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公文写作文种

公文写作文种

公文写作文种
公文写作文种

机关公文写作知识

-公文种类、要素及基本写法

一、几种常用公文文种、非法定性公文的使用及基本写法

(一)通知

通知是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事项的公文。通知的正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发出该通知的原因、根据和目的。二是所通知的事项部分。

1 .批示性通知。领导机关在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或者在转

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以及发布某些行政法规时可用这种通知。这类通知要写有对所批转或转发的文件的意见或评价,并分别情况表明批转、转发目的,要求和具体指示

性意见。这种批转、转发式通知,一般都写得比较简短,印在所批转、转发文件的前面,与被批转或转发的文件一起构成一个新的文件。

2 .一般性通知。上级机关的有关事项需要使下级机关知道或办理时用这种通知,如庆祝节日,成立、调整、合并、撤销某个机构,启用印章,更正文件差错等。这种通知,要交代清楚所通知的事项,如何办理,有什么要求等。

3 .指示性通知。上级机关在对下级机关某一项工作有所指示和安排,用这种通知。指示性通知的正文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开头部分写明发出本通知的意义、依据或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任

务。中间部分写通知的内容,要写明提出处理问题的原则、具体措施、办法。这类通知要求写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准确精练,

使下级机关一看就知道要求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4 .会议通知。会议通知的内容一般应具备如下要素:会名、开会时间、日期、地点、会议任务、参加人员范围、参加人数、报到时间及地点、与会人员须携带的文件材料或其他要求事项、联系人及电话等。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使用的公文。

1. 请示的基本写法。请示的正文通常由请示缘由、请示事项与要求组成。

请示缘由,围绕“为什么请示”,交代请示的原因、依据和目的以引出请示的内容。这一部分是请示事项的基础,是上级机关批复的依据。因此,必须针对性强,理由充分,语言简明扼要。

请示事项,应重点写明“请示什么”或需要上级答复什么问题。这是请示的核心部分,要写得具体、明确。对请示的问题还要提出本单位倾向性的意见和方案,供上级批复时参考选择。

请示要求,请示的结尾一般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规范用语是“妥否,请批复。”、“当否,请示。”、“现予以呈报,请审批。”

2. 请示的写作要求。一是要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

事,不要把性质不同的问题写入同一份请示中。二是不要多头请示。请示的主送机关一般是一个,不要多头请示,以免造成互相

推诿。对与请示内容有关的上级机关,可作为抄送机关。三是不

要越级行文。下级机关需要请示的事项,应按隶属关系向直接的主管上级请示。若直接主管机关解决不了,再由其逐级向上请示。如因特殊情况而又情况重大、紧急,必须越级行文时,应抄送越

过的机关。四是行文要规范。注意区别使用请示、报告、函三个文

种,不要把“的请示”写成“的请示报告”或“报告”。也不要把“函”写成“的请示”。五是用语要谦敬。请示的用语要符合身份,尊重上级,不要使用要挟、命令、催促式的口吻,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三)报告

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时使用的公文。报告属于上行文,其主要特点是:汇报性和陈述性。根据报告性质和内容,报告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报送报告。

1. 报告的基本写法。一是工作报告的写法。工作报告正文大

致包括引言、主体、结尾三部分。引言一般是概括报告的指导思想、依据、背景和报告目的等,用“现报告如下”来总领全文。主体写报告事项。包括工作的进展情况、主要作法、取得的效果。结尾写工作存在的问题,今后工作的目标、建议措施等。最后用“以上报告如无不妥,请批转执行”,若不需转发可省略结束语,

也可用“以上报告若有不当,请指正”等用语结束全文。二是情况报告的写法。情况报告中的情况多指重大情况、特殊情况、新情况。情况报告的写作侧重写清情况,并对有关问题展开分析,寻找事因,寻找对策。此类报告不需增加任何结束语。三是答复报告的开头要写清答复的依据和事项。主体写作与情况报告基本

相似,要写清情况,但必须针对上级的查询、催办予以答复。此类报告不用“特此报告”等没有任何意义的文字结尾。四是报送报告主要把报送的文件、物品的名称、件数及有关情况写清楚即可。

2. 报告的写作注意事项。一是避免夹带请示事项。报告一般

制发于工作任务完成或问题解决之后,不要求批复。因此,在报

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二是要突出重点,条理清楚。报告是陈

述性公文,需用大量的材料来说明问题,忌讳大发议论。但是材料的丰富并不等于材料的罗列堆砌,而是要经过精心的提炼和选择,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以最具说复力的最典型的材料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切忌材料零乱,使受文者无法掌握要领。三是结束语的使用要注意分寸,要与内容相适应。关于方针、政策的报告,结束语多用“请审查”;关于财经、物质方面的报告,结束语多用“请审核”;情况报告,结束语省略。

(四)批复

批复是“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时使用的公文。批复的主要特点:一是针对性。批复必须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表明态度,提出意见和办法。二是指导性。批复对下级机关请示事项提出的处理意见和办法,代表了上级机关的指示精神和决策意见,下级机关必须贯彻执行。三是简要性。批复对下级机关请示的问题,只作原则性、结论性的指示和决定,不必作具体分析和深刻阐述,用语精练简洁,行文简明扼要。

批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批复根据,主要引述下级来文的日期、编号、标题,也可以简要引用请示事项。二是批复意见,也可称作批复内容,针对请示中提出的问题,逐一做出具体明确的回答。如果同意,就写上肯定性意见;如果不予批准,一定要在否定性意见后面写明理由。三是以“特此批复”或“此复”结束用语作结尾。

(五)意见

意见是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所使用的公文。对上对下都可用。针对性、建议性、指导性是它的特点。种类分规划性、实施性、具体性意见。

