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高三历史暑期基本讲义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

责任人:张德明主备人:王健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①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②通过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③通过宗教传播的途径;④通过战争的途径;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一是同西洋与南洋的关系;

?二是同倭寇的关系;

?三是同葡萄牙的关系;

?四是同荷兰的关系;

?五是同沙俄的关系;

一、对外经济交流

1、郑和下西洋(西洋:主要指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一带)

1)目的:(见书本第139页)

①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③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即为宫廷购回奢侈品)

——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

【比较】新航路的开辟:

是适应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利益的趋使。

其目的是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主要出于经济目的。

2)条件:

第一,明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物质或根本条件)

第二,罗盘针的使用和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技术条件)

第三,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四,郑和本人的航海经验、勇敢精神、组织才能;(个人条件)

3)概况:(见书本第139页)

还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A、时间早:前者比后者早半个多世纪;

B、规模大:郑和船多、船大、人多,远远超过后者;

C、次数多:郑和7次下西洋,是开辟新航路无比比拟的;

4)评价:(见书本第139页)

①积极影响:

A、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

(他所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定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种航海行为与西方形成鲜明的对比:

欧洲航海家们在航海过程中抢劫掳掠,大搞欺诈性贸易,激起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

B、郑和远航规模大、时间久、航程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C、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人民与亚非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友谊,进一步扩大了华夏文明的影响。

——这方面同样与西方形成鲜明的对比:

新航路开辟,虽客观上密切了世界的联系,但随之而开始的殖民扩张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

D、郑和下西洋直接推动了更多的中国人远涉及重洋,去南洋谋生。

②消极影响:

郑和远航不是为了海外贸易,它采取的是不计经济利益的政策,亏损性的贸易给明朝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封建统治阶级夜郎自大陈腐思想的体现。

【思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相比,其影响和结果有一个明显的不同?

西方,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思考】造成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诸多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经济基础不同:

一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一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航海;5)终止:

①原因:

A、耗费浩繁,国库枯竭,财政短缺;

B、朝贡贸易违背经济规律;

C、明末禁海闭关政策;

②启示:发展对外关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着眼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华侨开发南洋(见书本第139页小字)

二、外来势力的侵略和中国的反侵略斗争

1、戚继光抗倭(见书本第139~140页)

1)背景:明朝中期的倭患;

(“倭寇”是指明朝中期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

【拓展】明朝中期的倭患产生的原因:

①外部原因:日本,14~15世纪(元末明初);

封建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国内社会矛盾尖锐——西部封建诸侯为聚敛

财富——缓和矛盾——组织商人武士到中国沿海抢劫、掳掠;

②内部原因:中国;

A、直接原因:海禁(严格限制私人贸易)——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勾结,致使倭患愈演愈烈;

B、根本原因:明朝后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海防松弛;

2)概况:见书本第140页;

3)影响:为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生产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环境;

【思考】戚继光抗倭为何能成功?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戚继光?

①成功原因:治军有方,战术得当,人民支持;

②评价:他的抗倭斗争,有利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人民生活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他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民族英雄。

2、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见书本第140页)

【回忆】新航路的开辟后,葡萄牙在哪些地方开展了殖民活动?有什么特点?

1)地区:非洲(西岸、东岸一些据点)和亚洲(印度果阿、马六甲、澳门)为主,在美洲占领巴西;

2)特点:建立军事据点,商站;垄断商路;进行欺诈性贸易;

3、郑成功收复台湾(见书本第140页)

1)背景:明末,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24年),对台湾人民实行殖民统治;【拓展】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①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台湾,台湾当时叫夷洲;

②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去台湾,台湾当时叫流求;

③元朝时,元政府在台湾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列岛和琉球;

2)经过:(1661、1662年)(具体见书本第140页)

3)意义:维护了祖国领土完整,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建设,符合中华民族的利益。

——郑成功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

【拓展】我们应该如何客观评价郑成功的活动?

①清军入关后,郑以厦门、金门为据点,坚持抗清斗争,符合了广大汉族人民的利益,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气节,具有进步意义;

②在抗击殖民侵略,收复祖国台湾,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建设,捍卫了国家和民族利益,是伟大的民族英雄;

③在明灭亡、清大一统背景下,郑及后代割据台湾,仍然坚持抗清,显然违背了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因此,清军最终进入台湾,消灭郑的残余势力,而实现国家统一,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4、康熙帝抗击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见书本第140-141页)

【思考】清朝以前的封建政府是如何经营,开发这片土地的?

A、唐:黑水、渤海都督府;

B、五代、两宋:契丹,女真;

C、元:辽阳行省;

D、明朝:奴尔干都司;

1)原因:俄国的侵略扩张;

2)经过:两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5、1686年)

3)结果:《尼布楚条约》签订(1689年);

——是中俄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任何强制和压力的影响下签订的。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小结】

1

2、明清时期对外关系有什么显著(新)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产生的后果?

