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国内外旅游拥挤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国内外旅游拥挤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国内外旅游拥挤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国内外旅游拥挤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国内外旅游拥挤研究进展及其启示

程平平,杨效忠,彭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旅游拥挤视角下的世界遗产地空间冲突特征、机制及调控研究”(41471129)资助。[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o Y ANG Xiaozhong)(No.41471129).][收稿日期]2013-01-14;[修订日期]2013-03-18

[作者简介]程平平(1989—),女,安徽安庆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生态与旅游规划,E-mail:cheng20070613@https://www.sodocs.net/doc/252807286.html, ;杨效忠(1969—),男,安徽六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E-mail:yxzxx2003@https://www.sodocs.net/doc/252807286.html, ,通讯作者;彭敏(1986—),安徽石台人,硕士。

[摘

要]伴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以及出游意愿的增强,旅

游大众化、常态化趋势日益明显。特别是“黄金周”假期期间,游客出行数量激增,造成部分景区游客数量暴涨,旅游拥挤现象十分严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旅游拥挤造成的景区生态环境恶化、游客满意度下降等问题亟待解决。文章在国内外旅游拥挤相关文献的检索和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国外关于旅游拥挤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国外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于旅游拥挤与密度、影响旅游拥挤感知的因素、旅游拥挤准则等方面;而国内旅游拥挤相关研究关注点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异,更加侧重于旅游容量、社会承载力等方面的探讨。最后,在对国内外旅游拥挤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启示。

[关键词]旅游拥挤;研究进展;启示[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5)03-0106-10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5.03.011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黄金周”假期的推行,旅游已经成为国内大众闲暇时间的首要选择。随之而产生的旅游拥挤现象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旅游拥挤不仅会降低景区环境质量,而且也会引起景区的一系列社会负面影响。如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华山景区由于拥挤造成游客被困山上,并与景区工作管理人员造成冲突的事件,在社会上造成极坏的负面影响。可见,旅游拥挤研究是客观发展的需要。由于国内带薪休假制度仍不完善,加之“黄金周”假期的施行,

致使国内景区游客出现“井喷”现象,拥挤不堪,因

此,加强旅游拥挤相关的研究刻不容缓。旅游拥挤研究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具有重大的社会实践价值,同时,加强旅游拥挤的相关研究也有助于拓展旅游社会学和旅游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视野,丰富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本文尝试通过对国内外旅游拥挤相关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总结出国内外旅游拥挤相关研究进展,并就国内外的研究差异进行比较,旨在提出相关研究启示。1

国外旅游拥挤研究进展

随着二战后经济持续繁荣,人们对户外游憩体

验需求剧增,旅游拥挤问题开始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起初的研究内容主要是拥挤与密度的关系,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内容不断拓展。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涌现出许多相关研究文献(表1),从研究内容上来看,人们更多关注旅游拥挤影响因素、旅游拥挤与准则及其与承载力的关系等。从研究案例地上来看,多数文献案例地局限于低密度荒野地区(backcountry ),直到20世纪90年代,拥挤研究逐

渐扩大到高密度游憩区域(frontcountry )[10]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一般是采用李克特量表测量旅游拥挤程度[11]。定性方法也是测量拥挤感知的一个重要方法,主要采用访谈方法获取研究对象的旅游感受特征等。总之,旅游拥挤研究已得到国外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相关研究不断升温,同时出现许多代表性的观点和人物。

1.1拥挤概念界定

旅游拥挤本质上是各种因素和条件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交织的产物。国外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旅游拥挤的定义进行了探讨。起初有学者认为拥挤是个人对空间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负面感受的主观状态[12]。Heberlein 进一步规范拥挤概

念,指出拥挤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特殊密度超过特定值产生的负面评价[3]。Schmidt也提出类似概念,认为拥挤是对特定密度和遇见者数量的消极评价[13]。随后出现一些将高密度等同于拥挤的研究误区。Absher和Lee认为,户外游憩区在高密度情况下,游客就会产生拥挤感知[1],然而Stokols认为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人的数量,是一种描述性术语,通过计算人数以及他们所占的空间就能得到密度,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而拥挤是密度的消极评估,主观性较强,是一种涉及场景、活动以及个人等多种信息的综合评价概念[14]。因此,拥挤并不仅仅代表高密度或庞大数字。环境心理学学者从心理角度探讨拥挤概念,Bell指出,拥挤是一种由压力产生的心理状态,具有激励属性[15]。Hammitt指出,拥挤是一个规范概念,是由共同观念产生的[16]。总体上,目前国外学者普遍将拥挤定义为一定区域内特定密度水平的一种消极评价。

1.2旅游拥挤与密度

旅游拥挤与密度关系是研究旅游拥挤的切入点。密度是每个单位空间中人数的客观数值,可由经营管理者直接控制。因此,探讨旅游拥挤与密度之间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Wagar最早开始研究密度与旅游拥挤之间的关系[17],随后相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呈现4种研究结果,即较强的正相关关系[2]、中度相关性[18]、微弱的正相关关系[1]、毫无关系[19]。Virden以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的博物馆为例,在游客高峰期随机抽取403个游客作为调查对象,结果发现密度偏好与拥挤感知呈现微弱的正相关关系[20]。目前,学界普遍认同拥挤感知不仅仅是密度的函数,旅游拥挤与密度之间关系复杂,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21]。1.3旅游拥挤的影响因素

影响旅游者拥挤感知的因素是旅游拥挤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起初,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低密度野外案例区域,比较注重人口和环境因素对旅游拥挤的影响。Johnson发现,空间、社会环境和个人特点是旅游拥挤的3个决定因子[22];Choi也认为,环境和个人特点是旅游拥挤的重要影响因素[23]。尔后,旅游拥挤研究逐渐转移到高密度游憩案例区域。Chang总结前人研究文献认为,旅游拥挤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个人特点(期望、偏好、体验和人口统计特征)、其他游客特点和环境因素(地理位置、发展程度、公共设施的数量和质量)[24]。进入21世纪,学者们主要是从游客个人特点和游客之间的关系两个角度集中研究旅游拥挤的影响因素。Gramann 在研究高密度地区拥挤感知影响因素中,将旅游拥挤分为目标拥挤、行为拥挤和物理拥挤,总结3种拥挤类型的影响因素分别为游客心理可接受最高密度水平、其他游客行为影响程度和空间限制[19]。Weaver以华盛顿白鲑鱼河为例,研究发现遇见者、排队时间和游客体验经历与旅游拥挤具有高度相关性[25],随后Holloway专文探讨游客个人性格特点(内向和外向)对拥挤感知的影响,结果发现游客性格不同,拥挤感知亦不同[26]。概括起来,学者们主要是从人口数量、社会环境、个体特点、研究方法等方面探索了影响旅游拥挤的原因(表2)。

表1旅游拥挤研究内容

Tab.1The contents of tourism

crowding

表2旅游拥挤影响因素

Tab.2The factors of tourism

crowding

1.4旅游拥挤准则

准则(norms)是由社会学和心理学发展而来,它是个人和团体评价社会、个人和环境条件的标准[30]。许多学者认为准则具有3个特点[31]:(1)特定行为和评价规范的综合陈述;(2)规范特定环境中的特定行为;(3)对恰当行为的要求。更有学者将准则分为社会准则和个人准则[32]。社会准则是指对团体中其他人的行为要求;个人准则是指个人道德感。Laws指出拥挤准则还包括遇见者准则,是游客对旅游景点最佳使用水平和社会条件的个人信念,

其中,个人遇见者准则是个人对游憩区遇见者人数的最高可接受水平,而社会遇见者准则是团体对遇见者人数的偏好水平[33]。总之,拥挤准则是个人在特定情形下所能接受的行为要求,是人们在特殊场合适当表现的原则。

研究内容上,学者们主要是从拥挤感知与准则之间的关系和拥挤准则影响因子两个方面着手研究。Vaske等以资源类型、游客类型、偶遇类型为变量探讨旅游拥挤准则,结果发现当游客的偶遇人数超过拥挤准则,拥挤感知则会增加[34]。另有研究发现,拥挤对象不同会引起拥挤准则差异性。Vaske 等发现,美国国家湖岸的早期旅游者要比近期旅游者的拥挤准则低[35],低密度游憩区游客与高密度游憩区游客拥挤准则是不同的[36]。Park总结前人研究成果认为,拥挤准则主要包括个人准则、社会准则和情境等影响因子[37]。

