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区域防空联合预警体系探测效能分析

区域防空联合预警体系探测效能分析

区域防空联合预警体系探测效能分析
区域防空联合预警体系探测效能分析

 

2005年12月第16卷第6期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Equipment Command &Technology December 2005Vol.16 No 16

 收稿日期:2004210226 基金项目:部委级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苗德成(1979-),男(汉族),黑龙江伊春人,硕士研究生,tony10860@https://www.sodocs.net/doc/248087482.html,.

区域防空联合预警体系探测效能分析

苗德成1, 康晓予2, 胥少卿3, 吴 江3

(1.防空兵指挥学院研究生大队,河南郑州450052; 2.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科研部,辽宁大连116018;

3.防空兵指挥学院信息控制系,河南郑州450052)

摘 要:将联合预警体系划分为不同的子系统,按照系统集成的方法,分析

和计算了区域防空条件下联合预警装备体系的探测效能;结合防空兵部队联合预警系统发展的需求,以定量的形式为联合预警体系的构建提供决策依据。

关 键 词:联合预警;装备体系;探测效能;建模中图分类号:N 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127(2005)0620061205

Analysis on Detecting E fficiency of J oint Early 2warning

System for Area Air 2defence

M IAO De 2cheng 1, KAN G Xiao 2yu 2, XU Shao 2qing 3, WU Jiang 3

(https://www.sodocs.net/doc/248087482.html,pany of Postgraduate ,Air 2defense Forces Command Academy ,Zhengzhou Henan 450052,China ;2.Depart ment of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Navy Dalian Naval 2ships Academy ,Dalian Liaoning 116018,China ;3.Depart ment of Information Control ,Air 2defense Forces Command Academy ,Zhengzhou Henan 450052,China )

Abstract :Dividing t he system of joint early 2warning into inhomogeneous subsystems ,t he paper analyses t he detecting efficiency of joint armament s by t he means of system integration ,linking t he develop ment requirement of air 2defence forces joint early 2warning system.It also provides t he advice of establishing t he joint early 2warning system quantificationally.

Key words :joint early 2warning ;armament system ;detecting efficiency ;modeling

区域防空是现代反空袭作战的一种主要作战样式,其核心是依托军事信息优势和全频谱控制能力建立战场优势,全面准确掌握战场态势。而联合预警系统在区域防空作战中将首当其冲并贯穿始终,是夺取制信息权,建立和保持战场信息优势,赢得防空作战胜利的重中之重[1]。预警装备对空中目标的探测效能,是评价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能指标。不同的装备体系探测效能存在优劣之分,如何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不同条件下的探测效能模型,对区域防空联合预

警装备体系的探测效能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现有预警装备存在的不足,对加速我军联合预警装备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模型的建立

联合预警装备系统分成以下4个子系统:

1)天基侦察卫星预警子系统;2)空基预警机子系统;3)陆基、海基雷达侦察预警子系统;4)地面观察哨子系统。

将发现概率P x 定义为探测效能指标,即

P x =1-(1-p 1)(1-p 2)(1-p 3)(1-p 4)

(1)

式中:p 1为天基侦察卫星预警子系统的发现概

率;p 2为空基预警机子系统的发现概率;p 3为陆基、海基雷达侦察预警子系统的发现概率;p 4为地面观察哨子系统的发现概率。1.1 天基侦察卫星预警子系统的发现概率

天基侦察卫星预警子系统,亦可称为空间预警探测系统,通常是由侦察卫星、预警卫星、导航卫星以及地球站设备等组成,预警侦察的对象是弹道导弹、战役轰炸机和巡航导弹等各种空袭目标,主要任务是对来袭的目标提供预警,拟定拦截所需的目标指示数据。结合区域防空的特点及联合预警装备体系的实战要求,取其体系的发现概率p 1作为效能指标。发现概率p 1与作战双方的实际情况有关,引入探测能力与敌方的隐蔽能力比Z S/H ,根据定性分析可知,一般情况下,Z S/H 越大,发现概率就越高;相反,Z S/H 越小,发现概率就越低。当Z S/H =1时,p 1应该为0.5,即探测能力和隐蔽能力程度相同。据此,建立以下指数关系[2]:

p 1=1-e -cZ

S/H

式中:c 为修正因子。

当Z S/H =1时,p 1=0.5,可算得

c =0.639

p 1=1-e

-0.639Z S/H

(2)

采用性能比加权求和法,计算双方的探测能力指数和隐蔽能力指数,即将某种目标性能(即飞行参数)定为基准,其他指数以此基准作相应的折算,得到

Z S/H =

k

i =1

(n i N ?D i I D ?H i I H

)(3)

式中:k 为侦察卫星总共发现的目标批数;n i 为第

i 批处理目标数;N 为敌方来袭目标总数;D i 为第i 批目标的探测距离;ID 为来袭目标的距离的基准值;H i 为第i 批目标的探测高度;I H 为来袭目标的高度的基准值。假定侦察卫星对5批普通目标进行侦察,如表1所示。

表1 侦察卫星子系统对普通目标探测的数据

i 1

2

3

4

5

H i /km 1.5249330D i /km 50.0700350200800n i

5.0

15

10

5

15

1.2 空基预警机子系统的发现概率

空基预警机子系统,通常由大型电子侦察机、

直升机机载侦察系统、预警机无源探测系统、空中巡逻机、电子侦察吊舱、遥控飞行器、无人侦察机等组成,空中预警机是空中预警侦察系统的主要技术装备。主要任务是对领空进行监视,对来袭的轰炸机、巡航导弹等空中目标尽早提供预警、搜索、监视、识别空中目标,测报目标位置和飞行参数,并向上级或各级指挥中心及有关部门提供空中情报。假定预警机对5批普通目标进行侦察,如表2所示。对于空基的预警机子系统的探测效能,可以采用类似于侦察卫星的建模方法,应用式(2),结合各种不同的作战情况,可以求出预警机子系统的发现概率。

表2 预警机子系统对普通目标的探测数据

i 1

2

3

4

5

H /km 1.52010430D /km 35.0400250150450n i

5.0

15

10

5

15

1.3 陆基、海基雷达侦察预警子系统的发现概率

陆基、海基的各种雷达种类比较多,且每种型号雷达的性能都有很大区别,具体细化到每种雷达的性能参数来求预警系统的探测效能是不现实的。本文根据区域防空的作战环境,联合预警装备体系的条件要求,抽象出各种雷达的共性,运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在区域防空范围内,将不同型号的预警雷达的预警探测能力高度融合成一个探测距离更远,预警能力更强的“雷达体”,该“雷达体”相当于一部高性能的雷达,目标一旦落入其预警范围,就会以较高的发现概率被“雷达体”所捕获到。将该“雷达体”的发现概率p 3作为整个雷达侦察预警子系统的探测效能。

