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导入新课

原苏联宇航员加

加林说,从太空看到

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

的美丽的星球,它看

上去更像“水球”。

这是为什么呢?

课程标准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知识与能力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

轮廓和分布特征。

3.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

和海峡。

4.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

填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5.培养查找、搜寻信息及分析、处理、归纳、总结信

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水球”的讨论,培养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重点

1.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

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2.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

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难点

能够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

大洋、海和海峡。

一、地球?水球?

人类认识地球面貌的历程: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马可·波罗

郑和七次下西洋

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麦哲伦环球航行

哥伦布

(1451?~1506)

意大利航海家。生于意大利热那亚,卒于西班牙巴利亚多利德。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

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发现了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促进了旧大陆与新大陆的联系。他误认为到达的新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olombo ,Cristoforo )

新航路的开辟

汉代的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

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

郑和下西洋航线图

郑和下西洋

世界海陆面积的比较

七分海洋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说一说

既然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那是为什么古人地给地球起名的时候,叫它“地球”不叫“水球”呢?

提示:在古代人们活动范围小,认为陆地的面积大,故称其为“地球”,今天人们这样叫是习惯叫法。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经过计算发现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叫“水球”更具科学性。

水半球中海洋分布最集中,面积占90%。

陆半球中陆地分布最

集中,面积占48%。水半球

陆半球地球的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都是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大陆、半岛、岛屿与海洋的分界线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通过课程引入,培养有关航天科学的兴趣。 2.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心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 教学重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 教学方法:启发、反思、互助、探究、讨论、提问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七大洲和四大洋挂图、拼图、音乐、图片;学生准备:地球仪。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听音乐:高山流水 师:这首古筝曲的名字叫“高山流水”。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这首乐曲不仅深受中国人的喜爱,你知道吗?1978年美国探测外星生命的旅行者1号和2号探测器带有一套“地球之声”唱片,集中了代表了地球人的声音、科学、形象、音乐、思想和感情,作为人类送给外星人的第一份礼物。在音乐节目中,有贝多芬、巴赫的名曲,还有各国的民族乐曲,这其中就有中国的这首古乐“高山流水”。 今年,可以说是人类太空活动经常的一年。有谁知道,最近在我国的航天航空领域有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发生吗? 生:嫦娥1号卫星胜利发射。 师:可以这样说,人类现在已经进入了重返太空的黄金年代!(出示图片)我们知道,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统统的轨道飞行。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前苏联宇航员进入太空看到地球后,曾经说过,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应该叫水球。加加林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星球,它更像一个“水球”。 板书:地球?水球? 师:虽然我们不能像加加林那样遨游太空,亲身观察我们的地球家园。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游戏感受到这个现象。 游戏:滚动地球仪 (通过滚动地球仪,大部分同学接触到海洋部分。以此证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刚刚通过这个游戏,接触到洋部分的同学请举手。你有什么收获? 生: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师:(展示地球卫星图片)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课程标准解读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其中,运用地图说出,是一种感性认识,而运用数据说出,则是理性分析。从用地图到用数据,隐含的是一种认知的发展。“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即地球表面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能够记住具体数据(71%海洋,29%陆地)更好。 “描述海陆分布特点”实际上是学生根据地图对海陆分布进行归纳所得出的具体结论。最基本的结论是海陆分布不均匀,还可以更详细: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极周围是海洋,南极附近是陆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常有学生会这样描述:北半球以陆地为主,南半球以海洋为主。显然,前半句是错误的,因为无论怎样划分,地球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首先,在说出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之前,要给学生进行大洲与大陆、半岛和岛屿、大洋与海、海峡的界定或区分。其次,这个“说出”,有几个层次。最基本的,是能够说出每个大洲和大洋的名字;再高一点是能够说出每个大洲和大洋的“邻居”及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最高层次是能够说出大洲和大洋所在的半球或者说出重要的经纬线所穿过的大洲和大洋。显然,这些并不是一课时就能达成的,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加深。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图表、文字等资料,分析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 2.学会运用地图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3.能够根据地图提供信息,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4.在世界地图上识别并准确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大洲、大陆、半岛、岛屿与大洋、海和海峡。 2.对比地图,通过简绘轮廓图,助记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会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面貌的历程,增强热爱科学、探究地理、造福人类的信心和决心。 三、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能力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上准确、规范填写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 2.通过景观图转换成平面图等教学,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迁移能力,以及填图、绘制地图的技能。 德育目标 通过认识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 3.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1.大陆与大洲的联系、区别。 2.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以读图、训练为主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 1.地球仪、投影仪。 2.自制有关投影片、大陆轮廓图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加加林)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进入太空后,通过拍摄到的照片和观测到的现象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地球”,而应改叫“水球”。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板书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讲授新课] 一、地球?水球? 1.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P30图 2.2,加入到宇航员和小朋友的讨论之中。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另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准确。 2.学生辩论在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展开辩论,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 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说明双方的观点。 (1)出示地球仪,问答:蓝色表示什么?(海洋)地球仪上大部分是蓝色说明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2)投影展示“东、西半球图”,问答: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3.在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进一步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难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2.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3.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带 教学挂图:①《世界地形图》。②六大板块示意图。 小地球仪,每个学生一个;立体地表地球仪一个。 教学提纲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的分布 2.大陆与大洲 3.洋与海 二、海陆的形成 1.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过程 [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提问] 观察自己桌子上的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一、海洋与陆地(板书) [教师总结] 1.海陆的分布(板书) [提问] 请看教材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 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 [展示投影片] 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 北极和南极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北极为海洋、南极为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下面我们具体地学习陆地知识。 2.大陆与大洲(板书) [展示投影片] 大陆、半岛和岛屿示意图。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 3.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的名称、分布及其分界线。 3.四大洋的分布及与各大洲的相对位置。 教学难点 1.大陆与大洲的联系、区别。 2.亚欧、亚非及南、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3.七大洲和四大洋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具准备 1.地球仪、投影仪。 2.自制有关投影片、大陆轮廓图卡。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地球?水球——海陆分布大势,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第二课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吗? (加加林)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在进入太空后,通过拍摄到的照片和观测 到的现象说过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人类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不应叫 “地球”,而应改叫“水球”。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讲授新课] 一、地球?水球? 1.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P27图 2.3,加入到宇航员和小朋友的讨论之中。 一半学生讨论的观点是:应该继续称我们居住的家园为“地球”。另一半学生