1. 意见作为下行文的基本写法和格式。第一部分写行文原由。说明提出意见的原因、理由、根据,用“提出如下意见”弓I

领全文。第二部分写具体意见。表明观点、见解、态度,提出处理办

法。包括如何明确思想认识、目标、任务、原则、要求,采取什么措施,运用什么方式方法,如何加强领导,发挥组织作用,坚持正确的制度,依照什么法律办事等。一般采用分条列项的写法,或者加上小标题、数码分成几个部分。其格式与通知相同。

2. 意见作为上行文的基本写法和格式。第一部分用叙述式的

写法写明原由。这一部分是写作的重点,要将工作的情况、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阐述清楚。第二部分用

“综上原因”或“综上所述”开头,提出全文要阐明的观点。第三部分用“以上意见如无不妥,恳请上级同意”结束全文。其格式与请示相同。

意见也可作为平行文,采用函的格式和写法。

从文种的使用频率看,意见的使用频率与通知相当。

3. 意见的写作要求。撰写意见的缘由一般要有概括性;意见的见解和事项要围绕核心问题,采取夹叙夹议的方式,分条陈述。即提出、分析问题,再阐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述办法要求具体、可行。

(六)函

函是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在相互商洽、联系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时所使用的文体。函的写作与报告、请示大同小异。一般包括三部分:开头、中段、结尾。函有问函、复函之分,写法也略有不同。问函即去函,是向有关单位商洽、询问事情,是主动的;复函是对问函的答复,是被动的。

1. 问函的写法。开头,交代去函的缘由,说明去函的目的、根据、理由。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中段,是函的核心,要写明询问或商洽的内容,要写得具体、准确、条理清楚。结尾,语气要得体,常用“即请复函”、“盼复”。

2 .复函的写法。开头,写法类似批复的开头,先引述来文,但

批复是上级对下级,而复函是在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要注意语气谦虚礼貌,如称呼对方单位用“贵单位”而不用“你单位”。中段,要针对问函所商洽和询问的事情,作明确具体的答复。语气要诚恳,用词要朴实无华。结尾,不用寒暄,常用“此复”、“特此函复”等语,也可以没有结尾。

(七)决定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决定的主要特点:一是要有政策或法律依据;二是决定根据要简明扼要;三是决定事项要具体明确。

1 .知照性决定。常用的有表彰决定、处分决定、机构设置

决定、人事决定或某一具体事项的决定。此类决定的正文一般由决定缘由和决定内容两部分组成。在写法上往往开门见山,直陈

直叙,篇段合一,不分条目。知照性决定一般不作理由和意见等方面的分析,行文简短,语言精练。

2 .指挥性决定。常用的有规定性、规范性决定,指导性、

指示性决定,法令、法规、条例性质的决定以及处理问题、重要行动的决定。这类决定一般篇幅较长,说理透彻。正文由决定理由、决定内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决定理由应写明决定的根据、意义及背景,文字精当,语言概括、明确。在决定理由之后,常用“特做出如下决定”、“现决定如下”、“特决定”等承启

语,过渡到决定内容部分。决定内容是指挥性决定的核心,应阐明决定事项的具体内容、落实措施、解决办法、规定要求等。对内容较多的决定可采用分条陈述的写法,要求用语准确,行文简练,语气肯定。决定的执行要求部分有些决定有,有些决定则无,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其位置可以穿插在决定的内容部分,也可以专列一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就执行决定提些具体要求。

(八)通报

通报是用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的公

文。具有典型性、教育性的特点。根据通报内容和功用,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传达性通报。

1. 通报的基本写法。各类通报的正文写法略有不同。但一般由以下三部分组成:一是叙述事实。写明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影响等大致概况。二是分析、评议。抓住事件的本质作出评价。指出其先进事迹的精神实质,或其错误的根源和危害,达到

了解本质、掌握关键的目的。三是决定、要求。简要概括地表明对通报人物事件的态度;表彰嘉奖或批评惩戒。同时提出希望和要求。

2?通报的写作要求。一是事实要真实、典型。二是分析评价要公正、客观。通报中的分析和评价,应有一定的高度,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但必须掌握分寸,不能随便拔高或上纲上线。只有客观公正,符合政策才能收到好的效果。三是用语要准确、简洁。通报不能用描述性语言,只能用叙述、说明性的语言。在定性和处理意见等一些关键性的用语上务必准确。叙述和分析的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能写成一般的记叙文和评论文章。

(九)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大致可分为三类:综合调查报告(社情调查)、专题调查报告(研究型、总结型、探讨型、披露型)、考察报告。特点是:以事喻理,重在说明;材料求实,刻意求真;形式多样,适应性强。

在调查研究,获取大量材料数据的基础上,可以着手写调查报告。一般分为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1. 前言。包括的内容:一是说明调查的缘起和目的,即:调查什么,解决什么问题;二是说明调查的对象和范围;三是调查的经过,即:时间、地点、过程等。

常见公文文种区别

一、决定与命令的区别 1、决定在使用权限方面没有命令那样的严格限制。 2、在表达方面,命令高度简洁,只表达作者的意志。决定则既要表达意志要求,又要阐发一定的道理。 二、公告与通告的区别 1、从宣告事项的重要程度看,公告重于通告。公告是郑重地宣布重要的事项,通告是发布应当遵守的事项。 2、从宣告事项的应知范围看,公告大于通告。公告是“向国内外”,范围广;通告则是“在一定范围内”,针对社会某一方面。 3、从宣告事项的发文机关看,公告的发文机关级别高,党的领导机关一般不使用“公告”;而通告则上自中央、下到基层,无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均可以使用。 三、通告与命令、通知的区别 1、通告一般不按隶属系统逐级下达,而是直接面向内容所涉及的全体人员;命令、通知都是按管理或隶属系统逐级下达。 2、通告的告知对象大都是自然人,而不是法人(如机关、团体等)。 3、通告的内容是由发文机关以及文中所指定的单位组织实施;命令、通知里的内容,是由受文单位来组织实施。 4、通告的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而命令、通知有涉密问题。

