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年高考历史周年复习】专题0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

【2020年高考历史周年复习】专题0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

【2020年高考历史周年复习】专题0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
【2020年高考历史周年复习】专题0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120周年

2020年高考历史周年热点及时政热点复习

【热点直击】

202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战争爆发120周年。1900年至1901年,英、俄、德、法、美、日、意、奥以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多个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联军侵华战争。中国战败后,与这些国家签订了多项不平等条约,严重危害中国主权,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彻底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高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隐性考查为主,侧重于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等,学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知识链接】

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爆发背景

(1)根本原因:列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以维护和扩大在华侵略利益

(2)直接原因:民族危机的加深导致义和团运动

2.经过:

(1)1900年6月,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运动,发动侵华战争。

(2)八国联军从天津出发,经过廊坊之战、天津之战,联军攻陷北京。

3.结果:中国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条约内容:

(1)中国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4)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6)修订商约。

4.影响: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

(1)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2)在北京设立“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3)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4)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二、总结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过程

【模拟检测】

1.(2020·福建高三月考)《辛丑条约》签订后,各地督抚接连致电军机处,商讨中央能否对地方筹款予以折扣,减轻地方负担。清廷先是允诺督抚所提建议,随后又否定地方提议的减免方案。地方未能实现减免诉求。这反映出

A.地方势力依然受中央掌控B.中央集权受到严重挑战

C.清末新政未取得明显效果D.财政危机闲扰地方政府

【答案】A

【解析】中央否决地方提议,最终导致地方诉求没有实现,说明中央对地方仍然有一定的掌控力,故选A 项;地方的诉求最终没有实现,说明没有对中央集权形成严重挑战,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清末新政的内容,排除C项;地方请求对筹款予以折扣并不意味着地方受到财政危机困扰,排除D项。故选A。2.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在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是依据

A.《南京条约》附件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

【答案】C

【解析】1901年的《辛丑条约》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这就为日本能够在卢沟桥举行“军事演习”提供依据,故C符合题意;1842年《南京条约》附件主要是“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故A不符合题意;1895年《马关条约》刺激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但没有涉及允许列强在北京驻军的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企图把中国的领土、政治、军事及财政等都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3.(2020·江苏)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军队的顽强抵抗,有西方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这场战争”

A.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答案】D

【解析】“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表明此次战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A项错误;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是甲午中日战争,故B 项错误;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故C项错误;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故D项正确。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从“杨村战役”“聂士成军队”以及俄国记者,可知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美国公使田贝曾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表述说明( )

A.清朝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B.帝国主义国家结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

C.美国从此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D.帝国主义完全把中国变为殖民地

【答案】A

【解析】依据“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意斥责……不称职的中国官吏”可知,外国公使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中国的内政,这说明清朝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选项A正确;选项B与题无关,排除;材料中涉及的美国公使的言论,但并不能据此证明美国成为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排除C;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

5.1907年8月26日《时报》刊登了漫画《中国现形记》,漫画揭露的“中国现形”是(注:图中器具:坛、提勺、漏斗、壶)

A.清廷成为洋人朝廷B.政府统治岌岌可危

C.清末新政收效甚微D.官府搜刮民脂民膏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清廷成为洋人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未涉及统治岌岌可危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清末新政,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搜刮民脂民膏不是材料的主旨,成为洋人的朝廷才是主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6.(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清朝日常政务主要归六部等分理,没有外交部,对外关系一直都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的机构来承接。外交部之所以出现很晚,主要是因为

A.“闭关锁国”政策排斥对外关系B.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

C.中央机构叠床架屋的权力体系D.内阁与军机处涵盖了外交事务

【答案】B

【解析】“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说明受到传入儒家思想影响,国人思想具有天朝上国思想,外交部出现很晚,B正确;A、C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7.(2019·四川高考模拟)下图是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老照片,图中发现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现象:八国联军在攻打北京城时,老百姓有的围观,有的带路,有的甚至帮助联军参与攻城;有的官员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后,竟然厚颜无耻地给联军赠送锦旗。这些现象反映了