讨论的观点是:应该把地球改为“水球”更准确。 2.学生辩论在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双方展开辩论,让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 的理由。 3.印证观点教师对双方的辩论给予评价鼓励后,印证说明双方的观点。 (1)出示地球仪,问答:蓝色表示什么?(海洋)地球仪上大部分是蓝色 说明什么?(海洋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 (2)投影展示“东、西半球图”,问答: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20°W和160°E)大部分是什么颜色?(蓝色)说明了什么?(海洋 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投影展示“南、北半球图”,回答: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 道)哪个半球的陆地面积大?(北半球)在北半球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 积大?(海洋面积大) (4)投影展示“水、陆半球图”,先说明水半球的中心在新西兰以东安蒂波 德斯群岛附近。陆半球的中心在法国西部卢瓦河河口附近。然后问答:在水 半球海洋面积占多少?(90%)在陆半球陆地面积超过海洋面积吗?(没有) 那陆地面积占多少?(只占48%) 4.总结过渡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印证,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 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地球,正如宇航员看到的确实 是个水球,但是,人类生存在这个“水球”的陆地上,还是习惯把我们的家园 叫“地球”。那么,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分布呈什么大势呢? 5.观察比较让学生观察地球仪,并对照课本P26图2.1“世界海陆分布”和 图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看看地球表面海陆的面积比例各占多少?海陆 分布呈什么形势?(陆地占29%,海洋占71%,即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双桥坪镇中学蒋仲香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海陆分布图和数据说出海陆分布的特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在地图上能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等。 3、在地图上能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高等形式掌握基础知 2、通过读图、绘图等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空间分布状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看神七升天录像,增强民族自豪感 2、感悟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三、重点: 1、地球表面海陆面积比例; 2、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四、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学生活动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认识目标 3自主学习 4精讲点拨 5参与活动 6自主构建7智能测评及展示 7引导学生智能测评及评价 8迁移拓展 9引导迁移拓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播放神七升天录像观看问:中国人在世界上作为第三个进入太空的 回答:自豪骄傲等 (增强民族自豪感)你对此有何感想?问:我们想不想进入太空直观了解地球呢?回答讲述:现在我们还不行,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努力 学习课本知识,来了解地球,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了解地球上的海陆分布。 同学们想不想了解啊? 回答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二教学目标 学生出示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认标 齐读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有了目标,我们就要向着目标前进,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一框题:地球?水球?

