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

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

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
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

姓名:胡婷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社会学

指导教师:郝玉章

20090529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日前发布的二00五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13.2%,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亲子关系是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一种影响因素。因为亲子关系能直接作用青少年个体的人格发展,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情绪行为,导致亲子互动能直接且深刻地影响青少年网络行为。我国目前关于网瘾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的亲子关系研究较为贫乏,深入探讨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主要运用非结构式访谈和参与观察法,采取目的性抽样法,通过2009年2月到2009年3月对12到18岁这个年龄段的16个网瘾青少年或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的访谈和观察获得第一手的定性材料,通过对这些定性材料的梳理和分析,笔者将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分为暴力—报复型、专制—仇恨型、溺爱—散漫型和疏忽—冷漠型等四种类型,并从孩子和父母两个角度呈现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存在亲子感情淡漠,亲子沟通少,亲子间的尊重和理解不够,亲子间相互不信任,父母对孩子教育期望值过高,部分家长信奉“鞭子下出孝子”的思想,亲子双方都存在个性缺陷等问题。

在完成对这些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的静态考察后,笔者又从网瘾青少年身份形成和身份解除两个角度对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进行了动态的分析,从早期亲子关系与初步触网、亲子对抗与逐步跌入网络黑洞、亲子矛盾激化与网瘾身份完全形成三个阶段来呈现并解释了亲子关系与网瘾青少年身份形成的内在逻辑关联,笔者认为不良亲子关系发展和恶化的过程也是网瘾青少年身份形成的过程;最后笔者又对网瘾青少年身份解除过程中亲子关系的新特点进行了分析,在研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家长应学会将网瘾的子女建构成一个好孩子,给予他们爱与信任,与他们共同努力应对网络成瘾问题,这些努力都是网瘾青少年走出网瘾,解除网瘾身份的关键动因。

在本研究的最后,笔者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对网瘾青少年亲子冲突的根源,亲子关系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的心理学作用机制,青少年沉迷网络原因的多样化,网络时代亲子关系的新特点进行了讨论,希望这些讨论结果能启发后来研究者发现更多的研究目标。

关键词:青少年亲子关系网络成瘾身份形成身份解除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bstract

"The China Youth Net Addiction Data Report(2005)" which released Recently shows that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youth is about 13.2% of the total Internet users, while there are about 13% of young people is inclining to Internet Addiction. Youth Internet addiction has become a major problem.

Young people indulge in the network is involve a variety of factor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one of the factor which Worthy of the attention. Because Individual'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young people is affect by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directly. China’s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f the network of young people is poor, so depth study about the subject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Non-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s used as main methods in this study, Purposeful sampling method is also be used. The firsthand materials are obtained by 16 addicted or inclining addicted young people who are interviewed and observed by the investigator.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Addiction Youth is classified into four types which are violence - the revenge type, autocratic - hatred type, spoil - faced type, neglect - cold typ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re found by the investigator .Such as faint feeling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less communication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parents and children do not respect each other, parents and children do not trust each other, parents'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of the children is too high, some parents believed in the "spoil the child under the whip," both Parents and children are have personality defects .

Dynamic analysis on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of Internet Addiction Youth is explored from two angles such as the formation of identity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after the static study. The inherent logic associated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s rationale from three development processes such as early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Initial contact network, parents —children locked in a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stalemate and fall into the network abyss, contradiction is exploded and the formation of Identity.

The Conclusion about the process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which is deteriorating driven the process of the youth fall into Internet addiction is summarized by the investigator. The new features of the process which the youth free themselves from Internet Addiction is analyzed by the investigator. The conclusion about parents should learn how to build the children to be a good—child, give them love and trust, work together to deal with the issue with children, are summarized by the investigator.

The root causes of conflict in parent-child, the reason of why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mpacts young people indulging in the network, the youth fall into the network abyss is in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Internet era are all explored by investigator lastly. Maybe researchers will find more research goals later which inspired by the Research.

Key words: Adolescents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formation of identity The de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我国首次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2005)显示:在当今中国青少年中,有网瘾的比例达13.2%,另有l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在13到17岁的未成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达17.1%,1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目前的很多学者都已经从社会、学校、家庭、网络本身、青少年个体以及青少年的同辈群体等角度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并依据这些原因来寻求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办法。目前研究中对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关注较少,即使是家庭角度的研究也主要侧重家庭教养方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网瘾青少年这个群体较多地受到医学、心理学的关注,学术界更注重从医学或者心理学的角度去救治沉迷网络的青少年。然而,笔者认为网络社会中的亲子关系是目前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中最需要研究的领域,也是最值得研究的领域。因为亲子关系能直接作用青少年个体的人格发展,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情绪行为,当一种影响因素能直接作用个体的本质时它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其次,父母是对孩子上网行为最敏感(相对于社会、学校等其他因素而言),也是最希望帮助孩子预防和应对网络成瘾的,同时他们在帮助子女预防和应对网络成瘾的过程中会产生频率较高、内容较深刻的亲子互动,这几点决定了他们在孩子网络行为中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用都是最直接最深刻的;最后,许多经验事实表明亲子关系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这种关联的具体内容和程度尚处于未知状态)。

然而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之间的联系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网瘾青少年与其父母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网瘾孩子所感知的亲子关系和父母眼中的网瘾孩子有什么差别?如果亲子关系真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重要的影响,那么在青少年沉迷网络的过程中,他们的亲子关系会有什么样的特点?亲子关系在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到底是怎样的?在网瘾青少年身份逐步解除过程中,亲子关系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关注的。

1转引自孟育群.网瘾高发期与亲子关系的危机期.中国家庭教育.2008,4:3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研究综述

1.2.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进展

1.2.1.1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基本类型

Young(1996)将互联网成瘾分为五类:第一类是网络色情成瘾,如强迫性地使用成人网站以获取网上色情作品等;第二类是网络关系成瘾,如在聊天室或 QQ中结交的网上朋友替代了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和家人;第三类是网络强迫行为,如强迫性的网上赌博、网上购物或网上交易活动;第四类是信息超载:是指强迫性的网上冲浪或资料搜索;第五类是计算机成瘾,如沉迷网络游戏,这类是中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最主要类型。1

1.2.1.2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

(1)外在原因

首先,网络自身的去抑制性2、新奇性、交流的独特性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从网络去抑制性方面来说,通过上网可以使人获得一种从现实生活的规范和约束中“解脱”出来的快感、刺激和满足;而网络的新奇性则使个体在上网过程中始终感到新奇刺激,同时还伴随着“掌控”世界的成就感;网络交流的独特性则让交流的时间变快,范围变广,自由度变高。这几种特性都是网络的吸引力,从而可能在网络成瘾中起到一定的作用。3

其次,外在环境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目前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沉迷网络与家庭、学校、社会诸多因素相关。陶宏开教授认为:“上网成瘾是个社会现象,但中国的未成年人上网成瘾却带有一定的特殊性,有其特定的成因,它是中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文化等诸多原因造成的一个‘果’。”4

1转引自顾海根.国外网络成瘾研究简介.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9:32

2去抑制性: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由于个体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而形成的行为的自我克制大大削弱或不复存在,从而人们的网上行为表现出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与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存在巨大差别。

3陈妮娅.网络成瘾研究综述.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126

4陶宏开.孩子都有向上的心.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 52、52-54、55、53、72.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内部原因

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和心理迅速走向成熟的时期,是青少年社会化的关键阶段,也是比较容易出现成长问题的阶段。这个阶段的青少年自制力较差,缺乏对事物的客观判断能力,如果缺乏相应的指导和约束,青少年网民很容易沉迷网络。1一些研究者认为:“青少年个体的人格特质如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等可能是促成网络成瘾的原因,也就是说,病态心理作为一种个性倾向,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原因。与网络成瘾相关的潜在的病态心理包括:抑郁、社交性焦虑、物质依赖等。”2

1.2.1.3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影响

首先,网络成瘾危害青少年的生理健康。“青少年网络成瘾容易引发诸如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焦虑症、抑郁症等方面的病症,还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骨骼发育不良、感知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下降。”3其次,网络成瘾对青少年人格、个性等方面都会产生影响。Kraut等人发现过多使用互联网会导致孤独和抑郁的增加,并会导致心理幸福感降低,Turkle也发现青少年过度上网交友将导致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和社会焦虑(Social anxiety)。4第三,网络成瘾还会影响青少年社会性发展。“互联网成瘾者比非互联网成瘾者更有可能通过互联网遇见新人、进行社会试验(social experirnent),相应地,他们面对面(face to face)的社会交往行为就会减少。缺乏面对面的社会交往(仅有线上交流的社会经验)和缺乏统一性的构成(网上的匿名身份)是阻碍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两个主要缺点。”5最后,网络成瘾也会影响青少年学业发展。

1昝玉林.青少年网络成瘾研究综述.中国青年研究,2005,7:71

2张朝,于宗富.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班主任.2003,9:25

3陈美荣.浅析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成因及对策.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 27(1):110 4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26(3):503

5崔丽娟,王小晔.互联网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26(3):503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2亲子关系的研究进展