A.中国当时民族意识国家观念现状B.中国近代民主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C.三民主义中驱逐鞑虏的革命精神D.国内民族矛盾是当时最主要矛盾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与民族主义。材料“老百姓有的围观,有的带路,有的甚至帮助联军参与攻城;有的官员在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后,竟然厚颜无耻地给联军赠送锦旗”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时,部分民众和官员的民族意识缺失,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的现状,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民族意识的问题,不是民主意识,故B排除;八国联军侵华时三民主义尚未出现,故C排除;材料主旨是反映民族意识缺失,不是说明国内民族矛盾的问题,而且当时最主要矛盾也不是国内民族矛盾,故D排除。8.(2020·湖南长郡中学高三月考)1898年6月,清政府宣布“废八股,兴西学”,结果在民间引起轩然大波,三个月后清政府恢复八股。1901年清政府再次宣布废除八股取士,民间反对声浪却大不如前,八股取士得以废除。这一变化说明

A.侵华战争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B.变法图存成为统治阶层共识

C.西学赢得知识阶层的广泛认同D.中体西用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0年,西方各国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组建了八国联军,战后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此时的中国在不图变革就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因此在1901年清政府再次宣布废除八股取士,民间反对声浪却大不如前,体现的是侵华战争激发了国人救亡意识,A选项符合题意。变法图存的主张仍然受到顽固派的阻碍,B选项排除。广泛认同的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图存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D选项排除。

9.(2020·江苏高三期末)下表显示了不同时期晚清政府外交应对挑战时的举措。无法据此得出的结论是

A.具有被动性与保守性B.中国外交趋向近代化

C.忽视国家利益的维护D.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

【答案】C

【解析】根据近代以来,清政府为应对外交挑战所做的五次重大调整,无法得出清政府忽视国家利益维护

的结论,C选项符合题意;表中近代七十年间清政府外交政策的改变,其原因和主要内容体现了被动、保守性,其结果则说明了中国社会转型的艰难,反映了中国外交逐渐近代化的发展趋势,ABD三项不符合题意。10.“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数万口,孰若大张挺伐,一决雄雄。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至于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朝颁布的《宣战诏书》针对的是

A.英国武力占领香港岛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D.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答案】D

【解析】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要发生在京津地区,符合材料中“近畿及山东等省”,且“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也符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义和团的抗争史实,故答案为D项。根据材料中的“近畿及山东等省”可以看出战争发生在北方,香港岛在地理位置上不符合,排除A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与义和团运动无关,排除B项;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发生在朝鲜海域的丰岛海战,并非在中国境内,也不符合“五尺童子”参战的史实,排除C项。

11.(2020·武威第六中学高三月考)1900年夏,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联合东南督抚,与上海各国领事订结保护东南、不与战事之约,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这客观上表明

A.中央政府权威式微B.列强侵华行为受到有效遏制

C.反清成为时代主流D.晚清地方割据局面愈演愈烈

【答案】A

【解析】材料出自《东南保护约款》,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廷向列强宣战,而东南地方督抚却勾结列强,私订和约,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权威的式微和地方势力的扩张,故A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东南保护不能遏制列强侵华行为,反而有利于八国联军侵华,B错误;东南保护并非反清行为,排除C;东南保护使地方势力得到扩张,但东南各省并没有脱离清朝统治,“地方割据局面愈演愈烈”言过其实,排除D。12.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虽有赔款,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C.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答案】C

【解析】《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等并不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了,而是列强这时把清政府当做了

侵略的工具,,即改变了侵略政策,正确答案为C,同时排除A。“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与史实不符,B错误。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与题意不符,故排除D。

【点睛】

这一题体现的是《辛丑条约》与其他条约的比较,在比较过程中,需要明确认识到上述变

化并不意味着列强在减少侵略,而是侵略政策策略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使其侵华行动更加隐蔽而且更加方便,所以是侵略更加严重了,故《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3.(2020·海原县第一中学高三期末)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某条约第十款规定:“上谕以诸国人民遇害被虐各城镇……以永禁或设或人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即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该规定反映出

A.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B.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列强侵华势力开始深入中国内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对历史知识的运用能力。通读材料,可知材料主旨体现了《辛丑条约》中的内容,即惩办义和团运动中曾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的组织。这一条款说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C。其他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14.(2020·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刘坤一(1830——1902)曾任两广总督、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等职,在晚清的外交舞台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东南互保”。