计算信噪比

S N =(

R 0R

)4

(4)

计算探测概率

p 3=(

nS N +1nS N )n-1exp (-y nS N +1

)

(5)

式中:R 0为信噪比S N =1时的作用距离;R 为目标距离;n 为脉冲积累数;y 为门坎值。1.4 地面观察哨子系统的发现概率

在区域防空联合预警装备体系中,配置在联

合预警系统末端的地面观察哨作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益补充,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地面观察哨

的配置较为灵活,使用的装备主要是光电侦察器材。在使用光电器材侦察过程中,空中目标落入视场被探测到的概率,取决于搜索装置的技术性能与侦察员感官的功能,其物理过程是十分繁杂

26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 

的,这里只能突出主要矛盾,抽取本质特征,做理想化处理。

1)求目标反差[3]:

C R=C0exp(-σRα)

式中:C0为目标的固有对比度;σ为可见光谱的衰减系数;α为目标张角,单位为(′);R为距离,单位为km。

2)求探测概率:

p4=1-2-(C R/C t)5(6)式中:C t为阈值对比度。

2 不同目标的探测效能

2.1 对普通目标的探测效能

现代条件下的普通目标,在一般意义上理解为常规的战斗机(有固定翼的强击机、截击机、轰炸机、运输机、侦察机等)。但对于天基的侦察卫星预警子系统和空基的预警机子系统来说,分析目标的探测效能,隐身目标、超低空目标、特殊目标等也就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普通目标。选定F2 16战斗机为普通目标,其最大航程为3218km,实用升限为15240m,最大巡航马赫数为2。陆基、海基雷达侦察预警子系统和地面观察哨子系统对普通目标的探测数据分别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雷达子系统对F216战斗机的探测数据

距离R/km 信噪比

S N

发现概

率p3

距离

R/km

信噪比

S N

发现概

率p3

320 1.30.279818810.90.8490 295 1.80.394416120.30.9149 269 2.60.520813442.00.9578 242 4.00.6462107102.60.9825 215 6.40.758481324.20.9944

表4 地面观察哨子系统对F216

战斗机的探测数据

距离/km发现概率p4距离/km发现概率p4

20 1.0641×10-311 0.1289

19 1.6647×10-310 0.3390

18 2.6881×10-39 0.4318

17 4.4105×10-38 0.7091

167.3636×10-37 0.9437

150.01236 0.9993

140.02185 0.9999

130.03864 1.0000

120.0699

根据以上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及相关数据,可以得到下面预警时间模型

T Y J=D FX

V m

-t XF(7)

式中:T Y J为预警时间;V m为目标速度;D FX为有效探测距离,预警系统的有效探测距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变量,其值会随着探测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式中D FX取探测全程的数学期望值;t XF 为系统中各类型装备中最大反应时间。

2.2 对隐身目标的探测效能

隐形飞机大量投入战场,使防空作战的突发性明显增加,对区域防空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各种隐形技术虽能明显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指标,但由于某些隐形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使目标达到完全隐形的目的。同时,由于隐形飞机巡航速度慢,空中机动能力差等特点也给地面探测带来了有利条件。以B21B隐形轰炸机为例,其主要的飞行参数为:在高空水平飞行条件下其最大巡航马赫数为1.25,目标的雷达截面积δ取为0.05m2。

陆基、海基雷达侦察预警子系统的发现概率p3为

计算信噪比

S N=(

287.6δ0.2

R

)4(8) 计算探测概率

p3=(

nS N+1

nS N

)n-1exp(-y

nS N+1

)(9) 在不同距离R处的信噪比及发现概率的计算结果见表5。

表5 雷达子系统对B21B隐形轰炸机的探测数据

距离

R/km

信噪比

S N

发现概

率p3

距离

R/km

信噪比

S N

发现概

率p3 3200.060.00141880.500.0646

2950.080.00161610.930.1880

2690.120.0026134 1.930.4199

2420.180.0062107 4.750.6910

2150.290.01958114.480.8833 2.3 对超低空目标的探测效能

由于地球表面曲度和地形遮蔽等原因,使地面、水上雷达对远距离的低空、超低空目标探测能力十分有限。

对于超低空目标的探测,雷达的遮蔽角对雷达发现距离影响很大,有遮蔽角的地形地物形成对电磁波的屏蔽,在其背后会形成天线盲区,因而不能发现目标。以GM286B型巡航导弹为例,它是机载空中发射近程攻击导弹,最大巡航速度为805km/h,最大航程为13000km。雷达在有一定遮蔽角的情况下发现低空目标的距离(不计天线高度)公式为[4]

D=-R g sinεk+(R g sinεk)2+2H h R g

(10)

36

 第6期 苗德成,等:区域防空联合预警体系探测效能分析

式中:R g=8500km;εk为遮蔽角。

雷达在不同的遮蔽角情况下的相应发现距离如表6所示。

表6 不同条件下雷达对G M286B型

巡航导弹的发现距离 km

高度/m

遮蔽角/(°)

00.25 0.5 1.00

20 18.44 4.33 2.26 1.41

50 29.1510.09 5.52 2.84

100 41.2318.3710.69 5.62

从表6可以看出,随着遮蔽角的轻微增加,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将大幅度下降;随着目标高度的增加,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几乎成比例增长。根据前面所建立的模型及相对应数据可以计算出超低空目标的雷达发现概率p3,如表7所示。

表7 雷达子系统对G M286B型

 巡航导弹的探测数据

距离R/km遮蔽角/(°)高度/m信噪比S N发现概率p3

18.44 020 0.70 0.1217

29.15 050 0.11 0.0023

41.23 0100 0.03 0.0036

4.33 0.2520 16.82 0.8985

10.09 0.2550 7.81 0.7962

18.37 0.25100 0.71 0.1249

2.26 0.520 52.74 0.9662

5.52 0.550 9.86 0.8342

10.69 0.5100 6.20 0.7516

1.41 1.020 94.55 0.9810

2.84 1.050 37.00 0.9523

5.62 1.0100 9.46 0.8278

由于超低空目标自身的飞行特点和地面观察哨对近距离、低空目标较强的探测能力,决定了子系统对超低空目标探测不容忽视的作用。

根据前面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和数据,可以计算出地面观察哨子系统对超低空目标探测p4,如表8所示。

