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苏州博物馆建筑分析

苏州博物馆建筑分析

苏州博物馆建筑分析
苏州博物馆建筑分析

苏州博物馆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有传统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崭新的风格

新馆坐落在苏州东北街上,是传统建筑的提炼版,是现代和传统的完美的结合。中而新,苏而新,不大不高不突出。

粉墙黛瓦,据介绍,这是一种“中国黑”花岗岩片,黑中带灰的“中国黑”淋了雨是黑色的,太阳一照射就变成深灰色。屋顶采用1:2坡顶,完全符合苏州民居屋顶的坡顶比例

石片屋顶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建筑的采光问题,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屋顶看似简单,其实结构非常复杂。从石材层往下数,还有金属板,木板,保温板,钢体结构,面板,吊顶。而特别的是,博物馆屋面泄水不再全部依靠传统的瓦楞铺流排出,而是通过屋面将雨水渗透至金属板,借助金属板的泄水系统处理滞留积水。

北墙之下独创高低错落的石片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

水幕墙和荷花池采用天然地基,用混凝土压浮

借鉴传统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将天窗开在屋顶的中间部位,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的活动区域。光线经过色调柔和的遮光条和过滤所产生的层次变化,以及不同空间光线的明暗对比,仿佛能让周围的线条流动起来,令人入诗入画,妙不可言。

在主庭院中,亭的设计是现代的形式,钢结构,双层,亭顶为玻璃并覆盖木饰贴面格栅,结构柱上放置照明灯具。池中的八角凉亭,师古而不泥古,凉亭的八角形与中央大厅及

西路两个主展厅大八角形相呼应

苏州博物馆设计元素赏析

苏州博物馆设计元素赏析 摘要: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建筑风格上力求体现苏州文化传统,又积极探索现代建筑符号与传统建筑韵味相融合。其对于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使整座建筑富有与众不同的技术美感。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还实现了形式美与功能美的深度融合。通过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进行初步研究,探索与讨论在现代博物馆建筑设计中如何组织传统和现代的元素,达到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传统建筑文化以及充分利用现代新技术的意图,并试图寻找各种设计元素在室内中的表达。 关键字:苏州博物馆设计元素传统建筑现代建筑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加入现代的元素。使得博物馆新馆既有文化内涵的体现,又有时代感的体现。 苏州博物馆吸取了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室内文化,它的诸多设计手法,如人性化设计,与自然亲密相联;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独到的光线处理;重视室外环境对室内的“背景”效用,丰富的装饰等等。苏州博物馆现代中式家居风格的格调、气度与内涵,是从时代特色、科技应用与民族气质中去探索的。首先,现代中式家居风格的建立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包括设计界、学术界等的共同努力,从设计观念上打开对传统的现代化思路;其次,同时也是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对传统的内涵真正的理解,才能使传统特色和时代特征有机地融合到现代室内空间中。在室内设计领域中,现代室内设计的审美层次将由着重对纯形式美感的追求发展成为强调兼容文化意义的表现。浅层的物质文化,富有时代性,是最活跃的因素,发展快;深层的精神文化则最富民族性,相对稳定,变化最慢。苏州博物馆在各方面精益求精,即使一块石头,一块方砖,都是经过详细的测量得来的,不得不赞叹其精湛。 室内设计是为现代人服务,必然要求能够体现现代的时代感,传统风格室内设计也不例外。时代感不仅指时间、时代概念,也指空间和地理概念。现代建筑之所以永远走在建筑整体发展的前列,体现了建筑文化发展的时代脉搏,因为它的基本原则是: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满足新功能需要。所以它体现了时代的意义。而反观我们的室内设计,风格上若完全以传统中式的形式则较难与家具及室内陈设相协调。因而设计师要注意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切入点,通过各种途径,如材料,技术,功能等方面来诠释传统中蕴涵的现代感。贝聿铭通过现代铁艺的家具,以及简洁大方的手笔,将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完美的结合。 入口处的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既含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重檐,又以现代材料-钢架、玻璃,赋予其崭新的风格。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机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 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

