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析明金战争后金胜利的原因_从明清对比的角度看明后期辽东边政的失策

浅析明金战争后金胜利的原因_从明清对比的角度看明后期辽东边政的失策

浅析明金战争后金胜利的原因_从明清对比的角度看明后期辽东边政的失策
浅析明金战争后金胜利的原因_从明清对比的角度看明后期辽东边政的失策

THESOUTHOFCHINATODAY2009.10

今日南国2009年10月(总第136期)今日南国

THESOUTHOFCHINATODAYNO.10,2009(Cumulatively,NO.136)

自后金建立,到清兵入关,这之间明与后金(清)之间进行了多年对抗。努尔哈赤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后金天命三年)以“七大恨”公开反明,迅速攻占了抚顺、清河及其他屯堡,揭开了明与后

金之间长期拉锯战争的序幕。万历四十

七年(1619年),萨尔浒之战中明军大

败,损失惨重。后金在对明作战中转入战略进攻,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此后,努尔哈赤乘势南下,向开原进发。开原失守,辽北大地一片惊慌。努尔哈赤又率军进围铁岭城。铁岭城陷落。天启元年(1621年),努尔哈赤率军兵分八路进攻辽、沈之门户奉集堡、虎皮驿,沈阳、辽阳很快落入后金手中。数日间,金州、复州、海州、盖州等均被后金攻破,辽东遂为后金所有。此后,努尔哈赤相继取得广宁、闾阳

驿、小凌河、松山、杏山等40余城。明朝

山海关外门户大开,辽东危急,京师危急。王在晋分析说:“东事一坏于清、抚,再坏于开、铁,三坏于辽、沈,四坏于广宁。初坏为危局,再坏为败局,三坏为残局,至于四坏则弃全辽而无局,退缩山海,再无可退。”(卷二0,天启二年三月乙卯)在关外,孙承宗与袁崇焕互相配合,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改变了辽西的战守形势。天启五年(1625年),宁锦防线形成,大大加强了防守能力。不久,孙承宗遭排挤罢官归乡,高第代为经略。高第尽撤守军入关。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大军攻明。袁崇焕事先全力备战,“更刺血为书,激以忠义,为之下拜,将士咸请效死”。努尔哈赤最终大败而归,不久即身心交瘁而逝。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即位。后金继

续攻打辽西,又合围锦州,攻打宁远。在袁崇焕、满桂等将领导下,明军取得了“宁锦大捷”的胜利。崇祯二年(1629年)十月,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绕开宁锦防线,取道蒙古,攻破长城线上的几处关口,直逼北京。袁崇焕等率军来援。后崇祯帝中皇太极的反间计,将崇焕下狱处死。崇祯十一年八月,皇太极命多尔衮等率军由长城入口第四次攻入畿内,给明朝京畿及内地造成极大破坏。崇祯十三年(1640年)松锦之战明朝大败,洪承畴等投降清朝,明朝力量大为削弱。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继而清兵入关,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明清鼎革的结局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除了明朝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党争

激烈等原因外,明朝边政的失策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笔者从明清对比的角度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明朝战前备战不足,始料不及;而后金准备充分,积极备战。明朝的战略重点最初一直放在防御北方的蒙古方面,对于女真族,则相对防范不够。万历初年女真各部逐渐兴起,引起明廷注意,但明廷防范的重点在海西等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时,为减少明朝的阻碍,对明朝表现比较恭顺,麻痹了明廷的视听,因此明廷对他未加阻拦。在努尔哈

赤力量壮大的过程中,明朝一些官员也

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提出应该限制努尔哈赤的发展,但由于朝廷内部党争激烈,这些意见未被采纳。而努尔哈赤却在统一女真各部的同时,已经开始为征明做准备。女真各部的逐渐统一,增大了努尔哈赤的力量。努尔哈赤还注意政权

和军队的建设,同时也发展经济、

文化,从各方面发展本民族力量。所以,当努尔

哈赤一举攻明时,明神宗感到

“辽左覆军陨将,虏势益张,边事十分危急”(卷五六八,万历四十六年四月丙辰)。在努尔

哈赤的攻击下,抚顺、

清河等相继陷落,明朝一开始就陷入了战败失地的境地。

第二,明朝在萨尔浒大战后,基本上处于被动防守状态;而后金则积极进取。萨尔浒大战,明军几乎集中了全国兵力,还联合蒙古、朝鲜援兵,大举讨伐后金,却落得战争惨败的下场。自此以后,明军