学习主题一:地球?水球? 教师学生 引导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读相关图及文字,完成问题 读图及文字独立完成导学案中1、2、3题 巡回观看学生学习情况 引导学生展示交流(先在组内展示交流 展示交流(先组内,后全班) 后再全班展示交流)引导师生评价,及时鼓励 评价对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及时出示相关课件, 精讲点拨 承转:人类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 的过程,下面我们就来穿越时空,了解人类 对地球的认识。 播放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 认真听(感悟人类探索地球面 貌的历程承转:我们知道了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 海洋,这些陆地和海洋具体是怎样分布的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七大洲和四大洋。 学习主题二 七大洲和四大洋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读相关图及文字,完成 1、2两题 读图及文字独立完成导学案中 1、2题巡回观看学生学习情况 引导学生展示交流 5至6名学生到讲台上,把七 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大洲界 线或写或标在黑板上的板图上 评价:课件展示七大洲和四大洋名称、面积、分界 记忆巩固 出示《我参与我快乐》活动 积极参与课件展示大洲和大洋得分布图引导学生探究第三题学生积极探究并展示 鼓励评价 承转:同学们掌握的都非常好,能不能画出来呢? 课件展示七大洲的轮廓及简图 认真记忆后画图 巡回观看学生画图情况,及时点拨 课件展示画图 对照,找出自己的不足 承转:以上知识同学们学的都很好,能不能 用提纲的形式把本节学习内容列出来?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基础练习题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基础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世界上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2.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亚非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4.读下图,在下面关于全球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占全球表面积比例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5.读图(1-2),在下面示意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表达,不正确的是() A.岛屿 B.海峡

C.半岛 D.大洋 6.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就是大洲 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7.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8.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是海; D.地球上没有水。 9.世界各大洲中,四周被大洋环绕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10.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是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周围直接濒临三大洋; D、全部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上。 11.能看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大洲有:() A、非洲; B、欧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12. 位于五大洲之间的大洋有:()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非选择题 一、判断题 1.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多为重要的海上航道。 ( ) 2.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有亚洲、欧洲、非洲和大洋洲。 ( ) 3.每个大洲的面积都大于它所在大陆的面积。 ( ) 4.四大洋中,全部在北半球的是北冰洋。 ( ) 二、填空题 1.在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洲,面积最小的是______洲。 2.在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洋,面积最小的是_____洋。 3.在世界七大洲中,非洲位于_____半球,南美洲位于_____半球。 4.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_____。地球上的陆地共可划分为____洲。 5.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是、,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 6.我们把面积广大的陆地叫作______;而把面积较小的陆地叫作______;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叫_______。 三、综合题 1.读下图,在东西半球图上填注: a.七大洲的名称、四大洋的名称。 b.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2.下图中,A洲全部在_______半球上,B洲全部在______半球上,C洲面积居各大洲的第______位,A、B两洲共同濒临______洋,A、C两大洲共同濒临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教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洋、大洲、海洋等概念及世界海陆分布特点。(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3)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2、培养学生在活动中,自我发现问题及积极探究的精神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 1、认识七大洲轮廓及位置的确定。 2、自我发现问题、积极探究问题的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活动探索式教学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生活的星球叫什么名字呢?(地球),从海陆分布的角度来看,这一称呼是否正确呢? 活动一: 下面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线绳把地球仪任意平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平分几次之后,你能发现什么问题?(无论怎样划分,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过渡并提出问题:所以,从海陆分布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活的星球应叫什么?(水球),我们的先人为何叫地球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讨论。 小结: 由于古人缺少对地球面貌的整体认识,不知道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所以才称作“地球”,既然已经叫了那么长时间地球了,也没有必要再改成“水球”了,但对于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这些实质性的问题我们要有所把握,绝不能习惯成自然。 活动二: 通过上述活动,我们已经了解了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它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按自转方向拨转地球仪,闭上眼睛,用手指随意按住地球仪的任意部位,咱们看看每次分别按住陆地和海洋的比例是多少?(重复几次取平均值) 小结并提出问题: 通过上图,我们得出了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的结论,它们是均匀分布于地球表面的吗?请同学们观察手中的地球仪,思考南北半球海陆分布有何不同?(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图2.5,在该图上随意找出几组大陆、半岛、岛屿、海洋、海峡。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分别概括上述地理名称的概念应该是什么?除了这些名称以外,我们还经常听说大洲一词,它的含义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中,