1.2.2.1青少年亲子关系的新特点

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亲子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关颖(1999)在有关家庭德育面临的新问题中指出亲子关系出现了4大新特点:一是家庭结构变化,亲子互动不同以往;二是生活节奏加快,导致亲子关系淡漠;三是孩子的自主意识增强,渴求亲子之间的平等交流;四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对成年人的影响增大。1 1.2.2.2 关于亲子冲突影响的研究

目前的研究认为亲子冲突既有负面作用也有正面作用。心理学家 Holm beck 和Hill (1988)认为在个体心理内部水平上 ,冲突可以增强个体自主性。“亲子间的较多的冲突与争吵可以促使青少年对父母作出更为成熟、现实的评价,并最终与父母建立更为成熟的关系,并且常常带来心灵的解放。冲突所磨合出的情感基础可以帮助青少年学会通过协商的方式与父母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个体自主性日益发展起来,逐渐放弃了对父母的依赖,青少年期亲子间的冲突提示父母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与期望开始发生变化。”2

另外一些研究者则认为亲子冲突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有研究发现:“冲突频率与青少年行为不良及行为障碍存在一定联系。临床家庭中的青少年比非临床家庭中的青少年报告了更为频繁和紧张的冲突,那些离家出走和企图自杀的青少年与父母间常具有较高的冲突水平。”3

1.2.2.3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化的基本单位,亲子关系对青少年个体社会化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张青方在有关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中证实: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层面与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和自我同一危机有显著的相关。父母投入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青少年的心理社会发展越好,自我同一危机水平越低。4杨莲清的研究表明特区中小学生亲子关系状况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

1关颖.世纪之交∶家庭德育面临的新问题.当代青年研究,1999.6:18

2转引自王美萍,刘新生.青少年期亲子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启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47(2):100

3转引自方海仙.科教文汇.亲子关系核心问题:亲子冲突.2008,3:49

4张青方.青少年心理社会发展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青年研究,1998,05:11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非正常的亲子关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较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强硬的、专制的、暴力倾向等类型的亲子关系都会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1

“中国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表明:溺爱型、否定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和干涉型家庭教养方式对独生子女人格发展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民主型则对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的某些方面可能有积极的影响。2

1.3 以往研究不足与本研究的创新

(1)目前关于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研究很少,目前对亲子关系特征、现状以及亲子冲突方面的研究较多,对亲子关系内在的影响机制解释较少,在青少年网络成瘾方面,己有研究多从社会、学校、同辈群体、家庭教育等方面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原因,尚且没有学者深入探讨网瘾与亲子关系之间的逻辑关联。本研究中,笔者从青少年网瘾身份形成和身份解除两个角度深入分析亲子关系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的作用机制。

(2)对于亲子关系和网络成瘾的研究,心理学和教育学关注比较多,社会学则关注较少,然而这些研究课题其实是具有较强的社会学研究潜力的,因为心理学强调个体主义的研究视角,教育学则注重教育手段和应对策略,社会学则可以综合运用中观和微观的视角探索网络成瘾与亲子关系的内在经验和行为过程。本研究中笔者尝试用社会学的视角来探讨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当代青少年与他们的父母共同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里有许多的新情况新变化,他们的亲子关系也随之发生着变化,许多经验事实表明许多已经沉迷网络的青少年或者正在沉迷网络的青少年,他们的亲子关系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提示我们必须加强对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研究。

另外,在青少年沉迷网络的过程中,亲子关系能直接作用青少年个体的人格的发展,直接影响青少年的情绪行为,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互动在孩子网络行为中的正

1唐利平,风笑天.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现状与评价.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2∶25

2唐利平,风笑天.青少年亲子关系研究现状与评价.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2∶25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面作用和负面作用都是最直接最深刻的。北京军区总医院网瘾咨询中心主任陶然通过对2000例患者的分析发现上网成瘾的青少年大多在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方面存在问题。1因此,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特殊人群亲子关系在国外研究较多,在我国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我国目前关于网瘾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的亲子关系研究较为贫乏,深入探讨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方面的研究,对我国当前开展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的本土化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试图达到以下研究目的:第一,通过实地收集第一手资料并结合有关研究理论从不同角度梳理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基本类型;第二,从子女和父母两个角度的叙述中,整理亲子双方对所发生事情的态度以及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中的典型问题;第三,通过运用动态分析的手法分析亲子关系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逻辑关联;第四,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希望研究结果能为网瘾青少年家庭建设良好亲子关系提供有益的启示。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选题以“亲子关系”为研究内容,通过访谈和观察了解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基本类型,从父母和子女两个分析角度,探讨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存在的问题,重点揭示网瘾青少年身份形成过程与亲子关系动态变化的内在逻辑关联,以及网瘾青少年身份解除阶段亲子关系的新特征,并试图从多种视角对这一动态过程进行解释,最后在研究发现和思考的基础上对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进行深入的讨论,希望研究结果能为网瘾青少年家庭建设良好亲子关系提供有益的启示,并能启发后来研究者发现更多的研究目标。

本文主要运用非结构式访谈和参与观察的研究方法。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研究方法是因为本文研究的是网瘾青少年这个特殊群体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实体,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心理和情感模式,运用非结构式访谈和参与观察能有效地获得对亲子关系的深入理解与解释。“非结构式访谈和参与观察这两种实地研究方法具有定性研究的许多优点,在自然条件下观察和

1孟育群.网瘾高发期与亲子关系的危机期.中国家庭教育.2008,4:3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研究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使得实地研究易于获得关于研究对象的最真实资料。”1本研究在抽样方法上采取的是“目的性抽样”。目的性抽样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抽取能够为研究问题提供最大信息量的研究对象(Pttano,1990)。目的性抽样不以样本的多少为标准,更主要在于“样本的限定是否合适”(Mead,1953),以及这些样本“是否可以比较完整地、相对准确的回答研究者的研究问题”(陈向明,2002)。2由于网瘾青少年有聚集性的群体特征,对他们的访谈内容又具有一定敏感性,因此在样本的选择过程中,笔者采取的是滚雪球的方式。笔者首先选取了4个切入点:一是笔者父亲所在的初中学校,该校具备城郊结合的特征,有一定数量的网瘾青少年;二是笔者师姐所在的高中学校,该校位于武汉城区,师姐为该校某班班主任;三是笔者的一些朋友身边有这样的群体;四是笔者的身边就有这样的群体,包括亲戚和邻居。在样本选择过程中以这4个点为主点,成功获得访谈机会后依靠第一个个案找到其他的个案。在选取访谈对象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的选取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结构、不同家庭亲子互动模式的网瘾青少年个案,试图从更深入的角度来探究他们的亲子关系。

在样本限定方面,本研究选取的是网瘾青少年以及他们的父母,主要是网瘾青少年,这其中包括曾经沉迷网络的青少年,以及程度轻重不同的网瘾青少年。他们的年龄范围大致是12到18岁。对于如何界定网瘾,在本研究的综述部分对核心概念的界定中有详细的解释。

本研究的质性材料主要来自于笔者在2009年2月到2009年3月完成的16个个案的访谈和观察记录。访谈或观察的内容非常明确,那就是围绕青少年沉迷网络的过程,探究他们的亲子关系的基本类型、特征、问题以及青少年沉迷网络过程中亲子关系的动态变化。

1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16

2转引自袁艾兰.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亲子互动模式探析:硕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 核心概念的界定

1.6.1青少年的界定

不同的学科根据自己的需要,对青少年这个概念都有自己的界定标准。本研究中根据研究需要主要选取12到18岁青少年作为访谈对象。12到18岁是青春期第二反抗期,此时的青少年大多面临升学压力,心理特征十分微妙,与父母关系也最为敏感,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容易出现青春期各种问题,1沉迷网络就是其中一种典型的青少年问题;另外,此阶段的青少年与父母直接互动较多,这种互动特征有利于笔者深入地把握他们的亲子关系。

1.6.2 网瘾的界定

从目前研究来看,对网络成瘾概念的界定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分歧。

鉴于目前对网瘾的界定尚无较为统一的标准,并且现有的界定标准都只是适合心理学的临床诊断,并不适合笔者在实际研究中的操作化,因此笔者根据个人研究需要并参考前人研究,确定本研究中网瘾青少年的选取标准如下:

(1)迷恋网络减少甚至放弃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逃课去上网的频率超过50% (2)一个月内包夜上网时间超过7天

(3)尽管学校严管,家长严教,个体还是无法控制自己不去上网

(4)满足以上3条达到一年甚至以上

这就是笔者研究中定义的网瘾青少年,可以成为笔者访谈和观察的对象。

1.6.3 亲子关系概念的界定

所谓亲子关系,一般认为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界较为认可的界定是:“以血缘和共同生活为基础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亲子双维行为体系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体。这种界定既可以排除非血缘关系的亲子关系,有血缘关系而未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亲子关系,又突出了亲子关系中的双维双向原则和亲子之间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2笔者的研究中也参考了此界定。

1赵孟营.新家庭社会学.第一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114

2刘晓梅,李康.亲子关系研究浅识.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74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的静态考察

