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CTI平台软件安装说明

CTI平台软件安装说明

CTI平台软件安装说明
CTI平台软件安装说明

CTI平台软件安装说明

目录

1 安装SFU (5)

1.1安装文件释放 (5)

1.2 安装过程 (6)

1.2.1 安装执行 (6)

1.2.2 填写用户信息 (6)

1.2.3 软件协议签订 (7)

1.2.4 安装方式选择 (7)

1.2.5 组件选择 (8)

1.2.6 安全设置 (8)

1.2.7 映射方式选择 (9)

1.2.8 映射文件选择 (9)

1.2.9 安装目录选择 (10)

1.2.10 安装过程 (10)

1.2.11 安装完成 (11)

1.3 配置过程 (11)

1.3.1 检查启动服务 (11)

1.3.2 Configuration配置 (11)

1.3.3 Maps配置 (12)

1.3.4 保存配置 (14)

1.4 安装完成 (15)

2配置SFU (15)

2.1设置SFU服务器共享目录 (15)

2.2设置windows访问权限 (16)

2.3创建座席录音子目录 (18)

2.3.1 检查子目录的windows权限 (19)

2.4设置rt-sc的nfs共享路径 (19)

2.5检查sfu服务器nfs共享是否生效 (20)

2.5.1 通过交换机来检查 (20)

2.5.2 通过vasp来检查 (21)

3 SFU服务器上安装JDK、TOMCAT (21)

3.1 安装JDK (21)

3.2 安装TOMCA T (21)

4安装ccmp (23)

4.1 SFU服务器上安装ccmp (23)

4.2 CCMP配置 (23)

4.3 配置数据库IP地址 (23)

4.4 配置录音路径 (23)

5 安装vasptools (24)

5.1 SFU服务器上安装vasptools (24)

5.2 V ASPTOOLS配置 (24)

5.3 系统管理配置 (25)

6安装PCMPlayer (25)

6.1 SFU服务器上安装PCMPlayer (26)

6.2 PCMPlayer配置 (26)

7安装RECMonitor录音增量备份程序 (26)

7.1安装 (26)

7.2配置 (26)

7.2.1 配置 (27)

7.2.2 重启服务 (28)

7.2.3 调整ccmp的cti参数 (28)

7.3启动RECMonitor服务 (29)

8 ZXECS-TTS安装 (31)

8.1 基于科大讯飞的ZXECS-TTS安装 (31)

8.2 基于捷通华声的ZXECS-TTS安装 (32)

8.3 选择安装目录并启动ZXECS-TTS服务 (34)

8.4 完成安装 (35)

8.5 卸载ZXECS-TTS (36)

8.6 配置rt-sc的tts预转音访问路径 (36)

9 ZXECS-SCE安装 (37)

9.1 安装 (37)

9.2 查看用户手册 (39)

修正记录

1 安装SFU

如果不用ZXECS_IBX1000内置的录音服务器,需要外置时,需要在外置录音服务器上安装SFU(Windows Services for UNIX),并设置nfs共享,供ZXECS_IBX1000来访问。SFU下载地址为:

https://www.sodocs.net/doc/279990131.html,/downloads/details.aspx?FamilyID=896c9688-601b-44f1-81a4-02878ff 11778&DisplayLang=en,需要安装3.5版本。

推荐安装操作系统为Windows 2003 Server、Windows 2000 Server,其他版本的Windows无法安装。

1.1安装文件释放

双击SFU35SEL_EN.exe安装文件,弹出如图1所示操作界面,按显示提示操作点击Unzip将安装文件释放到指定的地址。释放到C:\temp。

图1

注:解压释放过程中如有提示弹出,可直接回车跳过。

1.2 安装过程

1.2.1 安装执行

找到原先释放指定的C:\temp目录下,双击执行目录文件内的setup.exe文件。弹出如图2所示安装界面,点击Next。

图2

1.2.2 填写用户信息

点击Next后下一个界面要求填写user name和organization,可直接跳过或真实填写。如图3所示。

图3

1.2.3 软件协议签订

填写完毕点击Next,要求同意该软件的使用协议,选择同意,然后Next。如图4所示。

图4

1.2.4 安装方式选择

接下来要求选择软件的安装方式,一种为默认安装,一种为自定义安装。选择自定义安装模式。如图5所示选择正确后点击Next。

图5

1.2.5 组件选择

针对CTI管理平台和自动增量备份等相关的功能,主要使用的是SFU内的Server for nfs 和User Name Mapping组件服务,使这两个服务保持安装状态即可,如图6所示选择。

