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陈涉世家通假字

陈涉世家通假字

陈涉世家通假字
陈涉世家通假字

通假字

【发闾左适守渔阳】“适”通“谪”,强迫去守边。【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用意。

【藉第令毋徒属】"毋"通“无”,免于

古今异义词(加粗字)

【等死】

古义:一样,同样。

今义:等候,等待。

【卒中往往语】

古义:处处,到处。

今义:常常,经常。

【楚人怜之】

古义:拥戴,爱戴。

今义:怜惜,怜悯。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古义:十分之六七,表分数的约数。

今义:十六或十七,表整数的约数。

【籍第令毋斩】

古义:即使,假若,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今亡亦死】

古义:逃跑,逃走。

今义:死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私自,偷着。

今义:间隙。

【将军身被坚执锐】

古义:亲自。

今义:身体。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古义:如果,果真。

今义:诚心诚意,的确,实在。

【比至陈】

古义:等到。

今义:比较,比方。

【会天大雨】

古义:适逢,恰巧遇到。

今义:集会,聚会,见面等。

【会计】

古义:聚会商议今义:管理财务的人员。

【篝火】

古义:指用竹笼罩的火

今义:泛指在空旷的地方或野外架木燃烧的火堆。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者,也许。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三老】

古义:封建社会里掌管教化的乡官。

今义:三位老人。

【豪杰】

古义:这里指当地有声望和有地位的人。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尝与人佣耕】

古义:曾经

今义:品尝事物的味道。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古义:怎么,哪里。

今义:安全,平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古意:编次

今义:次序;品质差等

词类活用

【大楚兴,陈胜王】

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尉果笞广】

笞: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竹板或鞭子打。

【天下苦秦久矣】

苦:形容词意动用法,苦于,以……痛苦。

【夜篝火】

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修饰动词。

篝火:名词用作动词,提着灯笼。

【狐鸣呼曰】

狐:名词用作状语,像狐狸一样。

【置人所罾鱼腹中】

罾:名词用作动词,就是用网捕。

【将军身被坚执锐】

坚:形容词用作名词,坚硬的铠甲。

锐:形容词用作名词,锐利的武器。

【死国可乎】

死: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死。

【乃丹书】

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

【法皆斩】

法:名词做动词,按法律。

【固以怪之矣】

怪: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忿恚尉】

忿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恼怒。

【皆指目陈胜】

目:名词活用为动词,用眼睛示意。

【皆刑其长吏】

刑:名词活用为动词,惩罚。

一词多义

之:

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往)

怅恨久之(语气助词,无意义)

二世杀之(代词,他,指扶苏)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结构助词,的)

楚人怜之(代词,他,指项燕)

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旅行或军队在途中停留)会:

会天大雨(适逢,恰巧遇到)

与皆来会计事(集会)

将:

上使外将兵(带领,率领)

项燕为楚将(将领)

为:

为屯长(担任)

为天下唱(向)

士卒多为用者(被)

为坛而盟(修筑)

书:

乃丹书帛曰(名词作动词,书写)

得鱼腹中书(书信,这里指丹书)

数:

广故数言欲亡(几次)

卒数万人(几,概数词)

以数谏故(屡次)

数有功(多次)

乃: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表判断,是)

陈胜乃立为王(于是,就)

号: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动词,号令)号为张楚(定国号)

以:

以数谏故(因为)

固以怪之矣(通“已”,已经)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把)

祭以尉首(用)

蕲以东(表时间方位的界限)

杀之以应陈涉(来)

与:

与战谯门中(和)

尝与人佣耕(和……一起)

与皆来会计事(全,都)

行: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行列)

乃行卜(进行)

行收兵(行军)

故:

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扶苏以数谏故(缘故)

上:

辍耕之垄上(方位名词,上面)

上使外将兵(名词,圣上)

道:

道不通(道路)

伐无道(仁道,道义)

令: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命令)

陈守令皆不在(县令)

应:

佣者笑而应曰(回答)

宜多应者(响应)

等:

等死,死国可乎(同样)

公等遇雨(用在名词之后,表示数量多)

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然而)

吴广以为然(是这样,对,正确)

指:

卜者知其指意(通“旨”,意图)

皆指目陈胜(指着)

欲:

广故数言欲亡(想,想要)

从民欲也(欲望,愿望)

诚: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连词,表假设,意思是果真) 从:

从民欲也(依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跟从)

比:

比至陈(等到)

其两膝相比者(靠)

当:

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正在)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

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守丞死,乃入据陈:“乃”的前面省略“起义军”。

2、广以为然:“以为然”是“以之为然”的省略

3、上使外将兵:“使”后面省略代词“之”,指扶苏

4、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为”后面省略了代词“之”或“其”,指吴广

5、令辱之:“令”后面省略代词“其”,指都尉

6、辍耕之垄上,“辍耕”前省略陈胜

判断句

1、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者,……也是标准的判断句式标志后演化为……者或……也这都是判断句)