四、通报与通告、通知的区别 其相同之处在于: 1、都是下行文。 2、其事项都是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周知的。 3、使用范围广、使用频率高。 其不同之处在于: 通报和通知都是具有沟通情况交流信息作用的告知性公文。他们的区别在于: (1)从内容上看,通知的内容是发布、转发和批转文件、安排部署工作的;而通报的内容则是具体的正反典型事例或客观实际情况。 (2)从要求上看,通知是要求办理、执行的;而通报则是要求了解情况和精神的。 (3)从制作时间来看,通知是在事前发文;通报则是事后发文。即事前通知,事后通报。 通告是公布性文件,对外的;通报和通知是单位内部的,有些还需要保密。 (4)从具体写法来看:通告、通知写的是要求,多用祈使句;通报写的是事,多用叙述句。 五、通报与决定的区别 1、目的不同:通报起着教育作用,目的是要下级机关和有关

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

如何正确选用公文文种 要拟写一篇公文,我们首先就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文种来行文? 对于公文文种的正确选用,国务院于XX年8月24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已有明确规定: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发文的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关系确定。 然而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少数拟文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还是会出现选用公文文种不恰当甚至错误的现象。为此,笔者结合一些比较典型的例子,作一下探讨。 一、所选文种应当在法定文种之列 根据《办法》的规定,目前行政机关的公文共有13种,分别是: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而“计划”、“总结”、“规划”、“方案”等则不在13种法定文种之列。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某机关一拟文人员就某一项工作起草了一份总结,并拟行文上报给上级机关,标题为“(省略发文机关)关于XX年×××情况的总结”。显然,将“总结”直接上报是不正确的。那么,我们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呢?一般的处理方法是:选用一个恰当的“载体”来行文。在上述例子中,因行文对象为上级机关,故该文可改为

《关于报送XX年×××情况总结的报告》(该稿还可直接改为《关于XX年×××情况的报告》)。而当行文对象为不相隶属机关时,则可选用“函”来做“载体”。以下如《×××(发文机关)关于报送×××试点工作阶段总结材料的报告》、《(省略发文机关)关于报送〈×××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报告》、《×××(发文机关)关于报送×××总结的函》、《×××(发文机关)关于报送XX年度×××需求计划的函》、《×××(发文机关)关于报送〈××בxxx’重点专项规划(草案)〉及编制说明的函》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由于牵涉到“报送”字样,这里需要提一下另外一个细节,参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布〈上海市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沪府办发〔1996〕3号)第十一条中的规定:“正文标题中已标明所批转、转发、印发、报送、转报、发布的文件的,不加附件说明,也不标注‘见附件’等字样”。(其他省市是否也有类似规定暂不详。) 二、文种选用应当严格遵守行文规则 关于这一点,笔者可为大家举一个例子:XX年上半年,本市某区因申请建立某产业园区,以区政府名义向市政府某部门行文,在行文时选用了“请示”文种。根据《办法》的规定,“请示”文种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但

公文文种

主要文种的写作 一、报告 (一)报告的含义。 报告是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一种上行公文。“报告”中一般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二)报告的分类 根据报告的不同用途,报告可分为汇报工作的工作报告、反映情况的情况报告、答复上级询问的答复报告、向上级提 出意见和建议的建议报告。此四类报告有时互为交叉,但各类报告的侧重点不同。汇报工作的开展情况、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绩为工作报告;而反映工作中出现的意外情况、重大事件等是情况报告;答复报告则是上级问什么则相应答什么;反映当时情况,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提出建议、办法的则为建议报告。根据报告内容的范围,还可将报告细分为综合性报告、专题性报告。 (三)报告的写作要求 报告的正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报告事项的前言或起因、报告事项的内容、报告结束语。凡报告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对报喜不报忧。在写作报告时应将报告事项的原因、经过、结果、处理办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今后工作的意见写得清晰明确、具体真实,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弄虚作假,既要有概括说明,也要有具体事例、数据;既有综合论述,也有条块分析,有些还需提出建议和意见,供上级机关参考决策。在写报告时应注意报告的内容要突出事实,主要让事实来反映优劣,不能空洞地写,写问题要具体准确;要反映实质,不能只写表面现象;根据报告的事实提出建议、意见时,应注意不要把这些建议或意见当作请示事项,要求上级批准或指示。 二、请示 (一)请示的含义及特点 请示是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一种上行公文。 请示具有以下特点: 1、请示事项一般时间性都较强。请示的事项一般都是急需明确和解决的,否则会影响正常工作,因此时间性强。 2、应一事一请示。