表8 地面观察哨系统对G M286B型

巡航导弹的探测数据

高度/m距离/km 发现概

率p4

高度/m距离/km

发现概

率p4

20200.324150 5 0.6289 20150.464750 4 0.6390 20100.588150 3 0.7918 2050.7021100 20 0.1091 2040.7636100 15 0.1437 2030.8123100 10 0.2993 50200.2218100 5 0.3399 50150.3386100 4 0.5213 50100.4699100 3 0.5518

2.4 对特殊目标的探测效能

武装直升机具有低空隐蔽接近目标、攻击能力强、机动性能好、生存能力高等特点,现代区域防空作战中,武装直升机大量装备和广泛使用,研究现代条件下对武装直升机这一特殊目标的探测效能问题,使夺取区域防空作战胜利的重要环节。现装备的各种雷达对武装直升机得探测能力都比较差,性能较好的瞄25雷达,探测距离也不过18km。地面观察哨对其探测的效果比较好。地面观察哨对武装直升机的探测,所采用的手段主要是以目视和侦察器材相结合。把目视与侦察器材发现目标的概率作为地面观察哨子系统的探测概率p4。以A H264武装直升机为例,其飞行参数为:巡航速度296km/h,升限6400km。目标高度取50m,观察时间取为3min,根据上面所建立的模型计算得到设置3个观察哨时对A H264的发现概率分别如表9所示。

表9 设置3个观察哨时对AH264的发现概率

距离/km89101112131415

发现概率 1.000.980.960.930.870.800.700.60

3 结果分析

综上所述,得到不同目标的探测效能如表10所示。

从表10可以看出:现行装备在区域防空条件下预警系统在240km距离对普通目标的预警时间为1min12s。因此,在立足现有装备的基础上,如果要达到具有天基的侦察卫星预警子系统、空基的预警机子系统、陆基、海基的雷达侦察预警子系统和地面观察哨子系统所组成的联合预警系统的探测效能,即探测效能达到0.9957,还要将探测效能提高0.3550。

现行装备是难以满足区域防空预警要求的,体现在对超低空目标的探测效能上对比更加明显:联合预警装备体系可提供4min3s的预警时间,而现行装备的预警时间在各探测距离上都是0。因此,要达到一定的预警时间要求,必须大力发展空天预警能力。

立足于现有的预警装备,在区域防空范围内,增加现有预警装备的数量组网加强预警能力,从而达到联合预警装备体系探测效能的要求,固然是可行的办法,但却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加快侦察卫星和空中预警机的研制和引进,提高预警装备在电子战、信息战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建立起多频谱、全纵深、一体化的联合装备体系,确保区域防空作战有较强的预警保障,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的防空作战优势。

46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2005年 

表10 不同目标的探测效能

目标种类

联合预警装备体系

p1p2p3p4P x T Y J/(min)

现行预警装备体系

p1p2p3p4P x T Y J/(min)

普通目标探测距离/ (km)700 0.92800.83400.001400.988113.6000.001400.00140 350 0.92800.83400.184000.9902 5.28000.184000.18400 240 0.92800.83400.640700.9957 2.88000.640700.6407 1.21 90 0.92800.83400.987200.99980000.987200.98720 10 0.92800.83400.99990.3390 1.00000000.99990.33900.99960

隐身目标探测距离/ (km)550 0.92800.83400.000400.988016.6000.000400.00040 300 0.92800.83400.001300.9881 6.80000.001400.00140 160 0.92800.83400.188000.9903 2.86000.188000.18800 80 0.92800.83400.883300.99860.14000.883300.88330.1 8 0.92800.83400.99980.7901 1.00000000.99980.79010.99990

超低空目标探测距离/ (km)

20m

500.92800.83400.09280.00390.98920000.09280.00390.09630 100.92800.83400.10650.58810.99560000.10650.58810.63200 50m

1000.92800.83400.00030.00180.98810.76000.00030.00180.00210 300.92800.83400.00230.16450.99000000.00230.16450.16640 100m2000.92800.834000.00010.9880 4.060000.00010.00010

特殊目标探测距离/ (km)300 0.92800.83400.07410.00210.989037.5000.07410.00210.07610 100 0.92800.83400.39610.03510.993013.2000.39610.03510.41720 50 0.92800.83400.90210.32190.9992 6.33000.90210.32190.9336 4.09 15 0.92800.83400.99150.7218 1.00000.04000.99150.72180.99760 8 0.92800.8340 1.0000 1.0000 1.0000000 1.0000 1.0000 1.00000

参考文献 (R eferences)

[1]崔衍松,韦世党,张 明.联合防空信息作战[M].北京:军事

谊文出版社,1999.1072104.

[2]倪忠仁.地面防空作战模拟[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1.

1482187.[3]俞开堂,曹淑信.特种空袭目标与对抗理论研究[M].北京:

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35.

[4]马金海.陆军地空导弹作战使用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

社,2004.510.

(责任编校:李江涛)

56

 第6期 苗德成,等:区域防空联合预警体系探测效能分析

区域防空联合预警体系探测效能分析

2005年12月第16卷第6期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Equipment Command &Technology December 2005Vol.16 No 16  收稿日期:2004210226 基金项目:部委级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苗德成(1979-),男(汉族),黑龙江伊春人,硕士研究生,tony10860@https://www.sodocs.net/doc/248087482.html,. 区域防空联合预警体系探测效能分析 苗德成1, 康晓予2, 胥少卿3, 吴 江3 (1.防空兵指挥学院研究生大队,河南郑州450052; 2.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科研部,辽宁大连116018; 3.防空兵指挥学院信息控制系,河南郑州450052) 摘 要:将联合预警体系划分为不同的子系统,按照系统集成的方法,分析 和计算了区域防空条件下联合预警装备体系的探测效能;结合防空兵部队联合预警系统发展的需求,以定量的形式为联合预警体系的构建提供决策依据。 关 键 词:联合预警;装备体系;探测效能;建模中图分类号:N 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127(2005)0620061205 Analysis on Detecting E fficiency of J oint Early 2warning System for Area Air 2defence M IAO De 2cheng 1, KAN G Xiao 2yu 2, XU Shao 2qing 3, WU Jiang 3 (https://www.sodocs.net/doc/248087482.html,pany of Postgraduate ,Air 2defense Forces Command Academy ,Zhengzhou Henan 450052,China ;2.Depart ment of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Navy Dalian Naval 2ships Academy ,Dalian Liaoning 116018,China ;3.Depart ment of Information Control ,Air 2defense Forces Command Academy ,Zhengzhou Henan 450052,China ) Abstract :Dividing t he system of joint early 2warning into inhomogeneous subsystems ,t he paper analyses t he detecting efficiency of joint armament s by t he means of system integration ,linking t he develop ment requirement of air 2defence forces joint early 2warning system.It also provides t he advice of establishing t he joint early 2warning system quantificationally. Key words :joint early 2warning ;armament system ;detecting efficiency ;modeling 区域防空是现代反空袭作战的一种主要作战样式,其核心是依托军事信息优势和全频谱控制能力建立战场优势,全面准确掌握战场态势。而联合预警系统在区域防空作战中将首当其冲并贯穿始终,是夺取制信息权,建立和保持战场信息优势,赢得防空作战胜利的重中之重[1]。预警装备对空中目标的探测效能,是评价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能指标。不同的装备体系探测效能存在优劣之分,如何对其进行客观评价,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建立了不同条件下的探测效能模型,对区域防空联合预 警装备体系的探测效能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现有预警装备存在的不足,对加速我军联合预警装备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模型的建立 联合预警装备系统分成以下4个子系统: 1)天基侦察卫星预警子系统;2)空基预警机子系统;3)陆基、海基雷达侦察预警子系统;4)地面观察哨子系统。 将发现概率P x 定义为探测效能指标,即

