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cpk spc msa 考试试题

cpk spc msa 考试试题

cpk spc msa 考试试题
cpk spc msa 考试试题

姓名:职位: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计24分)

1.判定测量系统在主要焦点是:。

2.测量系统是指: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3.重复性,再现性的接受准则:测量系统能接受标准;测量系统有条件接受标准;测量系统不能接受标准。

4.过程能力指数有:。

5.测量系统的五性分析是指:。

6.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一类系统。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所有的特殊性均应使用统计过程控制。()

2.计数型量具是将各个零件与某些指定限值相比较,如果满足限值则接受零件,否则拒收。()

3.样品必须从过程中选取并代表其整个工作范围。若每天取一个样本,持续若干天。()

4.机器能力指数是通过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的测量,应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收据数据,将数据画在控制图上,如未发现变差的特殊原因,变可计算长期的能力指数。()

5.在绘制控制图时,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均应注意控制图应能显示过程受控,否则不能计算过程能力。( )

6.特殊原因都是恶性的,都应该进行消除。()

7.当过程能力较高时,为降低成本,采取方法使之降低,这与持续改进项矛盾,不可取。( )

8.当过程能力不足时,为提高过程能力,应进一步减小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造成的变差。()

9.PpK用于批量生产时对过程能力分析,CpK用于批量前对过程能力的分析。()

10.P图控制法适用于对所有的计数型数据统计过程的控制。()

三、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计25分)

1.控制图:

2.测量系统:

3.变差:

4.标准差:

5.CpK、PpK、PPM

四、简答题(1、2题各10分,3题11分,共计31分)

1.什么是偏倚?什么是线性?什么是稳定性?

2.什么是过程?对过程采取措施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3.请写出控制图中常见的八种过程不受控的表现情况?

考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该系统有关测量变差和类型的

2、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

3、小于10% 10%——30% 大于30%

4、Cp、CpK、Pp、PpK、Cm、CmK

5、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偏倚、线性

6、反馈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三、名词解释:

1、表现一个过程的某个特性的图形表示法,图上画出了从该特性所收集到的一些统计量的数值,如一条中心线,一条或两条的控制限(描述过程性值变化趋势的图形)。

2、对测量单元进行量化或对被测的特性进行评估,其所使用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及假设的集合。即用来获得测量的整个过程。

3、过程的单个输出之间不可避免的差别:变差的原因可分为两类: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

4、过程输出的分布宽度或从过程中统计抽样值(例如:子组均值)的分布宽度的量度,用希腊字母或字母δ(用于样本标准差)表示。

5、CpK:(稳定过程能力的指数)指一稳定过程下的“能力指数”。

PPK:(性能指数,即初期过程的性能指数)是以新产品的初期过程性能研究所得是数据为基础。

PPM:(质量水准,即每每百万零件不合格数)指一种根据实际的由缺陷材料来反映过程能力的一种方法。PPM数据常用来优先制定纠正措施。

三、简答题;

1、偏倚:测量系统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线性:量具在正常工作量程内的偏倚变化量。

稳定性:测量系统在某一时间内测量桶一基准或零件的单已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的总变差。

2、过程:共同作用,以产生输出的供应商、生产者、人、设备、输入材料、方法和环境以及使用输出的

顾客集合。

对过程采取的措施包括:

1)改变操作:例如培训操作人员,变换输入材料。

2)改变过程本身的基本要素:例如改变设备,人员的沟通方式和相互关系。

3)改变过程设计:例如改变工艺流程,产品工艺设计,环境等。

3、控制图中常见的八种过程不受控的表现情况为:

1)不能有点超出上、下控制线(判定准则:1:1界外→有1点在A区以外)

2)连续3点中不能有2点落在A区或A区以外之区域(判定准则:2:2/3A→连续3点中有2点在A 区或A区以外)

3)连续5点中不能有4点落在B区或B区之区域(判定准则:3:4/5B→连续5点中有4点在B区或B区以外)

4)不能有连续9点或更多点落在控制中心线的同一侧(判定准则:4:9单则→连续9点在控制中心的同一侧)

5)不能有连续7点或更多点持续上升或下降(判定准则:5:7连串→连休7点或更多点持续上升或下降)

6)不能有连续14点交互着一升一降(判定准则:6:14升降→连续14点交互着一升一降)

7)不能有连续8点在中心线的两侧,但C区并无点子(判定准则:7:8缺C→连续8点在中心线的两侧,但C区并无点子)