研究方法上,旅游拥挤准则研究一般采用传统数值分析方法(numerical approach),采取两种调查形式:一是访问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接受的遇见者数量,二是访问游客相互接触的最高频率。传统数值分析方法常以两种形式存在,向调查对象设计一系列关于遇见者数量的问题,通过整理被访对象的相关数据,建立旅游拥挤准则曲线,此类方法称为长数值分析方法(long numerical approach)。但是这种方法调查过程繁琐,学者们随即提出了短数值分析方法(short numerical approach),此类数值分析方法只需要调查对象回答旅行一天中最多可接受的遇见者数量,减轻了被调查对象的任务[24]。然而,在高密度游憩区,由于期望游客确定遇见者人数具有一定的难度,视觉评估法(visual approach)开始应用到准则测量研究中。与数值分析法相同,视觉评估法同样存在长短两种形式。长视觉评估法(long visual approach)是受访者对一系列不同人数旅游景点图片的评价;短视觉评估法(short visual approach)是受访者观察所有不同人数的旅游景点图片后,选择可接受的最高使用水平图片。Manning就此比较了旅游拥挤准则的两种研究方法对拥挤感知的影响(表3)。

准则理论对旅游拥挤研究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39]:(1)拥挤准则理论区别了使用水平和拥挤的不同。使用水平是单位空间人数的物理概念,没有主观评价,而拥挤是对使用水平的消极评价,具有主观性。(2)人们会对特定情境区域产生特定拥挤准则,因此,针对拥挤准则的研究有助于加强公园和户外游憩区域的拥挤管理。

1.5旅游拥挤与承载力

承载力研究起初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领域,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到公园和户外游憩区域[40]。拥挤管理在旅游和休闲研究中是一个长期受关注的领域[41],而承载力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性研究问题。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概念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Manning提出社会承载力是游憩领域需深入研究的主题,认为承载力是游憩区域提供娱乐环境和娱乐体验的最高使用水平[42]。Rouphael进一步界定承载力概念,即在不会破坏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降低游客体验质量的条件下,旅游景点同一时间可以接受的最多游客[43]。Wagar认为承载力是保证游客体验质量条件下,游憩区所能承受的最大使用量,主要影响因子包括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17]。换言之,随着旅游景区游客的增多,不仅会使景区的资源环境受到破坏,同时也会降低游客体验质量。Williams[44]将影响承载力的因子总结为6大因子:生态系统因子、物理因子、政治因子、经济因子、居民感知因子(自由、受益大小和游客行为)和游客感知因子。随后,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游客使用量和环境条件对承载力的影响,学者们普遍

表3研究方法对比

Tab.3The comparative of research

method

认为社会承载力与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密切相关。Heberlein认为,承载力是在自然环境和游客体验未受影响的前提下,特定区域内可以容纳的使用者数量,将承载力分为4种类型:生态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环境承载力和设施承载力[45]。Rosenthal通过研究得知,游客体验质量会随着游憩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而降低,同时也会由于拥挤和其他社会影响而降低[46]。由于评价游客体验质量的标准难以统一,使得承载力研究难度较大。

1.6旅游拥挤与满意度

旅游拥挤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Manning等最初认为,景区游客密度大对游客满意度有潜在的负面影响[47],随后,较多文献均认为拥挤与满意度之间呈直接负相关[48]。然而Bultena 等学者并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负相关性[11],但是发现其他相关变量对游客满意度存在一定的影响,如旅游期望拥挤与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游客期望拥挤水平越高,满意度水平则越低。另有部分学者发现旅游拥挤与满意度之间存在间接负相关关系,Robinson以新罕布什尔州的大海湾原野游客为例,发现游客的拥挤感知越强,满意度越低,导致游客采取更多的应对行为策略[49]。

1.7旅游拥挤与调适机制

调适机制(coping strategy)最先是由城市社会学家应用于娱乐场所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引入旅游拥挤的研究当中,学者们发现,当旅游者感知到拥挤时会采取相应的调适策略以提高自身旅游体验质量[50]。针对具体的调适行为,学者Heberlein等认为,在旅游拥挤研究模型中应包括身体和认知能力的调适行为,旅游者的个人调适能力对拥挤感知和满意度具有较大的影响[51]。学者们提出旅游者面对拥挤感知可能采取的调适机制主要包括转移(displacement)、合理化(rationalization)和产品转换(product shift)。转移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52],时间转移是指选择人流较少的时段或者选择旅游者较少的时间来游玩。空间转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个游憩区域内的转换,另一种是从一个游憩区转移到另一个游憩区。合理化是指大众游憩活动是一种自愿和自我选择的行为,同时花费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有些旅游者会漠视拥挤的感觉以避免破坏旅游体验,而将旅游体验视为合理以维持满意度[53-54]。产品认知调整是指旅游者根据旅游环境和旅游体验,通过调整自身偏好和期望,保持较高满意度的行为[55]。

2国内旅游拥挤研究进展

国内拥挤感知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国内一般将拥挤称作旅游感知容量、心理容量以及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者人数[56]。除此之外,拥挤也被界定为某种状况下的心理状态[57]。拥挤这一现象涉及面极其广泛,旅游规划、景区管理和旅游安全等领域均有涉及。纵观学者们对旅游拥挤的研究文献,目前国内对旅游拥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容量控制、环境承载力、旅游拥挤影响因素、旅游拥挤与满意度、调适机制等方面。

2.1旅游拥挤与容量控制

国内就旅游拥挤与容量控制方面做过较多研究,赵红红在1983年首次提出旅游环境容量问题[58],刘振礼等从概念体系和计算方法上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初步尝试[59],随后国内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60]、测算方法[61-62]和应用研究[63-64]等方面。众多学者在旅游环境容量问题研究中提出预约制度[65]、限制容量[66]、替代性产品开发[67]等策略,以缓解景区拥挤现象。

2.2旅游拥挤与承载力

国内关于拥挤感知研究开始主要是从环境承载力角度探索,多将游客的拥挤感知作为评判游憩区合理承载力的标准。崔凤军首次提出环境承载力[56],自此掀起了国内研究环境承载力的热潮,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入新的阶段,重点研究环境承载力测量方法,主要有热点空间容量预测法[68]、旅游环境承载力物元模型[69]、旅游环境承载力灰色评价[70]等,为旅游管理和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优化手段。

2.3旅游拥挤的影响因素

虽然旅游拥挤的影响因素研究是国内旅游拥挤研究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国内旅游拥挤研究起步晚,学者们对拥挤感知影响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进行专项研究和探讨的文献较少。拥挤感知具有可影响性,拥挤感知影响因素存在不易控性和区域

差异性[71],在探讨拥挤感知影响因素的案例中,发现社会密度、游客个人特点和环境因子等都会显著影响游客拥挤感知[72-73]。

2.4旅游拥挤与满意度

旅游学术研究中对于游客满意度的探讨内容是多方面的,而学者们对旅游拥挤与满意度之间的研究尚少。学者们对旅游拥挤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尚未达成一致,总结国内学者的文献成果,可将国内对旅游拥挤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归纳为不相关[74]和负相关[75-76]。旅游拥挤是影响景区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旅游拥挤与满意度之间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2.5旅游拥挤与调适机制

国内对旅游拥挤与游客调适机制的研究文献极少,这意味着游憩领域的“调适机制”在中国的研究尚处于萌芽期。现有文献主要是通过案例实证分析游客拥挤感知与游客的调适反应。拥挤感知与调适行为关系的专项研究显示,在高密度游憩区域虽然游客均会感到拥挤,但是由于个人特质、态度、其他游客不当行为以及区位不同,拥挤感知程度不同[77],会采取不同的调适行为,以实现自己的付出与满意度的协调[78]。

3国内外旅游拥挤研究比较

3.1时间维度

国外早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最高峰,进入21世纪仍然保持较高的研究文献数量。相比较而言,国内对旅游拥挤研究稍显滞后,自1999年我国实行“黄金周”制度以来,每年的“黄金周”都会出现景区游客“井喷”现象,吸引大量学者们对旅游拥挤研究的关注,逐渐填补国内对此领域的研究。

3.2发展环境

国内外旅游业处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经济环境中,旅游拥挤现象的根源以及面临的关键性问题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居民经济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相应的生活和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外出旅游成为人们释放压力和享受生活的最佳选择。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人口的迅速增长与有限的旅游资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并且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中国人与外国人相比,在面对拥挤时的表现也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对于国内旅游拥挤研究,在以国情为基础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国内外文化传统以及经济环境的差异,进行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研究。

3.3研究内容

由于国内外发展环境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同背景下的学者在对拥挤问题的认识也存在不同。因此,国内外的拥挤研究内容比较应结合具体的发展环境进行探讨。国外旅游拥挤研究内容涉及面较广、研究文献相对丰富、研究主题多样,注重从自然环境、旅游者感知、资源管理等多个角度来对旅游拥挤现象进行剖析。国内旅游拥挤研究由于受国情影响,更加注重从实践层面来探讨旅游容量控制、拥挤对景区自然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因此,如何把握国内旅游业现实发展困境,推进旅游景区、旅游规划、旅游交通等旅游系统环节的健康有序发展,成为学者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3.4研究方法

