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利用另类改写促进学生阅读

利用另类改写促进学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b5362665.html,

利用另类改写促进学生阅读

作者:曹春玲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第12期

内容摘要:常规改写,是训练学生写作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在不改动原来的文章的大

意思的前提下加入自己的想法,实现“老树开新花”的奇效。强调内容的创新,想像的合理。本文所说的改写,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为目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为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对话而搭建的一座桥梁,通过原文和改文的对比,让学生悟到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的道理,从而帮助学生体会“表达为内容服务”的阅读之道,提高深层次阅读能力。

关键词:改写桥梁对比悟道

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实现与作者的对话,但由于学生与作者在生活经历、知识水平及写作特点等方面的偏差,对话总会存在障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帮助学生突破障碍,使学生能读懂作者,理解其作品想表达什么以及怎样表达和为什么这样表达,学生与作者才能真正实现对话。怎样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障碍呢?

首先,要明确这个障碍点在哪里。这个障碍点往往是学生觉得作者的表达“不合常规”时。比如在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学生就质疑作者开头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不太符合作为演讲词中的一种的悼词应语言简明、通俗的特点。教《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时,学生对作者的举例论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按分类举例的原则,只要举两个例子就行了:一个举名人的事例,一个举凡人的事例,不明白作者为什么要举五个事例?而且五个事例,有三个是写名人的,有两个是写凡人的,他们觉得要么各举一个,要么各举两个;也有的说三个名人分别是物理学家、哲学家、作家,涵盖了科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有代表性;但写凡人的例子的代表性在哪呢?

在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在学生提出自己的质疑后,我让学生进行了改写。我说:如果让你们来写这段话,你会有哪些地方写得与作者不一样呢?学生作了如下改动:

一是把“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改成“马克思逝世了”;二是认为第二句写得太啰嗦,而且可以把“睡着了”改成“去世了”,表达更明确。接着,让学生将自己改的与原文进行比较阅读,学生渐渐有所感悟:“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这一句,除了写出了马克思逝世这一事实,还写出了作者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及无限悲痛的心情。对第二句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我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原以为不会失去或没那么快失去,却突然失去至亲之人或物时会有什么感受,让学生感受到意料之外的打击比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时的打击要难以接受一些,从而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马克思逝世的情景并突出离开他只不过两分钟时间就阴阳两隔,这样写将作者内心的遗憾、愧疚、自责、悲痛等充分表现了出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