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韩嘉玲非常高兴,我以为这样冷门的一个题目不会有同学来听,结果那么多同学来关心农村教育,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现在就将我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偏重讲贫困地区,我先介绍一下,我大概在90年和91年在贵州省黔东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作扶贫工作,所以你们等会看到的一些照片就是当年在那边工作时的一些情况,有一些也比较早,但也可以反映一些农村教育的情况。还有一些照片是2000年在甘肃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所做的一些有关教育的调查研究。

那么农村教育应该包括那一些呢?我想农村教育应该是指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各种教育。农村教育应该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就是农村的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基本上指的是学校里面的正规教育,或者是学校里面的义务教育,当然教育里面又分为义务教育以前的和以后的,我想我今天会比较集中在贫困地区农村的义务教育这一块,不过我还是要指出农村教育不是只包括农村的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还有一个就是非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不像学校教育,它没有固定的形式,比如说学期的开始和结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固定形式和场所的,非正规教育很重要,它不是一个学历教育,基本上是和农村的发展相关联的一种教育,比如中国现在在贫困地区做了许多这种小儿信贷的服务,借钱给农民,让他们去养鸡养鸭,在此过程中教他们一些农村的实用技术,这种实用技术的教育就是属于非正规教育。在我国,可以把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包括扫盲教育都可以归入农村非正规教育。事实上我国过去在农村的非正规教育方面做得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有关扫盲的时候做了很多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农村教育,创造出很多丰富的农村教育的形式,这样的一些形式至今还被许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和借鉴。我们出去看到就问,你们这是从那里来的,他们就说这是从你们中国传来的,可是我们过去创造出来的形式丰富的农村教育我们已经不太熟悉了。比如说在过去在扫盲的过程中,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回家教他们的祖父母的那种包学小组,或者是在树荫下,工厂里及在农村各种场合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比如说在冬天农民不能种地的时候开办的冬学班,比如说在街头放了一些识字牌,强迫你去认一些字,如果你不能认字就不能过去,虽然有一些强迫的性质,但这也是一种推广的模式。当时在牧区的时候,因为牧区非常分散,很多孩子上学很困难,所以就建立了所谓的马上学校,老师骑着马到牧区的每一个点去给孩子上学,或者在湖泊区的那种船上学校。当时有各种各样形式农村教育,可是今天完成了扫盲的工作以后,那些形式的教育已经很少了。最后一种就是所谓的informal education,我不知道怎么翻译,它就属于一种没有组织、没有事先计划的一种教育模式,比如是阅读看报纸、广播、电视、民间文化传统等形式,这个在以前农村也是非常丰富的,有一些放映对到农村去传播知识,这些都属于informal education,这些我们今天都不会讲,今天我们就针对农村学校里这种义务教育的情况。

基本上,我们国家到2000年时候基本上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什么叫基本普及呢?事实上,大概是85%的地区的人口普及了义务教育,换句话说就是还有15%的地区没有普及义务教育,甚至还没有普及所谓的六年义务教育。所以我们以为好像是大部分普及了,其实还有很大的一块,而在这种所谓完成教育验收,或者是这些统计数目事实上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去的甘肃的4个贫困县,有两个县已经完成了普初验收,实际上这两个县是被别人要求在2000年或者2001年必须完成普初验收的,事实上这两个县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没有办法达到要求,可是因为要完成这个任务,所以它到了2000年的时候为了完成达标,它就必须造一些数字,为什么我们会发现这个现象呢?因为我们在甘肃的调查项目中我们做了一套经费的分布调查,中英合作项目中的1500万资金要分配给他们,怎样决定分配呢,那就不能用传统的指令式的我觉得差我就给你多,我觉得差就给你少,它是用一些指标来做,就是你的教育条件越差,没有完成普初的学生越多,我们给你越多的钱,

所以那两个达成普初验收的学校就觉得很冤枉,他们已经有95%的学生入学了,因为要验收必须要入学率在90%以上才能验收,他们拿到的钱就比较少,我们就说我们当时就要求你们实事求是的来报数字,所以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验收常常是因为上级的一个指令,让它完成,它就必须完成,所以造成了我们普及义务教育实际上还存在一些困难。这里有两个数字,这是我们在甘肃调查的4个县的数字,抱歉因为有两个县我们要隐藏他们的名字,因为这些数字与他们上报给国家的数字不符。以全国范围来说,普初的程度是非常高的,可是在这个统计数字后面,落到一个省或者是一个县的时候,差距就很大了,比如说像这个县,它是这个地方最贫困的县,所以它的女生比例特别低,即使是这些数字我们也认为是有一些水分的,这还是一个县的全部统计数目,如果你到一个乡或者是到一个学校,那个差距就更大,平均的统计数字它会掩藏了很多细微真实的情况。

这是我们1990年在贵州省少数民族的一个村里做的调查,可以看出,全国、贵州省、它的县、它的一个乡,比例相差很多。不要看一个表面的一个统计数,因为中国的数字一平均以后就会相差很大。一个县的统计数会掩藏一个乡的真实情况,一个乡的统计数又会掩藏一个学校的真实情况。所以我们从一些定性的研究一些个案研究可能更能了解真实情况。我觉得在农村义务教育里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国家投入的不足,大家都知道,我国农村教育的一个投入体制是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体制,基本上这个体制是农村的义务教育由乡或者是由村一级来承担,在东部的农村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原先又乡一级来承担义务教育是想鼓励地方办学,开拓更多的教育投入的方式,可是这种教育体制在西部地区就特别影响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我们可以从一些统计数字来看,95期间的财政预算内拨款来看,对普通高校的拨款增幅是155.8%,对普通高中是123.9%,对义务教育拨款增幅是98%,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比例就更低,可是农村学校占我们所有学校的比例要超过70%,那么多的人用的经费那么少,所以你就可以了解我国的教育财政拨款是比较强烈的往高等教育,往高中流动的。换句话说,教育到底是走精英教育还是走大众教育的路线呢,在我看来,目前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教育基本上是将有限的资源输向精英教育的路线,我们在来看底下的几个数据,我国国家的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是比较低的,基本让乡一级的政府承担了更多的教育经费,你看,这是国务院发展中心在去年做的一个调查,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义务教育的投入大部分集中在乡一级,乡一级承担了78%,县占了11%,所以说县和乡是义务教育经费的注意来源,省是9%,中央只有2%。在中国比较贫困的地区,县和乡是基本没有能力来承担义务教育的重担的,其实乡镇一级的负担就是农民负担,也就是义务教育由农民来买单,因为乡镇一级是一个吃饭财政,所以,在越是贫困的地区越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的工资是由县政府来给,或者是由农村的教育附加费来负担,所以越是贫困地区,他的民办教师越多,民办教师的经费也是由农民来负担,学校的建设设施是由农民来集资办学,如果农民没有力量集资,那这个学校就形成危房,当然,世行给了一些如“贫一、贫二”这样的资金,但这些投入是有条件的,基本上是要求通公路,通电等几通的条件,这些基本上就集中在乡一级的中心校才能得到这样的资助项目,边远的贫困地区是很难得到这些扶贫的贷款的。当然有的地方也得到了如希望工程、手拉手的一些项目,可是这也是集中在那些通公路,可以供人家参观的地方才能得到。比如我们在贵州,县城里已经有两所学校了,可是有一个水电局捐了一所学校,就捐在这所学校的中间,所以全县只有四所中心,有三所在县城,只有一所在乡里,那么最边远的乡离县城有七八十公里,那里没有学校,他的学生就要走很远的路到县城在来上学。所以,学校的建设设施也基本是由农民来集资。那么,更重要的是,学校的公用经费基本是来跟学生收取的,我映像很深的是1995年我在贵州省县教育局调查时,在局长办公室和居长做访谈的时候,一个乡村教师走了50多公里来找他,要五块钱的办公经费,学校里基本上没有办公经费。我们在甘肃的时候,学校的办公经费很多都是0,或者是0.16。我最近在北京做打工子弟学校研究,他们的办公经费一学期有600多块钱。所以这