国外对旅游拥挤的研究建立在大量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以案例分析为主(表4),将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构建合理研究框架。另外、旅游拥挤庞大的游客人数以及复杂的拥挤体验,使得建立旅游拥挤模型成为旅游拥挤研究必不可少的研究方法[79]。总之,国外旅游拥挤研究从理论角度上建立模型,多采取实证研究,将实验法与实地调查相结合,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同时注重新技术如遥感技术、计算机模拟的应用。与国外不同,近年来国内旅游拥挤相关研究成果多采用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

4研究启示

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能够快速把握研究的取向和方法,但是由于国内外旅游拥挤研究在时间维度、发展环境、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不同的国家和文化背景中展现出不同的表现形态和演进规律。因此,考虑旅游拥挤研究中不同路径背后的逻辑和将来的取向,进一步结合中国现实国情,立足于中国的文化传统环境,开展

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研究更有意义,本文认为国内旅游拥挤研究在以下方面有待完善和深化:

研究内容上,由于国内外旅游拥挤在发展时间阶段和发展环境方面的差异性,国内外旅游拥挤未来的研究趋势和关注点必然存在较大的不同。因此也对国内旅游拥挤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有:(1)旅游拥挤感知影响因素及机理研究。旅游拥挤是景区满意度和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基础,其中,旅游拥挤感知影响因素是旅游拥挤研究核心,未来研究应在综合考虑中国复杂国情和文化传统基础上分析旅游拥挤的影响因素,为景区管理提供适宜手段以缓解景区压力。(2)关注旅游拥挤感知差异研究。国外游客对旅游度假的要求较高,旅游拥挤感知强烈。由于中国本是拥挤大国,国内游客对拥挤的习惯性导致国人对旅游拥挤的感知并不强烈。但是入境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入境旅游者的旅游拥挤感知差异显得尤其重要。此外,不同时间段和不同类型旅游地的

旅游拥挤感知也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旅游拥挤现象时空分布不均的现实,未来应加强对黄金周、周末和日常时间段的旅游拥挤感知差异研究,注重比较不同类型旅游地的旅游拥挤感知,尤其是对知名景区、自然文化遗产地和主题公园等旅游拥挤现象较为突出的旅游产品的案例比较研究。(3)从历史和现实出发,探索有效的旅游拥挤管理政策。随着“黄金周”假期的推行、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的出台,短时间内的人口集聚对旅游目的地的交通、设施、环境、安全造成较大压力,如何及时疏导车流、人流,避免拥挤现象频发,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需要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从信息及时发布、交通疏导、景区限流等多角度及时制定和调整旅游拥挤管理政策。

研究方法上,旅游拥挤研究的成熟依赖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旅游拥挤研究方法应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从现有文献分析可知,国内旅游拥挤研究具体方法大多采用案例分析,观察法、开放式问卷和访谈法等研究范式较少,资料来源有待拓展。因此,加强构建适合旅游拥挤领域的研究方法体系,形成规范的研究范式是旅游拥挤研究走向成熟的关键。

研究视野上,旅游拥挤现象涉及的领域广泛,不仅涉及景区管理,还与旅游规划、旅游交通、餐饮住宿等领域有着密切联系。旅游拥挤现象不仅需要景区采取有效管理措施,还需要旅游拥挤涉及领域共同协商,合力解决旅游拥挤问题。因此,学者们应不断拓展旅游拥挤研究视角,全面研究旅游拥挤现象。

致谢:衷心感谢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李想博士为本文提供的相关研究资料!衷心感谢审稿专家在历次修改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Absher J D,Lee R G.Density as an incomplete cause of

crowding in backcountry settings[J].Leisure Sciences,1981,4

(3):231-247.

[2]Desor J A.Toward 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crowding[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2,21(1):79-

83.

[3]Shelby B,Vaske J J,Heberlein https://www.sodocs.net/doc/252807286.html,parative analysis of

crowding in multiple locations:Results from fifteen years of

research[J].Leisure Sciences,1989,11(4):269-291.

[4]Stokols D,Schopler J.Physical,social,and personal

determinants of the perception of crowding[J].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73,5(1):87-115.

表4旅游拥挤实证研究

Tab.4Empirical studies of tourism

crowding

[5]Manning R E,Valliere W A,Wang B,et al.Crowding norms:

alternative measurement approaches[J].Leisure Sciences,1999, 21(2):97-115.

[6]Vaske J J,Donnelly M P.Generalizing the encounter-norm-

crowding relationship[J].Leisure Sciences,2002,24(3-4):255-269.

[7]Schreyer R,Roggenbuck J W.The influence of experience

expectations on crowding perceptions and social-psych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ies[J].Leisure Sciences,2009,32(4):373-394. [8]Lee H.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 Planning at an

Alternative Tourism Destination-Crowding,Satisfaction and Behavior[D].Mckeesport Allegheny: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1997.

[9]Eroglu S A,Machleit K,Barr T F.Perceived retail crowding and

shopping satisfaction:The role of shopping value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8):1146-1153.

[10]Vaske J J,Donelly M P,Petruzzi J P.Country of origin,

encounter norms,and crowding in a frontcountry setting[J].

Leisure Sciences,1996,18(2):161-176.

[11]Bultena G,Field D,Womble P,et al.Closing the gates:A study

of backcountry use-limitation at Mount McKinley National Park [J].Leisure Sciences,1981,4(3):249-267.

[12]Stokols D.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ensity and crowding:

Som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Psychological Review, 1972,79(3):275-277.

[13]Schmidt D E,Keating J P.Human crowding and personal

control:An integration of the research[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79,86(4):680-700.

[14]Stokols D.A social psychological model of human crowding

phenomena[J].Aip Journal,1972,38(2):72-83.

[15]Bell P A,Fisher J D,Baum A,et al.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the5th Edition)[M].Philadelphia:Holt,Rinehart,Winston,Inc, 1990:279-321.

[16]Hammitt W E,Cole D N.Wildland Recreation:Ecology and

Management[M].New York:John Wiley&Sons,1998:123-127.

[17]Wagar J.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ild lands for recreation[J].

Forest Science,1964,10(7):247-261.

[18]Randall J.The Windshield Experience:Visitor Density,

Perceived Crowding and Satisfaction in a Drive-through Dunes Park[M].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1977:33.

[19]Gramann J H,Burdge R J.Crowding perception determinants

at intensively developed outdoor recreation sites[J].Leisure Sciences,1984,6(2):167-186.

[20]Virden R J,Budruk M,Andreck K L.Crowding and satisfaction

among visitors to a built desert attraction[J].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2002,20(3):1-17.

[21]Andereck K L,Becker R H.Perceptions of carry-over crowding

in recreation environments[J].Leisure Sciences,1993,15(1):25-

35.

[22]Johnson T E.Perceptual Determinants of Crowding Stress[D].

Edmonton:The University of Alberta,1978.

[23]Choi G C.Situational and Personal Factors in Perception of

Crowding[D].Laramie:The University of Wyoming,1978. [24]Chang C Y.A Simulation Approach to Crowding in Outdoor

Recreation[D].Mckeesport Allegheny: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1993.

[25]Weaver C L.A Case Study of the White Salmon River in

Washington[D].Morgantown:West Virginia University,2010. [26]Holloway A.Exploring the Influence of Survey Item Order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n Perceived-crowding and Recreational Satisfaction in an Urban Park Environment[D].Tempe:Arizona State University,2011.

[27]Li J.The Effects of Store Physical Environment on Perceived

Crowding and Shopping Behavior[D].Auburn:Auburn University,2004.

[28]Westover T N,Collins J R.Perceived crowding in recreation

settings:An urban case study[J].Leisure Sciences,1987,9(2): 87-99.

[29]Tarrant M A.Variability of the perceived crowding scale:A

research note[J].Leisure Sciences,1999,21(2):159-164. [30]Vaske J J,Graefe A F,Shelby B,et al.Backcountry encounter

norms:Theory method and empirical evidence[J].Leisure Research,1986,18(3):137-153.

[31]Williams D R,Roggenbuck J W,Bange S.The effect of norm-

encounter compatibility on crowding perceptions,experience and behavior in river recreation setting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1,23(2):154-172.

[32]Roggenbuck J W,Williams D R,Bange S P,et al.River float trip

encounter norms:Questioning the use of the social norms concept[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1,23(2):133-153.

[33]Laws E.Conceptualizing visitor satisfaction management in

heritage settings:An exploratory blueprinting analysis of Leeds Castle[J].Tourism Management,1998,19(6):545-554.

[34]Vaske J J.Donnelly M P.A value-attitude-behavior model

predicting wildland preservation voting intentions[J].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1999,12(6):523-537.

[35]Vaske J J,Donnelly M P,Heberlein T A.Perceptions of

crowding and resource quality by early and more recent visitors [J].Leisure Sciences,1980,3(4):367-381.