【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习题精编版

培训与开发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参加培训后如果出现违约的补偿条款一般要在( )中明确。 A.培训服务协约条款 B.培训服务制度条款 C.培训风险管理制度 D.培训奖惩制度 2.规定员工上岗之前和任职之前必须经过全面的培训,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的培训制度是( )。 A.培训服务制度 B.人职培训制度 C.培训评估制度 D.培训奖惩制度 3.下面利益主体不属于培训激励制度包括的内容的是( )。 A.对员工的激励 B_对部门及其主管的激励 C.对企业领导的激励 D.对企业本身的激励 4.企业进行培训的最终目的是( )。 A.员工的技能的提高 B.企业绩效的提高 C.员工行为的改变 D.企业文化的形成 5.为防范员工培训后跳槽,就必须建立制度进行约束,( )由此而生并被广泛运用。 A.培训服务制度 B.培训制约制度 C.培训补偿制度 D.培训档案制度 6.培训评估目的大多是为了( )。 A.关注培训参加情况 B.对参加平常的培训效果的评估 C.关注参加培训人员的学习态度 D.提高培训管理水平 7.企业防范培训风险,可根据( )考虑培训成本的分摊与补偿。 A.利益获得原则 B.利益补偿原则 C.利益分摊原则 D.利益均等原则 8.培训本身要从战略的角度考虑,要以长远的眼光去组织企业培训,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培训项目或某一项培训需求上,这说的是( )。 A.培训制度的适用性 B.培训制度的长期性 C.培训制度的战略性 D.培训制度的灵活性 9.( )是培训管理的首要制度。 A.培训服务制度 B.培训奖惩制度 C.培训风险制度 D.岗位培训制度 10.企业( )作为培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作用在于为培训活动提供一种制度性框架和依据,促使培训沿着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运行。 A.培训制度的设计 B.培训政策的制定 C.培训机制的运行 D.培训规范的实施 11.以下关于培训制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人职培训制度体现了“先培训,后上岗、先培训,后任职”的原则 B.培训风险管理制度是培训管理的首要制度 C.在制定培训奖惩制度时一定要明确培训可能出现的各种优劣结果的奖惩标准 D.设立培训评估制度既可以检验培训效果,也可以规范培训相关人员的重要途径 12.关于人职培训,表述错误的是( )。 A.使任职者具备合格员工的所有条件 B.较少考虑新员工之间的个体差异 C.培训活动中应强调员工对于公司的重要性 D.让员工学习新的工作准则和有效的工作行为 13.为了满足企业今后发展的需要,在同行业保持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培训是( )。 A.技能完善性培训 B.综合素质培训 C.技能提高性培训 D.前瞻性培训 14.适用于晋升前人际关系训练的培训方法是( )。 A.拓展训练 B.敏感性训练法 C.管理者培训 D.特别任务法 15.对于每个特定工作的具体培训需求来说,( )不是任务水平分析可以提供的信息。 A.每个工作所包含的任务(即工作描述中的基本信息) B.完成这些任务需要的技能(来自工作说明书与工作资格表) C.衡量完成该工作的最低绩效标准 D.完成该工作所需要的最短时间 16.运用任务与能力分析方法确定培训需求和培训对象时,对各项任务进行分析后设计出一套( )。

FMEA MSA SPC测试题-参考答案

FMEA 、MSA及SPC测试题(日期:2019-6-14) 公司名称:姓名:分数: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题1分,共16分) ( X )1、FMEA工具是汽车行业特有的工具,其它行业不适用。 ( X )2、FMEA是事前预防的分析工具,在新项目开始时使用,在批量生产阶段没有必要去更新。 ( X )3、在FMEA分析中,其潜在失效模式的后果,考虑的是产品的最终使用者。 (√)4、严重度数值的降低只有通过改变设计才能够实现,在PFMEA中,无论采取任何措施都无法改变严重度 ( X )5、在PFMEA分析,如果发现有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应在PFMEA体现出来 ( X )6、在供应商提交的PPAP资料审核时,发现A公司比B公司提交PFMEA的风险度(RPN)普遍都要低一些,我们可以认为A公司的风险控制更好一些。 ( X )7、SPC控制图通过描点的趋势发现异常原因,是一种常用的探测控制的方法。 ( X )8、第四版FMEA分析要求,对风险度设置一个目标值,当风险度超过这一值时,应考虑采取措施。 ( X )9、某供应商的MSA报告,其GR&R%=8.5%,由此我们可判定此测量系统分析是可以接受的 ( X )10、异常波动造成的波动较大,一般不易发生,一旦发生应由管理人员发现并纠正。( X )11、用于测量系统R&R%分析的10个被测零件的选择应随机进行。 ( X )12、作同种类的测量系统分析时,选择重要特性来做,可以代表一般特性的测量系统分析。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两大类FMEA分别为(设计FMEA)和(过程FMEA )。 2、在进行PFMEA分析,两类重要的输入文件分别是(过程流程图)和(DFMEA ) 3、按FMEA手册的推荐表,当潜在失效模式不符合政府法规的情形,其后果评级至少应为( 9) 4、探测度直接与PMEA分析表中所采取的(探测)措施相关联。 5、降低风险度分值的首先排序是(优先考虑严重度,再考虑发生频度,最后考虑探测度)。 6、测量系统分析的准确度的三个分量是:(偏倚、线性和稳定性) 7、用于生产现场的SPC控制的量具,其精度选择原则是(小于或等于过程变差的1/10 ) 8、写出重复性和再性方差的百分比的可以接受的准则是G(R&R)2%(小于1% ) 9、受控状态(稳定状态)指生产过程的波动受到(普通)原因的影响。

人员培训与开发-试题及答案(一)

人员培训与开发试题 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 1、在培训中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与反馈,对培训机构和培训人员的评估不包括()(A)教师的教学经验(B)管理人员工积极性(C)教师的领导能力(D)管理人员的合作精神 2、在培训方法中,()适用于从事具体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技能和管理实务类的培训。(A)实践法(B)讲授法(C)专题法(D)研讨法 3、以下关于敏感性训练的说法错误的是() (A)要求学员在小组中就个人情感等进行坦率、公正的讨论 (B)目的是为了提高学员对自己的行为和他人行为的洞察力 (C)常采用集体住宿训练、小组讨论、个别交流等活动方式 (D)适用于组织发展训练,不适用于晋升前的人际关系训练 4、针对()的培训与开发,应采用头脑风暴法,形象训练和等阶变换思考等培训方法。(A)基础理论知识(B)创造性(C)解决问题能力(D)技能性 5、在案例分析法中,案例讨论的步骤如下,排序正确的是() ①展示案例资料②确定核心问题③小组分别讨论④选择最佳方案⑤全体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⑤②③④(D)①⑤③②④ 6、战略层次的培训需求分析一般由( )发起。 (A)咨询小组(B)人力资源部 (C)部门主管(D)高层管理者 7、对于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通常使用( )来确定其在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技能。 (A)行为分析法(B)层次分析法 (C)任务分析法(D)绩效分析法 8、以下关于绩效差距分析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绩效差距分析是一种全面分析方法 (B)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寻找绩效差距 (C)包括发现问题阶段、预先分析阶段以及需求分析阶段 (D)发现问题阶段是找出理想和现实绩效存在差距的地方 9、在培训效果评估的指标中,技能转换指标通常通过( )来判断。 (A)笔试(B)问卷法 (C)面谈(D)观察法 10、以下关于培训效率评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向高层管理人员汇报(B)有利于提高培训效率 (C)自省以前工作中的不足(D)获得领导支持的有效方式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 1、场地拓展训练可以使团队在( )方面得到收益和改善。 A 变革与学习 B 团结合作 C 心态和士气 D 共同愿景 E 沟通与默契 2、选择培训方法时要与受训者群体特征相适应,分析受训者群体特征可使用的参数有( ) A 学员构成 B 工作程序 C 工作压力 D 工作内容 E 工作可离度 3、可运用观察法收集培训需求信息,以下关于观察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较适合生产作业和技术人员(B)优点在于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亲自接触

