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笔记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笔记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笔记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笔记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笔记

一、感冒:寒荆热银暑新加,阴蕤气参寒热解,阳虚麻附血葱白。 (西医病名:上呼吸道感染)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人参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穹,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人参、生姜+荆芥、防风(用荆芥、防风时去掉生姜)

荆防达表汤: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

辨证要点: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银翘散: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竹叶、淡豆豉、荆芥穂、牛蒡子、薄荷、银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银花、连翘为君9克,其他药5-6克。也有以荆芥、淡豆豉为君的。)

辨证要点:有汗,舌苔薄黄,脉浮数。病机: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银花、扁豆花9克,其他6克)

辨证要点:脉濡、脉滑、脉腻。病机: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

卫不和,肺气不清。

4、参苏饮:参苏二陈汤,枳桔葛前香,气虚风寒症,调和枣和姜。

(苏叶、葛根为君发散风寒,解肌透邪。十一味药各4克)

辨证要点: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反复感冒,脉浮无力。

病机: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5、

加减葳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葱白)

(玉竹9克、薄荷4.5克为君,淡豆豉为臣12克,炙甘草1.5克,其他药5克左右) 辨证要点:舌红少苔,脉细数(所有阴虚证的舌脉特点)。

病机: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感冒辨病要点:恶寒发热。病机:卫表不和,正邪相博。

感冒用药特点:药量与剂量比较轻,发汗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要中病即止,煎药不要久才能保证疗效。

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痰湿二三痰热清,肝火黛泻亏沙参。

【西医病名:急(慢)性支气管炎】

外感咳嗽:

1、

三拗汤:人老“珠”黄。(杏仁、甘草、麻黄)

(由麻杏石甘汤去石膏而来,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

草不炙,各30克) 止嗽散:陈庚百草园借钱。(陈皮、桔梗、百部、甘草、紫苑、荆芥、前胡)

(紫苑10克、百部10克为君,陈皮5克,甘草炒4克,其他10克)

辨证要点: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病机:风寒袭肺,肺气失宣。

2、

桑菊饮:荷叶杏花,草根更俏。(薄荷、桑叶、杏仁、菊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桑叶7.5克,菊花3克为君,薄荷2.4克为臣。甘草2.4克,其他6克左右)

辨证要点:有汗,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病机:风热犯肺,肺失清肃。

3、

桑杏汤中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象贝亦大贝,浙贝的一种)

(桑叶3克、杏仁3克为君,杏仁4.5克,沙参6克,其他3克)

辨证要点:干(干咳、咽喉干痛、唇鼻干燥、口干、舌质红干),脉浮数或小数。病机:风燥伤肺,肺失清润。

内伤咳嗽:

1、

二陈汤:老陈下梅岭。(甘草、陈皮、半夏、乌梅、茯苓)

(半夏9克为君,橘红9克为臣,茯苓6克,炙甘草3克,加生姜3克,乌梅1枚) 平胃散:苍术皮老厚。(苍术、陈皮、甘草、厚—————————————————————————————————————————————————————

朴)

(苍术9g为君,厚朴6g为臣,陈皮9g,,甘草3g)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来借书。(莱菔子、白芥子、苏子)(各药9g。)

辨证要点:胸闷脘痞大便溏,舌脉无热象。病机:脾湿化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

清金化痰汤:桑芩栀二母“卖”瓜梗“和”红苓草。(桑白皮、黄芩、栀子、浙贝母、知母、瓜蒌皮、桔梗、橘红、茯苓、甘草)

(黄芩、栀子4.5g,桔梗6g,麦冬、橘红、贝母、茯苓9g,甘草1.2g,其他3g) 辨证要点:口干而黏欲饮水,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病机:痰热壅肺,肺失肃降。

3

:加减泻白用泻白,再加味知芩桔麦。(古方中有些方子用粳米,有些不用) (桑白皮9克桔梗6克地骨皮甘草(炙)各4.5克知母2.1克麦门冬黄芩各1.5克五味子20个。)

泻白散:泻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参茯知芩皆可入,肺热喘嗽此方医。 (桑白皮为君,地骨皮为臣,各15g,粳米6g,炙甘草3g) 辨证要点: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病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

辨证要点:舌红少苔,脉细数。病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

—————————————————————————————————————————————————————

咳嗽辨病要点:症状第一项写的咳嗽,以咳嗽为主症。辨证先辨外感内伤,脉浮为外感咳嗽。还要注意与虚劳鉴别。虚劳见第二十八节。并不是症状第一项写的咳嗽就辨病为咳嗽。

三、哮病:哮冷射干热定喘,寒包厚朴风痰亲,

虚哮固本喘脱回,肺脾六君肾生金。

发作期:

1、射干麻黄汤:细心将东麻园五枣射下。(细辛、生姜、款冬花、麻黄、紫苑、五味子、大枣、射干、半夏)

(麻黄12g为君,生姜12g,半夏9g共为臣。五味子3g,大枣7枚,其他药9g) 小青龙汤:少将为马甘心下跪。(芍药、干姜、五味子、麻黄、炙甘草、细辛、半

夏、桂枝)

(以麻黄、桂枝为君,干姜、细辛为臣。麻黄、桂枝、半夏各9g,其他各6g。) 射干麻黄汤,治里为主,下气平喘之功强。小青龙汤治表为主,解表散寒之力

大辨证要点:哮鸣如水鸡声,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

病机: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畅。

2、

定喘汤:定喘白果麻杏桑,苏子冬花草夏黄。

(白果10g,麻黄6g为君,苏子12克、甘草3克、款冬花10克、杏仁6克、

桑白皮10克、黄芩6克、半夏10克。)

越婢汤:青龙坛无新贵。(大青龙汤没有杏仁桂枝) —————————————————————————————————————————————————————

(麻黄9g,石膏18g,生姜9g,甘草5g,大枣5枚)(麻黄,石膏比例1:2,视

有汗无汗加减)

大青龙汤:石膏将找麻黄汤。(石膏、生姜、大枣+麻黄汤)

(麻黄9g,桂枝8g,炙甘草3g,苦杏仁10g,生姜4片,大枣6枚,石膏24g) 大青龙汤治疗表里有火,小青龙汤治疗表里有饮,大青龙汤目的发汗,没有表

闭不能用,小青龙汤目的化饮,没有表证也可以用。)(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越

脾汤都治疗表寒里热,张仲景用大青龙汤必提烦躁二字,麻杏石甘汤主治汗出而喘

无大热,临床有汗无汗都可以用,越脾汤主治自汗出无大热,治风水为主) 麻黄汤:干妈贵姓,(甘草、麻黄、桂枝、杏仁)

(麻黄9g为君,桂枝6g为臣,杏仁12g为佐,炙甘草3g为使)

定喘汤,下气为主。越婢汤,治风水为主。

辨证要点:痰鸣如吼,面赤身热汗出。病机:痰热蕴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3、厚朴麻黄汤:厚朴麻黄夏杏膏,更加五味方正妙。

(厚朴9g麻黄12g 石膏9g杏仁10g 半夏10g干姜6g 细辛6g 小麦30g 五味子6g) 表证明显用小青龙加石膏汤。表证不重,肺胀胸满症状突出用厚朴麻黄汤辨证要点:无汗+表证(恶寒发热等)+里热证(烦躁、大便干等),舌尖边红,脉弦紧。病机: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

4、

辨证要点:声如拽锯或吹哨笛,起病急常倏(shu)忽来去,发前有先兆。

病机: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

5、虚哮——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

平喘固本汤:气下沉下身,数款陶瓷无尘。(坎脐、法夏、沉香、冬虫夏草、党参、苏子、款冬花、胡桃肉、灵磁石、五味子、橘红) (党参15克,五味子6克,冬虫夏草6克,胡桃肉12克,灵磁石18克,沉香、坎脐、苏子各15克,款冬花12克,法半夏12克,橘红6克。)

