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论证活页

论证活页

论证活页
论证活页

编号

云南农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项目

《设计论证》活页

项目名称:深化云南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性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主要参考文献,选题意义和价值。2.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3.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和进度,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限3000字左右)

国内外研究现状: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有30余年了,每年约有10万大学生参加,不仅使大学生受到了课堂之外的实践锻炼,提高了能力,而且使大学生丰富了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提高了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在国外,国外的一些国家也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尤其是美国。在美国各大高校积极提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并推动实践活动的创新。

选择深化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性的研究,是为了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水平和质量,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要求。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主要参考文献[1].田浩.开拓创新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

[2]董文波.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思考.恩施职业教育学院报,2008,3:14-15

[3]张福记,李纪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9

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深化社会实践活动创新的主要方面: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专业化;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的规范化;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的科学化。实现全面的创新,而不是部分,同时一切以云南高校的实际出发,不尚空谈,努力推进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

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

1.将八人小组每两人一组分成四组对大学生进行的各类社会实践工作的目的,在实践工作中

的收获情况及感受等分别采取面对面采访,问卷调查,做测验等!

2.将四个小组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综合,比较,归纳。

3将得到的数据采用柱状图,扇形图等数学方法表示出来以便能更好更直观的观察总结.

进度:每两人一小组采用多种不同方法长期调查,探索,发现。保证结果准确性。

可能遇到的问题:1.研究时间可能与上课学习时间发生冲突。2.研究面过广。

解决方法:制定好科学的研究计划,合理调整好研究时间。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有机统一,从实际出发,抓住重点,深入研究。

说明:

1.活页上方代码框不填。

2.活页文字表述中不得直接或间接透露个人及指导教师相关背景材料。

3.本表一式5份。

(最终版活页上交版)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课题论证》活页

项目登记号项目序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意见表 评价 指标 权重指标说明专家评分 选题 3 主要考察选题的学术价值或应 用价值,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总 体把握程度。 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3分 论证 5 主要考察研究内容、基本观点、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3分 研究基础2 主要考察课题负责人的研究积 累和成果。 10分9分8分7分6分5分4分3分 综合 评价 是否建议入围 A.建议入围 B.不建议入围 备注 评审专家(签章): 说明:1.本表由通讯评审专家填写,申请人不得填写。项目登记号和项目序号不填。 2.请在“评价指标”对应的“专家评分”栏选择一个分值画圈,不能漏画,也不能多画,权重仅供参考; 如建议该课题入围,请在“综合评价”栏A上画圈,不建议入围的圈选B。“备注”栏可简要填写需要说明的其 他事项或不填写。本表须评审专家本人签字或盖章有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 本表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逻辑清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翔实,排版清晰。除“研究基础”外,本表与《申请书》表二内容一致,总字数不超过7000字。 1. [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 2. [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 3.[思路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

4.[创新之处] 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 5.[预期成果] 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 6.[研究基础] 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 7.[参考文献] 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 1.选题依据 近年来,专业( 职业) 认同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课题,特别是在教育领域。高校大学生专业认同问题的研究逐渐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重视。护理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艰巨任务。建国以来我国护理教育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为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令护理教育工作者深感不安的是,当前我国护理队伍不稳定,职工的离职、离岗倾向较高,尤其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流失严重[1],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度差[2];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纵然有很多,但其根本原因是:对护理专业的认同度不高。 专业认同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和态度,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指学生承认自己是护理专业学生以及将来的护士身份。认可护理专业的价值,从心底接受这个专业,并对这个专业的各个方面作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3],这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和良好职业素质培养的基础。学生只有认同自己所学专业,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所学专业,个人价值才可能在她所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中获得体现。护理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以“救死扶伤”为天职,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精湛的护理技术,还应当有甘愿从事该职业的意志和品质,同时护理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护理教育机构提供护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4]。因此,加强职业操守的培养,多方面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成为护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由于传统文化,以及护士的社会待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护理本科生对护理专业缺乏发自内心的认同。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的调查均显示护理本科生有专业认同低的问题[5-10]。由于护理本科生不接纳护理这个专业,导致78.12%的护理本科生希望改行做其他工作。有近80%的学生认为:“不喜欢学习护理专业课”; 71.67%的护生选择“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以后也做护士”[11] 。关于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低的问题,国外相关文献很少,因为国外的护理本科生都是第一志愿入学,成为护理本科生的前提是接纳护理这个专业。不存在调剂入学、志愿外入学问题。国内针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偏低的现状,尽管各护理院校都在实施专业思想教育,仍然出现随着年级的升高,专业认同降低[11]的现象,甚至出现新入职的护士职业认同更低[12]的现象。说明大学以外的社会因素对护理本科生影响更大。提示有必要建立护理本科生内部的信念与认识,以抵御外在的不良影响。国外对于护理学生的专业认同研究,大多数都是以访谈、观察的方法进行的质性研究,这些研究仅从某一方面探索护理学生的专业认同,如从课程设置上促进学生的专业认同[13]、从对护理的定义来探索护生的专业认同[14]、探索学生专业认同构建的过程[15]。在我国,在对护生专业认同的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即对少量的研究对象进行结构式或半结构式的访谈。这种方法较多用于定性研究。朱珍玲[16-18]等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十多名护理专业男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2

