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二框1.2.2文化塑造人生导学案

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二框1.2.2文化塑造人生导学案

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二框1.2.2文化塑造人生导学案
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二框1.2.2文化塑造人生导学案

第2课时文化塑造人生【学习目标】

1.弄清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2.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自觉接受先进文化、优秀文化,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课前预习】

一、丰富精神世界

1.优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的表现及要求

(1)表现:

(2)要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及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

(2)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二、增强精神力量

1.优秀文化作品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原因

2.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关系

2.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

3.优秀文化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预习检测】

1.坚毅不拔的青松,挺拔多姿的翠竹,傲雪报春的冬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文人雅士常借此来表达自己对健全人格的追求。这表明()

A.文化能增强人的知识和技能B.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C.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2.《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每当人们听到这首乐曲,总会得到极大的振奋和力量。这表明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 A.丰富人的精神境界B.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促使人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

3、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在闲暇之余,进行观光旅游,网上冲浪,穿衣讲“服饰文化”,吃饭讲“饮食文化”,住房讲“建筑文化”等。由此可见()

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B.人越全面发展,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C.不同时期的历史特点不同,人的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不同

D.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4.人类发展的全部历史可以证明,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可以自然发展起来的,而是以社会进步为基础,依靠教育手段逐步实现的。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 A.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得到提高

B.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C.物质生活水平、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全面得到提升

D.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提高

5.深圳特区一条基本的经验,就是坚持改革开放,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下列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关系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②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

③人民生活越改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知识补充(理解区别即可)

1、把握影响和塑造的区别:(1)文化对人的影响,包括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文化塑造人生,强调的是积极向上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的积极塑造作用。消极的文化也会影响人的成长。

2、丰富精神世界与增强精神力量的区别

3、全面理解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社会越发展,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2)社会的发展并不一定带来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提高。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人格。

(3)我们既要看到社会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还要看到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

(4)这一关系启示我们:作为政府,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统一的目标切实抓紧抓好;作为公民,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觉地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

【预习检测】答案1.C2.B 3.A4.B 5.D

1.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冰心的一本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鲁迅的一本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充满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形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2015年“倡导全民阅读”第二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推进全民阅读,需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将书博会、书市等各种行业展会与全民阅读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国家之所以重视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因为()

①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人的素质要求不同

②文化可以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物质力量

③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增强精神力量

④开展读书活动就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近期热播的《中国好歌曲》将模式上的创新与内涵上的强调中华文化有机结合,收视率节节攀升。该节目既给无数年轻人提供了实现音乐梦想的舞台,又能使人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接受精神上的洗礼。这说明()

①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②文化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各种文化活动

④文化发展的标志表现为收视率的提高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4、(2014·广东高考)某班以“应该‘浅阅读’还是应该‘深阅读’”为主题举办辩论会。小李说:“‘浅阅读’虽具有简单、快速、生动等特点,但缺乏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叩问心灵的力量,因此,我主张深阅读。”下列选项正确且能进一步支持小李主张的是() A.理性思考转化成物质力量是通过“深阅读”实现的

B.“浅阅读”是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下的一种文化需要

C.“浅阅读”在文化上对人肯定不会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D.“深阅读”有助于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

5、(2012·北京高考)优秀城市雕塑体现了城市的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北京“十二五”期间新建一批呈现北京历史文化特色和“北京精神”的城市雕塑,分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优秀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主要表现为()

①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②活跃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④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14·安徽高考)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③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由此可见( )

①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人们应该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

③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④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013年7月20日,以“走复兴路圆中国梦”为主题的第二十一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持续开展20年的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始终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先后吸引了6.6亿多人次青少年踊跃参加。这一活动的持续开展( )

①能够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

②体现了文化能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

③有利于增进青少年对伟大祖国的深厚感情

④证明了文化既是一种精神力量,也是一种物质力量

A.③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3.2013年4月,教育部、文化部和财政部发出通知决定2013年继续组织开展以“走近大师,感受经典,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为主题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把高雅艺术送进校园,使学生享受高层次盛宴,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这表明( )

