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形势与政策》实践论文(时事评论)

《形势与政策》实践论文(时事评论)

《形势与政策》

实践论文(时事评论)

题目:论中国梦

学期: 2014年至2015年第一学期

班级: 2013级物理学

姓名:胡伟学号: 201304014111 完成日期: 2014年11月4日

指导教师:徐忠

论中国梦

摘要: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曹建明检察长所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会议充分肯定最高人民检察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同意报告提出的2014年工作安排,决定批准这个报告。

会议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人民检察院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关键词: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经济,和平。

正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包括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三个层面,落脚点是“人民幸福”,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社会主义的强国富民之梦,是自信和实力的体现。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在中国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梦”正一步步地从理想变为现实的大好时机,更应站在时代前列,在教学中,以宏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契机,让学生有高尚的信仰,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幸福感。

一、中国梦的由来及历史背景?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现实是过去的梦,未来是现在的梦。习近平曾说过:“有所思即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的是追求.体现的是抱负”。所以一个国家也有梦想。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沉积,曾经长期居于世界

文明发展的先进行列,但是在近代却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因此近代的中国开始了“中国梦”的追寻。1861年的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军”梦。1898年的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中上层的“宪政梦”。1902年,梁启超在《新中国未来记》中,写下了对未来的梦想和期望。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梦”。为了国家、民族的富强之梦,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孜孜探寻。从林则徐、魏源的“睁开眼睛看世界”,到李鸿章、曾国藩的“洋务运动”,从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历经一次次的失败,但强国、强军之梦从未泯灭。梦想是激励人们发奋前行的精神动力。

二、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等思想意识和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效应给学生成长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在对中华传文化传承中,学生有以下不良现象。实现中国梦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传统文化的载体严重缺失。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是民族精神的精华,一直熠熠生辉,流芳百世。然而,四大名著不能吸引他们,唐诗宋词元曲无法激发他们的兴趣。加之成长带来的叛逆心理使他们思想浮躁,一味追求模仿新奇,加之一些家长已不再用孔融、司马光、岳飞等先贤的事例教育子女,而是用金钱刺激,鼓励孩子不能吃亏,使当今孩子出现自私、目无师长、唯我独尊等一系列不良道德倾向。语文新课程虽凸现了文言文教学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文化的现状却令人担忧。

2、西方文化的侵蚀,本土文化的脆弱。但面对洋文化,光抵制能行吗?如何对待洋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至关重要。“洋节日”泛滥,意味着西方文化的侵蚀,也同样意味着我们本土文化的脆弱,一味“闭关锁国”“闭目塞听”,既不能真正挽求自身,也难以真正让反对的对象变得“无用武之地”。要真正有效地抵抗外来文化的入侵,最好的办法只能壮大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挥我们文化的优势去占领文化的舞台。

3、迎合心理加重,民族文化缺少主干性价值信仰。其主要原因在于世界已经被经济力量所左右,被市场逻辑所主导,西方高度的物质文化让西方文化占尽天时地利。我们的文化有着悠久历史的深厚底蕴,但我们对外来文化缺少包容性和甄别力,以及那种不辩良苦一味拒斥的极端态度,同时,中国由于缺少主干性价值信仰和文化形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不能发扬,呈现荒漠化和混乱的文化形态。一些文化从业者产生了较为严重的投机和买办心理,一味想着去迎合他人。一些影视界工作者一味揣摩外国口味,而刻意扭曲艺术,扭曲自己原有的理解和纯朴的代表本民族最深的价值表现形式,以己之短去迎合他

人。“中国人作为一个血统能延续下去,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固守住自身的传统文化。”

三、我们该如何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呢?

1、坚持求真务实。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让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要求我们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最大实际,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杜绝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一步一个脚印地描绘蓝图、实现梦想。

2、勇于攻坚克难。“中国梦”的实现不会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圆梦的征程中,还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可能会遇到巨大的阻力,遭受巨大的压力,需要趟过深水区、踏过地雷阵。这会让我们已经习惯了的行为模式不再管用、不再能用,需要我们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大的政治觉悟和热情,突破制约“中国梦”实现的利益固化的藩篱,消除阻碍“中国梦”实现的不正当行为,为“中国梦”的实现扫清障碍、铺平道路。要有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要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温家宝同志曾经说过:“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但一个民族不关心脚下的事情,也是没有未来的。”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理想再高远,也必须要从脚下开始,脚踏实地,扎实做好基础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树立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并将此融入到当前的工作中去,融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去,扎扎实实工作,认认真真做事,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是一个富有魅力、让人神往的词语,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实现自己和国家民族的理想,赴汤蹈火、前赴后继,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周恩来自幼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处,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邓小平也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信念,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如果我们把人生比作大海上的一叶小船,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前进中的航标灯,是照亮道路的火炬。有了理想,人生就有了方向,有了精神支柱,也就有了力量。

结尾:当一种梦想能够将整个民族的期盼与追求都凝聚起来的时候,这种梦想就有了共同愿景的深刻内涵,就有了动员全民族为之坚毅持守、慷慨趋赴的强大感召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伟大梦想和共同愿望,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题。只要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伟大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实时报告大学生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