青岛博物馆观后感

青岛市博物馆是集历史、艺术、人文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博物馆,创建于1965年。馆藏文物16万余件,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青铜器、玉器、钱币、甲骨、竹木牙角器等30余个门类,其中书画、陶瓷器、玉器、钱币为馆藏特色。 青岛市博物馆新馆建于1997年,位于崂山区梅岭路,占地105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13个展厅,陈列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青岛史话》大型基本陈列和山东民间木版年画、青岛籍画家高凤翰书画、古代工艺品、瓷器、货币等5个馆藏文物专题陈列,展品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及近代,多为历代名作和馆藏精品。其它展厅不定期地举办海内外各种博物馆的文物和艺术品展览。公共服务区域配有电子触摸屏、资料查询区、资料放映区和观众互动区,在这里,观众可了解博物馆的概况和展览介绍,亲身体验与虚拟文物互动的乐趣;对重点文物配备了能够输出中、英、日、韩四种语言的导览系统。此外,还设有学术报告厅、贵宾接待室、书店、茶吧、及卖品部,并为观众提供简餐。它已成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青岛地区历史文明的窗口和联结中外文化、文物交流的桥梁。 走进青博,置身于宽敞明亮的西大厅,透过七扇铜门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天安门广场,南北两侧的楼梯,犹如一幅宽阔的臂膀。听讲解员说,铜门,楼梯,仿佛敞开胸襟,怀抱远方,迎接八方来客,寓意着青博的博大与包容,对着铜门就是一座大型的浮雕“愚公移山”,比喻有毅力,有恒心,我想,这也是放在这里的寓意吧。 最主要的,我们看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遗产:一件件细致的雕刻品,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工艺品。文化遗产陈列的亮点在于展示手段的丰富多样,有照片、有实物,还增加了电子文物介绍。 改造后的博物馆从设计上更加大气庄重,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丰富感,这次参观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大开眼界,更是精神上的富足充实。 有人曾经问我为每去地方首先要去博物馆?我想了很久这似乎已经是习惯当我到了陌生地方总是希望能读懂当地人眼睛于是我去博物馆看看他们祖先都经历了怎样岁月看看他们昨天是否也歌舞升平过去静静地躺在殿柜中无声地向我诉说他们一切让我读懂他们过去喜怒哀乐当我走出博物馆时候不再有孤单感觉我不再是一无所知我已经拥有他们一样眼睛向每新来者透露神秘信息我想这博物馆魅力所在它总是那么坦白给我温暖和坚实依靠 然而,我在欣慰之余却又想到,流失于海外的文物千千万万,有幸能重回故里的文物何其之少,或许这是中国的不幸,是民族的不幸,尽管有无数的爱国人士倾力回购海外流失文物,那也仅是沧海一粟,冰山一角。就以圆明园十二兽首为例,目前有丑牛,寅虎,午马,申猴,亥猪五首回归祖国,然而,子鼠,卯兔二首却仍流落海外。我由此而想到,如今流失的海外文物,我们是否都应用重金购回。我认为当然不是这样,这只会助长了那些文物贩子的气焰,以为其中有利可图。虽然文物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历史,但是历史终究已是过去,虽然我们不应忘记过去。但是,我们更应着眼于现在和将来。只有自身强大了,才会有能力追讨回更多文物——而不仅仅是用无穷无尽的金钱去满足利益熏心的文物贩子。 无论过去的历史是多么的辉煌,但终究已是往事,仔细一想青铜器,无非是奴隶主贵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无非是皇家御用的金贵之物;雕刻,无非是统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书法和绘画,无非是那些读书人予以扬名天下的途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无非是文人们借以“含沙射影”、抒发心中苦闷的

展览是功能分析和空间分析的综合

总裁专栏| 展览是功能分析和空间分析的综合 关键 2016-01-13首发于弘博网 本期弘博名家邀请到北京洛德国际文化发展公司总裁关键先生(博士,原自然博物馆研究员,室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秘书长,加拿大LORD文化资源资产管理公司中国总裁),请他以丰富的自然博物馆、科技馆展览经验谈谈他对策展的思考。他介绍了自己做展览的流程,从调查前的准备,到调查研究,再到基于此的功能分析和空间分析,以及力求通过搭建社会资源众筹共享平台,寻求一种创新性的运作模式变革“自然中心”的理念。 弘博网(以下简称“弘”):请您结合丰富的做自然博物馆展览的经验,谈谈您在策展的思路? 关键(以下简称“关”):作为一个策展人或者说一个策划人,需要具备一个很强的能力——功能分析。展览需要综合功能分析和空间分析。 功能分析是什么?就是策展人想做的、通过文字在大纲上体现出来的东西,这是它的功能——这个展览需要告诉大家什么东西,想让人知道什么。还有,我们要告诉观众A,需要解读A。但是我们有自己的解读,通过展览是否能够让公众同样地理解A和对它的解读,这是不一定的。因为策展人有他的专业、经验以及无法避免的片面性。所以一定要保证策展人想说的内容能得到社会上的一些验证,让社会人理解它在说什么。就好比我要说眼镜,从结构、演化历史来讲,我认为我说清楚了,那么观众是不是理解了这不一定。比如我要说眼镜的历史,我就要把不同时期眼镜的样子都摆出来,进行强调,打上灯光,或者再做个场景或者高科技,帮助人去理解你想说得。所以功能包括你想说的东西和你想如何表现成公众理

