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摘要

生态旅游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的类型极多并且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同时生态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浅析了生态旅游的类型以及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简要分析,以便更好的发展生态旅游。

关键字: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类型浅析发展趋势和前景

目录

1 绪论 (1)

2 生态旅游的概念 (2)

3 生态旅游现状 (3)

4 生态旅游的类型 (5)

4.1 陆地生态旅游 (5)

4.1.1 森林生态旅游 (5)

4.1.2 草原生态旅游 (5)

4.1.3 荒漠生态旅游 (6)

4.1.4 湿地生态旅游 (6)

4.2 水体生态旅游 (6)

4.2.1 海洋生态旅游 (6)

4.2.2 河流生态旅游 (7)

4.2.3 湖泊生态旅游 (7)

4.2.4 温泉生态旅游 (7)

4.3 人工生态旅游 (8)

4.3.1 农业生态旅游 (8)

4.3.2 城市生态旅游 (8)

4.4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8)

4.4.1 宗教生态旅游 (8)

4.4.2 民俗生态旅游 (9)

5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和前景 (9)

总结 (1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2)

1 绪论

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内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生态旅游是针对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和倡导的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生态学、旅游学和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生态旅游不仅迎合了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且贯穿了以人为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在旅游产业中的具体体现。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资源是指凡是能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 在有意识的保护的前提下能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并且产生可持续生态综合效益的具有生态美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的总合体。以前人们的生产能力低下,一味的依靠大自然,对大自然的索取有限,但是近20年来生态旅游在全球获得快速发展,我国拥有成片的十分丰富的自然和民族生态旅游资源,因此生态旅游在我国也成为了一个朝阳产业正蓬勃发展着。

2 生态旅游的概念

顾名思义,生态旅游是以生态为内容的旅游。“生态”是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及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状态。在生态旅游中,则应是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生态学等概念的简称或统称。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彼此间以食物链为基础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生态环境是指围绕人类周围的一系列生态系统,这一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环境科学的发展,使生态学已扩展到人类生活和社会形态的各个方面,赋予其新的内容和动力,生态旅游就是如此。旅游是人们为增长见识、探新猎奇、娱乐修养等目的而到异地的旅行。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可表述为:人们为了解观赏自然风景、野生动植物及栖息环境、该区的文化风貌以及娱乐、休养、探险、科研等目的,而到具有较完整生态系统或违背干扰污染的自然区域的旅行。

3 生态旅游现状

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归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此后森林的公园的建设以及生态旅游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这时开发的森林旅游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但是为了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983年,“生态旅游”一词正式出现在文献中。它不仅用来表征所有观光自然景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化遗产的旅行,而且要求被观光的区域和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并且在可持续管理的思想指导下开展。它既是旅游众多分类的一种类型,也是旅游的一种指导思想,不管什么旅游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近几年来,生态旅游作为新潮流的旅游产品更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其中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旅游业发达国家的生态旅游更是风靡全球。虽然生态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改进旅游方式,促进生态旅游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生态环境即加以利用。但是,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都会对旅游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发展生态旅游不搞好规划,就可能导致生态旅游环境的问题,就会阻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估计,1988年,发展中国家旅游收入为550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1994年去非洲的国际旅游者为1857.73万人次,其中生态旅游者占60%以上。2009年,全球生态旅游的产值更是超过了5000亿美元,每年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生态旅游消费和投资资金更是多达500亿美元。而且生态旅游正以20%-25%的年增长率在增长,是世界旅游产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我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于上个世纪80年代后半期大力提倡发展生态旅游事业后,大大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还把保护区、自然和文化遗产、观光农业和农家乐庄园的建设带动起来,使得保护区的国家公园类型,例如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海岸公园、水利公园等蓬勃发展起来,在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繁荣地方经济和提高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8年10月,国家旅游局、环保部联合编制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大幅度推进了中国的生态旅游的发展。

至2009年底,全国已经建起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森林公园2458处,总规划面积1652.5万公顷,各类自然保护区2012处,总面积1.2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79%。在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结果显示,已有80多个保护区正式开办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万人以上的保护区已达12个。但是,由于我们对生态旅游概念的不了解,破坏生态的例子也尤为的多,主要还是在保护区内盲目的大规模修路、盖房和建设许多现代化设施,大量占据土地,破坏环境和自然景观。

4 生态旅游的类型

由于生态旅游资源概念尚无统一界定,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也没统一的标准。传统旅游资源分类中,根据属性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根据不同的分类法,可以将生态旅游资源分为不同的类型。

4.1 陆地生态旅游

4.1.1 森林生态旅游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其主要特点是生物种类繁多,群落的结构复杂,种群的密度和群落的结构能够长期处于稳定状态。森林中的植物多以乔木为主,也有少量灌木和草本植物。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经常和其他类型的资源伴生,如自然资源中的地文类、水文类、气象类和生物类,人文资源中的民俗风情、宗教建筑、生态文化等。森林生态资源在不同地域景观不同,生态系统不同,并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

森林生态旅游资源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主要旅游价值表现为由于富含负氧离子以及植物散发的香气可以提供新鲜空气,提高人体免疫力甚至治疗某些疾病;森林的美景也可以使人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还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而森林中的一些绿色食品,药材,木材都可以通过适当的采伐和加工成为旅游商品。

4.1.2 草原生态旅游

草原指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以旱生和半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生态系统。草原在全球分布也很广泛,总面积约5000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35%,是最重要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