图6

1.2.6 安全设置

此步可直接跳过。如图7所示。

图7

1.2.7 映射方式选择

采用password和group文件的映射方式,按照如图8所示选择。

图8

1.2.8 映射文件选择

下一步会要求选择映射文件名,可直接跳过。如图9所示。

图9

1.2.9 安装目录选择

选择软件安装目录,如图10所示输入需要安装到的磁盘目录。

图10

1.2.10 安装过程

选择安装目录点击Next会进入安装流程,安装时间会持续10到15分钟。如图11所示。

图11

1.2.11 安装完成

安装完成点击Finish完成安装。

1.3 配置过程

SFU软件安装完成之后,需要进一步完成对SFU软件相关属性的配置,完成Windows 与Linux之间的访问衔接。

1.3.1 检查启动服务

SFU安装完成后,打开开始----程序----Windows Services for UNIX----Services for UNIX Administration配置界面。查看左侧工具栏server for nfs 和user name mapping是否已经启动。具体操作为选中指定项,点击右键,start为灰色则为启动,为黑色则需要点击start使其保持启动状态。具体如图12所示。

图12

1.3.2 Configuration配置

点击左侧的User Name Mapping,右侧会显示User Name Mapping on local computer 配置项,下列三个主配置项,Configuration、Maps和Map Maintenance。点击Configuration,选择Use Password and Group files方式,然后Browse passwd和group两个文件。如图

13所示。

图13

注:passwd和group两个文件可以在Linux /etc目录下提取

1.3.3 Maps配置

点击Maps,将Simple maps选择勾上。如图14所示。

图14

选择后会出现Show User Maps和Show Group Maps两个选项,如图15所示,按照操作顺序依次如下:

配置Show Group Maps:

a.点击Show Group Maps,然后点击下方的List Windows Groups

b.点击Show Group Maps,然后点击下方的List Unix Groups

c. a、b操作完成后下方的windows Groups和UNIX groups会出现对应的用户名,分别选择administrators和root,然后点击Add,下方的Mapped groups会出现对

应的权限用户。

图15

配置Show User Maps

a) 点击Show User Maps,然后点击下方的List Windows Users;

b) 点击Show User Maps,然后点击下方的List Unix Users;

c) a)、b) 操作完成后下方的windows Users和UNIX Users会出现对应的用户

名,分别选择administrators和root,然后点击Add,下方的Mapped users

会出现对应的权限用户。

图16

1.3.4 保存配置

完成3.3所说的Maps配置后,点击右上角的apply保存或任意点击左侧的功能树,会出现提示是否保存当前配置,选择保存当前配置,如图17所示。保存完成后重启User Name Mapping服务和Server for NFS服务。SFU配置完成。

图17

1.4 安装完成

以上为SFU关于NFS的全部安装配置步骤。

2配置SFU

2.1设置SFU服务器共享目录

安装完SFU后,需要在安装服务器上设置nfs共享目录,供ZXECS_IBX1000来访问。需设置座席录音的共享目录。强烈推荐设置D:\rt-vasp为共享的根目录,以下示例也以D:\rt-vasp为共享目录。

创建D:\rt-vasp目录,在其上点击右键,进入右键菜单,点击“属性”,进入属性对话框,并选择“NFS Sharing”标签页,修改为以下设置,Share name必须为rt-vasp:

设置目录访问权限:

点击“Permissions”按钮,进入权限设置对话框,选择Type of access为Read-Write ,并选中Allow root access,如下图所示:

点击Ok按钮,再点击“确定”按钮,完成配置。

2.2设置windows访问权限

在D:\rt-vasp目录上点击右键,进入右键菜单,点击“属性”,进入属性对话框,并选择“安全”标签页,

设置Users组的访问权限

组或用户名称中选中Users组,权限设置为完全控制,如下图所示:

设置Everyone用户的访问权限

点击“添加…”按钮弹出用户搜索对话框,填写Everyone用户,如下图所示:

点击确定按钮,选中Everyone,并设置权限为完全控制,如下图所示:

设置Anonymous用户权限

按照设置Everyone用户权限的方法,添加Anonymous用户,并设置其权限为完全控制。

注:windows2003要以administrator用户登录,且密码不能为空!

