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重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全部名词解释

【重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全部名词解释

【重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全部名词解释
【重要】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全部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

1 晚清文学革新运动

(1)在维新运动直接促助下,出现了突破传统的观念和形式,以适应社会改良与变革要求的尝试,其中包括提出“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的新诗派,让诗歌“适用于今,通行于俗”的“诗界革命”,将小说的政治宣传与思想教化功能极大提高,企求达到“改良群治”和“新民”目标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要求打破桐城派古文藩篱,推广平易畅达的“新文体”的“文界革命”。(2)在晚清,袭廷梁呼吁提倡过白话文,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大力倡导白话文造成一种蓄势。(3)清末民初,域外小说翻译大盛,打破思想封闭状态,开始参与世界文学“对话”,晚清域外小说输入造成的开放态势被文学革命承续并扩展。

2 《新青年》杂志

1915年9月,《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新文化运动以此为肇始,1917年迁京,1919年借五四运动大势将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推向高潮。《新青年》集中代表了新文化运动的思想特色,主编陈独秀在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确认“人权平等之说兴”与“科学之兴”“若舟车之有两轮”。是推进现代社会进化的基本条件。《新青年》倡导民主与科学精神,提出“要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在《新青年》集结的急进知识分子主要从两方面推进思想启蒙运动:其一是重新评判孔子,抨击文化专制主义,倡导思想自由,其二是广泛引进和吸收运用西方文化。1918年1月号起,《新青年》改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刘半农,沈尹默,钱玄同轮流编辑,鲁迅撰稿。

3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关系

新文化运动直接促成了文学革命,而文学革命又成为新文化运动最重要最有实绩的一部分,文学革命的性质与导向,成就与局限都与新文化运动息息相关。(1)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促进了“新思想,新学术”发展,新文化运动借北大学术的自由空气推波助澜,导致了1919年五四爱国学生运动,文学革命在这种背景下发生。(2)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推动了一场旨在反对文言,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革命。这场革命的先驱者一身二任,同时又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文学革命自然纳入新文化运动轨道,成为新文化运动最坚实有力的组成部分,表现出浓厚的思想启蒙功利色彩。

4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1)1917年2月号《新青年》上,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表明了坚定的文学革命立场,文中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倒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平民文学,曰推倒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2)陈独秀从内容到形式对封建旧文学持批判否定态度,从启蒙角度抨击旧文学与“阿谀夸张,虚伪迂阔之国民性”互为因果,主张已“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之途。

5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1)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从“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的文学进化论角度,认为文言文作为一种文学工具已丧失活力,中国文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必须进行语体革新,废文言而倡白话。(2)他提出文学改良应从八事着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

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3)此八事从不同角度针砭了旧文坛复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流弊,粗浅触及了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时代性与社会性及语言变革等问题,初步阐明了新文学的要求与推行白话语体文的立场。(4)胡适在文中提出要确认白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正宗地位,宣称白话文取替文言文以建设新文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此文是文学革命的发难之作,有突出贡献。

7 对黑幕小说与鸳鸯蝴蝶派的批判

文学革命先驱把批判“黑幕派”和“鸳蝴派”以及旧戏曲作为一场硬仗来打,周作人写了《论黑幕》剖析了晚清以来那种专门泼污水揭阴私的“黑幕小说”的社会根源,指出其与复辟思潮同气相求的本质。钱玄同指出当时黑幕小说的提倡是北洋军阀政府以“复古”达到“愚民”的一种手段。沈雁冰在《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等文章中指出“鸳蝴派”思想上的一个最大错误是游戏的消遣的金钱主义的文学观念”。鲁迅写了《关于“小说世界”》等文,指出鸳蝴派借白话和通俗刊物流布,不过是“旧文化小说”的“异样的挣扎”!

8 林蔡之争

文学革命为新文化运动激流裹挟而下,虽遭旧文学势力反抗,但保守主义的声音相对较微弱,最初只有林琴南出来正面迎击文学革命,这位古文家在晚清曾用古文翻译大量外国小说,如今他极力反对以白话文取替文言文,写了《论古文白话文之消长》《致蔡鹤卿太史书》,对白话文运动大张挞伐,攻击北大新派人物“覆孔孟,铲伦常”“尽反常轨,侈为不经之谈”,北大校长在致林琴南的公开信中重申“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李大钊鲁迅也发文谴责“国粹家”历史倒退行为,《新青年》将林琴南含沙射影诅咒文学革命领袖的小说《荆生》全文转载,逐句批驳,林代表的守旧派对新文学的反攻并无理论力度,只停留在人身攻击和政治要挟层面,反而激起了新文学阵线义无反顾的抗争。

9 《学衡》派

以1922年9月在南京创刊的大型学术性杂志《学衡》而得名。其同仁梅光迪,胡先马肃,吴宓曾留学美国,寝馈西洋文学,受当时带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他们试图以学理立言,在中外文化比较中坚持一个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着手整理研究和维持传统文化,对新文化和新文学运动某些偏激弊病不无中肯批评,但保守立场使他们看不清历史变革趋势,梅写有《评提倡新文化者》,吴《论新文化运动》,胡《评“尝试集”》,基本点是否定文化与文学转型的突变形式。鲁迅发表《估学衡》以揭破此派“学贯中西”姿态下的窘迫,此外,许多拥护者写文迎击批驳“学衡派”的保守立场。

10 甲寅派

1925年北洋政府司法与教育总长的章士钊复刊了《甲寅》周刊,发表《评新文学运动》,试图从逻辑学,语言学,文化史等角度论争白话文不能取替文言文,说“吾之国性群德,悉存文言,国苟不亡,理不可弃”,甚至断定“白话文学”已成强弩之末,重新提倡“读经救国”,新文学阵线全力反击,撰写了许多批判“甲寅派”的文章,从不同角度批驳了甲寅派阻挡新思潮的本质。

11 易卜生主义

1918年,《新青年》第四卷第六号破天荒出了一期《易卜生专号》,发表《娜拉》《国民公敌》等三篇剧作,以反传统反专制,提倡个性自由,妇女解放为宗旨,和五四精神吻合。在五四运动高潮中,译介易卜生作品和宣扬易卜生主义更蔚成风气,易卜生在当时中国引起巨大波澜,青年人狂热喜爱他,五四时许多新文学作者曾仿效他写“问题小说”“问题剧”入手,而转向关注和反映社会现实人生的创作。

12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在北京成立,发起人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孙伏园,叶圣陶等12人,后发展为170多人。他们将沈雁冰接编经过革新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会刊,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出版“文学研究会丛书”200多种,文学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作是“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他们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冲突,写法上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也借鉴自然主义,重视并强调实地观察和如实描写。

13 创造社

1921年6月在东京成立,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何畏等人,都是当时在日本留学的学生,先后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他们初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必须忠实地表现作者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注重文学表现“时代的使命”,对旧社会“不惜加以猛烈的炮火”,从创作看,创造社的流派特色显著,该社成员作品大都侧重自我表现,带浓厚抒情色彩,直抒胸臆和病态的心理描写成为他们表达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的反抗情绪的主要形式。以1925年为界,分前后两期,后期提倡“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

14 语丝社

1924年11月成立,办有《语丝》周刊,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主要成员有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俞平伯等。他们创作的那种着重社会批评与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体”。

15 浅草-沉钟社

1922年成立的浅草社办有《浅草》季刊,并在上海《民国日报》副刊中出过《文艺旬刊》,其骨干成员于1929年秋组成沉钟社,办有《沉钟》周刊,半月刊。致力于介绍外国文学,特别是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方面有冯至的诗歌,林如稷,陈炜谟,陈翔鹤的小说,多抒写知识青年的生活和忧郁的情感,富于感伤色彩。

16 新月社

1923年胡适,陈源,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北京发起,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成员大多曾是旅英美留学生,不久,内部逐渐形成一个诗人群,由此产生新月诗派,1926年4月徐志摩在《晨报》副刊开辟《诗镌》作为他们的代表刊物,宣称“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作一件认真事情做”,他们思想上倾向自由主义,前期新月派提倡新格律诗,因而又称“新格律诗派”,在诗作上有建树的诗人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孙大雨,饶孟侃。

17 湖畔诗社

以写作爱情诗闻名,成员有冯雪峰,应修人,潘漠华,汪静之四人。1922年4月出版诗歌合集《湖畔》和后来一些诗作,很能代表五四所唤起的一代新人的纯真与热情。

19 周作人《人的文学》

1918年底发表的《人的文学》,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底层人们的“非人的生活”,作家必须以认真严肃而非游戏的态度去描写“非人的生活”,对改造社会持积极态度,而且还要展示“理想的生活”,人道主义具体指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

义”,人的文学是五四时文学的一个中心概念,1919年初又提出“平民文学”概念,是人的文学的具体化,周作人将封建传统的旧文学概括为“贵族的文学”,平民的文学恰是反其道而行之,“文学的精神区别,指它的普遍与否,真挚与否”,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是以人道主义为本的“为人生的文学”,强调文学是人性的人类的,也是个人的。

21 小说界革命

1902年由梁启超发起,为把小说与维新革命联系,竭力强调小说的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认为小说是“文学之上乘”“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今曰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

22 林译小说

古文家林琴南用文言意译的西欧小说,因其早而开风气,因其对世界小说的大量输人而引发读者对中国小说正宗位置的首肯,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小说家先通过它来了解世界,它为20世纪中国小说创作准备了作家和读者,功不可没。

23 问题小说

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圣陶,庐隐,王统照,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不足之处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代表作有冰心的《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

24 叶圣陶《隔膜》《火灾》

1919-1923年间,他发表了40多篇短篇小说,收入《隔膜》《火灾》中,其中反映小市民智识分子灰色生活的题材占三分之二,描写城镇小市民生活的作品,不属小知识分子的自我表现,是采取冷静批判的立场,着重揭示小市民精神状态,标志叶圣陶风格逐渐成熟的前期代表作是《潘先生在难中》。《隔膜》写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正面展开了人的精神上的相互隔绝,却不不得虚伪地无聊地互相敷衍的痛苦。

25 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定义

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他们的作品大都是“回忆故乡的”“因此也只见隐现着乡愁”。

26 乡土小说及乡土文学

乡土小说是指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乡土文学的出现源于鲁迅的《故乡》,20年代,现代文坛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其创作受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代表作家有鲁彦,许杰,彭家煌,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局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较自觉可贵的民族化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代表作:彭《怂恿》,王《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地之子》。

27 自叙传

自叙传抒情小说,是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最初体式,作者多集中于创造社,其成员在日本留学期间较多地接受了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和近代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于是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活动”。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及心境,减弱对外部事件的描写,而侧重于作家心境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自叙传作为一股创作潮流是从郁达夫1921年出版的《沉沦》小说集开始的。

28 零余者

郁达夫小说用抒情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们大都是“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受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我,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离,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并经过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29 庐隐的感伤小说

用哀伤笔调叙写五四一代青年复杂的感情世界,尤其表现一代青年女性追求民主解放和爱情幸福,最后却只能尝到苦果的实际情景,《海滨故人》标示她转向郁达夫式的自叙传体写作,加上女性作家纤微细腻的心理笔致,个人气质上的感伤色调,很快成为了主观浪漫的“庐隐风格“。她的抒情性叙述不事雕饰,激切直露,单调少含蓄,叹句大量运用增强了叙事的情感容量,削弱了小说语言的雕塑功能。

