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外贸ZENCART添加分类和产品

外贸ZENCART添加分类和产品

外贸ZENCART添加分类和产品
外贸ZENCART添加分类和产品

进入后台:

图1

图2

说明:1.支持无限级分类添加,添加好一个分类之后,点击进入,就可以添加相应分类的子分类。

2.上图不能添加产品,只有进入分类里面,才能添加产品。eg: https://www.sodocs.net/doc/2a7891221.html,/admin

增加分类:

编辑分类:

分别为编辑删除移动定义关键字

如何添加产品?

1.点击已经建好的分类文件夹图标,进入这个分类。

2.会出现如下的图片:

3.点击new product,进入产品添加页面。如图:

添加完产品后,在后台可以看到产品列表:

分别对应》》》

产品编辑删除移动复制图片属性价格关键字

结束--------------------------

商场卖场中常见的商品陈列分类方法

商场卖场中常见的商品陈列分类方法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商场卖场中常见的商品陈列分类方法 一、色彩分类: 人们对色彩的辨别度最高,比形状的辨别度还高。和谐的色彩也最能打动顾客,引起顾客购买欲望。因此色彩分类法常常被女装品牌作为卖场分类的首位。 色彩分类法比较适合色彩较多、并将色彩作为主要设计点的服装品牌。 卖场商品的色彩配置不仅要考虑单柜的效果,而且要考虑整个卖场的效果。要使整个卖场呈现和谐的状态。 二、性别分类: 根据顾客的性别进行分类。适合目标顾客群较广的品牌,如休闲装、童装都是先按男女分区,这样既可以方便顾客的挑选,同时可以非常快把卖场的顾客分流到两个部位。 三、品种分类:

这种分类的方式源于大批量销售,就是把相同形式的商品归属一类。如把卖场分成毛衫区、T恤区、裤区等等。特点是:方便顾客的挑选,并且具有可比性。店铺的管理也方便,如进行盘存、统计等工作。比较适合服装的配搭性强、款式简单、类别较多、销售量较大的品牌。如中低档的休闲装等。其弱点:色彩搭配比较难做,容易混乱,系列感不强,需要导购员进行引导,或在卖场中局部进行搭配陈列,以弥补不足。 四、价格分类: 将卖场的货品按价格进行分类。由于每个品牌都有其一定的价格区间。顾客选择进入你的店铺基本都能承受该品牌的价格范围。因此一般在常规的卖场中很少使用。但对于清货打折时,由于顾客对价格的敏感度增加,所以采用价格分类的方法会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一些以经营低价位的服装品牌,由于目标顾客对价格比较敏感,也可以按价格对商品进行分类。 五、风格分类: 这种分类主要适用风格和系列较多的服装。如可以按照不同场合的不同穿着而分类。一般的可分为休闲、职业、运动等类别,这样便于顾客选购,也为顾客为寻找适合前往某个场合的服装省了不少力。 六、尺码分类: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按照国际标准SITC三位数分类,对外贸易可分为0-9类,其中0-4类为初级商品,包括食品和供主要食用的活动物,饮料及烟类,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动植物油脂及蜡;5-9类为工业制成品,包括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两者比例一直未衡量一国贸易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基本指标,其中,如果工业制成品占比高,该贸易国的工业化程度就较高,反之亦然。在SITC分类的基础上,杨汝岱、朱诗娥(2008)将贸易商品进一步分类为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4大类:资源密集型包括所有的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包括工业制成品当中的轻纺、橡胶和矿冶产品及相关制成品,杂项制品和其他未分类产品,资本密集型包括化工产品和机械及运输设备(傅朝阳、陈煜, 2006)。此外,考虑到包括机电产品(金属制品、机械及设备、电器及电子产品、运输工具和仪器仪表等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运用生物技术、生命科学技术、光电技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等技术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密集型产品在我国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有必要对其进行分。

10203040506070809010020022003 20042005 2006 20072008 20092010 工业制成品内部分课划分为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包括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入世后,中国履行了加快投资自由化的进程,对进入中国的FDI产生很大影响, 按出口货物经营单位所在地,中国主要省市有 广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山东 福建 北京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讲课教案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 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 物进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 和商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 的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 的一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 口的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 额。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出口额=进口额。 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 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 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 品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比重。 ⑩对外贸易地理分布:一定时期内对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的贸易额在一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反 1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商品分类的原则修订版

