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句子翻译

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句子翻译

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句子翻译
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句子翻译

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句子翻译

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翻译:孔子说:“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人常乐,有仁德者长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子贡问道:“是否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孔子答:“那大概就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而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施加在他人的身上”

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翻译: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翻译: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9.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翻译: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1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翻译:不合符礼教的话不能看,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听,不合符礼教的东西不能说,不合符礼教的事不能做

11.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翻译: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1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翻译:仁德很远吗?我想要为仁行善,那么仁德就自然而然的到了

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翻译: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

1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翻译:(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15.道之以政, 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翻译: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1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翻译:当权者自己品行端正,不发命令,政令也能贯彻自己行为不检点,即使三令五申,老百姓也不会听从

17.有教无类

翻译: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

1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翻译:坚持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

22.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翻译: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2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翻译::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翻译: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实的人交朋友、与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有益处;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谗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

25.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翻译: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2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翻译:人如果不讲信义,那怎么可以呢?

27.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翻译: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应该是这个意思

2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翻译: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一个军队的主帅可能被夺去,但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不可能被夺去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翻译:到了寒冷的冬季,才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31.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翻译: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翻译:一个做工艺的人,要想把工作做得完善,应该先把工具准备好

3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翻译:宰予大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的木头不堪雕刻粪土的墙面不堪涂抹!对于宰予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好责备的呢?”又说:“起初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如今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却还要观察他的行为这是由于宰予的事而改变

3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翻译: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35.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

翻译: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的文化,勤奋敏捷地去寻求来的啊

36.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翻译: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3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翻译: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你们不要因为我的年龄比你们长一些就受拘束而不敢说话(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冉有,你怎么样?”(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各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振兴礼乐教化,那就只有等待贤人君子了”“公西华,你怎么样?”(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曾晳,你怎么样?”

(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说的志向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呀!”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晳最后走曾晳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晳)说:“你为什么笑子路呢?”(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理让,可他的话却一点不谦让,所以笑他难道冉有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和诸侯会同之事,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谁能来做大事呢?”

3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遇事不迷惑,五十岁就明白了有些事不能为人力所支配,六十岁时可以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又不超出规矩。

《论语》选段翻译(中英文对照)教学内容

《论语》选段翻译(中英文对照)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Confucius said,“A man with lofty ideals or humane man never gives up humanity to save his life, but may sacrifice his life to achieve humanity.”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Confucius said,“The wise enjoy water, the humane enjoy mountains. The wise are active, the humane are quiet. The wise are happy; the humane live long lives. ”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Lin Fang asked about the essence of the rites. Confucius said, “A very significant question! The rites should be performed in a frugal way rather than in an extravagant way. Funerals should be held with grief rather than with pomposity.”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Confucius said,“One should worry not about having no official position, but about having no prope r qualifications. “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One should not seek to be known to others, but seek to acquire the qualities worthy of being known.”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Confucius said,“He who does not think of the future is certain to have immediate worries.”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责远怨矣。” Confucius said,“One can keep hatred and grievance away by putting more blame on oneself and less on others for any fault.”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Confucius said,“A fault that is not amended is a real fault.”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乎,如礼何?” Confucius said,“What difficulties would there be if a state was governed with the rites and decorum? What use would the rites have if a state was not governed with the rites and decorum?”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Confucius said,“What is there for me to observe of a man if he is not broad-minded when he is in high position, not reverent when he is performing the rites, and not sad when he is in mourning?”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Confucius said,“A gentleman who studies the classics extensively and restrains himself with the

