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14年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第三四单元复习资料

2014年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第三四单元复习资料

2014年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第三四单元复习资料
2014年高中历史第二分册第三四单元复习资料

2014学年第二学期考试练习题

高二年级(A)英语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173/173

第二分册第一二单元63/63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时期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1.距今_1万年_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_栽培谷物_和_驯养牲畜_,开始农耕生活,

农业的起源是_生产性经济活动_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中国的_粟类_旱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_水稻_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_稻作农业_与_旱地农业_同时出现、_南北并立_的格局,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农业生产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人们_聚族定居_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陕西临潼的_姜寨遗址_是早期农耕聚落的典型,它所呈现的_共同耕作_、_平均分配_的生活情景,表明当时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是以_口耳相传_的形式保留传承的。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关_炎帝_、_黄帝_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_满天星斗_、_八方雄起_,其中_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_是中华文明融和诞生的核心地区。

2._夏朝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_大同之世_”,

是“_天下为公_”的社会;夏朝建立之后是“_小康之世_”,是“_天下为家_”的社会。从文献记载来看,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已_设官分职_,有一定数量的_置队_、设置了_监狱_,并制定_刑法_以镇压反抗者。

从考古资料来看,在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河南偃师的_二里头遗址_。在二里头遗址中,发掘出类似_殿堂_的遗址,说明二里头社会的分化已很明显。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以_农业_为主。二里头文化已进入_青铜时代_,出土的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_礼器和祭器_,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

3.由于_甲骨文_的发现和解读,以及河南_安阳殷墟_等一系列考古资料的发掘,_商朝

_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其历史也因_文献_、_甲骨卜辞_和_考古资料_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商王朝国家的体制,有“_内服_”和“_外服_”的区分。“_内服_”是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_外服_”则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商与周边方国存在松散的_联盟关系_,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则臣服或归附于商。

商朝的“_司母戊鼎_”等大型青铜器,制作精良,造型独特,纹饰瑰丽。商朝的青铜器主要是_礼器_,是器主_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_的象征,被赋予了_沟通天地_、_支持政治权力_的功能。

商朝_甲骨文_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_第一手资料_。

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_商都郊外_打败商军,建立周朝,定都_镐_,史称“西

周”。

周朝建立后,创立了_封邦建国_体制。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_同姓诸侯_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_封建亲戚_、_以藩屏周_”的功效。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有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_天下的共主__。

周公,名旦,制定_礼乐制度_,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_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_。周公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5._公元前770年_,周平王迁都洛邑,这以后的周朝称为“_东周_”,分为_春秋_和_

战国_两个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由西周的“_封邦建国_”体制变为秦的_中央集权大一统_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_经济领域_。以_铁制农具_和_犁耕技术_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自农耕和_新型地主_产生,私人手工业、_商业_也活跃起来,以_富国强兵_为目标的改革在战国时到达高潮。

_百家争鸣_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的思想是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_儒_、_法_、_道_三家。儒家学派兴起于_春秋_,由_孔子_创始。他创造了“_仁_”这一核心,倡导“_仁者爱人_”、“_克己复礼为仁_”。

孟子、荀子发展了儒家学说。孟子发展出“_仁政_”,荀子重新解释“礼”熔_儒_、“_法_”于一炉。法家兴起于_战国_初期,正面肯定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以提倡“__法治_”为特色,倡导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实行_君主集权制度_,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然而其提倡专制独断、_严刑峻法_等,消极面明显。道家以_老子_为始祖,对现实政治持绝对否定的态度,主张“_天为而治_”,幻想回到“_小国寡民_”的时代,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_朴素辩证法_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影响。

6.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更趋剧烈,最终形成了_齐_、_楚_、_秦_、_燕

_、_赵_、_韩_、_魏_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秦孝公即位后,任用_商鞅_,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实行了_废除井田制_、_废世卿世禄_、_奖励农耕__、_建县制_、和_什伍连坐_等一系列法规,秦国因此由弱变强。

_BC730—BC221_年,秦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定都_咸阳_。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创立了_中央集权_体制;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_皇帝_,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职为_丞相_、_御史大夫_、_太尉_,其下设诸卿,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地方政府为_郡_、_县_两级,长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为了巩固新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_货币_、_废量衡_、_文字_等,建造驰道与直道,建筑长城,开边移民,_焚书抗儒_。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_政治制度的蓝本_。