草原的旅游价值主要是草原景观的观赏价值,草甸在夏秋季节有多重植物处于开花期,草原上栖息的野生动物的形态及生活习性也具有观赏和研究性,最著名的是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开展的生态旅游。另外,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与环境相适应,创造发展的牧业文化,即草原文明。在生产生活方式上有很强的特色,与当地环境的和谐一致,是一种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我国分布有大面积的草原,最为著名的是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首批建设的生态旅游区。

4.1.3 荒漠生态旅游

荒漠指在干旱极端干旱地区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年蒸发量超过2000毫米甚至5000毫米的条件下,地表裸露植物生长极为贫乏之地。荒漠中的天气较为恶劣仅能维持一些特殊适应能力的昆虫、爬行类、啮齿类和鸟类,大型哺乳类物种很少,由于食物网过于简单,所以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很难恢复。

荒漠生态系统的主要旅游价值以其一望无际的旷远,神奇,壮观等景象吸引游客,在其恶劣环境下,各物种表现出惊人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蕴藏着人生哲理,既有内涵又有科学价值观。世界上沙漠分布广泛,非洲撒哈拉沙漠已经展开旅游,我国新疆等地也已经开展沙漠生态旅游。

内蒙古塔敏查干沙漠在2005年5月初投资新建,现已具有骑马沙漠探险、骑骆驼游沙漠、滑沙、沙漠越野、沙漠客栈、沙漠排球等旅游项目,同时还搭配了农家乐餐饮以及住宿等服务,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到沙漠娱乐带来的乐趣。

4.1.4 湿地生态旅游

湿地是一种多功能、独特的生态系统。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不同于陆地生态系统也不同于水生生态系统,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生态系统。比起其他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生产力高效性以及效益综合性十分明显,但他同时又有易变性和脆弱性等特点。

湿地旅游价值很高,湿地的自然景观优美,有很好的观赏价值,生物物种丰富更有许多珍稀的物种,湿地常有大面积水面可以开展水上娱乐活动。世界上有许多湿地都被辟为保护区同时又开展生态旅游。我国与1992年加入《国际湿地公约》,多处湿地也在保护的同时发展旅游。

4.2 水体生态旅游

4.2.1 海洋生态旅游

海洋是最主要的水体生态系统,目前,作为主要开展旅游的区域是海以及和海连在一起的海岸,海岸可分为基岩海岸、泥沙海岸和生物海岸,三者都有很好的旅游价值。

海洋生态旅游资源旅游价值较高,一般包括四部分:固态的海滩、液态的海水、泥沙质的海岸和绿色后腹地。主要旅游价值是由阳光、沙滩和海水组成的

3S资源,具有较好的疗养价值,尤其是生态坏境良好的热带海滨,如泰国的芭提雅、美国的夏威夷和我国的海南三亚等。海域风光还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包括一些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海上还可以展开丰富多彩的海上运动,最具吸引力的就是利用珊瑚海岸发展潜水旅游。海洋民俗旅游也相当有特色,出海打渔、吃住渔家、开展赶海活动。

4.2.2 河流生态旅游

河流是指降水、冰雪融水或地下水为补给来源,并沿着狭长的谷槽流动的水体。江河景观和流经地区的地理坏境和社会历史有关,位于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河常在流量、汛期、结冰期有所不同,而且两岸植被和栖息动物也不同。

河流生态旅游一般都是以河流为主要吸引物,但也会和周围的资源相结合,例如山地、峡谷等等。对生态旅游而言,河流的源头和入海口价值最大,江河的源头多在高海拔的山地或者降水丰沛的地区,所以有良好的生物景观或地文景观。

湖南猛洞河,国家级重点风景区,这里有独特的名族风情和文化遗存,人们的劳作、仪式、歌舞无不充满神秘诡异的浪漫气息。猛河洞的漂流在2005年被评为“中国最佳漂流胜地”

4.2.3 湖泊生态旅游

湖泊是陆地上最大的水体,湖泊周边常有高山、森林、湿地、草原等其他生态旅游资源,湖泊和周围的旅游资源共同形成的景色具有很强的观赏价值,湖面的宽广也有利于开展水上活动,湖泊周边天气宜人,适合度假、疗养,因此也是一类重要的旅游资源。世界著名的湖泊日内瓦湖、贝加尔湖以及我国的青海湖、哈纳斯湖、长白山天池都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

4.2.4 温泉生态旅游

温泉生态旅游主要是天然涌出的温泉,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沐浴后对身体有着显著的医用功效和消除疲劳的功能。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在温泉所在地开辟疗养地了。现在的人们越来越崇尚与自然中的温泉,许多温泉景区坏境良好,有的还处于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内,温泉资源及其周边的环境成为当地发展温泉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

湖南悦来温泉,占地550余亩。悦来温泉开发了第一个鸳鸯泉-----日式露

天温泉疗养区和露天冷泉戏水区。露天区还有五个特色药浴池和一个鱼疗池以及两个干蒸房。除了可以享受温泉带来的乐趣,园内还设有中餐厅、自助餐厅、烧烤场桑拿中心等。

4.3 人工生态旅游

4.3.1 农业生态旅游

农业生态旅游是指蕴含着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具有生态美的景观及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的传统农业,其中农耕的田园风光、牧场、渔业具有较高的生态旅游价值。农业体验生态旅游主要包括乡村生态旅游和观光农业旅游。前者是指以古朴、原始、自然的乡野自然风光及与其和谐相伴相生的独特的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所开展的旅游活动;后者是指以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组合农业资源以引起旅游者特别是城市居民的消费欲望,满足旅游者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并体验新型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等具有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

