可以说,这些有注记的地图是依‘准望’(方向)和‘道里’(人行道路的里程)绘制的,而关于‘分率’(比例尺)、‘高下’(高取下)、‘方邪’(方取斜)和‘迂直’(迂取直)这四项原则,则不精审。”

杜瑜的《从宋〈平江图〉看平江府城的规模和布局》(《自然科学史研究》第1期),通过对宋《平江图》的研究,指出历史文献中关于宋平江府城规模及其子城范围的传统数据“大部分有误”。实际上大城城周约三十二里,子城城周仅四里。全城布局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贯穿城中,全城左右基本对称。汪前进则认为,《平江图》绘于绍定二年七月(1229年7月22日至8月22日);城区平均比例尺为1∶2000,而子城的比例尺为1∶170。其地物画法具有现代“图式”的性质。认为该图“比较系统、全面地反映了平江府(今苏州市)城市的地理面貌,代表了中国古代传统地图的最高水平(详见《〈平江图〉的地图学研究》,载《自然科学史研究》第4期)。

陈香白、郑锡煌合力撰写了《〈永乐大典〉所辑“潮州城图”考略》一文(《自然科学史研究》第3期),根据大量史料考证出《永乐大典》所辑“潮州城图”,是元、明之际以宋代绘制的“潮州城图”为底本的摹绘图。其底本绘制于宋端平年间(1234——1235),绘制人可能是《潮州图经》(1236年)的作者黄梦锡等人。原图已佚。文中还考证了该图中部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分布以及建置情况。

本年度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有如下一些特点:

一、比较注意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影响的理论研究。

二、能自觉按照“开展行政区划战略研究”的国家急需,大力开展历史沿革地理的研究。

三、在历史城市地理研究中开始注重运用(借鉴)西方的地理学理论。

四、对古代地图的研究较往年为多,广及方志地图。

五、但对历史文化地理研究仍开展不够,特别是对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区域性探讨更是鲜有人问津。

(原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10期)

《中国历史地理》

中国历史地理考核题 一、名词解释 1、中国历史地理学 答:中国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地理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历史上的中国地理,也就是过去几千年间中国范围内的地理状况。 2、徐霞客游记 答:《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3、禹贡学会 答:1934年2月顾颉刚和谭其骧在北平创办的学术团体。以《尚书》中的一篇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贡》命名,主要成员是燕京、北大、清华、辅仁的学生和青年教师。以研究地理沿革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强调要重视当前地理的研究,并创办《禹贡》半月刊发表研究成果,1937年抗战军兴,学校内迁,学会无形解散。禹贡学会培养了大批人才,在当时学术界兴起了研究历史地理学的高潮,为今后历史地理学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三位奠基人谭其骧、侯仁之、史念海均出自禹贡学会。 4、羁縻州 答:羁縻州是指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情况特殊﹐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羁縻地并非都是少民,果敢杨姓土司和大勐稳段姓土司全都是汉人。 二、问答题 1、秦汉至明清行政区划演变的情况。 答:任何行政组织都是有管理层次的,每一个层次都有一定的管理幅度,层次和幅度之间存在着反比例关系,层次级数多,每个层级的管理幅度就小。反之,层次级数少,管理幅度就大。一个国家的管理幅度要分成若干层次,而且层次级数是行政区划体系中最基本的要素。一般来说层级越多,上下的阻隔越远,政令不

中国历史地理学史及其发展与展望

中国历史地理学史及其发展与展望 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自然、人文地理现象及人地关系发展演进规律的科学。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地理学是在历史学和地理学交叉外诞生、具有明显边缘性质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之后,中国历史地理学已成为当代的一门显学,并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发展势头。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主要是因为其前身沿革地理学形成至少可上溯到两汉时期;说它年轻,是因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历史地理学迟至20世纪50年代初才得以确立。纵观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术发展史,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这门学科的发展明显经历了以沿革地理学为主体的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地理化”逐步加强的近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及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的变化的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这三个主要阶段。 中国的历史地理学是从沿革地理学发展而来的,这是学术界公认的结论。历史上第一篇比较成熟的同时也是最优秀的沿革地理著述是东汉班固所作的《汉书·地理志》,因而目前大多数学者皆将班固看成是沿革地理学的开山鼻祖。自班固之后,中国的历史地理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确实以沿革地理为主要内容,但在班固以前,处于萌芽时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却并非以沿革地理为限,而且就班固本人来说,其有关沿革地理的学问亦明显收到了前代地理著述如《尚书·禹贡》《周礼·职方》及《史记·河渠书》的影响。这样一来,如果追溯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渊源,就必须从《尚书·禹贡》等著作谈起。

