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汪曾祺小说风格浅探

汪曾祺小说风格浅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89299502.html,

汪曾祺小说风格浅探

作者:刘金同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5年第02期

汪曾棋小说以淡化的情节,平淡而散文化的语言描绘了江苏大幅的生活习俗画卷;并以轻松明快的笔调,描绘了清新隽永、生面盎然的江南景物;用白描手法塑造了一系列符合传统审美情趣的人物。这些人物大都有种超脱功利、返璞归真的特性。

汪曾祺习俗画白描手法情节淡化散文化汪曾棋,(1920—1997)江苏高邮人,1934年毕

业于昆明西南联大中文系。主要作品有《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渐棋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等。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受戒》是其成名作,《大淖纪事》获全国优秀短篇小

说奖。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对乡土文学创作有重大影响。

上世纪80年代初,饱受文革创伤的人们,心灵的伤口尚未愈合,与之相适应,文学创作也尚没有从“伤痕”中挣脱出来。汪曾祺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发表之后,顿时斐声文坛,拨开了人们心灵阴霾,以其清新隽永、生趣盎然的风格把人们的心灵带到了别一番洞天。

一、以其平和的心态、平淡的语言与韵味描绘了家乡高邮乃至整个江南浓郁的风俗画卷

汪曾祺是描绘风俗的高手,他对故乡苏北水乡的风土人情烂熟于心,这些描写涌入笔底时,作者在游刃有余的叙述中,显得得心应手,潇洒自如。有时极简练几笔便勾出某地风俗,如《异秉》中“后街人家总是吵吵闹闹的。男人揪着头发打老婆,女人拿着火叉打孩子,老太婆用菜刀剁着砧板诅咒偷了她下蛋鸡的贼。”只三句话,便把一个庄风乡俗活脱脱画于我们面前。有时又不惜笔墨,信马由僵写去,好几段好几页的去写一处的各种习俗,营造小说人物生活的社会环境。如《大淖记事中》写淖四周不同行业人家的不同习俗,《受戒》中写到寺庙的礼仪戒规等,再如《如意楼和得意楼》中对扬州人吃早点的习俗的描写。介绍了早点的种类,制作吃法,吃客的群类等,这种不惜笔墨不厌其烦的介绍绝不是写地方志的那利繁琐,而是处处透露着风趣与灵性,蕴含着生意人的道德观念与生意智慧。如同《清明上河图》一样描绘出大幅的生活画卷。这样的风俗长卷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这就使得他的小说不同于其它小说,浓重的乡土氛围和这种氛围下活着的人,相互形成了有机整体,自然天成,别有一番情趣和意蕴。

二、他笔下的人物总是符合老庄那种超凡脱俗、回归自然的哲学意念

作者既重视小说创作的教育和认识作用,同时又欣赏和玩味顺乎自然、超脱功利的人生境界。有时这种看似超脱功利的人生境界,实则是作者对健康人性的呼唤与追求,是合乎传统美德的理想道德规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