[36]Vaske J,Whittaker D.Normative approaches to natural resources

[J].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2004,12(5):283-294. [37]Park C I.Crowding Norms and Ethnic Factors Affecting

Perceived Crowding in Downhill Ski Areas:An Exploratory Study in the USA and Korea[D].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96.

[38]Manning R,Lawson S,Newman P,et al.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measuring crowding-related norms in outdoor recreation[J].

Leisure Sciences,2002,24(3):339-348.

[39]Shelby B,Vaske J https://www.sodocs.net/doc/252807286.html,ing normative data to develop evaluative

standards for resource management:A comment on three recent paper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1,23(2):173-187. [40]Manning R,Lime D.Freimund W,Pitt D.Crowding norms at

frontcountry sites:A visual approach to setting standards of quality[J].Leisure Sciences,1996,18(1):39-59.

[41]Jin Q,Pearce P.Tourist perception of crowding and

management approaches at tourism sites in Xi’an[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1,16(3):325-338. [42]Manning R E,Valliere W A,Wang B,et al.Crowding in parks

and outdoor recreation:A theoretical,empirical,and managerial analysis[J].Journal of Park and Recreation Administration, 2000,18(4):57-72.

[43]Rouphael A B,Hanafy M.An alternative management

framework to limit the impact of scuba divers on coral assemblages[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07,15(1):91-103.

[44]Williams P W,Gill A.Tourism Carrying Management Issues

[M].Oxford:Butterworth-Heinemann,1994:174-187.

[45]Shelby B,Heberlein T A.Carrying Capacity in Recreation

Settings[M].Corvallis:Oreg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6:65-

89.

[46]Rosenthal D H,Driver B L.Managers’Perceptions of

Experiences Sought by Ski-Tourers[J].Journal of Forestry, 1983,81(2):88-105.

[47]Manning R E.Studies in Outdoor Recreation:Search and

Research for Satisfaction(the3rd Edition)[M].Corvallis: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11:412-468.

[48]Whisman S A,Hollenhorst S J.A path model of whitewater

boating satisfaction on the cheat river of west Virginia[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8,22(1):109-117.

[49]Robinson K,Burns R.Proceedings of the2006Northeastern

Recreation Research Symposium[C].New York:U.S.Forest Service,Northern Research Station,2006:23.

[50]Tseng Y P,Kyle G T,Shafer C S,et al.Exploring the crowding–

satisfaction relationship in recreational boating[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9,43(3):496-507.

[51]Heberlein T A,Shelby B.Carrying capacity,values,and the

satisfaction model:A reply to Greist[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7,29(2):142-148.

[52]Johnson A K,Dawson C P.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complexities of coping behavior in Adirondack wilderness[J].

Leisure Sciences,2004,26(3):281-293.

[53]Hammitt W E,Patterson M E.Coping behavior to avoid visitor

encounters:Its relationship to wildland privacy[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91,23(3):225-237.

[54]Anderson D H,Brown P J.The displacement process in

recreation[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984,1(16):61-73.

[55]Manning R E,Valliere W A.Coping in outdoor recreation: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rowding and conflict among community residents[J].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2001,33

(4):410-426.

[56]Cui Fengjun.Study on the tourist environmental bearing

capacity:One of the criterion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J].Economic Geography,1995,15(1):105-109.[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 1995,15(1):105-109.]

[57]Zhang Junyan.The Analysis of Tourism Crowding in

Yangmingshan Wilderness[D].Taipei:“National”Taiwan University,1987.[张俊彦.游憩规划中游客拥挤知觉之分析——以阳明山国家公园为例[D].台北:台湾大学,1987.] [58]Zhao Honghong.Research of tourist environment capability in

Suzhou[J].City Planning Review,1983,(3):46-53.[赵红红.苏州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初探[J].城市规划,1983,(3):46-53.] [59]Liu Zhenli,Jin Jian.Study on the tourism scale of specific

regional[J].Collected Essays on Tourism,1985,(2):26-29.[刘振礼,金健.特定区域旅游规模的研究[J].旅游论丛,1985,

(2):26-29.]

[60]Bao Jigang.Carrying capacities of the Summer Palace[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1987,7(2):32-36.[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6.]

[61]Hu Bingqing.Calculation of tourist environment capacity[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5,8(3):20-24.[胡炳清.旅游环境容量计算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1995,8(3):20-

24.]

[62]Xu Xiaoyin.Discussion on the measuring methods of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pacity in scenic spots[J].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1999,33(3):455-459.[徐晓音.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测算方法探讨[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3(3):455-459.]

[63]Lu Lin.A study on the tourist flows in mountain resorts:A case

study in Huangshan Mountain[J].Acta Geographica Sinica, 1994,49(3):236-246.[陆林.山岳风景区客流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J].地理学报,1994,49(3):236-246.]

[64]Quan Hua,Chen Tian,Yang Zhuxin.The dynamic threshold and

the tendency in Zhangjiajie touris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J].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2,57(5):619-624.[全华,陈田,杨竹莘.张家界水环境演变与旅游发展关系[J].地理学报, 2002,57(5):619-624.]

[65]Zhu Mingyuan.Operating strategy based on free access to

scenic:A case study of Nanjing Xuanwu Lake[J].Journal of Nanjing Radio&TV University,2012,69(4):65-69.[朱明远.基于免费准入的景区经营对策研究——以南京玄武湖景区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69(4):65-69.]

[66]Liao Sishun.Control the scenic tourist capacity from the traffic

flow[J].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2008,20(4):159-161.[廖四顺.从交通“分流”看旅游景区游客容量控制[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4):159-161.]

[67]Luo Hao,Tang Wenyue.Analysis on the economics of the

influence of golden week on scenic spots and their responding behavior[J].Economic Management Journal,2007,(15):63-68.

[罗浩,唐文跃.旅游景区“黄金周”应对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

经济管理,2007,(15):63-68.]

[68]Zhang Weiguo.Research on Structural Overload of Tourist

Carrying Capacity in Circuit Scenic Spot[D].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2004.[张伟国.环游型景区旅游空间容量预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69]Xiang Mingyan.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in Bosten Lake[D].Urumqi:Xinjiang University, 2007.[向名燕.博斯腾湖风景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7.]

[70]Zheng Nasha.Research on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Based

on Gray Evaluation:A Case of Urban Tourism Environment System of Qingdao[D].Qingdao: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2010.[郑娜莎.基于灰色评价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青岛城市旅游环境系统为例[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 [71]Wang Bing.The Visitor Perception of Crowding Research of the

Summer Palace in Beijing[D].Beijing: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2008.[王冰.北京颐和园游客拥挤感知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72]Wu Ruiyu.A Study on Visitors Crowding Perception in Tungshih

Forest[D].Taichung:“National”Chung Hsing University, 2003.[吴瑞瑜.森林游乐区游客拥挤知觉之研究——以东势林场为例[D].台中:国立中兴大学,2003.]

[73]Guo Juan.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olution to congestion in

scenic spots[J].Periodical Press of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0,9(4):476-479.[郭娟.

旅游景区拥挤问题理论分析与解决方案[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4):476-479.]

[74]Zhang Li.A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Crowding and the Tourist Experience in the Tour “Golden Week”:A Case Study of Qixing and Xiangshan Tourist Attractions in Guilin City[D].Guilin: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2008.[张丽.旅游黄金周景区拥挤度与游客体验影响因素研究——以桂林七星景区和象山景区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75]Luo Yanju.Difference between perception of recreation use

impact and Its effect on visitor overall satisfaction under different use level[J].Economic Geography,2006,23(4):698-701.[罗艳菊.不同利用水平下游客对游憩利用影响感知的差异——兼谈其对总体满意度的作用[J].经济地理,2006,23

(4):698-701.]

[76]Zhou Nianxing.Calculation of tourism 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in mountain scenic area:A case study of Huangshizhai scenic area in Wulingyuan[J].Geography and Geo-information Science,2003,19(2):102-104.[周年兴.旅游心理容量的测定——以武陵源黄石寨景区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3,19(2):102-104.]

[77]Ji Yiying.Visitors Crowding Perception and Coping Strategy in

a Frontcountry Setting[D].Taipei:Ming Chuan University,

2007.[纪宜颖.高密度游憩区游客拥挤知觉与调试反应[D].

台北:铭传大学,2007.]

[78]Wang Wenwen.Research of the Impact of Crowding Perception

on Coping Behaviors and Tourists Loyalty in the Situation of the

Beach Resorts[D].Xi’a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2012.[王

文文.海滨沙滩旅游区游客拥挤感知对调适行为及忠诚度影

响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79]Shelby B.Crowding models for backcountry recreation[J].

Land Economics,1980,56(1):43-55.

[80]Weaver C L.A Case Study of the White Salmon River in

Washington[M].Morgantown:West Virginia University,2010:

105-168.

[81]Gramann J H.Social Psychological Applications to The

Structural Modeling of Crowding in Outdoor Recreation[D].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1980.