《禹贡》是《尚书》的一篇。关于《禹贡》的著作时代,晚近大致有四种说法:辛树帜的西周说、王成组的春秋孔子说、顾颉刚的战国中期说、日本内藤虎次郎的战国末至汉初说。目前历史地理学界普遍采用的是战国说,只是在作者方面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顾颉刚认为“《禹贡》的作者是西北人”,并推测可能是秦人;而史念海在《论<禹贡>的著作时代》一文中,则据《禹贡》中有“南河”“西河”之称,认定作者为魏国人。 传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直到两汉时期才趋于成熟,其标志性著作为司马迁的《史记》中的《河渠书》和《货殖列传》,以及班固《汉书》中的《地理志》。《史记·河渠书》专记川流变迁和历代水利,兼历史水文地理与历史经济地理于一身,而《史记·货殖列传》不仅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区域经济地理的创始”,更是研究历史风俗地理和历史商业地理的重要素材。《汉书·地理志》首次将“地理”之目列入正史之中,对推动地理学的发展功绩显赫。 两汉以后,历代言地理者多奉班固为正宗,抛弃了司马迁的专题研究法,只讲地名沿革,很少涉及其他内容,沿革地理学俨然成为传统中国历史地理学的主流。二十五史中,继《汉书·地理志》之后,先后有十六种正史列有地理志(有的易名为郡国志、州郡志、地形志、郡县志,职方考)即《后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旧五代史·郡县志》《新五代史·职方考》《宋史·地理志》《辽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的科学,并培养学生尽全时空、人地互动的理念。 三、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为学科核心,从人地与时空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为历史教学提供空间舞台的支持,而且在复原过去各个时间断面的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角度讨论历史现象的环境成因机理,为历史现象寻求原动的起始因素,对于我们深化中国历史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历史系必修课,其它专业学生可以作为非学位课程选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透彻地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方法,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地理有用于世的作用有一个清晰化的认识,并能掌握一定程度的识图能力,并结合学生的考古学的知识,利用丰富的地理学、历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历史学和地理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撰写出一定程度的历史地理学专业的文章,达到历史学学士应具有的专业水平。 其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原始材料的学习,要求对学科性质、归属有认识,了解主要的历史地理文献,特别是阅读部分古代地理文献。 (二)对历史自然地理的气候变化和人文地理中的政区沿革要重点掌握,然后对历史植被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重点学习。 (三)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名词要掌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在实际讲授中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并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辅助教学手段。 五、课程内容 导言(2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学习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现状。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了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认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观念 教学内容 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 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由传统历史地理学向现代