2.3创建座席录音子目录

设置sfu服务器nfs共享目录D:\rt-vasp之后,需要在D:\rt-vasp下创建子目录userrec,作为座席录音的文件保存路径,以供ZXECS_IBX1000访问。

2.3.1 检查子目录的windows权限

在共享目录下面创建子目录时,需要检查一下新建的子目录的windows权限;(因为新建子目录的权限依赖于权限的继承,如果有些系统没有配置权限继承,那么即使父目录有相关权限,子目录也不会有。)

如:在D:\rt-vasp下面添加一个子目录userrec,需要检查这个子目录的windows权限。选择子目录userrec,右键进入菜单,点击“属性”,进入属性对话框,并选择“安全”标签页进入“高级”;查看其相应的权限;如下图所示:

2.4设置rt-sc的nfs共享路径

设置sfu服务器的nfs共享之后,需要设置rt-vasp服务中rt-sc服务程序的配置,以使ZXECS_IBX1000能访问到sfu服务器的nfs共享目录。

进入网管V ASP配置->rt-sc配置

●找到[General]段中NFSNumber项,将

NFSNumber = 1

修改为

NFSNumber = 2

●在段[NFS1]段后增加段[NFS2],内容如下:

[NFS2]

IP = xxx.xxx.xxx.xxxx

Dir = /rt-vasp

IP为sfu服务器的ip地址,必须保证ZXECS_IBX1000能ping通。

Dir为sfu服务器的nfs共享路径。根据前面配置,应该为D:/rt-vasp的nfs Share name前加/,

即/rt-vasp。

●修改[VocResource]段下的TalkRecPath项,修改

TalkRecPath = /var/rt-vasp/userrec

TalkRecPath = /rt-vasp/userrec

即sfu服务器nfs共享目录/rt-vasp的子目录userrec的nfs路径

●修改完后重启rt-sc服务。

执行命令service rt-sc restart。

2.5检查sfu服务器nfs共享是否生效

2.5.1 通过交换机来检查

通过telnet到ZXECS_IBX1000交换机的1250端口,可查看zxecs是否成功挂载nfs共享目录。

通过ssh连接到ZXECS_IBX1000,telnet到交换机的1250端口,假设交换机ip为192.168.1.1,则执行

telnet 172.21.16.223 1250

敲回车,出现命令提示符后,

输入用户名admin后回车,

再输入密码12345678后回车,

在命令提示符后执行命令nfsDevShow并回车,

如果能看到两行输出,其中一行为V ASP配置->rt-sc配置中NFS1段指定的挂载目录/var/rt-vasp,

另一行为NFS2段指定的挂载目录/rt-vasp(即sfu服务器的nfs共享目录),就是正确的。

例如下图所示信息:

如果没有出现/rt-vasp,就是sfu服务器的nfs共享配置有问题,需要从头检查每一步操作步骤,重新配置。

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1.1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1.1.1设计目标 公安将关键业务运行于IT网络系统之上,那么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业务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之所在。但目前普遍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问题是:网络变慢了、设备发生故障、应用系统运行效率很低、想升级改造系统但无法说清问题的真实原因。网络系统的任何故障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妥善处理都将会导致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成为灾难。因此,如何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预知故障,即在故障发生之前发现故障;实时告知,即在第一时间将故障情况通知相关的管理人员;有效处理,即在预定的时间内处理故障,若未及时处理将采取升级措施;以上问题简单来说,如何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成为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主管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系统设计目标是建设一套对平台服务器、服务软件模块、数字视频设备、监控摄像头和图像质量进行定时巡检诊断、故障记录、告警、统计分析、故障旁路、设备和软件模块整合于一体的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 1.1.2系统组成结构 系统由设备巡检服务器、视频信号诊断服务器、报警转发服务器、网管客户端和数据库组成。 设备巡检服务器通过向各本服务器、服务软件模块、数字视频设备发送巡

检指令来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对于故障设备,按照服务器热备策略自动启动备份服务器(如流媒体服务器),或重启设备和服务模块,以实现故障旁路和自动恢复功能。 视频信号诊断服务器对系统内视频信号轮巡检测,检测结果在数据库自动产生记录并告警; 故障信号通过报警转发服务器向网管客户端、手机和电子邮件发送告警信息。 为了提高故障检测诊断效率,增强故障发现的实时性,设备巡检服务器可以分布部署,设计在每个分局部署一台设备巡检服务器,负责对本网络区域内设备的巡检。 报警转发服务器和数据库仍利用一期的设备,无需另外配置。 系统原理结构图如图4.5所示。