辨证要点:哮鸣如鼾,动则喘甚,发作频繁,爪甲青紫。

病机:哮病久发,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6、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救逆汤合生脉饮(,,,,年没有此证) 回阳救逆汤:四逆汤合六君子汤,再加五味子、麝香、肉桂组方(速记:回阳救逆四五六:四逆汤、五香肉、六君子)

四逆汤:附草姜(生附子、炙甘草、干姜)

生脉饮:参麦味。(人参、麦冬、五味子)

(人参10g为君可补气。麦冬15-20g为臣可清热养阴,五味子10g为佐则固涩心气。这一补。一清,一收。于是气回。津液生。)

辨证要点:四肢厥冷,汗出如油。

病机:痰浊壅盛,上蒙清窍,肺肾两亏,气阴耗伤,心肾阳衰。—————————————————————————————————————————————————————

缓解期:

1、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

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陈皮、半夏【人参(9克) 白术(9克) 茯苓(9克) 炙甘草(6克) 陈皮(3克) 半夏(4.5克】四君子汤:参苓术草四君汤。(人参为君10g、白术为臣9g、茯苓为佐9g、炙甘草为使6g) 辨证要点:自汗,易感冒,食少便溏。

病机:哮病日久,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健运无权,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

2、

生脉地黄汤=生脉饮+六味地黄汤

六味地黄汤:地八山山四,丹泽茯苓三。(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数字代表剂量,单位为钱,换算为一钱约等于3克)

金水六君煎:金水六君用二陈,再加熟地与归身。(二陈汤+熟地、归身)(当归6克熟地9,15克陈皮4.5克半夏6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 (使用本方,辨证除掌握“脉沉细”外,尚有“痰咸”一证,肾虚水泛者,脉必细小而沉,尤以两尺为甚。此为辨证要点,亦为应用本方不易掌握之难点) 辨证要点:腰酸腿软。病机:哮病久发,精气亏乏,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原,津凝为痰。

哮病辨病要点:喉中有哮鸣声。(病机:?、外邪侵肺,肺不布—————————————————————————————————————————————————————

津,聚液成痰。?、饮食不当或思虑过度,脾不建运,聚液成痰。?、先天不足或肺病及肾,肾虚不能蒸化水液,聚液成痰。)

四、喘证:喘寒麻黄里热石,热桑浊陈气痹五,

肺虚生脉肾虚匮,正虚喘脱用参附。(慢性支气管炎) 实喘:

1、

华盖散:橘树杏林,桑皮麻草。(橘红、紫苏、杏仁、茯苓、桑白皮、陈皮、麻黄、甘草) (麻黄为君、紫苏、杏仁为臣、陈皮、桑白皮、赤茯苓各6g、甘草3g) 辨证要点:无汗,脉浮紧。病机:风寒上受,内舍于肺,邪实气壅,肺气不宣。

2 (无汗而喘、身恶寒、口不干不渴,主要用麻黄汤,以辛温散之。

有汗而喘、身大热、口干口渴,主要用白虎汤,辛寒来清之。

身无大热而喘,宜用麻杏石甘汤两解,汗出而喘可用此方,无汗而喘只需加大麻黄剂量亦

可用此方。)

辨证要点:形寒身热,既有表证又有里热证(舌边红,苔薄白或罩黄,脉浮数或滑)。病机:寒邪束表,热郁于肺,肺气上逆。

3、桑白皮汤半夏苏,杏仁贝母芩连栀。

(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山栀黄芩黄连各2.4克)

辨证要点:面赤咽干,小便赤涩大便秘。病机:邪热蕴肺,蒸液成痰,痰热壅滞,肺失清肃。

—————————————————————————————————————————————————————

4、辨证要点:呕恶食少无热象。病机:中阳不运,积湿生痰,痰浊壅肺,肺失肃降。

5、

五磨饮子:香香务实郎。(木香、沉香、乌药、枳实、槟榔) (木香沉香槟榔枳实台乌药各等分,白酒磨服。)

(气上宜降之,故用沉香、槟榔;气逆宜顺之,故用木香、乌药;佐以枳实,破其滞也;磨以白酒,和其阴也。)

辨证要点:遇情绪刺激而诱发(气滞特点)。病机:肝郁气逆,上冲犯肺,肺气不降。虚喘:

1、补肺汤:补肺味参芪,熟地苑桑皮。(五味子、人参、黄芪、熟地、紫苑、桑白皮) (桑白皮、熟地黄各60克,人参、紫菀、黄耆、五味子各30克) 辨证要点:自汗畏风,面颧潮红。

病机:肺气亏虚,气失所主。或肺阴亦虚,虚火上炎,肺失清肃。

2、金贵肾气丸=六味地黄丸+附子、桂枝

(干地黄240g,山药、山萸肉120g,泽泻、茯苓、丹皮90g,桂枝、炮附子30g,混合研细,炼蜜为丸,每丸9g,早晚各服一丸,温开水送服) (本方两大特点:阴中求阳、少火生气。本方意在徐生肾气,而不在速壮肾阳) 参蛤散:人参、蛤蚧

辨证要点:跗肿,汗出肢冷或足冷,汗出如油。病机:肺病及肾,肺肾俱虚,气失摄纳。

—————————————————————————————————————————————————————

3、参附汤加减:【常用药:龙骨、人参、黄芪、炙甘草、冬虫夏草、牡蛎、山萸肉、五味子、蛤ge蚧粉(送服)等】:龙骨生奇草,冬虫母鱼味。

辨证要点: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病机:肺气欲绝,心肾阳衰。

喘证辨病要点: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与哮病鉴别:有声为哮,无声为喘)

五、肺痨:肺痨阴亏月华丸,虚火百合鳖甲散,气阴保真损补天。 (肺结核)

1、月华丸方擅滋阴,二冬二地沙贝苓,山药百部胶三七,獭肝桑菊保肺金。

(菊花、桑叶各60g,獭肝、三七各15g,其他各30g熬膏,将阿胶烊化,炼蜜为丸,每服5-10g,日服2-3次)

辨证要点:干咳,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数。病机:阴虚肺燥,肺失滋润,肺伤络损。

2、

秦艽鳖甲散:秦艽鳖甲地骨柴,知母归梅青蒿来。

(柴胡鳖甲地骨皮各30克秦艽当归知母各15克。上药研为粗末。每次15克,用水200毫升,加青蒿5叶,乌梅1个,煎至140毫升,去滓,临卧、空腹各一服。) 辨证要点:呛咳气急,急躁易怒或胸胁挚痛。

病机:肺肾阴伤,水亏火旺,燥热内灼,络损血溢。—————————————————————————————————————————————————————

3、保真汤:保真参芪术草味,赤白苓芍天麦归,知柏柴朴地骨皮,陈莲二地姜枣随.

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

益脾神。辨证要点:咳嗽无力,畏风怕冷,纳少便溏,舌边有齿印。

病机:阴伤气耗,肺脾两虚,肺气不清,脾虚不健。

4、补天大造丸:补天大造八珍好,除去川芎与甘草,芪枸鹿归河车益,怀山远志同酸枣。辨证要点:咳逆喘息,面浮肢肿或大肉尽脱,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肺痨辨病要点:咳嗽、咳血、潮热、盗汗、身体逐渐消瘦。(与虚劳鉴别:肺痨

病位在肺,虚劳五脏并重,以肾为主,肺痨主在阴虚,虚劳阴阳并重)

六、心悸:悸怯定志心血脾,阴天阳桂水饮苓,瘀阻桃桂痰火温。 (心律失常)

辨证要点:善惊易恐,恶闻声响易惊醒。病机:气血亏损,心虚胆怯,心神失养,神摇不安。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归脾汤:四君归期早,远知龙眼香。(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黄芪、大枣、远志、龙眼、木香)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耆(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人参3g,木香1.5g,甘草(炙)1g】

辨证要点:面色无华(血虚的特点)。病机:心血亏耗,心失所养,—————————————————————————————————————————————————————