4.3.2 城市生态旅游

城市生态旅游是城市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世界上有许多城市环境良好,被誉为“园林城市”和“花园城市”。城市生态旅游主要包括园林、山地、绿地、动物园和植物园等。人们可以利用城市生态旅游资源来满足观赏动植物、度假等需求,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很大的作用。

4.4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4.4.1 宗教生态旅游

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在各个领域影响着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它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观念、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同时对文学、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影响也比较深远。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对包含着人类对自然宗教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宗教文化成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宗教文化含有浓重的精神文化色彩,文化艺术性极强;另一方面,宗教文化具有较广阔的客源市场,不但对广大信徒有强烈的吸引力,而且也比较喜欢猎奇的非宗教信仰者的欢迎;同时,宗教活动具有浓厚的氛围,神秘的表演性和广泛

的参与与性,且节庆日多,易于开展各种专题旅游活动。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具有观光游览,朝拜祭祀,猎奇探秘,参与性游乐等旅游功能。然而许多宗教选址在生态环境良好的高山,一直比较注重保护,形成了如今许多宗教名山,如江西的三清山、四川的峨眉山都被列入世界遗产。

4.4.2 民俗生态旅游

民俗是社会群体后天养成、长期沿袭所共有的行为方式。在不断受到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影响下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许多地方的民俗的态度以及和自然合理相处的方式。让旅游者亲身体验领会民俗生态旅游的奥秘,使其更加热爱大自然,崇尚高雅文化,也有利于自然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破坏性的开发将使人类永远失去它,所以我们必须要合理开发以便其持续发展。

5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和前景

在西方国家,生态旅游逐渐被主流市场接受并将成为大众旅游形式,而且从国际旅游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生态旅游不论在旅游人数还是收入方面,都在世界旅游业体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生态旅游者一般逗留时间长,花费大,旅游季节分布均匀,目前我国以观光旅游为主,时间短,话费少,创汇能力低。中国接待国际旅游者创汇量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和地区。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提高旅游活动行为层次,开展生态旅游就是一个良佳的途径。在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管理,首先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协调各方面的经济效益,其次要采用科技手段,对坏境进行评估,确定其承载力,为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最后加强宣传,使旅游者和开发者自觉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复杂,地貌丰富多样,生物资源丰富,北半球植被类型我国均有。具有多样化的生态区域,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许多区域环境良好物种丰富、景观奇特,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在我国,随着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群众素质的提高,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消费观念越老越广泛,人们也是关注自然,热爱自然,选择环境友好型的旅游产品,为生态旅游提供的宽阔的发展空间。而且我国生态旅游经过30年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再加上世界自然基金和全球环保基金对我国生态旅游区进行的指导和帮助,一些

生态旅游区的设备已经比较完全,生态旅游产业体系逐渐完善,这对我们国家后续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总结

我国生态旅游存在旅游环境破坏严重,生态旅游认识不清,生态旅游区归属不清、管理混乱,生态旅游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管理等人才缺乏,缺乏真正科学的生态旅游规划以及部分企业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有意曲解等一系列急需解决甚至违背生态旅游初衷的问题。同时要在现实中为生态旅游发展筹集资金,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在生态旅游中的作用,并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会随着生态旅游活动的不发展而延续,随着人们合理化、科学化、生态化的开发保护而得以不断减弱。因此,认真做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制定并执行生态旅游发展政策,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和审计,实施生态旅游管理和认真做好旅游者进行生态教育等工作,才能保证生态旅游地环境容量不超载,生态旅游环境实现良性循环,最终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2009-09-03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作者:王献溥刘韶杰我国生态旅游发展

的现状和展望

2 旅游简报2010年第11期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和发展现状 2010-12-30

3 生态旅游/乌兰,李玉新主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11

4 生态旅游/张建萍主编.——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4

5 中国生态旅游精品推荐与展示(一)/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促进会编——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0.8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作者:雨 专业:旅游管理 号:1 成绩: 联系: 工作单位:中州大学 完成时间:2012年1月1日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作者:雨 【摘要】:在全球人类面临生存的环境危机的背景下,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球,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生态旅游的概念迅速普及到全球,其涵也得到了不断的充实,针对目前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的状况,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一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和“绿色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旅游业从生态旅游要点之二出发,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保护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旅游”。同时,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 一、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发展的背景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工业文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人类对自身生存方式、发展模式的思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的多,于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而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日

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人类社会在过去的数百年的发展中一直表现为对经济高速增长的追求,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下,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繁、化学物质的滥用、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等等。面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继承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之间做出选择。论战在拥护经济增长派和反对经济增长派之间展开,最终人们在深刻认识了环境与资源可持续的基础作用之后,将论战归结为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协调。 (二)生态旅游的特征 (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 (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围之,这样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 (3)、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其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自然,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资源的保护。 (4)、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等。由于生态旅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I摘要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一产生,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近20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业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而风靡全 世界。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本文浅谈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背景与发展模式,从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依赖于各地的自身背景,与自然资源等先天性还有后天人们的 环保意识与V-J云功等息息相关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只要天时地利人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肯定有非常广阔健康的前景。 关键词: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技术创 1引言 当今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及其丰富,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森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破坏减少、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