美国战略反导预警体系

美国战略反导预警体系 美国的战略反导预警体系初创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防止前苏联的核打击和战略轰炸机,美国和加拿大联合成立了位于科罗拉多州夏延山的“北美防空司令部”,即现在的“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建立起监测前苏联战略轰炸机的预警线,并成为当时美国国家战略预警体系的主体。此后,随着导弹技术的飞速发展,美军又建立了“巡航导弹预警系统”和“弹道导弹颅警系统”,发展了相控阵雷达和预警卫星等。进入21世纪后,美国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发展变化,明确了以绝对信息优势谋求绝对军事优势,以绝对军事优势谋求“绝对安全”的防务战略,而“9·11”事件的惨痛教训,更使美国深刻意识到作为国防安全“第一道防线”的战略反导预警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其组织体系和职能大大扩充,超出了当初单纯的防御前苏联战略武器的范畴,成为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了防范外来威胁、维护美国本土安全的重要任务。 战略轰炸机和巡航导弹预警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远程预警系统、近程预警系统、空中预警系统和联合监视系统等几部分组成,主要用于对来袭战略轰炸机、巡航导弹早期发现、识别、跟踪、定位和预警。 远程预警系统 远程预警系统也叫“北方预警线”系统,是从远程预警线发展而来的,包括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系统和北方预警系统,主要用于防御从北极方向来袭的战略轰炸机、低高空巡航导弹及其它远距离空中目标。其中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系统探测距离可达900~3500千米,能够对探测距离内的战略轰炸机、低空飞机以及在较高空飞行的巡航导弹提供全高度监视,对超声速飞机可提供1~1.5小时预警时间,而常规雷达一般则只能提供约10分钟的预警时间。目前,美国在其东西海岸、北部地区和阿拉斯加各设有一个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站,可对3500千米以内从大西洋、太平洋及北美上空来袭的各类空中目标进行探测监视。北方预警系统由AN/FPS一117、AN/FPS-124(V)等54个雷达站组成,用于替代原分布在阿拉斯加到加拿大拉布拉多的31部远程预警雷达。该系统可覆盖原远程警戒线覆盖不了的加拿大拉布拉多半岛和巴芬岛一带地区,同时还能够对攻击北美的战略轰炸机或巡航导弹提供战区级预警信息。 近程预警系统又叫“松树线”系统,在美、加交界线加方境内沿北纬49。线配置,横贯加拿大东西海岸,共设有24个雷达站。配备各种用途的雷达100部,平均每个站装备4部雷达,它们的有效探测距离可达800千米,有效引导距离约320千米,能够对由加拿大上空进入美国本土的来袭飞机提供20分钟预警时间。该系统能够准确地测定敌机的方位、距离、高度,有效配合各军种实施防空拦截任务。 主要由空军E-3系列空中预警机、海军E-2系列舰载预警机组成,既能探测.识别和跟踪空中目标,又能指挥引导地面防空武器和空中战斗机实施拦截,从而兼具预警与指挥控制双重职能。目前,美国以E-3预警指挥控制机在空中24小时巡逻的方式,在其东、西海岸各设置了一道空中预警线,能够同时跟踪1200千米范围内的600个目标,并能从上百个目标中分辨出最具威胁的目标实施跟踪监视,同时还可作为空中指挥平台引导近百架飞机进行

NaI探测效率探究

实 验 报 告 题目:固定距离下NaI 探测器探测效率探究 学院:物理学院 年级:2009级 姓名:王志强 学号:32090312 时间:2012年10月18日

探测效率,也称测量效率或计数效率。指在单位时间内探测仪器记录到的脉冲信号数(计数率)与在同一时间间隔内通过辐射源发射到探测器上的该种粒子数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探测效率E%=计数率/衰变率×100%。它反映了放射性原子核衰变后被探测仪器探测到的机率,是核射线探测仪器的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在某些核辐射探测中, 由于r射线贯穿本领大,NaI(TI) 探测器依然为r射线分析测量的重要工具。 NaI(TI)探测器组成单元(简写) NaI(TI)探测器组成单元为: 1、闪烁探头:它包括NaI(TI)晶体和光电倍增管,外壳一般用薄铝做成,分压器 和射极跟随器也装在铝壳中。有时尚有倒相器,以使探头同时具有正负两种极性脉冲输出。外壳要求对光密闭。在强磁场附近工作需要内附磁屏蔽膜,以防止磁场漏入光电倍增管而影响输出脉冲幅度和分辨率。 2、高压电源:供光电倍增管用的高压电源,一般要求在200—2500V之间可调供 给电流在1mA左右。高压稳定性△V H /V H 应在0.05%左右。 3、线性放大器:一般光电倍增管阳极负载上电压脉冲幅度为十毫伏至数百毫伏, 需要放大,以和脉冲幅度分析器的分析电压范围相匹配。为了与NaI(TI)晶体的发光衰减时间相配合,放大器的上升时间应优于0.1μs。另外要求放大器线性良好。 4、多道脉冲幅度分析器:相当于数百个单道分析器同时对不同幅度的脉冲进行 计数,一次测量可得到整条谱线。道宽选择必须适当,过大会使谱线畸变,分辨率变坏,谱线上的实验点过少;过小则使每道上的计数减小,统计涨落增大或是测量时间增加。 NaI(TI)晶体闪烁探测器组成示意图 NaI(TI)探测器工作原理(简写) NaI(TI)探测器探测r射线的工作原理为: 1、r射线进入NaI(TI)晶体,晶体将与射线作用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 子对效应吸收其能量; 2、NaI(TI)晶体通过吸收r射线使得晶体中的原子、分子激发和电离,退激时产 生荧光光子; 3、利用光导将荧光光子尽可能多地收集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 通过光电效

