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南传佛教传承

南传佛教传承

南传佛教传承
南传佛教传承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本文載於香港《內明》第281期1995.8.)

當代的佛教,按照源流和地理分佈來分,可以分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兩大體系。北傳佛教主要流傳著「大乘佛教」或「菩薩乘佛教」,其經典來源於古印度雅語梵文(Sanskrit)語系佛經以及西域文字佛經。北傳佛教按其經典語言體系又可以分為漢語系佛教和藏語系佛教。漢語系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漢族地區和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藏語系佛教又稱「藏傳佛教」、「藏蒙佛教」,俗稱「喇嘛教」,主要流傳于我國的藏、蒙古、羌、土、裕固等民族,以及尼泊爾、不丹、蒙古、哈薩克等國家和地區。

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並且不斷發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義上,南傳佛教傳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統,遵照佛陀以及聲聞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因此稱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也即訛稱的「小乘佛教」。南傳佛教主要流傳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一帶地區。南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傳佛教使用的經典語言屬於巴利語體系,所以也稱為「巴利語系佛教」。

南傳佛教流傳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現在我們不能夠更系統一點地去瞭解和南傳佛教同時或者更晚時期盛行過的其他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除外),因為他們大多數是在漫長的歲月之中湮滅無聞了,遺留下來的至多是一兩部經典論著,甚至只是片言斷語。然而,南傳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語三藏聖典以及許多重要文獻,而且這些經典是在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相當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爭辯的權威性著作。在南傳佛教國家,我們至今依然還能夠看到按照佛陀當年所教導的行為規範一樣過著剃除鬚髮、三衣一缽、托缽乞食、半月誦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庫1僧團,使我們仍然能夠親切地感受到最接近於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時佛教僧伽簡單樸素的修行生活。這種特異的文化現象和歷史現象,的確令我們感慨萬千。

1比庫:巴利語bhikkhu的音譯,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見怖畏等義。即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

漢傳佛教依梵語bhikùu音譯爲「比丘」、「苾芻」等,含有破惡、怖魔、乞士等義。其音、義皆與巴利語有所不同。

現在使用「比庫」指稱巴利語傳承的佛世比庫僧衆及南傳上座部比庫僧衆;而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稱源自梵語系統的北傳僧尼。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隨著歷史性原因所造成的「大小乘佛教」之間的隔閡逐漸被打破,南北傳佛教之間的對話日益增多,中國與南方國家佛弟子們的交流溝通不斷頻繁,使我們覺得很有必要來探討一下關於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歷史傳承問題。

一、從南傳佛教的淵源方面來看

西元前6世紀,釋迦牟尼創立了佛教,為了宣揚清淨解脫的教義,轉動無上法輪,他的足跡遍及了古印度恒河流域中游廣大地區。佛滅當年雨季安居期,大弟子馬哈咖沙巴長老(Mahàkassapa,摩訶迦葉)為了使正法久住,由未生怨王(Ajàtasattu,阿闍世王)護持,在馬嘎塔國首都王舍城召集了五百位大阿拉漢合誦世尊的正法、律。會上推舉了持律第一的伍巴離尊者(Upàli,優婆離)誦出了律藏(Vinaya),由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ananda)誦出了經藏(Sutta), 然後進行集體寨定、合誦,以師徒口口相傳的方式傳誦下來。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一次結集」,又稱「五百結集」。

2馬嘎塔國(Magadha):古音譯爲摩揭陀國、摩羯陀國等。位於恒河中游南岸地區,即今日比哈爾省南部,爲西元前7-前5世紀時印度的大國之一。佛陀住世時,其首都爲王舍城(Ràjagaha), 後遷都至巴嗒厘城(Pataliputta,古音譯作波吒厘子城、巴连弗邑)。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佛滅一百年左右,東方韋沙離城的瓦基子(Vajjiputtaka,古音譯爲跋耆子,即犊子)比庫乖違律制,西方長老亞薩〃咖甘達咖子(Yasa kàka?óakaputta,耶舍迦乾陀迦子)召集七百位上座比庫,經過討論,宣佈瓦基子比庫擅自提出的「十事」為非法,並合誦律法。這就是佛教史上的「第二次結集」,又稱「七百結集」、「韋沙離結集」。遭否決的瓦基族比庫不滿上座長老們的裁決,另外糾集了一萬朋黨自行編集經律,自成一派。於是教團中逐漸有了「上座部」和「大眾部」的分裂。佛教學者把釋迦牟尼創立佛教,到部派根本分裂之間的一百多年稱為「原始佛教時期」或「根本佛教時期」,把根本分裂之後直到西元1世紀前後大乘佛教的興起這四、五百年的時間稱為「部派佛教時期」。

佛滅二百餘年,孔雀王朝(Maurya)第三代王阿首咖王統一了印度的絕大部分地區,成為印度史上的最大帝國。阿首咖王是位虔誠的佛教弟子,他經常親近僧伽,修持佛法,並把佛教定為國教。為了使佛法普及全國各地,他把一些道德訓誡和業績行跡以法敕的形式銘刻於3韋沙離(Vesàl?):古音譯作毗舍離、吠舍厘等,意爲廣嚴城。位於恒河中游北岸,爲西元前6世紀時中印度瓦基國(Vajj?,又作跋耆國、跋闍國)的都城。

4阿首咖王(Asoka):又作阿育王、阿輸迦王、無憂王,西元前272-前232年在位。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岩壁和石柱上。這些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成為研究古代印度歷史非常珍貴的確切資料。阿首咖王還經常到全國各地進行佛教巡禮和朝聖,並且設臵正法大官(Dhamma-mahàmàta,又稱達摩大臣)管理佛教僧伽和其他宗教事務,並廣行佈施,用正法教育和保護人民。

根據斯里蘭卡史書《島史》(D?pavaüsa)、《大史》(Mahàvaüsa)和律藏的註釋《普端嚴》(Samantapàsàdikà,與漢譯《善見律毗婆沙》有點相似)中記載:阿首咖王篤信佛法,廣施僧眾,於是有諸多外道爲了生計,自行披剃,混進佛教,以自宗見,謬解法律,擾亂正法。諸比庫不願與他們共作誦戒,致使在首都巴嗒厘子城(Pà?aliputta)的無憂僧園(Asokàràma)竟然七年沒有舉行誦戒。為了淘汰外道、整頓僧團,阿首咖王從阿呼岡嘎山(Ahoga?gà)迎請了摩嘎莉之子〃帝思(Moggaliputta Tissa)大長老為上座,在巴嗒厘子城召集精通三藏的一千名比庫,舉行第三次結集,歷時9個月,合誦了律經論三藏,並編纂了一部《論事》(Kathàvatthu),廣引經典,駁斥了上座部分別說系(Vibhajjavàdin)以外的252個非正統見解。這次大會還作出決定,派出九個弘法使團到國內外各地去傳播佛法。其中的第九使團,就是派往師子國(Si?hala d?pa)以馬興德(Mahinda)長老為首的使團。

5師子國:又稱錫蘭、獅子洲、蘭卡島、楞伽島(La?ka),即今斯里蘭卡。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關於第三次結集以及派遣弘法使團的記載,僅見於巴利語方面的文獻,在北傳佛教方面除了譯自蘭卡的《善見律毗婆沙》之外並沒有提及此事,因此有些學者懷疑這些記載的真實程度。然而,在鹿野苑(Sàrnàth)發現的石柱法敕中,阿首咖王曾以護法國王的身份命令企圖製造分裂的僧尼離開寺院和尼庵。在桑奇、伽烏桑比等地發現的法敕中也有類似的訓誡,這說明了作為一位虔誠的國王召集一次會議來確定校訂三藏聖典、制止僧團的分裂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另外,在摩崖法敕第5號和第13號中提及的正法大官派往地和傳教地,基本上和巴利語文獻中記載的弘法使團到達地相一致。近代在桑奇附近發現的比爾沙塔(Bhilsa Stupa)舍利壺上,刻有「喜馬拉雅山地區的阿吒利、聖者咖沙巴果答之遺骨」和「聖者馬耆馬之遺骨」的銘文,確證了巴利文獻中提及的第七使團馬耆馬(Majjhima)、咖沙巴果答(Kassapa- gotta)、敦度毗薩拉(Dundubhissara)、阿臘嘎得瓦(A?akadeva)以及大天(Mahàdeva)五位長老前往喜馬拉雅山一帶地區(Himavantadesabhàga)弘法傳教記載的歷史真實性。

