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时代高职专业建设几点思考

新时代高职专业建设几点思考

新时代高职专业建设几点思考
新时代高职专业建设几点思考

新时代高职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摘要]本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例,阐述了高职专业建设要以“行(职)业标准”为指挥棒,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并建立相应合理的评价体系,教师的教改不能尽是为了教师职称评定作出“贡献”,不能是“作秀”。

[关键词]专业建设行业标准课程设置课程标准

新世纪新时代,高职教育规模得到较快发展,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偏见在一步步改变。大趋势上看,人们的目光从高职教育的规模扩充上转移到了高职教育的质量上。社会生产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这已无庸置疑。而今,物欲横流,人们受着各种思想冲击,思想迷茫,甚至有人对“太阳是否还会从东方升起”产生怀疑。在高职校园中,有着对“专业学习的作用”、“专业技能的效果”等产生怀疑。此种氛围下,大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技能,提高对社会职业岗位的能力适用性,对引导人们对高职教育的信心与信念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另一方面,高职教师们也在感叹,“一个班有五分之一学好了,有二分之一去学了,就很不错了”;“高职教学效果太差,简直在浪费生命,浪费资源”;等等。

以上种种问题,提高技能质量是核心,那么第一要务就是把专业建设搞好,使之更符合职业的特点,符合职业发展与需要规律。专业建设从外延讲,包括专业培养能力的调整、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考察专业建设

新时期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要性

新时期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重要性 重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 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民主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紧迫性: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重大战略目标郑重提出,这是一项高瞻远瞩的文化强国战略决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美国失业问题继续拖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成为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力量。但是,无论从国际形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看,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部分地区的文化产业产值发展很快,规模也相当可观。但从整体看,我国文化实力与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应用和普及,使人类交流交往日益普遍化,从而带来的思想文化交流碰撞交锋日益增加。全球化进程加快,使国际文化交流碰撞更加直接,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更多满足的基础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更广泛、更深化、更多种多样。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越来越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某些束缚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政策性的因素尚未得到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教育群众、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促进文化繁荣,并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于2011年10月15-18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它是我们党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随着我们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的思想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达到空前的程度。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们的文化自信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重大作用。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需要。 第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顺利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的需要。 第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切实解决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一句话,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全面实施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是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的需要,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新时期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

新时期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
第 1 题:持续的较高的城镇调查失业率包括什么?( ) A.失业率是按照人力资源部门的报表 B.失业率是按照劳动保障部门的报表 C.没有参加失业保险人不统计在里面 D.需要到政府部门登记才能统计进去 第 2 题:随着发展社会的具体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属于( )等层次概念。 B.中 第 3 题:当前我国就业的新特点有哪些?( ) A.持续的较高的城镇调查失业率 B.国有部门就业形成一种新的大锅饭 D.相对于较低的城镇登记失业率 第 4 题:从增长依赖投资和出口到更多地依赖于国内消费哪些对策?( ) A.转变发展方式 B.应对新的挑战 C.保证中国经济在未来时间 D.在新的条件下持续的发展 第 5 题:( )是中国一种特殊不同于国际上的工作组织。 D.单位 第 6 题:( )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经济社会指标。 B.就业 第 7 题:中国收入分配结构问题:一方面( ),另一方面贫困人口的绝对贫困状态。
A.高端消费