智能化IT运维管理平台方案建议书

智能化IT运维管理平台 方案建议书

目录 1技术方案概述 (6) 1.1编制说明及依据 (6) 1.1.1编制说明 (6) 1.1.2编制依据 (6) 2项目需求分析 (10) 2.1成果预期与成果目标 (10) 2.2对项目的解读与理解 (11) 2.2.1强化主动监控,实现集中管理 (11) 2.2.2快速定位故障,减少维护成本 (11) 2.2.3提升主动管理、辅助分析决策 (12) 2.2.4直观运行展现,快速指挥调度 (12) 2.2.5规范日常流程,有序高效协作 (12) 2.3主要问题、重点及难点的阐述 (12) 2.3.1实现统一监控、处置及展现 (13) 2.3.2完整、有效、统一的配置管理库 (13) 2.3.3符合ITIL规范的基础服务流程 (14) 2.3.4可灵活定制的运维流程引擎 (14) 2.3.5通过服务目录、服务级别管理提升运维服务质量 (15) 2.3.6简单易用的报表设计器 (15) 2.3.7统一的运维服务门户 (16) 2.3.8面向不同运维视角的个人工作台 (16) 2.3.9完善、严格的权限和认证管理 (16) 2.3.10标准、灵活的开放接口和扩展需求 (17) 3体系及制度建设 (18) 2

3.1参考标准与方法论 (18) 3.1.1运维体系参考标准规范 (18) 3.1.2IT运维管理成熟度分析 (19) 3.1.3运维体系建设方法论 (21) 3.2运维管理体系规划 (24) 3.2.1运维管理规划目标 (24) 3.2.2运维管理总体规划 (24) 3.3运维管理管理制度建设 (26) 3.3.1运维流程管理规范 (26) 3.3.2IT运维操作管理规范 (26) 3.3.3进行运维服务提升评估 (27) 4平台技术方案 (28) 4.1总体设计方案 (28) 4.1.1总体设计技术路线 (28) 4.1.2系统总体功能架构 (29) 4.2功能设计方案 (31) 4.2.1资产配置管理库(CMDB) (31) 4.2.2集中监控管理(监控中心) (48) 4.2.3操作审计管理(操作中心) (115) 4.2.4运维服务流程(流程中心) (123) 4.2.5运维统计分析(度量中心) (179) 4.2.6运维管理门户 (189) 4.3非功能设计方案 (225) 4.3.1系统性能设计 (225) 4.3.2系统扩展性设计 (225) 4.3.3系统安全性设计 (229) 3

煤矿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煤矿辅助智能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矿井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保障系统维护质量,避免因设备维护不力造成信息传递不畅、监测监控失效等事故发生,充分发挥智能化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管理规定依据《煤矿安全规程》、《贵州省煤矿智能机械化建设与验收暂行办法》,结合矿实际情况制定。 第三条管理规定按照“统一管理、相互协作”的原则对智能化系统设备及线缆实行管理。 第四条全矿各科室应遵循管理规定的规定,对各系统进行规划、安装、使用、维护及管理。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为切实加强对矿智能化工作的领导,促进矿智能化工作协调发展,成立**煤矿智能化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矿长 副组长:机电副矿长 成员:其他矿级领导、副总师、机电科长、供应科科长及调度室主任。机电副矿长具体负责日常业务管理及考核。 第六条矿领导主要职责: (一)矿长对全矿智能化管理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机电矿长分管智能化工作,对现场网络、工业电视、智能系统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对因机电设备原因无法通讯、无法供电,影响智能化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 (三)总工程师负责对智能化的技术管理、工艺技术的优化负直接领导责任和技术责任。 第七条机电科主要职责: (一)负责组织和协调全矿智能化管理工作,是全矿的智能化系统的主管部门,负责智能化系统方案,设备点布置、线缆敷设的需求调研、规划和上报等工作; (二)负责编写智能化系统设备、线缆日常维护和保养的质量标准化规范,负责矿井生产过程中的数据管理; (三)依据质量标准化要求,对井下系统设备安装、线缆敷设、标识牌的悬挂等进行统一的质量标准化建设和考核; (四)负责智能化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的制定、修订执行,监督矿各单位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健全智能化管理体系; (五)贯彻落实集团智能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要求,并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 (六)负责组织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矿山智能化建设任务,并对智能化管理、工程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与考核; (七)负责智能化资料和智能化部分的建设工作; (八)其他应履行的职责。 第八条各相关科室的主要职责