个差距是没有办法比的。北京财政很富裕,所以它可以由北京的地方财政来支持,可是农村的乡政府,有时连老师的工资都发不起,不可能再拨给老师这种办公经费了,只能靠向学生来收取,来维持一般的正常运作。

我国现在形成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越是不发达的地方,老百姓的教育负担就越重,县一级的教育经费主要是用在县城中,那么县级以下的教育经费只能向农民收取,所以越是贫困地区,他的民办教师、带课教师的比例就越高,危房比例也越高。我们一边在说我们的教育经费很少,城市中的示范校和重点校就越发豪华化,城市化,贵族化,这些学校中有游泳池,有豪华的塑胶跑道的操场,如北京的示范校80中,听说投资了两三个亿,当然,有一部分是它向银行贷的款,可是学校向银行贷款的钱从那里回来呢?还是跟学生收取学费,因为家长都希望让孩子上好学校,也心甘情愿的掏钱,所以就形成了两级化的情况,一方面我们的教育资源很希缺,另一方面我们又把这样希缺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几所学校,去培养所谓的精英,我也不知道这样的精英以后能否上北大,还是都去了美国,我不知道这样的教育资源分配是否公平,是否有利于国家整体的发展。

教育的体制和政策就是在这样的教育分配制度上应该起着去缓和而不是去加大这种差距,特别是在义务教育阶段里面,国家应该对教育资源希缺的地方倾斜和扶持,而不是加大差距,而人为地造成起跑点的不平等。

这是我们在甘肃调查的学生辍学的原因,书本费是主要的原因,你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书本费并不高,为什么他们负担不起,他们一年的总费用才102.47元,但这是一个很贫困的地区,当地人均收入一年的总数才有300到500块,而且他的现金收入会更低,所以,这样就造成了当地农民一个相当大的负担。这是一所中学,书本费是100多块,这里的50块是微机建设费,就是电脑,这占了几乎1/3的比例,我问他为什么要上微机,他说,县里面说了,如果不上微机,那么他们与发达地区的数字鸿沟就会越来越大。我和他们了解到他们的孩子一般念到初一初二,如果他觉得自己升学无望,基本上就辍学了,回家种田或打工去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为了上学还有交上50块钱的微机建设费,实际上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而且我觉得,如果学校要让孩子上微机,也应该是学校掏钱,而不是农民为了学一个他可能一辈子都用不到的东西而花出那么大的代价,因此这样的收费导致他们小学以上的就学率很低,大概就是20-30%最多不超过40%,当地的情况就是这样。

这张照片就是在甘肃,非常冷的冬天,学生没有钱买作业本,就在地上练字。100多块的书杂费你们看起来可能不高,可是这里是一个干旱的地区,三年干旱,我今年去的时候,基本上老百姓已经没有粮食了,在那样子的一个地方,城市里的人可能一顿饭100多块钱就花掉了,但对他们来说就是负担过重。这是一所小学,冬天没有暖气,小朋友的手上都裂了,因为如果要收学生的暖气费的话,费用又要增加很多了。到了内蒙的一个学校,冬天实在太冷的时候,学校又没有暖气,学校只好让学校回家。这些桌子摇摇晃晃,好多孩子都站着上学。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又人来检查,就叫了很多的小孩来学校充数。那天我们正在进行一个免费午餐的项目,教室里挤满了孩子,特别小的孩子都有,那里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有检查,就把所有的孩子都叫来,所以我问一个小孩你是哪个年级的时候,他说不出来,我才知道是这么回事。这张是甘肃一个很旧的校舍,基本是几十年前房子,这是在贫困地区和普遍的土坯房。这是在贵州省的乡中心的一所学校,学校没有办公经费,所以晚上就点着蜡烛让孩子们看书,这些孩子都是在努力考到县里的中心,但基本上这么多学生中只有十几个能上到县中,可是那么多人为了应试教育,学校的教育根本就不考虑那些没有办法通过考试的孩子。这张也是缺乏课桌椅凳,这样的教室是普遍的,这些带着帽子的孩子是回民的孩子。这个是贵州的一个学校,基本上这些学校都缺乏课外活动的条件,他们用一些石头拼出了一张乒乓球桌,我们的扶贫项目里面也给他们提供的简单的活动器械。所以为什么他们不愿意去学校,因为学校没有什么活动吸引他们,而课程也不能吸引他们,所以他们不去上学,