30 许地山的宗教题材小说

宗教传奇色彩始终不离许地山小说,宗教研究家的信仰与对宗教内在感情的体验,造成了他与郁达夫,与乡土回忆者不同的浪漫传奇小说,下笔是人生实景,出笔已达超现实境界。(1)《命命鸟》:人物对生命的态度,敏明企图逃婚,加陵在离奇的佛教式冥想中大彻大悟,厌却红尘,以虔诚祈祷感化敏明,双双走入绿丝奇湖,将入世的爱寄托在达天知命的宗教理想上。(2)《缀网劳蛛》:一种只管织网而不论网破的宗教人生观,上升到哲理层面。宗教的人生信仰渗入同一般五四姿态分离。(3)《玉官》,叙述一个女基督徒的经历,宗教气愤浓厚。(4)《春桃》,民间仁义和宗教慈爱混合在一起,”主人公不再进教堂,不再布道,可他们一举一动都合乎教义,宗教由外在的宣扬变为内在的感情体验,并通过行动自发表现出来。”

31 废名《竹林的故事》

人物和清新的乡村自然景物构成对应关系,河边竹林的葱绿仿佛是有意识设置的富于诗情的象征境界,为主人公三姑娘纯净美好的性格作衬托,这种描述人美景美的牧歌般意境,正是废名借鉴古典诗词的简练含蓄留空白等经验,转化为情节简单的散文化小说形式所特具的功能。

32 通俗文学

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经济发展为基础得以滋长繁荣,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形式上继承古代小说传统为模式的文人创作或经文人加工再创造的作品。功能上侧重于趣味性,知识性,可读性,但也顾及“寓教于乐”,惩恶劝善效应。基于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优势形成了以广大市民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被视为精神消费品的,反映其社会价值观的商品性文学。

34 张恨水《春明外史》

1924-1929年,连载于《世界日报》,写报人杨杏园和青楼女子梨云,才女李冬青的故事,由此展开当时社会上层下层纷繁的生活画面,继承了“社会为经,言情为纬”的体式,它预示出作者

能在章回体小说内部进行革新的潜力:(1)男女主人公已贯穿故事前后,初步将小说编成一个整体,不再形同长篇,实为短制。(2)视点纯是城市平民的,道德评价也是平民,充满对平民的关爱。(3)反大团圆模式,增加了通俗小说的悲剧感和反映社会的深度(4)虽有报界拾闻痕迹,已加强了虚构性,描写超出讲述。

35 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

全书160回,前106回是不肖生撰,后又“走肖生”续完。以湖南平江,浏阳农民争夺交界地引起械斗为线索,带出昆仑派,崆峒派的剑侠争雄,从武侠的发展看其中的武技,已由棍棒拳术发挥到呼风唤雨吞吐飞剑,武术拳师已然成神魔人物。在表现生活方面,把武侠世界和民间亚社会结合,在结构上,脱出了明清公案小说的框子,侠客有一定独立地位。

36 泛神论

郭沫若从布鲁诺,斯宾诺莎为代表的西欧16,17世纪泛神论哲学及中国印度古代哲学中吸取泛神论思想,他曾将其内容概括为“泛神论是无神,一切的自然只是神的表现”“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我的表现”。从这样的哲学思想出发,诗人把整个大自然作为抒写对象,使诗人思绪飞腾,产生了《女神》式的奇特想像,从泛神论思想出发,诗人把宇宙世界看作一个不断进化更新的过程。

37 自由体诗

郭沫若一方面强调“形式方面我主张绝端的自由,绝端的自主”,同时认为“情绪的世界是一个波动的世界,节奏的世界”。“这虽没有一定的外形的韵律,但在自体是有节奏的”,基本有两种类型:(1)外在格律严禁,押韵,诗节诗行大体整齐。(2)情绪自然消涨的内在韵律与外在韵律结合,使诗在自由变动中取得整齐与和谐。

38《瓶》

写于1925年初春,是《女神》《星空》的诗情在爱情题材上的别一种流露,《瓶》有如火山般热情喷发与奇特想像:诗人由爱极,恋极,而想到死,幻想把爱的化身一枝红梅吞进心头,这是一种浪漫化了的为爱献身的精神,《瓶》中的另一类诗,真挚大胆地表现了恋爱中的焦躁,苦闷,失望,痛苦。

39 抗战时期郭沫若六个历史剧

《虎符》《屈原》《棠棣之花》《高渐离》《南冠草》《孔雀胆》,明确提出”先欲制今而后借鉴于古“据今推古的理论。其人物反映出历史悲剧精神,他们自觉意识到“以仁义思想来打破旧束缚”的历史要求,为争取人民的生存权利,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反对投降分裂倒退而斗争,他们具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历史悲壮性。

41 诗界革命

梁启超设想新意境,新语句与古风格,但新语句要打破传统诗词格律与文言语法结构,这与保留古风格是背离的,于是退一步:把诗界革命目标改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虽间杂一二新名词,亦不为病”,却拒绝引入新语句对传统格律与语法进行任何变革,因而晚清诗界革命限制在传统诗歌范围内,而向“散文化”方向努力,背离了唐诗传统而向宋诗靠拢,极限是:最终止步于宋诗的模仿风气中。

42 胡适《论新诗》

必须“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后来胡适将上述主张概括为“作诗如作文”,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打破诗的

格律,换以”自然的音节“,二是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也即实行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两方面的散文化。

43 《尝试集》

1920年出版。胡适是”第一白话诗人“。《尝试集》充满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尽管”真白话的新诗不多,但确实从古典诗歌形式传统中挣脱出来,开始具备了现代汉语抒情诗形式法则的雏形。认为因此称它为“沟通新旧两个艺术时代的桥梁”。

44 北大歌谣研究会

1920年成立,发起人与参与者大都是早期白话诗人,如周作人,刘半农,沈尹默,由此开始了现代新诗”歌谣化“的努力,刘半农从故乡江阴采风同时,用江阴方言写作“四句头山歌”20余首,刘大白《卖布谣》借鉴了民间歌谣形式,这是对传统诗歌的文人化贵族化的反拨,与五四文学平民化一致。

45 湖畔诗人

1922年,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出版合集《湖畔》,同年出版汪静之的《蕙的风》,1923年又有合集《春的歌集》出版,文学史上称这四个诗人为“湖畔诗人”,他们是五四唤起的一代新人,他们的诗是真正意义上的五四的产儿,是“没有沾染旧文章习气老老实实的少年白话新诗”,他们的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他们的首要贡献是爱情诗的创造,如应修人《妹妹你是水》,汪静之的《伊底眼》。

46 小诗体

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飞鸟集》影响下产生,主要作者有冰心,宗白华,徐玉诺,何植三。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它的出现(1)表现了诗人对诗歌形式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2)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情感与感受的努力,小诗在新诗发展史上有过渡意义。

47 纯诗

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在《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中提出“纯诗”这一概念,即“纯粹的诗歌”。包括两方面:一是诗与散文有完全不同的领域,主张“把纯粹的表现的世界给了诗作领域,人间生活则让给散文担任”。二是诗应有不同于散文的思维方式与表现方式,诗是要暗示的,最忌讳说明。纯诗概念在更深层面上意味一种诗歌观念的转化:从强调诗歌抒情表意的“表达”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48 早期象征诗派

以李金发为代表,出现于20年代中期,后期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重要作者。象征派诗人多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影响,其诗作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和神秘性,追求“观念联络的奇特”,(1)运用象征性形象和意象来表现自己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2)运用想像和比喻表现微妙情境(3)依靠形象的暗示表达感觉(4)追求语言的省略和跳跃。李金发于1925-1927年出版《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代表作,为中国新诗艺术的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49 《新青年》随感录

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号起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李大钊陈独秀《每周评论》,李辛白的《新生活》,瞿秋白郑振铎《新社会》等,都开辟“随感录”专栏,此外,进步报刊“杂感”“评坛”“乱谈”等栏也发表杂文,形成杂文创作浪潮。《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多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人,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50 美文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这一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给文学开辟了一块新的土地”。以后又形成了一整套散文理论,中心是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认为这种小品文是“个人的文学的尖端”,“他集合叙事说理抒情的分子,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用了适宜的手法调理起来,所以是近代文学的一个潮头”,是谓之“言志派”散文。

51 废名气

废名即冯文炳,他的作品专写农村乡镇宁静生活了的人事,对小人物寄同情,初时尚注重社会意义,《竹林的故事》等名为小说,实乃散文,很注重意境传达,清新朴素,气息浓郁,喜闲谈琐事,以冲淡为衣,表现出朴讷哀伤的风格,后将古典诗歌的象征手法与西方现代派技巧引入追求朦胧散文意境,但语言修饰愈发生涩古怪,陷入歧途,鲁迅批评他“有意低徊,顾影自怜”,此所谓“废名气”。

52 冰心体

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其中“心中要说的话”即“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有对下层人民的同情,探索人生的惆怅,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恋,也有对基督教义,泰戈尔哲学等内容的融会其间。

53 《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的散文结集,他的特殊之处是以某种源自佛理的眼光观察生活,于俗相中发现事理,能将琐细事物叙说得娓娓动听,落笔平易朴实,有赤子之心。如他的画一般,透露着心地光明一无沾染的品格风貌。作者在看见人世间的昏暗后企图逃入儿童的世界,加上佛理的渗入,文章萧疏淡远,有哲理深味,染有清淡悲悯之色。

54 英国ESSAY的影响

20年代人称梁遇春为中国的“伊里亚”,是因其作品确受英国ESSAY尤其是查理·兰姆随笔的影响,梁遇春耽于思索,他的随笔有许多人生哲理的探求和洞明的见解,他喜用絮语,笔调,随意而坦诚的谈吐中不乏睿智的思辨。《春醪集》谈论知识,探索人生,或旁征博引,引类取比,或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语言机智而有文采,潇洒自如,玲珑剔透,时有思想火花,却缺乏如炬的目光,在小小题目里开掘微言大义,引用外国的经典警句,信手拈来,处处切题。他那懒散的绅士风度,不愿受任何拘束的个性,及享尽人生的主张,使他喜好标新立异,怀极大兴趣谈“人死观”“流浪汉”,阐发悲哀是最可爱的东西等等。

55 《俄乡纪程》与《赤都心史》

两部散文集是瞿秋白以《晨报》特约记者身份赴汤苏考察的结晶。根据亲身见闻向国人真实报道十月革命后的苏俄真相,留下了作者的思想印痕。书中并不回避世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缔造中面临的重重困难,但以深沉的感情表现苏联人民建设的乐观精神,文中回荡着俄罗斯式的悲壮,雄浑格调,是中国报告文学的先声。

56 语丝文体

“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即所谓“语丝文体”,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但应该产生怎样的新,却并无明白的表示,而一到觉得有些危急之际,也还是故意隐约其词。”

57 现代评论派

20年代中期出现。多是欧美留学归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政治倾向与鲁迅和部分语丝派成员相对立。它重要的散文作家有:徐志摩,陈西滢,吴稚晖,徐的散文多属冥想型小品,即使记叙事物也常抓刹那灵感,名篇《北戴河海滨的幻想》《翡冷翠山居闲话》《“浓得化不开”》

58 《西滢闲话》

陈西滢是《现代评论》上的“闲话家”,集成《西滢闲话》,他站在五卅运动之外,学生,民众运动之上,以貌似公允的姿态评说时事。表明了一种贵族立场,他的特点是行文流畅,有西方文学修养,议论由事而发,富幽默感。

59 春柳社

1907年2月中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欧阳予倩,曾孝古,陆镜若)在东京演出了《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公演五幕剧《黑奴吁天录》,引起东京戏剧界的轰动,他们注重演出的布景道具服饰表演的“写实性”,以建立新的演出方式,1912年初,陆在上海邀欧阳成立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它保持春柳社的宗旨作风,可算是“后期春柳”。

61 天知派新剧

它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以宣传革命,攻击封建统治为首要职责,即把戏剧的教化功能发挥到极致,孙中山题词“是亦学校也”,其特色是(1)追求现场宣传,鼓动效果,当场演讲,直面观众。(2)强调演员的即兴表演,采用“幕表制”,没有完整剧本,只有提纲,靠演员现场发挥。

62 旧剧评议

1917-1918年间在《新青年》展开,新文化运动先驱们对中国传统旧戏发以攻击,批判指向传统旧戏包含的充满儒教与道教思想毒素的封建性内容,新戏剧观是(1)把戏剧做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2)提倡现实主义戏剧,要求描写“平常”的普通人,打破“大团圆”,如实揭示现实。

