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长江经济带的建立及其对中国珠宝产业发展格局的影响分析_杨炯

新长江经济带的建立及其对中国珠宝产业发展格局的影响分析_杨炯

第53卷第6期2014年11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Vol.53No.6

Nov.2014新长江经济带的建立及其对

中国珠宝产业发展格局的影响分析*

杨炯1,2,丘志力2,彭淑贞1,莫默2,金晓婷2,李志翔2

(1.泰山学院旅游学院,山东泰安271021;

2.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宝玉石研究鉴定(评估)中心,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随着包含九省两市的长江经济带获准设立为国家发展战略带,我国将形成“沿海一纵”和“沿江一横”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通过考察我国珠宝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建设长江经济带这一重大国家

战略机遇给珠宝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探讨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珠宝产业发展布局之间的关系。认为“沿海一纵”及“沿江一横”T形发展格局在推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由线(带)到面、自东向西纵深发展的同时,将可能使我国珠宝产业由近于带状分布的三足鼎立向东西南北中多极化发展,为正处于调整期的珠宝产业

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及空间,有利于原有珠宝产业集聚转型升级形成溢出效应。新的长江经济带活力的形成和

释放,必将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珠宝产业走向国际主流市场;处于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地区有可能利用其资源、

财政及人才等方面的政策优势,形成新的产业集聚及区域品牌,从而提升处于调整期的我国珠宝产业的核心竞

争力。与此同时,也会对东部沿海带原有的产业集聚形成一定的冲击,原有产业集聚需要加快转型升级,才能

避免被淘汰出局。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珠宝产业;发展格局;集聚

中图分类号:F426.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529-6579(2014)06-0127-08

The Establishment of New YangtzeRiver Economy Belt and Its Impacts on the Development Pattern of China's Jewelry Industry

YANG Jiong1,2,QIU Zhili2,PENG Shuzhen1,MO Mo2,JIN Xiaoting2,LI Zhixiang2

(1.School of Tourism,Taishan University,Tai'an271021,China

2.School of Earth Science and Geological Engineering//Gem Testing and Appraisal Cen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Abstract:With recent establishment of the Yangtze economy belt in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which involves nine provinces and two municipalities,China will form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consisting of the existed longitudinal economy belt along coastal regions and a new latitudinal economy belt along the Yangtze river.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Yangtze economy belt on China's jewelry industry,and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ewelry industry layout and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strategy,based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in the jewelry industry in China.We believe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Yangtze economy belt,forming a T-shape economy devel-opment pattern consisting of longitudinal coastal belt and latitudinal river belt,will promote the economy through deepening reforms and opening-up in economy from a linear belt to a planar region and from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to western inland regions.This change could potentially contribute to the rapid devel-

*收稿日期:2014-08-10

基金项目:广州市番禺区经济贸易促进局产业研究基金(422504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12lgjc13)和中山大学精品课程项目(-1162803)联合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杨炯(1970年生),女;研究方向: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及宝玉石学;E-mail:tsxyyj@https://www.sodocs.net/doc/2d5412006.html,;

通讯作者:丘志力;E-mail:qiuzhili@https://www.sodocs.net/doc/2d5412006.html,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3卷

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henceof China's jewelry industry during transition from a three-pillar pattern to all around development in China.Furthermore,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Yangzte economy belt will drive local jewelry industry in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o step into the international main-stream market.Some new regional brands and jewelry centers along the middle and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zteRiver will come up in the help of local advantages in resources,finance and talented people,which will promot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jewelry industry with low growth.In the mean-time,the rise of the jewelry industry in YangzteRiver area will push the industry in coastal area to up-grade and transform themselves to increase their competitiveness.