所以我们不能觉得他们愚昧,而应该考虑我们自身的教育系统中出的问题,这样简陋的条件,但孩子们还是很开心。

我们下面说一下学校布局和距离对学生上学的影响是很大的。现在有一种说法叫“裁撤并”的政策,为了考虑办学的质量,特别考虑经济效益,要把一些教学质量差的边远地区的教学点或者是村小砍掉,集中在乡中心办学,这样才符合经济效益和规模效益,有比较好的教学质量。学校越大,教学质量越好,这个观点有待讨论。对一个农村的孩子,特别是边远的孩子,这样的做法只会把他们一步步的屏蔽在高等教育之外,我个人对“裁撤并”的政策是有些不同意的。大家看世界银行80年代的统计,读小学不出队,读中学不出社,就是村里如果有了小学,就可以使孩子在附近上学,小学阶段,距离对于孩子们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在79年以前是村村有小学,乡乡有中学的,我觉得这对当时中国普及义务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97年我在一个叫陡寨的地方调查,晚上我看见一群群的小孩子打着手电筒从学校回家,可以看到学校周围的山上星星点点,慢慢晃动,这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场面。在那样一个地方,如果孩子不能就近上学,那么那些孩子就要比城市的孩子多走出很多很多路,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他们的升学率只有20%,这些孩子就被这一道道的门坎堵住了。“裁撤并”的方案中提到了要让孩子集中住宿,这样有助于教学的管理,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住宿将会增加农村家庭的负担,这其中有住宿费,我在甘肃调查,一个学校的住宿费是20块钱,好像很便宜,但住宿条件非常之简单,大家可以看这张照片,这么小的地方住8个人,在内蒙时我看到每个学生只有一块半砖的地方睡,就只能侧着睡,基本上就是这样的条件,如果有些学校连这样的住宿条件都没有的时候,他就必须在学校旁边的农舍里租房。学生要带着自家的被子、还要带着粮食,这是孩子上学路上我们拍的,他们必须带着菜和米去上学,有的还要带柴火,如果让学校给他们做饭的话,这样又要每天交一块钱,我们知道他们很穷,负担不起一天一块钱的经费,所以他们就自己开小灶,煮着半生不熟的饭吃。所以你如果没有自己看过这样的情况,就可能会说集中办学多好多好,没有从农民的角度来考虑,孩子不能就近上学对他们来说会有多大的负担。这些负担有住宿费、生活费,而且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就此失去了半个或者是一个劳动力,农村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家里的一个或者半个劳动力,打猪草、放羊等,所以孩子去学校以后家里就丧失了这样的劳动力,尤其女孩子还要负担更多的家务活,很多男人都出去打工去了,所以家庭中剩下女性来承担家务,如果女孩去了学校的话,母亲就很难负担整个家庭,所以她往往将女孩子留在家里,所以女孩子上学的比例特别低。我认为对于贫困地区这种“裁撤并”的政策基本上是从城市里或从东部的经验和视角提出的观点,我们的学者是非常不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我刚才所说的这种学校在我们的农村地区是很多的,这样子的学者这样子的观点所以就会形成“集中办学、集中住宿”更有教学质量的想法,我想对于那些无法走入大学殿堂的农村孩子,怎样让他们拥有基本的技能可能是更重要的,所以我认为如果你只是从经济的效益来考虑学生的话,“裁撤并”是可行的,但如果我们从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接受教育的角度来考虑的话,那么教他们一些农村的基本技能可能更重要。

下面我们来谈学校的师资部分。越是贫困的地区公办教师越分不下去,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比例越高,现在已经没有民办教师这种称法了,都叫代课教师,其实代课教师是换汤不换药,其实它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没有得到国家认可的民办教师,因为国家不允许有民办教师,而扮演民办教师功能的人仍然存在,事实上根本没有办法解决边远地区民办老师的问题,所以就出现了代课教师之说。代课教师比民办教师享受更低的薪水待遇,有的人只有50块,最多不超过150块,越在边远的地区,公办教师越分不下去,那它就只能用代课教师,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机制。代课教师是没有得到国家承认的,他们不像公办教师工资由国家来给,代课教师的工资是由村集体和农民来付,所以他们要自己集资办学,自己负担老师的费用,用代课教师它的教学质量通常是不达标的,不过我对教学质量有一些看法,不一定

他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就是一个认真的教师,如果他不愿在农村教学,他就不会认真教学,还不如一个代课教师,他将在农村教学看成是自己一生的事业,很认真的投入,虽然他没有很高的学历,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他还是完成了他的责任,所以,我认为农村边远地区的代课教师是挑起了农村教育的重任,他们以非常少的工资承担了别人重很多倍的责任。这是甘肃4个县不同教师的分布,可以看出它代课教师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有点甚至超过了1/5,最低的也有将近1/10,教师的收入可能最高的也就600多块钱,可是最低的就只有100多块钱。这是我1995年在雷山县一个村小中,一个教师在他自家门口贴的对联:“教学家务双管齐下,校长老婆两面夹攻,横批“左右为难””。更重要的是我认为现在我们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城市化的设置,农村的教育是为了培养城市精英而服务的,严重脱离农村的实际,学生在学校很难学到很农村发展有用的一些技能、知识,他们很早就休学了,他们认为反正我已经识字会算术了,这样就可以了,学校中的教育对他们来说完全没有用,或用处不大。所以农村学生是“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有点人甚至认为学生回农村后“种地不如老子,担担不如妹子,管家不如嫂子”,严重地影响农民送子女上学,而且我们的农村教育是使农村的孩子上了学以后是唾弃农村,而不是留在农村,更多的是让他们离开农村,而不是留在农村发展农村,他学的都是非常城市化的知识,就像电脑和英语等,我并不是说他们不应该学习英语,而是说应该让那些能够升学,学习英语对他们有用的人学习英语,而让大多数不能升学,以后要留在农村或者到周边城市打工的孩子学到一些他们今后将会用的到的知识。

下面我们来谈课程设置中民族文化因素,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怎样让学生继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上有一套自己社会化的标准,而不是学校所教的一些东西,我们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就谈到,女孩子上来学以后不会刺绣,当地老百姓衡量一个女孩能不能干就是看她是否会刺绣,因为她们在出嫁时是要自己绣一套嫁衣的,并且女孩上来学以后还不会唱山歌,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唱山歌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我觉得我们认为学校教育是好的,我们要他们来上学,可能我们是用我们的观点来规范他们。还有一点就是语言文化的障碍,特别是在小学入学时,学生学习汉字是很困难的,小孩子从小讲的是家乡话,如果老师不是运用双语来教学,那这些孩子就会觉得没有办法学下去;而且如果学校里学到的东西无法去理解当地的情况,那么也是不利于当地的发展的,我们的课本中乡土教育的部分是很少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宗教信仰,很多学生愿意到教堂去念经,而不愿去学校,因为学校所学的东西对他们无用,而且教堂念经是不收钱的。

下面我们来谈一下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强迫教育也是国民教育,即使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义务教育也是国家行为。意即政府有责任担负起提供有利于儿童入学的各种条件及机会,人民也同时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我们考虑人们的义务教育应该从人民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从经济与效益的角度来思考。用我们的话来说就是“一个都不能少”,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接受义务教育。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得出今天的四个结论

1.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应该是以国家投入为绝对主渠道。农村义务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2.目前基础教育分级管理、地方负责的模式对极度贫困的地区是不现实的,地方经济的贫穷,是不可能承担普及教育的任务的。

3.因此国家应该把资源投向最贫困和处境最不利的人群(例如免费义务教育,奖学金和教科书资助等)。而且必须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负担,不能再继续“穷地方办

穷教育”的管理模式.