智能化IT运维管理平台方案建议书

智能化IT运维管理平台方案建议书 1.企业运维现状与发展趋势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运维人员需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业务和越来越多样化的用户需求,不断扩展的应用需要越来越合理的模式来保障运维服务能灵活便捷、安全稳定地持续。 某企业从初期的几台服务器发展到庞大的数据中心,单靠人工已经无法满足在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的要求,那么标准化、自动化、架构优化、过程优化等降低运维服务成本的因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其中,自动化开始代替人工操作在企业的运维过程中逐渐体现出来了强大的优势。 运维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自动化作为其重要属性之一已经不仅仅只是代替人工操作,更重要的是深层探知和全局分析,关注的是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实现性能与服务最优化,同时保障投资收益最大化。 通过自动化运维能最大限度地在更少的维修时间内实现运维目标,提高运维服务质量。 因此, 对于越来越复杂的运维来说,将人工操作逐渐改变为自动化管理是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2. 企业运维存在的问题与需求

某企业初期只有文件共享和邮件服务等几台服务器,运维工作完全由人工操作,随着企业的发展,新业务系统不断上线企业、建设了中心机房,运维工作还是以人工为主,但是这一阶段增加了网络管理系统和环境监控系统,这两个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运维的工作量,基本上实现了运维的半自动化。 企业在发展,运维工作量在不断的增加,企业的运维工作面临以下的问题及需要解决: 2.1 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与工作主动性需要提升 在企业运维过程中,只有当故障已经发生并且造成业务影响时才能发现和着手处理,这种被动“救火”不但使运维人员终日忙碌,也使运维本身质量很难提高,导致IT 部门和业务部门对运维服务满意度都不高。 运维人员日常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是处理一些简单重复的问题,而且由于故障预警机制不完善,往往是故障发生后或报警后才会进行处理,使得运维人员的工作经常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怎样才能在故障发生前及时发现并把故障处理掉,使运维工作变被动为主动? 2.2 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运维机制 企业在运维管理过程中缺少自动化的运维管理模式,没有明确的运维人员角色定义和责任划分,使到问题出现后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根本原因,无法及时地找到相应的人员进行修复和处理。

智能化项目运维管理框架协议书

智能化项目运维管理框架协议书合同编号: 项目名称: 发包单位: 运维单位: 签订日期: 2018 年月日

甲方: 乙方: 一、智能化项目运维管理 1、智能化项目运维管理内容 智能化项目运维管理遵循立足需求、统一规划、保障重点、分步实施、务求实效的原则,建立一套融合组织、制度、流程、人员、技术的智能化项目运维管理体系,建立组织机构,制定规章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强化技术支撑,实现对智能化项目系统的综合管理监控和日常技术支持,快速响应和及时解决智能化项目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故障,确保所维护智能化项目系统正常、稳定、高效运行。 智能化项目运维管理内容如下: (1)一体化智慧综合管理平台:智能化项目平台。 (2)两个中心:云数据中心(IDC数据机房),服务管理中心(社区服务调度指挥中心)。 (3)三类服务应用:智慧管理应用平台、智慧服务应用平台、社区O2O应用管理平台。 (4)智能化项目基础建设内容: 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电话程控交换系统、卫星接收及有线接收系统、无线对讲系统、音视频会议系统、信息发布系统、背景音乐广播系统、售检票系统、客流量统计分析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无线巡更系统、一卡通综合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及车位引导系统、楼宇自控系统、能量管理及预付费系统、无线网络覆盖系统、云数据中心(IDC数据机房),服务管理中心(社区服务调度指挥中心)等。 (5)智能化项目应用系统建设内容: 语音广播系统、一卡通综合管理系统、票务管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监控管理系统、结算中心系统、社区信息发布系统、综合信息门户、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程控交换系统、POS收银系统、酒店管理系统。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GFQ-SOMS v1.0) 操作手册

一引言 1.1 编写目的 丰旗软件维护说明书即软件运行过程对软件出现的问题进行维护的使用说明书和参考手册,编写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系统管理员日常维护本软件系统时作为具体的参考资料。1.2 运维目标 丰旗软件运维管理的目标是保证系统平台的正常、可靠、高速运行,保证对突发事件、需求变更进行快速响应,保证系统的完整。 1.3 产品用途 a.用户操作手册; b.产品设计说明; c.与本项目相关的其它文档 二产品说明 2.1 产品用途 在系统中,可以清楚地知道所控设施的运转情况和故障发生,通过对设施的有效管理及正确的保修管理,可以维持设施及装备的最适合的状态,延长设备的寿命,使管理人员的最少化,从而对建筑物的设施进行有效地管理及保护。 2.2 安全保密 整个系统的文件支持加密策略:加密密码由管理员直接配置,满足用户的需要。

