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记录表(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记录表(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记录表(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记录表

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公司会议室培训人培训方式讲授法

参与培训人员:

培训主要内容:

对公司环境应急预案进行学习:

1、学习灭火器、空气呼吸器等使用方法。

2、公司风险识别及评价等级划分:

①物质危险性识别

②生产设施风险识别

③环境风险影响评价及防范措施

3、预防与应急准备

4、监测与预警

按照“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对重要排污口进行例行监测。公司每年年初制定《环境管理体系监视与测量计划》;化验车间做好各装置废水、废气、固废、噪声系统的日常检验工作。

在下列情况出现时,应采取预警行动:

1、接到上级有关天气、地震、防汛、防洪、冰灾、停电等预防通知;

2、岗位人员发现工艺参数异常难以处理、以及火灾报警器等发出报警;

3、其他可能发生事故的征兆或隐患;

4、存在较大安全环保隐患监护使用时或存在难以识别的风险等;

5、出现意外事故等。

缺席人员: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完整版本

许昌大地实业有限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1总则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公司在环保设施运营管理中,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工作的管理,预防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提高本公司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 预防和减少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维护本公司及企业的稳定,保护环境, 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本公司在运营管理中发生的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废气、废水、 固废(包括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有毒化学品等环境污染、破坏事件;因自然灾害造 成的危及人体健康的环境污染事故;影响饮用水源地水质的其它严重污染事故等重污染 事故等。当事故超出我公司可控制能力以外时,要立即通知相关部门,由政府相关部门 领导我公司进行处理。 3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由现场指挥、救护组、警戒组、抢险组、通讯联络组、善后组组成。 3.1现场指挥长、副指挥长职责 职务姓名主要职责联系电话或方式 现场指挥长 负责统一指挥,并根据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采取对应措施并组织实施。及时向上级和社会有 关部门(机关)报告;组织或参与事故原因的调 查分析,积极协助上级部门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副指挥长 协助指挥长指挥、协调;当无法与指挥长取得联系时,承担指挥长职责。

3.2医疗救护组 职务姓名主要职责联系电话或方式 组长 对伤员进行临时有效救护;组织人员将伤员安全、迅速转运至就近医院,向医生正确反映伤员相关情况;并及时向指挥长汇报抢救情况。 成员 服从组长的安排,立即开展伤员的救护、将 伤员安全、迅速转运至就近医院,向医生正确反 映伤员相关情况;随时向组长汇报伤员救护情况;当无法与组长取得联系时,按从上到下的序列承 担组长的职责。 3.3治安维护组 职务姓名主要职责联系电话或方式 组长 接报后迅速组织本组成员,将人群疏散到安全地带,保护好事故现场;维持好主干道畅通,加强治安警戒,防止因人员混乱而造成现场的物资财产被破坏或被丢失。 成员 服从组长的安排,立即开展人员疏散、现场保护、维护交通、治安警戒等活动;当无法与组长取得联系时,按从上到下的序列承担组长的职责。 3.4抢险抢修组 职务姓名主要职责联系电话或方式 组长 接报后迅速召集应急小组成员,15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实施排险加固,为抢险提供物资和 设备供给、现场照明、安全通道等;并及时将灾 情向指挥长报告、与相关人员通报。 成员 服从组长(副组长)的安排,立即开展排险活动,保障抢险提供物资和设备供给、现场照明、安全通道等;当无法与组长取得联系时,按从上到下的序列承担组长的职责。 4预防和预警 4.1信息处理 环境应急领导小组的有关成员,要针对各种可能会在公司内发生的环境污染突发事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核设施及有关核活动发生的核与辐射事故造成的辐射污染事件按照核与辐射相关规定执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有关规定执行。

造成国际环境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涉外应急通报和处置工作,按照国家有关国际合作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协助、督促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 相邻区域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开展跨行政区域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合作,共同防范、互通信息,协力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履行下列义务: (一)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 (三)排查治理环境安全隐患; (四)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五)加强环境应急能力保障建设。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培训试题

甘肃绿净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培训试题 (2018年月日)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 5分,共 50分) 1.下列哪种垃圾处理方法是不合理的() A.垃圾填埋B.垃圾焚化C.垃圾倒入海中D.垃圾压缩处理 2.每年的6月5日是()。 A、世界地球日 B、世界环境日 C、世界卫生日 D、世界动物日 3.我国新《环境保护法》中的“环境”是指()。 A.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总体 B.影响生物生存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C.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4.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连续处罚。 A.日 B.月 C.周 5.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6.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经()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A.市级以上 B.省级以上 C.国务院 7.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损害担责的原则。 A.政府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 8.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 A.同时开工建设 B.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C.同时验收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环境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潜在的环境事件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三、内容 1、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因素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建立环境因素风险防范体系,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2、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属地为主,分级响应。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坚持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演练,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可为本公司和其它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4、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公司应急机构由指挥管理系统、救援队伍、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 5、公司相关部门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负责相关类别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6、公司积极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做到环境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7、根据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分为两级:地区级(I级)、公司级(Ⅱ级)。 8、当公司内发生环境污染或生态(影响)破坏的突发事件时,无论事发原因如何、事故影响程度大小,也无须等待事故等级认定结果,都要及时进行汇报。 9、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和应急人员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信息的同时,要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控制事态的蔓延。 10、对重大环境事故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 11、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重大环境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并根据事故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员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 第六章应急保障 12、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要求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13、应急救援人员由各产品部及相关附属部门人员组成,每年按照年度培训计划组织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第十六条公司按照年度演练计划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和一线员工进行