矛盾日益突出。这些资源问题、环境?1?7?1?7题和生态问题等产生的一系列危机使人们的环境意识开始提高。为了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类开始思考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思想应运而生。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渗透,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 色的生态旅游。虽然生态旅游的实践在不断地进行,但是针对我国目前的生态旅游开发,许多专家和学者仍存有异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应当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的前提,把环境教育和自 然知识普及作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1?7?1?7的旅游活动。首先,在开发 经营上,生态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应该在科学技术的密切参与下运作,要求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必须要对所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非常了解,具有生态环境保护的专门知识。其次,在市场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要求参与者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并且生态旅游市场多在偏远、生态系统脆弱地区,这决定了生态旅游消费远远高于一般的大众旅游消费。因此,参加生态旅游的旅游者多是文化程度较高、环保意识强的经济富裕者,与大众旅游形成了明显反差。而目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实践并没有达到生态旅游的本质要求,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管理部门生态旅游管理认知-旅游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生态旅游管理部门生态旅游管理认知-旅游管理论文-管理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以研究可持续生态旅游的管理指标和策略为目标,探究生态旅游管理者对生态旅游管理策略的看法,以及不同生态旅游场所管理者对管理策略的认知是否存在差异,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生态旅游管理策略。 关键词:生态旅游;组织部门;经营策略 近年来,关于生态旅游发展趋势的讨论,普遍集中在对理念的讨论、地点的评价、游客和居民的态度、行为的判断。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需加强当地社区与游客之间形成互动,从而找到管理的平衡点。如今,政府积极促进生态旅游,在保护当地环境资源、促进地方发展的同时,如果没有具体的发展模式和完善相

应的管理策略,很容易导致生态旅游仅仅作为口号而存在,与大众旅游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1]。因此,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出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提出可持续生态旅游的管理策略。 1生态旅游的内涵 赫泽尔(Hetzer)是最早使用生态旅游一词的人,他提出用生态旅游代替一般传统的观光模式,以减少观光活动所造成的冲击。有学者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到相对未受干扰或未受污染的自然区域旅游,有特定的研究主题,欣赏或体验其中的野生动物、植物景象,并关心该区域内所发现的文化内涵。生态旅游最原始的概念来自于对生态及野生动物的保育,传统的观光产业容易对自然环境、人类文化资源造成冲击,对当地社区居民造成各个层面的负面影响,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观光产业为达到永续的目标,应该要考量到保护自然的管理策略[2]。生态旅游可以说是一种基于环境伦理的旅游。通过实施生态旅游,引导自然环境达到保护与发展并存的可持续管理的总体目标[3]。生态旅游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从近

有关于旅游管理的论文锦集

有关于旅游管理的论文锦集 知道旅游管理的论文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整合关于旅游管理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希望你喜欢哦。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制约因素及其路径选择 所谓生态旅游,即人们在游玩期间享受的同时,珍惜保护当前的自然生态系统资 源等,不随意对自然生态系统做出严重破坏影响的行为,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的一种新型旅游形态。由于生态旅游不同于普通旅游项目,对旅游者有着较高的生态 保保护意识,故更适宜拥有高品质田园享受及原生态自然风光追求的旅游者,因此类 旅游者不但教育层次、文化背景较高,且还具备极强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环境责任感,能够充分尊重旅游地的社会文化和自然基础。 一、生态旅游管理现状 (一)管理决策不权威 目前,我国仅存一部1994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难以解 决旅游管理中现存问题,可谓管理决策毫无权威性。与此同时,自然保护区业务主管 部门和实施行政部门管理模式不统一,这种分部门管理的模式不利于管理决策的一致性,导致各地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或政绩,而对当地旅游资源进行过度开发。 (二)未科学规划 当前,各旅游区更重视开发销售旅游产品的工作,而不重视环保问题,这种重效 益轻环保的现象,严重影响着我国生态旅游健康持续、科学的发展。再加上对旅游资 源开发时规划不科学,结果造成开发不当或过度开发的问题,不利于规范生态旅游的 管理工作。 (三)生态保护措施差 由于旅游产品期间较为严重的破坏环境,加之相关部门对环境破坏监测缺乏足够 的有效性,譬如,旅游活动易干扰珍惜野生动植物,或污染大气、土壤和水源等。从 根本上来说,旅游活动对旅游区生态环境均会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据相关调查资料,我国实施监测调查的自然保护区虽达到70%左右,但受限于技术因素,还无法更深入 地分析研究各项指标。与此同时,我国未实施监测调查的自然保护区约30%,只能对 旅游活动造成的影响进行感性分析,缺乏一定的科学性。 二、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因素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总结

云南生态旅游资源分类总结 一、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一)陆地生态旅游资源 1、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金殿国家森林公园、钟灵山国家森林公园、棋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小白龙国家森林公园、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来凤山国家森林公园、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龙泉国家森林公园、东山国家森林公园、清华洞国家森林公园、巍宝山国家森林公园、灵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宝台山国家森林公园、龙鱼洞国家森林公园、天星国家森林公园、铜锣坝国家森林公园、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十八连山国家森林公园、鲁布革国家森林公园、珠江源国家森林公园、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关天星国家森林公园、西山森林公园 2、草原生态旅游资源:云杉坪、牦牛坪、黄草岭、大海草山 3、荒漠生态旅游资源:元谋 (二)水体生态旅游资源 1、湖泊生态旅游资源:滇池、程海、泸沽湖、抚仙湖、杞麓湖、异龙湖、星云湖、阳宗海、洱海、浴仙湖 2、温泉生态旅游资源:安宁温泉、下关温泉、云县小定西沸泉、龙陵邦腊掌温泉、新滩坝温泉、腾冲热海 3、河流生态旅游资源:金沙江(万里长江第一湾、小江泥石流)、澜沧江(西双版纳橄榄坝)、怒江(三江并流)、南盘江(三江口)、元江、伊洛瓦底江 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一)农业生态旅游资源 1、田园风光生态旅游资源:元阳梯田、罗平油菜花、石屏杨梅、蒙自石榴 2、牧场生态旅游资源:迪庆那青波牧场、扎西牧场、丽江甘海子牧场、念瓦洛牧场、小中甸牧场、南宝牧场 (二)园林生态旅游资源 1、中国园林:勐巴娜西珍奇园 (三)科普生态旅游资源 1、植物园:昆明植物园、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丽江高山植物园 2、天然野生动物园:西双版纳野象谷公园、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生态旅游及其类型浅析

