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提到陶渊明 , 人们往往会想起他的洒脱自然率真和不失赤子之心。 而这种放浪情怀的寄 托便是他的隐逸。所谓隐逸就是寄身于山林之间,游心于泉石之上,抛开功尘利 禄,追求自己心灵上“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直就有隐逸情怀: 孔圣人谓“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 ” ( 《论语·述而》 )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 庄逸士“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海。”(《庄子·逍遥游》)一直到汉代商周 四皓, 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隐逸高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承 接前人达到空前的高峰。 而陶渊明的隐逸无疑是这次隐逸洪流中的一朵奇葩。 钟 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确实陶渊明在回归田园之后 成功的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境”。 在草木虫鱼之间寻找到自己心灵中的“桃花 源”。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动荡和黑暗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人处 境岌岌可危,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弥衡和杨修的被杀就是一个例子。文 人们纷纷远离政治的漩涡、急流勇退回归自然。陶渊明也不例外,在他四十一岁 那年彻底的与仕途断绝。他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世俗权贵低下他那颗高贵的头颅, 挂印飘然而去。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农村田园。 在这黑暗而又混沌的世界里田园才是他唯一的乐土与精神寄托。 桀骜不驯的陶公 自此之后心志于田园,未曾出仕,直到他真正的与自然融为一体。后人在其死后 赞他为“靖节先生”,的确陶公当之无愧。 陶渊明的归隐既不像王子猷式的“以手版拄颊”对远山行注目礼。 这是一种 精神的形而上者, 王子猷访友可以在月夜带着仆人乘舟顺流直下百里, 乘兴而来, 尽兴而归。 因为他是贵族有物质的支撑可以潇洒自然不食人间烟火, 飘飘似神仙。 陶渊明则不行,他的财产也不过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算不上殷实人 家, 也需要操劳生机,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这便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也不像谢安式的回到庄园别墅。 対谢安来讲他是朝廷的权贵, 只因为是一时的 不得意而暂时回归。 他并没有放弃仕途经济只不过是暂避风浪蓄势待发。 他隐逸 的心不诚, 因此他的隐是半隐带有附庸的意味。 而陶渊明则真真正正的把自己的 心和灵魂交给自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喻,何等灵动贴切,充分表 现了他回归田园的急切心情。因此他是真隐、是大隐士。陶公更不像那种高僧式 的进入高山幽谷,不见天日与世隔绝。他活跃于乡间邻里把自己变成一个老农。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多么和谐的邻里情。还有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 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
1/6

卿可去。”在田园里陶公始终追求着“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的人生信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自然”一词是老庄哲 学特有的范畴。 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 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 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 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 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 和力量。 陶公用一种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事物, 即便是像方宅草屋这样平淡 的事物在他看来也是美的,它们之中涌动着一种自然的灵性。“质性自然,非矫 饰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 在在高尚哲学的指引下,陶公走进自然,欣赏和亲近自然,建筑起了自我的美学 观,“任其自然,只求适合自己的本性”。 陶公的这种美学观在其作品中表达 的淋漓尽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试想陶公 正站在山脚一层看着云雾轻轻地从幽深的山谷中流出, 整个世界就像被披上了一 层薄薄的轻纱一般,若隐若无、轻盈而飘逸,陶公肯定已是入了这美妙的仙境, 他的灵魂也已经是不由自主的随着这冉冉升起的薄云飘向精神的“太虚幻境”, 如痴如醉。整个的身躯应经完全融在了其中,达到了物我合一至深之境。鸟儿在 外游荡累了, 就飞回了自己的温巢, 这不正切合陶公此时的心境。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归田园居》)想想自己在外为官,“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 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一切都结束 了, 惟有这田园才是自己心灵的归宿。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 ( 《饮酒》 ) 更是让人歆慕,不经意的一抬头,整个天地便在心中。他的“委运任化”的人生 态度,淡化了横亘在他与自然之间的那层隔膜,把心境与物境冥一。他成了自然 中的一员,不是旁观者,不是占有者,山川田园是他的灵魂所在。把自己交给自 然, 融入自然, “顺化”自然。 这是一种大美, 大美无形、 大美无境。 陶渊明“真 魏晋第一风流人物”(沈德潜)。 天有不测风云, 在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一场大火烧掉了他的房屋田产, 生活 开始变的贫窭。 生活遭如此大的变故, 陶渊明不但没有改变淡泊明志的人生信条 时刻保持着一份“安贫乐道”的心境, 反而亲身参加农耕, 并用诗写出农耕体验 的, 陶渊明是第一位。 陶渊明之后的士人有陶公如此之高尚情怀者恐怕也没有几 人。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 》其三)这是陶公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这是实实在在的劳动, 实景实情生动逼真。“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田 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衣食是人生之 道的开端,不劳动什么都谈不到。诗里写到劳动的艰辛,写到一天劳动之后回家 休息时得到的快慰,真真切切。通过劳动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和作用,得到自我 意识的实现,求得内心的平衡。使自己与自然界融合沟通,于是在日常的看似平 凡的生活中保持自我的思想节操,获得心灵的自有平静和安乐。
2/6

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 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 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 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 他回归到田园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 求得返归一个“真我”。 陶 渊明用田园和他的通灵的诗为中国的后世士大夫构筑了一个精神的家园。 这个 家园成为了后世不得志之士避难的心灵港湾。 他们共同构建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的 文化家园。
3/6