浅析韩国陆基防空反导系统发展现状及作战能力.doc

浅析韩国陆基防空反导系统发展现状及作 战能力- 2015年3~4月,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普西先后访问韩国,期间就推动部署“萨德”末段高空区域导弹防御(THAAD)系统与韩国军政高层进行了密切接触。由于该系统作战功能强大,一旦部署在韩国,将对中、俄部署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导弹部队构成实质性军事威胁。此事引起中国、俄罗斯等国的高度关注,并通过外交渠道表达了严重关切。顾忌到中、俄大国的态度和压力,韩国暂时搁置了美方的建议,以免恶化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和引起新的地区军备竞赛。但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的企图仍未终止,韩国也在大力发展本国的新一代防空反导系统,不断提高应对朝鲜及周边国家弹道导弹的能力。 陆基防空反导系统发展概况 在建设模式上,韩国实施了国外引进和自主研发的双线发展战略:一方面制定SAM-X计划,直接从欧美等发达国家采购成熟的先进远程防空反导武器系统;另一方面引进有关国家先进技术,与俄罗斯合作走自主研发的路线,发展自己的KM-SAM 先进机动中程防空反导系统。 主要防空反导系统及作战能力 PAC-2系统 PAC-3防空反导系统 根据美韩双方达成的协议,预计未来几年韩军的PAC-2系统将陆续升级为PAC-3系统,并采购装备一批新型PAC-3导弹。升级后的PAC-3系统比PAC-2系统性能有很大的提升,主要有

以下几点变化: 雷达系统进行了重大升级,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PAC-2系统配备的是AN/MPQ-53改进型雷达,而PAC-3系统则采用了AN/MPQ-65雷达,主要进行了以下升级改进:雷达增加了1个行波管,提高了雷达对小型目标的探测能力,在电子干扰下可从诱饵中识别弹头;提高了对目标的捕获、跟踪能力以及对目标的分辨、识别能力;加强了电磁对抗能力;增添了武器系统传感器之间信息共享和利用外部信息的能力。 进一步增加远距离遥控发射能力,扩大了系统的防御范围。PAC-3系统的发射装置可部署在距离雷达站和作战控制站10~30千米远的地点,实时无线遥控发射,这使PAC-3系统的防御范围大幅扩展,也使指挥员在部署、保卫关键目标时具有更大的战术灵活性。 “霍克”中程防空反导系统 KM-SAM中程防空反导系统 韩国的KM-SAM中程防空反导系统属第四代防空武器系统。相比于俄罗斯“金刚石-安泰”公司的以往产品,KM-SAM的优势主要在以下几点:一是配备了直接控制与可定向破片杀伤相结合的小型化、高灵敏的先进中程拦截导弹;二是采用了机动性和灵活性非常出色的8联装垂直冷发射车;三是配备了性能先进,紧凑灵巧的自行式多功能相控阵雷达系统;四是融合了韩国具有世界先进电子与机电技术的火控与指挥中心。 “萨德”系统 现实能力及发展趋势 结语 当前,在促进防务技术多元化政策的引导下,韩军一面积

预警探测系统

预警探测系统 广东省建筑科技学院 预警探测系统是通过一系列传感、遥控探测手段,发现、定位和识别对我方军事安全构成威胁的陆、海、空、天目标,确认其具体威胁对象,监视其当前行动路线,预测其未来运动方向,发出警报信号,为我方抗击或打击敌方目标提供相应情报和反应时间保证的系统。在未来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中,预警探测系统首当其冲、首当其用,是我军掌握战争主动权、避免被动挨打的重要手段和必备前提,是国家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备突然袭击的第一道防线.预警探测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在尽可能远的警戒距离,及时准确地探测到来袭目标,判断真伪、测定有关参数和处理情报信息,并将其迅速报知军事情报指挥机构或传递给打击兵器,为国家决策机构和高级军事指挥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的准确情报或为打击兵 器提供准确的操控参数。 2、检索目的 1)、了解预警探测系统在国家防御体系中的应用 2)、了解预警探测系统体系结构 3)、根据检索资料的搜集整理,结合实际,统观全局最后给出了几种预警探测装备的合理战术运用方法 4)、增长检索经验,了解检索的一些重要方法(尤其是网络检索)和技巧 三、检索手段 选择检索工具或者检索系统: 百度搜索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1

关键词:预警探测;预警雷达;现代防御技术 四、检索步骤 1、百度搜索预警探测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进入总库平台”→“简单检索”→关键词“预警探测系统”→检索结果页面 “进入总库平台”→“专业检索”→关键词“预警探测系统”→检索结果页面 “进入总库平台”→“引文检索”→关键词“预警雷达”→检索结果页面 “进入总库平台”→“引文检索”→关键词“现代防御技术”→检索结果页面 3、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文章搜索”→“题目/关键词预警探测”→检索结果页面 “文章搜索”→“题目/关键词预警雷达”→检索结果页面 “文章搜索”→“题目/关键词现在防御技术”→检索结果页面 五、检索结果 经过检索,获得相关文献200多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8篇,如下: 1、预警探测系统及其雷达技术研究综述 作者:梁剑 文献出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关键词:预警探测系统;预警雷达;体系结构 摘要:叙述了应用于战略预警的陆、海、空、天各类探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 特点及主要功能,全面总结了在各类体制中相应的雷达实现的关键技术,指出在未来预警探测系统方向发展中,预警雷达及其技术将起到重要作用。 2、对几种预警探测方式问题研究 作者:韩茂江;张玉册 文献出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关键词:综合预警探测;战术运用;超视距 摘要:随着高科技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使用,预警探测问题也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好地运用预警探测装备已经成为预警探测能力的“瓶颈”。结合实际,对几种装备的预警探测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舰载直升机、雷达哨舰及侦察机等预警探测 设备的战术运用,最后给出了这几种预警探测装备的合理战术运用方法。