7.秦短命而亡的原因:滥用民力,如筑长城。秦律名目繁多,诛罚苛刻。赋役沉重。秦的_横

征暴敛_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限度。秦朝统治者_重功利_、_恃酷法_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而统治者的_忙于宫廷争斗_,诛杀宗室朝臣,加速了秦朝的覆灭。

公元前209年,_陈胜_、_吴广_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公元前202年,_刘邦_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_西汉_”

第二分册第三四单元108/108从西汉到南北朝的分和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1.汉朝从_皇帝制度_、_中央官制_、到_地方郡县制_,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

又封同姓王为诸侯,形成_郡国并行_的局面。

刘邦的将相重臣,大都来自社会下层,形成汉初_布衣将相_的局面,标志_世袭贵族_主宰政治的时代基本结束。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_清静天为_”、“_与民休息_”的政策,倡导_以农为本_废除秦朝的_严刑酷法_,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

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_文景之治_”。

2.汉武帝为加强皇帝集权,裁抑宰相职权,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

“_内朝_”或“_中朝_”,而以宰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构,称为“_外朝_”;创设_刺史制度_,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颁布“_推恩令_”消除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汉武帝时,采用_董仲舒_、_公孙弘_等的建议,将_儒学_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独尊儒术”之后,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_官员选拔_、_学校教育_和_人才培养_的主要内容。从此以后,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_统治思想_和社会主流的_意识形态_。汉武帝的执政原则可概括为“_儒表法里_”。

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_敦煌_、_酒泉_、_武威_、_张掖_,天山南北地区与内地联为一体。

3.公元25年光武帝_刘秀_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_东汉_”。

东汉初年,刘秀以“_柔道_”治理天下,实行一系列_简政安民_的措施,致力于_文教治国_的方略,全国呈现较为繁荣安定的景象,后人誉为“_光武中兴_”。然而,刘秀的“柔道”另有_对贵族官僚和地方豪强妥协_的一面,原先的社会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东汉后期,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豪强地主拥有_大庄园_,经济上_自给自足_,组建_私人武器_,把持_地方舆论_,甚至世代为官。这些豪强地主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后,对_中央集权的统一王朝_构成巨大威胁。

4.公元208年,_赤壁之战_,孙刘联军大败曹操,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_220_年,曹丕建_魏_定都_洛阳_。_221_年,刘备建_汉_,定都_成都_。_229_年,孙权建_吴_,定都_建业_。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5.鲜卑族拓拔部建魏,史称“_北魏_”,统一北方近百年后,又分裂为东魏与_西魏_,北

齐与_北周_。历史上将北魏及其后继政权合称“_北朝_”。从420年开始,南方经历了_宋_,_齐_,_梁_,_陈_四朝,都建康,历史上合称这四朝为“_南朝_”。

南北朝时,由于北方人口继续向南迁移,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逐渐形成_江浙_、_湘赣_、_巴蜀_等先进的农业经济区。

北魏孝文帝时期,全面推行_汉化_;迁都_洛阳_,通用_汉语_,改姓氏,改定_官制和律令_,促进胡汉通婚,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_孝_治国。孝文帝的改革对加快_民族融合_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6._581_年,隋文帝_杨坚_篡周建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仍以_长安_为都城。

三省六部制创于_隋文帝_时,唐朝继承与发展。中央设_中书_、_门下_、_尚书_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_中书_草诏,_门下_审核,_尚书_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具体事物。三省长官都是_宰相_,设立_政事堂_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三省六部制是_皇权逐渐增强_的产物,三省宰相集体议事,_分工明确_、_互相牵制_,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严格执行制度,_皇权_也会受到一定限制。

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_推举_的方式。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_考试形式_选拔官员的制度,由_隋朝_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科举取士主要依据_考试成绩_,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_政治统治的基础_,人才选拔、官员任用的权力完全收归中央,_中央集权_得到进一步加强。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_官员选拔制度_的一次重大变革,产生深远影响,一直沿用至_清末_。

7.626年,_李世民_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唐太宗实行_疏缓刑法_、宽政安民、

_轻徭薄赋_、修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安定生产恢复。广招贤才,_知人善任_。居安思危,虚心纳谏。实行_开明的民族政策_与边地少数民族和平相处。接受_吐蕃赞普_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_文成公主_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贞观年间,_政治清明_、_经济发展_、_社会安定_、_民族和谐_,史称“贞观之治”。

