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1课时)

【温故知新】

1、物质的性质包括性质和性质。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

3、化学性质是在发生变化时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探究新知】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1、按颜色分:和。

练习:下列物质,哪些是有色,哪些是无色的?

A. CuSO4

B. KNO3

C. CuSO4.5H2O

D. CuO E . Cu(OH)2 F.NaCl

2、按物质状态分,有哪几种状态?

3、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纯净物可以分为和。

4、单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

按照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和。

思考: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5、化合物:由元素组成的,如

可分为化合物和化合物。

6、氧化物是指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定含元素

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如

非金属氧化物,如

7、无机化合物是指

8、有机化合物是指(除以外)

讨论: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在组成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二)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分类体系{

练习:

1、根据上述物质的分类图,对镁,硫,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等8种物质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填入表中。

2、汽水中含二氧化碳(CO2)、水(H2O)。关于这两种物质的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金属单质B.都是非金属单质 C.都是氧化物D.都是碱

3、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 、蒸馏水、三氧化二铝

B 、冰水混合物、空气

C 、可口可乐、纯净水

D 、石油、海水 4、下列物质中前者包含后者是的( ) A 、纯净物、混合物 B 、单质、纯净物 C 、化合物、氧化物 D 、酸、盐

5、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 A .观察颜色 B.称量质量 C. 加稀硫酸 D.用磁铁吸

6、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分析下列几组物质间的不同之处: (1)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2)二氧化碳,水和硝酸钾: (3)氧气和二氧化硫: (4)食盐和碳酸钙:

7、下列单质中,性质明显与另外三种不相同的单质是( ) A 铁 B 银 C 金刚石 D 铜

8、吸烟有害健康,是因为香烟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 10H 14N 2)等有害物质。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尼古丁中含有碳元素,所以有害健康 B .尼古丁不属于有机物

C .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D .尼古丁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0:14:2

9、亚硝酸钠(NaNO 2)的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鉴别它们的一种方法

是:将两者分别加热到32。

C ,不分解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亚硝酸钠。该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 A .NH 3 B .SO 2 C .NO 2

D .N 2

【挑战自我】

1、分类是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下列分类结果错误的是( ) A .地球、水星和木星都属行星 B .鲫鱼、青蛙和麻雀都属脊椎动物

c .纯净水、纯牛奶和纯果汁都是纯净物 D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实验时常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它和无水醋酸钠反应来制取某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3COONa+NaOH X↑+Na 2CO 3

(1)请写出X 的化学式为 。

(2)根据物质分类,碱石灰属于 (选填 “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3、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是学习科学的有效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硫酸属于酸,其分类标准是:它们在水溶液中曾离出的阳离子都是 。 (2)某同学将含碳元素的不同物质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得到如下的物质关系

C→CO 2→H 2C03, → Na 2CO 3,。

请你参照他的分类标准,完成含钙元素的不同物质关系:Ca → Ca(OH)2:→CaCO 3,。 4、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下列是四个药品橱内存放的药品。实验室新进了一瓶碳酸钠,应存放在

CaO △

()

§2.1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2课时)

【温故知新】

1、下列各组物质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

A 单质,化合物

B 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C 混合物,溶液 D化合物,纯净物

2、为什么家里的锅都用铁做或者铝制做,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探究新知】

讨论(1)现有以下物质:铁、银、硫、氮、石墨、氢气、金、钨。其中哪些是金属?哪些是非金属?

金属:非金属:

(2)铝可以做成铝箔,铜可以拉成铜丝,这些实例说明什么?

思考:

1、银的导电性能要优于铜,铝,但实际应用中,为什么导电设备通常用铜,铝,而很少用银?还有,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

2、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不用锡制造?

练习1、北约曾用“石墨炸弹”使南联盟的高压输变电线路短路,这是利用了石墨的() A.可燃性B.还原性C.导电性D.润滑性

2、人们把活性炭放入红糖(含有某种色素)溶液中来制取白糖,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A.氧化性B.还原性C.吸附性 D.不可溶性

3、有一种物质M,经测定它只由碳元素组成,则物质M属于()

A.一定是单质

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一定不是化合物

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和物的是 ( )

A.水银.

B.含铁70%的氧化铁.

C.碱式碳酸铜.

D.澄清石灰水.