.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第一:选题部分 家校联动,整合课内外因素,让阅读融入学生成长的脉搏,从而实现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有价值的人生。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及协调一致的配合。因此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上,我们要以学校为主体,以家长、学校为主渠道,通过目标一致的互动,努力拓展活动途径,开发家庭教 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空间,阅读内容等,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中国的家庭教育从最早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到宋朝司马光的《温公家范》袁采的《袁氏世范》再到民国陈鹤琴的全新教育理念,中国的家庭教育走过了漫长的路程。 越是学校教育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家庭教育。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

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已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在日本,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 . 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共赢阅读就是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而家校联动,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要:也不,家校一体联动,亲化阅读:学生的阅读不能是“孤读”1.只是学校、师生的共读,家庭的作用也很重要。因此,学生的阅读是学校家庭的一体化行为。以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为价值2.取向,不仅从操作层面丰富家庭教育的理论,而且构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互动平台,从而提高家长素质,提高教师对家庭家校联动,。,从而为提高全民素质尽微薄之力教育的指导性研究水平组织具体、切实的读书活动,以促进孩

如何撰写课题设计论证

如何撰写课题设计论证 如何撰写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设计如何选取研究课题(删) 显示先声夺人之势,引人入胜的创意。 课题选定要具备4点: 1、有学术性、理论性。 2、有实践性、针对性 3、有充足的资料。 4、能够扬长避短。 归结起来说,符合以下五种情形之一的课题设计都可选: 1、补白性选题。即:前人没有研究的,至少国内无人涉足,可以填充研究空白。 2、开拓性选题。即:前人有所研究,但成果很少,能将研究拓宽,研究程度加深,并做出系统、全面、深度的研究。 3、提问题性选题。即: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率先提出。 4、超越性选题。即:能总结实践中的新经验,解决新问题,研究的结果远远超出前人的程度和水准。 5、总结性选题、即:针对前人研究存在的局限和不足,做出系统全面、深入的总结性研究。(集其大成) 二、课题设计题目设计 第一项要求:题目要新颖 第二项要求:题目与内容相符 第三项要求:题目大小适当(题目太大必然空泛,太小了不够分量) 第四项要求:能够扬长避短 (一)题目三要素。即:研究的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通常情况下,题目的字数在10到25个字,大多数课题题目字数在15至20个字。字数太少,难以表述课题的意思,难以展示课题题目的作用;字数太多,太累赘,太繁琐,让人不易抓住中心。 (二)课题设计的语法结构 一般的教育科研课题,其题目的语法结构相对比较规范,有一定的要求。绝大多数由一个复杂的短语构成,极少数有两个复杂的短语构成;绝大多数由复杂的动宾结构短语或并列结构短语构成。一般教育科研课题题目的语法结构形式为:

“××的研究”,“××的实验研究”,“××的调查研究”,“××的研究与实践”,“××的实践与研究”…… (三)题目要体现课题的创新点——独辟蹊径的、与众不同之处。 三、课题设计论证(被论证部分)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核心概念界定要求说明课题名称以及表述课题研究主要概念(也称关键词)的定义、涵义以及特征。如:“农村小学“合分合”分层教学方法研究”,关键词是:分层教学、合分合、分、合,所以对这两个关键词进行解释和说明。这些界定是暂时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思考,核心概念的内涵和范围可以不断调整。一般情况下3到5个中心或关键词。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删) 综合阐述时,以多方面掌握的课题研究的情况和信息为指导,从比较心的角度确定研究的“点”,做到如下两点: 1、本课题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引用什么资料?用的是什么方法?自己受到什么启发。 2、参考前人同题目或类似研究的步骤、方法以及结论,对本地区或本校情况进行调查。因为评述是对该课题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的描述。提醒:要关注最近的发展情况。围绕教师、学生的现状进行评述。 (三)选题的意义和研究价值选题意义要回答的问题是:本学校或本地区的现状怎样?受到什么样的现实情况的驱使,对本课题设计进行研究的?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着重反映本校或本地区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研究的价值要写清楚具体解决的问题。当然研究的价值还包括理论价值、实践意义以及方法论意义。 (四)研究目标课题设计目标设定要扣题,要具体,目标要力求简单、综合,不要散。基本模式是:通过——研究,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解决哪些问题)通常情况下目标中包含3个方面:育人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未必求全,但一定要清楚、具体。另外,不能同教育目标混淆,更不能借教育目标取代。 (五)研究内容根据研究目标来确定研究内容,多少由课题决定的。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在这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只有课题而无具体研究内容。第二,研究内容与课题不吻合。第三,课题很大而研究内容却很少。专家提醒:通常情况下,这里需从学生和老师两个层面来体现。 (六)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课题设计研究假设是自己设相出可能性的说明、解释、答案、结论。一般分为(1)因果假设(2)工作假设两种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第一:选题部分 家校联动,整合课外因素,让阅读融入学生成长的脉搏,从而实现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有价值的人生。 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说,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的、全面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即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及协调一致的配合。因此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上,我们要以学校为主体, 以家长、学校为主渠道,通过目标一致的互动,努力拓展活动途径,开发家庭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空间,阅读容等,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最终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中国的家庭教育从最早南北朝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到宋朝司马光的《温公家》袁采的《袁氏世》再到民国鹤琴的全新教育理念,中国的家庭教育走过了漫长的路程。 越是学校教育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家庭教育。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已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着力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在日本,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在原西德,从小就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从不包办代替。法律还规定,孩子到14岁就要在家里承担一些义务,比如要替全家

人擦皮鞋等。这样做,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社会义务感。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发达的市场经济要求社会成员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和精神。而家校联动,共赢阅读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要: 1.家校一体联动,亲化阅读:学生的阅读不能是“孤读”,也不只是学校、师生的共读,家庭的作用也很重要。因此,学生的阅读是学校家庭的一体化行为。 2.以现代家庭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为价值取向,不仅从操作层面丰富家庭教育的理论,而且构建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互动平台,从而提高家长素质,提高教师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性研究水平,从而为提高全民素质尽微薄之力。家校联动,组织具体、切实的读书活动,以促进孩子海量阅读。 3.力求改变家庭教育重视不够,意识不强、方法过于简单的现状,倡导家长与孩子一同成长,建立一种家长与孩子,老师与家长新型的朋友式的关系。 第二:容 (一)各章节容概括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20190417185030)

评审登记号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游戏运动包的有效运用 注意事项:本活页中一律不得出现申报人、主要参与者及有关单位等有效信息,否则按放弃申报处理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现状述评: 近年来,幼儿园对“户外体育游戏游戏活动”研究比较多,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如南京理工大学幼儿园《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游戏化 的探索与实践》是以提高体育游戏活动的游戏性为重点,让幼儿身心 更全面地发展;南京小西湖幼儿园《在民间体育游戏中优化幼儿心理 品质》是对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塑造进行了研究和实践;上中路幼儿 园是上海市体育特色幼儿园,多年来对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展进行 了大量的实践与研究,教师们在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方面 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意义:(1)《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 得少于二小时,每 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一小时” ,“要充分利用日光、空气、水等自然 因素,以及本地自然环境开展户外活动” 。同时《纲要》中也指出: “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活动,培养幼儿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开展户外活动符合《规程》和《纲 要》的要求,能促进幼儿全方面的、可持续性的发展。(2)儿童发展理论也强调,儿童的成长只有在 户外活动中才可能获得更大的空间,户外活动可以突破班级限制,可 以突破幼儿园的局限。我国幼儿教育学家陶行知、陈鹤琴先生均都强 调大自然、大社会的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提出了“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的理念。过去的封闭式办园让幼儿接触的教育脱离了社 会,这是一种温室教 育。 (3)从幼儿园自身发展来说,户外活动突破了幼儿园的空间限制,利用空间的开放性扩大了幼儿 的交往面,发展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了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可促 进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价值: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 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 , “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结合我们幼儿园的情况来看,户外 体育活动是