唐朝的鼎盛出现在_唐玄宗李隆基_时期。唐玄宗在位前期的开元年间,出现_政治清平

_、_社会安定_、_经济高度繁荣_的景象,后人誉为“开元盛世”。

8.西汉_张骞_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开启了东西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_丝绸之

路_臻于全盛。西域及_大食_、_波斯_、_天竺_等亚洲诸国的_商贾_、_僧侣_和_使节_络绎不绝往来于途。其中,_粟特人_尤为活跃,成为沟通东西经济与文化的重要媒介。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_长安_是各国东来西往的必经之地和东西方文化交融汇合之地。

新罗在朝鲜半岛建立统一国家后,常与唐朝_互遣使者_,并不断派遣留学生赴中国学习,唐朝文化的精髓为新罗广泛吸收.日本曾先后十多次派“_遣唐_”来中国交流学习,随行有众多留学生和学问僧,日本不仅在_政治_、_经济_、_法律_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_衣食住行_、_风俗习惯_,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精心整理 高二历史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 【篇一】 一、国共的十年对峙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 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抗日战争开始。面对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威胁,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 ( 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最* 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阶级矛盾:土地兼并、赋税沉重,连年战争、自然灾害-----农民起义 *:宋辽、宋夏战事不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积弱-----军队战斗力弱 原因:皇帝集军权、更戍法 积贫-----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入不敷出 (失败原因 和。 2、强兵之法(整军) 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军器监 作用:北宋国力增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

第六分册 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知道: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局为重,确定了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2、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挑起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 4、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进入南京后,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理解: 1、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影响 (1)背景:华北事变后,中日两国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正式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决定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威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 (2)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向蒋介石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主力红军和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9月,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3、193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它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 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知道: 1、八路军相继开辟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华中的新四军也迅速开辟了苏南、皖中等敌后抗日根据地。 2、1938年10月,日军在占领武汉后,基本停止了对正面战场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抗日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3、1940年8月,为粉碎日军“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 理解: 1.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板垣师团,获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2.1938年3月,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军队召开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 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道: 1、中共七大: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和领导全国人民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1945年8月15日本天皇裕仁向盟国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3、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理解: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1840年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取得的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抗日战争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最新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最新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一、鸦片战争 1、背景:清政府政治腐败、国防废弛、矛盾尖锐;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加紧对外扩张 2、鸦片走私:原因; 闭关锁国、英国入超、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影响:掠夺大量白银,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3、禁烟运动;:原因:鸦片走私严重,危及清政府统治 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1839、6)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列强为了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5、过程(理解即可):第一阶段:(1840年——1841年),珠江口——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南下广东 第二阶段:(1841年——1842年),攻占虎门炮台——强占香港岛——南京下关江面 军民抗战: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浙江定海葛云飞重炮牺牲 鸦片战争 6、结果:清政府战备求和,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附件,中美《望厦条约》(1844)、中法《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割香港岛;(破坏领土主权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附件: 攫取中国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受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 7、影响; 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过程:1856年广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柏贵)→1858年天津→1860年北京(火烧圆明园) 第一阶段(1856_——1860)签订《天津条约》(内容)、 第二阶段(1859——1860)签订《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埠天津)、中俄《北京条约》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至19世纪80年代,俄国侵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影响: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人

高考历史知识点精简版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要点 (必修1)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同时存在分裂的隐患。 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①秦代中央设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执掌奏章,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事。 ②郡县制建立: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并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汉初,在地方上,郡国二制并行。 元朝:中央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在地方采用行省(行中书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汉的州和唐的道,起先都是监察机构,后都演变成地方行政实体。 明朝:通过废除丞相制度和创设内阁,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清朝:雍正帝时,军机处的创设,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二、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鸦片战争(1840~1842):战争中,广州北郊三元里人民自发起来反抗英国侵略者。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内容规定: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 ④协定关税。影响: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洗劫焚烧了圆明园。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在此期间趁机先后共侵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英勇作战,壮烈殉国。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内容规定: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款白银2亿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八国联军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1901年9月,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内容规定:①赔款白银4.5亿两;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③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影响: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抗日战争开始标志: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 侵华日军罪行:1937年12月,日本攻陷南京后,屠杀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30万人。日军还在中国成立了从事细菌战的“七三一部队”。 抗日战争:面对日军侵华,国共两党停止内战,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奋起抗战。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战前期,中国军队取得了平型关战役(太原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的胜利。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抗战胜利的历史地位:①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②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③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④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6课 国际联盟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二十八篇