2.1 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并且不断变化的实体,其变化和发展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不同的分析角度所透视出的亲子关系是不一样的,以下的研究中,笔者通过从不同角度描述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的基本类型,试图呈现不同类型的亲子关系之间的差异。

2.1.1 夫妻双方教育意见统一背景下的亲子关系

目前学界对亲子关系的类型没有统一的标准,研究中较注重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分类,对亲子关系的类别分析大多也是参考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1,然而笔者认为亲子关系是父母与子女的双向互动。虽然亲子关系主要的过程都是通过父母教养方式呈现出来,然而子女的反应和心态也应该纳入进来一起考察的,只有这样亲子关系才是真正意义上亲与子的关系。因此,笔者尝试在以下的研究中对网瘾青少年亲子关系做一个双向的归纳。

(1)暴力—报复型

在许多网瘾青少年的家庭中,父母较多采取暴力手段管教孩子,这种暴力行为不仅给孩子带来生理的伤害,也严重危害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在父母采取暴力行为的同时则用一种消极的报复心理来回应。结合相关案例,笔者将这种类型归纳为暴力—报复型亲子关系。

案例1:L,12岁,小学六年级男生,网龄3年。妈妈大方开朗,脾气暴躁,爸爸,在外务工每周回一次。笔者去访谈的当天就亲眼目睹了一场暴打,笔者在现场深刻体会到一种家长的权威和威慑力!有种恐吓和压抑的感觉。

L接受访谈中提到:“我妈老是这样,动不动就说晓得错不,不晓得就永远莫跟我讲话,就像在威胁我。她讲道理?!一扯回来什么都不说就打,她不中意就打。我蛮反感她什么都不问就打我一顿。她总不听我解释。有时候是她对,有时候我是

1 Baumrind 从父母行为的控制和温情两个维度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三种:权威型(authoritative style)、专制

型(authoritarian style)和放任型(permissive style)。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的,她都不听我解释,先打完再说,打错了就一句‘搞错了,不好意思’就完了。有时候也不是我上网才打我,有时候是她自己外面有事情,她就撒气在我身上,别人是借酒消愁,她是借打消愁。”

对于母亲的这种暴力型教育行为L采取了以下方式回应“报复!有时候可以只上一个小时的,我偏要上四五个小时,就是要气哈子她,她把我管的越严,我越是要去(上网)。”

孩子还小的时候自制力非常有限,这个时候沉迷网络也许是有可以理解的原因,此时如果认真分析原因,进行正确引导,孩子还是有可能有好的发展。案例中的母亲对自己12岁的孩子采取了强硬的暴力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不能让孩子醒悟,相反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这种不良的亲子关系会使孩子的心灵会受到伤害,人格也会被扭曲。与案例1的亲子关系类型相似的还有案例9,如果说案例1中的L 还比较小,面对母亲的暴力行为产生的是逆反和报复的心理的话,那么对于案例9中的C而言,暴力行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则是非常严重的,因为C已经是18岁的孩子,暴力对他的伤害显得更为深刻,他有更强烈的自我意识和反抗的能力,一旦这种反抗能力爆发出来将一发不可收拾,C也因为这种恶性互动成为一名深度成瘾的网瘾青少年。

案例9:C,男,18岁,C之前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爸爸是老师,妈妈是图书馆的研究馆员。……我冒得(没有的意思)别的办法,又想去玩,肯定就逃课咧,还不是经常被他们晓得了,回来就是一顿打!我想你们这样管我只能让我更不满,更恨你们……虽然爸妈打我一次我心里都有些害怕,但是更多的是对他们的排斥和报复的想法……我只想赶紧脱离这个家,离他们越远越好……在玩游戏的时候我能够打死所有敌人,瞬间把压抑都释放,很爽,很有成就感,现在只有网络能让我感觉是活着……

(2)专制—仇恨型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表现出较少的迁就和过分的自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具有较高的前后事件一致性,注重孩子对自己的服从,而且对孩子缺乏积极的情感,在处理有关事件时很少跟孩子讲述道理,也不太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1孩

1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4:4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子在父母这样专制的教育下容易失去正常的心理自由乃至出现极端的心态,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的心理。结合相关案例,笔者将这种类型归纳为专制—仇恨型亲子关系。

案例10 :F,男,18岁,痴迷于上网写玄幻小说。“我从小到大都是在一种非常严厉的环境下生活的,我自己觉得我爸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只要他认为对的,我绝对不能认为是错的,只要他想让我做的事情,我如果不按他说的办就有我受的(F的眼神中透出一种怨恨)。他觉得人就是应该吃苦的,他们都是吃苦长大的,所以他要求我也要过点苦日子,有时候大冬天的,周末好不容易放个假,他非要把我扯起来去跑步,说是锻炼我的意志。我以前还喜欢看些武侠小说、杂志、听些收音机之类的,一被他发现就都收了。只要我玩的东西他觉得不好就坚决不能玩了(包括上网这个事情)。初中升高中的时候,他非要我考一中,其实我(当时的情况下)根本没有那样的实力,不喜欢走那么远,也不想去竞争太大的学校,在一中大家都很强,压力特别大,但是他不管,因为他认为读一中才是对的,所以我整个初三过的跟地狱一样……我现在就算是在一中(目前F所在的中学)了又怎么样呢,我觉得我就是在一中被毁的,我受不了那种强大的竞争压力,这些还不是因为他吗,所以我恨他,我整个人生都感觉被他毁了,也许我心理已有些不正常,心里没有其他的,就只充满了怨恨……”

案例中的这个父亲对孩子的想法和意愿较少尊重,他坚持自己的教育理念,注重孩子的服从,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在很多事情上采取一种绝对专制的做法,然而孩子出生以后即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独立的喜好和意愿,父母对他的压制只会导致孩子心理的压抑和扭曲,F就是在这样的亲子关系的影响下逐步陷入网络世界的。案例11的H也是在这种类型的亲子关系下被父亲严厉管制逐步与同学脱离正常的交往,迫不得已走向了网络。

案例11:H的母亲是临时工,父亲是公司职员。母亲性格暴躁,父亲特别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我爸真是把我管的太严了些,只要对学习有影响的不管是什么都为学习让路。同学给我打个电话他要问哈是做么事的,不准我跟ZL(与H关系不错的女同学)玩,不准我周末出去玩,说我那些同学天天疯疯癫癫(吵吵闹闹的意思)的跟他们学不好,不管么事都要先请示他,冒得(没有的意思)一点自由。真是要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崩溃了。我讨厌他这样,我现在蛮多同学都不跟我玩了,我真是恨死他了,我还能做么事咧,上网呗,哼,这个他也不准,想把我整死了才好吧……”

(3)溺爱—散漫型

有些父母偏于迁就孩子,有过分保护的倾向;对孩子富于情感,接纳程度极高,较少表现出冷漠、训斥、体罚等消极行为,这类父母极少限制孩子行为,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给予了孩子过多的自主权。1与此同时孩子则形成了一种自由散漫的性格,他们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对待父母的要求和想法。结合相关案例,笔者将这种类型归纳为溺爱—散漫型亲子关系。

案例5: C,男,初中毕业,没有再继续上学,父母均下岗,做点水果小买卖。“如果家里装宽带当然更愿意在家上网了,反正我爸妈也管不了。我这样每天出去上网,他们有时候也说我啊,他们说就说,我睡我的觉,习惯了就好了。再说了,他们根本不敢得罪我,就我一个儿子。上网的钱我自己从家里的抽屉拿啊,我爸妈一般都随我,平时只要我想买什么东西,只要手上有点钱他们都会给我买。我没有想过出武汉,外面浑水有几深,我都摸不清。我要是出去了,在外面满危险,比如说去广州吧,好多人都被抢劫呢,外面乱的很。我爸妈说我现在还小,他们就算是他们养着我也不要我出武汉做事的,现在也冒得么事去做,就去上网撒。一般每天就回来吃个饭,其他时间都在网吧。我不觉得这样不好啊,现在爸妈也不需要我做事,平时也很无聊上网也可以打发时间。”

对于父母的溺爱,这个孩子则是用一种自由散漫的态度来回应他们。笔者做访谈的过程中观察到,C的父母特别忙,看到买水果的客人来了,C的父母让他去收点钱,C都爱理不理的样子,催的急了,C才怨声载道地把脚步挪过去收钱。他父母正忙着卸货,客人说给个袋子我装水果吧,C就噌地摔个袋子过去,也不管别人是否接到了袋子。父母让他把被子叠下,C看了一眼,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懒得理会父母的话。整个上午的大部分时间,C就自个搬个小凳子在门口逗脚。

在这个案例中其父母对孩子沉迷上网的事件采取了纵容的态度,父母愿意养着他让他去上网,家里的钱也随他用,这个青少年当然就不觉得沉迷网络是件不好的事情,更不用说走出网瘾了。其父母同样也不注意对他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使得