基本处于守势,无力主动出击。

明朝修筑的城防设施虽相对坚固,但后来后金兵运用云梯等作战工具,逐渐能够在攻城战中发挥威力。明朝中叶以后,引进了先进的西方火器,大大提高了战斗能力。袁崇焕守宁远,打败努尔哈赤,火器就发挥了很大作用。鉴于此,皇太极在败归之后便着手造炮。清军入关前后已经相当普遍地使用红衣袍作战。这反映了后金(清)积极进取的精神,与明朝的被动防守形成鲜明对比。

第三,明朝军队整体战斗力不强,战争中用人不当,战守不定,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后金(清)兵勇敢善战,且努尔哈赤、皇太极善于用人。明代中后期,募兵成为军队主要的军事力量,辽东边备废

弛,将官多

“无远虑,惟以贪功轻进为能事”,士兵疲惫,器械不精。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后,战争中“将不习于斗而习于奢,卒不善于攻而善于掠”。而且,募兵造成社会动荡,对明朝政局十分不利。

明朝政治的腐败黑暗,朝廷内部的

[作者简介]魏清彩(1980-),女,河南社旗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

浅析明金战争后金胜利的原因

———从明清对比的角度看明后期辽东边政的失策

魏清彩

(商丘师范学院历史学与社会学系

河南

商丘

476000)

[摘要]明朝后期,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并逐步壮大,最终一举反明。明与后金进行了长期战争,最终清朝入主中原。明与后金的战争出现这样的结局,与明政府辽东边政的失策关系密切。在明朝政治腐败、人心不稳、用人不当的情况下,后金却是准备充分、积极备战、善于用人,诸种因素决定了明金战争的结局。

[关键词]明朝;后金;战争;辽东边政[中图分类号]E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190-(2009)10-0186-02

186

THESOUTHOFCHINATODAY2009.10今日南国!!!!!!!!!!!!!!!!!!!!!!!!!!!!!!!!!!!!!!!!!!!!!!!

党争,对于将领的任免起着决定的作用。明代后期几个有名的将领,熊廷弼、孙承

宗、袁崇焕等,他们在任时取得积极成效,防守得当,后金兵无机可乘。但明廷对于有才能的人不能人尽其才,有为之名将反而被杀或罢官,难得善终,影响了战争的局势。一些不知兵、无能的将领,往往是导引战争走向失败的关键人物,使得明朝损兵折将,最终败亡。就连朝鲜

人朴趾源也感叹道:“呜呼!当皇明末运,用舍颠倒,功罪不明,其视熊廷弼、袁崇焕之死,可谓自毁其长城矣,恶可免后代之讥哉!”一些朝鲜官员认为,“大抵中国之人,欺罔积习,贿赂成风,虽有忠臣良将,终不见信”

,“辽广见陷,非战之罪。既不得将,又失人心,空城而走,终致此祸”,“(杨总兵)血战孤城,兵单援绝,则南原之败,势所然也。陈游击愚衷拥师全城,坐视不救,则其罪固大矣。愚衷尚保首领,而总兵先就极刑,人莫不惜之”。明末之功罪不明、用人不当可见一斑。而后金的努尔哈赤、皇太极十分注重人才的使用,对于汉人中有才能的人,也尽力恩养之,使之为其服务。李永芳、洪承畴、范文程等都为后金(清)作出了贡献。明与后金用人、用兵上的差异,也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第四,人心的得失对战争的影响很

大。明朝在处理与蒙古、辽民关系时的不当,导致自身实力受损,失去人心;而努

尔哈赤、皇太极非常注意争取民心,拉拢蒙古等族加入自己的队伍。明朝中叶以后,辽事问题日益严重,援朝抗倭战争以

及对蒙古、

女真的战争,使明朝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在辽东人民身上的辽饷越来越多。民不堪命,纷纷逃亡,有的甚至逃到女真地区,壮大了后金的势力。正如赵光贤先生所言:“试讲而论之,辽东人心之所以至此者,非一朝一夕之故也。

万历中叶以降,国内多事,宁夏之变,朝鲜之役,播州之乱,接踵而来,耗费千余万两。而神宗不知节用,浪费无度,国

库为空,不得不从事苛敛。于是税使四出,勒索百端,上下交征,民不堪命,倒行

逆施,莫此为甚。

其极也,义军起于内,强敌兴于外,边鄙之民,相率外投,努儿哈赤遂乘机而起矣。”结论是:“明人有言,非奴亡辽,辽自亡之。吾人则曰:非辽自亡,明人亡之。”辽东的失守的确与辽东民心尽失有莫大的关系。明朝对辽东人民的统治失策,是导致其战争失败,最终