解的你想说的东西。这一点不得不说,有些博物馆做得好,但是大部分博物馆做的不好。这可能与我国的展览设计制度有关,专业人员只完成大纲,也就是完成了第一步功能,而第二步是由非专业人员(大多是艺术工作者)去完成的原因。 空间分析方面,目前国内博物馆常见有以下三方面问题: 1.展厅分布。比如我们在做黑龙江省博物馆时发现,他们的新展厅与基本陈列所在的旧展厅相隔很远,所以我们就对此做了重新规划。 2.动线关系。这是指你要走多远才能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保证展厅在功能上的连续性。 3.缓冲关系。现在国内博物馆很多都是一个厅接着一个厅,没有休息的地方,没有照顾到观众的身体状况和兴趣。国内公共设施,包括商店和咖啡厅往往都集中在大厅,但是国外往往是在结束参观一个展厅后就会有咖啡厅或者商店,这样更加人性化。这些应该都是在开始进行展厅设计时候首先进行考虑的问题。所以最好是博物馆在开始建筑前就有一个整体策划。比如中国国家海洋馆在规划时候,如果说这里将来要放一个大船,那么这边空间就会设计的特别大。但是大多数博物馆的建筑和内容都是分离的。建筑公司直接把建筑做了,也不会考虑内部陈设,只会看那个建筑外形,也不知道以后里面会放什么,这就导致后来做内容就只能去迁就建筑形式了。展览传达的与观众接收的信息经常不一致 弘:请您详细谈谈观众接收到的信息并非展览希望传达的这种问题的具体表现情况,应该怎么克服呢? 关:有些人想的用简单的文字来说清楚,但是说不清。举个例子,陕西自然博物馆曾经用很多展柜来做动物展,原计划在展柜里面放些弓箭,然后写说明牌,希望大家保护动物。但实际上调查时候发现70%的观众不看说明,所以相反的他们以为是在狩猎。如果你给人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解析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解析 发表时间:2019-09-20T11:25:32.713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38卷10期作者:伍婷[导读] 论述乡土建筑与乡土环境文化的关联,并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城市建筑与环境设计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00摘要:乡土建筑蕴藏着各民族传统思想精神文化与传统建筑艺术,记录着当地的文化艺术内涵。本文主要论述乡土建筑与乡土环境文化的 关联,并以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关键词:乡土建筑;建筑设计;文化 一、乡土建筑的内涵与特质 1.乡土建筑的内涵 “乡土”(Vernacular)的一般英文翻译为本地语或是方言,在美国文化遗产字典中,“乡土”(Vernacular)译意为:乡土是关于某一特定文化中的建筑和装饰风格。这一释义更符合其在建筑业中的指代。我们可理解为有当地特色的形式和空间的建筑。 2.乡土建筑的特质 乡土建筑构成了一部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史。它蕴藏着各民族传统思想精神文化与传统建筑艺术,是民族文化丰富多彩的组成部分,记录和反映了各各地区的文化艺术内涵。 乡土建筑作为一种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以祖祖辈辈口头相传的方式因地制宜的进行建造。包含了珍贵的科技价值及朴素的居住环境生态理论。与此同时,乡土建筑也传承和延续了整个民族精湛的技艺和建筑艺术。 二、乡土建筑与乡土环境的文化关联 1.乡土环境的构成 乡土环境由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是在中国特有的地理环境中产生的。作为传统建筑文化,民居建筑的聚落选址、格局、外观、型式和风格无不体现出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 人文环境——指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思想等。民族文化由于有相对独立的体系,(包括信仰和价值观等),它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传统民居中,如汉族住宅居中的堂屋是家庭生活的重心,而东北地区的满族住宅则把西屋奉为上屋。西南山区的侗族把火塘间作为全家活动的中心,而藏族经堂是藏族同胞们装饰的重点。 建筑其实是特定区域人文环境各个因素反映的一个具体内容,而人文环境各个因素也或多或少渗透到建筑之中。 2.乡土建筑与乡土环境的文化关联 自然环境对乡土建筑空间形态的影响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封建时代,人们对自然环境多采取顺应为主、改造为辅的方针。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聚落对其周边环境有着很强的适应性,而这种适应性表现在乡土建筑的形式上就是所谓地域特色。北方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南方的干栏式建筑等都是乡土建筑对其所处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人文环境对空间形态的影响则复杂的多,其影响多以文化圈的形式出现。在建筑领域中这种文化圈以某利,建筑形态的分布为界定,在不同文化圈之间,建筑的形态多有明显变化。例如,同是四合院,徽派民居与山西窑院却又大相径庭:一个婉约温柔,有如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般的优美;另一个却是粗犷豪迈的北方风格,而且特定时期的战乱、移民、科举、商业活动乃至民间信仰习俗等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当地的建筑空间形态。 乡土环境对乡土建筑也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乡土建筑对乡土环境也有着反作用。乡土建筑一旦建成,就成为乡土环境的一部分。譬如说,一提起江南风韵,人们脑海中马上就会有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在这里,住宅与桥梁己溶于环境之中,它顺应环境而生,同时对其后继建筑的形态又起着制约与引导的作用。 三、案例解析 1.苏州博物馆新馆简介 苏州博物馆新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占地面积15391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于2006年竣工。 2.建筑设计背景 2.1现代建筑思潮与苏州园林文化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对现代建筑影响深远。现代主要建筑设计思想强带设计与建造技术以及使用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主要思想包括变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文化意蕴深厚的“文人写意山水园”。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景观,被称为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贝聿铭试图把现代主义思想与苏州传统建筑思想相结合,构造出一座既有苏州传统精神又具有现代特色的建筑,做到“在一座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2.2苏州博物馆选址与周边环境 苏州博物馆地处江南园林的代表东侧是忠王府,环境条件给苏州博物馆的设计提出了种种挑战。 苏州博物馆作为一所现代博物馆,既不能抄袭苏州传统园林的内容,又需要有中国传统建筑的中国人文气息和神韵。它必须秉承传统精神而又能体现时代感,既要与周围的名园相融合,又要实现一座现代公共建筑不同于传统私家园林宅院的功能和特色。贝聿铭深刻的理解传统造园思想,同时把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理念融入其中,成功地塑造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苏州博物馆。 3.以文脉为主线的苏州博物馆的自我实现 构成现代建筑形象的手法多种多样,而最能反映文脉的莫过于体形、符号、颜色、尺度和气质。记载了苏州城历史变迁与文化发展的苏州博物馆,因其特殊地理位置所形成的自然因素及深厚的吴文化的人文因素,在贝律铭先生的精心打造下成为了中国建筑文脉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3.1古典园林新理念