63 国剧运动

留美归国生赵太侔,余上沅于1926年6月-9月在《晨报》副刊创办《剧刊》,提出“国剧运动”,提出了与《新青年》派不同的另一种选择。他们主张“从整理与利用旧戏入手”建立中国新剧。在戏剧观念上,主张发扬传统戏曲“目的在于娱乐”的“纯粹艺术”倾向,反对易卜生式的社会问题剧,在戏剧表现上受爱尔兰戏剧运动影响,提出要“表现生活的原力”,这些设想不适应当时社会需求而未实现。

64 民众戏剧社

汪仲贤首先倡议,并联合陈大悲,及新文学界中的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等人,与1921年3月成立,它是五四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同时创办《戏剧》月刊,这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一个专门性戏剧刊物。民众戏剧社强调戏剧必须反映时代人生,负担社会教育的启蒙人物,认为它是“推动社会使之前进的一个轮子,又是搜寻社会病根的X光镜”。是和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的现实主

义文艺思想基本一致的,他们还介绍罗曼罗兰的“民众戏院”及西欧小剧场运动,以助长“爱美剧”声势。它的贡献是将五四革命精神在戏剧理论方面作了充分发挥,也强调舞台实践,鼓励青年学生参加爱美剧运动。

65 上海戏剧协社

1921年成立,是中国早期戏剧团体中历史最长的一个,成员最早有应云卫,谷剑尘,后来有欧阳予倩,洪深加入。明确提出创造“适合我们社会的戏剧”。反对“摹仿与复制别人的东西”。

66 爱美剧

五四运动后兴起的非职业戏剧运动,简称“爱美剧”,即业余戏剧,爱美是AMATEUR的音译,宣言是“以非营业的性质,提倡艺术的新剧为宗旨”,1921年1月,汪优游在五四新思潮推动下,针对文明戏商业化,首次提出脱离资本家的束缚,仿西洋组织一个非营业性的独立剧团的设想。陈大悲著《爱美的戏剧》引起社会反响,爱美剧取代了没落的文明戏,成为20年代初中国话剧活动主流,以学生为主体,中心在北京上海,它是现代话剧在中国舞台的最初尝试,在批判文明戏基础上,介绍西方戏剧学说与方法,对话剧进行革新,是文明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从理论上使新的戏剧观念进一步完善具体化,主张“教化的娱乐”。

67 小剧场运动

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以后风行于英德俄美日,这是一次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戏剧的革新运动,它揭开了西方现代戏剧帷幕,在戏剧观念及文学导演表演舞美等方面进行新探索,中国的小剧场运动倡导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新的话剧体制,使中国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科学化道路。核心是以“导演制”取代“明星制”。(2)提出并建立了一整套新的戏剧美学原则与表演体系和模式,即19世纪法国戏剧家创造的“第四堵墙”理论。

69 洪深《赵阎王》

着眼于社会意义,写人物复杂性格,是为揭露军阀罪恶,对受迫害民众与作恶的士兵表同情而创作的,剧中赵大具有“做坏事嫌好,做好事又嫌坏”的复杂个性,后半部分作者袭用美国现代剧作家奥尼尔《琼斯王》的艺术手法,由于带明显仿效印记又不合乎中国观众欣赏习惯,因而未引起反响,但洪深从非现实主义流派中汲取艺术营养,具开创意义。

70 南国社

1923年成立于上海,领导人田汉,先是创办《南国》半月刊,发表《获虎之夜》,后办《南国特刊》,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难过社开展话剧创作主要在1928-1929年,全部公演田汉的《古潭里的声音》《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南国社发展了五四时期爱美剧,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带有伤感和浪漫色彩,在中国话剧史上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71 “革命文学”的倡导

1928年1月,全部又共产党员作家组成的太阳社创办《太阳》月刊,由蒋光慈,钱杏邨主持,创造社新成员李初梨,冯乃超等主持《文化批判》创刊,同月出版创造社另一刊物《创造月刊》第一卷第8号显出了“突变”,这些刊物在上海共同倡导“革命文学”。

72 普罗文学

1928-1930年革命文学初期,是普罗文学阶段。创造社太阳社作家是它的主要作者,它反映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了工农生活和斗争,表现了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低潮时白色恐怖的心态,作品很多,具有强烈的革命气息,一时风靡文坛。产生很大社会影响,但它也存在严重缺陷,错误倾向是“革命的浪漫蒂克”,把残酷的现实斗争理想化,浪漫蒂克化,图解左倾盲动的政策偏向未得以清算,成功作品不多,代表作家有蒋光慈《短裤党》《菊芬》。

73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

1930年3月左翼的成立引起国民党宣传部门的恐慌,于是由潘公展,朱应鹏,召集王平陵,黄震遐,范争波,傅彦长等发动了“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出版《前锋周报》《前锋月刊》,在宣言中提出要铲除“多型的文艺意识”,统一于民族主义的中心意识,虽凭政权力量在各地办有十多个刊物,却未形成中心理论,未出现像样作品,只有黄震遐诗剧《黄人之血》,小说《国门之路》这种政治宣传品。

74 后期创造社

1925年后,随着革命形式发展,创造社作家分化,提倡革命文学,并投入革命浪潮,大革命失败后分化加剧,部分作家退出,郁达夫因与个别成员意见不合也退出了,又另加入了一些新成员,如冯乃超,李初梨,彭康等,1928年1月,他们创刊《文化批评》同月出版《创造月刊》,1929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

75 太阳社

1928年1月在上海成立,主要成员有蒋光慈,钱杏邨,洪灵非,孟超,全是共产党员。他们要求光明,要求新的人生,努力创造出表现社会生活的新文艺,同时创办《太阳》月刊,积极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左联成立后,该社自行解散。

76 左联

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发起人有鲁迅,沈端先,冯乃超。鲁迅在成立会上作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演讲,是其纲领,“左联”的成立形成了较广泛的革命文学统一战线,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和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注重培养青年文学作者,代表作家有蒋光慈,柔石,殷夫,叶紫。不足在于思想上存在左的错误。理论上存在教条主义,组织工作方面存在关门主义和分派主义倾向,文学创作上作品存在严重公式化,概念化问题。

77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总结了革命文学倡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针对某些革命作家盲目乐观心态,批评“不明白革命的实际情形”“不明白革命是痛苦,其中也必然混有污秽和血”的“浪漫”,他指出如果不正视现实,只抱着罗曼蒂克的幻想,“无论怎样的激烈,左都是容易办到的,然而一碰到实际,即可要撞碎”。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右翼作家的。

78 左联的代表刊物

《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周报》《文学导报》《文学》半月刊,另外还改组了《大众文艺》《现代小说》《文艺新闻》等期刊。

79 文艺大众化运动

左联成立后设立文艺大众化研究会,于1931年11月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左联执委会决议中,规定“文学的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大众化问题成为左翼文学理论的焦点之一,三次规模较大的文艺大众化讨论:第一次是1930年春左联成立后,第二次是1931-1932年,这两次着重讨论了文艺大众化的意义,和旧形式的采用,提出大众语与文字拉丁化的问题。鲁迅在《论新旧形式的采用》中的“拿来主义”是文艺大众化在理论上的重要收获。

81 刘西渭《咀华集》

刘西渭是李健吾的笔名,他是能容纳理解不同艺术个性的作家。他的批评集《咀华集》所评论的对象包含了政治倾向和艺术流别彼此不同的作家:曹禺,卞之琳,沈从文,废名,夏衍,萧军,叶紫。

82 社会剖析小说

以茅盾为首,依靠理性分析开拓形象思维深度广度的创作方法。从典型环境中解释并塑造典型人物,在戏剧性强的情节中突现人物性格及成长史的写法,渐成为左翼文学公认的主流,影响深远。其特点是表现时代斗争的重大题材,另有沙汀,吴组缃等人跟随茅盾如此创作。

83 《蚀》三部曲

写于1927-1928年,以广阔场面宏大气势真实迅速地反映了刚过去的大革命的历史及失败后的社会心理,三部曲第一部《幻灭》:静女士怀着小资产阶级天真幻想向往革命身临革命实际,幻想破灭由失望空虚而退出革命,回到个人恋爱小天地,《动摇》:知识分子方罗兰身处革命与反革命势力冲突中,不敢打击敌人也不敢依靠工农,在动摇妥协中葬送了自己和革命。《追求》:男男女女在大革命失败后,看不见光明与希望又不愿苟活沉沦,只能盲目挣扎而终不免失败,《蚀》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心灵历程角度反映大革命,不回避历史教训,显示了茅盾对革命的认识和现实主义精神。

85 农村三部曲

短篇小说《春蚕》《秋收》《残冬》,具有鲜明的三十年代特征。

86 作家论

茅盾为五四时代他的同辈作家所写的《鲁迅论》《冰心论》《徐志摩论》《落花生论》等作家论,其他评价叶圣陶,王统照,庐隐等的文字及《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更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作家作品评论和文学史研究的最初成功尝试,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的建立和扩大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影响做出了杰出贡献。

87《四世同堂》

老舍40年代最主要的长篇小说。

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暴行,讴歌中国人伟大爱国精神,以祁家四世同堂为主线,辅之以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物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历程及生活画卷,可歌可泣,气度恢宏,荡气回肠,是一步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杰作。

88 京味小说

老舍是京味小说源头,京味作为一种风格现象,包括作家对北京特有风韵特具的人文景观的展示及展示中注入的文化趣味,京味首先表现为取材的特色,其次是对北京文化心理结构的揭示,再次是创造性运用北京市民俗白浅易的口语,最后是带有北京市民文化烙印的幽默和趣味。

89 巴金《爱情三部曲》

由《雾》《雨》《电》三部中篇合成,写革命,恋爱,写小资产阶级的反抗追求和苦闷,可说是《灭亡》《新生》主题的延续,不同在于它更生动更真实地展现了一群知识青年的各种思想性格,如近似雾一样的性格的“多余人”周如水,势利堕落的洋派青年张小川,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病态人物吴仁民,还有纯洁美丽坚强冷静的“近乎健全的女性”李佩珠,在《电》里,巴金用了不同以往的明快调子和诗意笔触多面展示佩珠的品质,在她身上倾注爱和理想,爱情三部曲写到了各种不同类型的青年,使当时的青年读者读出一种同一代人的心境,思考不同的生活道路。

90 《激流三部曲》

《家》写成于1931年,最初题名为《激流》,1938年和1940年巴金顺着《家》的情节发展线索,写了《春》《秋》。这三部长篇合称《激流三部曲》。三部小说一开始并无总体构思,写作时间间隔长,每部各有其独立结构,但写作中兼顾到各部相互关照,是整体统一的长篇系列。

91《家》为代表的青春型创作

那由真诚热烈的心里唱出的青春之歌,特别能唤起青年人的共鸣,《家》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肆意,语言流水行云,虽有时少锤炼,不耐咀嚼,整体上却有一种冲击力,渗透读者内心。

94 革命的浪漫蒂克

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倡导时期,创作方面存在幼稚倾向,其中突出的是“革命浪漫蒂克”情调,在思想意识上流露出小资产阶级的狂热性和感伤情绪,在艺术方法上带有公式化概念弱点,作品有华汉的《复兴》,蒋光慈的《短裤党》,这一现象受到鲁迅的批评,而后引起革命作家注意,像张天翼,丁玲,艾芜,沙汀等,不再把作品作为政治概念的图解,而是从生活出发,以真实反映现实,来激发人们批判和改造旧世界的热情,从而提高了革命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

95 革命+恋爱小说

英雄儿女的革命+恋爱,是普罗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一时成为流行。一方面反映了大革命前后青年知识分子面临个人与革命冲突的普遍问题,其中孕育了30年代知识新人的最初形象,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某种对生活片面的理解与表达,但它曾影响了一代青年走向革命道路,说明它和时代节拍,即便是带有浓重理念痕迹的故事与人物也能投合一部分知识青年兴奋追求光明的共同心理。