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后金一开始就

非常注意争取民心,除不断宣扬自己

“进攻有理”外,还建立具体的制度,招抚流

亡的汉人、蒙古人和其他少数民族人民

归附后金,对其中的有为之士给与高官厚禄,加以重用。努尔哈赤“不但在本民

族内部,即从16世纪以后形成的满族之中宣传明朝的残暴统治和野蛮的掠夺,而且向明朝统治下的地区人民说明他反抗和进攻明朝的合理性”

。在努尔哈赤以“七大恨”攻明之前,还向士兵宣称:“今朕兴此兵,非欲图大位而永享之也,但因明国屡构怨于朕,不得已而征之耳!”这种宣言有利于鼓舞士兵斗志,争取辽东民心。后金造炮人员中,有很多就是精于技术的汉人工匠,也有战俘参与其中,还

有很多汉族人民为后金农业生产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这都有利于后金增强自身战斗力,取得战争的胜利。

在明与后金对抗中,最初的力量对比是有利于明朝的。明朝地大物博,有内

地广大地区的人力物力作为基础,而且

朝鲜与东蒙古最初也倾向于明朝,对努尔哈赤形成钳制,努尔哈赤攻明存在后顾之忧。但是,明末农民起义开始后,明朝一方面要对付农民起义军,一方面又要对付后金兵,明在辽东的优势逐渐减

弱。而且,明军企图利用朝鲜及东蒙古势

力对努尔哈赤造成军事上夹击之势的希

望也没有实现。战争中,蒙古不战而退,朝鲜不战而降,甚至蒙古被收容之饥民

还引后金兵进城,共同攻击明军。明朝政

府为收买蒙古族,共同对付后金,还给予蒙古各部赏金和岁赐。但该政策并没有起到联蒙抗金的效果,反而加剧了财政危机,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加深了内部的阶级矛盾。而努尔哈赤为集中力量打

击辽东明军,对蒙古各部采取联姻、

诱降、结盟或军事打击等策略,促使蒙古各部逐渐归附后金,壮大了后金势力,减少了后顾之忧。对于朝鲜,明朝虽积极争取,但没起多大作用。努尔哈赤对朝鲜采取妥协政策,以稳住阵脚,到皇太极时期,后金实力增强便攻打朝鲜,使其战败

投降,解除了征明的后顾之忧。

这一切都有利于后金对明作战的胜利。

总之,明金战争的结局,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明后期辽东边政的失策是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明熹宗实录[Z].

[2]袁崇焕列传.明史[Z].中华书局,1974.

[3]明神宗实录[Z].

[4]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上编[Z].中华书局,1980.

[5](朝鲜)朴趾源著,朱瑞平校点.热河日记[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6]赵光贤.古史考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7]孙文良、李治亭.明清战争史略[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8]清太祖努尔哈赤实录[Z].上海书店,1989.

[9]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0]杨绍猷、

莫俊卿.明代民族史[M].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11]李洵.论明朝的全辽政策[J].下学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HISTORICALFLOKCUSTOMRESERACH历

史民俗研究

"""""""""""""""""""""""""""""""""""""

#####################################"""""""""""""""""""""""""""""""""""""

$$$$$$$$$$$$$$$$$$$$$$$$$$$$$$$$$$$$$""""""""""

$$$$$$$$$$""""""""""

$$$$$$$$$$欢迎投稿

投稿请发编辑部邮箱:

jrnglw@https://www.sodocs.net/doc/277173534.html, 或jrnglw@https://www.sodocs.net/doc/277173534.html,

187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抗战。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专家分析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 今年是日本战败投降,中国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抗战胜利,是近代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军事科学院原军史所抗战组长、研究员岳思平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时,对中国抗战取得胜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抗战胜利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争取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正义事业和人类和平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回顾历史,岳思平指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日本面对的既不是甲午战争时腐朽的清政府,也不是签署“二十一条”的北洋军阀政权,而是一个团结起来和空前觉醒的中华民族,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以国家和民族解放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着时代特征的进步力量,发挥了扭转乾坤的中流砥柱作用。随着中日民族矛盾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和倡导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断调整方针和政策,将“反蒋抗日”改变为“逼蒋抗日”至“联蒋抗日”。国民党则在卢沟桥事变后,承认共产党和其他党派的合法地位,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从而正式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对于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卢沟桥的炮声一响,中国共产党立即号召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一致奋起,开展神圣的民族自卫战争。不久,中国共产党制订并发表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必须发动全民族参加抗战的完全正确的全面抗战路线。同时,中国共产党还从斗争的实际出发,提出反对教条主义、反对关门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应用于抗日战争的具体实践。在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作用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独立自立的原则,表现了一个成熟政党的睿智 中国共产党实行全面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是战胜强敌的成功战略举措。岳思平分析说,全国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建立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进行人民战争。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抗日武装,紧紧依靠和发动群众,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开辟了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四大敌后战场,抗击了日军主力,并使自己获得了大发展,逐步成为中国抗战的主力军。毛泽东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深刻揭示了中国全国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的发展规律,科学地指明了抗日战争胜利的出路和前途,从思想和理论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全国