2、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

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是、为……)

倒装句

1、祭以尉首——以尉首祭(状语后置句,以尉首为状语)

2.诸苦秦者,皆刑其长(定语后置句,苦秦吏是郡县的后置定语)

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起义的导火线是)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2、起义的根本原因:

天下苦秦久矣。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篝火狐鸣,丹书鱼腹。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6、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7、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8、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天下苦秦久矣

9、通过对天下形势的分析,陈胜认为起义能够成功的条件有两个,

第一是“天下苦秦久矣”;第二是“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重点语句翻译

1、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翻译:陈胜协助(帮助)吴广,一齐杀了两个军官

2、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翻译:现在如果把我们的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大将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3、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翻译:何况大丈夫不死也就罢了,死就要干一番大事业来成就名声。

4、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翻译:(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尉的头祭天。

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翻译: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

6、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翻译:即使仅能免于斩刑,戍守边塞死的人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

7、置人所罾鱼腹中。

翻译:放在别人所捕获的鱼的肚子里。

8、上使外将兵。

翻译:皇上派(他)到边疆带领兵队。

9、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

翻译:又暗中指使吴广往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

间:私自,暗中。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翻译: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11、苟富贵,无相忘。

翻译:如果(有朝一日谁)富贵了,不要忘记(我们)。

编辑本段阅读理解(仅供参考)

1、文章主要表现了陈胜怎样的作用和才能?主要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①发动领导起义的作用,以推翻秦王朝

②洞察时局,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

主要运用了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手法

2、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

3、“怅恨久之”“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表现了陈涉怎样的思想品格?

①不甘心受奴役;②同情同命运的人;③年少时就具有远大抱负、志向。

4、陈涉起义的有利历史环境(有利历史条件政治形势)是怎样的?

①天下苦秦久矣;②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斗争;③九百人被逼上绝路。

5、“死国可乎”表现了陈涉什么精神?

为国事敢于斗争和牺牲。

6、陈涉抓住了哪两个有利于起义的敏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起义策略?

借扶苏和项燕都下落不明(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诈称自己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部下,以拉拢人心,让更多的人加入队伍。

7、这一策略效果怎样?结合原文说一说。

取得了成功的效果①九百人敬受命②杀之以应陈涉③建立张楚政权,且发展迅速。

8、陈涉为起义做了什么样的舆论准备,效果怎样?

舆论准备:①鱼腹藏书②篝火狐鸣③诈称公子扶苏项燕④行卜

效果:巩固了陈涉的地位,坚定众人起义的信心。

9、发动起义的关键是什么?吴广是怎样做的?表现了吴广的什么才能?

并杀两尉,获得众人支持;“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剑拔出鞘),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表现了吴广的机智勇敢。

10、陈涉是怎样动员戍卒并发动起义的?

①陈涉通过吴广的计谋,用苦肉计来激怒爱戴他们的士兵(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②就在此时,陈涉在士兵激愤的情况下来鼓动他们发动起义,充分利用"失期法皆斩"这一情况来说服他们。(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11、综合全文来看,陈涉具有怎样的性格和才能?

①洞察时局,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②发动起义以推翻秦王朝的领导作用。

12、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偶然性:(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必然性: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残暴统治使人们忍无可忍。在残暴统治下,起义必然会爆发。

13、“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说明了什么?

表明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人们对陈胜十分敬畏,提升了陈胜的威信,能够帮助陈胜在以后的起义中有足够的领导效应,更多的士兵会遵从他的命令。

14、士卒为什么能跟陈胜、吴广一起举事?

①敬畏陈胜,爱戴吴广,愿为他们效力;

②形势所迫,因为“失期,法皆斩”,被逼上绝路。

15.起义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

16.“苟富贵,无相忘”表明陈涉什么态度?