據巴利文獻記載:西元前3世紀,由阿首咖王的兒子馬興德長老組成的第九弘法使團把佛教正式傳入蘭卡。馬興德早年出家,師事摩嘎離補答〃帝思大長老學習三藏聖典,博學多聞、戒行精嚴。在他32歲、12瓦薩(vassa,戒齡,僧齡)時,率領由伊帝亚(I??iya)、伍帝亞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Uttiya)、桑拔喇(Sambala)、跋達薩喇(Bhaddasàla)四位比庫,以及沙馬內拉蘇馬納(Suma?a)、般度咖(Pa?óuka)居士一行七人組成的使團,於西元前247年渡海來到蘭卡島。當時蘭卡的國王迭瓦南畢亞〃帝思(Devànampiya t issa,又作天愛〃帝須王,西元前247-207年)和一批大臣首先皈依了佛教,佈施御花園「大雲林園」(Mahàmegha- vanaya),修築「大寺」(Mahàvihàra)供養僧團。這座大寺日後成爲整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發祥地和弘法中心。接著長老剃度了國王的外甥馬哈利特(Mahàri??ha)等五十五位蘭卡青年,弘法工作進展非常順利。不久,馬興德長老又邀請他的妹妹桑喀蜜妲(Sa?ghamittà)長老尼從印度帶領十位比庫尼來到蘭卡,爲王后阿奴喇(Anulà)等五百多位女子傳授戒法,建立比庫尼僧團。佛教迅速普及全島各地,成爲幾乎是全民信仰的國教。

佛教之所以能夠非常順利地傳入蘭卡島並迅速發展起來,這固然與作為大帝國王子出身的馬興德長老及其妹桑喀蜜妲長老尼親自前往弘法,以及國王、大臣等統治階層的鼎力護持有密切關係,但更重要的是當時蘭卡的文化背景。印度大陸和蘭卡島之間僅隔幾十公里寬的保克海峽,島上的主要居民新哈勒(Sinhale,僧伽羅)人就是從印度遷去的雅利安人的後裔。因此,他們在民族、語言、文化、宗教、風俗等方面,都與印度極爲相似。我們知道,當一個民族的文化發展到越高層次,它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往往就會以自己的立場來看待、吸收外來文化;反之,一個發展尚未成熟的文化在受到外來先進文化的衝擊時,可塑性就非常高。蘭卡島在佛教傳入之前,只存在一些鬼神崇拜和婆羅門教等信仰的因素,但都未形成強大的宗教勢力或系統的學說。當佛法以一種高度嚴密完整的思想體系傳到蘭卡島時,很快就被蘭卡人民所接受,並逐漸形成以印度佛教為主體的新哈勒文化。

所以,我們也可以這樣說:西元前3世紀傳入斯里蘭卡的佛教,雖然不可能完全是最早期形式的原始佛教,但卻起碼是在阿首咖王時期取得正統地位的、並且由受到正式傳統教育的馬興德等上座們完整地輸入蘭卡島的佛教。

當然,關於馬興德長老南傳佛法的記載,除了錫蘭方面的漢譯《善見律毗婆沙》以外,在北傳佛教經典中幾乎沒予重視。於是有些學者懷疑馬興德的身份,甚至認為他只不過是從印度傳去錫蘭的帝釋天因陀羅的人化,並且說馬興德一人根本不可能把當時還是口口相傳的三藏聖典全部傳入錫蘭。

歷史並不是光靠猜測或懷疑就可以輕易否定的!在石柱法敕第13號中,記載了阿首咖王曾派遣傳法使團到達師子國王的領地。在南印度阿旃陀石窟中,也發現了一幅《馬興德赴蘭卡圖》的壁畫。特別是最近在斯裏蘭卡馬塔咖喇補瓦(Madhakalapuva)地區拉薩嘎喇(Ràssagala)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聖地的石洞中發現一則銘刻於西元前2世紀伍帝亞(Uttiya)國王時代的石刻銘文,銘文上有兩段文字解讀為:「為了蘭卡島的昌盛,馬興德及伊帝亞兩位長老蒞臨本島,立塔為紀。」這些文物都確切地證明了西元前3世紀印度馬興德長老等人來蘭卡島弘揚佛法是不容懷疑的史實。另外,從馬興德一行和桑喀密妲一行先後赴島、以及一些經文的記載來看,當時印度大陸和蘭卡島的海上交通是非常頻繁的。雖然說全部巴利語三藏是否僅由長老一人靠記憶帶往蘭卡島還值得考究,但是從當時的交通條件來說,蘭卡僧人在一定時間內接受全部巴利語三藏卻是完全有可能的事。

二、從巴利語三藏的傳誦方面來看

佛陀在世時,隨著信徒隊伍的不斷擴大,不同地區的人也用不同的方言來傳播佛法。在《律藏〃小品》中記載:有兩位婆羅門種姓出身的比庫要求佛陀允許他們把佛陀所說的經教加進好像吠陀語一樣的梵語讀誦法——音韻(chanda,闡陀),但佛陀卻沒有答應。他說:「諸比庫,不得把佛語加上音韻。若加上者,犯惡作。諸比庫,我允許用自己的語言6來學習佛語。」(Cv.285; 2.139)

6自己的語言(sakàya niruttiyà)。義註中解釋:在此所謂「自己的語言」乃是指全自覺者所說的那種稱爲馬嘎底語(màgadhiko vohàro,摩揭陀語)的方言。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為了使佛法普及化和大眾化,傳教用語是因地臵宜的。佛陀在他近半個世紀的說法生涯中,主要奔走於以高沙喇國(Kosala,憍薩羅國)和馬嘎塔國為中心的恒河流域一帶地區,說法的對象包括王族、婆羅門、吠舍、首陀羅等社會不同種姓階層。佛陀的出生地是附屬於高沙喇國的釋迦族(Sakya)城邦,他的母語很可能就是高沙喇方言。然而,在三藏聖典中,我們並沒有發現關於有信眾聽不懂佛陀說法的記載。因此我們可以推測,佛陀說法時所使用的語言想必就是當時在馬嘎塔一帶廣闊地域內都能夠接受的口頭語言,就好象今天的北京話和東北、華北廣大地區的方言都大同小異一樣。當然,我們也不否定它們在發音和文法表達等方面有一定的差異。

「巴利」(pà?i)直譯為「線」、「行」、「秩序」,在語言上表示「本文」。南傳佛教認為巴利語是佛陀當年所說的馬嘎底語(Magadh?, Màgadhika,摩揭陀語),因此也有「佛經語」、「聖典語」的意思。據我們所知,第一次結集和第三次結集的地點都是在馬嘎塔國中舉行,第二次結集也是在與馬嘎塔國僅有一河之隔的韋沙離國中進行的。「結集」意為集體合誦之義。在幾百位乃至上千位比庫齊集一起合誦時,如果沒有統一的語言來勘定佛說,情況之混亂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此三次結集在語言上必定也應該是採用馬嘎塔一帶的東方普通用語。阿首咖王時代的法敕銘文所使用的文字,有很多處都採用這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種古馬嘎底語。這是一種與古印度正統的雅語——梵語(Sanskrit)——相對的民眾方言——布拉格克利特語(Pràkrit)的一種。但是,如果我們把這種古馬嘎底方言和巴利語相對比一下,那麼,古馬嘎底語只是一種半固定形式的語言,而巴利語則是在這種普通語言基礎上的確定化,它多少還受到西南印度阿槃提語及後來形成的佛教梵語的影響。當這種語言傳到蘭卡島之後,它便變成了神聖的語言,以記誦佛經專用語的姿態出現,而成為聖典的代名詞。

西元前世紀瓦嗒嘎馬尼王(Va??agàma??,西元前43- 17年)在位時期,斯里蘭卡五百位長老在馬答勒鎮(Màtale)的阿魯寺(Alu-vihàra)舉行結集,並把合誦的律經論三藏及其義註全部記刻在棕櫚樹7葉(tàla patta)上,打破了歷代高僧以口口相傳佛經的傳統,正式開始出現了以文字書寫來記載的三藏聖典,巴利語三藏從此也得以完整系統地流傳到現在。正如錫蘭史書《島史》第33章中說:「在此之前,具大智慧的諸比庫以口口傳誦三藏聖典及其義註。此時,見到其在眾生中逐漸失傳之諸比庫就齊集一處,將[聖典及義註]書寫記錄成文,使正法久住於世。」

7棕櫚樹(tàla):一種棕櫚科屬常綠喬木,又叫扇椰子、多羅樹,生長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等熱帶地區。其樹高大,莖幹直立;葉片大,聚集在樹幹頂部,呈掌狀深裂。葉子曬乾後可以做扇子或蓋屋頂。古代的佛教僧人也常在其曬乾後的葉片上刻寫經文,被訛稱為「貝葉經」。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從印度傳到西域、漢地和西藏等地的經典都被譯成了當地的文字。但是錫蘭的情況就有所不同。在阿魯寺舉行的結集,是用新哈勒字母來拼寫巴利語,然後才刻寫在答拉葉上的。當巴利語聖典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地時,這種傳統保持不變,因此也相應地出現了以緬文、泰文、高棉文、寮國文等字母音譯的巴利語藏經。所以,現在南傳佛教弟子在讀誦佛經時,都採用巴利語。一位南傳上座部比庫除了要懂得本國語言以外,通常還必須精通巴利語。假如現在尚存一種巴利文字母的話,這些不同文字版本的經典都可以還原為巴利文原典。