2016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活页范本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

“链式迁移”不同阶段,不同群体的决策影响因素,为城市接纳方式研究奠定基础。 第三部分:经验分析。内容包括:对不同历史阶段国内外推进农业劳动力转移政策进行背景分析、演进过程分析、实施与运行效果及问题分析,并结合现状提出有针对性的、可借鉴的启示。对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城市接纳方式、政策实施、运行效果及问题进行分析,给出经验借鉴和启示。 第四部分:政策分析。内容包括:推进农民工家庭“链式迁移”政策设计的总目标与分目标分析;针对“链式迁移”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不同群体、不同动机下的政策差异化设计;推进农民工家庭“链式迁移”现行政策与实施效果分析。 最后是结论部分:给出本研究的结论,并说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总体框架 1.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与研究动态分析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 1.4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2.基础数据与样本数据采集、处理 2.1 与我国农民工、农民工家庭相关的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 2.2 与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相关的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 2.3 XX省XX市农民工、农民工家庭相关的样本数据采集与处理 2.4 本研究拟采用的数据归类整理 2.5 小结 3.我国农民工家庭“链式迁移”与城市接纳方式现状分析 3.1 我国农民工家庭“链式迁移”现状分析 3.2 我国农民工家庭转移城市接纳方式现状分析 3.3 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与城市接纳能力分析 3.4 小结 4.理论研究之一:基于“效用理论”的分析 4.1 影响农民工家庭迁移决策的效用分析范式 4.2 影响农民工家庭“链式迁移”各阶段决策的效用分类与测度 4.3 农民工家庭“链式迁移”不同阶段效用变化的理论比较 4.4 小结 5.理论研究之二: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的分析 5.1 影响农民工家庭迁移决策的成本收益分析范式 5.2 影响农民工家庭“链式迁移”各阶段决策的成本收益分类与测度 5.3 农民工家庭“链式迁移”不同阶段成本收益变化的理论比较 5.4 小结 6.理论研究之三:城市接纳能力与城市接纳方式的理论分析 6.1 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接纳能力与城市接纳方式的理论分析 6.2 工业化背景下城市接纳能力与城市接纳方式的理论分析 6.3 农民工、农民工家庭城市接纳能力与城市接纳方式比较分析 6.4 小结 7.理论实证检验:基于样本数据的农民工家庭“链式迁移”不同阶段决策因素分析 7.1 农民工家庭成员初次离乡阶段的决策因素分析 7.2 农民工家庭举家迁移阶段的决策因素分析 7.3 农民工家庭定居城市阶段的决策因素分析 7.4 农民工家庭融入城市阶段的决策因素分析 7.5 小结 8.经验研究:国内外推进农民工家庭转移的经验分析 8.1 国外推进农民工家庭转移政策的背景与演进过程分析 8.2 国内推进农民工家庭转移的背景与演进过程分析

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设计论证 篇一:课题 设计 论证参考模板 课题名称: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 课题 设计 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胡鞍钢、王绍光、林毅夫、Tsui、Rsui、Raiser、Long等学者以及世界银行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研究者度量并分解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例如Tsui(1999)发 现省际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的前半期下降,之后差距不断扩大, 90年代人均GDP趋异加速,他们还通过分解地区差距,发现中国发 展的区域内差距下降,而区域间差距上升。 (2)分析中国地区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胡鞍钢等(1995)认为市 场失效自发促进地区差距扩大,而政府失效加剧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政府政策向发达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资源不平衡的格局,并指 出地区差距过大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正义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林毅夫、蔡昉和李周(1998)通过对 各省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差异的考察,认为地区差距越来越表现在