96 左联青年作家小说

左联青年作家的涌现标志着现代文学在创作上真正结束了革命文学时代而向前迈进。丁玲《水》,张天翼《二十一个》,沙汀《法律外的航线》曾称为“新写实主义”势头。他们扫除了概念化描写身边琐事风气,造成左联文学崭新地位,逐渐摆脱了“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力图把政治倾向性与艺术真实性结合,以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塑造人物典型,注重环境典型化,体现独特生活藏量,语言储备与艺术个性造成小说风格多样化。

97 东北作家群

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家,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舒群,骆宾基,白朗等人,形成于30年代中期,他们有的未加入左联,但创作实际上构成左联文学的一部分,他们开了抗日文学先声,第一次把作家的心血与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茂草高粱搅成一团,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和粗犷的地方风格令人感奋,他们富于激情,以萧红为代表。

99 京派

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因其远离于当时政治中心南京和文化中心上海而活跃于北方的京派作家,它的基础是文学研究会未曾南下的分子,它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富有文化意蕴,京派作家多是现实主义派,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和谐,节制,恰当”为其审美意识原则。

100 海派

具有“现代质”的海派小说是由操新文学体而向市民读者倾斜的作家来写的,接续鸳蝴派文学商业传统再来突围,白话小说度过先锋时期,向通俗层面回落,张资平,叶灵凤带头“下海”,成为新海派作家。特点是(1)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和商业化。(2)过渡性地描写都市,(3)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常写常新的主题,(4)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101 新感觉派

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是第二代海派,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它的登场表明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引入,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叶灵凤,施蛰存,穆时英人称“新感觉派的圣手”“鬼才”。这一派源于20年代日本,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原态,着重病态生活描写,畸形两性关系及心理,夜总会,舞场,酒吧,交际花是经常写的场景及对象,极力捕捉新奇的感觉,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的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表现二重人格,追求小说形式技巧花样翻新,代表作有《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觉派小说“新”在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形式表达这个东方大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开拓了文学表现内容,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102 现代章回小说

由张恨水创立,一方面不放弃章回小说形式和通俗文学娱乐性,另一方面立足章回体而不断拓宽其功能,追求新潮流不甘落伍,他让章回体容纳不同时代的题材内容,注重回目格式变化,尝试言情以外的武侠,侦探,历史,讽刺,幻想,荒诞等写法,以把其调适为一种富于弹性的新旧皆宜文体,并不仅仅写鸳蝴故事。

103 中国诗歌会

成立于1932年9月,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在上海建立总会,在北平广州及东京设有分会,上海总会有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发起人有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等人,中国诗歌会诗人与后期新月派,现代派诗人相对应,要求诗歌自觉表现大时代阶级斗争的急风狂雨,而不是趋向诗人内心世界,要求诗歌缩短与大众的距离,他们的创作口号是“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纪的意识”“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我们自己也成为大众中的一个”诗歌观包含两方面:一是实现“诗的意识形态化”,二是“诗与诗人的大众化”。

104 诗的“歌谣化”

在诗的形式上,中国诗歌会诗人提出了歌谣化主张,强调“诗歌应当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而成为民众歌唱的东西”,专门出版“歌谣专号”,“创作专号”,希望“借着普遍的歌谣,时调诸类形态,接受他们普及,通俗,朗读,讽诵的长处,引渡到未来的诗歌”。目的是:使诗歌成为“群体的听觉艺术”“以普及到识字不多的工农大众中去,它是这一时期领导的”文艺大众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105 后期新月派

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及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基本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外,主要有陈梦家,方玮德等南京中央大学学生为基干的南京青年诗人群,后期新月派以徐志摩为主要旗帜,1931年陈梦家《新月诗选》理论调整,称”主张本质的纯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同时又”决不坚持非格律不可的论调,因为情绪的空气不容许格律来应用时,还是得听诗的意义不受拘束的自由发展”。后期新月派仍坚持超功利,自我表现,贵族化“立场,在这一基本点上与前期新月派是一致的,但”诗感“发生变化:从单纯信仰流入怀疑的颓废。

106 十四行诗

十四行诗体在16世纪中叶从意大利传人英法等国以后,逐渐在多国流行,成为跨越众多国度与语种的诗体,20年代闻一多在《诗的音节的研究》《律诗的研究》里推崇它,译名为”商籁体“,后期新月派诗人将其转借与创造,徐志摩认为转借十四行诗是”我们钩寻中国语言的柔韧性,乃至探检语体文的浑成,密致及别一种单纯的字的音乐“的可能性的较为方便的一条路”。后期新月派诗人在十四行诗中发现了中西诗歌体形式的“契合点”,为新诗形式创造提供了新的经验。

107 《汉园集》诗人

1936年出版了三位青年诗人的合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这是注重将东西方诗学融合的新一代诗人。

108 林庚的格律诗试验

为了使诗歌语言利于摆脱散文中与生俱来的逻辑习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找到自己更完美的形式。于是《北平情歌》的林庚,离开了自由诗,从现代生活语言全新节奏的把握与中国民族诗歌形式发展的历史经验,规律的探讨中寻找新诗的新的格律,林庚的努力显示出新诗形式的探索由着重外来形式的引入转向对传统诗歌形式发展道路的历史借鉴,有“史”的意义。

109 《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三期刊

1932年9月林语堂创办《论语》半月刊,1932年和1934年先后创办《人间世》《宇宙风》两刊,以发表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常为《论语》撰稿的有林语堂,周作人,俞平伯,老舍,郁达夫,丰子恺。林语堂主张小品文应“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他为《人间世》的定位是:其提倡小品“不能兴邦,亦不能亡国,只想办一好好的杂志而已,最多也只是提倡一种散文笔调而已“。

110 30年代小品热

30年代前期文坛风行幽默小品与闲适小品,活跃了散文创作,拓宽了散文文体探索的路子,推动这一风气的是”幽默大师“林语堂,他先后创办《论语》半月刊,《人间世》《宇宙风》,都以发表小品文为主,在此影响下,出现了《逸经》《谈风》《西风》《文饭小品》《天地人》等同类杂志,助长了小品的创作风气,一时间幽默之风盛行文坛。

111 《太白》与《芒种》

林派刊物”超远“立场与现实拉开距离,引起左翼文坛的反向批评,1934年9月创刊的《太白》和1935年创刊的《芒种》,是两份左翼倾向的文学杂志,有意与林派刊物唱对台戏,彼此间还发生论争,左翼作家不满林语堂将幽默闲适作为散文的中心格调,指责其专讲闲适,性灵导致与时代脱节。

112 30年代鲁迅风杂文及主要作家

左联杂文作家涌现,有瞿秋白,茅盾,唐弢,徐懋庸,聂绀弩。瞿秋白的十几篇杂文被鲁迅收入《伪自由书》《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读者不能区分,唐弢《新脸谱》被误认为是鲁迅所作而受到攻击。这一时期鲁迅对左翼作家杂文创作的巨大影响,这些作家杂文风格特色可用”鲁迅风“加以概括。

113 开明书店

丰子恺,夏丐尊,叶圣陶,多是上海立达学园同事,40年代聚集于开明书店周围,夏出任开明书店编辑部主任,开明书店出版《中学生》,提倡《科学小品文”,刘薰宇的数学小品,贾祖璋的生物小品,深受学生欢迎,开明同人散文家是积极的人生派,热切的爱国者,讲究品格,气节,操守,但与政治保持一定距离,他们乐于把散文作为一种思索方式,重理念,讲究结构的叙事与议论结合语式,善于在平凡中开掘生活哲理,追求高远情境,严谨而有韵致,其文平淡如水,明白如话,许多作品的拟想读者都是青少年学生。

114 夏衍《包身工》

公认是早期报告文学代表作。作者亲自到上海杨树浦的工厂调查两个月,搜集许多素材,作者以阶级分析眼光鲜明表现这完全真实的新闻故事,用细致的描写,揭露出东洋纱厂这个人间地狱中包身工惨绝人寰的生活真相。其文学政治影响深远。

116 南国社

1923年成立于上海,领导人田汉,先创《南国》半月刊,发表了话剧创作《获虎之夜》,后办《南国特刊》,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开展话剧创作活动主要在1928-1929年,全部公演田汉的《古潭里的声音》《苏州夜话》《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南归》等,南国社发展了“五四”时期的爱美剧,他们对黑暗现实的反抗带伤感成分和浪漫色彩。在中国话剧史上,起承上启下作用,其成员后来成为中国戏剧电影音乐的骨干人员。

117 上海艺术剧社

1929年由沈端先,郑伯奇,冯乃超,钱杏邨共同发起,出版《艺术》《沙仑》等戏剧刊物,及《戏剧论文集》,旗帜鲜明地提出发展新兴戏剧即“无产阶级戏剧”口号,并先后组织两次公演,介绍外国左翼剧作家如法国罗曼罗兰《爱与死的角逐》,德国米尔顿《炭坑夫》,美国辛克莱《梁上君子》等有革命倾向的剧目。

118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了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演剧大众化”口号下,努力把戏剧这种形式向大众普及

119 红色戏剧

开始是红军宣传对队,带有官兵自娱与自我教育性质,以后成立了专业性的八一剧团,又扩建为工农剧社,并在中央苏区各县区各红军部队建立分社,开办高尔基戏剧学校,形成专业与业余结

合,部队,农村,机关结合的演出系统,着重对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与现场鼓动,是政府政治工作的一部分,演出形式上常与歌舞结合,强调现场的即兴发挥,重视观众的参与,演出地点,布置以简便,灵活为原则,具有“广场戏剧”特色。

123 熊佛西“农民戏剧实验”

1932-1936年间,他主持下的河北定县“农民戏剧实验”,又称戏剧大众化实验,有着复杂的思想文化背景,他认为新兴的现代话剧为了自身发展,必须走出知识分子“象牙塔”,到大众中去寻找观念,寻找“寓教于乐”的接受对象,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额的85%以上,于是他提出“在农民中创造一种新的农民戏剧”的任务,他的农民戏剧实验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干事晏阳初领导的“定县乡村建设实验”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他创造的农民戏剧是作为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有力的社会式的教育”手段而受重视,内容包括(1)提供农民能够接受与欣赏的剧本(2)培养农民演员,后发展为“农民自己演剧给自己看”。(3)建立适应农民戏剧要求的“剧场”,(4)探讨“观众与演员混合”的形式演出方式。

124 夏衍《赛金花》

1936年创作的“讽喻史剧”,用了漫画的夸张手法,来讽刺当权者的不抵抗甚至卖国求荣的政策,它是多幕剧,把艺术看作宣传手段,写它是为了骂国民党媚外求荣,将剧中人物作为时代传声筒的席勒化倾向。

127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3月27日在武汉成立,简称文协,发起人包括各方面代表97人,选出周恩来,孙科,陈立夫为名誉理事,理事45人,中:郭沫若,茅盾,冯乃超,夏衍,胡风,田汉,老舍,丁玲,巴金,郑振铎,朱自清,郁达夫,朱光潜,张道藩等,由老舍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全国各地设数十个分会,出版会刊《抗战文艺》,自1938年5月4日创刊,至1946年5月终刊,出版了71期,是贯通抗战时期的唯一刊物,文协的成立标志着30年代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自由主义文学,及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几种文学运动的汇流,组成了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现代史文学史上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包括国共两党作家在内的大联合,文协成立时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

128 文章下乡,文章入伍

文协成立时提出的口号,鼓励作家深入战争现实生活,毫不勉强地为众多不同派作家接受,过去丛集上海北京等大都市作家分散各地,投笔从戎参加战地群众工作,文艺创作在非常时期与广大民众结合,其深广度空前。