5、一种物质与另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这种物质是 ( )

A.FeCl2

B.Fe(NO3)3.

C.Fe(OH)3.

D.Fe2(SO4)3.

6、从C、H、O、Na 4种元素中选出有关元素,组成下列化合物。

(1)可溶性碱:(2)非金属氧化物:(3)金属氧化物:

(4)含氧酸盐:(5)含氧酸:(6)最简单的有机物:

【挑战自我】

1,为了测定某铜锌合金的组成,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利用该合金粉末与稀硫

(2)从上表数据分析,当所取合金与所用稀硫酸的质量比为时,合金中

的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3)若所取的合金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试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2课时)

安吉县皈山中学九年级上册科学导学案(§2.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①) 课型:新授课 主备人:杨月月 审核人:黄志强 班级: 姓名: 时间: ------------------------------------------------------------------------------- 【学习目标?重难点】 ? 知道分类研究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 学会按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学过的物质进行分类。 ? 重点:物质分类的方法; ? 难点:物质分类的方法。 【预习指导?先学思考】 1.目前,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为了便于学习和研究,需要按物质的 和 对它们进行分类。分类研究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2.根据实验或已有的知识填写下表,并将空余部分补充完整 根据上表可将上述八种物质依据 ,分成 可将上述八种物质依据 ,分成 可将上述八种物质依据 ,分成 3.空气、海水、矿石、煤、硫酸溶液、石灰水、铝合金、生铁、饮料等物质组成的物质种类 单一的。那么可以把以上物质分成 和 两类。 【探究活动?展示交流】 一、物质的分类标准 进行物质分类,关键是要抓住分类依据或各类物质的概念、特征。 1.根据物质的组成是否单一

H++酸根离子:举例: 金属离子(或NH4+)+OH-:举例: 金属离子(或NH4+)+酸根离子:举例: 任意元素+氧元素:举例: 2.根据纯净物的组成元素是否单一 3.根据单质中元素的性质差异 4.根据化合物的主要组成元素 5.根据化合物组成的离子或元素 【总结质疑?课堂检测】 小结 存在问题: 课堂检测 1.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炼油厂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其分离开来,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由此推断石油属于( ) A.化合物B.混合物C.纯净物D.单质 2.下列燃料属纯净物的是( ) A.甲烷B.天然气C.石油D.煤 3.建筑材料有砖、钢筋、水泥、生石灰、大理石、PVC塑料(聚氯乙烯)等。对上述一些建筑材料主要成分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铁一单质B.氧化钙一氧化物C.碳酸钙一酸D.聚氯乙烯一有机物4.下列都是与生活相关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铝合金门窗B.新鲜牛奶C.医用酒精D.体温计中的水银 5.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石灰水B.石油C.清洁的空气D.甲烷 6.下面是一些物质粒子的示意图,“○”、“●”、“”分别代表不同种类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属于氧化物的是( ) 7.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是我们学习化学的 重要工具。请你从给定化合价的H、C、O、K、N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按要求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每空只填一种物质):单质;金属氧化物;可作为复 单一:举例: 多种:举例: 易失电子:金属单质举例: 易得电子:举例: 稳定结构:举例: 任意元素:无机化合物举例: 碳元素:有机化合物举例: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掌握基本概念 1.分子 分子是能够独立存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同原子、离子一样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按组成分子的原子个数可分为: 单原子分子如:He、Ne、Ar、Kr… 双原子分子如:O2、H2、HCl、NO… 多原子分子如:H2O、P4、C6H12O6… 2.原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确切地说,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变,只有核外电子发生变化。 (1)原子是组成某些物质(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和分子的基本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中子、质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3.离子 离子是指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离子可分为: 阳离子:Li+、Na+、H+、NH4+… 阴离子:Cl–、O2–、OH–、SO42–… (2)存在离子的物质: ①离子化合物中:NaCl、CaCl2、Na2SO4… ②电解质溶液中:盐酸、NaOH溶液…