《论语》十则英文翻译

《论语》十则英文翻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The Master said, To learn and at due times to repeat what one has learnt, is that not after all a pleasure? That friends should come to one from afar, is this not after all delightful? To remain unsoured even though one’s merits are unrecognized by others, is that not after all what is expected of a gentleman?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Master Tseng said, Every day I examine myself on these three points: in acting on behalf of others, have I always been loyal to their interests? In intercourse with my friends, have I always been true to my word? Have I failed to repeat the precepts that have been handed down to me?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 节之,亦不可行也。 Master Yu said, In the usages of ritual it is harmony that is prized; the Way of the Former Kings from this got its beauty. Both small matters and great depend upon it. If things go amiss, he who knows the harmony will be able to attune them. But if harmony itself is not modulated by ritual, things will still go amiss.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 从心所欲,不逾矩。” The Master said, At fifteen I set my heart upon learning. At thirty, I had planted my feet firm upon the ground. At forty, I no longer suffered from perplexities. At fifty, I knew what were the biddings of Heaven. At sixty, I heard them with docile ear. At seventy, I could follow the dictates of my own heart; for what I desired no longer overstepped the boundaries of right.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The Master said, If the ruler himself is upright all will go well even though he does not give orders. But if he himself is not upright, even though he gives orders, they will not be obeyed.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The Master said, Even when walking in a party of no more than three I can always be certain of learning from those I am with. There will be good qualities that I can select for imitation and bad ones that will teach me what requires correction in myself.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Confucius said,“When you go out of your home, behave as is you were meeting important guests; when you are using the common people’s labor, behave as if you were

第二单元论语十则练习-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1 《论语》十则 一、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有道而正.焉正:正确。 B.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了解,知道。 C.愿无伐善,无施.劳施:表白。 D.知者动.,仁者静动:活动。 项,修正;B项,同“智”,聪明、明智;D项,活跃。 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可谓好学也已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饭疏食、饮水 D.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项,“已”通“矣”。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就有道 ..矣 ..而正焉 B.乐亦在其中 C.敝之而无憾 ..克己复礼 .. D.一日 项,古义:有道德的人。今义:有办法。C项,古义:不觉得可惜。今义:没有遗憾。D项,古义:一旦,表示假设。今义:一天。 4.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4)及其壮也,,。 敏于事而慎于言(2)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3)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二、阅读能力培养 (一)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第5~8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愿:愿意。

B.敝.之而无憾敝:破,坏。 C.愿无伐.善伐:夸耀、炫耀。 D.颜渊、季路侍.侍:侍奉。 项,侍:站在身边侍奉。 6.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少者怀之 B.愿闻子之志 C.敝之而无憾 D.择其善者而从之 、C、D三项中“之”均为代词;B项中“之”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盍各言尔志?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何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 (2)(我的志向是)老人使他安于我的奉养,朋友使他信任我,少年人使他怀念我。 8.孔子的回答体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志向?(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大意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9~10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治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9.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子贡属于。 指长于应对辞令、办理外交。“政事”指管理国家,从事政务。“文学”指博学文章。第一段文字中的“回”即第二段文字中的“颜渊”,从他在孔子和子贡心目中的地位可以看出,颜渊德行高。从第一段文字看,子贡善辞令,善知人,应属“言语”一类。 言语 10.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 ,特别注意第一段文字中“吾与女”和第二段文字中的“我与尔”,作为老师,孔子把自己和弟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承认自己的不足,用以教化弟子;说弟子和自己修养一样高,用以勉励弟子。 ,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谁更强些?”子贡回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 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能知道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孔子说:“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啊!” 孔子对颜渊说:“有用我的,我就将此道推行于世,没人用我的,我就将此道藏在自己身上,恐怕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 三、表达能力提升

名著阅读《论语》考试必备

名著阅读《论语》考试必备 名著导读《论语》检测题 一、填空: 1、《论语》成书于__________之际,是一部____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2、孔子,名____,字_____,_____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_______,政治上主张_______,鼓励人们_______,即“出来做事”。开_____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_______人,身通六艺者_______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答案:1、春秋战国语录门人再传弟子中庸孟子大学 2、丘仲尼儒仁礼治入仕私人三千七十二。 二、翻译、背诵与理解:(课本中出现的例句)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译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便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取那些优点而效法,把好的言行记在心里;对于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进行反省,如果自己身上也有,就立即改去。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译文:自己想要立身,从而使别人立身,自己想要通达从而使别人通达。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译文:努力学习,坚持不懈,教导别人从来不知道疲倦。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不深入思考,就会迷惑;[但]只是去空想而不去学习,那就危险了。” 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经常局促忧愁。 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译文:看见贤德的人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而内心自我省察。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译文:一个国家的军队,可以使他丧失主帅;一个小小的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改变自己的志向。1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译文: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首先一定要把工具磨锋利。 三、模拟题: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论语季氏》)★译文: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⑴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⑵从交友有益的角度来说,你认为孔子弟子中哪些人比较适合做自己的朋友?★答案:1、⑴孔子所说的择友的标准是正直、诚实、博学多闻。⑵示例:颜回颜回虽然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艰苦,却能忍受困苦,不为物质所累,自得其乐,始终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宁。以颜回为友,能够让自己也拥有一颗淡然的心,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快乐地生活。