中国历史地理大题通吃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1、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2、简述进一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 对于中国气候变迁史的研究,最早的学者是竺可桢(绍兴人,1890-1974)。 课本34页,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 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 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 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 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也称间冰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或者说可通过温度、湿度等的变化表现出来)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另外,研究还表明)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3、简述4000年来我国森林资源分布变迁的大势 一)是中国的森林植被不管从总量上讲还是从分布范围上讲,是递减趋势。尤其是与人类自身的发展相比较而言,可以说是人进林退,再具体说是两个方面一是人的生存地域,一是人的生产能力或生活水平,由于种种原因,在不同时期表现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速度而已,(二)是从植被类型的变迁来看,总趋势是栽培植被不断扩展,天然植被逐渐缩小(或植被覆盖率大为缩小, 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威胁。各个植被带的分布界限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一定的南移,这种变化在温带和暖温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天然植被逐渐缩减,栽培植被不断扩展。(主要是经济植被的扩展,生态植被的扩展是20世纪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现代意识加强才开始受到重视的)天然植被--栽培植被--次生天然植被--栽培植被的反复出现) 4举例说明历史时期森林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们对森林的木材资源的大量消耗,地球上的森林面积在逐年变小,这引起了多方面的环境问题: 例如:干旱少雨、气候变暖、动植物资源减少、水土流失、沙尘暴、沙漠化和空气污染加重等。 破坏森林的后果:水土流失、流沙淤积,堵塞水库河道、环境恶化,灾情频繁、降雨分布变化、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气候异常、洪涝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 5简述一下历史时期我国珍稀野生动物分布变迁的大势 :趋势:一方面是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在逐渐缩小,一般从纬度上讲简单说是人进动物退甚至是人增加动物减少甚至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退缩,那么北半球的中国当然是逐步南退。如大象、犀牛、扬子鳄、大熊猫等,另有特殊情况下是西退,人将其逼近彼处,如野驴、野骆驼。另一方面是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都大大减少,一些已经灭绝,而且就某种程度上说,这种灭绝的速度呈现加速度进行着。 原因有三:首先是由于历史气候变化,影响了动物的自然繁殖(所谓适者生存,不适者、不能应变者被自然淘汰。如猛犸);其次是由于历史时期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植被变化,使动物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过去的气候异变导致某些猿类从树上来到了地面,诞生了人类,而今天人们的不当行为正将动物从森林中赶出—因乱砍滥伐导致作为动物栖息地的森林植被减少,灭绝其家园、进而灭绝动物本身。 6用历史上两种野生珍稀动物变迁说明野生动植物变迁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传统农业社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要影响到野生动物的分布,一方面人口增长、膨胀都会相应的缩小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往往又是以依赖一些野生动物资源为背景的。如今,随着环境恶化带来的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危机。是人们发现主义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最终应该是有利于自己的。具体分一下两个方面:A一方面历史时期生物群落间本来存在现实上的生物链,这种生物链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的生态平衡是以生物多样性为基础的。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生态链向简单化的发展,使生态处于低层次的平衡,这本身不利于社会的发展。B一方面历史时期中国野生动物绝大多数是资粮性动物,因此形成的一些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明显的。 社会发展与野生动物兴衰往往是一对矛盾体,一把双刃剑。要把保护野生动物与发展社会经济统一起来。 7、简述近5000年中国水文变化的大势 一、分两方面来讲:量和质。即量的减少(自然和社会因素)和质的恶化(多为人为因素所致)二、 1.江河径流量普遍减小,水位变

《中国历史地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学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变化,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科学。从时间上讲,历史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产生以来的地理环境变化以及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问题;从学科的发展是来看,如果从沿革地理这个角度来讲,历史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科学,如果从现代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讲,它又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 2、尽全时空观念:对历史客体的认识应由地域性客体和时间性客体两大部分组成,要全面、客观、准确地认知客体,既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时间的信息符号,也要尽可能地占有所有历史地域的信息符号。 3、人地互动观念:现代历史地理学将人地关系作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终归结点,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人地关系是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一种简称。这里的地理环境被认为是由自然和人文要素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紧密结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整体。 4、水土流失:土壤及其他地表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和人为活动等作用下,被破坏、剥蚀、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国水土流失强度分为:微度、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剧烈等六级。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特别是对水土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经营,使土壤的覆盖物遭受破坏,裸露的土壤受水力冲蚀,流失量大于母质层育化成土壤的量,土壤流失由表土流失、心土流失而至母质流失,终使岩石暴露。 5、罗布泊: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在塔里木盆地东部,海拔780公尺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蒙古语罗布泊即(多水汇入之湖)。古代称泑泽、盐泽、蒲昌海等。公元330年以前湖水较多,西北侧的楼兰城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咽喉。为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现仅为大片盐壳。 6、沙漠化:沙漠化(desertification)是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使原来非沙漠地区出现了类似沙漠环境的变化。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 7、统万城:又称“白城子”,这座古城遗址气势浩大,它是1600年前北朝十六国时期的大夏国赫连勃勃都城,但唐代开始逐渐被风沙淹没。故址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境内的沙漠之中,城址东北有淖泥河,向东南注入无定河。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面向历史系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旨在向学生讲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并向学生传授以地理思维模式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与视角。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基础上,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尽全时空”与“人地互动”的思维模式,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三)教学内容 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中国历史时期经济地理学;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共授课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将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与论文写作有机结合。 二、本文 第1章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知识点与基本理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1 导论(1学时)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 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1.2 历史地理学重要典籍与研究动态(1学时) 历史地理学要籍。 历史地理学人物。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考核要求: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历史地理学要籍与人物。 第2章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教学要点: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规律;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2.1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3学时)

