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

社会实践性研究性课题报告

本次在石嘴山市第一中学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生活,在此期间我谦虚诚恳的听取指导老师和学校其他老师的建议,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同时我也根据需要对一中学生的饮食习惯进行了一个调查。

研究课题:一中学生的饮食是否合理

研究原因及目的:中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正处于求知欲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恰恰是在这个阶段,由于

学习的压力及相关知识的匮乏,导致中学生容易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食、偏

食、过分节食或暴食,不但损坏了身体,而且降低了学习效率针对这一问

题,我进行了这次调查,我希望调查数据更真实和科学的反映我校学生的

饮食结构和习惯经过归纳分析,探究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我们的合

理化建议。

主要流程:1、对一部分同学的饮食进行每日调查

2、找出同学饮食的不合理性

3、查询青少年每日所需的营养

4、根据查询情况,制定一周合理饮食计划

研究过程中具体工作安排:

1、对同学饮食进行调查

2、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3、绘制调查问卷

4、进行调查问卷

5、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

6、对部分调查问题进行分析

注意事项:

1、选择调查对象时,范围要大且具有代表性

2、进行调查时,要做到每日调查。

4、制定调查问卷时,注意问卷范围

3、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

得出结论:1、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中吃零食的现象非常普遍,接受调查的学生70%都吃零食,对此我们建议大家,传统的饮食消费观认为,吃零食会影响正餐的食欲,吃零食应更多考虑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零食是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的,但是不如正餐均衡、全面。所以,家长千万不要让用用零食代替正餐,还是应该从一日三餐中获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实行绿色消费。

2、在当前的消费导向下,对同学们吃零食应更多考虑营养和健康的关系.家长和

同学们在选择零食时应尽量选择营养相对丰富的绿色食品,使同学在享受美食快

乐的同时,又尽可能地能获得均衡的营养,多吃蔬菜。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有利

于当前的健康,也可能对成年后的一些慢性病预防起到重要的作用。

3、通过调查我发现,一般人早晨都是吃早餐的,这种现象很好。但仍有些同学

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有时会忽略了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然而,不

吃早餐,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坏处:

1)精神难以集中和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经过一晚上的消化前一天所吃的

晚饭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体内血糖指数较低,需要早餐的补充。

2)容易衰老。不吃早餐人就会用体内储存的糖元和蛋白质,时间长了会导致

皮肤干燥和贫血。

3)容易引发肠炎。因为饿的缘故,中午会吃太多,消化系统承受不了,打乱

了它的活动规律。

4)不吃早餐容易发胖。中餐吃的必多,身体消化吸收不好,最容易形成皮下脂肪。

4、通过调查可以知道,一部分人还是很注重身体健康的;“还行吧”则体现出大多数人对自己身体的不重视,“不健康”说明他们已认识到自己饮食习惯的问题,需要改正。

5、早餐要吃的营养。可以是一杯牛奶、一个水果、一个鸡蛋。餐前半小时水果+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鸡蛋类的)一杯牛奶或豆浆。中餐是一天中承上启下的一餐。需要注意荤素合理搭配,多吃鱼虾,少吃红烧肉,可以适当吃鸡肉、鸭肉。晚餐要吃的少,一般情况下情况下, 大约吃到八成饱就行了。对于一些学医压力大的学生,晚上可以加餐,不吃油脂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吃了后半小时后在睡觉。

研究心得:通过此次调查,我明白了同学们饮食的不科学性、不合理性,让我们认识到了如何才能做到科学饮食。科学饮食与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作为中学生,我们一定要合理安排每天的饮食习惯。人是铁,饭是钢,说明了营养对身体的重要性.而处于高中时期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均衡营养.为了作好这个课

题我们小组利用课后查阅了大量有关方面的书籍.早饭要吃好中饭要吃饱,晚饭要

吃少,充分体现了早餐重要性.因此我觉得搭配好早餐的重要性.同时,此次调查,培养了我独立思考,不断探索、钻研的科学精神。让我学到了在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弥补了我课堂上学习的不足之处,培养了我的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了我自由创新的热情,我想这是研究性学习的最大意义。这期间, 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亲身体验,在愉快的心情中自主学习,提高能力,我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收获,提升自我,生物研究对我意义深远,我都做出了努力,我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合作,互相信任,我学会了执着,学会了勇敢,学会了合作,让我知道什么叫

团队协作精神。正是这种积极高昂的态度和精神以及安老师正确细心的指导,使我最后的研究取得了成功。以上就是我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的心得体会,它让我得到了锻炼,无论是社会交往的能力,还是自身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饮食习惯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想了解大家的饮食是否合理,为此设计了这个调查问卷,本问卷采取不记名的方式进行,望大家如实填写符合自己的饮食情况,便于老师作出全面的评估。

Q1:你平时吃荤菜偏多还是素菜偏多?