①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

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提升文化素养

④文化可以提高艺术修养和身体素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014年以来,我国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4个国家级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中国烈士纪念日(9月30日)、中国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12月13日)。以立法形式确立上述纪念日并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其依据是()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②人们接受健康的文化影响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

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4年国民阅读调查显示,中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92.6%是18—49周岁人群。绝大多数大学生每天都有阅读的习惯,但阅览内容并非传统书籍,更多的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朋友分享的优秀文章或好友状态。这表明()

①有价值、有品质的阅读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②数字化、网络化阅读逐步更新人们的阅读方式

③阅读能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给心灵充分滋养

④科技使文化传播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6.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播出后,又掀起一股收视高潮。人们热议的不仅是片中让人垂涎欲滴的中华美食,还有片中所流露的让人感动的人文关怀,及其所引发的亲情、乡愁。由此可见,这部纪录片()

A.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B.激发了全民族文化创造力

C.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D.展现了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外国封建势力的联军陈兵法国边境,革命处于危急之中。在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一位工兵上尉用一个通宵写出了《莱茵河军队战歌》。马赛营志愿军率先唱着这支歌向巴黎挺进,所以这首歌后来被称为《马赛曲》。歌声充满着爱国激情,使人民热血沸腾,很快传遍了全国。法国人民高唱着这支歌奔赴前线。1759年,《马赛曲》被定为法国国歌。以上材料表明()

①优秀文化给人以特有的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

②优秀文化可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③优秀文化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

④优秀文化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8.在第九届“全国十佳电视制片”表彰大会上,民族史诗大剧《木府风云》以其和谐大爱的主题、演员的精湛表演以及服、化、道方面的精良制作,一举荣获“全国优秀电视剧奖”,收视美誉双丰收。《木府风云》获得收视美誉双丰收是基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

②优秀文化总能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

③优秀的影视剧作品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④影视剧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出( )

A.没有文化的人不可能确立远大的理想

B.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往方式

C.知识文化水平越高的人越完美

D.文化具有教育人、熏陶人、塑造人的功能

10.文化伴随着每个人的生活。考试时,会不会作弊?公交车上遇到老人,会不会让座?一张废纸,会不会随便丢弃……都体现出文化人格。文化是每个人的心灵名片,人的行动都是内心文化的反映。这表明( )

A.人们总是在有形的文化氛围中生活

B.文化是人类全部意识形态活动的反映

C.文化素养只能在生活小事中培养出来

D.从人们的社会行为中可以透视其精神世界

11.长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12年的实践、摸索和沉淀过程中,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了关乎员工的身心健康的企业文化理念。通过持续践行明确、优良的企业文化理念,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包括坦诚与有效的沟通机制等,增强了员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养成并保持了员工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促进了长盛中短期各项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凭借出色的投资业绩,长盛基金跻身2011年上半年基金股票投资综合能力TOP10榜单,为实现“长胜百年,百年长盛”的愿景不断夯实基础。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

1.2.2《文化塑造人生》课后巩固答题卡

1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道理?12分

1.2.2《文化塑造人生》课后巩固答题卡

1.2.2《文化塑造人生》

1.C[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还能让自己平静或坚定,强调文化塑造人生,①③正确。②与题意无关。④说法明显错误。]

2.C

3.C[②④说法错误;材料中“该节目既给无数年轻人提供了实现音乐梦想的舞台,又能使人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接受精神上的洗礼”体现了①③,故选C。]

4、D[小李的主张是支持“深阅读”,反对“浅阅读”。A、C说法错误,理性思考要转化为物质力量需要通过实践;不管是“深阅读”还是“浅阅读”,都会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B说法正确,但是这个观点不能起到支持小李主张的目的,与题意不符。]