Key words:the YangtzeRiver economy belt;jewelry industry;industrial distribution pattern;clustering

1长江经济带设立的背景及意义

2013年9月下旬,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召开了关于《依托长江建设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工作动员会议,会上强调了长江经济带开发的战略定位和创新发展思路,昭示了长江经济带将会成为国家发展战略;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新战略构想。预示着长江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而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长江经济带开发最早的战略构思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真正的尝试始于90年代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开始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逐步推进由点到线到面的全面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1979年,国家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4大“出口特区”,1980年3月,中央决定将“出口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并在同年8月获得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通过,在珠江三角洲和闽南的4个点进行开放试点;1984年,对外开放扩大到沿海南北全线的14个城市,形成线开放态势;1985年国务院提出开放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厦、漳、泉组成的闽南金三角地区,随后又扩大到山东、辽东两个半岛,从而形成一个沿海开放区带。90年代,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由带到扩展面。1992年长江沿江共有13个城市对外开放;1995年又有13个长江港口对外开放,T型交叉发展的思路已初具雏形,开始形成一个区域乘数和区际乘数都非常大的巨型发展极[1]。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提出了要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带的概念,指出长江流域是我国最具有经济发展潜力的区域,进一步确认了长江流域跨世纪发展的方向[2]。

长江流域内存在一个完整的大区级经济单元,是基本公认的事实。但学术界对这一经济单元的具体空间范围和名称则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从陆大道[3]在“T”形发展战略中提出“长江沿岸产业带”以来,不同学者先后又提出了多种名称,各自的范围大相径庭。根据刊载在1994-2002年的地理、城市规划和经济类核心期刊上194项相关的研究,有141项研究的主题词使用了“长江经济带”概念,43项使用了“长江产业带”概念,7项使用了“长江流域经济带”概念,2项使用了“长江流域经济区”概念,1项使用了“长江经济区”概念。长江经济带的空间结构曾有以下几种:最早影响最广泛的当属陆大道的8个省市,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安徽、湖南、湖北和四川;向云波等提出的“七省二市”,包括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等[3-5];目前国家认定的长江经济带主要和陈修颖等(2007)提出的长江经济带的空间范围较为接近,包括沪、苏、浙、皖、赣、鄂、湘、川、渝、云、贵等共11省市[7-8]。

长江全长6300余km,其流域提供了中国36.5%的水资源、48%的可开发水电资源、52.5%的内河通航里程,是连接中国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是兼顾自然地理、人文脉络、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的一种经济区形式,它是以流域为基础、以长江为纽带、以城市经济区为基本单元,考虑经济区的整体功能和行政区的完整性的宏观经济协作区。长江经济带是一种组织型经济区,而不仅仅是一条产业带[8-9]。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意义在于使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纵深化,实现内与外、西部和东南沿海、山区和沿海、工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的无缝对接,显示

821

第6期杨炯等:新长江经济带的建立及其对中国珠宝产业发展格局的影响分析

出中国除了在沿海地区进行结构调整外,改革开放将进一步向长江流域纵深迈进,以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全面起飞。30多年来“沿海一纵”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形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纵向支撑格局,而现在“沿江一横”长江横向经济带,贯穿东、中、西部三大地带,将打造成横向中国经济新支撑带。随着“长江经济带”未来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将完成“T”形发展的结构[10]。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经济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经济发展正在寻找新的引擎和着力地,长江经济带的设立及建设正好顺应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创新发展的巨大需要。

2中国珠宝产业发展格局及存在问题

近30年来,中国经济稳步高速增长及随之带来强劲的消费信心,为中国珠宝市场的繁荣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代意义上的中国珠宝产业开始起步以来,中国珠宝产业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从2001年以来,中国珠宝产业以超过15%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成为继房地产、汽车之后的第三大消费热点,出口增幅更是连续几年超过20%。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发展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珠宝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中国宝玉石协会统计,中国珠宝产业年销售总额2010年达到2500亿元,2011年超过3800亿元,2013年超达4700亿元。有专业机构估计,中国将在2020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珠宝消费市场[11-12]。我国人均GDP已达到5000美元以上,居民的消费支出将由以衣食为主的生存型、温饱型,向享受型、发展型快速转变,旧时王谢珍藏物,如今百姓手中玩已渐成时尚。