心神不宁。

3、天王补心丹:补心归茯二冬仁,远地味朱桔三参。

【人参(去芦)、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各15g,当归(酒浸)、五味

子、麦门冬(去心)、天门冬、柏子仁、酸枣仁(炒)各30g,生地黄120g。】(生地黄为君,天冬、麦冬、酸枣仁、柏子仁、当归为臣)

朱砂安神丸:朱砂安神东桓方,归连甘草合地黄。

【朱砂(另研,水飞为衣) 15g,黄连(去须,净,酒洗)18g,炙甘草16.5g,生地黄4.5g,当归7.5g。】(朱砂为君,黄连为臣)

辨证要点:舌红少苔脉细数。病机:肝肾阴虚,水不济火,心火内动,扰动心神。

4、

参附汤:【人参15克,附子(炮,去皮、脐)30克】辨证要点:面色苍白(阳虚的特点)。病机: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

5、(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

【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甘草(炙)各6g】

(茯苓为君,桂枝为臣)

辨证要点:胸闷痞满,渴不欲饮。病机:脾肾阳虚,水饮内停,上凌于心,扰乱心神。

辨证要点:刺痛,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所有血瘀的特点)。

病机:血瘀气滞,心脉瘀阻,心阳被遏,心失所养。—————————————————————————————————————————————————————

7、(黄连+温胆汤)

温胆汤:二陈汤+枳实、竹茹

(川连6g,竹茹12g,枳实6g,半夏6g,橘红6g,甘草3g,生姜6g,茯苓

10g)

辨证要点: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病机:痰浊停聚,郁久化火,痰火扰心,心神不安。

心悸辨病要点:症状第一项写的心悸,以心悸为主症。注意与虚劳鉴别(虚劳:第二十八节),并不是第一项写的心悸就辨病为心悸。

七、胸痹:胸痹四实加三虚,血瘀血府气柴胡,

痰闭瓜蒌寒枳实,气生阴天阳参附。

(心肌梗死、心绞痛、冠心病)

1、血府逐瘀汤:川牛耕地,当“家”烧柴,只炒红桃。(川芎、牛膝、桔梗、生地、当归、赤芍、柴胡、枳壳、甘草、红花、桃仁)

(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桃仁、红花为君,赤芍、川芎、牛膝为臣) 辨证要点:刺痛,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有瘀斑。病机: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

2、柴胡疏肝散:陈川香只烧干柴。(陈皮、川芎、香附、枳壳、芍药、甘草、柴胡) 【陈皮(醋炒)、柴胡6g,川芎、香附、枳壳(麸炒)、芍药各4.5g ,甘草(炙)1.5g。】

—————————————————————————————————————————————————————

(柴胡为君,香附、川芎为臣)(柴胡疏肝散是四逆散加川芎、香附、陈皮,枳实改枳壳)(四逆散跟四逆汤是2种不同的方子,四逆散:枳实、芍药、炙甘草、柴胡。四逆汤:附子、炙甘草、干姜)

辨证要点:遇情志不遂诱发或加重。病机: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心脉不和。

3

涤痰汤:二陈去乌梅,男人是蜘蛛。{(二陈汤—乌梅=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制南星、人参、石菖蒲、枳实、竹茹} 【南星(姜制) 半夏(汤洗七次)各2.5克枳实(麸炒) 茯苓(去皮)各6克橘红4.5克

石菖蒲人参各3克竹茹2.1克甘草1.5克】

(涤痰汤是在导痰汤基础上又加石菖蒲、竹茹、人参而成,较之导痰汤又多开窍扶正之功。) 辨证要点:脉滑(肥胖,肢体沉重,纳呆便溏)。病机:痰浊盘踞,胸阳失展,气机痹阻,脉络阻滞。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辨证要点:猝然心痛如绞,遇寒发病或加重,面色苍白。病机:素体阳虚,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心阳不振。

十全大补汤=四君+四物+黄芪、肉桂

(八珍汤偏于平补气血;十全大补汤偏于温补气血,体寒者用之更宜。人参养营汤跟十全大补汤相比较更有安神的作用。)

辨证要点:倦怠乏力,动则益甚。病机: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 6、炙甘草汤参桂姜,麦地?枣麻仁襄。【别名复脉汤:—————————————————————————————————————————————————————

甘草(炙)12g,生姜(切)9g,桂枝(去皮)9g,人参6g,生地黄50g,阿胶6g,麦门冬(去心)10g,麻仁10g,大枣(擘)10枚。】(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炙甘草、人参、大枣、阿胶、麦冬、麻仁为臣)

辨证要点:舌红少苔,脉细数。病机:水不济火,虚热内灼,心失所养,血脉不畅。

7、

右归饮:杜仲父子要炒熟鱼狗肉。(杜仲、附子、山药、甘草、熟地、山茱萸、枸杞、肉桂) 【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山药6克(炒) ,山茱萸3克,枸杞6克,甘草3,6克(炙) ,杜仲6克(姜制),肉桂3,6克,制附子3,9克】(金匮肾气丸平补肾气,以调整水液代谢为主,右归丸滋阴补肾则是以恢复藏精功能为主。) 壮水之主第一方左归饮,益火之源第一方右归饮。

辨证要点:面色?白,四肢欠温或肿胀(跟寒凝心脉症状相似,注意鉴别一个重点在寒,一个重点在虚)。病机:阳气虚衰,胸阳不振,气机痹阻,血行瘀滞。

八、不寐:不寐二实三虚证,肝火龙胆痰热温,

心肾六交心脾归,心胆安神合枣仁。(神经官能症) 1,、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皇帝通知归龙卸柴草车。(黄芩、生地、木通、栀子、当归、龙胆草、泽泻、

柴胡、甘草、车前子) 【龙胆草(酒炒)6g,黄芩(酒炒)9g,山栀—————————————————————————————————————————————————————

子(酒炒)9g,泽泻12g,木通9g,车前子9g,当归(酒炒)8g,生地黄20g ,柴胡10g,生甘草6g。】(龙胆草为君,黄芩、栀子为臣) 辨证要点:急躁易怒。病机:肝郁化火,上扰心神。

2 辨证要点:胸闷脘痞。病机:湿食生痰,郁痰生热,扰动心神。 3、辨证要点:食少便溏。病机:脾虚血亏,心神失养,神不安舍。

4、交泰丸:黄连、肉桂、白蜜为丸

(生川连18克肉桂心3克,研细,白蜜为丸。每服1.5,2.5克,空腹时用淡

盐汤下。) 辨证要点:腰膝酸软,男遗精女月经不调。病机:肾水亏虚,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炽盛,不能下交于肾。

5、酸枣仁汤治失眠,川芎知草茯苓煎。

【酸枣仁(炒)15g,甘草3g,知母、茯苓、川芎各6g。】(酸枣仁为君,茯

苓、知母为臣) 辨证要点:触事易惊,终日惕惕。病机:心胆虚怯,心神失养,神魂不安。

不寐辨病要点:单纯以失眠为主症,表现为持续的严重的睡眠困难。

九、痫病:风定瘀通火龙胆,心脾六归肾左天。

1、

定痫丸主风痫病,天麻贝半茯神苓,丹砂菖志姜竹沥,甘陈蚕虫冬琥星。(水煎,去渣,入姜汁、琥珀、竹沥、辰砂冲服)

病机:痰浊素盛,肝阳化风,痰随风动,风痰闭阻,上干清窍。

2、瘀阻脑络——活血化瘀,熄

—————————————————————————————————————————————————————

——————————————————————————————————————————————————

———

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试题(第十三章)

2019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题及答案中药学试题(第十 三章)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茯苓的性味是: A.甘,寒 B.甘、淡,凉 C.甘、淡,平 D.辛、苦,温 E.甘、酸,平 答案:C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性味是如何确定的。茯苓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味甘而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实为利水渗湿之要药。故答案应选择C。 2.可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的药物是: A.泽泻 B.猪苓 C.茯苓 D.车前子 E.香加皮 答案:C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茯苓的应用。五备选答案中,虽然五味药皆能利水消肿,治疗水肿,但只有茯苓既可祛邪,又可扶正,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之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3.用治水肿,肺痈,肠痈,宜选: A.猪苓 B.茯苓 C 薏苡仁 D.葫芦 E.冬瓜皮