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地理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 3.在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进一步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是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难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自制投影片: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2.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3.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带 ①《世界地形图》。②六大板块示意图。

小地球仪,每个学生一个;立体地表地球仪一个。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的分布 2.大陆与大洲 3.洋与海 二、海陆的形成 1.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提问]观察自己桌子上的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一、海洋与陆地(板书) [教师/Article/Index.html>总结]1.海陆的分布(板书) [提问]请看教材封底的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Article/Index.html>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提问]为什么地球最初未被命名为“水球”?(因为人类居住在陆地上。) [展示投影片]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同步检测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选择题 1.关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印度是亚洲面积最大,耕地最多的国家 B.亚洲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C.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D.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有极昼和极夜现象,但无阳光直射 2.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表面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C.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 D.北极周围是陆地,南极周围是海洋 3.下列关于大洲轮廓图、名称、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气候复杂多样; B.乙非洲东南高西北低,河流呈放射状向四周分流; C.丙南美洲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D.丁北美洲被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包围。 4.黑海出入地中海的唯一通道是( ) A.马六甲海峡 B.土耳其海峡 C.直布罗陀海峡 D.苏伊士运河 5.位于地中海沿岸的阿拉伯国家利比亚,自2011年2月起至今国内局势紧张冲突不断。图中①和②既是大洲的分界线,又是战略交通要道,它们是

A.①苏伊士运河②土耳其海峡 B.①巴拿马运河②白令海峡 C.①苏伊士运河②直布罗陀海峡 D.①巴拿马运河②土耳其海峡 6.下图中,若①②③④均位于太平洋两岸的大洲,则②是 A.亚洲 B.大洋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7.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 A.非洲、印度洋 B.南极洲、北冰洋 C.亚洲、太平洋 D.北美洲、大西洋 8.有北回归线穿过的一组大洲是 A.亚洲、非洲、北美洲 B.亚洲、欧洲、南美洲 C.亚洲、欧洲、北美洲 D.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9.读“北半球图”,下列数字与大洲对应正确的是() A.①非洲 B.②欧洲 C.③南美洲 D.④亚洲 10.有四位同学暑期期间分别去亚洲四个不同的地点旅游,回校后 他们各自描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你对他们如下的描述认为不可能 的是() A.甲:我到了世界上陆地最低点死海 B.乙:我走访了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日本 C.丙:我游览了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 D.丁:我去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二、解答题 1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东西半球还是南北半球;中国位于这两个半球的(东、西)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 ;B ;C ; D 。 (3)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②③; (4)图中甲处为运河,它是洲与洲的分界线。乙处为运河,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海洋与陆地分布的基本概况以及大陆、岛屿、半岛、海等基本概念,掌握七大洲及其分界。 使学生了解海陆形成的基本理论——板块构造学说并 记住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掌握画大陆轮廓略图的技能。 3.在学习“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的理论知识中,使学生认识地球表面也是在不断运动的,从而进一步理解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授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有关海洋、陆地的基本概念及 分布和七大洲及其分界,难点是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1.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 2.大陆漂移的三个阶段.3.大陆、半岛、岛屿示意图,世界主要火山地震的分布带 教学挂图:①《世界地形图》。②六大板块示意图。 小地球仪,每个学生一个;立体地表地球仪一个。

教学提纲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一、海洋与陆地 1.海陆的分布 2.大陆与大洲 3.洋与海 二、海陆的形成 1.大陆漂移学说 2.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过程 [出示地球仪]将立体地表地球仪置于讲台上,并演示地球自转。 引入新课这是演示地球在自转,请同学们观察地球的表面。这些广大的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世界的海洋和陆地。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板书) [提问]观察自己桌子上的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一、海洋与陆地(板书) [教师总结]1.海陆的分布(板书)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