4/6

5/6

6/6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思想初探

研究性学习陶渊明的思想初探 成员:方淑嘉 王纯纯 王喆 辅导老师:蒋同萍

【导语】 陶渊明是我国东晋时期自成一家的伟大诗人,其对后代的影响力巨大而深远。本文介绍了陶渊明其人,并简单探讨了其思想性格特点。 【一】陶渊明其人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市)。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其传唱不绝的诗歌创作上,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一笔十分巨大的文学遗产。更在于他在出世与隐逸的徘徊之间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思想境界,透过其以文学作品为载体的思想变化历程,展现了一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图画。使得其文学作品具有更鲜活的生命力,为历代所称颂。陶渊明思想的形成及变化是复杂的,其总体趋势是从积极入世到淡然出世变化的。政治、社会环境以及陶渊明的个人性格及其价值观念是其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另外还有哲学思想的影响、文化制度的影响等原因。从而使他的思想成为一个多元化的矛盾体。其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其作品以农村自然风景及田园生活为主要特色,多表达对官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显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二】陶渊明的思想 1、积极的入世思想 首先,陶渊明形成积极入世的思想是受到儒家思想文化的影响。 《杂诗?其五》中“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写出了陶渊明少年时期对建功立业的渴盼之情。陶渊明出身于破落的仕宦家庭,八岁丧父,十二岁母亲病逝,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期间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陶渊明却得以接受良好的儒家思想文化教育。如他在《饮酒》其十六中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在他的思想意识里,逐渐渗入了儒家以建功立业作为自己读书目的及最高人生追求的理论基础,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行为准则在陶渊明的思想意识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其走上仕途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渊明的曾祖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其祖父与父亲都曾做过太守。虽然出身官宦之家,但由于早年丧父,因此陶渊明的早年生活在物质上是贫苦的,但他的精神生活是丰富的。在少年时代的陶渊明就有了“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济世之志。中年时当陶渊明在仕途上仍找不到出路时雄心壮志依然未曾消减,他曾写下“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及至晚年他仍热情地歌咏:“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读山海经》)可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想法一直都是陶渊明思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

陶渊明和王维对苏轼隐逸思想的不同影响摘要:陶渊明是苏轼穷极一生未能实现的理想,而王维虽然在对宇宙飘渺的认识上和苏轼达成一致,但是苏轼是对人生意义的探寻,而王维是对现实的逃避。 关键词:陶渊明、王维、苏轼、隐逸 一、陶渊明和王维隐逸思想的比较 隐逸思想古已有之,最早的隐士应该追溯到许由、巢父的尧舜时代,然而最早对隐逸思想有系统论述的是儒家的孔子, 《论语》中提出“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道不 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言 则逊”(《宪问》);继而道家的庄子在其著作中论述了与儒家隐 逸思想不同的另一种观点,两者隐逸观相比较,儒家的隐逸体 现的是在阶级统治极其黑暗腐败、有志之士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说儒家的隐逸只是暂时远离 世俗,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等时机成熟后,还会选择出 世做官。道家的隐逸思想主要表现在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当 现实社会与自己的理想相矛盾的时候,便很容易产生消极避世 思想,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的逃避,隐逸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个人 的“绝对自由”,顺应其自然的发展,对现实采取冷漠的态度,因此称道家的隐逸思想为“忘世”。 陶渊明的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为主,也就是说他是

由于不满朝政而放弃作官,但他一生都战争不断,所以在做了 几年官后,毅然决定隐居,只能说他是生不逢时。但儒家济世 思想仍然贯穿其一生,如“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杂诗 十二首》其四),“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十二首》 其五),“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拟古九首》其八)这些诗都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抱负。由于当 时玄学的盛行,因此其诗文中又体现出道家追求个人精神自由 的一面,如《归园田居》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主要还是为 了追求精神自由。可以说,陶渊明隐逸思想是以儒家式的隐逸 为主导,兼有道家成分。 王维由于受当时禅宗的影响,隐逸思想中更多地体现了佛家的隐逸,佛教追求的最高境界称为“涅槃”,是指消除烦恼、超越生死的解脱境界。把现实社会的一切认为是虚无飘渺的东 西。王维是虔诚的佛教信徒,对此深信不已。可以说,王维的 隐逸思想是以佛家、道家为主导。如:《黎拾遗昕裴秀才迪见过 秋夜对雨之作》写道:“白法调狂象,玄言问老龙。”体现诗人 佛、道兼学的思想。 陶渊明对苏轼归隐的影响 陶渊明对苏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苏轼被贬谪的时候。 苏轼初次被贬黄州期间,曾在黄州的东坡筑雪堂,过了一段“身耕妻蚕”的生活,虽然获得这种生活的手段是很不相同的。陶渊明是

