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一些国外金融专业书籍的推荐——送给正在准备GMAT的同学们!

一些国外金融专业书籍的推荐——送给正在准备GMAT的同学们!

一些国外金融专业书籍的推荐——送给正在准备GMAT的同学们!
一些国外金融专业书籍的推荐——送给正在准备GMAT的同学们!

一些国外金融专业书籍的推荐——送给正在准备GMAT的同学们!

昨天,睡前有个同学和我聊起GMAT的阅读,我说我在所以GMAT题型里最讨厌的题型就是阅读。GMAT阅读和一般的雅思或者托福阅读有很大的不同,其一是它的文章短而精悍;其二是题干长而难懂;其三就是那坑爹的选项。而我认为做好阅读的关键是快速阅读的能力和对出题规律的准确把握(这点anchoret谈过)。后者容易总结但前者可以说要靠努力要靠天赋,更要靠方法和习惯。

今天想说的就是这种方法。这方法起源于我大二暑假准备的考试——ACCA,虽然已经放下这项由14门学科组成的考试,但不得不说这项考试教会了我许多。由于是全英文考试,就得看全英文的教材。记得一开始看Management Accounting时各种不适应(后来发现倒不是因为教材写得不好而是自己以前对管理与成本会计了解的太少),于是我就决定先不看全英文的会计书,从全英文的基础经济学书看起,这本书叫做: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作者:Robert Frank & Ben Bernanke 。这是我人生中完整读完的一本全英文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国外的教科书讲解非常详细,作者会把经济运行的整个过程向你娓娓道来;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培养自己的英语阅读能力。所以我认为,对于那些没有能力或者没有资源的同学们在国内也能同等地享受到国外的优秀资源,比如说国外教授的演讲,国外知名网站发布的研究报告,以及国外的原版教科书等等等等。其实要学好英语最好有一个环境,但对于国内的同学们,难道我们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难道我们做不到通过看曼昆原版的宏观经济学复习,与此同时又培养我们的英语能力?

好,废话都说完了,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些金融和经济专业知名的教科书和读物,这些书大多可以去上海图书馆(不是上大图书馆= =)借到,不过借到这些书需要参考外借图书卡,定金1000元。不愿老远去图书馆的同学也可以在网上自己找或者直接向我要电子版的PDF,我会在当天24点之前把相关原版书(这些书大多制作精良而且文件大小不超过50M)发到公共邮箱里O(∩_∩)O。

一。经济学:

1.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s 作者:Robert Frank & Ben Bernanke

一本非常好的入门教程,案例丰富,经济过程讲解详细易懂,适合大一大二的同学读。

2.Microeconomics and Behavior 作者:Robert Frank

Robert Frank的成名作,可以作为中级微观经济学的教材,我详细看过作者在本书中对信息不对称的讲解。

3.Economics 作者:Joseph Stiglitz

大三上学期周六下午必读书,可以说这本书里涵盖了一个大三学生所有需要掌握的经济学知识,书的作者对信息不对称这方面有很深入的研究,曾经和提出“lemon market”的一位教授同时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本书我认为每个大三大四同学都有必要一看,对于有些问题作者的观点非常独特,有些知识是国内大学教授所不能提供给我们的。

4.Economics 作者:Michael Parkin

CFA的那本经济学和这本书是一样的,这样一说大家都懂得。这本书例子超级详细,喜欢经济学案例的同学可以一读。

5.Macroeconomics 作者:Mankiw

不解释

6.The Making of Economic Society 作者:Robert Heilbroner

神作!!!从Premarket说到Great Depression再说到Great Recession,基本上整个经济史它都覆盖了。并不是单纯地介绍而是内在的分析。从作者的文字中看得出他内心是极度反对

政府干预的,但又因为种种原因不得不承认政府对经济在某些方面的利好作用。

二。金融学:

1.Financial Markets & Institutions 作者:Frederic Mishkin

神作!有点像货币银行学但又不仅仅是。其中Eight Facts about Financial Structure Throughout the World 这章令人印象深刻,这章甚至可以算是作者对未来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金融建设走向的一个概括,也可以作为金融学专业同学的一本就业指导书。

2.International Economics 作者:Krugman

克鲁格曼是我最喜欢的经济学家。这本书对价格粘性的讲述非常非常详细。

3.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作者:Krugman

对1929年来所有经济危机的详细分析。

4.Corporate Finance 作者Steven Ross

不解释

三。会计学

1.Financial Accounting 作者:Libby

美国最畅销的财务会计教材。入门用适用会计准则——GAAP

2.Intermediate Accounting 作者:Kieso Weygandt Warfield

这本书自己在考ACCA f7的时候读过,由于这本书用的是IFRS 然后ACCA考试用的也是IFRS 自然是考试必备啦

但是这本书还是挺难得说实话有20%没怎么看懂。

以上的这些书都是我在大三这年读过的外国教材和读物,我认为这些书用的词汇都不难,不过就是那些专业词汇,从上下文的解释中就可获得大意;而且这些书我认为都非常适合我们国内的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内容,可以用来当参考书。当然,大家如果对其他国外原版教科书有什么需求可以把书名和作者名发给我,我会运用自己的资源帮大家查找相关PDF格式书籍或者提供最优惠的购买地址。