公文写作试题四

公文写作(四)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 1.下列文种属于法定公文的是()。 A、简报(公务信息文书) B、报告 C、总结(策划启示总结文书) D、启示(事务文书) 2.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共有()。 A、11种 B、12种 C、13种 D、14种 3.公文的读者具有()。 A、随意性 B、广泛性 C、限定性 D、专指性 4.公文写作是奉命写作,体现机关领导意图和愿望,代机关言者是()。 A、签发人 B、发文者 C、撰稿者 D、领导者 5.下列公文属同级行文的是()。 A、请示 B、通知 C、议案 D、批复 6.下列文种属于记录性公文的是()。 A、会议记录 B、会议简报 C、会议通知 D、会议纪要 7.下列公文属于指示性公文的是()。 A、通报 B、批复 C、报告 D、函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公文密级的是()。 A、紧急 B、绝密 C、秘密 D、机密 9.《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的通知》这一标题中关于“进一步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是( )。 A、发文机关 B、受文机关 C、主体 D、事项 10.下列文种行文方向一致的是()。 A、请示通知 B、批复通报 C、函报告 D、议案命令 11.写作调查报告时,一般常用()。 A、第一人称 B、第二人称 C、第三人称 D、三种人称互用 12.讲话稿正文的层次结构安排比较灵活,根据会议的中心内容安排层次,每个层次从不同的角度或侧面去论证中心论点。这种方法是()。 A、对比式 B、并列式 C、进层式 D、块块式 13.下面公文中,属于下行文的是()。 A、请示 B、函 C、决定 D、报告 14.条例在时效方面,具有()。 A、权威性 B、法规性 C、稳定性 D、限定性 15.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时使用的公文是()。 A、公告 B、通报 C、通告 D、决定 16.为便于上级领导阅读、有问必答,请示在写作时要求()。 A、全面分析 B、针对性强 C、论证充分 D、语言简明 17.无论是综合性总结还是专题总结,如果面面俱到地罗列现象,就不能说明问题,更不能提供规律性的借鉴,因此,总结在写作时要求()。 A、分析正确 B、议论充分 C、突出重点 D、具有说服力 18.由领导个人凭着良好的愿望杜撰出来的计划,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可能令人无法执行,因此计划在写作时要求()。 A、论证充分 B、条理清楚 C、内容全面 D、集思广益 19.下列公文文种中属于平行文的是()。

(完整版)常用公文写作格式及范例

常用公文写作格式及范例 一、请示 【文种说明】请示是下级向上级请求决断、指示、批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请示属于上行公文,应用范围较广泛。【模板格式】 1.标题。一般写成“关于xxx的请示” 2.主送机关。只能写一个,忌多头请示,如“市粮食局”。 3.请示的原因。提出请示的原因和理由。 4.请示的事项。提出有关问题要求上级指示或批准,有的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供上级机关参考。提出的请示,要符合有关方针、政策,切实可行,不可矛盾上交。 5.结语。一般写成“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参考实例】附件1 二、报告 【文种说明】报告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或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 【模板格式】 1.综合性报告的写法 (1)标题。事由加文种,如《关于2015年度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单位、事由加文种,如《郑州粮油食品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关

于2015年度工作情况的报告》。 (2)正文。把握三点:a开头,概括说明全文主旨,开门见山,起名立意。将一定时间内各方面工作的总情况,如依据、目的,对整个工作的估计、评价等作概述,以点明主旨。b主体,内容要丰富充实。作为正文的核心,将工作的主要情况、主要做法,取得的经验、效果等,分段加以表述,要以数据和材料说话,内容力求既翔实又概括。c结尾,要具体切实。写工作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下步工作具体意见。最后可写"请审阅"或"特此报告"等语作结。 2.专题报告的写法 (1)标题。由事由、文种组成,如《关于企业“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的报告》。有的报告标题也可标明发文机关。标题要明显反映报告专题事由,突出其专一性。 (2)正文。可采用"三段式"结构法。以反映情况为主的专题工作报告主要写情况、存在的问题、今后的打算和意见;以总结经验为主的专题工作报告主要写情况、经验,有的还可略写不足之处和改进措施;因工作失误向上级写的检查报告主要写错误的事实、产生错误的主客观原因、造成错误的责任、处理意见及改进措施等。 (3)结尾。通常以"请审核"、"请审示"等语作结。 3.回复报告的写法 (1)标题。与前两种报告大体相同。

常用公文文种 通知

通知 一、通知概述 (一)通知的功用。 在现行公文中,通知属于下行文种,但与其他下行文相比,通知的用途是最为广泛的。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通知既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又适用于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有时通知也可用于平行文。 (二)通知的特点。 1.应用广泛性。 通知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功能多样,用途广泛,使用频率极高。其广泛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作用、使用范围、使用频率四个方面。 在内容上,通知的内容涉及面广,可以是国家大事,也可以是具体的工作事项。 在作用上,通知的作用和功能很广泛,其“多功能”主要表现为:其一,发布性,即用于发布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通知;其二,指示性,即用于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执行事项的通知;其三,中转性,即用于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办理和执行事项的通知,亦即通常所谓转发性通知和批转性通知;其四,周知性,即用于周知某一事项的通知。 在使用范围上,通知不受发文机关级别的限制,任何机关、部门都可以使用通知。 在使用频率上,通知约占行政机关下行文总数量的一半以上,使用频率极高。 2.内容综合性。 无论内容大小、综合性还是专题性,都可以发通知,而且篇幅可长可短,通知内容既可以说明一个问题或事项,也可以说明几个问题或事项。 3.指导性。 有些不适宜用命令、决定形式安排、布置工作的,多采用通知,因而通知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4.时效性。 通知有明显的时间要求,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产生效力。与其他公文相比,通知制发快捷、灵便,它对需要办理事项的时限要求最具体,也最严格,不能提前或拖后。受文机关对需要办理或执行的事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予以完成。一

常用公文文种有哪些

常用公文文种有哪些 依据国务院2000年8月20日发布、200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的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十三类: (1)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2)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3)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4)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5)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6)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7)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8)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9)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10)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11)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12)函。适用于不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13)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礼仪基本知识 一、建立基本形象 1、眼神:把眼神放在一个观众上,说完一个意思再转向另一个观众。运用眼角的余光,尽量接触大范围的人群。 2、面部表情:头平视微上扬。动作不应过快。表情投入,加点笑容。 3、手:放松放在左右胸骨最低的地方。双手在体前交叠。 4、简单的迅速的提升自信心、自信形象的方法: 双肩往后挪一寸。收紧后腰肌肉。头往上倾斜5度。吸满一口气再说话。 二、仪态礼仪 站立是人的最基本的姿势,所谓“立如松”是说人的站立姿势要象青松一样端直挺拔。站立是一种静态美,是培养优美仪态的起点,是发展不同质感的动态美的起点和基础。 站立时要直立站好,从正面看,身体的重心线应在两腿之间向上穿过脊柱及头部,要防止重心的偏左或偏右,重心要放在两个前脚掌。 站立的要领: 挺胸、收腹、梗颈。站立要端正,两眼平视,环顾四周,嘴微闭,面带笑容。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把右手放在左手上。注意:双手不能叉在腰间,也不可抱在胸前或将手插在裤兜里。在站立时,切忌无精打采地东倒西歪,耸肩勾背或懒洋洋地依靠在墙上或椅子上。 练习: 1、把身体背靠墙站好,后脑、肩、腰、臀部及足跟均能与墙壁紧密接触。 2、把书本顶在头上行走,尽量不使书本掉下来。