第19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19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集体备课学案 备课人:刘中原雷呈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记住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理解中共七大的重要成就和抗战胜利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背景,引导学生从世界的而不是局部的,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角度观察问题,开阔学生的视野。 通过探究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留下的思考,结合当今日本应当如何反省这场战争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眼光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通过组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中共“七大”的成就和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难点:中共“七大”的作用,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课型 新课。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预习新课,收集苏联进攻日本关东军以及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有关资料。 2.教师准备:收集、下载有关图片、影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师: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的欢庆场面。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开始,到1945年,

中国人民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了最后胜利。那么这场战争是怎样取得胜利的呢?它的胜利又向世人昭示了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段难忘的历史吧。 第4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板书课题) 师:很多同学都喜欢唱歌,实际上许多歌曲都是时代的产物,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特征。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歌。看同学们能否从歌词中了解它是哪一时期反映什么事件的歌曲? (屏幕显示:听一听) (多媒体播放)《南泥湾》。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指出:这首歌反映了1942年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大生产运动的情景,为什么要进行大生产运动呢?我们一起来了解。 (板书)一、巩固抗日根据地的艰苦斗争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小字,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地出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出现了哪些困难? 2.为战胜困难,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 3.这些措施有何作用? 三.小组交流代表汇报 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展示的图片,向学生简单解释这些措施: (1)政权建设:“三三制”原则,即在抗日民主政权机构中,代表工人和农民的共产党员占1/3,代表小资产阶级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占1/3的名额。这一措施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经济政策:①土地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这样,既调动了农民生产、抗日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地主阶级抗日的积极性。②大生产运动。发展生产,是抗日根据地克服物质困难和财政困难的最根本的措施。党中央和毛泽东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发展生产。解放区军民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为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3)思想建设:整风运动。通过整风,党彻底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使我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与统一。 (4)军事措施:反“扫荡”。为粉碎日伪军的大“扫荡”,根据地军民发挥了无限的创造力,创造出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战等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取得了反“扫荡”的伟大胜利。 正是由于我党实行了以上措施,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强大威力,军民一心,抗日根据地不仅渡过了难关,而且于1944年开始了局部反攻。到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日子已经为时不远了。 (屏幕显示)《1945年二战形势图》

【中图版】 4《抗日战争的胜利》【一等奖教案】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程目标 (一)内容标准 (1)了解中共七大的概况。 (2)列举有关日本投降的时间。 (3)认识抗战胜利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说出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2)说明促使日本法西斯投降的主要原因及投降时间。 (3)复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历史意义。 2.过程方法与能力 (1)根据教师设定的目标,结合中共七大基本知识,通过阅读书籍、网上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多种创新形式,增强归纳、比较、理解、表达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增强世界意识,注意培养“以史大鉴”、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和感悟历史与现实问题的能力以及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如举办抗战历史故事会或编辑历史交流小报,观看抗战影视作品,参观历史博物馆和纪念馆,考察相关的遗址和遗迹,阅读抗战文学作品或演唱抗日歌曲,走访老人和抗战英雄等。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的全面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中共七大的相关知识,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历尽艰辛,作出了伟大贡献,从而增进对党的无限热爱之情。 (2)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意义的学习,认识到抗日战争打破了近代中国在抵抗外国武装侵略作战中屡战屡败的先例,洗雪了19世纪40年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完全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要点 重点:①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意义。中共七大是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即将胜利前夕,中国革命又处在转折关头时召开的。它在政治上和理论上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不仅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充分准备,而且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意义重大。②日本投降和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迫使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和巨大牺牲。这次胜利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难点:①理解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及七大确定的党的政治路线的含义和作用。在教科书没有介绍抗日战争局部反攻和国民党六大内容的情况下,让学生学习理解七大的背景和党的政治路线是比较困难的。②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特别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学生分析起来会比较困难。 教学过程与方法: 【直接导入新课】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正式投降,9月3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在这个附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可以说,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历经14年的历史任务,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中站了起来,不再软弱,不再受压迫,真正有了立足之地。在胜利后的这50多年中,我们没有忘记先辈们的艰难困苦,没有忘记是因为他们才有现在的生活,如今,战争没有了,艰难的日子没有了,可是我们仍然要学习战争,学习其中的道理、经验、原因和意义,下面就简单剖析一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在14年浴血奋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广泛的民众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真正的人民战争,决定了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首先,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有多少人毁家纾难,捐资破敌;有多少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动人场面,到处是汹涌澎湃的救亡图存浪潮,到处是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景象。这样,日本帝国主义面对的不再是少数人,而是拥有四亿五千万人民的整个中华民族,是四亿五千万人民用血肉筑起的新的长城!正如毛泽东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能遭到失败的命运。 其次,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自1927年以后,国共两党进行了持续10年的内战。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的关键时刻,如果两党不能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就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首先发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中国国民党也顺应历史潮流,放弃内战政策,从而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全国人民有了团结的核心。 第三,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扰,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人民战争,敌后战场有力地消耗了敌人,壮大了自己,逐渐改变了敌强我弱的态势,并且积极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抗日战争中,中国民众的动员和参与是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还有很多,以上三条是比较主要的,其他的在此不一一列举,通过以上论证,可以看出中国广大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他们是主力中的主力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我们军队的力量更加强大。抗日战争胜利了,虽然我们付出很大代价,但它也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下面则简单说一说。 抗日战争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弘扬;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