在清政府决定对列强宣战后,为了维护东南各省的稳定,避免列强入侵,他与东南各省的督抚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相互联系,达成在东南等地“互保”的意愿。但要列强同意并承认就必须与列强签订“互保”的协定,这样才能符合国际公法,被列强承认。然而在具体的接触和磋商中,英国欲派军舰进入长江协同保护,这令刘坤一进退两难,同意就是扩大英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如果不同意,就会使得英国以此为借口阻碍“互保”进程。为稳住英国,刘坤一一方面在长江沿岸添派重兵以防英舰。另一方面,刘坤一电令晚清驻外国使节,让他们展开外交工作去遏制英国的企图,这一举措收到了非常好的回应。后来,在1900年6月24日,正式签署了《东南互保章程》,“东南互保”正式形成。

——摘编自周源《论刘坤一在“东南互保”中的作用》注:“东南互保”指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中国东南各省违背中央政府的命令,拒不同外国开战的事件。

(1)根据材料,简要评价刘坤一在“东南互保”中的作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南互保”运动的影响。

【答案】极具政治眼光;为列强信任;具有高超的外交技巧,老道的外交经验;使用“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化解了“东南互保”面临中断的问题。

避免战乱波及东南各省;使地方政治和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威大为下降(中央集权减弱);对1911年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有较大影响。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1)依据材料可以直接概括出刘坤一在东南互保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从刘坤一的所作所为的结果可以推导出评价:极具政治眼光;为列强信任;具有高超的外交技巧,老道的外交经验;使用“以夷制夷”的外交策略;化解了“东南互保”面临中断的问题。(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互保的影响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对东南地区的影响;对清政府的影响;对后世的影响。

2020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专题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说文解字》中说:“宗,尊祖庙也。”这说明维系宗法制的纽带是() A.宗教信仰 B.财产制度 C.血缘关系 D.地域联系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追尊秦庄襄王,并通过营建极庙、陵墓、刻碑等措施反复强调其“始皇”的身份,将自己置于“帝者之祖”的位置。其主要目的是( ) A.恢复周朝的宗法制度 B.强化政权的合法性 C.消除前朝的政治影响 D.开创新的皇帝制度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郡守)宰,不制其侯王。”汉朝为解决这种现象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 B.颁布“推恩令” C.设立刺史巡行郡县 D.分封同姓诸侯国 4.明制,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明宣宗这一做法在当时最可能是为了() A.提高官员素质 B.牵制内阁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完善办事程序 5.近年来,福建和台湾两岸的中华儿女定期进行祭拜“妈祖”的大型民间活动。“妈祖”文化现象与宗法制有密切联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 ( ) A.家族等级关系

B.政治隶属关系 C.家族血缘关系 D.既有家族血缘等级关系,又有政治隶属关系 6.(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中讲了一个宦官对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 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 D.明朝宦官权势膨胀 7.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具有明显“公天下”的因素,还有不少学者认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体现了“现代行政”的特点。若以此为研究主题,下列最合适的话题是( ) A.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民主制度 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现代行政制度相似 C.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合理性与生命力 D.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8.《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材料表明() A.秦始皇统一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B.郡县制为秦始皇传位服务 C.“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D.封建帝王以天下为一人的私产最终确立 9.1402年,刚从自己的侄子手里夺过皇位的明成祖,为了巩固权力,做出了两个重大决定:一是把首都迁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北京,二是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其中“正式建立了一个国事咨询机构”的影响是() 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B.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C.进一步削弱了相权 D.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10.历史人物传记《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弘瞻是乾隆帝最小的弟弟,有一天到皇太后宫中请安,在皇太后座旁膝席跪坐,该处正好是皇帝平日跪坐之地。结果弘瞻被

2020高三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

2020高三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 一.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二.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 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 想并写入党章 三.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路线:靠贫、联中,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土地制度作用:农民分得土地, 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69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69

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历史专题(附参考答案) (10年新课标卷)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郭沫若全集》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答案来源于材料,注意答题项和答题方式即可,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历史问题。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 答: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6分) 答: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 (10年新课标卷)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现,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以材料提供新情境,对探究性学习进行考查。概括背景时从战争形势、美国、日本多角度思考;第二问分析原因,要把中国放在世界大背景中考虑;评价时注