5、A[本题审题时快速找到“精神品质和文化追求”“文化价值”这些有效的“题眼”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由“题眼”可以看出城市雕塑的文化价值在于显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①③符合题意,A项入选。城市雕塑与活跃文化市场、培育优秀的文化人才无直接关系,②④不符合题意。]

6、C[本题的“题眼”是文化不仅改变城市,还改变人。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改变了每一座城市,体现了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文化改变了每一个人,体现了优秀文化塑造人生,因此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文化影响社会,但不是基础;④错误,先进文化才能促进社会发展。]

1.2.2《文化塑造人生》课后巩固

1.A【解析】材料主要说明的是读书的积极意义,即优秀文化塑造人生,①符合题意,读书的过程也是主动接受健康文化熏陶的过程,②符合题意。③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④表述片面。

2.B【解析】该活动的持续开展,有利于充分发挥优秀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有利于增强青少年对祖国的深厚感情,①③符合题意;只有优秀文化才能促进青少年健康、全面发展,②忽视了文化的性质,是错误的;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④错误。

3.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把高雅艺术送进校园,使学生享受高层次盛宴,提高自身艺术修养表明了自觉创造良好文化环境对于育人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文化有性质的不同,其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①④观点错误。故选B。

4.B【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人的影响等知识。确立上述纪念日并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可以使人们勿忘历史,增强法律观念,增强民族凝聚力,①正确。通过纪念活动可以使人们受到良好的影响,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正确。人们接受健康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的过程,但材料强调的是文化环境和氛围的营造,②不符合题意。③与题意无关。本题选B。

5.A【解析】文化传播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变革,④错误;“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92.6%是18—49周岁人群”强调阅读方式的变化,②符合题意;阅读“朋友分享的优秀文章或好友状态”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③正确;材料中没有生活方式的变化,①没体现;所以正确答案是A

6.C【解析】题中材料“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所流露的让人感动的人文关怀,及其所引

发的亲情、乡愁等受到人们的热议”,表明了人们通过文化赏析,可以追求真善美,对于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7.A【解析】《马赛曲》歌声充满着爱国激情,使人民热血沸腾,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说明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①②符合题意;③与题意不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④说法错误。故选A项。

8.A【解析】《木府风云》以其和谐大爱的主题、演员的精湛表演以及服、化、道方面的精良制作,给人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体现了①②。③中“决定”的说法错误;④错误,忽略了文化的性质。

9.D【解析】引言充分表明了文化对人生的塑造作用,D项正确。A、C两项观点错误,B项与题意不符。

10.D

11.【答案】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长盛基金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企业文化,也在经营管理中享用文化体现了这一点。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长盛基金的企业文化使企业具有坦诚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合作关系体现了这一点。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长盛基金持续践行明确优良的企业文化理念,使员工保持了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行为习惯体现了这一点。

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长盛基金的企业文化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增强了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体现了这一点。

⑤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并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长盛基金的先进的企业文化使公司取得出色的业绩体现了这一点。

⑥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长盛基金的企业文化为实现公司的愿景不断夯实基础体现了这一点。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长盛基金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表明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对员工的影响体现了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作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则体现了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对公司愿景的实现的影响体现了文化的影响深远持久。将相关理论与相应信息对接组织答案即可。

文化生活第9课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导学案

第9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2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班级姓名 一、明确目标引导过程 1.知识目标:知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辨别科学与非科学现象,自觉树立科学精神。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精神文化活动,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陶冶我们的道德情操,升华我们的道德境界。 3.价值目标: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具有科学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自主学习筑牢基础 (一)阅读P100-101页,理解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和建设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1.精神文明建设、建设文化强国、走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的关系:,必须推动社会主义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建设。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人心凝聚,,各项事业就会。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培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阅读P101-102页,理解如何建设精神文明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努力办好的教育。 (1)地位:教育是和的基石。 (2)要求:①要坚持教育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②坚持教育为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③把作为教育的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大力发展科学事业 (1)地位:科学技术是。 (2)要求:①大力加强科学建设;②普及,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③坚持和并重,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发展文化事业 (1)具体措施:深化,解放和发展。 ①大力发展,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②加快发展___________,推动其成为国民经济__________产业。 (2)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总要求:努力为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充分涌流,开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得到更好保障、中华文化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三)阅读102-103页,了解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式的丰富性和对青年的要求 1.创建活动具有实践性 (1)主体:是亿万人民参加的伟大实践。 (2)措施:通过开展社会主义活动,完善社会体系。 (3)目的:形成、尊老爱幼、互爱互助、的社会风尚。 (4)形式:人民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创造了__________的形式。 2.对当代青年的要求 投身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实践,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的_______。 三、合作探究提升能力