如果把巴利語三藏和漢譯的四部《阿含經》及各部律藏作一番比較,我們就會發現,漢譯的四《阿含》分別屬於法藏部、說一切有部、大眾部等部派經典,律藏也流傳著曇無德部(法藏部)的《四分律》、彌沙塞部(化地部)的《五分律》、摩訶僧祇部(大眾部)的《摩訶僧祇律》、薩婆多部(舊說一切有部)的《十誦律》、根本有部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等。而巴利語律經論三藏皆屬於上座部分別說系的經典,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組織次第上,都要比漢譯的北傳譯本更具有嚴密性和完整性,同時也更富有早期佛教的色彩。

佛教經典常常遭到非難的就是關於口口相傳的真實程度。佛教自從創立直到西元前1世紀佛經記錄成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文,中間經歷了四、五百年時間,此間的所有三藏聖典幾乎都是依靠師徒相傳才得以保存下來的,當然也不可否認在傳誦過程中有疏漏和錯誤的出現。

然而,印度民族是一個長於記憶而忽視書寫的民族。早在佛世以前,婆羅門教的《吠陀》經典就是通過誦詩咒語的形式口頭傳誦下來。在佛世時期,已經出現了以專門記誦某一部特殊經典、傳承某一種教法的比庫。當聖典結集成型以後,便出現了專門誦習律藏的持律師(vinaya-dhara)、精通經藏的持經師(suttantika)、精研論藏的持論師(abhidhammika)、精通三藏的三藏持者(tipi?aka-dhara)等。《清淨道論》第三品記載:有位《中部》誦者雷瓦(Reva)長老在修學了20年止觀業處之後,仍然能夠從頭至尾、無一字疑惑地背誦出《中部》一百五十經。西元402年,東晉高僧法顯法師在遊學北印度時,說一切有部的律藏都是「師師口傳,無本可寫」的。據《出三藏紀集》中記載,秦主姚興迎請能背誦《曇無德律》(即《四分律》)的佛陀耶舍法師來長安翻譯。起初姚興懷疑他的記憶準確性,結果佛陀耶舍能以三天時間一字不漏地背誦出藥方戶籍四千餘紙,使姚興深為信服。1953年,緬甸有一位名叫維吉答薩拉阿毗旺薩(Mingun Sayadaw Bhaddanta Vicittasàràbhivaüsa,又作明昆西亞多,1911-1993)的大長老,能夠準確無誤地背誦出有一萬六千多頁的全部巴利語三藏聖典,成為緬甸有史以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來的第一位考獲「三藏持者」學位者,並被列入了世界吉尼斯紀錄大全。

可以這樣說:巴利語三藏聖典的律藏和經藏的主要部分,是阿首咖王時期由主持第三次結集的摩嘎莉之子〃帝思大長老經過嚴格校訂和整理、並在當時取得了正統地位的上座部分別說系經典。當這種具有權威性的聖典經過受到優秀記憶力訓練的大德長老們的傳誦,我們沒有理由來懷疑這些律法和經教在內容上有多大的變異。

三、以上座部僧團的修學精神來看

佛陀在《大般涅槃經》中曾教導說,若諸比庫遵行七法,能夠使僧團興盛而不會衰敗。此七法中的第三條是:

「諸比庫,只要比庫衆對尚未制定者將不再制定,已經制定者將不廢除,只按已制定的學處受持遵行。諸比庫,如此即可期待比庫衆增長而不衰退。」(D.16)

在佛陀入般涅槃的那一年雨安居,馬哈咖沙巴長老在王舍城主持了有五百位大阿拉漢參加的第一次結

8古代曾有許多大長老能夠背誦三藏,但設立這種學位考試制度則是從近現代才開始。

從1953年至2003年為至的五十年間,緬甸先後出現了九位能夠背誦巴利三藏聖典的三藏持者(Tipi?akadhara),現在有四位已經去世。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集。在此次結集中,與會者們就什麽是「雜碎戒」發表了不同的看法。於是,馬哈咖沙巴長老在僧團中作甘馬9,重申了佛陀臨終前的教導:

「尚未制定者不應再制,已經制定者不應廢除,只按已制定的學處受持遵行。」

此項決議獲得了全體與會者的一致通過。由於當時的與會者都是德高望重、諸漏已盡、所作已辦的阿拉漢長老比庫,因此,這項決議的精神也就在以上座比庫爲核心的原始僧團中保持下來。

佛滅一百年後,韋沙離城的瓦基子青年比庫乖違律制,遭到一批上座長老的反對和擯除,從而初步形成了對傳統戒律不滿、具有革新精神的「大眾部」,和堅持傳統、繼續過嚴格修行生活的「上座部」。

佛教初傳蘭卡島時,得瓦南畢亞〃帝思國王建「大寺」供養僧團,成為蘭卡上座部佛教的根據地。西元前1世紀,國王瓦噠嘎馬尼在王城北郊修建了無畏山寺(Abhayagiri Vihàra)供養給苟比嘎喇〃馬哈帝思(Mahàtissa)長老。大寺僧眾認為馬哈帝思與俗人太接近,因此對他舉行驅擯甘馬。他的學生拔哈喇馬蘇〃帝思(Bahalamassu tissa)帶領一批比庫離開大寺,遷往無畏山寺,另成一派。從此蘭卡佛教形成了「大寺派」和「無畏山派」。9甘馬:巴利語kamma音譯,即僧團表决會議。古代依梵語karma音譯爲「羯磨」。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西元4世紀,又出現了「祇園寺派」,形成了蘭卡佛教三派分立的局面。

無畏山寺學術氣氛活躍,任何新舊佛教思想都能在寺中立足,但是大寺派比庫卻嚴格地保持著上座部佛教的傳統。西元3世紀左右,印度大陸新興起一種梵語稱爲「外度量」(Vaitulya)的學說。這種學說後來陸續傳入蘭卡,無畏山寺僧人承認並接受了這種學說,「外度量」派僧人可以在裏面自由居住和講學;而大寺派僧人卻依據傳承下來的三藏聖典,判定「外度量」學說為「非佛說」,進行嚴格的抵制。馬哈舍那王(Mahàsena,西元334- 362年)在位時,支持無畏山寺派。他在多方勸說大寺僧人接受「外度量」思想遭到失敗之後,竟強行禁止信眾供養大寺派僧人,違者罰錢一百。面對國王的迫害,大寺派僧人表示:為了保持佛法的純潔,寧可餓死,也不接受「外度量」邪說。大寺派僧眾被迫離開王城後,大寺及下屬三十六所寺院和佛學院被強行搗毀,並把材料運去擴建無畏山寺。堅持傳統的大寺派僧人在此後的上千年時間,始終都同各種思想學派特別是無畏山寺的「外度量」派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直到西元1165年,斯裏蘭卡佛教經過英明的國王巴拉格拉馬拔胡一世(ParàkramabàhuⅠ西元1153-1186年在位)的整頓,無畏山寺派和祇園寺派納入大寺派,終於結束了長達一千一百多年的教團分裂歷史。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從西元12-15世紀期間,以蘭卡大寺派為中心的佛教陸續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等地,並得到各地國王的大力護持,使上座部佛教在這些國家和地區中迅速發展起來,形成了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圈。

在緬甸東固王朝末期,僧團內部因為穿著袈裟的問題引起一場激烈的爭論。1708年,敦那村(Tunna)有個名叫谷那阿毗朗咖拉(Gu?àbhila?kàra)的長老規定沙馬內拉(沙彌)在進入村落時可以偏袒右肩,被稱為「偏袒派」(eka?sika)。部分僧人依據戒律,指出在離寺外出時,都必須披覆雙肩,這派僧人稱為「披覆派」(pàrupana)。兩派相持不下,爭論持續了24年,國王禮請四位博學長老進行調解也得不到解決。貢榜王朝建立之後,這場爭論又鬧到阿勞披阿王(Alaungpaya,西元1752-1760年在位)那裏。國王支持偏袒派,命令僧人必須偏袒右肩披著袈裟。有飽學長老牟尼王音(Munindaghosa)等兩位上座不從王命,對佛發誓:寧捨身命,護持佛陀戒法,盡形壽不捨棄。結果遭國王驅逐出境。1783年,缽多披阿王(Bodawpaya,西元1782-1819年)在位時,披覆派又引經據典,駁斥偏袒派并獲得勝利。缽多披阿王下詔全國:比庫一律不得偏袒右肩離寺外出。這場前後相持75年之久的「著衣之爭」終於宣告結束。

根據比庫學處的衆學法(sekhiya dhamma):僧人在進入俗人住區之時,必須包覆整齊,即通披袈裟,以示威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儀莊嚴;而在禮敬佛陀和上座比庫時,則必須偏袒右肩,以表恭敬尊重。從「著衣之爭」一例可以看出南傳上座部僧人注重戒律的嚴謹作風。

正如佛陀在提及持戒時經常如此教導說:

「諸比庫,應當具足戒與具足巴帝摩卡而住!應以巴帝摩卡律儀防護而住,正行與行處具足,於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受持學習於諸學處!」

在律藏義註《普端嚴》(Samantapàsàdikà)中也說:

「律為佛教之壽命,律住立時教乃住。」

在現代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南傳上座部比庫們仍然過著挨家挨戶托缽乞食、不非時食、半月誦戒、雨季安居、行自恣法、作咖提那衣等簡單樸素的原始佛教乞食制生活,這不正是他們視戒律如生命的修學態度的結果嗎?