答案:C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ABCDE皆为常用的利水消肿药,均能用治水肿,但只有薏苡仁能清肺肠之热,排脓消痈。治疗肺痈与肠痈,故应选择薏苡仁。 4.猪苓的入药部位是: A. 块根 B. 菌核 C. 果实 D. 全草 E. 块茎 答案:B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中药的入药部位,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备选答案中五种不同的药用部位,只有菌核是真菌茯苓的药用部位,A、C、D、E均非准确选择。 5.治疗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的药物是: A.荠菜 B.泽泻 C.蝼蛄 D.冬瓜皮 E.泽漆 答案:B 答案分析:本试题是测试考生是否掌握了泽泻的应用。五备选答案中,虽然五味药皆为常用的利水消肿药,药性寒凉,但只有泽泻能泄肾经之虚火,主治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潮热之证。故答案应选择B。 6.既能利水消肿,又可清热解暑的药是: A. 葫芦 B. 泽泻 C. 冬瓜皮 D. 薏苡仁 E. 猪苓 答案:C

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方便背诵版

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六淫之邪、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以风邪为主 1)?)暑45)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医学心语论病理。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病机: 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内伤:脏腑失调,內邪上干于肺。病理因素:痰、火 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忌敛涩;内伤咳嗽祛邪扶正,忌宣散。 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2) 56)7)肺阴亏耗三、哮证 宿痰伏肺(夙根),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发 病机: 123肺睥气虚-《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1.?2)表寒里 5 2. 2)3?) 4) 肺痨 阴虚为主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明确病因为“肺虫”,元代《十药神书》 收载十方,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千金要方明确在肺,朱丹? 七、肺胀 《丹溪心法》: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证治汇补》分虚实。 5)八、饮证 《金匮》始有名称,提出“用温药和之”治则 清代叶天士重视脾、肾,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阳虚阴盛,输入失职 ?. 悬饮 胁下1?)肺络)4?)饮停胸胁 12)脾肾阳虚 九、血证 《血证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 : 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病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瘀血阻络,血不循经 治则:治火、治气、治血 1 .鼻衄 1) 2342.齿衄 23.咳血 2) 4.吐血 2)肝火犯胃 3)气虚血溢5.便血 3)肾虚火旺 4)7.紫斑 123)十、心悸 《内经》病因:宗气外泄,心脉不同,突受惊恐,复感外邪 病名首见于《金匮》《伤寒》提出治则及炙甘草汤等 《医学正传》认为尚与与肝胆有关,并区分惊悸与怔忡 ? )2?)气血不足3

2017年安康市中医执业医师基础理论A2型题(7)

2017年安康市中医执业医师基础理论A2型题(7)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瘀血病证的特点 A.刺痛 B.胀痛 C.肿块 D.出血 E.瘀斑 答案:1.B 2.在下列阴阳失调病机中,最易出现虚阳外越的是 A.阴损及阳 B.阳损及阴 C.阴盛格阳 D.阳盛格阴 E.阴虚阳亢 答案:2.C 3.壮热、大汗不止,突然体温下降,肢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证属 A.阳损及阴 B.阴损及阳 C.阳盛格阴 D.阳证转阴证 E.阴证转阳证 答案:3.D 4.“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确切病机是 A.气不摄血 B.气机逆乱

C.血随气脱 D.血随气逆 E.血随气结 答案:4.D 5.气陷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不确切的 A.内脏下垂 B.腰腹胀满重坠 C.里急后重 D.子宫脱垂 E.久则脱肛 答案:5.C 6.食少、胸闷、脘痞、呕恶、腹胀、便溏、苔腻,其病机多属: A.湿浊固阻 B.寒从中生 C.脾气亏虚 D.痰饮凝聚 E.中焦气滞 答案:6.A 7.气虚、阳虚、亡阳三证的共同特点是 A.脉微 B.舌淡 C.肢冷 D.面色苍白 E.汗出 答案:7.B

8.下列不属于瘀血痹阻心脉及心的阳气虚衰的表现是 A.心胸憋闷疼痛或暴痛 B.心悸怔忡惊恐 C.心烦失眠多梦 D.肢冷、汗出 E.脉伏不出 答案:8.C 9.下列不属于心血亏虚的病理表现是 A.血脉空虚而见脉细无力 B.心神失养而记忆力减退 C.面失荣养而面白无华 D.目失濡养干涩昏花 E.阳不入阴,神不守舍而见失眠多梦 答案:9.D 10.虚火灼肺的临床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干咳无痰 B.潮热颧红 C.五心烦热 D.痰中带血 E.自汗 答案:10.E

最新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整理

中医内科学精华笔记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 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泻白散合黛蛤散 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四、哮证 1. 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 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练习题第一套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练习题第一套 1.下列激素中哪种不是由肾脏产生的: A.肾素 B.1,25—二羟胆钙化醇 C.雌性激素 D.促红细胞生长素 E.前列腺素 2.甾体类激素是: A.胰岛素 B.甲状腺素 C.生长素 D.肾上腺皮质激素 E.胃肠激素 3.下列哪种激素属非含氮激素: A.肾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黄体生成素 E.氢化可的松 4.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一信使: A.Ca2+

B.cAMP C.cGMP D.5'AMP E.肾上腺素 5.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第二信使: A.ATP B.ADP C.cAMP D.5'AMP E.AMP 6.关于内分泌系统最佳的描述是: A.区别于外分泌腺的系统 B.无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的腺体 C.分泌物通过体液传递信息的系统 D.包括内分泌腺与分散存在于机体各处的内分泌细胞的一个大系统 E.全身的内分泌细胞群及其分泌的激素的总称 7.cAMP作为第二信使,它的作用是先激活: A.腺苷酸环化酶 B.磷酸二酯酶 C.蛋白激酶 D.DNA酶

E.磷酸化酶 8.肽类激素合成的部位一般是在: A.细胞核膜 B.核糖体 C.细胞膜 D.高尔基体的颗粒 E.溶酶体 9.胃肠壁的内在神经丛对胃肠活动具有: A.兴奋调节作用 B.抑制调节作用 C.局部调节作用 D,感觉调节作用 E.无任何影响 10.壁内神经丛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别是: A.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后纤维 B.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 C.交感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 D.交感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E.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11.肌间神经丛中含有丰富的: A.交感节前神经元

最新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官手册

2017年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官手册体格检查 1、演示手术区皮肤消毒的全过程。(5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先用2.5%碘酊棉球或小纱布团以切口为中心向周围皮肤顺序涂擦2遍。(1分) (2)待干后再用70%酒精涂擦2~3遍,以充分脱碘。(1分) (3)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1分) (4)如为腹部手术,可先滴少许碘酊于脐孔,以延长消毒时间。(1分) (5)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涂擦时应稍用力,方向应一致,不可遗漏空白或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对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逐渐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1分) 2、演示肱二头肌反射的检查方法。(5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被检查者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以左手托住被检查者屈曲的肘部。(2分) (2)检查者将左手拇指置于被检查者肱二头肌肌腱上,右手用叩诊锤叩击左手拇指指甲。(3分) 3、演示腹部九区法的分区方法。(5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九个区。(2分) (2)上水平线为两侧肋弓下缘最低点的连线。(1分) (3)下水平线为两侧髂前上棘的连线。(1分) (4)两条垂直线为通过左右髂前上棘至腹中线连线的中点所做的垂直线。(1分) 4、演示止血带止血的方法及注意事项。(5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止血带的缠扎部位:上肢应选择在上臂的上1/3,下肢应在股部中、下1/3交界处。(1分)

