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红蜘蛛的防治

红蜘蛛的防治

摘要:

通过对红蜘蛛形态特征、生活环境、发生规律等方面对红蜘蛛进行分析和了解,对红蜘蛛从不同方面进行防治。

关键词:玫瑰花红蜘蛛防治

序言:

玫瑰是鲜切花市场上主要花卉品种,是我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是美国、英国、西班牙、卢森堡、保加利亚的国花。我国北京、天津、南昌、衡阳等16座城市还把玫瑰作为市花。玫瑰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是绿化、美化、香化环境的良好材料。玫瑰长久以来就象征着美丽和爱情.象征着和平、友谊、勤劳和智慧等。除观赏外,人们赋予玫瑰丰富的文化内涵。玫瑰花盛开时节多姿多彩,争芳吐艳,香气袭人,形、色、香俱佳,素有“花中皇后”的美称。花期的玫瑰可分泌植物杀菌素,杀死空气中大量的病原菌,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吉木萨尔县大有乡属逆温带气候,夏天温度最高不超过30摄氏度,日照充足,冬暖夏凉,非常适合玫瑰花种植。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发展玫瑰花种植很有利。但是,近年来红蜘蛛成为当地危害玫瑰花的重要害虫之一,它主要危害花卉的叶、茎、花等,刺吸植物的茎叶,使受害部位水分减少,表现失绿变白,叶表面呈现密集苍白的小斑点,卷曲发黄。花蕾失色、焦枯,使其失去观赏价值,严重时植株发生黄叶、焦叶、卷叶、落叶和死亡等现象。所以红蜘蛛防治是玫瑰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1.红蜘蛛的分类

红蜘蛛学名叶蟎,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分布广,食性杂。危害玫瑰花的主要是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

1.1二斑叶螨

1.1.1雌成螨:体长0.42~0.59毫米,椭圆形,体背有刚毛26根,排成6横排。生长季节为白色、黄白色,体背两侧各具1块黑色长斑,取食后呈浓绿、褐绿色;当密度大,或种群迁移前体色变为橙黄色。在生长季节绝无红色个体出现。滞育型体呈淡红色,体侧无斑。与朱砂叶螨的最大区别为在生长季节无红色个体,其他均相同。

1.1.2 雄成螨:体长0.26毫米,近卵圆形,前端近圆形,腹末较尖,多呈绿色。与朱砂叶螨难以区分

1.1.3卵:球形,长0.13毫米,光滑,初产为乳白色,渐变橙黄色,将孵化时现出红色眼点。

1.1.4 幼螨:初孵时近圆形,体长0.15毫米,白色,取食后变暗绿色,眼红色,足3对。

1.1.5若螨:前若螨体长0.21毫米,近卵圆形,足4对,色变深,体背出现色斑。后若螨体长0.36毫米,与成螨相似。

1.2朱砂叶螨

1.2.1雌成螨体长0.42~0.56mm,宽0.26~0.33mm。背面观卵圆形,红色。躯体两侧各有1个长黑斑。螯肢有心形的口针鞘和细长的口针。须肢胫节爪强大,跗节的端感器圆柱状。前足体背而有眼2对。背面表皮纹路纤细,在第3对背中毛和内骶毛之间纵行,形成菱形纹。背毛12对,刚毛状;无臀毛;腹毛16对。肛门前方有生殖瓣和生殖孔。生殖孔周围有放射状的生殖皱襞。气门沟膝状弯曲。爪退化,各生黏毛1对。爪间突分裂成3对刺毛

1.2.2 . 雄成螨体长0.38~0.42mm,宽0.2l~0.23mm。背面观略呈菱形,比雌螨小。须肢跗节的端感器细长。背毛13对,最后的1对是移向背面的肛后毛。阳茎的端锤微小,两侧的突起尖利,长度近等

1.2.3卵圆球形,直径0.13mm。初产时五色透明,孵化前淡红色

1.2.4幼螨初孵幼螨。体近圆形,长约0.15mm.浅红色,稍透明,有3对足1.2.5若螨分若螨I和若螨II。幼螨蜕皮为若螨I,再蜕皮为若螨II(仅雌螨有),均具四对足。体椭圆形,体色变深,体侧出现深色斑点。

2. 红蜘蛛的生活史及习性

2.1红蜘蛛的生活史

红蜘蛛一年发生7至8代,红蜘蛛主要以卵或受精雌成螨在植物枝干裂缝、落叶以及根际周围浅土层土缝等处越冬。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温度达到7℃以上,植物开始发芽生长时,越冬雌成螨开始活动危害。靠爬行或借风、雨水以及随寄主携带进行传播,展叶以后转到叶片上为害,先在叶片背面主脉两侧为害,从若干个小群逐渐遍布整个叶片。发生量大时,在植株表面拉丝爬行,借风传播。一般情况下,在5月中旬达到盛发期,7至8月是全年的发生高峰期,尤以6月下旬到7月上旬危害最为严重。常使全树叶片枯黄泛白。该螨完成一代平均需要10至15天,既可营两性生殖,又可营孤雌生殖,雌螨一生只交配一次,雄螨可交配多次。红蜘蛛生长发育经历幼螨、第一若满、第二若螨、成螨五个时期。雌螨一经羽化随即与雄螨交尾。多次交尾,多次产卵。雌螨不交尾也能产卵,但孵化和均为雄性。

每年3至4月开始危害,6至7月危害严重;因此在4月底以后。对植株要经常进行观察检查,在干旱高温、通风不良的情况下,红蜘蛛繁殖极快,可以造成严重损失。越冬代雌成螨出现时间的早晚,与寄主本身的营养状况的好坏密切相关。寄主受害越重,营养状况越坏,越冬螨出现的越早;反之,到11月上旬仍有个体为害。