利用市场和发展机会的差距上。 2. 随着研究的进展,地区差距的研究不再限于经济方面,而是包括 社会发展和知识发展指标等。世界银行(1995)把中国划分为7类地区,除经济指标以外,还对人口、婴儿死亡率、 教育 水平、保健能力等进行了比较;胡鞍钢、邹平(2000)研究了中国社 会发展的地区差距;胡鞍钢、熊义志(2000)对中国各地区知识发展 差距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知识因素是解释各国和各地区间经济增 长差异性的重要因素,并采用10个指标经加权构成综合知识发展指标,分析各地区知识发展水平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世界银行(2000)认为在 教育 和卫生保健等人力资本投入方面的不平等非常严重,对穷人的人力 资本进行投资,增加他们的资产,是减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的有 效途径;李春波(2001)对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差距进行 了探索性的研究,对建国以来全国及各地区人力资本状况进行了估算,发现尽管人力资本积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性别差距,地区差距方面,尽 管人力资本积累的区域内部差距都在缩小,但区域之间的差距从20 世纪90年代以来却有所扩大。 3、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近年来颇受学者们关注。魏后凯等(1997)考察了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对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指出 改革后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必然会引起地区间教育投入的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引致地区间教育发展机会的不平等。王善迈等(1998)和杜育红(2000)对我国各省区划分了经济发展和教育发 展的区类,并对教育发展不平衡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黄 家泉等(2002)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状况出发,分析

如何撰写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如何撰写社科基金项目的“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兼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体会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分三个部分:选题、内容、条件。每一个部分都要深思熟虑,才可以动笔。 第一部分(“选题”部分)实际上是很重要的,一开头就应吸引审阅者的注意,显示先声夺人的气势,引人入胜的创意。 “选题”部分可分四层展开论述: 1、从本项目所属的研究领域的历史、已有成果、社会影响、发展前景等方面引入本课题研究;用一两句话即可。 2、列举本项目领域内有价值的、前沿性的研究者及其著作、论文(包括在最近学术会议上宣读的、散发的)。不能遗漏重要的人物,尤其是杰出人物的著述;如果小字辈有高质量的论述,也应列举。本小节目的:展现负责人的阅历、学术活动和鉴赏水平。 3、客观地评说前人的学术建树(包括特点、地位、影响、贡献、意义等)。在充分尊重前人学术建树的基础上冷静地评判他们治学成果的长短得失。我们的创新应建立在对国内外现有学术成果的了解与尊重上。在提出个人创新点之前,首先应梳理已有的工作并且给予公允的评价。在给予相当高度的评价之后,笔锋一转,用“但是”之类的连词引出下文——中肯地、严肃地指出本领域研究工作的不足之处。本小节目的:为充分地阐述自己研究工作的意义或前景作铺垫,同时显示自己独到的学术眼光和相当的评判能力。力求让专家组相信:负责人十分了解学科的研究情况,对历史和现状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负责人有可能做出更好的工作,将研究推向前进。 4、指出本课题研究工作在所在领域内的重要性、价值或意义。这一层次说明在何领域、何程度上作出贡献。不能过分强调,也不能过于平淡。可以从以下诸方面展开论述: a 材料、现象、事实方面发前人所未发; b 观察研究对象的新视角; c 研究方法上的创新; d 理论方面的贡献及其领先程度和性质; e 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本小节目的:显示负责人对研究工作有全面的把握又有细微的体察。既有宽广的视域又有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力度。 “选题”部分注意点: A、第一层要尽量概括,不要过分渲染,以免一开头就给人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印象。因为这是引题部分,与后面的内容相比,是次要的。 B、第二层中,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相左的各学派的高质量的著述都要提到并给予恰当的评价。这样做,可以显示负责人的胸襟和气度。 C、如果觉得引述的他人成果可能不够全面,某些国外的重要著述可能遗漏了,一时又找不着;就用“据笔者陋见”之类的文字。