我国的产业集聚诞生于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初,几乎是与开发区同时发展起来的。30多年来,产业集聚发展已经成为带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力量。目前,和我国“沿海一纵”经济发展结构相一致,我国珠宝产业主要分布在以深圳-番禺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简称珠三角)、以上海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长三角)和以北京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这三大区域包含的京、津、冀、鲁、辽、沪、苏、浙、粤等9省市集中了我国44%的人口、40%以上的富裕阶层、80%以上的金银珠宝公司,拥有庞大的珠宝生产力和消费力。虽然上述地区的地理范围较大,但与我国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国土面积相比,其产业集中度较高,产业集聚效应较为明显[13]。珠三角是中国珠宝产业的发动机,几乎集中了珠宝业70%以上的加工制造能力,其中,广东省黄金珠宝加工制造产业龙头地位尤其突出。2010年,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各种较大规模的珠宝加工、批发、零售企业近3000家,从业人员近50万人;加工黄金约350t,占全国黄金加工量的70%以上,白银600 800t,翡翠玉石6000t,各种彩色宝石和半宝石5万t;全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加工产业实现年产值约1400亿元,黄金投资市场年交易额达1000多亿元[14-15]。中宝协秘书长孙凤民认为,近年来,中国珠宝产业呈现出4大发展趋势:一是产业集聚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二是中国珠宝产业在规模化向品牌化的转变中,品牌建设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三是珠宝文化创新正在成为珠宝产业发展的核心;四是中国珠宝玉石首饰业的发展,已逐渐融入国际化的进程之中[16]。

我国珠宝产业三大产业集聚在全国珠宝产业中起到了明显的引领作用。然而与国际珠宝产业相比,珠宝行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问题之一是市场结构较为单一,全行业较大量的重要企业集中在“制造加工批发”环节,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加工批发业高度集中在广东广州深圳等地,行业整体水平仍然落后于国际发达地区;二是商业模式比较传统,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竞争手段单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仍然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家族式管理盛行,研发能力和工艺创新动力不足,各类国际化的专业管理人才缺口较大,人才培育和善用成为产业发展短板,与先进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四是多数珠宝品牌的品牌效应不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五是制造业面临生产成本高、管理成本高、运行成本高的“三高”压力,已使全行业处于微利化的边缘[17]。显然,在全国经济结构调整进入到关键阶段,我国珠宝产业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珠宝产业的布局必然会顺应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改变发生结构性调整。

3珠宝产业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关系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是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而在转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区域竞争力的培养。从提高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中国产业竟争力的出路不应该只在于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而应当通

921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3卷

过形成更多的专业化产业区,并使现在的一些较为低级的产业集聚尽快过渡发展到组织化程度高的创新型的产业集聚,这对于市场外向度越来越高的中国珠宝产业非常重要。因此,有学者认为,产业集聚是区域竞争力形成的主要载体[18]。产业集聚理论吸收了梯度推移理论、增长极理论和生产综合体理论等区域发展理论的积极因素,强调集聚经济和区域分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逐步形成的经济特区、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沿边沿线开放地区、城市群、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多元化发展新模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总量的提升[20-22],为珠宝产业的发展培育了土壤。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分析,2006年,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449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20,24]。以沿海开放城市为依托形成的三大都市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19%,人口占11%,但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占全国的30% 40%。2009年全国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约6万亿元,以占全国总人口7.1%的人口数,创造了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17.9%的经济总量。上海一枝独秀,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 900亿元,广州跟随其后为9113亿元,天津达到7522亿元[23]。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珠宝行业走上振兴之路。1992年,卡地亚珠宝入驻中国,预示着世界珠宝业的眼光投向了中国。随后,国外高端珠宝品牌如蒂凡尼、宝格丽、香奈尔、梵克·雅宝、TESIRO通灵等陆续登陆中国珠宝市场,在中国一线城市占领了一定的份额;1998年,周大福在内地的第一家专营店开业,拉开了香港珠宝品牌进军内地市场的序幕,到2013年已发展到有近2000家店的规模。在随后的几年中,香港珠宝品牌如周大福、谢瑞鳞、周生生、金至尊、六福等以自己特有的品牌特色迅速在内地市场上进行品牌扩张;法国巴黎百富勒的报告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奢侈品消费初期[25-27]。中国珠宝产业在经济腾飞的带动下也走上了国内政治经济建设的舞台,并逐步发展成为了21世纪的朝阳产业。