苏州博物馆分析

苏州博物馆分析报告 课程:材料工艺学 班级:10级环艺4班

苏州博物馆 贝聿铭先生:美籍华人建筑师,他的祖辈是苏州望族,他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园林狮子林里度过了童年的一段时光。其父是中国银行创始人之一------贝祖怡。10岁随父亲来到上海,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于1955年建立建筑事务所,1990年退休。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罗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近期作品有卡达杜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1983年,他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建筑奖。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设是苏州市“十五”期间的重点项目之一,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极大关注。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经过多方努力,85岁高龄的世界著名建筑大 师贝聿铭先生欣然接受市委、市政府的盛情邀请,亲自担任苏州博物馆的新馆设计,并于2002年4月30日正式签定了设计协议。贝聿铭先生以擅长设计博物馆而享誉全世界,他曾 应肯尼迪总统遗孀杰奎琳的邀请设计过肯尼迪图书馆 应密特郎总统之邀设计过卢浮宫博物馆,都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贝先生在中国设计博物馆是第一次。正 因为如此,贝聿铭先生在家乡苏州设计博物馆引起了全球传媒的关注。 聿铭先生的设计思想和专家组提出的“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思路,经过一年

的紧张工作,先后完成了概念性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 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新的博物馆庭院,较小的展区,以及行政管理区的庭院在造景设计上摆脱了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思路。而新的设计思路是为每个花园寻求新的导向和主题,把传统园林风景设计的 精髓不断挖掘提炼并形成未来中国园林建筑发展的方向。 尽管白色粉墙将成为博物馆新馆的主色调,以此把该建筑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肌理融合在一起,但是,那些到处可见的千篇一律的灰色小青瓦坡顶和窗框将被灰色的花岗岩所取代, 以追求更好的统一色彩和纹理。博物馆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一一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然而,新的屋顶已被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新的几何效 果。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并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玻璃屋顶和石屋顶的构造系统也源于传统的屋面系统, 过去的木粱和木椽构架系统将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木作和涂料组成的顶棚系统所取代。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

苏州博物馆分析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的封刀之作。新馆选址在苏州古城内,紧依古典建筑和园林—它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南对苏州“文化长 廊”起点东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以一水池为中心。 二、平面功能分布 苏州博物馆是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新馆建筑群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西部的展厅分别由两个中心联系起来 ,东部则布置一个方形露天院落 , 围绕它的为现代美术画廊、教育设施、茶水服务以及行政管理功能房等。 三、周围环境的融合 为充分融入所在街区环境,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沿袭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使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苏州博物馆以地面一层为主,采用地下一层,局部安排二层高度。三条轴线的布局与忠王府格局十分和谐,而且建筑采用院落式与周边相应,从平面看不出什么差异。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着拙政园的补园,新旧园林景观融为一体。 四、建筑结构 建筑大量使用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代替了苏州传统的木质材质。 五、建筑内部 1、大门入口 新馆大门为玻璃和金属结构, 既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 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进入后,前厅以较小的空间压缩视角,与后面进入庭院形成强烈的空间对比,有先抑后扬之感。入口有一条明显的路线将游览者引向山水庭院,有玻璃材质的圆形入口,庭院景色若影若现。 2、中央大厅 大厅是博物馆的核心,连接着前厅与庭院。是整个 建筑群的最高高度。贝聿铭 将中庭设计成八角形,其中,三角形与菱形也是主要的 造型元素,由于形体多变,透 过顶窗照射进来的阳光形成了有趣且微妙的光影效果。正对入口的是一整面落地玻璃,外面的园林景色一览无余,成为中庭最引人入胜的风景。两侧的墙面上有两个菱形的窗洞,可以看到外部景观。

青岛博物馆旅游的swot分析

针对青岛海军博物馆与青岛啤酒博物馆的swot分析 青岛海军博物馆 1.优势(strength) 1.1资源优势 青岛海军博物馆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海军发展的军事博物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级景区。2005年3月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十三部委评定为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8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面积庞大,分为室内展厅、武器装备区和海上展舰区。 1.2地理优势 海军博物馆位于青岛市中心莱阳路,东临鲁迅公园、西接小青岛公园与栈桥隔水相望,南濒一望无际的大海,沿线有众多景区,为其带来了大量的游客群。 1.3博物馆与旅游部门的联系紧密 青岛海军博物馆被列入常规的旅游线路中,是全国首批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与大部分旅行社、海军基地、教育单位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1.4历史意义优势 海军博物馆现有的展馆中展出了古代海军史、近代海军史和人民海军史。通过大量史料,详细介绍了中国海军的起源、发展及其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作用。

2.劣势(weakness) 2.1缺乏富有吸引力的陈设与展览 展览物是博物馆满足游客精神需求的核心,而青岛海军博物馆的展品过于陈旧,在数量上也较少,无法使游客产生重游的兴趣。 2.2服务设施不足,项目单一 在导览服务设施方面,缺少录像、计算机触摸屏、展品介绍牌等能使游客进一步了解展品信息的设施设备,非军迷游客对展品无法了解,造成了展品失去其应有的参观与教育价值。人工导游讲解服务也不够到位,无法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 2.3门票价格过高 50元的门票略高与其他红色景区博物馆,但因展品的陈旧与服务的落后,使门票价值大大降低。 3.机会 3.1新馆的建设,基础服务将不断完善 新馆的建设,会让海军博物馆的展品数量和质量极大的增加,同时,服务设施也更加完善,能够满足游客的不同需求,将提高游客对于游览青岛海军博物馆的兴趣,提高重游率。 4.威胁 4.1军事实力保护和博物馆展览的矛盾 出于对军事实力的保留需要,展品必然会与现代海军武器脱轨,因此游客只能在博物馆中了解海军发展历程,而无法了解到最新的海军实力。 4.2 与其他旅游产品的竞争 青岛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海军博物馆能否维持现有稳定的旅游客源市场,与其他旅游产品竞争,取决与其能否提供独特的旅游服务,树立自身良好的旅游形象,