商品分类的原则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商品分类的原则 一、大分类的分类原则 在超级市场里,大分类的划分最好不要超过十个,比较容易管理。不过,这仍须视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而定,业者若想把事业范围扩增到很广的领域,可能就要使用比较多的大分类。大分类的原则通常依商品的特性来划分,如生产来源、生产方式、处理方式、保存方式等,类似的一大群商品集合起来做为一个大分类,例如,水产就是一个大分类,原因是这个分类的商品来源皆与水、海或河有关,保存方式及处理方式也皆相近,因此可以归成一大类。 二、中分类的分类原则 (一)依商品的功能、用途划分 依商品在消费者使用时的功能或用途来分类,比如说在糖果饼干这个大分类中,划分出一个“早餐关连”的中分类。早餐关连是一种功能及用途的概念,提供这些商品在于解决消费者有一顿“丰富的

早餐”,因此在分类里就可以集合土司、面包、果酱、花生酱、麦片等商品来构成这个中分类。 (二)依商品的制造方法划分 有时某些商品的用途并非完全相同,若硬要以用途、功能来划分略显困难,此时我们可以就商品制造的方法近似来加以网罗划分。例如:在畜产的大分类中,有一个称为“加工肉”的中分类,这个中分类网罗了火腿、香肠、热狗、炸鸡块、熏肉、腊肉等商品,它们的功能和用途不尽相同,但在制造上却近似,因此“经过加工再制的肉品”就成了一个中分类。 (三)依商品的产地来划分 在经营策略中,有时候会希望将某些商品的特性加以突出,又必须特别加以管理,因而发展出以商品的产地来源做为分类的依据。例如:有的商店很重视商圈内的外国顾客,因而特别注重进口商品的经营,而列了“进口饼干”这个中分类,把属于国外来的饼干皆收

第二篇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

第二篇进出口商品正确归类的方法 【学习目标】通过本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方法,正确使用归类依据,严格按照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进行归类。 【教学重点和难点】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步骤。 进出口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海关征税的基础,也是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确定其是否为法定检验检疫对象的基础,因此,归类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进出口商品的顺利通关。要正确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必须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的原则与方法: 1. 熟悉税则的结构、掌握其编排规律 我国的进出口商品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进行归类,以确定该商品的税率缴纳关税。这种归类不是随意的,而是严格遵循税则的分类体系及归类原则的。因此,要做到正确归类必须熟悉税则的结构、掌握其编排规律。税则总体结构由归类总规则、注释、商品编码表三部分组成,其中,商品编码表是税则的主体,共有二十一类、97章(其中第77章是空章),为便于大家查找,每类、每章都设有标题,类、章标题是对该类、该章商品的高度概括,熟悉类、章标题是快速查找进出口商品编码的第一步。 税则对绝大多数商品分类时遵循科学的分类原理和规则,采用常见的商品分类标志进行分类,使商品归类有章可循。比如说,第六类是化工产品,那么食品就一定不会出现在第六类当中。因此,掌握税则的编排规律有助于提高查找速度与准确率。 2. 积累必要的商品知识,注意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 进出口商品归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既需要掌握税则的结构、编排规律、归类原则,又需要掌握丰富的商品知识。有时只了解税则的结构还不够,例如:“马宝”,可在商品编码表中根本找不到这两个字,但若知道“马宝”是马胃内的结石,属于黄药的一种,这样就能很快确定其商品编码了;“有机玻璃”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俗称,“涤纶”是聚脂的俗称,在商品编码表中只有化学名称,而找不到“有机玻璃”和“涤纶”这些我们习惯上的称谓;再比如说,“照相机(数字方式存储图像)”,只有了解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才能知道以数字方式存储图像的照相机就是“数码照相机”,要按静像视频的摄制设备归入第85章,而不能按普通的光学照相机归入第90章;如此等等。从以上的几个例子中我们看出商品知识在商品归类时的重要性,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必要的商品知识。 在了解商品名称(学名、别名)、原料(组分及含量)、结构、规格、性能、制造原理、加工状况(方式、过程、程度),以及功能和用途等商品知识的同时,还应注意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以做到正确归类。例如,干椰子与干椰子肉,两者仅一字之差,但前者是作为水果归入第8章的,而后者要作为榨油行业的主要原料归入第12章。 当然,掌握必要的商品知识,了解相关商品的相互区别和联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个长期的积累过程,需要靠不断的学习来不断充实。 3. 正确使用归类依据 首先,在商品归类时,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是品目条文、子目条文、注释(包括类注、章注、子目注释)和归类总规则。类、章及分章标题仅是为查找方便而设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在归类时不能简单根据类、章或分章标题直接归类。例如:“石棉制安全帽(帽内衬有纯棉机织物制衬里;非青石棉)”:某些同学一看见帽子,就按第65章的章标题-帽类及其零件将商品归入第65章,进而归入以安全帽列名的子目6506.1000。其实不然,该商品看起来既是帽类(按用途)又是石棉制品(按材料)。当作为前者时似乎应归入第65章,