不甘贫困,有改变现实的伟大抱负,有福同享的态度。

17.为起义而做的威众准备:置书鱼腹,篝火狐鸣。

18.司马迁为什么把陈涉归入“世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一百三十篇,其中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世家》则是记载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但这仅仅是一个大略的划分,对于某些历史人物,作者有他的特殊考虑。陈涉则是又一个特例,他出身低微,是所谓“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起义后虽自立为王,但为时仅六个月。之所以列入世家,是因为在秦王朝的严密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司马迁在这篇传记的最后写道:“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卒亡秦,由涉首事也。”尤其意味深长的是,他在传后全文引用了贾谊的《过秦论》来代替自己下赞文。这种不寻常的做法,更足以说明司马迁所看重的是功业,而不以成败论英雄。后来班固写《汉书》,几乎完全照搬《史记·陈涉世家》原文,并去掉“世家”的名称,将陈涉与项籍合为一传,为“列传第一”,其贬抑之意不言自明。史家对历史人物态度之不同,于此可见一斑。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1课《陈涉世家》参考资料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课陈涉世家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课文节选的是《史记·陈涉世家》的前部分,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 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文中的主要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陈胜年轻时“与人佣耕”,当时正值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从“怅恨久之”可以看出,他是在痛苦中思考如何改变这种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因此才对众佣者说:“苟富贵,无相忘。”当众佣者表示不理解时,他又进一步说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说明他当时已有非凡的抱负,有反抗命运的决心,只是要等待时机到来后再施展自己的才能罢了。 这样的时机果然到来了。“(秦)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环境。二世是靠赵高搞阴谋上台的,执政还不满一年,最高统治集团当中就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戍卒屯驻的地点大泽乡距秦首都咸阳较远,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易于突破;而因遇雨失期,已被置于死地的九百戍卒,则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作为屯长的陈胜看出这是他实现自己抱负的绝好时机,于是跟吴广商量,决定了“举大计”的方针,尽管他也估计到有失败的可能,但又认为“死国”是有价值的,显示了他宽广的胸襟。

21陈涉世家-孙家万

21、《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嘉鱼县潘家湾中学孙家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了解《史记》与司马迁;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3、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情感与价值目标:4、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 1、学习理解和分析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发展情况,认识农民起义产生和失败的必然规律(历史的必然性)。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写作特点,加深理解人物塑造的描写方法、前后照应的结构和铺垫材料的使用等写作方法,提高记叙性文体的阅读和写作的水平。 3、学习陈胜年少立志,读书有目标,做人有理想有追求。 4、了解《史记》和司马迁,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 【教学难点】 1、学习理解和分析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和发展情况,认识农民起义产生和失败的必然规律(历史的必然性)。树立唯物主义历史观。 2、学习人物塑造的描写方法、结构上前后照应等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1、朗读品读、思考感悟、讨论交流。 2、在历史追忆中学习复现,在文言翻译中理解分析。 【教学方式】用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一、学习检查 (一)文史常识 1、《史记》与司马迁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为王侯作传)、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司马迁,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后人尊称为“史圣”。百家讲坛主讲人姜鹏教授在《汉武帝的三张面孔》中称司马迁为“超级文章高手”,与鲁迅评价《史记》为“无韵之《离骚》”是一样的,说明他文章写得好,写作水平高。 2、《陈涉世家》与陈涉 陈涉出身雇农,身份低微,不属王侯,但他在秦王朝的严酷统治下首先发难,的确是非常之功。司马迁敢于破格把陈涉事迹列入“世家”为他立传,是对陈涉历史地位及起义作用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是客观公正记录历史,是尊重事实,不是以出身论英雄,而是以功业评人物的表现。 (二)语音知识 辨字注音【注意ü行韵母拼写规则】 (三)文言知识 1、课文翻译与复述故事 2、通假字 3、一词多义:1)【之】的五种用法:①的(结构助词);②他或这件事(代词);③到、去(动词);④不用翻译,介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有独立性(结构助词)⑤不用翻译,句末语气词(语气助词)2)【次】 3)【将】…… 4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①大楚兴,陈胜王。(王:称王。)②置人所罾鱼腹中。(罾:用网捕,原义鱼网) 2)名词活用作状语:①皆刑其长吏。(刑:用刑惩罚)②法皆斩。(法:按照法律) ③乃丹书。(丹:用朱砂)④狐鸣呼曰。(狐:像狐狸一样) 3)形容词意动用法:①天下苦秦久矣。(苦:苦于,因……而受苦)②固以怪之矣。(怪:对……感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21课《陈涉世家》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21课《陈涉世家》学案 教师寄语:最清晰的脚印,印在最泥泞的历史之路上。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文下注释正确地疏通文意。 3、体会文章“善于运用个性化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的特点。 课前预习: ●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 厥有《国语》;孙子髌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子长忠言直谏,身遭大难,以残疾之身,著不朽之作。 ●《史记》是本什么样的书?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⑴它是纪传体史书;⑵人物传记分为三类:本纪(帝王之事)、世家(诸侯之事)、列传(非常之人)。⑶它是通史(黄帝至汉武帝共三千多年)鲁迅赞云:“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陈涉是谁?什么叫“世家”? 二、朗读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阳夏()嗟乎()適()戍当行()陈胜王()罾()篝火()忿恚()笞()徇()酂()柘()谯()砀()社稷() 2、再读课文,读准节奏 如:重点句节奏: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三、译读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生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将自己不解的词句标出。 2、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解决组内存疑,仍无法解决的疑难词句交全班共同解决,教师点拨,注重文言今译的指导。 3、分类积累。 A、一词多义: 如:次 数 行 故 书 B、古今异义: 若.为佣耕会.天大雨又间.会吴广卒中往往 ..语 借.第令比.起陈等.死今亡.亦死 四、品读 1、联系课文内容分析,陈胜是个怎样的人? (可从人物所言、所行、个性品质多个角度探究) 2、司马迁为什么把他列入“世家”? (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确定发言人) 五、练习 文段一: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涉世家选择题及答案