高三历史复习专题:中国古代政治知识点归纳

★★★★★中国古代政治 (本专题为高考超星级核心考点,几乎每年必考,请同学们务必重视)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与演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二.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三.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1.夏: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2.商: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来决定,王权和神权的结合(甲骨文) 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分封制⑴目的:进行有效统治⑵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的后代⑶影响:积极:巩固王权、加强统治;消极: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三种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秦: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⑴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 ⑵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三公: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太尉(管理全国军务)御史大夫(副丞相,监察百官) ⑶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5西汉 ⑴中央集权:汉初郡国并行,封国常与中央抗衡;汉武帝: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⑵君主专制:汉武帝:内(中)外朝制度削弱相权 6唐 ⑴中央集权问题并未很好的解决,唐朝后期藩镇割据,节度使作乱(安史之乱) ⑵君主专制:三省六部制 三省:中书(草拟、颁布政令)、门下(审核政令)、尚书(执行政令)三省长官均为丞相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7宋 中央集权 ⑴军事:杯酒释兵权;地方精兵强将编入中央禁军 ⑵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⑶财政:设转运使,地方财政大部分运往中央 特点:重文轻武;分割权力,相互制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积贫积弱 影响:积极: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三冗(冗官、冗兵、冗费) 君主专制 ⑴宋初,设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⑵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行政权、军权、财权 8元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复习:高中历史词语解释 一、一些常见词语的理解 1、简述、简要述评、简要评述、简要说明、概括说明、概括指出、概述、试述(1)“述”,就是叙述,即摆事实。“评”,就是评论、评价,即讲道理,谈观点。“述评”或“评述”,就意味着既要摆事实又要讲道理。 ★评价:评定价值高低。(包括正与误、得与失、优与劣、好与坏等。评定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历史事件的性质、作用、地位等)。 ★评述与评价二者的区别在于评述偏重于叙述,评价偏重于结论。历史问答题中,常用“评述”作提示语。例如,评述罗斯福新政。 (2)说明(表明),一般来说就是从事实(材料)得出结论的意思。 如2005年江苏卷工业化题第②问“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为例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此外,“说明”有时相当于“表明”的意思,或相当于从所给材料可得出什么结论(有时题目直接用“表明”)。例如:1995年高考三大发明材料题第④问“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就相当于问“表明了什么?”或“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表明什么,说明什么,就是结论是什么。此外还有阐述、分析的含义。 指出:是直接说出某个(或某些)史实或结论; ★“说明”、“指出”,实际就是评述、解答问题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样? ★列举(举出):一个一个的举出来。一般应全部列出(史实或结论)。 (3)“简”“简要”“概”“概括”,说到底意思差不多,都包含两层要求:一是要求“简”,就是要求全面综合,高度概括;二是“简要”,简单扼要,既要简单、精炼,又要准确抓住要点,亦即抓主干去枝节,点到为止,否则是面面俱到或简而不要。 例如,“……指出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政治领域内世界上有哪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从中各举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此题只要简明扼要地答出有哪三股潮流,每股潮流写出两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就行了。当然写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必须先回顾19世纪70年代以前在世界政治领域内的重大历史事件,然后进行归纳、提炼,书写虽然简单,但思维过程并不简单。而学生往往拿到题目总是力求在头脑中直接想出答案(一般很难做到,除非是史实直接再现),一旦想不出就会将记忆库中与之相关的内容和盘托出或想起老师“多多益善”的谆谆教导后,一开始就盲目的下笔如有神,结果长篇大论、离题万里,即使有那么一些沾边的内容也因为卷面拥挤、不清楚而成了水草中隐匿的小鱼。 2、体现、反映、表现、意味 体现、反映和说明、表明在历史试题中意思相近,都有由甲而得乙的意思。 体现是某种性质或者某种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反映是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因此,它是间接说明、深层说明、本质说明,而不是直接、表面、现象的说明。换句话说,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透过此现象看到彼险象。表面的能直接看到现象的东西,觉不是体现、反映的东西。 表现,则是就历史情况、历史事实而言,是历史事物本身具体情况外在的表现。与“反映”、“体现”不同,不是由现象而本质,而是由本质而现象。……。“表现”部是多方面的,若干点的。 3、结合、联系、据、依据、根据 联系,是联络,结合相关的人或事。结合在这里与“联系”意思差不多。