解放战争启示录

解放战争启示录 王树增强调:“解放战争是一个特殊形态的战争。总结国民党失败、共产党胜利的原因,我有三点体会——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信仰的胜利;而执政党的腐败堕落,导致了政权的迅速垮台;此外,解放战争的胜利是人民选择的结果。” (一) “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几乎没有人认为中共会打赢,舆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 重庆谈判的时候,国共两党领袖的口袋里都有一个清单。 正值抗日战争刚结束,蒋介石的个人声望达到了顶点,而当时国民党国民政府的威望、军事力量也达到了高峰,军队总人数接近500万。国民党军队中最强的就是陆军,陆军主流部队的装备和当时反法西斯战场上的盟军是一样的,就连士兵的鞋带都和美军的一样,更不要说武器了———轻武器都是盟军装备,重炮都是美式榴弹炮。 而那时毛泽东主席兜里也有个清单,是刘少奇从延安发过来的,当做一个谈判的筹码。 这个清单上写着的军队总人数是127万。其实,我认为这个数字大大地有水分,当时我们的正规部队可以计算出来———抗战期间八路军有3个师,新四军基本上没有了,哪里来的127万人?只能是算上民兵了。但最重要还不是人数,是武器,我们最好的主力部队装备就是步枪,部队的火炮就是缴获的日本山炮。而我们的民兵甚至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手持大刀就上战场。 近年来我到台湾访问,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台湾的一些学者,甚至蒋介石的高级将领以及他们的后代,总要提这样一个疑问,直到现在他们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1947年到1949年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国民党好好的一个政权就没有了?坍塌得太迅速了! (二)“在一场战争里,军人们拥抱着什么样的信仰很重要,要清楚地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战!” 蒋介石在1948年8月的一个军事检讨会议上曾说:“现在我们大多数高级将领精神堕落、生活腐化,革命的信心根本动摇,责任观念完全消失。尤其使我痛心的是,这几年来有许多受我耳提面命的高级将领被捕受屈而不能慷慨成仁,许多下级官兵被匪军俘虏,编入匪部来残杀自己,而不能相继反政,这真是我们革命军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这是蒋介石的原话。 国民党相当一部分的高级将领,在抗日战争期间为民族做出了贡献,他们是能打仗、誓死不屈的,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但是在解放战争当中,被我们的普通小战士、甚至是民兵摁在地上活捉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少将级别以上的就有260多人。许多有名有姓的抗战名

华师大版第6册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华师大版第6册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2)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以提高辨别能力; (3)探讨抗战胜利的意义以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中心任务、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 (2)学生自行分析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结合前面所学近代史知识分析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共产党“七大”的召开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大会,是一次团结胜利的大会,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进一步表明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 (2)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一百多年来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应认识到抗日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国际援助,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精神。(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胜利的意义。 难点: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意义 (三)课型: 综合课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和问题教学法相结合 学法:阅读、讨论、探讨 (六)教学媒体 (七)板书设计 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一、中共七大(1945年4月,陕西延安) 1、背景:

2、内容: 3、意义: 二、日本无条件投降 1、原因: 2、日本无条件投降时间:1945年8月15日 3、意义: 三、台湾光复 1945年10月25日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媒体展示: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师:大家知道我国的国歌诞生于什么时期?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对,它创作于1935年,诞生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年代。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它象征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为捍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和不屈精神永远不会被磨灭。它通过扣人心弦的旋律,深深地印入了千百万群众的心间,极大地鼓舞了为抗日救亡而战的广大爱国军民,体现出共产党团结中华民族抗日救亡的思想路线。在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提出全面抗战路线,经过国共两党的努力,正式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的艰苦抗战,人民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一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板书】第3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2.具体教学过程 【板书】中共七大 第一步:展示图片<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图>,让学生感受庄严、隆重的场面。 第二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材料《论联合政府》,并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什么的背景下召开?七大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尽快夺取抗战胜利?七大的光明前途是什么?怎样实现光明前途? (老师陈述七大召开背景,PPT展示七大的召开时间、地点、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解放战争,无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还是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着伟大意义,从此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 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个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可以一直冲向中东。”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说:“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面作战。”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军进军西印度洋,必然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因此,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国家共同宣言》,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在宣言上领衔签字。1945年4月筹建联合国,会议在美、英、苏、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主持下进行。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拥有一票否决权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这种国际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是有重要意义的。 (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挣脱了大部分束缚在自己身上的枷锁,废除了帝国列强强迫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在1942年以前,苏联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的特权;美、英两国政府也于1942年10月通知中国,表示愿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及其他特权(九龙租借权除外)。中国还收回了被日本侵占达半个世纪的台湾、澎湖列岛等中国领土,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四)抗日战争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中华民族从此由衰落转向振兴。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最危急时刻,被人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华民族终于觉醒了。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原来“一盘散沙”、四分五裂的中华各界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抗战。海外赤子心系祖国,泰国1000多名华侨司机回国参加军事运输,美国华侨飞行员回国参战……抗战的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五)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根本转折,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由此走向胜利。 抗日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着扭转乾坤的伟大意义,经过抗战,改变了中国内部政治力量对比,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过程,为新中国代替旧中国准备了精神和物质条件。邓小平同志说:“在这场以劣胜优的战争中,我们成功的主要

综合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综合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班级:财税四班 学号:20153401326 姓名:刘洁 摘要: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雪洗了中华民族百年同侵略者屡战屡败的耻辱,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转折点。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反侵略战争和全民族的解放战争。抗日战争如何获得胜利,以及具有那些伟大意义,是我们分析的重点。 关键词:伟大胜利主权独立伟大复兴重要意义 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军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扩张,开始对外侵略,罪恶的魔爪伸向了中国。日本计划三个月征服中国,可是一场淞沪会战就打了三个月,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妄想。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从敌方:日本自身进行分析 ①侵华本身就是错误 日本侵华就是为了“征服中国”,直至最后实现征服世界的目标。但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错误。日本自从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侵华一直是计划中的事,它目睹了西方列强由资本原始积累到侵略弱国,逐步富强起来,日本想效仿西方国家。但是时至二十世纪中叶,在全球被压迫的民族都开始反抗,独立图存的风气如火如荼。西方帝国主义势力日益微弱。日本侵略中国无疑是吞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②战略问题,目光短浅 日本终究只是一个岛国,民族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又贪婪无度。可谓是有野心却无魄力。侵华战争已经发动,日本却一直不大举发兵,该大规模发兵之际,又不愿倾全国之力,而是逐次增加兵力。这是犯了兵家之师团的开进大忌,日本一个师团一个开进中国,但是下场是一个一个陷入泥潭,陷入了六七十个师团在中国大陆。 ③能源短缺,珍珠港事件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能源短缺,国内所需的重要能源主要靠进口。这中情况不利于在战争时期的战略防备,更别说进攻了。日本这种长期的对外战争,会缺乏长期的不断地物资资源作保障。 1941年日本海军偷袭美国海军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及美国陆军和海军在瓦胡岛上的飞机场。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次袭击将美国卷入世界第二次大战。日军将部分集合部分兵力开赴太平洋战场,减少了中国大陆战场的压力。 2、从国际上分析 日本的行为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反对。日本也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且中、法、苏美、英结成联盟反日。 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不仅有共产国际的帮助,而且苏联支援的飞机与物资,美国的飞虎队等等,国际援助也推动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以上原因都是外部原因,真正取胜的关键在于我们自身。下面我们来分析中国能获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内部因素。 3、从中国的抗战自身分析 ①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的抵抗

简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Second Sino-Japanese War)、日本侵华战争(Japanese War of Aggression against China)。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结束,共14年抗战。 1931年9月18日,日军进攻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当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12月9日重庆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国无条件投降。 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 第一,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抗战胜利的力量源泉;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抗战。始终坚持以国共合作为基础、