陶渊明诗与隐逸文化

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东晋至南朝结束应当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发展的第四阶段,其代表人物非陶渊明莫属。他生活在一个“乱”与“篡”的时代,抱负和理想尽皆付诸东流。陶渊明不断出仕,即又旋即辞官,这一事实就足以证明他对现实的不满和不适应。萧统《陶渊明传》记载:“会郡遣都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我们可以从中看到陶渊明屡次去职的根本原因,而他的《归去来兮辞》更从生活情调的深处说出了这一点: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耜。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心为形役”是他最大的精神痛苦,他决心要摆脱自身躯体及物质的役使,获得心灵的自由高蹈。他在历经了官场的龌龊和束缚之后,终于迷途知返,把“良辰孤往”、“植杖耘耜”、“东皋舒啸”、“清流赋诗”看成自己的“天命”,因而从心灵的深处释放了政治上的失落感,“乘化归尽”,找到了生命的归宿。 这位被推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大诗人本人就是一大隐士,对于隐逸,他有着最为深刻的生命体验: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 其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一)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形影神?神释》) 既不是冷漠的避世,也不是愤不释怀的怨怒,而是摆脱樊笼后获得了人格的独立和自由,并将这种独立和自由积极地指向对无道现实的批判和矫正。陶渊明的这种独立、自由、深情而又刚劲的生命情调是中国隐逸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由两汉经西晋终于在陶渊明这里找到了较为确切的定位:怀道而隐,以隐彰道。 魏晋名士和隐士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肯定了“建安七子”与“竹林七贤”。然而,鲁迅先生也说:“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昭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至于他们(孔融、嵇康等)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过执得多了。”言外之意是批评孔融、嵇康坚持礼教,而实际上,他们所坚持的是一种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处的具有永恒合理性的文化理想,如果连这一点都否定了,那我们就更失去了维系精神的力量,鲁迅所说的魏晋时期的“乱”与“篡”必将愈演愈烈,整个民族也许会就此毁灭。 “嵇康师心以遣论,阮籍使气以命诗。”这“师心”与“使气”便是直抒胸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激。应当说,林泉之隐大都是些胸怀大志甚至是“志深轩冕”的人。他们生逢无道之世,文化的发展把他们推向了怀疑君主专制、实现文化理想的阶段,所以他们处于进不能攻、退不能守的尴尬境地,他们的心灵忍受着撕裂磨啮的巨大痛苦,即使平和如陶渊明,也还是写出了“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足见其人格的分裂。所以说,魏晋士人欲做直臣而不得,欲做隐士而不能,他们在这特殊的历史文化境遇中,如病蚌生珠一样,创造出了丰富的文化价值,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能量。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

读陶渊明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陶渊明有感_读后感_模板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读陶渊明有感 齐小鹿 其实相比与”陶渊明”这个正气凛然的名字,他的另一个名字——陶潜,简直就是他这一生最真实的写照。虽然为了家族为了妻儿,他也不得己几次步入仕途,但是他在历史上的留名,还是个伟大的田园派诗人。 来,先简单介绍一下陶渊明的生平。 陶渊明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五十多年后东晋亡,立了南朝。陶渊明一生处于战乱时期,因此对军阀豪族这类避之惟恐不及。可能这就是他日后”性本爱丘山”的起源吧。 陶渊明的家族当时都是当官的。从曾祖父到祖父,族里人都是各种武将太守。在家族门第观念深入血液的魏晋,即使陶渊明想逃避,迫于家族迫于生活也得妥协。 其实陶渊明日常生活随意的很,看不惯官场污浊干脆就拍屁股走人,这也是苏东坡最钦佩陶渊明的地方,因为苏东坡做不到啊!别说苏东坡了,中国文学历史名人这么多,即便是李白杜甫,写了那么多名山大川,却也只是接近陶诗的境界而已。王国维不是说了嘛,诗歌的最高境界就是物我两忘,诗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而陶渊明,堪称”无我境界”第一人。 陶渊明的名作《归去来兮辞》就是他拍屁股走人后留下的。当时上级领导来视察,吃吃喝喝不说,还摆谱。一个小官竟要求陶渊明用非常正式高级的礼节去迎接他。刚好前段时间跟陶渊明感情深厚的妹妹去世了,本来陶渊明心情就不好,领导这么一刺激,陶渊明干脆回老家了。 《归去来兮辞》还是很长的,这里就不贴了。单单贴一句”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大家感悟吧! 陶渊明再一篇名作,就是《桃花源记》了。当时五十八岁的陶渊明,正处于水深火热的社会之中,政治黑暗百姓遭难。陶渊明无力改变,只能在文章中寻找精神寄托。 可惜的是,陶渊明给了大家一个”桃花源”,可自己却被现实折磨的一年不如一年。穷到别人请他喝酒,他光着脚包着头巾就去了,因此同一张桌子上那些当官的都看不起他。 陶渊明晚年时又有人别有用心地请他出山做官,即使五个孩子眼巴巴地瞅着那人送来的米和肉,陶渊明还是拒绝了。他说:我还不够贤士的资格呢,我不去。你把东西拿走吧,我还饿不死。 次年十一月,寒冷的冬天,陶渊明死于贫病交困。 一代田园诗人就这样走了。他的躯体托付给永远沉默的山丘,只要山丘在,陶渊明就还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 最后贴一句陶渊明生前写给自己的挽诗做结束吧!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梁文道味道读后感 近来才读梁文道先生的作品,从《常识》到《我读》,再到《味道》,深深为他的文笔、逻辑所折服。 梁先生肚子里定是储藏了无穷尽的知识,要不怎么会在写文章时信手拈来,通古博今、学贯中西,记得读《味道》第一篇的时候,看文章思路由简单的吃跳跃到希腊民主政治传统,