【精品】罗湖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_评审书《课题设计论证》活页.doc

登记号 罗湖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填表说明:本表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时,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单位名称等信息,统一用×××代表。否则,一律不得进入评审程序。 课题名称:诗化课文,诗意人生——七绝、五律、七律写作教学初探 课题设计论证 请按如下几部分填写(可附页)。 1.课题提出背景;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含核心概念界定、解决的问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4.研究思路和重要观点; 5.依托理论、研究方法、研究阶段和实施步骤; 6.预期成果成效。 敬请指正! 一、课题提出背景 今年2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 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文化强国,与有荣焉。作为一名教龄近20年的初中语文教师,我也曾为学生断断续续做过一些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尝试。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讲座,其间 有意引导学生齐背中小学课文中所学诗词;中国书法史系列讲座,让学生惊讶于耳熟能详的古代先 贤们难得一见的书法风采;数十首课外经典诗词背诵,丰富了学生的记忆储存。 诗歌,被誉为“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毋庸置疑,中华好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无论如何美誉之,均不为过。然而,曾几何时,必学必考《诗经》的千年科举一朝废了,近代学堂挤 压诗学的课程多了,数十年中考高考作文“诗歌除外”了,各省市中考诗词鉴赏题稀罕了。除了《木 兰诗》《龟虽寿》之类字数较多的诗,古诗词公开课绝对少有。我呢?除了让学生翻来覆去地背以 应付默写题,除了蜻蜓点水式地简析课内古诗词以完成教学任务,曾经很长时间很少在诗词教学方 面花心思,扪心自问,愧对唐宋先贤。 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火了,六场总决赛火到了CCTV1黄金时段,上海的高二女生武亦姝登顶折桂,让人刮目相待;工科女博士陈更,几度打擂,舌灿如莲,战绩斐然。第二季又开播了,火 遍了华人世界。我也追,答对了自豪,答错了拍脑。来自成都的中学语文老师夏昆,去年参赛时的 上佳表现严重刺激了我,于是我也开始潜心钻研诗歌,胡诌乱道了,近日还整理自己近几年“轻如 鸿毛”的创作,取名“若鸿诗选”以自娱自乐。 ——活页1——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编号 (省规划办填写) 课题名称:培养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此表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要求同申请书的“设计论证”和“可行性分析”两部分,但不得出现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没匿名者,不进入评审程序) 一、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1.课题的界定 “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2.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现状述评: 在国外,有关养成教育的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并且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但是他们的研究是依托本国学生的现实与自己的社会背景而展开的,他们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教育实际同我国中小学的实际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已有研究基本侧重于学生道德发展和形成的一般理论研究方面,对学生具体道德行为养成的研究还是不够的。总的来说,对学生道德发展和形成过程中“行”的研究比较少,往往注重“知、情、意”这几方面的研究。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 国内有些学者致力于引进消化吸收养成教育的理论,给我国的养成教育带来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历来重视习惯的培养,他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孔子说:“少若成天性,习惯如自然”。贾谊认为:“习与智长”。王夫之还说:“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我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潘菽主张“信习论”。这也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积千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但是这些理论主要侧重于一般理论的研究,范围广,起点高,理论性强,操作性不够。 近年来,从行为习惯入手来研究学生德育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本课题研究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行为习惯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来探索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原理、方法和途径,为我校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 3.选题意义: 我校是一所城郊农村小学,在校学生都来自城郊农村家庭,由于地处城郊,家长多为外出打工、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孩子由年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管理,孩子的隔代教育与学校管理脱节,造成了家庭教育环境差,家长缺乏教育方法,子女无人管理的现象相当严重。

论证活页

全省党校系统科研项目《课题论证》活页课题名称:乡村基层治理问题研究 1.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2.本课题研究的主 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创新之 处。3.前期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3000字以内。 1.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1)现状述评 加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提升乡村基层治理水平是党的十 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当前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重要任 务,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治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 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报告提出:“创新社会治 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 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 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 序。”党中央最近一段时期以来围绕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特别 是乡村基层的社会治理所制定的一系列文件与决议显示了一个 政策信号,即乡村基层治理的发展必须紧紧内置于农村现代化 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创新农村基层治理的模式,提升农村社会 治理的水平和能力,最终实现整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 现代化,这是在新时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而在农村提出的一项具体且重大的战略步骤。 十八大以来,对乡村基层治理的理论思考取得了较大的进 展,内容亦日益丰富,涉及乡村基层治理的重点难点、乡村基 层治理结构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完善乡村基层治理保 障机制等诸多内容,归纳起来,学者们主要从四个维度探讨乡 村治理模式: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维度,该维度强调从国家与社 会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乡村社会治理模式;治理权威秩序维度, 主要涉及社区权威、村规民约、宗族因素以及其他社会力量 等;农村财税体制改革维度,认为当前乡镇财政危机税源不

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界定、省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一)、本课题的界定 2014年4月,教育部正式下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该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指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更加准确反映人才培养要求。所谓“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素养”,即希望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使某些学习技能内化为平日的修养并使之终身受用。“核心素养”,即最重要的最具价值性的最符合时代要求的素养要求。而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即是在“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择要挑出具备鲜明学科特征的素养要求。 教育部郑富芝司长撰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适应于一切情境、所有人的普遍素养。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恩山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一种跨学科素养,它强调各学科都可以发展的,对学生最有用的东西,是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表现。 (二)、本课题省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体系研究”课题组提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设想,辛涛提出,