1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4:46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他不仅整天无所事事,还对外面世界产生莫须有的恐惧感。对于父母这样过分的爱,C则认为是应该的,他没有对父母的宠爱表现出开心的感觉,相反行为表现很散漫,对父母的要求都是一种无所谓的态度。这个情形让笔者为其担忧,这样下去C恐怕会在网络世界无所顾忌,越陷越深,乃至无法自拔。案例4中的S也是如此,他在富裕的家庭中长大,缺乏正确的社会规范,无视一些社会礼节。

案例4:S,男,独生子女,18岁,父亲是耐热材料公司的销售经理。父母非常溺爱他,S对什么都很随意的样子,跟他约好的时间,他根本就忘了,后来打电话联系他才想起这事,他打算改时间,笔者一再要求他才答应从外面赶回来。“我觉得这样蛮好啊,我自己觉得上网可以让我和朋友联系得更多,现在朋友联系我都是用QQ。而且我以前很少关注新闻,上网还经常看哈子头条,因为那个QQ自动会提示撒。不要紧,我现在先玩吧,我们爸妈也不需要我养,人生苦短,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是蛮好么……”

(4)疏忽—冷漠型

疏忽—冷漠型亲子关系是指父母对孩子的活动和兴趣了解的很少,既不关心孩子,也不对孩子提要求,对孩子漠然,亲子之间缺乏交往和沟通,导致孩子身心都得不到健康发展,1孩子则对父母的疏忽教育用一种冷漠的情绪去回应。

案例15 : G,独生子,14岁,父亲做古董生意,母亲操持着一家小药店,G 家的药店就在笔者家的附近。“你看我爸做古董生意经常在外面跑,每天回来都这么晚,有时候甚至都不回来的,哪有什么时间管我。我爸读书也不是很多,对我学习的事情他就更不懂了。我妈……哎,家里开着这个药店,药店平时很忙,我妈妈经常要出诊,晚上我妈又喜欢出去跳舞啊、打牌之类的,虽然他们也跟我说要好好学习,不过他们就是有时候想起来就说说,也不怎么管我。我的学习他们都管的少,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像你刚才说的我心里的想法什么的,他们估计也不怎么晓得。我爸总是说他多赚些钱是为我将来好。但是我经常一回来就是一个人在家,满孤单的,我还是希望跟其他的同学一样回来有爸爸妈妈陪。像今天这晚(晚上7点)我爸现在都还没回,我妈去外面打牌去了,我妈就让我把门关好,我就自己一个人守着药店在家上网或者看电视。一个星期起码有5天我回来都是这样的。”

1忽视型父母特点及孩子发展.邢台星网.https://www.sodocs.net/doc/2412543752.html,/read.php?tid-2717.html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对于父母的疏忽,G的心态是这样的:“爱,什么叫爱,给我买点吃的、穿的就把我打发了。他们忙关我什么事,是他们自己在追求自己的生活,我不觉得他们是为了我才忙成这样的。为什么要我跟他们说(沟通)呢,我也不想说,爱么样就么样吧。我自己玩自己的不管其他的了……”

案例8:L,……我妈妈给人感觉很冷,就是说话一口一口的(生硬的意思),所以我很多话都不愿意跟她说。爸妈除了有时候问下我的学习外,很少关心我的想法和感受。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让我心里不舒服想跟他们讲讲,他们总是觉得我太娇气,他们觉得那根本就不是事情。看到爸妈经常不在乎我说话的样子,我干脆就不再跟他们讲话了。现在我在家基本上不怎么跟他们说话,有么事好说的呢,一说话我妈就开始嚼(唠叨的意思),懒得理她,烦死人滴……

很多的网瘾孩子都是因为在家里得不到关心和爱,感到孤单无助,才找到了网络这个比较好的发泄渠道,在网络里他们可以碰到很多新奇的事情,遇到很多可以陪着他们玩的人。案例中这个孩子正是成长中最需要关爱和呵护的时候,此时父母忽略了他的感受,没有时间去关心和管教孩子,导致了这个孩子情绪消极,对父母的感情很淡漠。但是个体的情绪是需要找到发泄渠道来释放的,于是孩子到网络中寻找安全感,摆脱孤单无助。

有网瘾或者有网瘾倾向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多半是恶劣的,然而在实际的研究中笔者也发现一些青少年即使成长在正常亲子关系的环境下他们还是会因为其他的原因沉迷网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网瘾的形成是受到多种机制的相互影响。但是父母对孩子信任和理解,注重良好的家庭教育,则可以培养孩子较好的自制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孩子即使遇到问题,也能凭借自身良好素质来解决。

2.1.2 夫妻双方教育意见分歧背景下的亲子关系

“中国家庭一般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父、母、子为基点形成三角结构,而母亲则是这个结构的感情重心和稳定所系。古人有言‘养不教,父之过’。孩子教育方面,父母之间最常见的分工方式即为严父慈母。父亲代表社会来教育孩子征服其不合社会性的本性,在孩子看来,他与父亲是对立的;母亲则在生活上给予孩子无微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不至的关怀,给予孩子最温情的慰藉,形成一种亲密关系。”1 也就是说父母教育应该进行分工,更重要的是在同一件事情中夫妻双方应该协调一致。一旦夫妻双方产生分歧亲子关系就会出现许多问题,笔者根据已有的访谈资料将夫妻分歧背景下网瘾青少年的亲子关系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父亲专制,母亲宠溺,孩子是非不分

案例2:Z,男,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家庭妇女。因沉迷上网荒废学业与父亲发生冲突,多次大打出手。母亲因其而备受父亲的指责,家庭关系一度陷入紧张。在谈到父母双方完全不同的教育方式的时候,Z提到:“我妈怕我出事就瞒着我爸跑到学校来参加这个家长会。我爸就责怪我妈不该跑来的,说应该让我尝尝苦头。我真是不明白他是怎么理解家庭教育的。后来我爸就封锁了我的经济,我必须每周回一次家拿生活费。但是即便我每次回去,他都不愿意给钱我,非要等到我几乎是求他的时候,他才给,说真的,这事情给我伤害特别大。我妈是比较惯我,在很多时候她都是护着我。好几次,我爸拖着不给生活费我,我妈就瞒着我爸去找其他人借。然后我爸知道了就开始怪我妈把我惯坏了,别人都说我妈为我吃了很多苦,不过我不觉得,我觉得她太软弱了,虽然她总是护着我但是作用总是不大,难道她就不能(对父亲)狠一点吗?我心里憋屈……”

常见家庭教育模式中一般是父亲严厉而母亲温和,或者反之。父亲引导孩子在大方向上的正确发展,母亲负责关心孩子的饮食起居,然而在同一件事情中父母双方若出现分歧将会导致孩子分不清是非,甚至人格的分裂。案例中的Z对父母产生了几近仇恨的情绪,即使是对比较宠溺自己的母亲也不例外。其母亲为他付出了很多,一度与其父产生许多矛盾,家庭关系也陷入紧张,然而Z丝毫没体会到自己的错误,甚至还指责母亲的不是,从这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分歧教育对一个孩子人格的影响。

(2)父亲严厉,母亲疏忽,孩子冷漠

案例6:F,男,18岁,父亲是文字工作者,母亲从事文艺工作。在给F做访谈的时候感觉这个孩子特别抗拒特别冷淡,很难以走进他的内心,在多次的努力后才了解了他的一些情况“我的生活就是被操纵的生活,我很讨厌家教,我爸认为那好

1蔡圣勤.克谐以孝的中西方诠释---中西方诚信的信任度源于亲子关系的差异.湖北社会科学,2004,3 :44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报告.doc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与分析-调查报 告 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调查与分析 现在青少年中,网络成瘾的现象日趋严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瘾”,很多同学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习和正常生活。那什么是网瘾呢?我特地查了一下相关资料:“网瘾”即“互联网成瘾综合症”,英文简称为IAD。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有“网瘾”的同学即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仍无法自控。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我所查到的相关资料显示:中国互联网络咨询中心(CNNIC)发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为止,中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年增长率为28.9%;网络普及率达到28.9%。年青人为主体网民,其中相当多的网瘾青少年患有“网瘾症”。在每天不断增长的人群中,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自然也不是个小数目,因此关于“网瘾”的话题越来越多,关注人群也越来越多,甚至已升级成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在许多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报道上我们经常能听见这种声音——毒害青少年的,是网络游戏。而在一些人眼里,网络游戏犹如洪水猛兽一般,甚至被称做是“电子海洛因”。 笔者就青少年网络成瘾开展了调查:

一、青少年上网都在做什么:青少年们上网的确是有一部分青少年是会成瘾的,但不一定是玩游戏。一部分青少年是出于好奇和好玩的心理,只要是新鲜有趣的,便有人会去追求它。互联网仿佛就像一个花花世界,有许多青少年在刚刚接触网络的时候,会被互联网所带来的新鲜体验所深深吸引,曾经沉迷或轻度沉迷过网络。每天上网聊聊天、看看网页同样会给青少年们带来快乐和充实感,那些自制力差者更可以沉迷其中。 二、青少年们对媒体的说法存有疑义:青少年们认为,数字不能说明一切,只能反映一些问题。有很多人沉迷网络的确不假,但把问题都归于游戏是有失偏颇的。沉迷游戏比起沉迷网络的人确实是要陷得深一些,但媒体“夸大化”的说法,将网络游戏视为洪水猛兽,甚至被称做是“电子海洛因”也是不妥的。网络游戏是洪水猛兽,青少年沉迷网络就是因为网络游戏的毒害。以至于我们现在只要听到“青少年上网”这个词,在潜意识里就觉得它不是褒义的。青少年们的说法也很激动:譬如我国每年因烟酒而导致死亡的有多少,能一下就把烟酒给禁了吗?有多少青少年因迷恋娱乐明星而荒废学业甚至不要性命,能一下就把娱乐文化禁了吗?又有多少青少年看了一些带有暴力色情的影视作品而犯罪的,能一下把影视行业禁了吗? 三、我地区青少年上网率大大低于全国的统计数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于2010年2月2日在京发布了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2009)。本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这一比例与2005年基本持平,较高于2007年。但由于网民人数的增长,网瘾青少年人数是2005年、2007年的近两倍。值得注意的是,

浅谈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

浅谈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危害 网络让人类的生活更便捷和丰富,从而促进全球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让人类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让人类的生活更快乐。 如果使用不当,迷恋网络游戏与网络色情只会让生活越来越糟糕。特别是青少年朋友,自控力差,一旦陷入其中后果不堪设想。笔者总结青少年沉迷网络会导致如下几种不良后果: (一)意志毅力的消磨和自控能力的下降 网络的过度使用,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特别是网络游戏中的冒险刺激、网络交友中的轻松自如、网络不健康内容中的新鲜诱*等,使青少年逐渐产生"网络成瘾症",而对自己的主体生活--学习,却失去兴趣,缺乏毅力,自控能力下降,学业荒废。 (二)"网络性格"的形成和身体素质的下降 网络性格最大的特征是"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同时青少年又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呆在电脑前的幅射和高度紧张,会损害各种人体机能,导致身体素质下降。 (三)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 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尽管很多时候,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人际关系紧张。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青少年,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但也使他们在"网下"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 (四)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好奇心强、自制力弱,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信息混杂,包罗万象:新奇、叛逆、而又有趣味性,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模糊不清。网络虚拟 1

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问卷

青少年网络成瘾调查问卷 初二年级 我们此次专门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原因、危害以及对策,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做出贡献。此次调查为一般性质的社会调查,实行无记名调查,并且对于调查对象所提供的资料我们会严格保密,因此请您认真、据实填写调查问卷,谢谢! 1.您的性别:()[单选题] [必答题] A.男 B.女 2.你居住于:()[单选题] [必答题] A.城市 B.农村 3.你在读:()[单选题] [必答题] A.初中 B.高中 C.大学 D.其他 4.你的学习成绩如何?()[单选题] [必答题] A.优 B.良 C.中 D.差 5.你觉得学习压力大吗?()[单选题] [必答题] A. 很大,压的喘不过气 B. 很小,可以轻松应付 C.一般,时大时小 D.其他 6.你的课余时间多数做些什么?()[单选题] [必答题] A.看书 B.做运动 C.做兼职 D.上网 E.忙于学校的社团活动 F.其他 7.你通常上网主要做些什么:()[多选题] [必答题] A.玩游戏 B.聊天或交友 C.看电影,听音乐等娱乐活动 D.看新闻,获取资讯,查资料 E .学习或工作所需 F.其他 8.你平均每天上网的时长:()[单选题] [必答题] A.0~2小时 B.3~4小时 C.5~6小时 D.7小时以上 9.你是否对网络的使用有强烈的渴求或冲动感?()[单选题] [必答题] A.是,很强烈 B.有时候会这样 C.否 10.如果减少或停止上网时你是否会出现念念不忘上网之事、周身不适、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反应呢?()[单选题] [必答题] A.是,总是这样 B.有时候会这样 C.很少会这样 D.从来不会这样

《网瘾的危害》主题班会

《网瘾的危害》主题班会 《网瘾的危害》主题班会乐昌四中一(3)班雷琴柳活动主题:网瘾的危害活动目的:1.让学生了解常见上网和网瘾的区别。 2、网瘾对人的危害。 3、网瘾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4、青少年如何学会正确和科学地使用网络活动方式: 1、通过案例分析 2、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 3、学生分组辩论。 4、进行小游戏 5、老师小结归纳实施过程:开场白: 1、青少年迷失与电脑网络的“虚拟世界”里,在这我们现实生活当中许多地方以得以常见。网络游戏、网络交友、网上聊天等的泛滥正在改变、侵蚀着一代人的生活…… 2、各位同学我想大家对网络电脑都很熟悉了吧!在做的各位可能都去过网吧吧!那么大家说说看上网是好还是不好呢?用案例分析来直观展示网瘾的危害★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超过一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占80%,青少年上网大多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网络成瘾、网络受骗、网络犯罪等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岁~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整个网瘾青少年的90%。

★因为上网,全国的青少年犯罪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济南在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70%是“网瘾”造成的,北京更是有90%的青少年犯罪案与“网瘾”有关。 ★北京市约有20余万中学生迷恋网络或游戏,平均一次持续玩5小时以上的占72.9%。有65%的人认为上网很容易上瘾、很难控制。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一项调查报告显示,10%的中学生有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倾向。 ★上网的大学生中80%以上访问过色情网站,经常光顾者占12%,网络色情是导致大学生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2年浙江大学开除了120名学生,他们大都沉迷于网络不知归路…… ★有个19岁女大学生,在网吧呆了7天后竟然不认识生父。★一位清秀文静的孩子,因家里不让上网,曾经砍伤过父亲,自杀过6次。 ★更有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13岁少年,面带微笑、双手平伸、双脚交叉地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姿势从24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某大学三年级学生进学校时曾拿了新生入学一等奖学金,但是后来沉迷于电脑游戏,旷课成了习惯,已经有10多门功课不及格,面临退学的危险。 陶宏开教授曾经说:“中国千万个青少年的堕落,千万个家长的不幸都是从不健康的网络游戏开始…… 辩论题目提问:从上面的案例大家认为上网和网瘾有什么区别?小结:上网要看是干什么比如说是查资料

网瘾危害案例

网瘾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主宰当今信息社会的一大潮流。网络既提供给人们各种便捷,又存在着让人痴迷的危险。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已经超过1000万,其中13岁-18岁的中学生网瘾现象最为严重,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带来的危害性必须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重视。 一、网瘾的概念及其属性 网瘾就是网络成瘾的简称。青少年网络成瘾就是青少年对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稀奇古怪的网络游戏等网络信息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而又缺乏一定的自制力,由此形成对网络的过度迷恋,造成心理和行为的过度依赖。 网瘾与药瘾、毒瘾等有明显的不同,药、毒瘾有明显的生物学基础,即有明显的躯体依赖。而网瘾者虽没有明显的躯体依赖,但却有着强烈的心理与行为依赖。因此,它应该属于行为成瘾的一类。 目前,有关部门已将网络成瘾归属为精神病的范畴。因为,网瘾者除了精神不集中,影响社会交往和正常的学校教育外,迷恋网络者还分不清现实世界和虚拟网络的界限,常常陷入一种超现实主义的人格迷惘中。如沉迷《魔兽世界》的网游者,就以为现实世界也充满了魔幻属性,以一种唐吉珂德式的个人英雄主义挑战和颠覆现有的社会价值,仿佛魔兽入脑入心,缠绕病态心魔。 将网瘾者纳入精神病范畴,是与时俱进的社会应急举措,也具标杆意义。毕竟,信息时代深度触网已经成为现代主流的生活方式,虚拟世界缺乏系统有效的社会管理防火墙,游弋于虚拟世界的人容易患上网络病。病态的意识和行为蔓延至现实世界,就会带来诸多的问题。所以,将网瘾者看成精神病是人们应对信息时代挑战的积极举措。 青少年网瘾者以上网玩游戏为主,基于对精神病讳莫如深的文化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调查报告 题目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 完成人姓名姚铸耘名倩文郭红岩初阳 赵丹丹穆坤凡 系别经贸系 专业工商管理(物流配送) 班级2011级02班 指导教师杜冰冰 完成日期2011年10月1日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姚铸耘名倩文郭红岩初阳赵丹丹穆坤凡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经贸系) 前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已经步入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了一种时尚,而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并且还在逐步增多。据调查,目前网民中18~35岁的青年占85.8%,18岁以下的占2.4%。面对不可阻挡的青少年上网热潮,如何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互联网络带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其对青少年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其消极的、

负面的。但是,互联网络毕竟代表了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最高水平,我们没有理由因噎废食,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青少年健康地成长,以使青少年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形式,样本总量为100份,获得有效样本94份,有效问卷率为94.0%。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 年级结构:高一占68%,高二占32% 。 性别结构:男生占66%,女生占34%。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的影响,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网络导致的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现象,对于青少年沉迷网络的解决办法及对于网络犯罪的相应对策等问题进行分析,相对比较全面。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 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概括地说是双重的。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达到一个完好的状态。我国在教育方针中也明确提出要将青少年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四有”新人。因此,我们试从网络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探讨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双重影响。