2.2 气候变化的规律。(2学时) 2.3 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1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概况;气候变化的规律 第3章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 教学要点: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3.1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1学时) 3.2 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2学时) 考核要求: 土壤的形成;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 第4章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 ——以西北地区为主 教学要点: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4.1 中国沙漠的分布。(1学时) 4.2 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4学时) 4.3 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 第5章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 教学要点: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及现代启示 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5.1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相关原理与理论。(1学时) 5.2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1学时) 5.3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3学时) 5.4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第6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 教学要点: 历代人口概况;影响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分布的原因;中国历代移民与文化 教学时数: 5学时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及见面课答案 第1 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 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 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 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第四章 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1)

第四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概述 一、历史时期人口总数与空间分布的变迁 1、历史时期(过去两千年)中国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 (1)增长缓慢 根据公元二年到道光三十年(1850 年)以来近两千年的人口增长来看,即从近6000 万增加到4.3 亿,总数仅增长了7倍,平均年增长率仅约1‰。原因是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生产力发展方式变革缓慢和水平不高,制约着人口的增长。具体讲,出现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增长模式有以下一些原因:如初婚年龄比较早、妇女的真正有偶率及净生育率、家庭规模很小、传统文化观念(如迷信、守节、修养等)的影响、制度,如赋役制度、赋税制度、刑罚制度的不利影响、战争、天灾如旱灾、传染病的影响,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决定了,尽管出生率比较高、但是最后的死亡率也高,这就造成了人口长期的低增长率。(2)大起大落和人口变化的阶段性 中国历史时期的人口变化虽然总体上是增长的,但由于种种原因出现过大起大落的现象,大落指短时期之内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如一遇动乱(战乱、灾荒等),人口则急剧减少,即有的阶段增长较快,有的阶段则急剧减少。 中国人口的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总体来讲,人口倍增的时间缩短了,增长的幅度在增加。原因一是随着时间推移,中国的人口基数越来越庞大,二是中国人口的发展又实现了一个转变,由高高低向高低高转变,原因一是医药公共卫生取得了一些进展,二是出现了新式接生方法,降低了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三是物质条件的改变降低了灾害发生时人口的死亡率。(3)人口增长的阶级、阶层、民族的不平衡性 从汉到清,构成人口大多数的是地主与农民这两个阶级,两者的人口增长速度由于种种原因在多数情况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不同的社会阶层的出生率及人口增长率差异。 人口增长的民族不平衡性,包括汉族与其它民族的差异和其它民族之间的不平衡性。少数民族的生育率比较低,增长率也比较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民族之间人口增长的不平衡,生产方式、宗教等也会对人口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人口空间分布的变迁及原因 (1)人口分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不平衡性,亦有“人满东南”的趋势。 从秦汉以来至19世纪以前,人口高度集中在东部季风地区,全国30%的土地集中了98%左右的人口,呈现为“人满东南”的趋势。这种趋势在近2000年间呈现十分明显的稳定性。原因:人口分布与气候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在传统社会里明显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从秦汉以来,中国东南季风气候区一直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在这个区域内。这实际上是传统农业社会里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依赖性极强的体现,到了20世纪,东南季风区的人口比重不仅没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这一则可能是政策的影响,一则可能是气候因子在工业化时代的影响减弱的体现。 (2)人口分布的变动方面,从公元2年至1840年,人口分布重心基本保持向东南移动的趋势,14世纪是中国人口分布重心分布东南的极点。14世纪后,中国政治中心居于华北平原的北京,影响了人口分布重心向东南推移。 具体分析中国南北人口比重的演变可看出,西汉至唐天宝年间,北方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多数时间占全国半数以上;从唐中叶至元代,北方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南方人口普遍超过50%以上,元代达到顶点;明清时期北方地区人口比重有所恢复,但已经难以改变“人满东南”的大趋势。 原因:人口分布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这种人口分布变动的结果,有人为(政治、军事、社会、经济、技术等)的因素,但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大的程度上,还是受到自然条件(地貌、气候、土质、水文等)的制约,尤其是中国历史气候的冷暖交替的周期性变化的制约。 人口分布变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为因历史时期南北气候变化的纬度差异而带来的南北人口移动压力。由于历史气候的周期性的变化,尤其是中国北方地区气候变化幅度更大更明显,加上北方游牧民族呈现周期性南移和西迁,相应北方地区呈现经济周期性兴衰和移民周期性南北移动。近20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是前1000年相对温暖,而后1000年相对寒冷,相应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在不断南移,故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比例总的来看在不断增加。清代南方地区经过太平天国战争而人口一度损耗十分严重,但同时期北方地区的农业生态已经十分恶化,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战争,南北人口并没有因此而改变格局。总之,整个传统时代,人口分布受环境的影响或制约极大,传统时代中国人口重心从西北向东南推移是由近5000年来中国天地生大背景所决定的。