摘要 生态旅游近几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的类型极多并且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同时生态旅游也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发展生态旅游,不仅有利于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产品结构,促进资源实现市场价值,而且对提高城市知名度,强化旅游“富民”功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浅析了生态旅游的类型以及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及前景进行简要分析,以便更好的发展生态旅游。 关键字: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类型浅析发展趋势和前景

目录 1 绪论 (1) 2 生态旅游的概念 (2) 3 生态旅游现状 (3) 4 生态旅游的类型 (5) 4.1 陆地生态旅游 (5) 4.1.1 森林生态旅游 (5) 4.1.2 草原生态旅游 (5) 4.1.3 荒漠生态旅游 (6) 4.1.4 湿地生态旅游 (6) 4.2 水体生态旅游 (6) 4.2.1 海洋生态旅游 (6) 4.2.2 河流生态旅游 (7) 4.2.3 湖泊生态旅游 (7) 4.2.4 温泉生态旅游 (7) 4.3 人工生态旅游 (8) 4.3.1 农业生态旅游 (8) 4.3.2 城市生态旅游 (8) 4.4 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8) 4.4.1 宗教生态旅游 (8) 4.4.2 民俗生态旅游 (9) 5 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趋势和前景 (9) 总结 (1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2)

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研究分析

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研究分析 摘要:文化与旅游是不可分割的,社区是文化的主要源地,社区建设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物质资源保障及地区特色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也为实现区域经济腾飞,解决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问题提供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社区建设;生态旅游产业;管理措施 根据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理分析,解决现阶段各地区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系统间的矛盾与冲突,需要将两者的和谐统一与共同发展作为理论基础,将发展生态旅游、保护自然资源作为有效手段,提升社区建设水平和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协同发展问题,不仅可以完善社区建设,还有利于实现生态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 1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概况 1.1社区建设要素 社区建设系统的主体要素包括:社区居民、社区企业、社区团体。社区居民指在社区长久居住的居民,一些不具备这一特征的群体即不具备社区建设要素的属性。社区居民间的合作以及与旅游者、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的协调是生态旅游产业社区建设的重点,决定着各项事业能否顺利开展。社区企业多指与居民密切相关的一些行业,如酒店等服务行业。社区企业、居民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直接受益者,只有保障其投资收益,才能确保社区建设的有效进行。社区团体是社区居民自发

形成的组织团体,对于社区的各项事业有着直接的表决权,是影响社区建设的重要因素。生态旅游强调生态的保护和旅游地社会的发展,社区建设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项,社会团体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2生态旅游产业系统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资源环境影响不大、对旅游目的地负责的旅游模式。生态旅游产业系统的主体要素包括:投资机构,生态旅游规划与管理部门,生态旅游相关服务企业三大类。投资机构包括风险投资机构、商业银行等,以获得商业利益为目的参与到生态链才有产业中来,其提供的资金将作为生态链才有产业建设的流通成分,为资金回流系统运转提供动力。生态旅游和规划部门是对外沟通,对内协调的中间部门,同时承担着规划、开发、和管理生态景区的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通过获得税收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也承担着构建合理的法律环境、信息环境以及人才供给环境的任务,在生态旅游产业中不可替代。生态旅游相关服务企业构成了旅游产业的服务主体,除了为顾客提供服务,还对于各种民俗产业的推广、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高起到媒介作用,是生态旅游产业系统的重要组成。 1.3社区生态旅游产业运行机理 社区生态旅游系统需要将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产业两者相结合,通过其紧密互动实现产业复合和集中。社区群体间由于居住位置相近,有着共同利益,因此具备发展旅游社区的基础条件。生态旅游以景观、环境、特色文化为开发对象,与传统旅游相比,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社区建设与生态旅游间通过资金等要素连接起来,社区建设主体和生

关于生态旅游管理初步分析

关于生态旅游管理初步分析-旅游管理 关于生态旅游管理初步分析 郭明亮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具有极其重要作用,例如: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等,但是,在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因此,加强对生态旅游的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将对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加强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有效措施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此推动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前言:近年来,生态旅游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旅游业中的主要力量,生态旅游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具体体现,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然而,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管理方面存在不和谐因素。因此,对生态旅游进行有效管理是当务之急。 一、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 生态旅游主要是指利用已经存在的自然、历史等资源,例如:森林公园等,实现观光、旅游活动,并在旅游过程中对自然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生态旅游已经成为世界的热点话题,受到了各个国家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生态旅游必将成为未来旅游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旅游管理主要是指,将生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对自然风景区等生态旅游线路实施保护等相关管理、决策的过程,确保生态旅游区的生态安全是管理要达到的重点目标,生态旅游管理不仅是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的具体表现,而且对保护我国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义。除此之外,人们在生