4.政府的投入要以国家的投入为主。在国家和政府方面,就必须事先采取一种坚定的社会政策,纠正教育资源和力量上分配不公平的状况。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分析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作者:————————————————————————————————日期: 2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报告 如果有?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把?如果有?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个温暖的午后?如果那是?个你不熟悉的家,你会不会把善良当做路牌?如果这是?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他酣睡不在彷徨? ——电视节目《变形记》摘要:本文是对农村教育问题的调查与简要总结,冷静、客观分析农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表达感想与感悟。 关键词:农村教育社会改革 (一)、农村教育大环境分析 1、教学基础设施落后 7月15号,我走访了xx小学和xx中心学校,调查发现,农村学校的硬件实施、软件实施存在严重不足。例如,体育场地建设滞后,球类场馆仅篮球场一块,且为硬质水泥地,篮板、篮筐已年久未修。操场由小碎石铺成面积有限,单杠、双杠等健身锻炼器材更是少之又少。学生住宿条件也不容乐观,一间宿舍平均住16人,且无独立卫浴。学校信息教学设施缺乏,电脑数量有限。教师水平较低,且存在较严重的优秀教师人才流失问题,老师的课题研究、学科交流数量有限。总之,这方面是农村教育的一个大问题,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

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须高度重视。 2、家庭教育环境 在农村,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的。家长白天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和改变命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心急如焚。但是,自己不会教,也不会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很多家长就会去买一堆的习题书逼着孩子去做。孩子做完以后,家长不会帮着孩子订正,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家长看到孩子做了,就以为自己帮助到了孩子。等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又将大失所望,渐渐的开始不耐烦,斥骂孩子,这大大激发了孩子逆反情绪,对孩子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走访时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 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范文(一) 一、调研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05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筛选器”的功能,又具.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二、调研对象 此次我调查的对象就是针对农村的基础教育现状展开的。基础教育,就是人们在成长中为了获取更多学问而在先期要掌握的知识。基础教育,作为造就人才和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在世界各国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中占.重要地位。的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关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现状 三、调研目的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3、通过分析具体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现状的案例,切实掌握农村基础教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途径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最新中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报告

中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报告 钱志亮 1874年英国人穆威廉开创了中国现代特殊教育的新纪元,在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之际,回首一百二十多年中国特殊教育的发展,了解现状、展望未来,我们兴奋之余不免心情沉重现状不容乐观,同志仍需努力! 1.我国特殊儿童的数量 1987年4月1日,我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有残疾人口5164万,其中0-18岁的残疾儿童数量为1074万,0-14岁的残疾儿童有817.5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625万。当时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约为十亿,如果1998年按有人口十二亿来计算的话,我国大陆现有残疾人约6200万,0-18岁残疾儿童约1289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750万,其中视力残疾儿童15.1万,听力语言残疾儿童96.6万,智力残疾儿童513.6万,肢体残疾儿童57.8万,精神残疾儿童1.4万,综合残疾儿童65.9万。 我国的特殊教育一般是指狭义的,即对身心发展有残疾的儿童施行的教育,如果按照当前国际流行的对特殊教育的定义,以学习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的话(包括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写作障碍、计算障碍等在内的学习障碍、情绪情感障碍、言语障碍、行为困扰、品行问题、交往障碍、心理健康问题、身体病弱等),中国约2亿的学龄儿童中,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绝不止750万:前苏联特殊儿童的比率占5-8%;美国学习方面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占总数的8%-12%;英国"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检出率为20%;荷兰报告问题儿童的患病率为26%;波兰特殊儿童的比率为30%!如果按照10%的出现率计算,我国"特殊教育需要"的学龄儿童约有2000万,相当于两个北京市的人口。