2.3 产品总体拓扑图

2.4 系统运行硬件建议配置用途 CPU CPU Intel 酷睿2四核 Q9450 以上 内存2G以上 显卡VGA独立显卡,显存512M以上支持1024*768以上分辨率 网卡千兆网卡 声卡 2.1 声卡, Audio 输出, Mic 输入, 硬盘160G以上 以上硬件配置为最低配置要求,用户应依据实际接入、解码视频路数,录像需求做相应调整和升级。 2.5 系统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 professional sp3 Windows 7 以上 IIS 无要求 DirectX 9.0 C以上 三运维内容 3.1 版本检测与更新 在工具列表中有一个版本检测工具,提供版本升级,在新版本中会对产品系统的安全性,性能,功能进行优化,每月固定时间检查是否有新版本,及时进行更新。

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_需求规格说明书_V

智能运维管理系统V2.0需求规格说明书

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

修订

目录 1. 文档介绍 (6) 1.1. 文档目的 (6) 1.2. 文档范围 (6) 1.3. 读者对象 (6) 1.4. 参考文档 (6) 1.5. 术语与缩写解释 (6) 2. 系统概述 (7) 2.1. 系统建设目标 (7) 2.2. 系统总体结构 (8) 2.3. 用户的特点 (8) 2.4. 设计和实现上的限制 (9) 3. 系统功能性需求 (9) 3.1. 双活中心工作运行状态监控模块 (9) 3.1.1. 场景描述 (9) 3.1.2. 用例分析 (9) 3.1.3. 参与者列表 (9) 3.2. 专用监控功能模块 (10) 3.2.1. 场景描述 (10) 3.2.2. 用例分析 (10) 3.2.3. 参与者列表 (11) 3.3. 故障告警模块 (12) 3.3.1. 场景描述 (12) 3.3.2. 用例分析 (12) 3.3.3. 参与者列表 (12) 3.3.4. 用例描述 (12) 3.4. 数据配置管理模块 (12) 3.4.1. 场景描述 (12) 3.4.2. 用例分析 (13) 3.4.3. 参与者列表 (13) 3.5. 故障切换管理模块 (13) 3.5.1. 场景描述 (13) 3.5.2. 用例分析 (13) 3.5.3. 参与者列表 (14) 3.6. 数据接口 (14)

3.6.1. 场景描述 (14) 3.6.2. 用例分析 (14) 3.6.3. 参与者列表 (14) 3.7. 故障处理 (14) 3.7.1. 场景描述 (14) 3.7.2. 用例分析 (14) 3.7.3. 参与者列表 (15) 4.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15) 4.1. 易用性需求 (15) 4.1.1. 方便增加监测设备 (15) 4.1.2. 方便删除监测设备 (15) 4.1.3. 方便定位故障或者异常设备 (16) 4.1.4. 监测设备在启动与停止监测之间方便转换 (16) 4.2. 性能、并发性需求 (16) 4.2.1. 对性能及并发性的特殊要求 (17) 4.3. 扩展性需求 (17) 4.3.1. 采集和监控服务器的集群支持 (17) 4.3.2. 支持公司AFP平台的整合 (17) 4.3.3. 支持公司单点登录系统的整合 (18) 4.3.4. 支持对物联网智能设备的直接监测 (18) 4.4. 安全及保密性需求 (19) 4.4.1. 敏感数据加密 (19) 4.4.2. 敏感操作进行确认 (19) 4.5. 可靠性需求 (19) 4.5.1. 运行可靠性 (19) 4.5.2. 数据可靠性 (20) 4.6. 可维护性需求 (20) 4.6.1. 监测设备配置优化 (20) 4.7. 软硬件环境约束 (21) 4.8. 系统备份与恢复要求 (22) 4.9. 系统日志 (22) 4.10. 其它需求 (22) 5. 外部接口说明 (22) 5.1. 短信发送接口 (22) 5.2. 应用软件服务监测接口 (22)