湖南省衡阳市清泉学校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教案:第三单元第八课财政与税收第二框征税和纳税无答案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二框征税和纳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税收的含义和本质;税收三个基本特征及关系 掌握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及其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违反税法的主要表现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依法纳税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一个农民草帽哥中500万大奖 一、税收及其种类 草帽哥困惑一:在体彩中心只领到400万奖金,他很困惑:怎么少了100万元?这100万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思考:马克思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这名话体现什么道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有国必有税:国家通过税收形式组织财政收入,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税收是国家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有税必有法:税收不能随心所欲,没有标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讨论:100万元税款不缴行不行? 缴了100万元税后,对他个人有直接的好处吗? 能不能与体彩中心领导商量下,把税率降低点,少缴点税?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尝性,固定性(税收制度和政策会随着经济形势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它们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统一于税法 草帽哥困惑二:不知道缴纳100万元税款的是什么税?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彩票中奖缴纳的是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此种税率属于___税率。 1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 2纳税人: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 3税率: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过渡:为什么要实行这种税率?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税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个人所得税国家财政的重要的来源,也是调整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思考:如果一个人扣除三险一金后月工资为15000元,那么他应缴纳的税款是多少?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塑造人生》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学习的主要知识 (1)文化丰富精神世界 (2)文化增强精神力量 (3)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需要掌握的方法 理论联实际的方法及合作探究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 (一)、丰富精神世界----文化塑造人生的一个重要内容 ◇课堂探究:(1)你认为,这些语句为什么能够代代相传? (2)你怎样看待这次评选的结果?你读过其中的作品吗?可谈谈自 己的感受与同学们分享。 (3)你认为哪些书曾影响了一代人的成长,能就此提供自己的说 明或例证吗? ◇探究提示:(1)这些语句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杜甫、范仲淹 的诗表现了诗人具有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李白的诗具有不事权贵、