商品的分类及编码

商品的分类及编码 一、单项选择 1.是商品分类的主要标志( C )。 A.商品成分B.商品原材料C.商品用途D.商品制造方法2.钢材分管材、线材、板材、元钢、工字钢、螺纹钢,这是按____分类的( B )。 A.商品的成分B.商品的外观、形状 C.商品的原材料 D.商品的用途 3.塑料商品可分为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塑料商品,这是按____分类的( A )。 A.商品的化学成分B.商品的外观、形状C.商品的原材 料D.商品的用途 4.茶叶可分为红茶、绿茶、乌龙茶,这是按____分类的( C )。 A.商品的化学成分B.商品的外观、形状 C.商品的原材 料D.商品的制造方法 5.胶鞋可分为劳保鞋、雨鞋、便鞋、运动鞋,这是以__B__作为分类标志的( )。

A.商品的化学成分B.商品的用途 C.商品的加工方法D.商品的原材料 6.国际贸易分类标准将所有商品分为____大类,大类下又分____ 类( C )。 A.21, 99 B.10, 63 C.21, 97 D.21, 63 7. 1993年1月1日起我国对美国、欧盟、加拿大、芬兰、挪威和奥地利等设限国家协议项目下实施( D)。 A.《我国实行进口许可证奖励目录》 B.《我国实际配额对证管理的出口商品目录》 C.《我国出口许可证管理商品分级发证目录》 D.《我国纺织品出口配额种类表》 8.是目前国际通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制度( B )。 A.《关税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B.《商品分类和编码协调制度》C.《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D.《对外贸易进口业务统计商品目录》 9.国家标准《全国工农业产品(商品、物资)分类与代码》,采用的是( D )。 A.层次编码法B.顺序编码法C.平行编码法D.混合编码法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

进出口商品归类原则和方法(协调制度2007年版研究)之十五附录二 其他海关归类制度 一、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令第158 号) 第一条为了规范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保证商品归类结果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以下简称《关税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商品归类是指在《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商品分类目录体系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为基础,按照《进出口税则商品及品目注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本国子目注释》以及海关总署发布的关于商品归类的行政裁定、商品归类决定的要求,确定进出口货物商品编码的活动。 第三条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以下简称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对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以及海关依法审核确定商品归类,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遵循客观、准确、统一的原则。 的五条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应当按照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申报时货物的实际状态确定。以提前申报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商品归类应当按照货物运抵海关监管场所时的实际状态确定。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海关要求如实、准确申报其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名称、规格型号等,并且对其申报的进出口货物进行商品归类,确定相应的商品编码。 第七条由同一运输工具同时运抵同一口岸并且属于同一收货人、使用同一提单的多种进口货物,按照商品归类规则应当归入同一商品编码的,该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将有关商品一并归入该商品编码向海关申报。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总署规章另有规定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八条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海关提供的资料涉及商业秘密,要求海关予以保密的,应当事前向海关提出书面申请,并且具体列明需要保密的内容,海关应当依法为其保密。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中国对外贸易指数编制说明] 海关总署 按协调编码制度( HS )分类,分为 HS4 位编码指数和 HS2 位编码指数;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初级产品、工业制品两大项及下一级子项分别计算其指数;按广义经济分类( BEC ),分为消费品、中间品和投资品 ;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农林业、采掘业、制造业等。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缩写 HS ,是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 CCCN )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基础上,参酌国际间其他主要的税则、统计、运输等分类目录制定的一个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 2002 年版《协调制度》有 22 类 99 章。货物按其加工程度,依原材料、未加工产品、半成品和成品的顺序排列。例如,活动物在第 1 章,动物生皮和皮革在第 41 章,而皮鞋在第 64 章。章内和品目内也同样按此排序。我国从 1992 年开始采用《协调制度》编制对外贸易统计,并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实际情况,在《协调制度》原 6 位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了第 7 位和第8 位编码,以便计税、统计及贸易管理。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缩写 SITC) , 由联合国统计局主持制订、联合国