然而,上座部佛教的修行特色並不僅僅在於嚴持戒律,持戒嚴謹只是上座部佛教的表相而已。上座部佛教至今仍傳承著完整系統的止觀禪修次第,禪修者能夠依照止觀禪修,亦即在戒清淨的基礎上修習止10,培育定10止:巴利語samatha,意爲平靜,乃是心處於專一、不動、無煩惱、安寧的狀態,亦即禪定的修行法門。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力之後再修觀11,乃至斷除煩惱,解脫生死,現證涅槃。

南傳上座部佛教分別說系自古以來就自稱是上座部傳承的正統,之所以被稱為「分別說」是因為該派僧人用分析的方法來解說佛法。巴嗒厘子城結集的目的就是一次嚴格地寨定、校訂和篩選當時流傳於各地的經典以及佛教傳說,恢復佛陀真實言教的會議。上座部僧人在維護傳統和教法純潔性方面的精嚴作風,使我們幾乎沒有多大的理由可以懷疑和指責巴利語律藏和經藏在傳承佛陀教誡和教授方面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另外,當代南傳佛教國家的僧團內部雖然也存在著不同的派別,例如斯里蘭卡的暹羅派、阿馬拉補勒派和拉曼雅派;緬甸的都丹馬派、水金派和德瓦拉派;泰國、柬埔寨和寮國的大宗派和法相應派等。但是,這些派別在戒律、經典、教法等諸多方面並無分歧,僅是在諸如剃眉、持傘、通披、偏袒、誦經音調等等細節方面存在著一些微小的差異。所以,整個南傳上座部佛教是非常具有生命力和發展前途的。

縱觀整部佛教歷史,曾經有多少可以稱得上是思想自由、學術氣氛活躍的宗派,雖然在接受外來學說影響時不斷充實豐富自己、不斷變革更新,但後來卻往往失11觀:巴利語vipassanà,乃是直觀覺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現象)的無常、苦、無我本質,亦即智慧的修行法門。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去了自己的本來特色、面目全非,有的甚至被歷史沖刷乃至銷聲匿跡。而所謂「保守」、「拘泥」的南傳上座部蘭卡大寺派佛教,不但沒有因為「落後」而被時代淘汰,反而發揚光大乃至整個中南半島和南亞一些國家,成為這些幾乎是上自國王、下至百姓的全民信教國家的精神支柱和文化精粹,近年還為德、英、法、美、澳、日等先進國家的知識文化界所重視、研究和接受,這是不是值得我們每一位佛陀弟子的進一步深思?!

主要參考資料:

《南傳佛教史簡編》鄧殿臣著中國佛教協會出版

《南傳佛教史》淨海法師著慧日講堂出版

《印度教與佛教史綱》〔英〕查理斯·伊里亞德商務印書館出版

《南傳上座部佛教源流及其主要文獻略講》葉均《法音》1987年第二期

林欣

1994年12月於廣州

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

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2000年9月15日中国佛教协会公布) 第一条为了加强佛教自身建设,严肃僧纪,整饬僧团,根据《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度牒是僧尼的僧籍身份凭证,全国汉传佛教寺院僧尼经考察合格发给度牒。持有度牒的僧尼由其剃度或常住寺院登记造册,建立僧籍。 第三条度牒和僧籍登记表由中国佛教协会统一印制,并由中国佛教协会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以下简称省佛教协会)按规定分发有关寺院颁发登记。 第四条经政府主管部门登记,具有五名比丘或五名比丘尼僧团的寺院,方可接收剃度弟子。寺院每年计划接受新出家者的名额,须在当年第一季度向省佛教协会申报核定,省佛教协会将核定情况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 第五条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方可予以剃度,并按规定发给度牒。 第六条已出家的僧尼,经省佛教协会会同常住寺院僧团

考察符合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条件,由其常住寺院登记造册,并由省佛教协会报中国佛教协会审批后发给度牒。有关实施细则,由中国佛教协会在调查研究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另行制订。 第七条僧尼的度牒、戒牒由其常住寺院保管。僧尼符合《全国汉传佛教寺院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外出参学期间,其度牒、戒牒由留单寺院暂行保管。 第八条僧尼还俗须收回度牒、戒牒。对违犯重戒,破坏寺规,教育不改者,经寺务会议决定,报上级佛教协会批准,开除僧籍,收缴度牒、戒牒。对违法犯罪、受刑事处理者,一律开除僧籍,收缴度牒、戒牒。 收回、收缴度牒、戒牒,注销僧籍,由省佛教协会会同常住寺院执行,并报中国佛教协会备案。 第九条颁发度牒,收回、收缴度牒,不得营私舞弊,挟嫌报复。如遭排挤报复,当事人可向上级佛教协会直至中国佛教协会申诉。 第十条本办法由中国佛教协会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中国佛教简史

中国佛教简史 起源佛教创建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以及婆罗门作为一切智的垄断者和神权统治的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种种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 佛教属于沙门思潮之一。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的生卒年月,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生活于公元前6~前5世纪。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演变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场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后,弟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施设和惯例。由于佛陀生前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说法,弟子们对此便产生不同的理解。约在佛来后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根本二部。此后100余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称技末部派。关于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名称、地区均有不同的说法。当时佛教传播的范围,北至喜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里希那河)。一般认为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一部是说一切有部。上座部(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和大众部在教义上有较大差别。两在部的主要差别是:①对法(事物、存在)的认识。大众部认为“过去未来,非实有体”、“现有体用,可名实有”,即认为一切现实都依因缘生灭,过去的已经灭了,没有实体,未来的没有生起,也没有实体,仅仅现在一刹那中才有法体和作用;说一切有部主张法体是永恒存在的,过法、现在和将来三世也都是实有的,即所谓“法体恒有”、“三世实有”,被称为我空法有论。②对佛陀的认识。大众部认为生灭于人间的释迦牟尼佛是化身而非实身,佛陀的实身是积累极长期的修行而成,他有着无际的寿命和威力,所说一切言语为随机说法,并以一音说一切法;说一切有部不承认释迦牟尼是化身,认为佛说言语并非都是经教,也并不是一音说一切法。③对声闻和菩萨的认识。大众部强调菩萨广度众生的慈悲愿力,轻声闻而贵菩萨;说一切有部虽承认声闻、缘觉、菩萨能修行根性和所修行道路有差别,但认为佛与声闻、缘觉所得解脱没有差异。 公历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他们中间一部分人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 佛陀逝世后约500年,大乘中观派兴起。此派创始人龙树,阐发“空”、“中道”、“二谛”的思想,其弟子提婆继续弘扬龙树的学说,使大乘佛教得以进一步发展。以后还有清辩和佛护、月称等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中观的思想,形成自续派和应成派。同时,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仍继续发展。 佛陀逝世后约900年,瑜伽行派兴起。此派尊基人是无著和世亲。无著原是说一切有部僧人,因对说一切有部教理感到不足,而阐发大乘教义。其弟世亲,原是说一切有部学者,后从无著改宗大乘,称“千部论师”。无著世亲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论,此后传承主要有难陀、安慧、陈那、护法之后还有戒贤、亲光等。 7世纪以后,印度密教开始流行,到8世纪以后,与印度教相接近。波罗王朝在那烂陀寺以外另建超戒寺,作为研习和宣传密教的中心;9世纪后,密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11世纪起,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到13世纪初,超戒寺等许多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终于在南亚次大陆消失。传播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

略谈中国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略谈中国汉传佛教绘画与佛教传播 佛教绘画是佛教实现其普度众生的慈悲理想,引发大众的信仰热忱,扩大佛教的影响,更广泛地传播佛教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彩画作佛像,百福庄严相,自作若使人,皆已成佛道。乃至童子戏,若草木及苇,或以指爪甲,而画作佛像,如是诸人等,渐渐积功德,具足大悲心,皆已成佛道。但化诸菩萨,度脱无量众。若人于塔庙,宝像及画像,以花香幡盖,敬心而供养……皆已成佛道。若人散乱心,乃至以一花,供养于画像,渐见无数佛。或有人礼拜,或复但合掌,乃至举一手,或复小低头,以此供养像,渐见无量佛,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入无余涅槃,如薪尽火灭”。《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设有众生见闻于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于涅槃”。佛书中言,凡见佛像,要生起敬重,如同真佛。佛教典籍中,多处说到利用绘画来弘扬佛法,恭敬绘画、礼拜、供养、赞叹佛菩萨圣像,有很大的功德利益。如《地藏菩萨本愿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指地藏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