MSA培训考试题(含答案)

. .. MSA培训试题 部门:姓名: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 (10 X 3分) 1.偏倚是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2.测量系统分析是用于分析测量系统对数量化测量值的影响,主要强调人员和量具的变差对测量值的影响。3.测量系统的五个统计特性分别是:偏倚性、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再现性。4.所有检验、测量和测试仪器必须有独一无二的标识(编号),以标明其校准状态。 5.选用量具的有效分辨率必须小于规范/公差的 1/10 ,才不会因为量具误差而影响到测量结果。 6. 总变差 (TV)= 制造过程变差(MPV) + 测量系统变差(MSV) 。 7. 重复性是由同一个评价人,采用同一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 8. 再现性是由不同评价人,用同一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所获得的平均值的变差。 9. 线性分析时至少要作二次分析,在量具作业范围的开端和末端各一次,建议在量具作业范围的中端也应考虑分析。 10. 产品控制计划中的被确定为产品特殊特性所使用到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进行MSA。 二、判断题(15 X 2分) 1. 准确度就是指测量系统的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异。(√) 2. 稳定性是偏倚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是漂移。(√) 3. 测量系统分析的样品必须是选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的生产的范围。(√) 4. GR&R分析可接受的分级数(ndc)应该≥10。( X ) 5. 所有测量结果都存在一定的误差。(√) 6. 测量系统的变差只能是由普通原因而不是特殊原因造成。(√) 7. 对于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差应该显示有效的分辩率并且与制造过程变差相比要小;(√) 8. 量具是指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通过/不通过装置。(√) 9. 偏倚=0整个直线都位于置信度区间以内,该测量系统的线性不可接受。( X ) 10. 测量过程的目标是零件的“真”值,遗憾的是真值永远也不可能被知道。(√) 11. Kappa分析法需考虑评价人之间不一致量有多大,不考虑他们是不是一致。(X) 12.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通常采用交叉表法分析。(X ) 13. 稳定性是在有特殊原因变差的统计控制状态下,是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值在不同时间的偏倚的总变差。( X ) 14. 特别是工程变更后的产品在控制计划中被确定具有产品特殊特性所使用到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进行MSA。(√) 15. 位置误差通常是通过分析重复性和线性来确定。( X ) 三、不定项选择题(10 X 4分) 1. 对量具进行测量系统分析需要使用盲测方法的是 C 。 A 偏倚分析 B 线性分析 C GR&R分析 D Kappa分析 2. 以下哪种分析方法不是用于计数型的测量系统 AD 。 A 偏倚分析 B Kappa分析 C 交叉表法分析 D GR&R分析 3. 测量仪器分辨力的使用准则应该至少是 BD 。 A 公差的1/5 B 公差的1/10 C 过程变差的1/5 D 过程变差的1/10 4. D 是指量具在预期工作范围内偏倚的变化(之间的差值)。 A 、稳定性 B、偏倚性 C、重复性 D、线性 5.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最好的方法是通过 A 控制图来实现的。 A、均值极差图 B、P图 C、鱼骨图 D、直方图 6. 在不同时间产生的偏倚的总变差是指 C 。 A.重复性; B、再现性; C、稳定性; D、线性 7.以下那一个不是造成过分偏倚的可能原因D。 A、仪器需要校准 B、仪器或夹紧装置的磨损 C、基准出现误差 D、重复性误差 8. 某卡尺的允许示值误差是±0.02mm,测量值为95.26mm,若示值误差为+0.01mm,实际值应该是 D 。 A 、95.28 B、95.27 C、95.24 D、95.25 9. GR&R的判定标准:当 D 时,该系统为可接受。 A 、%R&R<30% B、%R&R>30% C、10%<%R&R<30% D、%R&R<10% 10. 对量具运用交叉表法分析的可接受标准是 A 。 A 、大于0.75 B、大于0.90 C、小于0.75 D、小于0.90

培训与开发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培训与开发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一、单选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1.0分,共20.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中层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不包括( )。 A 判断能力 B 决策能力 C 沟通能力 D 目标设定能力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中层管理人员所应具备的能力包括:判断能力、沟通能力、目标设定能力。 第2题 缺少什么培训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是( )选择的原则。 A 课程计划 B 课程内容 C 课程时间 D 课程评估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课程内容的选择是课程设计的核心问题,它以缺少什么培训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为原则。 第3题 以下说法中有误的是( )。 A 对于中层管理人员而言,人文技能是最重要的