荤菜 素菜

Q2:你经常吃水果和蔬菜吗?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Q3:你一般情况下吃早餐吗?

吃 不吃 其他 :▁▁▁▁▁▁▁▁▁▁▁

Q4:你在食堂吃饭哪一餐花得钱较多?

早餐 午餐 晚餐 其他 :▁▁▁▁▁▁▁▁▁▁▁ Q5:你一顿午餐一般会点几个菜?

1~2个 3个 3个以上 其他 :▁▁▁▁▁▁▁▁▁▁▁

Q6:你经常去饭店 (包括麦当劳、肯德基等)吃饭吗?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Q7:你吃饭时有喝汤的习惯吗?

有 没有 其他 :▁▁▁▁▁▁▁▁▁▁▁

Q8:你有吃零食的习惯吗?

有 没有 其他 :▁▁▁▁▁▁▁▁▁▁▁

Q9:你是否有时吃零食超过正餐?

是 否

Q10:你经常喝碳酸饮料吗?(如可乐、雪碧等)

经常 有时 很少 从不

Q11:你认为你的饮食习惯健康吗?

健康 还行吧 不健

调查结果: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论文高中生物的研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论文:高中生物的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 学方法,因此而成为了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切实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一、发掘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学家的精辟论述。心理学认为:思.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宋代张陆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学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对增长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起着重要作用,是教师的分析与讲解所无法替代的。如实验中包括有两个小实验,我只给学生说明了科学家当时的探究思路、欲解决的问题,以及选择使用ri‘2噬菌体的具体因素和相关的背景资料,例如,66岁的艾弗里的实验不令人信服的原因是没有把蛋白质和dna分开单独观察其作用,只有在蛋白质

分子中含有硫,而磷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我如此做的目的是为学生后面发现问题作好铺垫。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个实验,并且暗示他们这个实验里面存在有问题。谁能把它找出来,可以讨论。稍后学生提出了这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首个实验离心分离后沉淀物的放射性为何很低.而非没有?二是其后的实验离心分离后上清液的放射性为何 很低,而非没有?三是为何首个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全是蓝色,而其后实验得到的沉淀物(dna)却蓝红兼备?四是为何离心分离后t2噬菌体颗粒比较轻,而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却比较重?看到学生能提出这么多的有深度的问题,我大喜过望,因为这充分说明他们认真观察、思考和分析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释疑了。有人认为,教师释疑时要力求讲“全面、透彻、详细”,使学生心知肚明。我以为这对学生学习是无益的。一位优秀的教师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会学,让学生自己去知识的海洋邀游。真所谓“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释疑的过程要结合教学的双方实际,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长期坚持这样的以兴趣激发疑问,再巧妙地解释疑问的教学方式和训练,一定会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二、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拓展高中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我认为探索就是一种很好的创造性学习。探究的真正目的不仅仅

关于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生物识图能力的培养小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背景 生物图形是生物知识的载体之一,是生物教学的第二语言。识图能力是学习生物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能够熟练准确地识图用图,对生物学习乃至终身发展都是有益的。良好的生物识图能力是学好生物的有效方法和手段,但识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我们农村中学教室内由于缺乏多媒题、实物投影仪等教学仪器,课堂上老师缺乏较好的识图教学过程的直观展示手段,发现学生在生物学习上还感到很难学、不会识图或识图速度很慢的现象,还有大多数学生没养成自觉运用生物图形理解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引导学生学会生物识图、用图和快速提取相关生物信息”是研究的重点,力争在课堂教学中探索出一条促进大多数初中生生物识图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是生物学习的 关键。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1、认识规律原则:图形中的内容,多是学生没有接触的理性知识,图形教学须从形象的、感性的具体事物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作铺垫,采用启发式,通过教师讲解图形,学生识图、分析、归纳、判断等思维活动,完成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这一认识过程,获取新的知识。 2、实际性原则:图形教学要结合学生生活、社会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注意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切不可要求过高,否则会适得其反。 3、思想性原则:新课改教材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涵,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材料。这一特点从图形上得以充分显示。教学中要强化图形的德育功能,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认识观、环境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二)、研究目标:生物教学中,通过识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形成以点带面,一图带动全文的学习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落实课程标准。 (三)、研究方法:资料文献法、调查法(问卷调查、师生座谈等)、教育实验法、课堂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等。 (四)、步骤: 1、阶段划分:第一阶段(2009.9)准备阶段:组内成员商讨、确定课题名称,填写课题申请、评审书,制定课题计划,落实人员分工,组织人员收集素材、制作素材,整理加工,建立素材库,学习课题研究的理论,等待申请的批准。。第二阶段(2009.11)全面实施阶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