从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看农村金融的实质-精品文档

从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历程看农村金融的实质 农村金融与城市金融是什么关系?农村金融为什么成为一个独立于城市金融的体系?是我国建立可行的、完善的农村金融制度和体系时不能回避的现实的问题。问题的焦点归结为农村金 融的实质是什么,只有深入揭示和把握农村金融的实质,才能建 立一个符合农村金融发展规律的农村金融制度和体系,为农村的 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完整的农村金融改革的框架, 为建立农 村金融制度和体系提供正确的政策导向。 现有研究简述及评价 目前,学术界有关农村金融的研究较多,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第一,对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总体研究。一是以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抑制理论和休?T?帕特里克的农村金融“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模式为基础,形成了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属于供给型金融抑制(叶兴庆,1998;乔海曙,2001)还是供给、需求综合型金融抑制的两类判断(高群,2000;房德东、王坚等,2004)。二是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村经济金融关系的研究。如用农村金融相关率指标的计算对农村经济金融关系的研究(徐笑波、邓英淘,1994;张兵,2002);采用“分形方法”对农村经济金融关系的研究(李喜梅2007)。研究结论的不同将隐含着不同的农村金融组织的制度供给政策。 第二,关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研究。这类研究的中心在于寻求什么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我国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以商业性农村金融为主还是以合作性金融为主?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在我国建立综合型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于海,2003;何广文,2007)。农村的“局部知识”种类多,一类银行机构不能满足多类“局部知识”的利用或农村贷款对象多样性和多层次的需求,因此主张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才能形成农村金融的充分竞争(冯兴元,2005)。在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研究中,学者们对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商业银行在农村的经营、政策性银行的改革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及其防范【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及其防范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所谓银行类金融机构又叫做存款机构和存款货币银行,其共同特征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直接参与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农村信用社是与农民联系的桥梁,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在农村经济政治的稳定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发放贷款作为农村信用社的主要主要资产业务,是获取利润的主要途径,要使农村信用社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如何有效的防范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仍然备重视。 1 国外研究 信贷在世界范围内的实践已历时20多年。自70年代,孟加拉乡村银行就创建了小额贷款的模式,对贫困人口提供小额贷款。传统认为,向穷人和小型经营活动发放贷款是会有较大风险。自1976年以来近二十年来的孟加Grameen Bank的实践,证明穷人同样是银行可接受的服务对象。所以把穷人不作为贷款对象不是风险防范的内容。随着后期的发展,出现了还贷率低、贷款没有真正流向穷人、信贷资金经常被挪用等现象大量存在。Adams,Graham and和V on Pischeke (1984)提出Ohio学派认为利息补贴在很大程度上应对上述缺陷负责。1998年Gulli发表的文章中说到,改善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来源结构,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应该建立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机制。在1989年,Suzanne Pinson发表《Credit risk assessment and meta-judgment》认为运用信用风险评估来防范风险过于复杂,且涉及的性质是不确定性的判断程序,提出运用评估业务风险模型来表示专家的战略推理提供动态的解决策略。2006年Shinichi Goda 根据破产案例中偶然的发现,提出了在风险管理中如何探索机会。在发达国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主要都是一些小额信贷,其面对的人群一般都为农民,由于给农民提供小额贷款几乎没有风险,所以学者对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防范研究主要都是从信用社内部研究。 2 国内研究 在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农村贷款制度改革,已有15年的发展历史。尤其是2001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农村信用社小额信用贷款管理指导意见》以来,得到了巨大的发展。2006年底开始,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相继加大推动农村金融体系调整和农学小额信贷的力度,为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刚引入信贷以来,基本上是直接复制孟加拉格莱珉银