以中国共产党为中流砥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实现和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政治保证。没有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没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这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和胜利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抗日战争大大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以其精诚团结、坚持抗战、献身民族的实际行动,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代表者,充分发挥出民族先锋队和阶级先锋队的作用,赢得了全中国人民的拥戴。 第三,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不惧怕战争。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是为了捍卫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人类进步事业的重大贡献。 第四,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一个国家只有首先自强,才能在世界上自立。发扬在爱国主义基础上的全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第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党在全民族团结奋斗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第三节 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 一、选择题(共18题,题分合计36分,单选) 1.1947 年6月,解放军开始实行战略反攻的战略意图是 A .与敌军主力进行决战 B .全面扩大解放区 C .解放中原,进取华中 D .由内线作战转向外线作战 2.下列关于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放区土改基本完成 B .敌我力量发生根本性变化 C .民主党派与蒋介石决裂 D .国民党被迫实行重点防御 3.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是 ③维护农民基本利益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4.解放战争时期,流传着“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的口号,“后方挖蒋根”是指 A. 国统区的民主运动 B.民主党派的反蒋斗争

C.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D.中共在国统区的地下斗争 5.人民解放军把中原地区作为主攻方向,其直接原因是这一地区 A.群众基础好 B.国民党防守力量薄弱 C.战略地位重要 D.有利于大规模运动战 6.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的事件是 A. B.解放石家庄 C. D.攻克张家口 7.按歼灭和改编敌军人数多少排列三大战役 ①辽沈战役②淮海战役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8.陈毅在《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能。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形的根本原因是 A. 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 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9.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制定和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不包括 A.民主革命的纲领和任务 B.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C.社会性质的变化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10.解放战争中,长江以北中下游地区获得解放是在 A.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辽沈战役胜利 C.淮海战役胜利 D.平津战役胜利 11.毛泽东同志指出:“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文中的"转折点”是指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12.1947年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时,国民党军队正在实施的战略是 A.全面进攻解放区 B.重点进攻山东和陕北解放区 C.抢占战备要地和交通线 D.集中兵力战略防守要地 13.1947年,人民解放军迅速转入反攻作战的原因不包括 A.内战初期采取了运动战的方针消耗了敌人的机动兵力 B.国统区第二条战线的斗争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区的斗争 C.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使中原地区防守力量薄弱 D.解放军在兵力和装备方面取得了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论中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 论中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杜康 1945年9月至1950年5月期间进行的解放战争,是一场持续时间较长、战区遍及中国全境、双方参战的正规部队最高峰时达400余万人的大规模的正规战争,也是一场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最终胜利而告结束的伟大的人民战争。 20世纪是一个典型的战争世纪。人类仅有的两次世界大战均发生在这个世纪。中国作为二战主要战场,付出的代价是相当大的,在抗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经过8年抗战摧残的中国还是爆发了内战,两个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政党最终还是不能共存于中国。解放战争是中国史上最大规模的大兵团作战。蒋介石依靠美国的支持拥有着先进的作战武器和装备,而且在兵力数量上也远远多于解放军。而最终的结果也正好验证了毛主席的一句“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著名论断。“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为430万人,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不仅接收了100余万日军和数十万伪军的装备,而且美国还为它装备了50万军队;而人民解放军总兵力为127万人,装备基本上是缴自日军的步兵武器”。(《中国近代史刚要》2010年修订版,173页,高等教育出版社)。实力的悬殊并没有主导结果,出乎国际上的军事家们的意料,解放军在短短的不到5年的时间便完成局势逆转并战胜国民党军队。这也是大兵团作战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其胜利原因也是很多军事家们研究的课题。可谓胜利的原因应从多方面考虑。 一、首先,从两党的立场上说,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利益,拥有着最广泛的人民基础,而且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事不会容忍代表广大人民利益的共产党政权存在的,所以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反动派要实行独裁统治。所以虽然国民党在军队上得到美国的支持具有兵力和武器上的绝对优势,但在打持久战和大兵团作战时的后继力量不足。再者,从战争爆发的原因上说,刚经历艰难的抗战后的中国,人民是极不希望发生内战的,所以蒋介石发动内战是不得人心,虽然首先发动战争在战略上具有主动性,但在民族利益和信任上失去了保障,站在人民的对立面,陷入人民群众的孤立之中。而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是不会主动打内战的。所以在理由上国民党是理亏的,它是违背人民的意愿而兀自将国家推向战争的,相对对战争的负责毫无疑问是国民党。 二、从战争爆发的过程上分析。在抗战结束后,两党关于未来国家的走向持不同的态度。也决定了两党对待战争的态度。