③金属晶体中:钠、铁、钾、铜… 4.元素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类原子的总称。 (1)元素与物质、分子、原子的区别与联系: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宏观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微观看)。 (2)某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性质、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质量分数各不相同,占前五位的依次是:O、Si、Al、Fe、Ca。 5.同位素 是指同一元素不同核素之间互称同位素,即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原子互称同位素。如H有三种同位素:11H、21H、31H(氕、氘、氚)。 6.核素 核素是具有特定质量数、原子序数和核能态,而且其寿命足以被观察的一类原子。 (1)同种元素、可以有若干种不同的核素—同位素。 (2)同一种元素的各种核素尽管中子数不同,但它们的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因而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是相同的。 7.原子团 原子团是指多个原子结合成的集体,在许多反应中,原子团作为一个集体参加反应。原子团有几下几种类型:根(如SO42-、OHˉ、CH3COOˉ等)、官能团(有机物分子中能反映物质特殊性质的原子团,如—OH、—NO2、—COOH等)、游离基(又称自由基、具有不成价电子的原子团,如甲基游离基·CH3)。 8.基 化合物中具有特殊性质的一部分原子或原子团,或化合物分子中去掉某些原子或原子团后剩下的原子团。 (1)有机物的官能团是决定物质主要性质的基,如醇的羟基(—OH)和羧酸的羧基(—COOH)。 (2)甲烷(CH4)分子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余部分(·CH3)含有未成对的价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案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分类和利用》教案 (3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3.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性质,了解金属的用途。 教学重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对物质分类方法的系统掌握 课时安排: 本节内容可以分为3个课时: 第1课时:物质分类的方法(初步掌握物质分类的方法,重点掌握对纯净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第2课时:常见的物质(能够系统的掌握物质分类的方法,主要是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纯净物进行分类,并能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对比对物质进行分类)。 第3课时:区别金属与非金属(了解金属与非金属不同的性质,了解金属的用途)。 教学准备:PPT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你在生活和学习中有应用分类法吗? 你能谈谈应用分类法的好处吗? ——可以让学生回原有知识(对分类的认识) 例如:生物学上的对动植动的分类,科学家如何对动物或植物进行分类?有何目的? 如:脊柱的有无、器官的特征--;种子的有无、胚的特征 如:更准确,更好地了解其生理特点等。---结构决定功能 二、新课:第1节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1.为什么要分类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自然界中的物质。 2.怎样分类 (1)选择标准 (2)仔细观察和研究 (3)分类 要求:对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等七种物质进行分类。 出示:P46图2-1 要求一:分别按颜色、状态进行分类; 要求二:其它方法进行分类。 学生交流结果:按颜色分类:白色:氯化钠、氧化镁 黄色:氯气 紫红色:高锰酸钾 无色:硫酸、氧气、醋酸 按状态分类:固态:氯化钠、氧化镁、高锰酸钾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高中化学: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知识点 考点1 物质的组成 1.元素——宏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宏观组成。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微粒的含义要比原子广泛。 2.分子、原子、离子——微观概念,说明物质的微观构成。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3)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基:中性原子团) 3.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 特别提醒: 1.离子与基团: 2.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 [知识规律] 物质到底是由分子、原子还是离子构成?这与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有关。如金刚石(C)、晶体Si都属原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原子;NaCl、KClO3属离子晶体,其晶体中只有阴阳离子;单质S、P4属分子晶体,它们是由原子形成分子,进而构成晶体的。具体地: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晶体): ①非金属单质:如H2、X2、O2、O3、N2、P4、S、C60、稀有气体等 ②非金属氢化物:如HX、H2O、NH3、H2S等 ③酸酐:如SO2、CO2、SO3、P2O5、N2O5 等 ④酸类:如HClO4、HClO、H2SO4、H3PO4、H2SiO3等 ⑤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 ⑥其它:如NO、N2O4、Al2Cl6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晶体):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混合型晶体)等; (3)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晶体):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 (4)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晶体):金属单质、合金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3、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 本节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学生正确的唯物主义物质观 【新课标】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难点】 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类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言】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一年的化学,我们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学科;化学,也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科学。可以说,人类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化学的发展史。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目前已知物质的种类超过千万种,每年还有大量新物质不断被合成出来,现在每年新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达

到了100多万种。 【过渡】如此繁多的化学物质,我们该如何去认识它们呢?一种一种地去学习,现实吗? 由于每一类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有相似之处,这就需要我们将众多物质进行分类,一类一类去研究,揭示出其内在的规律。 【练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 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酒碘氢气石墨食盐水请你将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1根据通常的存在状态分类 2根据导电性能分类 3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分类 4根据组成纯净物是否为同种元素 5将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小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 根据物质的组成 均匀混合物: 混合物 均匀混合物: 物质非金属单质: 单质 金属单质: 纯净物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氧化物: 酸: 碱: 盐: ……