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 , 旨在统一各国对外贸易商品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对比。 SITC 采用经济分类标准,按照原料、半制品、制成品顺序分类,并反映商品的产业来源部门和加工阶段。 SITC 第 3 版采用 5 位数编码结构,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按经济类别划分为 10 大类:食品和活动物,饲料和烟草,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腊,化学和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商品。大类下依次分为 67 章、 261 组、 1033 个目和 3118 个基本编号。 按大类经济类别分类(Classification by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 缩写 BEC), 是国际贸易商品统计的一种商品分类体系,由联合国统计局制订、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BEC 是为按照商品大的经济类别综合汇总国际贸易数据制订的,是按照国际贸易商品的主要最终用途,把《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基本项目编号重新组合排列编制而成。通过 BEC 分类,可以把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编制的贸易数据转换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 )框架下按最终用途划分的三个基本货物门类: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以便把贸易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及工业统计等其他基本经济统计结合起来用于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或世界经济进行分析。BEC 分类采用 3 位数编码结构。第三次修订本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 7 大类:食品和饮料、工业供应品、燃料和润滑油、资本货物 ( 运输设备除外 ) 及其零附件、运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 国际贸易范围广泛,性质复杂,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主要的分类有七种: 1、按商品流向划分: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转口贸易、复出口、复进口 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出口贸易是指一国把自己生产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又称输出贸易。如果商品不是因外销而输往国外,则不计入出口贸易的统计之中,如运往境外使馆、驻外机构的物品,或者携带个人使用物品到境外等。 进口贸易(Import Trade) 进口贸易是指一国从国外市场购进用以生产或消费的商品,又称输入贸易。如果商品不是因购入而输入国内,则不计入进口贸易。同样,若不是因购买而输入国内的商品,则不称进口贸易,也不列入统计,如外国使、领馆运进自用的货物,以及旅客携带个人使用物品进入国内等。 过境贸易(Transit Trade) 某种商品从甲国经由乙国输往丙国销售,对乙国来说,这项买卖就是过境贸易。在过境贸易中,又可分为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本国境内后不存放海关仓库而直接运往B 国;间接过境贸易是指A国的商品进入C国境内后存放仓库,然后再运往B国。在过境贸易中,由于本国未通过买卖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因此,过境商品一般不列入本国的进出口统计中。 转口贸易(Entreport Trade)是指本国从A国进口商

品后,再出口至B国的贸易,本国的贸易就称为转口贸易。转口贸易中的货物运输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转口运输,即货物从A国运入本国后,再运往B国;另一种方式是直接运输,即货物从A国直接运往B国,而不经过本国。 复出口(Re-export) 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没有在本国消费,又未经加工就再出口,称作复出口或复输出。如进口货物的退货、转口贸易等。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 介绍电子商务的定义与分类 电子商务是什么? 电子商务是运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的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其目的是通过降低社会经营成本、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从而实现社会财富的最大化利用。因此,电子商务是一种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网络是人类社会劳动、生活、学习的新工具,它通过影响人类通信与交往方式,间接地对传统经济领域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方式产生影响,直到渗透、改造、重塑传统经济的运行模式,以及社会经济价值标准与增值方式。因此,电子商务是一个泛社会化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一个从基础应用入手、循序渐进地推而广之、最终实现普遍应用的发展过程。 电子商务革新了传统经济活动的运作手段。因此,电子商务按照经济活动的类别可分为两大类别:第一,企业间的电子商务,即企业与企业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经营活