陶渊明

陶渊明的家世与生平(2课时) 第一节陶渊明的家世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 字元亮, 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江州寻阳郡柴桑人,就是现在江西九江一带地方。生年一般认为是晋哀帝兴宁三年 (365), 卒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 经历了东晋的后期和南朝刘宋的初期。死后朋友们议定一个谥号赠给他, 叫“靖节”。 陶渊明生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倾倒了古往今来无数读者。他的任真自得的人格,堪称魏晋风度的杰出代表,历来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二曾祖父陶侃 东晋是我国门阀制度发展的顶峰,陶渊明的家族不属于门阀世族, 不过他的曾祖父陶侃却曾官至显位。 1 陶侃生平(1)陶侃的入仕 陶侃的入仕过程很经历了一些艰难。《世说新语·贤媛》曾记载一个陶母“截发留宾”的故事。陶侃后来就是经过范逵的辗转举荐,才得以入仕。 陶侃曾做到太尉、都督荆江雍等八州诸军事、荆江二州刺史, 封长沙郡公,成为当时举足轻重的人物, 卒赠大司马。他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高的地位, 全靠他在两晋之交的复杂军事斗争中成就了显赫的军功战绩。 但是,因出身不高, 仍然常常被人瞧不起。他举孝廉后到洛阳, 与同乡羊晫一起乘车去见顾荣, 吏部郎温雅便对羊晫说:“奈何与小人同载!”,称陶侃为“小人”。可见即使功位显赫, 也还是不能根本摆脱门第低贱的阴影。 2 陶侃的为人陶侃是一个精勤务实、奋进不息的人物。 (1)尚书梅陶曾评论他说“机神明鉴似魏武(曹操 ),忠顺勤劳似孔明”, (2)《晋书》本传说他“性聪敏, 勤于吏职……远近书疏, 莫不手答”。 (3)自强不息:《晋书》本传记载了“陶侃运甓 (甓即砖 )”的故事。 陶侃可算是一个具有儒家风范的典型的事功型人物。 三陶渊明的祖父和父亲 1《晋书·隐逸传》说陶渊明“祖茂, 武昌太守”。陶在《命子》诗里称颂他“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可见,陶茂是一个讲究德义修养、处事认真、仁惠爱民的好官。 2 陶渊明的父亲 , 名位都不可考, 大约官职不高。陶的《命子》诗说:“於穆仁考, 淡焉虚止。寄迹风云, 冥兹愠(yun)喜。”说明他的父亲秉性恬淡, 薄视功名,大体上是一个颇受老庄思想影响、沾染魏晋风流的人物 , 与渊明的曾祖父、祖父异趣。 四外祖父孟嘉 渊明的母亲是孟嘉的第四女。外祖父孟嘉出身于仕宦之家, 先后做过太尉征西将军庾亮的从事和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参军。关于他, 有很多名士风流的故事。 1他做太尉庾亮的庐陵从事, 去庐陵公干回来,庾亮问那里的风俗得失, 他回答说:“嘉不知, 还传 ,当问从吏。”这就是“不以物务婴心”的名士风标。 2做桓温参军时, 参加九月九日的龙山宴,有风把他的帽子吹落在地上。桓温示意左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表明自己与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诗人自29岁出仕到41岁辞官归田,十三年来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辞去彭泽令后再未涉足官场。这十三年,是他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是他希望通过仕途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官场上尔虞我诈的黑暗现实令他寒心,诗人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愁?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回归之心,就是放下之心,放下执著之心,放下对世俗欲求之心。这种心思也许在他内心已存多时,所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其实质是不愿让自由之心被世俗利益牵挂。在陶潜心里,做官并不能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心为形役,只让人惆怅愁苦。他自觉到做官是误入尘网,浪费生命,但亡羊补牢也还是有意义的(毕竟迷途不远)。于是决心脱身,决定回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回归的途中已经初步感受到解放的自由快乐,也有归心似箭的心情流露。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回到家里见到了自己喜爱的房屋、儿子还有树木(松菊),天伦之乐的享受,离别之苦即刻消失了。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回来了比起做官就不那么气派了。往得狭小,走路没有人陪同了。面对这贫困的环境,就只有坚定意志(倚南窗以寄傲),学会过清贫的日子,学会在容膝之地安心,在寂寞庭园受发现乐趣:或涉足或远观,在孤独中体会到鸟倦归家的的幸福 感。这就是安贫乐道,就是放下执著后的对“所求不得”的忧苦的解脱。因为无所求了,也就无“所求不得”之苦了。但要让这种天伦之乐和庭园之乐得以持久,还须做些努力。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这就是对孤独的进一步坚定的选择。这里的“绝游”也许首先是与官场人的绝游,但也不排除对一般朋友(不同遂)的绝交。一个有境界的人往往是是孤独豹,交友是有选择的,这样可以避免闲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这是说明绝游的原因,强调了与世俗的不合,或说是天下“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除了自觉与世俗之人绝游,还耍进一步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乐趣,才能更好的打发生活,也才不违离忧得乐的初衷。他找到了亲情之乐(悦亲戚之情话)、琴书之乐(乐琴书以消忧),农耕之乐(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山水之乐(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有这么多的乐事的发现是不是就完全瓣决了人生问题呢?没有,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即对死的忧虑没有解决。 1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这就是陶渊明的艳羡和忧患。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陶渊明论文人生经历论文: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摘要:在中国隐逸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有不少文人墨客表现出对山林田园的喜爱与独钟,陶渊明的一生也与隐逸结下了难以割舍的因缘。本文立足于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和他的人生经历中对于仕与隐的抉择,探讨研究陶渊明的隐逸情结。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情结;时代背景;人生经历 一、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 (一)魏晋时期黑暗的社会背景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1]魏晋时期国家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战乱之中,政治黑暗,官场险恶,政权更迭频繁,统治者残暴的镇压与迫害使得老百姓没有容身之所。当时的门阀制度相当森严,士族地主阶级与庶族地主阶级相互倾轧,上层统治政权被士族地主操纵,一般的庶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出身寒微的平民知识阶层根本无法进入仕途实现“兼济天下”的宏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现实迫使许多有志之士报国无门,最终选择了归隐山林、田园的道路,希望可以将内心的怨愤在田园山水中得到化解,同时也是为了躲避当时政权的残害以求保全其身。士族阶级把持朝政,为权利、地位、名世勾心斗角,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更不在