2010高考二轮复习化学教学案: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化学用语》

《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 【专题要点】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化学用语是化学最基础的主干知识,是对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特征的反映。它们涉及的化学概念、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它们相互转化的方式,是中学化学最基本的知识,也是学生从化学视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必备知识,同时也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复习本考点是应深刻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不同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及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式和转化条件;要理解各个化学用语的的实际含义,掌握反应的条件与本质,正确、科学、规范的进行运用。本考点在高考中的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常常结合元素化合物来进行考查。从09年和08年高考考题来看高考题除了直接考查基本概念外,还考查以物质组成和分类的概念为出发点,以反映高新科技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逐步向环保、高科技、生产等方面渗透发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出来元素、物质的组成与分类、化学用语,以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而且融入其他专题进行考查。 【考纲要求】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涵义,初步了解原子团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4.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注意其与同位素、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的区别。 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6. 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7.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或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8.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的表示方法 9. 掌握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的概念,区别及鉴别它们的方法; 10.掌握胶体的本质特征及性质; 【教法指引】 复习此专题时要做到―准确‖、―系统‖、―灵活‖,可以从三点入手: 1.以高考的热点、考点、难点为依据,合理设置复习内容和练习题,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注 重方法、技巧,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在某些考点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有所突破 2.加强区别相似概念的异同,理顺不同概念间的联系,进而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

第一讲物质的分类

第一讲:物质的分类 一、常见的分类法 (1)单一分类法;(2)交叉分类法;(3)树状分类法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的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 2、分散系的分类

3、胶体的分类 (1)根据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又分为三类: (2)根据分散质成分类别不同,分为两类 4、胶体的性质 5、胶体的聚沉:胶体的聚沉是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长大,形成颗粒较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加热、加电解质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可使胶体发生聚沉。与胶粒所带电荷相反的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半径越小,越易使胶体聚沉。 6、胶体的净化方法:渗析法,即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水中,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从而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7、常见胶体的制备 ①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用烧杯盛约30 mL 蒸馏水,加热到沸腾,然后逐滴加入氯化铁饱和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溶液变成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方程式为: ②在制取硅酸胶体时,一定将要水玻璃1 mL 倒入盐酸5 mL ~10 mL 中,切不可倒过来倾倒,否则会产生硅酸凝胶。方程式为: ③制取碘化银胶体:在一个大试管里装入5 mL ~10 mL 1mol · L -1盐酸,并加入10 mL 1mol · L -1碘化钾溶液, 用胶头滴管滴入8~10滴相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加边振荡,即得碘化银胶体,胶粒带负电荷(若硝酸银溶液过量胶粒带正电荷)。方程式为: 8、胶体的现象与应用 ①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河水中粘土等胶粒,遇海水中电解质发生凝聚作用,逐渐沉降为三角洲。 ②豆浆里放入盐或石膏,为什么可制成豆腐?――豆浆里的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发生凝聚作用。 ③氯化铁和硫酸铝溶于水形成胶体,它们为什么都有净水的作用?――Fe(OH)3和Al(OH)3胶粒带正电荷,而水中含有的粘土胶粒带负电荷,相遇而发生凝聚作用。 ④实验时,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从急救箱中取氯化铁溶液应急止血,说明原因;若换成硫酸铜溶液,是否可以?说明原因。――血液是胶体,FeCl 3是电解质,可使血液发生凝聚。不能用硫酸铜溶液,因为铜盐有毒,虽然也能使血液凝聚,但不能使用。 分散剂状态 胶体类别 实例 气体 气溶胶 雾、云、烟 液体 液溶胶 Fe( OH)3胶体、鸡蛋清、牛奶、豆浆、果冻、墨水、肥皂水 固体 固溶胶 大多数天然宝石、有色玻璃、土壤 分散质成分 胶体类别 实例 小粒子聚集而成 粒子胶体 Fe(OH)3、AgI 胶体 有机高分子 分子胶体 蛋白质(鸡蛋清、豆浆)、淀粉溶液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3、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和重要内容。 2、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标准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学习和研究转入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图片若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言]“科学是美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这种感觉。”(杨振宁语)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奥秘无穷。下面我们一些来看一组图片。 [展示]:教材的几幅图片。 [板书]一、物质的分类 [师]化学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要应用,在你的生活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请各位同学在纸上写出一些实例,再进行小组交流。 自己完成实例后,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化学物质有:水、氧气、金属、碳、塑料、二氧化碳、汽油、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 [师]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为了获得生活和发展需要的物质,并更好地利用这些物质为人类服务,化学家们需要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需要探索物质转化的条件和转

化时所遵循的规律。如何来分类呢?