2017年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练习(一)及答案解析

2017年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独有的重要特征,对一个人的姓十分重视与这一点有密切的联系。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A.推动了宗教的产生 B.强化了家庭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C.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 D.调和了贵族在爵位继承上的矛盾 2.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国家管理B.提高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D.维护贵族特权 3.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受牵连。对以上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古代社会重男轻女B.三纲五常束缚女性 C.妇女家庭地位低下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4.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以上史实说明当时() A.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B.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成为诸侯霸主 C.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侯国保护D.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 5.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已完善B.存在贵族爵位等级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6.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 7.《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上述材料说明()

高考历史复习:中国近代史总结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归纳 中国近代主要不平等条约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瑷珲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 5、日本侵略中国:《二十一条》(“五九国耻”) (注意:割地的主要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马关条约》) 中共成立以来召开的会议 1.中共一大:1921,上海→宣告中共成立 2.中共二大:1922,上海→制定革命纲领 3.中共三大:1923,广州→决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及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 4.八七会议:1927,汉口→纠正陈独秀右倾错误、决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5.遵义会议:1935,遵义→纠正王明“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 6.瓦窑堡会议:1935,瓦窑堡→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7.洛川会议:1937,洛川→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8.中共七大:1945,延安→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9.七届二中全会:1949,西柏坡→决定工作重心转移和革命胜利后中国的转变 10.新政协会议:1949,北京→讨论新中国成立问题(《共同纲领》) 11.一届人大:1954,北京→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中共八大:1956,北京→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党的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13.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北京→提出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实行改革开放 14.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5.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党的基本路线 16.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注意:1、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 2、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文家市决策、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 3、纠正党内的错误: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4、制定国共合作方针:中共三大、瓦窑堡会议 5、党的基本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大 6、党的指导思想:七大(毛泽东思想)、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中共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1.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政策: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路线:靠贫、联中、限富、保中小、灭地主(1931) 作用: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翻了身;农民积极参军参战,发展生产 2.抗战时期 政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作用:有利于团结农民、地主一致抗日 3.解放战争时期 政策: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地主土地制度,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高考历史专题归纳训练

第十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时空定位 框图结构 思维导图 经典训练

1.(2019.4·浙江高考·12)观察右侧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 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 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19·江苏高考·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3.(2019.4·浙江高考·16)科学技术是推动时代进步的重要力量。从“马拉火车”的天下奇观到磁悬浮列车的运行,“行行复行行”的历史面貌下,其所反映的是( ) ①交通事业近代化的开始②新式交通工具改变民众生活 ③交通工具左右地区经济发展④交通事业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 A.①③ B.①④C.②③D.②④ 4.(2019·江苏高考·8)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 A.1840—1894年 B.1895—1911年 C.1912—1945年 D.1946—1949年5.(2018.4·浙江高考·9)《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

2020高考历史热点小专题: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古代中外文明的交流与互鉴 【热点剖析】 一、中国古代“东学西传” 1.秦汉文明:中华文明开始走向世界 (1)表现 ①铁器、丝绸和养蚕缫丝技术以及铸铁术、井渠法、造纸术先后西传。 ②制铁技术和铁犁牛耕技术、水利工程技术分别传往日本、朝鲜和越南。 (2)影响:以秦汉文明为中心的东亚文明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文明的首次交往,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初步确立了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系统中举足轻重的地位。2.隋唐文明:基本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总体格局 (1)表现:儒学的传播;造纸术8世纪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人传到非洲和欧洲。 (2)影响 ①地位:全面繁荣、博大精深、承前启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②对新罗、日本、印度、大食的影响。 3.宋元文明:西传促进了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1)表现 ①活字印刷术,西传埃及和欧洲,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成为科学复兴的手段。 ②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③火药在南宋时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冶金业的发展,瓦解骑士阶层。 (2)影响:促进了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二、中国历史上“西学东渐” 1.明清时期的“西学东渐” (1)途径:随着耶稣会传教士的到来进入中国。 (2)表现:传播基督教教义;也大量传播了科学技术。如当时传教士利玛窦带来西方的科技著作,把西方的天文、数学、地理、绘画、音乐等方面著作介绍给中国。 (3)影响:西学传入,对当时中国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天文学、数学和历法方面,由于只在少数士大夫阶层中流传,没有能够很好地普及。 2.近代的“西学东渐” (1)阶段 ①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主要学习以“船坚炮利”为核心的西方物质文明。 ②从甲午战争后到五四运动前:主要学习以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为核心的西方精神文明。 (2)表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影响: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前期主要局限于“器物”层面,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课程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教案 课 件 写在复习前面的话 一、历史高考的备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历史高考主要考什么?简单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即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情感。 .基础知识 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2.基本能力 目标\要求 Ⅰ Ⅱ Ⅲ 获取和 解读信息 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 提炼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与整合。 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