129 孤岛文学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后,有一部分留在上海租界这一类似“孤岛”的特殊环境中的作家,仍坚持创作,并利用各种艺术形式配合抗日救亡活动,史称“孤岛文学”,其中戏剧运动最活跃,包括“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组织的“上海剧艺社”在内的各种剧团,最多达120个,除了配合抗日剧目也上演翻译剧历史剧,优秀剧作有于伶《夜上海》《长夜行》,阿英《碧血花》,李健吾《草莽》,以及他改编的一些外国剧作,代表孤岛文学水准。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孤岛。

130 沦陷区文学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结束了上海孤岛文学时代,纳入了沦陷区文学轨道,此前已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沦陷区文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沦陷区文学,统称“沦陷区文学”。1941年上海完全沦陷时,最有影响的《万象》团结一大批在上海的进步作

家,发表大量揭示旧社会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爱国主义理想的作品,如师陀的《无望存的馆主》,张爱玲《传奇》,苏青《结婚十年》等。在北平沦陷区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闲适小品,他的《药堂语录》等散文集表现了一个民族变节者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灵。

131 民族形式论争

发生在抗战中期,1939-1940年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新民主主义论》,提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和“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的问题。国统区文艺界在学习和讨论中发生两种对立观点,一种是向林冰的观点(1)应该在民间形式中发现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他认为喜闻乐见应以习闻常见为基础,民间形式是大众习闻常见的。(2)否定五四以来新文艺形式。另一种观点以葛一虹为代表(1)对旧形式全盘否定,(2)肯定新文艺在民族形式上的努力和成就时,否认新文艺在形式上存在缺点,郭沫若,茅盾,胡风在撰文讨论中,都从形式和内容的辨证关系上论述民族形式问题,胡风把民族形式和现实主义,大众化问题联系起来,见解独到,郭沫若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现实生活,茅盾指出新文艺民族形式的建立要学习吸收中外文艺的优秀之处,要继续发扬五四以来的优秀作风,要深入民族现实提炼熔铸新鲜活泼的素质,这次讨论是左联时期文艺大众化讨论在新现实下的继续和发展,对新文艺民族化大众化方向发展有重要影响。

135 战国策派

1940年前后出现的国统区的一个颂扬国民党统治,宣传法西斯主义文艺派别,因出版《战国策》杂志和在《大公报》开辟《战国》副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是陈国济,陈铨,雷海宗等,他们提倡历史重演说。鼓吹强权政治,在文学上力图使文学恭敬地为国民党法西斯政治服务,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并把文学纳入恐怖的特务文学和表现狂欢的色文学轨道,陈铨的话剧《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是其创作标本。

136 赵树理方向

周扬指出赵树理是一个新人,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这种评价含有对特定历史条件下文艺发展的一种展望,赵树理被解释为一种新型文学方向代表,是能体现毛泽东《讲话》所提出的文艺路线的典范,由于其创作顺应了大众化文艺方向,这种“方向性”的提倡对整个解放区文学乃至五六十年代文学都有巨大影响。赵树理创作现象的出现以解放区特定历史环境为背景,以农民为主体的民众推翻封建统治后获得政治经济翻身,要求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比较通俗而又有新时代特点的文化艺术,呼唤贴近他们生活与气息相通的作家,赵树理及赵树理方向适应了此要求。

137 评书体现代小说

赵树理对中国以说唱文学为基础的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表现手段进行了扬弃与改造,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既使农民为主体的中国读者乐意接受,又能反映现代生活,表现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与心理。

138 山药蛋派

赵树理小说艺术风格影响到许多作家,特别是山西作家,如马烽,西戎,孙谦,束为,胡正等,这些作家在小说创作方面与赵树理相仿,既注重把创作同农村“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又保持了山西浓郁地域特色,既及时去表现新的天地和人群,又注重作品的通俗化和大众化,就连给人物取外号写“中间人物”及小说的幽默轻喜剧风格也像赵树理,因而称“山药蛋派”。

139 赵树理方向的内涵

1947年在晋冀鲁豫边区举行的文艺座谈会上形成“赵树理方向”的提法,赵树理方向是《讲话》方向的具体体现。内涵有两点(1)要求文学作品具有强烈政治功利性,积极为政治服务,为宣传各项方针政策服务,为当前中心工作服务,(2)要求文学创作走民族化和大众化道路,具备鲜明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

140 前线主义小说

抗战军兴给许多进步作家造成了走向大众的契机,如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主体虽宏大但为时过早,只能报道式地留下时代剪影,再如沙汀,艾芜,周文,张天翼,陈白尘,罗烽等应夏衍之邀,撰写《华北的烽火》,这些及时反映抗日战场,前方民心的作品,一时期内被称为“前线主义”小说。有很强的新闻性,纪实性,集报告文学典型化与小说报告文学话于一身,使两者很难分清。

141 《华威先生》及所引发的讨论

1938年张天翼在《文艺阵地》发表讽刺名作《华威先生》,并因而在国统区内引起关于抗战文艺要不要暴露的长时间争论,直到40年代不可揭止地涌现越来越多的暴露作品,《华威先生》以提供了一个“包而不办”的抗战文化官僚典型形象而著称,小说急就于1938年2月的战时长沙,是作者对抗战热情掩盖下的社会现实的敏锐一瞥,积淀着他长期的生活体察。

142 沙汀的“三记”

《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淘金记》是三记中最优秀者,它围绕开采北斗镇箕背金矿的线索,展开了四川农村恶霸,粮绅,地主之间为发国难财而掀起的内讧,暴露国统区统治下的一团昏黑。《困兽记》描述抗战后方一群乡村小学教师的苦闷,他们的演剧活动因政治高压而流产,在烦闷中发生了田畴,吴楣,孟瑜,三人的家庭爱情纠葛,除伤害各自当事人外毫无所得,调子灰暗窒息,对知识分子弱点的暴露及批判显示了抗战时期这一题材的发展趋向,《还乡记》写于1946年,第一次塑造了走向集体斗争的贫农形象冯大生,在沙汀小说中初次闪出反抗者光彩。

143 七月派小说

胡风主持《七月》《希望》杂志,在抗战时期国统区进步文艺界很有影响,团结了路翎,丘东平,主张在现实主义旗帜下反映活的一代人的心理状态,作品充满了生活的血肉感,及对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在某种意义上,比七月派诗歌更能体现胡风的理论主张,多数编入《七月文丛》,由胡风亲自撰写序文,故称“七月派小说”,代表作者是路翎《财主底儿女们》。

144 新洋场小说

又称新鸳蝴体,张爱玲以1943年写处女作《沉香屑第一炉香》,经周瘦鹃之手发表于《紫罗兰》创刊号为起点,她接受现代历史观念与文化观念,受西方小说影响,小说中活动着各色旧人物,而且偏是用改造过的言情小说体式来表达,使她创造出熔古典小说,现代小说于一炉,古今杂错,华洋杂错的新小说文体,历来被人称为“新鸳蝴体”,透出一种雅俗共存的文学气味。

145 南玲北梅

南玲指上海沦陷区的张爱玲,北梅指北方沦陷区的梅娘,她活动于东北华北,小说以描写宦商封建大家庭女性生存状态为特色,其叙述比张“俗”,比苏青“雅”,代表作是水族系列小说:中篇《蚌》,短篇《鱼》,中篇《蟹》,揭示了大家庭女性三种生命处境,行文舒展有致。获得北方都市的大众读者青睐。

146 后浪漫主义小说

上海孤岛和国统区内典型的通俗,先锋两栖作家,徐讦和无名氏,这类作家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40年代城市读者对小说的欣赏趣味的提高,有人称之为“后浪漫主义小说”,强调了他们的文学品味,既有浪漫主义理想,又渗入现代主义精神,有人命其为“海派”,指出他们的小说处于中西文化交汇中,并受市场影响,投合东南沿海一带读者的文化审美心理习惯,两者结合,体现纯文学小说大众口味倾向。

147 艾青“散文美”的基本主张

认为“散文是先天的比韵文美”,它最接近口语,“新鲜而单纯”,“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艾青的诗体特点是:奔放与约束间的协调,在变化中取得统一,在参错里取得和谐,在运动里取得均衡,在繁杂里取得单纯,诗的形式上不拘泥于外形束缚,很少注意诗句的韵脚,字数行数的划一,但运用有规律的排比。

148 抗战朗诵诗运动

诗人们努力寻找诗为现实斗争服务,与人民接近的方式,出现了诗朗诵运动,主张“要使得诗重新成为听觉艺术,至少是可以不全靠眼睛的艺术,而出现在群众之前,才能使诗更普遍地更有效地发挥其武器性,而服务于抗战”。高兰,冯乃超,光未然,锡金,徐迟是这一活动的积极推动者,代表作有高兰《我的家在黑龙江》《哭亡女苏菲》,光未然《屈原》。不仅采用自由无拘的形式,而且融进戏剧中抒情独白的特点。

150 七月诗派

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兼诗人胡风为中心,以《七月》《希望》《诗垦地》《诗创作》《泥土》《呼吸》为基本阵地而形成的青年诗人群。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曾卓,芦旬,方然,牛汉等人,以提倡革命现实主义与自由诗体为主要旗帜,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的诗歌创作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其诗作大多收集在胡风主编的《七月诗丛》,1981年编辑出版了《白色花》,收集七月诗派20位诗人的作品。

151 政治抒情诗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历史进入新旧中国的时代。诗人们以空前热情与勇敢,用诗歌作武器,讽刺诗与政治抒情诗成主流,郭沫若《进步赞》,讽刺反语中蕴积着巨大愤怒,臧克家《宝贝儿》,《生命的零度》《冬天》诗集中的诗歌以尖锐的政治主题,讽刺与抒情糅合为特征,诗句朴素自然。

153 西南联大诗人群

遥远的西南一角昆明,大后方最高学府西南联大,现代新诗的前辈诗人——早期白话诗人兼诗歌理论家朱自清,新月派领袖闻一多,现代派诗人中坚,“汉园三诗人”中的卞之琳,李广田,都汇合在此,还特聘英国现代派文学理论家与诗人威廉·燕卜逊任教,在他们周围聚集着一批热情的,才华洋溢的年轻人: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俞铭传,赵瑞蕻等,他们中许多人后来成了“中国新诗派”的佼佼者,直到世纪末的诗坛还回荡余响,是历史机遇把中国新诗史上的代表集中于这简陋而丰富,狭小而广阔的天地里,成名不成名,成型未成型的诗人一起进入了人生,艺术道路难得少遇的“沉潜”状态。