[师]给出常见的一些物质,如: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食盐水等。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给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生1]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有:空气和食盐水;纯净物为: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 [生2]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有:铜、、碘、氢气、石墨;化合物有:乙醇、硫酸铵。空气和食盐水是混合物。 [生3]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气态、液态和固态。 气态为:空气、氢气;液态为:乙醇、食盐水;固态为:硫酸铵、铜、碘和石墨 [生4]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易溶、微溶、难溶。 易溶为:乙醇、食盐水、硫酸铵;微溶为:碘;难溶为:空气、氢气、铜、石墨 [师]以上同学提出的分类形式都非常好。有从组成、导电性、状态、溶解能力等依据来分析的,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在不同的角度思维,就会“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说明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止一个。 [板书]物质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形式的结果各不相同。 [展示]老师在此也提出一种分类方式与同学们一起共享。 [问题解决]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钙(Ca) 氯气(Cl2) 氯化钙(CaCl2)溶液硫酸(H2SO4) 碳酸钙(CaCO3) 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Ca(OH)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练习 题及答案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1单元课时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爆鸣气 C.天然气 D.纯净的无污染的空气 2.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 B.放入稀硫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3. NaCl、Cl2、NaClO、Cl2O5、HClO4是按某一规律排列的。下列物质系列中也完全按照此规律排列的是() A.Na2CO3、C、CO2、CO、NaHCO3 B.Na2S、S、Na2S2O3、SO2、 H2SO4 C.NH3、NO、N2、NO2、NaNO3 D.P2O5、H3PO4、Na3PO4、 Na2HPO4、NaH2PO4 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5.想一想,NaOH(固)、P2O5(固)、无水CaCl2(固),为什么可归为一类。据此从A~D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的是 ()

A .浓硫酸 B .氯化钠溶液 C .碱石灰 D .生石灰 6.据报道,2003年12月26日,重庆开县发生了天然气矿井“井喷”事件,喷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硫化氢(H 2S ),氰化氢(HCN )等多种 有毒气体,造成290多人中毒死亡。你认为喷出的气体是 ( ) A .一种纯净物 B .全部由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C .全部由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D .由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7.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 .CO 2+H 2O====H 2CO 3化合反应 B .Cu(OH)2===CuO+H 2O 分解反应 C. Fe 2O 3+3CO===2Fe+3CO 2 置换反应 D .NaCl+AgNO 3====AgCl↓+NaNO 3复分解反应 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 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 A 、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 、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 、CCl 4是一种化合物 D 、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9.目前有些中小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经实验证明,涂改液中含有许多挥发性的有害物质,二氯甲烷(CH 2Cl 2)就是其中一种。下面是关于二氯甲烷的几种说法:①它是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它是由氯气(分子式为Cl 2)和甲烷组成的化合物,③它的分子中碳、氢、氯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2,④它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一种化合物。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高温 △

高中化学 1_1_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课时作业 苏教版必修1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①水银②空气③氯酸钾④五氧化二磷⑤糖水⑥硫粉⑦氨气⑧盐酸 A.①②⑤⑦B.①②④⑥ C.②⑤⑧ D.②③⑤ 解析: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空气、糖水也都是混合物。 答案:C 2.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氧 ⑥KClO3 A.碱——①④B.纯净物——③④⑤ C.盐——①⑥ D.混合物——②⑤ 解析:①纯碱是Na2CO3,是盐类,属纯净物;②食盐水是NaCl的水溶液,属混合物;③石灰水是Ca(OH)2的水溶液,属混合物;④NaOH是碱类,属纯净物;⑤液态氧是单质,属纯净物;⑥KClO3是盐类,属纯净物。 答案:C 3.下列物质中均为化合物的一组是( ) A.金刚石、干冰、SO2B.KCl、盐酸、NaOH C.CuSO4·5H2O、冰、乙醇D.臭氧、CaCO3、铝合金 解析:根据化合物的定义判断。 答案:C 4.国家质检部门检出人们端午节包粽子的“返青粽叶”多以胆矾为添加剂,长期食用有害健康,请问胆矾是一种( ) A.氧化物B.盐 C.碱D.酸