青岛市博物馆调研报告

青岛市博物馆调研报告 青岛市博物馆是集历史、艺术、人文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现代化博物馆,创建于1965年。青岛市博物馆新馆建于1997年,位于崂山区梅岭东路,占地105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13个展厅,陈列面积6000平方米。馆藏文物24万余件,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青铜器、玉器、钱币、甲骨、竹木牙角器等30余个门类,其中书画、陶瓷器、玉器、钱币为馆藏特色。 青岛市博物馆在陈列上设有固定展览和临时展览两部分,固定展览有《青岛史话》、《彩瓷聚珍》、《古钱今说》、《百工奇技》、《左臂丹青》、《乡间画记》等。 《青岛史话——青岛地区历史陈列》分为《古韵悠长》、《岁月回眸》两个展厅,《古韵悠长》部分共分为:“东夷文明溯源”、“齐国经济重镇”、“秦皇汉武巡疆”、“北方千载古港”、“道教鼎盛崂山”、“明清海防要地”六个单元。展现了上起新石器时期,下迄青岛建置前青岛地区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岁月回眸》部分依历史沿革划分为:“清朝设防建置”、“德国殖民开发”、“日本强占掠夺”、“民族主权回归”、“八年抗日战争”、“人民获得解放”六个单元。通过200余件历史照片和文物,从市政建设、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近代青岛城市从建置至1949年解放的发展历史。 瓷器收藏是青岛市博物馆的特色收藏之一,《彩瓷聚珍——馆藏明清瓷器陈列》展厅内通过“飘逸优雅青花瓷”、“绚丽多姿彩绘瓷”、“清纯隽永色釉瓷”三个单元,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的发展演变和艺术水平,其中不乏名窑名作。 《百工奇技——馆藏古代工艺品陈列》共分为:“缘起大海之贝”、“铸币源自工具”、“一统方孔圆钱”、“乱世六朝遗珠”、“方寸书家气韵”、“微观民族融合”、“泉说王朝末世”、“花钱压胜吉语”、“雕模制范熔铸”九个单元,以丰富的馆藏展示出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史。

青岛市博物馆建筑分析

青岛市博物馆建筑分析博物馆的基本使命是维护它的藏品,同时博物馆经常被视为重要的城市建筑和文化地标。因此,博物馆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程度不容小觑。 一、青岛博物馆概况 青岛市博物馆新馆建于1997年,位于崂山区梅岭路,占地105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13个展厅,陈列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青岛史话》大型基本陈列和山东民间木版年画、青岛籍画家高凤翰书画、古代工艺品、瓷器、货币等5个馆藏文物专题陈列。其它展厅不定期地举办海内外各种博物馆的文物和艺术品展览。 开放时间: 5月至10月:9:00—17:00(16:00停止入场) 11月至次年4月:9:00—16:30(15:30停止入场) 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301、304、313、 362路至松岭路站 下 230、321路至博物 馆站下 110、311、375、 380、382、606路 至会展中心站下 博物馆公共 服务区域配有电子触摸屏、资料查询区、资料放映区和观众互动区, 在这里,观众可了解博物馆的概况和展览介绍,亲身体验与虚拟文物 互动的乐趣;对重点文物配备了能够输出中、英、日、韩四种语言的 导览系统。此外,还设有学术报告厅、贵宾接待室、书店、茶吧、及 卖品部,并为观众提供简餐。如今,青岛博物馆已成为展示中华民族 文化、青岛地区历史文明的窗口和联结中外文化、文物交流的桥梁。 二、青岛博物馆历史 1965年,青岛市博物馆正式成立,地址位于青岛市大学路7号, 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红卍字会旧址。是一座集历史、艺术为一体的 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大学路7号现为青岛美术馆所在地。) 1996年,随着青岛市政治、经济重心的东移,青岛市政府做出 投资,在欣欣向荣的东部新市区——崂山区梅岭路27号建造新的青

博物馆案例分析4个

案例1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设计师:弗兰克.盖里 【设计师简介】 弗兰克·盖里(FrankOwenGehry)1929年2月28日生于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观的建筑而著称。他现在归化于美国籍,并且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盖里的设计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主义(latemodernism),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包,有这钛金属屋顶的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博物馆介绍】 建筑面积:24000平方 米(展览面积10405 平方米) 建筑层数:展厅部分3 层,行政部分4层 建成时间:1997年 建造地点:西班牙毕尔 巴鄂 设计者:弗兰克·盖里 【设计初衷】 1991年,西班牙北部 城市毕尔巴鄂市政府 与古根海姆基金会共同做出了一项对城市未来发展影响极为深远的决定:邀请美国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为该市即将兴建的古根海姆博物馆进行建筑设计。毕尔巴鄂市始建于1300年,因优良的港口而逐渐兴盛,在西班牙称雄海上的年代成为重要的海港城市,17世纪开始日渐衰落。19世纪时,因出产铁矿而重新振兴,但20世纪中叶以后再次式微,1983年的一场洪水更将其旧城区严重摧毁,整个城市雪上加霜,颓势难挽,虽百般努力却苦无良策。九十年代初,毕尔巴鄂已沦为欧洲藉藉无名的蕞尔小城,若非该市球队在西甲联赛中尚占有一席之地,绝大部分人可能终身无缘闻该市之名。为城市复兴大计,毕市政府决议发展旅游业,但该市历史不长、名头不响、风俗不奇、景色不佳,兼乏名人旧迹,各种可能的旅游资源一一欠奉,如何吸引外埠人士前来观光成为头号难题。多方问计之下,终于决定兴建一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寄希望于欧洲众多艺术爱好者的“文化苦旅”。而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向为收藏现代艺术的重镇,其基金会早有向欧洲拓张之意,双方一拍即合,要将新的博物馆营造成当代的艺术奇迹【博物馆选址】 博物馆选址于城市门户之地――旧城区边缘、内 维隆河南岸的艺术区域,一条进入毕市的主要高 架信道穿越基地一角,是从北部进入城市的必经 之路。从内维隆河北岸眺望城市,该博物馆是最 醒目的第一层滨水景观。 【设计理念】 1.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双曲面 体量组合而成。 2.在邻水的北侧,盖里以较长的横向波动的三层展 厅来呼应河水的水平流动感及较大的尺度关系。因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将