乎国家的安危,也未给庶族阶级的知识分子提供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舞台,迫使许多寒士走向社会的边缘。[2] (二)魏晋时期活跃的文化氛围 魏晋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精神解放的时期,是中国文学走向自觉的时期。长期以来的社会动荡使汉代初期被认定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儒家学说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官方的长期备战,对思想控制的松弛,使得其他的学说在此阶段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儒、道、佛三教合一的趋势在此大体形成,由此而产生的玄学成为统治阶级的主导思想。玄学主张辨明析理,崇尚清谈,名士之风盛行。时代的氛围使隐逸之风成为许多士大夫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对人生的审美体验。在魏晋时期出现的“竹林七贤”、谢灵运等名士便是这一特殊时代的产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氛围中诞生了中国田园隐逸的一座高峰——陶渊明。 二、陶渊明人生经历中仕与隐的抉择 (一)陶渊明对于仕途的向往 陶渊明总是以一个隐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他也是以隐逸文人的身份出现在中国的文化之中,历代的文人墨客赞美陶渊明为真的隐士,殊不知陶渊明在放弃官场,回归田园时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鲁迅先生曾在《隐士》中指出“陶渊明总是不能超于尘世的,而且,于朝政还是很留心的,也是不能忘掉的。陶渊明的超脱尘世与阮籍的沉湎于酒中一

老师读书笔记读陶渊明饮酒其五有感

老师读书笔记 -- 读陶渊明《饮 酒》 五有感 《饮酒》共二十首,陶渊明诗前有小序说: 闲居寡欢,兼秋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 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 后,辄题数句自娱。 墨遂多,词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从陶潜的小序里大概可以看出他写的这些诗都 是出自醉酒后,也仅仅是抒发下心中感情,娱乐而 已。可有句俗话说的好,酒后吐真言,渊明老先生 酒后的这些诗或许从另一个方面表达了自己内心的 想法。 《饮酒》其五,是这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 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还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的大意是,虽然家在人多繁华的地方,但却 没有世俗的交往。你问我如何能做到这样,因为我 的心已远离了世俗。东墙下恬静的采摘菊花,忽然 抬头远远望见庐山。山间的云气伴着夕阳缓缓飘散, 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余 顾 笔 首诗的第五首。

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鸟儿们成群结伴的回到山林中。人生的真正意义就 在这里,想要解释些什么,但沉浸在这人生的真谛 里,也忘了该说什么。 《饮酒》其五,给人一种平淡,恬静的感 受。 首先,情、景、物浑然结合,一静,一动,一面喧 嚣的人境,一面 却是没有世俗的打扰。只因为诗人的心早已 脱 离了世俗的人世,精神世界的平静。东篱下漫不经 心的采摘着菊花,偶然抬头看到了那高耸的山。这 句诗成为全诗的点睛之句,漫不经意间心与山的完 美结合,仿佛融为一体。与喧嚣纷争的人世形成了 鲜明的对比。诗人这时体会到了人生的意义。夕阳 下山间的云气,结伴而回的鸟儿,此时此景多么另 人怅然,另人愉悦。一抬头一俯首间,人生的真正 意义便体现的淋漓尽致。其次, 美。全诗语句朴实无华, 车马、东篱、南山、山气、 飞鸟 如一副美丽的画,我仿佛就置身于画中,融入大自 然,享受着这没有喧嚣没有烦扰的片刻。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诗人,数次出仕归隐。 在 不同的社会环境下,陶潜最终彻底觉悟到世俗平淡朴素中透出奇 平淡的语言,却给人一种很恬淡的感觉。恰

陶渊明诗对《诗经》美学追求的传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2810474416.html, 陶渊明诗对《诗经》美学追求的传承 作者:金莹 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08期 摘要陶渊明以其独特的创作风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美学追求,汲取了《诗经》内蕴的至真至美,以独特的意境美和语言形式,形成了平淡淳美的风格,与《诗经》的美学追求有着悠长而清晰的联系。 关键词陶渊明《诗经》美学追求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 Inherit of Tao Yuanming’s Aesthetic Pursuit to the Book of Songs JIN Ying (Yuxi Agriculture Vocation-technical College, Yuxi, Yunnan 653106 ) AbstractTao Yuanming had a distinctive aesthetic pursuit for its unique innovation style in writing. He learned the intrinsic truth and beauty form the "Book of Songs". And he managed to express his emotions by a uniqu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beauty and form of language, and this has a clear and long relationship with the "Book of Songs". Key wordsTao Yuanming; "Book of Songs"; Aesthetic pursuit1 陶渊明如同一轮清月悬挂在玄风弥漫的魏晋之世,陶诗的温和自然,固然与这一时期崇尚老庄,简淡玄远的风气有关,但他能够独立于魏晋诗坛,以其秉持的,注满智慧之油膏的灯火,代表了魏晋风度平淡冲和的一面,“以深度的形态表现了魏晋风度”。①然而,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渊明是一位绝顶聪明的人,却不是一个拘守系统的思想家或宗教信徒。他读各家的书,和各人物接触,在于无形中受他们的影响,像蜂儿采花酿蜜,把所吸来的不同的东西融会成他的整个心灵。” ②陶渊明平淡淳美诗风的形成,不仅仅在于社会的陶染,更在于诗人自身的修养和追求。 沈德潜《古诗源》论陶诗:“他人学《三百篇》,痴而重,与《风》《雅》曰远;此不学《三百篇》清而腴,与《风》《雅》曰近。”③陶诗自得《诗经》陶钧,沈归愚所言“不学”,乃指陶渊明对《诗经》的学习,不在于其“被孔门汉儒们借了它所阐发的一系列关于诗的理论和解释”,而在于《诗经》作为诗歌本身所具有的品质与追求。《诗经》所树立的“温柔敦厚”