《陈涉世家》精品练习题带答案(2019部编版九下) 班级:姓名: 说明:2019最新部编版教材又收录了《陈涉世家》,根据最新教材编辑本课的赏析辨识选择题。 选择题: 1.上文中加点的“为”字读音不同于其他3个的是( ) A、士卒多为用者 B、吴广为都尉 C、君为秦吏 D、为陈(陈说)利害 2.下列4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A、乃令樊哙召刘季沛令后悔 B、以激怒其众沛令欲以沛应之 C、今欲崐背之欲诛萧、曹 D、陈胜自立为将军立以为沛公 3.下列句中加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喜,念鬼念无与为乐者 B.今亡亦死暮而果大亡其财 C.扶苏以数谏故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4.下列句中加线字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广素爱人素:sǜ朴素 B.广故数言欲亡亡:wáng 死亡 C.尉果笞广笞:chī用竹板打 D.被坚执锐被:biè同“披” 5.这段文字首先叙述了发动起义的情形,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概括其步骤的三个关键词是() A.并杀两尉失期当斩攻大泽乡 B.激怒其众召令徒属攻大泽乡 C.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D.激怒其众皆已失期为坛而盟 6.下面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天大雨会:适逢,恰巧遇到 B.等死,死国可乎等:等待

C.扶苏以数谏故数:屡次 D.陈胜王王:称王 7.下面句子中的“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二世杀之 C.楚人怜之 D.固以怪之矣 8.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胜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 B.“天下苦秦久矣”说明百姓痛恨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处处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C.陈胜打出扶苏、项燕的旗号,寄托了对二人的怀念,并立志替二人报仇。 D.陈胜、吴广派人“置书鱼腹”和“篝火狐鸣”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 9.下列选项中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属于意动用法的一项是( ) A.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陈涉世家》 B.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C.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陈涉世家》 D.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10.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11.下列加线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12.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 )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 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

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陈涉世家课文阅读[新人教版]

《陈涉世家》课文阅读 司马迁 距今两千二百多年前,农民起义领袖陈涉的质问之声石破天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是多么朴素的觉醒!陈涉正是怀着这种“鸿鹄之志”带领农民揭竿而起,揭开了反抗秦王朝残暴统治的序幕。 陈胜者,阳城[2]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3]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4],辍耕之垄上[5],怅恨久之[6],曰:“苟[7]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8]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9]曰:“磋乎[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1]!” 二世元年[12]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13],九百人屯[14]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15],为屯长[16]。会[17]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18]。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19]亦死,举大计[20]亦死;等[21]死,死国[22]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23]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2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5]。扶苏以数谏故[26],上使外将兵[27]。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28]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29]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30]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31],宜多应者[32]。”吴广以为然。乃行卜[33]。卜者知其指意[34],曰:“足下[35]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36]?”陈胜、吴广喜,念鬼[37],曰:“此教我先威众[38]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39],置人罾鱼腹中[40]。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41]。又间令[42]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43],夜篝火[44],狐鸣[45]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46],卒中往往语[47],皆指目[48]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49]。将尉[50]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51],令辱之[52],以激怒其众。尉果答[53]广。尉剑挺[54],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55]杀两尉。召令徒属[56]曰:“公等[57]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58],而戍死者固十六七[59]。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60]!”徒属皆曰:“敬受命[61]。”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62]也。袒右[63],称大楚。为坛而盟[64],祭以尉首[65]。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66]。攻大泽乡,收而攻蕲[67]。蕲下[68],乃令符离[69]人葛婴将兵徇[70]蕲以东。攻铚、酇、苦、柘、谯[71]皆下之。行收兵[72]。比[73]至陈[74],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75],独守丞[76]与战谯门中[77]。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78]、豪杰[79]与皆来会计事[80]。三老、豪杰皆曰: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陈涉世家》教案人教版

二一陈涉世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1自然段并背诵。 教学重点:第一自然段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 教学难点:重点虚词之意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板书课题 距今2000多年前,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天之语。从此揭开了反抗暴秦的序幕。让我们一起凝神屏气地观看这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感受波澜壮阔的时代变革。(板书课题:陈涉世家) 二、出示目标 (一)、请看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课文 2、正确译讲1自然段并背诵。 (二)、过渡语:这篇文章有点长,有一定难度,但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认真自学,顺利完成目标。下面开展自学竞赛。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正确朗读课文) (一)讲述:先请同学朗读课文,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XX同学,你先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错误的地方,请举手帮助纠正。 (二)学生朗读课文,有错即停,其他同学指出读错的地方。老师板书读错的字词,并表扬读音正确,声音响亮的同学。 (三)过渡语:刚才,几个同学把课文朗读了一遍,出现了几个读错的字,并且也有不少字确实难认,下面我们一起把这些字齐读两遍。 估计易读错和难以辨认的的字词: 阳夏jiǎ人也鸿鹄hú闾lǚ左以数shuò谏故藉第令毋wú斩忿恚fènhu ì