数字博物馆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就是分析软件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开发出的软件却没人要,那所有的投入都是徒劳。如果费了很大的精力,开发一个软件,最后却不满足用户的要求,从而要重新开发过,这种返工是让人痛心疾首的。需求分析具有决策性,方向性,策略性的作用,他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简言之,需求分析的任务就是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全面地理解用户的各项要求,并准确地表达所接受的用户需求。 3.1 总体目标 本网站的系统总体目标是为了实现玉器与青铜器的数字化博物馆管理。通过网站实现文物的在线浏览包括对其所属拍卖行、重量、价格、简介查看等多项功能。其中主要是管理员对文物管理的实现和用户的分类浏览的实现:前台:用户在线浏览所有玉器和青铜器文件,按商品名称搜索相关文物,以及对商品各项详细资料查看的操作。后台:管理员对玉器和青铜器的管理操作及新上传文物的功能;管理员对拍卖行的新增、删除操作;对数字博物馆首页网站公告的更新。以上功能都一一实现。建成一个功能齐全、合理、完善的数字博物馆网站。 3.2 具体目标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需求,该系统分为以下两大部分:

1.网站前台,实现玉器及青铜器的分类管理,藏品的在线浏览,拍卖行信息的查看,及藏品的在线搜索的的功能。 2.网站后台,完成玉器及青铜器的添加、浏览及删除的功能,完成对网站基本信息的管理,完成对拍卖行信息的管理,可以添加及删除拍卖行的相关信息,可以更新网站的公告。 3.3 数据流程图及功能分析 3.3.1 数据流图基本概念 数据流程图是软件工程学和管理信息系统科学中的概念,它描述的是一个具体的业务处理系统的信息来源,存储,处理和信息将要流到何处去的全面情况,它可以辅助计算机专业人员更好的了解现有系统的一些状况,但还需要一些工具来补充系统的流程细节。 数据流程图(DFD----Data Flow Diagram)是描绘系统的逻辑模型,图中没有任何具体的物理元素,只是描绘信息在系统中流动和处理的情况。就是采用图形方式来表达系统的逻辑功能、数据在系统内部的逻辑流向和逻辑变换过程,是结构化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表达工具。是描述系统数据流程的工具,它将数据独立抽象出来,通过图形方式描述信息的来龙去脉和实际流程。 表3.1 数据流图符号说明

论文博物馆展示设计分析报告

论文博物馆展示设计分 析报告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博物馆展示设计分析 博物馆名称:现代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定位:将现代艺术作品进行展示,新旧艺术的传承与融合,展示东方艺术魅力 博物馆展览内容:展示绘画作品为主,包括雕塑,版画,摄影,印刷品,商业设计,电影,建筑,家具及装置艺术等项目。 博物馆展览主题:融合距离 关键字:现代艺术博物馆距离混合视觉趣味桥梁与沟通思考论文主题:博物馆空间规划创造距离混合的视觉趣味 博物馆作为展示人类文明的窗口,集中收藏了人类历史文化的精髓。他应该是文化历史、哲学理念、主体创意、艺术应用和美工技巧的有机统一。它用自己所特有的艺术语言,营造出与展览主题相统一的氛围,诠释历史文化精髓的深刻内涵,让每一位参观者在高雅的艺术享受中品味人类历史文化的光辉遗产。 对公益化物品之观赏独立分离的趣味是我们文化所特有的,就如同博物馆是观赏活动发生其中的空间或机构也是我们文化所特有的一样。我以为,博物馆只是一种看的方式,当物品的文化因素服从博物馆最支持的东西时,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对于博物馆的设计一直以来都是各界设计师思考的问题,检验博物馆成功的一种方式是人们在博物馆中走动的自由和观看的兴趣,而没有无处不在的耳机所提供观众与展品之间的强制调节。距离的混合,一方面一方面带着人类的亲近感和共通力,另一方面是观看17世纪荷兰风景和20世纪非洲雕塑一样的体验。