[82]Shon L A.Wilderness Use and Perceptions of Crowding on the

Kenai Canoe Routes[D].Fairbanks:The University of Alaska,

1981.

[83]Bowes S M.W atercraft Characteristics,Preferences,Experiences,

Expectations and Perceptions of Crowding on the Upper

Delaware Scenic and Recreational River[D].New York:State of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97.

[84]Chandler L A.The Effects of Crowding and Noise on Visitors’

Interpretive Experiences at The Castillo De San Marcos

National Monument[D].Nacogdoches:Stephen F.Austin State

University,2006.

[85]Leary E C.Crowding Expectation,Perception and Use

Distribution of Front Country Visitors to The Grand Staircase-

Escalante National Monument[D].Logan:Utah State University,

2005.

[86]Evans S L.Analysis of Whitewater Boaters’Encounter Norms

and Perceptions of Crowding on Utah’s Westwater Canyon[D].

Laramie:University of Wyoming,2000.

Progress i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Crowding Research and Its Implications

CHENG Pingping,YANG Xiaozhong,PENG Min

(College of Territorial Resources and Tourism,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241003,China) Abstract: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problems facing humanity today is overpopulation;and the pressure that this places on scenic spots has already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across the globe. Improvements in living standards and the enrichment of tour experiences have also made the rising popularity of tourism increasingly evident.This is especially so during holiday periods like“Golden Week”in China,where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domestic tourists has greatly affected the image and function of important scenic spots across the country in recent years,and left negative impressions in the minds of tourists.Tourism over-crowding is leading to a deterior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ome scenic areas,and visitor satisfaction is declining as a result.These problems seriously affect scenic areas and need to be solved.In the tourism literature,these negative effects mean that crowd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tudy of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and a hot zone in the field of 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In this article,based on retrieval and analysis of both the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we try to build 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available research on tourism crowding and to reveal the topics of interest within this field in China and the rest of the world.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major interests in both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lie mainly in tourism crowding and density,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perception of tourism crowding,and tourism crowding norms and carrying capacity.There are some minor differences in the concerns relating to tourism crowding betwee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but most studies focus on tourism capacity,soci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coping strategies.Finally,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tourism crowding research,the paper discusses future directions for research on Chinese tourism crowd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searchers began to study the phenomenon of tourism crowding in overseas markets during the1950s,and remain interested in this topic in the21st century.In comparison, domestic research in China on tourism crowding has lagged behind slightly.International tourism crowding research covers a broad area and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is relatively abundant,while domestic research on crowding concentrates on absolute numbers at specific scenic spots,a relatively recent phenomenon.Thus,how to grasp the reality of the development dilemmas in domestic 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local scholars in the future.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future research on tourism crowding needs to remain concer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as well as seeking to provide comprehensive case studies of site conditions and operation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methods and disciplines.It is the opinion of the researchers therefore,based on China’s cultural environment traditions,that it is more meaningful to carry out a series of targeted research studies in the domestic market.This paper argues that Chinese tourism crowding research needs to be deepened in the following areas:the factors and mechanisms underlying tourism crowding,the differences in perceptions of tourism crowding(including the perception of tourism crowding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and types of tourist places),and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alid crowd management policy from the view of history and reality.Local scholars should continue to expand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tourism crowding,study the phenomenon of tourism crowding from a holistic perspective,and quickly grasp the orient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tourism crowding by learning from international research studies in this area.

Keywords:tourism crowding;research progress;reflection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未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趋势 在线旅游格局鲜明,巨头之下无完卵 2018年是中国在线旅游二十年的收局之年,风云变幻,群雄割据,在2018年末迎来了同程艺龙的上市,但是已经无关大局了,在这个格局鼎定的一年中,携程依然是在线旅游的龙头老大,但是格局已经悄然改变。 在互联网的国度中,“消灭你、但与你无关”的跨界威胁从未停止,即使是携程这样的老大,也面临着跨界巨头来势汹汹的威胁,在在线旅游的格局中,携程去哪儿、美团点评、阿里飞猪将会在2019年呈现出更加清晰的市场格局,场景迁移成为重要手段,在巨头之下,资本寒冬带来的是在线旅游企业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真正艰难时刻。之所以说场景迁移非常关键就在于随着手机里app越来越多,很多非常用场景的app就会被弃置甚至删除,常用场景的app才得以保留。携程因为是是行业龙头,且在酒店、航空、景区、游记攻略等方面都有联动效应,且它是行业的龙头企业,折扣力度大,才得以在手机中保留。携程2017年年度销售总额(GMV)达到6000亿,是行业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其他的在线旅游企业,诸如马蜂窝、同程艺龙、途牛、驴妈妈、众信

等无论是在资讯还是在SKU方面远远不及携程,跨界巨头进入旅游业后,首先承压的就是这些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成员,面临app被删除的可能性巨大。 如果把餐饮娱乐等泛休闲旅游进行合并的话,美团点评这一巨头就进入了视野,从2015年开始,美团点评在酒店、景区等领域陆续发力,已经取得一定的效果。美团点评在餐饮端的良好应用场景,成功的绑架了一大批都市人群,使之成为都市人群的必备app,在场景迁移中,由餐饮向泛旅游的酒店、景区的迁移较为平滑,而且积分通用、激励券互动等都能够带来良好的转化效果,这种场景的迁移极易被使用,配合专业化团队,能够润物细无声的带来客户,这也是华南区美团点评在长隆门票销售代理逆袭携程的重要原因。 因此,美团点评虽然在目前的在线旅游中份额并不太高,但是未来的发力不可小视,2019年这种资本寒冬中,这样润物无声的巨头介入,更添行业压力。 阿里飞猪的成长则是依托于阿里集团,能够充分享受阿里淘宝、天猫、支付宝、蚂蚁金融、阿里白条、借呗、花呗……等整个阿里系的资源,2016年阿里飞猪的年销售总额达到1000亿,2018年双11,购买旅行商品的用户同比增长了30%;机票公务舱产品销售同比增长300%,据阿里飞猪负责人介绍,阿里飞猪预计到2020年GMV将达到万亿。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未来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中国、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调研 一、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 世界旅游业从形成到发展,现在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21世纪将是旅游业的第二个黄金时代。旅游业将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旅游者将达到空前的规模,来自各个国家、各个阶层的旅游者将把他们的足迹印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尽管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模式不同,但就整个国际旅游业来看,将出现下列发展趋势。 (一)旅游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业 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产业,每年国际旅游业的交易额已超过3000亿美元。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00年底,国际旅游人次可望达到6.6亿,相当于世界总人口的10%左右。旅游收入将增至5000 亿美元,旅游业将取代石油工业、汽车工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创汇产业。1992年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根据总收入、就业、增值、投资及纳税等几个方面的分析,证明旅游业作为世界上最大产业的态势正在形成。因此,世界旅游与观光理事会指出: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业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部门,共产生 1.27亿个工作岗位,约占世界劳动力总数的6.7%;旅游业是创造高附加值的产业,其增值额已达到14490亿美元;旅游是各国财政中主要的纳税产业之一,全世界的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纳税总额高达3030亿美元。旅游业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仅是产生的产值和提供就业岗位的贡献,它同时还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经济效益。 (二)国际旅游区域的重心将向东转移 欧洲和北美是现代国际旅游业的两大传统市场。在80年代以前,它们几乎垄断了国际旅游市场,接待人数和收入都占世界总数的90%左右。80年代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一批新兴市场的崛起,使国际旅游业在世界各个地区的市场份额出现了新的分配组合。尤其是东亚、太平洋地区,近些年来,国际旅游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达到7.5%。预计到2010年国际旅游者人数将达到1,9亿。在迈向21世纪的发展中,欧洲和北美地区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份额将呈进一步缩小之势,旅游重心由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的速度将会加快。随着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居民去邻国度假者必定会增加,区域性国际旅游将大大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重心也相应东移,使亚太地区成为未来国际旅游业的“热点”区域。从中国的情况看,1996年至1998年三年间来华旅游入境人数平均每年以11%的幅度增长。1998年旅游入境人数达6347.84万人,显示出非常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国际旅游客源市场趋向分散化 长期以来,国际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在地区结构上一直以西欧、北欧和北美为主。这两个地区作为现代国际旅游的发源地,其出国旅游人数几乎占国际旅游总人数的四分之三左右。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中,除亚洲的日本、大洋州的澳大利亚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2008-5-16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一饱眼福。甚至,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