B 对于高层管理人员而言,理念技能是最重要的 C 中层管理人员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执行管理职能的直接管理人员 D 高层管理人员应该具有广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和全局性的战略眼光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中层管理人员是指企业各级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他们承担着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各种职能工作的具体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工作,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基层管理人员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执行管理职能的直接管理人员。 第4题 以下不属于设计轮流任职计划的依据的是( )。 A 通过作业轮换,管理人员将逐渐学会按照管理的原则来思考问题 B 将允许有一定能力的管理人员确定他们愿意进行管理的职务范围 C 能够使受训者身临其境,在模拟的实践中加深对管理原理的领会 D 公司的高级职务可以由对不同部门的问题有广泛了解的人来担任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答案解析】 轮流任职计划依据:1.通过作业轮换,管理人员将逐渐学会按照管理的原则而不是按某一职务方面的技术要求来思考问题。2.轮换将允许有一定能力的管理人员确定他们愿意进行管理的职务范围,也便于上级确认其适合工作的岗位。3.公司的高级职务可以由对不同部门的问题有广泛了解的更有资格的人担任。第5题 以下不属于培训中使用的印刷材料是( )。 A 工作任务表 B 岗位指南 C 学员指南 D 培训者指南 【正确答案】:C

培训与开发试题

1.以下关于员工培训规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单选题:1 A. 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B. 需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出发 C. 需考虑企业培训资源配置情况 D. 对培训与技能开发起辅助作用 2.以下关于培训费用的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1分 A. 是指企业在员工培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费用之和 B. 间接培训成本是企业在培训过程之外支付的一切费用总和 C. 由培训之前的准备工作和培训实施过程中各项活动的费用构成 D. 直接培训成本是在培训组织实施过程中培训者与受训者的一切费用总和 3.员工培训规划的(),是指规划必须体现可靠性、针对性、相关性和高效性等。(单选 题:1 A. 系统性 B. 标准化 C. 有效性 D. 普遍性 4.企业设置培训课程应体现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单选题:1分 A. 要符合企业和学员的需求 B. 应尽可能紧跟当前行业的发展趋势 C. 应符合成年人的认知规律 D. 应体现企业培训功能的基本目标 5.在培训课程设计文件中,内容大纲不包括()。(单选题:1 A. 教学资源 B. 交代时间 C. 资源结构 D. 课程评估 6.在培训项目计划中,课程系列计划以()为导向,将看似独立的相关课程联系在一起。 (单选题:1 A. 目标 B. 过程 C. 方法 D. 结果 7.()不属于培训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单选题:1分 A. 价值性 B. 相关性 C. 有效性 D. 普遍性 8.培训的印刷材料中,()是培训中的指导和参考资料。(单选题:1分 A. 工作任务表 B. 岗位指南 C. 培训者指南 D. 学员手册

9.培训的印刷材料中,岗位指南的作用不包括()。(单选题:1分 A. 节约培训成本 B. 提高学习效果 C. 明确培训目标 D. 掌握操作程序 10.关于“岗位指南”这种培训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单选题:1分 A. 岗位指南就是岗位说明书 B. 公司指南必须像技术手册那样精确 C. 岗位指南使包含许多复杂步骤的任务简单化 D. 岗位指南无法代替培训,它增加了培训成本 11.不同的培训课程需要利用不同的培训方法,以下最适合于态度培训的方法是()。(单 选题:1分 A. 课堂讲授 B. 情景模拟 C. 示范模拟 D. 角色扮演 12.对于基层管理人员而言,()是最重要的。(单选题:1分 A. 专业技术能力 B. 人文技能 C. 层次分析与决策能力 D. 计划与组织实施能力 13.在培训效果评估的层级体系中,反应评估的评估内容是()。(单选题:1 分 A. 受训者在工作过程中行为方式的变化和改进等 B. 受训者在技能、态度、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收获 C. 受训者取得的生产经营或技术管理方面的业绩 D. 受训者对培训项目的主观感受或满意程度如何 14.利用()无法进行培训效果的反应评估。(单选题:1分 A. 访谈法 B. 电话调查法 C. 心得报告法 D. 综合座谈法 15.在培训效果评估的评估体系中,()是第四级评估。(单选题:1分) 行为评估 B. 学习评估 C. 反应评估 D. 结果评估 16.对培训效果进行结果评估的时间应为()。(单选题:1分 A. 课程开始时 B. 三个月或半年以后 C. 课程结束时 D. 半年或一年以后 17.对培训效果进行行为评估,评估单位应()。(单选题:1分)

cpk spc msa 考试试题

姓名:职位: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计24分) 1.判定测量系统在主要焦点是:。 2.测量系统是指: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3.重复性,再现性的接受准则:测量系统能接受标准;测量系统有条件接受标准;测量系统不能接受标准。 4.过程能力指数有:。 5.测量系统的五性分析是指:。 6.统计过程控制(SPC)是一类系统。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所有的特殊性均应使用统计过程控制。() 2.计数型量具是将各个零件与某些指定限值相比较,如果满足限值则接受零件,否则拒收。() 3.样品必须从过程中选取并代表其整个工作范围。若每天取一个样本,持续若干天。() 4.机器能力指数是通过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的测量,应在足够长的时间内收据数据,将数据画在控制图上,如未发现变差的特殊原因,变可计算长期的能力指数。() 5.在绘制控制图时,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均应注意控制图应能显示过程受控,否则不能计算过程能力。( ) 6.特殊原因都是恶性的,都应该进行消除。() 7.当过程能力较高时,为降低成本,采取方法使之降低,这与持续改进项矛盾,不可取。( ) 8.当过程能力不足时,为提高过程能力,应进一步减小普通原因和特殊原因造成的变差。() 9.PpK用于批量生产时对过程能力分析,CpK用于批量前对过程能力的分析。() 10.P图控制法适用于对所有的计数型数据统计过程的控制。() 三、名词解释(每空5分,共计25分) 1.控制图: 2.测量系统: 3.变差: 4.标准差:

5.CpK、PpK、PPM 四、简答题(1、2题各10分,3题11分,共计31分) 1.什么是偏倚?什么是线性?什么是稳定性? 2.什么是过程?对过程采取措施应包括哪几个方面? 3.请写出控制图中常见的八种过程不受控的表现情况?