正气凛然的气质。诗词中忧国爱民、正气凛然的情操感染了具有进 步思想的人。因此这些脍炙人口的语句得以代代相传。 (2)同学之间讨论这次评选结果,请看过此书的同学谈一下读后感,叙述精彩的段落或者对自己启发、影响深刻的故事、语句、诗 词等,谈谈自己受到了哪些影响。 (3)启发同学们搜集材料进行交流共享。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 人格的过程。 2.我国当前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改革开放以来,空前繁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和民主法治意识大大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 义思想,科学文明、开拓进取、健康向上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 成为我国人民精神世界的主流。 ◇课堂探究:(1)如果你参加了学校的社团组织和活动,谈谈印 象最深、感受最强的体验。 (2)有人认为,参加学校社团组织和活动浪费时间、耽误学习。 你如何评析这种看法? ◇探究提示:(1)启发同学们进行口头表达,培养思维和交际能力。 (2)启发同学们进行讨论或辩论。如,认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可以开 阔视野,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 (二)、增强精神力量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学设计 试讲人:刘燕 一、教学理念 新课改倡导学生是主体,老师是教学的主导,因此在文化的讲授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组织学生参与讨论。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Ⅲ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框题。本框是在接着上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后,接着叙述中华文化的另一特征。 本框题分为三个目。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我国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鉴于试讲时间为10分钟,所以基本只能讲完这一目题中的文学艺术。 三、学情分析 作为高二上的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其认知起点绝大多数都是由历史书本所得,有一定的学习基础。但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这一课标的要求还有难度。再则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的跳跃也有一定障碍。同时学生辨识社会现象、合作、表达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强。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 ①识记文学艺术作用和特点; ②理解中华文化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能力:结合中华文化中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华文化中文学艺术独树一帜。 (2)过程与方法 ①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演示、讨论、讲 授等方法,并设置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学情境。 ②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观点,加深认识。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充分认识中华文化的特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思考如何应对文化赤字现象。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中文学艺术的特点 难点:中华文化中文学艺术的特点 六、学法和教法分析 ①学法:讨论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身性的参与,在“交流讨论”“欣赏感悟”等环节中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口,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 ②教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引导启发教学法、联系实际教学方法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问题研讨教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多媒体展示 八、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FLASH 动画《中国文化宣传片》,将学生分组(1、2排为第一组,3、4排为第二组,依次类推),请同学看完视频以后找出其中的中国元素进行每组接龙游戏。 其中的中国元素:贾宝玉、毛笔字、算盘、大熊猫、象棋、太极八卦图、松树、毛笔、中华砚、脸谱、中国结、三国演义、莲花、茶、《西游记》……师:短短的两分钟视频中就包含了如此多的中国元素,可见我们的中华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其中的太极八卦图是属于哲学内容,中国人赋予了松树和莲花的道德内容,除了哲学和道德,中华文化还包括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由此我们便可窥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来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下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书上66页的内容。 进行新课: 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一)文学艺术 1、文学艺术的作用 展示吴承恩《西游记》的图片: 师:视频最后是一只猴子去取定海神针,这出自哪部小说呢?

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八课第一框

第八课第一框国家财政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财政、国家预算、国家决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的含义。 2.知道财政收入的获取渠道、财政支出的具体途径以及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3、理解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和财政的作用 能力目标: 1、能够为增加财政收入提出合理化建议。 2.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能够运用财政的作用分析现实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财政作用的理解 2、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重点: 1、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2、财政的作用 学习难点: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课前预习案 一、财政及其作用 1、含义: 本质:是参与的两个方面。 环节:国家财政是通过预算和决算实现的 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的含义: 2. 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 具体措施是: (注意相关链接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 (2)国家财政具有的作用。 原因→市场调节的不足: 基础设施行业的特点: (3)国家财政具有的作用。 ①经济平稳运行的条件是。 ②国家如何通过财政政策控制经济平稳运行? A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受需求不足制约时: B经济过热,经济发展运行受供给不足制约时:

二、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 1、财政收入(1)含义: (2)构成:、、、、 是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①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 只有, 才能。 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加社会财富。 ②影响财政收入。 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多或过少的危害: A、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多, B、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少, 措施:应制定合理的 。 2、财政支出 (1)含义:。 (2)构成: 3、财政收支的关系 财政收支平衡指 财政盈余指. 财政赤字指 预习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分配,它由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是() A.收入和预算 B.支出和决算C.收入和支出 D.税收和支出 2. 我国财政的巨大作用体现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④使人民生活有保障,人人都过上了小康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3、国家的财政收入是() A.国家通过税收形式而取得的资金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 C.国家以服务费、罚款、没收等形式取得的收入D.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