多渠道智能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

多渠道智能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 项目背景及目标 在我国过去20年里,IT信息化建设在国内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尤其在金融领域极为明显。然而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IT 基础资源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IT基础资源规模的快速增长给IT 管理部门带来了莫大的挑战,即“网络安全稳定、基础设施安全可靠、应用系统安全稳定高效、业务满足7×24小时服务等”各种要求,再加上监管部门的各种安全规范与要求,IT管理部门需要克服现实工作中的各种技术及管理问题。在诸多问题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IT运维的系统化管理”上: 一是在如此繁杂IT架构下,IT基础信息管理混乱、对象间关系模糊,缺少对IT对象的系统化、标准化管理;二是IT监控分专业,专业间数据无关联,缺少一套集中式监控与预警系统;三是业务发生故障时IT响应滞后、被动,缺少网络性能及交易性能方面的监控手段。 这些问题的存在,从短期看,已或大或小地影响了天津农商银行IT信息化建设,如:不利于IT基础设施资产统计、不利于IT基础设施生命周期的跟踪、控制与管理、围绕IT基础设施生产运维工作效率提升不上去及生产运维工作难以形成“主动运维”机制等等;从长期看,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天津农商银行新数据中心的建设,关系到未来天津农商银行新数据中心启用后IT运维管理水平能否再上新台阶。

综上所述,天津农商银行需要搭建一套能够满足未来新数据中心需求、为信息科技管理工作质量提升及快速实现“科技引领业务”目标起到推动作用的“多渠道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 项目方案 天津农商银行通过构建“多渠道智能一体化运维管理”体系,并以此指导“多渠道智能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建设过程。该平台能够有效实现对IT运行整体环境的监控,即对主机系统、网络系统、安全设备、数据库、中间件、存储设备、应用系统、IT环境等的集中监控和管理。能够及时采集各类告警数据、性能数据和配置数据,进行集成统一的分析、查询、报告和展示,帮助运维管理人员方便有效的定位系统问题,直观快速的诊断和分析问题,将运维模式由被动的支持转为主动式服务。通过帮助服务台接收各类告警事件,按照预先定义的事件管理流程完成事件的处理。建立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配置管理等服务工作流程,通过管理人员、技术和流程的有机结合,实现IT运维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形成一套完整的IT一体化运维管理体系。平台主要功能包括:一是,基于ITIL理念,结合IT信息化管理要求,构建IT基础信息数据库(CMDB),实现对天津农商银行IT基础信息的统一标准化、系统化管理; 二是,结合当今IT信息化技术,采用带外技术构建基于带外数据的性能监控系统,实现对天津农商银行重要、一级、二级业务系统网络性能及交易性能方面监控;

智能交通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1.doc

智能交通运维管理系统解决方案1 ZH○R城市智能运营维护管理系统 解决方案 ZH○R城市智能交通运营维护管理系 统解决方案是以智合智能交通运维软件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级证书: 2010SR006857)为基础平台软件,为各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子系统提供运营维护 智能化服务;系统包括:设备维护维修、 备品配件管理、例行维护、应急抢修、软件升级、联网、设备及系统运行质量监测、综合报表、辅助决策、知识库等功能模块。 在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设备和系统建设如火如荼的大环境下,各系统设备的运行效果怎么样、是否可以监测设备的故障、出现故障如何第一时间进行抢修维护、备品配件如何进行调配、如何评价各智能化设备的质量,如何为管理部门有效配置和科学决策提供综合报表信息,使各系统(含设备)的有效使用时间不再依靠静态的设备出厂时间保障;而是根据各系统、各设备正常运行情况、维护维修情况来动态决策。 系统不仅可以广泛适用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交通管理者

提供崭新的方式方法,配置、调整、增加、删减、更新、停用、升级辖区内各信息管理系统和设备;同时,也可广泛用于城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为交通运输管理者提供同样的功能。 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B/S架构,为用户的二次开发提供开放式接口; 2、以业务-设备-运营-服务-评价为管理要素,遵循业务(例如:上海市电子警察系统) -设备(例如:2008年从BK公司采购)-运营(例如:2008年BA公司负责运营)-服务(例如:2009年ZH公司维护)-评价(例如:总队评价、社会评价等)的成熟模型; 3、支持面向业务、设备、运营、服务、评价的增、减、删、改等操作; 4、支持多业务重构与运营联动,例如;在某交叉路口交通信号灯故障,第一时间可以找到距离该路口最近的视频监控点位,进行运营维护的现场调度; 5、支持面向使用效果的智能监控设备的退出机制,例如:某个路口的交通信号控制机的更换不再以服役时间作为参考指标,而是以使用效果的评价结果作为参考指标; 6、支持各系统设备故障在线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极大的方便了运营维护管理; 7、提供了综合报表模块,而且可以为用户定制特定的报表,