美国农村金融现状与对策

2011.11 101 2011年11月 三农问题美国农村金融现状与对策浅议 文/王悦昉 摘 要:在我国,“三农”问题已经凸显出来,国家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效果却不很明显,因此,“三农”问题成为了我国政策实施和政策研究的一个难点。作者通过对美国的农村金融现状进行分析,并相应给出一些建议,希望能为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农村金融;美国;金融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11-0101-02 阶层的利益更加能够引起农民合作组织的关注,从而能够很好的动员社会力量来完成项目的实施。 (4)农民合作组织具有灵活与机动的优势。他在组织方式以及活动形式上有很大的弹性,可以不受僵化的官僚体制和繁文缛节的束缚,因此能够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自己的策略来适应外界的变化。相对于政府,他们能够更方便、更灵活的根据服务对象不断变化的需求来调整服务内容和运作方式,更好的满足服务对象。 五、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可以起到的积极作用 1、机会:通过刺激经济增长,在实现“双赢”的基础上为穷人扩大经济机会,让市场更好为穷人服务,为穷人增加资本。 (1)农民合作组织可以促进贫困人口就业,而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手段就是就业。他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创造工作机会,帮助弱势群体走上工作岗位,贫困人口有了工作,就可以从根本上减少经济问题,从而摆脱贫困现状。 (2)职业教育与培训。众多研究发现,贫困发生率以及贫困发生程度与教育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教育是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目标的一个重要工具。只有贫困人口掌握的知识技与市场所要求的技能更加契合,才能够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授权:农民合作组织可以增强穷人决策能力,消除性别、种族、民族歧视以及社会不平等。 (1)农民合作组织作为政府与大众之间交流的媒介,他可以有效的协调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由于它的存在,大众之间的信息和资源与政府、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得以有效的沟通,从而可以达到支持贫困人口自助与互助的目的。贫困人口自主自立参 与意识的培养与自我组织能力的提高,需要农民合作组织进一步开展相应工作,从而激发贫困人口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2)农民合作组织有利于公平机制的建立。贫困人口一般情况处于社会的底层,政治参与的机会比较少,影响力低。作为弱势群体在资金、社会地位、权力以及社会资本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从而使得他们缺乏影响力。农民合作组织不仅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还可以利用组织帮助贫困人口保障自己的权益,获得公平的社会地位。 3、安全:农民合作组织可以减少穷人的脆弱性,鼓励农民合作组织参加到反贫困行动中来。服务对象的参与是农民合作组织扶贫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与政府组织扶贫相比,农民合作组织扶贫更重视贫困人口的利益,在扶贫过程中能充分体现贫困人口的实际需要,使贫困人口能够提高对自身潜力的认识,从而积极参与到扶贫活动的整个过程。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作者简介:杨洋(1986— ),男,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2009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于建荣.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农民组织[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01).[2]龙长会.我国农民组织的现在与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3(7).[3]韦红.马来西亚消除农村贫困经验考察[J].社会主义研究,2006(5).[4]余明江.市场化的农村反贫困机制构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3).[5]余茂辉.贫困地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证研究[J].南开经济研究,2005(4). 基金项目:本文研究得到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2010年研究项目;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原西南山地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规划项目(项目编号XNSDX01-004);贵州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创新项目的资助。 由于中国二元化经济结构的存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金融方面,为了建立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国家也在一直进行探索。但需要注意的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的有效,因此,设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并最终形成良性循环。美国作为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也与它的一整套农村金融体系息息相关。 一、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 美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由政府信贷机构、农村合作金融、农村商业金融机构等机构共同组成。其详细情况如下: 1、政府信贷机构 美国的农村信贷机构主要包括有农民管理局、商业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等。其中农民管理局是美国的农业部直属单位。它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靠美国政府提供的资本金;二是美国政府的专项拨款,主要用来帮助改善农 民的生活环境、帮助低收入的群体进行房屋修缮等;三是贷款周转资金,这主要是由农民管理局来担保,通过商业银行发行债券,当筹集到资金以后,将资金放贷给农民,然后将获得的利息归还债券利息后,得到盈余。农民管理局发放贷款的对象主要是无法通过商业银行得到贷款的农场主。 商业信贷公司是美国的国有企业性质,其资金全部来自于国家拨付,先由美国政府拨付一亿美元作为资本金,然后再向美国财政部或者是商业金融机构借款来作为营运的资金。商业信贷公司的资金主要用来对农场主的农产品进行价格支持或者进行生产补贴,并向农场主提供以农产品为抵押的抵押贷款,并且在生产、管理、销售中进行干预,在支持农村经营发展的同时,获得盈利,实现可持续经营。 小企业管理局也是由美国政府拨付款项创办的专门服务于涉农小企业的贷款机构。与前两种组织的不同之处就在与小企业管理局是专门针对涉农小企业的贷款,而不针对农场

文献综述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综述

中国网络大学 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综述 院系名称:网络学院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123456789 指导老师: 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 2018年11月20日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综述 摘要: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几亿农民生活在农村,“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农村金融成为金融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因为它不仅对农民福利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本文基于国外关于农村金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国外的研究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和梳理,主要阐述了我国有关学者对于农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有关问题的看法。文章对农村金融的发展和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关键字: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金融正逐步朝着合理、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们农村金融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地位和金融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因而研究农村金融问题,解决农村金融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于改观现阶段“三农”资金短缺的现状、稳定农村金融秩序、防范农村金融风险,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监管问题及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与国外农村金融的研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许多专家和学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研究总结了农村金融市

场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我国的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结构失衡、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退化和不科学的管理制度等。 第一,农村金融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初,为了尽快实现工业化,部分政府对农村金融采取金融抑制的政策(麦金龙,1973) ,同时也放缓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农村的正式贷款只能用于田地农业生产用途,并且贷款使用期限与农业生产周期长度基本吻合,所以,其他的非正式贷款大部分应对突发、大额或者现实的非一般消费,如亲人丧葬婚嫁或者在建造家庭新房舍中使用等……因此,非正式贷款总是用于农户各自的目的,并在道义上给了农户信贷人以权威,通常情况下,农户正式贷款只用于农户个人预定的目的,而非正式贷款也不会使农业田地生产中的净流动资金增加。这是在农户信贷市场中,我国农村长时间存在的农户贷款供需结构(张杰,2000)。而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能否建立的关键是政府能否有效增加农民的收入,资金供给能否切实满足农村微观金融的资金需求,能否培育现代农民(王芳,2005) 。从金融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结构单一,金融供给与需求总量仍然存在较大资金缺口,当前农村金融供给远远不能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尤其是农村弱势群体的需要(张笑尘,2007) 。 此外,还有一些专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迟缓的根源在于农村金融市场运行的体制问题和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他们认为导致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障碍在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构的设置不符合实际需求以及相关的制度实施不到位。目前我国农村金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与启示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与启示 目录 一、前言 (1) 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概况 (1) (一)美国农村金融发展历史 (2) (二)美国农村金融体制的转变 (3) (三)美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 (6) (四)其他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市场概况 (6) 二、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概况 (8) (一)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历程 (8) (二)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现状 (8) (三)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不足与缺失 (8) 三、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模型分析 (9) 四、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启示 (10)