徇蕲qí以东铚zhì柘zhè谯qiáo (四)听读。(过渡:注意听语气、语速以及停顿) (五)齐读课文。 (六)自由朗读课文。 (七)、抽学生朗读课文。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译讲1自然段) (一)讲述:好!大家会正确朗读课文了,请大家继续自学,练习译读。请看自学指导。 (二)出示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边小声读课文,结合课文下的注释译讲1自然段。如有疑问可查工具书,或与同桌讨论,或举手问老师。5分后,比谁能正确译讲。 (三)生自学,准备译讲;师巡视,了解学情。 (四)师生交流,检查自学效果。 1、过渡语:接下来,请大家按照译讲方法开始译讲课文。 2、出示译讲方法: 译讲方法:每人译讲一句。先读一句原文,再解释重点词,人名、地名、时间不必解释,最后连起来翻译。 3、指名学生逐句译讲,发现错误其余学生更正;若还不对,师更正,并板书学生译错的词。如果后进生句子读不通顺,老师范读。 (五)、质疑问难 1、过渡语:同学们通过认真自学,能够译读课文了,那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请大家看书,举手提问。 2、学生读书,质疑问难。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背诵课文) 过渡语:读得很好,下面请大家背诵课文。 1、生自背,发现不熟的地方,反复背。 2、生互背,划出不熟的地方,反复背。 教后反思:

《陈涉世家》练习题及答案(已整理)

《陈涉世家》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 1、司马迁:(朝代)著名家,家,家。 2、本文出自。它是我国第一部体史。共篇,五大部分:、、、、。 二、给下面字注音。 鹄闾適罾谏篝恚笞 三、找出下面通假字并解释。 发闾左適戍渔阳通假字:通“”,。 为天下唱通假字:通“”,。 将军身被坚执锐通假字:通“”,。 卜者知其指意通假字:通“”,。 固以怪之矣通假字:通“”,。 四、找出下面古今异义词,在下面划上横线,并在括号里解释。 卒中往往语(古义:今义:) 楚人怜之(古义:今义:) 夜篝火(古义:今义:)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今义:)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古义:今义:) 借第令毋斩(古义:今义:) 今亡亦死(古义:今义:) 五、解释下列词语(一词多义) 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杀之 上辍耕之垄上上使外将兵 应佣者笑而应曰宜多应者 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当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不当立当此时 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乃行卜行收兵 以扶苏以数谏故或以为死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以激怒其众 欲广故数言欲亡从民欲也 号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号为张楚 为若为佣耕为天下唱 会会天大雨皆来会计事 道道不通伐无道 等等死,死国可乎公等遇雨 数扶苏以数谏故数言欲亡 故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 将上使外将兵项燕为楚将陈胜自立为将军 然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 指卜者知其指意皆指目陈胜 书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得鱼腹中书 所置人所罾鱼腹中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令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令辱之 召令徒属陈守令皆不在 六、重点词语解释 1、屯大泽乡屯: 2、会天大雨会: 3、或以为亡亡: 4、举大计亦死举大计: 5、等死:等: 6、扶苏以数谏故数: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间:8、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 9、辍耕上垄上之: 10、怅恨久之怅:之:11、苟富贵,无相忘苟: 七、理解性默写 1、起义的直接原因:。 2、起义的根本原因:。 3、为起义所作舆论准备: 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与孟子所主张的观点相似,用孟子的话来说是:。 5、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是: 6、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宣传工作)? 7、文中写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8、表明陈涉从小有远大理想的一句是。 9、陈涉揭竿起义,各地百姓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10、起义的导火线是。 八、重点语句翻译 1、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3、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5、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九、课文内容理解 1、“将尉醉”的“醉”在该段的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2、人物欣赏(1)从分析当时形势和所提策略口号以及为起义做舆论准备及发动起义中,可以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2)文中“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一句,表现陈涉 1

2020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陈涉世家教案[新人教版]

陈涉世家 教学目标: 1.了解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原因、过程及其历史必然性。 2.把握本文运用对话及对话时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背诵课文重点段落。 4.掌握有关司马迁及《史记》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 1.流畅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字行,把握长句的停顿和人物对话的语气。 2.对多义词不同含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学过中国古代历史,能说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爆发于哪个朝代?起义的领袖是谁?(引出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史记》是一部什么书? 《史记》是汉代司马迁编写的一部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不仅史料翔实,而且文笔流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因而鲁迅先生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陈胜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作者对这一历史人物持什么态度? 讨论明确:作者对陈胜是肯定和赞扬的。“世家”是《史记》中为那些对全国政局有影响的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出身雇农,司马迁将陈胜与一般的王侯齐观,是对他在推翻秦王朝过程中的首先发难的功绩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又认为,陈胜曾一度建立政权,发号施令,因此列入“世家”,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司马迁这种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历史的态度,是其进步史学观的表现。 三、朗读课文 采用多种方式(指名读、集体读、男女比赛读等)反复读课文,读至流畅。 四、研读第1段 1.阅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