第 8 题: 1994 年—2009 年 3 月, 居民储蓄从 2 万多亿元增加到 24.7 万亿, 年均增长 18%,
相当于当年全国 GDP 的( )。
C.四分之三 第 9 题:事业单位需要采取合理的机制运营。
A.正确 第 10 题:第二、三产业从业者比重为 80%是国际制定大众消费到来的指标。 B.错误 第 11 题:金融危机的反思:扩大( ),依赖国内消费,保证健康、持续的增长。 D.内需 第 12 题:国际金融危机以后,近 1000 万的农民工因找不到工作而返乡。 B.错误 第 13 题:农民出来工作考虑的因素:一方面,多挣钱,另外一方面,背井离乡的生活代价、
成本等各方面的问题。
A.正确 第 14 题:1994 年—2008 年税收总量从 5000 多亿元增加到 5.4 万多亿元,年均增长了
28%。
B.错误 第 15 题:影响消费的政策问题包括什么?( ) A.教育 C.医疗 D.住房 第 16 题:教育需要转化思路,与市场相接近,通过增加( )降低教育价格。 C.供给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是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国国民素质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中国40多年特别是近20年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科学概念。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世界文化交流对各国本土文化的影响 近年以来,与现代性问题相伴随的全球化问题,已经引起中外学者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今天,讨论现代化问题,特别是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根本就离不开全球化这个大的背景,这是因为现代性的诉求与全球化的扩张,两者在某种意义上是重叠的。从世界范围看,自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时起,全球化作为一种人们活动的客观过程,就已经开始了。而西方学术界正式把“全球化”作为描述与分析世界宏观秩序的概念,则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和中期以后的事情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在文化方面跨越国界的相互交流,也必然地

新时代如何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新时代如何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加强机关建设,不断提高机关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和优质服务的能力与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机关思想和工作作风结晶的机关文化是机关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机关文化能正确引领和有效推动机关建设,为机关工作不断创新发展,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机关工作的需求提供保障。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机关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一个团结、进取、勤政、务实的人文环境,不断提高机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履行机关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 机关文化的基本内涵 机关文化是机关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目标方向、制度规范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体现于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面。精神是机关文化的核心,而其中的价值观更是机关文化的灵魂。二是制度层面。制度是机关文化的保证,能够被机关全体成员认同的制度才是有效的,才能确保机关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才能促进机关建设走上规范化的轨道。三是管理层面。管理是机关文化的根本,机关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目标管理的方式,以此促进机关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机关文化的三个层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机关文化的文化力集中体现在其功能上,具体讲有五大功能: 团队力量的凝聚功能。就是通过充分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部门的积极性以及整个机关的积极性,形成人与人相互理解、部门与部门相互配合、人与部门相互依存、机关与机关相互融通的和顺局面。 工作目标的导向功能。就是通过规章制度的建立、目标任务的分解、完成情况的督办和工作绩效的评价,形成一个有章可循、运转有效、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态势。 个人行为的自律功能。就是通过坚持不懈地学习教育,强化机关成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意识,不断提高其自我要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自觉性。 组织培养的激励功能。就是通过引导机关成员想干事、鼓励机关成员多干事、支持机关成员干成事、教育机关成员不出事,营造一个充分理解和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能给予人的需要和发展以更多的人文关怀的心理环境以及一个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和谐统一的氛围。 机关形象的塑造功能。就是通过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机关的打造,密切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协调和联系,充分展示良好的机关形象,提升并扩大机关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建设机关文化的重要内容 如前所述,机关文化是机关管理的一部分,主要体现于精神

如何看待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414514034.html, 如何看待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 作者:许生凤 来源:《新丝路(下旬)》2020年第02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70年,“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是成立新中国、开启改革开放、步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概括和形象表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既是政治上的宣告,更是理论上的创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时代变化的科学把握。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原则”,依法治国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原则;依法治国 党的十九大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全新论断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普遍热议。对于置身于新时代的人们而言,洞悉新时代產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现实性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因为科学的理论总是建立在客观现实基础上的抽象概括。“时代”作为一个频用且多义的词,原本指时空概念,是历史学中惯用的术语。而“新时代”则是具有特定内涵的政治概念,它是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一、新时代产生的理论渊源 新时代既是政治上的宣告,更是理论上的创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对时代变化的科学把握。恩格斯曾指出,“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虽然它的根深深扎根于经济的事实当中,但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也即是说,任何理论创新都需要吸收和借鉴前人的思想成果。新时代也不例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是新时代产生的理论渊源。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时代”是被广泛使用且高频出现的热词,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在不同场域对时代做了不同注解,但是他们将社会主要矛盾作为划分时代依据的基本原则是一贯的、明确的。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在这里,马克思清楚地表明,社会主要矛盾是划分时代的根本标尺。也即是说,时代转化是依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参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从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从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历史任务这个角度”来判定我国未来发展方向。是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概括和简洁话语表达,继承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时代观,准确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