SPC和MSA考试试题答案

SPC和MSA培试考试试题 部门:姓名: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任何工作过程中都有可能应用统计技术。(√) 2、全数检验可以清除批中的全部不合格产品。() 3、稳定性是偏移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是漂移;(√) 4、测量系统分析的样品必须是选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的生产的范围;() 5、ANOVA分析中的方差被分解成零件、评价人、量具,以及评价人与量具的交互作用所造成的重复误差四 部份;() 6、测量系统分析要求必须要用到图解法;() 7、研究重复性再现性时每人必须至少测量三次。( ) 8、做测量系统分析的零件应产生于稳定的生产过程。(√) 9、必须对每个生产过程进行SPC的控制。(√) 10、测量系统分析就是对检具自身的分析。() 二、选择题(20 X 2分,共40分) 1、重复性是由( A )个以上评价人,采用同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 A 、 1 B 、 2 C、 3 D、 4 2、位置误差通常是通过分析(A )和线形来确定。 A、偏倚 B、精密度 C、重复性 D、再现性 3、以下哪种分析方法不是用于基本计量型的测量系统。( C) A 极差法 B 均值和极差法 C 假设检验分析 D ANOVA 4、测量仪器分辨力的第一准则应该至少是:(B ) A 公差的1/5 B 公差的1/10 C 过程变差的1/5 D 过程变差的1/10 5、(A)是指重复性随时间的变化程度; A 、稳定性 B、一致性 C、均一性 D、线性 6、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不能通过( D )控制图来实现的。 A、平均值极差 B、P C、单值移动极差图 D、U 7、a 随机误差就是由于普通原因造成的误差;b系统误差是由于特殊原因造成的误差;a和b中 D。 A、只有a正确 B、只有b正确 C、a\ b均正确 D、a\b均不正确 8、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相对于公差的百分比可以接受的标准是 A 。 A、必须小于10%; B、必须小于5%; C、可以大于30%; D、必须小于30% 9、()是指重复性随测量的预期量程的变化程度;( C )

员工培训与开发期末考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员工培训与开发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1.企业培训必须服从一定的战略原则,企业的培训战略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即服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 )。 A 培训工作的效益原则 B 从战略角度来开展培训工作 C 培训工作的计划原则 D 培训工作的系统原则 2.严格( )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也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 A 考勤 B 挑选老师 C 设计内容 D 考核评估 3.企业培训的产出不能纯粹以传统的经济核算方式来进行,因为它包括潜在的和发展的因素,另外还有( )。 A 战略的因素 B 社会的因素 C 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D 企业员工队伍素质的因素 4.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 )行为,和其他投资一样,也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收益大小及远期效益、近期效益问题。 A 投资 B 福利 C 战略 D 留人 5.在向员工提供培训以前,企业可以和员工签订培训服务协议,( )一般不列入这个协议书。 A 培训内容和目的 B 部门经理人员的意见 C 培训后的考试成绩 D 培训后的违约补偿 6.当我们起草某一个具体的培训制度时,一般需要包括以下的内容,即制度的依据、实施培训的目的、培训制度实施办法、()和培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等。 A 培训制度作用的范围 B 培训制度的核准与实施 C 培训制度的版本说明 D 培训制度的有效时间 7.在培训需求信息的调查中,( )一方面让他们积极参与培训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对往后的执行有所帮助。 A 邮寄调查 B 面谈法 C 调查问卷 D 电话调查 8.面谈法作为培训需求调查的主要方法之一,有两种操作办法,即( ) A 正式面谈法和非正式面谈法 B 个别面谈法和隐私面谈法 C 外面谈法和室内面谈法 D 个人面谈法和集体会谈法 9.( )是指培训者在培训对象中选出一批熟悉问题的员工作为代表参加讨论,以调查培训需求情息。 A 面谈法 B 重点团队分析法 C 工作任务分析法 D 观察法

【资格考试】人力资源管理培训与开发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一、选择题: 总体上,过去真题已经把重点出得很全面,新点可能在突出重点处重复或在没有出 过的次重点处出题。且选择题的把握也与简答题、综合题有关,即在非简答题、综合题处会 出现更多的选择题的机会。 例1.对于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通常使用( )来确定其在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技能。 (A)行为分析法 (B)层次分析法 (C)任务分析法 (D)绩效分析法 答案:C 解析:对于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通常使用任务分析法来确定其在工作中需要的各种 技能。 教材:《专业教程》P118 例2.以下关于绩效差距分析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绩效差距分析是一种全面分析方法 (B)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是寻找绩效差距 (C)包括发现问题阶段、预先分析阶段以及需求分析阶段 (D)发现问题阶段是找出理想和现实绩效存在差距的地方 答案:A 解析:绩效差距分析是一种重点分析方法 教材:《专业教程》P126 例3.可运用观察法收集培训需求信息,以下关于观察法的说法正确的有( ) (A)较适合生产作业和技术人员 (B)优点在于培训者与培训对象亲自接触 (C)观察者的主观偏见会影响调查的结论 (D)观察记录表可作为培训需求分析的依据 (E)观察的效果受培训者对工作熟悉程度的影响 答案:BCDE 解析:观察法适合生产作业和服务性工作人员,但不适合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 教材:《专业教程》P124 例4.在制定培训规划时,陈述目标的结果包括( ) (A)工作人员面临的情境 (B)使用的辅助工具或工作助手