实际上,珠宝产业发展的纵向线(带)状发展结构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战略框架密切相关。其中,珠三角地区的珠宝产业开放最早,也最早形成加工制造业集聚。凭借临近港澳的地缘便利以及改革开放先行地的政策便利,为产业带来了资金和技术的集聚,再配合当地政府后期的支持,珠三角率先形成规模庞大、结构健全并以珠宝加工、制造和出口为特色的产业。以深圳市珠宝产业为例,上世纪80年代开始,深圳珠宝从小作坊到专业运作,从贴牌加工到自创品牌,从集约化到集群化,如今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的珠宝产业集群。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目前共有注册的珠宝及配套类法人企业超过3260家,个体工商经营户超过2000多家,大中小型珠宝交易批发市场18家,从业人员约15万人,注册资金超过100亿元,行业制造加工总值超过900亿元人民币,个体工商经营批发及零售额约160亿元人民币[28]。截至目前,吸引国内外珠宝企业、科研教育、检测机构在深圳设立的营销中心、分公司及办事机构300多家。同时,全市共拥有中国名牌产品约26个,中国驰名商标产品22件,广东省名牌产品24个,广东省著名商标产品20件,成为中国“珠宝品牌之都”,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珠宝制造与交易中心[29],深圳水贝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珠宝产业集群之一。

长三角地区的珠宝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起步,特别是在21世纪初,中央启动长三角开发计划后,上海成立钻石交易所和黄金交易所,大量国际珠宝品牌进入,上海成为中国高端和时尚珠宝的集聚区;盛世指标数据2006年中国时尚指数研究显示,2006年上海居民珠宝消费的平均支出为5198.3元,珠宝消费能力最高;其次是杭州,为4451.3元,遥遥领先于其它城市[30-31];而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的珠宝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则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后的成果。同期,在老北京皇家玉雕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在中宝协“天工奖”玉雕大奖评选和11月北京国际珠宝展等事件推动下,北京拍卖行业及高端玉雕产品与珠宝俱乐部云集,形成独特的产业高端珠宝产业集聚。

相对而言,中西部地区在很长一段时间较沿海处于相对滞后的区域发展位置,对其珠宝产业形成和发展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图1)。针对沿海高速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及产业发展难以跟进的情况,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作。西部大开发,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战略构想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布局进行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显然,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产生了明显的效果。2000-2008年间,西部地区

031

第6期杨炯等:新长江经济带的建立及其对中国珠宝产业发展格局的影响分析

生产总值从16655亿元增加到47455亿元,年均增长达到11.6%,超过全国同期经济增长水平,与全国同口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的差距不断缩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商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从

172亿美元增加到786亿美元,年均增长近25%,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多个重点工程竣工

[32]

,在此期间我国新疆、青海等省的宝石及和

田玉资源获得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和田玉成为新疆旅游最有吸引力的商品

图1

中国珠宝特色产业基地主要呈带状“沿海一纵”分布

Fig.1

The previous jewelry enterprises distribution along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in China

改革发展到今天

,“两横三纵”发展规划开始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及城镇化发展的国家级规划,即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化开发,形成3个特大城市群;推进哈长、江淮、海峡西岸、中原、长江中游、北部湾、成渝、关中-天水等地区的重点开发,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

在总体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33]

。和其它产业一样,中国的珠宝产业过去是在国家发展总体规划的框架下成长起来的,但珠宝产业形成的这种高度集中在东部发展的带状结构及其分工布局已难以满足中西部地区大开发的战略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云南、广西、贵州等省,拥有良好的宝玉石资源禀赋,和东南亚等具有宝玉石资源优势的国家也具有明显的交通便利,与此同时,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长江经济带开发战略启动的今天,我国原有珠宝产业的带状发展结构的调整与改变已势在必然。