1)显著特点:

①对外开放——闭关锁国;

②西方殖民者东来,中国与外来侵略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甚至发展为大规模的侵略与反侵略斗争;

2)原因:

①中国:封建制度衰落,对外关系受阻;

②西方: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新航路开辟,欧洲殖民者为掠夺财富,开始殖民侵略;

3)后果: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落后挨打;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互派使节,互通友好;

经济上:发展贸易,互通有无;

文化上: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军事上:战争与和平,侵略与反侵略。

?(明清时期中国的对外交往的途径有友好往来、战争、传教三种形式。)

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1

第六节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越南的关系;丝绸之路。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对两汉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越南、安息、大秦等国交往情况以及当时这些国家历史状况的学习,培养和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归纳和分析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秦汉时期,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先进地位,在对外交往中,中华文明的影响不断扩大。 2.在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中,中国的文化向外辐射,同时,中国人民也吸取和借鉴了外来的文明成果,发展了中华文明。 3.在世界的古代和中世纪,人类基本上处于隔绝状态,各国之间联系较少,但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当时世界的几个不同文明。这在中外古代和中世纪史上,意义尤显重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汉与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汉朝与大秦的往来。 教学难点:中外交流中的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回忆本章的引言,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秦汉的历史地位与当时世界各大文明区域历史发展的大致情况: ①印度的孔雀帝国昙花一现,迟至公元4世纪才形成局部统一。而中国在秦亡之后出 现长达四百年的大一统繁盛局面。 ②古罗马和安息帝国雄踞地中海和西亚时,东亚屹立着强大的秦汉王朝。 ③公元1—2世纪,亚欧大陆古文明地区并列的4个帝国(东汉、贵霜、安息和罗马) 中,汉朝和罗马的历史地位尤其重要。 然后引入本节的授课,指出:汉朝在当时是空前强大,并开展了积极的对外交往。使得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突破了东亚的范围,开始走向世界,远及欧洲和非洲。 讲授新课: 一、与朝鲜的关系 1.两汉与朝鲜的密切往来 ①朝鲜与中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 ②战国纷争与秦汉之交时有许多中国人到朝鲜,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指马韩、辰韩 和弁韩)曾多次派人赴汉。 ③秦汉文化对朝鲜文化的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辰韩就有“秦韩”之称。 2.中朝贸易的发展 ①朝鲜特产输入中国,朝鲜特产檀弓、文豹、果下马、班鱼皮等输入中国, ②中国铁器、铜镜、漆器等输往朝鲜。 ③中朝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互通有无,对朝鲜的发展进步产生了影响。 二、同日本、越南的交往

2019-2020学年度最新第13课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课时训练 川教版

2019-2020学年度最新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课时训练川教版 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我国西汉以来逐渐形成的贯穿欧亚的陆上通道称之为“丝绸之路”。下列对“丝绸之路”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丝绸之路”的起点是玉门关 B.经河西走廊向西最远到达欧洲 C.丝绸是“通道”上运输的主要商品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2014·浙江温州)丝绸之路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下列事件与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有关的是() A.玄奘西行求真经 B.张骞出使西域 C.鉴真东渡弘佛法 D.郑和西洋显国威 3.欧洲人最早穿上丝绸制成的衣服是在(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4.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这里的“西方”最远地域是( ) A.西域 B.中亚 C.西亚 D.欧洲 5.近年来,在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蜀郡制造的漆器。这说明( ) ①朝鲜在汉朝时和有来往 ②秦汉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重要影响 ③在汉朝时,朝鲜和往来比日本要早 ④在汉朝时,朝鲜和蜀郡有直接贸易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2012·济南模拟)面积足有6 000平方米的日本馆“紫蚕岛”是本届世博会上最大的自建馆之一。日本馆的主题是“心之和,技之和”,除了外形引人注目外,馆内展示的尖端技术和环保理念,更让大家一饱眼福。中日友好交往由来已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西汉起,中日交往开始有了文字记载 ②公元97年,日本倭奴国派使臣来到洛阳 ③汉光武帝赠日本使者“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 ④西汉时,日本列岛有30多个国家曾派使节来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和欧洲第一次直接往来是在