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的规划设计探讨

2019年6月 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的规划设计探讨 万 涵 (湖北邮电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摘要】随着电信运营商业务的增长,特别是4G 及5G 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的规模逐渐庞大, 设备类型,数据类型,及大数据平台及云平台的出现,给传统的运维手段带来了新的挑战。但运维的操作普遍采用人工操作方式,运维效率较低,操作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较差, 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与风险。运维态势相关信息掌控不足,确保运行态势保持合理水平的能力不足, 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架构设计围绕“管理理念先进”与“技术架构先进”两个立足点,建设符合运维管理需要的运维PaaS 平台及运维应用体系,实现运维管理的平台化、 一体化、服务化、移动化、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运维平台收集的各类运维大数据,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 训练出相应的计算模型,以更好的支撑运维业务需要。【关键词】智能化;运维平台;5G ;机器学习【中图分类号】TP393.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222(2019)06-0131-03 1背景 随着电信运营商业务的增长,特别是4G 及5G 时代的到来,运营商数据中心的规模逐渐庞大,设备类型,数据类型,及大数据平台及云平台的出现,给传统的运维手段带来了新的挑战。 传统运维方式明确划分运维、开发的职责,建立相应的监控管理、配置管理、流程管理等工具。部分采用了自动化管理工具,但运维的操作普遍采用人工操作方式,运维效率较低,操作标准化与规范化水平较差,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与风险。运维态势相关信息掌控不足,没有整体态势变化图,不成体系,确保运行态势保持合理水平的能力不足。 同时由于通信运营商数据的大量增长,需要面对各类不同的数据,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这个时候对系统运维提出了新的挑战,可以应用现有成熟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及新兴的机器学习算法,来解决现在系统运维面临的困难。 本文根据某省级电信运营商的数据中心运营经验,初步探讨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的规划设计思路和经验。 2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整体设计 按照平台即服务的设计理念,统一运维的基础采控、数据计算、组件服务,使得上层的各类运维工具、场景、应用实现无缝打通和扩展,为运维的持续良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1)统一采控平台:分布式的资源采控体系,完成被管理资源统一采控,实现统一的第三方系统集成和纳管。 (2)数据处理平台:可建模运维大数据服务,预置运维模型和分析算法,从而统一运维数据,形成数据资产。 (3)组件服务平台:提供常用运维服务组件,封装典型场景的API 扩展,快速拓展运维应用,实现持续发展。 3平台功能架构 智能化运维管理平台架构设计围绕“管理理念先进”与“技术架构先进”两个立足点,建设符合运维管理需要的运维PaaS 平台及运维应用体系,实现运维管理的平台化、一体化、 服务化、移动化、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 (1)运维工具层:以配置管理库(CMDB )为核心,建立集中监控管理、自动化管理等运工作集,实现对运维管理工具的全面覆盖。 (2)运维场景层:基于工具层的数据与功能融合基础上,利用运维融合管理实现运维数据与管理工作的集中,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提升运维管理决策能力与水平。 (3)运维门户层:建立运维大屏展示、运维门户网站等多样化运维门户,满足运维不同层级、不同角色的运维管理要求。 4运维PaaS 平台设计 4.1统一采控系统 统一采控系统提供分布式的资源采控体系,实现被管理资源统一采控,支持第三方系统集成纳管。统一采控系统提供各运维工具和被管设备资源之间联络通讯的统一通道,并通过模块和插件的技术让各运维工具自由扩展采控能力,而不用关注底层的通讯和调度技术,只需要按照采控模块约定的规范编写采控脚本,并组织成策略下发给相应代理,对结果数据进行处理,即可完成机器数据采集、配置变更发布和资源操作控制。 将与机器打交道的采集和控制工作交由一个统一的模块去处理,有以下优势: (1)在被管主机上只需部署一个代理就能完成所有采集和控制的操作,不但降低对被管主机的资源占用,也可以降低代理的管理复杂度。 (2)所有与被管设备通讯管理都通过统一通道进行,可以进行集中优化和控制,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带宽占用,并保证管控安全性。 (3)通过一个模块集中完成与机器打交道的工作,并对上层应用提供统一化的交互接口,可以大大降低各运维工具的 图1运维PaaS 平台架 构设计 图2统一采控平台架 构 通信设计与应用1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