苏教版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苏教版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陈情表》 1、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亲自抚养。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 3、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手捧召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病日重一日,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5、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祈望陛下能体恤我愚拙至诚之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因此侥幸,最终得以安度余年。 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谨此上表禀告。 7、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8、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我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9、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10、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我全部用表章上报,加以推辞不去就职 1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过分承蒙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 12、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因此我诚挚的内心实在是不忍废弃奉养祖母而远行。 《项脊轩志》 1、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又过了两年,我因久卧病榻,心情无聊,于是叫人再次整修南阁子,式样与以前稍有不同。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庭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在她去世那一年亲手栽种的,现在已长得高大挺拔,像伞盖一样了。 3、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簌有声。 借来书放满了架子,在这里安居休息,长啸或吟唱,静静地独自坐着,可以听到自然界的所有声音。 4、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等到叔父伯父分家了,室内外添置了许多小门,到处都是。 5、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然后用墙隔离,一共变动了两次。

论语的 英文翻译

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If a man keeps cherishing his old knowledge, so as continually to be acquiringnew, he may be a teacher of others.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Learning without thought is labour lost; thought without learning isperilous.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He was of an active nature and yet fond of learning, and he was not ashamed to askand learn of his inferiors.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They who know the truth are not equal to those who loveit, and they who love it are not equal to those who delight in it.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The silent treasuring up of knowledge; learning withoutsatiety; and instructing others without being wearied -- which one of these things belongs to me?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When I walk along with two others, theymay serve me as my teachers. I will select their good qualities and follow them, their bad qualities and avoidthem.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The Master said, "They who know the truth are not equal to those who love it, and they who love it are notequal to those who delight in it." 二. 于君子 1.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The philosopher Tsang said, "I daily examine myself on three points:-whether, in transacting business for others,I may have been not faithful;-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may have been not sincere;-whether I mayhave not mastered and practiced the instructions of my teacher." 2.子曰:“ 君子不重,则不威 ;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The Master said, "If the scholar be not grave, he will not call forth any veneration, and his learning will not besolid. "Hold faithfulness and sincerity as