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

SITC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1950年出版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英文简称SITC,该分类表1950年7月1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正式通过,作为国际贸易统计、对比的标准分类。经社理事会建议各国政府采纳这种分类体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修订本把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其中在435个分组里又细分了1 573个子目,其余351个分组不分子目,合计共有1 924个统计基本项目,各国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子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前二位数字表示类、章次,前三位数字表示组别,前四位数字表示分组别,如果该分组下设子目,则为五位数,分组前有一圆点。《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分类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主要是按照商品的加工程度由低级到高级编排的,同时也适当考虑商品的自然属性。1976联合国开始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编制国际贸易的统计资料。我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主要分成两大类: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又细分为五小类、工业制成品细分为八小类。 HS分类方法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缩写为HS),是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现名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统计、进出口管理及与国际贸易有关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HS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它除了用于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外,对运输商品的计费、统计、计算机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单证简化以及普遍优惠制税号的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套可使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HS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每4年修订1次.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使用HS,全球贸易总量90%以上的货物都是以HS分类的。 HS的总体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归类规则;类、章及子目注释;按顺序编排的目与子目编码及条文。这三部分是HS的法律性条文,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和严密的逻辑性。HS首先列明6条归类总规则,规定了使用HS对商品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守的分类原则和方法。HS的许多类和章在开头均列有注释(类注、章注或子目注释),严格界定了归入该类或该章中的商品范围,阐述HS中专用术语的定义或区分某些商品的技术标准及界限。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章以下再分为目和子目。商品编码第一、二位数码代表“章”,第三、四位数码代表“目”(Heading),第五、六位数码代表“子目”(Subheading)。前6位数是HS 国际标准编码,HS有1241个四位数的税目,5113个六位数子目。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已分出第七、八、九位数码。 在HS中,“类”基本上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如食品、饮料和烟酒在第四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在第六,纺织原料及制品在第十一类,机电设备在第十六类。运输设备在第十七类,武器、弹药在第十九类等。HS“章”分类基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按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分类,相同原料的产品一般归入同一章。章内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原料到成品顺序排列。如52章棉花,按原棉——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 简介 它是一种用于国际贸易商品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现行“国 际贸易标准分类”于1950年7月12日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通过, 目前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纳的商品贸易分类体系。到2006年为止,该 标准分类经历了四次修改,最近的一次修改为第四次修订版,于2006年3 月获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三十七届会议通过。该分类法将商品分为为10大类、63章、22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 部分目录 在它的编号中第一位数字表示类、第二位数字表示章、第三位数字表 示组、第四位数字表示分组。如果对分组再进行细分,五位数即表示品目, 六位数字表示细目。以下是部分目录: 0 -食品和活畜 00 -活的动物以外的其他动物的分裂00 - Live animals other than animals of division 01 -肉及肉制品 01 - Meat and meat preparations 02 -乳制品和鸟蛋 02 - Dairy products and birds' eggs 03 -鱼(不是海洋哺乳动物),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无脊椎动物 03 - Fish (not marinemammals), crustaceans, molluscs and aquatic invertebrates, and preparations thereof 04 -谷物和谷物制品 04 - Cereals and cereal preparations 05 -蔬菜和水果 05 - Vegetables and fruit 06 -糖,糖制品及蜂蜜 06 - Sugars, sugar preparations and honey 07 -咖啡,茶,可可,香料,及其制造 07 - Coffee, tea, cocoa, spices, and manufactures thereof 08 -喂养(不包括没有碾磨的谷物)08 - Feeding stuff for animals (not including unmilled cereals) 09 -杂项食品产品和筹备工作09 - Miscellaneous edible products and preparations 1 -饮料和烟草 11 -饮料11 - Beverages 12 -烟草及烟草制品 12 - Tobacco and tobacco manufactures 2 -粗材料,不能食用,但燃料 21 -皮,表皮和毛皮,原料 21 - Hides, skins and furskins, raw 22 -石油种子和含油果实 22 - Oil-seeds and oleaginous fruits