生猪屠宰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和演练

生猪屠宰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和演练 1.1培训 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的专业技能培训,保证在事故发生时所有人员临危不乱,积极有效地投入应急抢险工作中。 1.1.1培训内容 公司内部每半年开展一次应急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了解的本厂的生产工艺、装置情况;了解本厂三废产生和处理工艺、装置情况;掌握各种防护用品的作用及使用方法;掌握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功能;了解和掌握各种报警装置(固话、手机、网络、电铃、广播、火灾报警装置等)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了解和掌握现场救护和自救的有关常识;熟悉厂区内各安全通道、消防通道和事故疏散撤离线路,事故的防护范围及设定的安全区的位置;熟悉企业应急预案的程序、内容;明确应急抢险救援中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了解国家有关应急抢险的法律、法规、条例等。 1.1.2员工应急处置基本知识培训内容和方法 (1)培训内容 ①熟知本公司本部门的情况; ②掌握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抢险救援知识;

③掌握火灾烧伤、化学品中毒时的处理方法; ④掌握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⑤掌握使用消防器材; ⑥掌握报警的有关常识; ⑦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 ⑧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培训时间 每季培训一次。 (3)培训方法 发放讲义,以课堂讲解为主,实际操作为辅。 1.1.3应急培训的方式、记录表 本公司对各级人员的应急培训,聘请有经验的专家讲课,以课堂讲解、实物讲解和现场实习相结合,使每位员工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每次培训完后都要进行考试和考核,并要有详细的记录。

1.2 演练 1.2.1演练方式 应急演习根据演习规模不同总的分为桌面演习、功能演习和全面演习。 桌面演习是对演习情景进行口头演习,在会议室内举行。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的,按照应急预案及其标准工作程序,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行动的演习活动。 功能演习比桌面演习规模要大,主要目的是针对应急响应功能,检验应急人员以及应急体系的策划和响应能力为主,有更多的应急人员、机构和更多组织的参与。 全面演习一般采取交流互动方式进行。演习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辐射的内容要尽可能全面,调用的应急人员和资源尽可能多。同时要对人员、设备、行动及其他相关方面开展实战性演习,以检验各部门间相互协调的应急响应能力。 1.2.2演练频次及范围 (1)部门演练(或训练)以报警、报告程序、现场应急处置、紧急、疏散等熟悉应急响应和某项应急功能的单项演练,演练频次每年2次以上; )公司级演练以多个应急小组之间或某些外部应急2(.

制药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和演练

制药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培训和演练 1.1培训 ㈠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应急响应的培训 本预案制订后实施后,所有应急指挥组成员,各专业救援组成员应认真学习本预案内容,明确在救援现场所担负的责任和义务。由应急指挥组对救援专业组成员每半年组织一次应急培训。 主要培训内容: ①熟悉、掌握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明确自己的分工,业务熟练,成为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 ②熟练使用各种防范装置和用具; ③如何开展事故现场抢救、救援及事故的处理; ④事故现场自我防范及监护的措施,人员疏散撤离方案、路径。 ㈡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 员工应急响应的培训,结合每年组织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一并进行,主要培训内容: ①企业环保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 ②防毒的基本知识,防范措施的维护管理和应用; ③生产过程中异常情况的排除,处理方法; ④事故发生后如何开展自救和互救;

⑤事故发生后的撤离和疏散方法。. ㈢外部公众应急响应的培训 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向外部公众(周边企业、社区、人口聚居区等)广泛宣传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和相关的应急法律法规,让外部公众正确认识如何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以发放宣传品的形式为主,每年进行一次。 1.2演练 演练分类及内容 1.2.1⑴演练分类 ①组织指挥演练:由指挥组的领导和各专业队负责人分别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以组织指挥的形式组织实施应急救援任务的演练; ②单项演练:由各队各自开展的应急救援任务中的单项科目的演练; ③综合演练:由应急指挥组按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开展全面演练。 ⑵演练内容 ①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置; ②消防器材的使用; ③通信及报警讯号联络; ④消毒及洗消处理; ⑤急救及医疗; ⑥防护指导:包括专业人员的个人防护及员工的自我防.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培训提纲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培训提纲 一、什么是突发环境污染事故? 突发环境事件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事件),其特征是:突发性、破坏性、社会影响性以及需要及时应对处置性 二、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类 根据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存在和可能出现的情况,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类型可分为以下五类:剧毒农药和有毒化学品的泄漏、扩散污染事故;易燃、易爆物的泄漏爆炸污染事故;溢油事故;非正常大量排放废水造成的污染事故;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 三、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分级和预警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事件)按照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个等级;预警级别分为四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一级(特大事故)二级(重大事故)三级(较大事故)四级(一般事故) 四、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和后果 1、威胁生命与人体健康影响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一般都伴随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化学品爆炸的发生,会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人员的生命或健康造成直接影响,严