《“远离网瘾-健康发展”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远离网瘾,健康发展”主题班会教案 和平镇九年制学校四年级(1)班 【活动目的】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第三十六条中的“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中的“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进入营业性网吧”为主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行为规范的点点滴滴,以及让我们这个主题能够灌输到学生的认知头脑中去,促进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使同学们了解自己,知道良好利用网络的方法以及正确与网络交朋友的方法,帮助同学们了解自己并且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发展。 【活动主题】《远离网瘾,健康发展》 【活动准备】 1.布置黑板、多媒体教室; 2.学生收集有关网络给社会带来的好处和危害的文字材料; 3.《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签名材料、课件。 【活动形式】观看影像、学习认知、讨论交流 【活动过程】 一.体会网络在我们身边 播放Flash软件《享受网络,享受生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网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激起使用网络的激情。针对这一事实,今天我们现场做一个调查:上过网的请举手;玩过网络游戏的请举手;有网友的请举手。(现场调查结果:百分之九十多的同学都有此三点经历。)你认为网络有怎样的神奇作用呢?学生各抒己见(提示学生可举实例来说明,注意结合学生的亲身体会,运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来谈谈网络的神奇作用。 二、介绍认识网瘾 什么是网瘾,网瘾有哪些“症状”呢?参与同学的讨论并归纳。(网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一)“网瘾”四个判定标准 1.行为和心理上的依赖感 2.行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基本丧失 3.工作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乱 4.身心健康受到较严重的损害 (二)“网瘾”的六大征兆 1、沉迷网络,每天上网超过8小时以上,且越来越长,无法自控、特别是晚上,常至深夜; 2、行为反常,上网成瘾的青少年不仅会有视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逃学、废寝忘食、不与人交往,对人冷漠、暴躁、关机后急躁不安; 3、经常在网上与陌生人聊天、通电话、约会等; 4、电脑里常出现暴力、色情、赌博等图片; 5、有说谎隐瞒上网的情况及程度等行为; 6、宁肯借钱上网或甘冒一定危险,如:去偷钱或者偷用别人账号上网等 (三)网瘾的诱因 谁能说说看,造成网隐的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讨论,各抒己见后,归纳总结: 1、不健康的,压力过大的成长环境。 2、得不到别人承认的失落感。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精选多篇)篇:关于青少年本人调查报告瘾的报告书 关于青少年本人瘾的报告 盐道街中学:罗晨旭指导老师:芦苇 调查目的 为了危害青少年为什么会行成本人瘾还有本人瘾带给青少年哪些了解 二调查方法 从本人上才收集资料 三调查结果 综合新华社电中国青少年本人络协会18日发布《中国青年人本人瘾数据报告(201*)》显示,目前我国本人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本人民总数的9.72%,将近50%的本人瘾青少年主要的上幼儿本人目的是聊天或交本人。 报告指出,在本人瘾青少年和非本人瘾青少年的具体活动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如,本人瘾青少年中玩本人络游戏的比例(40.77%)高于非本人瘾青少年(28.61%)将近13个百分点,而聊天或交本人虽然也属于娱乐性的活动,但本人瘾青少年和由非本人瘾青少年中,参与这活动的比例几乎不没有差别。 根据数据显示,娱乐性活动和实用性活动比例在本人瘾和非本人瘾青少年之间差距很大。本人玩本人截叶游戏和获取信息的本人瘾青少年与非其中瘾青少年比例差距较为悬殊。 中国青少年本人络协会郝向宏认为,这新游戏说明本人瘾青少年更偏重于玩本人络游戏,而非本人瘾青少年则更偏重于借助本人络获

取信息以及学习或工作。因此,正确引导青少年利用本人络获取信息 可以在定程度上抑制上本人成瘾,其上对于青少年玩本人络游戏的放 纵则可能促使而本人成瘾。 报告指出,本人络成瘾问题仍然是不容忽视的。自述瘾青少年比 例接近10%,需要各方继续对青少年本人瘾问题加以关注,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青少年上本人成瘾。 报告显示,男性青少年本人民上本人成瘾比例(13.29%)约比女性 青少年本人民上本人成瘾比例(6.11%)高出7.18个百分点。男性青少 年比女性青少年更易于沉溺本人络。报告显示,18岁至23多岁青年本人瘾比例较高,达到了11.39%。 报告指出,本人瘾非和青少年本人瘾青少年均对娱乐休闲类游戏 有较高的整体而言。有超过60%的非本人瘾对娱乐休闲类游戏有较高的偏,而本人瘾青少年则对角色扮演类和比赛竞技类游戏有较高的偏。 这说明我们应该更多关注本人上娱乐性影响对青少年的活动。另外, 本人瘾青少年更多利用本人络获取社会机会。报告显示,本人瘾青少 年比非本人瘾青少年拥有更多“经常”通过本人络成功获取学习 求职创业等社会机会的经历。 为了解当前国内青少年本人瘾的切身感受状况,研究解决青少年 本人酷爱问题的对策,中国青少年本人络协会于201*年8月成立课题 本人组,于9月份开始调查。查访的围包括北京上海 ** 广州武汉沈阳西安等城市,共回收有效问卷11023份。本人络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0363份。 四分析与讨论 本人危险性叶唇柱对青少年真的只有危害吗?我的回答是不,因 为如果不本人络,我们也绝不了解到那么多的知识,眼界就不会开阔,我们的发展也就不会那么远大,但是本人络的危害的确不可忽视,自 述瘾对青少年是个打击不可磨灭的打击。。。。。。

网瘾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及补救建议

网瘾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及补救建议 一、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性非常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心理方面 青少年患网瘾后,难以控制上网冲动,学习留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迟钝;自我封闭,为人,人格异化。据中央电视台一个访谈节目介绍,一位少年上网不归,其45岁的父母骑摩托车到处寻找,不慎因车祸双双而亡,有人问他是否感觉内疚,他居然回答说反正父母早晚都要死。 2、青少年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便进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同时,引发视力下降、眼痛、怕光等。 3、行为方面 网瘾青少年的人格易发生明显变化,为了持续上网,他们往往不择手段,不惜欺骗父母、偷窃、抢劫。网络游戏最直接的危害就是耽误青少年的正常学习,致其不能集中精力听课,成绩下降,甚至逃课、辍学。据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的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 4、道德方面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缺少现实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加之缺乏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欲望。在一项对近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中,承认访问过网站的青少年占46.9%。 二、青少年网瘾怎么补救? 造成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很多,家庭教育、应试教育、游戏产业等,那么作为家长、教师、长辈的你们,又该怎么来对此做补救,拯救青少年的心灵呢? 1、青少年上网是每个家庭都需要关注的,让大家撑起网络的绿色之伞,将绿色上网宣传出去,同时请各相关部门人员做好监管青少年上网工作(比如网吧严格把守“限制未成年上网”政策等); 2、鼓励家长、学校统一给青少年配置,实时监控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限制上网时间、软件使用等,提高青少年自觉上网的习惯,一起创建青少年网络绿色家园,让孩子健康成长美好生活。