态旅游过程中,能够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并参与生态保护的活动中来,感知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我国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 由于生态旅游受到大众的追捧,各个地区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大,导致在生态旅游管理方面出现许多矛盾。 (一)缺乏政府宏观调控 目前,通过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可知,生态旅游管理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一些现行的法律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当下生态旅游管理的需求,无法实现生态旅游的科学、合理化管理,存在过度开发旅游资源的现象。 (二)对生态旅游认识不到位 由于旅游区内部管理者对生态旅游的含义理解出现偏差,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出现了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的不良现象,还有一部分旅游区管理者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但抑制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而且与生态旅游的目标相背离,另外,生态旅游区管理者总体素质偏低,文化水平有限,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十分不利。 (三)与当地居民存在矛盾 旅游区的开发与当地居民息息相关,如果二者不能够和谐统一,就会给生态旅游管理增加难度,而当前旅游区与当地居民之间缺少参与机制,互动较少的现象比比皆是,二者在土地权属等方面存在许多矛盾,当地居民通过提供服务或者出售土特产等获取利益,没有实现统一管理,导致生态旅游管理无法顺利进行。(四)环保宣传力度不到位

生态旅游资源介绍

第五讲生态旅游资源 第一节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一、关于资源的概念 1、资源的形成 资源的概念源自经济学科,是作为生产实践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提出来的(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1983)。资源一度被定义为“人类财富的来源”,不断地被某一主体利用。资源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质的,是指可以成为人的资产或利益的外界物。如作为物质资源的矿产,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且具有经济实用性。但是矿产也具有文化价值,古代的“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让我们联想起人类早期的文化史,至此,物质资源上升为精神资源。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都是物质资源,但我们把他们看作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物质资源有了文化的内涵,成为一种文化资源。 2、资源的类型 实际上,资源是一种关系概念,表示某物对某一主体有价值。资源还可以简单的定义为有机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功能作用所必需的一种物质和能量形式。对人类来说,资源就是能在个人及社团两个水平上,满足生理、社会经济和文化需求的任何一种物质或能量形式。资源不仅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还是人类生产的要素,是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源泉。通常情况下,资源可被分成两大类,不可更新资源是依赖于有限贮存和不可再生的资源,如矿物燃料等;可更新资源是可以再生的资源,换句话说是从生命有机体生物量中获得的资源。然而资源又是一个动态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概念。同时资源又是客观存在的,而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和利用却是动态的和发展的。 森林和草地、湿地以及荒漠的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人类和多种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复杂的结构和多种功能,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的林、副产品,而且在维持生物圈中物质和能量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在美学、户外休闲以及文化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3.资源的动态 我们分析一下自然生态系统功能作用或技术文化功能作用,就不难发现,自然资源的利用总是涉及到物质的转化(生命有机体是通过代谢活动,人类社会是通过工业过程),这种转化是能量不断(连续)流动和消耗的结果(生物圈能量来源于太阳,技术文化能量来源于化石燃料)。这种考虑又使我们提出资源的另一个定义,正如已经提到的,资源是出现在生态圈初级(primary)能量的各种形式中的任何一种,而且,它也可定义为生命有机体需要的任何东西。在这个定义下,能量、物质、空间、时间和多样性都是资源,即所有的基本生态因子都是资源,不可再生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就是指那些化石能源和生物能源。 从生态学的角度考虑,资源也是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基本生态因子,可以直接对生物发生作用的某一环境下的典型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都可称为基本生态因子或资源。所以说资源亦属于生态学的范畴。 二、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 1.旅游资源定义 资源是一个动态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概念。“旅游资源”也不例外,旅游资源这一概念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而出现的,并在开发过程中逐步得到认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定义: (1)旅游资源就是吸引人们前来游览、娱乐的各种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非

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近年来,生态旅游以其对坏境的关注,对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多重维护得到了广泛地认同,被看做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最佳形式。本人通过旅游实践及相应的专业学习对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了浅析。 一、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具备许多开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但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 就目前我国大众旅游的发展态势而言,其对生态坏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发展模式,比大众旅游更注重对当地自然和文化的保护、更注重对旅游者的教育,消费高于国内大众旅游的消费水平,是高层次的旅游活动。所以从目前我国的形势来看,生态旅游应该是特殊专项化的,但特殊专项化能带来保护资源所需要的大量资金吗?就目前来说我国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开展还受到诸多限制,其接待人数、经济收入是主要的考核指标,恐怕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难以担此重任。所以这就造成了生态旅游特殊专项化与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在这方面的案例依据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张家界武陵源,为了经济利益进行无节制、超容量的开发。(二)生态旅游地差别迥异,认证标准难以统一 在生态旅游泛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推动下,不少专家学者投身于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以期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通行,通过此认证标准的就是生态旅游景区,打造生态旅游的示范基地,统一规范“混乱”的生态旅游市场。但随着生态旅游的发展,生态旅游标准的发展呈现多样化的特征,认证项目数量急剧增加,但只有少数的国际性标准正在形成和推广。还有很多认证体系是建立在国外经典的认证体系基础上的,但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利于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引导规范。各个生态旅游地的资源特色不同,所认证的重点和核心要素不一,很难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标准。 (三)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模式不成熟 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政府、企业、社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者,构成生态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由于我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受到很多的限制:我国政府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保障、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尚未建立;企业无论是对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理论与实践,还是对生态旅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没有优化的模式;社区是被动的承受对象,教育培训和参与旅游的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自然保护区的设施设备、环境评价、容量控制等问题尚未解决;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还有待提高,对其行