中文摘要:发达国家自从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 其金融体系自城市到农村逐步建立并日臻完善,目前我国金融尤其是农村金融体系尚处在初始状态,农村金融问题尤为突出,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无法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是农村金融问题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市场为镜,对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需求以及供求均衡等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中国农村金融的现状补充具体,提出补充具体。 关键词:金融体系金融制度农村金融市场启示 Abstrat: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experienced , the financial system from cities to rural areas is improving,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especially in rural finance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te, especially rural finance, rural financial issue is the supply of rural financial market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rural finance. Making rural financial market as the entry point,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theory ofthe supply, demand and supply and demand equilibrium. Then, this paper applied these theorie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rural financial and draw some useful conclusions. Key words:Financial system,Rural financial market,Implications

农村金融文献综述

农村金融体系研究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依靠城乡 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解决农业问题是重中之重,因此“三农”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单个部门或局部 的问题而是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局战略部署的重要问题。“三农”经济在我 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三农”被忽视的问 题远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虽然2014年11月以来,央行多次下调农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率,意在扶持“三农”融资,但是小农业经济转型中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问题仍然是三农经济成长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多年来,学界围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首先从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现状出发,指出我国农村金融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现状,并已经有学者针对这一现状进行了有价值的探索。其次从内在与外在两面着手,分析“三农”面临融资困境的原因。最后对构建农村多元化金融体系给出建议。 二、农村金融供求现状 农村金融体系是农村地区经济主要的资本要素配置方式,其存在的主要作用就是解决“三农”融资问题。学界在讨论“三农”经济组织融资问题时,通常以农村金融的需求与供给作为研究的起点。因此,多年来学者们持续、广泛的关注着农村金融的供求问题。汴静(2010)通过深入地考察我国农村地区的信贷规模总量、信贷用调结构、信贷额度机构和信贷期限结构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农村金融整体供求处于失衡状态,另外他还指出失衡不仅影响“三农”问题的解决而且制约农村金融的发展和财政支农的作用,加剧城乡发展的不均衡。 为解决供求失衡的矛盾,学者们做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王玉靓(2013)认为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农业的生产流程、技术含量和资金回收速度与其他行业相比独具特点;在金融监管当局没有对农村信贷产品给予特别规定,以及 农村金融机构在推出农村信贷产品同时并未设计相应的审批流程和风险控制措施的情况下,按照统一的审核流程和风控措施使得融资手续过于复杂不符合农”经济的实际融资需求。 “三农”融资困境 (一)内在原因 1.农业的天然弱质性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_石磊