科学知识图谱效能评估可视化分析

系统效能是系统的实际行为表现与系统目标的匹配程度,其度量和评估往往牵涉系统科学、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等多个领域[1]。目前,国内效能评估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武器装备[2]、火控雷达[3]、电子对抗[4]等领域,研究内容包括评估指标体系及模型构建、评估方法及模拟仿真。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效能评估领域某一知识点的微观聚焦,缺乏对该领域研究现状整体格局的宏观可视化分析。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KnowledgeDomains)是用于显示科学知识发展进程和结构关系的图形,既是具有时间序列化的知识谱系,又是可视化的知识图形;可对知识或研究群体所构成的复杂网络进行聚类分析和共引分析,将海量数据以图形、图像等可视化集中表现形式,挖掘数据之间的潜在关联,实现数据可视化信息处理,以协助人们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5-6]。科学知识图谱分析技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发展迅速[7],目前被广泛应用于管理科学[8]、安全科学[9-10]、科技管理[11]等领域。笔者基于华裔学者陈超美开发的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V[12],以中国知网CNKI上的核心期刊为数据源,检索效能评估领域近20年所载论文,分析研究成果产出时序、研究力量分布、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及其文献共引、突变词分析;通过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呈现效能评估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规律和分布情况,实现科学知识从微观聚焦到宏观可视化分析的突破,进而对效能评估领域研究动态的总体把握。 1效能评估研究成果可视化分析 1.1数据来源及方法。以“主题=效能评估”在中国知网(CNKI)上检索最近20年(1998年~2017年)的文献,共得到3089条数据;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可知,少数核心期刊集中了该研究领域的大量重要文献,于是在高级检索中将期刊来源类别选择为核心期刊和EI源期刊,检索条件:精确,经过筛选去除不相关的声明、通知、公告等,可得该领域的有效文献1248篇。将检索结果导出为Refworks文本文件,导入CiteSpaceV中进行格式转换,“TimeSlicing”选择1998年-2017年,“YearsPerSlice”设置1年为一个时间分区,“TOPNPerSlice”选择阈值50,即每个时区选择高频出现的前50个节点,采用网络裁剪运算策略(pruningslicednetwork),绘制作者、机构合作网络知识图谱,有效地完成效能评估领域科学研究进行可视化分析。1.2论文产出时间图谱。论文产出是衡量研究领域已有知识的累积量以及成熟程度的重要指标,笔者将效能评估研究近20年的核心期刊论文进行时间图谱分析如图1所示:效能评估领域研究论文产出曲线基本符合科学文献的指数增长规律———普赖斯逻辑增长曲线。1998年-2000年,国内效能评估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论文年平均不超过10篇,是普赖斯曲线缓慢增长的初级阶段;2001年-2003年,国内效能评估

环境预警监测系统介绍

环境智慧监测预警系统 全新物联网环境监测预警分析 集监控、报警、监测、控制、数据采集、IP广播、数据分析为一体。 功能整体介绍: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事前预警:对监测点位需要监测的事项进行报警范围的提前设定。通过后端远程监控查看实时状况。 事中控制:当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自动/手动打开相应控制的处理设备,远程进行IP广播语音喊话、或者通知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将事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事后分析:在事情结束之后,通过报警抓拍历史记录及数据历史记录进行查看分析,总结事情发生的原因,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发生。

具体功能: 1、环境监测预警分析5、分控管理 2、设备故障提示功能6、自动控制 3、信息及时提示功能7、远程终端管理 4、现场图片实时抓拍8、后端实时数据查看

说明:系统根据各类环境在线监测的传感器,能够对土壤温湿度;水质PH、溶解氧、浊度、余氯等;气体中的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等;以及光照、震动、压力等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在线预警监测。 主要优势: ■环境预警监测系统有商智通研发,是当前市场上功能最全、最强的物联网环境预警监测系统。 ■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工期短,长期可靠,后期维护简单。■不受距离、地域影响,能够分散布点,后端集中管理。 ■针对户外特殊环境,推出无电无网方案,不需要专门布电线、网线,降低了工程成本。 ■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具有完备的后段管理平台及手机APP。 ■云端推送,保证任何一条报警信息都能100%收到。 ■设备发生断电断网或硬件故障能够做到故障提示显示。 ■跟随市场发展,系统能够不断更新换代,始终在市场上保持领先的优势。

美国战略反导预警体系揭秘

美国战略反导预警体系揭秘 图片说明: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推出的最新型E-2D超级鹰眼预警机(资料)

图片说明:PSP弹道导弹预警卫星(资料)

图片说明:美国天基红外预警卫星(资料) 美国的战略反导预警体系初创于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后,美国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发展变化,明确了以绝对信息优势谋求绝对军事优势,以绝对军事优势谋求“绝对安全”的防务战略,而“9.11”事件的惨痛教训,更使美国深刻意识到作为国防安全“第一道防线”的战略反导预警体系的极端重要性,其组织体系和职能大大扩充,超出了当初单纯的防御前苏联战略武器的范畴,成为美国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了防范外来威胁、维护美国本土安全的重要任务。 战略轰炸机和巡航导弹预警系统 该系统主要由远程预警系统、近程预警系统、空中预警系统和联合监视系统等几部分组成,主要用于对来袭战略轰炸机、巡航导弹早期发现、识别、跟踪、定位和预警。 远程预警系统 远程预警系统也叫“北方预警线”系统,是从远程预警线发展而来的,包括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系统和北方预警系统,主要用于防御从北极方向来袭的战略轰炸机、低高空巡航导弹及其它远距离空中目标。其中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系统探测距离可达900~3500千米,能够对探测距离内的战略轰炸机、低空飞机以及在较高空飞行的巡航导弹提供全高度监视,对超声速飞机可提供1~1.5小时预警时间,而常规雷达一般则只能提供约10分钟的预警时间。目前,美国在其东西海岸、北部地区和阿拉斯加各设有一个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站,可对3500千米以内从大西洋、太平洋及北美上空来袭的各类空中目标进行探测监视。北方预警系统由AN/FPS一1 17、AN/FPS-1 24(V)等54个雷达站组成,用于

预警探测系统

世界预警探测领域2019年发展回顾与2020 年展望 2019年,美国的“特赖登”(MQ-4C)无人侦察机被伊朗击落,沙特的石油设施被远程奔袭的无人机携带炸弹而攻击,引发了各国对其预警探测体系能力的重新评估。美国发布了《导弹防御评估报告》对其反导作战体系进行实战评估,俄罗斯进一步加快了覆盖全境的新型预警体系的建设。面对高超声速武器、无人蜂群、弹道导弹、无人潜航器等新兴威胁和高威胁目标,世界军事强国争相开展新技术研究,装备新系统,发展协同探测能力,以满足新型作战样式和能力的需求。 01 一、2019年发展回顾 1、美国发布新版《导弹防御评估报告》,深刻影响预警探测体系建设 2019年1月17日,美国防部发布《导弹防御评估报告》,这是继2010年首次发布《弹道导弹防御评估报告》以来的美军第二份导弹防 御能力建设评估报告,围绕未来威胁环境、使命任务、能力图像、政 策战略、系统能力、项目管理与试验、国际合作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 阐述,指导美军开展相关导弹防御项目,应对流氓国家和竞争力量针 对美国、盟友和伙伴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高超武器威胁。