初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 篇一: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 初中生物小课题研究 七年级生物组 杨岩岩崔淑华 一、选题的指导思想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教材,人教版,对课标规定的内容标准进行了精心设计和合理整合~突破了多年来传统的植物、动物和人体生理卫生等部分的学科体系~构建了突出人与生物圈及其关系的学科体系:第一册包括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二册是生物圈中的人,第三册包括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第四册包括生物圈中生命的延续和发展、健康地生活以及结语——学习并没有结束。尽管初中生物新教材尚未编排研究性学习课题,但新教材探究性学习为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行性。为了与国外基础教育改革趋势及我国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必修课相衔接~有必要在初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 二、研究课题的设计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人教版,的编排体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七年级是人身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也是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因此决定了在七年级下学期开展研究性学习小课题研究。学生在学习“生物及生物圈中的生物”基础上开展为期一周的研究性学习~确定研究的主题“健康地生活”~通过一学期的小课题研究~使学生达到独立获得健康保健知识的能力~学会学习。并在研究性学习学期计划实施中~构建以“自我反馈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根据初中生已有的学识水平和已形成的学习方式~采取以教师提供课题~学生自主选题为主~学生也可自主提出课题~但一定要经过师生论证通过。课题设计如下: 1)心脏病种类及其预防的研究,2,关于合理膳食的研究,3,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4,初中生视力情况调查,5,关于肺癌的调查,6,关于糖尿病的调查,7,调查本市某区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情况,8,酸雨对生物影响的研究,9,现河公园水质污染的调查和处理建议,10,垃圾与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 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阅历和兴趣提出了如下课题:1,涂改液与人身体健康的关系,2,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其预防措施,3,踢足球前应做那些准备活动,4,学生上课精神状态不佳的原因与建议, 5,改善教室学习环境的方法,6,方便筷子的危害,7,马路边树木枯萎的原因初探,8,饮水与健康,9,睡眠与健康,10,汽车尾气的危害与防治等。 三、课题研究目标研究性学习的根本目的不是预期的研究成果~而是预期的学习结果~最重要的目的是转变学习方式。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帮助中学生更好、更快、更多地掌握基本的和基础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他们将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实践知识与书本知识、各学科知识以及知识与技能的有机结合~建立反映各自特点和有利于未来发展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和判断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价值规范~建构自身内在的价值标准,指导学生初步形成自主性的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为发展创新、创业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研究过程~了解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生物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专题复习

生物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专题复习 江苏泗阳中学葛一氢 根据江苏省考试院最新颁布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科考试大纲》要求,在2007年生物学科高考中涉及到的实验有13个,实习内容有3个,研究性课题有3个。具体情况如下: 实验部分: 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2、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 3、细胞质流动的观察 4、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5、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 的催化效率 6、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8、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9、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10、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1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12、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 13、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实习内容: 14、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15、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 16、设计农业生态系统 研究性课题: 17、设计实验,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8、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 19、调查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近几年来江苏高考生物卷加大了对课本中的常规实验的考查,体现了对生物课本常规实验的重视和凸现,现结合2007年高考对实验考试的要求,对课本常规实验中最基本的内容进行梳理。 一.显微镜 1.1.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方法:拿法、安放、对光、低倍镜使用、高倍镜使用。 (2)低倍镜使用: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正对通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两眼注视物镜,直到物镜镜头接近标本为止;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时为止。 (3)高倍镜使用: 先使用低倍镜;(目的;找到目标,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光圈,直到看清物像。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