4

新的长江经济带建立对珠宝产业发展格局可能产生的影响

近日,在北京召开长江经济带建设课题汇报会上,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长江经济带范围将涵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庆、四川、云南和贵州9省2市。这意味着,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两横三纵”主体的长江经济带正式扩容。长江经济带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41%,经济总量也占41.2%多,人口比重跟经济比重较为接近。相比之下,沿海地区人口占我国的38%,GDP 占到全国的51%。从目前状况来看,长江经济带除了长三角地区,中上游的发展依然不够;长江经济带的人口比重跟经济比重相当,说明

长江经济带的经济集中度依然不足

[33-34]

。目前看来,长江经济带主要有4大战略定位,一是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渝蓉城市群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二是做大上海、重庆、湖北武汉三大航运中心;三是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四是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

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33]

。长江经

1

31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3卷

济带作为纽带,既连接了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

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

,又与其他中外两大经济带形成呼应:一方面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平行并进,另一方面与沿海经济带形成“T ”字形联动。未来将形成沿海、沿边、长江流域同时开发,东、中、西部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那么,新长江经济带对我国现有珠宝产业格局可能产生哪些影响?4.1

三大产业集聚带状发展可能转变为东西南北中多极化发展

长江经济带的建立,有可能会打破三大产业集聚带状发展的格局,由三足鼎立带状分布转变为东西南北中五大珠宝产业集聚区多极协调发展。其中,北部京津冀逐步和东北三省消费市场融合,通过玉石资源开发及文化创意产业催化,以传统玉雕及高端珠宝消费为持续发展动力形成东北市场的活力;东部长三角区域,在钻石交易所、黄金交易所、白银交易所的牵引下,珠宝产业与金融业进一步结合,可形成国际化的彩色宝石及时尚珠宝终端

市场,带动国际及国内高端珠宝品牌的进一步集聚;南部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在广州、深圳、佛山、江门、揭阳等城区依靠众多加工制造集聚基础上,通过成立国家级珠宝玉石交易所,进一步强化其国际性的资源汇集及产业制造中心的地位;而在新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推动下,中部湖北武汉和湖南长沙沿线可能会以珠宝产业人才教育和培训、宝石矿物标本市场为重点形成新的中部珠宝产业带,拓展和整合长三角洲产业力量,推动新型珠宝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形成;而西部以云南昆明、广西南宁和四川成都、重庆几个省会及直辖中心城市为中心,凭借其优美的自然环境及休闲文化优势,利用和东盟自由贸易区之间具有的联系,形成以旅游珠宝消费为主兼具宝石及玉石资源集聚的西部产业带。新增长极的出现,可以促进珠宝产业集聚错位发展并形成溢出效应,从较为局限的区域带集中发展拓展为多极化发展。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利用资源及人才比较优势,可形成新的产业集聚效应,从而提升我国珠宝产业总体的竞争力(图2)

图2

长江经济带开发与珠宝产业新发展格局示意图

Fig.2

A sketch for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y belt and jewelry enterprise clustering areas in China

4.2

珠宝产业从劳动力密集型进一步升级发展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结合产业在新的长江经济带政策支持下,珠宝产业可能从目前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结合的产业转型,通过强化产业和金融渠道的融合,做大做强本土珠宝产业品

牌。一直以来,中国本土珠宝品牌大多是大而不强,甚至连企业名称都是通过擦边球“模仿”海外品牌而建立的,新的长江经济带活力的形成和释放,必将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珠宝企业走向国际主流市场,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例如,通过珠宝产业在国内主板或者海外证劵市场IPO 等方式,可以将