《公文写作》复习题(2015)

《公文写作》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出台的公文法规性文件是《党政机关公文工作条例》2.公文格式各要素可划分为版头、主体、版记三部分。 3.最新规定的党政机关公文种类15种,即命令(令)、决定、公报、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5.公文的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份、发文序号三部分组成。 6.一条完整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 7. 最新规定: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8. 转发性通知可以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来文。 9.如采用直述式写法,表彰或批评通报的正文通常由事件简介、分析评议、处理意见、执行要求等部分组成。 10.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11.份号是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秘密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12.请示的正文通常由事由、请示的事项、请示的要求三部分组成。13.电报发出的公文应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不同的时限要求。14.引用公文通常应先引来文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15.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发文处理、收文处理、整理归档等。。 1.党内规定可直接发布,行政规定通常要用命令和通知作为载体来发布。2.呈转性报告的结束语通常为:以上报告,如无不当,请批转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贯彻执行。 3.请示的正文通常由请示缘由、请示事项、处理意见三部分组成。4.《民政部关于同意四川省广元市增设元坝区、朝天区给四川省人民政府的批复》这个标题是由发文机关、批复事项、行文对象、文种组成的。 5.《办法》规定,引用公文应先引公文标题,后引公文的发文字号。 补充: 1. 用来发布文件通知的三种形式:印发(自己本单位文件)、转发(上级本单位、外单位)、批转(同级之间)。 2. 发文处理程序: 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 3. 收文处理程序 签收——登记——审核——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 二、选择题 1.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律效用与规范格式的文件材料称( B )。 A、文书 B、公文 C、文种 D、文件 2. 公文写法包括起草初稿,讨论修改和形成( C )的整个过程。 A、签发稿 B、讨论稿 C、送审稿 D、定稿 3. 一般的下行公文都可以有两个以上主送机关,只有一个主送机关的下行文是( A )。 A、批复 B、通知 C、指示 D、通报 4.根据机关之间的组织系统、领导关系和职权范围所确定的文件授受关系称为( D )。 A、行文方式 B、行文方向 C、行文规则 D、行文关系

几种常用公文文种的区别

几种常用公文文种的区别 (一)请示与报告 “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是行政机关公文使用频率较高且容易混淆的文种。常见的问题主要有:将“请示”文种用“报告”文种呈送上级机关,请求上级机关批复(答复),这样就容易贻误工作。因此,在撰写“请示”和“报告”时,要特别注意二者之间八个方面的区别。 一是作用不同。“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讯问,报送文件、物品等。 二是内容不同。“请示”是本单位无力无权解决或按规定须上级批准之后才能实施的事项;“报告”是本单位职责范围内比较重大的工作或向上级机关建议,须上级机关知道的事项。 三是容量不同。“请示”应一文一事;“报告”可多事一报,但不得夹带请示的事项。 四是时间不同。“请示”应事前行文;“报告”可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 五是范围不同。“请示”一般只主送一个上级机关,不得多头主送或越级主送;“报告”可以主送几个相关的上级机关,其他上级机关也可以抄送。 六是处理不同。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请示后,应及时批准、批复(答复),是办理件,下级应在收到上级批复(答复)后才能实施;上级机关收到下级的报告后,主要是了解情况,可以不答复,下级不用等待上级答复。 七是篇幅不同。“请示”的篇幅比较短,一般不超过1500字;“报告”的篇幅相对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000字。 八是结束语不同。“请示”在结束时用“特此请示”、“特此请示,请批示”、“请审示”等;“报告”用“专此报告”、“特此报告”。 (二)请示与函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的公文。“函”可分为商函、询答函、请批函(请求批准函、审批函)。“函”在公文往来中使用比较广泛,其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不相隶属的同系统部门之间询问和答复工作;二是请求平行或不相隶属的职能部门批准有关事项,不能用“请示”或“报告”,应使用“请求批准函”。

《公文写作》模拟题 五(附答案)

《公共基础知识》(综合知识)题库 《公文写作》模拟题五(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50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根据公文作用的活动领域,公文可分为( )。 A.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 B.通用公文、专用公文 C.规范性公文、领导指导性公文、公布性公文、陈述呈请性公文、商洽性公文、证明性公文 D.收文、发文 2.根据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程度,含有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 )。 A.内部使用文件 B.秘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绝密文件 3.以下有关公文的说法错误的有( )。 A.公文的基本组成部分有:标题、正文、作者、日期、印章或签署、主题词 B.通用公文,又称行政公文,指各类机关普遍使用的文件,如请示、报告、函等 C.通知的作者广泛,不受机关性质与级别层次的限制 D.函为不相隶属机关间相互往来的正式公文,对受文者的行为没有强制性影响 4.在行政公文中,可用于上行文的公文种类有( )。 A.报告 B.通知 C.批复 D.决定 5.公文的语言应该是( )。 A.庄重严谨 B.华丽流畅 C.威严有力 D.古朴典雅 6.批复是答复下级请示的文件,是( )。 A.被动发文 B.主动发文 C.是对报告的批件 D.下级没有请示,用来指导工作的 7.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没有的一部分是( )。 A.标题 B.正文 C.主送单位 D.成文时间 8.党政机关联合行文一般使用( )机关的版头。 A.党委 B.行政 C.上级 D.其他 9.联合行文标注发文机关时,标在前面的机关是( )。 A.上级的 B.组织序列表中靠前的 C.主办的 D.其他系统的 10.为了维护正常的领导关系,具有隶属关系或业务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应基本采取( )。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11.以下标题哪一个符合通报的撰写要求?( ) A.《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报》