进出口贸易方式分类

进出口贸易方式分类 2007-09-27 1.一般贸易 2.补偿贸易 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 4.进料加工贸易 5.寄售、代销贸易 6.边境小额贸易 7.加工贸易进口设备 8.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 9.租赁贸易 10.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 11.出料加工贸易 12.易货贸易 13.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 14.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 15.加工贸易 16.境外贸易加工 1. 一般贸易(代码"10") 一般贸易是指我境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单边进口或单边出口的货物。货款援助的进出口货物,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供加工内销产品的料件,外商投资企业用国产材料加工成品出口或自行收购产品出口,宾馆饭店进口的餐饮食品,供应外籍船舶或飞机的国产燃料、物料及零配件,境外劳务合作项目中以对方实物产品抵偿我劳务人员工资所进口的货物(如钢材、木材、化肥、海产品),我境内企业在境外投资以实物投资部分带出的设备、物资等,均按一般贸易统计。 2. 补偿贸易(代码"13") 补偿贸易是指由境外厂商提供或者利用境外出口信货进口生产技术或设备,由我方进行生产,以返销其产品方式分期偿还对方技术、设备价款或货款本息的交易形式。如经批准,也可以使用该企业(包括企业联合体)生产的其他产品返销对方,进行间接补偿。 3.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代码"14") 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是指由外商提供全部或部分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

物料,必要时提供设备,由我方按对方的要求进行加工装配,成品交对方销售,我方收取工缴费,对方提供的作价设备价款,我方用工缴费偿还的交易形式。 4. 进料加工贸易(代码"15") 进料加工贸易是指我方用外汇购买进口的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外销出口的交易形式。进料加工装配贸也可采取对口合同的交易形式,即买卖双方分别签订进口和出口对口合同。料件进口时我方先付料件款,加工成品出口时再向对方收取成品款。 5. 寄售、代销贸易(代码"16") 寄售代销贸易是指寄售人把货物运交事先约定的代销人,由代销人按照事先约定或根据寄售代销的协议规定的条件,在当地市场代为销售,所得货款扣除代销人的佣金和其他费用后,按照协议规定方式将余款付给寄售人的交易形式。寄售人与代销人之间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委托关系,代销人对货物没有所有权。 6. 边境小额贸易(代码"19") 边境小额贸易是指我国沿陆地边境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县(旗)、边境城市辖区(内以下简称边境地区)经批准有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口岸,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的企业或其他贸易机构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包括易货贸,易现汇贸易等各类贸易形式。 7. 加工贸易进口设备(代码"20") 加工贸易进口设备是指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贸易项下对方作价或不作价提供进口的机械设备,包括以工缴费(或差价)偿还的设备和加工贸易项下外商投资企业进口不扣减投资额度的设备。 加工贸易项下外商投资企业进口的设备凡是扣减投资额的,按"外商投资企业进口设备"统计。是否扣减投资额度,以企业主管海关减免税审批部门审定的结果为准。 8. 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代码"22") 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是指经外经贸部批准有对外承包工程经营权的公司为承包国外建设工程项目和开展劳务合作等对外合作项目而出口的设备、物资,但不包括边境地区经外经贸部批准有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经营权的企业与我国批邻国家开展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项下出口的工程设备、物资。 9. 租赁贸易(代码"23") 租赁贸易是指承办租赁业务的企业与外商签订国际租赁贸易合同,租赁期为一年及以上的租赁进出口货物。