陶渊明精神

陶渊明精神 自古以来,陶渊明总是被看成是一个隐逸诗人,和周续之、刘遗民并称浔阳三隐,说他追求静谧安宁、真诚无欺的古朴社会,追求淡泊高远、任远委化、身无外求的人生,不肯沉浮应世,选择辞官归隐、躬耕自励之路。他的田园诗充分说明了这一点。陶渊明也成为历代士大夫无比仰慕的“隐逸高士”的楷模。但我们认为事实并非如此,陶渊明从“官场”到“隐居”,只是生活和价值取向的转变,是一种政治性的退避,他没有甘心于躬耕,藐视功名利禄,他一生在不停的追求。 1、他的追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最后一次归田前,主要体现在仕途上的追求,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陶渊明是一个封建时代的读书人,其祖祖辈辈都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那时的知识分子实现自身价值的比较正统途径是,通过仕途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等政治理想和为国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如在其诗《乞食》中,诗人引韩信的典故表示希望自己能象韩信那样辅佐明君干一番大事业,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理想。含蓄地表达渴望举荐的从政思想。“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融思远翥。”(陶的《杂诗》)的豪情,就是他的进取思想的反映。但是陶没有料到入仕任职的繁杂,官场中的上下级关系森严,同僚们的相互应酬和相互倾轧,以及注重门第出身,而不重才的风气。现实与诗人建功立业的追求和实现理想的目标向去甚远。以至出现了五次出仕五次归隐的曲折历程。由此可

见,陶渊明在仕途上的追求是十分努力的,并且可以说“屡败屡战”,前后五次徘徊于“仕” 与“隐”的矛盾中。从表面上看,归隐后的陶渊明政治兴趣已经冷淡,在没什么壮志了,事实上“在冰冷的外衣里,却藏着一颗火热的心。仔细阅读一下陶诗,那种“金刚怒目式”的诗句不胜枚举。直到诗人晚年,他的政治热情还没有减退。 二是归田后,由从政转向从文,达到以诗文传世的目的。陶渊明归田后的几十年,并没有沉醉于那种自欺欺人的生活中。因为他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改变。“好读书,不求甚解”的陶渊明难免不受历史人物的影响。孔子所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也就是说知识分子要么做官,要么归隐,只有能做官而不做的人,才有当隐士的资格。陶不做官,只能归隐。《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是通过仕途,仕途不通,只能转向“立德、立言”的文学创作。陶的归隐就是由从政转向从文。在政治上无法进取而求其次举动,这和孔子的当年所遇到的问题在情理上是相通的。陶的转变可以说是兼有时代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的积极追求。陶不管是“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还是“植杖而耘耔”“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以及辞世前一年作的《有会而作》中“今我不述,后生何闻哉”的感叹。以诗文传世可以说是贯穿一生的追求,只不过归田后更侧重于之而已。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完整版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末年着名的田园大诗人,他的田园诗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他开创了田园诗歌新的艺术境界,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意境,无不透露着一种韵味极为醇厚而又朴实无华的冲淡美,因而,我们不应仅在其文字和形式的表现上徘徊,而应真正深入到他田园诗的时代感和人民性的精髓之中去认识,探索其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意境 陶渊明生活的魏晋时代是一个天姿烂漫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文人钟情于自然,而陶渊明更是对自然的追求和对自然观的理解又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的个性品格、诗歌题材、诗中之理、艺术之美全都表现在对自然的追求,达到了一种物我一体人生境界,开创了质朴无华,极尽纯净的语言之美。 一、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之美 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是情、景、事、理的大浑融。他描写景物并不追求物象的形似,也不追求情节的曲折,而是通过人人可见之物,表达高天世人的情怀,写出深刻的理。他的田园诗写的是平淡的田园风光和日常的农村生活,反映的是归隐后恬淡的心境与情趣。陶诗最重要的还属于发乎事,源于景,缘于情,而以理为统摄。在南山下张开翅膀的新苗,伴随他锄草归来的月亮,依依升起的炊烟……床上的清琴,壶中的浊酒,以及在他笔下常常出现的青松、秋菊、孤云、飞鸟都已不是寻常的事物,它们既是客观的又是体现了诗人主观感情与个性的既是抽象与生动。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的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之美,从内容上来看大体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

陶渊明的隐逸

陶渊明的隐逸 在古代高贤雅士的眼里,隐逸是一种最高尚、最自然、最值得推崇的人生。陶渊明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隐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所处的东晋末代,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奢靡,石崇、王恺斗富使侈浊之风登峰造极。东晋的司马王朝就像一驾老牛拉着的破车,行进在风雨迷蒙的荒野上。 据陶渊明在《命子》诗中自述:先祖源于上古的陶唐,累世名德,功臣迭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名将,戎马倥偬而官至八州都督(不知相当于今天来说是个什么级别的官),封长沙郡公。可到了他父亲一辈,家境急剧败落。到陶渊明这一代,已经是很贫寒了。 在“回崖叠嶂凌苍苍”的庐山脚下的小村庄,是陶渊明