高中研究性学习总结范文 经过几次较为深入的对鲁班湖旅游资源的调查研究,我们已经逐步掌握了鲁班湖的基本情况,这里就我个人在这次研究性学习的看 法和感受作以下总结。 在这次活动中,我任务重点是负责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这其中就包括鲁班湖的概况,现有旅游资源和产生的经济效益等原始资料 的收集,以及对当地工作人员和游客的问卷调查资料的收集。这次 是我们四个人第一次在一起进行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由于对研究性 学习的理解不够深,以及没有太多的社会实践经验,这就决定了我 们四个人必须团结在一起,组成一个集体,用各自的优势去弥补他 人的不足,从而使我们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 我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十足的进步。无论是在面对多种选择的关键地方,还是在应对社会上各类人物上,我都在这次的活动中积 累了宝贵的社会经验。无论是在选择资料内容上,还是在整理资料 和统计资料上,我都通过这次活动深刻体会到了统筹安排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无论是在社会实践能力上,还是在社交能力上,我都在 这次活动中得到了提高和进步。通过这次活动还使我们理解到将课 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的重要性,运用课堂上所学 到的知识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我们在解决实际问 题的时候,又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社会经验的积累。另外,通过这次活动还使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只有一个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能更好地在今后的社会上站住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此,我衷心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次机会,使我们的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为我们今后进入社会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觉得我收获很大,我在这次任务中担任记录员,虽然任务算是最轻的,重要是对各个来访对象作简要的文字 记录。但我感觉还是很累,主要是由于交通不方便走了很多路,我 想这这可能也是制约鲁班湖旅游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其次,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古浪三中行道树灌木种类及其数量调查 高二(1)班 指导老师:张岷山 课题组长:李建鹏邸彦荣 课题成员:苏发昌潘治功张晨三范有伟张莹杨兴芬周兴银

一、研究目的 道路绿化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带给同学们优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作用,行道树种类以及数量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关系到绿化质量和绿化效应的发挥。作为三中小小的一员,每当我们在林前下学习时,我们是否会想到校园中的灌木数量和种类呢?我们是否会想到这些树木的作用以及生活习性呢?为了更好的发挥灌木丛的作用,服务三中师生。因此进行了调查探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测量记录 对校园中操场侧及大殿周围几条行道的灌木进行观测、测量和记录。对整个小区的树木进行普查计算出各种树种的数量以及生长状况和作用,同时测量株距及覆盖面积等。 2、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求出其分布,数量、种类,覆盖面积及覆盖率等。 3、调查访问 访问有关人员或资料,了解本校建校以来种植的树木种类、数量、成活情况,适应的气候区域,土壤条件等。 三、研究的可行性 课题成员的动手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写作能力较好,能吃苦耐劳,做事细心,可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料有关老师和技术人员可给予技术支持和计算指导。在剩余时间方便即可进行调查。

研究方案 1、研究步骤 本课题从2012年3月中旬开题始,带2012年4月上旬结题 第一阶段:了解校园区所处气候特征,土壤条件,树木在行道中所起的作用,所有树种的种植方法和种植类型。 第二阶段:对校区的树木种类及数量进行测量、调查、计算出数据并进行记录。 第三阶段:对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三中灌木种类和数量特征,提出现存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适合三中较为合适的树种。 第四阶段:归纳整理,写出论文,结题报告 一、人员分工 1、组员分头查阅资料、研究:苏发昌潘治功 2、访问绿化相关人员:张景三杨兴芬 3、调查树木种类、数量:范有伟张莹 4、共同整理,撰写报告。 实施记录 整理后的采访记录 问:管理员您好,我们是高二的学生,我们想对三中树木做个调查,但有些数据不是很清楚,所以想咨询一下您。 答:当然可以,只是不知能否帮到你们。 问:三中环境恶劣,我们想了解三中所处的气候环境。 答:三中处于河西走廊,腾格里沙漠边缘,风沙频繁,不太适合树木生长。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本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本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我们试图把它与高中生物教学的课程改革相结合进行运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作为改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一项教学尝试. 课程改革把现行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我们分别在这三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和探索. 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的方式图解: 基础型课程教学研究性学习拓展型课程教学 研究型课程教学 在不同课程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相互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区别在于适应学生群体有差异,在基础型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适应的学生群体范围最大,在研究型课程中展开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范围最小.不同模式的研究性学习的层次也有差异,我们认为各种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的层次和深度随着适应学生范围的缩小应是递进式的. 1-1、可能性和必要性: 基础型课程的目标也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方法、能力,科学精神,科学思想,而这些东西是很难由教师直接教授给学生的,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自己的自主学习过