154 40年代的诸家诗论

师生们系统总结了新诗发展的历史经验:朱自清《新诗杂话》,李广田《诗的艺术》是其中最重要的成果,他们的艺术探讨的触角既伸向中国古代诗歌传统,又开展了对西方文学经典的学习与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近代文学的特征和四大谴责小说 中国近代四大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2)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反对旧思想、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道德;反对文言、提倡白话;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两大口号:民主与科学 (3)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其酝酿过程中,派生了五四文学革命,它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开端。 (4)五四文学革命发起与开展情况: 主要发起者: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 《新青年》: 《新青年》: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阵地,1915年在上海创刊,由陈独秀主编,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新青年》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和社会进化论。从而掀起了五四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 1、主要社团: (1)文学研究会——1921.1在北京成立,由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十二人发起。 文研会主张:“文学应当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并且讨论人生一般的问题”。会员的创作多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尤其注重对社会黑暗的揭示和灰色人生的诅咒,表现新旧矛盾与冲突。创作方法上强调写实主义,故习称“为人生”派。较多受俄国和欧洲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文研会会刊:《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 (2)创造社——1921.7成立于日本东京,最初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 文学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认为作者必须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讲求文学的“全”与“美”,推崇文学创作的“直觉”与“灵感”,追求文学的美感,同时也强调文学的时代使命,因而文学主张本身存在矛盾。创作方法上倾向浪漫主义。侧重自我表现,有浓重的抒情色彩。文学史习称“为艺术”派。 创作社会刊:《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 创造社以1925年“五卅”惨案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后期因增加了李初梨、冯乃超、李一氓、阳翰笙等人,他们提出了“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使创造社出现“左”倾倾向。1929年终被当局查封。 (3)新月社——1929年成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胡适、余上沅等。多为英美留学生。最初开展戏剧活动,1925年以徐志摩为核心逐渐形成新月诗派。1926年6月之后,由于徐、闻等人陆续离京南下,新月社无形中解散。1927年,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出版《新月》月刊,《诗刊》季刊,成员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林徽因、方令孺等,形成后期新月派。新月社至1932年停止活动。 新月派是一个自由主义作家团体,受西方唯美主义文艺思潮影响较深,但对中国传统文化却比较重视。创作上倡导新格律诗,对中国新诗发展有较大贡献。 (4)语丝社——由《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人团体。《语丝》杂志1924年11月创刊,主要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因倡导幽默泼辣的“语丝文体”而获“语丝派”的称号。 语丝社的文学主张是提倡自由思想、独立判断和美的生活。因而积极开展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主要成员有: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等。鲁迅是语丝派的主将。 《呐喊》与《彷徨》的主要内容 (1)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以及封建礼教害人的罪恶; (2)展示社会底层劳动者悲惨的生存境遇并刻画出人物卑微的灵魂; (3)对知识分子境遇命运的关注和探索;

中国现代文学30年

中国现代文学30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一.填空 1.中国诗歌会上海总会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2.标志着中国诗歌会前驱诗人殷夫与他出身阶级“告别”的诗作是《别了,哥哥》。 3.1932年5月《现代》杂志创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 4.在1936年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云集》三位青年诗人出版的合集是《汉园集》,他们因此被称为“汉园三诗人”。 5.中国诗歌会代表人物蒲风的代表作是《茫茫夜》。 6.被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首领”的诗人是戴望舒。 7.臧克家的第一本诗集《烙印》。 8.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其机关刊物是《新诗歌》。 9.何其芳的散文集《画梦录》因其对现代艺术散文体裁的独特创作,1936年被授予《大公报》文艺金奖;获得此奖的还有芦焚小说《谷》。 10.戴望舒被称为现代派“诗坛的首领”,他的作品《我的记忆》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 11.中国诗歌会成立于1932年,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 12.臧克家的代表诗集是《烙印》和《泥土的歌》。

13.卞之琳的诗歌代表作是剪裁出的名篇《断章》。 14.鲁迅在《故事新编》中讲庄子将生活在过去时空的人复生,让他与现在时空中的自我对话发生种种饶有兴味的冲突的一篇是《起死》。 15.鲁迅创作《故事新编》主要采取了古今杂糅的手法。 16.鲁迅在《故事新编》的《奔月》(小说篇名)中,不写后羿当年的赫赫战功而竭力铺写其功成名就,由英雄变成凡人以后的遭遇和心境。 17.鲁迅在《故事新编》中写女娲在创人、补天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同时伴随着精神的苦闷的一篇是《补天》。 18.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和《人世间》、《宇宙风》提倡幽默闲适、独抒性灵的小品文。19.文学研究会作家瞿秋白的两部散文集分别是《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20.夏衍早期报告文学的代表作为《包身工》。 21.林语堂创办了《论语》半月刊,1932年和1934年又先后创办了《人世间》与《宇宙风》两刊,都以发表小品文为主。 22.30年代前期瞿秋白的杂文多收在《乱弹及其他》。 23.开明派散文作家丰子恺的散文集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 24.邹韬奋(作家名)把1933年后流亡欧洲访问苏联的见闻写成的报告文学《萍踪寄语》、《萍踪忆语》。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试题b及参考答案

平顶山学院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试卷 B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20世纪20年代,全国出现了许多文学流派,其中,周作人等人发起组织了___________,郭沫若等人 发起组织了____________。 2. 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______,散文诗集是_________。 3. 《铸剑》中塑造的复仇主人者形象是___________。 4. 1920年,胡适出版了诗集__________,这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新诗别集,体现了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是_________,这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5. 闻一多诗论的核心“三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中国现代话剧发端于留日学生组织的__________,他们演__________。 7. 周作人的散文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风格,体现了他“叛徒”和“隐士”的双重人格。 8. 茅盾的长篇处女作是____________。 9. 老舍的带有科幻色彩的寓言体小说是_____________。 10. 巴金的小说____________标志着他文学生涯的正式开始,但是还没有跳出“革命+恋爱”的模式。 11. 戴望舒由于成名作的巨大影响,所以被称为____________。 12. 报告文学《包身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 13.将“幽默”一词引进中国,并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实践的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在“小说界革命”中,有人提出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的观念,这个人是: A. 康有为B 梁启超C 陈独秀D 李大钊 2 文学革命初期在《新青年》杂志上演出“双簧戏“的是: A.胡适和陈独秀 B.鲁迅和周作人 C.钱玄同和刘半农 D.沈尹默和叶绍钧 3. 因为发现了礼教吃人的本质而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之声的鲁迅作品是: A.《狂人日记》 B.《阿Q 正传》 C.《祝福》 D.《社戏》 ││││││││││ ( 第 一 页 ) │││││││ 共 五 页 ││││││││专业 姓名 学号 班级 密 封 线

中国现代文学史大二下期重点考点

伤痕文学(70年代末期) 名词解释: 新时期重要文艺现象。1977年底,刘心武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深刻揭示了极左路线给青少年一代造成的严重内伤,提出“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这一社会问题。此后不久,卢新华又发表短篇小说《伤痕》,揭示极左路线对人的命运迫害和心灵摧残。继之,我国文坛上便相继出现了描写十年动乱给党和国家造成的灾难、着重表现极左路线给人民生活命运特别是思想心灵造成创伤的文学,被称之为“伤痕文学。” 开山之作:刘心武的《班主任》,人物形象有谢惠敏和宋宝琦 代表作: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一届茅盾文学获奖作品) 反思文学 名词解释: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

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茹志鹃的小说创作风格也由清新俊逸转变为严峻 代表作有:张贤亮的《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布礼》、《蝴蝶》,路遥的《人生》,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的《芙蓉镇》,谌容的《人到中年》(讲述了中年知识分子的待遇问题,代表人物是陆文婷,还描写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马列主义老太太”——秦波的形象)改革文学 名词解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作家开始把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现实中的改革发展,形成了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着重表现对农村和城市改革出现的新气象的肯定,对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时代的广泛思索。其他如高晓声的“陈奂生系列”、何士光的《乡场上》、贾平凹的《鸡窝洼的人家》、柯云路的《新星》等。 开山之作: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主人公乔光朴,乔光朴和作者其他作品中的车篷宽、高盛五、牛宏、宫开宇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知识点总结.

大学现代文学史分析题 1、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各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各个阶段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一般把1919前后到1949年之间的大约30年的文学发展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 1)1917-1927年,五四文学运动时期。文学革命开端时间,开创性的作品: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鲁迅《狂人日记》、郭沫若《女神》、胡适的白话新诗,戏剧、小品散文的出现,最早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为人生、现实主义)、创造社(为艺术、浪漫主义),特点:奠基性,开创性。 2)1928-1937年,开始的标志是革命文学运动的开始。创造社、太阳社于1928年正式发起革命文学运动,革命文学标志现代文学从艺术形式到思想内容的深刻变化。重要内容:(1)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集中出现了一批革命文学的作家作品,左联五烈士、东北作家群、蒋光慈、叶紫、鲁迅后期、茅盾前期的创作,都看作左翼时间的创作。(2)左翼之外,风格独立、卓有特色的艺术大家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特点:从思想到艺术都进入成熟阶段,整个文学创作呈现繁荣、复杂、多元的格局。 3)1938-1949年,开端标志:抗战爆发进一步深化的阶段。特点:(1)抗战爆发,形成全国规模的抗战文艺运动,使现代文学又出现一次深刻的变化,抗日救亡成为压倒一切的主题,现代文学密切配合社会发展。(2)由于政治变化,出现国统区、解放区。解放区与国统区已经是不同的社会制度,解放区已经是不同于国统区的“新天地”,局面更复杂,流派更多。关键字:抗战文艺运动、国统区、解放区。(内在联系我没有写,再听录音) 4、以郁达夫、萧红、沈从文、孙犁等人为例,论述分析现代作家在追求小说的散文化和诗化方面有哪些共同的特色和个性的差异? 几个人的小说的共同点:不注重情节的连贯,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情节淡化。不同点:‘郁’以情绪的流动结构作品,感情的放纵,听任感情的宣泄,抒情方式不讲究节制,不注意分寸,是非常外在的,不含蓄的。如《沉论》;从郁到孙,抒情表现在小说这种文体上,有一重要特点,即小说的散文化,故事性不强,不以情节取胜,而重在抒情。‘萧’主要是着力描写散点的透视的,是零星的感受,有奔放的一面,也有内在的一面,处于前二者之间,如《小城三月》;‘沈’精心构造了一个田园牧歌、诗一样的王国,在结构上大幅度跳跃,善于采用虽断若续的表现方法;到孙梨的笔下,小说的散体化与诗化已经进步了许多,达到了一种融合,一种更高的意境,进一步开拓了小说文体的空间,使其更宽阔,更自由,融叙述、抒情、议论为一体,结构灵活,讲究节制的美,讲究分寸,如《荷花淀》。 5、简单叙述丁玲和张爱玲的小说各自在哪些方面达到了对时代社会的深刻揭示? 二人都以思想深度见长。但深度的视角不同。‘丁’对社会问题分析(包含阶级)表现思想的深度大胆。‘张’对人性的分析显示出其深度,来源于对生活痛惜的体验。她们都擅长于对人物内心深处的描写,擅于把人性放在心里深处来表现。丁玲表现的是农村中的阶段关系,写的是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农民夺取土地和长久拥有土地之间的问题,农民自我阶级间的斗争,丁玲就是在后一个问题上看得最深刻最准确,显示了独立而深刻的思考,达到了一个很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1.填空题15个共15分 2.选择题5个共10分 3.名词解释5个共25分 4.简答题3个共30分 5.论述题一个20分 填空题选择题 1.中国现代文学分期 1917~1927 第一个十年(20年代文学也叫五四文学) 1928~1937.6 第二个十年(30年代文学) 1937.7~1949.9 第三个十年(40年代文学) 2.周作人20年代早期文学观点:独立美与无形功利 3.胡适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 4.丁西林的戏剧创作特点 ①独特的戏剧观念,着意于对世态人情的含有温情的微讽,追求和谐、互补和相对的合理性。 ②对“欺骗”、朦胧与多义的嗜爱。 ③别出心裁的结构。他的喜剧通常采用“二元三人”模式。 ④机智、简洁、幽默的戏剧语言。 5.孙犁和《白洋淀》 白洋淀纪事之一是《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二是《荷花淀》,《白洋淀纪事》是孙犁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小说 6.曹禺的《雷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国文学史上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面旗帜,中国话剧史上的里程碑式著作 7.中国诗歌会的代表人物:蒲风、穆牧天、任钧(森堡)、杨骚 8.郁达夫的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代表作品:《沉伦》代表作品: 《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茑萝行》《迟桂花》《马缨花开的时候》《怀鲁迅》《薄奠》 9.郭沫若的六大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 10.文学革命的标志(胡适与陈独秀发表的一篇文章):《新青年》分别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11.鲁迅《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故事新编》的写作手法以及涉及这三部小说的细节 ①地位: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②《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依据古籍和容纳现代;不是“将古人写得更死”而是将古人写活;运用“油滑”的手段,在穿插性的喜剧人物身上,赋予现代化的细节。 ③细节:现实题材作品集《呐喊》《彷徨》,历史题材作品集《故事新编》。《呐喊》包括《狂人日记》和《社戏》,《彷徨》包括《祝福》《离婚》《伤逝》;《故事新编》:1936年出版,共8篇:《补天》(不周山)《奔月》《铸剑》(眉间尺)《非攻》《理水》《采薇》《出关》《起死》 12.许地山的代表作品,代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以及创作特点 代表作品:《缀网劳蛛》尚洁:独立、有个性的女性形象。她是一个基督徒,具有博爱的宗教精神。与世无争、处变不惊,淡然从容、宽容大度。同时具有一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复习资料