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鬼神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贤愚经》中言,释加(迦)牟尼佛过去世中,曾请人画84000如来像,分送各国,令人供养,由此功德,后生形相端正殊妙,并在成佛涅槃之后,还当得84000诸塔的果报等等。根据佛教经典的教导,佛教信众们都很乐意于绘制,恭敬礼拜供养佛菩萨圣像等,利用绘画来传播弘扬佛法。 据《释氏要览》、《毗奈耶》等典籍记载,古印度佛寺几乎每处殿堂、门墙都要彩绘,绘画主题有佛、菩萨圣像、药叉神像,教化引导广大民众的佛教故事、生死轮回图、地狱变相等等。而利用视觉图象的教化力量,以圣君贤相、忠臣孝子、先贤功烈的形象为典范,“图之屋壁”,垂训将来,是中国汉地的古老传统。佛教传入中国汉地,迅速流布南北各地,最初是以“设像传道”为基本手段的。中国古代曾把佛教称为像教,某种程度上说出了佛教特有的传播方式。即使是在佛教兴盛的时期,佛像以及各类题材的佛画仍然是传播佛法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与音乐、戏剧、舞蹈这类艺术相比,绘画艺术具有较典型的静态特征,但与雕塑艺术相比,它又有着更大的动态、抒情、

第五章 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

第五章南传佛教的建寺文化 ○向南传播的佛教 古代印度文化的涵盖与溶浸,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也彻底光辉照耀了整个东南亚。“南传佛教”通称是古西北印阿育王﹙有说是丘就却﹚派其子﹙有说是其弟﹚摩晒陀﹙或说是玛印达Mahinda﹚及其女僧伽蜜多﹙Sanggha Mitta,僧伽米塔﹚,由摩揭陀国或罽宾或犍陀罗南下至古中印度,更而到达南印度,乃至锡兰﹙Cey Lon,今之斯里兰卡,古称“楞伽岛”﹚。 “南传佛教”指的是后来影响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Indonesia Archipelagoes﹚、婆罗洲﹙Borneo﹚等地所弘传的佛教﹙唯有越南北部的佛教早期是由中国传入,属“汉传佛教”,不归于本章范围;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南洋一带的佛教,如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华侨所信仰的佛教,亦应归为“汉传佛教”。﹚。很巧妙的是南传的“上座部佛教”弘传地区,大多生产稻米,也盛产香蕉、椰子,生活条件比北传﹙汉传﹚佛教优沃了许多,食物简直唾手可得。 由于地理上的接近,海陆两路的便捷,古代印度人因为商业上的关系,很早就到达中南半岛,并与东南亚诸国有所往来,于是宗教也随着向外输出。当宗教从从一个文明较高的文化传入文明较低的国度,其先进的宗教原样就很容易被当地保留下来。 因此,信仰“南传佛教”的国家早期就是“印度化的国家”,“婆罗门教”﹙后来称为“印度教”Hinduism﹚好比旧教的“天主教”,佛教好比是新教的“基督教”一般,在中南半岛地区被一视同仁。不过,各民族的生活环境稍有差异,文化的源头也有不同,佛教的流行型态则有所不同。就泰国的东北部与西北部,尽管都是信仰“上座部佛教”,也仍然可以区别出其不同之处。 虽然,东南亚﹙Southeast Asia﹚的中南半岛﹙Indochina,印度支那﹚包括缅甸、泰国、寮国、柬埔寨、越南五国,此区域曾被视为「文化落后区」,其民族与文化都受到印度与中国的影响,完全是地理环境造成的因素。因为湄公河源自西藏经中国云南省名澜沧江,然后流入寮国、泰国、高棉,最后从越南出海,数千年前的藏族人就沿着它移散到各地。而缅甸又紧临印度,除寮国外,其他四国都临海,加上利用海运,印度人也能轻易地到达。 中南半岛也是一个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区,许多种族建立的国家,几千年来都

南传比库227戒相

南传比库227戒相 戒德金阶2010-07-21 11:16:06 阅读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巴利律藏227 条戒律—佛教正法的命脉 本文在此只列出律藏227 条戒律的条款。整套律藏总共有六本,其中包含了批注和对戒律的种种问题。想深入律藏的人们能学巴利文或英文,来充份阅览律藏。 「诸比丘,这三种东西是亳无隐瞒的照耀给人们看的。三者为何?一为明月、二为炎阳、三为如来经律也。」 《增支部.第3.13.129经》 「诸比丘,海平而其水不溢于大洋,戒严而不惜身躯持之。」 《律藏.小品》 「缘于此事,诸比丘,我当为比丘立下戒条。我如此做有十个目的,即为了: 1僧团的优越、2僧团的和平、3克制无耻者、4善自制的比丘得安宁、5制伏今世诸漏、6防止来世诸漏、7令无信者生信、8令有信者其信增长、9建立正法,10以及守护戒律。」 《南传律藏.经分别.波罗夷》 「只要诸比丘仍然正道而活,世上就不会少了阿罗汉。」 《长部.大般涅槃经》 那先尊者:「陛下,如有位王中之王对儿子们说:『儿子们,这大国在每一方都遍布远至大洋,以我们现有的军备,要长久维持这国土是很难的。当我不在世时,你们最好舍弃边境区域。』如此,陛下,当他们的父王死后,那些王子们是否会舍弃边境区域?」 弥陵陀王:「不会,尊者。诸王的贪婪不只如此。为了满足自己对权力的欲忘,那些王子只有可能会并吞比本身国土大上两三倍的国家,但绝不会舍弃己拥有的国土。」

那先尊者:「如是,陛下,佛陀是为了考验诸比丘才这么说:『阿难陀,当我入灭之后,若僧团愿意,则可废除小小戒。』陛下,为了彻底解脱痛苦,以及为了正法,诸佛子甚至愿意不只多持守一自五十戒,如此他们怎么可能会舍弃世尊原本已制的戒呢?」 《弥陵陀王问经》 四波罗夷法(Parajika) 犯此法规的比丘必须被逐出僧团,并一生之中不能再做比丘。这是律藏里最严重的处份。 1. 有任何性行为,甚至是跟一只动物。犯Parajika. 2. 有任何盗窃的行为,或拿取未被给予的东西,在有人住的地方或在森林里。犯Parajika. 3. 有意杀人,或指使人杀,或夸赞死亡的优点,或煽动他人去死。犯Parajika. 4. 除了是自我评估过高以外,如果夸赞自己拥有超人类的能力,超知识,等等。犯Parajika. 十三僧伽婆尸沙法(Sanghadisesa ) 1. 有意图的射精,除非是在梦里。犯Sanghadisesa. 2. 为情欲所征服,动了心,和女人有身体接触,握她的手,握她的头发,抱她身体的一部份。犯Sanghadisesa. 3. 为情欲所征服,动了心,用猥亵的话暗示女人上床,像年轻男女一样。犯Sanghadisesa. 4. 为情欲所征服,动了心,用赞美他自己的感官的语言来暗示女人上床。犯Sanghadisesa. 5. 从事男女之间的婚姻和关系。犯Sanghadisesa. 6. 拿由乞讨而获得的利益来建自己的小屋时(无赞助者),地点,屋子大小,和仪式必须合律藏规定。不然犯Sanghadisesa. 7. 为自己建大型住处时(有赞助者),地点和仪式必须合律藏规定。不然犯Sanghadisesa. 8. 当生气,不满,和恶意控告另一位比丘犯Parajika 而无凭证时,犯Sanghadisesa. 9. 当生气,不满,恶意,只是为了娱乐控告另一位比丘犯Parajika 时,犯Sanghadisesa. 10. 动摇僧团并想其分裂,如果被训诫三次仍不改,犯Sanghadisesa. 11. 一群比丘(一人,二人,或更多) 崇尚一个比丘而不允许他人训诫他,如果这群比丘因这事被训诫三次仍不改,犯Sanghadisesa. 12. 如果一个比丘因性格而难受他人训诫,在合乎戒律的规则下被他人训诫而不受,如果超过三次仍不改,犯Sanghadisesa.

第十讲 中国佛教简史

第十讲中国佛教简史·传译时期 汉—晋时期(2B C-420) ?第一节佛教的初传 ?1、汉哀帝元寿元年(2B C)博士弟子景卢 ?2、汉明帝永平十年(67A D)感梦求法 第二节译经:(早期的译经) 1、《四十二章经》和《牟子理惑论》 2、安世高的译经:146年到达洛阳 小乘佛教禅数学 3、支娄迦谶的译经: 大乘佛教般若经 4、道安的译经 5、鸠摩罗什的译经 第三节求法: ?1、朱士行 ?2、法显 第四节佛教中国化的初步尝试 ?(1)试图依附中国本土文化: ?依附黄老 ?玄佛合流 ?依附儒家 ?依附政权 ?(2)贵族化的佛教 第十一讲中国佛教简史·融汇时期(南北朝时期) 一、学派化:学派与宗派的区别 ?齐:479年禁卫军首领萧道成自立为帝 ?宋:417年灭后秦 ?梁:502年雍州刺史萧衍灭齐 ?陈:557年部将陈霸先称帝 ?北魏(386-534)孝文帝的改革及其影响 ?迁都洛阳;朝堂禁说鲜卑语 学派:同一学科中由于学说,观点不同而形成的派别 宗派:政治、学术、宗教方面的自成一派而和别派对立的集团