商品分类的原则和办法

精心整理 商品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一、 复习回顾:商品的使用价值分为几种使用价值? 二、 课程引入:超市里的商品是不是全部堆在一起的,有没进行分类的? 三、 讲授新课 1、商品分类的定义: 商品分类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或需要,根据商品的属性或特征,选择适当的分类标志将商品划分成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品类或品目,以及品种、花色、规格等。 门类是按国民经济行业共性对商品总的分门别类,属最高类别,我国商品有23个门类。 品 010203040506070809101121) 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商品科学分类是合理组织商品生产和流通,提高商业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3) 商品科学分类是合理编商品目录的前提,是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工程。 4) 商品科学分类有利于国际经济信息资源共享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5) 商品科学分类有利于商品教学工作和商业人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3、商品分类的原则: (1)科学原则 科学原则就是要选择商品最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 (2)系统原则 系统原则就是将选定的事物、概念的属性和特征按一定排列顺序予以系统化并形成一套合理的

精心整理 科学分类体系。 (3)可扩延原则 可扩延原则通常应设置收容类目,以便保证增加新的事物或概念时不至于打乱已建立的分类体系,同时也可为下级信息管理系统在本分类体系基础上进行扩延细化创造条件。 (4)兼容原则 兼容原则即要与有关标准协调一致,并要求分类体系能兼容并蓄地将总体范围的商品全部包含进去。 (5)综合使用原则 综合使用原则即在满足系统总任务、总要求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系统内各有关单位的实际需要。 4、商品分类的基本方法 商品分类方法基本上有两种: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 细类。 (1)(2)

项目八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项目八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项目目标 1. 了解出《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基本结构 2. 掌握商品归类总规则 3. 掌握进出口商品归类技能,准确查找商品编码 任务一《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简介任务引入 湖南长沙一罗非鱼养殖场A于2013年9月20日取得出口水产品养殖场备案证明。江西南昌水产品加工厂B使用A养殖场供应的活罗非鱼(商品编码0301999100,检验检疫类别P.R/Q.S)加工熏鱼片,由江苏南京贸易公司C组货出口日本公司D加工为熏鱼片罐头。A养殖场于2013年9月30日向B厂供应第一批活罗非鱼,加工后冷藏于集装箱中。经连云港口岸出口日本。2014年11月21日A养殖场向B厂供应第二批活罗非鱼加工成熏鱼片。 对于活罗非鱼和熏鱼片,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1)两者在H.S.中属于第一类 (2)两者在H.S.中均属于第三章 (3)两者具有相同的检验检疫类别 (4)活罗非鱼的品目号为038199 任务分析 只有学会商品归类的基本方法,才能准确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归类;学习归类前应先对世界通用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进行了解,掌握其基本结构和规律,然后依据归类总规则进行归类分析,灵活运用对归类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就可以查找出商品所在的章节。 【相关知识点】 一、《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介绍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H.S)(以下简称《协调制度》)是一个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经国务院批准,