的摇篮。“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大自然的日月、山水、草木、虫鱼,启迪着他的聪慧,塑造着他的风骨。依高山流泉,他从小就苦读诗书。 陶渊明原本是想做官的,少时就有济世之大志:“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谁言行游近,张掖到幽州。”他也曾做过几次官。29岁开始踏上仕途,做过祭酒、参军等小官,不仅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还经常要违心地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使得他对仕途前程有些灰心丧气。但为了生计,他还是几次的仕而归、归而仕。 四十一岁那年的秋天,陶渊明被封为彭泽县令,因受不了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奴颜卑膝,才当了80多天的县太爷,陶渊明就愤而辞官归隐。他对自己曾经的大济苍生之望冷齿了。官场的腐败与骄奢淫逸,令陶渊明深恶痛绝,又不愿同流合污,更是无能为力,他只好选择逃避,选择从此隐居不仕。 他的脊椎似乎很硬,不愿为五斗米而弯。在彭泽县衙,

陶渊明最后一次冷眼打量着公堂,把大印放在了彭泽县衙的堂桌上,发出了几声讥笑。然后有点悲壮地大步走了出来,走到阳光和清风中,走到那片贫瘠却诚实的土地上,他要回归山野的怀抱。看着迎风摇曳的凄凄芳草,看着林中的数株寒梅,他的心襟慢慢旷达了,这时候,一篇千百年来为人称颂的辞赋从他笔下流淌了出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尤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山由〕,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

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感悟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提到陶渊明 , 人们往往会想起他的洒脱自然率真和不失赤子之心。 而这种放浪情怀的寄 托便是他的隐逸。所谓隐逸就是寄身于山林之间,游心于泉石之上,抛开功尘利 禄,追求自己心灵上“诗意的栖居”。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一直就有隐逸情怀: 孔圣人谓“道不行, 乘桴浮于海。 ” ( 《论语·述而》 ) “用之则行, 舍之则藏。 ” 庄逸士“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于海。”(《庄子·逍遥游》)一直到汉代商周 四皓, 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一次又一次的隐逸高峰,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承 接前人达到空前的高峰。 而陶渊明的隐逸无疑是这次隐逸洪流中的一朵奇葩。 钟 嵘在《诗品》中称陶渊明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确实陶渊明在回归田园之后 成功的将自然提升为美的“至境”。 在草木虫鱼之间寻找到自己心灵中的“桃花 源”。 陶渊明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动荡和黑暗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人处 境岌岌可危,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杀身之祸。弥衡和杨修的被杀就是一个例子。文 人们纷纷远离政治的漩涡、急流勇退回归自然。陶渊明也不例外,在他四十一岁 那年彻底的与仕途断绝。他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世俗权贵低下他那颗高贵的头颅, 挂印飘然而去。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陶渊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农村田园。 在这黑暗而又混沌的世界里田园才是他唯一的乐土与精神寄托。 桀骜不驯的陶公 自此之后心志于田园,未曾出仕,直到他真正的与自然融为一体。后人在其死后 赞他为“靖节先生”,的确陶公当之无愧。 陶渊明的归隐既不像王子猷式的“以手版拄颊”对远山行注目礼。 这是一种 精神的形而上者, 王子猷访友可以在月夜带着仆人乘舟顺流直下百里, 乘兴而来, 尽兴而归。 因为他是贵族有物质的支撑可以潇洒自然不食人间烟火, 飘飘似神仙。 陶渊明则不行,他的财产也不过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算不上殷实人 家, 也需要操劳生机,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这便是他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也不像谢安式的回到庄园别墅。 対谢安来讲他是朝廷的权贵, 只因为是一时的 不得意而暂时回归。 他并没有放弃仕途经济只不过是暂避风浪蓄势待发。 他隐逸 的心不诚, 因此他的隐是半隐带有附庸的意味。 而陶渊明则真真正正的把自己的 心和灵魂交给自然。“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之喻,何等灵动贴切,充分表 现了他回归田园的急切心情。因此他是真隐、是大隐士。陶公更不像那种高僧式 的进入高山幽谷,不见天日与世隔绝。他活跃于乡间邻里把自己变成一个老农。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多么和谐的邻里情。还有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 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
1/6

读桃花源记有感范文600字

读桃花源记有感范文600字 读桃花源记有感1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情,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耕种,不畏炎热,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生活播种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除了那可爱的桃花,还有一群群小动物,小鱼和小虾嬉戏着,来来回回,都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有时候还朝着我们眨眨眼。啊,桃花源里的池塘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 ‘黄发垂髫,怡然自乐’把桃花源人们的幸福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设酒杀鸡作食’对于一个外来人,老百姓们热情招待他,热热闹闹,并没有觉得他是个外人,会给人们带来伤害,他们那么淳朴,善良,可是这个武陵人却不记恩德,恩将仇报,妄想打扰他们的安宁生活,以为可以得到一大笔财富。他们自私自利,见利忘义,只活在钱财之中。我们用心想想,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有吗?多吗?确实,多。多的数不胜数。社会上正是有了那么多这种人,社会才变的那么乱。如果现实社会中的人们,都能为他人着想,为他人考虑,不要只想着自己,那么‘桃花源’将不再是梦想,而是现实。 想到这里美好的感觉戛然而止,黑暗已经笼罩了整个天空,笼罩了人