当前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最新文档

当前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及策略 当前农村中小学在面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情况下,由于思想准备不够、理念转变不够、行动迟缓等原因,素质教育收效甚微,危机阻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中小学学生素质现状 笔者通过走访部分中小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家长,了解到农村中小学一些学生的素质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存在着较为危机的问题。一是道德素质较差。二是心理品质较差。三是创造能力较差。 二、推进素质教育的几点对策 顾明远说素质教育包含三个方面:一是德育为先,二是能力为重,三是全面发展。详尽来说,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在方方面面,就目前农村中小学生素质现状来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思想品质教育。人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人生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教育培养的。在学生的各项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摆在首位的。一个人其他方面的素质再优异,倘若是非不分、善恶不分、美丑不辨,怎么会是个有用之才呢?有个形象的比喻十分牵强:“孩子的智力不好是次品,体质不好是废品,而品德不好则是危险品。”品德的好坏关键是要靠从小养成。因而,中小学应把学生的品德培养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制定中小学生德育详尽标准,开展行之有用、丰富多彩的品德教育活动。通过看得见的养成教育,培养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和爱国情感,形成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 (二)加强心理康健教育。“重智轻德”的教育误区,造成当今中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康健,青少年犯罪率急剧上升,且朝低龄化发展。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农村中小学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农村中小学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例外程度上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学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情绪、增强受挫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关键词] 农村幼教现状对策 [摘要] “把教育的视线延长到孩子出生的那一刻!” 不久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幼教百年纪念大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发出了这样急切和郑重的呼唤。 100年前,同样的一个金秋季节,中国第一所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幼儿公共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在武昌诞生。从这一刻开始,中国的幼教从以往自发、封闭的家庭教育形态走向社会。中国幼教社会化的第一步,可以说完全是以西方为摹本的。但是100年来,以陶行知、陈鹤琴、张宗麟、张雪门为代表的中国幼儿教育先驱以及一代又一代的后继者,朝着“中国化、大众化、科学化”的方向展开了持久而艰苦的探索历程。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幼儿教育又发展到什么状况呢?以美国为例,美联邦政府与国会对学前教育愈来愈重视。白宫于1970年和1981年两次作出决定,把发展托幼事业作为国家最重要最迫切的需要之一。1979年国会通过了《儿童保育法》,1990年通过了《儿童早期教育法》,同年还通过了《儿童保育和发展固定拨款法》。前总统布什于1989年召集全国50个州的州长研究制定了《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其中第一项是:所有美国儿童都要有良好的学前准备。基本内容有:到2000年,所有美国幼儿都要做好入学准备;所有的残疾儿童和处境不利 ........ ....的儿童都能受到高质量的与其 发展相适应的幼儿教育 ..........,以便为入学做好准备;要使儿童都能得到足够的营养和医护,以便保证在入学时有健康的身体和大脑。 时隔100年,发展中的中国幼儿教育发展的现状又如何呢?中国贫困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状况又是如何呢? 农村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特别是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村。农村教育是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当前,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 八十年代以来,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小城镇建设速度的加快,使昔日贫穷山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幼儿教育已逐步得到了重视,并且有了较大的发展,幼儿入园(班)率逐年提高。 但是,据湖北省2002年对农村儿童发展状况的一次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截至2002年,我国现有的幼儿园数虽从1976年的44.26万所增加到141.18万所;入园幼儿人数从1976年的1395.5万上升到2036万。但近年来幼儿入园率呈下降趋势,发展形势令人担忧:2001年幼儿入园人数比1995年减少了690万人,减少幅度为25%,减少幅度大于人口下降幅度。目前,全国0-3岁幼儿的毛入园率仅为33.62%,低于“九五”规划目标11个百分点;而且农村幼儿保育教育质量与城市儿童的差距越来越大。 也许你会认为,中国农村人口众多,适龄儿童的入园率低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不值得奇怪。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些地方政府简单照搬企业改制的做法,将公办幼儿园推向市场造成的必然结果。 发展中的农村幼儿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前进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寻求这些弊端的矫正对策,尽快地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不仅是实现中国政府对《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和《执行九十年代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行动计划》承诺的需要,也是提高二十一世纪我国农村人口素质的迫切需求。 贫困地区农村幼儿教育现状 在现行办学体制下, 农村贫困地区幼儿教育以公办小学中的村、点小学校附设学前一年幼儿教育学前班和民间私人办园的形式双轨并行,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村幼儿教育在步履维艰的发展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 众所周知,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将完成,中国贫困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脱贫,达到温饱生活的水平线,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功绩。同时,我们还应对目前贫困人口问题的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中国贫困人口问题,为消除贫困扫除人口障碍。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具有如下现状: (1)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一遇天灾人祸,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又会返贫。虽然国家目前没有统一完整的返贫数字和返贫率的统计,但根据曾毅在《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指出广西一些贫困县的返贫率的计算估计。目前全国按最保守的10%左右的平均返贫率来算,应有1000万左右的返贫人口。还有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即未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仍然存在着一个贫困阶层,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若按照3.5%的保守比率计算,亦至少有2000多万。 (2)、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人口增长速度快,表现为农村贫困户新增人口的程度快和城镇贫困人口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增加。根据“四普”资料,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还表现为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老年贫困人的出现。 我国贫困人口的素质低下,不是某一方面的低下,而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低下。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偏低,有些地方整体平均文化程度还不足小学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营养不良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表现为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总的来说贫困人口素质差,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高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 (3)贫困人口结构不合理,分布急集中又零星。农村贫困人口分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集中性。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由国家和省、自治区政府分别确定的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中。二是零星,位于贫困县之外的农村贫困人口零星地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另外在我国大部分城镇都存在着由各种原因造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教育目的及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建立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了解,并结合特殊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我国特殊儿童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对策,以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特殊儿童;教育;对策方法 一、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状特殊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对特殊儿童的教育既体现了对特殊儿童的关爱,也体现教育的公平,是社会和谐和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提到“我国0-14岁的残疾儿童人数为387万人,占全国残疾人口的4.66%;其中农村残疾人口为6225万人,占75.04%。”近年来,我国在特殊儿童教育方面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我国特殊教育起步比较晚、机制不健全,特殊儿童数量庞大,特殊儿童的教育还存在着问题。我国现有0-18岁残疾儿童约1289万,6-14岁义务教育学龄阶段的残疾儿童约750万,其中视力残疾儿童15.1万,语言听力残疾儿童96.6万,智力残疾儿童513.6万,肢体残疾儿童57.8万,精神残疾儿童65.9万。据统计,2010年,全国共有特殊儿童教育学校1706所,在校生42.56万人。由此可见,特殊学校数量极其有限,不能满足大多数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目前,我国特殊儿童受教育方式有三种形式: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等机构附设的特教班和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随班就读。现在,大多数特殊儿童是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随班就读。 二、我国特殊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资源匮乏,教育质量低。我国高等学校特殊教育专业设置的较少,对特殊教师进行培训的机构也较少,社会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政府对特殊教育的扶持力度低,从而特殊教师的就业面比较窄,很多特殊教育的教师找不到适合的岗位,造成人才的流失,导致大量非专业人士的介入,造成特殊教育质量的下降。 (二)特殊教育机构少,经费不足。从当前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看, 大陆地区接受特殊教育的在校生为340621人, 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率为4. 53%, 这与国务院批准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中"视力、听力言语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分别达到80%左右"的目标和我国大陆普通儿童98. 7% 的入学率相比尚有一段距离。由于特殊儿童康复所需的器材和对特殊儿童的服务所成本很高,政府对各地的拨款不能满足需求,而社会力量办的福利机构又经常缺乏持续性的资金来源难以持续。 (三)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中国建国以来虽通过宪法, 义务教育法, 残疾人保障法等对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力和特殊教育的实施作了规定, 但由于这些法律都不是专门的特殊教育法规, 对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和特殊教育实施的细则都规定得不够具体, 因此执行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使特殊教育实施既缺乏明确的指导, 又缺乏应用的法律保障。此外,我国普通学校中特殊教育的专业化组织体系和专门化管理制度尚不健全,从组织制度和人力, 物力上难以保证特殊教育的顺利进行。 (四)家庭、社会观念落后。目前,在社会和绝大多数家庭中存在这样一种观念:特殊儿童不同于正常儿童,他们达不到正常儿童的水平,接受普通的教育存在着极大的难度,接受特别教育难以找到相应的学校和教师,并且费用高昂,即使接受教育之后,他们也不能达到正常水平,所以,有一部分群体认为特殊儿童接受教育是不必要的。 三、我国特殊儿童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普及特殊儿童的相关知识,提高人们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导致特殊儿童教育工作难以长期持续大范围进行的原因之一就是人们缺乏对其了解。所以,社会应积极地普及特殊儿童的相关知识。如特殊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1﹒智力障碍儿童:由于智力障碍他们大脑受到

农村教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一、调查目的 对务川县分水镇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在乡村振兴中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发展当前农村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建议。 二、调查对象 分水镇中学、中心完小的老师、学生及部分家长。 三、调查内容 了解中学升学率、业务教育完成情况、学生及家长对业务教育的思虑。四、调查方式 调查问卷、实地走访、收集资料。 五、调查时间安排 本次调查的时间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18年2月2日到2月8日,制定调研计划和调研目录,整理此次调研所要掌握的问题和实现目的。 第二阶段:2018年2月9日到4月2日,实地调研 第三阶段:2018年4月3日到4月20日,撰写调研报告