高中语文选修《论语十则》导学案教师版

精品文档 . 《论语》十则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儒家、道家两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如“仁”“礼”“义”“孝”“道”“自然”“无为”等,并能有自己的体会。 2.对儒道两家学说的影响及其互补性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二、补充材料 1.作家作品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从小就对“礼”感兴趣,年轻的时候便精通“礼”,曾到东周向老子问“礼”。孔子30多岁就已经很有学问,在诸侯国中有了一些名气。35岁时,为避鲁国内乱,孔子去了齐国,齐国不能用他,他又回到鲁国。在他50岁的时候,鲁定公起用他,并逐渐器重他,他在政事上很有作为,在外交斗争中也取得了成功,鲁国的风气很快大有改善,这是孔子政治上最得意的一段时期,大约有三四年的时间。但鲁定公最终懈怠于政事,对孔子等人也轻慢起来,孔子见机而作,带上学生开始周游列国。14年后,孔子返回鲁国,致力于整理文献和教育弟子,以此而终。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较为全面地保存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2)《论语》共20篇,是对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论语”这一书名的由来,据《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开头部分摘取的两三个字,并没有特别的意思。 2.背景材料 春秋时期,西周那种邦国分封制度(周天子分封诸侯,各诸侯国朝奉周天子,为王室效力)已被打破,周王室地位衰微,无力掌控、约束各诸侯国。各诸侯国致力于武力征伐,争强图霸。天下争战不断,动荡不安。春秋后期,诸侯国的数量已大大减少,只剩下十几个。而诸侯国内部的矛盾又凸显出来,不少诸侯国的国政被国内公族、卿大夫掌握,公族、卿大夫和国君之间矛盾尖锐,甚至出现了国君被逼出逃、臣子弑君篡国的事情。 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关于为政,孔子最看重的是“礼”。所谓“礼”,不仅指日常生活中、宗庙祭祀活动中的礼仪、礼节,还包括个人行为规范以及人与人之间、各个阶层之间所应遵循的规范。在孔子心目中,西周的“礼”已经很完备了,因此他主张取法周礼。从这种思想出发,孔子认为为政应以“正名”为先,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臣父子各守其“礼”,社会则能重新走上正轨。很显然,孔子“正名”的思想,是鉴于当时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的现实而阐发的。孔子也讲“仁”,不过“仁”更是作为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而提出来的。对于从政者,他提出要“爱人”,要“身正”,即讲求“德治”。 三、字词梳理 1.识字注音 论.语()踰.矩()盍.各言尔志()轻裘.() 曲肱.而枕()戚.戚() 2.通假字 (1)可谓好学也已.()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3.古今异义 (1)敝之而无憾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日 ..克己复礼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词类活用 (1)就有道而正.焉()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4)知者动.() (5)饭.疏食、饮水() (6)克己复.礼为仁() (7)戒之在得.() 5.特殊句式 (1)敏于事而慎于言()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四、导学问题 1.基本理解: ○1如何评价子路、颜渊、孔子的“言志”? 三人“言志”的语言显示出他们不同的个性。子路抢先回答,急躁而不谦让,神情、个性跃然纸上;颜渊则表现出温文、舒缓的儒雅风度,内容上显示其极其重视德行修养,语势上显示出他是一个谦谦君子;孔子态度庄重,语调舒缓,完全是长者风范。“言志”的三句话简明、精确、含蓄而内蕴丰富,极具启发性。 ○2如何理解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志向? 孔子的基本思想就是“仁”,就是为了人类生活所确立的最基本的和最高的道德准则,也就是以仁爱的精神协调人际关系,并由此解决社会问题。男女老少,每个人平等相处,安分守己,这是孔子所主张的最高的理想境界。 ○3孔子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的这句话是从君子的人格修养上来说明智者与仁者各自所具有的不同的品质特征的。“知者乐水”,是因为水具有川流不息的动的特点,这同智者捷于应对、敏于事功的精神品质相类似,能够引起智者精神上的共鸣。同样,“仁者乐山”是因为山屹立不动、宽厚育物的静的特征同仁者宽厚爱人、沉着稳健的品质有相通之处,能给仁者带来精神上的喜悦。 2.深入理解: ○1请结合孔子的经历探究他为什么主张“慎于言”。

必修五文言文句子翻译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2、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5、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7、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8、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9、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10、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11、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12、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3、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14、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15、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 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16、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7、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1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19、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 20、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21、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2、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zhài). 23、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不信,适足取辱耳。 24、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6、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27、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28、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9、去以六月息者也。 30、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2、之二虫又何知? 33、彼且奚适也? 34、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35、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36、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37、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38、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39、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高口译11大经典句和部分论语翻译