与旧版相比,新版报告在预警探测的潜在威胁对象、探测能力图像、重点关注领域、新概念新技术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包括:首次增加中、俄为潜在威胁对象;增加反临反巡体系、助推段预警拦截体系、天基预警-拦截-毁伤评估体系;提出提升主被动威慑能力、全弹道跟踪能力、体系识别能力、洲际导弹拦截能力。新版报告折射出美军在反导预警探测领域对潜在威胁和作战需求牵引的重新定义,以及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实施方案。 2、美国下一代“过顶持续红外”系统完成初步设计评审

环境预警监测系统介绍

精心整理 环境智慧监测预警系统 全新物联网环境监测预警分析 集监控、报警、监测、控制、数据采集、IP广播、数据分析为一体。 功能整体介绍: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事前预警:对监测点位需要监测的事项进行报警范围的提前设定。通过后端远程监控查看实时状况。 事中控制:当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够自动/手动打开相应控制的处理设备,远程进行IP广播语音喊话、或者通知相应的管理人员进行第一时间的处理,将事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事后分析:在事情结束之后,通过报警抓拍历史记录及数据历史记录进行查看分析,总结事情发生的原因,避免或减少此类事件发生。 具体功能: 1、环境监测预警分析5、分控管理 2、设备故障提示功能6、自动控制 3、信息及时提示功能7、远程终端管理 4、现场图片实时抓拍8、后端实时数据查看 说明:系统根据各类环境在线监测的传感器,能够对土壤温湿度;水质PH、溶解氧、浊度、余氯等;气体中的氨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等;以及光照、震动、压力等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在线预警监测。 主要优势: ■环境预警监测系统有商智通研发,是当前市场上功能最全、最强的物联

网环境预警监测系统。 ■安装简单,操作方便,工期短,长期可靠,后期维护简单。 ■不受距离、地域影响,能够分散布点,后端集中管理。 ■针对户外特殊环境,推出无电无网方案,不需要专门布电线、网线,降 低了工程成本。 ■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具有完备的后段管理平台及手机APP 。 ■云端推送,保证任何一条报警信息都能100%收到。 ■设备发生断电断网或硬件故障能够做到故障提示显示。 ■跟随市场发展,系统能够不断更新换代,始终在市场上保持领先的优势。 适用领域: 本地管理平台 进行本地录像和数据在线分析(局域网内适用) 图1本地录像 图2本地数据在线分析 远程管理平台 进行远程图片定时或手动抓拍查看,数据在线分析,IP 广播,授权分级管理。 气象监测 养殖监测山洪预警 水产养殖 水质监测 环保工程 噪音监测 雾霾监测 气体监测 粮仓监测 农业种植 大棚监测

预警探测系统问题研究检索报告

课题检索报告 2010-1-11 班级姓名学号 一、检索课题 预警探测系统问题研究 二、检索目的 1、课题分析 预警探测系统是通过一系列传感、遥控探测手段,发现、定位和识别对我方军事安全构成威胁的陆、海、空、天目标,确认其具体威胁对象,监视其当前行动路线,预测其未来运动方向,发出警报信号,为我方抗击或打击敌方目标提供相应情报和反应时间保证的系统。在未来的高科技局部战争中,预警探测系统首当其冲、首当其用,是我军掌握战争主动权、避免被动挨打的重要手段和必备前提,是国家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备突然袭击的第一道防线.预警探测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在尽可能远的警戒距离,及时准确地探测到来袭目标,判断真伪、测定有关参数和处理情报信息,并将其迅速报知军事情报指挥机构或传递给打击兵器,为国家决策机构和高级军事指挥部门提供决策支持的准确情报或为打击兵器提供准确的操控参数。 2、检索目的 1)、了解预警探测系统在国家防御体系中的应用 2)、了解预警探测系统体系结构 3)、根据检索资料的搜集整理,结合实际,统观全局最后给出了几种预警探测装备的合理战术运用方法 4)、增长检索经验,了解检索的一些重要方法(尤其是网络检索)和技巧 三、检索手段 选择检索工具或者检索系统: 百度搜索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关键词:预警探测;预警雷达;现代防御技术 四、检索步骤 1、百度搜索预警探测 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进入总库平台”→“简单检索”→关键词“预警探测系统”→检索结果页面“进入总库平台”→“专业检索”→关键词“预警探测系统”→检索结果页面“进入总库平台”→“引文检索”→关键词“预警雷达”→检索结果页面 “进入总库平台”→“引文检索”→关键词“现代防御技术”→检索结果页面3、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文章搜索”→“题目/关键词预警探测”→检索结果页面 “文章搜索”→“题目/关键词预警雷达”→检索结果页面 “文章搜索”→“题目/关键词现在防御技术”→检索结果页面 五、检索结果 经过检索,获得相关文献200多篇,其中具有代表性的8篇,如下: 1、预警探测系统及其雷达技术研究综述 作者:梁剑 文献出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关键词:预警探测系统;预警雷达;体系结构 摘要:叙述了应用于战略预警的陆、海、空、天各类探测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特点及主要功能,全面总结了在各类体制中相应的雷达实现的关键技术,指出在未来预警探测系统方向发展中,预警雷达及其技术将起到重要作用。 2、对几种预警探测方式问题研究 作者:韩茂江;张玉册 文献出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关键词:综合预警探测;战术运用;超视距 摘要:随着高科技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使用,预警探测问题也越来越重要,如何更好地运用预警探测装备已经成为预警探测能力的“瓶颈”。结合实际,对几种装备的预警探测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舰载直升机、雷达哨舰及侦察机等预警探测设备的战术运用,最后给出了这几种预警探测装备的合理战术运用方法。

地灾监测预警系统方案

华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7月

目录 第一章地质灾害滑坡体监测设计的原则、依据和技术指标 (1) 2.1监测的内容和任务 (1) 2.2监测设计的原则、依据和技术指标 (1) 2.3监测依据 (3) 2.4系统技术指标 (4) 第二章滑坡立体监测设计 (5) 2.1 拟设计监测的主要的参数 (5) 2.2 滑坡体监测拓扑图 (6) 2.3 现场监测各子系统 (8) 2.3.1 高精度GPS自动化监测 (8) 2.3.2 滑坡体表面裂缝监测之振弦式裂缝计 (24) 2.3.3 滑坡体表面裂缝监测之拉线式裂缝计 (28) 2.3.4滑坡体固定测斜深部位移监测 (30) 2.3.5 孔隙水渗压计水位监测 (36) 2.3.6土压力计 (39) 2.3.7 土壤温湿度监测 (43) 2.3.8气象监测站 (44)