2.学生口译并讲评翻译情况。 3.质疑和讨论。 提问:本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陈胜的? 讨论明确:这一段从籍贯、身世、志向等方面来介绍陈胜。 (1)“与人佣耕”,表明陈胜是个被剥削受压迫的雇农(点明领导起义的阶级性质); (2)“怅恨久之”,说明他对所处的贫困地位的不满、痛苦、失望的心理; (3)“苟富贵,无相忘”,反映他不满现状、渴求改变命运的心态及对富贵生活的向往,表达出他与朋友有福同享的思想意识;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用形象的比喻说明了他非凡的个性和远大的抱负,强烈要求改变现状的雄心壮志(点明领导起义的思想基础)。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预习课文 2.3段。 2.背诵课文第1段中的重要句子,并掌握意思。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讲解课文第2段 1.朗读。 2.重点词语、句子。 皆次当行会天大雨等死以数谏故诚以吾众宜多应者威众间令往往语 3.分析: 提问:第2段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哪些事情? 明确: (1)起义的时间、地点、发起者、参加者及其人数。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闾左適戍渔阳”的九百人举行推翻秦王朝的起义。 (2)起义爆发的原因。“天下苦秦久矣”,暴虐的秦朝专制统治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造成社会普遍的怨愤和仇恨,这是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失期、法皆斩”,秦朝严酷的法令逼使戍卒揭竿而起,这是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 (3)起义前的谋划、准备。首先,陈胜、吴广正确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天下苦秦久矣”,道出了秦王朝的残酷统治及广大平民百姓的怨恨之情;同时,陈胜还分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商定假公子扶苏、楚将项燕之名以号召天下,争取响应;最后,他们为起义制造舆论。采用“置书鱼腹”、“篝火狐鸣”等迷信的方式,借鬼神意旨以威服士卒,笼聚人心。这是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的斗争策略,说明陈胜、吴广的足智多谋。 三、布置作业 1.背诵第2段。

第21课 陈涉世家电子版

第21课陈涉世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陈涉起义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了解《史记》与司马迁; 2、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3、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情感与价值目标:4、了解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二、重点:目标2、3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今天我们要学的《陈涉世家》又是《史记》中的名篇。按《史记》的体例,对全国政局有深远影响的人的传记才可以称为“世家”,司马迁将陈涉列入“世家”,是对这位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的充分肯定。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吧。(二)、新授 A.夯实基础 1、范读课文 2、字词过关 鹄(hú)铚(zhì)酂(cuó)柘(zhè)稷(jì) 闾(lǚ)左谪戍(zhé shù)当行(háng)度已失期(du?) 以数谏(shu? jiàn)罾(zēng)间(jiàn)祠(cí)笞(chī) 陈胜王(wàng)忿恚(huì)毋(wù)以应(yìng)蕲(qí) 宁(nìng)有种乎谯(qiáo)会(huì)计事长吏(lì) 通假字 ①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適”通“谪”,征发,调发) ②卜者知其指意(“指”通“旨”,意思,用意) ③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④为天下唱(“唱”通“倡”,倡导) ⑤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着) ⑥秦王不悦。(“说”通“悦”,高兴。) ⑦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打主意。) ⑧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灰色) 3、知人论世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帝王传记)12篇,世家(记诸侯本系)30篇,列传(序列人臣事迹)70篇,表10篇,书(记经济、天文、历法、礼乐等方面的情况)8篇。 B.读文本 1、学生齐读课文 2、三段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第1段,叙述陈涉年轻时的佣耕生活,表现了他素怀大志,有反抗精神。 第2段,写起义的筹划过程,表现了陈胜、吴广的斗争决心和政治远见。 第3段,写陈胜、吴广发动起义,胜利进军及建立政权的经过,昭示了农民起义的伟大力量和历史意义。 3、利用注释和工具书完成课文通释。 要求:重点字词的识记,翻译句子的通畅。

最新《陈涉世家》练习题含答案

1 《陈涉世家》复习 2 1.给加点字注音。 3 ①阳夏.()②嗟.()乎③闾.()左④谪.()戍 4 ⑤次当行.()⑥陈胜王.()⑦罾.()⑧篝.()火⑨笞.()广⑩被.5 ()坚执锐 6 2.下面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是()(D) 7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曾不若.孀妻弱子 8 B.项燕为楚将.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9 C.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秦灭韩亡.魏 10 D.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广故数.言欲亡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D) 11 12 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13 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 14 15 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 16 4.选出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 ( )(D) 17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皆以.美于徐公 18 B.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19 C.或以为死,或.以为亡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既克,公问其故. 20 21 5.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是()(C) 22 A.怅恨久之 B.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吾欲之南海 D.先天下之忧而忧 23 24 6.下面句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C) 25 例句:扶苏以.数谏故。 26 A.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27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28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9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0 7.下列成语中的“亡”与“今亡亦死”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31 A.家破人亡 B.亡命之徒 C.唇亡齿寒 D.生死存亡 32 8.选出翻译时括号里的内容无须补出的一句 ( )(D) 33 A.九百人屯(于)大泽乡。 B上使(之)外将兵。 34 C.天下苦(于)秦久矣。 D.失期,法皆斩(之)。 35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36 (1)发闾左 ..谪戍渔阳 37 (2)度.已失期 38 (3)会.天大雨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