2021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抗美援朝70周年 学案

2021届高考时政热点解读:抗美援朝70周年 【热点背景】 【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摘录】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肩负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发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老一辈革命家为维护国际正义、捍卫世界和平、保卫新生共和国所建立的不朽功勋,始终没有忘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当年作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重大决策的深远意义。此时此刻,我们要向老一辈革命家,表示最深切的怀念!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谱写了气壮山河英雄赞歌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以及所有为这场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所有健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伤残荣誉军人,向当年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参战支前人员,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属、军属,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70年前,帝国主义侵略者将战火烧到了新中国的家门口。中国人民深知,对待侵略者,就得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同他们对话,这就是以战止战、以武止戈,用胜利赢得和平、赢得尊重。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中华民族是吓不倒、压不垮的!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汇聚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民族力量。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在爱国主义旗帜感召下,同仇敌忾、同心协力,让世界见证了蕴含在中国人民之中的磅礴力量,让世界知道了“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文化生活第7课第二框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60 257 就是备受欢迎的电视剧《亮剑》所弘扬的亮剑精神。对亮剑精神,认识正确的是 ①亮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②亮剑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③亮剑精神是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④亮剑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精神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前仆后继的民族精神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是本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在新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 A.中国共产党 B.人民群众 C.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D.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百色精神 8.2013年国庆节即将到来,在举国欢庆之际,当人们回首那段不平凡的历史时,爱国热情得到了再一次激发,民族精神获得了又一次振奋。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明中华民族精神为什么永不泯灭? 9.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有人认为,抗震救灾精神、世博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我们要挺起“不屈的脊梁”。 谈谈你对“挺起不屈的脊梁”的理解。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No.11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时间:2013.9.9 使用时间:_________ 【预习案】 【学习目标】 理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深刻理解体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能够结合当今国际形式和我国实际,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知识自主探究】 一.薪火相传,越燃越旺【预习提示:阅读课本76-78页,完成以下填空或问题,并把问题在课本上标明】 阅读本部分内容,进一步体会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了解近百年来,中华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是怎样的(即如何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突出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______________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____________之中。 2.中华民族精神的地位及重要性是什么?(从课本找出,标明,熟读成诵。) 二.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1.【预习提示:阅读课本71、78-80页,整理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 (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要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必须高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3)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 ① ② ③ 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017-2018学年高中政治教案:必修三 第九课第二框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项目内容 课题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修改与创新 教学目标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主要内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 容;明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理解按照先 进文化要求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一致性。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课堂探究:你认为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有什么意义? 。 ◇探究提示:扶贫接力计划的实施,使青年志愿者在自觉参与的过程中,经受了锻炼,提高了素质;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1.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社会足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柑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坚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切实搞好“二个文明”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注意: 正确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这三者之间就其主要内容来说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或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侧重点上又有所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来说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 ◇课堂探究:存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事例?我们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1)事例:1987年8月8日,杭州市武林广场的一把大火将5 000多双温州生产的劣质皮鞋付之一炬,温州几乎成了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痛定思痛,温州人重整发展思路,竖起“质量立市”大旗。2002年8月2日,温州市人大常委会第34次会议作出决定:从2002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温州的“诚信日”。经过几年努力,如今的温州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鞋都”。 (2)启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反作用于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它会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指导方向、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离开了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建设将会一事无成。 ◇点拨:“专家点评”进一步阐释了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教学设计

《经济生活》第二课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教案设计 一、教案分析 (一)教案内容分析 《价格变动的影响》是人教版教材必修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本节课是在第一课货币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用货币购买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商品,无疑会涉及到价格这个广大消费者所关心的因素。可以说,价格这一概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中由浅入深的分析和讲解了价格对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影响。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影响价格的因素》,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是一个很好的铺垫,同时还承接着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内容,所以本框题在经济常识的学习中是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对学生关注和参与现实的经济生活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教案对象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判断和理解能力,且在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出较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完成学习计划和目标,锻炼和培养了自主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通过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价格变动的影响,基本能大致了解价格变动都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教案目标 (一)知识目标:、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基本概念。 、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及对生产的影响。 、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的变化。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辨别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升个人素质和技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三、教案重点、难点 (一)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二)难点:价格与供求的相互影响关系。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教师版