(C)每项行为所需的技能 (D)对每种情境须做出的反应行为 (E)行为及其结果的标准 答案:ABDE 解析:在制定培训规划时,陈述目标的结果包括5项: ①工作人员面临的情境 ②使用的辅助工具或工作助手 ③对每种情境所必须做出的反应行为 ④每项行为的辅助工具 ⑤行为及其结果的标准 教材:《专业教程》P131 二、简答题 第一节 第一单元 问题1:培训需求分析的实施程序P118-121; 解析:1.做好培训前期的准备工作 2.制定培训需求调查计划 (1)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行动计划。 (2)确定培训需求调查工作的目标。 (3)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 (4)确定培训需求调查的内容。 3.实施培训需求调查工作 (1)提出培训需求动议或愿望。 (2)调查、申报、汇总需求动议。 (3)分析培训需求。 4.分析与输出培训需求结果 (1)对培训需求调查信息进行归类、整理。 (2)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总结。需求分析结果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 课程计划的依据和前提。 问题2:如何运用重点团队分析法搜集培训需求信息P123. 解析:1.重点团队分析法是指培训者在培训对象中选出一批熟悉问题的员工作为 代表参加讨论,以调查培训需求信息。 2.重点小组成员不宜太多,通常由8~12人组成一个小组,其中有1—2名协调员,

MSA培训试题含答案

MSA 培训试题 一、选择题(请从下列答案中选择一个以上正确答案)(每题2 分,共10 分) 1 、以下哪种原因可能导致测量结果的变差(ABCD ) A. 零件的变差 B.测量人内部变差 C.测量仪器的变差 D.测量环境 导致的变差 2. 以下属于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的有(ABC ) A. 分辨力 B.最大允许误差 C.测量范围 D.重量 E.长度 3. 在测量系统分析中,评价一个人使用一件测量设备,对同一零件的某一个特性进行多次测量下 的变差,称为( A ) A. 重复性 B. 偏倚 C. 稳定性 D. 线性 E. 再现性 4. 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B ) A. 零件的真值永远无法得到,只能无限与之接近; B. 数显卡尺的准确度是0.02mm ; C. 产品控制理论关注的是零件是否在指定的范围内; D. 过程控制理论关注的是过程变差是否稳定并可接受。 5. 以下公式错误的是( B ) A. 测量系统的偏倚二测量值-真值(或约定真值) B. TV (总变差)2= EV (测量设备的变差)2+ PV(零件的变差)2 22 C. GRR(测量系统变差)=EV(测量设备的变差)+ AV (评价人的变差) D. ndc(区别分类数)=1.41*(PV/GRR) 二、填空题(请将下类空白处填写完整)(每题2 分,共10 分) 1.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表示测量系统随(时间)的偏倚值。 2. 测量系统的线性是标识在量具正常(使用范围)内的偏倚变化量。 3. 测量系统的(重复性)通常被称为测量设备的变差。 4. 测量系统的(再现性)通常被称为评价人的变差。 5. 测量系统应处于统计受控状态意味着在重复测量条件下,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能由(普通原因)造成,而不能由特殊原因造成。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具有统计的稳定性,并且可以通 过(控制图)法最佳地进行评价。 三、简答题(每题15 分,共50 分) 1 、什么是测量系统?(10 分) 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定性评价的仪器或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 境及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

培训与开发考题及参考复习资料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07年5月 单选 56、( B )是以工作说明书、工作规范等作为员工任职要求的依据,将其和员工平时工作中的表现进行对比寻找差距的方法。P123 (A)面谈法(B)工作任务分析法 (C)观察法(D)重点团队分析法 57、( B )旨在对员工培训需求提供一个连续的反馈P125 (A) 全面任务分析模型 (B)循环评估模型 (C)绩效差距分析模型 (D)阶段评估模型 58、对培训师进行培训的主要内容不包括(C )。P135 (A)教学工具的使用培训 (B)授课技巧培训 (C)教学风度的展现培训 (D)教学内容培训 59、培训课程实施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包括( D )。P136 (A)培训后勤准备 (B)准备相关资料 (C)确认培训时间 (D)学员自我介绍 60、( B )是用来决策公司为培训计划所支付的费用。P141 (A)技能成果 (B)绩效成果 (C)情感成果 (D)认知成果 61、直接传授型培训法的具体方式不包括(B )。P145 (A)研讨法 (B)案例分析法 (C)讲授法 (D)专题讲座法 62、特别任务法常用于( C )。P148 (A)技能培训(B)知识培训 (C)管理培训 (D)态度培训 63、(C )是培训管理的首要制度。P163 (A)培训奖惩制度 (B)培训激励制度 (C)培训服务制度 (D)培训考核制度 64、场地拓展训练的特点不包括( C )。P154 (A)有限的空间,无限的可能 (B)锻炼无形的思维 (C)无限的空间,无限的可能 (D)简便,容易实施 多选 106、培训需求分析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弄清( ACE )。P115 (A)培训什么 (B)培训方法 (C)为什么要培训 (D)培训方式 (E)谁最需要培训 107、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培训需求分析可分为( BC )。P118 (A)业务部门培训需求分析 (B)新员工的培训需求分析 (C)管理部门培训需求分析 (D)在职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E)设计部门培训需求分析 108、观察法比较适合于收集( BE )的培训需求信息。P124 (A)技术工作人员 (B)生产作业人员 (C)管理工作人员 (D)销售工作人员 (E)服务工作人员109、如果选择问卷调查法收集培训需求信息,在设计问卷时应注意( ABE )。P124 (A)语言简洁 (B)问卷问题清楚明了 (C)多采用主观问题方式 (D)问卷填写者须署名 (E)问题后应留填写意见的足够空间 110、培训效果信息的种类包括( ABCDE )方面的信息。P139 (A)培训时间选定 (B)受训群体选择 (C)培训场地选定 (D)培训形式选择 (E)培训教师选定 111、态度型培训法主要针对行为调整和心理训练,具体方法包括(AB)。P152 (A)角色扮演法 (B)拓展训练 (C)管理者训练 (D)模拟训练 (E)敏感性训练 07年11月