常用的公文种类和格式

常用的公文种类: 一、决议。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用“决议”。 二、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 三、公告。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用“公告”。 四、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五、通知。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 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用“通知”。 六、通报。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用“通报”。 七、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 八、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九、批复。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用“批复”。 十、条例。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度,用“条例”。 十一、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用“规定”。 十二、意见。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用“意见”。 十三、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 十四、会议纪要。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用“会议纪要”。

公文格式: 第一条公文一般由眉首,正文、文尾三部分组成。 第二条公文眉首包括发文机关、发文字号、签发人、紧急程度、机密等级等内容,一般用横线与正文部分隔开。 一、发文机关(公文版头)用醒目、整齐、庄重字体套红印刷,置于眉首上部,居中。 二、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顺序号组成,置于发文机关之下、横线之上,居中。 三、向上级报送的重要文件,要标注签发人,置于发文字号的同行右端。 四、紧急文件分“急件”、“特急件”两种,标于眉首右上角。 五、秘密文件应准确标明“绝密”、“机密”、“秘密”,标于眉首右上角。 第三条正文部分一般包括标题、主送机关、内容、附件、落款、附注等。 一、标题置于眉首之下,主送机关之上,居中。标题一般包括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公文种类,要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除发布和批转上级规章性文件外,标题一般,不加书名号,也不用其它标点符号。 二、“公告”“通告”“条例”“规定”“决议”“决定”等公文可不标明主送机关,其它公文应标明主送机关。主送机关一般置于正文内容之上、左端顶格。“决议”“决定”若标明主送机关也可置于文稿尾抄送栏。 三、正文内容的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一、”“(一)”“1.”“(1)”。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按有关规定,用章、节、条、款、项标明层次。 四、附件名称标于内容之后,成文日期之前。附件一般与主件合订发送,不能合订的应在附件首页左上角注明文件发文字号,与主件同时发送。 五、文件落款,指正文末尾的发文机关名称、印章和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以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六、公文除会议纪要外,应当加盖公章。加盖印章的公文一般不再另署发文机关名称。 文尾部分,包括主题词、抄送栏、印发机关栏、印发日期、份数等项。 第四条主题词。置于横线之上左端,按主题词表规定标引,词目间间隔一个汉字距离。 第五条抄送栏。在主题词横线之下。抄送单位可使用规范化的简称。 第六条印发机关及日期栏。在抄送栏下用横线与抄送栏隔开,左端署印发机关全称,右端署印发日期。 第七条文件份数。标于印发机关及日期栏横线之下,居右。 第八条公文文字从左至右横写,横排。公文用纸为A4 型,并用统一印制的红头公文纸印刷,左侧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公文标题用二号宋体字,内容用三号仿宋体。

公文文种区别

公文文种区别 导读:本文是关于公文文种区别,希望能帮助到您! (1)决定属于行政机关公文,决议一般用于党的机关和人民代表大会。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的决议》。 (2)决议必须经会议表决通过,而决定不一定经会议表决通过。 (3)决定一般用于部署具体工作,不一定充分论述。而决议涉及面较为宽泛,不做具体的工作部署,有些决议还带有较强的议论色彩。如《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 公文中文种区别:公告与公报 公告是行政机关文种,而公报是党的机关文种。公报也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主要有会议公报、联合公报、专题公报、统计公报等。除统计公报是政府统计部分发布的以外(如《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行政机关很少使用公报这一文种。公告比较简短,而公报则较为详尽,篇幅较长。 公文中文种区别:公告、通告与启事 (1)公告面向国内外,知照范围最广;公告的内容属于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重在知照性,一般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公告属于通用公文,由法定机关单位制发,具有权威性。一般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会、国务院及其各部委、各级地方人大及其会、各级地方政府等机关发布。 (2)通告一般面向一定辖区范围的群众,专业性相对较强,如宣布行政措施,告知具体事务等,具有知照性和约束力。一般通过张贴、登报、广播等方式发布。通告属于通用公文,由法定机关单位制发,具有权威性和

强制性。 (3)启事不属于通用公文,是事务文书。启事的制发可以是机关单位,也可以是个人,制作相对比较自由。如:招聘、更名、改号、迁址、开业、租赁等事宜均可使用启事。启事没有强制与约束力,这是与公告、通告的本质区别。 公文中文种区别:决定与通知 决定只能用于下行文,通知可以下行和平行。决定主要是对重要事项和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有较强的决策性和纲领性;通知使用面宽泛,部署工作,要求明确而具体。决定的指令性仅次于命令,而通知的指令性相对较差。 公文中文种区别:请示与报告 1.用途不同 报告是呈阅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陈述的特点明显,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而请示是呈请性公文,主要作用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在请示中虽然也可以陈述情况,但这是次要的,是为请示事项的提出服务的。 2.内容含量不同 报告往往要涉及多个事项或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即使是专题性报告,也往往要涉及一个事项的几个方面,内容含量大,报告比较复杂,篇幅较长;而请示的撰写强调一文一事,内容单一,篇幅较短的比较多见。 3.行文时机不同 报告可以在工作进行之前行文,也可以在工作进行当中行文,而更多的是在工作完成之后行文;而请示则必须事前行文,不能“边干边请示”,更不能“先斩后奏”。