《涉江采芙蓉》导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五言诗的基本特征,掌握相关的背景及文学常识。 2、揣摩诗歌语言的妙处,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人的情感。 3、体会诗歌余味悠长的游子思乡,爱人离居的愁情别绪,积淀人文素养。【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诗歌的赏析;2、诗歌的表现手法。 难点:通过抓住意象来赏析诗歌。 【预习案】 一、预习积累有关文学常识 1、《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的一篇。《古诗十九首》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艺术成就很高。是五言诗成熟期的代表作。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它是五言诗的发端,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2、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世称“昭明太子”。 3、《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4、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二、引导赏析 (一)初读,整体感知 1、试为这首诗划分节奏。 【方法点拨】断句:五言诗一般为二三字格式或者二一二字格式。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2、诗歌的感情基调如何?你认为全篇中哪个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明确:诗歌的感情基调忧伤。是“思”字浓缩了作者的情感。 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思”的举动是什么?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吗?明确:是采摘芙蓉。这种行为在古代诗歌中常见。古人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之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4、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芙蓉,即荷花,为全诗营造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探究案】 本篇课文的结构框架“五个一”: 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一串纯真自然的举动,一声感人肺腑的叹息,来自一段深挚笃厚的爱情,一腔无以名状的忧愤。 一、一个高洁优雅的意境

政治人教版必修三优化练习: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二框 文化塑造人生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6年7月1日||,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之际||,某校举行歌咏活动||。全校师生登台演唱了《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经典老歌||。群情激扬||,干劲大增||。这表明() A.优秀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B.文化作品是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C.文化作品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 D.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务必要注意是优秀文化才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B、C、D三项说法均不准确||,故选A项||。 答案:A 南昌市在创建文化社区活动中||,各街道居委会通过加强社会文化建设||,为市民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组织市民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据此回答2~3题||。 2.为市民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有利于() ①丰富人的精神世界②为实现中国梦奠定物质基础 ③培养人们健全的人格④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养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为市民提供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①③④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②说法错误||,故选D项||。 答案:D 3.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

A.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B.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C.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 D.国家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的认识||,A项符合题意||。B、C 两项夸大了其作用;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指个人||,不是指国家进行文化建设的活动||,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A 4.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物质生活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对文化活动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表明() ①社会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实现了社会发展③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④人越全面发展||,就越能创造出更多的物质文化财富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②表述错误||,不能入选;④表述过于绝对||。 答案:C 5.“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杏花村里开杏花||,儿女正当好年华||,男儿不怕千般苦||,女儿能绣万种花||,人有那志气永不老……”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是20世纪经典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插曲||,不仅歌词蕴含了丰富的地理、文学、哲学等人文知识||,而且唱起它||,会催人奋进||,让人精神倍增||。这反映了() ①文化对人有塑造作用②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③精神力量就是一

经济生活第七课 第二框

【拓展案】 1.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 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右图所示,经济效率和社会 公平之间的组合模式有多种多样,你认为比较恰当的组合应该在 A.AA′区间之内B.BB′区间之内 C.A′或B′点上D.AB区间之内 3.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减少、 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分配结构,这种结构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 定得多。我国的分配结构正朝着“橄榄型”方向发展。这主要是为了 A.促进效率的提高B.促进社会公平 C.促进生产的发展D.促进内需的扩大 4.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初次分配和 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 配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公平”有助于 ①让一部分人首先富裕起来②全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④实现整个社会的同步富裕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材料二:2007年不同行业的几位职工工资情况 ⑴沈阳市居民刘某因病不能工作,和女儿享受低保金每月500元,丈夫下岗后在一家单位值班每月500元,全家每月有50元肉价补贴。⑵某国企员工:基础工资880元,奖励工资120元。房租补贴80元,岗位工资1725元,扣除养老金、公积金、医疗保险、所得税,一个月实发2020元。⑶某金融业人士:基本工资1500元,岗位工资5070元,住房津贴970元,交通及福利补贴2150元。⑷深圳某公司长住海外员工:底薪12000元,补助7000元,年终奖金根据市场情况好坏10万至15万左右,平均年薪35万左右。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6分) (2)怎样看待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8分) (3)如何解决上述材料所反映的问题?(10分)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No.14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编写:赵长荣时间:2012.11.25 使用时间:_________ 【预习案】 【学习目标】理解公平以及收入分配公平的含义。懂得社会主义社会注重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体现。理解我国当前实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面的举措。理解保证“两个合理比重”的意义以及重要落实措施。懂得效率的含义,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解当前我国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策措施。树立效率意识,培养公平精神。 【知识自主探究】 一、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60页两段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了解公平的含义,明确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2.什么是收入分配的公平?公平的收入分配有什么意义? 〖预习要求与提示〗悦读课本62页最后三段和63页相关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二、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什么是效率? 2.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一致性: 对立性: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怎样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54 55