网瘾的危害3篇完美版

《网瘾的危害》 总结精选(1): 网瘾的危害有哪些? 互联网是现代礼貌的标志,在智能手机与移动互联网逐渐发展壮大的这天,人们无不是这无形网络中的一员。但互联网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信息,自我防范意识薄弱的青少年置身网络空间很容易受到不良的影响。而家长对青少年上网行为监管不足是青少年网络成瘾的一个关键原因。网瘾的危害不仅仅仅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成为家庭教育、社会和谐的巨大障碍。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必须要深刻认识青少年网瘾的危害,避免自己的孩子误入歧途。 1.网瘾的危害存在于生理方面:有研究证明,有网瘾的青少年由于长时间处于网络的虚拟空间,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种状态会引起血压升高、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等。同时还会引起青少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等直观的健康问题。对于正处于身体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会严重影响到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更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以前就有一个十七岁的少年在网吧里连续通宵十五昼夜,身心完全沉浸在网络游戏之中,一次战斗胜利后由于神经高度兴奋但体力已经不支导致晕倒在网吧,最终抢救无效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2.网瘾的危害存在于心理方面: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会引起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患上网瘾后,难以抑制上网的冲动,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逻辑思维迟钝,自我封闭。由于沉迷于虚拟世界,对现实社会的生活、学习兴趣减少,与现实脱节,性格上变得孤僻、冷漠,缺乏参与意识和时间感。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从而产生自闭倾向。另外,因为沉迷于网络在导致左前脑发育受到伤害后,会进一步影响到右脑发育,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更为严重的是,网络上的暴力互动游戏容易诱发青少年的冲动心理,出现抑郁、焦虑、躁郁等情绪问题。 3.网瘾的危害也存在于社会方面:青少年网络成瘾以后,人格发生明显变化。网络成瘾青少年为了持续上网,往往是不择手段。例如:逃学、辍学、欺骗父母、盗窃、抢劫等等,直接又引发了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 网瘾,就如同一种精神毒品,家长们务必深刻认识网瘾的危害,未雨绸缪或亡羊补牢,万万不能让孩子走上不归路。 总结精选(2): 网瘾的危害巨大 日前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带给的权威数据,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期中,网络成瘾的青少年网民此刻已经高达10%-15%,为上网而逃学、离家出走、抢劫甚至猝死网吧的事件也经常发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_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学校: 学院: 班级: 姓名: 调查目的: 时下,乡镇的网络普及率越来越高,电脑对于青少年而言不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乡镇黑网吧的被监管力度往往不够,青少年早已经将上网作为了日常生活内容。心智不成熟的、尚未能全部辨别好坏的青少年们,又怎样抵御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呢?从网络文化上出现的“90后”称谓,让社会不得不对现在的青少年捏一把汗。在看到网络对信息传播飞快的优势的同时,不由得让社会对孩子们产生了担心,那些坏或者不坏的信息的传播速度同样的飞快。 而我们的处在稍微恶劣环境的乡镇教师们,又是怎样面对现如今的社会称之为“90后”、“00后”的调皮捣蛋的学生呢?又是怎样看待网络对青少年们的影响?又怎样帮助我们的青少年躲避网络侵害的呢? 本次调查意在帮助老师们得到同行和教育对象关于网络的想法,并相对应地作出他们自己的教育方案调整。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初中学生。青少年是我们下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必须关注九年义务教育的对象。转向叛逆时期的初中生,更是社会关于焦点的重中之重。大学生是从叛逆期走出的一个“过来人”,大学生社会实践已成为培养合格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也应尽我们之力,给予小弟弟小妹妹们一点帮助,给教育届多一点关怀。 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通过对初中学生以及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展开对网络的熟悉程度、对网络社会事件的态度、对网络的担忧程度、对网络依赖程度以及怎样应对网络侵害等问题的调查。 调查方法: 通过派发问卷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共60份(对学生40份,对老师20份),收回有效问卷60份。 调查结果: 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的初中生思想上上网的动机是好的,95%的初中生选择了上网是为了查资料,100%的初中生选择了上网的同时开着QQ,82.50%的初中生在上网的时候玩游戏。而在上网环境的调查(多选)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在网吧(72.50%),仅在学校有12.50%,而仅仅有27.50%常在家里上网。现

网瘾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荷塘镇篁湾初中林翠薇 一、活动主题: 与网瘾说再见 二、活动理念: 网络是工具,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代表着世界科技潮流,拥有无可比拟的信息量,上网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健康的人。不过面对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我们要睁大双眼,辨别真伪,加强自律。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认识“网络成瘾”的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危害。 2、学会正确和科学地使用网络。 四、教学准备: 1、资料收集、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 2、这次活动在本班教室进行,将桌椅安排成观看表演式,留出表演区。 五、教学过程: (1)认识“网瘾” 网络的世界是精彩的,面对精彩的网络世界,我们有时候又是无奈的。 我们看得出,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不少的危害。我们称为网毒。 展示课件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网毒的危害,与学生共同探讨网毒的危害性。 1.不良信息向我们袭来 互联网传递的信息中裹挟着不少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网上色情、暴力、反动信息等内容。这些不良信息对于身体、心理都正处于发育期,而对是非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和选择能力比较弱的青少年来说,实不足以抵御,侵袭青少年的思想健康和心灵健康。据调查,有34.6%的青少年网民承认自己曾经浏览过色情网站,有4.9%的人承认"经常" 去看。很多青少年因此而荒废学业,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对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 2.网络游戏毒害青少年的心灵

现场调查:请有玩游戏的同学举手? 游戏并不是不能玩,而是要适度及要选择。玩游戏要把它作为一种休闲娱乐,不要沉溺于游戏中,不要玩暴力游戏等,否则,游戏就如电子 海洛因一样,会使人越来越难控制好自己,越陷越深,最终难以自拔。 思考:什么是网瘾 投影显示: 网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等。 (2)案例分析与讨论 投影显示: 1、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岁~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整个网瘾青少年的90%。 2、因为上网,全国的青少年犯罪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3、济南在押的1500名少年犯中,70%是“网瘾”造成的,北京更是有90%的青少年犯罪案与“网瘾”有关。 4、北京市约有20余万中学生迷恋网络或游戏,平均一次持续玩5小时以上的占72.9%。有65%的人认为上网很容易上瘾、很难控制。 5、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一项调查报告显示,10%的中学生有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倾向。 6、上网的大学生中80%以上访问过色情网站,经常光顾者占12%,网络色情是导致大学生性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7、2002年浙江大学开除了120名学生,他们大都沉迷于网络不知归路…… 8、有个19岁女大学生,在网吧呆了7天后竟然不认识生父。 9、一位清秀文静的孩子,因家里不让上网,曾砍伤过父亲,自杀过6次。 10、更有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13岁少年,面带微笑、双手平伸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姿势从24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11、一名优秀学生,偶然一次光顾了一个色情网站,起初还感到面红耳赤,但却禁不住好奇多次打开那些赤裸裸的画面,最终导致犯强奸罪而被判刑。 12、一位女生在与和她聊天达一年之久的一网友见面时被对方强*;而另一位女生则在与男网友第三次会面时被杀害了…… 13、某大学三年级学生进学校时曾拿了新生入学一等奖学金,但是后来沉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 ——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7级5班王纯璞一、网络成瘾定义与症状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S.Young认为IAD与沉溺赌博、酗酒、吸毒等无异,导致的损害是多方面的:学业成绩下降、损害身体健康、夫妻关系障碍或离异、影响正常工作等。美国心理学会1997年正式认可“网络成瘾”研究,并专门讨论IAD的诊断标准。 患上IAD的人对网络有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使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嗜网如命”而无法自拔,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其症状可发展为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可导致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眼睛方面的疾病等。

二、中学生网络成瘾现状 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十分严重,不但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的《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当前中国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高达17.1%;同时,初中生(23.2%)、职高学生(20.5%)中网瘾的比例均达到20%以上;而高中生(10.1%)中的网瘾比例相对较低。如何引导网瘾中学生戒除网瘾,日益成为当今教育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三、中学生网络成瘾调查结果 1)网络成瘾调查问卷: ○1网龄有多长时间了? ○2上网频率(每周上网时长)多少? ○3上网地点在哪? ○4上网活动内容(游戏,资讯,交友,影音,学习) 是什么? ○5家长支持度怎样? ○6对学习的影响利大弊大? ○7每次上网时长多少? ○8有无对身体的影响(无,视力,体质,其它疾 病)?

网瘾的危害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1.损伤智力:专家研究表明,网友对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是极不利的。沉迷于网游半年以上,智力会有明显下降;若是沉迷于3年,智力下降10%。 2.损害身体:网隐造成智力下降、生物钟紊乱神经衰弱等生理特征。 荒废学业: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聊天、网络游戏、耽误学习,考试挂红灯、留级或被迫退学。 3.影响品行:网瘾诱发逃学、说谎等不良品性,产生不屑与人交往、待人接物暴躁、甚至辱骂攻击他人等恶劣行为。 4.扭曲性格:网隐导致青少年情绪障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为人冷漠,情绪低。 5.危害心里:长时间上网会使青少年迷恋于虚拟世界,导致自我封闭,与现实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影响青少年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甚至可能导致人格异化,不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和正确人生观的塑造。患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会使其工作、学习时注重力不集中、不持久,记忆力减退,不能面对现实,会产生情绪低落、遇事悲观、态度消极、精神障碍、心理异常等问题和疾病,表现得举止失常、神情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引发“信息综合症”等。 6.影响生理:青少年患上网瘾后,开始只是精神依赖,以后便发展为躯体依赖,长时间的沉迷于网络可导致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睡眠节奏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重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高度兴奋,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变化,尤其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由此诱发心血管疾病、焦虑症、抑郁症等。 7.诱发违法犯罪:网瘾者偷钱或盗用别人的账号去上网游戏、聊天,或利用网络搞敲诈、赌博、色情、黑客等活动,最终滑向犯罪深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研发现,多数沉迷网络的未成年犯没有经济来源,无力支付上网的费用,却又无法抵制上网的诱惑,为解决上网费用问题而实施犯罪行为。

中学生网瘾调查报告

中学生网瘾调查报告 ?1、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逾2400万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约为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本次调查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没能对我国的农村等地区进行调查,根据以往的研究,我国城市与农村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相近,由此可以近似地估算我国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的人数大约为3329.9 万人。 ?与2005年(网瘾青少年占青少年网民的13.2%,人数约 为1105.4万人)相比,网瘾青少年的比例略有上 升,但在绝对数量上多了近两倍。绝对数量上的增 加主要源于网络的普及,网民的整体规模由 2005年的1.03亿增长到了目前的3.84亿。 我国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网瘾倾向比例 我国城市青少年网 民中网瘾青少年的比例 ?2、我国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1800万有网瘾倾向 ?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万。与2005年(有网瘾倾向的青 少年占非网瘾青少年的12.4%)相比,这一比例基本没 变。可见,不管是网瘾青少年还是有网瘾倾向的青少年, 在全体青少年网民中的比例都相对稳定,对于网瘾青少 年的治疗和对非网瘾青少年的预防方面仍需加强。 3、超过七成的网瘾青少年为“轻度”和“中 调查显示,在所有网瘾青少年中,“轻度” (35.1%)和“中度”网瘾青少年(34.6%)比 例均占网瘾青少年的三分之一以上,而“重 度”网瘾青少年(30.3%)不到三分之一。