2019年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6课国际联盟习题 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二十八篇 第1题【单选题】 《全球通史》说:“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这主要是在强调“一战”( ) A、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B、导致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广泛兴起 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D、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被认为为1924年至1930年期间西欧各国关系之改善奠定基础的是( ) A、《凡尔赛和约》 B、《洛桑条约》 C、《洛迦诺公约》 D、《非战公约》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从机制上看,国际联盟制止战争、制止侵略的宗旨成为空谈的主要原因是 A、国联成员国并非真心维护世界和平 B、德国等具有发起战争危险的国家参与 C、国联行政院的权力过大 D、国联代表大会和行政院决议坚持“全体一致”的原则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后来却没有参加,原因是( )①英法等国和美国有矛盾②美国国内的阶级矛盾空前尖锐③国联盟约未能满足美国的要求④盟约否定了十四点和平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世纪20年代,凡尔赛体系有过两次重大调整。这两次调整分别是 A、道威斯计划、《洛伽诺公约》 B、道威斯计划、《非战公约》 C、鲁尔危机、《洛伽诺公约》 D、《洛伽诺公约》、《非战公约》 【答案】: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归纳比较

一、割据 1.封建割据:封建社会地方割据,如藩镇割据。由于地主经济分散性的存在,中国封建社会出现合久必分、分外必合的规律,割据形势往往形成于朝代后期,即中央集权较弱的时期。 2.北洋军阀割据:1916至1927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统治下形成的军阀割据,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因此,这一时期的割据具有封建买办的性质。 长期的军阀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中国近代社会最黑暗的时期。 3.工农武装割据:毛泽东总结革命的经验教训,根据中国国情,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割据势力的共同点:有自己的地盘和军队。

二、新政、维新 1.庆历新政:1043年,宋仁宗庆历年间,任用范仲淹改革时弊,以整顿官吏为中心,施行新政,但最终由于保守派的阻挠而失败。 2.清末新政:1901至1911年,清政府为适应帝国主义的需要,缓和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推行的新政,但最终未能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却促成了革命风潮的高涨。 3.罗斯福新政:1933年,为摆脱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罗斯福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各方面推行的一系列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的破坏,还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4.百日维新: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依靠光绪帝,发起了一场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但最终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破坏而失败,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共推行103天,历史又称“百日维新”。

高中历史必修三重点知识总结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百家争鸣 (1)争鸣的背景:社会大变革。包括:井田制瓦解,分封制崩溃,战争频繁,私学兴起。(2)争论的问题:核心问题是如何治国(德治、仁政,法治,无为而治),还有人性问题、人与人的关系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等。 (3)争鸣的影响: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孔子、孟子和荀子与儒家思想的形成 (1)孔子的成就 思想上:创立儒学,提出“仁”、“礼”和“德治”的主张。 教育上:创办私学,总结出一些教育教学方法。 典籍上:编订“六经”。 [附]孔子的重要言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2)孟子的主张:人性善,民贵君轻,仁政。 [附]孟子的重要言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荀子的主张:人性恶,通过学“礼”来改变;可以利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 [附]荀子的重要言论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1、董仲舒的主张: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另:三纲五常) 2、汉武帝的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推广儒学。 [目的:加强专制集权。影响:加强了专制集权,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三、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1)“二程”(理学的开创者)指程颐、程颢,其主要观点有: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伦理道德就是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2)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的主要观点是:理气论;存天理,灭人欲。 2、王阳明(守仁)的心学观点是:理在心中(心即理也,心外无物);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克服人欲,恢复人原有的善良本性);知行合一(知和行都产生于心,要用良知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 1、李贽“离经叛道”(反正统,异端)观点:反对“圣人”;认为人的物质生活就是天理。 2、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指: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顾炎武(著《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三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有: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工商皆本,主张经世致用。顾炎武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王夫之在哲学方面成就突出。 [言论:黄—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公其是非于学校。顾—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 五、儒学的兴衰历程:见提纲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一、科技成就

高考历史必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高考历史必备: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