第23卷第4期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Vol.23No.42010年8月Journal of Jiangxi Finance College Aug.2010 作者简介:石 磊(1978-),男,河南遂平人,硕士,讲师,研方向:农村金融.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石 磊 (河南省外贸学校,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金融领域改革重点一直放在城市,对农村金融发展不够重视,农村金融服务供给没能够很好地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需求, 农村和城市金融在资金投入、网点覆盖、业务发展、风险控制、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经营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性亟待改变。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任务和目标,明确指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因此考察国外农村金融的制度建设和发展经验,对我国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具有借鉴意义。文章首先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其中重点介绍了孟加拉国的农村微型金融组织,以及印度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发展经验;其次阐述了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经验,其中包括美国、法国和日本的农村金融制度和发展经验;通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验的比较,最后得出了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关键词:金融体系;政策性金融;农业保险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557(2010)04-0031-03 一、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发展经验 在发展农村经济这一问题上,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采用了各种金融手段,政府投入一定的补贴资金,设计出各种干预政策,取得了有益的成果。 (一)孟加拉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有三种主体:国有银行及金融发展机构、格莱明银行(以下简称GB )和各种微型金融非政府组织(以下简称MFO )。其中国有银行及金融发展机构是农村地区的正规金融机构, GB 和MFO 的服务为微型金融,是非正规金融的组成部分,其覆盖率比正规金融要大得多。 GB 是为穷人设立的特殊银行机构,鼓励同一村庄中有相同收入来源的穷人组成小组共同借贷。小组每周开会,规定每人每周必须存入少量资金;贷款发放给小组成员,还款义务由整个小组承担,并根据各组的信贷记录决定今后的信贷额度。此外, GB 还要求组员将相当于贷款金额5%的资金存入小组基金,每个借款人必须将相当于总利息25%的资金存入由格莱明银行管理的应急基金以备不测。GB 的贷款利率不高,必须接受补贴和捐助才能维持正常运营。 MFO 是向低收入人群提供包括信贷、存款、保险等金融服务的金融组织。MFO 用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约束和监督作为还款保证, 不要求有抵押物;放贷决策权下放给信贷管理员,借款程序比较简单、方便;还款率很高,在95%以上。放款大多采取GB 银行的小组贷款方式。MFO 提供贷款的利率较高,至少扣除通胀率后实际利率为正,能够弥补所承 担的风险。 (二)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印度合作金融机构是印度农村信贷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此后,商业银行开始在印度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但流向农村的信贷资金从未充分地满足农户的需要。1969 1980年间,印度政府进行了两次银行国有化运动,直接控制国有银行,并在农村设立大量的金融机构。印度政府还要求私人银行与外资银行也必须增加农村网点;颁布一系列法令设立土地发展银行和地区农村银行,调整监管体系;还规定银行对优先部门的贷款比例,以保证有机构进入农村的同时还有相对充足的资金进入农村,增加对农户信贷资金的供给。目前,印度农村金融体系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鲜明的多层次性,各金融机构之间既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这一金融体系主要包括印度储备银行(主要负责监管和协调)、印度商业银行(国有以及私人)、地区农村银行、合作银行(或合作社)、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存款保险和信贷保险公司等。 在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印度金融机构普遍在广大农村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网络。此外, 为了支持农村金融发展,鼓励和促进金融机构参与农村金融市场。印度于1982年正式成立了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其主要职能就是为信用合作机构、地区农村银行以及从事农村信贷工作的商业银行提供再融资服务。

农村经济金融支持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农村经济金融支持研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但是近年来,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网点收缩、农村资金大量流失、农村金融服务滞后、农民贷款难等现象普遍存在,表明农村金融支持在不断地弱化,严重的影响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些现象的产生存在很多方面的原因,亟待我们去解决。我国在改革的道路上一直在探索,以求找出真正促进我们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策略。关于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这一问题,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也做出了很多研究。 1 国外关于农村经济金融支持的研究 Levine和Zervos(1998)在研究中证实了银行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相关性,认为金融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Hellmann和Murdock、Stiglitz(1997)等人又提出了“金融约束论”,认为对于金融发展水平较为低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深化具有极大的社会福利效应,因此,应鼓励银行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市场。但由于竞争性习惯和高昂的交易成本会使银行体系产生内在的不稳定性,且银行在开拓新市场方面的相关信息具有公共品性质,不仅银行自身没有动力,而且自由竞争也达不到社会最优的结果。因此,他们提出: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利用自身优势,为银行创造条件,从而促进金融深化,实现经济增长。 Ghate(1992)利用亚洲国家的实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非正规金融部门和正 规金融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非正规金融部门会随着正规金融部门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补充作用;一个较大的非正式金融部门的存在有利于货币的有效配置并实现稳定目标的信贷政策;非正规金融部门和正规金融部门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去除存款利率的限制达到金融自由化的目的。 Adams和V ogel(1986)认为,农村地区金融市场应该实行更灵活的利率政策、获取较少的贷款对象,并且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 R. Mchinno和E.S. Shaw(1973)分别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根据他们的观点,金融制度与政策同经济发展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激励或相互抑制的关系:健全有效的金融制度及其政策能够充分地动员一个经济体系的资金运用并实现合理的配置,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或增长;同时,有效的经济发展或增长,也会通过一个经济体系的国

农村金融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农村金融外文翻译文献综述(文档含中英文对照即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农村金融发展不会促进经济发展吗? 来自尼日利亚的实证 摘要:强劲的经济发展是不可能没有金融深化的,尤其是在欠发达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大多数民众居住的农村社区。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尼日利亚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用了1980-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Johansen和Juselius的协整检验,以得出变量之间的长期关系。因此,用动态普通最小二乘法( DOLS )方法揭示尼日利亚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与尼日利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关系。此外, DOLS 结果发现农村金融发展与尼日利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它在这项研究中得到证实,农村金融作为全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提高农村生产力的信贷可以减免弱势创业者的负担,从而使他们能够对尼日利亚经济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此外,本研究建议除其他事项外,对于农村生产的信贷分配的障碍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关键词:农村发展;信贷分配;金融发展 1 引言 包容性增长的理念,促使第三世界的经济体发起,实现变化的政策和规划旨在将瘫痪的经济代理人转变成积极的人员来提高他们的经济增长。尼日利亚政府也不例外,政府促进包容性增长通过尼日利亚中央银行(CBN)运用双广义目标金融包容策略。首先,要将无银行帐户的民众绝大多数在农村社区成为金融体系的活跃成员。其次,它也强调在农民负担得起的成本上,提高农村居民的信贷可得性。不幸的是,在使用金融包容性策略如村镇银行和农业信贷保证计划等等,没有达到目标受益者。一方面,一些确定为负责非洲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表现不佳的问题包括过度管制,监管不力和人才缺乏(Aliero,2009)。另一方面,该方案在那时间会受政治因素影响(Ibrahim和Aliero,2012)。 尼日利亚历届政府都提出了结构调整计划的几个扶贫方案(SAP)通过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发展战略(需求)转换到议程。然而,这些方案都没有达到他们的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专业: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姓名:王淼 学号:2114123054