2019中国历史地理概况智慧树知到最新满分单元测试答案

什么是历史地理? 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 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儒家曾经建立一种什么制度? 县是从什么时期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哪种制度的产物: 省制形成于: ______时期将所有的郡撤销。 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的是: 中国历史首都迁移的主要轨迹是: 首都要统治全国需要通过______来保证信息、人员、重要的物资上通下达。 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_______。 出现城市的条件不包括哪些? _______时期,曾经下命令要天下的县城都建城墙。 中国从什么时期把做买卖的人称为商人? “车同轨”的意思是: 以下哪些城市是近代交通路线的产物: 长城功能是什么? 明代长城东起________,西至_________。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沟通湘江水系跟漓江水系是哪条河流? 京杭运河沟通的水系不包含的是: 京杭大运河形成于: 近年来的遗传学家认为世界上人基本上都是来自非洲。 从科学的原理分析,每个地方的人只有一种就是外来的。 中国历代留下来的户口登记是真正的人口数字。 中国人口突破4亿是在清朝时期。 “胡焕庸线”是从:满洲里——阿里。 炎黄子孙这是文化认同 双方军事上、政治上是对立的,无法通婚。 所谓百越不是100个越族,就是很多越族,有山越、瓯越、骆越、闽越。 云南大学已故的著名历史学家方国瑜先生是纳西族。 孔子教他的弟子六艺,六门主要的课程,其中有一门叫驭,就是赶车。 下列哪个选项正确地描述了农具的发展过程 可在网址妙状元.com获取完整版 中国的气侯大多数地方实际上是季风气候 移民跟农业生产相互促进,人口增长跟农业生产也是相互促进。 很多农作物带个洋字,带个西字,带个番字这些作物,这些品种好多都是外来的。长平之战要把几十万俘虏全部杀掉,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俘虏威胁大。

(最全)2017年尔雅网课《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章节测试及期末考试答案

班级:默认班级成绩:100.0分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 关于中国的历史地理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历史文献延续时间长 B、历史文献覆盖范围广 C、历史文献保存情况不好 D、历史文献记录内容丰富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2 ()之后调整行政区划,出现市管县。(1.0分) 1.0 分 ?A、六十年代 ?B、文化大革命 ?C、改革开放 ?D、九十年代后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3 从()以后到清朝,新疆地区都没有再直接由中央政府统治过。(1.0分)1.0 分 ?A、黄巾起义

?B、靖康之乱 ?C、安史之乱 ?D、五胡乱华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4 海上丝绸之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陆路丝绸之路的原因是()。(1.0分)1.0 分 ?A、河西走廊战乱不断 ?B、海上丝绸之路成本低 ?C、海上丝绸之路载货量大且安全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 自公元()后期以来,西藏就是中国的领土。(1.0分) 1.0 分 ?A、11世纪 ?B、12世纪 ?C、13世纪 ?D、14世纪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6 下列关于地中海特点的说法中,说法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A、地中海基本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海 ?B、地中海的海域里有众多岛屿、半岛、海湾 ?C、地中海周围集中了最多的古代文明、群星灿烂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7 中国古时在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考虑的因素不包括()。(1.0分)1.0 分 ?A、军事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人口因素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8 ()山多地少,人们选择做师爷而非经商作为出路。(1.0分)1.0 分 ?A、徽州 ?B、山西 ?C、湘西 ?D、绍兴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历史地理学研究综述2000年