的设计都带有明显的社会时代特征,如何搞好博物馆的室内设计工作是体现博物馆生命力和存在价值的根本体现。典型的历史及文化艺术遗存物既是历史的"确证",又是形象思维中文化意义上的"象征符号"。典型象征符号是维系形式设计与内容设计和谐统一的重要线索。 现代行业博物馆发展迅速,以现代艺术博物馆来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是做得比较成功的案例,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The Museum of Modern Art(简称MOMA),在当今冠有现代艺术头衔的博物馆家族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首屈一指,其闻名程度,可以让它在全称里不加地名以示区别,直呼现代艺术博物馆,人们先想到座。在纽约范围以内,不少人略称为“现代“或者它的英文简称。落在纽约市曼哈顿城中,位于曼哈顿第53街(在第五和第六大道之间),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现当代美术博物馆之一。艺术博物馆的主体建物,在当时是由建筑师菲利浦?葛文和爱德华?斯顿设计的,外观具有典型国际风格的水平与垂直线条。对建筑同行来说,它与“国际式“一词的紧密联系,使它具有极其特殊的历史形象。在20世纪末年,“解构主义“建筑展的举行,让它在颠覆自身历史形象的同时,显示出前瞻及诱导建筑和艺术发展的持续野心。过去70年间,在收藏、运营、策划和馆舍建设与改造方面经历的变化,人析这一规模庞大的混血建筑综合体在保守的外表之下,力求平衡艺术、技术和社会时尚多方面因素的努力。博物馆采用玻璃幕墙设计,将各种元素艺术种子合理规划,室外的景致融入馆内,做到人与景的距离的融合。

武汉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 【摘要】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的、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永久性机构,为研究、教育和欣赏的目的,对人类和人类环境的见证物如有关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事物或标本进行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通过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在训练理解与把握建筑的创意与构思;建筑的造型;建筑的内部空间以及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上,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通过调研并分析湖北省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博物馆,对博物馆建筑的舒适性、适应性、经济性、科学性等方面做一些论述,也对如何做好新颖、经济、科学的博物馆设计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关键词】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建筑分区、湖北省博物馆、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博物馆 【正文】博物馆建筑的文化性、艺术性,使得它往往成为这个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不仅要在功能上满足搜集、保存、研究、传播和展览之用,同时在流线上将参观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很好的分流。 一、基地分析: 这次设计任务是为展示湖北文化,促进湖北文化发展,促进湖北旅游,从而促进湖北社会与经济发展,拟在武汉市建设“湖北文化博览中心”作为展示与研究湖北地域文化的基地。“中心”选址位于沙湖之滨,视野开阔,风景优美。我们的基地相当规整,面朝沙湖,背对正在兴建的图书馆大楼。 二、博物馆建筑组成: 博物馆自身的功能日趋复合化,在沿袭传统模式的同时,常常会有一些会议,观察、图书,甚至餐饮、商业、娱乐等服务设施加入其中,无形中成为某种文化综合体的代名词。正如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所说,“在当今时代,博物馆正扮演着与过去的神庙相类似的社会功能。”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代表着一个国度及其民族历史及现代文化。无论人们对博物馆的看法如何纷繁,全球的博物馆正呈现一个不断发展的态势。 博物馆建筑的组成内容因各馆的性质、规模不同而有差异。根据博物馆的共性,建筑组成可划分为 4个功能分区:①陈列、展览、教育与服务分区;②藏品库分区;③技术工作分区;④行政与研究办公分区。在建筑布局上各个功能分区应该是互有联系的,为了安全保卫和管理方便,建筑物的平面与空间布局设计,必须把观众参观路线与内部工作人员行经路线、藏品运送路线明确分开。 第一分区系博物馆对外开放的区域,由门厅、基本陈列室、临时 (专题) 展览厅、教室、

博物馆装修分析

对江南一带博物馆室设计的思考 曾迎春 (班级,建筑1402 学号,1400540207 专业,建筑学) 摘要:文化主题设计的特点,是以解读文化为线索、以空间规划为载体、以形式语言为手段的三位一体。在博物馆设计中,它们既有局部乃至整体上的相对顺序,又循环穿插于整个过程。设计师既不刻意诠释什么是江南水乡,又不简单地将实景真实地搬至室,而是以模拟镜头语言的手法,将江南水乡的自然、人文元素的真实片段,利用展线上的时空变换,做了一次非线性编辑博物馆列显然也不应该再坚持“器物说话”的精品展示老观念。只有把文物(或仿制品)放在一个拟真的原初环境中,才可能揭示文物背后的人和故事。通过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室设计实践,对设计和文化的互动关系进行深入思考,并沿着一条文化设计的“幽径”,寻求构筑设计文化的无限空间文化、容设计、空间调度、形式对位、科技应用。 关键词:空间原生态光影写真氛围 正文: 文化主题设计的特点,是以解读文化为线索、以空间规划为载体、以形式语言为手段的三位一体。在江南一带博物馆室设计中,它们既有局部乃至整体上的相对顺序,又循环穿插于整个过程。 一、基本审美定位 以江南的地理、人物、历史变迁、风土人情为入口,对江南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文化解读后,我们发现了柔弱背后的另一个江南。江南人对柔弱错觉的宽容,甚至还有点欣然于这种定位,或许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勤劳、善良和智慧,确实应该获得一些人生情趣的回报吧! 既然这样,不妨就将江南定位成: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的完美结合吧。作为大众传播,拟人化的、“有我之境”的美,也很亲和、贴切。