MSA考试题1答案

MSA 考试题 一、判断题(认为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X” ) 1、测量数据质量由在稳定条件下运行的某一测量系统得到的多次测量结果的统计特性确定。 (V ) 2、MSA 的目的是评定测量系统的质量,它主要关注的是对每个零件能重复读数的测量系统。 ( V ) 3、表示数据质量最通用的统计特性是测量系统的线性和方差。( X ) 4、测量定义为赋值(或数)给具体事物以表示它们之9、测量系统总变差的所有特性均假设系统是稳定和一致的。 ( V ) 5、偏倚是对同样的零件的同样特性,真值(基准值) 和观测到的测量平均值的差值。 ( V ) 6、性能以测量系统长期评价为基础的测量误差(随机的和系统的)的合成变差的估计,包括所有随时间变化的显著的和可确定的变差源。 ( V ) 7、观测的过程能力是实际过程能力加上测量过程造成的变差的合成。( V ) 间关于特定特性的关系。 8、在可重复条件下,测量系统的变差只能是由于普通原因而不是特殊原因造成。( V ) 9、对于过程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性应该显示有效的分辨率并且与制造过程变差相比要小。 ( V ) 10、测量系统的性能,如同过程性能,是所有变差源随环境的影响。( X ) 11、测量系统变异性可能影响过程的稳定性、目标以及变差的决定。 ( V ) 12、测量系统误差可以分成五种类型: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和线性。( V ) 13、测量系统研究的目的之一是获得测量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时,有关该系统测量变差大小和类型的信息。 ( V ) 14、稳定性是偏倚随时间的变化。 ( V ) 15、灵敏度是导致一个可检定到的(可采用的)输出信号的最小的输入。 ( V ) 16、为使测量系统线性可被接受,“偏倚=0”线必须完全在拟合线置信带以内。 ( V ) 17、极差法是一种可提供可对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两个特性作估计评价的方法。( X ) 18、量具R&R 是对一个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合成变差的估计。GRR 变差等于系统内和系统间变差之和。 ( V ) 19、准确度是观测值和可接受的基准值之间同意的接近程度。( V ) 20、测量系统控制计划要对所有相关的变差来源进行量化和跟踪。( V ) 二、选择题(把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选择填入括号中) 1、所谓偏倚的特性,是指数据相对基准(标准)值的位置,而所谓方差的特性,是指数据的分布宽度。( ) A、位置变差 B、一致性 C、分布宽度 D、均一性 2、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可以进行计量型量具的研究,三种可接受的方法是: 极差法、均值极差法和方差分析法。 ( ) A、线性分析法 B、方差分析法 C、风险分析法 D、解析法 3、一个稳定的测量过程是关于位置的统计受控。( ) A、宽度 B、位置 C、真值 D、系统变差 4、对于过程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异性应该显示有效的分辨率并且与制造过程变差相比要小。 () A、大 B、小 C、相等 D、相同 5、分辨力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SPC 过程变差极差图最好地显示出来。 ( ) A、均值图 B、极差图 C、散点图 D、误差图 6、测量系统的能力是基于短期的评估,对测量误差(随机的和系统的)合成变差的估计。()

培训与开发试题.doc

培训与开发试题 组织通过学习、训导的手段,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注重员工的培训与开发。下文是培训与开发试题,欢迎阅读! 培训与开发单项选择题 1.企业培训必须服从一定的战略原则,企业的培训战略原则包括两层含义,即服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 )。 A 培训工作的效益原则 B 从战略角度来开展培训工作 C 培训工作的计划原则 D 培训工作的系统原则 2.严格( )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也是检验培训质量的重要手段。A 考勤B 挑选老师C 设计内容D 考核评估 3.企业培训的产出不能纯粹以传统的经济核算方式来进行,因为它包括潜在的和发展的因素,另外还有( )。 A 战略的因素 B 社会的因素 C 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D 企业员工队伍素质的因素 4.员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 )行为,和其他投资一样,也是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考虑收益大小及远期效益、近期效益问题。 A 投资 B 福利 C 战略 D 留人

5.在向员工提供培训以前,企业可以和员工签订培训服务协议,( )一般不列入这个协议书。A 培训内容和目的B 部门经理人员的意见C 培训后的考试成绩D 培训后的违约补偿 培训与开发判断题 1、初级培训则应侧重于学习新理论、新观念、新方法。培训的级别越高,所采用的组织形式则越趋大型化、长期化。( ) 2、新员工培训的一般程序为:部门层次的培训概况介绍企业层次的培训参观。( ) 3、在职培训的优点是它比较省钱,受训者边干边学,不需要像教室或教学法计划要求的教学手段一样花较多的脱产培训设施。但这种方法不能促进学习,因为受训者边干边学习,不能迅速得到有关他们工作行为正确与否的反馈。( ) 4、在培训工作上应该做形式主义的培训。( ) 5、组织学习研究方面的理论基础是指运作管理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理论。( ) 6、人力资源中最能体现价值的资源是物力资源。( ) 7、人的大脑开发是永远止境的。( ) 8、传统的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是一次开发理论,即人的开发仅是

MSA培训考试题(含答案)