区域旅游品牌建设初探[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区域旅游品牌建设初探—以宁波东钱湖为例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和经济作用逐步增强,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旅游市场上,越来越多的旅游目的地采用品牌化技术来塑造旅游地品牌,因为想要提升旅游业的竞争力,必须着力打造旅游品牌。 现代旅游业的竞争,更是精品和品牌的竞争。品牌的优势,正在成为旅游业发展最大的优势,品牌力就是现代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的优势是一种综合的优势,品牌力是一种整合的竞争力。旅游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其发展主体在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白热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如何抢占市场先机,获取竞争优势,赢得持续发展,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国际、国内市场份额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在继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经营机制转换和大力进行旅游产品开发的同时,也进入了旅游业发展的品牌经营时代。我国旅游品牌经营时代的来临,是顺应旅游业经营品牌化潮流的结果,也是提升旅游业竞争力,建设旅游强国的必然选择。我国旅游品牌建设现状及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步入竞争全球化、知识经济化、需求个性化、游戏规则化、消费感性化时代,旅游业的未来竞争无疑将更多地体现为品牌的竞争。 (二)意义 东钱湖作为一个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旅游区,也是宁波市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旅游区,通过东钱湖的品牌化来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对加快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建设宁波旅游强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通过对宁波东钱湖现有的品牌、品牌建设路线和策略的研究,运用学到的品牌建设的有关知识深入理解并分析其现有品牌和品牌建设的不足,然后提出适合宁波东钱湖的品牌定位和

2010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0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009年,在旅游产业供给方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中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8%,2020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1%。随着我国旅游业

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关于旅游产业的研究 早期国外学者对旅游业的研究局限在理论的角度,该时期较有影响力的学者鲍迪奥 针对当时的旅游胜地意大利进行考察研究后发表了《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移动及消费的金钱》。此后欧洲各国相继出现了许多学者如鲍尔曼、汉泽克尔等对旅游业展开了研究并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越发的呈现出活跃的发展态势。 旅游经济效益成为经济向前发展不容忽视的推动力量。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部门,其消 费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被许多学者所关注。于是乘数理论被学者应用于旅游产业的研究,旅游乘数一度成为旅游发达地区的重点研究对象。Mathieson 和Wall 从收入角度来理解旅游乘数,其内涵是“旅游乘数是这样一个数值,最初旅游消费和它相乘后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总收入效应。”该表述虽能体现乘数理念,但是是比较片面的。20 世纪 70 年代初, 英国的阿切尔(Archer)做了深入研究并写出了研究报告:“Tourism in Gwynedd:An Economic Study”。他认为,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最初消费支出通过直 接效应、间接效应和诱导性效应会产生数倍于最初消费支出的收入。由此阿切尔总结归 纳了营业收入乘数、营业收入乘数、旅游收入乘数、就业乘数、旅游企业收入乘数、政 府收入乘数、居民收入乘数七种旅游乘数。阿切尔的旅游乘数研究的既全面有深入,为 后人的旅游经济效益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伦伯格、墨菲和H.金德尔等人在阿切尔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乘数做了进一步研究。 二战以后美洲逐渐成为旅游业的研究基地,美国人W.列昂惕夫(WassilyLeontief) 在20 世纪初提出了一种极具价值的分析方法即投入产出法(I/O,Input-output)。该方 法可以明确的分析出经济系统的不同部门在投入和产出方面的依存关系。旅游产业既涉 及到餐饮、住宿、交通等部门,还涉及了医疗、通讯、建筑等部门,由此可得出旅游业 与其它产业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把投入产出法应用于旅游业可以 很详细的得出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弄清经济系统的发展脉络。最早 利用投入产出法来具体分析旅游经济效益的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F.K.哈姆斯顿(Hamston,1962)。他使用24 部门的模型来分析和计算美国怀俄明州地区的旅游乘数, 矩阵中的内生变量设定为家庭和当地政府。后来,为了明确间接效应与诱导效应的差异,以美国密苏里州为研究对象来计算旅游乘数。他使用了22 部门的模型,把家庭和地方 政府分别作为内生部门和外生部门进行两次独立的计算,最后得出旅游诱导效应 3 倍于间接效应。此后,W.A.斯特朗(Strang)和H.甘伯尔(Gamble)分别计算出美国宾夕法尼 亚州以及威斯康星州的旅游乘数。在思考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B.H.阿彻尔发表 了著作《The Impact of Domestic Tourism》。在该书中提出了能够更好反应出某一旅游区 的经济发展状况的投入产出模型。阿彻尔利用该投入产出模型对英国的Angledey 和Gwynedd 等地区进行旅游乘数的测算。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投入产出法计算过程比较 繁琐,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操作中各部门之间彼此的制约因素难以分析并且各部门投入与 产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并非固定。基于以上种种的客观原因,使得投入产出法的应用产生 一定局限性。 世界旅游组织于1999 年6 月在“旅游影响经济的度量方法”世界级大会上提出可 以利用旅游卫星账户来计算旅游业各类的产出。该旅游卫星账户是按照统一的国民经济 的核算体系来设计的。卫星账户体系能够准确地计算出旅游所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收 入,能够准确把握旅游业对GDP、就业以及国家收支平衡等的影响程度,该方法的提出克服了以往旅游统计不能全面反应旅游业总产出的困扰。目前世界旅游组织已把旅游

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方向 今年十月份,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有业内人士说:“《意见》是在我国旅游业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出台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为我国旅游业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其中,《意见》明确提出:“各地要破除对旅行社跨省设分社、设门市的政策限制,鼓励品牌信誉度高的旅行社和旅游车船公司跨地区连锁经营。积极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扶持特色旅游企业,鼓励发展专业旅游经营机构,推动优势旅游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打造跨界融合的产业集团和产业联盟,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民族品牌的旅游企业做大做强。” 从上述的这段政策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三点:一、国家鼓励旅行社开始分社、销售门市; 二、鼓励旅行社跨行业、跨地区资源整合;三、鼓励旅行社做自己的品牌。 悠嗨旅行网的发展模式与这三点不谋而合。悠嗨独创的“旅游便利店”模式,旨在帮助中小旅行社零成本扩大经营。旅行社无需投入大量资金、人力、物力,就能像百事通一样,拥有几十家、上百家的连锁销售门市。 什么是旅游便利店? 旅游便利店是悠嗨旅行网开创的一种互联网时代的旅游新模式。互联网时代,人们出游的习惯也在改变,年轻人更喜欢通过在旅游B2C网站上购买旅游产品。但是,同样还存在着巨大的“不触网”群体,比如夕阳红,他们同样是旅游产品消费的中坚力量。旅游便利店将是他们的首选,不需要懂网络,更不需要去找旅行社,就在小区楼下,熟人办事放心、价格实惠、服务质量有保证。 行业跨界 旅游便利店是采用与商家合作的方式,将旅游跨界放在各个行业里面,进行交叉销售; 资源共享 将旅游资源和各个商家的门户资源结合,实现共享,相互借力,导入客流; 效益提升 1、旅行社扩大了销售渠道和宣传渠道,同时省去开店的费用; 2、对于门店来说是零成本、零风险,并且可以从额外的旅游业务中获利; 3、消费者可搜索身边的旅游便利店信息,享受即时的旅游服务; 旅游便利店的运营模式: 统一品牌:组团社下设的旅游便利店,统一为该旅行社的品牌; 统一管理:同一品牌的所有旅游便利店,均受上级组团社的统一监督; 统一操作:所有的旅游便利店只得提供旅游业务的咨询、预定,不得误导游客报名,不得私自操作; 统一价格:同一地市,绝对同一报价、同一质量。 旅游便利店的利益保障: 统统免费:1、组团社、批发商、景区入驻悠嗨,悠嗨承诺永久免费; 2、旅游便利店所需物品,如门头、旅游宣传页等由所属组团社免费提供;并且旅游便利店的经营者及家人每年可以享受不定期旅游的福利; 协议保障:1、便利店与旅行社签订签订相关利益保障协议,接受上级组团社的监督; 2、旅行社与游客签订旅游协议,负责游客的售后服务责任; 旅游质量:1、旅游市场得到了整顿,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质量; 2、消费者享受到悠嗨带来的旅游的便捷性和高性价比的旅游服务。 旅游便利店完美的契合了国家的旅游政策,悠嗨旅行网正在朝着此方向前进。

城市旅游品牌

泉州的旅游品牌,该何去何从? 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旅游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蓬勃发展,城市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游客对城市目的地选择日益多元化,而众多城市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现象也十分明显,城市旅游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已成为旅游地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城市旅游品牌对城市旅游发展的作用日显重要,而泉州作为中国众多发展旅游业的城市之一,为打造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泉州旅游产业,成为中国旅游名城,必须树立一个“唯泉所有”的旅游品牌。 一、树立旅游品牌的重要性。 城市旅游品牌是对城市旅游产品特征及旅游服务质量的抽象化和集中体现,体现城市的旅游形象,能传递给游客不同于其他旅游目的地的功能性价值和情感价值体验,是城市旅游目的地的一种不可替代性资源。详细来讲,城市的品牌是城市的“形象代言人”,对城市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城市旅游品牌能够激发游客的个性诉求,增强城市旅游的吸引力。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传统的旅游城市开始受到新兴旅游城市的挑战,只依靠特色旅游产品难以为继,城市旅游竞争力就需要有形旅游产品和无形旅游品牌的共同支撑。旅游城市品牌在传递给游客高质量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信号的同时,还代表游客旅游的兴趣取