(2)用棉垫、纱布、衣服或毛巾作为衬垫物。(1分) (3)以左手拇指、示指和中指夹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拉紧止血带环绕肢体一周后并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周,止血带的尾端放置在左手示指与中指之间,由示指和中指将尾端从止血带 的下面拉过,使之成为一活结。(2分) (4)如需放松止血带,将尾端拉出即可。(1分) 5、演示肝—颈静脉返流征的检查方法。(5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被检查者取半卧位,观察平静呼吸时颈静脉充盈度。(2分) (2)检查者手掌以固定的压力按压被检查者腹部脐周部位,观察是否有颈静脉充盈度增加。(2分) (3)如颈静脉充盈度明显增加,为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1分) 6、演示瞳孔对光反射的检查方法。(5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直接对光反射:即电筒光直接照射一侧瞳孔,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2分) (2)间接对光反射:用手隔开双眼,电筒光照射一侧瞳孔后,观察另一侧瞳孔也立即缩小,移开光线后瞳孔迅速复原。(3分) 7、演示脊柱弯曲度的检查方法。(5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被检查者取直立位或坐位。(1分) (2)检查者先从侧面观察脊柱有无过度的前凸与后凸,再从后面观察脊柱有无侧弯。(1分) (3)检查者进一步用手指沿脊柱棘突以适当的压力从上向下划压,划压后的皮肤出现一条红色充血线。(2分) (4)以此线为标准,观察脊柱有无侧弯。(1分) 8、演示间接叩诊法的操作方法。(5分) 答案与评分要点: (1)被检查者取恰当的体位。(1分) (2)左手中指第2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余手指稍翘起,勿与体表接触。(1分)

中医内科学考试笔记个人整理版

中医内科学笔记 肺系病证 一感冒 内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明确指出病位属肺分列辛温辛凉两大治法-丹溪心法,感冒之名始于仁斋直指方,感冒与伤风互称始于明清 感冒不呈流行性;时行感冒症状呈流行性,全身症状重,起病急,易化热入里,变生他病,不常见痰热郁肺感冒若失治可转变-肺痈、肺胀 风寒证-荆防败毒散 风热证-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暑湿证-新加香薷饮(藿香正气散和鸡苏散)夏令感冒-身热汗少,头昏,肢体酸重,心烦口粘,苔黄腻,脉濡数 气虚感冒-参苏饮,患者久虚,面色晄白,汗出畏寒,动则益甚,平时易感冒,苔薄白,脉细弱-玉屏风散 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身热,微恶风寒,少汗,头晕,心烦口干,干咳痰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二咳嗽 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 肺体属金,譬如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若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缚之火自内之则亦鸣-医学心悟 内伤咳嗽与-肺、肾、肝、脾有关 咳嗽的辨证要点-外感与内伤 久咳兼便溏用六君子汤-虚者补其母 咳嗽初起,用收涩药最易关门留寇 肺系病证同肝肺同治立论-泻白散合黛蛤散;五磨饮子;椒目瓜蒌汤;香附旋覆花汤 外感 风寒袭肺-三拗汤、止嗽散 风热犯肺-桑菊饮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温燥咳嗽桑杏汤清宣凉润 凉燥咳嗽咳嗽少痰,口干鼻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杏苏散温润止咳外感咳嗽,用解表药邪未尽去,仍咳嗽咽痒,微有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止嗽散 内伤 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肝火犯肺-久咳气逆,阵阵发作,痰少质粘,引胸胁疼痛,口燥咽干,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和黛蛤散 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 内伤咳嗽久延可演变为-肺胀,喘证 三肺痿 首见于金匮要略 用清燥救肺汤作主方-肺痿 肺痿的病因-肺燥津伤;肺气虚冷 治疗肺痿首先应辨别虚寒虚热;阴阳 治肺燥津伤肺痿-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 虚热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虚寒甘草干姜汤生姜甘草汤 四肺痈 首载肺痈之名-金匮要略;创苇茎汤清热排脓-备急千金要方;认为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张氏医通;主张清热涤痰-杂病源流犀烛;以清肺热,救肺气-医门法津;提出初起在表宜散风清肺,己有里热宜降火抑阴,成脓宜平肺排脓,脓成

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新版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 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一)萌芽阶段(殷周时期) (二)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 (三)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 (四)成形阶段(明清时期) 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 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慎用寒凉攻伐;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叶天土有“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

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 三、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 (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 (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 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自胸至腹皆痛,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大腹疼痛,多病太阴;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 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 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越,津随阳泄的危象。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笔记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内科笔记 一、感冒:寒荆热银暑新加,阴蕤气参寒热解,阳虚麻附血葱白。 (西医病名:上呼吸道感染) 1、风寒束表——辛温解表——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 人参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穹,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荆防败毒散=人参败毒散-人参、生姜+荆芥、防风(用荆芥、防风时去掉生姜) 荆防达表汤: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 辨证要点: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 2、风热犯表——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 银翘散:猪吃金,牛喝银,草根更俏。(竹叶、淡豆豉、荆芥穂、牛蒡子、薄荷、银花、甘草、芦根、桔梗、连翘) (银花、连翘为君9克,其他药5-6克。也有以荆芥、淡豆豉为君的。) 辨证要点:有汗,舌苔薄黄,脉浮数。病机: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 3、暑湿伤表——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豆朴先,散寒化湿功效兼;若益银翘豆易花,新加香薷祛暑煎。 (银花、扁豆花9克,其他6克) 辨证要点:脉濡、脉滑、脉腻。病机:暑湿遏表,湿热伤中,表————————————————————————————————————————————————————— 卫不和,肺气不清。

4、参苏饮:参苏二陈汤,枳桔葛前香,气虚风寒症,调和枣和姜。 (苏叶、葛根为君发散风寒,解肌透邪。十一味药各4克) 辨证要点: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反复感冒,脉浮无力。 病机:表虚卫弱,风寒乘袭,气虚无力达邪。 5、 加减葳蕤汤: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玉竹、桔梗、白薇、薄荷、大枣、炙甘草、淡豆豉、葱白) (玉竹9克、薄荷4.5克为君,淡豆豉为臣12克,炙甘草1.5克,其他药5克左右) 辨证要点:舌红少苔,脉细数(所有阴虚证的舌脉特点)。 病机:阴亏津少,外受风热,表卫失和,津液不能作汗。 感冒辨病要点:恶寒发热。病机:卫表不和,正邪相博。 感冒用药特点:药量与剂量比较轻,发汗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要中病即止,煎药不要久才能保证疗效。 二、咳嗽:寒三热菊燥桑杏,痰湿二三痰热清,肝火黛泻亏沙参。 【西医病名:急(慢)性支气管炎】 外感咳嗽: 1、 三拗汤:人老“珠”黄。(杏仁、甘草、麻黄) (由麻杏石甘汤去石膏而来,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 草不炙,各30克) 止嗽散:陈庚百草园借钱。(陈皮、桔梗、百部、甘草、紫苑、荆芥、前胡) (紫苑10克、百部10克为君,陈皮5克,甘草炒4克,其他10克)

2017年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

2017年国家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试题 中医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由于考试重点、难点较多,广大考生在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复习中很难适应,这对于专业基础比较薄弱、信心不足的考生来说,已成为中医助理医师路上的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为了改变这个局面,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医学关于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的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A1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 佳答案。 1.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是 A.脏腑 B.经络 C.气血 D.阴阳 E.局部 答案:D 解析:阴阳不仅是八纲辨证的总纲,也是外科疾病辨证的总纲。 2.肿势或软如棉,或硬如馒,形态各异,不红不热。其肿的性质是 A.热肿 B.寒肿 C.风肿 D.痰肿 E.湿肿 答案:D 解析:痰肿常见于瘰疬、脂瘤等。 3.下列各项,不属"痒"病因的是A.血瘀 B.热胜 C.湿胜 D.虫淫 E.风胜 答案:A 解析:“痒”的病因:风胜、湿胜、热胜、虫淫、血虚。 4.下列各项,不属确认成脓方法的是 A.按触法 B.推拿法 C.穿刺法 D.透光法 E.点压法 答案:B 解析:确认成脓的方法:按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B超。 5.下列各项,不属溻渍法适应证的是 A.阳证疮疡初起 B.阴证疮疡 C.美容 D.保健 E.创面干燥,僵而不敛 答案:E 解析:溻渍法适应证:阳证疮疡初起、溃后,半阴半阳证及阴证疮疡,药浴美容、浸足保健等。 6.下列疔疮,容易损筋伤骨的是 A.烂疔 B.红丝疔 C.颜面疔 D.疫疔 E.手足疔