我国海关自1992年1月1日起开始采用《协调制度》,使进出口商品归类工作成为我国海关最早实现与国际接轨的执法项目之一。 目前,实际采用《协调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200多个,全球贸易总量98%以上的货物都是以《协调制度》进行分类。WTO及其成员国都采用《协调制度》作为贸易谈判的共同贸易语言;WTO的许多产品协议,如ITA产品、民用航空产品、药品等均已采用《协调制度》编码;大多数发达国家的WTO关税减让表也已根据《协调制度》来制定。此外,《协调制度》也为WCO和WTO共同发展的新国际原产地规则提供了共同的基础。 二、《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基本结构 《协调制度》是一部系统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表,所列商品名称的分类和编排是有一定规律的。从类来看,它基本上按社会生产的分工(或称生产部类)分类的。从章来看,基本上按商品的自然属性或用途(功能)来划分的。 从类来看,它将属于同一生产部类的产品归在同一类里,如农业在第一、二类;化学工业在第六类;纺织工业在第十一类;冶金工业在第十五类;机电制造业在第十六类等。 从章来看,基本上按商品的属性或用途来分类。第1至83章(第64章~66章除外)基本上是按商品的自然属性来分章,而每章的前后顺序则是按照动、植、矿物质来先后排列。如第1章~5章是活动物和动物产品;第6章~14章是活植物和植物产品;第50章和51章是蚕丝、羊毛及其他动物毛;第52章和53章是棉花、其他植物纺织纤维和纸纱线;第54章和55章为化学纤维。商品之所以按自然属性分类是因为其种类、成分或原料比较容易区分,同时也因为商品价值的高低往往取决于构成商品本身的原材料。 总体排列上,一般是原材料先于产品,加工程度低的产品先于加工程度高的产品,列名具体的品种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种。如在第44章内,品目4403是原木;4404至4408是经简单加工的木材;4409至4413是木的半制品;4414至4421是木的制成品。 《协调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品目和子目,即代表各种各样商品名称及其规格的列目。前四位数级货品名称称为品目条文(税目条文)——主要限定了四位编码所包括商品的名称、规格、成分、用途、加工程度或方式等,是《协调制度》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5、6位数级货品名称称为子目条文——限定了税目条文项下子目所包括具体的商品名称、规格、成分等,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依据。中国海关在《协调制度》六位编码的基础上增设了第7、8位编码,即我国的本国子目。对一些有特殊规定的商品,我国增设了9、10位编码。 三、《协调制度》的主要优点 《协调制度》是各国专家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晶,它综合了国际上多种商品分类目录的长处,成为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的一种“标准语言”,从而方便了国际贸易,避免了各工作环节的重新分类和重新编号。其主要优点是: (一)完整。《协调制度》目录将迄今世界上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全部分类列出,还在各类、章列有起到“兜底”作用的“其他”税(品)目或子目,使国际贸易中的任何商品,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标准答案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作者:————————————————————————————————日期: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发展是对外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分类方式分类概念 交易内容货物贸易(有形贸易)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0~9类商品,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8 类为制成品。 服务贸易(无形贸易) 跨越国境的活劳动的提供。《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其划分为跨界供 应、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交易对象 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生产国直接买卖货物的行为。 间接贸易货物消费国与生产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活动。转口贸易(中转贸易)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成为转口贸易(中转贸易)。 货物移动方向过境贸易别国出口货物通过本国国境,未经加工改制,在基本保持原状态下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 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物进 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和商 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的相 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一 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口的 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额。 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1 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 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卖场商品分类的标准

卖场商品分类的标准 目前零售业采用的商品分类的标准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根据商品的材料、品种(商品属性)、厂家(商品品牌)、功能进行分类,也可以根据商品的用途、使用目的、价格、消费者的年龄、购买行为等对商品进行分类。除了按上述标准对商品进行大分类之外,为了能使顾客有效地识别商品,通常也可以按照不同的商品型号、样式、色彩、产地等对商品进行更细致分类。 根据商品的材料、品种、生产厂家作为标准对商品进行分类的方法是传统的商品分类方法。目前我国零售业,特别是在百货店和超市的卖场经营中,按照商品的材料、属性、品牌和制造商对商品进行划分、陈列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种分类方法容易造成卖场分类不清,商品陈列分散,不便于顾客的关联购买和对商品的管理,可以说是一种效率较低的商品分类方法。另外,由于这种分类方法的普通采用,其结果是造成相当多的百货店和超市在卖场布局、商品结构、商品陈列甚至在店内气氛上雷同的现象。 传统分类方法的形成和延续,是与过去传统百货店基本上按照业种类型对卖场进行划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谓业种(kinds of business)是站在生产商或批发商的角度划分的,以经营的主力商品命名的,传统的零售商业种类。例如,自行车店、玩具店、鞋店、眼镜店、菜店、水果店等都是业种店种类。由此可以看出,所谓业种是作为制造商生产加工出的产品的终端销售机构而设置的零售商业类型。传统百货店基本上是按业种类型划分商品部门和商品大分类的,所以使业态类型相同的店铺容易形成在商品结构、商品陈列、商品布局方面的类似现象。受部门划分的影响,各部门在商品的大分类上,特别

是中分类上更习惯于按照商品的材料、性能、属性、制造厂家对商品进行分类。 零售业原本具有的最基本的经营功能是在于为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和购买的多样选择而对商品进行有效的组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市场进入到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后,由于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年轻消费阶层的消费意识不断向个性化、多样化、感觉化方向的转变,促使新商品、流行商品不断涌现,商品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正是由于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消费意识的这种变化,使现代零售商业在商品组织和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起一整套以顾客为中心的新的商品分类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