公文写作文种

机关公文写作知识 ——公文种类、要素及基本写法 一、几种常用公文文种、非法定性公文的使用及基本写法 (一)通知 通知是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事项的公文。通知的正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发出该通知的原因、根据和目的。二是所通知的事项部分。 1.批示性通知。领导机关在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或者在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以及发布某些行政法规时可用这种通知。这类通知要写有对所批转或转发的文件的意见或评价,并分别情况表明批转、转发目的,要求和具体指示性意见。这种批转、转发式通知,一般都写得比较简短,印在所批转、转发文件的前面,与被批转或转发的文件一起构成一个新的文件。 2.一般性通知。上级机关的有关事项需要使下级机关知道或办理时用这种通知,如庆祝节日,成立、调整、合并、撤销某个机构,启用印章,更正文件差错等。这种通知,要交代清楚所通知的事项,如何办理,有什么要求等。 3.指示性通知。上级机关在对下级机关某一项工作有所指示和安排,用这种通知。指示性通知的正文一般由两部分构成。开头部分写明发出本通知的意义、依据或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任务。中间部分写通知的内容,要写明提出处理问题的原则、具体措施、办法。这类通知要求写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准确精练,

使下级机关一看就知道要求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4.会议通知。会议通知的内容一般应具备如下要素:会名、开会时间、日期、地点、会议任务、参加人员范围、参加人数、报到时间及地点、与会人员须携带的文件材料或其他要求事项、联系人及电话等。 (二)请示 请示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使用的公文。 1.请示的基本写法。请示的正文通常由请示缘由、请示事项与要求组成。 请示缘由,围绕“为什么请示”,交代请示的原因、依据和目的以引出请示的内容。这一部分是请示事项的基础,是上级机关批复的依据。因此,必须针对性强,理由充分,语言简明扼要。 请示事项,应重点写明“请示什么”或需要上级答复什么问题。这是请示的核心部分,要写得具体、明确。对请示的问题还要提出本单位倾向性的意见和方案,供上级批复时参考选择。 请示要求,请示的结尾一般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规范用语是“妥否,请批复。”、“当否,请示。”、“现予以呈报,请审批。” 2.请示的写作要求。一是要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不要把性质不同的问题写入同一份请示中。二是不要多头请示。请示的主送机关一般是一个,不要多头请示,以免造成互相推诿。对与请示内容有关的上级机关,可作为抄送机关。三是不要越级行文。下级机关需要请示的事项,应按隶属关系向直接的主管上级请示。若直接主管机关解决不了,再由其逐级向上请示。如因特殊情况而又情况重大、紧急,必须越级行文时,应抄送越过的机关。四是行文要规范。注意区别使用请示、报告、函三个

常用的公文种类有

常用的公文种类有: 一、决议。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用“决议”。 二、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用“决定”。 三、公告。向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用“公告”。 四、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用“通告”。 五、通知。发布规章和行政措施,转发上级机关、同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用“通知”。 通报。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用“通报”。 七、报告。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 八、请示。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九、批复。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用“批复”。 十、条例。用于制定规范工作、活动和行为的规章制度,用“条例”。十一、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用“规定”。 十二、意见。对某一重要问题提出设想、建议和安排,用“意见”。十三、函。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用“函”。 十四、会议纪要。记载、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用“会议纪要”。 公文发文处理主要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用印、登记、分发等程序,拟办不属于发文办理

档案工作包括档案收集、档案管理、档案利用三个组成部分 公文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成文时间之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公文主题词标引顺序为类别词、类属词、文种 例如:《转发财政部关于信息安全产品实施政府采购的通知》: “转发”为类别词; “信息、安全、政府采购”为类属词; “通知”为文种。 公文:按特点和作用分为规范性公文、指挥(导)性公文、报请性公文、知照性公文和记录性公文、批转类公文。 指导性公文(1)命令(2)指令(3)指示(4)决定(5决议(6)计划(7)布告 规范性公文(1)章程(2)规定(3)条例(4)办法(5)细则 报请性公文(1)报告(2)请示 批转类公文(1)批复(2)批转(3)转发 知照性公文(1)公告(2)通告(3)通报(4)通知 记述类公文(1)会议纪要(2)总结(3)会议记录(4)大事记 联系类公文(1)公函(2)便函 通知是机关团体用来传达事务或布置工作用的,通知的发文、收文单 位之间有直接的上下级关系; 通告面向公众,用于公布一般性的、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没有特 定的主送单位; 公告用于宣传重大事件; 行政机关的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020年最新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20年最新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7年最新公文写作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1)。 A.同级机关 B.同一系统的机关 C.三个以上的机关 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2)。 3.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2)。 A.语气词表述 B.惯用的句式表达c.感叹词表达D.无主句表达 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3)。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3)。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4)。 A.传播知识 B.具备查考价值c.书面文字材料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3)。 8.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3)的方式。 A.越级行文 B.直接行文 C.多级行文D,同时行文 9.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3)。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c.越级行文D.直接行文 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2)。1 A.公文处理 B.收文处理c.发文处理D.办毕公文处理 A.会商 B.审核 C.注发 D.签发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B.标题、正文、落款 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D.标题、正文、结语 1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1)。 A.规范性文件 B.领导指导性文件c.呈请性文件D.证明性文件 1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4)。 A.平行 B.加急件 C.特急件D,急件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c.政府部门制发D.党、政府领导机关制发 17.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1)。 A.叙事 B.说理 C.说明 D.说明、说理 18.办公室更改电话号码,可用(3)公布周知。 A.被动发文 B.主动发文c.是对报告的批件D.下级没有请示,用 来指导工作的 20.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1)。 A.公文发布的时间 B.公文撰写的时间 C.公文打印的时间 D.公文 讨论的时间 21.新的规范性公文产生了,对同一事物约束、规范的旧文件应(4)。 A.两法并存 B.新不废旧 C.相辅相成 D.废止旧法 A.领导指导性文件 B.规范性文件 C.公布性文件 D.商洽性文件