2.4北斗传输 (45) 第三章、软件介绍 (46) 第四章、服务体系 (49) 4.1 保修、维修和升级服务 (49) 4.2 技术培训 (50) 4.3 技术服务 (51)

第一章地灾监测技术指标 2.1监测的内容和任务 1)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点具体特征、影响因素,建立较完整的监测剖面和监测网,使之成为系统化、立体化的监测系统; 2)及时快速的对不同地质灾害点的现状做出评价,并进行预测预报,将可能发生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3)能够为各个滑坡体建立起地表位移变化、内部位移变化和水位变化的系统监测网络,建立管理平台,各级地质环境监测主管部门都能实时的了解滑坡体的安全状况,以便及时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 4)监测滑坡体地表形变区的位移变化动态,内部位移变化的动态和滑坡体内部水位变化动态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预报; 5)对比评价不同条件下的监测数据,进一步预测地表形变区域变形的趋势,指导场地规划建设。 6)及时反应出地表形变区的安全情况,为地质环境监测主管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 2.2监测设计的原则、依据和技术指标 本监测系统是一个集结构分析计算、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器技术等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本监测系统的作用是成为一个功能强大并能真正长期用于结构损伤和状态评估,满足位移监测的需要,同时

世界先进预警探测系统研究及几点思考

世界先进预警探测系统研究及几点思考 摘要:在当今的高科技条件下的世界局部战争,预警探测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是掌握战争主动权、避免被动挨打的重要手段和必备前提,是国家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备突然袭击的第一道防线。因此,针对预警探测系统,有必要看看世界军事强国的一些先进得科学技术或系统体系。下面就主要谈谈世界军事强国的先进得预警探测方面的先进技术以及对引发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预警探测美国俄罗斯预警机思考 一、美国预警探测系统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军事强国,依托其强大的科技力量,构筑了目前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预警程序最复杂的预警探测系统,探测网络遍及全球,美国的预警系统不仅用于跟踪、支援卫星,而且还用于监视导弹发射及太空垃圾,是目前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预警程序最复杂的系统。它主要由地基预警探测系统、天基预警探测系统、空中预警系统三个方面组成。 1、地基预警探测系统 美国战略预警体系中的地基预警系统由远程预警系统、近程预警系统、联合监视系统构成。 1)远程预警系统:是从远程预警线发展而来的,包括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系统和北方预警系统,主要用于防御从北极方向来袭的战略轰炸机、低高空巡航导弹及其它远距离空中目标。对超声速飞机可提供1~1.5小时预警时间,而常规雷达一般则只能提供约10分钟的预警时间。 2)近程预警系统:在美、加交界线加方境内沿北纬49度线配置,横贯加拿大东西海岸,共设有24个雷达站。能够对由加拿大上空进入美国本土的来袭飞机提供20分钟预警时间。该系统能够准确地测定敌机的方位、距离、高度,有效配合各军种实施防空拦截任务。 3)联合监视系统:联合监视系统由美国空军和美国联邦航空局共同管理,是一个军民两用系统,是作为保卫美国和加拿大领空的航空警戒监视系统而设计的,该系统兼负防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的双重任务。平时可用于民航空中管制、对空监视、防空预警与跟踪,战时可监视本土防区的空情,探测、跟踪和识别来袭的敌机和巡航导弹,并与空中预警系统配合指挥引导防空武器拦截。 2、空中预警系统 美国空中预警系统由空军E-3系列空中预警机、海军E-2系列舰载预警机组成,既能探测.识别和跟踪空中目标,又能指挥引导地面防空武器和空中战斗机实施拦截,从而兼具预警与指挥控制双重职能。美国以E-3预警指挥控制机在空中24小时巡逻的方式,在其东、西海岸各设置了一道空中预警线,能够同时跟踪1200千米范围内的600个目标,并能从上百个目标中分辨出最具威胁的目标实施跟踪监视,同时还可作为空中指挥平台引导近百架飞机进行空中拦截,指挥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该系统具有机动能力强、情报传输速度快、侦察监视范围广等特点,尤其适合于对低空目标的探测预警。 3、天基预警探测系统 面对21世纪的弹道导弹威胁,美国空军一直在研制新一代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20世

美国预警卫星探测器及其技术

一、美国的预警卫星 美国的导弹预警卫星系统,从“导弹探测预警卫星”(MIDAS)、“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到“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群,迄今已经走过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目前美国使用的预警卫星系统是第三代“国防支援计划”预警卫星系统。该系统于1989年开始发射,预计到2010年左右退役。目前“国防支援计划”星座由4颗工作星和1颗备份星组成。4颗工作星分别定点于西经37度(大西洋位置)、东经10度(欧洲位置)、东经69度(印度洋位置)和西经152度(太平洋位置),备份星则定点于东经110度(东印度洋位置)。工作星固定地对地球上某一地区进行扫描,昼夜对地面进行监视,分别由本土地面站、欧洲地面站和其它海外地面站控制。卫星虽然运行在地球静止轨道上,但也具有莫尔尼亚型大椭圆轨道能力,从而在必要时可使整个星座能有效地实施全球覆盖。星上装有改进的红外探测器、一台带望远镜头的高精度电视摄像机、信息处理系统和通信系统。卫星采用三轴稳定方式工作,整星采取了加固措施。 由于“国防支援计划”系统对战术弹道导弹预警能力不足、中段跟踪能力欠缺,因此美国国防部于1994年年底决定以“天基红外系统”取代“国防支援计划”系统。“天基红外系统”的基本目标是完善对战略弹道导弹的预警能力,扩展对战术弹道导弹的预警能力。实际上它将承担导弹预警、导弹防御、技术情报和作战效果分析四项任务。这一新的导弹预警系统将现有的开发研究计划融合成一个系统,以满足21世纪美军对全球范围内战略和战术弹道导弹预警及天基红外监视的需要。 “天基红外系统”是由高轨道部分(SBIRS-High)和低轨道部分(SBIRS-Low)组成的复合型预警卫星系统。其中高轨道部分包括4颗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及两颗大椭圆轨道卫星,主要用于探测、跟踪处于助推段的弹道导弹;低轨道部分称为“空间与导弹跟踪系统”,可由12~30颗低地球轨道卫星组成,主要用于捕获、跟踪在中段飞行的弹道导弹,还可改善对弹道导弹发射点及弹头落点的定位能力,并能提示其它探测器对导弹进行跟踪。地面系统包括一个美国本土任务控制站,几个海外中继地面站,几个多任务移动处理站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和训练、发射、支持设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