二、平民化: ?平民化的标志: ?1、凿窟造像: ?佛教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平民面前 ?石窟 2、疑伪经的出现 ?疑伪经的含义 ?疑伪经举例:《父母恩重经》 ?敦煌出土本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内容叙说父母恩之深重,为报其恩,必于七月十五日行盂兰盆供养,并应经常书写、读诵本经。一般认为是唐代以前或初唐之时所伪撰者。 ?流通于我国及日本,有关其注释之书甚多,日本文学作品中亦常引用本经经文,故本经堪称为儒教化的佛典之一。 三、地域化: ?地域化的明显特点:南文北质 ?北方重视禅修、造像、明显依附政治(法果的皇帝如来说) ?南方重视义理、建寺、表面疏远政治(慧远的沙门不敬王者论) ?地域差别的形成原因? 四、冲突与融合的加剧 ?1、梁武帝崇佛:504皈依佛教 ?优待僧侣,奖励义学 ?广建佛寺,盛造佛像 ?扶持翻译佛教典籍 ?著书立说 ?制定戒律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介绍

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称。中国佛教圣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大名山随着佛教的传入,自汉代开始建寺庙,修道场,延续至清末。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受到国家的保护,并对寺院进行了修葺。已成为蜚声中外的宗教、旅游胜地。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隶属忻州市五台县,所在的山西处于黄土高原,地旱树稀,视野里整整一个是土黄色的世界,可以称为金色世界。五台山最低处海拔仅624米,最高处海拔达3061.1米,为华北最高峰,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见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历史上,印度、尼泊尔、朝鲜、日本、蒙古、斯里兰卡等国的佛教信徒,来此朝圣求法的甚多,是当今中国唯一兼有汉地佛教和藏传佛教的佛教道场。传说五台最早是道家的地盘,《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永平十一年,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因此奏知汉明帝。经过重重困难,大孚灵鹫寺建成,大孚灵鹫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南北朝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盛唐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这个期间据《古清凉传》,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余人。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符其实的佛教圣地了,被誉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1 ,五台山人文景观代表了中国人民创造性天才在宗教文化信仰领域的杰出成就的显示; 2 ,五台山宗教建筑与人文景观显示出其作为中华大地一处重要的承载俗世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交汇意义的巨大人文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载体,显示了亚洲宗教景观和建筑文化超越时间和人文领域的对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巨大影响,以及亚洲宗教圣地对于山区规划和景观设计方面的巨大成绩; 3 ,五台山宗教文明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印证了传统宗教与世俗文明正在不断的和谐共融,彰显了在现代人文化文明生活中宗教文明具有人文与景观建设方面的巨大的意义与发展前景; 4 ,五台山显示了她在中国历史上甚至人类文明历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在东方宗教文明方面是作为建筑设计、建筑技术和人文景观综合性集大成的一个杰出的例证。

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传入中土及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创始人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释迦牟尼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486年,大约与我国孔子同时代。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2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时,他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逐创立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年80在拘尸那迦城逝世。 ?他弟子很多,据传有五百人,其中著名者有十人。 ?母亲梦象受孕、七步莲花、姨母抚育、出游感苦、夜别妻儿、夜渡凡尘、削发更衣、面壁静心、六年苦行、牧女献糜、树下静悟、魔女炫媚、众魔败阵、大悟成佛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趺坐四十八天,已是十二月初七日,这天晚上,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他默坐金刚座上,示现种种禅定境界,遍观十方无量世界和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一切事情,洞见三界因果,十二月八日凌晨,明星出现天上,他豁然大悟,得无上大道,成为圆满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人齐赞,地狱饿鬼畜生三道的许多苦厄,一时体息,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雨曼陀罗花,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宝花、七宝莲花等。 ?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教收徒,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鹿苑传教、佛陀收徒、佛陀说法、佛陀省父、重见妻儿、採花献佛、佛化无恼、佛度猎人、驯服醉象、收比丘尼、不蓄金银、象猴得渡、普渡众生、佛说前生、双林灭度、佛光普照、佛教圣迹 ?释迦牟尼八十岁时,一日到了拘尸那伽城外娑罗双树林间,这地方四面各有两株娑罗树,枝枝相对,叶叶相映;中间绿草如茵,上下野花如锦;香气四溢,清幽宜人。 ?佛陀命阿难在双林中设席铺床,然后头北面西,右胁着席,叠足安卧,中夜之时,他对弟子说完最后的遗教,便默然无声,安祥圆寂。 ?释迦牟尼双林灭度后,他的出家弟子和世俗弟子们无不泫然流涕。皆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瞻仰佛的遗容,缅怀佛的功德。七日后,由大弟子摩诃迦叶主持了葬礼,在拘尸那伽城天冠寺举火焚化。薪尽火灭,摩诃迦叶取出舍利(高僧遗体焚烧后留下的珠状物),分为分份,用净器装盛,分送八国造塔供养。 ?释迦牟尼静坐菩提树下得大觉悟后,创立了佛教基本教义,他广收门徒,组建僧团,度人不计其数,总计其一生,说法四十余年,谈经三百余会,功德无量。 ?自他灭度后,佛教弟子多次聚集,追述他所教的学理,编集成卷帙浩繁的大藏经。 ?他的生平事迹,也随着佛教在亚洲地区的传播而流传开来,并逐渐被后人赋予神秘的色彩,他本人也被神化为法力无边的佛祖。 ?我国汉族地区人们习俗上称他为如来佛,如来,是佛的十种称号之一,“如”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循此真如达到佛的觉悟。 ?“如来者,乘如宝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 ?大乘佛教认为有许多佛,故如来并不一家专指释迦牟尼。 一、佛教传入的时间

佛教初传中国内地的时间略探

佛教初传内地的时间略探 弘玄 前言:佛教,始于印度,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太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对于悉达多,为世人所尊为佛陀。在佛灭后五百至一千年间,佛教传入了中国, 但对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说法不一。但是,可以知道的是佛教传入中国至今将近 的两千年里,几经兴衰,直至作为中国的三大传统文化之一的存在,一直所延续,传 承着。那么,对于佛教的传入中国,说法到底有哪些呢! 对于佛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说法有很多,因为记载的不同,在历史上也很难进行 确切的考证。在方立天教授的《中国佛教简史》里将其传说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认为 在西汉哀帝以前,二是认为在西汉哀帝时,三是认为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说。虽然, 说法各有不同,难以考据,本文在此也将各种说法进行简单的介绍,作为对读者的参考。 一、西汉哀帝以前佛教传入说 1、根据《列子》卷四《仲尼篇》中孔子所说的话“丘闻西方有圣人云云”。这个所谓的西方是指佛陀而言,那么也就是说,佛教早已在前秦时期便有在中国的出现,并为 孔子所耳闻,当然,同样没有更为具体的依据说明此西方圣人就是特指佛陀。所以, 此说法,不能作为肯定佛教在孔子时期就已有传入的一个证据,也不能作为佛教在先 秦时期就传入中国说的依据。不仅如此,作为引据的《列子》一书在学界上认为其为 伪书,所以不能作为可信的证据。在此,不管怎么说,在此将其引出作为参考。 2、在隋朝费长房《历代三宝记》卷一中说,秦始皇四年(前243)沙门释利防等十八个贤人带来佛经,但被秦始皇查经了。在唐朝法琳的《破邪论》卷下也载有同样的说法。日本学者则根据《史记,秦始皇本记》中“禁不得伺,明星出西方“的记载,以”不得“为”浮屠“之异译,以此作为依据,也认为佛教在秦始皇时期就有在中国的出现,我国近代学者马元材在1943年撰文《秦时佛教已流行中国考》同样主张这一说。但,不管如何,因为这一说法不够有具体的依据说明,仍然不能为人所确信。 3、根据北齐佛教收的《魏书,释老志》也有两种关于佛教出现于西汉哀帝以前的说法。一则前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霍去病讨伐时,得休屠王所供之金人,将其安置于 甘泉宫。对于此霍去病得金像的说法,在《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及《汉书》 卷五十五的《霍去病传》中也有提及,但对于此金人是否就是所特指的佛,却是是所 怀疑,同时也有怀疑此金人乃西域的天神,这也不可而知了,所以此说法,仍然有待 商榷。