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授课教师:何茸霞 课时:1 课时 课型:新授班级:七三班 教学目标:1. 利用地图能够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记住海陆面积比例。 2. 运用地图准确判别大洲、大洋、半岛、岛屿、海、洋和海峡。 3. 借助地图, 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 找出大洲的分界线, 明确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 教学重点: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大洲的分界线。难点:七大洲的轮廓及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关系、七大洲之间的分界线。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ppt 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第一个登上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说他看到的地球更像水球, 而古人在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呢? 开始新课: 1. 出示学习目标:详见ppt 。 2. 学生阅读课本30-31 页图文资料,独立完成“学生活动一”。(详见PPT)学生展示,教师结合课件讲解。 3. 阅读课本31-32 页图2.3 和2.4 ,完成课件学生活动二,谈谈对地球名称的看法。

学生展示,教师总结。 4. 活动三:学生阅读课本33页图文资料识别地图上的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海峡、海、洋。 教师结合课件进行讲解。 5. 活动四: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学生阅读课本33-35 页及世界地图,小组合作找出,教师结合课件引导、讲解,师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6. 小结: 7. 巩固检测:见ppt 。 8. 作业:配练第二章第一节。 2、教学内容: 海陆相关知识 教学活动: 教师介绍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及海峡等概念。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读图分析归纳世界海陆分布规律。 (2)运用地图识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大洋、海和海峡等。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等。 二:过程与方法 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读图、析图、提问、讨论、教师归纳总结、教师讲述等相结合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为辅的开放式教学手段,来学习海陆分布规律和七大洲四大洋等知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世界奥秘的精神。 (2)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课型:多媒体课 教学用具:地球仪、多媒体课件、填充图册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述:1961年4月12日,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也是世界第一名航天员,架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太空飞行,使人类从太空观察到了自己居住的地球。他在太空看到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说“我看到的地球更像水球!”。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他的出生地改为加加林地区;月球背面有一座环行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讲授新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问:为什么加加林会说地球更像水球? 板书:一、地球?水球? 展示:地球仪、课本P30图2.1 世界海陆分布。 问:那么世界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比列呢? 展示:课本P30图2.2 世界海陆面积比较。 述: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因而加加林在太空把地球称为“水球”,而古人却把我们人类生活的星球叫地球,是由于人们生活在陆地上,认为海洋是陆地的边缘,并未认识到海洋比陆地大的缘故。 板书: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问:那么世界海陆分布情况如何,有什么规律? 板书:2、世界海陆分布规律 展示:课本P30图2.1 世界海陆分布,讨论世界海陆分布规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世界海陆分布规律,并讲述。 世界海陆分布特征: ①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②海洋彼此相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

七年级地理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了解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认识海陆分布特点。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 3.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和四大洋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教学难点】 相邻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利用电子板展示太空中地球的全景图片,激发学生了解地球表面海陆面貌的兴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学习活动一认识地球海洋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 【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1:观察地球仪,阅读课本P30页内容。 1.说一说: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观察“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 2.学生归纳:地球上海陆面积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面积占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海洋彼此相连,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学生活动2:读图2.1,独立完成以下任务。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2)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 【合作探究】 1.学生读图2.4,了解水半球、陆半球的划分。 (1)想一想:陆半球与水半球中,海陆面积比例怎样?(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海洋面积占90%,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地面积占48%) (2)找一找:水半球与陆半球的中心各自在哪儿?(水半球和陆半球的中心,分别位于新西兰和法国) 2.学生读图 2.6,估计一下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海洋与陆地面积的大小对比。(学生答略,不要求回答准确) 3.共同讨论任意将地球均分为面积相等的两个半球,每一个半球中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大小怎样?(结论: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学习活动二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 【自主探究】 1.学生读课本P32页内容及图2.5,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教师点拨: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2.1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大洲和大洋》活动课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我的说课分五个环节: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这节内容既是上一章《地球和地图》拓展,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教学实际,确定以下三个目标。 3、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 我利用多媒体直观演示法和知识竞赛法,先学后教,启发式教学,这样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本节课采取合作式和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流程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把本课教学过程设计了五个环节: (一)展示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通过学习目标的设置,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二)动手观察,探究新知