第21课陈涉世家 编号:06-21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确切理解其含义。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2.读懂、读熟课文内容,说出起义的原因和经过。结合课文了解人物性格和文中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司马迁(约前145—前90年),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司马迁10岁“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在《史记》草创未就之时,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被捕入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2.《史记》简介:《史记》记载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包括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本纪记述了历代帝王的事迹;世家主要记述诸侯王国的事迹;列传则是人臣之传。《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自主学习 1.精美的朗读 2.精确的译说 学法指导:结合书下注解和工具书,口头串译课文,将解决不了的字词句划出来,留待组内交流。 三、合作探究 1.精细的归纳 (1)通假字 【苟富贵,无相忘】"无"通"毋",不要 【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适”通“谪”,强迫 【固以怪之矣】“以”通“已”,已经 【为天下唱】“唱”通“倡”,首发 【将军身被坚执锐】“被”通“披”,穿 (2)古今异义词 【等死】古义:同样今义:等待 【卒中往往语】古义:到处今义:经常 【楚人怜之】古义:爱戴今义:可怜 【夜篝火】古义:用竹笼罩着火今义:篝火晚会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古义:十分之六或七,表分数的约数今义:表整数的约数,十六或十七 【藉第令毋斩】古义:即使,假设,表假设关系的连词 今义:常用以为凭借,假托义

21 《陈涉世家》教师用书

21 《陈涉世家》教师用书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课文节选的是《史记·陈涉世家》的前部分,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 课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生动地描述了这一场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鲜明地揭示了它的实质──一场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反对暴力统治的农民运动。文中的主要形象是陈胜,作者通过对典型历史环境的描写和人物语言、行动的刻画,生动地再现了这位农民运动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形象。 陈胜年轻时“与人佣耕”,当时正值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时期,阶级压迫极深。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跟自己同命运的人,从“怅恨久之”可以看出,他是在痛苦中思考如何改变这种受压迫受奴役的地位,因此才对众佣者说:“苟富贵,无相忘。”当众佣者表示不理解时,他又进一步说道:“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说明他当时已有非凡的抱负,有反抗命运的决心,只是要等待时机到来后再施展自己的才能罢了。 这样的时机果然到来了。“(秦)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环境。二世是靠赵高搞阴谋上台的,执政还不满一年,最高统治集团当中就存在着深刻的矛盾;戍卒屯驻的地点大泽乡距秦首都咸阳较远,统治力量比较薄弱,易于突破;而因遇雨失期,已被置于死地的九百戍卒,则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作为屯长的陈胜看出这是他实现自己抱负的绝好时机,于是跟吴广商量,决定了“举大计”的方针,尽管他也估计到有失败的可能,但又认为“死国”是有价值的,显示了他宽广的胸襟。 作者着重表现陈胜洞察时局的能力。陈胜对吴广说的那一番话,实际上是一段很精彩的形势分析。“天下苦秦久矣”,说明全国人民对秦王朝的残暴统治极其愤恨,处处都蕴蓄着反抗的力量。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胡亥“不当立”而“立”,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刻的社会矛盾;楚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受荼毒最深,早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说法,而当时的楚人又把他们的这种心情寄托在对项燕的怀念上。陈胜抓住了当时这两个最敏感的问题,利用百姓不知二人存亡这一情况,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的策略,从而掌握了人心动向。他的这个策略的效果很快就得到了证明:起义军到达陈的时候,已经发展成为一支“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的庞大队伍了;在张楚政权建立的同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在危机时刻,陈胜的清醒与果断是难能可贵的。 对陈胜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也描写得极为生动。首先是为起义做舆论准备。陈胜、吴广从卜者“然足下卜之鬼乎”的建议中,得到了借鬼神“威众”的启示,先以鱼腹中书树立陈胜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21课陈涉世家

人教版语文九上第21课陈涉世家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 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 吴广者,阳夏(夏读作jiǎ)人也,字叔。 【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地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 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鸽的凌云壮志啊!”】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900人去戍守渔阳,临 时驻扎在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失期,法皆斩。 【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恢复楚国而死,这样好吧?”】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周。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太子扶苏。】 扶苏以数(数读作shuò)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是派他到边疆去带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为楚将,数(数读作shuò)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陈涉世家》中考题集锦(附答案)