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XXX XXXXX中学

【课程来源】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课标要求】 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2.讲述戚继光抗倭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教材分析】 本课所讲的是明朝的对外关系,是在前一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又独立成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明朝的对外关系既有友好往来也有冲突抵抗,同时也使学生对明朝的政治和对外交往有了整体认识。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弱,但他们思维活跃,自我表现欲强烈,所以我将从基础知识,兴趣入手,通过观看视频、图片欣赏、人物体验等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的史实;理解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与戚继光抗倭的性质;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居住权的史实。 2.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戚继光抗倭路线图》培养学生借助地图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 3.领略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带来不便。教师可展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结合地图展示相关地点、路线和“西洋”的概念,使学生形成时空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郑和下西洋》视频。 导入语:600多年前,郑和和他的船队以当时世界无法想象的气势,浩浩荡荡,七下西洋,创造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奇迹。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追寻历史的踪迹,重返那段波澜壮阔的航海时代。(展示课题) 二、展示课程提纲和学习目标 1.课程提纲 (1)海航扬国威——郑和下西洋 (2)海战捍主权——戚继光抗倭 (3)海殇留余恨——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2.学习目标 三、课程主体 (一)第一篇章:海航扬国威——郑和下西洋 1.人物介绍——郑和 请同学们依据P70“人物扫描”,完成以下“郑和的自述”。 吾本姓,名,小名(或三保),族,(籍贯)人是也。12岁时被明军掳进皇宫当了太监,后得燕王垂青,随主出生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教案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教案

川教版历史七年级第一册第13课 《两汉时期对外交流》教案 重庆师范大学蒋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理念】 以课标为指导,构建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导的课堂,采用启发式教学。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年龄大都在11—13岁之间,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该阶段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和历史故事知识的积累,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对未知事物从满了极强的好奇心,并且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学生对于本课所学内容,平时通过电视,网络已有一定的了解。 【教材分析】 两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盛的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对外开放的时代。本课主要讲述了汉朝的对外交往,包括三个子目:丝绸之路、汉与朝鲜、日本的交流,汉与欧洲的往来。《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作为第三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最后一课,与《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和《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因果关系,在整个章节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知识点不多,子目清楚,要点明确,整体比较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识记“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培养和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及从历史文物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丝路》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示意图的课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放影相关的史料图片的幻灯片,了解汉与朝、日交流的历史。采用讲述法、讲解法、图示法等进行教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理解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丝绸之路;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郑和船队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这么多的说法,我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明朝的对外关系。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郑和下西洋 1.读教材,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 答案提示: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读教材,学生抢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答案提示: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读教材,学生抢答郑和下西洋的时空范围。 答案提示:(1)时间:1405-1433年。 (2)空间: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图片展示。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

5.根据图片和教材,学生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答案提示: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目标导学二:戚继光抗倭 1.教师简短介绍倭寇情况。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史料解读。 材料一:鸳鸯阵。 材料二: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猷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 3.根据材料和教材,分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 答案提示: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又平息福建、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学生分组讨论对戚继光的正确评价。 答案提示: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5.拓展延伸,结合材料二,分组讨论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案提示:(1)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人民的利益。(2)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英勇。(3)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体现了民族向心力。(4)戚继光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目标导学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葡萄牙侵略澳门的概况。 答案提示: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三、课堂总结 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倭斗争,并取得了胜利。后者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 3板书设计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2016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击倭寇的史实。掌握明朝的对外关系概况即对外友好交往与冲突。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观察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了解西洋的地理位置和郑和船队所到之处,通过材料分析与比较,认识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以及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郑和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人生观,增加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意识。 教学导入:出示一副船在海上航行的动图,启发学生,看到此图你会想到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答案很多:有的说造船业发达,有的说出海贸易,有的说是客轮,有的说可能是友好交往。 教学重点:戚继光抗击倭寇的事迹和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教学难点:郑和成功下西洋的原因和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 二、教学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友好交往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70-72页,完成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包括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在位皇帝、目的、概况、影响。 (二)、合作探究 1、学生自学后,教师出示《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引导学生读图了解西洋的地理位置。 2、材料分析: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条件。 (1)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2)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健全朝贡体系。 (3)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 3、结合下面郑和与哥伦布海航情况比较表,探讨郑和下西洋的地位与影响。

明清时期的文化

中国古代史学案 第六单元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考点23 明清时期的文化 本节学习重点: 1、明清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表现; 2、明清时期的主要科学家及其科技成就、科学价值; 3、心学的创立背景、代表人物 及其思想实质;4、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产生的原因、思想实质、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评价;5、明传奇的概念、代表作及作者、评价;6、明清小说的主要著作、作者、成书时间和价值;7、明清时期的主要类书、丛书及其编纂者、价值;8、明清时期传教士来华的代表人物以及西方传教士在西学东渐中的贡献。 ●考点扫描——自建知识网络 【参考答案】集大成早期民主启蒙市民小说总结李时珍东方医药巨典徐光启我国传统农学成就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地理学石灰岩溶蚀地貌欧洲宋应星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理学心学儒家经典道学家反封建思想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法治工商皆本经世致用天下郡国利病书君主专制政治唯物朴素辩证法革新罗贯中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吴承恩长篇神话小说曹雪芹高鹗吴敬梓讽刺小说蒲桦龄文言短篇小说解缙古今图书集成纪昀四库全书利玛窦徐光启 ●学法指导——剖析重点难点 1、16-18世纪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原因:(1)封建自然经济极大地限制和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为科技提供发展的推动力;(2)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不利于科技成果的产生、推广、应用; (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统治,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等,禁锢了思想,窒息了学术空气,使知识分子脱熟生产实际,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 (4)封建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中西正常文化交流,使中国失去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条件;文化的政治化倾向、重政轻技重道轻器的传统观念以及注重直觉的思维方式使科学技术的研究、应用缺乏必要的社会氛围。 总之,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没落,是导致16——18世纪中国科技发展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 2、明清之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与欧洲启蒙思想的比较 (1)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政治条件:中国封建制度虽然衰落、封建专制却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资产阶级还未形成;而西欧已进 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强大。②经济条件: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而欧洲资本主义迅速发展。③文化条件: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