2.2生长习性

红蜘蛛发育和繁殖的最适温度在29—31℃,相对湿度35—55%的范围内,土壤干燥缺水,气候高温干旱。

3.红蜘蛛对玫瑰花的危害

红蜘蛛对玫瑰花的花、叶、茎都有一定危害。红蜘蛛若虫常集于花卉叶背和花蕾上,以方式口器刺入花卉叶片和花瓣内吮吸汁液,使花卉叶绿素受到破坏,叶片呈现灰黄点或斑块,严重时植株发生黄叶、焦叶、卷叶、落叶和死亡等现象。

花蕾的表面会失色、萎缩。还会导致幼苗的生长停滞,并在成长后的作物上结网,最终导致芽体的萌发延迟,显著地降低植物的生产力与生产效率。

同时,红蜘蛛还是病毒病的传播介体。

4.各种因子对红蜘蛛发生的影响

红蜘蛛猖獗发生的原因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4.1本身的生活习性决定。

红蜘蛛繁殖力强,最快约5天,就可繁殖一代。一年发生多代,发育速度快,周期短,两性、孤雌均可繁殖,适应性强,传播方式广。

4.2气候。

对大多数红蜘蛛来说,均属于高温活动型。温度的高低决定了红蜘蛛各虫态的发育周期、繁殖速度和产量的多少。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往往会导致其大发生。因此,一定在高温干旱季节来临之前及时防治。

4.3化学农药

农药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给防治带来难度。故在防治害虫时,一定要轮换用药,不要任意加大用药浓度和施药次数。多选择高效安全农药,抓住害虫的薄弱环节。

5.检查方法

红蜘蛛体形较小。在一般情况下,用肉眼用解剖镜或放大镜来观察,也可以先取一张白纸,再摘取受害叶片或枝梢,在纸面上连续拍打几下,检查纸面上是否有“小黑点”在移动,即可辨明。另外,还观察叶片上是否有受害的小斑点。平均每片叶上有虫在10头以上,就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应着手进行防治。

6.综合防治

红蜘蛛的防治,应因地制宜,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物理防治。同时注意,充分利用天敌资源,可收到较理想的防治效果。

6.1加强栽培管理措施。

对植株增施有机肥,减少氮肥的使用,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害虫入侵的能力。在高温干旱季节,及时开穴浇水,补偿植株的水分损失。加强修剪,改变植株生长的小气候,增强植株的通风透光性,提高了树势,减少了害虫的发生机会。对当年红蜘蛛发生较严重的植株,结合清园,刮除翘皮,清除枝干上的枯叶、落叶以及杂草等越冬场所,消灭过冬雌成虫、卵等,降低虫源基数。

6.2化学防治

应根据红蜘蛛的种类、药剂性能,掌握施药的关键时期,彻底消灭早期危害,控制后期再度猖撅发生。

6.2.1三唑锡

触杀作用强的广谱杀螨剂,可杀灭若螨、成螨和夏卵,对冬卵无效。对光稳定,残效期长,对作物安全。用25%可湿性粉1000倍液喷雾。

6.2.2阿维菌素

喷施叶表面可迅速分解消散,渗入植物薄壁组织内的活性成份可较长时间存在于组织中并具有传导作用,对害螨和植物组织内取食危害的昆虫有长残效性。螨类成、若螨药剂接触后即出现麻痹症状,不活动不取食,2-4天后死亡。使用4000-6000倍1.8%阿维菌素乳油喷雾。

6.2.3石硫合剂

产品分解后,有效成份起杀菌杀螨作用,残留部分为钙、硫等元素的化合物,均可被植物的果、叶吸收,它是植物生长所必须的中量元素。石硫合剂结晶其药效可持续半月左右,7-10天达最佳药效。

6.2.4唑螨酯

唑螨酯为肟类杀螨剂,以触杀作用为主。杀螨谱广,并兼有杀虫治病作用。杀螨速度快生物肥皂

6.2.5炔螨特

炔螨特效果广泛,能杀灭多种害螨,还可杀灭对其它杀虫剂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螨,不论杀成螨、若螨、幼螨及螨卵效果均较好,炔螨特为触杀性农药,无组织渗透作用,故需均匀喷洒作物叶片的两面。但其对叶片有一定伤害。

6.2.6生物肥皂

生物肥皂是由动物、植物天然提取物合成的生物杀虫剂,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盐。其通过脱水、窒息作用杀灭害虫,只要药液与害虫接触,就可以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生物肥皂产品具有以下特点:无毒无残留,生命周期长,对作物安全,杀虫高效性,防治广谱性,药肥双效性。

施用方式与次数:喷雾,要求将溶液均匀喷洒并与害虫接触。作物全生育期施用3-5次。

6.3生物防治

6.3.1以螨治螨

捕食性螨类有植绥螨目中的长毛钝绥螨、拉哥钝绥螨、智利小植绥螨等,它们常与害螨生活在一起,个体稍大,体色较红,除捕食害螨外,还捕食蚜虫和介壳虫等,应加以保护和利用。一般应在大棚用药低峰期或日均温大于20度不超过30度时释放。释放的量根据受害情况而定,释放时应该每株释放。

注意事项:

捕食螨从出厂到释放,一般不超过7天;运回未释放的捕食螨,不得将其置于被阳光直射的、高温高湿、有毒、受其他竿物侵扰的地方,一般可在15~20度的条件下保存1—3天;不要用力捏、挤压装有捕食螨的袋子(慢速释放器);不能分装释放或隔株释放,也不能移动释放,更不能撒施。要做好清园和释放捕食螨时间上的衔接。

参考文献:

1.周成刚.刘振宇.名贵花卉病虫害鉴别与防治.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1

2.刘振宇.邵金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