选择公文文种的依据是什么

撰写公文时要正确选定文种,不用、错用或生造文种、不仅会给公文的撰写制作带来困难或麻烦,而且会给公文的效用带来损害。选择公文文种要严守有关规范,特别是要严格遵循党和国家关于公文文种的使用规则。选择公文文种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发文机关与主要受文者间的工作关系;二是发文机关的法定或规定权限;三是行文目的、行文要求和表现公文主题的需要。根据发文机关与主要受文者间的工作关系选择文种,就是要求明确双方间本来的工作关系,选取为这种关系所允许的文种:当双方存在领导与被领导、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时,可分别选用下行文种或上行文种;当双方存在的只是平行关系(同系统中的同级机关之间)或不相隶属关系(非同一系统的任何机关之间)时,只能选用平行文种。根据作者的权限选择文种,就是要明确作者的职责、权力范围,选择与之相符合的文种。这是因为有一部分公文文种对使用者的权限有明确规定,只有具备相应地位和权力的机关才能选用。如“命令”是一种领导性公文,但并非一切处于领导地位的机关都可以使用。除军队系统之外,只有那些为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明确规定有权发布命令的机关才能使用。如果不按作者的权限选择文种,特别是选用了超越自身权限的文种,就将构成越权行为,公文自然也会因失去法律、法规保护而失效。根据行文目的、要求和表现主题的需要选择文种,就是在相同性质的文种中,选取有助于实现目的和要求,有助于使主题得到正确、鲜明表现的具体文种。在公文文种体系中,有一部分是性质相近或相同但具体用途各异的,它们分别适用于表现不同的公文主题,适用于表明不同的行文目的和对公文阅读、办理、答复、执行等方面的木同要求。如同属上行文的“报告”和“请示”,虽性质相同,但在表现主题、表明行文目的和要求方面却有不同的功用。“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请示”可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或批准,回答询问等,但不能表现带请示事项的主题内容; 但不能用于不带请示事项的工作情况汇报。“报告”可提出请求审阅批示或转发等方面的要求,但不能用于请上级允许“自己”去做什么,也不能请上级务必答复;“请示”则可以提出请求上级务必予以指示或答复的要求。

十三种公文写作格式

十三种公文写作格式: (一)命令(令) 1、命令(令)的用途: (1)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2)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 (3)嘉惩有关单位及人员。 2、命令(令)的种类: (1)发布令 (2)行政令 (3)嘉奖令 4、命令(令)的写作: (1)发布令: 标题:发令机关名称或发令机关领导人职务名称+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令号:位于标题下面,令号不按年度编排,而是从发令机关领导人任职开始编流水号,至任满为止,下任另行编写。 正文:说明公布的法规名称,通过或批准的机关或会议,通过或批准的时间及施行时间。 落款:签署发令机关领导人的职务名称和姓名,然后注明发令日期。 (2)行政令: 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主要事由+文种,如《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正文:①说明发布命令的缘由,做到理由充足,使人信服;②写出命令的具体内容,包括强制性行政措施及执行机关等,要求条目清晰,层次分明,便于执行。 (3)嘉惩令:

标题:发文机关名称+主要事由+文种,如:《××省人民政府关于授予××同志“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的嘉奖令》;或仅注明文种,即只有“嘉奖令”三个字。 正文:包括嘉奖缘由、嘉奖事项、发出号召三个方面内容组成。 5、写作命令(令)的注意事项 (1)内容要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 (2)态度要鲜明。 (3)文字要简炼,结构要严谨,中心要突出,语言要肯定。 (4)发文机关要合乎要求。 (二)决定: 1、决定的用途: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决定是一种重要的指挥性和约束性公文。 2、决定的写法: (1)标题:作出决定的机关或通过决定的会议名称+决定的事由+文种,如:《××市关于平衡财政收支、严格财政管理的决定》。 (2)题注:会议通过的决定,要加上题注,说明这个决定是什么时间,在什么会议上通过的。 (3)正文:按其具体用途和内容不同分为两类: ①对重要事项作出安排的决定。主要有表彰决定、惩处决定、机构设置决定、人事安排决定、授权决定及发布法规性事项的决定等。其正文包括两部分,一是说明作出“决定”的根据和执行名称;一是分条写明决定事项。 ②对重大行动作出安排的决定。这是一种事先对某项重要工作的开展进行布置的决定,指挥性极强。正文通常包含两层意思,即通过或制发决定缘由和决定的事项。 (4)结尾:重申要求,明确工作步骤或申明要求发出号召。 3、写作决定的注意事项: (1)要作好调查研究。

行政公文文种口诀背诵

行政公文文种口诀背诵 行政公文多用书面语和文书用语,少用形象和描绘性词语和口语,不用方言土语,十分规范。下文是行政公文文种口诀背诵,欢迎阅读! 行政公文文种口诀 一令一定一纪要, 三通两告莫混淆, 请示、批复、意见、函, 还有议案须记好。 注:一令:命令;一定:决定;一纪要:会议纪要。 三通:通知,通报,通告;两告:公告,报告。 行政公文类型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行政公文的特点 第一、公文的制作者是依法成立的组织。 第二、公文具有特定效力,用于处理公务;公文具有行政机关赋予的特定的效能和影响力。 第三、公文具有规范的结构和格式,各种类型的公文都有明确规定的格式,而不是像私人文件那样主要靠各种“约定俗成”的格式。 公文区别于其它文章的主要特点是公文是具有法定效力于规范各式的文件。 猜您感兴趣: 1.行政公文文种口诀 2.行政公文文种口诀 3.常见十五种公文文种 4.15种公文文种分别是什么 5.常用的15种公文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