高三历史练习题及答案: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doc

高三历史练习题及答案: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匈奴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少数民族,对北方边疆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情况不符合两汉时期匈奴历史的是 A.经济生活由畜牧业发展到农牧业 B.铁器已广泛用于生产、生活等领域 C.从*走向统一,形成了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D.西汉对其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2.两汉与秦朝对匈奴采取的相同措施是 A.修建防御工事 B.和亲与互市 C.进行战争 D.迁民屯边 3、秦汉时期,下列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 ①河套平原②珠江流域③云贵高原④天山南北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④①② 4、西域各族通过与汉朝的往来 ①摆脱了匈奴的压迫②使佛教传到中原地区③获得大量物资和技术④与内地联为一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张骞通西域的重要意义是 ①新疆地区与内地第一次联成一体②促进了西域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③有利于西域社会的进步④为开辟中西商路创造了条件A、① 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下列对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秦汉两代都组织移民开发边疆 B.汉武帝时,西域和西南夷都已并入汉朝版图 C.汉与匈奴的关系以和为主流 D.秦汉两代都在南越地区设郡 7、下列对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秦汉两代都组织移民开发边疆 B.汉武帝时,西域和西南夷都已并入汉朝版图 C.汉与匈奴的关系以和为主流 D.秦汉两代都在南越地区设郡 8.下列事件或现象发生于东汉时期的是①我国劳动人民发明了麻纤维纸②传统中医治疗学的基础的奠定③中国皇帝赐”汉委奴国王”金印④中国与欧洲开始了政治方面的往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9、明朝时期,对外交流基本实行闭关自守政策,其原因属于明清时期才出现的新情况是 A.外国侵略者侵扰东南沿海 B.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C.奉行重农抑商政策 D.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和人民反抗 10、我国古代对今天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开发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匈奴族 B.吐蕃族 C.党项族 D.女真族 11、下列地区正式受中央政府管辖的时期,对应不正确的是 A、西域一西汉 B、西藏一元朝 C、台湾一隋朝 D、云南一西汉 12、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始于 A.秦始皇时期 B.西汉初期 C.汉武帝时期 D.东汉末期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之欧阳光明创编

第五课西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欧阳光明(2021.03.0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 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 3、培养和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及从历史文物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张骞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导入新课 2、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动态课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 3、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4、通过放影相关的史料图片的幻灯片,了解汉与朝、

日交流的历史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理解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丝绸之路 2、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 难点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 教学突破 两汉时期对外交流有两个主要方面,即象征东西叫的“丝绸之路”和象征中外交流与朝、日及欧洲的往来,而本课的重难点也自然凸现出来,因此,要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就必须让学生认识两汉时期对外交流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认识西汉时期的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而同时把两汉以前封闭的社会比起来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1、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动态课件2、东汉陶船图

片、“汉委奴国王”金印图片的投影 3、东汉疆域图 学生:收集了解南方丝绸之路的相关史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构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同时也为这种交流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开辟一条通道) 2、请学生朗读一遍叫中“读读”的内容,使学生明白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开辟出来,而这些道路对以后的东西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按要求阅读,理解张骞通西域开辟道路的作用。) 3、组织学是阅读导言,引出丝绸之路。 二、+具体学习相关知识 1、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的课件,告诉学生这就是丝绸之路的线路,让学生整体感知。(学生:认真看课件,在教师的指导下整体感知地图中的路线,大致了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高三历史暑期基本讲义 (第六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 责任人:张德明主备人:王健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①通过官方和民间的贸易途径;②通过官方派遣使节和留学生; ③通过宗教传播的途径;④通过战争的途径;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主要涉及五个方面: ?一是同西洋与南洋的关系; ?二是同倭寇的关系; ?三是同葡萄牙的关系; ?四是同荷兰的关系; ?五是同沙俄的关系; 一、对外经济交流 1、郑和下西洋(西洋:主要指文莱以西的南洋各地和印度洋一带) 1)目的:(见书本第139页) ①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 ②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③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即为宫廷购回奢侈品) ——郑和下西洋主要出于政治目的; 【比较】新航路的开辟: 是适应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经济利益的趋使。 其目的是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主要出于经济目的。 2)条件: 第一,明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物质或根本条件) 第二,罗盘针的使用和地理、天文导航技术的进步;(技术条件) 第三,明政府的大力支持; 第四,郑和本人的航海经验、勇敢精神、组织才能;(个人条件) 3)概况:(见书本第139页)

