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肖邦练习曲op25 no1》音像版之比较

《肖邦练习曲op25 no1》音像版之比较

《肖邦练习曲op25 no1》音像版之比较
《肖邦练习曲op25 no1》音像版之比较

《肖邦练习曲op25 no1》音像版之比较

发表时间:2019-06-13T15:31:22.68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0期作者:胡宇静

[导读] 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即浪漫主义乐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在创作上表现出一种对个人主观感情的崇尚,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并且对未来充满了幻想。浪漫乐派的大音乐家肖邦,曾作出了多部练习曲,表现出了很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能够获得对肖邦本人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即浪漫主义乐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在创作上表现出一种对个人主观感情的崇尚,向往大自然的美好,并且对未来充满了幻想。浪漫乐派的大音乐家肖邦,曾作出了多部练习曲,表现出了很鲜明的艺术特色,通过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能够获得对肖邦本人及其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技巧与情感;练习曲;肖邦

前言

钢琴在西方音展的历史长河中,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它被称为乐器之王,音域广,音色深沉可清澈。诸多乐曲通过钢琴来演绎都达到了意外的效果,而为了钢琴技术所创作的练习曲更是把钢琴的技巧、音色、特性充分发挥了出来。

一、乐曲的创作背景

(一)练习曲op25 no1的作品来源

Op25 no1这首练习曲创作于1863年,全曲非常具有诗意,被认为最能体现肖邦音乐特色的乐曲之一。想要体会如何演奏此曲,就必须想象是在弹奏一把艾俄洛斯琴—这把琴能够发出所有音域的音色;艺术家的手在不停地在琴弦上翻飞起舞,寻找那丰富、深沉、如同阿拉伯式花纹般繁复奇异的音响,而听众仍然能够在整个演奏中听到浑厚的低音和精致的高音。这是舒曼在听完肖邦演奏完此曲后的感受。

(二)乐曲结构

乐曲使用的是延绵不断的快板所演奏,从开头到结尾音乐的形象都保持了统一,整体的曲式结构是标准的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呈示部:从一到十六处是主题的呈示部,右手的旋律声部具有歌唱性和流动性。从第一小节开始是降A大调,在第4小节处开始离调到了f小调,第6小节离调至降G大调,第8小节结束在降A大调属和弦的半终止上;从第九小节开始就是在是对第一乐句的变化再现。终止则是在第十六小节的C大调上。

展开部:是从第十七小节到第三十五小节,这是一段具有对比性的开放段落,和声的进行是以两小节为单位,第十七小节是在f小调上将主题材料移低小三度,从二十三小节开始,调性转为D大调,从第25小节开始调性随之转为降A大调,在31-34小节出现了低音属准备。

再现部:从三十六到四十三小节是变化并且有省略的再现段,整个乐句是降A大调主属和弦的进行,完全终止则是在在降A大调的主和弦上。

尾声:此练习曲的尾声是采用的是主调上的主音做低声部的持续音,并以6小节的分解和弦作为补充。

(二)乐曲的技巧及情感表现

这首练习曲的结构清晰明朗,材料也比较统一,相对于练习曲而言,这更像是一首诗。这首练习曲的演奏更像是将一个持续波动的降A 大调主和弦用踏板向上延伸到高音区。通过这些混合音响,可以听到宽广的重音衬托出美妙的旋律向前流淌。在曲子中部,一个由主旋律衍生出来的男高音声部置于其他和弦的洪流之上。这些都是演绎这首作品的精髓及技巧上所需要的准备。

Op25 no1这首练习曲强调旋律与伴奏织体完美结合的连贯性和细腻表达对于呈现这首作品的重要性,以及仅仅使用同一手指和手部在较大伸展动作时要弹奏出均匀而浑厚的音色,这需要轻盈的触键才能营造出这种诗意氛围。这样的氛围笼罩着肖邦所写的琶音,这些琶音不仅具有和声功能,而且还成为旋律无形的支撑。

因此这样两种元素(旋律与琶音)需要迥然不同的细致练习,只有当蕴藏在其中的难点被逐一攻克后才能将两种元素和谐的融为一体。首先,练习旋律线条,确保右手5指在触键时的坚定和音质。具有歌唱性和富有表情的部分均由右手弹奏。在练习时,5指要保持稳固并稍微弯曲,灵活放松的手腕有助于连续的八度跳跃,手部高高抬起。

在练习时,要多练习右手高声部的力度变化,而左手的低声部始终保持弱奏。我们可以进行变节奏练习来掌握这首练习曲,比如第一小节,每一拍的最后三个音组成琶音变节奏练习。这些由后三个音组成的琶音要被迅速、轻巧的弹出来,手指轻轻掠过琴键,5指为了演奏出旋律所需要的音色则需要按住琴键并保持完整的四分音符时值,注意不要用手的运动代替手指的弹奏。这些都可作为变化练习来达到曲子所需要的音色。

另外,此曲伴奏部分中那富有诗意的空灵的气质完全建立在手指的轻巧的触键上,因此演奏者应竭尽所能的避免由手部动作导致的手指触键过重,这样会使音色不够纯净,从而破坏和谐的倾泻般的音幕的效果。

二、从音乐的不同要素分析演奏家的音像版

(一)速度

瓦伦蒂娜:从开始的呈示部速度就保持在Allegro上,右手旋律线条有很强的流动感,中部也就是第17小节开始做了一小节的渐慢处理,随即又恢复原速。再现部速度也与呈示部一样,但在尾声也就是第44小节处做了渐快处理,到47小节又稍稍放慢了速度直至结束。

霍格维茨:速度在曲子原有的速度上稍稍放慢了一些,在中部时稍加速,在第22小节处开始明显加速。33小节处恢复一开始的速度,直至全曲结束。

鲁宾斯坦在:速度适中,在第四小节处做了渐慢渐弱的处理,到了中部的第22小节速度渐渐提升,到34小节处减慢恢复原速。在尾声的第47小节处做了减慢直至结束。

(二)力度

瓦伦蒂娜:呈示部整体呈现处大波浪状的渐强,第9小节处先渐弱后渐强。尾声处也是同样先渐弱再坚强,最后再次做减弱处理。

霍格维茨:全曲从弱拍弱位开始,随着右手的旋律线的渐强而渐强。在第14小节处不止突出了旋律音,也把紧跟旋律音的第二个音也加强了力度。在第二十小节处同样把左手每一拍的第三个音做了加重处理。再现部与呈示部一样随着旋律的变化力度也随之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