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 华林甫 2000年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8月初在昆明云南大学举行“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交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将出版论文集),会上专家们就历史地理学领域内各种问题和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运用新兴的G I S技术展开了广泛、深入而饶有兴趣的热烈讨论。本年度出版的专著和论文集有:谭其骧著《长水粹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侯仁之等著《北京城市历史地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5月)、王北辰著《西北历史地理论文集》(学苑出版社2000年7月)、朱玲玲著《文物与地理》(东方出版社2000年4月)、葛剑雄著《碎石集》(学苑出版社1999年7月)、翁俊雄著《唐后期政区与人口》(首都师大出版社1999年12月)、景爱著《沙漠考古通论》(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10月)、李治安著《行省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王妙发著《黄河流域聚落论稿——从史前聚落到早期都市》(知识出版社1999年12月)、胡阿祥著《“中国”古今称谓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阙维民著《历史地理学的观念:叙述、复原、构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张伟然著《湖北历史文化地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月)、鲁西奇著《区域历史地理研究:对象与方法——汉水流域的个案考察》(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等。吴传钧、施雅风二院士主编《中国地理学九十年发展回忆录》已经问世(学苑出版社),周振鹤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已经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华林甫汇编《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学苑出版社)也已面世。 本年度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可观,仅就笔者寓目的二三百篇而言,已经涉及到历史地理学理论、历史人文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各个领域。下面择其主要而概述一年来的研究进展。 一、历史地理学理论 “历史地理”一词从何而来?什么时候中国才有?侯甬坚《“历史地理”学科名称由日本传入中国考》(《中国科技史料》第4期)一文为我们提供了答案。作者根据中、日两方面的背景资料和依据,提出了“历史地理”这一学科名称在20世纪初由日本传入中国的看法,认为这一名称于1901~1904年随日本近代学制而传入我国,二三十年代在国内学术界渐有介绍,1935年3月1日被《禹贡》杂志用作英文刊名,开始扎根于学术界。 “历史地理学已经存在几十年了,但今天我们依然要呼唤它的新生”。这是孙天胜、曹诗图在《历史地理学的名实之辨》一文(《晋阳学刊》第6期)中提出的观点。该文从学科性质、历史根源及客观现实等方面入手,指出“历史地理学”命名上存在着名实不符问题,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应回归到研究社会历史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轨道,“现实的历史地理学的命名有悖于科学规范”,而目前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内容应归属于地理历史学的学科范畴。在这里,他们提出如此前所未有的观点和名词,虽未必能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但无疑会促进学科理论探讨的进一步深入。 最近二十年来,历史农业地理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已出版专著十余部,但在学科理论、区域、专题和时段上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有待于今后不断加强。李令福《历史农业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初探》(《陕西师大学报》第4期)一文认为:历史农业地理学是历史地理学中历史经济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2013级用中国历史地理课程学习与思考