程中,经历体验才能获得. 在过去,有许多优秀教师利用基础课程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既有效指导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地意识和能力,这些有过许多成功地例子. 1-2、我们的实践: 我们在基础型课程教学中,发掘一些教学内容,有计划的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有机会体验研究学习的经历. 如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教学中,教师把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分解成四个实验阶段,逐步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设计实验,推演结果,最后得出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联系.第一步是“关于引起植物向光生长物质的产生部位的实验研究”,通过假设-实验-结论的过程,得出“该物质由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结论;以后逐步推出“植物的感光部位是尖端”,“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这种物质分布不均匀引起的”,再设计实验来验证这个结论.这些虽只是重复了科学家们已经做过的事情,但学生通过此过程中 激发了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提高了发现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和分析结果的能力.培养了展开科学研究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如在《植物矿质营养》的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设计过程,可以让学生对一般科学实验研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关注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实验设计实验方案 【摘要】对学生进行切实的环境教育,实现其从受教育者转变为研究者与实践者,体验环境问题的严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科技进步、关心环境保护的现实态度。引领学生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其科学精神与合作精神。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物课程的目的定位于: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立创:初步学会生物科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 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课程目标中规定:1、知识方面: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2、态度观念方面: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3、能力方面: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大纲中反复强调训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关注生物科学知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提高保护环境意识等。 生物科学作为新世纪的领先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密切相关。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因此进行环境教育是国策教育也是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环境意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 求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选题~~(最好是实验类) 生化研究性学习课题 1、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2、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3、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4、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5、某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 6、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7、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8、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9、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10、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 11、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12、农药污染的影响 13、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 14、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15、本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16、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17、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18、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19、某河水的污染情况调查(湖的污染情况调查) 20、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21、生活中的化学 22、生活垃圾 23、居室污染 24、厨房里的化学 25、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26、食品污染 27、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 28、植物标本的制作 29、生态环境的保护 30、关于营养饮食 31、植物组织培养 32、细菌 33、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 34、流行疾病预防 35、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合成 of the reform of distribution system, link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als, tasks, benefits, payroll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approach, effectively mobilized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aff. Meanwhile, strengthened cost management, focus on staffTraining, employee skills, service qualit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aving 36、另眼看克隆 37、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自身的影响 38、关于免疫系统疾病及预防的研究 39、免疫疾病 40、基因药物 41、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其发展 42、生命的起源 43、生物体的免疫系统 44、植物的克隆 45、 DNA与遗传疾病 46、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 47、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 48、(某地)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 49、影响现代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生化物质

高中生物课题开题报告

高中生物课题开题报告 题目:高中生物课程三维目标实施路径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在教育目标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即把教育目标分成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处在发展阶段,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2003 年颁布,就全国范围来讲,在三维目标的实施途经研究方面是一个难点问题,大家都很关注,有老师在实践中开展探索,专家和一线的老师对知识与能力的研究比较多,但在如何认识过程、生物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能力目标的具体化、情感价值观的分类、生物课程中如何有机渗透情感及价值观教育、特别是三者的有机整合、如何实施三维目标等方面缺少比较系统性的研究,有部分课程专家在有关课程改革的论述中谈到过这些问题,如《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教司组织编写)、《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课程理念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张华主编)等。 目前国内其它学科如数学、历史、政治等学科有三维目标实施途径的研究,关于三维目标方面的理论和论文也较多。但有关生物学科如何实施三维目标方面研究较少,研究成果更少。因此,研究本课题可以填补国内外这方面理论空白,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理论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建构主义教学理

论、元认知理论。同时也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改变推动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增强生物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意识。 2、使生物教师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 3、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寻找实现生物课堂三维目标的途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通过课题研究培养我校生物青年教师教科研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 1、生物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 2、实现生物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途径 3、探索生物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4、高中学生生物学习方式 (三)研究重点 1、生物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的研究 2、实现生物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途径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一)核心概念:高中生物课程、三维目标、实施路径 (二)界定:

生物研究性学习

生物研究性学习高二(16)班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

目录 开题报告 关于泡菜原理与制作心得报告 关于泡菜制作心得论文 泡菜的营养价值 泡菜生产过程中亚硝酸盐的产生与预防泡菜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开题报告课题名称:泡菜制作及探究亚硝酸盐与腌制时间的关系 指导老师:徐海丽 组长:林博怀 组员: 江席雅 周彤 叶新 王梓宇 施少华 王晨程 邢丹妮 袁浩然 汪志伟 金玮 张天祥 一、课题名称 泡菜制作及探究亚硝酸盐与腌制