们的心灵。我们不应该让黑暗继续蔓延下去,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担当起保护家园的责任,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只有欢笑,没有压迫,没有家破人亡,每家每户都是如此的幸福,把那些邪恶,肮脏的思想通通从灵魂里清楚。 作为现代的中学生,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为自己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读桃花源记有感2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舍船进入一个山洞,发现一座桃源,这里的居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均参与劳动,没有赋税和徭役,人们的关系十分淳朴亲切,到处是一片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在一部浪漫传奇里,一个桃花盛开的地方,几乎寄托了中国人所有的梦想,无都市之喧嚣,无尘世之烦扰。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他们的致命弱点就是逃避现实,梦想脱离现实斗争,把“世外桃源”与世隔绝起来。作为文人墨客这样美好的空想,是情有可原的。但决不能忘记背后残酷的矛盾和斗争。 美国等会让你和蔼吗?中国的新兴资产阶级会让你和蔼吗?贪官、奸商、恶棍,织成的黑社会会让你和蔼吗?越来越大的贫富悬殊中隐蔽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会让你和蔼吗? 读桃花源记有感3 读完《桃花源记》,我被深深的吸引住了,陶渊明用淋漓尽致的词句构造了一个多么宁静,祥和,美丽的世界!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我

陶渊明诗歌的审美追求

陶渊明诗歌的审美追求 内容提要: “素”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 追求“素”的美 是陶渊明 诗歌 之重要特点, 也正是其以“素”为美的审美态度使平淡素朴的农村田园生活 具有了独特的审美意义。陶渊明在“素”中发现了意、道之真,并且体味到了真 美,从而归田园居,爱在其中,乐在其中,游在其中,灵魂获得真正的自由。田 园是陶渊明的心灵家园。 关键词: 素 真 美 爱 乐 Abstract: SU (simple ; plain) has had important status and great value in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Seeking Su-Beauty is an important character of TaoYuanming’s poetry . It is his aesthetic manner which looking Su as beauty that made the commonplace pastoral life to show an unique aesthetic meaning . TaoYuanming found the true essence of Yi and Dao in Su , and taste the true beauty in it . Thus , he went back to the countryside and dwelled there , loving deeply of it , enjoying it, and amusing himself in it .His soul then got a true freedom . Surely , the countryside is the true house of the free soul of Tao Yuanming . Key words: Su; true ;beauty ;love ;enjoy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 125 首,不足万言。从题材和内容来看,大体可以分为咏 怀、田园、哲理三类。其中重点描写田园景色和田园生活,宜划入田园诗的,约 30 首左右。其诗歌具有“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苏轼《东坡题跋·评韩 柳诗》)的魅力,随着时代的衍变,这种“素”的美愈来愈现出其光辉,倍受人 们推崇。我们认为,陶主体个人对“素”的审美追求,诗化了平淡素朴的田园生 活, 使得普通的农村生活具有了独特的“田园风光”之美学意义, 这也给现代社 会审美追求以重要启示。 “素”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一直有着重要地位和价值。 《周易·履卦》 中有“初 九,素履往,无咎。”强调“素履”;《诗经 ·国风》 之 《扬之水》 篇中有“素衣朱衣暴 ”、 “素衣朱绣”的审美态度, 即朴素(白色或者其它不艳丽的纯色,面料普通)的衣服上外加一件红色的衣服 或者刺上红色绣花,“素”与“朱”相互衬托为美;《诗经·国风》之《素冠》

陶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渊明的生平和思想 1、生平: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九南)人。私谥靖节。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其生平大体上可分三个时期:二十九岁以前为居家读书时期;二十九岁至四十一岁为时仕时隐时期;四十一岁至六十三岁为归隐时期。有《渊明集》。 2、思想:东晋末年的思想学术是以老庄思想为主体的玄学盛行,佛教、道教亦广泛流播,传统的儒家思想虽受到冲击,但并未完全泯灭。渊明的思想既有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有道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的济世救民的入世精神、道德人格修养、安贫乐道的心态,在他的思想中均有所体现。而道家的追求个体自由和超脱世俗的出世精神,以及崇尚自然、追求反朴归真的思想,又深深地嵌入了他的灵魂之中。整个晋南北朝最杰出的文学家是渊明。 一、渊明的诗歌 1、思想容: 渊明的诗歌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其次还有行役诗、赠答诗等。所反映的思想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田园诗:描写了自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自然纯朴的田园生活。这是被诗人理想化、艺术化了的一种境界。反映了诗人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和悠然自得的超脱心境,同时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和官场丑恶的一种否定。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野外罕人事]、《饮酒》[结庐在人境]、《和郭主簿》等。抒写了对躬耕生活的体验和对劳动的热爱,并体现了诗人对农民的深情厚谊。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描写自己生活的困顿和农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化境界之外的现实世界。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乞食》等。 咏怀诗和咏史诗:渊明的咏怀诗和咏史诗容相近,咏史亦是咏怀,它继承了阮籍《咏怀》和左思《咏史》的诗歌传统。诗的主要容是抒发个人思想、情怀和志节。有的表现了理想与现实、入世与出世的思想矛盾;有的忧患生命价值的实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有的反映了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坚守个人志节的高尚品格;也有的以“金刚怒目式”的方式抒发着激愤的情怀。如《饮酒》、《拟古》、《杂诗》、《咏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等多属这一类。 其它: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容。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答庞参军》、《与殷晋安别》等。此外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如《形影神》等。 2、艺术成就: 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朱子语类》)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东坡题跋》上卷《评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三十首》)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