先讲解大洲的概念,使学生认识大洲,并知道陆地分七大洲。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说出各大洲的轮廓特征。同学们大胆想象(如:亚洲大象头,南极洲孔雀开屏,大洋洲马鞍加乌龟等等),答案可以五花八门。这一活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我又要求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将各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并按缩字法记忆,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让学生在世界地图上认知七大洲的分布,并找出两两对称分布的大洲,说出主要大洲的分界线.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直观生动,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三)师生互动,突出重点 大家都看过世界地图,有没有想过亲自画一幅世界地图呢?我们今天要一笔画出一幅世界地图。这一环节学生通过竞赛式的“一笔画”的活动,整体感知世界海陆分布大势。通过刚才的画图过程,大家可以知道各个大洲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下面大家利用课下准备的漂亮的各色纸张,用简单的几何图形临摹并剪出各大洲轮廓图,标上名称。这一活动使学生对七大洲形状和位置的认知更加形象和生动,为后面的拼图活动准备材料。世界大洲兄弟七个,每一位的左邻右舍都是谁呢?让学生用剪图以小组为单位摆一摆。体会七大洲、四大洋的相对位置。摆图的活动,不仅深化了对地理定位方法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参照“世界地形图”,以“非洲”为例探讨确定大洲位置的方法。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确定非洲在经纬网上的位置。让学生仿照上面的方法来确定其它大洲的位置。小组合作,教师点评,探究各大洲在经纬网上的位置。活动之中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四)竞赛活动,巩固练习

人教版2020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备课资料(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要点一:地球?水球? 地球表面分为陆地和海洋,海陆分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l.地球上海陆面积的比例——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为3.61亿平方千米,约占全球总面积的71%,陆地面积为1.49亿平方千米,约占全球总面积的29%。 2.世界海陆分布的总体特征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①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②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③陆半球和水半球的海陆分布。其中陆地分布集中的一个半球称为陆半球,另一半球称为水半球。即使这样,陆半球上仍然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例题1】世界上海陆面积之比约为() A.1︰1 B.7︰3 C.3︰ 1 D.3︰2 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地表的海陆分布概况。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仅占29%,概括地说,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答案:B

【例题2】关于海陆面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东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面积 C.西半球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相等 D.地球上任意两个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面积 点拨: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从东、西半球来看,东半球陆地较多,西半球海洋较集中,无论怎样划分,把地球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答案:D 要点二:七大洲和四大洋(重点) l. 海陆各部分的名称 大陆:地球上面积广大的陆地。全球共有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 岛屿: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叫岛屿。 大洲: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世界上共有七个大洲。 大洋:远离大陆的广阔水域,海洋的中心部分。 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海洋:海和洋的总称。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通道。 2.七大洲 (1)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即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面积由大到小)。可以简称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七大洲的分布 ①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北美洲和南美洲。 ②赤道穿过的大洲是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主要在北半球的有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大洋洲、南极洲和南美洲。 ③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欧洲和北美洲;完全在南半球的大洲是南极洲。 ④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的大洲有大洋洲和亚洲。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课时训练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地球?水球? 1.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海陆面积比例的是(C) 2.有关海陆分布的特征||,描述正确的是(C) A.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是均匀的 B.无论怎样划分两个相等的半球||,都是陆地大于海洋 C.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D.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北极周围是一块陆地 七大洲和四大洋 读图||,回答3~6题: 3.图中属于半岛的是(A) A.甲 B.乙 C.丙 D.丁 4.①大洲为(C)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5.②③两大洲的分界线是(D)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土耳其海峡 D.白令海峡 6.F大洋是(A)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关于海陆分布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C) A.地球表面80%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0% B.地球表面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因此北极地区是一块陆地 C.无论把地球如何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陆地的面积始终小于海洋的面积 D.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隔成彼此不相连的四个大洋 (2019庆阳)读“东西半球图”||,回答2~3题: 2.赤道没有穿过的大洋是(D)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3.南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陆是(B)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由湖南地图出版社与湖北省测绘学会共同编制的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这意味着使用了400多年的横版地图不再“一统天下”||,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观察右图||,回答4~5题: 4.图中甲大洲为(A)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大洋洲 5.下列海峡中为甲、乙两大洲分界线的是(B) A.马六甲海峡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6.下图中||,①②③④地均是位于大西洋两岸的陆地||,则②大洲是(D) A.欧洲 B.北美洲 C.非洲 D.南美洲 7.关于图中四个大洲的表述||,错误的是(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