重时可威胁生命安全。如2004年4月发生在重庆的氯气泄漏事故,造成失踪、死亡9人,15万人大转移;2006年7月,江苏射阳氟源化工厂爆炸事故致使22人死亡,2公里范围内的7000多人进行了疏散。 而有些环境污染事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则可能是间接的,比如某些有毒农药及一些稳定性强不易降解的有毒有害物质虽然没有直接接触人体,但是如果被植物或其他生物吸收,就会通过生物界的食物链逐渐传递和富集,最后对人体产生影响。例如日本发生的水俣病,就是因为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受到汞污染的海产品所导致。 2、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所造成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如2004年四川沱江特大污染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1993年8月深圳清水河化学品仓库发生燃烧与爆炸以及造成的环境危害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2亿人民币。除了直接经济损失以外,事故发生之后的长期整治、恢复工作以及伤亡赔偿等问题仍需要消耗大量的财力,其间接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 2015年本市发生一起氯磺酸槽罐车倾覆泄漏事故,造成事故现场周边数树木、水稻等植物受损,耗用大量粉煤灰吸收氯磺酸 3、破坏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事故或多或少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严重的还会导致一定区域的生态失衡,使生态环境难以恢复,造成长期的危害。例如1943 年发生在美国洛杉机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刺激性的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 第34号)

环境保护部令 部令第34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3月19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6月5日起施行。 部长陈吉宁 2015年4月16日 附件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核设施及有关核活动发生的核与辐射事故造成的辐射污染事件按照核与辐射相关规定执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有关规定执行。 造成国际环境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涉外应急通报和处置工作,按照国家有关国际合作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协助、督促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 相邻区域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开展跨行政区域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合作,共同防范、互通信息,协力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履行下列义务: (一)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 (三)排查治理环境安全隐患; (四)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备案、演练; (五)加强环境应急能力保障建设。 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并对所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 第七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的宣传和教育,鼓励公众参与,增强防范和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知识和意识。 第二章风险控制 第八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开展突发环境事件 风险评估,确定环境风险防范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措施。 第九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和技术规范,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 前款所指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应当包括有效防止泄漏物质、消防水、污染雨水等扩散至外环境的收集、导流、拦截、降污等措施。 第十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治理档案,及时发现并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对于发现后能够立即治理的环境安全隐患,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对于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治理,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环境安全隐患,应当制定隐患治理方案,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现场应急预案,及时消除隐患。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令 第34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已于2015年3月19日由环境保护部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6月5日起施行。 部长陈吉宁 2015年4月16日 附件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危害,规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组织开展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恢复等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由于污染物排放或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因素,导致污染物或者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介质,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突发环境事件按照事件严重程度,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核设施及有关核活动发生的核与辐射事故造成的辐射污染事件按照核与辐射 相关规定执行。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有关规定执行。 造成国际环境影响的突发环境事件的涉外应急通报和处置工作,按照国家有关 国际合作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 则。 第四条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应当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 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对突发环境事 件应急管理日常工作实施监督管理,指导、协助、督促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 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要求,会同有 关部门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加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 相邻区域地方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开展跨行政区域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 合作,共同防范、互通信息,协力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第六条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履行下列义务: (一)开展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 (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 (三)排查治理环境安全隐患;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精编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潜在的环境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 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 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 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适用范围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潜在的环境事件紧急情况的预防和处理。 第三章应急管理原则 第三条坚持以人为本, 预防为主。加强对环境因素的监测、监控并实施监督管理, 建立环境因素风险防范体系, 提高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防范和处理能力。 第四条坚持统一领导, 分类管理, 属地为主, 分级响应。加强公司各部门之间协同与合作, 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第五条坚持平战结合, 专兼结合,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做好应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思想准备、物资准备、技术准备、工作准备, 加强培训演练, 应急系统做到常备不懈, 可为本公司和其它公司及社会提供服务, 在应急时快速有效。

第四章应急管理机构 第六条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 公司应急机构由指挥管理系统、救援队伍、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 第七条公司相关部门依据相关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和各自的职责, 负责相关类别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 第五章运行机制 第八条公司积极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工作, 做到环境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妥善处置。 第九条根据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分析结果, 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分为 两级:地区级(I级)、公司级(Ⅱ级)。 第十_大小, 也无须等待事故等级认定结果, 都要及时进行汇报。 第十_大环境事故的起因、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 第十_大环境事故发生后应及时向当地环保部门报告, 并根据事故处置情 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员工发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 第六章应急保障 第十四条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要求做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及通信保障等工作, 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七章应急培训和演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