解析: 该题属于物质分类的问题,做题时要明确物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胆矾是CuSO 4·5H 2O ,是一种无机物,从酸、碱、盐的角度看是一种盐。 答案: B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凡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B .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凡有盐参加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 D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A 的说法太绝对,因为有些化合物间的化合反应也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选项的说法也不正确,如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的反应,它既不是四种类型的反应,也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对C 而言,有盐参加的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Na 2CO 3+CO 2+H 2O===2NaHCO 3;置换反应:Cl 2+2KBr===Br 2+2KCl ;分解反应:CaCO 3=====高温 CaO +CO 2↑。 答案: D 6.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 .①②③ B .①④⑥ C .②⑤⑥ D .全部 解析: 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H 2;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碱与酸(或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非金属单质与金属化合可得到盐;酸性氧化物或酸与碱(或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答案: D 7.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空缺的一环应填入的物质是 ( )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第1课时) 【温故知新】 1、物质的性质包括性质和性质。 2、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 。 3、化学性质是在发生变化时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等。【探究新知】 (一)物质的分类方法: 1、按颜色分:和。 练习:下列物质,哪些是有色,哪些是无色的? A. CuSO4 B. KNO3 C. CuSO4.5H2O D. CuO E . Cu(OH)2 F.NaCl 2、按物质状态分,有哪几种状态? 3、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纯净物可以分为和。 4、单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 按照性质不同又可分为和。 思考: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5、化合物:由元素组成的,如 可分为化合物和化合物。 6、氧化物是指由种元素组成,其中一定含元素 氧化物按元素组成分:金属氧化物,如 非金属氧化物,如 7、无机化合物是指 8、有机化合物是指(除以外) 讨论: 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在组成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二)常见的物质 物质的分类体系{ 练习: 1、根据上述物质的分类图,对镁,硫,氧气,氧化镁,二氧化硫,氢氧化钙,氯化钠,高锰酸钾等8种物质进行分类,并把它们填入表中。 2、汽水中含二氧化碳(CO2)、水(H2O)。关于这两种物质的类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金属单质B.都是非金属单质 C.都是氧化物D.都是碱 3、下列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A 、蒸馏水、三氧化二铝 B 、冰水混合物、空气 C 、可口可乐、纯净水 D 、石油、海水 4、下列物质中前者包含后者是的( ) A 、纯净物、混合物 B 、单质、纯净物 C 、化合物、氧化物 D 、酸、盐 5、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铜、锌合金(金黄色,俗称黄铜)假冒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 ) A .观察颜色 B.称量质量 C. 加稀硫酸 D.用磁铁吸 6、从物理性质的角度分析下列几组物质间的不同之处: (1)高锰酸钾和氯酸钾: (2)二氧化碳,水和硝酸钾: (3)氧气和二氧化硫: (4)食盐和碳酸钙: 7、下列单质中,性质明显与另外三种不相同的单质是( ) A 铁 B 银 C 金刚石 D 铜 8、吸烟有害健康,是因为香烟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为C 10H 14N 2)等有害物质。下列关于尼古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尼古丁中含有碳元素,所以有害健康 B .尼古丁不属于有机物 C .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 D .尼古丁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10:14:2 9、亚硝酸钠(NaNO 2)的外观与食盐很相似,有咸味,误食易中毒。鉴别它们的一种方法 是:将两者分别加热到32。 C ,不分解的是食盐,能分解放出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亚硝酸钠。该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 ( ) A .NH 3 B .SO 2 C .NO 2 D .N 2 【挑战自我】 1、分类是科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下列分类结果错误的是( ) A .地球、水星和木星都属行星 B .鲫鱼、青蛙和麻雀都属脊椎动物 c .纯净水、纯牛奶和纯果汁都是纯净物 D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都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碱石灰是由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组成的,实验时常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在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它和无水醋酸钠反应来制取某种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 3COONa+NaOH X↑+Na 2CO 3 (1)请写出X 的化学式为 。 (2)根据物质分类,碱石灰属于 (选填 “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3、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是学习科学的有效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硫酸属于酸,其分类标准是:它们在水溶液中曾离出的阳离子都是 。 (2)某同学将含碳元素的不同物质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得到如下的物质关系 C→CO 2→H 2C03, → Na 2CO 3,。 请你参照他的分类标准,完成含钙元素的不同物质关系:Ca → Ca(OH)2:→CaCO 3,。 4、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下列是四个药品橱内存放的药品。实验室新进了一瓶碳酸钠,应存放在 CaO △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性质