生态旅游论文(DOC)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Analysi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班级0208401 学号2010020804032 姓名蔡希庆 指导教师朱恒峰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1年10月

摘要 生态旅游(Ecotourism)作为绿色旅游消费,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且必然的选择。生态旅游一产生,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年增长率达20%-25%。近20年来,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天人合一的游憩方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旅游行业的实践,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思维革命,正日益受到各国旅游业界和生态学界的重视而风靡全世界。生态旅游已成为当前世界上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一个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旅游业中最新的国际流行色,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本文浅谈了生态旅游的发展背景与发展模式,从现存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对生态旅游未来的发展寄予了很大的希望。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依赖于各地的自身背景,与自然资源等先天性还有后天人们的环保意识与V-J云功等息息相关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前提,生态旅游业是各地政府和旅客青睐的产业。生态旅游又保护自然环境又维护当地人民生活,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针对现在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只要天时地利人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肯定有非常广阔健康的前景。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技术创新

Abstract Eco-tourism (Ecotourism) as a green tourism consumption,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firs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he inevitable choice. Eco-tourism a generation, they show strong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annual growth rate of 20% -25%. The past 20 years, eco-tourism as a way of Heaven recre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practice in the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as a way of thinking the revolution, are increasingly subject to national eco-tourism industry and the academic and popular attention the world. Eco-tourism has become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most dynamic industries and a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latest international fashion color, is a beautiful landscape. On this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and development mode, some of the problems from the existing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has placed a great deal of hope. Eco-tourism development model relies on its own over the background, and there are natural resources such as congenital and acquired VJ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s closely related to eco-tourism and other cloud features is the premise of eco-tourism, eco-tourism is favored by local governments and tourists the industry. Eco-tourism while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reserving people's lives, more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prote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ourism development now appear for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national conditions, to carry out different features of eco-tourism. . As long as favorable factors. Eco-tourism development will certainly have a very broad health prospects. Keywords:Eco-tourism;Development model; Technology Innovation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经典)

浅析生态旅游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引文 人类的旅游活动至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只是到了近代,旅游才真正地成为一个产业,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日益重要和深远的影响。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生态旅游则出现得更晚。它是人们在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前提下提出来的,是人们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 尽管生态旅游的影响日益扩大,但给生态旅游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自从谢贝洛斯·拉斯喀瑞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以来,很多研究人员和国际组织纷纷从不同角度和各自研究领域对生态旅游进行了界定。卢云亭和王建军曾列举了73条中外学者提出的生态旅游的定义,可见生态旅游作为新兴学科的定义之多。[3]一个概念的内涵往往可以从这个概念的定义体现出来。对生态旅游的多种定义也可看出研究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的理解存在较多分歧。通过多本相关书籍的阅读和纵观各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提出背景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我个人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至少应体现下面几方面: (一)原生态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这里的“原生态旅游资源”不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也应包括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4]。旅游资源大体上可分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如广阔的草原、神奇的冰川、寂静的山谷、“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等,它们对游人有着无穷的魅力,毫无疑问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但对人文旅游资源是否是生态旅游的游览对象目前在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我个人认为,原生态的人文旅游资源也应包含在生态旅游的范畴之内,比如,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考古发掘遗址,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风情,富有当地特色的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和民间节庆等都应是生态旅游的旅游对象。其原因有二:(1)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一样,都是今天的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趁势 (1)生态旅游兴起阶段(1960年—1980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观光旅游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快速成长。这正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后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等。 (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游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根据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立生态旅游基金,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发展谋福利。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美国的森林游憩、滑雪旅游;日本的环保之旅、观光农业、跨国生态公益旅游;澳大利亚的农场度假、滨海旅游、观鸟和动物巡游;新西兰的观鸟、海洋生物之旅、珊瑚礁之旅;法国的绿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3)生态旅游稳定成熟阶段(20世纪如年代中期。)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进入了稳定成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生态旅游者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划分的,具体可分为观鸟、潜水、自然爱好者、考古学家、洞穴学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我价值实现者。学者彼得森把生态旅游产品分为9类,分别是包价旅游、节庆、住宿、导游服务、观光胜地、非营利性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题报告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开题报告题目: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课题类型: 论文 ? 设计 ? 综合 ? 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工商管理3班 专业(全称): 工商管理(旅游与酒店管理) 系别: 管理系 指导教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旅游是人类追求美与享受的一种文化性活动,而生态旅游则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生态旅游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由于我国的旅游业开发史较短,目前尚为发展中国家旅游开发模式。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生态旅游的发展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往往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一些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特别是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乏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的损害和浪费。因此,为了确保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必须认真了解生态学伦理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制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案,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 生态旅游的产生式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是以良好生态环境为基础,保护环境、陶冶情操的高雅社会经济活动。可持续发展问题是