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 表现:(1)①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②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③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臵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颁布秦律、统一法令;②统一货币、度量衡;③统一文字;④修建驰道、灵渠; ⑤修筑万里长城;组织移民。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背景:汉初郡国并行,出现王国问题 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 措施:①军事上:杯酒释兵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加强禁军、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经济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响: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镇割据现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八、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一) 中国古代政治史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秦朝————汉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确立巩固完善强化加强顶峰集权专制↓↓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维护国家统一,有积极意义加强专制,消极作用多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集权到专制 二、分裂与统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占主导地位)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政治腐败) ⑶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激化矛盾) ⑷各族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2、统一的原因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 ⑴秦汉以来,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⑵从思想上看,中华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要求,经儒家发展为“大一统”思想,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 ⑷中原汉族先进经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使少数民族向往中

原。(被征服) 3、评价: ⑴分裂是历史发展的支流,处于短暂的、次要的地位。 ①从时间看,封建社会分裂时间不超过几百年。 ②从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统一的王朝,影响巨大、深远。 ③从分裂时期看,分裂孕育着统一,出现局部统一。 ⑵对分裂与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对分裂简单地加以否定。 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处于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 高中历史知识点归纳和总结(二)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 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2.楔形文字(钉头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吉尔伽美什》 是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板文书保留下来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 理解: 1、《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

高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中国古代史) 单元一祖国历史的开端(先秦) 一、阶段特征: 本阶段讲述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的中国历史,简称先秦。此阶段时间跨度大,社会性质变化-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又进入封建社会。其中夏商西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鼎盛时期,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和祖国走向统一的时期。 (一)政治-由奴隶社会到统一的封建社会: 1、夏商周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鼎盛时期,井田制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基本制度。 2、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各民族的融合,封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统一趋势的出现。 3、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关系的变革,春秋时期的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百家争鸣理论促使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二)经济-奴隶经济到封建经济 1、夏商周奴隶社会的农工商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井田和贡赋制度是奴隶社会的生产关系。 2、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使用和推广,井田向私田过渡,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推动土地私有化;战国时期的变法,尤其是商鞅变法彻底废除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建立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 (三)民族-华夏族为核心的民族融和 中原华夏族,周边的匈奴,东胡,戎,羌等,通过战争和交流,加速了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四)文化-封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孔子和老子分别创立了儒家和道家学派,反映了春秋时期奴隶制度瓦解的状况。 2、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发表对社会变革的看法,提供不同的哲学,伦理和治国思想,对后代影响十分深远。 3、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物理和中医有了相当发展,许多成就位居世界前列。 二、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表现。 三大发展趋势: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由分裂割据走向政治统一;民族冲突走向融合。 表现:(1)①经济上铁器牛耕使用推广,私田逐渐取代了井田,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奴隶生产关系;②政治上各国的改革变法,包括春秋时期的改革和战国的商鞅变法,逐步建立了新的封建制度;③思想上奴隶社会礼制崩溃,在百家争鸣中形成了各种封建治国思想,特别是法家更反映了封建制度的需要。 (2)①经济上封建经济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增强;②政治上争霸和兼并战争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准备;③制度各国变法逐步形成统一的制度准备;④理论上法家思想提倡中央集权,为统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大全

第1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知道: 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提出改组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立即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局为重,确定了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2、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卢沟桥挑起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1937年8月13日,日本在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 4、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进入南京后,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理解: 1、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影响 (1)背景:华北事变后,中日两国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号召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瓦窑堡会议,正式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方针;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决定停止进攻红军,逼蒋抗日;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威逼张、杨执行“剿共计划”。 (2)影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的转折点,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2、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七七事变后,中共中央向蒋介石送交《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西北主力红军和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9月,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3、1938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它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为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进一步推动了全国规模抗战的开展。 第2课正面战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 知道: 1、八路军相继开辟了晋察冀、晋绥、晋冀豫等敌后抗日根据地,华中的新四军也迅速开辟了苏南、皖中等敌后抗日根据地。 2、1938年10月,日军在占领武汉后,基本停止了对正面战场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抗日战争开始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3、1940年8月,为粉碎日军“囚笼”政策,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发动了百团大战。 理解: 1.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板垣师团,获得了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2.1938年3月,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军队召开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 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知道: 1、中共七大: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和领导全国人民最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建立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大会通过了毛泽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大会提出党的政治路线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强调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次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1945年8月15日本天皇裕仁向盟国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 3、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 理解: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2018年高中历史选修三()配套练习:第6课国际联盟含解析