汉传佛教的发展

序列号:36 汉传佛教的传播与发展简史 导言:佛教是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内地的。当魏晋南北朝之际,佛教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此时,一部分中国僧人深感佛经有限,他们于是有了西行求法之举。隋唐时期,在帝王们崇信的扶持下,经过广大僧众的长期努力,佛教也随中国封建文化进人鼎盛成熟阶段,期间出现了佛教宗派。在中国佛教发展过程中,在各朝各代得到了帝王们崇敬的扶植而得到长足的发展,也曾因为曾与道教发生了斗争但因统治扶植道教而被无情地打击。宋代之后,佛教的中国特色愈益明显,经过与儒、道二教的长期斗争与调和,终于出现了三教圆融皆大欢喜的结局。 一、汉代初传入 佛教何时传入内地,在中国佛教史上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西汉末年传来说,二是汉明求法说。 据《魏书·西戎传》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浮屠经即佛经。但在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曾派人到中亚各地传播佛法、而与此同时大月氏人受匈奴之迫不得已徙居中亚阿姆河流域,所以大月氏人得以较早地接触佛教。另一方面,自汉武帝开通西域,丝绸之路就成为内地与西域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通途;在长期的交流活中,到公元前后佛教断断续续为一部分人所了解是完全可能的,换言之,大月氏王使向中国博士弟子传授佛经是完全可能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人中国内地也是完全可能的。 佛教徒更愿意相信“汉明求法,佛教初传”的史话。据《后汉书》、《牟子理惑论》等记载,东汉明帝永平七年,明帝夜梦金人飞于殿前,次日乃向群臣询问。太史傅毅答曰:西方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莫非就是这种神?于是明帝派中郎将蔡愔等18人出使西域,访求佛道。永平十年,蔡愔等人在西域幸遇印度僧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并得佛像经卷,以白马驮之,共归洛阳。次年,明帝建白马寺供迎叶摩腾和竺法兰居住,相传汉地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他们在寺内译出的。 二、魏晋南北朝快速发展期 这个时期的主要传播活动是佛典翻译,魏都洛阳和吴国的都城建业是佛典翻译的中心。这阶段的译经工作和对佛教教义的宣传、研究,为以后佛教发展打下了初步基础。到了东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各阶层人普遍信仰佛教,到处建有佛塔、寺院。举世闻名的佛教石窟艺术,如敦煌、云冈、龙门等古代的雕塑、壁画,都是这一时期开始建造的工程。这时有成就的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344—413年)所译的佛典有384卷,内容正确,技巧精湛。还有西行取经最有成就的法显(337—422年),他游历了印度、斯里兰卡等南亚30余国,所取回的佛典和撰写见闻,为佛教发展和研究古代中、南亚诸国史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南北朝时的梁武帝笃信佛教,他在位十四年中,四次舍身入寺院为寺奴都由国家出钱把他从庙里又赎回来。梁武帝亲自讲经说法,撰写经文。 三、隋唐五代繁荣时期 隋朝时期,隋文帝一生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下令在五岳各建佛寺一所,诸州县建立僧、尼寺各一所,据传他所建立的寺院共有3792所,度僧23万人。建造金铜檀香石等佛像16580尊,修治旧像1508940尊,缮写新经132086卷,修治故经3853部。 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唐代是李家的天下,本尊崇本土道教,但唐太宗在清除割据、平息骚乱时曾得到僧兵的援助。他即位后崇尚佛教,下诏在全国建寺院,设释经处,培养了大批佛教高僧、学者。中国逐渐成为国际性的大乘佛教中心,朝鲜、日本、越南等地的僧徒纷纷入唐留学。中国僧人惠灌、鉴真、无言通等赴海外传法,玄奘、义净等一批汉僧西行求法取经,各国佛教交流相当频繁。贞观十五年(641)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佛像、佛经等,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最著名的僧人之一是玄奘(600—664年)。他历时19年,长途跋涉5万余里,去到印度取经,共翻译佛经75部1335卷,并写出了《大唐西域记》见闻录。唐太宗推崇玄奘为“法门之领袖”,“千古而无对”。

南传佛教传承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本文載於香港《內明》第281期1995.8.) 當代的佛教,按照源流和地理分佈來分,可以分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兩大體系。北傳佛教主要流傳著「大乘佛教」或「菩薩乘佛教」,其經典來源於古印度雅語梵文(Sanskrit)語系佛經以及西域文字佛經。北傳佛教按其經典語言體系又可以分為漢語系佛教和藏語系佛教。漢語系佛教主要流傳於中國漢族地區和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藏語系佛教又稱「藏傳佛教」、「藏蒙佛教」,俗稱「喇嘛教」,主要流傳于我國的藏、蒙古、羌、土、裕固等民族,以及尼泊爾、不丹、蒙古、哈薩克等國家和地區。 南傳佛教是由印度向南傳到斯里蘭卡並且不斷發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義上,南傳佛教傳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統,遵照佛陀以及聲聞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因此稱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也即訛稱的「小乘佛教」。南傳佛教主要流傳於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南亞和東南亞國家,以及我國雲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龍族一帶地區。南

試論南傳佛教的傳承 傳佛教使用的經典語言屬於巴利語體系,所以也稱為「巴利語系佛教」。 南傳佛教流傳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現在我們不能夠更系統一點地去瞭解和南傳佛教同時或者更晚時期盛行過的其他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除外),因為他們大多數是在漫長的歲月之中湮滅無聞了,遺留下來的至多是一兩部經典論著,甚至只是片言斷語。然而,南傳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語三藏聖典以及許多重要文獻,而且這些經典是在斯里蘭卡、緬甸、泰國等相當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爭辯的權威性著作。在南傳佛教國家,我們至今依然還能夠看到按照佛陀當年所教導的行為規範一樣過著剃除鬚髮、三衣一缽、托缽乞食、半月誦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庫1僧團,使我們仍然能夠親切地感受到最接近於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世時佛教僧伽簡單樸素的修行生活。這種特異的文化現象和歷史現象,的確令我們感慨萬千。 1比庫:巴利語bhikkhu的音譯,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見怖畏等義。即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 漢傳佛教依梵語bhikùu音譯爲「比丘」、「苾芻」等,含有破惡、怖魔、乞士等義。其音、義皆與巴利語有所不同。 現在使用「比庫」指稱巴利語傳承的佛世比庫僧衆及南傳上座部比庫僧衆;而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稱源自梵語系統的北傳僧尼。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中国的四大宗教要点 1.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宗派: (1)佛教:A:汉族地区佛教(大乘佛教):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贤首宗)、法相宗(慈 恩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真言宗)、[八宗口诀:三天华法,律净 禅密]; B:小乘佛教:云南少数民族地区 C:藏传佛教:宁玛派、萨迦派、噶举派、格鲁派; (2)道教:全真道,正一道; (3)伊斯兰教:逊尼派、十叶派; (4)基督教:天文教、新教、东正教; 2、中国四大宗教的主要经典: (1)佛教:北传佛教:《大藏经》(《三藏经》); 南传佛教:《大藏经》; 藏传佛教:《甘珠尔》、《丹珠尔》; 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中国内地 (2)道教:《道藏》; (3)伊斯兰教:《圣训》、《古兰经》;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 (4)基督教:《圣经》;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时称景教 3、中国四大宗教的标志及传入中国的时间: (1)佛教: (2)道教:太极八卦图; (3)伊斯兰教:新月; (4)基督教:十字架; 4、汉族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 (1)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 (2)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存在和发展。 5、中国云南省有哪几个少数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 傣族、德昂族、阿昌族、布朗族、佤族(可用口诀联想这些民族的全称:傣德阿布佤)。6教创始于何时何地?创始人是谁? 佛教约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姓乔答摩,佛徒尊称其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 7、佛教发展的四个时期: (1)原始佛教时期:公元6世纪中叶至公元4世纪中叶 (2)部派佛教时期: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大众部佛教(大乘佛教)。 (3)大乘和小乘佛教时期: (4)密乘佛教时期。

我国南传佛教壁画的现状分析

我国南传佛教壁画的现状分析 壁画是宗教活动中的重要赕品,是信众虔诚敬佛心理和宗教情感的产物,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南传佛寺壁画现状的,欢迎阅读查看。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边疆地区经济的繁荣和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赕佛”为中心 的南传佛教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佛寺的翻修或新建上。时至今日,西双版纳、德宏一带的佛寺几乎都进行了大规模的翻修或新建。这一过程无疑对佛寺壁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在对诸多南传佛教壁画的考察中,均能看到这样的情况:许多原有的壁画被涂盖或重画,一些年代较远、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被新的壁画所替代;新的壁画在表现形式、技法 和工艺材料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异;传统的矿物色颜料逐渐被广告色、油画色、丙烯颜 料所代替。虽然画面新了,色彩鲜亮了,但从艺术品质来看,许多壁画偏于媚俗、水平不高,失去了传统壁画中质朴、稚拙、自然、率真的特色。虽然就装饰美化佛寺、增加宗教场所气氛而言,这样的壁画一样能得到群众的接受和认可,但从文化和民族绘画特质的角度看,失去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使人感到可惜。 如同画家高金龙所说:“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傣族佛寺壁画的继续发展逐渐停止。并且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消亡,甚至你都来不及为它扼腕叹息。” 一、佛寺壁画保护与发展的尴尬 在面对佛寺壁画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文化部门大多是从历史和遗产的视角,希望能多保存一些古旧寺庙和壁画,即便修缮也应注重修旧如旧,尽量保存原有的风貌。但是,作为佛寺使用的主体的僧人和广大信徒,却较少会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来考虑问题,他们更希望将佛寺修缮一新,或建造更大、更漂亮的佛寺。 事实上,随着边疆地区经济的繁荣和生活的富裕,其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地居民改善生活居住环境的愿望十分强烈。如景洪市的曼景兰,改革开放初期还是美丽的傣寨,竹楼映衬在大榕树、棕榈树、黑心树、香蕉树及稻田鱼水池中,在外人眼里别有洞天。但城市化进程使其过去的木构杆栏式民居建筑变成了砖混建筑。又如勐海县城周边及勐遮镇、大勐龙镇的诸多村寨中的民居也大都如此,原来灰黑色平板瓦构成的屋顶,皆被红、橙、赭、蓝等色彩鲜艳的筒瓦所替代。过去院子的围墙是篱笆或仙人掌等构成的生态植物墙,现在变成了与内地并无差异的砖砌院墙。橄榄坝傣族村寨,因为被作为西双版纳的重点旅游区,为了供游人参观体验,才保留一些傣族的竹楼。