时间的关系(以大白菜为例)。 二、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 掌握泡菜做法,探究其营养价值及何时食用最宜并作一推广。 2.研究意义 快节奏时代,人们生活忙碌,如何吃得省时美味又健康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将我们对泡菜做法及亚硝酸盐探究的结论推广后可能对尤其是年轻人有很大帮助。同时,泡菜能延长食物的贮存时间,可避免浪费。 提高动手能力。整日忙碌的学习使我们缺乏社会实践,将来步入社会后很可能成为“低能儿”,利用这次课题研究的机会可让我们适度放松身心又从中学习,可谓两全其美。 提高合作能力。做泡菜过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需请教各界人士;做实验需要与跨组合作,可充分调动我们的合作头脑。 三、研究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1.研究内容 (1)尽可能制作最美味的泡菜; (2)探究泡菜内亚硝酸盐与腌制时间的关系; (3)探究泡菜的营养价值; 2.研究方法 通过查找资料、借鉴他人经验,将泡菜有关内容熟记于心,再动手制作并测定不同时期亚硝酸盐含量,最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四、研究步骤 (1)第13~14周查找资料; (2)第15~16周制作泡菜(分为四个时间段); (3)第17~19视情况在老师安排下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得到数据; (4)由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4.预期结果 亚硝酸盐是从泡菜进坛子的第三天起才会大量增加,泡一个星期时含量最高,从这以后就开始下降,到第二十天以后基本上就消失。最终以论文形式呈现。 五、预期会遇到的困难 六、完成时间 高二下学期开学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课题分析报告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分析 ———以《DNA分子的结构》一课为例 ◆于佳洋 ( 大庆实验中学) 高中生物学科素养应该包括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对自然的珍爱与敬畏、对科技技术的认知与实践和对社会 的责任与担当,培养高中生的生物核心素养,帮助高中生建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世界观,是高中生物学 科教学的主要任务。以《DNA 分子的结构》一课为例,尝试阐述核心素养的内涵、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的关系,并针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一、 生物学科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其实就是三维目标中的知识能力、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一个集合。在这个集合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部分就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此外,学生们还需要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应该以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为指向。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分为四种:生命观念( 素养一)、理性思维(素养二)、科学研究(素养三)以及社会责任(素养四)。生物学科学习的基础在于对生命的思考以及正确的理性思维,此外还需要重视学生对科学探索的能力和态度, 在生物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爱国意识。因此,在生物学科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以生物核心素养为指向,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其认知差异,通过课堂中的各种教与学的活动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生物知识体系,以此理解相关的生命现象和本质。将生物学的自然现象以及问题作为引导,通过设计相关实践活动来提高高中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并且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所以,在做教学设计时,毫无疑问的要将学习指向生物核心素养,把生物核心素养置于教学设计的灵魂地位。 二、指向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指向生物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内容的核心在于生物 学科的资源利用、学生自主预习以及课堂学习过程。本文将以课堂学习过程为重点进行粗浅论述。 对于生物课堂活动来说,常见的形式有:结合视频、图片、数据进行问题讨论;根据现象自主探究;教师演示等。重点在于,高中生物学习课堂需要有一定的目标和 指向性,因此无论教师选择何种教学形式都应该注重目的性教学,将核心内容贯彻到教学过程中。下表为以 “DNA 分子的结构”为教学内容所进行的课堂互动环节,并且对教学重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同时也对核心素养指向点进行分析和展示。 ( 下转第157 页)