高级口译翻译11大经典句 1、leave sb the choice of … or …要么…,要么… ★(选择类经典句) Our cruel and unrelenting enemy leaves us the choice of brave resistance or the most abject submission。 敌人冷酷无情/铁石心肠,我们要么顽强抵抗,要么屈膝投降。 The age of 30 s leaves you the choice of marriage or remaining a bachelor。 年过三十,要么成婚,要么单身。 2、be the instrument of sth引来某事物的人或事★(使动类经典句) The eyes of all our countrymen are now upon us, and we shall have the blessings and praises, if happily we are the instruments of saving them from the tyranny meditated against them。 全国同胞都在关注我们,如果我们有幸能够拯救他们脱离强加于身的暴政/把他们从强加于身的暴政中解救出来,那将得到他们的祝福和赞颂。 他所建立的组织最终使他垮了台。 The organization he had built up eventually became the instrument of his downfall。 能够让你幸福,我愿意付出我的一切。 If I can be the instrument of your happiness, I will sacrifice all my belongings。 3、it was the memories of追溯到… ★(回忆类经典句) Perhaps it was the memories of the 1964 Tokyo Olympics and the 1988 Seoul Olympics, which were considered turning points in their nations' development。 追溯到1964年东京及1988年汉城举办的奥运会,可能分别被视为日韩两国发展的转折点。 4、on the premise / ground/ prerequisite/ proposition/ hypothesis/presupposition that 基于一个前提… ★(假设类经典句) 中国政府在宣布实行和平统一的方针时,是基于一个前提,即当时的台湾当局坚持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The Chinese proclaimed/declared to adopt/implement the policy of peaceful reunification on the premise that the then Taiwan authorities maintained that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in the world and Taiwan is only one part of China。 Advice to investors was based on the premise that interest rates would continue to fall。 对投资者的建议是以利率会继续下跌为根据的。 5、be bound to必定…;一定… ★(意愿类经典句) 西部大开发一定能成为沟通世界各国和中国的一座桥梁,促进中国和世界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The Great Western Development is bound to be a brid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rest world, promoting the comm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China and the world at large。 Just wars are bound to triumph over wars of aggression。 正义战争必然要战胜侵略战争。 6、a matter of sth/doing sth与……有关的情况或问题★(描述类经典句) Considering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made by the same man eight years apart. “Eventually, being 'poor' won't be as much a matter of living in a poor countr y as it will be a matter of having poor skills。”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六论语十则教学参考

14 ( ( 《 《 《 《论语》十则教学参考 文化背景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从小就对“礼” 感兴趣,很年轻的时候便精通“礼”,曾到东周向老子问“礼”。30岁出头,孔子就已经很 有学问,关于如何治国有自己的主张,在诸侯国中有了一些名气,并开始有了一些弟子,35 岁时,为避鲁国内乱,孔子去了齐国,齐国不能用他,又回到鲁国。后来,他门下的弟子开 始增多。在他50岁的时候,鲁定公起用他,并逐渐器重他,他在政事上很有作为,在外交斗 争中也取得成功,鲁国的风气很快大有改善,这是孔子政治上最得意的一段时期,大约有三 四年的时间。但是鲁定公终于懈怠于政事,对孔子等人也轻慢起来,孔子见机而作,带上学 生开始周游列国,他到过卫、陈、蔡等国,各国君主都很尊重他,甚至忌惮他,但没有人能 用他,有一次他还差点死于非命,但是他始终怀抱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肯屈就。 年后,孔 子返回鲁国,致力于整理文献和教育弟子,以此而终。 《论语》共20篇,是对孔子言行的记录,出于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之手。“论语”这一 书名的由来,据《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 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的篇名是从各篇开头部分摘取的两三个字,并没有特别的意思。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较为全面地保存在《论语》一书中。 子的思想核 心是“仁”。关于什么是“仁”,《论语》里并没有集中、全面的解说,而是散见于各章里 的有关解说,且往往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而发的,其侧重点各不相同,层次也有高 下之分。下面是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语录。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 在家无怨。”(《颜渊》)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 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 也》)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子路》) 综合以上的语段看,“仁”是“全德”,是个人修身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分析起来,“仁” 有这样几层内涵: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人之天性是“仁”的根基,由此而往,对别人也怀 有爱心;去除私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一举一动,使言行举止符合“礼”;“仁” 表现在政事活动上,则要求仪容、态度庄重、恭敬,做事认真、谨慎,对人讲究信用,并能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尽力成人之美,而不做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所以,“仁”并不止步于 道德自我完善,还要求“仁”发之于外,在社会生活中乃至政治层面上都要发挥有益的效用。 “仁”有时还可以超乎一般性的道德评价,如《宪问》:“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 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如其仁!如其仁!’”管仲辅佐桓公,没有动用武力,就多次会合诸侯,维持了较长时间的 和平,使百姓免于战乱。在孔子心目中,这是“大仁”。 孔子曾周游列国,热心求仕,可在道德完善和从政这二者之间,他似乎更在意前者。如 他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里仁》)又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正 因如此,他在不为当政者所用时,甚至在有生命危险时,都能泰然自若,精神和悦。