6. 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建立国际联盟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平息反战思潮,尽快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 B.加强行业联系,促进国际交往 C.召开巴黎和会,严厉处置德国 D.防止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有识之士主张建立具有政治约束力的国际组织,以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从而催生了国际联盟的建立,故D符合题意;A、C与国际联盟成立的时间不符,B是万国邮政联盟等行业性国际组织成立的目的。 【答案】 D 2.假如你要研究国际联盟的历史,你首选的考察地点应当是() A.泰姬陵B.凡尔赛宫C.日内瓦万国宫D.雅典娜神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国际联盟成立的地点是瑞士的日内瓦。故选C。 【答案】 C 3.国联实权被英法所掌握,这说明() A.美国不希望建立这个组织 B.美国无意谋求世界霸权 C.美国的经济实力不如英法 D.世界格局的中心仍在欧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国联主要是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而凡尔赛体系的重点在欧洲。 【答案】 D 4.一战后在操纵国际联盟问题上的争夺,实质上反映了() A.英美争夺对世界的领导权 B.英法要维护国际联盟的领导权 C.英法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D.美国具有攫取世界领导权的野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在国际联盟问题上英法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二者没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英法要维护国际联盟的领导权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英国,B项表述不确切。操纵国联与否,实际上就是英美在争夺对世界的领导权。排除B、C、D,故选A。 【答案】 A 5.哪一项不是国际联盟留下的不太光彩的历史记录() A.纵容日本1937年侵略中国 B.放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纵容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D.放任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国际联盟成立之前,因此,D 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6.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凡殖民地及领地于此次战争后不复属于从前统治该地之各国,而其居民尚不克自立于今世特别困难状况之中,则应适用下列之原则:即将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视为文明之神圣任务。”为实现这一神圣任务,国联认为最合适的途径是() A.民族自决B.集体安全 C.维护和平D.“委任统治”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将德国殖民地由国际联盟实行“委任统治”,实质上是把殖民地交由英、法、日等国实行殖民统治。 【答案】 D 7.为找到持久和平之路,美国总统威尔逊等政治家们曾在巴黎和会上作出过极大努力,并在不少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这些被列入国联盟约的、现在看来还是很有价值的共识包括()

高一历史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高一历史上册重点知识总结 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内容: 中央:○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2参与决策相、卿士,负责祭祀占卜和记录王朝大事的卜、祝、史,执 掌军权的师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对西 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响。 2、西周的分封:○1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 ○2影响: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形成了对周王室众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极影响: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 纷争 ○3结果: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战国末年周 王室失去分封大权 3、西周的宗法制: ○1内容: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

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 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特点:一人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评价: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贵族 政治的重要标志。 2、中央集权的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积极作用:○1使秦实力增强,通过战争扩大疆域,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 ○2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 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 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 一、鸦片战争 1、背景:清政府政治腐败、国防废弛、矛盾尖锐; 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加紧对外扩张 2、鸦片走私:原因; 闭关锁国、英国入超、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影响:掠夺大量白银,摧残中国人民身心健康 3、禁烟运动;:原因:鸦片走私严重,危及清政府统治 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虎门销烟(1839、6)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列强为了夺取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年) 5、过程(理解即可):第一阶段:(1840年——1841年),珠江口——浙江定海——天津白河口——南下广东 第二阶段:(1841年——1842年),攻占虎门炮台——强占香港岛——南京下关江面 军民抗战: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浙江定海葛云飞重炮牺牲 鸦片战争 6、结果:清政府战备求和,先后签订了《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附件,中美《望厦条约》(1844)、中法《黄埔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割香港岛;(破坏领土主权完整)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南京条约》附件: 攫取中国领事裁判权(司法主权受到破坏)、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 7、影响; 社会性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过程:1856年广州(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傀儡政权柏贵)→1858年天津→1860年北京(火烧圆明园) 第一阶段(1856_——1860)签订《天津条约》(内容)、 第二阶段(1859——1860)签订《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埠天津)、中俄《北京条约》 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第

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凡尔赛_华盛顿体系下的短暂和平第6课国际联盟练习岳麓版选修3