生物研究性学习报告

2015年10月27日 课题获得指导老师的赞同 2015年11月1日 2015年11月3日 2015年11月16日 网上查阅有关垃圾食品的资料 传阅资料 讨论课题研究的方向、步骤 2015年12月1日 2015年12月15日 2015年12月21日 结合资料,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调查表 分发调查表 回收调查表 2016年1月3日 2016年1月10日 2016年2月10日 2016年2月15日 分析调查表中所反映的情况 初步确立宣传形式 设计宣传报 分发宣传报 2016年3月2日 2016年3月15日 2016年3月21日 2016年3月23日 2016年3月28日 讨论分析成果 收集资料 撰写论文 完善修改课题相关内容 结束课题申请结题 研究性学习成果 我们每天都在与食物打交道, 人们通过食物, 摄取自身所需要的能量和营养, 从 而更好的生存。 有关“垃圾食品”的调查报告 、选题背景 “垃圾食品”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人类健康饮食的严峻挑战,随着垃圾食品的不断增多。 越来越多的人迷恋上了垃圾食品的美味, 这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 绝垃圾食品,预防垃圾食品的危害” 等问题接踵而来,垃圾食品是什么,它对身体健康有什 么危害呢?所以我们对这些问题做一些研究: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资料收集法 三、研究内容及步骤 (1)讨论怎样收集关于垃圾食品的资料,主要收集哪些 (2 )分头收集有关生活中垃圾食品的资料 (3)设计调查问卷 (4 )在学校各个班级分发调查问卷 (5)回收调查问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整理 (6 )将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撰写课题研究成果材料 四、研究人员 负责人:董鹏涛 组员:姚丽 乔佳乐 实施记录 2015年9月 班级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报告,指导课题研究 结合生活实际,初步确定,研究课题为“关于垃圾食品” 可是现在却有些不法商人 在利益的驱使下, 竟然在食物上做文 章,将他人的生命当儿戏。。 “拒 2015年10月15日

最新 初中生物小课题开题报告范例-精品

课题研究是科研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有了好的,才能使研究工作者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开展研究工作,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制定开题报告是课题由设想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关键步骤,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初中生物小课题开题报告范例,供大家阅读参考。 课题名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 我校《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已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立项编号是*****)。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作如下汇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造成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学生通过加班加点,大量的机械练习、背诵等,掌握的是死的知识,至于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怎么运用,都不得而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这种现象的描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是重要原因之一。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学生及家长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是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生物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巧妙自然地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释放创新潜能。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拓宽了课堂的空间规模、教材的知识广度,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力图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就是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提出来的。研究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我们认为该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实验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生活化教学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生物专业开题报告 范文文档

生物专业开题报告 生物专业的同学们,还在为到处寻找生物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而发愁吗?小编带来了生物专业开题报告。 生物专业开题报告 课题: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 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体的21世纪,必须非常重视人才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发展个性、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是教育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生物科学将成为21世纪带头科学,进行生物教学改革,提 高培养人才的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结合当前生物教学的现状,把探究学习与生物教学有机联系起来,是生物教学改革的必要途径。 (一)有效实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需要 1.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生物教师习惯于在应试教育的框架下从事各种教学活动,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探究性学习则是对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探究性学习是中学生物新课程的新重点、新难点、新目标、新方式。目前,大多数学校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是延续以往实验的操作程序,只是在部分环节上安排少量的讨论,大部分的探究实验都存在“表面化”“走过场”的现象。农 村教师在开展探究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比城市教师更多一些,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知识性教学量过大,教师的认识和能力不足,

实验教学的要求和评价没有细化,实验条件不完善。学生学习中页 1 第 最困难的事情是交流表达、实验设计、实验结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不知如何是好等等。总的来说,探究性学习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已经有很多的尝试,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和误区。该课题的研 究旨在改变教师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2.《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教学研究表明,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自主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的过程。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题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充分发扬学生的自主的学习精神,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主动地搜集和分析各种信息,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对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课程理念是相通的,开展探究性学习是达成这一目标的载体和途径。采用探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关注环境问题 (林西一中生物组刘国斌) 生物科学作为新世纪的领先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密切相关。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因此进行环境教育是国策教育也是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环境意识要成为学生的基本素质。要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环境道德观念。 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目的,我尝试就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专题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 一、实施的过程 (一)课题动员与组织: 由教师介绍“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重视环境保护。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污染问题。然后由教师提出要求:自拟课题研究环境问题,可以是用实验方法模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也可以是搜集资料探讨环境问题的成因或危害,内容不限。学生自愿组合成最多四人的研究小组.共同初步选定小课题.并收集与本小组选题有关的资料,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 (二)制定研究方案: 确定课题并拟定整个活动计划。有的实验小组写出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和预期实验结果。有的小组选定了非实验课题,限定了资料来源,小组成员分工,研究进度等计划。 (三)开题报告 实验课题小组上交较成熟的实验方案。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调查生活中的污染,吸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香烟对家鸽精神状态的影响,酸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酸雨对植物生活的影响,普通工厂的一般酸性污水对生物的危害,富营养化对生物的危害,香烟对植物的危害,探索酸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水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及专题研究天津市水污染现状与其原因,关于大气污染调查简析,关于大气环境的污染的调查报告,我国今年沙尘暴探源等等。