国外农村金融制度及其对中国启示 自工业革命之后,其金融体制自城市到农村逐渐完善,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经历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之后,其金融机制不断推动着其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中汲取对我们有利的因素,从而对我国农村金融目前滞后的状况有所改善。 1.德国农村金融 德国的农业经济在欧洲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农村金融制度创立最早, 成就也最大, 为欧洲各国所效法。德国农村金融制度是一种由下而上的制度, 主要特点如下。 (一)完善的合作金融系统。德国的短期和中期农业信用机构以合作金融为主, 尤其是雷发撰式的信用合作社是农村信用组织的基础, 为世界各国农业金融广泛效仿, 在各国农业金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德国的合作金融体系是典型的单元金字塔模式, 最基层是雷发撰银行( 信用合作社) , 为数众多, 资本金全部来自农户、小农场主、银行雇员、自由职业者以及社会援助。第二层是区域性的合作社联盟即合作银行, 但合作银行除了大部分为合作性质的, 其为辖区内各个独立的信用社所有。也有少数股份制性质的( 除辖区内信用社认股外, 也吸收外来股份) 。第三层也即最高层次为中央合作银行, 其大部分资本金由地区合作银行提供, 此外, 政府为了表示对合作银行的支持, 也参加有一定的股份, 根据《德国合作银行法》, 政府最高可参股25 % 。 (二)完整的长期农业信用网。德国的长期农业信用制度主要指土地抵 押信用, 它始创于18 世纪下半期, 以合作组织的形式出现。发展初期由政府强制组建, 主要由地主联合成立, 后逐渐平民化。除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及其联合银行外, 德国各地还有许多公营的土地银行及土地改良银行, 放款协助农民购买土地及进行水利建设等。这些银行有的是联邦政府设立的, 有的是省政府和地方政府设立的。公营的土地银行与土地抵押信用合作社互相配合, 构成了全国完整的长期农业信用网, 有助于德国的农地改革及农业的发达和进步。 (三)金融工具的服务功能强, 形式多样。从金融工具的服务功能和形式上看, 德国土地信用发达,债券发行广泛,各种土地金融机构均可发行土地债券, 以吸纳资金。 同时,德国的农业法律制度健全也是其农业经济发达的一个重要的必备因素。德国制定了许多金融方面的专门法律制度, 为各种农村信贷设施的实施提供了有效保障。 2.美国农业金融 1933年,美国订立了《农业信贷法》,以及以后的历次修订,逐渐建立了一个分工合理、相互配合的政策性金融体系,这个体系的明显特点是: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品信贷公司和小企业管理局、农民家计局三者分工合作,主要办理一些商业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不愿提供或无力提供的贷款,但在贷款对象上各有侧重点,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美国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是由美国联邦政府主导创建的,专门针对本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发展提供融资的机构。其主要功能是为农业生产和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活动提供信贷资金和服务,并通过信贷活动调节农业生产规模和发展方向,贯彻实施农村金融政策,控制农业发展规模等。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提供的资本金、预算拨款、贷款周转资金和部分借款,资金运用主要是提供一些商业银行和其他贷款机构不愿提供的贷款,在贷款对象上各有侧重。具体来说: 1).成立农民家计局(FHA)

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关于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一、前言 投资理财不仅是一门学问和艺术,且也是一门很难把握的学问和艺术,投资理财是一门职业,且也是一门槛很高的职业。投资理财也是一种生活习惯方式,其目的就是通过资产和负债管理,使其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农村居民的闲钱不断的增加,投资理财成了一种必然的趋势。而且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因此财产性收入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若干意见》中指出:“进一步明确农民家庭财产的法律地位,保障农民集体财产的权益,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因此,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促进农民财产积累的明智选择。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对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统计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总收入从2000年的3146.21元上升到2009年的7115.57元,同比增长126%;而作为三大支柱性收入的财产性收入从148.08元上升到167.20元,同比增长仅为12%。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快,但财产性收入的比重却十分小,增长缓慢,这充分说明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思想淡薄。随着农村居民的收入和闲钱不断的增加,投资理财是一种必然的趋势。由于农村居民的思想保守,风险承受能力弱及风险控制能力差等原因,他们在选择投资理财时往往会选择波动性小,风险系数小的项目,基本没有资产增值理念,而对于金融市场不稳定造成的资产损失也茫然不知。所以农村应该加强投资理财教育,转变农村居民单一的投资理财思想,积极主动地关注和学习各种投资理财手段,愿意承担一定的金融风险,进行多渠道的投资理财;各大金融机构应积极发展理财代理人及开发适合农民心理,操作简单方便,风险低且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合理进行资产配置等投资理财风险控制措施。所以我们想进行实地调查分析,找出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农村居民进行合理的投资理财,避免不必要的资产损失,让现有资产做到保值和增加,实现“钱生财”的生财之道和长远的投资理财目标。 二、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研究状况 2.1、我国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研究现状: 王勇(2005)从浙江民间资本发展现状中分析表示:民间借贷总量大小呈现明显的区域特征,而且主要集中在各县城和农村据调查,全省各地均存在民间借贷现象,但地区间的借贷规模差异很大。这主要取决于当地民营经济的活跃程度,金融环境和当地公众的投资意识等因素。民间借贷的行业分布相对集中,总量呈上升趋势,借贷主体多元化。调查表明,民间借贷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不仅包括农民、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而且还涉及到机关干部、私营企业及其职工。借贷期限以短期流动资金借款为主,借贷形式多样,盈利性借贷不断发展民间借贷形式多样,除传统的企业集资(包括内部集资和内外结合式集资),亲朋好友间的互助会等形式外,近年还出现了多种盈利性借贷方式,发展迅猛。由此可见浙江民间资本数量可观,借贷活跃。但是投资失误和投资渠道阻塞不畅,炒房现象