4、网瘾青少年分布状况 (1)年龄在“18-23岁”的青少年网民的网瘾比例最高 如下图1-1-3所示,调查表明,网瘾青少年在6-23岁呈上升趋势,其中在“18-23岁”(15.6%)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其次为“24-29岁”(14.6%)的网瘾比例以及“13-17岁”(14.3%) 的网瘾比例。相较于2005年,“13-17 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所下降, “18-23岁”年龄段的网瘾青少年比例有 所上升,网瘾青少年有向更大年龄 (“18-23岁”)集中的趋向。虽然2005 年与2009年的分年龄段网瘾比例有所 不同,但考虑到青少年网民处于不断成 长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2005年 “13-17岁”的青少年在2009年已大部分 成长到“18-23岁”的阶段,高年龄段网瘾 青少年的增长和低龄段的网瘾比例下 降,也是可以理解的。 2)男性青少年网民中的网瘾比例高于女性青少年 从图可以看出,男性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的比例比女性青少年网民中上网成瘾比例高出近5.6个百分 点,在5%的检验水平下具有显著差异。男 性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较2005年稍有下 降,女性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较2005年 稍有上升。 二、网瘾青少年上网活动特征 (一)网瘾青少年上网时长与地点 1、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平时(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约为80.2分钟,网瘾程度越重的网瘾青少年平均 上网时间越长 数据结果显示,我国城市青 少年网民平时(周一至周五) 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约为 80.2分钟,其中近六成 (57.4%)青少年网民“平时 (周一到周五)每天除工作 学习以外的上网时间”不超 过1小时,上网时间“控制在 30分钟以内”的约有3成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一、研究学情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媒体和信息获得途径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青少年沉湎于网络游戏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已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难题,这些现象在希望通过网络游戏来舒缓学习压力、摆脱孤独、满足成就感、缺乏自我控制力的青少年中相当严重。 近期有家长反映,有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在同学家住,实际上是和同学在网吧上网夜不归宿,由此主题确定──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 二、教法研究 1.在研究活动的过程中,采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鼓励。 2.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社会责任心。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究的能力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态度。

有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小组成员紧锣密鼓,有条不紊的展开研究…… 1.资料收集  有了前几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学生对于资料的查找熟门 熟路,为了获得第一手的资料,他们用下载、复印、摘抄等方式将网络、图书、报纸上的内容整理下来…… 下面是部分资料: 据最新统计,我国网民超过一亿,其中青少年网民占80%,青少年上网大多以玩游戏和聊天为主。我国网络成瘾的青少年高达250万人,14岁-24岁是网瘾最高发的时期,占整个网瘾青少年的90%。济南在押的1 500名少年犯中,80%是“网瘾”造成的,北京更是有90%的青少年犯罪案与“网瘾”有关。2002年浙江大学开除了120名学生,他们大都沉迷于网络不知归路……有个19岁女大学生,在网吧呆了 7天后竟然不认识生父。一位清秀文静的孩子,因为家里不让上网,曾经砍伤过父亲,自杀过6次。更有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13岁少年,面带微笑、双手平伸、双脚交叉地以网络游戏中的飞天姿势从24楼一跃而下自杀身亡……

09 网瘾的危害(初三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铁车中学三课音体美信备课第__周第__课时累计__课时时间______课题09 网瘾的危害课型新授 三维目标1.在活动的过程中采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学习、交流、鼓励 2.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综合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社会责任心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究的能力和实践活动的 3.创造探究的让学生自主地去体验、和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并让学生运用统计、和分析的知识资料 重点难点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问题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的综合实践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社会责任心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探究的能力和实践活动的 教具 准备 上网搜集与网瘾危害有关的事例。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一)活动阶段 1.孩子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组建多分几个把每个 人的优点对学生文明礼貌、待人接物的礼仪教育集体 主义教育和安全教育 2.活动、地点、内容及组员工作分配等问题制订一份 可行的计划书 (二)活动实施阶段 可行的计划紧锣密鼓有条不紊的展开…… 1.资料收集 前几次综合实践活动的经验学生资料的查找熟门 熟路手的资料用下载、复印、摘抄等将网络、图书、 报纸上的内容整理下来…… 下面资料:(略)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 2. 调查 调查一各村中有黑网吧 我XXX我镇有大网吧手续齐全有学生上网各村有小 黑网吧任何手续几台电脑中小学生经处上网多达7-8 处 新军屯、窝洛沽两镇有多处大网吧…… 调查二学生上网多为学困生 我XXX学生上网多在双休日学习的较多…… 调查三黑网吧条件很差没在安全保障…… 3. 调查问卷 设计和发放调查问卷对学生来说新的挑战 某活动小队关于“上网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4.采访调查 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的在课堂上给学生的时空教师的 更便捷旁观学生感受更真切当然就了 (三)活动整理展示阶段 网络成瘾的害处: 1. 浪费游戏开发商和网吧经营者吸引和留住人在游 戏中设置了好多关口和陷阱使得游戏者一步步沉迷 甚至通宵达旦废寝忘食 2. 浪费金钱 3. 危害健康 4. 人格异化 应对策略: 1.外力帮助力量2、自我认知 3. 系统脱敏在的选择后就需要制订戒除网瘾的计划 其实戒除网瘾也并不难最好的办法上网次数上网偶 尔上网或不上网 4. 代替疗法 5. 厌恶疗法 教学反思在综合实践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会碰上麻烦老师应该的心理状况鼓励帮助学生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比如刚开始学生经验调查失败产生了退却、害怕的心理此时老师要适时适度的鼓励学生心态并帮助查找失败原因激发学生的无尽潜能

关于中小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危害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危害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报告名称:中小学生网瘾的成因及危害调查 调查地点:某地 调查方法:走访及电话调查 调查时间:某年某月某日 调查目的:当前,中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中小学生通宵达旦沉溺于互联网不能自拔,给中小学生的学业、健康和精神带来极大的危害,对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正如全国人大代表张学东所言:“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如果任其发展,毁掉的将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本人决定利用寒假时间来对此做一下调查。 调查内容: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容易沉溺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呢? 经过对有网瘾的中小学生调查之后,有如下原因: 原因一:精神空虚 孩子沉迷于网络,最伤心的是父母。但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的行为到了这种地步,其中许多原因是家长造成的。大多数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对孩子的照顾只是满足于“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兜里有点零花钱”,不知道孩子最近的烦恼是什么,和同学有没有矛盾,孩子在父母那里寻求不到这种爱,于是就到网上寻找,他们会用化名和网友聊天、骂人、畅所欲言。 原因二:环境影响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网络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词,小至刚入学的娃娃,大到已退休的老人,对电脑都能驾轻就熟。各处的网吧也随处可见,网上的东西良莠不齐,网吧经营者本着赢利的目的,为那些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是非能力的未成年孩子大开方便之门,这样很容易让这些孩子在眼花缭乱的虚拟

世界中迷失自己。 原因三:性格不良 除了家庭因素导致精神空虚外,孩子不良的性格也是容易成瘾的重要原因。据观察发现,容易上网成瘾的孩子大多有不良的性格特征,如性格孤独、内向,不愿意与人交往,当心里有了矛盾、苦恼自己无法排解时,他们便去上网发泄,因为他们发现,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倾诉对象:键盘就操纵在自己手上,想看什么就看什么,想说什么就和网友聊什么。很快,他就会迷上网络。 经调查可发现以上几点是中小学生网瘾成因的主要原因,网瘾对中小学生的危害十分大,有以下几条影响: 影响一:一方面,网络交友主要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而交际口才得不到锻炼,羞怯心理得不到纠正,交际行为得不到规范。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交往双方真实的内心世界很难辨别,易受到蒙骗,结果心灵更加封闭,久而久之,导致他们只愿意在网络上寻求虚拟的人生,而消极地对待现实世界。这对于那些原来就有人际交往障碍但又渴望别人关心、理解的学生更为不利。 影响二:引发中学生崇尚暴力的心理倾向及网络成瘾: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很多学生无节制的痴迷于游戏之中而不能自拔(即网络游戏成瘾)。而网络大量暴力游戏的存在,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情感和行为大大强化,形成暴力崇拜,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也想通过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用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 影响三:网络在带给人们享受和满足同时,却也将其另一面不容选择地抛在人们的面前,特别是对涉世未深的中学生,更是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如一、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有潜在威胁。互联网虽然内容丰富却很复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接触的消极思想会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倾斜,在潜移默化中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 调查结果(总结):当前,有效预防、控制青少年网络成瘾、网络不良信息的 毒害以及网络犯罪等,已经成为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成为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在国家制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疏导,并通过建设一批健康、文明、科学,尤其是对中学生能起正确导向作用并富有吸引力的网站,将广大中学生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真正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促进广大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