《陈涉世家》中考试题集锦 陈涉世家(节选) 1.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及用法相同 ..的一组是(3分)() A.度.已失期 / 宁信度.,无自信也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既克,公问其故. D.固以.怪之矣 /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失期,法皆斩。 译文: ②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③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 3.下列各句中不能表现 ....陈胜的谋略的一项是(3分)() A.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B.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D.(又间令吴广)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4.读贾谊《过秦论》中的一段文字,结合上文内容,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陈胜)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赢:提,背)粮而景(景:同“影”,像影子一样)从。山东(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①这段文字与《陈涉世家》(节选)中陈胜怎样的预见相一致?请你把陈胜的预见写出来。(2分) 答: ②两段文字写的都是陈胜、吴广起义,但在表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分别说明。(2分) 答: 四、(山东省临沂市2006年非课改区试题)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甲]吴广素.爱人,…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是时恒楚亡.在泽中。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原文翻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陈涉世家原文翻译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文《陈涉世家》是一篇重要的课文,为帮助大家更好的阅读和理解文章,语文网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该篇文言文的译文,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陈胜是阳城县人,表字叫涉。】 吴广者,阳夏(夏读作jiǎ)人也,字叔。 【吴广是阳夏县人,表字叫叔。】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有一天,)他停止耕作走到田边高地(休息),怅然地叹息了好长时间以后,对同伴们说:“有朝一日有谁富贵了,可别忘记咱穷哥儿们。”】 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同伴们笑着回答他:“你给人家耕地当牛马,哪里谈得上富贵啊!”】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鸽的凌云壮志啊!”】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秦二世皇帝元年7月.征召穷苦的平民900人去戍守渔阳,临时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陈胜、吴广都被编进这支队伍,并担任小队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正碰上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失期,法皆斩。 【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就要杀头。】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吴广在一起商量,说:“如今逃跑(抓了回来)也是死,起来造反也是死,反正都是死,倒不如为恢复楚国而死,这样好吧?”】 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胜说:“全国人民长期受秦王朝压迫,痛苦不堪。我听说二世是(秦始皇的周。儿子,不该立为国君,该立的是太子扶苏。】 扶苏以数(数读作shuò)谏故,上使外将兵。 【扶苏因为多次谏劝始皇的缘故,始是派他到边疆去带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最近传闻说,并不为什么罪名,二世就将他杀害。老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明,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项燕为楚将,数(数读作shuò)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项燕担任楚国将领的时候,(曾)多次立功,又爱护士卒,楚国人很爱怜他,有人认为他战死了,有人认为逃走了。】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如今假使我们这些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人来响应的。”】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二人)于是去算卦。】

21课 陈涉世家 重点句子翻译

21课陈涉世家重点句子翻译 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译文:陈涉年轻时候,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停止耕作走到田畔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含恨了很长时间,说:“如果有一天我富贵了,不会忘记你们。” 2、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之鸿鹄之志哉!” 译文:陈涉长叹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3、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译文: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个人停驻在大泽乡。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译文: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守的队伍,担任屯长。 5、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译文:正赶上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误期,按秦朝的法律都要斩首。 6、“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译文:现在逃跑也是死,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 7、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天下苦于秦朝的统治很久了。 8、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译文: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有什么罪,二世却杀了他。 9、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译文:百姓大多听说他很贤能,却不知道他已经死了。 10、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译文:现在如果把外面的人冒充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向天下人发出号召,应该有很多人响应。吴广认为是对的。 11、置人所罾鱼腹中。译文: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 12、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译文:士兵买鱼煮了吃,发现鱼肚子里的字条,本来已经对这件事感到奇怪了。 13、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译文:又暗使吴广到驻地旁边的丛林里的神庙中,夜里用笼罩着火,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叫道:“大楚兴,陈胜王。” 14、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文:第二天,士兵中到处谈论,都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 15、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文:两个将慰喝醉了,吴广故意屡次说要逃走,使将慰恼怒,来激怒士兵。 16、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译文:即使仅能免于斩刑,然而因戍守边关而死的人本来也有十分之六七。 17、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译文:况且大丈夫不死就罢了,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18、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译文:(用土)筑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慰的头来祭天。 19、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译文:发号传令召集当地乡官、有声望的人一起来集会议事。 20、“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 译:将军身上穿着铁甲,手里拿着武器,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国,重新建立楚国,论功应当称王。

语文初三上人教新资料第21课(陈涉世家)拓展阅读(两篇)

语文初三上人教新资料第21课(陈涉世家)拓展阅读(两篇) 报任安书 司马迁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假设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那么?士为知己用,女为悦己容。假设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假设由夷,终不能够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那么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不报,幸勿过。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能够托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难过,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忼慨之士乎!现在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因此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岩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如今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盃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强胡,卬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征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凄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只是也。身虽陷败彼,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邪?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茸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 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假令仆伏法受诛,假设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树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