学习与思考 导言:了解历史地理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学科发展历史。著作、学者、刊物、学会等 1、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学科性质。 2、你认为中国传统历史地理学研究有什么不足? 3、《禹贡》学会和《禹贡》半月刊。 4、中国古代有那些历史地理著作?(成书时间、作者、主要内容、学术价值) 5、简述裴秀在地图学方面的贡献。 6、现代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资料是如何获得的? 7、现代科技发展为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那些新的研究手段? 8、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在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可发挥哪些作用? 9、简述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 10、工业化阶段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特点?人类应从中汲取那些教训,如何检讨这段人地 关系? 11、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12、解释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3、从人地关系的视角评价科学发展观。 14、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二元论、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内涵。 15、从历史地理视角分析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 16、结合史实论述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四个冷暖期、气候变迁规律、影响因素、气候变迁与社会发展 1、试述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变迁的温暖期与寒冷期及其气候变迁的规律。 2、分析影响气候变迁的因素。 3、论述人类活动与气候变迁的相互关系。 4、结合史实论述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5、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对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历史时期森林植被变迁 1、森林的价值。 2、分析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森林资源丧失的原因。 3、结合史实列举人类活动破坏森林资源的事例,并说明我们应从中汲取的教训。 4、基本概念:生物多样性、 5、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历史时期江河湖沼演变 1、历史时期黄河下游频繁改道的原因及其影响。 2、列举历史时期黄河下游的湖泊。 3、基本概念:云梦与云梦泽、金沙江、荆江、川江、峡江 4、分析历史时期长江流域洪水灾害频率增大和灾害强度增大的原因。 历史时期疆域的变迁 1、概念:疆域、西域、北向户(北户)、葱岭(葱山)、河西四郡、河西五郡 2、解释:“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3、谈谈你对历史时期疆域问题的认识。 4、谈谈你对《联合国海洋公约》的认识。 5、谈谈你对第三环境和第四环境的认识。 6、画出近代东北边界疆土丧失图(略图、示意图),并对地图做出说明。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葛剑雄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规律,是地理学的分支。但由于历史地理的研究主要依靠历史文献,必须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为历史学所用,也被看作为历史学的一个二级学科。 中国历史地理学不仅具有历史地理学的共性,而且具有中国的个性。这是由于这门学科在中国有与其它国家不同的发展过程,也拥有举世无双的优越条件,正因为如此,中国历史地理学可望对学术的进步和人类的未来作出独特的贡献。 中国历史地理学具有悠久的传统 也是一门符合现代科学原理的新兴学科 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这篇托名于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距今也有二千多年了。《禹贡》虽然是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却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而且由于其中的内容来源不一,并不排除一部分记载来自战国后期以前的时代,可以说,中国人注意并记录以往的地理现象,开始于战国以前。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既是一篇内容丰富的当代地理著作,也堪称中国第一篇历史地理专着,因为它所记述的对象并不限于西汉一朝,而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对见于历史典籍记载的重要山川地名作了考订注释。尽管作者班固并不以地理学见长,但由于他比较充分地利用了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所以还是开创了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雏形。此后,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唐宋以来传世的地理著作,几乎都是由当代追溯到往古,注重历史地理现象的记载和研究。 《汉书·地理志》的作者生活在公元1世纪,但依靠当时保留着的历史文献,对早在公元前11世纪以来的一些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关隘、寺庙、纪念地等都作了记载和简要的考证。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所记载的范围也不限于当代或作者的见闻所及,而是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作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使《水经注》成为继《汉书·地理志》以后最重要的一种历史地理著作。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幺地方,之所以能知道春秋战国时的政治态势和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之所以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发达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及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智慧树知到《中国历史地理概况》章节测试答案

第1章单元测试 1、什么是历史地理?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2、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地理要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研究的? 答案:历史文献 3、当今的北京在辽朝统治下时叫什么? 答案:南京 4、清朝在乾隆二十四年所达到的疆域范围是多少? 答案:1300万平方公里 5、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地理:(排除题,选出错误的答案)学习历史地理有利于:答案:了解世界的资源分布 6、历史时期的地理与今天的地理,。答案:不一定相同,但有演变的关系、必定有演变关系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答案:轻于空气的航空器能够飞行是因为其比重比空气轻;、飞机和滑翔机的主要区别在于他们是否有动力装置;、直升机是通过其动力装置直接驱动旋翼旋转而产生升力的航空器; 8、使用无人机,可以拍到: 答案:古城遗址的轮廓、建筑物的鸟瞰图 9、学习中国历史地理,应该: 答案:多作实地考察、多看文献资料、掌握地理学原理、关注新技术 10、下面哪本书的内容与历史地理知识无关: 答案:《平凡的世界》、《西游记》

11、什么是历史地理?历史地理是____。 答案:Historical geography 第2章单元测试 1、“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何尊中。 答案:正确 2、疆域是由统治者给你划定的一条明确的界限,一定的空间范围,是否正确? 答案:正确 3、早期关于“中国”一词的使用,不是政治空间,而具有鲜明的文化区特征 答案:对 4、中国早期的文字是甲骨文。 答案:错误 5、中国古代的军乐是传递信息的。 答案:正确 6、中国历史上基本统一、疆域范围较大的政权有: 答案:西汉、唐、清 7、说中国的领土像一张秋海棠叶子,是指哪一阶段? 答案:未承认外蒙古独立前的中华民国 8、以下哪一阶段属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 答案:十六国、五代十国 9、历史统一的范围是指:

历史地图与《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

历史地图与《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 《中国历史地理》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它注重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结合;历史地图则是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工具,它可以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空间变迁。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只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标签:中国历史地理;历史地图;空间观念 地图是用特定的符号和图形表达地理事物的一种有效工具。古往今来,几乎凡是具有空间分布差异的地理事物,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过去的还是现实的,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可以用地图予以表现;历史地图作为地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人类历史时期发展情况的地图,它能对不同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其地理环境提供明显的概念。如反映历史时期疆域、政区、历代政治军事形势、民族迁徙、地理环境的变迁、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等即是如此。显然,历史地图与抽象的文字相比更直观、更具体,是对历史现象的动态反映,补充了教材文字叙述的不足,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历史地图的教学功能,重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深入研究如何运用历史地图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一、历史地图的教学功能 1.历史地图是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一种常用方法。对于历史地图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郑樵就提出“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学史要点。相对于教材内容而言,历史地图以其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的特点,在时空与地理位置上更能体现历史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重要进程。因此,利用历史地图教学已逐渐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尺度。 众所周知,历史的空间观念是靠历史地图来表示的,没有历史地图,就不可能获得空间观念,没有空间观念,要较好和学好历史地理课程是不可能的。 2.历史地图可以补充、完善教材之不足。历史地图蕴涵着丰富的文字知识,且重点突出,节省语言文字表述,而教材内容相对于历史地图而言是现成的、枯燥的文字表述。历史地图作为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的掌握历史地理学知识,是学习中国历史地理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形成图文结合、时空结合,全方位掌握历史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它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形成综合的学科素养。 二、历史地图在《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1.历史地图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历史空间观念。历史地图就是把客观分布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学复习资料 导言 1、谈谈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归属 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学科归属:一直以来,关于它的学科归属问题争论较大,归纳起来有四种说法: 一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辅助学科。此说古来有之,现今的国务院学位申请学科分类中,一级学科历史学名下的8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历史地理学。二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辅助学科。这主要是基于其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相同,均为历史地理环境。谭其骧、侯仁之、华林甫等持此观点。 三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根据是其研究对象是地理学,而研究时间、方法和资料又多是历史学的.我国学者黄盛璋、纽钟勋和《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第二版第324页)等持此观点。 四是认为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已经有人感到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学科。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公开认为历史地理学应将社会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作为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提出历史地理学应是一门独立的综合的学科。我们所用教材的作者、西南师大的蓝勇教授即持此观点。 2、联系研究实践分析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方法和手段:文献逻辑推证法(历史地理传世文献、近代考古发掘材料、野外实地踏勘材料)统计计量法、数理模型法、区域研究方法、现代科学技术。(见课本7、8页)史地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历史文献研究法(二)野外考察法(三)地图与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 3、试分析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地理环境,或者说,社会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经常的必要条件。它包括在历史上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生活相互起作用的自然条件,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植物、动物,等等。人类创造历史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空间内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地理环境就是人类环静,起着类似舞台、布景乃至道具的作用。人类社会,包括的内容有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环境是怎样作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呢 4、现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⑴在历史民族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上册中专门设立了《历史民族地理》一章,对历史民族地区的研究有开创之功。⑵在历史经济地理方面:史念海《中国历史经济地理》、郑学檬《中国经济重心南移与唐宋江南经济研究》⑶在城镇与古都城的研究方面:史念海主编的《中国古都研究》第一辑、《中国古都和文化》、李吉平《中国古代都城概况》、陈桥驿主编的《中国七大古都》。⑷在历史交通地里方面:史念海的《中国的运河》王子今《秦汉交通史》辛德勇《古代交通与文献研究》。⑸在历史人口和移民历史地理研究方面: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葛剑雄、吴松弟、曹树基等的《简明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移民史》、多卷本《中国人口史》等。⑹在历史文化地理方面: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和《方言与中国文化》。⑺在历史军事地理方面:史念海《河山集》第4集和胡阿祥主编的《兵家必争之地》。⑻在历史地理理论方面:张步天《历史地理学概论》、辛德勇《历史地理学导论》. ⑼在历史地理文献研究方面:杨正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概述》陈桥驿的《水经注研究》1~4集、勒生禾《中国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