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吴玉梅 【教学设计】 因《论语》的年代已久远,对学生而言,要理解透彻文句是比较深奥困难的,因此必须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对《论语》进行思想上的解读。可由教师从《论语》中概括出几点与生活、现实相关的要点,要求学生分组进行透彻的学习和领会,如“小人与君子”、“学习的方法”、“教育的理念”等等。 教材分析: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必须阅读古诗文名著名篇。《论语》是在中国文化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学说是儒家学说之一,这部经典《论语》从它诞生起就是读书人求仕做官的必修课本,是知识分子的思想言行基础,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内容包括伦理道德、教育体制、民间习俗等方面的思想。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就有必要读一读《论语》。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并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论语片段,因《论语》的年代已久远,对学生而言,要理解透彻文句是比较深奥困难的。 教法设计:讲解启发、探究梳理、拓展延伸 学法指导:诵读、积累与领悟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把握语义基础上,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1.诵读法。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讨论评点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目标: 1.读《论语》知儒家思想。引导学生了解并走入《论语》,通过诵读文言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3.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体验并追求理想的学习境界和高尚的人格品 性。 教学重点: 1. 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高二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高二必修五重点句子翻译 泰兴市济川路高级中学高二语文组:蔡德培 《陈情表》 1、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祖母刘氏可怜我孤单弱小,亲自抚养。 2、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分又浅,很晚才得到儿子。 3、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手捧召书马上赶路,只因刘氏的病日重一日,想姑且迁就私情,但是报告申诉又得不到准许。 4、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只因为祖母刘氏已像接近西山的落日,只剩一缕将断的气息,生命十分危险,已经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5、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祈望陛下能体恤我愚拙至诚之心,满足我微不足道的心愿,或许祖母刘氏能因此侥幸,最终得以安度余年。 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怀着像犬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谨此上表禀告。 《项脊轩志》 1、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又过了两年,我因久卧病榻,心情无聊,于是叫人再次整修南阁子,式样与以前稍有不同。 2、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庭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在她去世那一年亲手栽种的,现在已长得高大挺拔,像伞盖一样了。 《报任安书》 1、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2、而世又能与死节者比,特以为智穷罪极,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3、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 4、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 也。 人之常情都是爱惜生命、厌恶死亡,顾念父母妻儿的,至于被道义激发的人就不是这样了,是因为他们有不得已的地方啊。 5、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 采不表于后也。 我忍辱偷生,被除关污秽的牢房里而不肯去死的原因,是遗憾自己的心愿尚未实现,如果平平庸庸地死去,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流传。 6、此人皆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这些人都是心情有郁结,不能行其道,所以追述往事,启发后人。 7、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也是想以此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弄通古今变化的规律,成为一家之说。 8、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 《渔父》

论语英语翻译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The Master said, "Is it not pleasant to learn with a constant perseverance and application? "Is it not delightful to 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Is he not a man of complete virtue,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though men may take no note of him?" 2.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Fair appearances are suspicious. The Master said, "Fine words and an insinuating(谄媚的,讨好的) appearance are seldom associated with true virtue."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How the philosopher Tsang daily examined himself, to guard against his being guilty of any imposition. The philosopher Tsang said, "I daily examine myself on three points:-- whether, in transacting business for others, I may have been not faithful;-- whether, in intercourse with friends, I may have been not sincere;-- whether I may have not mastered and practiced the instructions of my teacher." 4.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Personal attainment should be our chief aim. The Master said, "I will not be afflicted at men's not knowing me; I will be afflicted that I do not know men. 5.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The pure design of the Book of Poetry. The Master said, "In the Book of Poetry are three hundred pieces, but the design of them all may be embraced in one sentence -- 'Having no depraved thoughts.'"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Confucius's own account of his gradual progress and attainments. The Master said, "At fifteen, I had my mind bent on learning.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