关于各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研究报告

关于各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研究报告 摘要 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的发展在各国金融体系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为了适应本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欧美国家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建立了自己的农村金融体系,主要有“4+1”需求功能型的美国模式、“2+1”合作金融型的日本模式、“4+1”国家控制型的法国模式、“5+1”分类对口型的墨西哥模式等。本文将简要介绍下各国的农村金融体系的特点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对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 关键字:农业欧美金融体系我国农村金融现状 引言 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我国现行农村金融体制的种种缺陷已经成为阻碍农村进步的绊脚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而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兴则农业兴,农村金融活则农业活。借鉴国外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对我国构筑和谐农村金融体制,支持新农村建设有较大的启示。本文通过分析法国、美国、日本等国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我国农村金融支持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一、美国的农村金融体制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农村金融组织是从需求的角度来构建的。该模式由“4+1”即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系统、政府农贷机构、政策性农村金融和保险机构等组成。其主要特点是: 1.按照农业需要的合理分工设计惠农金融服务体系。该体系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1)商业银行。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规定,凡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25%以上的商业银行,可以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2)农村信用合作系统。它主要包括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联邦土地银行,由农业信用管理局管理。(3)政府农贷机构,包括农民家计局、商业信贷公司、农村电气化管理局三个机构。需要说明的是,农民家计局主要是对不能从商业银行借到低利率的青年农民提供适合农业生产周期的借款,这是一种“无追索权贷款”。(4)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小企业管理局,专门向不能从其他正常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的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 2.政府为信用社提供持续的正向激励措施。美国以法律形式规定对信用社的优惠政策:免征各种税赋;建立信用社存款保险;信用社不缴存款准备金;信用社可以参照市场利率自主决定存贷款利率。 3.多层次的保险提供了比较完备的农作物保险业务。美国农业保险运行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风险管理局),主要负责全国性险种条款的制定,风险的控制,向私营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支持等;第二层次为有经营农险资格的私营保险公司,它们与风险管理局签订协议,并承诺执行风险管理局的各项规定;第三层次为农作物保险的代理人和查勘核损人,美国农作物保险主要通过代理人销售,他们负责具体业务的实施。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属于一种复合信用型模式,这种模式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提供农业信贷资金的机构中,既有专业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有其他类型的金融机构;二是在金融组织体系上,一般是合作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及商业性金融机构并存。 二、“2+1”合作金融型的日本模式 日本农村金融是以私人金融机构为主,金融机构之间分工明确,监管严格,重大金融事宜需交内阁讨论决定。银行制度等立法要经国会批准。大藏省对日本

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研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研究 一、引言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为了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而要做到这些必须关注和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问题,这就需要加大金融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目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力度不断加强,主要表现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不断拓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产业投资基金在得到快速发展。然而我国在新农村建设中现实的金融支持还面临着一些困境,比如:农村金融供需失衡,金融抑制较为严重;农村金融服务主体缺位,“金融空洞”显现等等。因此还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的力度就显得十分重要。 从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农村支持金融的研究来看,国外关于对农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二是对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研究;三是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的研究;四是对农村金融组织微观运营机制的研究。国内的学者对对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管理体制、农村金融改革的问题研究比较多,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金融支持对新农村建设的力度还不够,有些方面没有完善。针对这种情况,国内学者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主体 (一)国外相关研究 1.关于农村金融市场及其供求关系的研究 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家Hugh T.Patrick 在《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中对建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因果关系进行研究,构思了供给领先和需求追随现象。他认为供给领先现象发生在金融机构发明和其金融资产、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需求追随现象发生在现代金融机构和相关金融服务,是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被创造的地方。继而提出了“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两种模式,认为在农村经济发展初期宜采用供给领先的模式,农村金融组织及供给应优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当农村经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经验借鉴

更多资料请访问.(.....)