1、现当代文学三个分期: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6)新时期(1976~) ⑴1960年国民经济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⑵1961年《文艺报》发表《题材问题》的专论,题材多样化,同年6月,中宣部在北京召⑶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新侨会议)、全国故事片创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⑷1962年3月,文化部和中国剧协在广州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广州会议)。8月,中国作协大连召开“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大连会议)。 3、文革十年文学:《五一六通知》“文化大革命”总纲领,《纪要》(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子纲领。 4、三红一创一青:“三红一青一创”指的是:(《红日》、《红岩》、《红旗谱》、《青春之歌》、《创业史》)等五部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吴强、罗广斌、粱斌、杨沫、梁斌)。 青山保林:《青春之歌》(杨沫)、《山乡巨变》(周立波)、《保卫延安》(杜鹏程)、《林海雪原》(曲波) 散文四大家:杨朔、魏巍(吴伯萧)、秦牧、刘白羽并称为中国当代散文四大家 1、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简称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在北平举行。郭沫若作《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矛盾总结国统区文艺运动,作《在反动压迫下斗争和发展的革命文艺》的分报告,周扬总结解放区文艺运动,作《新的人民文艺》分报告。成立了文联和作协,分别创立《文艺报》和《人民文学》。大会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和经验,确立《讲话》为文艺事业的总方针,确立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这次会议是来自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支文艺队伍大会师的盛会。这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新文学以此为起点,进入了当代文学的阶段。 2、双百方针,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提出,1956年正式提出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4、根本任务论“根本任务论”是“文革”文学理论的核心命题。《纪要》规定,“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1974年7月12日,“四人帮”御用写作班子以“江天”的署名,在《人民日报》发表《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一文,阐述更加系统化,成为“文革”文学创作和文艺批评的最高标准。文学应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形象塑造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途径。“根本任务论”服从灭“资”兴“无”的政治需要,偷梁换柱,本末倒置,不仅改变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而且践踏了“双百方针”,否定了英雄人物形象塑造以外的其他人物形象塑造,取消了文学的丰富性、多样性,导致“文革”时期阴谋文学的一体化。 6、主题先行论所谓“主题先行论”,是指“老干部等于民主党,民主党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打倒”。这一主题无论对哪种体裁,在创作之前就已经规定,创作时必须从它出发,必须根据这个主题到生活中寻找素材,加以表现。不仅颠倒了文学与生活的关系,以及精神生产的过程,取消了作家的主体性,而且文学直接用来图解政治阴谋。 8、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概念来源于苏联。1953 年9 月第二次全国文代会将其确定为我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最高准则。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的、历史的、具体的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教育劳动人民的人物结合起来。 9、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出现于五十年代,盛行于六十年代的诗歌创作。这类诗歌将诗与政治时事紧密结合,偏重于壮志豪情的书写和战斗精神的表现。政治抒情诗一般都是长诗,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是所要表现的观念和情绪进行渲染,铺陈,讲求节奏鲜明,声韵铿锵。代表人物作品有郭小川《望星空》、贺敬之《东风万里》。 10、《茶馆》《茶馆》是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创作的精品,它不仅是老舍戏剧代表作,也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同时是北京人艺剧院演剧艺术的卓越代表。《茶馆》的艺术构思很独特,它的重要特征表现为使用了“反描法”、“侧面透露法”以及“人像展览式”方法。在艺术结构上则采用了纵横交错、虚实结合的“坐标式”结构。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必读作品 注:作品后带有*号的为精读篇目,要求写读书笔记。 一、小说 1、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2、茅盾:《子夜》*、《腐蚀》、《春蚕》、《林家铺子》、 3、巴金:《激流三部曲》、《第四病室》、《寒夜》*(《家》*) 4、老舍:《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5、叶圣陶:《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 6、郁达夫:《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沉沦》*) 7、沈从文:《边城》* 8、钱钟书:《围城》* 9、张天翼:《华威先生》*、《包氏父子》 10、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1、沙汀:《淘金记》、《在其香居茶馆里》* 12、艾芜:《山峡中》* 13、萧红:《生死场》 14、庐隐:《海滨故人》 15、许地山:《缀网劳蛛》 16、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17、柔石:《二月》、《为奴隶的母亲》 18、李劼人:《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 二、诗歌 1、胡适:诗集《尝试集》 2、郭沫若:诗集《女神》(《凤凰涅磐》、《天狗》) 3、冰心:诗集《繁星》、《春水》 4、冯至:诗集《昨日之歌》、《十四行集》 5、徐自摩: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再别康桥》*、《沙 扬娜拉》)

6、闻一多:诗集《红烛》、《死水》(《忆菊》、《发现》、《死水》*) 7、李金发:诗集《微雨》(《弃妇》*) 8、戴望舒:诗集《戴望舒诗集》(《雨巷》*) 9、艾青:诗集《大堰河》、《北方》、《旷野》、《归来的歌》,长诗《向太阳》、 《火把》(《大堰河──我的保姆》*、《乞丐》、《手推车》、《北方》) 10、臧克家: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老马》*) 11、何其芳等:《汉园集》 12、田间:《给战斗者》 13、穆旦等九叶诗人:《九叶集》 三、散文 1、鲁迅:《鲁迅散文全集》、《鲁迅杂文全集》(《野草》) 2、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绿》、《儿女》、《给亡妇》 3、冰心:《寄小读者》、《往事》、《笑》 4、周作人:《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故乡的野菜》、《喝茶》、《苦雨》*、《乌蓬船》*、《北京的茶食》) 5、梁实秋:《雅舍小品》(《雅舍?代序》*、《男人》*、《女人》、《中年》) 6、林语堂:《生活的艺术》(《祝土匪》、《讨狗檄文》、《中国人之聪明》、《我的 戒烟》、《秋天的况味》*) 7、郁达夫:《归航》、《还乡记》、《还乡后记》、《钓台的春昼》、《故都的秋》 四、戏剧 1、郭沫若:《屈原》* 2、曹禺:《雷雨》*、《北京人》 3、夏衍:《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4、田汉:《名优之死》 5、贺敬之等执笔:《白毛女》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4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课程代码:00537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沈从文《长河》中的女性形象是(C)。 A.翠翠 B.贞贞 C.夭夭 D.香香 2.以《抗战文艺》为会刊的社团是(B)。 A.“左联” B.“文协” C.中国诗歌会 D.九叶诗派 3.《平民文学》一文的作者是(C)。 A.陈独秀 B.胡适 C.周作人 D.刘半农 4.晚清文坛“诗界革命”的代表人物是(B)。 A.梁启超 B.黄遵宪 C.裘廷梁 D.谭嗣同 5.“鸳鸯蝴蝶派”通常又称(D)。 A.“才子佳人”派 B.言情派 C.游戏消遣派 D.“礼拜六”派 6.郭沫若的自叙传小说是(B)。 A.《瓶》 B.《漂流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南冠草》 7.二十年代中期与冰心齐名的“闺秀派”女作家是(D)。 A.庐隐 B.凌叔华 C.苏雪林 D.白薇 8.巴金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D)。 A.《还魂草》 B.《火》第三部 C.《第四病室》 D.《寒夜》 9.“汉园三诗人”得名于(A)。 A.三位诗人合出的一部诗集名《汉园集》 B.三位诗人共同的书斋名“汉园” C.三位诗人经常在名为“汉园”的公园里聚会吟诗 D.三位诗人都来自“汉园”地区 10.《毁灭》是朱自清的一部(A)。 A.抒情长诗 B.叙事长诗 C.抒情散文 D.写景散文 11.吕纬甫这一人物,出自鲁迅小说(C)。 A.《风波》 B.《离婚》 C.《在酒楼上》 D.《孤独者》 12.鲁迅收入《野草》一集中,为纪念“三?一八”惨案而作的文章是(B)。 A.《淡淡的血痕中》 B.《纪念刘和珍君》 C.《为了忘却的纪念》 D.《铸剑》 13.《猫城记》是(B)。 A.老舍的童话体小说 B.老舍的寓言体小说 C.张天翼的童话故事 D.张天翼的讽刺小说

文学原理与中国现代文学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78] 考试科目名称:文学原理与中国现代文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一)文学原理部分约75分,占50% (二)中国现代文学部分约75分,占50% 4)题型结构 a: 名词解释题,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b: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c: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35分,共7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文学原理 考试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学的基本性质,文学的内在构成及表现形式,文学创作的内在过程及各种创作方法,文学的鉴赏和批评方法,文学的生产和传播规律以及文学的发生、发展规律。 2、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文学知识分析、评论各种文学作品、文学现象。 3、能够把文学和艺术、思想、政治等联系起来,从各种文化视点考查文学,以及用文学的相关原理考查文化现象。 考试内容:

一、文学本质论 (一)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文学作为意识形态与政治、法律、宗教等意识形态的差异。文学审美性的特点。 (二)文学的语言特征。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特点,与绘画、音乐、影视等艺术形式有何区别。 二、文学构成论 (一)理解文学形象的形成和表现形式,掌握意象、典型、意境等概念的内涵。 (二)理解文学文本的各个层次的构成。把握语言、结构、意象、情节、题材与主题等各个要素的基本内涵。 三、文学创作论 (一)理解文学创作的基本过程及其心理规律,艺术思维的基本特点。 (二)文学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内涵及特点;文学风格和流派的有关论述。 四、文学接受论 (一)文学接受理论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内容。期待视野、召唤结构等主要概念。文学鉴赏的基本特征和方法。 (二)文学批评性质和特点、原则与方法、职能与作用。 五、文学生产论 文学生产特点;文学消费的性质与特点;文学传播的意义与方式;文学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六、文学发展论 文艺起源的各种学说;文学发展的特殊规律;当代文学的发展趋势:全球与地方。 主要参考书 赵炎秋主编:《文学原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史笔记