务川县分水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教育,而且当今时代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中国要走向世界必须培养优秀的人才,而“农民问题是中国的问题,中国的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村要可持续发展,必须有人才的支撑,农村要转型,必须有农民思想、心态、人格的转型,这使我们必须关注农村的教育事业。 一、分水镇教育发展现状 分水镇是贵州省遵义市务川县下辖镇,位于务川县北部,距县城60公里,务川至重庆彭水、武隆干线公路穿政府所在地的集镇而过。是务川北上重庆、通江达海的主要途径。东与茅天镇交界,南与砚山镇相连,西与泥高镇接壤,北与浞水镇毗邻。境内属典型的高山、半高山地区,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有锦鸡、五步蛇等珍稀动、植物品种齐全,有“活化石”野生银杏,国家一级保护的珍稀植物红豆杉,兰草繁多,桂花遍布,素有“兰桂之乡”的美称。 当前分水镇共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完小1所,中心幼儿园1所及村小学3所,共有中学生500多人,小学生600多人。去年分水中学高中升学率为45.2%,职业学校升学率为28.2%,小学升学率99.1%。其中包括部分跟随父母到外地打工上学及县城升学的学生。 二、调查结果 由于此次调查问卷被老师当成了课堂作业,同学们对我的问卷作了非常认真的回答,从对问卷的统计来看,61%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19.5%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19.5%的学生害怕学习。而且,我在调查中还发现,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56%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崇洋媚外,对以后的生活一点用处没有。关于学习目的,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约一半的学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约五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就业,约三分之一的学生还没有考虑。约三分之一的同学有考大学的的打算。而有务农打算的学生很少,不足十分之一。学习态度上,同学们还都比较认真,约三分之二的学生说能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老师讲得不好或听不懂老师的课。对老师的看法上,80%的同学认为老师的讲课方法古板,和同学们的交流不多。还有一些同学不理解九年义务教育,说没有学完的必要。一半以上的同学觉得家长教育很不得当,只关注自己的成绩。 许多乡亲认为有了钱才是孩子最大的幸福,可是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许多乡亲长年外出打工,父亲单独外出打工的占有很大的比例,留在家里的父亲或母亲,又当爹又当妈,上有公婆,下有孩子,农活家务一大堆,自己常常忙得不可开交,很难再顾及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而且很多家长对学生的要求较低,且大多数侧重于纪律方面,而对学生提出考高中、特别是考大学要求的家长越来越少,从而在学习上对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家庭松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家长表示高中和大学高额的学费是他们更愿意认孩子学习一点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韩嘉玲非常高兴,我以为这样冷门的一个题目不会有同学来听,结果那么多同学来关心农村教育,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现在就将我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偏重讲贫困地区,我先介绍一下,我大概在90年和91年在贵州省黔东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作扶贫工作,所以你们等会看到的一些照片就是当年在那边工作时的一些情况,有一些也比较早,但也可以反映一些农村教育的情况。还有一些照片是2000年在甘肃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所做的一些有关教育的调查研究。 那么农村教育应该包括那一些呢?我想农村教育应该是指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各种教育。农村教育应该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就是农村的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基本上指的是学校里面的正规教育,或者是学校里面的义务教育,当然教育里面又分为义务教育以前的和以后的,我想我今天会比较集中在贫困地区农村的义务教育这一块,不过我还是要指出农村教育不是只包括农村的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还有一个就是非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不像学校教育,它没有固定的形式,比如说学期的开始和结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固定形式和场所的,非正规教育很重要,它不是一个学历教育,基本上是和农村的发展相关联的一种教育,比如中国现在在贫困地区做了许多这种小儿信贷的服务,借钱给农民,让他们去养鸡养鸭,在此过程中教他们一些农村的实用技术,这种实用技术的教育就是属于非正规教育。在我国,可以把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包括扫盲教育都可以归入农村非正规教育。事实上我国过去在农村的非正规教育方面做得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有关扫盲的时候做了很多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农村教育,创造出很多丰富的农村教育的形式,这样的一些形式至今还被许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和借鉴。我们出去看到就问,你们这是从那里来的,他们就说这是从你们中国传来的,可是我们过去创造出来的形式丰富的农村教育我们已经不太熟悉了。比如说在过去在扫盲的过程中,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回家教他们的祖父母的那种包学小组,或者是在树荫下,工厂里及在农村各种场合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比如说在冬天农民不能种地的时候开办的冬学班,比如说在街头放了一些识字牌,强迫你去认一些字,如果你不能认字就不能过去,虽然有一些强迫的性质,但这也是一种推广的模式。当时在牧区的时候,因为牧区非常分散,很多孩子上学很困难,所以就建立了所谓的马上学校,老师骑着马到牧区的每一个点去给孩子上学,或者在湖泊区的那种船上学校。当时有各种各样形式农村教育,可是今天完成了扫盲的工作以后,那些形式的教育已经很少了。最后一种就是所谓的informal education,我不知道怎么翻译,它就属于一种没有组织、没有事先计划的一种教育模式,比如是阅读看报纸、广播、电视、民间文化传统等形式,这个在以前农村也是非常丰富的,有一些放映对到农村去传播知识,这些都属于informal education,这些我们今天都不会讲,今天我们就针对农村学校里这种义务教育的情况。 基本上,我们国家到2000年时候基本上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什么叫基本普及呢?事实上,大概是85%的地区的人口普及了义务教育,换句话说就是还有15%的地区没有普及义务教育,甚至还没有普及所谓的六年义务教育。所以我们以为好像是大部分普及了,其实还有很大的一块,而在这种所谓完成教育验收,或者是这些统计数目事实上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去的甘肃的4个贫困县,有两个县已经完成了普初验收,实际上这两个县是被别人要求在2000年或者2001年必须完成普初验收的,事实上这两个县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没有办法达到要求,可是因为要完成这个任务,所以它到了2000年的时候为了完成达标,它就必须造一些数字,为什么我们会发现这个现象呢?因为我们在甘肃的调查项目中我们做了一套经费的分布调查,中英合作项目中的1500万资金要分配给他们,怎样决定分配呢,那就不能用传统的指令式的我觉得差我就给你多,我觉得差就给你少,它是用一些指标来做,就是你的教育条件越差,没有完成普初的学生越多,我们给你越多的钱,

电子竞技行业KSFs分析 电子竞技现状分析

电子竞技行业KSFs分析:电子 竞技现状分析 电子竞技行业KSFs分析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伴随着电脑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电子游戏受到了人们的追捧和喜爱。电子竞技是以信息技术和体育竞技为基础,人们将体育运动由游戏场地转变到电脑平台上,体育竞技和体育运动由现实世界向着虚拟世界发展。电子竞技运动提高思维、反应、手眼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参与者或电子竞技运动员从中获得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中国电子竞技运动的现实与未来的论坛上,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何慧娴女士说:电子竞技是从网络游戏中脱颖而出的阳光游戏,它是按体育精神、体育规则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进行的一项体育运动,通过比赛来推崇体育精神、实现自我超越,是有利于开发人体手脑协调并用的健康智力运动。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将电子竞技运动设立为我国第99个体育运动项目。这说明在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我国电子竞技运动正在进行一个高速发展的正式阶段。

韩国是世界上电子竞技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尤其是在进入新世纪后,电子竞技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电竞赛事方面,由韩国举办的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World Cyber Games)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奖金丰厚,参赛的国家和地区多达近百个,WCG 还被人们赞誉为电子竞技赛事中的“奥运会”。在经济方面,电子竞技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润,这些利润已超越汽车产业,它在自身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网络设备、数据网络基础设施、IT设备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现在全球电子竞技产业的发展迎来了从1998年开始的第二轮产业浪潮,世界电子竞技产业的中心由韩国转移到了中国。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电子竞技表演赛中,中国队在LOL和AOV项目中夺得冠军拿到金牌,18年和19年的LOL全球总决赛中LPL赛区击败LCK赛区夺得两连冠,2020年即将进入杭州亚运会,意味着中国电子竞技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电子竞技产业链的中心是电子竞技职业赛事,围绕着赛事整个产业链包括:赛事上游的游戏研发、发行厂商; 赛事中游的赛事主办方、承办方,电子竞技俱乐部;赛事下游的媒体和直播平台;