还有哪些鲜明的特点? A、时间早:前者比后者早半个多世纪; B、规模大:郑和船多、船大、人多,远远超过后者; C、次数多:郑和7次下西洋,是开辟新航路无比比拟的; 4)评价:(见书本第139页) ①积极影响: A、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 (他所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定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种航海行为与西方形成鲜明的对比: 欧洲航海家们在航海过程中抢劫掳掠,大搞欺诈性贸易,激起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 B、郑和远航规模大、时间久、航程远,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世界航海事业的先驱。 C、郑和远航促进了我国人民与亚非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友谊,进一步扩大了华夏文明的影响。 ——这方面同样与西方形成鲜明的对比: 新航路开辟,虽客观上密切了世界的联系,但随之而开始的殖民扩张却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他们的贫穷和落后。 D、郑和下西洋直接推动了更多的中国人远涉及重洋,去南洋谋生。 ②消极影响: 郑和远航不是为了海外贸易,它采取的是不计经济利益的政策,亏损性的贸易给明朝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封建统治阶级夜郎自大陈腐思想的体现。 【思考】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相比,其影响和结果有一个明显的不同? 西方,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思考】造成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诸多差异的根源是什么? 经济基础不同: 一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一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航海;5)终止: ①原因: A、耗费浩繁,国库枯竭,财政短缺; B、朝贡贸易违背经济规律;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习题

第13课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一、选择题 1、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长安 B.成都 C.洛阳 D.西域都护府 2、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A.张骞 B.卫青 C.班超 D.甘英 3、丝绸之路是西汉王朝和外界陆上贸易的一条重要商路。它之所以得此名字,主要是因为() A.汉朝向外输出的主要是丝绸,影响深远广泛,名称准确生动 B.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C.丝绸的名字优美动听,人们好记 D.张骞通西域后命此名字 4、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在() A.秦朝 B.汉朝 C.唐朝D.元朝 5、下列在丝绸之路上不可能经过的地点是() A.洛阳B.河西走廊C.新疆D.西亚 6、西汉时,通向今印度、缅甸的“南方丝绸之路”实际已经形成,其起点是()A.重庆 B.成都 C.洛阳 D.长安 7、中国和日本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时,日本列岛上有上百个国家,其中曾派使节来中国的有() A.10多个B.20多个C.30多个D.40多个 8、日本列岛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节来到洛阳,与东汉王朝“通好”的具体时间是在()A.公元前57年B.公元前27年C.公元27年D.公元57年 9、现在日本有一枚“汉委奴国王”金印一枚。被作为中日交往的历史见证。保存在日本的博物馆里,这枚金印是汉朝哪位皇帝赠予的() A.汉高祖B.汉武帝C.汉光武帝D.汉景帝 10、我国与日本交往开始有了文字记载始于() A.春秋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1、西汉时期,日本列岛上的国家有()

A.30多个 B.50多个 C.80多个 D.100多个 12、下列被派出使大秦的是() A.卫青 B.霍去病C.张骞 D.甘英 13、公元97年,东汉时派人出使大秦,最终到达的地点是() A.大秦 B.欧洲 C.印度洋D.波斯湾 14、大秦人从海路来中国最早是在() A.公元前60年 B.公元57年 C.公元97年 D.公元166年 15、标志着欧洲国家同我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甘英出使大秦 C.班超经营西域 D.大秦遣使来汉 16、汉朝时期,中国同西方的陆上贸易通道称为“丝绸之路”,其路线是()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西亚——欧洲 B.长安——今新疆——河西走廊——西亚——欧洲 C.长安——今新疆——西亚——河西走廊——欧洲 D.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欧洲——西亚 17、近年来,在平壤附近的古墓中出土了大批汉代文物,其中有蜀郡制造的漆器。这说明() ①朝鲜在汉朝时和中国有来往②秦汉的经济和文化对朝鲜有重要影响 ③在汉朝时,朝鲜和中国往来比日本要早④在汉朝时,朝鲜和蜀郡有直接贸易往来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8、欧洲国家同中国开始直接友好往来开始于哪一世纪?() A.公元前1世纪 B.公元1世纪 C.公元2世纪 D.公元15世纪19、公元97年,东汉官员班超派部属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达了条支海后没有继续前行,扩大了中国人的视野。“条支海”是现在的() A.红海 B.波斯湾 C.里海 D.黑海 20、公元166年,一批大秦人从海路来到中国,这是中国与欧洲第一次直接交往。由此可推断当时已开辟了() A.陆上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南方丝绸之路D.西方丝绸之路 21、古书记载“骞始开通西域道也。”这句话中的真正含义是() A.张骞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B.张骞为开发西域做出了贡献