第一章绪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 中国现代文学是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为开端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文学。 它包括在此期间发生的文学运动、文学争论、文艺思潮和在此期间出现的文学社团、文学流派以及所有不同类型作家的创作。 这30年的文学史,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史长河中是极为短暂的一瞬,但它的意义却不是能用时间来衡量的。它是整个中国文学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转折点,显示出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深深“断裂”体现出中外文化的猛烈“碰撞”。 中国现代文学所具有这种纵横交叉、承前启后的历史特质,是中国以往任何一段文学史难以相比的。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内容体现于它大致经历的三个发展时期,即“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1917—1927),通常又叫“五四”时期的文学,因为“五四”文学革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 它是现代文学开拓与奠基的阶段。鲁迅、郭沫若等一批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及其现代文学奠基作家,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最初一批重要的社团流派,都出现在这一阶段。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事情是中国新文学的序幕正式拉开,即五四文学革命的兴起。 1917年初,胡适、陈独秀分别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标志着文学革命运动的正式兴起。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李大钊等人积极响应文学革命的主张,推进文学革命的发展。 “十月革命”的炮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把文学革命运动迅猛推向了高潮。 与此同时,以鲁迅、郭沫若为代表创作的新文学作品,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表明了新文学的实质性进展。 小说方面,有鲁迅划时代的《狂人日记》。 诗歌方面,出现了胡适、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开创了自由体白话新诗的一代诗风。 话剧方面则有胡适、洪深、田汉、欧阳予倩等人创作的白话剧本,在中国首先尝试了话剧这一新文学样式。 1921年以后,随着新文学理论和创作的深入发展,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刊物,涌现出众多的新文学社团。 其中重要的有: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标志着从作家个体转向群体创作,并有自身鲜明的文学理论,进一步奠定了文学主张这方面深刻的影响。 第二个十年(1928—1937),通常又叫左翼时期的文学,因为左翼文学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高潮,并成为文学发展的主潮。 它是现代文学的发展、成熟的阶段。 这个时期文学的特点是: 一方面左翼文学强劲的发展,将文学和社会时代的联系方面推进到了极点。革命文学的运动的出现更注重文学内容的深入和挺近。 用一句话概括: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但是第二阶段之所以成熟,并不仅仅是革命文学的发展,而是进一步出现了多种风格、作家流派的作家作品。特别重要的有巴金、老舍、沈从文、曹禺等。 同时也促进了文学现代主义上的探索,特别是现代主义诗歌、小说。 此外还出现了京派和海派这样的文学派别。 第三个十年(1938—1949),这一阶段的重要特点是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对文学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显示了文学和时代更加密切的联系。 通常叫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文学。 由于抗战的发生,出现了全国范围的文艺抗战运动。从39年到42年属于抗战前期的文艺发展,出现了大批的积极宣传民族意志、鼓动抗日救国的文学作品。这个阶段显示了一种不同的文化——中国现代文学显示了与时代相辅相成同时发展的特点,表明文学始终是为社会服务的。 这个时期比较突出的成就是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历史剧的成熟。其中,以郭沫若的《屈原》、《虎符》等历史剧最为成功,影响最大。 42年以后根据特定的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分为两个地区的文学:解放区和国统区两大区域。 在解放区,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一条较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方针,涌现出了赵树理、孙犁、丁玲、周立波以及《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一大批具有比较典型的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作家和作品。 在国统区,主要围绕反压迫、争民主的民主革命运用,出现了大量讽刺性、揭露性的作品,如茅盾的《腐蚀》,巴金的《寒夜》,钱钟书的《围城》等等。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体裁,全面而深刻地暴露和批判了国统区的黑暗现实。 纵观中国现代文学30年,无论是它自身的演变,还是它和时代社会的关系,都可以看出,它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相辅相成的。 同时,它又具有相对独立的鲜明特性。在30年的文学发展中,出现了多样的创作方法。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本质特征 1、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冲突与传承 一方面反叛传统旧文学,在艺术形式上是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但另一方面对传统的反叛往往是创造与更新的重要手段,而对传统精神的批判继承则是继往开来的重要规律。 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出现体现了现代新文学、新文化与传统旧文学、旧文化的根本冲突和根本转折,也体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新文学、新文化与旧文学、旧文化是在联系中更新发展的。 2、五四时期外国文学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影响,对中国现代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毫无疑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现代文学是在充分吸收外来各国文学与文化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3、伴随始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时代历史所赋予中国现代文学的特殊使命,使之出现了一大批世纪性的大家与名作,并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 中国现代文学在整体上形成了自己的根本特质:这就是责任感、使命感以及对艺术境界不懈追寻。 第二章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意义及新文学初期创作 一、五四文学革命的发生 五四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它是晚清文学改良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是适应以思想革命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而发生的。 以《新青年》编者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深受西方近代思潮影响、有志于社会改革的知识分子,起而奔走呼号,发起和倡导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作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兴起。 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改良的“八事”,为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理论文章。 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 钱玄同提出小说、戏剧为文学正宗的主张,改变旧文学轻视小说戏剧的传统观念;周作人发表《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新文学的要求》等一系列文章,反映了他的“人的文学”等主张;介绍、翻译外国文学也是文学革命的重要内容,是当时作家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18年5月《新青年》出版“易卜生专号”,刊登了《娜拉》、《国民公敌》等剧本,产生很大影响。

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之我见

三十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之我见 现代文学的“第二个十年”是国民党政权由建立到相对稳定,同时又危机四伏的历史时期,为维持思想统治,国民党政府曾做过建立党制文化与党制文学的种种努力。这个时期显著的特征有三:其一是“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思想自由的氛围消失了,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的政治化;二是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步的运用,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此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三是在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及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颉颃互竞,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创作。 在30年代决定着文学的基本面貌的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和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前者一般又称为左翼文学运动。以“左联”为中心,拥有一片发表园地,形成一种声势。这一时期的“左联”之外的作家无论在政治上与文艺上都具有不同倾向,本身也处于不断分化中。这些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没有“左联”那样共同的严密组织,未形成统一的文学运动。他们往往由于文学见解的比较一致而出版刊物,编辑丛书,由此集合一批文学好尚相近的作家,共同开展活动。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他们之间文艺

思想上的斗争、文学创作上的互相竞争,共同活跃着30年代的文坛。 三大文学派别创造了不同的文学景观,但有同一生存于30年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因而在整体文学的张力场上又显示出某些共同的趋向,在整个现代文学历史发展中展现出一种时代文学的特征。首先是文学创作的题材空前规模的开拓和表现角度的新开掘;第二个特征则是着重社会解放,重视叙事;第三点,在这一时期心理刻画艺术得到了特别重视与发展;最后,这一时期的许多作家的创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世界。 不得不说,三十年代的现代文学文坛是缤纷的,而这一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家的风格都是我所欣赏的,比如说开创新的文学范式的茅盾、带有独特“京味儿”和幽默风,擅长描写“市民世界”的老舍、还有大胆去讴歌青春,揭示深刻冷静的人生世相的巴金、为我们建造“湘西世界”散文的沈从文、还有一大批像叶紫,萧红,丁玲,张天翼等等的小说家和徐志摩,戴望舒,臧克家等的诗人…… 在他们当中,我欣赏沈从文,一个如此才华横溢的男人,一个具有如此特殊气质的大家。 “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这句名言,如今刻在沱江江畔沈从文墓旁的大青石上。作家永远回到了故里--曾被新西兰作家路

(完整word版)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

1.伤痕文学: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通过对文革生活以及文革后人们精神创伤的 真实描写,大胆揭露、愤怒鞭挞,展现人们肉体和精神“伤痕”的作品。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 2.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出现的文学现象,指七八十年代之交开始出现的对建 国三十多年来的历次政治运动和社会曲折发展过程及其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进行了冷静的反思,重新审视的小说创作潮流。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都是悲剧性的。 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3.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 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4.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创作特点是:特别注重现实 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对含有强烈政治权力色彩的创作原则给予拒绝和背弃,努力还原生活本相,表现生活的纯态事实。力求复原出一个未经权力观念解释、加工、处理过的生活的本来面貌。代表作家有刘震云的《单位》、池莉的《烦恼人生》等 5.先锋小说:是指在中国文坛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上都 呈现出强烈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的创作中,也被称为新潮流小说或实验小说。先锋文学无论在题材范围、思想主题。形式技巧和创作理念上都借鉴和模仿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表现出与传统文学迥然不同的特征。代表作家和作品有马原的《冈底斯的诱惑》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格非的《迷舟》。 6.朦胧诗:“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 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它具有着注重个人情感及内心冲突的抒写,更多地带着诗人主体的感觉、印象,呈现出内向的特点。它并不偏重对客体的描摹,具有20世纪艺术倾向的美学特征。在内容上,朦胧诗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建立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人性的改善和人的自由发展。在艺术品格上,他们注重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注重汲取我国古代诗歌美学中的营养,彩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惯用的表现。舒婷、顾城等是朦胧诗创作的主要人物 7.女性主义小说: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 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8.新历史小说:1987年前后,对"历史题材"的关注成为文坛的一个新的热点。这些作品以 对传统历史的重新述说和新鲜的叙述视角与手法而区别于"传统的现实主义历史小说"。 小说的作者以转型后的先锋派作家和致力于拓展题材的新写实小说家们为主,其创作的最大特征是不再把自己的小说作为演绎"官方历史"的工具,而是从各个角度对史有实录或乏人问津的往事做出种种设想,表现出解构历史的强烈愿望及以现代哲学思想认识历史的新观念。这种重新审视历史的思想方法,被称为是"新历史主义",体现这种思想的作品被称为"新历史小说" 9.改革文学: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 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韧之作,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都是改革文学的重要作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复习资料(精)

名词解释 1.第一次文代会 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即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召开。来自解放区和前国统区的文艺工作者约八百多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周恩来代表中央作报告,周扬和矛盾分别代表两个地区作文艺运动经验的报告;会议确定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新中国文艺的总方针。选举成立全国性的文艺组织—文联和领导机构。第一次文代会标志着当代文学的伟大开端和新政权领导下的文艺阵营的建立。开始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并确立了各种文学力量在“当代文学”中的资格和地位。 2.双百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其具体内容是:“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利用行政力量,强制推行一种风格,一种学派,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我们认为会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性、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4.根本任务论 是“文革”文学理论的核心命题。《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纪要》规定,“要努力塑造工农兵的英雄人物,这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

5.三突出创作原则 1968年5月23日,“四人帮”根据江青旨意最先提出“三突出”创作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是从“根本任务论”出发制定的形式主义的创作模式。 6.主题先行论 其主题是指“老干部等于民主派,民主派等于走资派,走资派还在走,必须要打倒”。这个主题无论对哪种体裁,在创作之前就已规定,创作时必须从它出发,必须根据这个主题到生活中寻找素材,加以表现。 7.革命样板戏 革命样板戏是建国后一体化文学体制下戏曲革命化的极端产物。“文革”期间,江青一伙在全盘否定十七年文学的同时,还攫取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京剧改革的成果,并将它们连同现代革命京剧《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白毛女》,以及交响音乐《沙家浜》等8个剧目,封为“革命样板戏”。 8.政治抒情诗: 1963年起,政治抒情诗成为占据诗坛主导地位的潮流,内容直露地表白诗人的政治信仰和道德情操,甚至以标语口号来替代情感的抒发,诗歌变为“战歌”。诗的主题由赞颂新生活转向对“继续革命”的感情和行动的宣扬。大量运用浅薄的比兴象征、托物言志方法,红日、红旗、青松、风暴等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象征符号。代表作家有:郭小川、贺敬之。 9.山药蛋派 又称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等;是由部分山西作家构成,以写农村题材小说为主的一个文学流派;起源于40年代,繁荣于五六十年代;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赵树理的《锻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名词解释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模拟试卷四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90分钟 站点: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目录 1.创造社 2.语丝/语丝社 3.文学革命论 4.左联 5.文学研究会 6.七月诗派 7.九叶诗人 8.新月社 9.第一次文代会 10.延安文艺整风运动 11.《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2.文协 13.《文学改良刍议》 14.人的文学 15.新青年 1,创造社 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7月,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 主要成员郭沫若、郁达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等。创造社的文学主 张有明显的为艺术而艺术的色彩,非常强调文学是作家的自我表现,极力反对文艺的社会功 用,认为于是应除祛一切功利,力求本身之完美,同时,他们又极力反对社会黑暗,创造社 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浪漫主义的,重在抒发个人感情,表现自己个性。如郭沫若的诗集《前茅》、 郁达夫的《茑萝行》、《春风沉醉的晚上》等都以浓重的主观抒情色彩、鲜明的浪漫主义倾向 而成为创作社的代表作品。 2,《语丝》 因语丝社成员创作的共有共同特征的散文而得名。语丝社得名于1924年11月在北京创刊的 《语丝》周刊,由《语丝》主要馔稿人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梁遇春、周作人、鲁迅、林语 堂、钱玄同、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语丝》发表的主要是散文,在创作上,尽管语 丝社同仁的思想和艺术主张不尽一致,但在针砭时弊方面形成了共同的风格:排旧促新,放 纵而谈,古今并论,庄谐杂出,简洁明快,不拘一格-这就是“语丝文体”的鲜明特色。最具 代表性的散文创作有两大方面:一是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一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小品散文。 "语丝社" 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因编辑出版《语丝》周刊得名,没有明确的组织机构,一般指刊物的 编辑者及主要撰稿人。该刊于1924年11月17日在北京创刊。由孙伏园、周作人先后主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