当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今的科技水平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之而来的是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特殊儿童数量的增加。那么如何让这些特殊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就成为摆在我国教育发展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就对当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和现存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进行简单的了解。 关键词:特殊儿童特殊教育现状措施 特殊儿童在我国人口数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特殊儿童的在心理与生理方面与普通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那么对待特殊儿童我们就不能采取普通的教育方式,而是要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特殊教育。要想让特殊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并惠及到每个特殊儿童,这就需要以教育部门为主干力量,民政、卫生、残联等多部门密切配合,并且还要积极的发展社会的力量来形成我国特殊教育的办学渠道。 1 特殊儿童与特殊教育 所谓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情绪、肢体、行为语言等方面与一般的儿童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在我国特殊儿童主要是指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着各种缺陷的儿童。为了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而特别设计的教育。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着一些共同点,普通教育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在特殊教育中也能适用,但特殊教育也有着特殊的一面,它除了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应该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在我国特殊教育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开办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的学校内设置特殊教育班和在普通学校的班级中进行随班就读。目前第三种的特殊教育方式在我国较为普遍。 2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状 在我国,特殊儿童教育隶属于现行的教育体系,一般情况下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级中等以上教育,但是目前的教育立法体系中仍然缺乏单独的残疾人教育立法而且法律的执行力还不够,这就导致了现存的立法层次还难以发挥相应的效力,特殊儿童的教育权也得不到充分的保证。根据《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的教育实施是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的体制,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要远远的低于普通儿童教育,这就存在着不教育经费不公平的现象。另外,家庭教育也在特殊儿童教育的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家庭作为儿童,尤其是特殊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对掌握孩子的心理与情绪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应当在教育系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和作用,承担起特殊儿童特殊教育和发展的重要责任。 3 特殊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特殊儿童教育虽然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教育范围和质量也得到了相

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某乡镇位于上高西部边陲,,属于典型的农业之乡。乡农业以产 粮、药材、种植和猪、鱼养殖业为主。乡镇企业以建筑、养殖、药材业为主. 我们下乡调查,我们参观了他们的中学。一栋三层楼的教学楼和几间教师住房互相对峙,两座建筑之间便是简陋的黄泥操场??这也是孩子们唯一的活动场所。这就是芬水中学给我们此行留下的第一印象。据了解,在湘乡地区比这更破旧更贫困的学校还有很多,这所中学只是所有贫困学校的一个缩影。 在接下来的几天中,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以及在学校给当地小孩上课,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眼睛里满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盼。听到的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们是渴望知识的,村里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但一些客观现实又使我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造成了人才的流失。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思想有了极大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在跃南村采访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80%的家庭将孩子的教育费用作为自己未来几年内的最重要支出。在资金比过去有了保障之后,我们支持农村教育以不仅仅是财力上的帮助,还应是教育人才和教育观念上的帮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同样需要做人的道理、适应时代发展的观念和大局观。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支持农村的教育事业! 通过走访调查,我们发现当地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很多,这些问题存在的同时,也决定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结构失调,教学质量严重滑坡。 我所调查的中学,共有老师35个。其中20岁?25岁的老师占总比例的25%,28岁?45岁的已婚老师占总比例的55%,临进退休的老教师占总比例的20%。民办教师占总比例的80%,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老师还不到总比例的20%。绝大部分教师不会英语,不懂微机操作,带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老化,很多学校不能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全面开课,教育质量得不到保证。我在给当地学生上课时发现,他们几乎是不说普通话的,就连上课回答问题都是用家乡话,我问他们老师上课时说的是什么时?他们告诉我,很少有老师说普通话。我们在进行培训时,他们学校正好有一名英语老师在给一些学生进行补课。那个老师在进行英语发音时竟然也是一口的乡音!

如何改变贫困地区艺术教育薄弱的现状

如何改变贫困地区艺术教育薄弱的现状2012-04-17 13:13:05 来源:中国民族报作者:钱丽花点击:次 发表评论| 只看新闻图片| 字号T|T | 分享到: 日前,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部分贫困地区音体美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对贵州、广西、青海等中西部内陆经济不发达省区47所学校的2066名学生和47名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贫困地区专业的艺术教师也相当缺乏,往往任教的都是非专业艺术教师。 日前,中国扶贫基金会发布了《部分贫困地区音体美教育状况调查报告》。该报告对贵州、广西、青海等中西部内陆经济不发达省区47所学校的2066名学生和47名校长进行了问卷调查。报告显示,贫困地区超过90%的农村学生表示喜欢上音体美课程,而学校音体美教育资源匮乏的现状远远跟不上学生需求。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绝大多数学生连最基本的音体美学习用品都没有。其中,学生音乐用品的拥有情况更不乐观,八成学生无音乐用品,而拥有量最多的乐器是较简单的口琴和笛子,却也占不到总人数的10%。 记者曾经采访过一个在京举办的民族地区优秀青年乡村教师文体培训班,来自民族地区的多位艺术教师也反映了同样的问题——学校的文体设施基本没有,有的学校有篮球架却没有篮球;有的学校音乐教学设施只有一台老式录音机;有的学校美术课所用的彩色粉笔都较为缺乏…… 此外,贫困地区专业的艺术教师也相当缺乏,往往任教的都是非专业艺术教师。在有的学校,一名艺术教师包揽了音体美所有的课程,学生学什么完全看老师本人的兴趣,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也简单得让人担忧。就如中国扶贫基金会秘书长助理陈洪涛介绍,在受访学校调查时发现,美术课基本上是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学生简单临摹;音乐课成了流行歌曲的教唱课;体育课要么是集合整队跑跑步,要么是“一个哨子一堂操”。再加上一些地方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认为是“副课”,经常为“主课”让路,艺术教育几乎是名存实亡。 硬件上的文体设施匮乏,软件上的专业师资不足,让艺术教育成为贫困地区教育中的一块“短板”。而贫困地区艺术教育的薄弱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东西部的教育差距,使贫困地区的农村学生在将来的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引导各地中小学彻底改变“主课”与“副课”的观念。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投入力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步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落后现状。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张林林 现在的教育,当然重点是当前的农村教育课程改革,存在的种种问题,实在不容乐观,我们先看看以下几个问题。 一、把教学大纲改成了课程标准,不同的仅仅是名字。在我们老师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往往都是把课程标准抄在前面,笔者从事农村教育也近二十年了,从抄教学大纲到抄课程标准,其改革仅仅是改变了名字罢了。如果要问为什么,得到的答复无外乎是:管他的,只要上面来检查时有就行了。忙于应付检查,这是其一。如果你问及什么是课程标准,他与教学大纲有什么不同,我相信,你不会得到太大的满意。不理解课程标准,这是其二。 二、把应试教育变成素质教育,不同的仅仅是形式。应试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应付考试的教育。而素质教育则是指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它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在当前的教育中可畏是沸沸扬扬,然而这个时代必须的产物却在应试教育这位老前辈面前被碰得满面创伤。你瞧瞧,有多少学校不是在高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走着的仍然是应试教育的路子。因为上面检查学校的成绩,首先看的是竞赛拿了几个奖次,升学考了几个重点,成绩靠前了几位。素质教育嘛,在他们眼中,不过形式而已。 三、教育公平仅仅是口号,城乡存在的仍然是差距。如今,上自中央,下到地方,我们都会听到一个声音:教育要公平,缩短城乡教育差距。但城永远是城,乡也终究是乡,要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不仅是现在,就是在将来,也可能只是口号罢了。因为城镇差教师,实行招考,农村大量的优秀教师便应试而走。横观当前乡村学校,其现状是学生在减少,教师在变老,今天修新楼,明天长荒草。究其原因,一是农村教育人才资源的流失,教师走了,学生也就走了;其次是政府不切实际的盲目投入,对一些本将拆点的地方,为了某个领导或是某位大款而大兴土木,而结果学生仍然没留住,最终剩下的是孤零零的一幢教学楼在风雨中哭泣。 要改变当前农村教育现状,我认为还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政府拿出点诚意,别只成天介的高喊提高教育质量,要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饮。要提高教育质量,首先你得有发展教育的场地,别只认为修了多少教学楼就是对教育的全面投入,相关配套设施你也得跟上吧。别认为给一个塑胶模特穿上了衣服,他就会变成人了。别总是中央领导看见了学生自己中午煮饭了,就全国上下,大小学校,校校有食堂,人人有午餐,规定时间见成效。就是孙悟空,你也得给人家拔毛的机会吧。何况那是学生食堂,学生餐厅,而不是一两个人吃饭的地方,一两个月能完成得了的吗?但那是命令:没,教室也得改,这是硬任务,至于学生上课的地方,学校自行解决。我们得承认,现在不少农村学校是有多余的教室,但这也不泛缺少教室的学校吧?改就改呗,但你也总得预拨点经费吧,不然,拿什么来改呢。就算是任务吧,可学生上课的地方都无法保障,教学质量的提高岂不是空口白话? 二、教育行政部门来点实际,别只玩一些花样的检查,要知道,平时的督导比临时的检查更有价值。作为教育的直接领导,我们理解你们很忙,也许平时抽不出时间,只好在年终组织相关人士突击检查。但你又发现没有呢,你检查