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特色论文

---------------------------------------------------------------范文最新推荐------------------------------------------------------ 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特色论文 摘要:在现阶段,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本文着重阐述了新经济的特征和基本内涵,简要地论述了如何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关键词: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建设新经济对企业文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组织行为及文化管理也因为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创新而出现全新的方式。一、新经济的特征新经济是一种以自发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新经济,之所以“新”就集中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极强的创新能力上,新经济的飞速发展依靠的不仅是电脑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也要依靠社会各种制度创新的支持。而创新又需要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新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知识化。网络技术突破了时空的制约,使得信息传递、搜寻、处理的成本极大降低;新经济可以减少市场中供求双方、竞争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增加社会的净剩余,有利于社会资源更有效的配置。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形态,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 1 / 4

社会建设新时代与社会法制新发展

社会建设新时代与社会法制新发展 董文勇 2012-09-04 19:57:41 来源:中国法学网 【关键词】社会建设;社会法;社会保障;社会法制 【作者简介】董文勇: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任务,"社会建设"国家发展战略目标被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比肩的高度。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社会建设时代,保民生、促发展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系统工程不可或缺的一环。同时,我国正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决定了,我国的社会建设也需要纳入到法治的轨道,实行社会法治。在法治国家推进社会建设的基本前提条件是完善社会法律制度,依法构建各种社会福利制度,使公民的社会权利切实得到法律保障。 关于什么是社会法,我国理论界存有很大的争议,目前法学界主要有四种学说,包括泛义社会法说、广义社会法说、中义社会法说和狭义社会法说。泛义社会法说认为,社会法是一种法学理念、法学思潮或与"自然法" 或"制定法"两相对应的一种法律;泛义社会法说认为,社会法是公法和私法之外的第三法域;中义社会法说认为,社会法是剔除了经济法类的第三法域中的剩余部分的总称;狭义社会法说认为,社会法是现行法律中一个独立调整某类法律关系的法律,一般指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核心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我国较多学者持狭义说,认为我国社会法主要包括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即便如此,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劳动法分为劳动公法和劳动私法,而只有劳动公法即工会法、就业促进法等属于社会法。我国立法机关对"社会法"则采取了一种客观务实的态度,全国人大将社会

法列为我国法律体系七个法律部门其中之一,然而,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社会法的范围并不清晰。在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社会法即指"社会保障(安全)法"(Social law),而在法国,社会法不仅包括社会保障法,还包括劳动法。若采取保守的视角,将社会保障法等同于社会法,是否合理?实际上,近年来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均将"社会保障"与"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分开表述,并提出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法学界的通说则认为,"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四项基本内容。 社会法所指为何?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因为科学合理的理论是法律制度和法律体系构建完善的先导。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社会保障法都不应当是社会法的全部内容。 "社会保障法"在学理上无法替代"社会法",这是因为:第一,价值目标不统一,社会优待法、社会福利法的宗旨在于改善和提高公民的社会权益,与"保障"或"安全"的内涵相去甚远,二者基本上没有关系。第二,"社会福利"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不确定,几乎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乾坤袋"。即便是从狭义的"福利"如"残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等概念来看,也仅指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帮扶,与其称之为"福利",不如名之为"保护"更为实在。第三,社会保障法体系之子体系的划分逻辑不连贯,其中以"优抚安置法"最为突兀;在"社会福利法"体系内,弱势群体福利和文娱福利之间更是无法划分到一起。第四,"社会保障"概念的确定多少带有自上而下的"管理"或"行政"的色彩,没有完全体现出公民的社会利益诉求和社会共同(民主)治理权利,而"权利至上"、"权利核心"是法治的最根本准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