调动和 运用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和内容建立正确的联系。 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 体现学科渗透,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原理分析问题。 描述和 阐释事物 正确表述事物的现象,准确描述和解释事物的特征。 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的阐释。 辩证地、历史地考察事物,对事物进行学科的和跨学科的描述与阐释,意义完整。 论证和 探讨问题 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等方法论证问题。 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论证和探讨问题,体现创新性思维。 3.基本情感 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进

一步树立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其次,储备好知识(记忆知识)才是备考的基本方法。历史高考像建房,知识记忆是准备沙、石、砖和钢材。历史高考像煮饭,知识是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全面掌握 教材=主干知识+隐性知识 教材=目录+正文+黑体字+小字+图表+注释+习题+大事年表 2、重点掌握 主干知识=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历史线索+阶段特征 重点知识=考纲要求+时事热点 重点知识=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3、多层次掌握 历史事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 历史结论=背景、目的、原因、特点、性质、实质、影响、意义 只有主动读教材,喜欢读教材,善于读教材,能自主整理教材,练习后回归教材,才能全面掌握教材。 理清章节的知识结构,构建立体的知识体系;透彻理解历史

2013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

2013届高考历史专题复习精练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专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1.(2012年2月枣庄五校高三联考8题)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 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7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 D.①③ 2.(2012年2月枣庄五校联考14题)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最有可能被称为中国的马丁·路德() A.康有为 B.毛泽东 C.孙中山 D.陈独秀 3.(2012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9题)新思想萌发的原因有( ) ①民族危机的出现②封建制度的衰落③鸦片战争的震醒 A.①②③B.①③C.①③D.②③ 4.(2012年1月山东东营十校联合体7题)风云激荡的百年中国,康有为曾被指“其貌则孔也,其心则夷也”,陈独秀则宣称“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两者反映的共同问题是()A.儒家学说已不再适应时代的需求 B.儒家学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C.儒家学说成为近代民主政治建设的阻碍 D.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新变法的有利工具5.(2012年1月山东东营十校联合体10题)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新民主主义思想和理论以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接续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未竞的事业,又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表现了新旧革命的嬗变,同时,它赋予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以社会主义的未来前途。”材料表明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革命目标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一致②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 ③革命性质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④未来前途是社会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2012年1月温州八校期末联考17题)“应毁全国已有之孔庙而罢其祀!”陈独秀这一观点( ) ①体现了彻底反封建的决心②矛头直指儒家传统道德 ③为文学革命指明了方向④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倾向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7.(2012年3月青岛质检14题)在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轨的过程中,清政府陨落了。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也不断地进行自我拯救,力求跟上工业文明的脚步。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禁政策的实施表明清政府自我拯救的决心 B.洋务运动的开展说明清政府完成了自我拯救 C.维新变法运动使自我拯救深入到制度的层面 D.护国运动加速了清政府自我拯救的步伐 8.(2012年3月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18题)“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高考历史小专题复习