第6课国际联盟练习 一、选择题 1.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C.美国操纵的“国联”在欧洲影响深远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解析】一战使欧洲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和平,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顺应了当时欧洲和平主义的思潮,故征服了欧洲。 【答案】 B 2.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条件包括( ) ①国际交往的日益紧密②一战后的和平思潮③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④巴黎和会的召开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国际联盟成立背景的分析、理解能力。据史实可知①②③④均属于国际联盟成立的历史条件。 【答案】 A 3.基辛格曾评价某一国际会议说:“最后所得到的成果,是美国的乌托邦理想与欧洲的恐慌症妥协下不堪一击的产物——有太多的妥协使美国的美梦难以成真,又有太多的权宜之计难以平息欧洲的恐惧。”这一“产物”是指( ) A.国际联盟B.布雷顿森林体系 C.联合国D.关贸总协定 【解析】“美国的乌托邦理想”指威尔逊的“十四点和平纲领”,其中涉及到战后成立一个国际性的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 【答案】 A 4.国际联盟盟约规定维持世界和平的手段主要有( ) ①会员国应裁减军备②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③制裁战争发动国家④实行委任统治制度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国联盟约以裁减军备、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等规定,作为维持世界和平

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目录 课标要求 (1)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3)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5)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8)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10) 第五单元欧洲的宗教改革 (13)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8)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21)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24)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28) 课标要求 1.梭伦改革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2.商鞅变法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3.北魏孝文帝改革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4.王安石变法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5.欧洲的宗教改革 (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3)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2)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8.明治维新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9.戊戌变法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通过学习,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整理

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整理 相较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有如下特点:首先,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十分突出的延续性,这是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文明的重要特点,其间虽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危机深重,中华文明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巨大挑战,但在历经磨难之后,中华文明依旧得以延续至今。其次,中华文明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呈现出了具有与其时代相适应的特点,因而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远古的文化遗存表明,中国境内不同地区发展着形态不同的文明,在夏、商、周三代之前,中华文明的起源就有着多元化的发展,经过不同时代的变化,在吸收中外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文明。再次,在世界历史上,唯有中华文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保持着统一的趋势,这是中华文明得以绵延不绝的重要保障。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由部落而合并为小邦,最终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出现了诸多的分与合,但中华文明的根基始终是非常牢固的,因而能保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也是中华文明有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从现有考古资料看,目前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达七千多处,遍布全国各区域,其文化内涵、时间先后等方面各有差异,如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龙山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良诸文化;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鄂、豫地区的屈家岭文化;东北、内蒙古地区的红山文化;甘、宁地区的齐家文化等。这些文化各有其重要价值,反映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形成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异彩纷呈的特色。 夏商周 嫡长子继承制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具体而言,就是嫡长子为全宗族的大宗,帝系庶子为小宗。在宗法制度下,大宗和小宗之间是一种等级隶属关系。小宗必须服从大宗,每一等级的大小宗关系,都是政治上的领导与服从关系。因此,周天子是天下的大宗,从而也成为政治上的共主。周代宗法制的完善,使宗统与君统结合起来,也使王权较商代有所强化,这是周人统治上的一大成功,也是中华古典文明在政治制度上长足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此以后,周代的分封制具备了推行的理论依据,世卿世禄选官任职制度也有了实施的组织条件,从而为周代社会政治新格局的出现提供了基本前提。 春秋战国 一、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礼乐制度的崩溃 公元前 770 年,在内乱和戎狄入侵的打击下,周平王被迫放弃镐京,迁都到洛邑。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大大衰落。从此,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成了诸侯的附庸。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聘和述职。周王室失去了贡赋收入,经济无来源,不得不向诸侯国“求膊”、“求金”、“求车”,这使诸侯国更加轻视周王室。公元前 707 年,周桓王与郑国兵戎相见,在繻葛之战中大败,周王被郑国军队射中肩部。从此,周天子的威信进一步降低,仅存共主的虚名而已。然而,传统的宗法观念此时仍然深入人心,周天子毕竟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人们还要利用这块招牌,因而各诸侯国在争霸战争中纷纷打出“尊王”的旗号。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春秋中后期政治的主要特征是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诸侯国君公室的衰微。当时的各大国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消耗得筋疲力尽,这为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在经济上掌握了大量私田和隐民,在政治上有了自己的独立行政机构和所属的官吏“家臣”或“家宰”,在军事上有自己的车队、甲兵和徒兵。这些有势力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