二、形式语言大要 在大众传播学看来,电影事业和博物馆列极有共性——都借助形象的手段为媒介进行大众传播。考虑到这种相似性,国际科学院在学科分类中将它们一起列入了形态科学的视听文献类。 应该重视用镜头语言来表达视觉冲击力,但也要体会镜头语言背后对真实的强调。这个“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分寸的把握,就是营造一种观众“既熟悉又陌生”的能力。设计师既不刻意诠释什么是江南水乡,又不简单地将实景真实地搬至室,而是以模拟镜头语言的手法,将江南水乡的自然、做了一次非线性辑。 三、原生态场景的大量应用 考古界越来越重视发掘现场的环境研究时,博物馆列显然也不应该再坚持“器物说话”的精品展示老观念。只有把文物(或仿制品)放在一个拟真的原初环境中,才可能揭示文物背后的人和故事。 全复原、半复原及象征性复原的针对性应用,避免了过于追求写实时易流俗于形而下的可能。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江南水乡展览,本身也构成了原场景。 四、信息节奏的控制 “文武之道,一一弛”。信息输出的节奏应有变化,这才符合人类认知的一般性规律,也避免了疲劳效应。 比如,“吴越春秋厅”中,利用场景、器物的交替变换,营造了明显松信息

青岛市博物馆参观报告

青岛市博物馆参观报告 1.引言 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青岛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近代史在近代史老师的鼓励下,我们4人来到青岛市博物馆参观,它的外貌,非常壮观,也非常整洁,它向我们默默诉说了青岛几千年来的沧桑变化,带给我们深深的震撼。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交融,人文荟萃,东西方文化在此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精神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如今,青岛充满博大的文化活力,正在缔造一部新的蓝色传奇,以其海纳百川的形象面向世界。 2.简介 青岛市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中华文化瑰宝和城市记忆的一个重要载体,馆藏文物包括书法、绘画、陶瓷器、铜器、玉器、钱币、玺印、甲骨、竹木牙角器等三十余个门类十多万件,其中书法、陶瓷器、玉器、钱币为馆藏特色。馆内还收藏有4万余件青岛历史发展各阶段留下来的文物资料,反映了青岛建置以来城市的发展,是全面了解青岛历史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展出有青岛史话--古韵悠长,青岛史话--岁月回眸,彩瓷聚珍,古钱今说,百工奇技,左臂丹青。青岛史话--古韵悠长部分展现了上起新石器时期,下迄青岛建置前青岛地区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诸多重大历史事件。青岛史话--岁月回眸部分从市政建设、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了近代青岛城市从建置至1949年解放的发展历史。彩瓷聚珍部分较为全面地展示了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的发展演变和艺术水平。古钱今说部分以丰富的馆藏展示出中国古代钱币的发展历史。百工奇技部分对馆藏中的部分类别工艺品进行了展示,体现了工匠技艺之高超。左臂丹青部分对中国清代著名画家高凤翰不同时期的书画艺术成就进行了较为全面地展示,从中也可领略到其坎坷坚韧的一生,给世人留下了恒久的印象。其丰富的馆藏传承了青岛地区人类文明,展现青岛城市文化底蕴。 3.参观过程 我们按照简介中的顺序参观了青岛市博物馆。 (1)青岛史话--古韵悠长展厅展览共分为:“东夷文明溯源”、“齐国经济重镇”、“秦皇汉武巡疆”、“北方千载古港”、“道教鼎盛崂山”、“明清海防要地”六个单元。这部分的展品无一不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深深地为中华文明所折服。(2)青岛史话--岁月回眸部分有200余件历史照片和文物,依历史沿革划分为:“清朝设防建置”、“德国殖民开发”、“日本强占掠夺”、“民族主权回归”、“八年抗日战争”、“人民获得解放”六个单元。它向我们展示了青岛在近代史中历经殖民掠夺和战乱,但并没有得到极大的破坏,相反,青岛得以繁荣发展。 (3)彩瓷聚珍部分馆藏明清瓷器,瓷器收藏是青岛市博物馆的特色收藏之一,本展有“飘逸优雅青花瓷”、“绚丽多姿彩绘瓷”、“清纯隽永色釉瓷”三个单元,其中不乏名窑名作。(4)古钱今说该展厅共分为“缘起大海之贝”、“铸币源自工具”、“一统方孔圆钱”、

青岛市博物馆建筑分析报告

市博物馆建筑分析博物馆的基本使命是维护它的藏品,同时博物馆经常被视为重要的城市建筑和文化地标。因此,博物馆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要程度不容小觑。 一、博物馆概况 市博物馆新馆建于1997年,位于崂山区梅岭路,占地105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共有13个展厅,列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史话》大型基本列和民间木版年画、籍画家高凤翰书画、古代工艺品、瓷器、货币等5个馆藏文物专题列。其它展厅不定期地举办海外各种博物馆的文物和艺术品展览。 开放时间: 5月至10月:9:00—17:00(16:00停止入场) 11月至次年4月:9:00—16:30(15:30停止入场) 每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除外)。

乘车路线:104、 301、304、313、 362路至松岭路站 下 230、321路至博物 馆站下 110、311、375、 380、382、606路 至会展中心站下 博物馆公共 服务区域配有电子触摸屏、资料查询区、资料放映区和观众互动区,在这里,观众可了解博物馆的概况和展览介绍,亲身体验与虚拟文物互动的乐趣;对重点文物配备了能够输出中、英、日、韩四种语言的导览系统。此外,还设有学术报告厅、贵宾接待室、书店、茶吧、及卖品部,并为观众提供简餐。如今,博物馆已成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地区历史文明的窗口和联结中外文化、文物交流的桥梁。 二、博物馆历史 1965年,市博物馆正式成立,地址位于市大学路7号,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红卍字会旧址。是一座集历史、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大学路7号现为美术馆所在地。) 1996年,随着市政治、经济重心的东移,市政府做出投资,在欣欣向荣的东部新市区——崂山区梅岭路27号建造新的市博物馆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