1.(重庆市名校联盟2014届高三联合考试化学试卷)化学与生活、生产、航天、航海等诸多领域相关。下列有关上述领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太空舱可以实现过滤和分液的实验操作 B. 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铜块,可加速船体的腐蚀速率 C. 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 上用于舰载机降落的拦阻索是特种钢缆,属于金属材料 D. 石英光导纤维,在遇到强碱时可能发生“断路” 难易度:容易 答案: A 2.解读:在太空舱里没有地球引力,处于失重状态,在失重状态下不能实现过滤和分液的实验操作,A项错误;Cu与Fe构成原电池时,Fe的活泼性比Cu强,Fe作负极被腐蚀,所以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铜块,可加速船体的腐蚀速率,B项正确;特种钢缆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项正确;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水,所以石英光导纤维,在遇到强碱时可能发生“断路” ,D(天津市蓟县第二中学2014届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下列对生产、生活有关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医疗上进行胃部造影前,患者服用的“钡餐” 是BaCO3等不溶于水的物质 B. 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取铝 C. 明矾净水是利用了Al3+的水解性和氧化性 D. 液氯罐中的液氯泄漏时,可将其移入水塘中,并向水塘中加入生石灰 难易度:容易 答案:D 解读:碳酸钡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的可溶性氯化钡有剧毒,所以碳酸钡不能用作钡餐,A项错误;铝的冶炼应用电解氧化铝法,不能用热还原法,B项错误;明矾净水是利用了Al3+的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性净水,C项错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氯气有毒,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无毒的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从而降低氯气的毒性,D项正确。

九年级科学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练习题

九年级科学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练习题 2.1.1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分类的方法,会根据纯净物的颜色、状态及组成将物质分类。2、理解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的概念,注意各概念的关系和区别。3、了解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会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共享学习带来的快乐。 【预习范围】从41页到43页 【学讲互动】 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自主预习】————— 物质分为和。纯净物是指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指由物质组成的物质。 混合物分为、和。纯净物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单质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_,根据其性质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化合物是由_______元素组成的_______。

氧化物是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_______元素的化合物;根据组成元素的不同又可以分为 和 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_______的化合物;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_______的化合物。盐是电离时,能产生离子和离子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一般是指由除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包括少数的含碳化合物,如、等。 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含的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具有相似的化学特性,如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和;不完全燃烧时会有产生。 —————【突破点拨】————— 按要求分类: 按颜色分类: 有色: 无色: 按状态分类: 气态: 液态: 固态: 按组成分类: 同种元素:

物质组成分类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组成、分类、变化和性质 双基训练 *1. 下列物质中,有固定的熔、沸点的是( )。【1】(方括号中所示数字为完成该题所需的大致时间,单位分。下同。 (A)碘酒 (B)花生油 (C)油酸 (D)福尔马林 *2. 下列物质中,不含结晶水的是( )。【1】 (A)芒硝 (B)大理石 (C)明矾 (D)生石膏 *3. 下列物质由固定元素组成的是( )。【1】 (A)空气 (B)石蜡(C)氨水(D)二氧化氮气体 *4. 下列各组俗称表示同一种物质的是( )。(1999年上海市高考试题)【1】 (A)苏打、小苏打 (B)胆矾、绿矾 (C)三硝酸甘油酯、硝化甘油 (D)纯碱、烧碱 **5. 下列选项中,说明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 )。(2002年上海市高考理科综合试题) 【1】 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时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热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 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 4ClO 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NH 4ClO 4 = N 2↑+4H 2O+Cl 2↑+2O 2↑+Q ,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2002年上海市高考理科综合试题)【1】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7. 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开创“飞秒(10-15s)化学”新领域的科学家,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 【1】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8. 上海环保部门为了使城市生活垃圾得到合理利用,近年来逐步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办法。其中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2003年上海市高考试题)【1】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非金属单质 纵向应用 ***1. 某元素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其相同价态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 ,则该元素的化合价数值不可能是( )。【2】 (A)20a b - (B)40b a - (C)20b a - (D)80 b a - ***2. 1995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有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国人。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热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1】 ①沿楼梯迅速下楼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⑥跳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⑤