宋明理学与佛教

宋代理学家与佛教关系略讲 潘敢(MG1001013)[摘要]佛教自隋唐盛极一时以来,经“会昌法难”、五代战乱,佛教急转直下,它的传播与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宋初,统治者采取了保护佛教的措施,佛教开始逐渐复兴,但是随着儒学家“道统”意识的重新确立,在思想上对佛教教义予以批判,在政治上进行打击,至南宋初,官方限制佛教的发展,除禅、净两宗外,其他各宗已日益衰微远非昔比。但是,宋代理学的兴盛在很大一部分上也是受到了佛道两家的影响,明道「出入于佛老者十数年,返诸六经而后得之」,不能不说,在很大程度上,宋理学家受佛老的影响深刻。 关键词:佛教理学禅宗 一、简述佛教在隋唐后的发展状况 自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儒家的思想得到了正统的意识形态的地位,并且形成了对其他思想派别的排斥以吸收过程。东汉以来对于佛教,各代儒学者们对于他的态度是纷繁复杂的。六朝佛教学派成立与发展,隋唐佛教宗派更是如日中天,事实上,面对世俗政权的压力下,佛教始终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为了与中土的传统保持文化一致性,佛教不得不改变自己的教义乃至思维模式。《大乘起信论》撰著以后,佛教涅槃佛性学说成为了儒道共同接受的思维理论,借助于《大乘起信论》的体用相即和本觉心性原理对传统文化的吸收,禅宗思想风靡天下,成为思想史上的一大奇迹。①唐代儒家学者刘禹锡目睹禅宗的兴盛,不禁慨叹曰:“儒以中道御群生,罕言性命,故世衰而寝息。”(《刘禹锡集》卷四)然而,面对佛家的强势,儒家站在其本位的立场上对其进行了无情打击。韩愈在其《原道》中甚至提出“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的口号,试图以行政强制手段彻底废除佛教,可见,当时佛教对于儒家正统思想的威胁程度。宋以降,欧阳修、李觏提出“修其本而胜之”,“佛所以为吾患者,乘其缺废之时而来,此其受患之本也”,“然则礼义者,胜佛之本也,”“王道不明而仁义废,则夷狄之患至矣”(《本论》)。继而周敦颐、张载、二程等人进一步主张,通过“修”儒家学术之本,即从传统儒学中发展出儒家哲学体系,以彻底解决佛、道两家对儒学的威胁。宋明儒学者也并不是要求彻底地将佛学消灭之,以挺立儒家的思想学说。而是,第一、允许佛教存活但在空间上必须给予限制;第二、接续佛教基本精神、基本内容,但是有所删改、有所发挥、有所充实;第三、继续推动佛教的中国式、儒学式、人间化转变;第四、开掘出佛教中的入世、治世观念,以丰富佛教思想内涵和回应社会对佛教只注重出世的质疑;②在宋儒眼中确实佛教义理难以合乎众儒士之担当精神要旨“先生为学,自十五六时,闻汝南同茂叔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有求道之志。未知其要,泛滥于诸家,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返求诸六经而后得之。”(《近思录》) 二、宋明理学家对佛教的批评与实质 宋明理学家普遍以传承儒家正统自诩,以反佛或排佛、批判佛老相标榜,但又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或者直接与寺院僧侣交友往来。 首先、理学家站在儒家正统的立场上,认为佛教有悖于伦理道德、纲常名教。比如二程认为,“释氏之学,于敬以直内,则有之矣。义以方外,则未之有也”(《河南程氏遗书》卷二)意思是说,佛教空谈心性而不不论治国平天下,这是 ①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第2页 ②李承贵:《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第586页

四大佛教名山

四大佛教名山 佛教是人类的文化现象之一,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异彩但尚未完全被人感受到的一种珍品。佛教的根本精神是去恶从善、去染成净、护生佐世,用“出世”思想表示其“入世”的态度,亦即用“出世法”改造“世间法”。它的关于“众生平等”、人人具有佛性的主张,包含着深刻的人人可以教育、可以造就、布衣可以成圣的思想,认为只要通过戒、定、慧三学(同时也是三个阶段)的修习,便可证菩提、入涅磐,亦即所谓成佛。佛教的最高境界的特点是清净、虚寂。为了便于达到这样的一种境界,僧人往往希望远离尘世之名利场,寻求可以寄身托志之所。而自然界中之山,得阳光雨露的化育,受风霜寒热之洗礼,尤具天地之灵气。林海云涛衬其静,飞瀑流泉见其净,莽莽苍苍显其空,虎踪鹿迹明其虚,自然之风采,天造的神韵,难以状貌。净、静、虚、空在僧人与崇山峻岭之间架起一道无形的桥梁,于是产生了独特的人文与奇特的自然融于一体的佛教名山。 “天下名山僧占多”,僧人选择名山修习是一个方面,而他们一旦住山,便从此成为此山的义务护林员、育林员,而且将文化引进山林,形成人文景观,从而扩大、升华了这座名山的内涵,则是另外一个方面。寺于山得其所,山以寺而扬其名,纯自然之名山变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双美之

名山。当中国化的禅宗创立之后,这一趋势和作用尤其变得明显。 中国的佛教名山不止千百,其中以“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这四大名山声名及影响为最。 五台山,清凉圣境 五台山在山西省的东北部,其大部分在五台县境内。五台山属太行山一个支脉,为东北至西南走向。有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五大高峰,其中北台叶斗峰,海拔高达3058米,为我国华北地区最高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座台顶虽峻极云表,峰顶却平坦宽广,“有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又因此山“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广清凉传》卷上),亦称为“清凉山”,并被人们誉为“清凉圣境”。五台山景色宜人,风光秀丽,气候凉爽,是消夏避暑的理想胜地。 自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汉地,到东晋十六国时期,便逐渐弘传至这一地区。从此,五台山佛教历经沦桑,弘传不绝。寺庙林立,香火兴盛,名僧济济,宗派繁多。五台山成为海内外信众虔心巡礼朝拜的佛国圣地,与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 张勇 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张勇,笔名笮人,宾川县人,1954年生,管理学硕士、文史学者、书法名家、宗教学专家,现任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云南文史编委会主任、云南国学研究会副会长,从事多年宗教事务管理文史研究,主编有《翰墨精华》、《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录》、《先生之风》,著有《云南史话》、《云南宗教信徒群体行为与管理研究》,云南文史论坛名主持人、云岭大讲堂优秀主讲嘉宾,曾荣获云南省社科研究优秀管理者。 前言 宗教知识作为一种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在我们每一个同志的知识结构里面,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我们对宗教知识、对宗教文化有所了解对于我们能够正确地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好处的。再加上从现实的情况来讲,我们云南地处西南边疆,民族众多,宗教种类最齐全,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民间信仰非常的多,所以我们云南的宗教文化的历史积淀非常的厚重。 那么我们闲话少讲,书归正传。要讲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南传佛教文化。在我们国家,南传佛教仅仅是我们云南一省独有,这是我们真正的文化特产。 ,宗教知识是文化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我们知识结构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而宗教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的宗教文化更是独具特色~并且具有非常厚重的历史积淀。在这其中~南传上座部佛教在我国仅云南省独有~

那么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哪些,南专上座部佛教的特点是什么,听一听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张勇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讲座。, 一、佛教及其基本教义 所以,我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佛教及其基本教义。佛教的基本教义,我们应该怎么来理解呢,我们知道佛教作为三大世界性的宗教,它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他公元前三世纪创立于古印度。从广义上来讲额,佛教它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包括它的经典,它的仪式、它的教义、它的习惯、它的僧团、它的寺院、它的组织等等。那么,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我们一般所说的佛教,一句话就是佛陀的言教,用佛教的术语来讲应该叫做佛法,法律的法,佛法,也就是说是佛所讲的教法。 (一)四圣谛 那么佛教的教义它有哪些呢,它有四圣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也叫四圣谛。 1 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 (二)五蕴 有五蕴,蕴就是蕴藏的蕴,我们说哪里哪里矿藏的蕴藏量很丰富,一个草头,一个绕丝,然后一个温度的温的右边,蕴,五蕴。五蕴是指什么意思呢,蕴,它的意思就是积聚或者是类别的意思。所谓五蕴就是五个字,就色、受、想、行、识,色是颜色的色,受就是感受的受,想就是思想的想,行就是行动的行,识就是认识的识。概括起来讲,五蕴指的就是一切身心之苦。身心之苦,这是佛教的教义的第二点。第一是四圣谛,苦、集、灭、道,第二是五蕴。 (三)缘起说 第三就是佛教的基础理论,叫做什么,叫做缘起说。缘是缘分的缘,起是起来的起,说就是说话的说,缘起说。那么佛教就认为“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故彼生”,彼此,也就是我们说的叫做事物的两个方面,矛盾的两个方面,此和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