不同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和学生受教育情况的调查和研究

不同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和学生受教育情况的调查和研究 杨帆追梦队 调查小组系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具体成员有: 队长:戚泽万 本队成员:胡勇,彭宜配,向桦 内容摘要: 中国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和学生受教育情况很低的问题,一直为社会所关注。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同时也是利用暑期更好地了解中国农村教育资源现状和学生受教育的情况,我们组各组员考察了各自家乡的农村教育资源和学生受教育的情况,深感农村教育资源存在诸多问题

并已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本调查报告拟对目前表征明显的有关农村教育资源缺乏和学生受教育低下问题作以研究,以引起更多人士和有关部门的关注,共同为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字:教育资源学生受教育情况调查研究 目录 1.导言 (2) 1.1选题背景 (5) 1.2选题目的及意义 (5) 2.重点研究的问题 (6) 3.实践调研结果分析 (6) 3.1 关于教师的配置情况 (7) 3.2 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基础设施 (8) 3.3 学校的升学率 (10) 4.结论与建议 (11) 4.1 实践调查结论 (11) 4.2 建议 (12) 5.结语 (14) 一.导言 目前我国在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广大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教育经费严重短缺;各个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偏远地区的教育状况更为糟糕,适龄儿童就学后的巩固率较低,学生中途退学现象严重。目前我国的农村教育主要是基础教育,其规模是城市基础教育的两倍,

它所得到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却还不到城市的一半。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但近几年国家实行学费全免制度,这一制度使得广大学生上学更容易。虽然上学的钱解决了,但是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似乎还是不容乐观。教育资源缺乏,学校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好。 由于教育经费与教育资源的奇缺,农村地区的孩子们不像城市里的学生那样幸福地坐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而且还有空调。城市里的学校有很多优秀的教师和先进的实验设备,但农村的学校就只有很破旧的座椅凳子,而且其他设备一无所有,这就导致农村的学校升学率很低。 农村体育教学的现状: 1、师资配备不齐,体育课时不足。由于体育不是考试科目,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大多由老弱病残者担任。这些人非体育专业毕业,不懂得体育教学规律,身体素质差,在体育活动中根本起不到示范作用。大多数农村小学没有专任体育教师,体育课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课教师代课。尽管每周安排2—3节体育课,但常常被其它学科以各种理由占用。临近考试,体育课就理所当然地被瓜分。课间操和课外活动,则是学生自由活动,没有教师统一

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分析报告

2013省特殊教育学校智障教育学前骨干教师培训 笔记整理(一) 培训时间:2013年11月14日上午 培训地点:市新东吴珍珠大酒店会议厅 主讲人: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谈秀菁 题目: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容: 一、特殊儿童早起教育的意义 当代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表明,学前期是个体的社会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时期,个体在这一时期如果得到科学、适宜的教育,将对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大陆有残疾人约8296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其中,0-5岁的学前残疾儿童有141万。 ?中国每年出生2000万新生儿,每年新增加26万新生缺陷儿。 ?尽可能及早诊断与鉴定出儿童的第一性缺陷,并采取医学的、心理的、教育的手段对儿童可能发生的任何第二性缺陷进行预防、矫正和补偿,可以更好地克服或减轻残疾造成的不良后果。 ?有特殊教育专家计算出:“如在早期干预中使用1元钱,那么将会在残疾儿童学龄时的教育中节省7元钱,也就是说早期干预既可减轻残疾幼儿的不良后果,又可使他们在日后的教育中减少困难和节约经费。” ?据英国的研究表明:经过早期良好的教育训练,“母语为英语的有阅读困难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占儿童总数的25%,到小学一年级时这一数字降低为5%;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的学生有困难迹象的儿童在幼儿园时占学生总数的40%,到小学一年级末时降为9%。” 二、我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 ?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对2.7万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实施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资助700 名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资助3000名聋儿免费佩戴助听器。

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最新】我国农村教育现状分析 _年7月_日至7月27日,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_50亩,住户面积_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_名.村固定资产_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听村里的领导介绍,村里的主要收入于种植业,其中_0亩果园收益可达每亩4000元左右,而辣椒更是达到了每亩10000元.但当我们问到村中是否有自己的企业和项目时,村里领导向我们道出了苦衷:数年前曾有一木器厂,在村里投入生产,但不到3年,木器厂就因接连亏损而在村中消失,而其后的几次上项目的想法,都因缺资金少技术(尤其是少技术少人才)而夭折. 人才.教育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在其后几天给孩子们上课的过程中,这个烙印日渐加深. 学校并不算大,还算明亮的教室和尚未残缺的课桌,与偏远山区相比,以令孩子们满足.但与我从小生活的城市中的小学已有着天壤之别.仅从每天上完课孩子们必须将自己的凳子搬回家来说,这的学习环境并不能用一个好字来形容.但孩子们那对学习特有的热情和认真把我深深的感动了,他们几乎想要我们在5天之内把所知道的所有知识都教给他们. 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他们都很想成为大学生成为科学家,对外面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憧憬.但当我问他们以后回不回来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沉默了.也许是还是小学生的他们尚未明白我这个问题的含义,也许是一直以来伴随他们左右的考大学,去大城市的话影响着他们.没有一个孩子表示自己将回到自己的家乡. 人才.教育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回荡着. 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某省重点中学有一位来自穷山村的学生,学习非常用功.他的床头贴着一句激励自己学习的话,只有九个字:别忘了!你是农村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