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步步高)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组成?????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2.同素异形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________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度思考 1.下列元素①Na②Mg③Al④Cu⑤C⑥Si ⑦O⑧S⑨N⑩P?Cl?He 在自然界中, (1)只以化合态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只以游离态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既以化合态存在又以游离态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⑦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1.(2015·大同高三摸底考试)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NO、C2H5OH、HNO3、I2 B.CaO、N2、HCl、H2O C.NH3、H2S、Si、CO D.CO2、SiO2、CH3COOH、H2SO4 2.正误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2)含水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 (3)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元素可能只有一种() (4)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组成,而混合物由多种原子组成() (5)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 3.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冰水混合物②水煤气③铝热剂④普通玻璃⑤水玻璃⑥有机玻璃⑦漂白粉⑧TNT⑨H2SO4⑩含氧40%的氧化镁?花生油?福尔马林?密封保存的NO2气体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知识总结+练习)

二、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1、物质的分类 (1) (2)酸性 (3) (4) (5)练习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B.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 酸分子中有几个H 原子即为几元酸 D. 盐电离时,只生成一种阳离子,一种阴离子 E.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F. 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G .凡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H .凡酸性氧化物都能直接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 练习2、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别 氨气 、水 、硫化氢 、 氯化氢 、氧化钠 、氧化铝 、 二氧化碳 、五氧化二磷 、 二氧化硫 、氯化镁 、氯化亚铁 、 氯化铁 、氯化铵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钾 、氢氧化铁 、硫酸 、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 SO 2+ CaO= 碱性氧化物+H 2O →可溶性碱 Na 2O+ H 2O = 碱性氧化物+酸→盐+ H 2O Na 2O +HCl= 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 Na 2O+CO 2= 酸+金属→盐+氢气 H 2SO 4+Fe= 酸+碱性氧化物→盐+ H 2O H 2SO 4+ CuO=

酸+碱→盐+ H 2O H 2SO 4+ Ba (OH )2= 酸+盐→盐+ 酸(强酸→弱酸、难挥发→易挥发) H 2SO 4+Ba(NO 3)2= H 2SO 4+Na 2CO 3= 碱+酸性氧化物→盐+ H 2O NaOH+CO 2= 碱+酸→盐+ H 2O NaOH+ H 2SO 4= 碱+盐→盐+ 碱(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之一为难溶或难 《练习》 1.下列含有相同元素的化合物组是 A.O 2 O 3 B .CO CO 2 C.KCl AlCl 3 D.NaHCO 3、NaHSO 4 2.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盐酸 B.空气 C.Fe 3O 4 D.大理石 3.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存在的 是: ( ) 锌 1.5mg ,锰1mg,这里的碘、镁、锌、锰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物质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 和非金属的概念。 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 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 胶体的区别。 2016,卷甲 13T(A); 2015,卷Ⅰ 7T ;2015,卷Ⅱ 7T ; 2014,卷Ⅱ 7T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学生用书P27] [知识梳理] 一、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元素A――→ 组成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 (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5.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6.同素异形体 (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 二、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如图为氧化物的分类) 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自我检测]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1)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第一讲物质的分类

《新课标》高三化学(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讲物质的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分类法在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2?理解胶体的概念,掌握其重要性质及应用,掌握Fe(0H)3胶体的制备方法; 3?通过回顾初中有关知识,掌握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及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 4?理解溶液的涵义与组成,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教学重点: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胶体。 课时安排:两课时 一、元素与物质分类 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单质是指由__________ 组成的物质,而化合物 是由_______ 组成的物质。元素在自然界中以两种形态形式存在:一种是_____________ ,一种是 二、物质的分类 1、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可将化合物分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3、根据在某些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 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 什么叫分散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分 散质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 其本质区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散系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胶体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胶体的制备 胶体制备的一般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Fe (OH 3胶体的制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胶体的提纯基本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胶体的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