答案:E 7.下列各项,不属疔疮走黄原因的是 A.麻痘余毒未清 B.误食辛热之品 C.早期失治 D.挤压碰撞 E.过早切开 答案:A 解析:生疔之后,早期失治,毒势不得控制,或挤压碰伤,过早切开,疔毒虽未鸱张,每得以直入营血,或误食辛热及酒肉鱼腥等发物,或艾灸疮头,更增火毒,均可促使疔毒发散,入营入血,内攻脏腑而成。 8.下列各项,与瘰疬的病因病机无关的是 A.心阳不足 B.肝气郁结 C.脾失健运 D.肺阴不足 E.肾阴亏虚 答案:A 解析:忧思恚怒,肝气郁结,气郁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结于颈项而成瘰疬;日久痰浊化热,或肝郁化火,下烁肾阴,热胜肉腐而成脓,溃后脓水淋漓,耗伤气血,经久难愈。也可因素体肺肾阴亏,以致阴虚火旺,肺津不能输布,灼津为痰,痰火凝结而形成。 9.乳痈切开排脓的切口应该是 A.切口尽量大 B.切口宜高 C.纵切口 D.横切口 E.按乳络方向答案:E 解析:应按乳络方向切口,避免损伤乳腺导管。 10.治疗气瘿应首选 A.海藻玉壶汤 B.四海舒郁丸 C.开郁散 D.逍遥散 E.桃红四物汤 答案:B 11.治疗失荣早期气郁痰结证,应首选 A.和营散坚丸 B.柴胡清肝汤 C.桃红四物汤 D.化痰开郁方 E.二陈汤 答案:D 12.顾步汤适用的脱疽证候是 A.寒湿阻络 B.血脉瘀阻 C.湿热毒盛 D.热毒伤阴 E.气阴两虚 答案:D 13.好发于儿童的癣是 A.白癣、手癣 B.黄癣、白癣 C.体癣、花斑癣 D.脚癣、花斑癣 E.黄癣、体癣 答案:B 14.烧伤面积的计算按中国九分法,双上肢面积占 A.9%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大纲-针灸学大纲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第一阶段考试大纲-针灸学大纲

备注说明,非正文,实际使用可删除如下部分。本内容仅给予阅读编辑指点: 1、本文件由微软OFFICE办公软件编辑而成,同时支持WPS。 2、文件可重新编辑整理。 3、建议结合本公司和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编辑。 4、因编辑原因,部分文件文字有些微错误的,请自行修正,并不影响本文阅读。 Note: it is not the text. The following parts can be deleted for actual use. This content only gives reading and editing instructions: 1. This document is edited by Microsoft office office software and supports WPS. 2. The files can be edited and reorganized. 3. It is suggested to revise and edit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mpany and individuals. 4. Due to editing reasons, some minor errors in the text of some documents should be corrected by yourself, which does not affect the reading of this article.

湖北省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试题

湖北省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妇科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阴部奇痒,带下量多,色黄呈泡沫状,或色白如豆渣状,臭秽。治宜A.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B.清热利湿止带 C.清热利湿,解毒杀虫 D.泻肝清热,除湿止痒 E.滋阴降火,杀虫止痒 2、妊娠五六个月,胎水过多,腹大异常,胸隔满闷,甚或喘不得卧。称为A.子烦 B.子肿 C.子满 D.子悬 E.子嗽 3、哪一项是正常妊娠脉象: A.滑利而尺脉按之不绝B.手少阴脉动甚C.阴搏阳别D.滑疚流利E.以上都是 4、下列哪些变化与妊娠无关: A.乳晕皮脂腺肥大形成蒙氏结节B.乳头增大并变黑C.乳头凹陷D.可以挤出稀薄黄色液体E.乳晕变黑 5、女患者,产后5天,寒热时作,恶露量少,色黯有块,小腹疼痛拒按,口干不欲饮。舌紫黯,脉弦涩。方选: A.五味消毒饮B.解毒活血汤C.荆防四物汤D.生化汤E.小柴胡汤6、临床上子晕分为 A.阴虚肝旺 B.脾虚肝旺 C.心火偏旺 D.痰火上扰 E.肝风内动 7、下列可诊断为不孕症的是 A.结婚2年,避孕1年,至今未孕 B.结婚3年,至今未孕 C.人工流产后1年未孕 D.结婚2年,曾分居9个月,至今未孕 E.结婚2年,避孕6个月,至今未孕 8、下列除哪项外,均属心火偏亢子淋的主要证候: A.妊娠期间,尿少色深黄B.排尿艰涩而痛C.面色垢黄D.面赤心烦,口舌生疮E.舌红脉细滑数 9、产妇于产后出现涔涔汗出,持续不止,可诊断为 A.产后中暑B.产后发热C.产后自汗D.以上都不是E.产后盗汗10、不属于避孕和绝育的是:

A.避孕套B.宫内节育器C.人工流产D.输卵管结扎E.体外排精 11、以下哪项不是肝经郁火型经行吐衄的主证: A.经前吐血、衄血B.量较多C.色黯红D.心烦易怒E.两胁胀痛 12、每逢经前或经期,巅顶头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其辨证为: A.肝火B.肝肾阴虚C.血瘀D.血虚E.气滞 13、产后排尿异常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膀胱气化失职B.脾气不足,不能约束水道C.三焦气化不利D.肾阴不足,封藏失职E.以上都不是 14、治疗肾虚型胎漏的首选方剂是: A.固下益气汤B.加味阿胶汤C.加味圣愈汤D.胎元饮E.寿胎丸 15、妊娠期阴道少量下血,色鲜红,口苦咽干,心烦不安,舌红、苔黄,脉滑数,其诊断是 A.胎漏、胎动不安肾虚证B.胎漏、胎动不安血热证C.胎漏、胎动不安血瘀证D.胎漏、胎动不安气血虚弱证E.胎漏、胎动不安气血失和证 16、阴痒的发病与以下何经关系密切 A.足厥阴经B.足少阴经C.足太阴经D.足少阳经E.足太阳经 17、每逢经期关节疼痛,遇寒加重,经行量少,色黯有块,其辨证为: A.血瘀B.阴虚C.血虚D.气滞E.寒湿 18、阴肿的病因病机包括 A.湿毒蕴结 B.外伤 C.肝经湿热 D.阴虚挟湿 E.肝肾阴虚 19、据流行病学调查,约有多少绝经后的妇女患骨质疏松症 A.1/2B.2/3C.1/5D.1/4E.1/3 20、孕妇脾虚,转输失职,不能制水,水湿逗留,出现水肿,常用方为 A.白术散 B.真武汤 C.天仙藤散 D.防己黄芪汤 E.归脾丸 21、子淋湿热下注证其治疗常用方 A.导赤散B.猪苓汤C.八正散D.加味五苓散E.五苓散 22、”产后三冲”是指: A.冲心、冲肺、冲肾B.冲心、冲肺、冲胃C.冲肝、冲肺、冲肾D.冲肝、冲肺、冲脾E.冲心、冲胃、冲脾 23、女患者,产后2周,乳汁极少,乳房胀痛,胸胁胀闷。舌苔薄黄,脉弦细。治宜: A.补气养血,佐以通乳B.疏肝解郁,通络下乳C.健脾补肾,佐以通乳D.活血化瘀,通络下乳E.以上都不是 24、肝经郁火所致经行吐衄首选方剂 A.丹栀逍遥散B.清肝引经汤C.逍遥散D.加味麦门冬汤E.顺顷经汤25、血虚型产后身痛的治法为