初二上历史 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案及答案

第16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型:新授课执笔:陆治宇组别:初二政史 【目标要求】 1.识记与理解 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的措施,记住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理解中共七大的最重要的成就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能力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联系旧课思考、讨论、回答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当代日本应当如何反省侵华战争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通过讲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树立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预习导学】 1.抗战胜利前夕,1945年4月,在________召开中共七大,大会主要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和胜利后中国将走什么道路的重要问题。毛泽东在会上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会决定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七大在历史的转折关头制定了党的正确路线,使全党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旗帜下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______年____月____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标志着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______月____日,在美国军舰_____________________上,举行了日本法西斯投降的签字仪式。 【问题探究】 中国共产党为战胜困难、巩固抗日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以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重大历史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取得八年抗战的最后胜利?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北师大版课后练习第十九篇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北师大版课后练习 第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的( ) A、甲午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抗日战争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如下两个纪念日,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①铭记胜利和光荣,勿忘牺牲和耻辱。以史为鉴,自立自强。 ②我们要以希特勒为榜样,走民族复仇之路。 ③告诉世界:必须维护和平、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④要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把抗战的正义性、对死难英烈的纪念和缅怀永久性地固定下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幅漫画,作者主张( ) A、消极抗战 B、片面抗战 C、全民族抗战 D、开展游击战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确定为( )

B、10月1日 C、8月15日 D、9月3日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1945年8月15日,延安人民载歌载舞欢庆的事件是( ) A、局部反攻取得胜利 B、苏联红军出兵东北 C、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D、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2015年9月2日是某一历史事件70周年纪念日。下列图片与这一历史事件有关的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1937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 C、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D、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答案】: 【解析】: 第8题【问答题】 2006年11月,胡锦涛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推动共同发展,谋求和谐共赢》的重要讲话,提出构建和谐亚太的新主张,得到与会各国领导人的赞同。历史上,亚太地区(指亚洲及环太平洋地区)各国人民互相学习、联合斗争,不断探索、努力创新,共同促进了亚太地区的和平、进步和发展。请回答下列问题:(1)唐朝时,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积极吸取中国文化,这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2)日本法西斯曾把亚太地区的许多国家卷入战争的深渊,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概述亚太地区的国家和人民为彻底打败日本法西斯,于1945年8月采取的军事行动极其结果。对此,你有何认识?(3)“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和平统一祖国创造性地提出的伟大构想,也是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和谐发展的重大贡献。“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结合这一构想的成功实施,说明它对亚太地区和世界和平发展的意义。 【答案】:

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摘要:日本侵略者在我们国家进行的惨绝人寰的杀戮,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忘记,也不应该忘记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千百年来不变的道理。他们确实拥有我们远远不能比及的先进的设备和各方面优良的物质条件,但是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正义斗争的无比强大的力量面前,终究逃脱不掉失败的命运。最终还是被我们无数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所打倒,只能以失败告终。 中国人民能够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极为恶劣的艰苦条件下以落后的武器装备打败经济实力和军事装备远比自己强大的侵略者,绝不是偶然。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解放军在战场上的英勇作战、民族的团结和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及世界爱好和平的友好人士的帮助等诸多原因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抗日战争胜利正确领导民族团结友好帮助历史潮流 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为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毛泽东同志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抗日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和指导作用,他们领导着无数的爱国同胞团结一致抗日。成为领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一面辉煌旗帜。。同时,中国共产党坚持依靠人民的路线政策,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战策方针,在国共合作的正面战场背景下,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战争初期,毛泽东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论断,极大地增强了我国人民战胜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勇气。 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领导国统区人民掀起人民民主运动,形成反蒋的第二战线,与民主党派并肩作战。民主党派与蒋介石集团决裂。 在军事上,制定了一系列正确方针政策。初期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第二、第三年又及时提出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的伟大决策,将革命进行到底。北平和谈失败后,迅速渡江作战,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经济上,在解放区开展土改运动,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二、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空前民族团结和英勇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有多少人毁家纾难,捐资破敌;有多少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在惨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所付出的,是无法比量的。而中国人民的巨大觉醒、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在迫于被欺凌的状态下,伟大的中华民族历来崇尚正义、热爱和平,也历来不畏强暴、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伟大的抗**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像抗**战争这样,民族觉醒如此深刻,动员程度如此广泛,战斗意志如此顽强。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在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上,抗日战争时候民族的团结和觉醒是空前的。 同时,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国共两党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扰,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人民战争,敌后战场有力地消耗了敌人,壮大了自己,逐渐改变了敌强我弱的态势,并且积极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抗日战争中,中国民众的动员和参与是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三、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相互配合;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作战的相互协调是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苏美对日作战是中国抗战决胜的有力配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