高考历史小专题复习:宋朝的历史 一、课程标准 列举宋朝政治制度史实,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概述宋朝商业发展的情况、特点及影响,了解手工业与海外贸易发展的史实。 知道宋词的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概述三大发明在宋朝发展完善的情况,认识其在世界文明发展中的贡献 列举宋代理学、心学的代表,说明儒学的发展。 二、近年高考真题及模拟题方向分析 宋朝政治制度与唐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宋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原因的分析 综合认识、全面认识宋朝 宋朝文化发展情况、特点及原因 宋朝科技发明外传概况、科技发展与文化教育、政治管理的关系 宋朝所处的时段及时代特征、科技发展与经济、政局关系 宋朝经济特点、宋朝商业革命的综合认识 三、宋朝历史重要知识点整合 综观宋朝 (一)宋朝政治: 1.北宋初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加强中央集权:兵权收归中央,各地精兵强将 抽调充实中央禁军;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2)加强皇权: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行政)、枢密使(军权)、三司使(财权)分割相权。 2、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 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 2.北宋王安石变法:(见选修一) (二)宋朝经济: 1.农业:宋朝以后,我们经济中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高转筒车(宋)等灌溉工具 2.手工业:宋朝时,制瓷技术大放异彩,瓷窑遍布全国各地,并出现了五大名窑,定窑、汝 窑、哥窑、官窑和钧窑;宋朝丝织品品种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图案生动活泼。 3.商业:北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彻底打破“市”“坊”界限,商业活动没有了严格的地域 限制和时间限制;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并推广;海外贸易发达。 (3)宋朝思想文化 (一)思想:宋朝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复兴时期。此时期,儒、道、佛三教汇合,形成了理学这一哲学形态。它有理学和心学两个流派。理学形成后,被统治阶级奉为官方哲学,成为六七百年间(宋、元、明时期)居于正统地位的社会思潮。 1、理学: (1)背景:统治者支持(长期的混乱,不利于大一统的稳定和巩固,宋代统治者倡导尊儒读经。);儒家学者的努力(儒学复兴运动)。 (2)思想来源: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道教思想。 (3)代表人物: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的朱熹(理学集大成者,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4)思想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而后有物;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

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六) 1.比较下列组织: ①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的诞生。这是新中国外交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 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③对世界经济影响的三大区域集团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④"欧洲共同体"1967是由三个共同机构合并成立的分别是欧洲 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2、①是不结盟运动(Non-AlignedMovement;。成立于1961年9月。 ②是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③是国际国币基金组织。(the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IMF;,是政府间的国际金融组织。它是根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联盟国家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而建立起来的。于1945年12月正式成立,1947年11月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④是东盟。前身是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总部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 ⑤是世界银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theInternationalBankforR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简称为"世界银行"(theWorldBank;,它是联合国属下的一个专门机构,负责长期货款的国际金融机构。世界银行(WorldBank;是根据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成立的 ⑥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EconomicCooperation,简称APEC;成立于1989年,是亚太地区的一个主要经济合作组织。当今世界的区域经济集团。1991年11月,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⑦是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它是目前世界上的军事集团。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和一些欧洲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

【精品】2018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大历史框架整理

【精品】2018高三历史复习专题-大历史框架整理

②爆发:1517年马丁·路德揭开序幕。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简化仪式,《圣经》权威,君权至上。结果:形成路德新教,确定“教随国定”原则。 ③扩展:加尔文教;英国国教(清教)。④评价:是欧洲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是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打破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和教育发展;加尔文教成早期资产阶革命旗帜。 中心。 2.18世纪晚期美国独立战争胜利,颁布1787年宪法 是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规定美国国家权力 法、行政、司法三部分组成,立法权由参众两院组成的 行使,行政权赋予选民间接选举产生的总统,司法权集联邦法院。并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君主立宪制和总统 邦共和制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重要形式。 文化 文艺复兴: ①背景: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的精神追求;古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②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③成就: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达·芬奇《蒙娜丽莎》。④评价:欧洲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打破天主教会精神专制,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思想: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它 质疑教会和统治者说教,抨击教会权威,反对专制和愚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其核心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 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它被视作判断是非 一标准,并反对一切外在权威;号召人们构建一个更符性和人性的社会。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全书派和德意志的康德。 2.科技: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自然科成,为两次工业革命奠基。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练习(一)有答案