中医内科学证治表格整理笔记

中医内科学证治表格整理 一、感冒-解表达邪 证型治法代表方药 1.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或荆防败毒散 2.风热证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 3.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宣肺散邪 证型治法代表方药 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证型治法代表方药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1.发作期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3)浊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4)风哮疏风宣肺、化痰平喘华盖散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缓解期2)脾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 四、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 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 证型治法代表方药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1.实喘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肝气乘肺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 6)水凌心肺温阳利水,泻壅平喘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2.虚喘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 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3.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加紫石英,灵磁石,沉香,蛤蚧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证型治法代表方药 1.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试题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考试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是非常头疼的,很多考生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之前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来复习、做题,但是考试结束之后都不是很理想,为了帮助考生能够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拿到高分,医学教育网小编整理了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希望对大家有所用处! A 型题 1. 外科与伤科的分立始于( )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E. 清代 D. 明代 2. 元代专辟正骨兼金镞科而使外科与伤科分立的是( ) A. 《外科精义》 C. 《外科枢要》 E. 《外科精要发挥》 3. 外科的定名是在( ) A. 唐代 C. 元代 E. 清代 B. 《世医得效方》 D. 《外科精要》 B. 宋代 D. 明代 4. 最早确定外科含义的人是( ) A. 巢元方 C. 危亦林 E. 汪机 B. 薛己 D. 陈实功

5. “以其痈疽、疮疡皆见于外, 故以外科名之”见于( ) A. 《外科正宗》 C. 《外科理例》 E. 《世医得效方》 B. 《外科全生集》 D. 《外科枢要》 6. 以下疾病按部位命名的是( ) A. 背疽 C. 走马疳 E. 破伤风 B. 人中疔 D. 肠痈 7. 以下疾病按穴位命名的是( ) A. 肺痈 C. 委中毒 E. 蛇头疔 B. 鹅掌风 D. 颈痈 8. 以下疾病按脏腑命名的是( ) A. 冻疮 C. 颈痈 E. 翻花疮 B. 委中毒 D. 肠痈 9. 以下疾病按病因命名的是( ) A. 流注 C. 岩 E. 漆疮 B. 黄水疮 D. 丹毒

C. 冻疮 E. 白癜风 B. 翻花疮 D. 流注 11. 下列疾病以形态命名的是 ( ) A. 黄水疮 C. 丹毒 B. 麻风 D. 蛇头疔 E. 颈痈 12. 下列疾病以颜色命名的是 ( ) A. 鹅掌风 C. 漆疮 E. 烂疔 B. 丹毒 D. 黄水疮 13. 以下疾病以其传染性命名的是 ( ) A. 疫疔 C. 流注 E. 人中疔 B. 破伤风 D. 烂疔 14. 以下疾病以疾病特性命名的是 ( ) A. 麻风 C. 人中疔 E. 鹅掌风 B. 白癜风 D. 烂疔 15. 以下疾病按病因命名的是 ( )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方剂歌诀

1 解表剂 1-1 辛温解表 1-1-1 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1-1-2 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1-1-3 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1-1-4 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解此方良。1-1-5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1-1-6 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1-2 辛凉解表 1-2-1 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1-2-2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1-2-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1-2-4 柴葛解肌汤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1-3 扶正解表 1-3-1 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1-3-2 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干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2 泻下剂 2-1 寒下 2-1-1 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证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2-1-2 大黄牡丹汤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芒硝瓜子襄,泻热破瘀散结肿,肠痈初起腹痛康。肠痈初起腹按痛,尚未成脓服之消。2-1-3 大陷胸汤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水热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2-2 温下 2-2-1 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2-3 润下 2-3-1 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燥便秘施。2-3-2 济川煎 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齐,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2-4 逐水 2-4-1 十枣汤 十枣非君非汤剂,芫花甘遂合大戟,攻逐水饮力峻猛,悬饮水肿实证宜。 2-5 攻补兼施 2-5-1 黄龙汤 黄龙汤中枳朴黄,参归甘桔枣硝姜,攻下热结养气血,阳明腑实气血伤。 3 和解剂