高考历史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测试

第七节两汉时期的对外关系 本节学习重点: 1、两汉时期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发展的影响; 2、朝鲜三韩与两汉的交往; 3、日本与两汉的交往; 4、中国传入越南的主要技术; 5、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到达地区和意义; 6、东汉与大秦往来的两件大事; 7、两汉对外交往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一、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概况 1、两汉时期对外关系发展的前提: 2、两汉时期的对外政策: 3、两汉时期对外关系发展的影响:① ② 二、两汉与朝鲜的关系 1、两汉与朝鲜的往来:①秦汉之际: ②两汉时期:A、三韩: B、辰韩: 2、中朝贸易的发展:①朝鲜: ②中国: 三、两汉同日本的交往 1、西汉汉武帝时: 2、东汉光武帝时:①使节交往: ②经济往来: 四、中越经济文化交流 1、越南: 2、中国: 五、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开通:时间: 意义:①沟通了 ②是 ③促进了 A、传出: B、传入: 2、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①时间: ②线路: ③意义: 六、两汉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两汉与安息的往来:①地理位置: ②陆上交往: ③海上贸易: 2、两汉与大秦的往来:

①地理位置: ②阻隔国家: ③主要事件:A、公元xx,派出使,到达 B、公元年,的使者到达,这是 中关于 基础网络 ”燕、齐、赵人往避地者数万人”;三韩多次派人晋见武帝和光武帝。 。 30多国通过朝鲜“使译通于汉”;光武帝时,“倭奴国奉贡朝贺…… 。 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 加拉湾沿岸各国,最远达印度半岛南端。 xx,甘英受班超派遣出使大秦,到达波斯湾。166年安敦使者到达东汉,《后 重点、难点、考点问题 两汉时期中外关系的特征及其原因 特征: ①以商贸为主,丝织品在通商中占很大比重,并具有相当程度的单向性。 ②中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水陆并举。 ③与亚洲包括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等地区的国家交流频繁,对东方文化影响大, 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④中国文明通过丝绸之路开始传人欧洲。⑤中国开始吸收佛教等外来文化。⑥汉代文明先进,对世界影响深远。 原因: ①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 ②社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③丝织、冶铁等技术领先世界; ④张骞沟通西域; ⑤交通发达,两汉政府保护交通的畅通人; ⑥科技文化成就辉煌; ⑦阶级比较重视 基础金题

二轮复习:明清时期的近代化问题

二轮专题复习导学案:明清时期中国近代化? 聂红珍 【知识与能力】能熟练运用明清时期的基本史实;具有解析和提炼材料信息的能力;能透过现象和史料理清明清时期的历史特征; 【过程与方法】运用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通过链接知识、解读史料、真题训练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全球视野观察和思考明清时期的历史,从近代化的新视角看明清时期的历史发展态势。 【重点】明清时期中国近代化的曙光、没有近代化的原因。 【难点】学生在短时间内准确分析材料,全面获取信息,提升历史认识。 【概念释义】近代化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生产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从过程上看,它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从内容上看,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及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社会生活、思维方式等的变革。 【知识链接】近代化的成功范例:西方如何实现近代化的? 1、政治: 2、经济: 3、思想文化: 【合作探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明清时期中国有近代化的曙光吗? 1、政治: 2、经济: 3、思想文化: 4、对外交往:

【重难突破】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没有实现近代化? 1、政治 材料倘若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黄仁宇《中国大历史》问题:结合明清具体史实,说明材料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分析这一政治特点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2、经济 %) 的变化? 材料二余英时认为,中国“16世纪以后商人确已逐步发展了一个相对‘自足’的世界。这个世界立足于市场经济,但不断向其他领域扩张……改变的最少的是政治,最多的是社会与文化。”在此,他认为明清时期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致富以后,家族子弟很多人获得官职。这种“以商贾兴,以官宦显”的现象对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是 材料三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么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 ——摘编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问题:试概括亚当·斯密的观点。 材料四(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 40题)材料宋应星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1