高考历史专题练习(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祖先崇拜从远古时代起就一直是中国宗教独有的重要特征,对一个人的姓十分重视与这一点有密切的联 系。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名字之后。中国人的祖先崇拜()A.推动了宗教的产生 B.强化了家庭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 C.是宗法制的必然结果 D.调和了贵族在爵位继承上的矛盾 2.谢维扬在《周代家庭形态》中说:“(宗法制度)就是国家承认血缘团体的领袖对其成员有代替法律来实 施的管理和处置权,承认这种血缘团体是国家行政及司法的基本单位。”他认为,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A.强化国家管理B.提高族长权力 C.均衡权力分配D.维护贵族特权 3.中国古代社会有“出妇之道”:女儿出嫁后,娘家的户口、土地、生活用品一律清除;不能继承娘家财 产;改姓氏;不在传统伦理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中;若一个家族因罪连坐,嫁出去的姑娘也不必 受牵连。对以上现象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古代社会重男轻女B.三纲五常束缚女性 C.妇女家庭地位低下D.宗法观念根深蒂固 4.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避犬戎难,东徙(迁徙)洛邑,(秦)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封 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岐、丰是周族祖先发源之地,周平王将之赐给秦襄公。以上史实说明当时 () A.随从作战是诸侯对周王应尽的义务B.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成为诸侯霸主 C.周天子无力自保须依赖诸侯国保护D.秦襄公劳苦功高理应受封富饶之地 5.商代的统治者在封赏贵族时,往往会冠以相应名号。例如,血缘相近而辈分低者称为“子”;辈分高或年长者称为“公”、“伯”;负责边境地区警戒安全任务者称为“侯”、“卫”;在畿内主要负责垦殖者称为“男”、“甸(田)”。这说明商代() A.宗法分封制已完善B.存在贵族爵位等级 C.统治秩序尚未稳固D.神权色彩比较浓厚 6.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 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禅让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中央集权制 7.《左传》载:“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尚书·大传》又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 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上述材料说明()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讲义

【步步高】(通史版)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一古代中国的 政治制度专题总结讲义 专题线索

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演变过程及趋势 (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正式建立: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 (3)巩固: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5)加强:在中央,北宋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财权。在地方,派文官做知州,与州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6)新发展: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7)空前强化: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8)结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9)趋势 ①一直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到明朝废除丞相。 ②分权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如唐朝、北宋、明朝都很明显。 ③决策权由外朝向内朝的转移,非法定机构取代法定国家机关的职权,如汉朝的中朝制度、明朝的内阁制度、清朝设立的军机处。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与趋势 (1)演变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巩固了统治,但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割据。 ②秦朝吸取西周的教训,实行郡县制。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导致王国问题。 ③汉武帝设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 ④隋唐时期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最终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⑤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问题。 ⑥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 ⑦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2)趋势 ①一直存在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最终在北宋解决了地方分权的问题。 ②分权是加强中央权力的有效手段,如北宋、明朝特别突出。

202X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10).doc

202X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10) 为你整理了202X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10),更多相关资讯本网站更新。 202X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归纳(10) 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及主要国家特定时期的外交政策 题解:国际关系格局是各国实力对比的反应,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其变化的根源,当前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一、阶段特征 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国际关系围绕着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权。拿破仑战争,法国成为欧洲大陆霸主,反法同盟打败拿破仑后,俄国一度成为霸主,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普法战争中,法国被普鲁士打败,德国成为霸主。 19世纪晚期至一战,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随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帝国主义国家之间进行了愈烈的斗争,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两次大战期间,国际关系的中心开始从欧洲向两侧转移,表现为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20年代的相对和平发展,30年代的大危机又打破了这一相对和平,使世界重新走向战争。 二战后至今,国际关系经历了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二战后,传统的欧洲强国英、法、德或削弱或战败;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可以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尽忠尽职;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 二、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英、法占主导地位,惩治以德国为首的战败国,重新分割其殖民地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的欧洲、中

东和非洲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体系是在美国居主导地位、宰割中国、抑制日本的基础上确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对战后列强关系的调整和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是列强以实力为基础的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这种调整和安排是短暂的,随着体系所蕴涵的矛盾的激化(哪三对矛盾?),体系逐渐被打破。 三、雅尔塔体系 (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期,美、苏等国为了各自的利益,通过雅会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为战后设计的一幅世界秩序和蓝图。实质是美苏两大国划分势力范围,是强权政治的产物,它为后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同时,雅尔塔体系倡导和平、民主,对世界各国的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以及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2)两大阵营的形成与对立。二战后美国崛起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苏联则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美国企图依仗它的经济军事实力来独霸世界,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于是,美国便推行“冷战”政策,以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冷战体制是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政治上对抗、军事上包围、经济上封锁、思想上进攻的体制。1947马歇尔计划的提出和1949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而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和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和斗争,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意识形态等方面,贯穿于整个50年代。 (3)美苏争霸:不再是瓜分世界而独霸世界。 (4)雅尔塔体系的解体:①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②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③两极格局的终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