专题复习:经济生活第八课

必修一第三单元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一、考纲课标要求 1、考纲要求:(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 2、课标要求:(1)内容要求:评价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财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2)提示与建议:①政府财政支持的项目,如文化教育、公共服务、地方治安、社会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应对突发灾变②可评议影响国家经济发展的特大型建设项目,也可评议影响公众日常生活的公共设施。 二、知识梳理与典例 (一)财政的内涵 1、含义:国家的___和____就是财政。 2、本质:财政从本质上看实际是一种_________。 (二)财政的实现:国家预算(国家决算)是指国家____________。 例1、国家财政和国家预算之间的关系是() ①国家财政是通过国家预算实现的②国家预算执行的结果就是国家财政 ③国家预算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④国家预算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三)财政的内容: 1、财政收入 (1)含义: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____,叫财政收入 (2)来源: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是主要来源,它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收入形式。 (3)影响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_____,二者是____、____的关系。根深才能叶茂,源远才能流长。所以要增加财政收入最根本的是_____。 ②分配政策: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多,就会影响企业_______和个人_____,最终也会对_____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过少,将直接影响___的有效发挥,会降低财政对______的支持和调控力度,最终也不利于______和________。所以,合理的分配政策既要保证__________,又促进___________和人民___________。 例2、2007年1月5日《人民日报》消息,2006年,山东省财政总收入达到4110.2亿元,增长 22.7%。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山东财政收入的增长为实现政府的职能奠定了物质基础 B、山东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C、山东省制定了合理的分配政策,保证了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word学案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编制 杨桂婷 审核 孔繁祯 时间2010-12-20 【考纲要求】 (一)、文化与社会: 1.(A )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2.(B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3.(B )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A )了解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原理解); 2.(A )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3.(C )说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知识结构】 【知识总结】 (一)、文化与社会: 1.(A )了解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文化的内涵: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 、 而言的人类全部 及其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 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的部分。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 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在后天自发形成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 观历史文物.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认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 学、艺术等属于文化。 2.(B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① , 是经济的 ,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 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与生活 文化与社会 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的内涵 文化的力量 精神现象 社会现象 人的素养 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体味文化 文化与经济、 政治 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 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综合国力 文化影响面面观 潜移默化的影响 深远持久的影响 感受文化影响 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思维方式 文化塑造人生 丰富精神世界 增强精神力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考政治 热点知识专题复习 文化的作用学案 新人教版

复习线索——以文化的作用为线 社会生活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三大领域。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丰富的形式。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的作用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表现在国家、民族的历史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此,我们要将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其次,文化的作用表现在个人的成长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13年高考政治热点知识专题复习文化的作用学案新人教版 一、【知识整合】 二、【答题模板】 如何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分析问题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③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⑤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⑥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 ⑦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四、【热点链接】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⑴从文化的内涵角度,谈谈你对“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的认识。 答案:①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动力。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文化生活第九课第一框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知识目标:识记:①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标

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 文化复古主义 这种观点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犯了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的错误。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岀新,革故鼎新,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教师总结: 奉行全盘西化"论和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教师提岀问题:那什么能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呢? 学生阅读课本,明确结论。(学案)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的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 教师总结: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华文化开始由衰微走向重振。因而,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 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可见,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二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教师提岀问题:也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如何坚持? 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中的问题。(见学案) 明确知识: ⑴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注:把握其要点: ①指导思想: ②目标: ③特点: ④本质: ⑵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⑶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教师提岀问题:为什么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学生阅读课本P97?98,概括总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