向、个性诉求甚至身份地位,更能激发游客的旅游动机,带动旅游城市经济的发展。比如,中国大连针对自身历史文化内涵匮乏的旅游发展瓶颈,与2003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浪漫之都”品牌。自确立“浪漫之都”旅游品牌后大连城市旅游得到了快速而又持续的发展,旅游收入从2002年的135.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25亿元,年增长率高达17,42%;旅游收入占大连GDP比重从2002年的9.6%上升到2007年的10.4%。“浪漫之都”品牌确立后,在游客选择海滨类出游地是,该品牌能够提高大连在游客心目中的独特地位,从而在同类亩的地竞争中脱颖而出。 (2)城市旅游品牌有助于形成统一而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凸显城市的独特性。城市旅游品牌是对城市旅游产品特征的高度浓缩化的表述,也是城市旅游宣传促销中的主要诉求点。一方面,用品牌来指导城市旅游的规划建设,从旅游产品的开发、城市环境的改善、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等方面体现城市旅游的品牌个性;另一方面,进行宣传促销时以城市旅游品牌作为出发点,在旅游产品的宣传、旅游口号的设计等方面都体现城市旅游品牌。这样,城市旅游规划建设而体现出来的内部理念形象和宣传促销而体现出来的外部营销形象就在城市旅游品牌的指导下得到了高度的统一,进而形成统一而鲜明的城市旅游形象,可大大提高城市旅游自身的竞争力。 比如,中国旅游文化名城西安将自己定位为历史古都——东方罗马,而其宣传语“西安,向世界讲述中华故事。”以鲜明的主题、独特的创意、磅礴的气势和简明的语言,向世界徐徐展开了华夏五千年文

未来5年中国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未来5年中国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2017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全域旅游”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预示着中国推进“全域旅游”的步伐将更加务实、坚定。 向全域转变从“点上发力”到“遍地开花” 在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要推动我国旅游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发展全域旅游的核心是要从原来孤立的点向全社会、多领域、综合性的方向迈进,让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目前,国家旅游局已公布了两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内先行先试国家信息化相关政策,以全域旅游开创旅游发展新格局。 一年多以来,国家旅游局围绕全域旅游发布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验收标准》等多个文件,除此之外,在“十三五”旅游规划文件中均围绕全域旅游开展工作部署,加大了政策扶持的力度。同时,全域旅游也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江苏省委书记李强、云南省委书记陈豪、贵州省省长孙志刚、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咸辉等多位党政“一把手”纷纷力推,全域旅游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重要抓手。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全域旅游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提到,除了发展模式的转变,全域旅游时代也带来了管理体制的革新,“从过去部门的单一的管理体制,要过渡到现在的综合管理体制,适应这个综合产业、综合需求的一个体制”,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2017年两会部长通道谈到的就是“1+3+X”的综合管理模式。 “1”是指旅游局“升格”旅游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旅发委”)。从2009年海南省旅游局更名为海南省旅发委,到2017年3月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旅发委,9年来全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3”是指“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局旅游分局”。国家旅游局与各地工商、交通、公安等部门联合执法,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治安环境。截至2016年底,全国已设立旅游警察机构87家,旅游工商分局机构43家,旅游巡回法庭机构118家。 “局”改“委”,不是简单的“改名字”而是从源头上“改观念”,将旅游部门由政府直属机构调整为政府组成部门,显示出从中央到地方,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形成了从行业单打独斗到党委政府统筹推进的新格局。 此外,国家旅游局还打出组合拳,联合交通运输部、农业部等多个部门,发布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等多个文件,对A级景区实行“有进 中投顾问·让投资更安全经营更稳健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及政策建议 【摘要】21世纪旅游业的发展有着光辉的前景。作为亚太地区的大国,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是生机勃勃。被称为朝阳产业,这说明了它的发展前途和生命力。但是,这个朝阳需要整个社会来托起来。本文主要通过对影响旅游发展的多因素分析,建立以旅游收入为被解释变量,若干影响因素为解释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应用2002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截面数据回归得到的模型,对中国的旅游发展显著因素分析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可支配收入旅游业投资国际游人数 (一)引言部分 旅游业是由旅行社业、住宿业、交通业、商业等相关产业的集合,是一种关联带作用较大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对增加就业和扩大内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优化产业结构,而且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加强国家、地区间的文化交流。20世纪90年代,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增加值超过了石油、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而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只占GDP的33%左右,2002年旅游产业的产值只有5530亿,占同年GDP很小一部分,而我国的旅游资源是很丰富的,我国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二)研究目的 我们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来对影响我国旅游收入的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一方面力求为增加旅游方法的研究指出明确的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型的分析针对重要的影响因素提出我们对增加旅游收入的一些建议。 (三)理论支持 根据对旅游收入的分类,旅游收入可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我们的模型的设定以这一分类为基础,另外,考虑到旅游产业收入的发展除受外在因素影响以外,还很大程度上受其产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影响,因此进行旅游收入分析模型设定时,我们还引入旅游的固定资产作为解释变量。 (四)模型的设定和数据的收集 1、根据理论分析和经验,我们最初选择了居民可支配收入、旅游业固定资产、国际游人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公共绿地面积、污染的直接经济损失、居民消费水平和旅客周转量等因素作为参考,但是经过反复的回归实验,我们发现有些因素或是不符合经济意义,或是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或是不能改善拟合优度,同时对其他参数有明显影响,与我们的预计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我们就认为这些都是多余变量,不宜引入模型,最后,我们选择了影响最为显著的三个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Y i=β0+β1X1+β2X2+β3X3+u i 其中:Y为旅游企业营业收入(万元),X1为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为旅游业固定资产(万元),X3为国际游人(万)人次。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代表,国际游人是影响国际旅游收入的因素,而旅游固定资产则体现了旅游产业的发展规模。 2、为了避免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本模型使用截面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

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 《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城市品牌建设工作总结 自今年县委政府开展推进使用**城市品牌建设工作以来,我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抓住关键环节,扎实开展宣传工作,重点落实在“使用”上,多渠道规范使用**城市品牌,使得此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开展推广使用的情况 (一)健全机构,明确责任 一是为了增强城市品牌意识,建设经营城市品牌,更好地宣传和使用城市品牌,我单位及时健全了领导机构,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

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和责任人员。二是制定了《城市品牌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细化了工作任务,落实了工作要求。三是将此项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纳入干部考核,作为干部评先评优,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二)推广使用成效显著 我单位向社会广泛宣传,认为城市logo代表了**的形象,创意生动,涵意深刻,值得推广。根据职能职责,把城市品牌建设工作融入到本系统建设、管理和各种活动中。一是广播电视台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宣传。采用媒体宣传和专题报道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不断加大城市品牌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公益广告的发布和各类宣传标语的制作上,心得体会广泛运用,提高了全县干部职工参与的积极性,扩大了城市品牌建设工作的知晓率和影响力。二是局办公室在办公用品、会务用

品、会标上多次使用**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特别是在今年庆“三八”评选十大优秀女性活动中,颁奖词的制作、奖品的设置、VCR的制作等方面,均规范使用了**城市品牌。三是在旅游方面,规范使用了**城市品牌。三是在旅游方面,“**旅游”官网、“**旅游微信公众号”均有使用**城市品牌;在2017年3月,县城至“**?龙凤谷”、“**?花千谷”沿线重新设计、制作、安装旅游标识标牌40余个,旅游灯箱54个,所有标识标牌改版设计、制作、安装,全部规范使用城市品牌。在安家镇**村的旅游扶贫项目实施中,将**城市品牌元素融入旅游标识标牌、文化景观墙、水池观景台等项目进行设计安装制作;在2017年3月编制的《**县旅游导览手绘地图》和2017年初启动的《**县全域旅游规划》工作中,给北京知行堂公司提供了**城市品牌视觉识别系统,要求在全域旅游规划中使用;《**县打造特色旅游商品实施方案》中,将**县知名农产品、名小吃、工业品等