第六节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本节学习重点: 1、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和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政策;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最远到达的地区、意义及其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区别; 3、倭寇的形成和戚继光抗倭的经过、对戚继光的评价; 4、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的经过; 5、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间及其打败的殖民者; 6、领导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清朝皇帝及其目的、时间; 7、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的时间、性质、意义。 一、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1、 2、 3、清朝统治者对外实行政策 二、郑和下西洋 1、目的:⑴ ⑵ ⑶ ⑷ 2、时间:年—年(皇帝)时 3、次数: 4、到达地区: 5、意义:⑴ ⑵ ⑶ ⑷ 6、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根本区别: ⑴ ⑵ 三、戚继光抗倭 1、明朝中期的倭患:①倭寇形成: ②明朝政府: ③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 2、戚继光抗倭:①军队: ②经过:A、 B、 C、 ③评价: 四、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1、背景: 2、经过:①年以欺骗、行贿手段占领澳门

②买通 租借澳门为 ③擅自 3、明朝政府始终拥有澳门的 五、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 2、时间: 3、结果: 六、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原因:①俄国:利用 强占了 ②清政府:一再要求 ,俄军继续 ,扩大 2、目的: 3、时间: 4、皇帝: 5、结果:中俄签署了 → ①时 间: ②谈判地点: ③性 质: ④意 义: 基础网络 1405—1433年先后七次,达30多国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私人海外贸易受到严励限制,于是 沿海奸商与之勾结,共同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 1566年基本肃清倭寇。 年,托言船损货湿借地晾晒,经行贿后获允上岸。 500两,租借为暂居贸易地。 1661年,郑成功打败殖民者;第二年,台湾回归祖国。 ①明清之际,清军主力入关,东北边界空虚,沙俄乘机强占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 ②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俄军置若罔闻,且继续增兵,扩大侵略。 1685年和1686年,康熙令清军两次进攻雅克萨,俄伤亡惨重,被迫谈判。 1689年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重点、难点、考点 1、我国古代外交关系发展变化和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原因及影响 (1)明清以前,基本采取对外开放政策。 决定这一政策的基本因素有三:一是国家强盛,经济文化各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二是海陆交通 发达,航海技术进步;三是封建统治阶级实施开明政策。 这种对外交往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政治军事外交往来;经济贸易往来;科技文化交流和发展。

高中历史教案:考点7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考点7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本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命题报告:本考点是高考的一个热点。民族关系中主要掌握两汉与周边民族关系尤其与匈奴、西域的关系。对外关系中重点掌握“丝绸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始。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1、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在历史上得到肯定,主要是因为 A、安定了北部边郡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B、有效地打击了匈奴贵族的侵略活动 C、取得了重大的军事胜利 D、开辟了沟通东西方的丝绸之路 2、秦汉对匈奴的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修筑长城 B、和亲 C、军事打击 D、互市 3、“和亲”是汉族政权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一种政策。西汉时王昭君出塞反映的是 A、带有屈辱性的和亲政策 B、是汉、匈之间和平友好的重要表现 C、汉族统治者拉拢匈奴贵族的手段 D、从根本上遏制了匈奴贵族的贪欲 4、关于两汉时期匈奴与中央政权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汉时期,汉政府与之和亲 B、汉武帝时派兵北击匈奴 C、东汉时期大败北匈奴 D、东汉时期与南匈奴交战 5、汉武帝时期得以打败匈奴的原因不包括 A、休养生息使国力强盛 B、反击匈奴顺应人民愿望 C、匈奴分裂,势力衰落 D、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军事才干 6、关于两汉时期与匈奴战争的性质分析准确的是 ①侵略与反侵略战争②中华民族之间的战争 ③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④不利于民族融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 7、下列对秦汉时期匈奴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当时还不是中国境内的民族②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③对秦汉北部郡县的侵扰,破坏了当地经济发展④匈奴族的发展促进了中国北方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反击匈奴的需要 B、密切与西域各国的关系 C、加强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D、打通了“丝绸之路” 9、公元前138年张骞通西域,其历史意义不包括 A、密切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B、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 C、开始了中央政权对西域的管辖 D、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 10、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比第一次顺利是因为 A、西域各族政权对汉使的态度截然不同 B、经过第一次出访,沿途情况了如指掌 C、随行人数众多,便于相互照应 D、匈奴已被打败,扫除了主要障碍 11、班超出使西域与张骞出使西域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促进中国与西亚等地区的交通往来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贡献 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摆脱匈奴的控制 12、汉代,我国与西亚地区的通商交往关系得以建立和发展,其中最关键的是 A、张骞、班超出使西域、密切了联系 B、西亚商人喜好汉朝的手工业品 C、解除了匈奴对西域的威胁和控制 D、汉政府设置安西都护府 13、今新疆地区历史上正式归属中同政府始于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第五课西汉时期的对外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大致走向,以及中国与欧洲开始直接交流的时间 2、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史上的地位、认识“汉委奴国王”金印的历史价值 3、培养和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及从历史文物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张骞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导入新课 2、通过展示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动态课件,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丝绸之路的起点 3、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讨论等形式,探究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4、通过放影相关的史料图片的幻灯片,了解汉与朝、日交流的历史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西汉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认识国家、地区间的交流对各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加深对理解改革开放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1、丝绸之路 2、两汉时期的中日交流 难点甘英出使大秦及其意义 教学突破 两汉时期对外交流有两个主要方面,即象征东西叫的“丝绸之路”和象征中外交流与朝、日及欧洲的往来,而本课的重难点也自然凸现出来,因此,要突破本课的重难点,就必须让学生认识两汉时期对外交流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认识西汉时期的经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而同时把两汉以前封闭的社会比起来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 教师:1、丝绸之路示意图的动态课件 2、东汉陶船图片、“汉委奴国王”金印图片的投影 3、