生态旅游发展的本质特征和要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合理、有序、科学开发旅游资源的过程。合理有序、科学地开发,不仅能使当代人获得享受旅游资源的权利,而且也能保证后代人开发旅游资源的能力和权利。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目标: 国外的相关研究: 由于现代旅游起源于国外,而国外的旅游学研究也比国内早得多。世界旅游组织(WTO)对可持续旅游进行了定义:可持续旅游发展在保护和增强未来机会的同时满足目前旅游者和东道区域的需要。可持续旅游导致以如下形式管理所有资源;在保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生态进程、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活支持系统的同时,经济、社会以及审美方面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理论介绍,主要包括生态旅游发展阶段、生态旅游要素等方面的内容。从生态旅游起源入手,可以将生态旅游发展阶段分为生态旅游兴起、蓬勃发展、稳定成熟三大阶段。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者 Marc.McDill等提出生态旅游是由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提供者、生态旅游环境和生态旅游体验四大要素构成的整体。 各国根据本国的资源特色和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如美国的国家公园游,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的乡村可持续旅游,肯尼亚的野生动物生态游等。(David A.Fennell Ross K.Dowling.生态旅游政策与规划.张广瑞宋瑞马聪玲沈涵译.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中Ruwantissa I.R.Abeyratna 通过对岛屿国家生态旅游的研究指出,由于岛屿国家都过度依赖离开航空就无法生存的长途旅游业,因此这些国家正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上。另外,其中的Cevat Tosun 以土耳其为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存在的挑战。研究指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挑战在于挂机经济政策的重点、公共行政管理结构、环境问题、过度商业化以及国际旅游系统结构。研究认

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生姓名:赵红 联系方式: 准考证号:9 专业:旅游管理 2011年8月15日

<论文摘要> 生态旅游已经被确定为世界旅游业中迅速发展的领域。该文针对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十大领域,即风景名胜观光旅游、红色旅游、民俗旅游、体育旅游、考察/探险旅游、观光农业旅游、湖泊湿地旅游、山(岳)地旅游、草原旅游和森林旅游等的发展前景做了分析,以期为提高我国生态旅游业得竞争力提供借鉴。分析了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原则,随着生态旅游的出现与发展,关于生态旅游的研究也应运而生。从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旅游的长足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踢出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并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生态旅游发展的广度深度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民对生态旅游消费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生态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研究和探讨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趋势及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建议;对策

目录: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二、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1)生态旅游是一种满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动。…………………. (2)生态旅游是一种借助与外部旅游资源的旅游活动…………………….. (3)生态旅游是一种带责任感的旅游…………………………………………. 三、我国生态旅游地的类型……………………………………………………… (1)森林休憩生态游………………………………………………………………… (2)草原风情生态游………………………………………………………………… (3)湿地观鸟生态游………………………………………………………………… (4)沙漠探险生态游…………………………………………………………………. (5)农业体验生态游…………………………………………………………………. (6)海洋度假生态游………………………………………………………………… 四、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一)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二)风景区生态环境系统失调.。………………………………………………….(三)风景区环境污染严重………………………………………………………… 五、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一)加强森林公园建设,保护森林资源。………………………………………. (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三)增强环保意识,强化法制观念。…………………………………………… 六、现阶段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民生态意识淡薄………………………………………………………………… 2、缺乏必备的景区规划和监管机制………………………………………………… 3、生态法制的有待完善和健全……………………………………………………

乡村旅游资源生开发与整合策略

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策略-旅游管理 乡村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整合策略 我国当今的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但是因为市场机制及法律问题,其旅游开发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资源开发不合理,当地农民受益少,环境破坏严重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必要进行资源的生态开发与整合。 一、以生态保护为切入点,从而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 乡村旅游发展依赖于旅游资源的保护,因此旅游资源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系到当地民生与经济,因此,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工作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的核心。 (一)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乡村有着其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这是其吸引大量游客的根本原因,自然环境有着明显的不可复制性特征,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因此必须严格保护。 (二)注重田园风光的维护。田园风光是区别城市的重要特色,其乡村性是区域旅游的核心组成,田园风光不仅仅是一种基于农村景观的特有风光,同时也是原始农村生产活动的体现,田园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也是农民生产生活的核心,因此应当全力保护农村的田园风光。 (三)要注重保护乡村村落景观。乡村的文化特色一般通过建筑体现,特别是一些历史悠久的乡村,其建筑是其村落发展的活化石,这也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进行重点保护。 二、以当地实际为基础,对地方特色旅游资源进行优化 乡村旅游发展基于乡村特色,而对于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发展乡村特色旅游的基础,也是设计好的旅游发展项目的基础,乡村旅游的特色主要体现

在以下几点: (一)乡村性特征,乡村旅游的灵魂便是乡村,是基于本地风土人情的旅游形式,这种乡村性也是区别名省旅游的主要特征。 (二)文化性,乡村的景观与人文特征沟通构成了乡村的特有文化气息,其与城市的快节奏生活截然不同,虽然也为生计所忙碌,但是乡村有着其特殊的农耕文化气息,同时大部分乡村居民也保持着质朴的特征与闲适的生活状态。 (三)生态性特征,乡村的生态环境优于城市,特别是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开始在周末逃避城市,选择乡村生态旅游。 (四)体验性,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化还应当注重体验性,特别是农耕文化体验及乡土风情的体验,这也是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以生态文明为基础,注重生态旅游的规划与资源分配 我国乡村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不同地区都开始大力开拓乡村旅游市场,特别是一些城郊乡村及特色乡村,但是这也导致了乡村旅游的同质化,定位不准确,特色化不明显等,因此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还应当注重合理规划与资源合理配置。 (一)注重旅游特色的体现,现有的乡村旅游主要从自然环境与民俗文化环境两个角度体现,这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不同乡村应该在其中甄别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建立特色化旅游。 (二)科学规划,注重资源合理配置,乡村旅游应当建立在严格的规划基础上,特别是在同一个县市区的不同乡镇之间应当采取差异化规划,逐步推进乡村旅游建设。 (三)注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在资源的开发中不可操之过急,而应当充分考虑到保护与发展的均衡,从而保证历史文脉的延续与发展,保证生态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