2

31

第6期杨炯等:新长江经济带的建立及其对中国珠宝产业发展格局的影响分析

企业原来的家族化管理转变为现代企业管理,将产能扩张模式转变成产融结合扩张模式,实现规范化运营[24,35],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珠宝行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形成真正的品牌效应,提升中西部珠宝企业乃至整个珠宝产业的竞争力。目前,武汉市政府正在紧锣密鼓拓展的“武汉·珠宝谷”(简称“宝谷”)计划实际上就是依靠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等提供的人才优势,通过深入挖掘珠宝产业和金融业及文化旅游产业交叉蕴藏的巨大商机,将武汉市原有的“金融谷”和高科技“光谷”融合起来的创意发展规划。“宝谷”项目跨了东湖风景区、东湖高新区、洪山区,占地面积4km2(6000多亩),核心区面积1.8km2(2700亩),规划完成后将形成“一核一街三区”的空间布局。项目将培育和发展从珠宝原石、加工、创意设计、科教、鉴定、交易、金融、保险到文化旅游的高端价值产业链,策划建设珠宝创意与科教浏览区、珠宝文化鉴赏与休闲度假区、珠宝展示交易与旅游购物区等。到2030年,“武汉·珠宝谷”规划将打造成3000亿元产业园和特色旅游地,填补中部珠宝产业空白,成为行业创新中心,并力争成为中国最大的珠宝文化旅游产业项目[36-38]。显然,“宝谷”规划已经实质性启动了中国珠宝产业发展多极化发展的战略,成为新长江经济带政策推出后中西部珠宝产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4.3产业转移释放原有产业集聚压力的同时会对

原有珠宝集聚产生新的挑战

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同时珠宝业将迎来微利时代,此时,加快融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和分工是必然的选择。因此,创新必将逐渐成为珠宝产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支撑。将珠宝产业和旅游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可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多元化的国际珠宝市场相比,我国主要还是黄金钻石及玉石生产和消费大国,彩色宝石的份额很低,而以和田玉和翡翠为原料的玉雕工艺及珠宝设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发展的创新性明显不足。长江经济带的建立将会促进产业转移和形成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产业转移和创新一方面可能会稀释微利时代原有珠宝产业集聚的压力,另一方面由于新产业集聚创新的引领作用,原来部分旧的产业集聚的发展空间将会进一步受到压迫,依靠劳动力优势形成的集聚或者企业如果转型不成功将可能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特别是广东省的制造加工集聚,如果无法成立进一步强化市场集聚的珠宝玉石交易所,将有可能因为政策红利消失导致原料集聚方向的改变而失去其竞争优势。湖北利时集团自2012年8月着力打造三峡国际珠宝博艺园项目,借助宜昌市五峰自治县民族工业园的政策优势,通过引进番禺珠宝产业,将三峡旅游、宜昌文化旅游产业、珠宝产业有机结合。在沿海珠宝产业处于调整期的背景下,2013年4月以来,已生产珠宝产品200多万件,产值2亿多元,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实现各类税收720万元,成为新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以来产业转移发展的一个新的实例。

5几点认识

1)珠宝产业的发展格局及产业集聚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战略框架及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长江经济带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珠宝产业格局有可能会发生明显的结构性变化。

2)随着政府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改变,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我国珠宝产业的布局可能由原来的“沿海一纵”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足鼎立向东西南北中多极化方向发展,长江中部附近省份湖北和湖南;西部的四川、直辖市重庆及受惠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云南及广西等省在全国珠宝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可能会逐步加强,全国的珠宝产业集聚有可能形成差异化竞争,出现新的珠宝产业集聚区。

3)在长江经济带建设过程和珠宝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升级过程中,珠宝产业应该规避改革开放初期过分依靠优先发展制造业的单一劳动密集型发展模式,通过先进制造业与现代金融服务业并重发展,来加快我国珠宝产业由制造业主导向现代服务产业主导的转型,形成产业集聚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畴)经济效应,实现珠宝产业布局调整、价值链升级和产业结构同时优化,在全球产业竞争和技术创新不断加快的背景下,促使我国珠宝产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小广.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J].生态经济,1995(5):7-12.

[2]徐匡迪.开创长江经济带新纪元[J].上海综合经济,1996(4):1.

[3]陆大道.2000年我国工业生产力布局总图的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1986(2):110-118.

[4]陆大道.论区域的最佳结构与最佳发展-提出“点-轴系统”和“T”型结构以来的回顾与再分析[J].地理

学报,2001(2):127-135.