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据《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数据显示,2015年,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3.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1.9万亿元,而居民出游率也将要由2010年的1.4提高到2015年的2.25。我国旅游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旅游地产也逐年升温。 在中国住房制度改革迈过30年之际,万科、万达、恒大、绿地、保利、富力等全国一线房企近年“华丽转身”,纷纷加大旅游地产拓展力度,实施多元化布局。 中国旅游地产发展现状 庞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旅游地产的几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克而瑞2014年数据显示,2013年开始进入一个全面的资源整合的阶段,这个阶段中复合型旅游地产的发展越来越迅速,目前国内旅游地产市场开始变得理性和成熟,未来三到五年,中国旅游市场将会迎来一个黄金的发展期,而政府颁布的系列政策,也积极推动着中国旅游地产的发展。 旅游地产迅速的发展从数据统计中得到了印证,2012年底全国旅游地产项目有2259个,而到2013年年底的时候,中国旅游地产的数量总量达到了5299个。从消费者对旅游地产的形式的偏好上来看,海景、湖景、山地、温泉等自然旅游是最受市场关注和欢迎的,据调查显示,63%偏向于海景,45% 是偏向于湖景资源,29%是山地资源。 就目前旅游地产发展现状来看,旅游地产主要有以下三大发展模式,第一类以自然资源为主。如三亚,它主要是依托海资源打造的旅游房地产,万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京汉置业集团在河北白洋淀健康产业项目。第二类以商务性的旅游资源为主,其中代表作是海南的博鳌,结合会议商务相关的资源来进行再开发的产品。第三类则是非资源性的度假项目,其本身资源并不一定丰富,但是规模足够大,拥有自然的山景和水景,很多人造的题材可以提供,如华侨城、长隆。 中国旅游地产存在的问题 在旅游地产旗帜飘扬、红红火火的大好形势下,却不能忽视其背后因为快速

宁夏全域旅游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宁夏全域旅游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2016年9月,国家旅游局同意宁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宁夏成为继海南之后的第二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标志着宁夏发展全域旅游经济翻开了新的篇章。 一、宁夏旅游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 十二五期間,宁夏全区接待游客总人数从1021万人次跃升至1840万人次,年均增长12.49%;旅游总收入从67.80亿元增长到161.30亿元,年均增长18.92%;旅游投资从22.65亿元增长到93.76亿元,年均增长32.79%。同时在2015年,宁夏提出了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探索“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时体验、全民参与”的发展模式。 2016年,宁夏旅游业再创新高,接待国内游客2150万人次,旅游收入2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30.2%。旅游总收入占全区GDP的比值达6.73%。2017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大力发展乡村、休闲、全域旅游。”这是“全域旅游”首次被写入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为宁夏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再次腾飞的机遇。 二、宁夏重点旅游经济资源分析 1.沙坡头旅游资源 宁夏沙坡头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塞,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六渡黄河的走渡,是红四方面军从新疆经河西走廊赴陕北的重要驿站,也是明长城的重要地段,由于其不仅具备了浓厚的历史积淀,而且在沙水之间,人类文明的和谐缔造了自然风光和文化品的深度融合。麦草压沙技术更让沙坡头的美誉享誉全球。 2.贺兰山旅游资源 贺兰山历史文化旅游区是宁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较富集的核心地帶,旅游资源高密度叠加,黄河文化、西夏文化、回族文化及沙漠文化在这里交织碰撞,主要知名旅游景区有:5A级镇北堡西部影城;4A级西夏陵、苏峪口、贺兰山岩画;3A级北武当、巴格斯酒庄、2A级滚钟口。“万壑松涛”与“贺兰睛雪”的塞上奇景让人叹为观止,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更埋藏着一段重要的历史。 3.葡萄酒产业旅游资源 宁夏贺兰山东麓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和土壤优势,以及丰富的葡萄酒庄、休闲旅游及文化旅游资源。伴随着“贺兰山东麓葡萄酒”2003年获“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认证以及2011年“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以及宁夏自治区政府对宁夏葡萄酒产业高度重视,宁夏葡萄酒产业得

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一、2017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7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就旅游行业来说,2017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7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 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7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7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7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7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7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全国“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着力加快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为了全面理解如何转变、在哪些方面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必须弄明白什么是“旅游产业现代化”,从哪些方面提升旅游产业现代化水平。 现代旅游业是对传统旅游业的继承、创新和提升,但又具有与传统旅游业所没有的新特征、新业态、新功能。现代旅游业的主要特征是:一、旅游资源。二、旅游产品。三、客源市场。四、科技支撑。五、旅游企业。六、产业队伍。七、产业形态。八、与自然环境关系。九、产业功能。十、国际合作。虽然现代旅游业比之传统旅游业有着如此多的优点,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和平环境也日益稳定,生态旅游提上日程,可持续旅游越来越受到关注,旅游理念也从“人类中心论”转变为“生态中心论”。并且现在人们旅游的自主性占据着人们旅游心态的大半,各类自驾游等陈处不穷。种种这些,让现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也变得多种多样。 总得来说有以下几种趋势:1、旅游多样化、大众化趋势。2、文化性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新亮点。3、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4、旅游服务逐渐向人性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5、旅游业科技化趋势日益突出。这几种趋势都有着各自的特色、优点,但必须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这里所分析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多元化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作为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它需要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就是从形式,第二就是内容。因为在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但随着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观山看水”,而更多地是要求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和体验生活。人们旅游需求的多层次发展势必迫使旅游业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 形式上:(1)自助游等旅游形式将越来越普遍。自助游有这么几个形式: 1.完全自助游:不需要旅行社参与,但所有行程、票务、食宿都需要自行安排; 2.不完全的自助游,最为常见:只是借助旅行社或一些专业的旅游预定组织(如携程、希尔顿预定中心等)进行订住宿、交通票和门票,其他的则可以自行安排也可以有选择地找旅行社帮忙。 3.参加一些自助游团体,如车友会之类的。这类形式是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旅游者越来越不满足多年一贯制的观光旅游,而希望能够在旅游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积极的探索、参与和休息,人们将更加重视精神疲劳的消除。人们消费是为了实现自我爱好,为了自由娱乐,表现丰富的感情等。传统的观光、娱乐等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方式朝着个性化、多样化、文化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内容丰富、新颖独特的旅游方式和旅游项目将应运而生。(2)体验式旅游方式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体验式旅游是一种预先设计并组织的、游客需要主动投入时间和精力参与的,对环境影响小、附加值高的旅游方式,游客通过与旅游产品间的互动,获得畅爽旅游体验,实现自我价值。是一种以追求心

建设城市品牌

建设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建设,可以提升市民的自豪感、认同感;吸引投资者、人才、旅游者以致中央政府的关注,对招商引资、吸引人才、发展旅游及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地位的提升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像产品和人一样,地理位置或某一空间区域也可以成为品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称之为地理品牌,是受众对于某一地理空间区域及这一地理空间区域所有供给的全部体验。地理品牌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不同层次背后的运营理念一致,但是具体运作框架有所不同。这里主要从城市品牌这一层次进行研究。 城市品牌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建设:整体品牌和旅游品牌。整体品牌是对某一地理位置的政治、经济、人文、自然等多方面的综合,以提炼出城市品牌核心。并以之对全体品牌受众进行品牌体验管理。旅游品牌从功能角度出发,为某区域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服务,其体现的是一个地区的自然风光、人文风俗的独特吸引力,进而对旅游业经营者、游客的整体体验进行管理。 宣传城市就是建立了城市品牌吗? 城市的宣传工作只是品牌建设的手段之一。根据品牌的定义,品牌存在的真正领域是受众的脑海,他们对于某一地理位置的全部体验才是品牌。宣传或者说传播活动通过对目标受众的认知进行影响,从而为整体体验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城市品牌建设过程是在城市品牌战略的指导下,通过管理城市与受众接触的每一环节以形成整体体验的过程;其中必须体现城市品牌体验的独特性,并保持整体的一致及统一。如果城市的宣传工作不是在品牌战略的指导下进行的,宣传的内容以及宣传的口径与整体品牌规划并不一致,

这种宣传工作就反而会对城市品牌建设的步伐形成阻力。做得越多,投入越大,越形成反效果。 名城就是城市品牌吗? 一座有名的城市对于默默无闻的竞争对手来说,确实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以往的历史名城是由于时间的积累和城市在某一方面独一无二的优势而逐步建立的;在自发的历史进程中缓慢地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历史风貌等城市特色。这个“名”实际上指的是城市的知名度。但仅仅是有名,受众对其没有偏好度和美誉度,不存在任何独特的品牌体验。如果没有了这种体验,也就不存在用现代品牌理念理解这个“名”的实质意义,自然也不会应用现代品牌管理理论去进行这个“名”的维护和强化。在激烈的争夺资金、人才、政策、旅游者的竞争中,不进则退,有名不代表永远有名,有名也可能会被人淡忘。只有重视这一资产,进而致力于将之强化、继承和发扬,才是正确的取向。 城市形象工程就是建设城市品牌吗? 城市形象工程是城市对自身的形象塑造。它作用于城市内部,同样应该归结为城市品牌建设的一部分。应用最新的品牌理念来进一步定义城市形象工程,我们可以称之为“城市品牌体验建设工程”。这一工程应该在明晰的城市品牌战略的指导下进行。 城市战略规划就是城市品牌战略规划吗? 以上三种认识的错误在于狭义地理解品牌以及城市品牌的概念。与此相反,如果认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就是城市品牌战略规划,又过于广义地定义了城市品牌。 实际上,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在规划的层次上来说要高于城市品牌战略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