东汉疆域图 学生:收集了解南方丝绸之路的相关史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构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有关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内地与西域的交流,同时也为这种交流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开辟一条通道) 2、请学生朗读一遍叫中“读读”的内容,使学生明白张骞出使西域后,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被开辟出来,而这些道路对以后的东西文化交流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按要求阅读,理解张骞通西域开辟道路的作用。) 3、组织学是阅读导言,引出丝绸之路。 二、+具体学习相关知识 1、出示丝绸之路示意图的课件,告诉学生这就是丝绸之路的线路,让学生整体感知。(学生:认真看课件,在教师的指导下整体感知地图中的路线,大致了解图中的地名) 2、演示课件,向学生讲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学生:了解到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其大致走向是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地区翻越葱岭,通向亚洲和欧洲,并且明白这条路线上之所以被称为“丝绸之路”,是因为在这条商路上外输出的主要是汉朝的丝绸。) 3、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主、辅栏,进一步明确知识点,并了解相关史料。(学生阅读教材72、73页的内容,包括图片资料,进一步了解了“丝绸之路”以及以成都为起点的“南方丝绸之路”。) 4、设疑: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可以说是山高水远人险恶,经商的人们经过这条路既要与自然斗争,还要时刻防范盗贼。为什么这些商人呢感较安全地通过这条路呢。组织学生联系已学知识展开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两汉政府派兵平息了匈奴的骚扰,设置了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保护往来商旅。) 5、以此为契机,请学生联系自己收集了解的有关南方丝绸之路的史料,谈谈丝绸之路形成的意义和作用 6、肯定、评价、总结并形成认识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习题 1(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选择题: 1.随同郑和远航的费信在《星槎胜览》中这样描述一个国家:“木骨都束国,自小葛兰(印度的魁郎)顺风二十昼夜可至。其国濒海,堆石为城,垒石为屋四五层。”这则材料说明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里?() A.印度西海岸 B.美洲东海岸 C.非洲西海岸 D.非洲东海岸 2.“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其中的“海波”指的是() A.起义的叛军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新疆的叛乱 D.倭寇的袭扰 3. 如图是明朝前期一次远航活动的路线图。这一“远航活动”是指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马可·波罗来华 D.郑和下西洋 4.“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歌谣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康熙帝抗俄 5.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指南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6.印尼有个港口城市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印度有三宝石像在每年特定的日子里,当地居民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这种文化现象与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事迹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岳飞抗金 7.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 海的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应是() A.宋太祖 B.元世祖 C.明太祖 D.明成祖 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 是() A.荡平倭寇 B.赶走荷兰殖民者 C.击退沙俄侵略者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9.下面对郑和下西洋这一问题所做的知识卡片错误的一项是() A.A B.B C.C D.D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习题

《明朝的对外关系》习题 1.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时间是( ) A.1405年 B.1421年 C.1433年 D.1565年 2.郑和远航最远到达( ) A.印度洋一带 B.东南亚一带 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非洲南端 3明朝抗倭名将是( ) A.林则徐 B.戚继光 C.关天培 D.岳飞 4.1553年,攫取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是( ) A.荷兰殖民者 B.西班牙殖民者 C.葡萄牙殖民者 D.英国殖民者 5.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出发点是( ) A.广州 B.泉州 C.南京 D.刘家港 6.派遣郑和下西洋的皇帝是( ) A.明成祖 B.明太祖 C.建文帝 D.明武宗 7.下列人物,是我国古代民族英雄的是( ) A.文天祥 B.戚继光 C.岳飞 D.于谦 8.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从16世纪开始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C.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戚继光抗倭在台州取得九战九捷的业绩 9.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是( ) A.显示明朝的实力 B.加强对外贸易 C.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D.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10.从“郑和下西洋路线图”上看,郑和下西洋没有到达( ) A.印度 B.法国 C.阿拉伯 D.索马里 1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因为( ) A.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

B.规模大、次数多、航程远 C.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D.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 12.倭寇指的是日本的( ) ①渔民②武士③商人④海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读图1,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郑和远航的条件和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现在我国要发展经济,扩大影响,应该如何去做才好? 14.读图2,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图2 (1)为什么说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 (2)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15.读图3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