331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53卷

[5]李兰明.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学术纷争及其讨论[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27(5):44-53.

[6]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6):508-

514.

[7]周一星,张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地理学报,2003,58(2):271-284.

[8]陈修颖.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及重组[J].地理学报,2007,62(12):1265-1276.

[9]胡序威.论中国经济区的类型与组织[J].地理学报,1993,18(3):193-203

[10]王緌,陈国先.从长江黄金水道到长江经济带———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

社会科学版,2007,26(5):62-65.

[11]史洪岳.直面2013的中国珠宝产业[J].中国宝玉石,2013(2):71-75.

[12]蒋亮智,喻学惠.我国珠宝行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资源与产业,2013,15(4):87-91

[13]俞健业,丘志力,黎志伟,等.中国三大珠宝产业集群(区)的竞争力分析[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1,13

(2):48-55.

[14]高耀宗.广州珠宝产业定位与升级思考[J].中国外资,2006(11):44-46.

[15]广东省经信委.广东省黄金及其它贵金属珠宝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G],2011.

[16]孙凤民.中国珠宝产业的现状与趋势[J].中国宝石,2008(1):5-8

[17]陈革.中国珠宝产业繁荣与持续发展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3(3):141-142.

[18]卫玲,邱德钧.现代产业集群理论的新进展及其述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122-

127.

[19]刘乃全,刘学华,赵丽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的演变———基于改革开放30年时序变动的特

征分析[J].财经研究,2008,34(11):76-87.

[20]权衡,陶希东.区域开发模式:多元化发展态势及其反思[J].珠江经济,2008,11:08-17

[21]毛艳华.关于经济特区和沿海城市转型发展的探讨[J].广东经济,2009(2):48-50.

[22]佘雪锋.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利用外资业绩与潜力比较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4):166-170.[23]宋红玲.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J].中国国情国力,2011(1):42-44.

[24]张栋.珠宝企业上市对中国珠宝产业的推动作用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1(11):113-116.

[25]李长江,汪艳霞.浅析奢侈品的营销策略[J].商业时代,2006(26):32-33.

[26]何莽,夏洪盛.我国奢侈品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商业时代,2007(29):17-18.

[27]包德清,万绮娟.我国珠宝产业市场结构优化策略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4):137-140.[28]高婷,温利峰.深圳珠宝产业集群条件下的联盟标准[J].标准生活,2013(6):915-918

[29]陈颖.逾900亿产值擦亮深圳珠宝招牌[N/OL].深圳特区报,2013-01-11http://sztqb.sznews.com/

html/2013-01/11/content_2345580.htm.

[30]肖明超.中国珠宝消费的地理DNA[J].市场研究,2007(5):22-25.

[31]张建松.2006年上海黄金珠宝首饰总销售额达160亿元[OL].新华网[2007-04-25]http://www.sh.

xinhuanet.com/2007-04/25/content_9890480.htm.[32]西部大开发[OL].http://www.baike.baidu.com/ 2014-07-01.

[33]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城镇化道路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13(25):3-34.

[34]郭家轩,姚永梅.长江经济带升至国家战略[N/OL].南方日报,2014-04-30[2014-04-30].http://

news.sina.com.cn/c/2014-04-30/0830********.

shtml.

[35]包德清,董一澳.提升内地珠宝品牌市场竞争力策略[J].中国商贸,2011(9):32-34.

[36]孙明,曹南燕.武汉拟打造千亿珠宝产业园[N/OL].长江商报,2013-12-05.http://www.changjiang-

times.com/2013/12/464184.html.

[37]吴凌,吕蕾,杨玲玲,等.“武汉宝谷”雄心:16年做到3000亿[N/OL].长江商报,2014-7-30.http://

www.changjiangtimes.com/2014/07/483889.html.[38]杨树旺,邓宏兵,郝义国."中国宝谷"正在起航———武汉东湖国家珠宝文化旅游产业基地建设初探[J].

宝石与宝石学杂志,2014(1):50-55.

4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