MSA培训试题 部门:姓名: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 (10 X 3分) 1.偏倚是指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值。 2.测量系统分析是用于分析测量系统对数量化测量值的影响,主要强调人员和量具的变差对测量值的影响。3.测量系统的五个统计特性分别是:偏倚性、线性、稳定性、重复性、再现性。4.所有检验、测量和测试仪器必须有独一无二的标识(编号),以标明其校准状态。 5.选用量具的有效分辨率必须小于规范/公差的 1/10 ,才不会因为量具误差而影响到测量结果。 6. 总变差 (TV)= 制造过程变差(MPV) + 测量系统变差(MSV) 。 7. 重复性是由同一个评价人,采用同一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变差。 8. 再现性是由不同评价人,用同一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所获得的平均值的变差。 9. 线性分析时至少要作二次分析,在量具作业范围的开端和末端各一次,建议在量具作业范围的中端也应考虑分析。 10. 产品控制计划中的被确定为产品特殊特性所使用到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进行MSA。 二、判断题(15 X 2分) 1. 准确度就是指测量系统的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异。(√) 2. 稳定性是偏倚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是漂移。(√) 3. 测量系统分析的样品必须是选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的生产的范围。(√) 4. GR&R分析可接受的分级数(ndc)应该≥10。( X ) 5. 所有测量结果都存在一定的误差。(√) 6. 测量系统的变差只能是由普通原因而不是特殊原因造成。(√) 7. 对于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差应该显示有效的分辩率并且与制造过程变差相比要小;(√) 8. 量具是指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经常用来特指用在车间的装置;包括通过/不通过装置。(√) 9. 偏倚=0整个直线都位于置信度区间以内,该测量系统的线性不可接受。( X ) 10. 测量过程的目标是零件的“真”值,遗憾的是真值永远也不可能被知道。(√) 11. Kappa分析法需考虑评价人之间不一致量有多大,不考虑他们是不是一致。(X) 12.计量型测量系统分析通常采用交叉表法分析。(X ) 13. 稳定性是在有特殊原因变差的统计控制状态下,是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值在不同时间的偏倚的总变差。( X ) 14. 特别是工程变更后的产品在控制计划中被确定具有产品特殊特性所使用到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必须进行MSA。(√) 15. 位置误差通常是通过分析重复性和线性来确定。( X ) 三、不定项选择题(10 X 4分) 1. 对量具进行测量系统分析需要使用盲测方法的是 C 。 A 偏倚分析 B 线性分析 C GR&R分析 D Kappa分析 2. 以下哪种分析方法不是用于计数型的测量系统 AD 。 A 偏倚分析 B Kappa分析 C 交叉表法分析 D GR&R分析 3. 测量仪器分辨力的使用准则应该至少是 BD 。 A 公差的1/5 B 公差的1/10 C 过程变差的1/5 D 过程变差的1/10 4. D 是指量具在预期工作范围内偏倚的变化(之间的差值)。 A 、稳定性 B、偏倚性 C、重复性 D、线性 5.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最好的方法是通过 A 控制图来实现的。 A、均值极差图 B、P图 C、鱼骨图 D、直方图 6. 在不同时间产生的偏倚的总变差是指 C 。 A.重复性; B、再现性; C、稳定性; D、线性 7.以下那一个不是造成过分偏倚的可能原因D。 A、仪器需要校准 B、仪器或夹紧装置的磨损 C、基准出现误差 D、重复性误差 8. 某卡尺的允许示值误差是±0.02mm,测量值为95.26mm,若示值误差为+0.01mm,实际值应该是 D 。 A 、95.28 B、95.27 C、95.24 D、95.25 9. GR&R的判定标准:当 D 时,该系统为可接受。 A 、%R&R<30% B、%R&R>30% C、10%<%R&R<30% D、%R&R<10% 10. 对量具运用交叉表法分析的可接受标准是 A 。 A 、大于0.75 B、大于0.90 C、小于0.75 D、小于0.90 第1页共3页

MSA习题和答案

测量系统分析试题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测量系统分析必须采用MSA参考手册中的分析方法和接收准则。(2) 2.当某计量型检具只用来检验某一特定的尺寸,而不使用其量程的其它范围时,则不用分析其线性是否满足要 求。(1) 3.在评价重复性和再现性时,除了要评价%GRR,还要计算分级数ndc。(1) 4.对偏倚进行区间估计时,如果顾客无特殊要求,默认的置信水平应取90%。(2) 5.对控制计划中提及的测量系统均需进行测量系统分析而重点应分析特殊特性。(1) 6.在针对计数型量具进行MSA时其Kappa>0.75表示一致性不好,Kappa<0.4表示一致性可以接受。(2) 7.某工艺员对零件几何尺寸的Φ2060.05选择采用0.02的卡尺进行了测量。(2) 8.当%GRR超过30%(特殊特性)时在该工序上的SPC是无意义的,应首先改善测量系统。(1) 9.准确度就是指测量系统的平均值与基准值的差异;(F) 10.稳定性是偏移随时间的变化,也就是漂移;(T) 11.线性是测量系统的随机误差分量;(F) 12.灵敏度是指测量系统对被测量特性改变的响应;(T) 13.测量系统性能就是测量系统的能力;(F) 14.测量的不确定度分析包含了MSA;(T) 15.测量系统分析的样品必须是选自于过程并且代表整个的生产的范围;(T) 16.GR&R分析可接受的最小分级数为5;(F) 17.测量系统分析要求必须要用到图解法;(F) 18.稳定性研究与量具的周期检定计划的制订没有关系。(2) 19.MSA的结果与FMEA没有什么关系。(2) 20.ANOVA分析中的方差被分解成零件、评价人、量具以及评价人与量具的交互作用所造成的重复误差4部份(F) 二、名词解释 1.测量 2.测量系统 3.偏倚 4.线性 5.稳定性 6.重复性 7.再现性 8.分辨率 9.真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