生物课题研究开题详细报告经典范文.doc

生物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 课题名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 我校《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已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立项编号是*****)。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作如下汇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造成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学生通过加班加点,大量的机械练习、背诵等,掌握的是死的知识,至于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怎么运用,都不得而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这种现象的描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是重要原因之一。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学生及家长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是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生物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巧妙自然地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释放创新潜能。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拓宽了课堂的空间规模、教材的知识广度,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力图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就是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提出来的。研究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我们认为该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实验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生活化教学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二)国外教育理论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有些儿童在小学里是优秀生,而到了中年级却变成了学习差的学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 塘沽区第一中学 高二、一班 二00一年十一月

实验研究课题:植物极性现象的观察 实验思考:生物课本在第四章第一节《植物的激素调节》中提到“生长素在生物体内的运输, 主要是从植物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 过来运输。”为了验证这一理论,我们组设计了这个 证明植物极性生长的实验。 实验原理:植物的生长是有极性的。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有调节作用)在茎内总是按一定 方向从形态学上端(原长叶的一端)输送至形态学下 端(原生根的一端),无论将茎怎样放置,给予怎样 的外部条件,如果能生长,则必在形态学上端长叶, 形态学下端生根。 实验材料:绿箩的茎,吊兰的茎,红线,培养盘,剪刀。 实验步骤: 1、剪取绿箩和吊兰茎,将原有根、叶除去。 2、把绿箩和吊兰的茎在节处用剪子沿斜着的方向剪断, 以确保每节茎上都留有待生根处和待长叶处。 3、在原长叶一端(形态学的上端)用红线系了几圈,作 为标记,以备实验证明。 4、接着把作好标记的一节节茎平躺着放在盛有水的培 养盘中,使其两端都泡在水中。 5、将培养盘放在阳光、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 6、1到3天换一次水。不能直接用自来水,因为其中有 消毒用的氯气对植物生长不利,要在阳光下晒一晒,既可以保证水的质量,又可以保证水的温度适宜,观察其生长情况。 实验改进: * 将一部分茎放在琼脂中培育,因为琼脂营养

丰富,但效果不佳。 * 剪吊兰茎时,把以前剪绿箩时每一节剪一段改为每两节剪一段,有助于成活率提高,实际效果良好。 * 培养盘面积大,水蒸发得快,尤其是双休日两天不方便换水,植物常处于缺水状态,为解决此问题我们每天晚上把透气性好的沙布盖在培养盘上,减慢其蒸发。结果起到了一定作用。 实验结果:七根绿箩茎和两根吊兰的茎在系红线一端长叶;三根绿箩茎和十根吊兰的茎在远离 红线一端生根;其余的未生根或长叶。 实验结论:证明植物确实具有极性生长现象。 参加实验人员: 组长:秦雯 组员:李慧、马秋玉、曲静洋、卢小川、文诣炜、王林

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

生物研究性学习课题 1、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 2、植物标本的制作 3、生态环境的保护 4、关于营养饮食 5、植物组织培养 6、细菌 7、免疫系统疾病——艾滋病 8、流行疾病预防 9、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合成 10、另眼看克隆 11、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自身的影响 12、关于免疫系统疾病及预防的研究 13、免疫疾病 14、基因药物 15、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其发展 16、生命的起源 17、生物体的免疫系统 18、植物的克隆 19、DNA与遗传疾病 20、蚂蚁、狗、乌龟的生活习性及常见问题 21、校园植物分类调查 22、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 23、研究人类基因组的意义 24、锦鲤的饲养与观赏价值 25、对ONA的再认识 27、壁虎尿有毒? 28、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 29、调查环境污染的状况 30、水螅个体研究 31、当地蛙类资源调查 32、调查当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的开展情况 33、有关“爱滋病”常识 34、了解转基因技术 35、烟丝对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36、模拟生态系统实验 37、合理营养与健康 38、二氧化硫对植物的影响 39、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0、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 41、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4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43、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44、过氧化氢酶对淀粉和Fe3+的催化效率 45、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46、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47、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48、植物问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 49、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50、用当地某种生物做有性杂交试验 5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人实验 52、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53、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54、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55、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 56、自生固氮菌的分离 57、遗传和变异 58、性别决定和性伴遗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