在核心素养的遴选时要遵守素养可教可学的原则。到目前为止,核心素养主要是作为贯通各学科的顶级设计来研究,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必然要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实现,因此学科核心素养将成为重要研究问题。 二、课题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研究目标、研究内容 (一)本课题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学科的若干知识、技能和能力,而是要同时指向人的精神、思想情感、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生成与提升。学科教学要有文化意义、思维意义、价值意义,即人的意义! 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良好的教育。在我们中小学,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学科知识掌握得很熟练很牢固,解题能力也很强,学科教学也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北师大肖川教授认为:“从学科角度讲,要为素养而教(用学科教人),学科及其教学是为学生素养服务的,而不是为学科而教,把教学局限于狭隘的学科本位中,过分地注重本学科的知识与内容,任务和要求,这样将十分不利于培养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并具有丰富文化素养和哲学气质的人才。”因为一个人的知识可能不丰富,能力可能不突出,但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旧是美好的。为此,教师要改变以往那种只注重“传导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模式,更多地关注如何使学生将能力内化为素养,从而为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探究与实践)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课堂有效练习的探究与实践 此表供匿名评审使用,填写要求同申请书的“课题设计论证”和“可行性分析”两部分,但不得出现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姓名、单位名称等个人资料。(可加页)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了很大改变,但其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数学练习活动设计上依然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操作。成绩主导,多练多算使学生成为做题机器。练习模式单一化,毫无新鲜感可言,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急需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练习活动”的改革之路,所以提出“课堂有效练习的探究与实践”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2、有意义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即新旧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包括身与心、认知与情感、逻辑与直觉等都和谐统一起来,其结果既是认识和能力的发展,又是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同时有意义学习的结果能得到自我确认,所以有效的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学习,而机械的学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但学习的结果常常不得不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强化,所以我们认为这是一种低效的学习。 3、《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理念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游戏运动包的有效运用 注意事项:本活页中一律不得出现申报人、主要参与者及有关单位等有效信息,否则按放弃申报处理

五、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樊小花:2012年的微型课题《保育教师对农村家长在幼儿卫生习惯养成中指导作用研究》已于2013年10月完成,并由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颁发了结题证书;多次获得省市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园长称号。 高小婵:2012年的微型课题《保育教师对农村家长在幼儿卫生习惯养成中指导作用研究》已于2013年10月完成,并由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颁发了结题证书;多次获得市县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本课题负责人是幼儿园园长和副园长。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一级职称1人,二级职称7人。年龄均在31—37之间。她们长年在一线进行教学与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幼儿管理与科研经验。主要研究人员的情况分述如下: 张妮:毕业于陕西省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教师,从事学前教育工作6年。教学成绩优秀,教研成果突出,公开教学效果显著。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市级奖励。 汪芳侠:毕业于陕西省渭南师范学院中文专业,二级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5年。大班班主任,教学骨干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荣获国家和省级奖励。 肖晓娟:毕业于陕西省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二级教师,教学骨干教师,小班班主任,从事学前教育工作6年。2013和2014年先后获市县教学能手称号。 孙亚萍: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二级教师,骨干教师。从事幼教工作6年,教学成绩优秀,教研成果突出,公开教学效果显著。曾获得市县优秀保育员、模范班主任称号,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市级奖励。 马小英:毕业于陕西省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东区小学二级教师,在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方面成绩突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17年,其中班主任管理工作10余年,发表的论文荣获市级一等奖。 刘薇:毕业于渭南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从事幼教工作3年,教学骨干教师。 三、完成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本课题对于研究资料开展书籍期刊、体育运动包实物与网络知识相结合,认真研读国内外关于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研究,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理论结构,以我园的学生生活状况为研究积极进行调查问卷,形成初期的资料研究。课题分阶段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分阶段成果和最终研究成果,当然这一切的成果离不开上级领导和学校对这一课题研究的经费支持。领导的指导关心、研究课题人员的努力、经费支持等,本课题一定会达到预期目标,形成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游戏活动指导理论体系和幼儿园对于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指导模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