本栏编辑黄瑞峰理论探讨 国外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及借鉴 世界各国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 因各国发展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比较 有代表性的是: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商业性金融构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美国农 村金融体系;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实现农业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日本模 式;向农户发放小额信贷的孟加拉国模式。本文将分别介绍各国模式及特点,并总结对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 20世纪20~30 年代,在联邦政府的资 助支持下,美国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建立了具有政策性的农村信贷体系,在高度发达的国民经济基础之上形成了十分完善的农 村金融制度。 (一)美国的政策性农村信贷体系。美 国在农村信贷发展初期,为了促进信贷事业发展,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给予了大量的拨款。根据《联邦农业信贷法》,美国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政策性金融体系,它 由农民家计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业信贷公司和小企业管理局等构成,各有特定的服务对象。 1.农民家计局。农民家计局是美国政 府办理农业信贷的主要政策性机构,该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旨在帮助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的农民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2.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农村电气化管 理局隶属于美国农业部,主要职责是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借款人发放贷款, 贷款用于架设电线、组建农村电网、购置发电设备、发展通讯设施,从而提高农村电气化水平。 3.商业信贷公司。商业信贷公司主要

功能是管理实施价格和收入支持计划,进行价格支持,控制农业生产,避免农业的生产波动给农业生产者带来的影响,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其资金运用形式主要为提供贷款和支付补贴,其中主要包括农产□吴晓俊谢金楼 品抵押贷款、仓储干燥和其他处理设备贷款、灾害补贴和差价补贴等。 4.小企业管理局。小企业管理局专门 为不能从其他正常渠道获得充足资金的小企业提供融资帮助。 (二)美国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受益于 美国高度发达的经济金融体系,美国农村也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合作金融体系,主要由联邦土地银行及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联邦中期信用银行、生产信用合作社及合作银行三大系统组成,由农业信用管理局领导,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其组织模式属于典型的多元复合式体制模式,三大系统都有一套自主经营的体制,有明确的职责范围。 1.联邦中期信用银行系统。该系统是 美国最重要的农业信用合作系统,主要解决农民中短期贷款难的问题。 2.合作银行系统。系美国专为对合作 社添置设备、补充营运资金、购入商品等提供贷款而设立的合作金融系统。 3.联邦土地银行系统。由愿意向联邦 土地银行合作社借贷的农场主组成,为借款人所有,联邦土地银行合作社一般不办理贷款具体发放事宜。 (三)美国农业保险体系。为了帮助农 民对付农业生产面临的风险,达到稳定整个农村经济和确保国家食物供应安全的目的,美国政府积极参与了农作物保险计划。 1.美国政府农业保险政策。一是通过 制定《联邦农作物保险法》(1938 年)等法律,为联邦政府农作物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法律依据和保障。二是经济支持,大致包括:保费补贴;业务费用补贴;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的各项费用和农作物保险推广以

美国农村金融体制及其借鉴

美国农村金融体制及其借鉴 美国只有2.4%的农业人口,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这与其完善的农村金融体制是分不开的。从20 世纪初至今,经过百余年的发展,美国构建了分工明确、机制灵活、运转有序的农村金融体制。美国政府作为农村金融体制的主导力量,不断加大支农补贴和扶持农业贷款力度,同时,政府还通过扶持商业性农村金融和农业生产社会化等各种方式,全力保障农业发展资金的供给。中国当前正处于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其资金需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金融机构的支持。但目前的农村金融体制因存在诸多弊端很难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相适应,急需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对美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全面梳理,为建立与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制寻求借鉴。 一、美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构成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美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形成了世界上较为先进的复合信用模式。农村金融机构分层设立、分工协作、多角经营、服务周到,在资金提供上覆盖到美国农业生产的各个区域和各个方面。概括而言,美国当前的农村金融体制由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和农业保险体系构成[1]。3 大体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一) 美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信贷体系

美国农村政策性金融信贷体系是联邦政府为保护和促进农业发展而建立的,专门负责为本国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性信贷资金的金融体系,资金的主要用途在于调节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方向,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布和实施农业政策,促进农业规模化、合理化发展。资金来源除政府的预算拨款外,还有政府注入的资本金、贷款周转金以及政府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的借款。该体系由农民家计局、商品信贷公司、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和小企业管理局4家金融机构组成,这4 家金融机构在信贷服务上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充分体现了联邦政府全方位、多角度扶持美国农业生产的政府意图[2]。 1.农民家计局 农民家计局是1935 年根据《美国农业信贷法》建立的政府农业信贷机构,归美国农业部直接管辖。创立之初是为了应对当时严重的经济危机对农业的冲击,帮扶那些在危机中受损严重的农民开展农业活动、新创业农民建立家庭农场及贫困农民维持家计等方面融通资金,该机构因此得名。后来,随着农民家计问题的解决,该机构的业务重点也发生转变。当前农民家计局的主要任务是为促进农村开发,支持农村生产,配合政府农业政策的贯彻实施提供信贷资金。业务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提供贷款服务,包括扶持新的农业生产经营项目、水利开发和土壤保护等方面的直接贷款,也包括帮助农民应付因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和困难等方面的紧急贷款。二是提供担保服务。当农民在商业银行或其他非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时,农民家计局可为农民提供担保,担保的额度比其直接向农民借款人提

相关主题