最新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方便背诵版

学习-----好资料 一、感冒 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岀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六淫之邪、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以风邪为主 病机:卫表不和 治则:解表达邪 忌用补 敛之品 1) 2) 3) 4) 5)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 肺也。 内伤:脏腑失调,內邪上干于 1) 2) 3) 4) 内伤咳嗽 5 )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6 )肝火犯肺—泻白散合黛蛤敢 7) 肺阴亏耗一 — 三、 哮证 朱丹溪首创病名;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 宿痰伏肺(夙 根),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发 病机:痰壅气道,肺管狭窄,肺失宣降 1. 1) 2) 3) 4) 2. 1) 3) 四、 喘证 《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实喘祛邪利气,虚喘 1 . 1) 2) 3) 4) 5) 2. 1) 2) 3) 五、 肺痈 金匮要略首提病名;备急千金要方之苇茎汤清热排脓 1) 2) 3) 4)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明确病因为“肺虫” ,元代《十药神 书》收载十方,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千金要方明确在肺, 朱丹溪滋 阴降火;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提岀“杀虫” “补虚” 1) 肺阴亏损一月华丸丨 , 2) 阴虚火旺—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 气阴耗伤—保真汤合参苓白术散 4 )阴阳两虚一补天大造丸 七、肺胀 内 — 《丹溪心法》:痰挟瘀血碍气而病; 久病肺虚,复感外邪 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 ~ 痰蒙神窍一涤痰汤] 痰浊蕴肺一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 痰热郁肺一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金匮》始有名称,提岀“用温药和之”治则 《仁斋直指方》区分痰与饮;提岀饮清稀而痰浊 清代叶天士重视脾、肾,提岀“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阳虚阴盛,输入失职 痰饮胃肠 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饮留胃肠一 悬饮胁下 肺络不畅-香附旋覆花汤— 阴虚内热-沙参麦冬汤 邪伏少阳一柴 枳半夏汤(麻杏石甘汤) 饮停胸胁-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溢饮 四肢—小青龙汤T 支饮胸肺 寒饮伏肺一/」!青龙汤 脾肾阳虚一金匮肾气丸 九、血证 《血证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 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金匮》创立泻心汤、黄土汤;~ 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 病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瘀血阻 络,血不循经 治则:治火、治气、治血 2 .齿衄 1) 胃火炽盛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荡 2) 阴虚火旺一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 3 .咳血 风寒束表—荆防败毒散 风热犯表-银翘散丨 暑湿伤表-新加香薷饮 气虚感冒一参 阴虚感冒一加减葳蕤— 、咳嗽 刘河间提岀咳与嗽有别。医学心语论病理。 素问: 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 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 肺。病理因素:痰、火 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忌敛涩; 外感咳嗽 风寒袭肺- 风热犯肺-桑菊饮 风燥伤肺一桑杏荡 痰湿蕴肺—二二 :苏饮、玉屏风散 内伤咳嗽祛邪扶正,忌宣散。 拗汤合止咳散 陈汤、三子养亲汤 发作期 冷哮一射干麻黄汤合小青龙汤 热哮—定喘汤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包热哮一小青龙加石膏汤 风痰哮一三子养亲汤] 缓解期 肺睥气虚—六君子汤丨 肺肾两虚一金匮肾气丸 实喘 风寒袭肺-麻黄汤合华盖散— 寒里热-麻杏石甘汤f 丨 痰热郁肺—桑白皮汤 ] 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肺气郁痹一五磨饮子 虚喘 肺气虚-生脉散合补肺汤(补中益气汤) 肾气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喘脱一参 M 附汤 初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溃脓期一力 恢复期— ____ 月市痨 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 阴虚为主 1味桔梗汤 《证治汇补》分虚实。 痰浊、水饮、淤血 1) 2) 3) 4) 5) 八、饮证 1 . 1) 2) 2. 1) 2) 3) 4) 3. 4. 1) 2) 燥热伤肺一桑 _______________ 肝火犯肺—泻白散合黛蛤散 阴虚肺热一百合固金丸 吐血 4. 1) 2) 3) 5. 1) 2) 6 .尿血 1)肾气不固一无 比山药丸 2)下焦热盛一小 蓟饮子 3)肾虚火旺一知 柏地黄丸 4)脾不统血—归 脾汤丨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真题/考题回忆汇总 第一站:病案分析 【01号题】6月17日第一站:风寒感冒,和时行感冒鉴别;肠痈,湿热证,和宫外孕破裂鉴别。 【02号题】6月17日第一站: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咽痛,鼻塞,干咳,少痰,头昏,心烦,口干,舌红少苔。与时行感冒鉴别;截石位肛门左下方见肿物,色紫暗,内有硬结,触痛明显,肛管紧缩,肛缘水中,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与肛乳头肥大鉴别。 【03号题】6月17日第一站:咳嗽痰湿蕴肺证;肠痈热毒证。 【03号题】6月17日第一站:风热咳嗽;脱疽,寒湿阻络。 【04号题】6月17日第一站:咳嗽——痰湿;肠痈——热毒。 【05号题】6月17日第一站:哮病,冷哮,与喘证鉴别医学|教育网;痔,脾虚气陷,与脱肛鉴别。 【05号题】6月17日第一站:马某,女45岁已婚教师,2017年4月29日初诊。患者三天前因外出受凉,出现发热,恶风,鼻塞,流涕,咳嗽。自行服用感冒药,止咳化痰药物症状不减。现症:咳嗽加剧,气粗,痰多黄稠,咳吐不爽,口干,伴恶风,鼻塞流鼻涕头痛身楚,舌苔薄黄,脉浮数。与喘证相鉴别;陈某,男31岁未婚工人,2016年3月12日初诊,患者5个月前小腿反复出现红肿疼痛,游走不定,此愈彼起,在某医院诊断为“游走性浅静脉炎”经治疗后好转,3个月前出现左足麻木,发凉,行走后小腿酸胀疼痛,少歇痛减。查体:左足皮色苍白,汗毛稀少,触之发凉,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愈雷诺病相鉴别。【06号题】6月17日第一站:哮病,肺脾气虚,健脾益气,补土生金,玉屏风散合六君子汤,与直肠癌鉴别;痔,湿热下注,清热利湿止血,脏连丸,与直肠癌鉴别。 【07号题】6月17日第一站:喘证,风寒壅肺;乳癖,冲任失调。 【08号题】6月17日第一站:喘证,肾虚不纳;肠痈,瘀滞证。 【09号题】6月17日第一站:肺痨,阴阳两虚;痔,风热肠燥。 【10号题】6月17日第一站:肺痨,虚火灼肺,百合固金汤,和肺痿鉴别;乳癖,肝郁痰鸣,逍遥蒌贝散,与乳岩鉴别。 【11号题】6月17日第一站:心悸,心虚胆怯,镇静安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奔豚气鉴别;精癃,脾肾气虚,补脾益气,温肾利尿,补中益气汤,前列腺癌鉴别。 【12号题】6月17日第一站:心悸,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湿疮,湿热蕴肤,清热利湿止痒,龙胆泻肝汤合萆薢渗湿汤加减。 【13号题】6月17日第一站:胸痹,瘀血,鉴别真心痛;湿疮,脾虚湿蕴,鉴别牛皮癣。【14号题】6月17日第一站:胸痹,心肾阳虚,参附汤;脱疽,血脉淤阻,桃红四物汤。【15号题】6月17日第一站:不寐,肝火扰心,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湿疮,脾虚湿蕴,健脾理湿止痒,除湿胃苓汤。 【16号题】6月17日第一站:不寐,心肾不交;绝经前后诸证,肾阴阳两虚。 【17号题】6月17日第一站:痫病,瘀阻脑络,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带下病,带下过多,阴虚夹湿,益肾滋阴、清热止带,知柏地黄丸。 【18号题】6月17日第一站:胃痛,寒邪客胃,与真心痛鉴别;不孕症,肝气郁结与暗产鉴别。

中医内科学整理笔记-方便背诵版

一、感冒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 元代朱丹溪提出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六淫之邪、时行病毒和正气亏虚,以风邪为主 病机:卫表不和治则:解表达邪忌用补敛之品 1)风寒束表-荆防败毒散 2)风热犯表-银翘散 3)暑湿伤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参苏饮、玉屏风散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 刘河间提出咳与嗽有别。医学心语论病理。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病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内伤:脏腑失调,內邪上干于肺。病理因素:痰、火 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忌敛涩;内伤咳嗽祛邪扶正,忌宣散。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桑菊饮 3)风燥伤肺-桑杏汤 4)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内伤咳嗽 5)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 三、哮证朱丹溪首创病名;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宿痰伏肺(夙根),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引发 病机:痰壅气道,肺管狭窄,肺失宣降 1. 发作期 1)冷哮-射干麻黄汤合小青龙汤 2)热哮-定喘汤 3)寒包热哮-小青龙加石膏汤 4)风痰哮-三子养亲汤 2. 缓解期 1)肺睥气虚-六君子汤 3)肺肾两虚-金匮肾气丸 四、喘证 《临证指南医案》: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实喘祛邪利气,虚喘培补摄纳 1.实喘 1)风寒袭肺-麻黄汤合华盖散 2)表寒里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生脉散合补肺汤(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喘脱—参附汤 五、肺痈 金匮要略首提病名;备急千金要方之苇茎汤清热排脓 1)初期-银翘散 2)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肺痨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身体消瘦阴虚为主 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明确病因为“肺虫”,元代《十药神书》收载十方,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千金要方明确在肺,朱丹溪滋阴降火;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提出“杀虫”“补虚” 1)肺阴亏损-月华丸 2)阴虚火旺-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保真汤合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七、肺胀内经首载病名 《丹溪心法》: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证治汇补》分虚实。 久病肺虚,复感外邪痰浊、水饮、淤血 1)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蒙神窍-涤痰汤 4)痰浊蕴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六君子5)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八、饮证 《金匮》始有名称,提出“用温药和之”治则 《仁斋直指方》区分痰与饮;提出饮清稀而痰浊 清代叶天士重视脾、肾,提出“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阳虚阴盛,输入失职 1.痰饮胃肠 1)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甘遂半夏汤 2.悬饮胁下 1)肺络不畅-香附旋覆花汤 2)阴虚内热-沙参麦冬汤 3)邪伏少阳-柴枳半夏汤(麻杏石甘汤) 4)饮停胸胁-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3.溢饮四肢—小青龙汤 4.支饮胸肺 1)寒饮伏肺—小青龙汤 2)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 九、血证 《血证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治血三要法: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 《金匮》创立泻心汤、黄土汤;《备急千金要方》犀角地黄汤病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瘀血阻络,血不循经 治则:治火、治气、治血 1.鼻衄 1)邪热犯肺—桑菊饮 2)胃热炽盛—玉女煎 3)肝火上炎—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归脾汤 2.齿衄 1)胃火炽盛—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阴虚火旺—滋水清肝饮合茜根散 3.咳血 1)燥热伤肺-桑杏汤 2)肝火犯肺-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百合固金丸 4.吐血 1)胃热壅盛-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归脾汤 5.便血 1)肠道湿热—地榆散合槐角丸 2)脾胃虚寒—黄土汤 6.尿血 1)肾气不固—无比山药丸 2)下焦热盛-小蓟饮子 3)肾虚火旺-知柏地黄丸 4)脾不统血-归脾汤 7.紫斑 1)血热妄行—犀角地黄汤合十灰散 2)阴虚火旺—茜根散 3)气不摄血—归脾汤 十、心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